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走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简介
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02年进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从事医药行业研究,现任研究所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从业9年,行业经验丰富,行业走势把握准确,重点公司研究透彻。
上榜理由
通过今日投资“分析师实时排名”系统对业内1800名分析师的追溯跟踪,申银万国医药行业分析师罗在“最牛分析师”生物与制药行业排行榜中近一年名列第一,近半年名列第五近三个月名列第九。获得我们评选的第八十九期“每周一星”称号。
她在今年医药月报《三年内有望诞生千亿市值药企》中写道,2011年是医改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2009年政府承诺2009-2011年三年时间,确保各级政府新增投入8500亿元,2009-2010年合计新增投入2715亿元,如果政府兑现承诺,意味着2011年各级政府将是巨额投入(应新增投入5785亿元)。在二级市场上,医药板块走势可观。此外,截止目前一年多的时间,从我们的在线分析师网站中她的“跟踪股票收益”显示出,广州药业的跟踪收益104.20%,最高收益140.75%;片仔癀的跟踪收益75.47%,最高收益135.42%。她也因此获得我们评选的“每周一星”称号。
此外,她在近期医药月报《一季报高增长和资产整合》中写道,2月中旬国务院下发2011年医改主要任务:①扩大医保覆盖,提高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至90%以上,参保人数达4.4亿,维持新农合参合率90%以上;②医保补助从120元提高至200元,未来两年提高至300元;③提高报销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力争达70%(2010年是60%);④提高公共卫生费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2010年是15元)。2011年是新医改三年规划最后一年,国家财政投入继续加大,药品需求增长无忧。基本药物制度也将全面推开,基层市场的放量值得期待,看好独家品种企业。投资建议:创新与整合是行业两大投资主题,板块虽具中线价值,但风格还没有回到消费品,本月机会集中在个股,重点推荐一季报增幅在50%左右的海正药业、东阿阿胶和康美药业;估值较低有资产整合预期的仁和药业。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
《翰宇药业:化学合成多肽药龙头 合理申购价25.74-29.64元》
《信立泰:心血管药与原料药双双高速增长》
《同仁堂:收入增长加快 短期估值偏高》
医药行业表现强势
在分析医药行业时,通常将其细分成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和中药3个子行业,它们由于自身特点不同,表现也略有差异。截至7月15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7437%,而医药行业的3个子行业分别大幅跑赢上证指数23.54%、32.9%和24.13%,远远强于市场平均水平。
预计在未来,随着市场风格的转变,资金的避险需求增加,化学原料药子行业具有的防御性特征可能会充分展现。另外,由于医改配套政策,如基本药物目录等将陆续出台,相信受益于医改的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将得到市场的关注。生物制药行业在3个子行业中表现最强,这主要与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的集中爆发有关,流感概念股中有部分公司基本面较为优良,看点颇多。随着这类公司估值压力逐渐释放,后市仍然值得积极关注。中药保健品行业,从长期来看,目前的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相对较为合理。如果大盘继续强势上扬,整个行业将有望随大盘同步上涨。
估值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上证指数已经站稳了3100的整数关口,大盘强势特征明显。炒股的主要思路有二:第一,寻找行业的估值洼地。个股和行业上涨的最大理由就是估值上有优势,通常情况下,估值洼地最容易吸引大资金介入,风险小而收益大。第二,寻找业绩增长明确的公司。上市公司2009年二季度报表陆续披露,从中寻找二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逢低介入是最适当的时机。
从估值角度看,由于目前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处在相对低谷,因此市盈率普遍偏高,用市盈率(PE)来估值并不能反映市场正常的估值水平。这里主要用市净率(PB)和市销率(PS)作为标准对个股和行业进行估值,因为这两个数值波动小,敏感性低,更能反映目前的真实水平。对于医药行业的3个子行业而言,将目前阶段的PB和Ps分
别与历史上平均的PB和Ps进行对比,如果偏低则表明行业估值仍然有优势,否则估值优势就不明显。下表的数据表明,3个子行业中,中药及保健品行业刚好处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相对合理;而化学及原料药以及生物制药则处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的上端,估值优势并不明显。
因此,目前阶段整个医药行业并不属于市场上的估值洼地,由于股价已经相对合理,走出独立性行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预计后势整个行业同步于大盘的可能性较大,在大盘相对较强时,涨幅同步于大盘;在大盘相对较弱时,走势有望稍强于大盘,显示出明显的防守型特征。整个行业的主要机会将集中在2009年中报大幅增长的医药股。表2为医药行业2009年中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的个股。
寻找有补涨潜力的品种
在医药股里面,除了上述提到的2009年中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的股票值得关注外,还有一条思路就是寻找涨幅相对偏小,股价仍有优势的品种,宜积极跟踪。通常情况下,在分析一个股票时,需要对该公司进行合理的估值,也就是合理的股价是多少。这里把合理的股价定义为中枢价值,中枢价值空间就用来衡量现在的股价与合理的股价相比,是低估还是高估。如果一个公司股价相对低估,涨幅相对行业偏小,理论上它就存在一定的补涨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医药行业里面有补涨要求的股票有8只(见表3)。
若考虑到整个行业的成长性,医药行业的看点仍然非常多。从2009年中期开始,以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正式实施为标志,医药行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用于医疗服务的投资将不断增加。在抗肿瘤等高端领域,高价药品由于需求刚性,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而在一些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进人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需求将会得到提升。因此未来几年,医药行业仍能保持20%左右的稳定增长,高端专科用药和品牌普药生产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OTC市场年增速维持15%以上。
从投资逻辑上考虑,可以在以下几个领域寻找投资机会:
1、把握维生素E、A、B2的上涨趋势,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等;
2、制剂中高端刚性的专科用药,如恒瑞医药、恩华药业、人福科技、华东医药等;
由4万亿引发的行情中,市场热点已经开始逐步扩散,我们认为,受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相关行业政策的出台,基础建设、农业、医药将是市场持续的核心热点。
作为这一波行情的领涨板块――基建板块起着重要的风向领航作用,铁路建设龙头中铁二局(600528)股价翻番后的方向选择、市场反应都会是观察的指标,可紧密跟踪基建板块各行业的市场表现,抓住今年最大的一次投资机遇。
农业也值得投资者后市关注。在消息面上,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投资安排,会议推出了十项措施,涉及农业的内容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11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实施四项措施中,最后一项提出进一步加强支持林业生态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到2010年,基本恢复林区生活条件和基本生产能力,受灾林农和林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灾区恢复重建取得显著进展。
在期货市场上,由于美元在近期表现出了明显的强势特征,使得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集体走弱。随着石油的不断创出新低,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也是逐步盘底,受此影响,本周国内多数农产品期货价格多以下跌为主。近期不断受到资金关照出现大涨的郑州白糖期货,由于没有基本面的支撑,本周出现了大幅下跌。
农林指数在这一轮行情中是价量齐升,涨幅较大,农业板块整体表现明显超越大盘。分子行业看,林业由于受到消息面的刺激,走势强于其它子行业,其中龙头股永安林业、景谷林业前期在行情中开盘便封于涨停,带动了行业中其它子行业都出现了较好的表现。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及明年国内粮价与国际接轨,对于种植业来说是长期的利好,本周以北大荒为代表的种植类品种也都出现了较好的行情。其它子行业相比林业及种植业来说整体走势略弱,但仍强于大势。
关于医药行业的发展也位列“国十条”中,加上新医改方案出台的临近,医药股有望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前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本轮行情中,医药股属于防御性板块,涨幅基本与大盘持平。
虽然医药板块的涨幅不及上证综指,但随着相对估值溢价的降低,不仅为医药板块未来的持续走强腾出了空间,也使得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中,医药板块的防御性和确定性增长特点更加明显。我们认为,新医改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将是个长期效应,随着正式方案出台的临近,医药股有望成为始终受到资金追捧的品种之一。
一、泰州医药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㈠总量指标优势明显。截止2003年底,全市列统医药生产企业已有100余家,涉及药品生产、药品包装、医疗机械等多个门类,2003年全市医药工业产值94.84亿元、销售84.46亿元、利税19.04亿元、利润12.94亿元,分别占全省当年医药工业产值359.5亿元、销售360亿元、利税68.24亿元、利润38.93亿元的26.3%、23.8%、27.9%、33.3%,四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分别比位居第二的苏州市高15%、17%、71%和115%。这在全市六大主体产业中是唯一的。
2003全市27家列统药品生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略)
㈡骨干企业作用突出。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龙头,加上江山制药、济川制药、苏中药业等四大企业构成了泰州医药板块的主体,四家企业的产品生产集中度占全市的94.01%。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2003年完成销售60.5亿元,利税10.5亿元,入库增值税3.5亿元,连续六年在全国6300多家医药企业中列前五强,去年综合竞争力测评列第一,利税排名居第二;江山制药是全国VC“四强”中的“老大”,也是全国医药工业出口十强企业之一;扬子江、江山、济川三家企业均跻身2003年全省医药十强企业之列;江山制药、济川制药和苏中制药2003年利税均超过1亿元。2003年“四强”企业入库增值税达4.47亿元,比上年增收1.27亿元,入库增值税占全市工业增值税总额的15.8%,增收额占当年全市国税收入增量的24.35%。
四户药品生产企业2003年度主要经济税收指标(略)
㈢重点产品市场扩大。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医药产品10个,3000万到亿元的产品10个,1000万至3000万的产品27个,8%的重点产品占全市药品销售总额的60%。
㈣技改改制力度增强。近三年来,泰州医药产业共投入技改资金15.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投入6.2亿元,GMP改造投入7.5亿元,扬子江药业三年投入近10亿元;实施了一批国债项目和“双高一优”项目;10家企业进行了资产收购、兼并或重组;今年,扬子江药业城和苏中药业园已先后启动建设。上述举措进一步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了医药产品结构调整。目前,全市98%的药品是从GMP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7%以上。
㈤技术创新初见成效。目前泰州医药企业共有博士后工作站2个,药物研究机构7家,中高级药物研发人才150多人,与全国5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全市累计有67个药品剂型通过认证,累计获得新药证书56份,其中一类新药13个,二类新药10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泰州医药工业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走势
㈠从国内医药工业发展动态看:截止2003年,全国医药经济已经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增长,五年间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8.4%,实现利润年均增长28.8%,但今年以年,国内医药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一是受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产销增幅均有所回落;二是医药产业“两极分化”加剧,生产集中度和效益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排前60位的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6000多家企业的32.9%,沿海七省市占全国销售的52%,利润的60%,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成为转移生产和产业聚集的中心;三是重组做强、资本经营成为大势所趋,一批目光深邃的先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寻找联合、兼并或参股、控股的对象,实现超常规的资源聚集;四是全球排名前20强的跨国医药企业已全部进驻我国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药品已占国内医院用药的45%左右,国外制药企业还在我国设立了纵多的原创型研发机构,目前仅上海就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约80家,我国加入WTO以后,进口药品关税将下降10-15个百分点,对“洋药”的高关税壁垒即将消除,国内医药企业必将面临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五是国家关于药品价格调整政策的不断出台,整顿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措施,GMP改造后扩大产能的压力等,导致医药行业必将产生一轮新的“洗牌”。随后国内医药产业将步入新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
㈡从全省医药工业发展现状看:全省各地医药工业“群雄竞起”的格面基本形成。如苏州市外向型医药工业发展迅猛,葛兰素史克、礼来、普强、碧迪、百特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医药公司纷纷落户,已形成两个医药外资企业群,2003年有6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利税前100强,而我市只有3家;无锡市固定资产超过5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已有一家,有3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利税前100强,已经形成新区医药工业园、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等三个制药企业密集区;南京市因区位、环境和人材优势,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连云港的新医药产业基地发展也十分迅速,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利税前100强,恒瑞、正大天晴、中金等已成为旺盛的经济增长群。
㈢从泰州医药工业运行质态看:在总体形势和经济总量暂居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发展隐忧:一是多数医药企业规模仍然过小、布局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实力较弱,与此相关联,一些企业股权结构不甚合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欠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窄,表现为"仿制"品多、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三是利用现有优质资产嫁接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程度较低,全市医药工业利用外资不仅总量较低(数据?),而且水平不高,特别是与大型跨国医药企业的合作仍然是空白;四是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缺乏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五是受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主要企业产品价格下调、销售增速下滑、税收总量减低的迹象有所显现。
三、泰州医药工业纳税能力估算分析
㈠2003年纳税能力静态分析
1、理论分析(计算推断)
以全市列统药品生产企业(27户均为一般纳税人)为对象,按照纳税能力分析的理论方法,以工业增加值扣减净出口和存货增加值,来推算内销产品的增值税税基,按当年实际出口额与现行出口退税率来推算出口退税总额,由此可得出2003年度药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能力。
根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03年度,医药制造业列统工业增加值324754.5万元,存货增加值11940.8万元;根据国税部门统计这27户企业净出口价值66781.88万元(按约等于出口销售额计)。由此进行计算:
①内销产品增值税税基=324754.5-11940.8-66781.88=246031.82万元
②以增值税17%的税率作为标准税率,这内销部分纳税能力为
246031.82*17%=41825.41万元
③以13%作为出口退税标准税率,推算出口退税总额为
66781.88*13%=8681.64万元
④推算出2003年度药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能力为
41825.41+8681.64=50507.05万元
2、实证分析(纳税实绩)
根据国税征管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显示:2003年度,27户医药行业列统企业共申报应征增值税43232万元,共办理出口退税2924万元。
3、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的对比,医药企业的实际纳税能力(46156万元)虽低于理论纳税能力(50507万元),但两者还是比较接近的,表明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外部因素,对医药企业的纳税能力产生影响。
㈡泰州医药企业税源走势分析
1、主要企业近五年税收增幅及收入弹性走势分析。
主要企业1999-2003年增值税入库情况(单位:万元)(略)
通过比较主要企业(四户)5年来增值税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比值(即增值税的弹性系数),我们可以看出,医药行业主要企业近年来增值税弹性系数均在2.5以上,远远高于1的标准,表明医药行业增值税的弹性相当大,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由于该弹性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医药行业增值税的弹性空间正逐步缩小,受内部结构调整、外部宏观调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增长幅度已逐步放缓,趋近于经济增长幅度。
2、2004年1-6月主要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税金情况分析
通过2004年1-6月主要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税金情况(上表略)可以看出,这四户企业无论实现销售还是实现税金的同比增幅均普遍低于上年同期增幅,滞涨现象已经开始显现。扬子江药业集团增幅趋缓的原因一是抗生素销售额占其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达45%以上,主产品的降价必然带来销项税额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当期应纳税额;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进项税额增加,1-6月申报抵扣进项税额22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2万元,增长23%。济川制药由于该企业产能扩大,截至2003年底该厂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了GMP认证,2004年已研发4种新产品,加之该厂狠抓营销队伍的建设,在全国设立了178个办事处,销售数量也随之增加。
此外,由于重点企业一些大型技改项目启动较晚,施工时间较长,预计今后三年医药工业销售增速将有所减低,医药行业税收增长对泰州国税增长的贡献度也将有所减弱。
3、药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分析
2003年,药品生产列统企业(27户)实现销售53.93亿元,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7.79亿元,总体税负为14.44%。其中主要四户企业的(内销)税负分别为:扬子江药业15.37%,江山制药9.75%,济川制药14.92%,苏中制药14.19%。药品生产企业税负相对较高的原因:一是价格机制的影响,由于现行的国家药品价格管理相对比较宽松,除列入医保的药品实行最高限价(最高限价也有较大利润空间)外,其它药品放开管理,由市场机制调节,目前全行业定价普遍较高;二是抵扣限制较多,由于药品生产企业的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试验成本以及技术改造投入都很大,却并不能在增值税进项部分抵扣,间接增加税负;三是流通体制的影响,当前药品流通环节的费用较高是普遍现象,高费用带来高价格,因而造成税负居高不下。因此,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在目前药品降价空间十分有限的形势下,如果没有一些配套的改革措施出台,如实现消费型增值税政策、进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自主技术创新等,税负普遍偏高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改变。
四、推进医药工业经济税源可持续较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1、推进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国家应加大对医药科技的投入,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制,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及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必要支持,并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重大医药科技课题和国家一、二类新药的资金投入,在制定所得税政策时应考虑合理的税收优惠抵免。政府应积极探索引入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医药产业基金,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共同促进新药科研开发;在招商引资的方向上,应注意把重点放在与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合资合作上。
2、深化改组改制,激发企业活力。要破除一切歧视性和限制性的政策阻隔,通过进一步改革所有制结构,畅通国有资产退出和民营资本进入医药生产企业的渠道,鼓励民资加快进入医药行业,引导有针对性地嫁接利用外资,逐步使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成为泰州医药工业的主体。
1 我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1.1 知识产权保护的品种少,质量差 我国医药行业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仿制国外药品,由于科研水平较低,研究与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新药开发能力弱,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中大多数是仿制自国外药品,“八五”期间开发的1500多种新药,70种为一类新药,但仅有2种具有独立的分子结构,为世界公认的创新药品凤毛麟角。同时,在我国临床医疗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中,主要有47大类,3000多个品种,11000多种规格的产品,但产品主要集中在常规设备等中低档医疗器械,而高档产品的生产较少,并且在技术方面较为落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1 2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制度对作为知识产品“生产基地”的医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临床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一功能还没有为生物医药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所认识,不少人对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含义知之甚少。据对某高校抽样调查显示,知道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人员占45%,进一步了解其内容的仅占15%;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立法、司法、执法过程的不足20%,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合法权益的不足10%.这种现象在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同样存在。这种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淡漠反映在:对无偿使用别人的成果习以为常,对自己的成果被别人仿冒、抄袭不以为然。这一现象应引起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3 人员流失导致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医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主要是职务性成果。近年来,由于科研人员流动数量日益增多,导致高校、科研院所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流失状况日益严重,这不仅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侵犯了科研院校和院所的权益,而且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1.4 管理不严导致知识产权无法保护 科技成果转化部分采用技术转让方式。在这种合作中,由于合同签订不规范,或由于责、权、利不清,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导致有意或无意中造成资产流失,同时不少管理者对这种现象并不介意,采取一种听其自然的默认态度,造成知识产权无法保护的局面。
2 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并初步与国际接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法规的制定及施行,不等于法制的健全。我国生物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社会观念的转变,执法机制的形成、管理制度的完善、法律知识的普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司法、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实施监督和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仍有大片空白,需要加快填补,使之臻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解决立法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执法问题。一方面要严肃查处各类侵权、假冒等违法活动,逐步优化法律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植我国生物制药知识产权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努力提高医药行业企事单位自身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2.2 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水平 针对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着的生物医药,特别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强劲走势,要提高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整体水平,深刻认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竟争武器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保护竟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从企事业单位科研、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和看待知识产权问题。
2.3 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行业的优势 尽管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在中医药领域发展前景却是广阔的。一是化学药物将逐渐淡出而代之以生物制药和中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由于化学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根据WTO的统计资料,几乎所有化学药物的“致病”作用与其治疗作用是等同的,也就是说,应用某一化学药物在治疗某一疾病的同时会潜在地引发另外一种疾病。二是医学模式的改变决定了药物治疗的目的已经由直接杀伤外源病原体转化为调整生物体自身功能,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三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增加、老龄化社会来临,导致疾病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化学药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近几年来,在“崇尚自然”的大潮下,包括欧美在内的各国政府,把希望投向了我国的中医药。随着各国有关法规的建立健全,中医药进入医疗主流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四是在西欧,中医药已被列入医疗保险体系。在美国,由于民众对中医药需求日盛,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拟定了一部《天然药物法规指南》,颁布实施后,处于“支流”状况的中医药将转向“主流”药品。这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
中医药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但是欧美国家已加大投入进行研究开发,如美国每年投资近1000万美元在科研机构设立“替代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在应用中药治疗癌症、疼痛、艾滋病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这给我国提出了挑战。我国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5000多种中成药,经过长期临床应用,其许多方面优于西药。如果能开发出三效(速效、长效、高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三便(储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中成药,就能大大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竟争能力。
2.4 进一步完善通过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建立公平合理、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杠杆。同时专利制度是激励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专利制度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依法进行保护,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为了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目标,要加强科技研究,在继承传统、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中药行业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发明创造、调动申请专利的企事业单位发明人的积极性,引导科技工作者把取得专利作为科研开发立项的目标之一。制定激励政策,把取得专利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之一。设立专利奖,将专利奖励与科技奖励同等对待。
2.5 培养中医药国际经贸与知识产权的专门人才 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建议在医学院校开设一定学时的知识产权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学生的课程计划中,通过学习基本知识,使学生较早受到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初步树立产权意识。对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开发的从业人员普遍进行知识产权的宣传、学习、并列为岗前教育的必修内容之一,提高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医药研究、开发、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办短期知识产权轮训班,并将之作为履行职责的考核内容。医药研究开发院所,应培训通晓知识产权的专门人才,负责在医药研究开发立项、鉴定、申请奖励以及有关论文、报告、宣传材料公开发表前的审阅和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的咨询工作。
就上周盘面而言,包括地产银行在内的大盘权重股纷纷放量走高,这表明市场已经基本消化了IPO即将开闸的不利因素。具体来看,上周市场超过五成个股上涨,其中沪市主要大权重股几乎全线走强,银行、地产,铁路基建、券商成为领涨龙头。
从6月15日起,银行类板块继续演绎上攻走势,当日金融指数涨幅超过5%,其中建设银行一周内大涨14.10%,在其带动下大盘以5%的涨幅报收于2880.49点。银行类股扮演了大盘上升的中坚。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行情自4月底就已启动,开始还有如煤炭石油等板块相为应和,但随着行情的演变,尤其是进入6月以来,已经逐渐变成银行类股的独舞,“二八”现象已经展露无遗,银行股行情持续使上证指数似乎愈来愈接近3000点时代。
纵观多家投行对银行类股的点评后我们不难发现,对银行股走强原因的解释集中在两点:一是估值洼地效应,二是经济复苏预期。但是,市场分析人士同时提醒,随着股价的逐步走高,A股市场唯一的估值洼地将被填高,而经济复苏的预期如不能演变为经济复苏的现实,银行股当前的跃动或许会是A股的末路狂欢。
对于基建、券商板块的后半程崛起,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这两个板块前期调整较为充分,整体涨幅不大,再加上在IPO重启的催化下,券商和参股券商板块走势较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尾盘,生物医药大幅跳水,如海王生物、达安基因等。招商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明芳表示,由于最近医药板块短线涨幅较大,在“二八”现象愈演愈烈的市场氛围下,投资者要注意回避其短线风险。
在对后市的看法,市场分歧依然较大。根据今日投资好友指数显示,仅有四成机构表示大盘会继续上攻,但普遍认为对于个股操作的意义不大。对此,我们认为后市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首先,“大象狂舞”能否继续?
先来看看“大象狂舞”持续演绎的根基。一方面在于IPO重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沪综指在高位背离尚未形成之前着实需要通过上涨来修正这一趋势,权重股的技术也支持这一方向。我们认为,“大象狂舞”到底还能否持续疯狂,几大因素或许有重要作用:第一,权重股的作用。先说到招商银行,作为两市最重要的权重股之一,该股上周五停牌。在该股停牌的过程中,周五整个金融板块依然持续上涨,因此该股复牌后的补涨动力很可能是短期大盘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心理预期。目前的大盘走势用一般的思维很难去解释或者预测,从操盘手法上做一个简单猜测或许有所帮助。投资者不妨试想一下,如前期退出的资金想要借道新股发行的利空来建仓的话,今天的走势似乎没有给出多大的机会,那么后市的操作空间就有了。第三,货币支撑。有货币支撑的市场动力不缺乏。
其次,回调迹象已经出现?
周期股或可期待
对形势看法悲观者,目前不在少数,兴业全球基金投资总监王晓明是其中之一。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王晓明表示,2010年市场演绎的基础是基于整个流动性基础上的市场博弈,2011年的环境变得更加不利,流动性比去年更加紧,货币政策也出现了加速的收紧趋势,加上企业的盈利增速比去年降低了,且整个市场融资的供应量都在增加,几个方面的负面因素叠加,今年可能还要强调流动性的市场博弈。
未来整个市场很难出现比较大的行情,依靠自上而下地选择市场投资机会将变得非常有限,更多的还是要自下而上选股。站在中期角度上看,选择确定性、增长性比较强的行业和股票一定会战胜市场。
同时,王晓明认为,2011年要把握一个政策的时间窗口,如果在2011年出现了政策的阶段性放松,市场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反弹契机。所以,在此之前还是要做好防御措施,因为波动是今年主要的特征,而目前非周期性股票已经包含了足够多的预期,投资者可以用周期性股票做防御,或者作为进攻的手段,收益回报可期。
“从历史经验来看,好的投资选择首先需要在比较好的时间点买它。如果在比较高的估值上买,则可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弥补这个过程。其次,企业本身业绩的波动也具有周期,并随着宏观的变化波动。所以,在选择暂未经过市场考验的新股时,投资者仍需谨慎。”王晓明表示。
中小盘股将回升
相对较为乐观的是国海富兰克林中小盘基金经理赵晓东。赵晓东表示,这种对市场乐观的判断源自三方面。一是流动性。目前来看今年一季度的货币供应额将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实体层面的货币流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二是货币供应。2008年至2010年间的社会信贷额大于社会需求,且保持着良好的流动性。在目前房地产受到较多政策打压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很有可能转移到股市中去。三是估值。目前大盘蓝筹股和中小盘股的估值都较低,特别是大盘股的估值较低,这就使得大盘整体下跌空间可能较为有限。
赵晓东表示,在大盘走势向好的支撑下,未来中小盘股很可能会重回升势,并将成为增调方向。中小盘指数自去年12月以来已经经历了较深幅度的调整,调整最多时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下调近20%,有的甚至调整到了25倍。较低的估值以及相较于大盘蓝筹股较强的成长性,将支撑部分中小盘股在未来向好的市场中走出强势的行情。
对于行业,赵晓东表示依旧好看消费概念,特别是零售、家电以及消费概念的保险。医药行业也属于大消费概念,但由于目前估值没有特别优势,预计到下半年,市场根据2012年的成长性调整该行业的整体估值时,医药行业出现投资机会的概率较大。
警惕题材股泡沫
天弘基金则认为,目前通胀与政策紧缩均未见顶,大规模配置的时点尚未到来,但同时需求明显下跌与通胀失控的概率依然较小,如果市场出现短暂下跌后,仍有反弹动力。因此,大规模系统性下跌的风险亦不存在。
在去年底分析师一致看多的20lO年股市却是步履蹒跚,甚至在推出股指期货后遭遇了暴跌,但医药板块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在大盘的持续下跌中,它相对走势较强,相当多的股票如恩华药业、鱼跃医疗等,还逆向运行,持续刷新历史新高。
医药板块能否成为A股弱市中的“诺亚方舟”?
医药股远强于大盘
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后,短短一个月,股市大跌22%,大盘从3165点破位直落至2529点,医药板块也调整16%。但是从5月12日始,医药板块已有筑底企稳现象,13、14日连续中长阳收复9%。而大盘却在13日昙花一现的反弹后继续返身而下,再创新低。5月14日,沪深指数分别跌0.51%和0.84%,但是和医药相关的新医改板块涨幅为2.83%,OTC医药涨2.74%,甲流概念涨2.19%,医药生物涨1.94%。
可以看出,医药股的走势远远强于大盘。事实上,在今年初,医药板块的走强已经开始显山露水。今年以来,医药板块的指数从1985,44点起步,最高涨至4月26日的235l点,涨幅为18.4%;目前指数2034点,涨幅也有2.5%。而大盘今年的起点3295.2点,基本上就是今年的最高点,至周三2587.81点已跌去了21.5%。一涨一跌充分说明了医药板块的强势。
基金青睐医药股
“从医药股本身来讲,无论在什么市场情况下,防险效果是比较强劲的,但是实际上,随着禽甲型H1N1流感。或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医改方面也有很多的新的变量,市场对它的追捧,有一定的理由。”金鹰基金研究总监杨刚表示道。
“未来的大牛股一定出现在医药行业。”博时基金创业成长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孙占军则是更加直截了当地表示。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处于“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是资金布局的方向,但涉及新医药、生物育种的医药一定是牛股的“摇篮”。
医药板块的高成长性
机构如此青睐,医药板块背后一定是有惊喜存在。
国信证券的报告指出,2009年下半年以来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大面积转暖,表现为:强者更强、弱者开始好转。2009年,医药板块收入增长14.6%。扣除短期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后利润总额增长40%。2010年一季度收入增长23%,净利润增长55%。去掉大幅回暖、增长85%的原料药子行业后净利润增长49%。板块毛利率稳中有升,管理费率持续下降,显示运行质量提高。
此外,2009年和2010年一季度实现20%以上业绩增长的公司数量分别占比达50%、59%,其中,龙头公司增势则更好。2010年一季度出现老牌国企业绩普遍大幅增长的态势,显示在新医改拉动下,基层医药消费开始放量,行业竞争环境逐步有利于品牌规模企业。预计医药板块2010年全年收人实现约20%增长,利润增速将继续高于收入增速。
医药为何会在2009年以来呈现出如此的高成长性?原因有三:其一,2009年初,政府宣布了医疗卫生方面高达8500亿元的投入资金。若其中3000亿元用于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则相当于行业整体销售收入的3年复合增长率为12.47%;如果4000亿元用于药品及器械,相当于行业3年销售收入增长16.06%。其二,大力建设农村和贫穷地区的医疗机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此全覆盖杠杆式基层医疗撬动了医药消费。其三,新医改方案出台,医药卫生市场大扩容的趋势形成,新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逐步完成招标,企业受益逐步体现。
结构性分化将持续
医药行业的稳定增长特性使该板块成了很好的“避风港”。但如何在“避风港”中寻找既具有防御性、又兼备进攻性的机会?中信证券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医药股是长期投资中收益最大的板块,看好中国医药市场需求端的持续快速增长。短期内,医药板块由于估值溢价持续上升。可能面临一定估值压力。医药板块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以绝对优势整体跑赢大盘,但在最近一轮下跌中,板块内部已开始出现分化。因此,医药板块的投资将从普涨向精选个股过渡。
中金公司称,在整个产业蛋糕做大的背景下,医药板块的结构性分化仍将持续,产业的集中将是大趋势。短期基本药物、商业流通、医疗器械等领域受到政策性推动明显,而高端专科药物、疫苗等产业的受益更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具体到个股:恒瑞医药(600276)创新进展值得期待;海正药业(600267)、华海药业(600521)在产业提升关键时期;康缘药业(600557)、云南白药(000538)有独家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取得发展机遇;华东医药(000963)、通化东宝(600867)、恩华药业(002262)具备很强的专业和产品背景,受惠于医改对专科药物的推动;而科华生物(002022)、鱼跃医疗(002223)管理基础不错。
此外,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是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个股,该领域的上市公司近年来着重做大做强、扩大市场份额,跨省市、跨地区的并购重组从暗流涌动到如火如荼。从2009年净利润的增长情况来看,位于医药商业流通领域净利润增长前三名的上海医药(601607)、英特集团(000411)和南京医药(600713)(分别同比增长111.43%、64.97%主52.44%),均是通过并购重组,业绩得到提升。
上海医药在去年实施了重组,上海医药、上实集团以及中心药业“三合为一”形成新上药,经过重组,公司的三项费用降低了14937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70.47%,公司的经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英特集团一方面加强了战略采购,另一方面以分销为基础,拓展终端网络,带来了业绩的增长。
南京医药通过跨地区并购新疆建设兵团医药公司和安徽、福建以及河南等地区医药公司,已经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国家出台了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实施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措施,对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回暖并带动整体经济走出困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业内人士认为,医药、煤炭、房地产等行业将成为2010年的配置重点。
医药
长城证券分析师邱义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2009―2010年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快速提高,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带来药物消费的高增长,加上2009年行业增速较低,医药行业在2010年的增长状况将比2009年更加乐观,未来实现连续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从具体行业看,原料药方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将引发市场对其需求大增的预期;化学制剂方面,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红利尚未完全体现。基本药物制度又将开始实施。2010年制剂收入获得较高增速的可能性较大,但利润率会受到一定影响;中成药方面,拥有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独家品种的企业,2010年在基层医疗市场可能迎来大幅增长。
此外,随着《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和中药饮片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饮片将迎来加速增长;医疗器械方面,医改政策实施将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加;医药商业方面,相关龙头企业在大规模整合潮中将迎来发展良机。
受甲流疫情影响,相关疫苗企业也将获益。工信部2009年8月以来5次下达甲流N1N1流感疫苗收储订单,累计下达计划11428万剂,涉及金额26亿元,参与研发并获得生产批文的8家企业利润丰厚。虽然甲流疫情终将结束,但其对季节性流感疫苗市场的刺激是巨大。中信证券硎十,2009年国内季节性流感疫苗需求量可能接近1亿人份,今年的市场依旧广阔。
煤炭
资源类股票如有色金属、石油的期货价格已经达到了2007年的水平,黄金甚至创出新高,相比之下,相关股票的价格却还在半山腰,如果2010年实际需求真正上升,这类股票的机会将非常之大。其中煤炭股尤其被看好。中金公司认为,申国煤炭公司的估值折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即历史上煤炭公司的资源价值不被市场所认识,但随着中国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及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煤炭作为一种基本能够自给的基础能源,其战略地位和资源价值不断提升。煤炭股估值的折价幅度也有望缩小。可以说,2010年将成为煤炭股价值重估的一年。
从历史走势来看,资源类股票的走势和商品价格走势的相关度非常之高,大多数时候走向非常一致,而商品价格的相对表现也直接影响到板块内有不同商品业务的个股的相对表现。价格上涨相对滞后的煤炭,有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动力煤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升势,支持煤炭股的优异表现。这两类股票也因此被重点看好。
中金公司认为,与有色股相比,煤炭股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特别是在其资源性方面。中国煤炭股对有色股的折价也将随市场对资源性品种的逐步重估而降低。目前A股市场上,煤炭公司2010年市盈率对有色金属公司的平均折价率为46%,这种折价率有望缩小。
煤炭股盈利具有更强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例如,主要煤炭公司中煤和神华70%以上的煤炭产品为合同价销售,而铜、铝的销售基本按照现货价格进行。同时,中煤、神华和西山煤电等煤炭公司的毛利率等也都明显大于有色公司的毛利率,因此煤炭公司的业绩更为稳定。
房地产
申银万国认为,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销售高增长并未透支未来,2010年潜在需求仍然旺盛。从“量”上说。2006~2009年销售面积复合增长率仅为15%;目短期来看,由于政府出于拉动经济的需求,旧城改造和城市基建投资的力度仍然很强,短期潜在增速仍然是高于长期均衡水平的。
信贷大量投放和实际利率的下降,提升了居民购买力。2009年房地产销售中。杠杆比例明显加大。国内经济和出口逐步复苏,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使得房地产预期收益率提升,尤其对投资性需求有着明显推动。
关键词:创业板;高市盈率;高成长性;新商业模式
中国早在10年前就有了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的计划。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其目的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同时,这也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经过10年的筹备,中国大陆创业板的大门终于正式开启。9月25日,首批10家创业板企业进行了网上、网下申购,并将于10月下旬集体上市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竟然高达54倍。多数机构认为,从前10家公司的情况看,其发行价格并不便宜。还未上市时其平均市盈率就达50多倍,上市后估计将会蹿升至80乃至百倍以上,而同期二级市场主板市盈率却在20倍上下,中小板市盈率也不过在30多倍左右。
表1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
对于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市场人士纷纷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些本想参与申购创业板企业的中小投资者对其只能望而却步了。那么,支撑创业板公司高价发行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有没有其合理性?
一、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以及对于新事物的强烈偏好
创业板市场,顾名思义,着眼于创业,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NASDAQ(纳斯达克)市场。与主板市场只接纳成熟的、已形成足够规模的企业上市不同,创业板以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具有上市门槛低、信息披露监管严格等特点,这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它的高价发行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首先,创业板市场新股发行的定价采用的是市场询价方式。这种方式确定新股发行价格一般包括2个步骤:
第一,根据新股的价值(一般用现金流量贴现等方法确定)、股票发行时的大盘走势、流通盘大小、公司所处行业股票的市场表现等因素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区间。第二,主承销商协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路演,向投资者推介该股票,并向投资者发送预定邀请文件,征集在各个价位上的需求量,通过对反馈回来的投资者的预订股份单进行统计,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对最初的发行价格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从第二个步骤可以看出,路演推介是直接面向市场以征集市场需求量,如果市场上对创业板公司存在着大量的需求,就一定会推高其价格。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从这一点上不难发现,这10家创业板企业相对于整个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可谓是“稀缺资源”了。据统计,截至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867家,深圳证券交易所764家,其中中小板297家。因此,这10家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上市,必定会吸引整个证券市场的目光,并吸引大量资金参与其中。
其次,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定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就有着“逢新必炒”的历史传统,基本上每只新股发行上市后都要被庄家疯炒一把。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首批中小板公司上市当天的表现情况。新八股首日的平均涨幅达到了130%。
此外,2009年上半年证监会启动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并重启了暂停近10个月的IPO。而IPO重启后最先发行的3家中小板及一家主板公司,其上市首日的强劲表现也大大出乎了许多投资者与市场人士的意料。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以预计,创业板在开闸之初也会受到各路资金的热烈追捧,首批上市的公司极有可能在上市首日遭遇爆炒。而在市场询价的机制下,对于这批创业板股票的大量需求促成了其较高发行价格及发行市盈率。由于参与询价的机构普遍会认为,既然这些股票上市首日受到炒作的概率很大,几乎没有破发的可能,那么一定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于是,各个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多的配售股份就会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报价。这样一来,发行价格就会定得很高,甚至偏离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行业增长预期较强
根据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办公室的相关资料,截至9月10日,149家已受理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占比约为68%。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49家企业的37%、生物医药占10%、新材料占12%,制造业占比约为15%。此外,还包括部分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企业。而首批发行的10家企业中,电子信息IT类企业为2家,生物制药2家,其余企业则属于医疗器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电气机械、气体传感、通风与空气处理及户外用品等高科技行业。上述企业所属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高科技行业特征,在行业分布上具有创业板的明显特点。
2009年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国务院审议并出台了10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其中包括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等高科技行业。
分析一下目前被众多研究机构一致看好的生物医药行业,此行业个股在二级市场上正被炒得如火如荼。医药行业是必需性行业,也是成长性行业,受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在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医药行业稳定增长较为确定。需求方面,人口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目前中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不足5%,无法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同时,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使得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医疗保障程度较低。随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医药类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另外,随着中国医药企业营销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行业监管的不断完善,医药行业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逐步降低,营运能力逐步增强,医药行业税率也在降低。由此可见,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增长明确。
2008年10月,中央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证券监管机构也多次强调,证券市场要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将不受额度、家数的限制,准予优先上市。从上述《决定》可以看出,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高科技公司在发行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方面优先于一般公司。
综上所述,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所属的行业既具有高科技行业的特征,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而且这些行业未来增长明确,因此置身其中的企业必将受惠于行业的高景气度。
三、具备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高成长性
(一)非线性高成长
作为创业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特锐德受益于国家铁路投资,公司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连续3年高于170%,铁路电气化进程为公司盈利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铁路、电力、煤炭行业。从各行业的营收占比来看,铁路行业的产品营收占比最大。未来中国在铁路建设里程和铁路电气化率方面均会有大幅提升,这为公司盈利成长提供了保障。
作为制造业公司,汉威电子是国内气体传感器、检测仪表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较宽的产品线,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生产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和红外光学4大类气体传感器的企业。公司的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2909.7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9733.14万元,增长幅度为234.50%,复合增长率为82.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由2006年的732.5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964.84万元,增长了304.75%,符合增长率为101.18%,体现出很高的成长性。
另一家制造业企业南风股份受益于核电建设,这2年业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近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6.42%、92.15%和163.51%。虽然南风股份的发行市盈率高达71.53倍,名列首批10家企业之首,但公司的主营产品――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将保证公司的业务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这是因为公司的风机设备主要应用在核电、地铁、公路隧道等领域,而国内未来几年正是此类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期,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企业商业模式新,新型业务层出不穷
发行规模位列10家公司之首的乐普医疗的核心产品――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其毛利率保持在80%以上,而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第3家拥有这项技术的公司。相对于高毛利率,公司生产的心血管支架的价格仍然比国外产品低很多,价格优势是最大竞争力。此外,乐普医疗所处的行业高速发展,公司前景被市场看好。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卖复印机起家立业的,虽然它所处的行业是传统行业,但公司力求在传统中创新。公司的产品不仅仅是办公设备,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一种办公设备应用的系列整合方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专业的外包服务管理体系,帮助客户优化并运营其办公文印、视音频会议等系统。其服务团队在客户现场驻场或巡视,帮助客户运行办公信息系统,使客户的办公更加高校,同时带来节约纸张、节能减排等环保效益。世界500强中已有85%采用了文件管理外包服务,而国内目前尚不足6%,发展潜力巨大。
上述分析表明,创业板企业的创新与具备高成长性的特点是支撑其高价发行的最大动力,市场给予其高溢价反映出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诚然,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通过创业板投资创业企业,固然可以分享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但也要注意到,创业型公司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强、业务模式新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规模较小、业绩不确定性大、经营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创业板市场整体的投资风险也要高于主板。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炒作,应当对创业板抱着谨慎与冷静的态度,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则,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参与创业板投资。
参考文献:
1、Howard H.Stevenson,H.Irving Grousbeck,Michael J.Roberts,Amarnath Bhide.新企业与创业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郭金龙,林文龙.中国市场十种盈利模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徐国良,王进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玫・笛德,约翰・本珊特,基思・帕维特.管理创新: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收入水平始终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正略钧策管理咨询于近期进行的《2009年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度各个行业中,消费品行业和汽车行业薪酬增幅最高,均超过10%;而传媒行业和IT行业薪酬增长率最低,只有6%。报告还显示,华南地区的薪酬增长率最低,华北其他城市平均薪酬增长率最高,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增长趋势。其中,上海地区的平均薪酬增长率超过8%,高于北京的薪酬增长水平。
此外,据正略钧策合伙人梁瑞芳介绍,此次报告还对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进行了充分调研,并对上市公司的激励体制的操作要点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中西部地区逆势大规模招聘
今年二季度以来,GDP增速加快,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增速超过200%,半年新增贷款规模超过去年全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以“稳”为主,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在3月触底后,同比及环比同时呈现加速上涨局面。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预计可实现政府制定的“保8”目标。
而对于危机预期的影响,企业都处于谨慎观望状态,但报告显示,2009年企业招聘计划仍持续进行,沿海城市受制于出口贸易影响,在招聘方面趋于保守和消极;而中西部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大规模扩大招聘。
被调查企业中,有超过半数企业在今年下半年增加或大规模增加招聘人数,其中国有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招聘持积极态度,而中外合资企业更多地选择减少招聘人数,以应对未来的经济环境。增加招聘计划的行业依次为机械制造、IT和医药行业,而减少招聘计划的行业依次为金融、能源化工和传媒行业。
消费行业薪酬增幅居首
正略钧策的《2009年薪酬调研报告》显示,中外合资企业在此轮经济危机中受影响最大,其业绩完成情况也最差。平均薪酬增长率上的数据指标显示,中外合资企业的薪酬增幅只有7.2%,低于其他企业类型。而在各大行业中,消费品和汽车行业的薪酬涨幅最高,均超过10%,而传媒和IT行业薪酬增长率最低,仅6%出头。
从地域上来看,华北地区薪酬增长最快,达到11%;华南地区薪酬增长率最慢,只有6.8%;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级城市中薪酬增长率最大的是深圳,达到8.8%,其次为上海,平均薪酬增长率超过8%;而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平均薪酬增长率接近10%,相对的,3亿元以下的企业薪酬增长率是8.16%,员工薪酬增长幅度随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而缩减。
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负责人于立文认为,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明年极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HR应该做好应对通货膨胀、提高薪酬的准备。
(正略钧策供稿)
短期关注地产保险
7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总体经济环境并不乐观,宏观经济短期内面临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国家对保障房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地加大,上周国务院也指导意见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预期未来“沪港通”的实施会给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博时基金认为,近期市场表现和整个经济数据有所背离,呈现高位震荡的走势,市场短期缺乏上行动力,市场未来一阶段维持震荡的可能比较大。板块方面,短期内较为看好地产、保险等周期性行业,中长期更看好新能源、食品饮料以及医药行业。
天弘基金:
农业股中长期具上涨动力
7月以来,农林牧渔板块上涨133.33点,涨幅17.74%,位列涨幅榜前列。由于农业股的确定性非常高,并存在类似传媒股的那种高成长的稀缺性,估值仍有增长的空间。
天弘基金认为,一方面,受2011年开始的退休潮影响,2011-2014年间退出养殖业的劳动力不会再回来;另一方面,因为养殖缺乏抵押品,且过去巨亏,养殖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级别不高,造成养殖户资金链压力远超以往的养殖周期。因此未来的母猪存栏会持续受制于养殖户在人力、财力上的制约,上升速度预计将严重低于预期,形成供给的持续紧张及行业景气的持续向好。
万家基金:
市场或将继续保持活跃
目前市场亢奋的情绪延续时间越长,后期市场就越加脆弱,任何负面信息都可能导致市场短期内有较大幅度回调。当前,主要资产已经计入了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虽然上周主板调整,但是个股和主题活跃。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市场的风险在于多头什么都不怕。
万家基金认为,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市场继续亢奋一段时间后参与者做多的情绪转向脆弱,就需要谨慎对待已经滞涨的短炒的主题板块。眼下,可以关注国企改革后期陆续的政策出台。其他板块方面,新能源汽车、稀土、农业、核电和汽车等板块可以关注。
国富基金:
本轮行情或延续到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