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习俗差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婚礼习俗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整体看来婚姻是我们文明前进明显的特征。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巨大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的婚礼是比较严肃的,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则是轻松而又愉悦的。这些传统婚礼习俗映射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帧弊值模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关键词: 中西婚俗 异同 六礼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中西婚俗异同之比较作为切入口,探寻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在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本民族传统婚俗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独特习俗。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对比研究中西方婚礼习俗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优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认识本民族文化特征,重视并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纳彩即择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送彩礼、送嫁妆”。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期,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西方婚俗主要包含四个步骤,即建议、改姓、选期、举行婚礼。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根源、婚姻观念、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婚礼习俗大异其趣。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发掘中西文化的深层意蕴。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等级宗法制度严明,人们社会等级观念浓厚。同时,中国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十分注重寻找个人的集体归属感。西方社会深受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价值观,强调个体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讲求“人身自由”和“民主平等”,个体意识强烈。
婚礼习俗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婚礼服饰的差异尤其引人注目。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西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全球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中西方交流的加强和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中西方风俗的差异日益缩减。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曾千差万别,特别是各国婚礼服饰特色鲜明,中国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鲜艳,同时又具有传统、朴素、保守、内向的特征。中国古代曾依“天玄”而采用黑色婚服,西方一以贯之的白色婚服有着浓重的宗教意味。这说明是中西婚礼习俗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作为人类生活整个系统中的一种文化要素对婚姻事物和观念有着重大的影响,透过作为婚姻缔结形式的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宗教或通过神圣的宗教婚礼或经由源远流长的教义对社会群体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发展模式不同,内涵迥然相异,但是无论是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婚姻还是道德佛教理念渗透下的中国传统婚姻,都选择用宗教话语权彰显其神圣性和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越来越重视,婚礼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中西方婚俗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其区别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一论断有待斟酌。笔者认为,西方基督教婚礼并不随意轻松,而中国现代婚礼则失之谨慎严格。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形式各异的习俗。婚礼习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最能反映这种文化间的差异。近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在婚礼上穿凤冠霞帔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追慕西式婚礼浪漫唯美的风格,将西方元素注入婚礼仪式。然而穿着白色婚纱步入的不是教堂而是酒店,没有在牧师面前对上帝宣誓而是跪拜高堂,令婚礼显得“不中不西”,既没有西方照耀下的庄严肃穆,又体现不了中国婚姻伦理崇尚的“孝敬长辈”、“相敬如宾”。面对多元文化带来婚礼习俗的嬗变,笔者认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05.
[2]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3]郭金秀.从婚礼习俗看中西婚姻观中的宗教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
[4]范明生,陈超南.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中西文化;传统节日;对比;差异
世界是斑斓多彩的,对世界文化的描述也同样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也因为同一个文化现象,如果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也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得出不同的结论。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中外古今都不例外。节日活动则是这种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
一、从传统节日的起源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西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节日遵循着从起源、形成到衰亡这个自然规律。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上千年,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方式源远流长,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直是老百姓心理情绪的晴雨表。因此,中国传统节庆活动都是依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在古代,春节、清明节(古代称三月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由此可见,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之中,所以其传统节日当然不可避免地保持其农业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跟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所厉行的历法和中国历法中所规定的节气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二、从传统节日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节日习俗则是在节日里出现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这一点中西方都相同。但中西方的节日风俗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中亦能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有着一个很明显的差异,那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习俗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并且以家庭为单位。中国讲究饮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在于,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以具有文化意蕴的饮食风俗:如清明节的冷食与雄黄酒、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与酒、端午节的粽子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等级制、家族式,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玩乐为主题。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
三、从中国人过洋节及外国人过中国节看中西文化交融的现象
通过以上对中西传统节日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是有着诸多的天然相通之处。中西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曾经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具体看来,中西节日所不约而同地传承负载的文化内涵,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两种节日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如西方的圣诞节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圣诞快乐;而在中国的春节中,人们则见面就是福禄寿禧的祝词。其次,就是传承尊老爱幼、景仰历史人物以及忠于爱情的文明薪火。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亦有父亲节、母亲节;西方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正因为两者之间的这些天然相同之处,当今时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之际,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前提。近些年,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重视洋节,特别是圣诞节,而对本土的节日特别是春节的兴趣有所淡化,这当然与商家不放过任何赚钱机会,大肆炒作有关,更与年轻人追求时髦有密切联系。但从根本来说则反映了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正在日益融入国际社会,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无可厚非。在中国人尤其年轻人逐步淡化春节的同时,国外对春节的好感和兴趣却日益浓厚。现在世界各地正越来越接纳中国的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全球化特征正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 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 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 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关键词:藏汉翻译;文化差异;分析
前言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专属品,由人创造,同时为人所特有[1]。先有人类社会,随后才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产物,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同时又以文化为基础。
1.藏汉翻译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所以,我国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需要各个民族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和维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刚刚起步,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文化基础,均相当薄弱,这给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在此背景下,促进民族大融合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翻译属于不可或缺的工具。以藏汉两族交流为例,积极而有效地落实藏汉翻译工作能够促进两族交流的高效进行。
2.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1生存环境造成的文化差异
我国中原地区地处亚洲东部,主要位于北温带以及亚热带,属典型的季风气候;而藏族人民主要集中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属典型的大型性高原气候,不仅气温偏低,而且降水偏少,还存在空气稀薄的问题,但具有日照充足的优点[2]。基于空间分布这一角度对文化进行审视,会发现什么样的地域环境将会孕育什么的文化,换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将会展现出与之相应的地域特色。受沼泽湖海等自然因素的隔离,地理环境也会因此迥然不同,人们对周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也会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由此形成。不同生存环境下的不同民族纷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与此同时,他们本身也在潜移默化中被自己创造的文化所改变着。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通常体现在多个层面,有可能是物质层面的,有可能是制度层面的,还有可能是文化心理层面的,正是上述差异的存在,使得一种文化形态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
以心理层面的文化差异为例。汉族长期受儒家文化浸染,热衷于功利主义的世俗生活,对家族财产尤为重视;藏族长期受藏族佛教的影响,热衷于亦幻亦真的彼岸世界,对个人尊严极为尤为重视。如“放屁”这件事情,对于汉族人而言,在众人面前不小心“失误”了一次,无伤大雅,没有什么了不起;对于藏族人而言,在众人面前“放屁”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因此而轻生的例子并不少见[3]。
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单位语词所传达的信息也存在差异。藏区黄河由于纯净湛蓝,因而被称作“蓝色的玛曲河”;中原黄河由于浑浊且外观呈黄色,因而被称作“黄河”。由此可见,同一实体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可能会以两种不同形色状态而存在,因而在当地族群心目中的形象也便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藏汉翻译中,应重视生存环境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问题。
2.2生活习俗造成的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在生活习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生活习俗往往在民族语言中有所反映。由于其他民族对此通常并不熟悉,因而很容易为本民族以外的人所误解。某些看起来几乎完全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民族眼中甚至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如藏族谚语“sngs-rgys-la-ka-kha”,其字面意义是“给佛陀字母”,若如此翻译,读者将会一头雾水,因为在汉族文化中“佛陀”和“字母”是两种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而在藏族文化中,“佛陀”被认为是“智者之王”,字母和“智者之王”放在一起,能够让人隐约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教“智者之王”学习字母,那不就是所谓的鲁班门前弄斧吗?所以,可将该谚语翻译成“班门弄斧”,不仅契合本意,同时也能够为读者理解提供便利。所以,在藏汉翻译中,应重视生活习俗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问题[4]。
2.3 造成的文化差异
对于人类文化而言,宗教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给人类以及人类社会施加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所谓信仰,其实质是同一宗教之下的族群,对宗教本身性质以及宗教术语有着大概一致的理解,如藏语中的“gshin-rje-chos-rgyl”以及汉语中的“阎罗王”均源自于佛教教义用语。研究佛教经典发现,“阎罗王”属于阴险之神,手中权力非常之大,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与此同时,也会针对鬼魂生前所作所为做出严格的、公正的判决,该词只是一个中性词,而西方社会则有着不同的理解,“阎罗王”等同于他们眼中的“魔鬼”(Satan),《圣经》给出的解释是,专门和上帝作对的恶魔,贬义色彩十分浓烈[5]。上述二者分别源自于一种宗教,因而在形象上有所不同,各自所蕴含的文化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翻译工作中恰恰需要重视并处理好这种差异。
2.4思维方式造成的文化差异
各民族均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成长环境,因而各自均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典故虽然结构简单,然而蕴藏深刻内涵,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这一文化色彩往往只能运用此文化内涵下的思维方式予以解析。思维方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个人知识储备、生活及工作环境、民族文化渊源等[6],所以,来自不同民族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将会给交流形成阻碍,所以,在翻译及理解某些典故或者特殊词汇时,不可仅仅注意到字面意义,更需要关注其丰富内涵。如藏语习语“pha-na-ning-shi brng-da-lo-brdung”,如果直译,则得到如下汉文翻译“去年父亲去世,今年捶胸大哭”。这句汉文往往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当借助译者特殊思维方式,将其翻译为“悔之晚矣”时,才能更加方便读者理解。这样翻译失去了对原文形式的保持,然而其真正含义却得到了有效表述。又如“bshd-sa-bu-mo phog-sa-mna-ma”,如果直译,则得到如下汉文翻译“教训女儿,实指媳妇”。这种译法不仅字数较多,而且失去了原有的鲜活形象,若意译成“指桑骂槐”,不仅符合原意,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7]。所以,在藏汉翻译中,应重视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问题。
3.结束语
除了生存环境造成的文化差异,生活习俗造成的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造成的文化差异之外,接受心理以及价值观的不同也会直接造成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可能导致信息失落,也可能造成误导现象。无论是文化,还是翻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只有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并异中求同,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译语和原文的共通性,如此才能推动和加速不同文化之间更快更好地交流。(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参考文献:
[1]尼玛卓玛.藏汉民族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2,07:59-60.
[2]洛松泽仁.藏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的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1,18:185+187.
[3]郝红英.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D].河北大学,2009.
[4]宋小琴.试论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01:96.
[5]应远马.试论翻译文化的构建[J].译苑新谭,2012,00:38-53.
关键词:地域文化 快销品品牌 推广影响
所谓“地域文化”,实际上是指个区域的人们在特定地理生态环境下创造出来并适宜这种生态环境发展特点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由于我国领土较为广阔,地域文化也是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文化都对快销品品牌推广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对地域文化对快销品品牌推广的影响进行探究,分别从: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我国地域文化对快销品品牌推广的重要影响、针对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推广建议。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它的形成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我国大部分地域文化的命名是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这些诸侯国早已消失不见,但这些诸侯国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得以延续。
(二)文化具有包容性与渗透性。我国地域文化具有包容性与渗透性。这些特点在我国古代表现得十分明显,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文化就兼具了南部巴蜀文化、北部的关陇文化、东部荆楚文化等特点。
(三)文化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各地域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都不同,从而造就了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多样性特点的产生是我国古代交通不便造成的,我国古代没有现代交通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往也没有如此密切,各个行政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长此以往,各个地域的文化积淀也产生一定差异,以此造就了文化种类的多样性。
二、我国地域文化对快销品品牌推广的重要影响
(一)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快销品品牌进行推广时必须要将地域生态环境特点充分考虑进去,将生态环境特点与产品结合起来,做到“入乡随俗”充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二)地域习俗的影响。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习俗,我们在对快销品品牌进行推广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点,可以将地域习俗与品牌推广结合起来,增强推广活动的说服力,从多种角度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降低其排斥度。例如:某水饺广告在推广时,广告中设置的场景就是回家过年,剪窗花,合家团圆等情节,过年吃水饺的习俗在我国东北地域十分流行,北方消费者对于这支广告产生了共鸣,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
(三)消费水平的影响。品牌推广不仅要考虑地域生态环境、地域习俗的影响,其次还必须将消费水平考虑进去。比如: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小县城,就不能推行奢侈品,人们根本没有消费能力去购买这种产品,从而导致该产品推广无效。综上所述,产品的推广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对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应该投入不同层次的产品。
(四)地域气候的影响。地域气候对于产品的推广也具有定限制作用。比如:在非洲卖羽绒服、在南极卖短袖。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气候,在进行产品推广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点,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将地域气候充分考虑进去,进行相关调整,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广告推广中,给消费者全新的视觉冲击。总的来说,快销产品的推广必须考虑到地域特点、地域气候、地域习俗、地域消费水平以及地域生态环境等,产品的推广必须“因地制宜”,具有定计划性,以此取得期望的结果,促进快销产品的推广。
三、针对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推广建议
我们在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了解后,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一)对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必须对文化差异性有定认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南方消费者普遍女性较多,女性对奢侈品的需求相对较大,那么我们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可以将奢侈品投放在南方。
(二)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消费者通常从多方面来获悉产品信息,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对信息来源的重视程度也不同。例如:南方消费者相对个人化,对信息来源必须信赖,推广商便可以在广告上下功夫,促进南方消费者的消费。而北方消费者则比较倾向于集体主体,朋友、同学、旁人的反馈对他们来说比广告效应的影响更强烈,据此,推广商就应该做好售后反馈工作。
(三)购买决策阶段分析。消费者在了解产品信息后,便会考虑是否需要去购买,而最后的购买决策还是由消费者个人兴趣所决定。
(四)购买后的相关评价阶段。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推广商必须要求其对产品的实用性做出评价,为后面的消费者留下重要参考。例如:南方消费者相对个人化,热哀尝试新鲜事物,据此,推广商应该在产品上多作改变,充分满足南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北方消费者比较重视集体,往往被旁人所影响,据此,推广商就必须打好群众基础,建立良好口碑,刺激再次消费。
很多人去饭馆吃饭都有一个共鸣:诸如东北、新疆、陕西等北方餐馆,菜的分量比南方餐馆足。常常是一样点三个菜,在东北菜馆吃不完,而在上海餐馆也许不够吃。一位朋友的北方朋友在深圳呆了1个多月,每餐都是她请吃的。结果回家的时候,她的朋友却不满地说:南方人太小气了,每次给的东西都那么一点,尤其是早茶,小小的笼子里就三个包子。其实我个人倒不觉得这有关小气不小气的问题,主要南北方的饮食习俗等差异造成的。
食不同 俗有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不仅提供了人们的饮食温饱,也在如此的饮食环境中通过与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风俗。大的地理区划造成的饮食风俗特征非常鲜明,北方人以面粉为主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东北人以玉米为主食,新疆、内蒙、的牧人以牛羊肉为主食。
也有人不无调侃地总结南北方的食俗差异:“北方饮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细。你要听到一个北方人会做菜,那才奇怪,就跟听到一个南方人吃得随随便便一样。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得烂烂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烫得温温的。南方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北方人爱吃肉。北方人喜欢吃饺子,用醋蘸着,一口一个;南方人喜欢吃馄饨,馄饨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咸菜”
地区间食俗差异尚且如此,因迁徙而浓缩在一个家庭、人际相处时就是巨大的反差,冲突在所难免。
我是山东人,老公是湖北人。有了孩子后,我把妈妈接到了这里帮我看孩子。虽然妈妈来北京两年多了,她与我老公因饮食习俗而造成的不愉快却时常在吃饭时上演。
妈妈在家伺候着一个菜园子,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得上新鲜的蔬菜,她最爱吃的就是生辣椒灌盐。到北京后,妈妈很怀念那口味,隔三差五的就到市场上挑些新鲜的尖椒回来,洗净了,去蒂,吃饭的时候端一盘上来,再在旁边放一小瓶盐。
吃得时候也很简单,就是把准备好的盐末撒进青辣椒里面,再稍微晃动一下,等盐末均匀地附着在辣椒的肉壁上后,再就着馒头来吃。这个时候辣椒的辣味已经被盐渍得不再那么浓厚了,厚厚的辣椒肉脆爽爽地非常美味。
也有的时候,妈妈把做好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招呼我们去吃。而她自己却。是剥根大葱,或者几瓣大蒜就上一个馒头,蹲在地上看电视。
妈妈说:“这样习惯了,在老家一到吃饭的点,大家都把自家做好的东西拿到街筒子里去吃,或蹲或站,边聊边吃,吃得香着呢,一两个馒头怎么进肚的自己都不知道。”
而每当此时,老公都很不能理解。我注意到他曾经很无奈地摇摇头,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喻的表情。
有一次,我特意给老公拿了一根灌好了盐的青辣椒,让他尝尝。可能对这个吃法比较抵触,他怎么也不接受:“我才不吃这些破玩意呢,要不说你们山东人不会吃,粗糙,好东西都给浪费了。”说完,故作优雅地夹起一块韭菜炒鸡蛋放在嘴里夸张地咀嚼着
融为达 情相连
细想之下,女婿如半子,丈母娘在身边就是母亲,情感上的亲近却被饮食习俗上的偏见挡在了两边,让我这女儿、妻子左右为难。该如何调解呢?
一个周末,老公总算忙完了一个项目。他兴致勃勃地想要烧制几个可口的小菜,大有让我们瞧瞧饭应该怎么吃的劲头。
见他心情大好,我开始略施小计:“我同学特别讨厌,总爱吃冰淇淋,一次能吃七八根。”
“爱吃就吃啊,谁还没个爱好,管好自己就好了。”老公随声说道。见他上钩,我忙说:“那要是她爱吃辣椒灌盐呢?”“好啊你,这儿等着我呢。”他笑着说:“不过,我觉得不应该歧视这些土吃法。”我一阵窃喜:成功了,顺势挽紧了老公的胳膊亲密地聊起天来。
晚上,老公花了几个小时烧制了猪蹄海带、酸醋带鱼、还有回锅肉。这是他刚从菜谱上学来的,第一次烧制还挺成功,连一向挑剔的妈妈都赞不绝口呢。席间,我特意注意了一下妈妈的眼神,她的眼神非常温暖。
味之美在口,情之美在心。北方妈妈尝起南方女婿的手艺也觉着美味。其实,和美味一样的是一家人的情感。感情不分饮食习俗的差异,也不分南北口味的不同,它是融达天下的核心所在,把握住了这个内核,不论是一家人还是一国之人都能够相处和美。
关键词:文化差异 汉藏翻译 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由于历史条件、民族特征、交通阻碍等原因,尤其是深受藏语与汉族的文化差异影响,致使汉藏语言和文化交流之间存在一些障碍,给现代汉藏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汉藏翻译的基本分析
1.汉藏翻译的发展历史。从历史源头来看,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汉藏之间的文化和文字交流。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统治者推进积极、宽容、开放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当时的吐蕃进行和亲、安抚政策,加强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即是一件典型的汉藏交流例证。从汉语和藏语古籍都可以看出,从唐朝开始,无论是汉藏之间的上层统治者,还是民间普通百姓,都留下了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历史记录,汉藏翻译是双方实现相互沟通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唐朝以来的1000多年,产生了无以数计的同时掌握汉、藏两种语言的杰出翻译家,为推动汉藏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2.汉藏翻译的局限性。汉藏翻译虽然从唐朝到现代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从当前的汉藏翻译形势来看,依然存在这一些局限性。文字语言往往承载着不同文化多样性,由于中土汉族、西南藏族之间存在的较大的意识形态、风俗人情、宗教心理和文化差异,致使汉藏民族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会因为表达和理解差异,从而影响汉藏翻译工作和翻译水平。
二.汉藏文化差异阐述
1.汉藏文化形成上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多元化文化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丰富内容和精彩内涵。从文化形成角度来看,因为气候、地域等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等人文差异,致使汉族与藏族在发展阶段、经济形态、政治状态、思想观念、文明类型等多方面、各领域都存在着不可回避、不可忽视的极大差异。例如:汉族传统上以儒家思想为社会主导思想,后来产生了道教,传入了佛教;藏族则长期主要以本土宗教和佛教为主要的社会思想。文化形成上的巨大差异,从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初始之时,就给汉藏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汉藏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可能会影响翻译者对原文的认识和理解偏差,从而造成翻译中的讹误和偏差,从而偏离原文的本义。长期以来,虽然汉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未停止过,但由于受到作者与翻译者在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很大差异,以及汉语言、藏语言本身书写形式和表达形式上的差异,使得一些汉藏翻译者只能了解和掌握藏语的表面含义,而对语言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难以有效地翻译和表达出来,从而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完善文化差异中汉藏翻译的策略
1.充分考虑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翻译则是沟通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内容等具有的文化共性,是翻译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前提。但是,必须认识到,无论何种语言,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任何语言都具有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从可译性来讲,要求汉藏翻译工作者树立信心,认真学习和把握汉藏翻译的规律和共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从不可译性来讲,汉藏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汉、藏双语能力,还需要能够熟悉汉藏两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宗教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深入了解、研究和把握汉语、藏语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独特风韵。
2.考虑汉藏文化间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采用替换法。汉藏翻译是实现汉语世界与藏语世界相互沟通、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汉藏翻译的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对待和考虑汉族、藏族作者和读者的不同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习俗宗教等特殊性和独特性,充分找到汉藏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得翻译工作真正紧密结合人们的生活。此外,翻译也是一次在创作的过程,在翻译一些难以直译但又必须翻译的专有词汇时,可以采用替换法,寻找另一种语言相似或近似含义的词汇来替代,提高汉藏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送礼 礼仪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98-01
前言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各国对礼仪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在送礼过程中的习俗和禁忌也有区别。因此,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比较中西方有关送礼的习俗,禁忌和对礼仪的不同理解,探究其深层文化根源,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传统的“仁、仪、礼、智、信”五德之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而送礼也就成了这一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人际沟通作用。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从西方社会的历史来看,作为历史上的几大文明古国文化的继承者,同样表现出人类对礼仪的不断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日常交际中它“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二、对比分析
(一)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日常亲朋,邻里间走动,托人办事或答谢等,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长辈或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新居,店铺开张庆贺等活动,亲朋好友为表示心意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以金钱作为送礼的物品较为普遍,而这样的送礼方式在西方国家很少见。而且中国人在送礼的时候不注重对礼物的包装。
西方国家的人在选择送礼的礼品时没有太多讲究,而且大部分时候,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一些用于装饰房间的小物品、旅游纪念品以及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他们选择的礼物。但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方人更加注重礼物的包装,无论什么样的礼物都要进行精心的包装。
三、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维度来分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属于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对群体有依赖性,认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立于群体之外的个体。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他们更加尊重人权与自由,崇尚人人平等。他们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人,然后才存在于一定的集体中,因此他们普遍对集体的依赖性小,而更加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群体关系的建立,所以送礼这种交际方式的使用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四、结论
总之,无论东西方文化,“送礼”都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社会习俗,而且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送礼的相关习俗和禁忌的区别,本质上是中西方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随着在现代生活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怎样理解和把握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对于交际的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6.
摘 要:谚语是语言的精髓,文化的精华,具有民族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笔者从习俗差异、、环境差异及历史典故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差异的文化根源。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谚语差异文化根源习俗差异环境差异历史典故
何为谚语?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受该民族的生存环境,,习俗差异,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一、习俗差异
关于英汉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He is a gay dog. (他是个快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等。
二、宗教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谚语中与宗教有关的谚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中有些谚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 “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 ”、“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 “Go to hell(下地狱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贫困如洗)”等。而我国是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道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谚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谚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汉语反映老子道教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混迹则乱等等;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则体现了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环境差异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所以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不可分。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谚语;例如, spend money like water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 go by the board表示“(安排)落空,(计划)失败”; 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而中国则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与此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读者一定能体会到莎翁的“爱”。
四、历史典故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起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是由历史典故形成的。 西方谚语“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谚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 “Love is blind”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 the blind god ),其对应的谚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虽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 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在和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古国,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谚,这也是汉谚的一大特色。
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英汉谚语必须建立在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宜先按照原文的预期风格进行直译,然后附进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点出其寓意。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章.p1-8.
【关键词】中西文化;英美文学;英汉翻译
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审美观念也不同,英汉翻译就是传递两个文化之间的信息,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上的不同会在我们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对西方的语言进行研究,还要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对西方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刻的了解。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的差别
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教对国家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有宗教的影子,对西方国家来说,基督教产生的影响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基督教宗教经典的《圣经》更是作为主要载体,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主要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影响最大的就是佛教,其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在翻译英美的文学作品时,要特别注意不同宗教文化的区分,防止因宗教文化出现翻译错误,影响翻译效果。
(二)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的差别
价值观是指认定事物,判断是非的价值取向,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价值观产生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强调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崇尚个人主义,而我们国家则更多的关注集体利益,强调以大局为重。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致使中西方在文化习俗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龙”我国象征着吉祥,我们也被称之为龙的传人,但在西方国家的《圣经》里则是魔鬼和撒旦的象征;中西方之间也都有一些各自比较忌讳的数字或词语,例如西方人对数字13比较忌讳,而我们则对数字4、7比较忌讳。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
(一)了解《圣经》文化及西方神话
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掺杂着一些《圣经》里面的内容和一些西方的神话故事,如果对这些内容了解的不够深入,就没有办法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无法完全掌握作者所想要表述的深刻含义,在进行翻译时就只能停滞在作品的表面。因此,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需要对《圣经》和西方的神话故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对英美文学进行更加准确的翻译。
(二)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翻译工作前都会翻阅大量的文献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西方国家的影视资料来对英美的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有条件的译者还可以选择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所属地进行现场考察,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深入的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熟悉西方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只有将作品和文化结合起来,才可以翻译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
(三)了解英文词汇背后隐含的喻意
在开展英美文学翻译时,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翻译,不能只看表面的意思,而要把文化差异带入进去。之前我国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大多采用的是直译,就是仅仅把表面意思翻译出来,并没有深入思考它的内在含义,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对英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英语习语的运用也愈加灵活,例如:smellarat一般人会通过字面意思翻译为闻到有一只老鼠,这样翻译显然是不正确的,其正确的意思应该是对某件事情感到不妙,一般英语习语的意思都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沉淀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结合西方的文化和具体的语境进行翻译。综上所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我们要深入了解、研究这些差异,才能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在翻译时不能仅就字面意思进行直译,而要最大限度的了解中西方之间在、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性,合理的使用这些差异,使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既符合原文的含义,又能容易被读者所理解。
参考文献:
[1]陈翠兰.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语文建设,2014,02:73.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广告翻译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36-02
本文通过译例分析来说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探讨广告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方法。
1 价值观念的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最主要表现:东方强调集体主义,西方崇尚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使得中国人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根深蒂固,奉行无我文化,由此汉语的电视广告中常出现大家争先恐后购买的镜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男女老少皆宜”、“大家都喜欢”等这些词语来极力渲染和说服消费者购买同一种商品,宣传群体行为成了汉语广告的重要诉求方式,而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更注重个性和独立,西方广告常使用第二人称诉求对象“Yo u”,以针对个人的口吻对消费者进行说服,使人感到受到尊重,从而产生购买欲望,西方广告语中像“s p e c i a lfor you、meet your special needs、uniqueness ofproducts”等词语随处可见,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充分反映了西方人的性格特征,广告宣传常以产品的个性化特点为诉求对象。在广告翻译中,有些译者往往忽视了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外广告中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词语屡见不鲜,如:“be loved by all, suitable formen,women and children”,这样的广告词没有突出产品的“uniqueness”,使得西方消费者觉得这种广告言过其实。在把英文广告翻译成中文时,也不可过多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和特别适合的人群,否则中国的消费者会觉得质量不能令所有人满意,很难产生购买欲望。所以广告翻译要实现原语价值观向目的语价值观的转换。
2 文化习俗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根植于本民族文化的风俗习惯,广告译文要符合目的语受众的文化习俗。例如国内有一个衬衫品牌“红豆衬衫”,在中国文化里,“红豆”是相思的象征,属于文化负载词,如果直译为“Red Seed”或“Red Pea”则不会引起外国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译为“Love Seed”(爱的种子)就能比较贴切地表达原名的文化内涵了,给家人、朋友买这个品牌的衬衫,就表达了款款情谊;SevenUp 饮料,Seven在英语国家里是个吉利数字,Up是向上,译名“七喜”符合中国人喜欢吉庆和喜气的民族心理,再如音义结合的佳译实例:Master-card万事达卡,Locove乐口福,Gold lion金利莱,Carrefour家乐福等,这些品牌的翻译都抓住了中国大众向往安康快乐、平安是福、求吉求利的民族文化心理。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广告词是“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它套用了美国家喻户晓的《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名句“Al l men arecreated equal”,原句“men”变成了广告商品“cars”,肯定句变为否定句,道出了该车优于其他车的性能,对顾客心理产生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而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词改为“古有千里马,今有三菱车”,巧妙地利用了“千里马”在中国人心目中“一日千里”的文化形象,意在告诉中国消费者三菱车有着千里马般的雄壮气概和良好性能。以上译例充分地考虑到目的语受众的文化习俗,但也有些广告翻译没有顾及目的语大众的文化心理,导致产品销路不畅,名牌服装“紫罗兰牌”男衬衫,曾被译成“V i o l e t M e n’sS hi r t”,“紫罗兰”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优雅”,在英语中“violet”(紫罗兰)一词更适于女性物品,“Violet Men’sS h i r t ”给这种衬衫平添几分女人气,造成该品牌在国外市场上无人问津。以上例子说明能否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是广告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3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中国人善于圆式的悟性综合思维,西方人长于线性的逻辑分析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说话、写作常采用“含而不露”的归纳推理法,也形成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注重以“神”驾“形”,常以流水句出现;而西方人偏爱直奔主题的演绎推理法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注重以“形”驱“神”,有高度的形式化和严密的逻辑性,使用明显的形式标记。例如:山海关啤酒场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避暑胜地、历史名城――山海关。素有“龙头”之称的万里长城,由此伸向大海,是我国啤酒行业的重点骨干之一。译文:Shanhaiguan Breweryis a key enterprise brewing beer in China.It islocated in Shanhaiguan,a picturesque summerresort and historical town,where the East End ofthe Great Wall extends to the sea.原文广告属于归纳式的行文方式,译文通过调整句序,将重点信息放在句首,使广告贴近英文的行文习惯,译文还删除了可能引起不良联想的信息“龙头”,广告突出了信息功能。再如,开汤审评,清香四溢,滋味鲜醇,回味甘甜,余香尤存,经常泡饮,明目清心,止渴益神,减肥健美,堪称茶中佳品。译文:Being fragrant,refreshing and mellow,××Teapresents a lingering after taste of mild mellowness.Dr i n k i ng it often can not on ly quench you rthirst,repose your mild, but can sharpen your eyesand beautify your figures.No wonder××Tea is thebest in China.汉语广告属于典型的意合流水句,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字格,无任何连接词,却脉络清晰,意义明朗,典雅、古色古香。译文对广告的结构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包括断句、补充必要的句子成分和连接词,删除次要信息,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广告的句法和文体特点。
4 美学心理的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中国的美学一贯强调平衡、融合、意境诸说,喜欢借景抒情,遗形写神,主观色彩极强,使得汉语的行文用字历来有以意驭文、虚实相生,声律对仗、行文工整的
习惯,语言表达简隽空灵、委婉含蓄、工整对仗、节奏铿锵、诗情画意盎然的特色。而西方美学主张“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强调“模仿自然、再现现实”的艺术效果,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句式构架严谨,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平实。这两种审美意识反映在广告文体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广告语言。如: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累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有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译文:3000 crags rise invarious shapes pillars, columns, walls, shakyegg sl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 … conjuring upunforgettably fantastic images. 汉语广告的行文工整对仗,辞藻华丽,意象奇妙,且情景交融,是典型的汉语之作。译文要直观可感,简洁流畅得多,更符合英语广告的习惯。On the road leading from central Europeto the Adriatic coast lies a small Slovenian townof Postojna. Its subterranean world holds some ofEurope’s most magnificent underground galleries.Time loses all mean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seunderground wonders. The dripstone stalactites,column, pillars and translucent curtains, conjureup unforgettable images.这是位于中欧斯洛文尼亚境内闻名的溶洞风景广告,文笔简洁朴实,寥寥数笔,形象地表达了洞中形状各异、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自然景观,给人以充分的视觉空间和想象余地,但从汉语的审美角度,会觉得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缺乏文采。所以,在广告翻译时,要注意民族间的美学心理差异,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受众的美学心理。
以上分析表明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广告翻译,这就要求译者要具有跨文化的意识,使译文广告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最终实现译文广告在目的语受众中的“AIDMA”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谚语 起源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发展,各国家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经常由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时误解别人的意思。本文结合英汉谚语文化,介绍英汉谚语起源,分析其不同的文化差异,以方便大家了解英汉谚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让跨文化交流更加顺畅自如。
二、特殊语言――谚语
牛津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一种短小精练为世人所熟知的语句,它往往代表着事实或良好的建议,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在语言上重视声韵,用词上讲究凝练,句式上注重对称,表达上力求形象,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1]。谚语意味深长,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它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通常,它们能反映出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态度等。海边的人们生活依赖于海,他们的谚语多与航海、天气、捕鱼有关;游牧民族如阿拉伯人,他们的谚语则是关于沙漠、绿洲、羊群、骆驼等;老者受尊敬的民族中,谚语与睿智长者有关;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有很多歧视女性的谚语,比如:Women have no souls.(女人没有灵魂。)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谚语作为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各自的民族文化紧密相关,并且极大地反映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通过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分析,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异同,从而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
三、英汉谚语的起源
谚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表达丰富含义的语言。要探索谚语,首先必须了解其起源。广义上讲,英汉谚语有着很相似的起源,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反映了人们的能力、智慧和经验。具体来讲,它们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民间生活的谚语
民间生活是谚语的主要来源,人们善于将日常的生活经验总结为谚语形式加以流传,这些谚语精练地显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源于人们日常工作的谚语。很多谚语都是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创造的,包含了天气的变化规律或一些职业的特点,并且是用大家所熟知的语句简练地表述出来。如:Hoist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趁着好风扬起帆。)它首先是被海员使用,后来变成了国际通用的谚语,适用于很多不同的场合,它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情,就要抓住机会。
2.源于民间习俗的谚语。一些谚语与民间习俗有紧密联系,比如:Good wine needs no bush.(好酒不需常青藤。)它来源于古老的西方民俗,过去,卖酒商人总是悬挂一些常青藤或有常青藤的画在门口,以此作为有酒出售的招牌。有些酒家出了名,即使没有常青藤标志也有顾客来喝酒,它相当于汉语谚语“好酒不怕巷子深”。
3.源于婚礼的谚语。英国人认为如果女孩婚礼时天气晴好阳光灿烂,那么她将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因此英国有谚语:Happy is the bride that sun shines on.(阳光下的新娘最幸福。)而在中国同样也有源于婚配习俗的谚语,如:“强扭的瓜不甜”,它隐含着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婚姻生活。
(二)源于文学作品的谚语
英汉谚语中,文学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谚语来源,来自书面文献的谚语叫“雅谚”(learned proverb),来自民间生活的谚语叫“俗谚”(popular proverb)[2]。很多英国谚语来源于莎士比亚作品,这些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以至于没人能想象英语没有了这些文学巨献会变成怎样,如: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爱情之路无坦途。)伊索寓言是英语谚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这类谚语十分简明扼要、风趣幽默,易于理解并常用在生活实践中,如: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蛋。)
很多汉语谚语也是来自于经典文献,要穷尽每条谚语的出处很困难,但《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被公认为谚语的重要源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从中而来的一条经典谚语。
(三)源于宗教神话的谚语
宗教神话是英汉谚语的另一源泉。中国文化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很多谚语与之有关,如“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圣经》是西方谚语的重要源泉,《圣经》影响着其信徒的生活,易为人们所接受,如: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独特的宗教神话,其中古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对英汉谚语的形成影响巨大,比如:Far from the Jupiter,far from thunder.(离朱庇特越远,离雷电越远。)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谚语也是宗教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四)源于其他语言的谚语
由于文化的发展,一种语言必定会吸收其他语言中的谚语文化。很多英语谚语因为历史原因来源于拉丁语,比如: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an exception.(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此外,还有些英语谚语来源于法语,如:Nurture is above nature.(教育胜于天赋。)等。
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步使得汉语谚语也吸收了其他语言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英语中的谚语,比如:The grapes are sour,as the fox said when he could not reach them.(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四、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谚语作为语言中精练优美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文化因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因此,了解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具体而言,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环境不同
谚语往往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海岛国家,其国土没有一个地方与海的距离超过了110英里。因此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谚语关于“船”和“海”的,例如:In a calm sea,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而中国是农业大国,谚语多与农业相关,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冬麦深,春麦浅”。另外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关于“东风”与“西风”的,在中国春天吹东风,而在英国春天吹西风,所以中国谚语有“春东风,雨祖宗。立夏起东风,田禾收割丰”,而英国则有“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西风送暖,百鸟欢唱。)”
(二)生活习俗不同
谚语源于人民的生活,不同的习俗经常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国与中国的习俗有很多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对狗的态度。汉语谚语中对狗的描述往往是贬义的,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No ivory issues from the mouth of a dog.)”。英国人则认为狗代表忠诚、勇敢和聪明,所以英文谚语有“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三)不同
中西方的差别,导致其谚语也各有不同,中国佛教、道教兴盛,所以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谚语。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多信奉基督教,《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对其文化影响至深,所以有“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等谚语。
(四)文学作品不同
由前文所述可知,英语谚语多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伊索寓言、英文诗歌等。例如:The wish is father to the thought.(愿望是思想之父。)(莎士比亚);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培根)。而汉语谚语多出自《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故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谚语。
(五)价值观念不同。在西方独立和隐私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观念,他们强调自由,信奉个人主义,“Self-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al.(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和“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就是反映这些观念的谚语。在中国,人们更注重于集体精神,认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部分,所以很多谚语都显示了集体力量,如“人多好办事”和“团结就是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清楚看到英汉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世界文化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了解了这些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英汉文化,从而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本文通过对英汉谚语文化的起源和差异的介绍以及简要分析,使读者看到了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我们还必须更深入地去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别,去做更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