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

时间:2023-09-25 18:0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专业导向 专业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引言

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各地中小学生计算机教育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均衡发展,同时国内大中院校各个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也不尽不同,因此如何合理地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建立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用户需求的分层、分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以适应我国“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趋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专业需求,多数高校沿用多年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层次化、差别化不够明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应用需求的导向不够明确。学生毕业后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如何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以非计算机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所谓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是指同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在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时,在安排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专业需求,以用人单位需求为考核目标。另外,是指在课程设计安排中,如何体现专业需求特点。

1.调研了解专业应用需求

任课教师与用人单位、毕业生及时沟通联系,通过广泛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同时任课教师参与专业系部的专业团队建设,与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交流,了解相关专业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过程,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程度需求,广泛征集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相关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需要分析报告,完成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授课准备工作。

2.构建服务于专业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及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研,本文提出构建服务于专业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其中“1”为“知识普及课程”,该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引入计算思维的概念。“X”为按不同专业需求确定“专业应用课程”等后续课程群体,满足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相关知识的需求,并达到逐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

(1)知识普及课程面向全部非专业大学生开设,但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级教学”模式,入学后通过计算机能力考核,按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专业需求进行计算机组班教育,实现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需求完美对接,体现“专业应用”教学模式。知识普及课程群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追求软件与工具的最新版本;在内容选取上,以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思维方式为主,软件与工具是以有关理论技术应用的案例形式出现,利于软件和工具升级后的学习和拓展。

(2)专业应用课程群按照不同专业进行教学模块设计,分为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两类,从认知、实践和创新三个维度上梳理和优化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按照相应专业的计算机能力需求整合专业应用类课程群的知识模块,建立“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能力递增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专业应用课程群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3.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突破课程局限,把课程设计范围拓展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突破只注重知识、理论、经验的积累的局限与不足,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考核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指标。在课程设计的制定过程中,充分与用人单位相结合,通过“任务拆分”、“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相吻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服务于全体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与该形式相适应,建立符合专业实际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对“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构建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01).

第2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软件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以软件工程思想为基础,结合最新软件开发技术,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习、软件开发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来建立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实践教学具有普及意义。

关键词:软件;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发展软件产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开发方法和管理方法的标准化。要全面促进我国软件行业标准化,高校首先要注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软件实践教学的加强。目前我国软件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而每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存在着就业难等实际问题。纠其根本,这是企业人才需求和计算机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而产生这个矛盾的根源是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存在着种种弊端与不足。

很多计算机专业的优秀教师都在进行实践性软件课程教学方法、实验方法的研究,但却很少有人考虑多门课程综合实践的需要以及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2建立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软件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模式,统一进行规划和安排。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例如软件实验条件、经费预算开支、学生学习基础等等,各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软件实践教学体系。

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系统性原则: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把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系统、全面、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2) 系列性原则:在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能力时,进行不断线的连贯性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 选择性原则:提供设计性、综合性较强的选修实践和开放性实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长和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研修和培养。

(4) 独立性原则:改变传统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的做法,对实践教学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使教师和学生重视实践教学。

3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实践教学应该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软件开发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进行安排,形成一个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

3.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往往是和理论教学配套的,一门理论课程的开设同时伴随着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教学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针对本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设置一定数量的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以及综合性实验。在设置实验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因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多依赖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当然,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实验还是不可少的,尤其是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枯燥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内容之间的联系,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愿望。

按照一般的教学规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开设实验教学的课程很多,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大多需要开设对应的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基本动手能力,重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对应理论课程的知识点。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占用的学时数最多,所涉及的课程面也最广。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一门专业理论课程之后开设的一个针对本门课程综合知识点的较大规模实验。它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和设计性,要综合该门课程所学的几乎所有知识点,并且必须要求学生独立或分小组地完成整个实验步骤。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条线,硬件方面的课程设计一般包括数字逻辑、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等,而软件方面的课程设计要考虑专业课的性质和作用,一般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网络编程或者网页制作等。

课程设计的课程面没有实验教学那么广,但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软件课程设计方面,往往是对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算法这样性质和类型的专业课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一般在一门课程理论学时全部完成后的学期末或者下学期初内的一到两周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学完一门课程后可以动手来做一件比较完整的作品。

3.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所以往往以参观考察的方式进行,所需要的经费并不多,关键是要走出去。教学实践需要联系一家或多家一定规模的软件开发企业,通过参观考察,让学生体验软件企业的氛围,了解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以及最新的软件需求动向,为学生后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人常用的软件开发平台,鼓励学生在选用的平台上进行软件开发。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后,很容易上手进行软件开发,哪怕是换了平台也较容易适应。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自己熟悉的软件开发平台,那么在择业的过程中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引导为今后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3.4软件开发实习

软件开发实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走出去,即和软件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软件开发实习,另一种是请进来,即从软件企业聘请优秀的有经验的软件项目经理,到学校来实施软件开发实习。

两种模式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软件开发的氛围、感受团体作战以及工程方面的一些具体的要求。

软件开发实习一般将学生分组,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合作开发一个较大型的实用软件系统,一般安排在大三的暑假。这个时候的学生,一则专业课程已经修完很大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二则还没开始正式找工作,还可以为找工作打下一个基础,感受一下软件企业的氛围,按照个人专业水平确定就业目标。所以软件开发实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懂得如何团队作战。完成软件开发,分工与合作是软件开发的最基本要求,不懂得分工合作的人在软件行业肯定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2) 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包括掌握软件开发流程,安排时间进度,撰写软件开发文档等等。

(3) 学会使用当前流行的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因为有同学和队友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摸索前进,共同进步。

(4) 软件开发实习也是一种受挫教育,因为一般没有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学生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通过这种实习,学生建立了一种观念,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从一般的立刻产生相应的编程调试想法上升到一个产生相应的分析与设计的想法,这是一种质的蜕变。

3.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即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学期一般没有理论与实验课程,只剩下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任务,而且毕业实习一般在学生有意向的就业单位进行,学生实际感受企业文化,也逐渐适应将来的工作单位的性质和管理等。因为毕业实习是分散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指派的指导老师给学生的影响很大,校方只能在宏观上给予一定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但学生在经过毕业实习之后,收获往往很大,这也是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软件开发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所侧重,从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兴趣的培养,到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到专业视野的开拓和选择个人软件开发平台,到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开发的训练,到在实际工作单位的实习和软件开发,一步步地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软件人才,能够填补目前社会上的软件人才缺口。只有这样,才能让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不再是一个“鸡肋”专业。在此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培养人才的模式,一方面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新兴的软件产业当中去,成为新时代信息产业的弄潮儿;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的后续教育,例如为攻读研究生等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苏一丹,宋玲,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若干改革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S2):40-43.

[2] 秦锋. 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80-81.

[3] 韩乾,张键,虞林堂. 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8-20.

[4] 吴军,李桃红,景朋森.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6,79.

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CDIO理念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改项目(11BY72),延安大学教改项目(YDJGZD-03)。

引 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来临,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空前增加,在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达到了一个高峰。纵观几年来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高校的确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计算机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市场对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 而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又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内在要求,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出现了供需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定位不准,模式单一,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综合实践重视度不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课时占70%,实验课时占30%;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学生践习1周,毕业设计10周,约占总时间的6.8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工科类学科,对社会科学、经济、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仅占6.88%的综合实践对培养工程性应用人才显然是不够的。

2.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于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以老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目标性不强,往往是被动接受,强迫消化;实验课内容简单、题目单一,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部分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已完成任务的同学的思维影响,而且很难杜绝照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不易培养工程应用性人才。

3.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计算机专业需要深厚而宽广的数学基础。在目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这些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而很多学生认为这些课程与计算机专业没有密切联系;也有些学生过于浮躁,急于知道这些数学知识在计算机的作用,因不能及时看到明确的应用而感到学习数学的茫然。因此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不积极、不踏实、不思考、不挖掘,只求考试及格。没有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拦路虎。

4.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工程人才,需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而我们目前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深入社会、企业工程实践经验。给学生讲授科研课题时,容易出现理论讲授与解决实际问题脱节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1.以先进的CDIO教学理念为指导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针对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问题改革的最新成果。从 1986 年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国家工程院 (NAE)和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SEE)纷纷展开调查和制定战略计划,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正是在此背景下,MIT 以美国工程院院士Ed. Crawley 教授为首的团队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 所大学从 2000 年起组成跨国研究组合,获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16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4年探索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 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含义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与运作(Operate);基本的方法论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和 “做中学”;目标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工程人才[1-3]。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CDIO教育理念为导向,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施基于社会、企业的工程项目的课程设计方案,让学生做中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2.结合实际,以问题驱动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将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出知识,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分析讨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并在求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比较和归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强烈求知欲,学会自学能力,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3.注意数学知识的教学与融入

针对计算机学科需要更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的特性,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入学后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基础,而且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一直要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中。只有拥有了扎实宽广的数学知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工程人才。我们的目标不仅要培养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更应注重培养软件架构师。

4.开设基于工程项目的课程设计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以CDIO为导向,基于项目的三级分层分块的课程设计。其中的第一级是基础课程设计,就是为每一门课程开设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第二级是基于课程群的课程设计,是根据课程间的相关性,将几门课程化成一块,建立课程设计,比如:《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课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将它们划分为一个块,建立基于课程群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第三级是综合课程设计,可以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实施。另外,还要为每一级课程设计建立课程设计效果测评方案。根据每一级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分析测评因子(如:调研分析、方案设计、完成项目进度、完成质量、档案的规范性、积极主动性、团队协作、自我学习、沟通、交流、表达等因素)及其权重,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模型。以CDIO教育理念为导向,基于社会、企业工程项目的课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

5.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更多的专业骨干教师,特别是培养年轻的专业骨干教师。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必须承担工程项目的开发工作,保证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尽量参加国际国内的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保证骨干教师具有专业课程开发的能力;经常组织团队学习讨论活动,共同讨论教学、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学与科研的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科研能力。

结 语

针对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实际状况,分析总结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CDIO教育理念为导向,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开设多级课程设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该培养模式在《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中进行了应用与探索,结果表明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同时提升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6(1):21-28.

[2]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6(3):1-6.

[3]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6(1):12-20.

[4]温涛. 基于TOPCARES-CDIO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 8(11):23-29.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民办的高等教育,其发展历史很短,并且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模式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并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模式应从理论、技能和创业三方面考虑,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求的合格人才。

计算机专业技术性强,应用面也很广,但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造成了培养人数多而就业难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缺乏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结合独立学院的特色背景,如果在校期间就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系统的训练,便可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因此,如何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合理构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实训教学的关键所在。

1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够,但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因此教学模式不能照搬一本和二本院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1.1 课堂知识刷新速度不及技术更新速度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以软件开发技术为例,软件开发平台从字符界面到可视化界面;软件开发语言从汇编语言、C语言、C++、Java到C#;软件开发体系结构从单机版、C/S结构、B/S结构到N层架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应用软件都在不断升级与发展,而在有限学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新技术的讲解仅仅只是点到为止,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1.2 基础较弱的学生面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力不从心

很多学生刚开始对于计算机的学习热情是很高的,但随着专业课的难度的加大,他们往往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出现了畏难的心理,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基础较弱,而计算机技术的难度太大,学生实在是力不从心。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系统工程,采用一种编程语言来实现,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知识技术的讲授,学生无法在实际操作中予以应用[2]。

1.3 知识转换为能力的速度跟不上知识市场化的速度

目前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理论和实践教学也与社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Java课程为例,企业并不看重学生这门课程的最终考试成绩,而是考查学生能否根据项目的需求编写Java程序。很多学生由于没有经过实际项目的训练,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达不到就业市场的要求。

2 实训教学探索

通过实训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训教学不同于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实训是为了熟练掌握某种技术而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实训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思的过程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早一点接触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并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

2.1 实训教学的构建原则

(1)重视理论,以理论作指导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应该学些什么、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效果如何,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教师指导加学生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实训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ACM、AIS和IEEE-CS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研究小组所给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应用程序等11个方面59种能力的不同要求,重点强调了开发、设计与实现[3]。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编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快,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此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用新的思路和见解去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扩宽他们的知识面。

2.1 实训教学的安排

计算机专业软件设计类的课程通常都会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阶段采取“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小班指导、一人一题、项目趋动”的方式进行的,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应用项目的设计与编程的能力[4]。

第5篇

关键字:计算机导论;课程设计;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引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大杂烩,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的专业课程内容各取一节。另一种是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介绍,基本上与非计算机专业讲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没有区别。

近年来,通过我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专业教学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计算科学本质缺乏比较全面的认识。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比较差。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该课程肩负着“开启专业之门、引领学习生涯”之重任。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为将后学习《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打下基础。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以一种统一的思想来认知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教育和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

我们从课程的定位与意义出发,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为:(1)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兴趣;(2)充分展示计算机领域能做什么,但不深究怎么做;(3)让学生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历史及其发展状况(4)培养学生学科全局观及随着学科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5)能让学生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课时安排

“计算机导论”主要是为计算机专业新生开设,使他们对计算机学科整体有一个了解。我们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特别要区别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的不同,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进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我们要注意科学性、适用性、实用性,要有全局意识。“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下列几大部分:

(1)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学科的背景、发展历程、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以及信息化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范畴和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并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冯・诺依曼机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等。

(3) 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的功能和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软件的分类、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算法与算法分析,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

(4)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SQL概述,几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5) 对通信与网络知识的描述: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的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和网络协议以及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管理知识。

(6) 人与计算机:包括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人脑与电脑的关系。

(7) 学科展望:计算机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前景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内容。

具体的章节安排与课时设置可参照下表1.1:

表1.1课程设计表

章次 内容 总学时 课堂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1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4 4 0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4 2 2

3 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 10 6 4

4 计算机应用软件 20 8 12

5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2 2 0

6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2 2 0

7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4 2 2

8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1 1 0

9 计算机技术新发展 1 1 0

总计 48 28 20

3.课程特色

3.1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同事注意实践操作的训练,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投过技术抓理论。

3.2把当前最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融入教学。积极跟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更新实验平台,更新教学方法。

3.3注重实践教学的考核。期末理论和实践考试都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学习。

3.4基础性强。“计算机导论”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导论”的课程内容既要防止过于简单,也要防止过于复杂。如果课程内容简单化,使之等同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就会背离该课程的教学意义与任务。反之,如果课程内容太复杂,就会把计算机导引课提升到计算机原理课的水平。第一门课就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容易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望而却步,给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障碍。

通过以上对“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可以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进入大学就能对自己今后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刘莉,陶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课程整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专业;素质

1 计算机专业在职业化教育道路中的发展历程

1.1计算机专业的起步教育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随着个人计算机在我国的传入、普及,计算机专业在高校中也掀起了一阵阵热潮。但计算机专业的定位并没有特色,只是单纯的注重理论教育,使得应用操作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而且高校由于定位不准确,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较少的高校能够进行应用操作的着重培养,从而成就了当时的银行、证券等金融系统的操作人员。所以在专业技能的素质教育培养基本上是空白的,处于起步阶段。

1.2计算机专业的提高阶段

在90年代的中后期,互联网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而社会对该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迅速增长,这使得众多的高校以此为契机,紧抓机遇,发展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并且这一阶段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具有基本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学生,更注重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计算机专业定位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为了培养更优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也不再进行扩招。在这一阶段,社会对计算机毕业的学生也更为注重专业素质,对计算机在范畴内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也是考察的一个方面。在提高阶段对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是进行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如计算机维护、网络交换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安全与维护、数据管理与恢复等。如表1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所对应的能力培养。

1.3特色的持续发展阶段

在06年之后,我国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化的开展,并将地方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来让高校的各个专业依托行业进行发展。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其会更多的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社会实践操作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 计算机专业技能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2.1培养学生在专业的课本中挖掘素质教育精神

由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计算机的专业教学中素质教育也都蕴含在课本中,在教学内容中,对专业素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深化着学生的内心。教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避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引导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所内涵的专业素养。如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专业课学习中,要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在计算机理论中的探索及精神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专业素质的认知和学习。

2.2让学生拥有计算机专业辨证与全面的思维方式

对理科男来说,在思维方式上总是存在片面性,过于强调事物的对错,而无法用辨证、全面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专业问题。由于学生的设计想法不同,就会使得学生的方案在分析和设计上都有所不同,这便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这样可以提高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2.3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挫折和失败,心理素质较差,而在计算机的实验课中,往往学生要不断地反复调试每一个实验,这个过程也是在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毅力,如果坚持和认真下去,自然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对程序设计类实验的上机操作中,学生可能花了很久的时间来编写程序,却在运行中出现了各种错误提示及与实际不符的现象。为此实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有耐性的对待问题,并要锻炼学生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拥有顽强的毅力。学校要建立结构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基地,从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企业职能培养、创新课程教学与项目驱动实践作为三维,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2.4在课程设计等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

学生在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中,不只是具有较高的个体素质就可以攻破难题。还需要有将强的合作协调能力。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不仅个体能力得到培养,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利用不同的单位、学科甚至是行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来完成科技活动。

2.5专业教师也要加强队伍建设

由于高校教师其专业知识水平及人文素质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并增强教师在教学技能与经验上的积累,从而教师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利用各种形式来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在拓展教师知识视野的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并将这种素养渗透人教学中,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技能素质培养。

3 总结

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发展中,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及学校特色化的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化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1)

[2]赵雪.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6)

[3]殷秀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J].商.2012(15)

[4]王巧玲,沈慧娟.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5]杨子瑕.浅谈高职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J]. 网友世界.2014(05)

[6]王东晓,秦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J]. 信息通信.2014(04)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症结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转变阶段。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系统探索和研究相对滞后,即使是为数不少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今也鲜有较为成功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见诸报道的大多是某门应用工具软件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方案。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这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1 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早期积累的缺陷逐渐显露无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按专业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就业率偏低,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我国实际就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高职院校整体生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以下两种专业课程建设方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

1.1“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也按照就业岗位群划分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也部分采用了案例化教学方式,然而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其本质还是沿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往往包括了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此基础上,按照各自的培养方向以专业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专业课程模块。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增加VC、C++、Java、.NET和C#、J2EE、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信息管理方向增加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 Desktop/Linux Server、SQL Server、ORACLE、Web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开发等课程。

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宽专业、厚基础,对学习时限以及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简单照搬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1.2高职院校按照专业方向自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的任课教师自行完成的,所作的企业调研往往采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中普遍缺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骨干,多数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参与,无论是在专业就业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以及专业教材内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病,导致所编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下问题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问题之一:课程内容随意设置,教学大纲因人而异。由于缺少权威性,专业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其结果,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前续、后继课程的有机衔接。

问题之二:一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地删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有畏难心理;加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解简单化,以为“就业导向”的课程就是只讲授操作技术,不需要原理知识。有的院校便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删除殆尽,代之以软件实操课。例如,将操作系统原理代之以Windows XP/Windows Server操作,将数据库原理代之以SQL Server。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失去完整性和延续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此外,由于教材编撰者或讲授者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把握删减尺度,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损害。

计算机类教材在我国因为全民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而曾经热销一时,出现了许多以编教材为生的职业出书人,商业化泛滥的结果是导致计算机教材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几年前国家教委曾为此专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使用国外影印版教材。然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问题依然严峻。自编教材的质量普遍不高,很少考虑专业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编写校本教材决不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做好的,一定要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衔接性出发,做到既能兼顾知识的前继后续性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单地参考本科教材或者行业培训教材进行改编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就业岗位的特殊性

2.1专业技术的二重性

高职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不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但成为二十实际发展最快的产业,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行业中,计算机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往往表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直接对应产品生产岗位的工作技能。典型的如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硬件系统设备研发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说具有充分必要性。但是这类工作岗位对于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作为应用工具而成为其他行业的岗位技术基础,如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从业者不需要深而全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只是需要简单的系统应用维护知识以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后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目标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岗位。

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来看,高职层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空间是我国众多的非IT类中小私营企业。而对于与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研制和生产相关的IT企业工作岗位,要么需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要么需要掌握扎实的程序开发知识,并且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需要。这类岗位更适宜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

与此相反,我国中小企业则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这类工作岗位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深度相对要求较低,但是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较广。相应的岗位技能涵盖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以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不少企业还要求具有MS系统开发和网站设计开发能力。由于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比中职层次的毕业生略胜一筹,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拓展和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因此这些岗位应该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标岗位。

2.3 专业目标定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巨大的专业岗位需求催生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设计当中,需要明晰高职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注意与应用型本科、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并保持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一致性。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层面看,应用型本科偏向于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高职侧重于具有系统维护管理和简单的程序开发能力;中职则更突出具有相对固定的、重复的技术性工作技能特征,比如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维护、网络管理维护以及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等。

社会培训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企业专有产品技术培训,如SUN、微软、CISCO等;另一种是社会机构培训,如NIIT、北大青鸟。第一种培训的技术知识有明确的针对性,强调企业产品的应用操作和维护管理,往往还提供企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第二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就课程体系来说与学校专业教育有很多相似性,有的甚至直接与高校专业培养相对接,实现学分双认证,如NIIT。这类培训的专业覆盖面较广,几乎涉及计算机相关的所有应用专业,学习形式多采用模块化课程和项目训练方式,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们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仅仅强调了专业能力的培训,而没有涉及个人综合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就专业知识的传授来说,其教学目标直接针对岗位工作技能需要,没有基础知识铺垫,因而更适合于在职人员充电的需要。

3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

3.1工学结合课程设计原则

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的职位需求呈现出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特点。一个企业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毕业生,而且不同企业的岗位技能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涉及计算机学科的若干专业技术知识。例如,同样是系统维护,有的要求FOXBASE,有的则要求SQL Server或者ORCALE;同样是网络维护,有的是神州数码的产品,有的是华为产品,有的可能是CISCO的产品。还有不少企业希望毕业生既能够进行硬件系统和网络维护,又能够从事MS系统和网站开发。即需要高职毕业生具有“小而全”的专业技能需求特点。第二、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前者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后者虽然学过一些专业课程,但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也较差。

计算机专业是工科专业,其专业核心基础课程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如何兼顾上述两方面的实际条件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考虑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宽专业、厚基础”的课程设置思想并不能一概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制约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不利于学生适应差异化的就业岗位要求。但是,简单的采用“拿来”主义进行“压缩饼干”式的课程设计,这种方式与我国高职生源的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系专业知识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完整性要求是为了保证专业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延续性,知识传授决不能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原义,并且所传授的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学生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要求。专业知识的“适当前瞻性”是高职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充分性是体现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当前够用原则。这是高职教育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把握“当前够用”,以“最少的理论”诠释“最多的技术”是衡量高职课程设计优劣的主要标准。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3.2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

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具有的技术“二重性”以及我国高职的目标专业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和高职生源的差异性,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工科专业的模式。纵观国内外高职教改历程,已有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用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之中,代表性的有:

CBE/DACUM模式:加拿大社区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强调以职业能力需求而非以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专业课程,缺点是没有体现非技能型能力培养以及完整的岗位技能需求,知识的系统系统性差。

MES模式:国际劳工组织为在职职工培训设计的课程模式,特点是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描述制定学习单元和顺序组合,强调“干什么,学什么”。这种模式适合简单的操作性工作岗位培训,不能满足学校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

国内蒋乃平先生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这种模式借鉴美国的职业群课程模式思想,将课程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模块两部分。前者包含文化基础类、职业群专业板块;后者则包含相关的、可以独立的专业课程,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就业目标岗位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国内姜大源先生借鉴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设置方式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模式: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具有目标“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特点,并且要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格发展。课程开发强调三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

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性决定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无法简单套用上述已有的模式实现。国家有关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虽然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完整工作过程,但是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由于其分散性和差异性特点难以提炼出相对统一的岗位技能知识模块,例如同样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计算机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很难在一个高职的专业培养方向中实现。“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比较适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已经作为学校教改课题内容并在申报之中。

4 结论

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技术二重性、相关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散性和差异性以及高职生源的多元化,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难以直接从国内外现有经验模式中进行移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1999(1).

[2]高林.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3]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4]戴明来,杨丽娜.国外高职专业设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5]王川.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及学科框架[J].职教通讯,2007(6).

第8篇

关键词:编程能力;软件能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0 引言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认为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教育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要围绕能力的培养来实施教育教学。本科生的能力包括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能够编写规范的程序代码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但从社会的需求来看,计算机专业人才仅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远远不够,还应该具有软件系统开发等各方面的能力。软件开发的复杂性要求从事开发的人员能站在系统的全局角度看问题,并用工程化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件能力。一直以来,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性质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教学上一般比较侧重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而对软件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使得不少学生存在着软件开发就是编写程序代码的错误观点,或者意识到了软件能力的重要性,却缺乏软件开发必须具有的工程观、系统观。

编程能力与软件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软件能力形成的基础;而软件能力是真正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要求,能促进编程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还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软件能力,这不仅符合计算机专业培养要求,也符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而能力培养不是一两门课程或一两个教学活动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一个“养成”过程,必须循序渐进,用明确的系列课程构成相应的训练系统,使学生在修养中形成一些良好的学科习惯,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科优秀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因此,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我们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上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1 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能力培养的要求,课程应该是成系列的,是有利于各种专业能力逐渐形成的渐进系统。针对编程能力和软件能力,我们分别构建了两种相应的理论课程系列:编程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和软件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如图1所示。编程能力培养系列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要求的计算思维方法、算法设计策略和技术,能够熟练应用至少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此外还要具备面向对象思维能力;而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是软件能力的体现,因此是软件能力培养系列课程的侧重点。这两大课程系列形成一个渐进系统,帮助学生完成由编程能力到软件开发能力的提升。

从编程能力提升至软件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这两个系列中的多门课程之间,知识上既有前导后续的关系,程度上也有迭代式加深的关系,甚至可能有些课程部分内容是重叠的,需要教师清楚该课程在整个能力培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从而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在教学要求上各有不同。

1.1 编程能力培养系列课程

针对编程能力的培养,我们进行了以下4个系列课程建设,分别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系列课程、算法系列课程、程序设计与实现系列课程、面向对象设计理念培养系列课程。

计算思维能力包括形式化、模型化描述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此系列的课程主要由一些数学类和计算模型类的课程组成,包括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对一般本科生而言,计算思维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养成,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由单一具体的实例计算,迁移到一般的、形式化的类计算/模型计算,实现思想境界的变化。在时间上,需要适当延长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周期,将连续数学、离散数学、类计算/模型计算3部分内容按阶段分开安排,从第1学期一直延续到第6学期。

算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是非常重要的。算法系列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建立算法的慨念,掌握算法设计策略和技术,并具备算法分析能力,主要有数据结构与算法、Matalab与数值计算等。

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分析、学习和实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主要包括编译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c语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基础及模块化的程序设计理念。

如今面向对象的编程是主流,无论使用何种面向对象的语言,其精髓都是面向对象的思想,因此掌握面向对象思想比掌握语言本身更重要,如对继承、多态、重载等面向对象概念的理解,对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掌握等。面向对象设计理念培养系列课程包括面向对象技术引论、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设计等。

1.2 软件能力培养系列课程

学生的软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软件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上,既要具有系统的眼光和观点,对系统结构、部分与整体、不同级别的抽象等有深刻认识,也要具有工程的知识,了解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这些在软件开发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3个系列课程建设,分别是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系统开发系列课程、工具软件应用系列课程。

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导论、高级软件架构、UML模型分析、软件测试、软件成熟度模型CMM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软件工程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熟悉软件开发周期中每阶段的任务,包括需求分析和建模、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评审与测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等,并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系统开发系列课程侧重于项目开发,强调抽象与高级实现。有面向对象应用程序开发项目、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系统开发项目、使用XML的企业应用开发、Web设计与编程、现代电子系统设计、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某些行业领域较大型的项目开发树立学生的整体观,培养学生的系统眼光,使他们学会考虑全局,按照分层模块化的基本思想,站在不同的层面上把握不同层次上的系统。

了解和善于使用工具软件能帮助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质量,工具软件应用系列课程除了包括与软件开发密切相关的软件工程CASE工具,还包括了一些通用软件应用课程,如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与理论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构建,适当地追求系统的完备性、一致性、健壮性、稳定性和开放性。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以理论课程体系为基础,从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面向应用3个层次上,构建了两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图中灰色进度条代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对编程能力和软件能力培养的覆盖范围。

课程实验是对应于某一门课程设置的,实验内容与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侧重学生对课程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规模一般比较小。设置了实验的课程有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多媒体技术等。

课程设计更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复杂度也高于课程实验,是引导学生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将课程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如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等;一种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如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后者比前者规模更大,从工程化的角度出发,强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将实践教学活动扩展到课外一方面可以补充教学总学时的不足,更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仔细、深入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各种学科竞赛,组成多个兴趣小组,参与各种社会技术服务等。

多门课程的综合设计一般放在高年级,由系统开发系列课程中的某一门牵头,如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系统开发项目或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给出多个可供选择的题目,学生根据情况选题。多门课程的综合设计规模更大、对学生要求更高,通常涉及多门课程知识,既需要程序设计、数据库知识,也需要软件工程知识,还要了解某些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比较接近社会的实际需要。

生产实习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专业生产实践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社会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体验需要学什么,并真正能了解、感受未来的实际工作。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专业课学习期间,或者课程学习结束后毕业设计之前。对于大四的学生,甚至可以将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缓解毕业设计时间不足的问题。

毕业设计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综合性最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已经完成整个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完成其他各类实践。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工作、团队协作等能力的任务。同时对学生在4年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和接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既有基础性的验证实验,也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或实践环节,在规模上有小、中、大,难度上有低、中、高;内容上既有基本要求,还有更高要求,并通过更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体现实验题目的开放性。另外还强调实践环节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3 结语

编程能力和软件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学生程序能力和软件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计算机专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专业能力的期望。

研究不仅有益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人才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定程度地丰富计算机教育领域关于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理论认识,而且在提高学生程序能力、软件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M].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第9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27-01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西南的一个经济极不发达的地区,学校为了发展,很早就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招生情况很好,是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适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专业在全国的降温,招生情况逐年下滑,面对着一方面是计算机行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与另一方面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不旺,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矛盾情况,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困境分析

1.1课程设置大而全,专业性不突出。在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课程由原来的《计算机基础(包含办公自动化中的Word和Excel)》等一两门课程发展到后来的近十门课程,包括了平面设计(Photoshop)、3DMAX、微机组装与维护、还有网络方面的课程,由于课程多,课时有限,使得学生不能在某个领域学深学透,这样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技能不突出,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受到大多数单位的认可,不能适应技术性、技术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从而影响就业竞争力。

1.2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得到及时提高。由于计算机课程的普及,计算机教师课时多、课时量大,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的速度很快,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教师队伍的计算机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不足,这样影响了计算机在中职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1.3学生素质低下 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在的中职学生一般都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知识水平低下,厌学情绪严重,上课主动学习的意识极差,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要重复多次才能有效果。

2.改革策略

2.1改变课程体系设置。调研人才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最新的几大主要应用方向为分类,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计划,规划新的课程设置。新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突出专业特色。

为满足上述培养目标,我校计算机专业开始细分方向,突出重点,不再以原来笼统的“计算机应用”作为专业名称,而是分为“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名称,课程大致分为计算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课程知识模块和用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文化基础课模块三个部分。

2.1.1计算机专业基础模块:本模块主要针对日常工作的应用。凡是开设计算机课的学生都要学习这个模块。课程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应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汉子录入、简单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这几个内容。

2.1.2专业课程模块:是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体现,具体课程为:

(1)电脑艺术设计方向:素描、色彩、平面结构、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3DMAX、After-Effects等课程。

(2)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计算机网络基础、网路操作系统、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网络实训、网页制作等课程。

(3)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向:常见软件应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局域网组建与应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

2.2改进教学手段。

2.2.1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课教学,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为主。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可以把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消除学生的倦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2.2采用“尝试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3注重实践教学。

2.3.1强化基础实验指导。学生要想真正灵活掌握所学课程知识离不开上机实践。教师尽可能简化不必要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尽量多地上机练习,强化对学生基础实验课程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验的环境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完整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采用项目式课程设计。在第四个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提供相关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分组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每个小组是完成任务的团队,团队内部自己分工协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按学生是否能够清楚介绍设计思路、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等给予分数,作为课程设计任务的最后成绩。

3.未来思考

3.1由于某些专业(如网络技术)等对学生素质有一定要求,将来考虑提高录取分数,提高生源质量。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措施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我们的社会机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有原来传统的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化[1]。

因此,在当前社会生产过程中,计算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中都具有极大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于人才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身的价值。实践教学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它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计算机人才,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3]。

二、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精英教学”,而如今教育主要是向着“大众化教育”转变,即不仅仅简单传授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当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的相互作用,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阻碍实践教学的有效发展。如,开展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趣,不能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缺乏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能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不能将知识点很好地形成一个系统,大多是分散的,使得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等等。所有的这些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发展,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三、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和方法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发展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意义已是不言而喻,但是当前计算机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异常突出,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采取措施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了当前大背景下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开展。

1.重视教学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一部分的理论知识之外,还涉及很大一部分的实验操作。实验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老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实验这一环节的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对于教材中的教学实验进行补充和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力求向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级别和要求的试验模式,如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的实验,这种主要是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实验;也可以是一些综合性的实验,这相对于前一种基础实验来说,难度相对有所提高,主要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和平时的知识积累进行实验操作;还可以是带有一定研究意味的研究性实验,这种实验的难度又拔高了,老师可以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设计,主要是鼓励学生运用新技术和新理论,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设计,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分层次的实验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使得实践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在实现合理管理的条件下,适当地开放实验室,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2.注重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增强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在很多时候都不是单一的知识点的独立运用。因此,老师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课程设计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单一的或者按部就班的课程设计,容易使学生的认知思维疲惫,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老师要注重课程设计的灵活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比如,老师在讲完一些主要的主干知识点后,老师可以花一些时间,结合所学的知识和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可以是复习课的形式,也可以是实验的形式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加深印象和理解,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时开展实践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老师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开展一些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平台,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一些如科技创新竞赛或者创新项目的申报等活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而且能拓展学生科技创新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结语

实践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但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和教学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广大工作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尝试,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益嘉.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4(3):206-208.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科技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国攀登计算机科学高峰的主力军,这就对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技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其根本问题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存在失衡。近年来,我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造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多年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转贴于  (一)转变教学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12篇

关键字:软件 人才 教育

在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背景下,企业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大学和社会培训机构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

又到学生毕业时。随便翻开一份报纸,软件培训及招生的广告铺天盖地。从职业教育到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或瞄准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或瞄准上不了大学的高考落榜生,从Java工程师到C++工程师、Linux开发工程师,似乎只要经过培训,谁都可以成为软件界的宠儿、程序世界中的精英。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位软件企业的人事经理曾经告诉笔者:“只要看到应聘者简历上写的是某某培训机构的学员,我们一般毫不留情地将他删掉。”问及原因,他说:“软件并不仅仅是由一些操作平台、办公软件及其他通用软件构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不同行业内应用的专业化软件,如网络、医药等等。一个只懂技术的人,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知识,就无法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近几年,我国软件人才的缺乏和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在软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不论是高校的软件学历教育还是社会培训机构的技能教育、实训教育,都是在解决总量的问题,对于软件人才的综合开发能力和素质教育却无更多涉及。特别是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背景下,对复合专业型软件人才的需求逐渐显现出来。

以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来说,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学的是应对国家现行计算机考试而制定的内容,如FOXPRO、C语言等。不能否认,这些课程能为这些学生打下计算机学习基础,但是,这些课程却与学生所学专业严重脱节,对专业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帮助。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科四年后学到的又只是单一的计算机知识,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

懂行业的不会用工具,会用工具的不懂行业,这种尴尬的现象除了造成人才浪费,也是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阻碍。

笔者认为,要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高等院校的软件教育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要着重进行适应本专业的编程软件教育和编程“自我专业化”素质培养。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教育,就应以本专业为导向,在学习研究中将计算机语言变为自己专业的开发工具。以此为基础,逐步在该专业领域实践中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行业信息化的步伐。其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并将其用于课程设计中,使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社会领域、工程专业、基础学科紧密结合,创造出更符合建设需要的专业化软件。

而社会培训机构,应该将目光投向致力于走进软件领域的传统行业高端人才,在课程设置中,在计算机知识的教授中,也应该体现行业应用的特点。也许,一个面向建筑行业的软件开发培训要比单纯的C++工程师培训实用得多。

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改造传统产业,优化繁琐的工作和生产工艺;而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轻松地在各类行业领域发展,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否会更顺利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