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

时间:2023-09-25 18:0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

第1篇

一、地方类农业院校目前就业情况

1. 农科类研究生择业方向单一。从目前统计的一些数据来看,地方农业院校的就业率不是很高,由于农业类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及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得到一份稳定、单位环境好的工作,致使越来越多的农科类研究生选择考公务员。

2. 农科类研究生工作更换频繁,跳槽现象严重。目前,有些研究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是很明确,倾向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发展的人员居多,选择到边远小城市发展的寥寥无几。但是,这和有些农科类的专业性质正好相反,农科类的专业多数要到偏远的实地考察、做实验,条件比较艰苦,这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频频发生,影响签约率。同时,有一部分研究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总是觉得实际工资薪酬或工作性质方面与自己想象的情况不符,导致在毕业后的几年内,更换工作频繁,跳槽现象严重。

3. 农科类研究生女性研究生就业机会偏少,性别对就业的响很大。近年来,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多数女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求学,女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长,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女研究生数量明显多于男生,但是,女研究生就业情况却不是很好,因为按照传统观念和惯例,女性受生育、哺乳、身体素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体力和精力比男性差很多,因此,女生就业机会偏少,只有少数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影响整体就业率。

二、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就业因素分析

1. 农业院校有些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农业在迅速发展,为适应新时期的农业科学转化,农业院校已开始设立新学科,农业科学逐步实现产业化。但是,由于新学科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知识单一,学科之间不能有效的交叉渗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2. 农业院校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客观。由于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农科类研究生投入科研的精力较多,因此在择业就业方面,对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期待较高,存在对自身定位不合理、不客观的情况,导致当前社会对农业类人才需求与其毕业生过高的期望值不对应。

3. 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去向单一,就业面窄。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面很窄,主要是由于专业的特定性,可供研究生选择的岗位有限。同时,根据近年的调查了解,农业院校的研究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并不多,主要通过在网上投简历或招聘会得到求职信息。

三、地方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

1. 强化学科整合,拓宽研究生的职业视野。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应进一步深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将研究生就业率作为整个培养过程的重要指标。学校应注重开拓实践基地,加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拓宽研究生的职业体验。

2. 加强对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正视自身定位。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容易变得浮躁,因此,为了能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职业生涯的规划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对职业的认知、就业指导、创新教育等方面。地方农业高校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环节,让研究生在读研初期制定目标,少走弯路。具体的方法:一是,可以通过邀请一些和学科相关的知名教授或经验丰富的专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将其设计为一门必修课,对其职业生涯进行测定与分析,引导学生完善对自我的认识。二是,可以创造一些交流的平台,让已经毕业的学生与在校生之间能够有效地互动,让在校生能够借鉴一些经验,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

及需求提升职业规划经验。

第2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习行为;就业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24-02

一、引言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年龄大、起点高和专业性强等特征。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深度和技能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很多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中适用性较强。随着研究生教育制度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改革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在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我国“十三五”期间,如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提升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是当务之急。

二、在校硕士研究生学习行为分析

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学习自卑和疲劳综合症等问题。具体表现在课题科研兴趣低下、专业知识结构薄弱、就业前景迷茫等。

1.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通过深入分析在校研究生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存在“加强专业知识写学习”的需要,而一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薄弱,存在为“父母的期望”、“缓解就业压力”、“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的想法而进入硕士阶段学习。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倾向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意识。

2.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现状。学习投入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具体体现在兴趣爱好与学习、感情投入与学习、意志与学习、性格发展与学习等方面,要养成我要学、我快乐、我不怕、我爱学的学习意识,行成良好的学习投入态度。目前,在校硕士生存在不爱学习、片面认为读书无用、存在成功无望的消极心理。而有的学生虽然认为读书有用,可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现状。心理学家德西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发现:有些人看中的是“内在的成功”而不是“外在附加奖励”,当这种人从事有内在兴趣的工作而取得成绩时,会体验到由衷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德西效应”。可以肯定,硕士研究生以前总是受到“外在附加奖励”,所以没有引起他的兴趣,现在的“内在的成功”才使他有所改变。“德西效应”对广大教育者的启示是: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

3.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参与导师科研投入现状。生物学科的校硕士生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普遍存在一定的学习投入的情感因素。大部分硕士生表示和导师课题沟通良好,能够承担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科研任务,并相信自己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认为只要自己好好表现,所获得的科研成果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有的学生科研积极性不高,畏惧具有一定难度的科研项目,认为科研成果的好坏和自己关系不大,只要按部就班完成老师交给自己的科研认为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和导师沟通时间比较少,科研实验不努力去做,大部分时间消耗在玩乐中,只要混着能毕业就可以了。在学习期望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结构,完善自己专业理论,得到老师和社会认可,积极去争取研究生奖学金。有的学生表示对奖学金没奢望过,只要拿到硕士文凭就可以了。

三、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动机分析

目前社会总体情况看,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劳动力的有效增长大于社会有效需求。此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研究生就业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就业形势也由易转难。在校硕士研究生应该清醒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既不盲目乐观,又不消极悲观。有少部分学生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听从社会人员只言片语,而盲目改行去参加一些非本专业技术类的考试。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已经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所以,树立正确就业观,规划自己职业生涯是在校硕士研究生的根本任务。

四、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议

1.学科布局设置合理,加强导师梯队建设。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结构主要包括学科分布、学缘结构等,它受制于学校学科点分布情况、导师分布情况、生源分布情况、科研实力等多种因素。近几年来,普遍存在农业院校第一志愿填报人数少,录取基本靠调剂。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专业招生困难。学校各院系之间存在科研实力、导师人数的差异,导致学生报考志愿比较盲目的情况。对于学校新引进的年轻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强,但由于报考学生对这些老师的科研方向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详细了解而导致硕士研究生名额空缺等问题。所以,优化学科布局设置,加强导师招生宣传力度,优化录取结构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之前提。学校也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着重于引进一批年轻化、专业知识强和科研业务能力强的高层次精干人才,补充学校已有的科研梯队建设。

2.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国家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这个计划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实施的重要举措,包括了全国博士生学位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会议、研究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改革等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推进“双导师”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方面,调整培养方案,安排实践课程,增加实践学分,加强对研究生实践环节指导。实行校外联合,针对北京农学院来说,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上实行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比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及综合性大学合作,实行双导师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

3.实行英语教学改革。为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术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对非外语专业研究生教学进行改革。具体内容为:实行分层教学模式,新生入学后,参加统一的分级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即A级班(高水平班)和B级班(普通水平班),B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以语言基础为主,A级学生的英语教学除进一步提高语言技能外,将着重其语言应用和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

4.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塑造“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奖学金评定办法,奖励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学科竞赛获奖者,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最近几年,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成果以及“挑战杯”等大赛获得佳绩。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团学活动,争取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最大限度地留住我校优秀的本科生生源,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5.加强学生有效自我调控意识,严格论文审核制度。有效自我调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设置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策略,并能时时自我激励,自我监视学习进度,周围评估学习效果,不断反馈和调整,保证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现在普遍学校的学位论文审核严格采取预答辩―盲审―答辩―重合比检测,不通过者直接推迟毕业。目前普遍存在受限于招生规模、科研水平等,高水平学术论文少,无法选出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也普遍认识到发高质量科研论文能够巩固自身知识结构的巩固,提升科研能力。所以他们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性大大增强。

6.加强自我认识,树立正确就业观。研究生做好自身生涯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第一学年,是自身职业定位期,巩固自己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科研训练。第二学年是职业准备期,实现科研项目成果产出,为后续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基础。第三学年,职业实践期,通过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的学习过程,清楚自己职业定位,定位正确的合适就业目标,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找准时机把握机会,做好就业决策。目前研究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挖掘自己的潜力,明白学习不仅是就业的一个砝码,而且是对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正确对待就业和失业,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做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卢敏.浅谈农学专业教育改革[J].才智,2015,(3).

[2]张丽娟,张静.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4]金燕.复合型韩语人才培养机制浅探[J].高教高职研究,2011,(67).

[5]何佳.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现状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6]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

[7]龚惠香,陈杭渝,周坚.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性别差异的现状及演变[J].高等农业教育,2002,(06).

第3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专业技能成效

江苏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和教育都相对发达的省。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解决农村中学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的化学师资有一定的缺口。目前,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底层农村初级中学就业的很少,这就给化学教育专科生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机会。为了抓住这个机遇,促进我校化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受到社会的肯定,而这一切的实现将依赖于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娴熟过硬。因此,我们对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1.明确化学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为根本,以达到岗前“零培训”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工作单位就能挑起初中化学教学任务,包括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与驾驭、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化学教学研究等都能直接开展起来。

从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不少学生还在化工企业、制药业领域就业,还有选择继续深造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所以,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得满足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学生将来的就业面,增强社会竞争力。

2.重视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比较关注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如持续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团队精神、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3.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共识。这些能力应当在基础课程中得到训练,在实验和实践中得到升华。加强能力培养,是提高专科学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将课程设置划分成几个功能模块,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如有的学生有继续深造的意向,有的学生也愿意到相应的化工企业工作,有的当然想做老师,我就在专业选修课中相应的分成三个功能模块,即化学专业方向(满足学生进一步深造要求)、化工方向(满足学生在化工、制药等企业就业的需求)、师范方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样给个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4. 改变教学理念及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理念上要求专业理论课与实践实训课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在教学手段上,对于师范生,我们要求老师传授的知识够用,知识适用,但适度加强理论的深度。注重强化实验实践技能培训,通过举行专业技能竞赛并给予奖励等的形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巩固提高。考核的中心应由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变为考核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对考核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形成多样化的考评方法。例如通过举办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说课比赛等强化学生的师范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1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各门专业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均由任课教师严格把关。每次上课前要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实验工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操作,并对每次实验后的卫生、仪器的整理状况等进行检查,并作记录作为最终考核的一个指标。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对实验进行考核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实验的最终成绩通过下式计算: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60% + 实验笔试成绩15%+实验操作成绩(综合平时检查的结果)25%。

实验报告成绩为开设的所有实验的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值,每次实验报告均有成绩记录。有1/3实验报告不交者,实验总成绩视为不及格。

实验笔试内容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的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安全措施、事故处理、药品的级别、仪器的规格型号、实验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衡量学生实验技能素质不可缺少的方面。

实验操作成绩是操作技能试题库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技巧,是学生实验素质的直接显现。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选题,由老师监考,一般为15-20分钟左右,并随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最后结合平时检查的情况给出成绩。

4.2结合教法课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

教学法课堂向学生介绍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安排相当的时间进行教学观摩,让学生试讲、说课,师生共评;适时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学校,听名师讲课,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此外,我们还邀请名师走进课堂亲授经验。

4.3凸显课程教学的师范性、示范性、实践性的理念

结合教法课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并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在实习基地开展公开课,让学生得到实战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专门开设了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让学生对现有的初、高中教材里的化学实验的技术要领全部掌握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并将一些化学特级教师的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改革的实践成果刻成光盘,便于学生拷贝和直接应用,省去很多的弯路,深授学生的青睐。利用晚自习开展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和三字训练,强化学生的基本功。

4.4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利用系级选修课开设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选好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初中教材,分小组完成全部教材各章节内容的电子教案。通过对电子教案的师生共评,再进一步修改,取长补短,最后将大家认定的教案合在一起,每人一份,方便学生今后的教学。同时,我们还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包括电子教案、教学用ppt、说课稿和章节测试题四个部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师范技能,为实现学生初中化学教学“岗前零培训”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毕业论文的主要类型为化学科学实验、化学教学研究和论文综述三大类。论文的撰写及完成的好坏,是衡量教师科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发展潜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方面。会选题、会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很主要的专业技能。技能本身就包含论文的写作能力,并不仅仅是指通过肢体的动作完成某相目的的能力。

第4篇

(1.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4;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尝试将2013年、2014年两年江苏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以及公共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报告中相关数据进行了交叉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再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从而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在数量、待遇以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情况分析和趋势预测。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据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222-04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王华(1982-),男,江苏海安人,招聘服务部主管,经济师,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冷开振(1977-),男,江苏徐州人,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跟踪调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评估促进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完善已成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从2010年起,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精神指示,每年持续开展了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其中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调查,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以及用人单位调查等,多角度反馈了毕业生就创业情况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

然而这些调查数据之间目前还是相对孤立,缺乏交流、比较和再利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认为:“当我们将多个数据集的总和重组在一起时,重组总和本身的价值也比单个总和更大。”受此启发,本人现将2013至2014年度的江苏高校毕业生(本专科、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以及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等多份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相关数据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以期展现更为丰富的就业情况和趋势。

二、用于交叉比较分析的各调查报告规模简介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1.201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4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4年9月16日开始,截止2015年1月6日,共回收问卷13482份,有效问卷为10036份,有效回收率为74.4%。

2.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3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3年11月12日开始,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共回收问卷3769份,有效问卷为2492份,有效回收率为66.3%。

2.江苏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本专科生报告”,针对毕业半年后的2013届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开展调查,共回收问卷214478份,总答题率为49.9%。

3.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研究生报告”,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598份,答题率为31.2%。

4.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以下简称“2014第3季度市场供求报告”。该报告为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对全省13个市、100个县(市、区)及部分开发区(园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监测。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分析

1.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岗位年度比较。

将2014与2013年度招聘毕业生最大数量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比较,虽然两个年度使用的岗位分类不同,但初步可以将这些招聘数量比较多的岗位分为经济类和技术类两大岗位。将2014年度中的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经济业务人员归为市场类,共占比13.9%,将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归为技术类,共占比46.6%。而将2013年度的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归为市场类,占比18.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业服务类、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机械制造类、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归为技术类,共占比29.7%。由此可见市场和技术两大类岗位在毕业生占比较高。

2.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量与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分学历层次比较。

2014本专科生报告中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4.7%,分别为计算机程序员(2.1%),建筑技术员(1.5%),化学技术员(1.1%);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3.7%,分别为施工技术人员(2.0%),建筑技术员(1.7%)。这个调查结论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技术类就业岗位数量的较大比重形成了供求结果的矛盾,有待地区分布比较分析后,进一步对相关情况进行推测。

3.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岗位数量与社会公共就业市场供给岗位数量分地区比较。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的前三个岗位为工程技术人员(31.7%),商业/服务业人员(8.6%),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5%)。与之相吻合的是,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中,需求比重排前三的岗位分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41.48%),专业技术人员(25.17%),商业/服务业人员(20.35%)。

4.基于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各报告的交叉数据分析,我们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情况可以做这样的推断:江苏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量和整个社会的招聘需求趋势总体一致,技术类、市场类岗位比重较大。但是受目前高校培养规模的限制,江苏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技术类岗位的需求,江苏的用人单位可能招聘大量的外省技术类高校毕业生。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总体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数据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金融/保险类(5.9万)、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8万)、仓储/物流/运输类(4.7万)、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4.6万),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4.6万)。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科学研究人员(5万)、金融业务人员(4.7万)、法律专业人员(4.6万)、体育工作人员(4.5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万)。从两年报告的数据比较中,不难发现,技术类岗位收入稳定而领先,金融类有所降低,法律类提升较大(2013年为4.1元)。

2.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分类比较。

(1)不同性质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2014年集体企业的定岗年薪超越国有企业,成为第一,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继续坚挺,稳居第二、第三。各不同性质用人单位提供给毕业生的定岗年薪较2013年都普遍提升,平均增加了1.17万元。其中增幅较大的为集体企业1.8万元、非盈利组织1.6万元、个体工商户1.3万元,增幅较小为港澳台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0.8万元。外资企业并非传言中的高薪的提供者,两年都处于平均水平,且增幅一般。

(2)不同行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金融和房地产业两年都名列前茅,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第4位)和住宿餐饮/旅游业(第17位)两年也都保持不变。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由第7名上升到第3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由第15位上升到第5位,农/林/牧/渔业由第16位上升到第10位。各行业普遍涨薪的同时,增幅却各有不同。增幅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1.8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7万元、金融业1.4万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2万元,而增幅较小的是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邮政业0.7万元、房地产业0.6万元、建筑业0.6万元、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国际组织0.6万元。

(3)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两年中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和学历层次密切相关,学历层次越高,收入越高,且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差距远大于本科生与专科生之间的差距。2014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定岗年薪都较2013年有所提升,研究生增幅最大为1.2万元,其次为专科生0.8万元,最后为本科生0.7万元。

3.用人单位提供薪酬与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分岗位比较。

由于调查选项的设置和统计收入的口径不同,本文将2014本专科、研究生报告中涉及的主要职业类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相近归类,并将月收入乘以12个月,换算成了年薪。具体详见表1。

由于涉及岗位众多,且分类不同,只选取以上岗位进行比较。由表1不难看出,研究生收入普遍拉高整体评价收入水平,这些收入较高的岗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岗位和高端服务业。

4.基于就业岗位收入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1)行业及岗位类别因素分析。收入是就业吸引力的风向标,金融行业持续被毕业生热捧,首要因素就是收入高,且增幅大,但保险业的收入貌似拉低了金融业的整体水平。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科研技术服务、能源(电、水、气等)和农林牧渔业的从业毕业生收入增加明显。同时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信息产业及互联网、计算机相关岗位收入稳中有升。但传统零售业正在遭遇减员降薪的过渡期。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收入水平也将随着国家经济整体调控和结构转型增速放缓。法律类、体育类毕业生可能因为“法治国家”和“全民健身”的推行,将迎来职业发展的春天。

(2)单位性质因素分析。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存于调整期,总体上呈现“高控低补”的态势。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正经历薪酬体系的重大改革,过去体制造成的“高福利”会被调整到整个社会能接受的合理水平。集体企业、非盈利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正在努力提升工资水平来吸引毕业生应聘。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受国际经济影响工资增幅放缓。

(3)学历层次因素分析。研究生的同类岗位收入高出本专科收入约40%—80%不等,收入水平的明显差距,是激励大学生考研热情不退的主要动力。此外,科学研究人员、法律专业人员等岗位不招收本科以下学历毕业生,立志从事这些工作的专科生必须将升学作为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学历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1.2%,本科23%,专科生74.6%。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5.9%)、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3.8%)、能源/化工/环保类(3.2%)、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2.2%);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编辑/文案/翻译/传媒类(59.4%)、金融/保险类(44.7%)、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42.9%)、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1.7%)、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8.8%);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97.6%)、技工类(97.4%)、农/林/牧/渔业类(94.4%)、仓储/物流/运输类(93.2%)、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89.4%)。

2014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3.3%,本科42.9%,专科生53.7%。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科学研究人员(18.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2%)、公务员(4.9%)、体育工作人员(4.4%)、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3.8%);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体育工作人员(71.1%)、公务员(68.9%)、科学研究人员(62%)法律专业人员(60.7%)、教学人员(60.1%);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87.1%)、商业/服务业人员(74.9%)、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72.6%)、其他人员(63.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3.2%)。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在提高。在招聘要求学历提升的趋势里,公务员、体育工作人员、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三个岗位比较突出。

2.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6.4%,限学科的占43.6%。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78.8%)、金融/保险类(73.7%)、市场/公共类(70.3%)、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66.9%)、美术设计创意类(66.7%);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能源/化工/环保类(83.9%)、仓储/物流/运输类(60.8%)、农/林/牧/渔业类(59.5%)、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58.5%)、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58.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1.5%,限学科的占48.5%。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其他人员(73.7%)、商业/服务业人员(71.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69.1%)、金融业务人员(67.7%)、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67.1%);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4%)、科学研究人员(61.4%)、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60.3%)、工程技术人员(59.6%)、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59%)。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市场、服务、创意类岗位对于学科的要求不高,而技术类岗位则对学科要求较高。

3.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人才需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8.8%)、理学(17.8%)、管理学(12.7%)、医学(4.8%)、教育学(4.8%)、经济学(4.2%)、农学(2.7%)、艺术学(2.1%)、文学(1.7%)、法学(0.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7.2%)、管理学(21.3%)、医学(7.1%)、理学(5.7%)、教育学(5.0%)、文学(4.2%)、经济学(4.1%)、艺术学(3.3%)、农学(1.6%)、法学(0.5%)。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四类学科需求上升,而理学和农学需求下降。

4.基于就业岗位学历、学科年度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和学科限制的交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013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金融/保险类(本科)、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能源/化工/环保类(研究生)、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研究生)、农/林/牧/渔业类(专科)、仓储/物流/运输类(专科)、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专科)。

2014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商业/服务业人员(专科)、其他人员(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专科)、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专科)。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推测:一方面,市场类、服务类岗位对学历、学科的要求普遍不高,而更注重个人能力。但是其中金融/保险类和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岗位还是需要从业人员接受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此外,对本科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普遍存在对学科限制不高的现象,如公务员、编辑等岗位。如果本科毕业生想选择这些岗位,须利用在校期间扩张知识面,增加社会经历,培养专项职能能力。

另一方面,研究生、专科学历要求的岗位大多对学科有较高的要求,着重体现在技术类岗位。当然这样的学科要求是不一样的,对未来从事各种技术研发和医学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对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而对未来从事基层生产、操作的专科生来说,充分利用实习平台,努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增长专业技能则是关键所在。

以上数据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情况推测皆为本人个人观点,通过上述的交叉比较分析,本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已开始逐步享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红利,用人单位对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充足,岗位层次和收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学科间不平衡依然存在,相关高校可根据社会需求适度调整学科培养规模,并引导学生理性选择职业方向,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和人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2014-11-28].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12/xxgk_180810.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33-34.

[3]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0.

[4] 潘漫.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38.

[5]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第3季度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http://lm.jshrss.gov.cn/sy2010/main/scgqfx/201412/P020141212548748570839.doc.

第5篇

1.规模的急剧扩张199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试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行业内的在职人员。一直到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开始扩大。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是迅猛发展。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已达到24.67%。2011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近13万人,其增幅超过了16%。2013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42%,预计很快我国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将达1: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单位近几年也有大幅增加。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有509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以上。其中,普通高校4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0余个。如工程硕士在2010年有128个招生单位,2011年就达到了361个,是2010年的2.8倍多。

2.专业学位类别迅猛增多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十年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通过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39种专业硕士——审计硕士。目前这39种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设置,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3.制度化、规范化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是清晰可见的,相关政策文本的出台,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更为制度化和规范化。比如在《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纳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合格者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这就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制度化规定,有了保障。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背后的困境

1.社会认同度低一方面,传统的“学术至上”的观念认为高校是培养学术研究型精英的地方,一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大多不知道什么叫专业学位研究生,很多人把专业学位定义为“次等”的学位,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的正确的理解。由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不被认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歧视,在升值或者评级的过程中因为专业学位而受到限制。由于大规模的专业硕士教育,其含金量与认可度在社会上还有一个检验认定的过程,还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

2.照搬学术学位模式现阶段,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几乎照搬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弱化了职业性、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体系上,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同学认为只有一到两门课与学位专业不同,有4.18%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可见,多数高校专业学位与全日制的学术学位课程设置接近90%的相同,相当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是对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的“复制粘贴”,只是调整、删减部分课程,增加实验课,或是给基础理论课增加配套的实验模块,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独特的价值导向和教育规律。在专业实践环节上,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浓重学术性,多数高校忽略了实践环节的建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3.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对于学生评价方式还是停留在基本的毕业论文和平时的情况。这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不合理的,纯理论分析过于学术,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知识的创新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

4.培养质量有待提高⑴生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一方面,考生在选择考研报考方向时,大多数都是以学术型学位作为第一志愿。表2就反映了2011年到2015年的报考情况,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2015年并未达到报考趋势1:1的理想比例。另一方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很多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在没有被原报考的学术型学位录取后或是在学术型学位复试淘汰后调剂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可见,生源不佳一开始就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⑵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的专业训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高校导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大幅提高,但他们缺乏社会历练,社会实务经验不足。高校导师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自觉偏向理论知识,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落实“双导师”,落实了“双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职责不够清晰明确,校内导师几乎不参与学生实践,校外导师作用发挥甚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教育相互分离。通过对某高校2014届550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进行调查,真正实施“双导师制”,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的仅有15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2.7%。师资队伍缺乏经验,“双导师”在实际中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⑶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表现为论文指导和答辩中的学术型倾向和实习的敷衍塞责,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趋同,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指标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以至于有些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实习及生产实践,只是完成了毕业论文,或者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专业实践。正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尚不明晰,质量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不具有实质性的衔接,以至于很多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后,尚不能直接进入和胜任职业岗位。

三、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路径

1.从政策和宣传上,提高社会认可度⑴国家政策及时跟进。一方面,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起步晚,国家的相关政策欠缺,政策的制定内容不够及时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感受不到国家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的重视,自然对其认可度不高,报考存在相当大的顾虑。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在不断改变,国家的政策不能一锤定音,需要随实际情况而变更。每年的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及其家长对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就业扶持的分析。⑵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认识专业学位,颠覆学术学位能力优于专业学位能力的传统观念,加强社会各界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观念上的重视程度。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放资料、招生视频等介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考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全面了解专业学位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

2.创新培养模式高校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各方责任权利。明确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实践质量。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的是学术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统一,所以仿效学术学位的考核方式是行不通的。在考核方式上要有专业学位的独特性,考核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考核,建议适当地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将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目前以学位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考核中,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专业学位论文应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阅。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导向化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ces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impart knowledge to student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aking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of Xin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ak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as substance, in order to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oject practice ability, some improvement methods of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s have been proposed, therefore the better professional engineers will be imported into the society.

【Key words】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Guidance mode;Innovation ability

0 背景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2012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合并而成的新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任务是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现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基础上,采用人工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去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和满足产品生产与科学实验要求的工业环境,以及特殊应用领域的人工环境(如地下工程环境、国防工程环境、运载工具内部空间环境等)[1]。

该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就业主要面向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运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都为创造舒适的人工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展和城市日渐扩大,现代建筑体系形态各异,人们对建筑内部的使用及居住环境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科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该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大学四年知识的总结,学生应该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学习,掌握本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内容。

近年来随着民用和工业建筑行业在政策和市场化的调整过程中的逐步理性化,建筑工程类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市场对人才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就业率逐年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设计建筑设计施工行业,毕业生就业率直接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相关联。作为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建筑工程类院校,若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除了严抓教学质量,还需在毕业设计环节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以目前社会就业导向为主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1 毕业设计环节现状分析

目前新疆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毕业设计主要分为建筑环境方向与建筑能源方向两部分内容。结合新疆严寒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环境方向主要分为供暖系统的和空调系统的设计,该方向的毕业设计由毕业指导教师给出建筑图纸和地区基本信息,学生根据基本信息确定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掌握供暖系统或空调系统的方案设计原则、负荷计算、设备选择,系统布置、气流组织计算、水力计算等一系列内容,最终绘制系统平面图、系统图、换热站或机房大样图以及冷热源机房平面图。建筑能源方向主要有燃气锅炉房和燃气锅炉房的设计,毕业设计内容为根据指导教师给定的热负荷及煤质资料确定锅炉房总装机容量、单台锅炉容量和燃烧设备的类型,掌握锅炉房最大热负荷及采暖期平均热负荷的计算,掌握锅炉配套辅机及锅炉房主要设备的选型方法,最后根据锅炉房工业要求确定锅炉房整体汽水系统方案及水处理方案并绘制平面图、热力系统图及设备平面剖面图。

2016年起毕业设计结合笔者的科研项目,新增了毕业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内容。主要毕业论文内容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确定,以本次新增毕业论文题目《传热系数自调节墙体的基础研究》为例,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毕业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之后根据选题内容进行文献调研和资料查阅工作。由于该选题涉及到利用专业软件FLUENT对不同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模拟,因此在进行文献调研的同时需要学生进行软件学习工作,随后与指导教师不断沟通,对不同结构的墙体结构进行模拟,确定模拟过程无误后完成多工况模拟,最后分析模拟数据并撰写学术论文。

2 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毕业现状分析并结合笔者近两年指导毕业设计亲身体会,目前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毕业设计的选题确立主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拿到实用性强、贴近自己就业岗位的课题的学生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譬如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已经确定就业单位为建筑设计院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就积极主动的多,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毕业前最后的演练尽快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以便毕业后在就业单位能尽快进入角色。而有少部分学生还没有确定就业单位或者已经明确要参考公务员岗位,就会出现对毕业设计选题不感兴趣,在设计学习过程中不能积极投入,仅以完成任务了事的心态完成毕业设计。

其次是有部分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上岗能力没有提高,譬如有一些毕业后将到南方地区工作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恰巧分在了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锅炉房设计组中,由于南方地区目前还没有大范围推广冬季供暖,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技术,设备以及所用的应用设计软件与其未来就业的实际工作有所差距,因此存在这部分学生工作后无法很快进入工作角色的问题。

再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有所差异,有一部分教师有设计院工作经验,新进青年教师以学术研究为主,工程实际经验有所欠缺,指导教师的背景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3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工科专业大学本科的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工作上岗前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如果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造成“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针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着眼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激发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积极性,应该对毕业设计做出以下几条改革措施。

1)以市场导向和学生签约行业为主要依据,允许已签订就业单位的学生根据就业性质选择毕业设计内容。

目前毕业设计内容较适合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但毕业设计题目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扩展毕业设计面,增加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譬如结合新疆地区目前大力推广的建筑节能措施,增加电采暖技术设计、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以及太阳能供暖系统设计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方面的设计内容。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已经签订就业单位的学生可根据就业方向选择适合其自身需求的毕业设计内容。

2)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原则,尽可能的设计综合性强甚至是跨学科的毕业设计题目。

对于没有签订就业单位的学生,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应该重新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库、学生选题库。毕业之后学生就业选择方向很广,目前的毕业设计内容一般为单一方向的设内容,对此指导教师可以在毕业设计初始选择小一些的项目,但要求学生多做几项内容,让学生对各方面的设计内容都了解一些,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增加毕业论文在毕业设计阶段的比例,让已取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参加毕业论文的内容,使其能尽早的对科研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更好的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将工程应用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以科研项目为支撑,将实际工程项目融入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论

结合目前高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现状,着手社会需求,本文探讨了以市场导向和学生签约行业为主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的几点措施。

为了更好的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该在每年毕业设计开始之前了解近5年毕业生就业动向,明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际社会需求的动态,从而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库、学生选题库。确立毕业设计选题库后,由于更新后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以往相比会具有综合性,仅凭一个指导教师或许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设计能力,因此也可以建立指导教师小组,进行分工。形成有指导计划和实施团队的适应新选题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也可充分利用在校硕士生的力量,将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机结合,将本科生深入到科学研究氛围中。总之,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好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应从就业为导向不断的调整毕业设计内容及毕业设计指导方法。

第7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网络的迅速蔓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相继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者讲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及研究生来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词已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认识尚不足。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心智都成熟一些,对于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都有大概的规划。本文指在通过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职业规划过程中研究生遇到的困惑及问题并提出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以职业指导的形式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职业生涯”这种说法,并且学者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此定义。其中,国外管理专家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1]国内学者尤敬党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主体内在的自我探索和外界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未来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该研究的所立足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所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在帕森斯所著的《职业的选择》中,阐明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即自己能力、兴趣和其他特征;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以及上述两个要素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实质是在清楚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客观条件之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3]从这个理论出发,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主体认清与职业相关的自我,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等,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外部环境,个人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环境二者的权衡设定职业目标,帮助个体更好的选择职业,发展职业。

2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2.1研究方法概述:本研究对福建省厦门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他们为达到就业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问卷发放对象笔者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分别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8个学院抽取共450人进行答题,文科、理科各半,每个年级尽量均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在抽样群体中,男生220人、女生220人;硕士一年级学生141 人、硕士二年级学生196人、硕士三年级学生106人;人文社科210人、理科123人、工科112人。①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目标制定的必要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就业目标、学业目标的必要性上,153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占总人数的34.5%;268的人表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60.5%;只有22人认为“没必要”或者“说不清”,占总人数的5%。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水平较高,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群体,认为制定目标是“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占了总调查人数的95%,从中可以反映出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就业方面,提前制定目标一方面有利于激励我们持续朝某一方向努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为达到目标而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主动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们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必须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否则再好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的。

2.2.2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选项,调查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在选择未来职业上偏向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30%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工作,30.5%的学生想进事业单位工作,理想职业是进入行政单位工作的占18.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1.6%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自主创业。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提倡创业教育,但是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厦门大学属985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起点高,较容易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心理发展较为成熟,在对未来的选择上也更加理性,即使毕业后想自主创业,也会先进入相关领域熟悉环境,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创业做充分准备。笔者也对少数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详见表1),P=0.000

2.2.3对未来职业影响最大因素: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受兴趣、专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职业社会地位和父母要求的影响。在选择未来职业影响因素上,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集中在自身的兴趣、所学专业、所选择职业的前景,具体来说是,26.9%的学生选择了自身的兴趣,25.3%的学生选择了所学专业,23.7%的学生选择了该职业的前景。这三者也很好的说明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职业的教育中,需要从主体内部和外部进行探索。主体内部的探索主要集中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包括兴趣、性格等方面;主体外部的探索可以邀请该行业的专业人士以讲座形式对一个行业前景进行分析。主体在平衡内、外部因素后,综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谈到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2.2.4最缺乏的能力:笔者对此题设置的意图在于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是否对自我的优势、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多数硕士研究生都感觉到自身最缺乏的能力。从调查中发现,44%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社会交往能力,23.5%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足,16.4%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一般职业技能。经卡方检验,在此题的选项上,无论是父母职业、年级或者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都无明显差异,其P值均大于0.05,见表二。这说明,社会交往能力是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却普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以前人们需要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某一问题到现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的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及世界动态。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内心交往的需要,在虚拟世界里建立好友关系,得到内心的满足。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我们的内心交往需要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我们远离人群,渐渐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结合之前的访谈,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社会交往能力缺乏的原因除了来自网络,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对研究生社会活动的忽视。本科生是高校社团活动的主体力量,而适合硕士研究生参加社团较少,即使有意愿想参加也不知道如何参加。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在管理学中经典的木桶理论也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木桶中最长的那根木头,而在于最短的那根。因此,高校在帮助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完善优势部分,又要注意集中力量策划一些关于弥补学生劣势的活动,重视研究生社团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团活动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2.5就业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多项选择题,因为学生在实现就业目标方面会遇到多种困难,如求职意向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所学专业就业状况不了解等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53.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50.7%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能力与就业目标要求存在差距。这表明,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已被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和接受,并逐渐成为学生在进行求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职能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职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困惑并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为学生就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2.2.6为达到就业目标所做努力:此题的设置同样为多项选择题,此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为达到自身的就业目标,52.9%的学生做过校外的兼职和实习,52.4%的学生选择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50%的学生会关注并收集各种有关就业目标的信息,另外约40%左右的学生还会通过参加校内学生活动和担任勤工助学岗位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不足2%的学生会认为课业很紧张,没有时间做别的工作。从中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普遍都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设定目标后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和计划去努力达到目标,而校外兼职/实习、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以及关注/收集就业目标的各种信息,是当前硕士研究生为达成就业目标比较常做的努力方向。另外,我们发现更多的学生会认为校外的实践经验比校内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能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避免学生刚毕业时的对待工作理想化的态度。

2.2.7职业生涯规划探索途径: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探索自身的职业生涯,比如向重要他人咨询、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向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参加讲座、查阅书籍等等。从调查结果中笔者发现,72.4%的学生会选择向重要他人咨询,57.1%的学生会选择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只有20%左右的学生会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以及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咨询,30%左右的学生会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由此可见,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并不是很信任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宣传力度不足,不少学生对于机构作用还不熟悉,更不能对此信任;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的高校还是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4]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积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3思考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探讨情况以及在问卷中的开放性答题,笔者在此提出三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帮助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我们应该对此保持一个乐观且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高校正规的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客观宣传,增进学生确立就业目标的途径。现在社会上许多机构或讲座都大大夸大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许多硕士研究生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设定了某个职业目标后就不能改变的,而是要不断平衡学生对自身、对环境的评估和目标调整的一个持续过程。[5]因此,高校必须做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了解自身内部特点与外部就业环境,杜绝机构功能形同虚设,误导学生。

第二,高校应努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目前,国内高校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是课程开设效果不尽入人意。根据浙江海洋学院2008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的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对高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很低,仅有1.2%,6.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相反,29.4%,13.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目前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6]笔者认为高校应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使之成为一套具有多样性,持续性和个性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首先,内容和形式多样性。现在国内高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以教师面授理论知识为主,也有以传授面试经验、求职技巧为主,笔者认为应转向以学生参与式为主的课程形式,适度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发现内在兴趣与外部职业的结合点,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目标。[7]其次,计划制订的个性化。我们知道每个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学生初步确定了职业目标后需要制订一个适合自身发展且可执行的计划,而计划的制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最后,时间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不断发展而调整、修正职业目标,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正确设置职业目标。

第三,就现状而言,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十分注重实践经验。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实习课程,帮助学生熟悉职场工作环节。[8]但是,国内许多高校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只要搞好学习,专心做好学术就可以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实际上,高校作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应深入了解学生就业需求,积极联系相关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使学生可以边学边实践,将所学知识实践于职场,增加工作技能,调整职业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①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硕士生学习目标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主干题目两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硕士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是否跨学科、本学学校类型、是否有工作经验、婚否、生源地和父母职业九项;主干题目包括十五个单选题以及八个多选题,主要从学生的学业目标、就业目标、心理成长目标和社会交往目标四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全体同学共同制定、发放和回收。

参考文献

[1]陈利琼.《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2008

[2]胡振豪,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人才资源管理[J].上海企业,2001,(2):56-58

[3]Parsons.F, Choosing a vocation [M].Garrett Park MD: Garrett Park press, 1909

[4]梁结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之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8(下).

[5]kleinknect.M.K, Hefferin E.A., Assisting nurses towards professional growth:A career development model[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6]徐向飞,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05)

第8篇

关键词 测绘工程 本科生流向 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83

Analysis and Thinking of Future Trend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Graduates' Choices

WANG Zhongquan, NI Qing, XU Hui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test six year's data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graduates' choices in Wuhan University, the trend for graduates' choice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 were analyzed.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s relative high. However,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is increasing by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or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s.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graduates’ choices; future trend

0 引言

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市场经济需求之间矛盾的反映。①据统计,全国开设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到120多所,每年本科毕业生达1万人以上。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如何?测绘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形势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必然随之萎缩,这么多毕业生将走向何方?这些隐忧都值得测绘教育者去思考,去总结,防范于未然。

测绘属于小众学科,国内关于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流向的文章很少。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谢宏全等人对江苏省测绘行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②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系蒋利龙教授对他所在学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就业现状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因素。③武汉大学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测绘高等教育学府,近几年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稳定在350人左右。笔者结合所在学校2009年以来6年的毕业生流向数据,介绍了测绘工程本科毕业生流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笔者深知,每所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学校情况不一,武汉大学的情况也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学校;而且,这仅仅只是一家之言,有些观点不是很成熟,难免存在以偏概全的地方。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用意是提供一个实例,供全国的测绘教育工作者们和学生们参考。

1 毕业生流向现状及趋势

毕业生流向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继续深造,包括在国内读研和出国留学两类;二是直接签约工作,为了分析学生们的选择倾向,就业类别被细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等6个子类;三是“待分”,每年也有少部分学生准备再次考研、或是在毕业前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我们将这部分同学归为“待分”一类。基于学校签约管理系统的毕业生去向登记,将2009年以来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向现状编制成表1。需要说明的是,学校每年培养了一定量的国防生、“港澳台侨”和定向、委培的学生,由于这几类群体的分配由相应部门负责,学生不具备自主性,故在数据统计时没有计算在内。

整体来看,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较好,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分析这6年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规律:(1)近四成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较高。每年国内读研的比例约为35%,出国留学的比例略有起伏,这两年稳定在7%左右,两者相加,每年有约四成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2)一半毕业生直接工作,签约单位性质存在变化。签约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30.99%降为20.34%,去国企工作的比例也在下降,然而,选择民企的毕业生比例上升较为明显,从4.13%升到11.02%;(3)待分的比例有增多的趋势。这类群体中有部分是准备继续考研或出国,不愿就业,也有少数毕业生没有清晰的目标,缺乏自信,对自身的定位也不明确,以至于在毕业前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2 毕业生流向影响因素

结合上文的流向统计现状和趋势,可以对影响测绘工程本科毕业生流向的几个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1)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变化。面对越来越浮躁的社会,毕业生的心态逐渐归于现实,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放大了经济价值的追求,而不是个人价值。④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工资待遇,也就是一年能拿多少钱,其次是工作强度,需不需要做外业,是不是经常出差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毕业生的选择。

(2)本科文凭的竞争力下降。毕业生将求职目标锁定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收入行业,直接导致就业竞争更为激烈。⑤面对越来越多的求职学生,用人单位招聘时初步筛选的重要依据就是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这直接导致本科生竞争力下降,而且,研究生在薪资待遇和晋升渠道上比本科生更有优势,这直接倒逼更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3)传统测绘行业人才需求减少。这几年,毕业生基数持续增大,而传统测绘行业单位,特别是同学们十分心仪的单位人才逐渐饱和,需求逐年减少。这“一增”“一减”中,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比如,城市勘测院由于工作地域稳定、待遇好在毕业生中认可度非常高,但近年来招聘计划下降明显。某市勘测院2012年在我校招聘计划是30个,到2015年下降到6个,而且更倾向录用研究生。这在客观上导致签约事业单位的学生比例在下降。

(4)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一大批行业内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同传统的测绘事业单位或国企相比较,人才需求量大,提供给毕业生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同样有竞争力。近几年,选择去民营企业工作的学生比例在上升。

3 思考及建议

随着2008年底国家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十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测绘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然而,在高就业率下也有隐忧,毕业生心态的变化、本科文凭竞争力下降,以及传统测绘行业人才饱和的趋势不可逆转。而近些年,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测绘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顺势而为。

(1)紧跟行业热点,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信息化测绘、“智慧测绘”越来越成为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地面测量手段正朝着空天测绘方向发展。同时,测绘学科的外延不断拓展,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⑥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17个省(区、市)随后跟进,出台了本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意见》明确了地理信息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技术人才。这无疑会对测绘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教学实践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测绘地理产业的发展。

(2)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积极拓宽学生的实习渠道。测绘工程专业属于工程学科,技术是为应用服务的,学生的生产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项目贯穿大学四年,数量可谓不少,⑦但内容上稍显陈旧,考核上也失之于宽,而用人单位所致力于的大多都是行业的热点。学生们通过在生产单位的阶段性实习,可以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接触行业的最前沿;另一方面,学生们通过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作环境,也是对人生目标、职业规划上的修正和凝练,而这个更为重要。据笔者的观察,有实习经历的同学在求职时往往更自主、目标更坚定。

(3)结合专业特点,全程开展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和就业观,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开展适应性教育,着重引导其明确学习任务,根据自身特点初步思考职业发展方向;对于二年级学生,重点开展专业意识教育,结合就业形势教育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职业目标;对于三年级学生,鼓励和引导他们进行实习实践,在此过程中认知自我,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四年级学生,针对求职期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面试技巧、心理疏导、招聘信息、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的逻辑重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⑧传统的测绘教育模式,更多是以基础知识的灌输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比重较少,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大多着眼于就业,而不是创业。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学生面临的挑战更大,机遇也更多。应当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和训练力度,在培养理念上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4 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2009年以来6年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向数据,分析了影响毕业生(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75页)流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整体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压力逐年上升。作为测绘教育工作者,不断紧跟行业发展,提升培养质量,善于引导学生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使他们具备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正确的就业观,这是我们应当不断思考和强化的。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010018)

注释

① 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5-86.

② 谢宏全,许运,池承洋等.测绘工程专业人力资源现状与毕业生需求研究[J].现代测绘,2009(1):46-48.

③ 蒋利龙.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趋势分析[J].测绘通报,2013(7):105-108.

④ 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5):60-61.

⑤ 范皑皑,丁小浩.谁的文凭贬值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7):7-13.

⑥ 宁津生.对当前测绘高等教育现状与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3.

第9篇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与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孙丙香对谈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与前景。

我们日常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指除传统柴油、汽油之外的其他方式,比如使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燃气为燃料的都算新能源汽车。通常业内渐渐缩小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近日,在国家科技部所制的十二五规划中,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特指为电动汽车。据孙丙香介绍,电动汽车一般分为三种类别: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其主要原料为有氢燃料),这三种电动车中燃料电池的成本最高。因而国内目前对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力度不大。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所研制成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2010年占国内市场50%以上;此外,北京交通大学还设计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以及广州亚运会充电站等国内的大型充电站以及基于多种电力来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的北京乘用车以及上海漕溪示范充电站。

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对于研究生报考条件而言,目前,电力、电子学相关方向的导师比较偏爱充电设备专业的学生;而电池方向则是一门交叉学科,电气、电化学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最近几年北京交大电池方向研究生非想招收热力学专业的本科生,因为目前导师们正致力于将电池外形、内部反映机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是热力学的学生报考电池方向又有一定难度,所以孙丙香建议最好是保研或者导师推荐的形式。这个专业主要是看学生动手能力。

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很高,以北交大为例,本科就业率是100%。北京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所有120名硕士生,28名博士生。其中,60%的学生选择了风电、太阳能方向进行研究,剩下40%的学生选择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向。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有10%的学生选择了读博;大部分学生去了相关研究院、研究所,包括航天二院、电科院、铁科院、天津汽研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如福田汽车、普天新能源、西门子、华为等等,在那里干的工作主要涉及研发、技术支持、销售。有时候,导师推荐就业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就业方式,且导师推荐就业的成功几率会比同等条件下学生自己找工作的几率更高。

谈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时间,按电池价格下降和燃油成本上升的历史数据测算,孙丙香估计起码还有八年才能达到油电持平,“四年是电池的一个周期,八年就是两个电池周期,等到第三个周期时,电池成本大概才能和燃油车的成本持平。另外电动车技术有没有很大的突破还需要看比如电池、电机等特别是电池技术会不会有很大突破,但从长远来看,这件事很值得做。”孙丙香笑着说。

TIPS 1: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著名企业

电机类: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郡,精进电动等;

电池类:北大先行,中新国安(盟固利公司),比亚迪,ATL、洛阳天空、普莱德等;

电池储能类:北京市亿能通电子有限公司、力高公司、东莞的赛微微电子公司。

TIPS 2:车辆工程专业 VS 电气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是关于整车的研究,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研究对象为影响一辆整车性能的主要构成。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面含有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技术、电机与电气、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生阶段,一个专业下面又会分出好多研究方向,比如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又有大功率电源、动力电池充电机、风电并网变流器等方向。

TIPS 3:著名高校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汽车系是我国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大学,目前他们在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科研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学院主要侧重于北京电动商用车的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 原因 指导对策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大规模扩招,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数逐年增多,高等教育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带来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据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06万,2007年则达到495万,7年间翻了两番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61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共性原因

1.全国就业形势的根本性转变。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国家人事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的开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城务工,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皇帝女儿不愁嫁”已事过境迁[1]。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的国家统包统分的措施,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主要依靠“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来落实就业单位。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同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呈增强趋势,不同层次、专业相似、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质竞争,导致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的现象的出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专科毕业生的一种类型,在大学生就业中逐步沦为“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

2.企业用人“高消费”现象的影响。

在人才的招聘和选用中,部分企业存在用人上的“高消费”现象。这种“高消费”现象一方面体现在追求高学历上。大专生可以做的工作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宁觅研究生,有些用人单位甚至打出“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要专科生”的旗号[2],对大专毕业生不屑一顾。这就造成学历层次低的专科生就业困难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在注重高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而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来自普通高等院校,在与名牌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中备受用人单位的冷落,屡屡遭到求职就业方面的挫折。

3.就业期望值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必须进入基层工作,从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做起。然而,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却不愿意面对或接受这一现实。他们和绝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一样有着相似的就业期望值,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去生产第一线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定位偏差。就业期望值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教育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落后,教师超负荷工作,导致学生的实践课程水分颇多,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也只是走形式。最终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不相符合,造成了高职毕业生“理论比不上本科生,技能比不上中专生”的尴尬现象,从而加深了其就业的困难程度。

5.金融海啸的冲击。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金融海啸影响了美国的实体经济,而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的疲软,则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大批外企倒闭、迁移或收缩,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型出口行业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倒闭的威胁。而到外企或国内中小型企业灵活就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金融海啸的突至,使外企、国内中小型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急剧下降,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这场金融风暴毫无疑问让他们本就艰难的求职路走得更加艰辛。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个性原因

1.求职就业能力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求职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部分毕业生性格内向,毫无面试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善于与人沟通,在参加面试时过度紧张,无法表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2)依赖心理过重。在就业过程中,一些高职毕业生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3)信心不足,缺乏竞争主动性。高职毕业生求职中必然会出现与本科生同场竞争的局面,而在与本科毕业生竞争时,高职毕业生往往容易信心不足,出现“不战自败”的现象,主动放弃竞争工作岗位的机会。(4)自我判断失误。部分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的认识,在求职就业时毫无方向,出现了盲目从众的现象。

2.身体缺陷引起就业心理障碍。

部分高职毕业生身体存在大小三阳、色盲、色弱等身体缺陷,而这些身体缺陷往往会成为他们求职就业的一大障碍。企业招聘时所设的“身体条件要求”的门槛往往将他们拒之门外,使他们形成焦虑、恐惧、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障碍,在经历几次求职失败后,便很容易产生就业抗拒心理,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3.专业冷门引起的就业困难。

目前就业困难,而专业冷门无疑是雪上加霜。冷门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往往在看到就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遇之后,产生了就业前景惨淡的悲观失望情绪。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1.构建多维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要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就必须构建多维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多维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必须进一步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用人需求、金融海啸带来的就业困难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高职毕业生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还应注重增强学生收集就业信息的能力、制作简历的能力,应加强面试技巧的训练和就业政策法规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大力培养职业指导师。

在西方发达国家,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都是由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等专家完成的,就业指导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而我国的就业指导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具备职业指导、职业辅导资格的老师相对较少,一般由党政干部、辅导员来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职业指导的有效性[4]。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师资力量更为薄弱,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都由辅导员老师直接担任,而辅导员队伍大多呈年轻化趋势,无论是从理论角度看,还是从实践角度看,专业化程度都远远不够。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大力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职业指导老师。

(3)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及内容,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

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仍局限在简单、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上,形式单一、内容空泛,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收效甚微。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就必须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和内容。可通过举行简历制作大赛、面试技能大赛、就业政策法规知识竞赛、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可邀请知名企业经理、往届优秀毕业生等到校举行就业讲座或交流座谈会,提高学生对企业及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对自我和职业世界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性格、价值观,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作出方向性选择,并制订出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完整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5],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以人为本”、“人职匹配”,强调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导师负责制,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的个性指导。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个性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基本上都是针对大众、针对群体所开展的,针对性较差,无法实现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个性指导。高职院校可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的导师负责制度,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数据库,重点分析这些学生就业困难形成的个性原因,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就业困难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解决部分高职毕业生求职能力不强的问题,指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消除依赖心理,树立求职就业、勇于竞争的信心。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导师负责制还可重点解决由于身体缺陷或专业问题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心理障碍进一步发展成心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4.大力发展实践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职业技能。

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2+1”等实践教学改革,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看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另外,大力发展实践教学改革,还可以让学生亲临工作现场接受职业指导,接受职业训练,了解与其今后所从事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并扩大眼界,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判断能力,提高其职业技能。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老师必须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共性、个性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指导对策,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6,(6).

[2]曹欣荣.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邢台学院学报,2005.9.VOL20,(3).

[3]王贤来,刘海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总21期.

第11篇

一、缺少职业规划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应该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学生长期考察自身能力和社会需要后做出的综合性判断。有专家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四个年级的侧重点应各不相同,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三年级为冲刺期,四年级为分化期。而在一次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造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高校对在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尚未完善。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针对高校扩招后就业难的现实,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加大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并开设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课,其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其中一项。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开设时间较为滞后。职业测评工具的选取过于随意,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社会常有脱节等。

2 家长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家长单方面注意到本科生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对孩子自身兴趣和能力的正确认识,也缺乏对就业市场上职业需求的正确判断,往往盲目地替孩子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道路。

3 大学生自身的职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淡薄。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与过一些学校组织的短期社会实践或家教、促销等工作,择业观尚未定型,缺乏职业感觉,同时对就业形式的严峻性估计不够,缺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很多同学在谈到就业的时候还对父母和学校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依赖情绪,不利于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

二、考研与就业的取舍分析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中,考研与就业的抉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近年来高校中一度上演着“考研热”。据统计,2006年北京地区有超过半数的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大学生考研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父母之命,有从众心理,更多的是一种鸵鸟政策,早已违背了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研究型人才的初衷。综合说来,决定考研之前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成本来审视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是否适合,再做定夺。

1 时间成本。攻读研究生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这对于某些需要更多实践经验的职业如新闻工作来说,也许不如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人脉更有帮助。尤其女生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也许很快会面临结婚生育等现实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削弱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毕业即读研的时间成本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意味着现在选择读研需要放弃的可能得到的工作机会。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就业市场的形势变迁很有可能就是朝夕之间的事。对某种热门职业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曾有同学感慨地说当初原本找到不错的工作,选择了继续读研,毕业出来也许并不能如愿以偿。

3 素质成本。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区别,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一些同学本无对学科深入研究的兴趣。只是抱着逃避就业压力的心态考研。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重视自身素质的积累,同样会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败下阵来。

4 经济成本。考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复习资料名目繁多,目前图书的价格又普遍偏高,是一笔不能小视的数目:而且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其学费比较高,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否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尚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分析以上诸成本之后,应该能得出自己是否适合考研的结论。毕竟我国现在仍处在对学历较为看重的时期,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化学习会为学生在日后的就业竞争加重其胜出的砝码。做出正确抉择之后,选择考研的同学由于深造意愿强烈,可以集中精力应对长期的苦战:而选择就业的同学,便需要做出合理的规划并付诸实践。

三、职业规划与实践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做出了就业的决定之后,同样需要对职业特质和自身条件进行权衡,理性规划,并迅速投人其中。

1 客观地认识自己。大学生本应该在新生入学时有辅导员指导自己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自我分析,但这个过程在大四时进行时也有一定好处,此时同学们接收了几年较为专业的教育,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个人兴趣或许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当然同时还需要搞清楚自己为人处世遵循的价值观念和基本原则,剖析自己的性格特质。综合以上分析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的职业取向打下基础。

2 全面地认识职业和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职业,在自我剖析之后,需要进行的即是职业目标的确定。刚入校时候的专业选择并不一定是大学生个人兴趣的体现,经过三年的学习。同学们对所学专业对口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专业取向符合自身兴趣的同学,则可进入下一步的专业意识职业化阶段;而部分兴趣并不在目前所学专业的同学,在选取职业方向的时候需要做一定的调整,比如选择与专业有交叉又较感兴趣的职业方向。

另外,大学生在确定职业方向时,不仅要对职业本身有所了解,还需要把所选职业放人社会的大背景中考虑。以社会对人的要求为准绳,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较为准确地把握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树立积极且实际的职业理想,慎重确立好自己初步的职业目标。

3 积极地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初步确定了职业方向后,在高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尽快联系用人单位参加就业实践活动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实践,依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找到自己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缩短了社会适应期。在实践中大学生还可能及时发现自己职业意向的偏差,进行必要的调整。

4 必要时应参加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的,有时难免会照顾不到个体的需要,而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小有名气的职业技能强化培训,如北大青鸟,能给予求职大学生专业而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可以将其当作对成功求职的投资,通过这种专业训练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毕业生;就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前景调研”(编号:20130116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5日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断攀升,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明显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本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某金融类院校2013届本科应届毕业生,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00人,主要涉及金融、证券投资、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4个金融类专业,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现状

近几年来,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金融业监管部门等。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同学中,43%的就业方向是银行,29%为证券公司,13%为保险公司,15%选择其他行业。从就业困难程度的调查看,有30%的同学认为作为金融专业毕业生找份工作比较容易;有61%的同学认为要因人而异;另有9%的同学认为竞争激烈、就业很难。从调查结果来看,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为该行业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相关行业知识背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并且大多金融类毕业生都愿意前往银行工作,因为银行业一向被公众认为是高福利低风险的行业,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念仍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在对薪资调查方面,54.4%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在1,500元以下;有36.8%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超过3,000元,其中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占到83.4%;通过试用期并转正后,有36.4%的毕业生薪资达到了5,000元/月以上,18.2%的毕业生薪资在3,000~5,000元之间,只有18.3%的毕业生薪资低于2,000元/月。对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我们发现金融类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高,中华英才网“猎头在线”于2007年的《金融行业人才研究报告》指出,金融专业毕业生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工资分别为2,628.52元和3,794.91元,排在IT业等高收入行业之前。

对调查问卷中“您觉得企业最看重金融毕业生的哪方面素质”的回答中,45%的同学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是“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等处事能力”,另有22%和18%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只有不到10%的同学选择了“学业成绩”。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增加实际操作能力,更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等途径锻炼自己的管理、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机遇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

自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迎来新的阶段,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以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十多万人,只占到上海总人口比重的1%以下,而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个数字要在20%左右,上海国际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则更加捉襟见肘。综合而言,金融业务经营类人才将成为各金融单位迫切需求的人才。

三、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后,金融热逐渐升温,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或扩招金融专业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招生,金融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招生人数,金融专业毕业人数也不断攀升。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专业毕业生被列为就业最困难的十大专业之一。近两年的往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断积聚。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仍是“低就业率时代”,金融行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加大但金融人才需求增速小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同时,留学生回国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海外留学生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了解,加上在国外多年金融市场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金融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相对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从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金融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时代性、创新性、市场性,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强化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对策

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都了解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授业”模式一直以来是高校主要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并且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和科技活动,却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等,鼓励学生多参加像“挑战杯”竞赛、模拟证劵投资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这样的科技活动。另外,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中去,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2、多方位拓展就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有效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不仅仅是在校园有限的环境里,而更应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一直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优质渠道,而企业和高校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互为生存。要拓宽就业的渠道必然离不开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前景下,学校不能仅让学生单独联系企业或是等用人单位主动联系学校,这样的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为了让学校的人才能得到有利输送,也为了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学校应主动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学校资源、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建立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等,让学生了解企业,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为学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校企合作有利于让学生能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专业和能力,这样会对自身的认识有更好的把握,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是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循序渐进培养的,而在此过程中,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更是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同时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亦不能很好地运用,导致其对就业存在迷茫和担忧。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明确其将来就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投身到社会实践的各个工作岗位,弥补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所需,更好地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提高自身接受知识的自觉性,通过两方面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长社会经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培养良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毕业生的就业大军中,一直存在这样的老问题:一心想进大城市,工作只选“铁饭碗”,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要想改变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应通过老师引导、系列讲座、经验之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加强对自我情绪和心态的调整,及早考虑就业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前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让自身在就业过程中能以平常心面对,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学会积极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境。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和放松训练,排除诸如不满、愤懑、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对就业方向上的原有束缚和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的择业观。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主要参考文献:

[1]褚红素.金融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报告[J].湘潮,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