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内涵

时间:2023-09-25 18:0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内涵

第1篇

[关键词]武山旋鼓;文化背景;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67-02

鼓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因其气势豪壮、场面磅礴而成为古代战争中的指挥工具之一。古代天水乃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争频繁,使鼓得以根植繁衍于民间乡土。武山旋鼓作为战鼓的变种,以其粗犷、热烈的风格,深深根植于渭水河畔。

一、武山旋鼓的起源和产生

武山旋鼓历史十分悠久。根据民间传说,武山旋鼓起源于“牧童赶狼”。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今天的天水武山县一带有一个放羊娃,他长年累月放牧于荒山野岭之中。然而,这里林木丛生,经常有野兽出没,牧童的羊群经常受到狼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勇敢、机智的牧童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利用被狼吞食所剩的羊皮自制了一面羊皮鼓,将其经常带在身边。每当遇到恶狼等野兽,他便在山间点燃篝火,敲起羊皮鼓,并绕着火堆旋转起舞。狼见此情形,只好落荒而逃。

这是广泛流传于武山县南部山区的关于“牧童赶狼”的民间传说,不难发现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历史实貌:武山一带,地处西秦岭,历史上属于秦州地界,“在上古时代,天水地区森林茂密,草原辽阔……天水地区林茂草丰和水源充足的环境,也非常适宜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野兽的出没,势必危及人类和家禽的安全,勤劳智慧的祖先,为了求得生存,在与野兽的搏斗中,逐渐认识到了声音和火的作用,创制了羊皮鼓,于是有了“旋鼓起舞”的习俗。先民这种出于自卫的方法,经过历史的沉淀、流传,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武山旋鼓。

二、武山旋鼓的演变和发展

秦州在历史上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的西秦边陲、汉末三国的秦州战场、两宋金元的秦州地界,无不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在战争中,作为战鼓变种的武山旋鼓再度流传到了民间。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阳节。在我国民俗中,端阳节这一天,人们习惯吃棕子、饮黄酒,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端阳节的许多习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

在端阳节这天,武山农村的青年早早起床,带上自制的羊皮鼓去“点高山”。所谓“点高山”,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因其所堆柴木积如高山,故称。点燃“高山”后,青年小伙们便开始绕着火堆表演羊皮鼓。“表演时少则十余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执鞭,或敲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践自创了许多敲打羊皮鼓的套路,比如“二龙戏珠”、“烟雾缠山”、“八门套九星”、“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等,这些敲打旋鼓时所形成的套路,后人称之为“旋鼓舞”。

旋鼓舞除了具有镇妖避邪、驱狼赶兽的作用外,同时也是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祭祀歌舞。

在古代,人们为了祈神赐福、消灾去祸,常常举行一些祭祀性仪式。直到今天,这种活动依然广泛存在于西部农村。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左右,村民们怀着收获的喜悦心情,开始进行他们的公祭活动。这一祭祀活动由一些神灵公祭人员主持,他们在神灵面前烧香许愿,祈祷神灵保佑一方水土,保佑一方百姓。

三、武山旋鼓的构造

武山旋鼓是武山民间祭礼舞蹈的主要道具。它由三环九叶组成。传说这三个环形分别象征着伏羲、女娲和轩辕。也许因为“九”在中国文化有的意味,武山旋鼓的梅花环上又套了九个小环,称为“九扣”或“九叶环”。

(一)鼓形与鼓面

武山旋鼓以铁圈为箍,鼓面为精制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仅1毫米,薄如蝉翼。鼓面上绘有图案,多是八卦图。在使用前通常将鼓平放于地面给鼓面,喷洒少量水进行短时间渗透,以防间隔使用后鼓面爆裂。

(二)鼓柄与鼓圈

鼓柄外部用布条或麻绳缠绕,一是防止铁柄磨手,二是易于握持。此外,还可将鼓圈与鼓环连接在一起。鼓圈以扁平的铁条弯曲而成。

(三)九叶环

钢环上套着三个直径约3厘米的小钢圈(上套九个小环),叫作“九页环”或“九连环”。当地人称之为“三环九扣”,摇动时互相碰撞,唰啦作响。

(四)鼓鞭

鼓鞭不是木制的,而是用30~40厘米长的数股软柳条为芯,外用彩色毛线缠制而成,线头打结,使其甩打更有力度和弹性,击打时声震数十里。

四、武山旋鼓舞表演的基本套路

旋鼓的表演多系群舞,偶尔也有独舞。表演者左手执鼓右手执鞭,边舞边击鼓面,鼓上下晃动,鼓声与铁环撞击声浑然一体;舞姿活泼潇洒,鼓点欢快热烈、清脆嘹亮;舞蹈动作粗犷剽悍,或奔或跳,若癫若狂;击鼓者口中念念有词,或说或唱,若吼若啸,愈跳愈狂,愈打愈烈,可谓人助鼓力、鼓显人威,直至驱逐了邪恶,他们便双手擎鼓对天,以示胜利。

武山旋鼓舞根据不同的鼓点节奏展示不同的舞姿和造型,基本舞步为进行式而富于变化的圆舞场,如水面浮萍,轻盈游动。时层层围拢,如百花盛开;忽纵横穿插,欢奔如织;随鼓点节奏,时分进合。传统套路有“蛇退皮”、“二龙戏珠”、“白马分鬃”、“九折十八式”、“太子游四门”、“狮子滚绣球”等军事阵式,摇环狂舞,节奏欢快。

旋鼓舞表演基本动作包括纵跳、横跨、马步、仆步、踮步、跑跳步,上、下、左、右击鼓,转身击鼓,亮鼓面,转鼓,翻鼓,摇鼓锤等。队形变化包括圆形、“十”字形、“8”字形、蜗牛形、“S”形、正方形、二列纵队变四列纵队等。

旋鼓舞的基本套路有以下六种:

(一)太子游四门

由两个人组成一组,一左一右,动作似金鸡独立,抬腿稍低,起跳下落时脚跟用力蹬地,然后跑一步,再做下一个动作,跟前一个动作一样,只是左右相反。这样边跳边走,时间根据队员的体力而定。

(二)五凤朝天飞

由领队耍开,队员跟着左一个扇鼓,右一个扇鼓,然后腾空飞出二起脚。这样接二连三踢十多次,动作要连贯有力、起落有致、合拍合节,往往引人入胜。

(三)烟雾缠山

由一群健壮英武的男子汉敲击着“九连环”的旋鼓,排着长队围场边跑边鼓,边鼓边舞,鼓舞结合,时而鼓击七响,队列“S”形的旋舞。

(四)蛇蜕皮

又称“十字梅花”,即由领队带动,先层层围拢,后层层展开,如百花盛开,似金蛇蜕皮。

(五)狮子滚绣球

鼓锣交替,各敲两点,迈步前进,中间队列组成球状,外边单列侧身横跃,交叉变换队形,欢快悠然。

(六)二龙戏珠

三列纵队跳跃上前,中队旋成球,两侧队犹龙翻腾,鼓击五响,九叶环两响。

此外,还有“十字梅花”、“八门九星”、“齐王乱点兵”、“白马分鬃”、“九连环”等套路。每换一个套路都由领队的“鼓头”用鼓声点示,随着套路的变化,步伐也随之变化,有时纵跳,有时横跨,有时左右踮步,有时坐马式狂奔,剽悍莽撞,粗犷勇猛。但莽而不乱,粗而不野,鼓手们从不踩别人,安全无恙,队列井然有序,鼓声雄浑有力、错落有致。

五、武山旋鼓的前景

作为鼓文化的一种,武山旋鼓以其粗犷、热烈的独特风格和携带方便、制作简单等特点,已发展成为可以与兰州太平鼓相媲美的又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旋鼓与太平鼓一起可称誉为“陇上双鼓”。

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第3篇

1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岁月衍长,时潮隐退,人类历史沧桑变迁,饱含人类精神造物起点和逻辑思维模式印痕的民俗艺术依然鲜活留存[1]。民俗艺术,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2]。民俗艺术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在表现形式上它是生活的剪影,其剪影符号是我国不同地区民俗文化生活中吉祥、祈福的寓意象征。目前,我国的广告设计在汲取民俗文化元素的设计运用上,还处在模仿和学习阶段,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性理解远远不够,较少考虑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审美协调问题。有时加进去的设计元素,其效果与初衷出现差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民俗艺术的展现和保护,表明了数字技术对文化艺术领域的重大影响,各种艺术形式通过数字化媒介交流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主体的数字资源。广告设计的发展已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升其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对广告作品的审美需求,探索如何将民俗艺术元素运用到广告设计中,是广告人的时代责任。

2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运用

2.1将民俗艺术元素作为消费情感的切入点,提升广告的文化设计内涵民俗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各显风采,例如民间工艺品、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建筑雕塑、刺绣染织、舞蹈艺术、服饰、玩具、剪纸等等,各类民俗艺术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如何运用现代媒体的技术手段,展现民俗文化的设计元素,广告设计者应注重跨地域消费者的心理感受,着眼于他们的情感消费需求,通过民俗文化的符号元素设计,在广告中推动市场化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因此,广告设计应将民俗艺术元素运用在创新设计之中,立足于体现民俗文化的时代精神。在触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赋予更多的“情感”表现力。这里所指的情感,主要是指使用者在接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3]。广告设计运用现代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情感化的表达,重新诠释民俗艺术元素的内容,从现代设计观念的角度获取新的表现形态,为广告设计增添了新的趣味。例如剪纸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本色内容,常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接运用剪纸元素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将剪纸艺术造型特点或者构图形式转化为广告表现的内容。如剪影表现技巧,就是运用阴刻和阳刻的两种塑形手法,使画面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洁细腻、空灵剔透的特点。第二种是运用民俗元素所表达出的精神层面,以情感表达为设计目的,调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表现出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通过广告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情感共鸣,由此达到突出主题,更好地促进信息传播的目的。例如乌江榨菜的广告设计,运用剪纸的单色表现,采用具有象征性的色彩———红色,红色集吉祥、喜庆等于一身,色彩的象征性触动了受众的心灵,美好的寓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造型上选用京剧人物形象,并配以京剧的发音,生动形象的人物配以我国传统腌菜,相得益彰,剪纸这样一个传统技艺映射出产品本身悠久的文化。通过在广告设计表现中诠释民俗艺术元素,使得广告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

2.2民俗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意境构成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民俗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为构想,在设计作品中的真实流露,形成一种视觉表达语言。通过这种视觉语言,表述广告设计中独特的文化意境,形成独具风情的审美艺术画面。例如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皮影的表现方法。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戏曲样式,民间也称其为“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羊皮戏”“人头戏”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折射出西汉悠远的历史文化痕迹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剧场的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及诉说的戏剧故事,在广告设计的表现上极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视觉设计上,通过运用光影随机移动的方式,可以展现其剪影图像。把皮影的光影对比效果与视觉设计的通透效果相融合,给消费者以幽古的审美满足,使他们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思乡怀旧的情感共鸣。这种主题意境的营造与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灵感体现。意境设计语言,其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反映出现代派的抽象审美需求,也能体现出后现代派对传统文化解构的现解。因此,广告设计语言在运用境界表现设计主题时,这种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式形象[4]。意境并非受限于某种固定的形式,而是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氛围。正如水井坊电视广告(金狮篇)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形态,以雄狮为图腾,通过水墨渲染出日晷和祥云,体现出广告对意境的表达,庄重醒目,烘托出产品的历史感。将意境与广告设计相结合,是将中国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赋予广告设计作品中[5],是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内涵的作品,让消费者感受到充满民俗文化的意境。

3发展趋势

广告艺术在设计构思上,赋予了民俗艺术更多更新的设计理念,它把民俗艺术元素的传播方式带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境界,使民俗艺术元素在运用中得到创意的诠释和技术的升华,体现出民俗文化在艺术传承中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民俗文化的艺术元素已经成为有创意广告的设计支撑。创意广告的设计作品,其市场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语言,用户通过设计语言才能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内涵。无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表现民俗艺术元素特色主题的广告设计,直接表现或者间接表现,以民俗艺术元素为主题的广告设计作品会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此,民俗艺术元素为广告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挖掘和探究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使民俗文化元素的艺术设计符号与广告设计理念达到高度统一,是创新型广告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

4结语

现代广告设计不仅仅传递的是单一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现代科技引领文化的发展,如数字报刊、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扩宽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公众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新互动”形式,用民俗艺术元素丰富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让民俗艺术元素更加生动地走进公众。作为文明古国,让民俗文化爱好者通过广告作品感受文化内涵,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赋予了民俗艺术元素“新”的生命力。

作者:刘娟绫 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第4篇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能够通过民俗文化来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体现出世代相传的文化习惯。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着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音乐文化以及民俗歌舞文化等。而幼儿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就应该从小班开始了解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从而能够在将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对我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民俗内涵,还原民俗特色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虽然每个民俗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但是节日中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传承的理念和意蕴都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春节要吃团圆饭,主要是体现出合家团圆的理念;给长辈拜年与发压岁钱,能够体现出互敬互爱的美德;而在清明时给先人扫墓和祭祀,都能够体现出对于生命的颂歌等。在进行幼儿的节日民俗教育时,只有抓住了民俗内涵,才能够更加深入的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从而达到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今后起到传承与保护节日民俗文化的作用。

首先,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该先突出以人为主体的节日,充分的了解到不同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才能够找出更多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节日的内容与习俗。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春节拜年作为教学内容,先让幼儿模拟日常拜年的方法,再创设一个情景教会幼儿怎样拜年才是正确的,教会幼儿多种表达祝福的方式,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长辈打电话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

其次,由于现在的节日民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个节日中间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就不能够脱离这些节日民俗本来的文化内涵,应该把传统节日的文化还原出来,体现出节日中原有的民族特色。例如,在元宵节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制作灯笼、猜灯谜等活动,在中秋节让家长带着幼儿一同赏月,能够在幼儿学会了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节日的民俗乐趣。

二、丰富民俗形式,体验民俗趣味

由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民俗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有很多节日当中都包括着特定的活动与饮食,例如,在元宵节应该吃汤圆猜灯谜、在冬至时吃饺子、在端午节划龙舟等,通过带领幼儿领会到这些具有趣味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在民俗节日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也能够让幼儿真正的体会到节日民俗中的乐趣,促进节日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

首先,由于幼儿的天性比较爱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节日民俗改变成为适合幼儿参与的趣味游戏,吸引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时,可以先给幼儿讲述划龙舟的具体操作规则,然后把游戏改编成为用长木板绑住五个幼儿的腿,通过五人两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精神。

其次,在为幼儿讲解节日民俗习惯时,最直接、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情境体验当中,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全面的认识。但是因为真实的情境一般都比较随机化与生活化,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创设更加适合体验民俗活动的情境,使幼儿更加真实的体会到节日民俗的特点与乐趣。例如,在讲解元宵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猜灯谜的情境,虽然幼儿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而在讲解春节时,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情境,比如教会幼儿贴春联、挂鞭炮等,真实的还原出过年喜庆的氛围。通过营造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更加丰富的节日民俗内涵,提高对节日民俗的喜爱度,从而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三、寻找民俗传统,传承民俗魅力

我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仪式,具有传统性、多样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很多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都已经淡化。例如,传统春节中晚辈需要当面给长辈拜年,现在都逐渐被短信、电话或者外出旅游所替代;原来在春节需要放烟花炮竹,出于对环境保护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也逐渐的被禁止;而在传统的清明节中,出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踏春等活动,都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的消失,也会造成后人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理解,从而逐渐的丧失对于节日民俗文化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是询问当地的老人、专家,对当地的节日民俗习惯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些节日当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便于场景模拟操作的节日民俗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例如,幼儿教师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幼儿去烈士林园扫墓,并且组织踏春和放风筝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淡出的民俗文化。

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浅析;新时期;油画创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将文化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也为我国的油画创作和发展开启了崭新的时代,我国油画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和全速发展的跨越期。在这样的新时期和大背景下,我国的油画创作必须要承担起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又要不断地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方式,让中国的油画创作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 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油画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油画虽然发源于西方,但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就产生了本土的气息。因此,中国的油画事业要不断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吸收借鉴优秀的民族文化,走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的发展道路。要不断尝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相融合,促进油画创作的民族化、本土化特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油画作品的自身竞争力。

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油画创作,更要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不断吸取养分,促进自身发展。油画创作要尽量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继承传统中吸取营养,注入活力,将神秘的东方文化和华夏精神内涵,融入到崭新的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之中,用油画的艺术语言表达东方的神韵,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富有中国独有文化内涵的油画作品。道教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老子的清静无为和庄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解脱境界,都为中国油画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依据。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绘画等各种元素吸收进去,为我所用的话,将会促进中国的油画艺术自身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将为中国油画的创造提供重要的精神基础和价值理念。所以说,油画从走进中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生根发芽,与中国五千年文化息息相关,与华夏儿女的生产生活一脉相承,与中国文化血脉相通,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油画创作才能深入人民大众,才能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在新时期、新阶段,油画艺术创作必须要借助民族文化的发展平台,不断讴歌主旋律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才能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的茁壮成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必须吸收中国民俗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扎根于民间的民俗文化,在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后,产生与广大人民群众悠久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这种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是民风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民俗文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完整而真实地再现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伦理理念等民族特点。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为中国的油画创作创造了重要条件。

油画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它的发展壮大就一直离不开中国文化,尤其是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中国民族中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伦理文化、祭祀文化、节日文化等等,丰富的民族元素,为中国油画创作提供了众多的素材。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幸福、欢乐、美好、顺利、健康、吉祥、财富、平安等等精神追求和现实愿望,也给了中国的油画创作更多的灵感来源。要想将民俗文化完美地融入到油画创作中,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油画艺术家要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种民俗活动中去,真实感受民俗文化气氛特点,从中深刻领悟民俗文化的深层含义、精神意义、社会价值、人文关怀等因素,在这些民俗文化和活动过程中,发现创作的灵感和源头,并用油画创作真实而完美的展现出来。其次,要保持对异地风俗的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秘感。油画作家不能紧紧局限于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还要随时关注自己熟悉地区以外的地区,甚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和民俗习惯,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发掘,去探索,去追寻,不断地深入异地边疆地区,进行采风活动,为油画创作注入活力。再次,要积极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喜好之情。创作灵感大多处于喜爱。中国丰富民间艺术和作品,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影响深远,贡献巨大,而且与中国民族的发展成长息息相关,要开启创新思维,用油画作品展现美好的民族文化。要怀着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强烈热爱之情,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民族化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 丰富油画创作的文化内涵

如果油画的表现力比做一棵树的话,那么丰富的内涵就好比是土壤中的养分,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油画作品的风格特点,感知油画作品的内涵。美术本身是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业的一种,它运用现代的视觉艺术来表达文化的吸引力。所以,美术要具有广阔的时空内涵,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那么,油画作为美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繁荣、兴盛。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油画创作也必须要有丰富的内涵和自己的独有特色,这种特色往往来自于中国的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拓展力度和方式运用和表达于油画的创作之中,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油画创作的鲜明特点的本土化、民族化作品。

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格局,强调了文化兴国战略的主要意义和地位作用。油画作为美术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载体,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油画创作的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中,中国的油画创作只有顽强地根植于我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之中,才能不断地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不断汲取中国民俗文化的养分,积极吸收借鉴现代艺术的成熟观念与先进画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通过这样的顽强努力,中国油画艺术才能真正滴的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魅力,才能在世界油画发展史上,书写中国油画发展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确定中国油画在世界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之,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油画创作一定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中,以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根为魂,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不断提高中国油画的发展动力和独特魅力,最终不断提高中国油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筱,顾静洁.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9).

[2]孟刚.浅谈新时期油画创作[J].大舞台,2012(03).

第6篇

摘 要:语文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语文的教学要反映社会的变革,语文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民族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万象等内容则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缩影与写照,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民俗文化资源,语文教育的生命是植根于生活的,民俗文化是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民俗文化。

摘 要:语文;民俗化;渗透

一、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在世界各国都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时候,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中小学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中小学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的充实语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住了几千代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通过民俗记录下来。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九月九日以上东兄弟》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登高”、“茱萸”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终要体现。《清明》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

(三)通过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中国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清明时的祭祖,中秋时节的赏月、重阳时节的赏菊、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准则。传统节日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如“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牛郎星和织女星,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总之,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起到激发民族自豪感,扩大视野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恰当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7篇

民俗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时空,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国务院已公布我国春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这决定了民俗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构造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后,开掘民俗文化资源,最能突出校本特色课程──学校课程,民俗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学校课程和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资源。我们庆阳的学校课程可以编写庆阳“五绝”、陇上名人、地方历史文化。像镇原的乡土教材《可爱的家乡》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学校课程的开发,不仅弥补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教育学生,易被认同和接纳。

语文课程是传承民俗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文化精髓,了解独特的民族艺术,提高语文素质。在语文新课程学习中,对我国丰富的地域民俗及文化的传承中所面临的急剧变迁、转型、重构、文化融合,亟待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已经是语文课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资源是语文课程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语文教学应有机的结合学校课程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文化和思想教育,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振奋民族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

第8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各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况

(一)民俗文化资源的内涵

民间风俗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民间信仰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节日习俗等[2]。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特征。民俗文化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和特征的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性。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阶级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多样性。民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多,二是民俗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众多。3.传承性。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类世世代代相传的。4.时代性。民俗文化资源是某个时代特定的产物。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的开发过分商业化。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使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始价值逐渐流失。(二)外来文化侵入带来的冲击。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外来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侵蚀着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三)重开发,轻保护。一些景区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无限制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而忽略了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是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三.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持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最淳朴的本色,不经任何刻意的修饰,不跟风模仿。2.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以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为先导和前提,不单纯追求眼前的利益。3.正确认识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与外来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指导和政策性扶持(1)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严格化、科学化。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应向有关部门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方案、效益预测报告等书面报告。相关部门对其评估,并严格审批。(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相关部门对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监督。对那些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部门应鼓励并给与大力的支持。对于那些不科学的开发利用,应依法取缔。(3)加强立法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进行保护。(4)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大众树立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

2.科学合理地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1)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

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及区位优势等。利用当地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只是单一的,仅仅包括风土人情,而应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并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

(3)重视质量,走精品化道路

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注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着重突出我国的民俗文化特色,走精品化道路。

(4)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在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也应该贯彻这一观念,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创新

(1)思维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所以要求从思维上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推出主题性较强的民俗旅游。

(2)方式创新

包括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方式、旅游线路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资源开发方面,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资开发或中外合资开发的方式。

(3)科学技术创新

虽然民俗文化资源本身与科学技术并无关系,可是这里所说的科技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科技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二是运用科技再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

4.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从业人员

国家和政府的宏观指导固然重要,可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人才才是问题的关键。培养专业的队伍,运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及民俗旅游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出现问题时,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前景较为可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当前首要便是处理好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使其获得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促进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持劳斯.历史学和人类学――结构人类学序言[J].哲学译丛,1976(8).

第9篇

1民俗文化在街区景观中的价值体现

1.1艺术审美价值将民俗文化通过物质实体(景观造型、材料材质、色彩变化)巧妙地运用到街区景观建构中,使传统的审美表达与现代审美展示相融合,是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彰显地域特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经过艺术手法的提炼以提升街区景观的文化内涵[2]。如中国绘画、中国戏曲、禅宗美学和中国古典园林等的艺术表现形式讲究的是以于方寸间展现人间百态,以简约的物质形式指代无限丰富的精神内涵,常以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方式抒发个人情感,将情感体验以符号化的形式表现以传达深远意蕴。民俗文化在城市街区景观的建构可运用以上手法,通过景观的外在形式和空间布局营造出诗情画意之美,浩渺幽远之境,使观赏者触景生情、陶冶情操。

1.2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担负着记忆历史、创造历史、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大使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忘故乡情”,民俗文化的景观建构唤醒了人们的思乡情怀和浓厚的本土气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积淀和故土情怀,所以,街区景观的建构就应该更加关注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景观。通过物化的艺术手法再现这些民俗文化符号,如街区的活字地景景观、水车模型景观、桑蚕景观等,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纪念性的本能,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而且可以加大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做到都市与人文完美结合、天然与人工完美结合,保持历史文化序列完整及特色鲜明,使人们休闲于城市的街区就可以体味到独特的文化气息,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1.3科普教育价值将科普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丰富了城市街区景观的表达内容,达到了教育、启发、益智的目的,而且塑造了城市崇尚科学、现代时尚的良好形象。例如可将民俗文化中某些民间艺术的生产、制作工艺过程通过电子屏幕或标识牌展示,雕塑小品呈现或组织人们参与体验等活动;在街区绿地建构一些拼图游戏,拼图方式可以设计成平面(地景)和立面(景观墙)等多种形式,图案造型有中国地图、戏曲脸谱、动物(十二生肖)和汉字等形式,让人们随意地改变它们的形状和色彩,增强其主动参与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地集中展示某一民俗主题,加深人们对民俗文化景观内涵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并从中得到科普文化的滋养。

1.4旅游经济价值民俗文化独特且深厚,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对异质文化神秘性的需求。神秘性能使受众在景观场所空间的交换过程中得到移情于景的满足。因此,基于人们的好奇心理,街区景观在今后的民俗文化景观的建构中要做好神秘的形象创意,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景观造型的特色性,把神秘的物质生活民俗风情场景、民间信仰、饮食民俗等文化融入街区景观的建构中。以民俗文化元素为素材建构街区景观,无疑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和吸引游客的,能给人们产生视觉上的新鲜感和猎奇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对街区景观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在确保城市交通和其他功能安全运行的同时,挖掘、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民俗景观,才能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审美需求。也只有这样的景观环境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持续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景区乃至一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休闲旅游的良性循环,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2民俗文化在街区景观中的应用与创新

2.1传统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观念方面有别于西方文化,它反映出本民族与自然共融和谐的追求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后人难以绕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人所追求的造景理念。例如风水学是中华民族对于人居环境审美的独特感受,风水理论数千年来深深植根于民俗文化中,体现出法天象地的景观规划特色。在这个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市景观营造的多样性和生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4]。有了这样的根基和造景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城市景观环境在使用功能、艺术审美、地域特色、本土文化等方面的综合需求。而开放式的街区景观不同于传统的私密性园林,因其公共性,街区景观更贴近大众的生活需求,所以,势必承载着更多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反映出当地的人文景观。诸如建造园林所用的植物、山石等都应考虑到地方特色,从而有利于产生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所以,这些传统特色应该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另外,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在设计原则上要多考虑“人性化”,但由于它的公共性特点,又要舍掉部分个性化因素,才能使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的无章之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始终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存空间来考虑问题,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中找到一个设计平衡点,这是大智慧和胸怀的体现[5]。2.2街区景观表现手法赋予民俗文化新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的某些内容也会被淘汰或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其各种象征符号进行一定的继承与创新,经过材料材质的转换,物体造型的创意和整体布局的把握,将古老文化、传统美学和现代生活有机地完美结合。通过各种造景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对其进行重新建构,物化地再现民族文化的精髓,达到“形致”“传神”的审美效果[6]。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表现手法将民俗文化符号融入街区景观的创意之中。

2.2.1引借该手法将民俗文化中某种元素或符号的造型直接引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展示景观特定的内涵,建立与受众共同的认知。例如图1是位于深圳锦绣中华街区入口处的生产劳动民俗符号———水车模型景观。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从古至今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车是先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引水灌溉的劳动成果,设计师正是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创作元素,运用引借即模仿再现的造景手法,将整个景观作品分别由底座(水池)、框架、机械齿轮和汲水轮四部分以环保材料木头加工组装成形,两个汲水轮有大小之分,前后错落布局,色彩上以浅黄、中黄、褐色搭配,远处以四季常青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为背景,地面铺满开着多种花色的草本植物和灌木丛,塔状的小灌木点缀其间,迂回的小栅栏与之形成充满浪漫气息的完美画面,吸引来往的人们不停地驻足拍照留影。整个景观空间环境层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材料材质沉稳大气,充满了现代和时尚感,也赋予了景观环境特定的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艺术享受。图2是位于杭州街区以民俗符号(采桑等场面)为素材、将雕塑和壁画相结合的景观,作品由雕塑和景观墙构成。前面雕塑部分所反映的是两组青春靓丽的采桑女悠闲工作的情景,左面表现的是三位采桑女手挎装满桑叶的竹篮满载而归,小孩相随而行,小狗尾随其后,一路说笑、其乐融融;右面的两位女子一站一坐,干着农活、聊着家常,好不惬意。景观墙上面表现的是一幅高浮雕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是种桑、采桑、喂蚕、收茧、缫丝、丝织等工作流程及赏丝情景,场面宏大,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两组作品材料分别采用青铜铸造和大理石雕刻,前后深浅对比强烈,主次分明,把当时杭州古荡桑蚕民俗日常生活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2.2.2夸张该手法将民俗文化中的表现对象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以增强景观局部的表现力吸引受众的注意。例如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民谣中唱道: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耐饥燎得太[7]。由于关中地区盛产小麦,那里的父老乡亲餐餐不离面食,久负盛名的当属裤带面,不仅碗大、量足,而且味道爽口。如图3裤带面景观雕塑所表现的就是关中劳动人民日常(饮食)的生活写照。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设计师以关有的生活民俗符号———裤带面为表达对象,造景手法夸张到了极致,真可谓粗犷、壮观、大气、实在,寓意关中人民的宽广胸怀和朴实可爱的处世之道。图4是河南淮阳太昊陵广场中的景观———泥泥狗景观雕塑。设计师运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形象地表现出了泥泥狗的造型特点,将泥泥狗的尺寸放大数倍,材质、色彩及展示空间都进行了夸张放大,拓展了由原来的精神心理需求(祈福纳祥)到视觉欣赏的功能性转化[8]。

2.2.3转换该手法选取一种或多种民俗文化符号,融入其他元素,通过材料材质的转换,运用拼贴、镶嵌、融合的艺术手法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全新的景观作品,给人以新奇感。这种景观作品既是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又不失本土文化的韵味,体现了现代人文特征,从而给街区景观注入新的血液。例如杭州钱江新城街区以民俗经典符号仿青花瓷和现代材料不锈钢所构成的海螺造型的景观(图5),表达了来自岁月痕迹传递的遥远的回声及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视觉空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获得独特文化的审美愉悦,以此突出和深化新的主题内涵。再如杭州南宋御街的地景活字模型景观(图6),就是以空间转换的造景手法,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作为创作元素,设计师巧妙地将活字存放空间位置、材料材质和尺寸大小进行了改变———由原来的铅质材料转换成灰色大理石雕刻及数十倍地放大原来狭小的存放空间,配以周围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区,使受众在不同的方位和角度与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对话,改变了传统上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使用和观赏活字的局限。这种造景方式最为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中国活字印刷排版工艺,以此突出和深化新的主题内涵,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87-01

一、丽江的特色古城文化

(一)古城的选址

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央,“负阴而抱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山体既挡住了西北方向冬季寒风的侵袭,又作为城市的依托,构成城市空间的起伏变化;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阳光充沛。整个古城形成了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空间格局。源于黑龙潭的玉河在城区边界处被分为三股引入古城内部,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作为生活用水贯穿整个城区,形成大小十几条水路,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二)古城的水系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

(三)古城的民居

丽江古城的特色还有它的民居。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

(二)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第11篇

关键词:广西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69-02

现代旅游的诞生就是离开居住地去体验异地风俗习惯的过程,异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就是满足人民休闲、审美、愉悦目的的最好途径。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从追求山水风光的迤逦到体验民俗风情的转变体现出人们的旅游观念在逐步的提高,从最初的感知大自然的山水,历史的遗迹到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文化游反映出人们对于高层次文化旅游的渴求。民俗文化旅游符合人们高层次的旅游需求,这种地域性文化对游客来说充满了神秘感,最能激发游客游玩的热情。广西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近几年来,凭借其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民俗旅游作为其旅游业格局中的重要板块,它的健康发展关乎到广西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广西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寻求广西民俗旅游发展的合理途径。

一、广西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一)广西民俗旅游发展状况

广西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2010年,广西总人口4602.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711.05万人,占37.18%,其中壮族1444.85万人,占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84.4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广西境内的瑶族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占全国瑶族人口62%;同时广西也是毛南族、仡佬族全国最大的聚居区,是京族的唯一居住省份;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区占了广西面积的60%。长期以来,各民族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如瑶族的歌舞,侗族的大歌,壮族的山歌等。广西旅游业依托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旅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10.03%,2012年达到占全区GDP的12.74%,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广西正逐渐步入旅游强省的行列。

(二)广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式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民俗旅游开发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筛选和加工,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风俗、了解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首要重视游客的精神文化享受。在过去以往的民俗旅游开发中,民俗旅游开发的模式总结为六中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

广西是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之一,其民俗文化的结构和特点随着不同民族的分布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壮族的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堪称广西民族风情的四绝。各城市依据民族风情中所表现出来的“绝”为突破点,以创新机制发展民俗旅游。广西民俗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城市民族风情类发展方式

印象・刘三姐仅2011年游客接待量就达到150万人次,阳朔县实现旅游收入达到38.6亿元。作为我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主题公园的模式下,用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场景来展现民族风情。它突破了传统主题公园模式的生硬的表现手法,而是以山水实景、本土渔民和本土演员来强化观众的认同感。印象・刘三姐现在已经成为桂林山水之外的另一个知名品牌。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使得这种城市民族风情的经营方式成为广西发展城市民族风情旅游的重点工作。三江县的“天下侗寨,坐夜三江”、巴马县的“梦・巴马”也力图以这种经营方式表现自己民族的魅力文化。这些演出也得到外界的一致认可。

2.乡村民俗旅游类发展方式

2003年12月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聚居地兴建中国首座瑶族生态博物馆,之后先后建成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等9座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更加侧重于民俗文化的保护,把民族文化的完整性置于开发前面。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发展意见,2013年,经过自治区验收,13个镇村被授予了“特色名镇名村”称号,特色名镇名村是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城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民俗节庆活动类发展方式

节庆活动是一个地区在长期劳作中形成的有着特定的主题、代代相传的社会习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广西有着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农历三月初三武鸣壮乡歌圩、金秋时分漓江渔火节、梧州的龙母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节庆活动的开发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

二、广西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民俗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民俗旅游迅速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牵涉面广,民俗旅游的发展也面对着多方面类似的困难,诸如环境的制约、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等。同时,民俗旅游因其民俗文化的属性,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挖掘不足

现代旅游进入了追求文化体验的时代,民俗风情旅游则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层次,对于民俗文化的挖掘成为民俗旅游的灵魂所在。体验桂林文化不是坐着船从桂林到阳朔,也不是在景点前拍个照。文化是一种精神现在,需要很强的代入感才能让游客感知到。现在广西旅游景区开发大都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经济效益为目的,重视商业设施,对于文化产品建设投资开发明显不足。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品也由于机械化的批量生产渐渐失去了传统的艺术形象和文化价值。原生态民俗文化不仅仅是来自于舞台的,更不只是唱两支歌、吃一顿饭。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要善于营造民俗特色文化氛围,把握开发的细微之处。当前民俗文化旅游有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的趋向。

(二)保护力度不足,民族文化资源流失日趋严重

旅游业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旅游收入作为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力发展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然而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甚至消失。壮族服饰作为壮族传统文化一部分,最能体现出异域风情,在广西的许多壮寨中,日常服饰却已大都被现代服装所代替。一些饮食习惯、信仰等也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社会带来的影响是隐藏式的,不可逆转性的。环境的破坏、污染可以慢慢治理,文化的污染是永久性的。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广西民俗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以至于流失严重。一方面是婚娶宴席等民俗被庸俗化和商业化利用,另一方面却是民族语言加速流失,民族服饰、舞蹈、音乐、文物、手工艺、风俗等文化艺术面临失传,以及民族文化保护理念欠缺,造成了一些“建设性破坏”的案例,民族建筑和文物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等等。

三、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居民对于民俗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的价值观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价值观的退化就是因为观念的错误,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才会导致民俗文化的庸俗化。想要从基础方面去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从观念上让当地居民对民俗旅游、民俗文化有清醒的认识,落后地区的居民对于古老的建筑、遗迹的价值大都没有清楚的认识,不了解其价值的重要性,而是好奇居然还有人花钱看这些破旧的物品。谢彦君通过游客心理状态与目的地景观状态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居住与现代城市的居民追求原始状态的景观,而处于原始状态的乡村却倾向于现代城市。这种差异的心理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只有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内涵有了清楚的认识,才会发现它的美,它的价值,才能有意识的去保护自己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具体的来说,当地政府就应该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损害长期的利益,让民众对于政策有准确的认识,让当地居民对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有清楚地了解。

(二)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的专业性

民俗文化反应了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习俗,其真实性是游客想要看到的,但它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化资源,它的开发和保护就需要专业化的人参与其中。体现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性需要对它的历史有准确的把握,这样在开发中才能营造异域风情的氛围。科学的保护方法和措施能够延续文化的传承性,可以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商业化的产品,就需要正规的管理制度去运营。“民俗村”之类有正规企业经营,其管理制度已达到现代企业的标准。对于一些古镇,村落,只是当地政府组织村民经营管理,没有专业化的人员参与日常管理中,这些资源涉及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又不能完全以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对于这些制度的健全需要深思。

(三)民俗文化的创新性

民俗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的积淀是经年累月的,经过时间的堆积才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所以民俗文化的创新新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集中于模式的创新及技术的创新,挖掘文化的内涵,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和神秘性。民俗旅游开发的模式是根据国内二十多年的发展经验总结而来的,是在旅游业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现在,游客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需求,如何在俗中带雅,增加民俗文化的附加价值是吸引游客的关键。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是通过欣赏简单的民俗活动就能体验到的,让游客体验到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开发模式需要改进的地方。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成功的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在较大景区开发中,遥感技术可以完成大量的测绘工作。智慧旅游也在许多景区中成功施行。保持技术的持续更新也是一个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03).

[2]王德刚.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民俗研究,2003(01).

第12篇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产品”。通常情况下,民俗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也可以是以民俗文化为重点观赏和体验对象的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文化,必须要通过本地旅游的本真性描述进行展演。

真实性在民俗旅游中具体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民俗旅游产品的本真性。民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是旅游客体(具体的旅游资源)纯粹的真实。民俗旅游产品追求的是游客在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 是旅游主体(通常情况下指旅游观光客)感受的真实。旅游主体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作为旅游产品的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保护都留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有可能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例如锦里每年最隆重的“游喜神方”活动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从宋代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举行隆重的“接喜神”活动,而且至今仍然保留这样的习俗。以其民俗文化本身解释,“喜神方”活动沿袭至今,活动的内容、方式、参与者等都基本保持原型;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观光客的眼中看到的表演实际上也是最真实的表演。如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要素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后, 有些就会逐步消失, 有些则会作为一种残留的文化因子以礼仪、装饰、信仰等文化要素保留下来,继续延续下去。旅游业充分赋予了这些文化因素新的社会功能, 确保了它们的稳定延续。由此可见,旅游业在维护民俗文化传统中有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锦里的“游喜神方”活动,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它的消亡可能会加速,但正是有了旅游,使得人们关注这种民俗事项,而且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

二、民俗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构建

锦里在进行旅游业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对游客观光客的旅游需求的迎合,又有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和再造,可通过 “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来实现。

前台是为民俗旅游设计的专门旅游区,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展示的空间。旅游观光客通过分享异域民俗文化的快餐,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对东道主文化基本了解和体验。社区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主人,是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强调居民的参与,能为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为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搭建平台。笔者在锦里田野调查期间,对锦里6位民间艺人进行随机访谈,发现有5位艺人对其所展示的民俗技艺非常的认同,而且热衷于将该技艺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但是极少数的1民间艺人只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进行表演,认为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没有意义。所以,社区居民作为 “前台”的展示者要加强自信、 参与意识,树立该社区的认同感,而且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民俗技艺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为使目的地社区文化形态能保留其原真性,需设置一道屏障,即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里,文化的商业化逐渐减弱,文化的真实性逐渐增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在 “帷幕” 这块领域要实行有控制性的开发,旅游者进入 “帷幕区” 不以损害目的地的生态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社区居民的心理容量为前提,使其文化形态和社区生活基本保持原貌。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致使这些艺术散落民间以至于失传,锦里古街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滞留1、 2天细细玩味的人文景点,带动旅游业及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成都经济的发展。“锦里”的建设正好印证这一点,其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这道“帷幕”的实际功能可概括如下:再现成都风貌,传承老成都文化;打造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后台是供游客审视民族文化的场域,即游客融入社区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对后台的管理中,要重视研究者的指导作用,把握旅游产品能否体现真实性因素的具体舞台处理限度,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为旅游开发方式提供建议。旅游开发商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旅游路线设计、项目设计要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保留其核心和灵魂要素。行政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护后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民俗旅游政策,建立指导监督机构,控制民俗旅游开发规模,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传承,确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锦里在“后台”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就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比如,旅游观光客在锦里民俗街不会看到重复的民俗旅游产品,像皮影、糖人、面人艺术,在锦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而且这些手艺的表演者,大多数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些方面,锦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有别于周边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民俗旅游中文化的“舞台真实”展演

1、“舞台真实” 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MacCannell 认为东道地出于自我防卫或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旅游空间”,它是旅游业舞台化的表现。在民俗旅游舞台真实现象中,“舞台”指旅游向游客呈现的一幕幕场景,并非狭义的舞台表演。而“真实” 的理解取决于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为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民俗旅游“舞台真实”具体表现在:1、再现历史的表演。如锦里的诸葛连弩就是一种仿真游戏表演,还有现代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发明的三国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在现有的条件下,再现已消失的三国历史文化。2、商品化的再造真实。如锦里戏台表演的川剧“变脸”,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能很好的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示,这就是迎合商业化而形成的舞台真实。

2、民俗文化在“舞台真实”理论中的良性分析

民俗文化被加工搬上舞台,并非简单的商品化,而是被更好的艺术化(除非这种操作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民俗文化本身就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舞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舞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是表演,就必须展现最精彩、最富表现力的部分,这也是民俗文化主体凸显其自豪感的表现。比如锦里的丝绸商铺,除了摆设有商品柜台以外,还有大型的织锦机器和工人的织锦表演,而且恰恰这些人也是手艺的传承者。旅游观光客不仅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丝绸的加工过程,体验本土文化。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一模一样,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创造,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文化更富内涵。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它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一回事。

四、结语

在进行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清醒的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民俗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的延续。锦里民俗休闲街的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得出锦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从锦里的实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区的整体内容。突出体现古街的文化内涵,锦里古街的定位是民俗文化休闲街,所以在街里随处可见川西民俗,以及休闲的现代都市民俗。从门口的锦官、衙役开始一直往里,如有隔世之感。尽量将生产生活等直接植入到旅游活动中,在锦里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着民俗服饰,针对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是唐宋时期的是市井服饰,这不但便于规范管理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民俗文化的开发还要做到“民俗不俗”,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锦里始终保持唯一性,即在锦里的每种民俗只允许出现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在商业利益面前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民俗文化的质量影响民俗艺术在锦里的发展与传承。最后,民俗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相应的传承人,所以在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中还要重视民间艺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福兴.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p18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 , (2) .

[3]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2006 (2) :39.

[4]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 he Leis2ure Class[M] . London :Macmillan ,1976

[5]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 .民族论坛,2007(8) :20 - 22.

[6]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