时间:2023-09-25 18:0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粱;晋杂31号;选育;特点;栽培技术;制种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39-02
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是我国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以及抗旱、耐涝、耐盐碱、光合效率高等特性。由于高粱既可用作粮食和养殖业的重要饲料,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在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高粱种植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高粱是最早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的杂交种,并很快大面积商品化种植的作物之一,同时杂种化种植这一划时代的成就,还对其他作物相关的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解放初全国种植面积超过900万hm2,总产超过1 000万t,是世界上杂交高粱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高粱主要用于食用、饲用、酿造、加工等[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粱生产和用途也逐渐发生变化。目前高粱生产仍存在大面积缩小、高产优质专用高粱品种缺乏等问题。针对专用酿造高粱品种缺乏、推广品种产量低、酿造品质差、销售难等问题,山西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分子研究研究室进行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工作,育成了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晋杂31号。
1 晋杂31号的选育
晋杂31号是一种高产优质高粱新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与自选恢复系SX870杂交育成。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鉴)定委员会鉴定。母本SX605A是2005年利用大同10B×TX623B//TAM428杂交,经过几年所内与海南连续多代回交稳定,选育而成。父本恢复系SX870是于2004年利用高粱恢复系TX7000与HC356-602杂交,再与高粱恢复系TX7000再次杂交,经过几年所内与海南连续6代自交稳定选育而成。
2 试验结果
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组直接生产试验,2年平均产量9 261 kg/hm2,比对照增产10.3%,2年12个试验点,10个点增产。其中2011年平均产量9 438 kg/hm2,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12.9%;2012年平均产量9 085.5 kg/hm2,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7%。该品种抗旱、耐瘠等综合抗性、稳产性能好;在山西沁县、内蒙古赤峰、吉林省四平示范区示范,均比对照种提高10%以上。
3 特征特性
晋杂31号生育期136.0 d。幼苗绿色,叶绿色,叶脉白色,平均株高169.0 cm,平均穗长33.3 cm,穗纺锤形,穗型中紧,平均穗粒重99.4 g,籽粒扁圆形,红壳红粒,平均千粒重32.3 g。
晋杂31号的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稳产性能好,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4 品质分析结果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粗蛋白(干基)、粗脂肪(干基)、粗淀粉(干基)、单宁(干基)的含量分别为8.92%、 3.25%、 74.16%、 1.30%。
5 适应范围
晋杂31号属于中晚熟高粱新品种,适应范围广,在我国春播晚熟区均可种植。
6 配套栽培技术
6.1 播前整地
高粱忌重茬,应选用玉米、大豆等茬口为宜。播前灌足底墒水,施足底肥,一般施农家肥30~45 m3/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225 kg/hm2,均匀撒于地面,旋耕时翻入地下15 cm深处,整平待播。
6.2 适时播种
种子一般选用发芽率在85%以上的种子为宜,地温稳定在12 ℃时播种为宜,播深可根据土质情况掌握在3~5 cm,砂壤5 cm左右,黏土地3 cm左右,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种时要机播,通常行距40~50 cm,也可以宽窄行种植。
根据土地肥力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以10.5万~13.5万株/hm2为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留苗10.5万~12.0万株/hm2,夏播区种植留苗13.5万株/hm2。播种量一般在15.0~22.5 kg/hm2。
6.3 栽培管理
一般在五叶期间苗,七叶期定苗。拔节-孕穗期要中耕除草培土。遇旱时要浇水,但要采取“拖”的原则,尽量晚浇水,以控制高粱基部节间生长,防止后期倒伏;开花-灌浆期首先要注意高粱蚜虫的发生,可用40%乐果拌成毒土撒在高粱植株上熏蒸蚜虫,干旱时要浇灌浆水。
6.4 化学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用38%莠去津悬浮液4 500~5 250 g/hm2,对水450~750 kg/hm2,用喷雾器喷洒于地表,主要防除阔叶杂草[4]。
6.5 蚜虫防治
高粱蚜虫是高粱生育期最普遍、最常见的虫害,常对高粱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减产幅度较大,严重的可以造成绝产。防治蚜虫,突出一个“早”字,蚜虫发展很快,必须早发现早治。最好的方法是用氧化乐果与酒糟(醋糟)拌成毒饵均匀撒在蚜虫发生的地方。
6.6 收获
籽粒达到完熟,含水量在20%左右时收获,可以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但是应在叶片枯死后再收获。
7 制种技术要点
7.1 选地与隔离
制种田应选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隔离区要控制在300 m以上。
7.2 播期与密度
父母本同期播种,母本留苗密度13.5万~15.0万株/hm2,父本留苗密度1.5万~1.8万株/hm2,父母本行比1∶6或1∶5。
7.3 严格去杂
应在苗期、抽雄期、成熟期把好去杂关。苗期结合间苗去掉杂株,抽穗期应在9:00散粉前去除母本中的散粉株,授粉后及时割掉父本,成熟期最后彻底去1次杂株。
7.4 收获
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如遇上秋季早霜,须在霜前先割倒,再收获果穗。
8 推广应用前景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解放初全国种植面积超过900万hm2,总产超过1 000万t。高粱具有独特的多重抗性和丰产性,在发展我国旱作农业、提高粮食产量以及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发挥过重大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我国高粱生产和用途也逐渐发生变化,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130万hm2和500余万t。在用途上,亦由以食用为主逐步向酿造用、饲用等工业原料生产转化。据调查,在近年全国高粱总产中,用于酿造的约占75%,用于饲料的约占10%,用于食粮的约占10%,其他约占5%[5]。
高粱栽培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低洼易涝、盐碱的瘠薄农田,种植分散,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所需求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近年来在推广高产、优质酿造新品种,集成创新配套栽培技术;酿造专用高粱的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打造“专用高粱生产基地+专用高粱生产专业合作社+科研机构+政府机构+龙头酿造企业”的酿造产业示范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目前高粱生产仍存在问题。2010年全国生产白酒约890万t、醋300万t[6],产量水平和名酒、名醋极不相称。目前,我国高粱的种植机械化程度非常低,极大限制了高粱生产的发展。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晋杂31号的育成可以有效解决高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该品种粗淀粉含量高,是酿造业的优质原料,二是该品种株高较低,可以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减少成本,种植户乐于接受,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9 参考文献
[1] 张志学,刘占江,高振东,等.国内外高粱发展趋势及对策[ J].杂粮作物,2002,22(2) : 72-74.
[2] 邹剑秋,朱凯,张志鹏,等.国内外高粱深加工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杂粮作物,2002(5):296-298.
[3] 卢庆善,邹剑秋,朱凯,等.试论我国高粱产业发展:一论全国高粱生产优势区[J].杂粮作物,2009(2):78-80.
[4] 栗在泽,马洪玲.浅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20.
辽甜3号是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设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内)在2003年以L0202A为母本,用LTR108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多种优点的能源与青贮兼用型甜高粱杂交种,已于2008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1.特征特性。辽甜3号根系发达。生长繁茂,叶片肥厚,植株高大,株高336.4厘米,茎粗2.04厘米,分蘖数2.2个。中紧穗,纺锤形,红壳,灰白粒。茎秆多糖,出汁率59..%,含糖19.7%,是生产燃料乙醇的优良生物质能源作物,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品质检测结果显示,其含粗蛋白4.9%、粗纤维30.5%、粗脂肪7.6%、粗灰分6.5%、可溶性总糖34.4%、无氯浸出物47.1%。茎秆中和叶片中的氢氰酸含量分别为19.3毫克/1000克和9.4毫克/1000克,可以制成优质青贮饲料。植株的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能力较强。经人工接种后丝黑穗病发病率为零,叶部病害轻微。开花期和收获期的倒伏率分别为21.0%和26.1%,抗倒伏能力较好,在辽宁沈阳地区生育期141天左右,约需有效积温2900℃。
2.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全国各地16个试验点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鲜重产量高达5154.1公斤,比对照品种辽饲杂1号增产30.2%,居于各参试品种的首位。平均每667平方米籽粒产量达到364.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0%。
3.收获时期。从总体上说,辽甜3号的栽培技术要点与其他高粱品种大同小异,只是在个别环节上略有区别。由于用途不同,辽甜3号的收获时期也应有所不同。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作为青贮饲料作物,应该分期收获,第1次收获应在抽穗期至开花期,此后可以利用其再生能力强的优势在降霜前进行第2次收获。
4.适宜地区。多年来的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表明,辽甜3号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辽甜3号适宜在有效积温达到2900℃以上的高粱产区种植:作为青贮饲料作物,适宜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南方大多数省份栽培。
一、主要特征特性
1. 植株性状。根系发达,生长繁茂,植株高大而又粗壮,平均株高347.2厘米,茎粗1.8厘米。叶片肥大而又宽厚,叶色浓绿。茎秆多糖,出汁率55.1%,含糖锤度20.6%,是机动车用燃料乙醇较为理想的生物能源作物,既低碳节能又减排环保,其开发应用前景极为广阔。辽甜9号只抽穗不结粒,可以有效地解决植株“头重脚轻”所带来的易倒伏、易折断,以及遭受鸟类危害等难题,并且还可满足生物能源加工企业原料生产轻简化和收割阶段化的需要。
2. 品质性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其风干茎秆检测结果显示,含粗蛋白6.44%、粗纤维27%、粗灰分5.4%、粗脂肪1.3%、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24.14%、水分6.2%。2010年在株高达到192厘米时,茎秆与叶片中的氢氰酸含量为0.33毫克/千克和0.27毫克/千克。茎秆与叶片均可制成优质青贮饲料,对广大农区发展畜牧业生产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3. 抗逆性能。综合抗性好,丝黑穗病田间自然发病率为0,人工接种发病率为8.3%,叶部病害轻微;抗旱、抗涝、抗倒伏、抗早衰、耐瘠薄、耐盐碱的能力较强。
4. 生育期。连续多年的田间实地观察与调查情况表明,辽甜9号在沈阳地区的生育期为132天,约需≥ 10℃活动积温3200℃。
二、区试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了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在全国14个省份的17个试验点中平均每亩鲜体产量4639.9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3.6%,其中,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创造出平均每亩鲜体重高达5774.6千克的最新纪录,比对照品种增产24.4%,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和含盐量≤0.5%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不宜连作或迎茬栽培。要精细整地,实行耕翻(20~25厘米深)、耙地、起垄(垄距60厘米)、镇压连续作业。要做到没有坷垃,土壤疏松,上虚下实,墒情良好,清除残茬。
2. 选种与播种。选用子粒饱满整齐和发芽率高达95%以上的优良种子,并在播种前晾晒2~3天。8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达到16%时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1.5千克。要做到垄上机械条播,播种深浅一致,镇压后覆土厚度以2厘米左右为宜。
3. 间苗与定苗。辽甜9号为高光效C4作物,喜肥、喜水、喜光,因此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为幼苗茁壮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通常应在3~4叶期间苗,在5~6叶期定苗。要去小苗留大苗,去病弱苗留健壮苗,在中等肥力的地块上,每亩选留优质幼苗5000株左右。
4. 除草与培土。在播种前三天用38%莠去津悬浮液进行地面喷雾,这样可以预防杂草的发生与为害。在间苗后至植株封垄前要完成2~3次人工除草。在定苗后,拔节期和植株封垄前分别进行1次中耕,最后一次中耕深度10~15厘米,并适当多培土促进根系发育和抑制杂草。
5. 施肥与灌水。每亩在整地时要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硫酸钾5~7千克做底肥,在播种时施用磷酸二铵10~15千克做种肥,在拔节期追施尿素20~25千克。开花期至灌浆期倘若土壤缺墒而又无雨则应及时灌水。
6. 防病与治虫。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在播种前应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这样既可杀灭多种病菌又可防治地下害虫。防治黏虫应用0.04%二氯苯醚菊酯粉剂喷粉,防治蚜虫应用40%乐果乳油喷雾,防治螟虫应将1.5%辛硫磷颗粒剂在拔节期及时撒入心叶内毒杀。
7. 适时收割。辽甜9号由于用途不同,所以最佳收割期有所差异。作为生物能源作物的,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茎秆由上往下数第七节的含糖锤度≥18%时收割最为适宜。作为青贮饲料作物的,南方地区第一次收割应在孕穗期或挑旗期。留茬高度12~15厘米。在收割后1周内的雨前每亩施用尿素15~20千克,如果土壤墒情不好而又无雨就必须及时灌水,以促进其快速再生,尽早长成新植株,争取在初霜前进行第二次收割。在北方地区通常1年只能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割1次。
四、适宜种植地区
[关键词] 魔芋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79-01
魔芋在最近几年开始在我国广泛种植,众所周知这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其埋在地下的体积很大的块茎有着极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此外还含有淀粉、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等等十余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脂肪酸。除此之外,魔芋还含有大量可以调节人体健康的诸如钠、镁、锶、磷、氯、硫、钾等微量元素。近年来魔芋以及以魔芋为原材料加工后的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因而很多地区相应的扩大了其种植面积,对于很多地区的农民来说,对魔芋的高产栽培技术了解甚少,不利于魔芋的种植和当地经济收入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魔芋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中之重,广泛的种植魔芋可以为云南昭通的农民的生活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为我国农村实现绿色种植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提高魔芋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当前魔芋栽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魔芋栽培种植的先进技术。
1 魔芋的适宜生长环境
魔芋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而言,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魔芋从萌芽期到最后的休眠期总共历经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习性和对气温空气的要求,如果无法满足魔芋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就会影响其最终的产量。众所周知,魔芋需要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吸收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果想要保证魔芋可以增产,那么就要保证魔芋的生长环境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需要保证周围有一定量的钾元素。其次,魔芋的生长温度大约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如果低于6摄氏度,那么魔芋就有可能进入了休眠期。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没有明显的四季,可以保证魔芋的生长温度。同时,魔芋是一个喜阴的植物,如果生长在有充足阳光的地方,必然会影响其发育。最好是海拔在一千米至一千五百米的山地,能在一天中大约两个小时受到弱光的照射为宜,并且需要大量的降水,潮湿和暗阴是其生长环境的主要因素。对种植魔芋的土壤质量要求也较高,不能是太过紧实的土地,而需要是蓬松、松软的沙土地,能保证一定的通风和透气性最佳。土壤的PH值最好能稳定在6.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7.6,不然会对魔芋的后期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1]
2 促进魔芋高产的栽培技术
2.1 正确选种
目前我国种植的魔芋大多是花魔芋,白魔芋相对来说较少一些。花魔芋虽然种植的范围很广泛,但是它由于自身的原因,很难高产。这就需要在选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其芽眼和球茎的部分,需要注意这两个部分是否有霉变或者损伤,甚至有的已经发生了病变。如果选择的种子大小不一,那在种植的时候应该不同大小的错开排列。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晾晒,之后可以勾兑好的福尔马林进行浸泡,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大约十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在进行催芽,催芽的时间较长,在六至八小时左右。从催芽后到播种的时间里,一定要保存魔芋种子是湿润的,如果太过干燥,很有可能会出现缩芽的情况,会影响后期种植。
2.2 妥善种植
魔芋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一般来说,种植魔芋最好选择轮作的方式,平均两年或者三年轮作一次。在种植的时候需要避开其他易感染病虫的作物,尽量不要和十字花科的作物放在一起种植,如果能和高粱等植株较为高大的作物种植在一起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可以保证根茎下不受强烈阳光的照射。在种植过程中,选田和施肥占了很大一个比重,尤其是在种植之前的基肥,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要确保耕地是平整松软的,可以选择的基肥有很多,像是钾肥、有机肥等等,根据以往经验来说,施有机肥对作物的成长更有帮助,在施肥的过程中最好将施肥后的土地作为1米以上的高土块,在种植之后并且需要辅以一定量的化肥,魔芋对肥料的要求很大,需要及时的追肥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当然,最大比重的肥料就是基肥了,基肥大约占魔芋整个生长过程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如果基肥不能保证,会对后期的魔芋生长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播种时间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来决定,云南昭通四季如春,但是冬季也会偏冷,所以最佳的施肥时间是每年的清明时节,在种植时,应该将大小不同的魔芋加以区分,在种植进行切块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害到芽眼,因为魔芋的芽眼是生长的关键,切完之后的种子应该放到太阳底下晒两到三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按照相应的规格进行种植了。[2]
2.3 后期田间管理
魔芋种植后,后期的管理十分重要。这包括施肥、松土除草、排除病虫害等很多部分,在播种后大约半个月的时间里,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应该保证每一个萌芽后的幼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如果有杂草应该及时除掉。大部分都是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在除草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伤害到幼苗,以免后期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损伤。因为魔芋是一个喜阴的经济作物,所以要时刻注意对魔芋幼苗的防晒,一般会搭棚进行遮阳,或者相应种植其他的农作物来达到防强光的目的,在魔芋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应该把顶棚拆除,以利于后期块茎的自由生长。在魔芋的生长期间,一般需要追肥二到三次,以三次最佳,同时,需要防止旱涝侵害植株,在三月份到八月份的时间里,是进行追肥的关键期,这个时候要防止块茎发生腐烂,及时观察,一有问题应该及时处理。除此之外,应该做好防治白绢病和软腐病的前提工作,这两个病害在进入六月份之后开始高频爆发,如果不及时防治,很有可能会带有传染性的危及整个魔芋种植。在魔芋收割之后,应该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妥善保存,也可以选择合适的为来年留下种子。
3 结语
魔芋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丰厚的收入,但是也需要关注其种植过程,融入一定的科学技术会使得魔芋大量增产,进而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谢国星.魔芋栽培与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12:143+145.
一、项目实施效果
(一)实施地点和规模
__高产创建的目标是:900公斤攻关、850公斤展示、800公斤示范,力争三角形强化栽培的集中连片推广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中稻/再生稻的单产全省第一,带动全县水稻单产比前三年亩增产5%以上。在兆雅、云龙、天兴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片3个,面积3106亩;在嘉明、福集、天兴、得胜、云龙、兆雅、太伏等七个镇建立县级千亩展示片7个,面积2.355万亩,万亩辐射带动片15个,面积21.5万亩,沿省道219线和县道万得路沿线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带里程达到了90公里。
(二)实施效果
1、千亩攻关片:据对兆雅、云龙、天兴三个千亩核心区随机测产调查,面积392.5亩,中稻平均亩产727.7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1.1公斤,增产16.1%;再生稻平均亩产177.4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2.4公斤,增产54.3%;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905.1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63.5公斤。
2、万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面积2.355万亩,据7个示范镇产量调查统计,平均亩产681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4.4公斤,增产8.7%;再生稻平均亩产170.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5.5公斤,增产48.2%;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851.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9.9公斤。
3、十万亩示范片:21.5万亩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660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33.4公斤,增产5.3%。再生稻平均亩产142.8公斤,比非示范区增产27.8公斤,增产24.2%;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802.8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1.2公斤。
千亩攻关片中稻高产田块出现之多是近年来罕见的,8月7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__承担的水稻(杂交中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水稻万亩高产示范推广工作汇报,并实地考察后,随机选择云龙镇大水河村两块田、战旗村一块田进行测产。上等田,战旗村2社农户吴玉兵的田块,面积2.0亩,品种ⅱ优602,栽培技术按三角形强化栽培,实收亩产781.6公斤;中等田,大水河村8社林志楷的田块,实收亩产731.1公斤;下等田,大水河村8社林少杰的田块,亩产681.1公斤。示范区也涌现了大量再生稻高产典型田块:兆雅镇石龙村3组农户薛世银田块实际亩产达到320公斤,云龙镇战旗村2组农户林少春亩产250公斤。据调查,辐射带动户再生稻一般亩增产20-30公斤,增10-20%。
(三)经济效益
千亩攻关片3106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905.1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63.5公斤,增加稻谷产量50.783万公斤;万亩展示区面积2.355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9.9公斤,增加稻谷产量258.815万公斤;十万亩示范片面积21.5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1.2公斤,增加稻谷产量1315.8万公斤。以上合计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推广水稻强化栽培增加稻谷产量1625.398万公斤,按稻谷当前国家保护价1.8元/公斤计算,增加产值2925.71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全面贯彻高产创建组织保障措施
主要采取了“六统”、“六抓”措施。“六统”即充分做到了“品种统供、旱秧统育、三角形统栽、施肥统配、病虫统防、促芽肥统施”。为了将“六统”措施落到实处,切实采取“六抓”:一是抓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小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或县府主要领导做到了“七个一”,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已分别作出了一次重要批示,县委书记肖荣华、县长朱华参加了4月1日在云龙镇大水河村8社举行的全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参与了一次以高产创建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分别出席了1-2次的高产创建专题会议,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一个《__中稻再生稻超高产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同时成立了高产创建百里长廊县级技术指导组和镇级区域技术指导组。二是抓投入,县镇财政投入高产创建专项经费11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80万元,主要用于超级稻种子补贴10元/亩、三角形栽秧补助40元/亩、工作经费5元/亩。三是抓服务,农业局成立全县的技术指导组和分镇的区域技术指导小组,共有61名县镇农技人员直接参与,使每个创建村有一名技术指导员服务,为高产创建示范户提供培训、示范、现场指导等技术和物化服务。四是抓培训,大声势宣传动员,层层召开项目动员和技术培训会,利用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把技术传授到项目区农户,做到了任务、目的、技术家喻户晓,召开各类动员培训会325场次,出动宣传车75辆次,发放技术资料48000余份,基本做到了家家知道,户户明白,技术到田;一月初县农业局技术指导组派出科技人员深入示范镇、村开展了一个月的技术培训,主要培训水稻强化栽培、旱育秧技术;各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也在2-3月,集中时间、人力、精力对各示范村的示范农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做到示范户人人明白并懂得技术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五抓考核,县政府出台了一套高产创建评价和考核奖励体系,把高产创建百里长廊纳入县、镇、村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县对镇、镇对村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六是抓示范。县、镇、村齐抓共管,高产创建在兆雅、云龙、天兴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片3个,面积3100亩;在嘉明、福集等七个镇建立县级千亩展示片7个,面积2.355万亩,万亩辐射带动片15个,面积21.5万亩。沿省道219线和县道万得路沿线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带里程达到了90公里,共有省道21
9线和县道“万得”线的七个镇61个村244个农业社和13335户农户参与核心区高产创建活动。
三、推广落实关键技术
1、普及良种。项目区主推品种为ⅱ优602、ⅱ优7号等超级稻和地方优良品种z优272、ⅱ优h103、川香优2号等,面积21.5万亩,占示范区的96.2%。
2、实行旱地育秧,适期早播早栽。示范区内旱地育秧占58.5%,其中县级和镇级核心示范片的旱地育秧面积达到了100%,带动全县推广旱地育秧22.5万亩,面积比历年都大。旱育秧播种期为2月18—25日,旱育秧移栽时间集中在3月28-4月10日;湿润秧为3月1—6日播种,移栽时间4月15-22日。做到精细播种,旱育秧和水育秧苗床地均按每丈秧厢施清粪水2-3挑加1公斤磷肥的用量进行培肥,精细作厢播种芽谷,旱育秧用“旱育保姆”拌种包衣播种,据调查,旱育秧成秧率达到87.6%,水育秧达到83.5%。
3、大力推广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嘉明、福集、天兴、得胜、云龙、兆雅、太伏等七个重点示范镇,2.355万亩水稻示范片全部按照1.3-1.5尺×1.0-1.1尺规格,亩栽3500-4800穴,穴栽3粒谷苗并成3寸距离的等边三角形模式,亩基本苗1.0-1.5万苗。示范区带动了全县推广水稻强化栽培面积21.5万亩。
4、大力提倡规范化栽培。在推广三角形强化栽培基础上,大面积水稻栽插按宽窄行(10+6)×5-6或8-9×5-6寸开厢条栽,亩栽1.0-1.2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大面积基本苗2-2.8万苗。施肥按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肥配合的原则,做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纯氮12-14公斤,氮、磷、钾配比2:1:1进行施肥。移栽后一周内施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病虫防治根据发生情况和预测预报进行,重点对二代螟虫和纹枯病进行了适期防治。
5、抓再生稻促芽肥施用。再生稻是我县晚秋生产的特色优势,水稻示范推广突出抓好再生稻促芽肥施用,按照“三集中”(集中人员、时间、精力)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用量、统一购肥、统一指导、统一施用)的成功经验来抓促芽肥的施用,__20__年再生稻促芽肥施用工作于7月28日结束,福集、得胜、云龙、兆雅、太伏、天兴、嘉明等七个重点核心镇再生稻施肥面积2.355万亩,其余12个镇每镇核心示范片面积1000亩,3.5万亩高产核心示范片严格按照“三集中”(集中人员、时间、精力)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用量、统一购肥、统一指导、统一施用)的模式施用促芽肥,每亩施用尿素20公斤。核心示范片带动了全县45万亩再生稻促芽肥的施用,平均每亩施用促芽肥尿素在10公斤以上,为再生稻全面丰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抓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体会
实践表明,实现多项目捆绑大大提高了整体效果,水稻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是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关键举措。不仅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还带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为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1、组织保障是关键。__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得到了农业部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农业厅粮油处、市农业局、省水稻高粱研究所都重视和支持__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多次派出专家到__指导工作;__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级成立了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保障了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2、政策扶持是动力。县、镇各级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在种子、肥料和栽秧等方面予以补助,调动了群众投身水稻高产创建的积极性,保障了示范面积,强化了田间管理,确保了水稻高产创建的成功,明显提升了科技应用水平,发挥了良好增产作用。
3、技术指导是支撑。为了确保水稻高产创建技术到位,__制定了浅显易懂的技术规范发放给农户,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并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专题培训水稻高产技术。通过强化技术服务,科学指导生产,为水稻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推广旱育秧、三角形强化栽培等主推技术,创建区域内旱地育秧占58.5%,其中县级和镇级核心示范片的旱地育秧面积达到了100%,带动全县推广旱地育秧22.5万亩,面积比历年都大;强化栽培基本按照1.3-1.5尺×1.0-1.1尺规格,亩栽3500-4800穴,穴栽3粒谷苗并成3寸距离的等边三角形模式,亩基本苗1.0-1.5万苗,比往年多0.2-0.5万苗,夯实了高产基础。高产创建是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平台。
4、优良品种是基础。__推广农业部确定的超级稻品种,这类品种不仅中稻产量高,而且再生力强,能保证中稻再生稻双高产,易被农民接受推广。__以水稻ⅱ优602、ⅱ优7号为主推品种,创建区占81.3%,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粒大、皮薄、硬实率低、好煮易软、口感、丰产性能好的品种,如中绿1号、中绿2号。
1、根据地力选择品种:中高肥力地块应选高产高直立型品种,瘠薄地可选择匍匐、半匍匐品种。
2、根据种植情况选择品种:小面积种植的农产应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宜一次性收获的品种,小面积种植且有人工摘角条件的,可选择二次结荚习性较强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及产品商品性状。
3、根据用途选择品种:一般生产销售选明绿豆,用于豆沙生产的选大粒、皮薄出沙率高的品种,家庭食用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等,因此群众购种时要了解种子的基本特性,如株高、密度、产量等,生产上一般采用直立型、抗逆性强的品种,以便于田间管理。
二、选地。
绿豆适应性特强,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土、粘土均可生长。绿豆常与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谷子等作物间作,也可种于田埂及间隙地等。绿豆忌连作。因连作病虫害多,品质差。更因有害微生物繁衍而抑制根瘤菌的发育。同时,绿豆也是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谷类的优良前茬。所以,种绿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实行轮作倒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倒茬,不宜以大白菜为前茬,一般相隔2―3年为好。
三、整地:
由于绿豆是双子叶作物,子叶出土,幼苗顶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结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的现象。因此,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实,以利于出苗实行轮作倒茬。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秋翻秋起垅,耕深15-18cm,打破犁底层,有利于根群和根瘤活动,然后及时耙耪、镇压达到待播状态。对于春天整地的,可在春季顶浆进行,先深松垅沟l8-20cm再破原垅,合并成新垅及时镇压。
四、配方施肥
绿豆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为原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来说,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m3,结合整地一次性深施,种肥每亩用磷酸二铵5-10kg,尿素3-4kg,50%的硫酸钾3-4kg,硫酸锌l-1.5kg。一般深施在种子下5cm左右,切忌种肥混施或同位,以免烧种。
五、适期播种。
绿豆生育期短,适播期长,可早播,也可晚播,但不能过早或过晚,应掌握早播适时、晚播抢早的原则,绿豆是喜温作物,如果播期过旱,前期低温干旱,生育期延长,个体发育不良,产量降低。适时播种,可以使绿豆开花结荚处于高温多湿的雨季,有利于花荚的形成,达到荚多、粒重、产量高。早播期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晚播在5月下旬至6月。播深3~4cm,覆土3cm,并及时镇压。一般亩用种量1.5―2kg。
六、合理密植。
绿豆的种植密度应随着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应掌握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种稀,晚种密的原则。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地块,栽培密度为每亩1.3万-1.5万株,瘠薄地每商1.5万-1.8万抹,株距根据行距的不同灵活确定。
七、田间管理。为了保证绿豆在苗期生长整齐,群体发育良好,多现蕾多开花多结果,荚大粒多粒大,高产优质,要做到“六个及时”:
1、及时镇压。播种后对播种墒情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镇压,随种随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增加表层水分,促进种子发芽和发育,早出苗,出全苗。
2、及时查补苗。在绿豆出苗后,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应在7天内补种完毕。
3、及时间苗、定苗。为使幼苗个体发育良好间苗、定苗 当绿豆出苗后达到两叶一心时,要剔除疙瘩苗。4片叶时定苗,株距在13-16厘米,单作行距在40厘米左右为宜。按既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杂苗及杂草,留壮苗。实行单株留苗,利于植株健壮生长。
4、及时中耕除草。不仅能消灭杂草,还可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减少蒸发,提高地温,促进根瘤活动,是绿豆增产的一项措施。一般是在绿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第一次浅锄;在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开始定苗并进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进行第三次深中耕,并进行封根培土,中耕应进行到封垄为止。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
5、及时灌水、排水防涝。绿豆是需水较多、又不耐涝、怕水淹的作物。绿豆幼苗期抗旱性较强,需水较少;花荚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时,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但绿豆又怕涝怕淹。如苗期水分过多,会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烂根死苗。后期遇涝,植株生长不良,出现早衰,花荚脱落,产量下降。因此,绿豆在雨季要排水防涝。
八、做好病害、虫害的防治。主要防治根腐病、病毒病及蚜虫、菜青虫等病虫害。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采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以减少感病机会。提倡生物防治,如果采用化学防治,要尽量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1、叶斑病:可用20%进口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叶面喷洒。
2、枯萎病:用70%百菌清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一次,每隔7-lOd一次,连喷2―3次。
3、蚜虫:7月中下旬,绿豆开花期,亩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4-50kg叶面喷雾,或用一遍净,亩用量5-15g,配成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4、豆象:8月上旬,绿豆结荚期,亩用50%的辛硫磷2000倍液喷雾或用敌敌畏熏蒸。
5、红蜘蛛:采用甲氰菊酯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九、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