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化学总结

大学化学总结

时间:2023-09-25 18:0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化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化学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视角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教育教学事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事业,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对于新时期的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其最基本的教学职能可以依照服务载体及直接目的的不同划分为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在类的三个方面,其中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在于人才培养。对于大学阶段的化学教育工作人员,如何立足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对人才素质乃至整个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视角对大学化学教学进行思考,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终围绕在大学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几大基本问题在于:大学化学为什么而教?大学化学需要教些什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在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大学化学教学工作的稳定、高效开展始终需要将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摆在首位,使所开展的大学化学教学实践能够与素质教育背景作用之下基于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策略的实施宗旨相适应,进而更为稳定与高效的提升整个大学化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有关大学化学教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已成为现阶段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大学化学教学为什么而教

“大学化学教学为什么而教”这一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大学化学教学应当培养何种人才的问题。从这角度上来看,大学化学教学的视角应当落在对于符合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角度当中。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不同的社会或是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均有所不同。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形势而言,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使得社会各行业领域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从世界范围角度来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与加剧的推动作用之下,各个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换句话来说,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高度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国际竞争战略地位的高低。

相关研究学者曾经明确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新世纪是一个各个行业领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融合以及不断突破的新时代。现阶段的科学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在高度分化基础之上形成并综合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表现形式。按照发展主要任务的不同,新时期的科学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发展形式——①融合性发展形式分析。这种发展形式主要是在科学与技术不断互补的作用之下谋求平衡发展的一种发展形势;②突破性发展形式分析。这种发展形势主要是在各个学科领域不但相互交汇渗透的过程当中,对传统意义上原有的科技成果以及科学领域进行突破,最终形成新兴科学点的一种发展形式。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大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宽厚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锻炼其自我创造与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各个领域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变迁能力,既能够在自我思维意识当中构建一个有关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同时也能对各个差异性学科领域之间的共通点有所认识与了解。就我国而言,在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学模式作用之下,文、理、工、医、农、师范的分家问题使得那一时期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显得口径比较狭窄,过分的强调专业对口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对实践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缺失。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生不能在学习中抱有任何标准化思想,而应当在自身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之下明确“知识是如何获取”的这一问题。

二、大学化学教学需要教些什么

在有关“大学化学教学需要教些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及探索过程当中,学科基本结构的讲授无疑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只要充分掌握了整个大学阶段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意味着其对化学学科基本主线、教学思路以及核心知识的都有所认知与了解。整个大学化学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安排及基本学习内容都在学科基本结构的作用之下显得较为明显与清晰,学生对于化学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特殊现象的认识也显得更加简单;②学生只要充分掌握了整个大学阶段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够在较为基本与普遍的观念作用之下对这些化学教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动包括知识、技能、原理以及态度在内的思维能力的迁移。其中所提到的原理以及态度的迁移从某种成都上来讲可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换句话来说,这也正是现代经济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及策略。和方法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这些正是培养现代高素养人才所需的建设及发展策略。

有关研究学者明确支持:对于大学阶段化学教学而言,其在传授化学知识与化学技术的过程当中应当对有关化学知识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更为简洁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极其道德。在现阶段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有关大学知识的发现及发展所学的空间比较大,包括感性认知法以及理性认知法在内的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在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时尤为关键的。

参考文献:

[1]相虎.新课程视角下化学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03).124~126.

[2]丁萍,杨桦.信息化时代视角下的高校卫生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J].广东化工.2009.36.(07).282~283~297.

第2篇

关键词:大学化学;循环式;PBL教学模式;研究和构建

引言

PBL即“Problem•Based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大学化学循环式PBL教学模式则是指将大学化学学习中遇到的复杂的、实际的内容设置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将问题背后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在不断的探究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大学化学课程作为工科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对于学生灵活思维、兴趣的培养都至关重要。该学科学习内容多、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均衡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学生综合素质低下,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PBL教学模式兴起于国外,通过新颖的学习方法,极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思维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十分关键。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对PBL教学模式在大学化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具体研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1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PBL教学模式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在国外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

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少数医学院开设的部分学科采用了这种模式。直到1969年,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中,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首次提出了“PBL教学模式”这一概念,并将这种模式的优势、具体应用案例向高等教育界做出具体的阐述,这一模式开始在医学教育中发展起来[2]。

1.220世纪80年代

很多学者相继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添加其他学者的学习理论,比如实用主义、情境学习理论等,真正将PBL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法研究出来并付诸实践。PBL教学模式开始朝着逐渐完善的方向发展。

1.320世纪90年代

PBL教学模式不仅仅应用于医疗教育界,在这个时期这一模式开始朝着其他领域发展,实现了基本的推广。

1.421世纪初期

受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影响,PBL教学模式开始进行调整,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这一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经验的基础上,这一模式朝着创新化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以后的高等教育中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受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目前,我国PBL教学模式仍然处于国外第二阶段后期的水平。PBL教学模式在医疗教育界已经基本上普及,目前研究者正致力于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PBL教学模式缺乏完整的学科模式的约束,没有系统的教学实践和综合的考评机制,因此教学成果有限。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生学习习惯出发,希望在克服这种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探究和构建,希望最终达到完善的效果。

2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

大学化学作为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上课人数多,教学内容广,学生个体差异大。这样的现状决定不应该照搬国外现有的教学模式,否则会出现一些制约学生发展的因素。根据大学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本研究对循环式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改进,希望通过完善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2.1PBL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化学循环式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成果共享——相互评价——反思成果等几个步骤。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可以采用3人一小组、9-12个人一大组的形式。同时,要将每个课堂分为几部分,六成的时间用来进行PBL模式与传统模式的结合教学、三成时间单独采用循环式PBL教学模式、剩余一成的时间进行成果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景当中,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出结构性的问题。学生则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背后的知识相当关键。同时,在这样循环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总结自己在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组内交流学习的机会,便于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进而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自主思考的机会,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根据学生课上所讨论的内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错误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学生在这个模式的制约下会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系统的、完整的、细致的去分析相关问题,实现全面进步与提升。

2.2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PBL教学模式所考察的一项重点内容。根据表现可以对学生的探索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为社会注入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这些内容的制约下,PBL教学模式的考评体系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平时表现与期末测评相结合,是考核体系的基本要求。其中量化评价需要进行自我与互相评价的结合,从而实现测评结果的客观性。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实现对学生的公正评价,应该注意对学生阶段性的进步进行考察,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内容在不断发展中就会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便于学生真正从PBL教学模式中受益。

2.3多维化的交互答疑体系

学生是PBL教学模式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素质教育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因此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是朋友的关系,二者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共同的进步。网络答疑平台、信息化分组指导平台等“多维化”的答疑体系应该被建立起来,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这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交流时间的缩短至关重要。

2.4技能化的实验教学

大学化学是一门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严格要求的学科,因此实验是这一学科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验的基本操作水平、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都是实验操作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设置阶梯难度的实验内容,使得学生自身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为后续学习树立足够的信心。开放式实验是PBL教学模式所具备的一个特色,这一实验将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性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关键内容,以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为约束,希望在规范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的精华,明确现代实验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2.5网络化的教学理论

随着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工具也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网上教学平台就是积极利用计算机等新兴科技进行学习的媒介,这一媒介的存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中重点、难点的认识,从而约束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究,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真正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多维立体的交流平台应该被建立起来,在老师的帮助下组建有效的QQ群、微信群,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

3大学化学循环式PBL教学模式应用的典型案例

3.1案例1:SO2的性质

所创设的情境:以SO2的性质为出发点,总结SO2、Cl2、CO2、CH2=CH2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各自的性质。情境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1)二氧化硫与氯气的尾气处理装置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同?(2)二氧化硫和氯气分别注入到品红溶液以及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变化有什么区别?(3)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二氧化硫混合之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有什么样的现象产生?为什么?(4)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分辨方法是什么?依据了什么样的原理?(5)如何验证碳与浓硫酸反应所产生的两种不同气体?(6)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会有干扰气体产生,如何对这两种气体进行区分和辨别?SO2、Cl2、CO2、CH2=CH2本来就是大学化学学习当中容易混淆的几种气体,在PBL教学模式的帮助下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以及问题的分析,从而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循序渐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对气体的区分,而且在利用相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不同的实验方法以及一些化学概念进行了巩固,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3.2案例2:探究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所创设的情境:将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铜片和锌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两个不同金属上所产生的不同现象。情境引导:(1)铜片上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电子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由锌向铜的传导的?(3)电子是沿导线进行传递的,这一结论应该怎样得以验证?实验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便会促使他们深入到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与PBL教学模式的真谛相通,在这样的模式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意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3.3案例3:硫以及硫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所创设的情境:(1)市政人员常常采用向臭水沟里加生石灰或是过氧化氢的方式除去水沟中的臭味。发出臭味的气体实际上是硫化氢;(2)香皂中一般都含有硫磺;(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发生变质反应;(4)硫磺可以有效去除实验室中的汞。情境引导:(1)硫化氢与生石灰以及过氧化氢是怎么样反应的?这体现了硫化氢怎样的化学性质?(2)香皂中的硫磺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3)亚硫酸钠与什么反应发生了变质?反应方程式是怎样写的?(4)硫与汞以及硫与铁反应的不同条件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对于生活中以及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有了一个探究的机会,对于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便于学生发现知识的价值,激发他们潜在的探究意识。

4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PBL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探究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应该明确的是,这一模式一开始本就是针对医疗教育所兴起的,因此将其推广到大学化学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资源较少。不管是从国外,还是从国内的角度讲,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大学化学中的教学实践都少之又少,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短期内很难取得大的长进。其次,学生没有十足的自觉性配合大学教师来实现这一模式的真正发展。学生往往会将这一教学手段当成学习任务,体会不到其中的优势和作用。另外,由于高等教育模式的制约,使得这一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后,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教师的功利性较强,如果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化学课堂上,短期内没有明显的效果,这一模式将会停留在表面上,不能真正受益于学生。

5结语

总之,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大学化学课堂上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对PBL教学时间进行分配,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这一模式在大学化学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付连国,孙丽丽,姚荣英,等.PBL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

第3篇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创业等教学模式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根据本校非(近)化学专业不同专业的特色及培养目标,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分三个层次构建了非(近)化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公共基础课教学,该层次教学主要针对近化学专业(材料物理和油气储运专业),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依托,理论和实验同步进行,实验课程中的内容设定为基础实验,多涉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的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实验内容;第二层次是公共选修课教学,以《化学实验与生活》课程为依托,从化学角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给出合理解释,并用实验加以证明,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此来满足非(近)化学专业需求。通过化学实验学习,提高动手力能,以期在本专业运用化学意识,提高所属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层次为提高性教学,主要面向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群体开设,我们以开放实验、科技立项、创新创业、及实验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为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该体系不仅能解决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更能强化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二、更新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非(近)化学专业的《大学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与生活》的教学实施环节

1.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开设的实验内容。根据非(近)化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精心安排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非(近)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与大学化学理论课内容相互关联,进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有限的实验课程使学生既能练习和掌握大部分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又能加深学生对大学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真正实现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合理地选择所开设的实验内容,真正把《大学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与生活》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密切联系起来。2.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和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由于化学实验的专业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易燃易爆的药品,往往一些小的错误操作不仅会使实验失败,而且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危险。因此,实验的安全问题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对所有的学生和任课教师都应该是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实验教师要对实验的内容讲解得更为细致,强调每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规范的演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错误实验操作,实验教师要及时提出并纠正,这样做既可以规范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实验危险的发生。为了保证实验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训练,注重实验细节是非常必要的。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依据老师的讲解对实验进行操作,并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思考。对于实验的结果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和教科书上的描述不一致时便束手无策,不去思考如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解决的办法。这样做就不利于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往往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在实验进行前要求每个学生认真预习本节实验课内容,认真书写实验预习报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总结该节实验课应注意的事项;实验课开始前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查相关资料解答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该节实验课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师的实验课的授课方式,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然后在实验课上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上要把某个学生遇到的问题要向所有的同学提问,让大家一起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提出某一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以上的措施,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又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4.细化评分标准,完善考核制度。如何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成绩考核一直是实验教学一个难点。我们把实验的评分标准进行了细化,例如对实验的迟到和出勤、预习报告的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的卫生状况和对实验报告的处理等进行评分细化;改革期末考试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准备好实验题目让学生随机抽取并现场操作和解答题签上的思考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操以及回答问题情况给出考试成绩;综合上述成绩按不同比例给出最终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偶然因素的影响。通过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并且在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实验教学考核制度的改革,非(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都有了一定程度提高。

(二)建立和健全开放实验、科技立项、创新创业、实验竞赛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作为开放实验、科技立项、创新创业、实验竞赛。具体措施:(1)根据所开设的实验题目和内容,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实验方案,而教师所要做的是审核和完善实验方案。(2)根据实验方案,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实验要独立完成,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翔实记录实验结果。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规范学生的操作,对于失败的实验要鼓励学生查找失败的原因,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对于实验的结果,指导教师要认真地检查和分析实验数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严谨的科研意识。(3)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全部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验方案的讨论、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和对实验方案的改进措施等。学生把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三、加强教材改革,推进网络平台建设

为适应知识的更新和新的培养方案,我们在教材建设上狠下功夫,先后自编了《大学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与生活》电子教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不断更新,更能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使实验平台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在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配置进行了优化,将实验室的实验药品、仪器和物资进行统一管理,根据需要统一调配和使用。实验室按照功能进行重新设置,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本科平台。为了使学生及时掌握和应用新的仪器和测试方法,将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纳入本科实验平台管理,为学生研究性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保证。为了解决一些在课堂教学学时内开设比较困难但学生有兴趣的实验项目,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管理,开展自主学习、开放学习、探究学习,在兴趣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基础差异;实验方案;评价体系;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阶段初次接触的实验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锻炼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科学实验能力,也是为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后续课程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很多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很难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的差异较大,不论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在学习的知识点的深度上,都有明显差异[2,3]。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地区差异:在高中阶段,不同地区的学生的课程设置不同。相对而言,沿海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沿海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机会在学校实验室接触到教材中提到的实验过程或实验现象,甚至有可能有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中的内容。而不少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仅仅只能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没有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因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使大学老师的实验课程教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且教学效果不好。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不同:在现行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家长和老师起主导作用。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去一所理想的学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大部分的高中学生可以埋头学习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而大学需要学生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大学老师往往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学习。高中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解题能力为主而进行的大量解题技巧的练习。

高中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未得到挖掘,在课堂上更是很少记课堂笔记,课后也不会翻看课本回顾知识要点,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任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由于高中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很少有空余时间去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资料,不能很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在大学中,课时相对较少,但教学信息量多,知识点较深入,因此就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进行大量相关书籍或资料的阅读,这样学生才能领会到知识的精髓,才有可能将其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另外,高中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材为依据的,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体系基本相同,但其深度相差较大,高中的教材编写是以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基本只涉及基本原理,重点关注思维能力的训练,常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而化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事实讲述较少,不能联系实际。但大学化学不仅关注最基本的原理、思想、研究方法,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大学化学课程中,学生除了要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以及能量关系、不同结构的物质的异同点等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外,对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等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利用。③学生成绩评价不够全面:目前的实验课程教学成绩主要由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组成。实验预习仅通过预习报告评价预习的效果,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往往是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产物的外观等。这种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让学生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理解和吸收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和实验技巧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的职责。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参与者,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差异,尤其是教学目的的差异。高等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化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型人才。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探索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

1利用现代的通讯技术,做好高中和大学的衔接

并努力减少地区学生在实验课程方面的差异首先,我们要对当前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在衔接高中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有明确认知,熟悉各个地区高中化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现有教材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生的普适性教学方法。基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前的预备知识学习[4]。在熟悉不同地区高中化学教学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库(包含与大学化学实验相关的基础性知识,相关的实验操作示范视频和拓展材料)。与大学化学实验相关的基础性知识包括与课程相关的预备知识(可能是不少地区高中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无机化学课程内容资源;实验操作示范视频包括接下来实验中涉及的操作规范及高中阶段应该了解的实验操作等;拓展材料包括与实验相关的现阶段的重要科学进展、趣味化学知识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学习网站等。这些资源将通过班级微信或QQ群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同时,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不同层次的区分,可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相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完善基础理论的学习,而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可以阅读稍有难度和拓展性的知识,为以后的科学创新打下基础。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及预习情况,我们将建设在线平台。可以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包括学习时长,学内容等;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或在线交流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讨论。这样教师就能及时解决了学生在预习中所碰到的问题,为后续进入实验室试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同时,我们会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课前预习情况给学生打分,并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而计入最终成绩。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优化教学体系,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前沿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2完善实验内容并注重实验方案的优化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核心的自然学科,通过基本的实验锻炼,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能力和技巧。首先我们通过现代传媒技术让学习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得到提高,达到或基本达到教学的要求。同时,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大一新生首次接触到的比较系统的实验锻炼机会,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5,6]。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实验前我们首先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实验安全知识,实验室的一些规章制度。对于基础化学实验,我们应介绍实验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理论。在实验过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规范,实验原始数据记录的规范化;对于在实验中不按要求(乱加试剂或改变添加试剂的顺序)的学生,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加强对实验现象背后科学本质的了解和学习;同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力量源泉,也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潜在希望,是发展之基。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对于实验中积极思考,改进实验方案的同学,我们应积极鼓励,哪怕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只要实验方案可行,且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都应该给予高分。同时我们也应该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增加设计型或研究型实验的次数,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个人和团队)。例如在学习原电池之后,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参观一下燃料电池的制备过程,然后自己做一个苹果电池等。这样开放式的试题,会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跳出固定思维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的要求自己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积极讨论,让学生独立挖掘实验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回顾和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要点。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主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3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分模块考核将得使实验教学考核更客观[7,8]。因此,我们设计了分模块的考核方式,其具体的评价体系如表1。

第5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有机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创造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中化工、医学、制药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随着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不断增加,这对有机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验是一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了解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问题的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2]。近年来,笔者多次承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对教学方法和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做了一些经验总结,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将所学实验内容和科研及当下社会问题有效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操作考核和做好课后实验总结督促学生的每一个实验环节,有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阐述所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不是简单地照搬,照读书本上简单的目的,要深入扩充该实验的重要性,扩展应用领域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而受到良好的科技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浓厚实验兴趣。例如:在学习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这一实验时,首先介绍学生日常熟知的各种茶叶,然后提问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随后引入学习的主题一咖啡因。然后具体介绍咖啡因在茶叶中所起的作用,比如: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和利尿等作用,它也是复方阿司匹林(APC)等药物的重要组分[3]。告诉学生适量饮茶对人体是有益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咖啡因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会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从两方面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咖啡因。因此,有效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可以继续引申,很多中草药活性组分大部分也要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可以再举例,如: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紧接着自然提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者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一切和实验相关的人、事、物,不断向学生传递实验的正能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创造,更要珍惜每一次实验。这样有意识地把实验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不仅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考核方面

对学生实验课程学习进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实验中我采取了课堂考核、课后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第一部分是课堂考核,包括签到、操作考核、签退、产率考核等。签到即每一位学生按照学号依次签到,排除代签名;此外,实验过程中不定时检查操作是否规范;最后,实验做完之后需要签退,即学生实验完成后需到老师处按照先后顺序登记,这里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效率、合成的产品及产率和仪器的后处理。第二部分是课后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每一次实验的预习情况、实验完成的报告撰写情况,其中每个人还要写实验总结,字数不少于一百五十字,主要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分析。最后期末考核包括实验基本理论方面的笔试与基本操作综合评估。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而且促使学生更重视有机化学验课。通过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的探索,笔者将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以期实现化学实验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这对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4]。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张田梅.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29-30.

[2]马祥梅,王斌,张晓梅,邢宏龙,何杰.关于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10-111.

[3]张万明.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探索与研究[J].化学教育,2007(1):51-52.

第6篇

赣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958年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其化学化工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以优良学风著称。为总结学风建设经验,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对化学化工学院学风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学生到课率高;中高年级的学生考研积极性高;较多的学生有浓厚的科研兴趣,部分学生直接进入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协助老师开展科研工作;教师教风端正,爱岗敬业。

近年来,因学风建设工作突出,该院学生常规就业率连续2年居全校前列,并且连续2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2年获校“考研组织工作优秀奖”;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3年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化学化工学院学生(本科生)科研项目在学校课外课题、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资助数稳居学校前茅,并在导师指导下在Angew. Chem. Int. Ed.等国内国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等。

二、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1.完善日常管理机制,强化法制管理

许多高校院系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化学化工学院将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积极进行调整,做到可量化、可执行。学院领导及老师高度重视,着力统一对学风作用的认识,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强化法制理念,加大对学风建设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2.重视素质拓展项目,注重第二课堂教学

素质拓展项目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具有文化育人、引领广大学生胸怀远大理想、磨砺学生坚强意志、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功能,能够促进学生思想进步,身心健康,学业有成。化学化工学院已经将素质拓展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针对部分高校相关素质拓展项目并未尊重学生需求、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项目纪律不够严肃、评分标准不够健全等问题,该院积极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引导科技创新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化学化工学院在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度重视,积极规划、组织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纠正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由专业老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供有效指导,同时解决许多院系所存在的相应的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

三、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搭建日常管理平台,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奠定学风建设的基础

通过抓中低年级学生集中进行早晚自习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通过构建学风监控体系来完善学业预警机制,使在学业“红线”以下的学生自觉提升学业水平;通过狠抓课堂考勤来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同时建立班主任(辅导员)随堂听课机制,及时把脉课堂学风问题;通过构建教学互动机制来搭建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微信群等新媒体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面对面”交流的沟通局面。

2.搭建素质拓展平台,加强实践

化学化工学院根据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分类,搭建素质拓展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推进师范生教学能力拓展实训中心的建设,提升师范学生教学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见习实践平台的建设,联合企业,加强对校企产学研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化学科技月”等专业素质拓展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和能力提升的舞台;推进“学习型寝室”“双语寝室”和“考研寝室”创建工程,培育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 推进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的读书工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化学化工学院创造条件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素质训练中心,设立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优秀校友返校讲学。高度重视考研工作,鼓励学生考取研究生学历,让有科技创新意向的学生进入导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形成浓厚的考研氛围。开展“实验技能大赛”等与专业相融合、相促进的学术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4.搭建考研工作平台,营造氛围,以考促学,检验优化学风―成效

第7篇

多彩英语角

二.活动时间

xx年10月21日

三.活动地点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南门

四.主办者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社团部英语吧社团

五.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英语吧社团于上周结束纳新工作,为了进一步的贴近新社员,了解新社员,特举办英语角活动,以此缩小新老社员的距离,增进其有好关系。

2.为广大爱好英语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热爱英语,使人人都能开口说英语。

3.为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特别是英语表达能力,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及环境。

六.活动的前期工作

人员准备:副社长辅助社长筹划整个活动

策划部整理活动策划书,并以书面形式提交活动报告

文艺干事选定主持人及开场节目表演者

邀请外国朋友及英语专业研究生

组织部维持全过程秩序

材料准备:将带有单词的卡片装入气球中(保证每个气球中至少有十张卡片) 宣传条幅 音响设备

七;活动内容

1.开场歌曲 待定

2.free talk

将到场的社员分为五组,每组由社员和英语专业或外国朋友(组长)组成。组长带领大家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大家自由发言,时间为50分钟左右

3.互动环节--猜单词

每一组选出2人,每组各选个气球。其中一人将气球扎破,拿出卡片,用动作比划,让该组的另一人猜。在1分钟内猜出卡片最多的一组获胜。获胜一组奖励小礼品

4.畅谈感想

每组派一名同学用英语总结今天的感悟(有小礼品)

5.以一首英文歌曲结束英语角(待定)

八:奖项设置

小礼品赠送获奖小组

九:活动经费预算

宣传海报 10元

小礼品20元

十:活动应急预案

如当天天气不好,我们会快速转移地方,转移地点待定

十一:活动负责人

活动总负责人:唐福艳

文艺:程帅文等

主持:万连坡等

纪律维持:孙茜,李琛琛等

秘书处:王利旭,陈爽等

宣传;马军等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第8篇

【关键词】华峰班CDIO工程教育

20世纪的工程教育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工程教育课程的教育偏向了“厚基础、宽专业”的工程科学的培养模式,从而削弱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导致了学生缺乏对现实工程情况应有的认知程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00年由麻省理工学院Crawley等人通过4年的探索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教育理念,主张以产品研发的CDIO全过程,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载体,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学生的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终生学习和团队交流能力。

化学工程与技术作为化学工业的主要学科领域,担负着促进化学工业及相关行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使命,因此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化工过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温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学改革培养对象,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探索适合于以服务浙江及周边地区经济为导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工科人才教育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模式。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是通识教育模式和苏联教育模式的结合体。解放前,我国的先进高等工科教育主要是来自西方一些教会式的大学教育。建国后,由于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效仿苏联搞起了专业教育。这种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缺点是过于强调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统一,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活跃性,也阻碍了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家们对苏联教育模式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制定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工科通识教育模式。然而,随着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以及高校的持续扩招,导致了大量的工科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通识教育过于强调基础科学理论,而弱化了专业内容和工程实践,导致了工科毕业生只了解一些表面的理论,缺乏工程应具备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办学机制上,一方面,高校过于强调科研业绩考核,许多具备丰富工程经验的老师很少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而参与教学的教师又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负责教学的教师缺乏产业经验,工程教学过程又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造成了工程教育和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另一方面,虽然在教学上安排了生产见习、毕业实习等环节,但是不少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是比较薄弱的,这是因为见习、实习的时间一般比较短,相应的考核制度也不健全。

综上所述,我国工科教育从教学模式、办学机制等众多方面都存在着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及企业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由此可见,我国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产业升级所需的人才,我们从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改革探索。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CDIO工程教育改革探索

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整理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CDIO模式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做,学生需要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综合问题。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这就必须打破教师单打独斗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围绕CDIO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关联工作。

1.化工核心课程群的组织与教师队伍建设

核心课程群由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6门课程组成,构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专业课的主体。化工设计以其他五门课程为基础,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工程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工原理是讲述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化工热力学则建立在分离工程的基础之上,阐述工业条件下各种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化学反应工程以传递过程为基础,传递现象和化学反应工程利用数学的方法,从微观角度阐述化学反应过程、设备设计的共性科学问题;化工工艺是关于化学品生产方法的技术科学,它以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规律为基础,使化学反应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由此可见,核心课程群的各门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

在课程群建设中,涉及专业课教学的老师主要通过进修、企业实践、参加会议三种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对化工专业工程教育模式做到整体的认识,同时要求参与指导学生的化工设计。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与企业方面的人才进行专业知识和其他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其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首先,按照CDIO的教育理念,要逐步形成教师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教师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卖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把主要任务放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要得到全校上下的支持才可能顺利进行。温州大学为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化工核心课程群教改的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政策鼓励。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教师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听课评课,吸纳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化工班都属于小班上课(30人左右),对部分课程如化工专业英语、精细化工工艺学实施角色互换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化工教学的过程中。这些课程的效果反映较好,对化工原理等课程中的部分章节,我们也将逐步展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各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能够很好地衔接,通过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切磋,讨论每门课程讲授的重点,个别章节内容的舍弃和补充,做到教学的知识体系完整、重点难点突出、学时合理分配,真正做到精选、精讲教学内容。摒弃了过去教学活动中的单打独斗,改为教学团队授课,使各门课程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相互听课并课后集体讨论,指出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改进的方法与策略,使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迅速得到提升。

第二,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不少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教师科研水平,其次关注人才的企业实践经验。鉴于科研压力,假期教师也不能到企业去参与实践或者工作。此外,许多教师只对与自己科研相关的专业课非常熟悉,对其他的专业课则非常生疏。因此,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温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所以化工设计为主线,基于地方化工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派遣年轻教师每年到相关的化工企业实践两个月,逐步培养教师的专业水平。近几年,利用学习、调研以及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方式,到杭州化工研究院、衢州巨化、瑞安华峰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参观学习,不断地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为了让教师能够很好地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温州大学对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教师提出教学科研任务减半、考核优先等政策鼓励。仅2010年,我们派年轻老师带队到衢州巨化学习15天,杭州化工研究院学习3天,华峰学习7天,温州本地化工企业实践1个月左右,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程素质。教师工程素质的增强也使学生收益颇丰,在2010年省化工设计大赛和全国“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

2.学生工程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作为地方院校,温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办学宗旨是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过对近两年该专业的毕业生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该专业存在以下问题:(1)毕业生虽然掌握较多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他们从学校到公司需要较长的“岗位过渡时间”;(2)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3)工程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薄弱,责任感不强。具体体现在:工作不踏实、心浮气躁、做工程不细心、不愿承担责任,客观上他们的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主观上又不能沉下心来虚心向前辈学习。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以目前的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来指导学生的专业教育经不起企业用人单位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与温州地区最大的化工企业华峰集团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实施“华峰特色班”战略。目前,“华峰班”的学生采用“3+1”模式培养方案(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完成实践教学,最后一年到企业,接受企业的培训,并在企业盯班盯岗接受生产实践活动)。同时在工程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部分修改,增设华峰提出的部分课程,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更贴近于华峰实际的应用。在这种战略方针下,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无缝连接,缩短了“岗位过渡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了CDIO教学改革。在2010届的化工专业毕业生中,华峰集团招聘了7名华峰班学生。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专业素养。

3.逐步建立适合CDIO工程理念的考核制度

正确、公平、合理且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对本专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应当是对教学效果做出真实和客观的评价,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行的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教师上课的教学效果,但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学生比较反感现行的考核制度,这是因为现行的考核方法存在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投机取巧也能获得高分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问题。

CDIO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其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人际交流以及产品研发的CDIO全过程。采用CDIO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则应侧重能力的考核,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贯穿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我们进行教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因此我们的考核将使用过程能力评测替代以往单一的成绩评定。

我们现阶段的具体做法是:(1)选题:在学生进入大三学习开始,从企业选出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课题以及近两年化工设计大赛的课题,让学生自动组成4~5人的小团队;(2)专业学习:上专业课的老师或工程师把握好主要的授课内容,然后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针对自己的课题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提整理问、讨论;(3)阶段性测试:上完某些知识点后,老师或者企业工程师根据学生所做的课题和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面试、答辩、自我评价、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4)中期成绩总结:这次总结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在大三上学期结束后,包括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平时的表现、专家化工设计大赛作品的评价、企业对学生课题的反馈等进行中期总结,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进行方法论指导,提出下学期的目标;(5)最后专业课成绩评定:最后专业课成绩进行A、B、C、D四个等级进行划分,其中阶段性测试占40%、中期成绩总结10%、企业专家评价10%、课题完成情况10%、专业综合能力20%、化工设计大赛10%。目前,整个评价体系尚在完善中。

第9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过程 中医药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29

有机化学是各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大一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以后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又要尽快适应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并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时,还要不断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技能等方面的指导。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体会。

1 紧扣教学大纲,勾勒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

在中学时学生已经学过了化学,到了大学化学有了更为详细的分科,有机化学主要学习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讲解绪论时特意安排了一节课,根据大纲分析有机化学主要内容的框架结构及各章节的编排。将基本框架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

2 授课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注意与中学内容的衔接

第一,授课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不必机械地按照教材讲解。我院各专业基本上理论课为72学时,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完有机化学,并使学生接受和掌握,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课时,对课本内容作必要的删减,对中学已学过和对以后的学习影响不大,或者在以后的其他课程中还会重点学习的内容可作简要介绍。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应注意与中学教材的衔接。大学化学是对中学化学的拓展和深化,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的学习。

第三,注意学生课堂反应,及时归纳总结课堂内容。中学时教师讲课速度很慢,往往一页内容讲好几节课,而且还会反复复习,大学教师讲课速度快,一节课能讲好几页,而且不一定按照课本上讲,没有预习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到哪儿了,讲的什么内容,有些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不听教师讲解。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提醒学生课前预习,讲课内容的起止页码,只需对书上没有的、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才要作笔记,课堂上要尽量理解讲课内容。大学有机化学一节课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因此教师对授课内容应及时归纳总结,还可布置相关作业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让学生做到掌握知识时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特别是对于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这部分内容,以往常利用平面图形和实物模型来讲解,平面图形过于呆板,在大教室运用实物模型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且它们体现不出电子的激发、原子轨道的杂化、形成分子轨道的动态过程。我们借助Flas放映三维立体图片的动态变化过程,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于学生理解。

第二,将理论讲授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比如学生通过性质实验,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第三,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源于疑,提出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提出的问题既要注重与旧知识的联系,又要能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层层深入,可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互相讨论,相互启发,加深印象,那么在教师讲解后学生就能更好、更深刻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4 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是一个创造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学, 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而是一个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条件,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 对一些基本定律和基本概念, 注意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层层分析,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其次, 集中精力弄清基本概念、命名、反应、性质的来龙去脉, 掌握系统的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抓重点和关键以及不易理解的内容, 删除陈旧内容, 将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略讲, 甚至不讲。第三, 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 尽量穿插一些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 包括药物、环境、生物等各个领域中的新成果、新进展, 教师在教学中跳出书本的限制, 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与能力的训练, 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这样, 不仅可以活跃学生学习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不受老师惯性思维的影响。

5 关心学生,时常与学生沟通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质,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某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也常常会“亲其师而重其课”,可见教师平易近人,言谈文明,关心学生,平等待人,才能形成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特别是对于高中没有选修化学的学生,他们本来基础就比一般学生薄弱,对学习有机化学感到无从下手,缺乏信心,而如果大一时没有打好基础,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往往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逢化学必不过”的局面。所以对他们教师应该更加关心,增加答疑时间,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备课,做到教授知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还要不断探求新的、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铁步荣.有机化学[M].科学出版社,2005.

[2]吕惠柳.有机化学教学经验与体会[J].药学教育,2005,21(3):34-35.

[3]王萍.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2,39(5):254-255.

第10篇

1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对毕业设计环节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将来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方面的工作,另一部分打算将来考公务员或考特岗教师,所以,对毕业设计只是参与而没有积极性,特别是在民族学生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指导教师应该从新疆大化工大石油的角度,特别是我国的能源建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已向新疆倾斜的现实出发,向学生讲明本专业在新疆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去化工企业就业,并向学生介绍新疆的化工企业,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就业观,从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进而提高对本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视。如果条件允许,应该请化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向学生做专业方面的宣讲,让学生听一听来自生产一线的最新信息。目前,在新疆境内只有新疆大学开设有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每年毕业一个民族班一个汉族约60名学生,而新疆境内的化工、石油、煤化工等国有及民营企业正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应该是供不应求。2014年新疆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评为新疆紧缺专业,投入400万元资金作为专业建设经费,因此,不论从外部环境,还是从学校内部环境,本专业的发展都有广阔的前景。作为毕业设计教师应该把这些优势向学生讲清楚,教师本人也应该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寻找有实践背景的设计题目,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生的构想

在实践教学基础上,应该聘请企业工程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毕业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课堂知识与实践知识不至于产生脱节,使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得到同步提高。如果毕业设计题目是源于生产实际的题目,企业指导教师提供的资料和文件都是企业经过多方调研或从生产实践总结的内部资料,学生知道题目的真实性又与今后的工作有密切联系,则会使学生更加热爱真刀真枪地锻炼,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深入企业调研和实践,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指导教师言行对学生选择毕业设计的影响

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每年由指导教师出毕业题目,再由学生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平时给学生印象较好的教师,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比较跟这类教师做毕业设计,相反,学生不太喜欢平时讲课平淡或对学生要求及其严格的教师,学生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就怕设计不过关,拿不上毕业证。因此指导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到为人师表,人性化管理,充分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中,不能认为为难学生,特别是民族学生,由于汉语水平较低,普遍存在惧怕毕业设计的心理状态。

4指导教师职称职务对学生选择毕业设计的影响

学生中普遍存在愿意选择职称高、学历高的教师做为自己的指导教师的现象,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目前有9名教师,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4名,实验员1名,学历均为本科及硕士,总体来说,本教研室教师学历和职称偏低,所以,教师应有一种紧迫感,争取尽快晋升职称,才能取得学生的进一步认可和信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总结

通过对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选择毕业题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好的毕业设计课题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反映专业的最新技术进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编制的毕业设计题目,在满足本科毕业设计目的的前提下,将学生的毕业去向、用人单位现阶段的任务、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课题的综合性,实际性,前沿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2)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而提高,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和自己的管理教育水平,因材施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3)教师应有上进心和紧迫感,多争取科研课题,多与企业联系,并尽快晋升职称,职称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红梅 努兰·苏力坦汗 单位: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第11篇

1小学教育教学现状

1.1专业定位对于小学教育专业,钦州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才,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对现代化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和补充完善,可以使其更好的适应小学教育专业化学教学的培养方案.

1.2化学知识需求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反应过程,掌握基本化学现象的产生原因,学生能够对日常发生的化学现象做出科普的解释.通常需要化学专业学生掌握复杂的热力学、动力学等知识,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定义概念和灵活运用知识解释现象即可.

1.3化学知识体系现状我院在小学教育专业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化学教材是陈超球编写的《大学化学》.我们把教材中的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烃和烃的衍生物、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等知识进行了重新归纳,并将现有的知识体系分为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材料等知识体系.整个教材虽然只是面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用教材,但是教材中有些知识体系还是有待整合,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讲授.

2教学改革措施

2.1内容改革

2.1.1优化知识体系陈超球编写的《大学化学》各章节知识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材的知识体系可以归纳为无机化学体系、物理化学体系、分析化学体系、有机体系、材料化学体系等几个知识体系.教材在各章节均介绍得比较详细.教材中某些知识板块,如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原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等,虽然理论非常经典,知识体系性很强,但这些知识可能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会很少用到.因此,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对知识体系重新梳理,建立一套对小学教育本科生针对性强的知识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化学知识需求情况和目前化学知识体系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将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大学化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并进行了以下知识体系的整合:第一知识体系包括与小学教育本科生将来应用相关性强的章节,如物质的状态、溶液、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农业等章节.这部分章节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将来工作的契合度较高,将来工作中很多问题需要相关知识作解释,因此我们对该知识体系进行重点教学;第二知识体系包括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烃类及衍生物等章节,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多,很多小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都能结合起来,因此,对于这些知识点多的章节,我们采用以实例为载体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改变原来按部就班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第三知识体系包括与小学教育专业应用的相关性不是很高的知识,如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原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化学平衡等相关章节,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知识的理论性强、相关计算题多、知识更加抽象、与实践直接相关性差,因此,我们对这些章节的知识深度的浓缩概括,让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只掌握相关概念就可,而对学生在这部分章节的复杂运算能力不做统一要求.根据以上的原则,把《大学化学》中包含个知识体系的章节的讲授情况进行了分类,见表1.

2.1.2完善知识体系新世纪以化学为基础的各领域如环境、卫生、材料、医药等都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新型的材料被制备出来并在各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相对飞速发展的应用领域,我们经典的教材在与实际生产生活中各种新知识的结合方面却明显滞后.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把最新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化学知识不断地补充到现有知识体系里,以更好的实现教学过程,培养更优秀的新世纪人才.

2.2教学方法改革

2.2.1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更好的教与学的互动,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基于这个想法,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改革方案,在讲授下节新课之前,提前将要讲授的章节告诉学生,并设计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互联网的信息对该例子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2.2.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的走入了课堂.作为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负载知识的信息载体,多媒体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多媒体在各层次的教学活动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某些不合理的应用方式也逐渐产生,照本宣读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对推导性知识学习时,往往对推导过程印象不深刻,只用多媒体往往对推导思路掌握不牢,此时如果结合传统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推导,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结合起来,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3对知识进行巩固在以往的化学知识巩固方面,任课老师一般都会非常注重计算相关的化学习题的安排,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学生轻概念、重计算的问题,有时计算题能做出来,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往往含糊不清,另一方面,有些计算过程很繁琐,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些计算既很吃力又没有实用价值,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布置作业,一般以生产生活中的例子为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而且锻炼了学生创新性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2.3加强教学实践结合钦州学院现有丰富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实验室不仅有各种基础的传统实验,而且我们还整合现有的实验设备建设有开放性实验平台.我们利用该实验平台为学生安排了“补钙剂中钙的测定”等开发性实验,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化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方法和规则,通过开放性实验平台的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创造力也均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同时,通过自己安排设计实验,学生在熟悉科研过程和培养团队精神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

2.4考核方式改革结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化学教学的特点和现在化学的知识体系,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考核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和创新性实验成绩,该成绩的计算能够提升学生上课和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该成绩最后按10%的比例折算计入总成绩.

2)考核期中成绩:期中考试我们不采用常规的试卷考试形式,而是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一个化学现象,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对现象进行探索解释,然后指导学生写作形成论文,在这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极大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该成绩最后按30%的比例折算计入总成绩.

3)考核期末成绩:期末考试采取试卷闭卷考试的形式,在试题安排方面,尽量安排科普类的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相关知识考查,这样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储备,更好的完成小学教学的任务.

第12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预习报告 实验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102-02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学生的很多实验基本技能都通过这门课学习到的,很多实验习惯也是在这门课程中学习和养成的,良好的实验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不好的实验习惯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其他实验科目的学习,影响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是个人在从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个常见问题[1]和几点改进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虽然授课教师一再强调预习的重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把预习当作任务完成,只是照抄课本,等着上课时老师讲解,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等,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2]

归根结底,一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二是教师监督的力度不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目的,还要从提高兴趣和加强监督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提高实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刚刚升本的二本院校,生源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不能和一些重点院校相比。教师要花时间和精力,想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无机实验相对于理论课,还是一门比较轻松愉快的课程,很多大一新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上课方式,一方面觉得这种方式新鲜自由,另一方面可能就会在思想上轻视实验课,导致态度不认真,对于实验课本上给出的文字说明一下子感兴趣起来也是很难的。作为教师要针对开设的实验项目,在学生预习之前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预习时带着问题去预习,提出的问题也要精心设计,例如,粗盐提纯实验,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如:(1)在本实验中为什么用Na2CO3除去Ca2+、Mg2+等杂质,而不用别的可溶性碳酸盐?除去CO■■时为什么用盐酸而不用别的强酸?2.除去Ca2+、Mg2+和Ba2+时,为什么先加入BaCl2溶液,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3)粗盐中的KCl又如何除去?再如,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实验,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制备和提纯五水硫酸铜实验中,加热浓缩溶液时,是否可将溶液蒸干?为什么?(2)如果不用水浴加热,直接加热蒸发,是否能得到纯净的五水硫酸铜?

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帮助学生预习[3],特别是网络视频,通过看视频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实验基本操作过程,这样直观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讲述教学效果要明显得多。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学校网站的相应位置链接视频,也可以利用个人的微博链接相关视频,或者是根据学校实情自己录制视频,这样实用性更强。

(二)加强监督力度

首先要严格要求实验预习报告的写作形式,为了防止学生照抄实验课本,实验预习报告应要求学生用流程图,或者是图示法表示。无机化学实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制备实验,一种是性质实验,制备实验要求学生将实验步骤用流程图表示,而性质实验通常用图示法表示,并要求学生预习时将实验现象用理论知识分析出来。这样学生必须提前仔细阅读实验课本,然后总结出实验步骤,并分析得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其次是加强预习效果的检查,预习报告的形式仍然可以模仿抄袭,有些学生预习报告格式等都很符合要求,而实验操作时效果很差,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减少这种应付老师检查而写预习报告的情况,建议教师在实验前的讲解阶段增加一个提问环节,随机提问学生,并记录下学生的回答情况,作为平时分的一个参考依据。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的表达能力

授课教师通常会发现,虽然学生完全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但是数据记录本上记录的现象各种各样,有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时地拿着自己的试管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颜色,这个是什么现象等。这现象说明很多学生不会科学地描述实验现象,很多时候对实验的现象观察也不细致。对于刚接触实验课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实验过程中一般要注意观察什么现象,常见的颜色变化如何描述,常见的沉淀现象如何描述,有气体产生时如何描述等。每次实验课结束时,在给学生签记录本时看到不科学的现象描述要及时纠正,另外还应该在实验结束后向学生公布科学正确的实验现象。[4]帮助学生及时自我改正,并学习科学的表达方法。

三、合理的实验成绩考核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的化学实验课的考核都是以考查的形式来进行,实验考核通常是平时占70%,期末占30%,平时分占了大部分,平时分评价方式和期末考核方式各种各样,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5],可以说很混乱,这种评分机制下通常会使实验课的成绩平均化,大家的成绩都差不多,认不认真上课,成绩都差别不大,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实验课的积极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应该在学期开始就公布考核方式,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平时分70分细化为:预习20分,课堂实验操作30分,实验报告20分,每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而课堂实验操作的30分,可以打破传统,采取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课的表现自己打分的方法,对学生端正上课态度也是一种激励。

期末考核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卷面考试,一种是操作考试。卷面考试可以和传统的理论考试相同,这里不作讨论。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是一种很好的检测学生独立操作实验能力的方法。实践考核关键是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以硫酸铜产品水分的测量的考核题目为例,具体的评分标准可如下:

以上只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解决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将好的教学方法及时和大家分享,共同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易琼,李玲,王娟.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中学生的问题及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2] 丁唯嘉,罗志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几点体会[J].广东化工,2011,38(7).

[3] 付顽,徐稚琴,李领娇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