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几大职能

管理学的几大职能

时间:2023-09-25 18:0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几大职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几大职能

第1篇

一、管理学课程特点

(一)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管理学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课程特点要求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如果只是单纯讲授理论,死记硬背定义,不免空洞、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抽象性特点。管理学中的许多道理和结果都难以直观地看出来,这增加了学习的枯燥性,会增加理解的难度,降低学习者的兴趣。管理学课程的抽象性来源于管理现象本身的特点。管理实践的对象主要是人,管理就是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人的心理表现是很难直接看出来的。所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行为以及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是不直观的,许多时候要靠思维去把握和概括。因此,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等听起来会感觉抽象枯燥,结果检验也不好计量。

二、大一新生面临的学习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消失,学习动力不足。中学时代学校基本能够有效督促学生专心学习。上大学后,部分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后原有的目标实现了,不需加油和充电了,逃学、旷课甚至沉迷上网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众多选择往往不知所措。有的学生目标模糊,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的学生目标很多而且多变,今天觉得“应该”考研,认为提高学历才有出路,明天又想多考点资格证书便于找工作,后天又认为在大学就“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等,最终目标都没有实现。

(二)学习方式不适应

与中学教师相比,大学教师授课有速度快、内容广、理论深的特点。一本厚厚的教材在几十节课内必须讲完,教学的内容不仅涉及教材,还有教材以外的知识,课程的理论深度比中学阶段明显增加,学生若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考和虚心求教就难以理解和掌握。大学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自主性、选择性、多元性、专业性和探究性,因而需要主动学习。而很多新生把大部分课余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自己的爱好与满足自己的乐趣。因此,在大一这个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与综合知识渗透的特殊时期,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联系能力,以摆脱高中教育的一些惯性思维。

(三)专业和课程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新生有着读书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兴趣爱好范围很广、知识面很宽,而且有个人的独到见解。但具体到所学专业时,由于大部分新生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有些课程听起来云里雾里,特别是对于管理学这种社会科学类课程,许多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观点,而高中时代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了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的习惯,简单地认为,凡事皆有公断,是一即一,是二即二,怎能是一又是二呢?在所学专业和课程面前无所适从。这正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差别,我们必须使新生认识这种差别。而对于没有探索到新的学习方法的新生,容易出现学习兴趣降低、厌学等问题。

三、针对大一新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

1.教育新生积极调整,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中学,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侧重于知识的积累,所学知识的范围相对明确。而大学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的区别。从广度上说,大学的课程多达几十门课,而中学最多十几门;从深度上说,大学传授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本学科前沿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侧重于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与中学教学那种依赖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相比。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的来说,大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宽松、自由、自主。大学生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还必须课下自己去钻研、拓展,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2.向新生讲授学习管理学课程的意义,使他们从内心上产生学习的使命感和荣耀感。管理学课程的进展,必然涉及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的业绩、奋斗历程与名言,也可以用来激励我学生。一年级新生刚结束了高考的紧张拼搏,脱离了父母的管束,早就想轻松轻松,我们应当及时告诫学生:一年级是大学的关键

转贴于

时期,放纵自己,沉迷于游玩,就会沉沦下去;一年级是机会,可以使他们开始独立的人生,迈向新的生活。

3.要求新生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学涯规划。学涯规划是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在校学习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这个目标体系包括学涯总目标、各个学年和学期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实施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是:使学生明白大学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知,学会思考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阶段地计划和安排学业以及大学生活,使学生能在正确分析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做好大学四年的学涯规划。

(二)整合教学内容,妥善处理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抛弃全面讲解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书本内容整合为管理概述、管理思想、管理职能等几大模块,在增加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的基础上明确各模块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为了突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师应对涉及后续课程的有关内容做简略讲述,详细地讲述留给后续课程处理,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这样既能保证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又能建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并为它们的教学活动预留所需的空间。

(三)针对新生特点适度使用cai课件

如今,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浓厚的传统教学理念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非令人满意。有的教师简单地将多媒体作为黑板和课本的替代品,单位时间内信息过大,对刚脱离高中学习的大一新生来说这种快节奏、多信息量使他们难以适应。其次,教学原理的推演、例题的求解过程也是一种创新过程,用cai课件极难再现这一创新过程。我们应当不过度依赖cai课件,充分利用其优点,避免其弱点,使cai课件教学和黑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化抽象的内容为形象具体的案例或事例,使课件制作始终围绕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四)从新生的需求出发设计课堂

课堂的设计主要包括课程框架、课堂讲授时间、课堂案例讨论次数、课后作业布置等问题。在课程框架方面,教师要选取管理学中基本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一些内容,而不是大而全。在课堂讲授时间方面,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的讲课时间不能太长,应该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消化所学内容,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见解。在课堂讨论的次数方面,应当选取一些有扩展空间、有争议、便于学生思维的内容来讨论,如“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章很具有思想性,就比较适合讨论。新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管理学这类课程,有些内容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与现实结合起来,所以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把案例设置得太复杂。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管理学这门学科的作业题应该向实践方面倾斜,注重内容的巩固和适当的拓展,更多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稳固基础,拓宽知识层面视野

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对多方面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重要。因此,要鼓励新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用批判的眼光学习,要具有质疑精神,进行多维思考;倡导新生掌握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学习好管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他综合知识的学习。例如,除了给新生指定一些参考书目之外,应倡导他们在寒暑假开展读书活动,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参加审美学、心理学、音乐、文学、公司经营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讲座,使学生接触多层面知识,开阔视野,从而逐步摆脱高中时期只重视主课的惯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六)鼓励新生参加实践,培养综合能力

刚刚进入大一的新生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的训练

第2篇

“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现状怎样?

“领导者核心能力”作为社会科学与实践的全新概念,真正被研究只有10多年时间。这一研究课题的研究主体——领导者,虽然在企业管理学、政治学和领导科学等多个学科中均有涉及,但关于领导者能力特别是“领导者核心能力”的专门研究均没有对其进行系统论述。因此,针对领导者核心能力进行聚焦研究,是全球范围内的新生事物,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新实践。

首先,从企业管理学看,企业管理学中“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领导者核心能力”本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然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关注知识、创新为主的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没能触及企业内生性因素和深层次本源问题,即企业领导者因素,因而存在明显缺陷。理由很简单,任何组织离开了领导者的能动作用,一切优势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开发、保护、使用与整合。领导者能力问题不仅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组织核心竞争力生成的关键因素。因此,“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不仅率先将核心能力引入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域,而且抓住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本源,并直指领导者能力建设问题的本质和要害,深刻揭示影响领导决策的共性规律。它不仅对企业竞争力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延伸与拓展,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完善了企业管理学理论。

其次,从领导科学看,按理领导科学应该是最有可能与“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内容产生重叠的学科,但是领导科学,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研究领导活动规律及其有效应用。纵观领导科学研究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特质论阶段、行为论阶段和权变论阶段。特质论阶段——主要是对领导主体的研究,关注领导者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行为论阶段——主要是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关注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及其影响;权变论阶段——主要是对领导艺术的研究,关注领导策略及其运用。领导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局,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所以,领导科学和企业管理学一样同样存在缺陷。一方面,第一个阶段虽然研究领导主体,但只强调领导者特质而非领导者共性优势,由于其研究结果不具普遍意义,实际运用价值不大。另一方面,第二和第三个阶段,最大的不足是偏离领导这个主体,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强。而“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主体是“领导者”,分析的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共性特征,直指领导科学本质,正好弥补了领导科学研究的不足。因而,“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直接推动了领导科学研究进入本质论的新阶段。

最后,从政治学看,政治学以研究政治行为和政治体制为主,但是对政治的主体——政治家,没有专门研究,同样存在缺陷。中外无数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先有卓越领导,后有卓越组织”、“没有最好的体制,只有更好的领导”、“组织的竞争力,核心在领导力”。不难看到如下现象: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美国,为什么在胡佛时代和罗斯福时代情形大不相同?为什么具有相似体制的国家其发展速度、发展成就大不相同?答案非常明确,就是政治家因素导致了结果的不同,是政治家的核心能力,对国家发展命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见,政治学研究,离开了对政治家的研究,同样不能充分揭示政治发展的本质规律。从这个角度看,“领导者核心能力”的研究,是对政治学的丰富和发展。

综上所述,“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不仅是对企业管理学中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延伸完善,而且是对领导科学的丰富发展,还是对政治学的创新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实现了管理学、领导科学甚至政治学的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了一门既具有综合性、又颇具前沿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课题。这是一项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的创新和探索,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质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领导者核心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何联系?

“领导者核心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关联,具有因果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rnpetence 0fEnterprises)概念不是中国人创造的,它是“舶来品”,国内有的学者译成“企业核心能力”或“公司核心能力”,专指公司这类营利性组织的竞争优势。正是因为英文译名的混乱,不少人认为二者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国内不少语言专家认为,“Core Competence”翻译成“核心专长”比较恰当、准确。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行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比如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企业?ELEVEN,长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处于盈利水平领先位置,靠的就是“利用卫星通讯系统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分析管理体系”、“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精细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等。几大核心资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造就了一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形成了贯穿全价值链的、其他对手无法模仿和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没有触及企业核心能力内生性因素和深层次本源问题,即企业领导者因素,存在明显缺陷。因为任何组织离开了领导者能动作用,一切优势资源就失去了有效配置、开发、保护、使用与整合。与之相反,“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率先将核心能力研究探索由组织层面拓展到领导者个体层面,而且认为核心能力概念放在个体身上比放在组织身上更为贴切,更能体现能力本身的能动性特征。

可见,“领导者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联系在于:二者深度关联,具有因果关系。先有领导者核心能力,后有组织核心竞争力。领导者核心能力在组织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既发挥着合理配置资源、整合内外应力、激发创新动力、实现效益倍增作用,又能为组织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形成提供发展导向、精神动力和激励约束。换句话说,没有领导者核心能力,其所在的组织核心竞争力等于缺失了灵魂。区别在于: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存在,而竞争力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表象性存在。

必须看到,一个组织或国家凭借领导团队自身的核心能力,可以创造独特的价值和持续竞争优势。如果领导团队没有核心能力,就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各种资源的基本价值就会降低甚至失效。但是这一判断不能绝对化理解,绝不能说这个组织或国家只要领导团队具备了核心能力,就必然拥有核心竞争力,“豪华阵容≠卓越绩效”,有时会发现一些很有竞争力的组织或国家,领导团队核心能力并不强。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南方的李将军曾一度击败林肯领导的阵容强大的北军。尽管当时南方李将军手下从杰克逊数起,几乎没有一位将领不是浑身大小毛病,团队成员的整体本领并不强,而林肯选用的是在他看来“没有重大缺点”的将领,拥有人力物力的绝对优势。但在1861-1864年,北军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主要原因就在于南军的李将军善于发现、整合每个人的长处,使整体团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尽管整体团队核心能力不强,但在那段时期,仍击败了林肯麾下核心能力较强的团队。直至林肯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重新调整用人策略,才重拾胜局。

此外,必须看到影响核心竞争力生成的关键因素从来都是多维的。当竞争环境不够公平或者有些竞争者采取不正当手段的时候,领导团队核心能力作用发挥也将受到限制。同理,领导者核心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综合能力,领导者拥有核心能力可能创造突出的业绩,但有业绩的领导者未必拥有核心能力,因为“撞大运”者也大有人在。《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段话,非常精准地道出了除了和领导力相关的“道”、“将”、“法”之外,决定成败的还有“天”和“地”两大外在要素。

“核心能力”与“基本能力”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所谓“基本能力”,也叫“一般能力”或“必备能力”,是指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人的基本能力一般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归纳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根据我国领导者肩负的使命和职责特点,领导者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驾驭能力、应变能力、用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财能力、筹划能力、包容能力、沟通能力、感召能力等。

领导者核心能力是通过对领导者基本能力进行凝练、整合、提升而来,尽管其从生成难易程度、层次高度、作用大小,与基本能力具有极大差异,但二者之间紧密相连。基本能力只能满足领导者基本履职需要,可以作为组织的“管理者”进行计划、组织和配置资源、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核心能力作为能力层级的最高层次,具有独特指向性,作用力和影响力比基本能力更高、更大、更强、更优,能够满足高标准履职需要,可以作为组织的“领导者”确定方向、整合资源、激励和鼓励组织成员,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正确把握二者相互关系,对于完善和健全核心能力理论体系、科学推进核心能力考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基础与升华”关系。领导者核心能力是从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整合、凝练、提升而来,因而领导者必须首先积累基本能力,不断提升基本能力,否则,领导者核心能力就难以形成。同时,不断积累的过程不是把基本能力简单叠加,而是要经过不断整合与融会升华的长期过程。如果不在基本能力基础上进行不断累积、拓展和升华,就不可能真正形成核心能力。反之,核心能力是基本能力发展升华的结果,又促进和带动了基本能力的提升。柳传志有着自己认定的人才培养方法,即缝鞋垫理论。他认为,“培养一个领导者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长裤、衬衣,最后才是做西装。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联想接班人杨元庆就是在“缝鞋垫”时被发现——1988年从推销员做起,两年后成长为当时一个不太重要的业务部门的经理。做业务经理的时候,他利用与美国惠普公司的业务合作机会,潜心学习惠普公司的管理,不仅使部门营业额快速增长,还带出一支十分优秀的队伍,因此被调到联想最重要的微机事业部做总经理,开始了自己的“做衬衫”生涯。之后,他继续使联想电脑市场份额在两年间获得大的飞跃,也再次被委以重任。就这样,杨元庆的基础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累积、升华为核心能力,最终登上联想集团总裁的位置,正式出师“做西装”,从而脱颖而出,成为联想集团的接班人。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过渡

党的十报告通过总结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经验,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高校行政管理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延伸,与政府行政管理有许多相近之处,通过研究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重要作用。

1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内涵

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体系的制约,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一直呈现为集权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说,高校的行政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大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的要求。如果不能够按照社会的总需求进行管理改革,那么就会与社会脱节。当前社会是一个服务型的社会,行政管理也要从集权型转变为服务型,新型的管理模式相对比传统的行政权力过于强势、学术权力过于弱小有着深刻的洞见,可以有效的扭转这一局面。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从此出发制定一系列的行政规范,这样既可以结合实际需要,也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在具体事宜的执行、监督、评价等方面,可以摆脱传统体制所带来的软弱和不规范。总之,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内涵包括理念、需求、目标等几大块。理念是以人为本、需求是以社会为基准、目标是将社会整体利益纳入服务范围。通过这些内涵发挥,真正让高校发挥积极的管理职能。

2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问题

当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体制落后,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等等。在监管方面也是问题不少,比如监管无力、推卸责任等等。在评价方面更是不够科学性和层次性。尤其在评价指标上,通常会选取有利于自身的评价指标,这样就不能够客观的反映出真实的问题。

3现阶段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的思考

3.1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应该尽快培养相关人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教学作为一个文化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中介,它可以促进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在实践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都值得商榷,比如人才培养过于形式化,许多人才素质都不高,难免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造成影响。这也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可见人才培养和新机制新模式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唯有如此才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得到良性循环。

3.2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监管

针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监管问题,要加快监管机制建设。监管机制可以对制度建设、技术投入的有效监管提供保障。目前在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的监管上面不够成熟,总的来说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让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有诸多风险,要按照计划采取合理办法推动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项目进程,同时要适当加快改革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制度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给监管机制的建立铺平道路。在稳定了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总量、优化分配结构,才能积极促使文化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迅猛推进,结合政策相关组合,合理带动相关机构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风险进行合理监管,为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推动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体制全面改革,积极促进政府为主体的地方政府监管机制的确立,最后要不断完善监管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真正提高地方政府在预防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3.3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评价

评价要严格按照层次性原则展开。层次性体现在考核评价的结构层次上,通过分层可以细化考核评价内容,并且将各级考核评价形成有机联系,相互影响,这样就可以提高评价的准确度和清晰度,有利于标准化的管理。考核评价数量要合理,如果多的话,比较复杂,增加了评估成本,也提高了评估的结果准确性。如果考核评价过少的话,不容易发现问题,不利于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一般来说,通过专家筛选后的每个层次的指标要控制在5个至20之间,挑选一些易于量化计算、容易获取的、可靠性强的,能真正反映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实际情况的综合指标。考核评价能够反映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因此构建原则要从整体上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发展进行把握,以便更好的进行评价。

结语

随着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扩大等方面的提升,必定会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希望以“继承、借鉴、创新”为原则,秉持“薪火相传,踏实稳进,开拓创新”的理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高校行政管理的传承。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高校行政管理学者们提供一些学习资料,与同仁们共同探讨高校行政管理的传承与发展。共创高校行政管理光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J].王亚男,陶金,胡权华.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1)

[2]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郑晓晓.经贸实践.2017(21)

第4篇

关键词:医院专职秘书;学科建设;建设策略;协调沟通

1医院专职秘书的职责与定位

“每一颗螺丝钉都将在一个大集体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要想更好地做好医院的工作,发挥每个人的螺丝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有效地减轻医院临床科室医疗人员非医疗工作方面的各种负担,我国各大综合性医院的临床科室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秘书岗位。而医院专职秘书本身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减轻各个科室工作人员的负担而存在的。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医院的人力资源结构,医院专职秘书确实在日常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派遣有协调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和较高思想素质的人员来担任。

2设置医院专职秘书的重要性

医院专职秘书是每个科室领导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也是医院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顺畅沟通的桥梁,尤其能够在办事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和横向协调的作用。医院专职秘书能够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发挥出人才的潜能,也可以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大型医院本身存在着很多国家、省医学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学科。其科室的内部不仅在业界拥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而且人员队伍也要比一般科室更加庞大,不仅科室的类型和数量更多,而且有的一个科室内部就有200余人,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人数高达七八十人,每年的平均门诊量达到十几万人次左右。所以设置专业的医院专职秘书显得非常重要。

3医院专职秘书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能

为了能够使医院专职秘书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医院专职秘书主要应该具备以下几大职能。第一,能够负责管理学科日常具体事物,根据学科的建设和规划初步起草制定相应的学科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协助学科带头人收集资料和撰写日常工作报告。第二,全面负责做好各项学科科研活动工作,并负责全面安排工作。第三,做好准备出席学科专家组会议,并在过程中全面做好会议记录工作。第四,协助每一位学科带头人跟国内外的机构、人员全面进行交流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做好活动组织安排、过程记录和跟踪任务进展等其他工作。第五,全面协助医院学科带头人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并配合好医院的职能部门做好其他相关类型的工作。

4医院专职秘书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4.1减轻学科带头人负担

在医院设置专职秘书,可以让广大学科带头人从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问题上来。因为做好临床科学研究是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的根本。而这中间还包括“基础如何向临床转化过渡”“缺乏转化的概念”“缺乏系统的操作培训和设施功能的深入研究”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科带头人如何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通过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来制定学科的建设规划,从而确定不同阶段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其他类型的科研项目等。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每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都需要医院的专职秘书来帮助其减轻负担。

4.2规范日常管理工作

因为医院本身是一个同时兼具学术性特征和行政性特征的组织。因此,同一个医务人员一方面要属于某一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另外一方面又要属于某一行政组织。因此,从医院建设的学科结构来看,主要呈现由学科和行政两条主线构成的矩阵结构。这种独特的组织机构使得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甚至在之后建设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松散。而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到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学术交流和其他诸多条件的要素,这最终导致学科建设会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而正因为学科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通过协调好相关职能科室之间的关系来减少冲突,最终形成合力。

4.3畅通科室沟通渠道

在进行医院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学科建设,不能够仅仅依靠国家和社会进行投入和资助。另外一方面,也应该通过承接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和科研收入来建设实验基地,才能够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发展。此外,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健全医院的优胜劣汰机制。对于一些建设效果好的学科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和扶植。而对于一些建设成效不好的学科更加应该暂停投入。而在此过程中,对于一些方向陈旧、存在价值不大和有明显拼凑痕迹的学科尤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整,并在之后分流到其他相应的学科。而在这样一个学科调整和建设的过程中,专职秘书尤其需要先通过与职能部门联系来了解每个学科开设的课程、每周的课时和每学年的业务学习。并在建设的过程中考察主要课程和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能够在医院教学的活动中采取最佳的方案,并在之后进行统筹规划,并通过有效地安排科室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通过圆满地完成教学计划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每当医院职能部门有外来人员进行参观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也需要用到一些重点学科的资料。而作为医院办公室的人员完全可以通过直接和专职秘书联系来获取与学科建设方面有关的资料。

4.4全面协调医院日常其他工作

医院各大职能部门在布置工作、通告和传达精神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和专职秘书联系,再向其他科室的主任进行内容汇报。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医院不知的任务、精神和其他科室带头人的主导思想传达给科室相应的人员,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做好组织、监督、落实和汇总工作,而此时,医院专职秘书可以起到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桥梁的作用,最终保证信息在流畅沟通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最根本的就是能够杜绝科主任和护士长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职能部门常规性的工作。医院各科主任在各自不同的领导过程中会秉持不同的管理理念和领导方案,而各个专职秘书在不同的岗位上也应该有不同的工作心得。而作为医院不同的专职秘书,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通过互通信息和互相交流学习来有效地拓宽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综合素质。而当遇到科室交叉事宜,各个科室之间的秘书应该真正做到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办事的效率。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市场竞争

个别国有银行虽然在部分分支机构试点进行了扁平化管理的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中国经济本身发展不平衡、市场经济体制与法律不完善、固有企业文化根深蒂固的特点,就十分有必要对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进行深人细致和审慎的预先研究。

1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的形成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的形成是与计划经济密不可分的。当初的设置是伴随着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而并行设置的,完全没有经济角度的考虑,是标准的总分制商业银行结构,从理论上讲也是标准的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虽然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根本转轨,也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并由此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体制等根本问题上的改革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几年时间过去了,这种管理组织结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2现行结构的特点及利弊

2.1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主要特点

机构庞大,覆盖面广;管理层次多,权力相对集中,等级明显,管理幅度较窄;职能部门林立,相对独立;党政不分,存在不少与经营无关的内设部门。

2.2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的优点

由于网点覆盖广,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形成服务网络,具有为客户提供全面、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实现规模效益的潜能;由于分支机构众多,易于吸收存款以及在全系统内调剂和使用资金,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合理地使用;有利于业务经营活动的统一指挥和内部实行高度分工,利于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化指导和参谋作用;在经济和市场条件比较稳定的时期运行比较顺畅。

2.3现行管理组织结构的问题

管理上条块分割,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不理想,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协调与协作不理想。

由于管理层次过多,企业上下信息沟通路线较长,容易导致上传下达的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决策反应速度和执行效果,导致有令难行、有禁难止等等间题;在当今经济和市场条件变幻莫测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已经明显表现出笨重、迟缓、缺少灵活性的弊端;现行管理组织结构要求总行对分支机构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要求总行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严密的成本控制手段,否则会导致严重的效益下降,尤其是在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划众多、地区经济和人文状况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就更增加了控制上的难度;人员管理上也存在问题,如果调动频繁,则会导致新人对市场、环境和客户了解不够;如果一些人员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上级行的控制能力将会下降;最基本营业机构数量众多,但功能单一,投人产出比不合理,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偏低,尤其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最为突出;在业务职能管理上层次过多、分工过细,重复劳动及冗员问题突出。

3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条件分析

3.1必须清醒地认识这项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推行扁平化管理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加人WTO以后,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将有135家外资银行立即可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还有430家设立了代表处等待升为支行,而后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五年后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就会不断大量涌人,到那时国有商业银行既使足不出户,也将直接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机构、人员庞大的总分制商业银行,存在着上面所述的诸多问题,也只有通过逐步的改革才能解决问题,建立起更加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组织形式。

3.2具备推行扁平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形式本身对企业现实的经营水平和人员素质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企业本身的行业经营特点应对扁平化管理更具有适应性和发挥管理效能。一些知名管理学者更加推荐扁平化管理在一些个性化服务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银行业先行,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银行业采取扁平化管理的适应性问题。在其他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努力,已经形成几大资源优势:一是服务网络覆盖优势;二是现有客户资源优势;三是人才储备优势;四是已形成的企业形象优势;尽管这些资源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化为生产力而形成竞争优势,但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采用扁平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法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地利用,达到兴利除弊的改革目标。

4国有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建议

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是可行的,那么还存在如何实践扁平化管理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改革策划、组织与实施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也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这一改革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计的程序,科学、谨慎地开展。

4.1必须明确推行扁平化管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1)扁平化管理必须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投人产出比的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提高,增强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提高对客户需求的满足水平。

(2)扁平化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高,重点应放在解决因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而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上面,而不能把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统统归结于管理组织问题而企望通过扁平化管理统一加以解决。

4.2必须因地制宜地推行扁平化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的众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其个性差别可想而知。就拿省内来说,其经营环境也千差万别,同级机构的经营规模和效益更是相差甚远,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所以在推行扁平化管理过程中不可能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必须结合本地区、本行的实际推进这项改革。

4.3与国际上扁平化管理的区别

国有商业银行推行的扁平化管理在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建立全功能、小规模的经营单位等方面与国际标准的扁平化是相一致的,但是更应该注意因所处环境和行业特点及自身条件的差距所产生的差别,国际上扁平化管理强调分权、要求员工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员工的综合素质还普遍无法达到那样高的标准,绝对不可以照搬照套,关键是要能够借鉴扁平化管理思想的精髓推行特色的扁平化管理。

4.4扁平化管理必须全面、系统地实施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必须讲求系统化地配合。同其它面的根本性改革配套进行,诸如产权形式、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等;同扁平化管理相配套的业务流程的改革;同扁平化管理相适应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的改革。

4.5确定扁平化管理的层次及运行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规模比较大,而中国的经济地理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现行的总分制组织形式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至于说是采取管辖行模式还是区域型模式效果更好,可以通过改革实践来探索和检验,但是总行直隶型应该说更近于国外一些大公司的扁平化,但对象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刚刚起步、问题还很复杂的商业银行是不宜采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扁平化改革必须确定一个初步的范围,是在二级分行先推开,其他管理层次保持不变;还是在一级分行以下全面推行,这是一个必须预先确定的扁平化幅度的问题。

4.6解决扁平化管理与中央银行监管之间的矛盾

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还必须解决在机构设置上受中央银行监管限制的问题。我国属于中央银行监管比较严格的国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升级、迁址、更名等所有活动都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而能否得到批准又是一个未知数,由二级分行自己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总行应向中央银行提交一个整体方案和计划,才能有利地促进扁平化管理的深人。

4.7扁平化管理需要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才能正常地运转,一个是信息技术支持,使管理信息、业务信息、市场信息等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上传下达,以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又能进行有效控制以防范风险。另一个是业务网络技术支持,使每一个营业机构能够提供全功能、高效、优质的服务,尤其是以网络技术支持,把网点覆盖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竞争优势。

第6篇

财政智库建设事关国家治理基础

智库类型多种多样,既有综合性智库,也有专业性智库。财政智库有其特别之处,具有一定的专业属性,不同于一般的、大型“百科式”综合性智库;但同时又具备明显的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特征,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智库。这与财政的“立交桥”特性相关――财政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共性问题,是连接三者的桥梁。从历史演进视角看,财政是“国之命脉、万世之本”。从新时期财政定位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表明财政已不仅仅统筹国家收支安排,更是治国安邦的学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辐射性和牵引性,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或者说,财政自身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能力是党的执政基础,也是国家能力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新形势下对财政的重新定位迫切需要财政智库从国家治理高度,提升财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可以说,财政智库建设事关国家治理基础,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高端财政智库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需要,也是治国理政的需要。

现代财政的职能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展而扩展,随着社会公共需要而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之中,成为现代国家民主法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财政,需要财政智库去探寻、研究、引领、咨政,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方案。

从学科建设上看,目前在我国学科分类中把财政学作为二级学科设置在应用经济学之下。这与财政学科的内涵与性质不符。财政学既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同时也运用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数学的方法。概而言之,财政学具有自己特有的研究范式和学科特质。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财政学更需要形成这种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公共风险多样化、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财政智库站在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高度,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评估性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国财政改革、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与方案。

建设高端财政智库的现状与难题

在我国,传统智库多源于体制内的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属于典型的传统财政智库。1956年6月,根据同志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正式成立了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年1月,经财政部同意、中央编办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代,财科院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咨询作用。

第一,基本功能是财政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财科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强调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学术型的科研事业单位。一方面,引领学界,形成了财政理论上“国家分配论”这个主流学派,突破了苏联财政理论的影响,是当时体制条件下的创新。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政府决策需要,做了大量政策性的研究,为政策制定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f,60多年来,财科院作为全国财政科学研究的龙头,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始终站在学术和实践前沿,成为理论、制度和政策研究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第二,财科院作为传统事业单位,纳入与行政并列的编制体系之中,有稳定的预算资金支持。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是互通的,差异很小。之后,两者差异凸显,人员不能双向流动,薪酬待遇也变成两股道,靠单位创收、横向课题来弥补。财科院的几代学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探本求真的学术执着,形成了“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但作为事业单位,财科院也面临着体制约束与管理难题等严峻的挑战。

第三,财科院是一个具有教育功能的智库。财科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多年来为国家累计培养博士和硕士3000余人,多数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国家各条战线的骨干。

理论探讨、政策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构成了财科院的基本功能架构和特征。与只做咨政研究的智库相比,财科院属于综合性的传统智库,历史积淀深厚,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难题。

以转型与改革激发传统财政智库新活力

新形势下,我国智库建设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传统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已不适应新型智库的要求,亟须转型。经过近两年的探索,财科院转型的战略方向日渐清晰,即建设一流高端财政智库,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与此相对应,财科院的职能在原来的“理论政策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基础上,增加了“改革政策方案评估、改革政策解读宣传和国际智库合作”,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和要求。

一是理论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新形势下,作为智库,应兼顾前瞻性、长远性、储备性研究与应急性、短期性、务实性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强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智库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互补的优势,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传播智库思想。

二是改革政策方案的评估。建立有效的改革政策评估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建立事前的风险评估机制,对改革政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研判,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另一方面,应建立改革政策后评估机制,对改革政策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改革政策。

三是改革政策的解读宣传。做好改革政策的解读宣传,应成为智库的重要职责,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的鲜明体现。近年来,财科院专家在政策解读宣传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解读重大改革政策、宣传改革政策成效,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是进行国际智库合作。随着财政政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双边对话,国际合作,全球治理,都需要一流智库提前介入、设置议题、引导舆论,为国际竞争与合作提供解决方案,扩大话语权。

以上四项职能,既是财科院在新形势下需要拓展的职能,也是各类智库需要共同探索的方向。而要实现这几大职能,则需要推进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智库主体。

要坚持专业化、多样化、国际视野和独立性四个方面:专业化是保证智库观点权威的基础,是保持决策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多样化主要包括政策咨询多样化、沟通渠道多样化、人才布局多样化、资金渠道多样化。国际视野主要是指研究和分析问题要放眼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要有国际水准,智库的影响力更要面向国际。独立性是智库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专业化、多样化和国际视野都要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之上。

第7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3-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组织结构问题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病,阐述了进行组织结构扁平化、流程化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按照IS09001标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将“根据专业分工”转变为“根据流程分工”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应该贯彻的管理哲学。

1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不仅要参加国内主战场的竞争,而且要参加国际大市场的竞争;不仅有国内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伙伴,而且有国际上实力雄厚、富有经验的竞争对手;不仅要应付国内市场的波动起伏,而且要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竞争的深度、广度、烈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候。如今的行业进人了成熟的调整期,生产能力相对饱和,产量稳定增长,市场供求趋于稳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竞争对抗性加剧,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投资风险加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从企业本身来看,当前基本上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阶段。高消耗、低产出的现象仍随处可见,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大,市场占有率较少。在激烈的生存商业环境中,企业成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中如何转型而达到经久不衰的竞争优势,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旧的经济体制已全部打破,新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并且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随着IS09000系列标准的成功,以市场为中心的各类标准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开始寻求并共同遵守统一的规则。超一流企业凭借领先一步的远见和实力,控制着市场的走向,不断创造着市场规则,力求扩大竞争优势,一般企业必须把握规则,才不至于被排除在市场竞争之外。网络经济的极度热潮已经开始正常化,现在的经济方式正在吸收这一新生事物,并因此而进行着自身的改进,网络在经济方式中的位置已初步显现。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竞争中的基本武器。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已经进行了内部调整,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从而具备了势不可挡的活力,他们已将目标瞄准全球市场。

在国内,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步履艰难,但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正处于不断规范稳定的状态之中,其间有许多企业的兴衰演变,一些公司经过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目前国内企业大多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担心的是未能掌握核心技术,而技术实力分布的底层,存在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头脑之中,由各类专业人员所拥有,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管理,管理必须具备促进专业人员不断学习并发展技术的功能,在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没有先进的管理,不可能真正拥有领先的技术。我国企业的悲哀,不在于现在的技术落后,而在于面对低效劳动一筹莫展,停步不前。寻求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营造核心竞争力,是国内大企业保证长期成功的紧迫任务。

企业目前的现状可以说是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十几万家获证企业年生产能力和销售上规模的为数不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少。目前,进行质量认证的企业为数不多。有的虽然进行质量认证但认证后不加强管理,误认为就可以一劳永逸,没有严格科学的质量管理。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尽管每年有大批专业学生进入行业,但是真正从事开发、试验、生产的还比较少;大多一线工人还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真正的技工很少。

3)欠缺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尽管解决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问题,但既懂得专业又精通营销的还很少。营销观念陈旧,手段落后,专业基础不扎实,普遍停留在关系营销,以沟通感情为主的营销模式占主导。

4)管理队伍落后于工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先期抓住机遇,无论在规模、效益上均是表现非凡的,但随着行业的竞争加剧,人员的增多,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一部分在企业工作时间长、营销经验丰富和对企业忠诚的被推上管理层,由于这些人缺少管理专业背景和经验,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这是企业第二次大发展最大的瓶颈。如果解决得好,企业将会迈向健康、快速发展之路,否触礁,后果难以想象。

5)科学技术开发力不够。行业现阶段已趋同质化,但企业对新原料、新工艺的开发和使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没有科研队伍,有的虽有科研队伍但形同虚设,绝大多数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6)创新能力不够。企业普遍存在散、乱、杂的现象。没有对已有技术、管理、信息、网络进行消化整合,多处在同一档次,各个系列产品没有差异,营销手段也比较单一。

7)企业文化不适应新的发展。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内部职工及服务对象的精神原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内部因素更稳定;而且是沟通外部和整合外部的有力武器。文化管理、人本管理是企业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更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2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组织结构问题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贯彻IS09000族标准、通过第三方认证后,似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贯标似乎就是走形式,甚至一度产生怀疑,其原因就是没有重视标准要求的管理职责和组织结构的建设,只是套用了标准的要求。组织结构从原始的单件生产方式到福特流水线作业,形成了一次质的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其结构大体是按照亚当·斯密的分工论建立起来的,即按照专业屙陛进行分工,企业管理大体分作技术、质量、采购、生产、装备、销售等几大模块,将所有工作按照工作性质分配到各大模块,为了协调职能关系,组织结构有很多层次,呈现“金字塔”形态。这种组织结构需要一套复杂的操作程序来处理报告渠道、权利层次、部门职责和运行过程,讲究组织的稳定、职责的分明、秩序的理想化。随着生产规模的极度扩大,而且专业理论更深、更细,企业管理所需要覆盖的专业种类也急剧增加,这种组织结构日益膨胀,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日益暴露出无法适应的弱点。企业在控制体系并不完善的基础上,跳跃性地贯彻标准,孤立地套用标准,必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管理上的偏离。

1)沟通不利。各部门之间失去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市场响应滞后。美国管理理论家切斯特·巴纳德在他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非常注意企业内部沟通的重要性,他提出应该让每一个人了解企业内部都有哪些沟通渠道和如何利用这些渠道,只有这样,全体人员才会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他还进一步要求沟通渠道应当是直接和方便的。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必然导致信息传递的漫长曲折,企业的信息往往需要逐级汇报,那么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在逐渐丢失,更加上各级人员为自己私利的考虑,比如说“报喜不报忧”,到使用信息的地方已面目全非。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以及外部的信息,都无法真正到位。最后的结果,可能对任何一项业务,都没有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所有人员都漫无目的,不明方向。

2)反应迟钝、变革缓慢。有人将有些企业的管理方式形容成“针眼型”的管理,任何一项业务,都需要经过许多“针眼”,即需要各个层次的特定的人员来落实,缺一不可。企业也会有一些科学的决策,但在推进落实的时候很容易走样:策划和计划阶段,没有认真分析工作的过程和流程,总体方案、步骤和分工不够明确;实施阶段,各阶层的理解有偏差,再加上职能的交叉而形成的多方管理,到关键的实施阶层却不知道怎么操作,由于计划不清晰,各阶层无法良好运作,推进者无法真正跟踪实施情况;验证阶段,一方面是既成现实,另一方面也根本无法把握存在的问题;总结阶段,只是说说优点,谈谈成绩了事。最后,业务就成为另外一种状态,造成了企业长期的走形式、换汤不换药,企业难以被日新月异的市场动态所触动,自身也难以进行科学的变革。贯标工作本身也因为这样的方式变成了形式化。

3)部门主义严重。很多企业是基于职能来划分部门的,按照部门为单位进行核算和实行激励,造成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工作中不是从企业全局角度考虑问题,而是片面追求本部门的利益和短期权益,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物流和信息流的扭曲和变形、用户服务不到位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企业经营经常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4)人员。企业的发展,最终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员,除了少数以商业炒作为目的外,大多数企业家都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引进固然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对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国企来说,自身的培养是唯一出路。国企的人才普遍存在知识面窄等弱点,为什么国企的人员在内表现一般,到外资企业就能表现良好,就缘于国企人才培养和运用方式上的落后。一方面是企业的文化,这种组织结构容易形成部门之间的互相贬低和不信任,很多职员存在消极和对抗心理,而管理者大多就事论事,并没有有效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国企的分工方式单一,人员一般只是按照管理者划定的工作范围开展工作,无法接触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即使是在企业内部,也是隔行如隔山;而对专业的深度而言,由于企业内部大多各自为政,难以得到其他条件的支持,专业研究也很难进行,仅靠平时的积累,其理论水平同时受到限制。应该说企业不是缺少人才,而是不会培养和运用人才。

5)激励。由于组织结构的落后,分工的混乱,企业根本无法真正把握人员贡献的大小,也无法明确事故的责任,可以说没有突破平均分配的范畴,它所带来的人浮于事的问题是致命的。

6)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的企业组织职能重叠内部矛盾激化。比如有的企业通过增设组织机构来强化工作重点,结果“撞车”事件频频发生,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结果造成组织整体功能弱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标和政策的确立,而且还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但这种结构变革却往往被忽视。不少企业的组织规模、经营领域、产品类型、市场范围都随着新战略的实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组织结构却变化缓慢甚至没有变化,致使现行结构拖累战略的实施。其典型的症状是过多的人参加过多的会议,过多的精力被用于解决部门之间的冲突,有过多的目标未能实现。

3企业如何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

进行管理变革,首先必须关注组织结构的建设,它是企业体制改革的基础,扁平化、流程化的组织结构,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管理原则和IS09001—2000标准强调“过程识别”,为了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将使用资源和管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视为过程,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称为“过程方法”,其优点在于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1)管理观念的变革,实现决策权的下移IS09000族标准强调管理者支持,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工作都由管理者来策划和决策。现阶段企业的文山会海战术,往往由管理者在会议上敲定方案,而实际上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管理者自身不一定是专业的行家,也难以把握全方位的数据,更严重的是直接压制了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管理者不应该关注审批敲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应该关注工作流程是否有利于最佳方案的产生。

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财环境;理论框架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系统性归纳和总结,是对企业财务运行规律和关于财务管理理性认识的系统性描述。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各理论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不仅是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必须首先确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笔者认为,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分析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财务本质起点论”“财务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财务目标起点论”等。

财务本质起点论。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以“财务的本质”为起点的。从这一起点出发,逐渐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对企业财务学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并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性态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来看,对财务的本质进行科学定义是必要的,但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只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财务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此,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会阻碍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发展,不利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财务假设起点论。财务假设起点论是近年来人们在借鉴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财务学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显然,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假设决定环境。二是即使是过去一直以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学,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改用其他范畴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见,并不是任何学科、任何时候都以假设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本金起点论。本金起点论是郭复初教授近年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殖性等特点;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分。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毋庸置疑,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财务资金运动已成为是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必须对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回答。

财务目标起点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目标起点论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的研究起点都应是其原本点(即原始出发点),显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具备这一特点,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二是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身来看,如果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很难安排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因为假设是根据环境概括出来的,而不是根据目标概括出来的。

二、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起点。

20世纪是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的时间里,财务管理经历了五次飞跃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第一次浪潮是筹资管理理财阶段,又称“传统财务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预测公司资金的需要量和筹集公司所需要的资金。20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筹集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问题。那时,市场竞争不是十分激烈,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只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然而,当时的资金市场还不成熟,金融机构也不十分发达,因而如何筹集资金成为财务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筹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发展,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浪潮是资产管理理财阶段,又称“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筹资阶段的财务管理着重研究资本筹集,忽视企业日常的资金周转和内部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西方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在残酷的竞争中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筹集资金,更在于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管好用好资金。在此阶段,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科目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时期,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被认为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而与资金筹集有关的事项已退居第二位,各种计量模型逐渐应用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项目管理,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控制等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次浪潮是投资管理理财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资金运用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投资风险不断加大,投资管理受到空前重视,主要表现在:确定了比较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指标和决策方法;创立了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第四次浪潮是通货膨胀理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伴随石油价格的上涨,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便成为企业财务的主要问题。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货币资金不断贬值,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利润虚增,资金周转困难。为此,西方财务管理专家提出了许多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日常调度决策、股利分配决策等都根据通货膨胀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第五次浪潮是国际经营理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很快,国际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当然,一国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对国际企业也是适用的,但是,由于国际企业涉及多个国家,要在不同制度、不同环境下作出决策,就会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解决,如外汇风险问题、多国融资问题、跨国资本预算问题、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问题、内部转移价格问题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财务管理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

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实际上,财务管理总是依赖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在任何时候,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应以客观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脱离了环境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财务管理环境确定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j].财会月刊,2000,(5)

[2]王化成。企业财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第9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国的财政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作为财政机构中比较特殊的三公经费,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关注,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并且将资源配置当成核心工作开展起来以后,国家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加重视,要求严格执行监督管理,这就包括财政机构中三公经费的实际预算和决算。本文从初探三公经费与财政结构的现状入手,从而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后续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三公经费 财政结构 问题研究

自从党的十召开以后,国家和政府就对财政结构中资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三公经费作为财政机构中重要的支出部分,严格控制做到真正的使财政经费花到实处,是国家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由此政府将三公经费的具体信息采取公开的方式,由民众和国家一起行驶监督管理职权,目的是为了建设透明廉洁的政府机构,优化财政结构的同时将三公经费进行具体的管理,但是由于三公经费管理以及财政结构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使得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并没有实施到位。

一、初探三公经费与财政结构现状

三公经费可以说是政府在行政资金支出管理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政府能够正常运转必须要支出的资金,同时也是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必备的前提条件,但是就近几年的三公经费支出来看,三公经费并没有真正的行驶到其真正的作用,而是成为了一些官员“自肥”的手段。就我国目前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公经费作为财政结构中比较重要的支出资金一直居高不下,并且随着时间在累计增长,呈现出过度消费的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就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的行政单位中由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就高达94亿元,其中公务车购置以及出行费用达到了59亿元,出国公务经费达20亿元,涉及的公务接待费用达15亿元,比2011年同比例增长了1.5%,在这些经费中,拿出公务经费来说,基本上每个部门一年中就有将近1000人出国公务,据海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工信部门在2013年出国公务的人数为1933人,体育总局出国的人数为11849人,而每人出国的费用基本都在2万元以上,有的甚至人均高达5万元。而作为划分三公经费的国家财政机构,就其本身的财政结构来说,传统的财政结构依然存在,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部门结构间职能的不同进行内容的更新。就目前来说,财政结构中,一方面并没有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控制,财政支出逐年增长,严重超出了财政预算,并且财政支出的范围涉及较广,例如已经泛滥的各种补贴资金、庞大复杂的事业费用支出等等,据统计2013年对社会保障部门支出的财政费用是400亿元,占全国整体财政支出的9%,相较于发达国家的30%来说,差距较大,而在行政管理支出中高达790亿元,占全国整体财政支出的17.8%,并且逐年增长,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拨款71.51亿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二、三公经费与财政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三公经费制度

就目前来说三公经费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并没有比较详细统一的规范条例,究其原因,一方面各个地区不同,环境经济也不尽相同,因而在经费方面无法制定一个比较统一的支出标准,有的地方支出高,有的地方支出有相对来说低一些,也就没有办法拿各地的财政支出经费和全国平均经费进行比对,各地并不清楚实际的财政经费处于全国平局经费以上还是以下,怕做“出头鸟被批评”的心理使得其不敢公开财政经费中实际三公经费的账单,另一方面对于三公经费的实际的管理和监督必然会造成一些人利益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工作可能没有办法正常进行,加之机构部门的领导没有对这些现象足够的关注,完全是随性的进行经费支出安排,并没有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三公经费制度。

(二)模糊不清的三公经费内容

就其三公经费的具体内容来讲,并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分。模糊不清成为了三公经费内容的现状。例如在财政支出三公经费的“《政府收支的相关分类》科目”中,对于什么是“公务招待费用”以及“公务出国费用”和“公务交通费用公车购买费用”的内容没有进行具体的界定,究竟在怎样的状况下才能够置办公车,又是怎样的项目需要公务招待费用?具体怎样确定招待费用标准等等这些比较细致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只是将三公费用划分了几大类,三公费用的具体支出状况完全是领导层的决定,在核算时,相关会计人员也只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账目是否出现错误等情况。这样模糊不清的经费内容直接导致了三公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三)较低的财政经济建设支出

在财政机构中,往往可以发现在经济建设中的支出明显较低,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在2010年到2012年这两年间,地方的经济建设支出从所占全国经费支出总额的20%增长到23%,从数据可以看出,涨幅不大,基本上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纵观全国在这两年的经济建设支出,也仅仅是由26%增长到了32%,虽然有增长,但是就地方政府对农业和事业费用方面的支出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5.2%降低到了4.9%。由此可见在实际的财政结构中,经济建设的支出基本上处于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的现象可以显示出财政结构的不合理,但是由于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还是会压缩在经济建设中的费用支出,从而保证经常性费用数目的不变,其中就包含三公经费使用[1]。

(四)较高的财政行政管理支出

通常来说,行政费用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构成要素,近些年来行政费用越来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并且随着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而逐年递长,但是从理论角度来讲,行政管理支出费用的增长速度不能过快,一旦支出较大就会对公共建设的支出以及公共产品的支出费用起到限制作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3年地方的行政管理支出大约是2000亿元,比2012年同比例增长了5.3%,而地方政府中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可以说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为了填补行政管理费用的不足,而行政管理费用的增加说明了我国政府机构为劳务提供了较大的成本费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财政资金分配的压力,不利于政府对公共环境的建设。

三、控制三公经费与优化财政结构的对策

(一)完善三公经费制度

三公经费的实际意义在于可以使国家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行使驶公务,为人民服务。因而就其意义来说这项经费具有必要性质。但是针对三公经费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国家政府应该狠抓制度管理,真正将三公经费制度完善到位,例如制定三公经费具体的管理条例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要针对每个部门的实际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三公费用的标准的拟定,切实划分三公费用的支出的实际范围,同时严格审批三公使用费用,“经费用来作什么?”、“经费怎么用”要严格规范,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费用报销环节的管理。对于审批单位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审批人员强调审批环节的重要性等等,对三公费用制度的管理真正完善到位[2]。2014年是我国三公问题取得较大成就的一年,虽然提出了力治“三公经费”的“三个严禁”思想即严禁费钱、严禁突破、严禁节制,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要想全面贯彻落实尚待时日,因此制度的完善成为了紧迫的需求。

(二)明确三公经费内容

针对三公经费内容模糊不清的问题,要切实的明确三公经费的具体容,将经费的内容细致的划分清楚,进行具体的界定。例如在公务出国费用中,要划分这项费用具体包括住宿费以及人员的伙食费和相关的培训费用。并且严格按照这几项内容来确定经费的数目和具体的使用。不能只规定了有这项费用,实施中随意使用。这种现象要严格杜绝。再比如在公务执行中公车的使用以及置办要进行内容的具体划分,在使用中,要明确的记录公车使用的燃料费以及过路费和相关保险费内容,具体支出费用要记录清楚。在置办公车中,怎样的情况下可以置办公车,公车的具体规格以及价钱,都要有明确的界定。严格控制公车高消费的现象发生。真正的将三公经费的内容划分清楚,做到有效的、科学的使用。国务院在2014年10月了《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政府债务的自借自偿纳入到了考核标准当中,但三公经费究竟需要明确到何种程度,也许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优化财政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

所谓的优化经济建设支出就是政府要科学合理的定位经济建设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要优化经济建设支出,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用于实际生产和比较固定的再生产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其次是政府机构利用自筹资金方式建设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拨款,保证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行,其三是对技术型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以便这些企业能够更好的创造新产品。其四要对货场以及一些运输车辆这类流动设施进行资金扶助。其五,要增加公共事业以及相关机构的活动费用,便于其从事公共事业。真正的将经济建设应该涉及的费用实施到位,而不是压缩经济建设费用。

(一)优化财政结构中行政管理支出

针对财政结构中行政管理支出费用较多的问题,要合理的优化行政费用的支出范围,对行政管理费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通常行政支出作为政府进行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在保障其正常费用支出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其他费用的支出。做到财政管理费用的大范围降低。具体来说,要依据具体的行政管理内容,将费用支出的项目以及内容结构进行严格的划分,例如“支出范围”、“支出用途”等等,优化行政费用结构,剔除行政费用的“擦边球”,避免行政费用的浪费。同时还要对行政费用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真正有效使用行政费用,将行政费用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3]。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国的财政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三公经费作为财政机构中重要的支出部分,只有对三公经费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真正使财政经费花到实处,同时有效的优化国家的财政机构。

参考文献:

[1]唐文芳.三公经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3,02(25):041-042.

[2]肖建文.基于公共预算视角下的三公经费管理问题及优化治理[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25):018-019.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目标;要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上世纪末,施工企业顺应改革大势开始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已近20年。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支奇葩,创下了灿若繁星的丰功伟绩。

从管理班子上来讲,项目管理精简了管理班子,提高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使用率,不再象以前,一个项目就要建立一个固定的单位,如:现如今活跃在几大建筑施工行业里的老牌大型国有企业,大多数都是因此而诞生,确实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如果一直照此模式发展下去,那必然束缚了人才的管理范围。

从现代资源配置解度上来讲,项目管理极大的活跃了劳动力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和物资供求市场。农民工大量被有组织的使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降低了原有固定企业模式人力成本;机械设备不再象以前,都必须是自有的固定资产,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就近租赁各式各样的先进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物资采购也进入了货比三家的比选模式,不再象以前那样店大欺客了。

诸如以上所述,项目管理优势无可挑剔,但项目管理在表现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在暗长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众多的成功的丰碑确也挡不住失败的管理事实,这些失败有着很多因素,我们慢慢来展开分析。

2 项目管理存在主要困难

项目管理困难要素很多,总结几条在目前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作为分析的参考条件。

(1) 劳务分包队伍整体素质差

项目制度推行,催生了劳务分包队伍的形成,从当初由个体小工头自发组成班组小团体,逐渐演变成为如今有着注册法人的小型劳务公司。小型劳务公司虽然有着自己的基本管理构架,自己拥有少量的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也有一部分专业机械设备。但劳动力等重要生产要素依然是临时招聘聚拢的零散的农民工;重要的专业机械设备往往也是靠临时租赁。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施工过程中盲目追求私有利润,违背工程规范和施工原则时有发生。

(2)施工承包人对劳务队伍依赖过多

项目管理模式形成后,施工承包人的管理团队逐步缩小,原来自由的工人团队在历史舞台逐步谢幕,承包人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能逐步演变成了指导、监督与服务,现场实施具体行为几乎全部交由分包队伍了。由于人力不足,且新老更替,新的管理人员由于长期与现场一线作业脱离关系,变得对现场越来越不了解,管理力度和深度也在日渐变弱变浅。

(3)外业被重视,内业被荒疏现象愈演愈烈

有限的项目管理人员,每天都疲于履行自身的职责:指导、监督与服务。因为分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项目管理人员每天都忙于现场协调,加上管理人员自身因对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认识不足,已无法再抽身完善内业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和复核,内业大量荒疏导致项目管理依据不足,成本流失无法进行深度分析。眼见工程干完了,工、料、机实际使消耗量与理论消耗量却没有一个科学的统计分析,导致问题一直被隐藏,一旦问题爆发,项目管理必然进入瘫痪,损失的教训总是惨重。

3 如何做好现代项目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的目的,普遍认为就是确保目标的实现,工期目标、安全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工程对象息息相关,所以对象的分解、分析、组织、部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工程量管理

工程量是项目管理的最基础的数据,从概预算单价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费用组成是以工程量为对象,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无不是以工程量为对象,因此工程量才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数据依据。因此项目进场之初,第一步就是要实现工程量的复核与分解,用以作工期计划、物资计划、机械设备计划等等。

(2)工期管理

按项目常规来分析,大型项目施工准备时间不应超过两个月,也就是说,两个月必须实现规模化施工生产,有组织、有计划的正常施工生产就从这个时间开始了。工期在项目管理中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按合同交付,这是企业信誉最直接表现的形式。所以,为防不测因素影响,实施性施工组织阶段时,工期目标必须与合同工期有所提前。而工期提前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增加,劳动力、机械设备的投入将因此增加;物资采购计划需提前,增加采购、运输和仓储成本。一般而言,一个工程项目假设总投资1亿元,那么他的成本估算指标大致如下:

表1: 假设一个项目1亿元投资的指标组成 单位:万元

由表1可以看出,如果正常组织工期被调整,必然导致各项指标的变动,物资、机械设备、劳动力增加了,那么必然会挤压管理费和间接费的空间。间接费中还有可能包含着不可预见的费用,管理费在缩短工期条件下,管理强度会有所增加,费用也会因此增,但由于工期缩短,管理费可以考虑少许下调。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最大可以压缩的空间为间接费,也就是施工单位为提高工期放弃全部的间接费和管理费中的利润,因此最理想的压缩工期指标为15%,也就是说取合理工期的85%为强制执行工期。但施工过程中不可能不求利润,那么从哪里可以找利润呢?我们只有加强物资的管控,降低采购、运输、仓储、周转调运的成本;增加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加强劳动力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管理措施,降低管理成本。

比方说:严格按物资计划发料,半成本集中加工,集中调拨,降低边角料的损耗等等都是物资管理的手段;加强租赁机械设备的出勤管理,对季节性不适应的机械要及时退场,对租凭机械设备的能耗做统计调查,对超能耗的设备做清退处理或提出降低租赁费用;按施工组织计划引进和清退劳动力,严格管理劳动力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漏洞,降低管理事故发生概率。这些都可以说是降低成本的策略。

(3)加强队伍管理

队伍管理分两种,其一为内部队伍管理,即施工单位自身的管理团队的管理;其二为劳务分包队伍管理。

对于内部管理队伍的管理离不开团队素质管理-目标管理-荣誉追求管理-奖罚兑现管理。这个不详细展开了,重点在于劳务队伍的管理上。

对于劳务队伍管理,要坚持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因为劳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限,所以要帮扶劳务伍,参与劳务队伍的现场组织管理,对专业技术要全程指导,要监督劳务队伍习惯性的违章违规,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帮扶队伍规范现场施工秩序,帮助劳务队伍控制好生产和管理成本,让队伍有利润可以保留才能让队伍安心的配合管理。否则,队伍自身利益不能保证,违背合同,无理取闹的纠纷就不可避免要发生。

按时下的环境,队伍管理要特别关注农民工工资的落实,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也是最容易被利用被挑动的群体,所以必须保证每一笔工资都全额发放到农民工手里,不妨在发工资时请地方劳保监督部门参与,摄影留证,工资发放越公开,麻烦就会越少。这是劳务队伍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4)加强物资管理

物资在费用组成中占的比例最大,也是最难控制的因素。首先,物资计划必须依据于工程量计划,物资采购总量也必须依据于工程量总量。其次是物资采购进场后必须对数量、质量、结构尺寸等相关材质因素进行查验。

钢材线材、型材必须以过磅来验证总量;地材既要过磅,更要收方。

物资发放要严格按施工计划发放,以定额消耗量复核实际消耗量,及时完成节超分析,以控制物资不当流失。

周转材料要计算期周转次数与使用部位,在成本中及时摊销,在对分包队伍结算时必须及时计扣相应的摊销费用。

(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在费用组中占比25%,所以要做到投入合理,使用得当,清退及时,严控机械设备窝工损失。

机械设备进场要严格按工期计划和施工任务进行有效组织,对气候条件、季节调件比较敏感地区更要做好对应的组织计划和保证措施。特别是租赁的机械设备,在敏感季节,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清退,若因工作需要必须保留在场,那么必须保证设备出勤率,若出勤率不足,应核减相应租金。

对于租赁设备,一般都是施工单位负责能耗成本,那么,租赁机械设备是否在能耗额定范围内就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核定机械设备的能耗是机械设备租赁的一个重要工作,当租赁设备的能耗超标,就必须及时清退,若不清退,也必须核减超耗的油料成本。

(6)加强拌和站的管理

拌和站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项目的目标实现。实体质量的源头就在拌和站,这一点不容置疑;水泥、砂、石、掺和料占材料的大部分,混凝土成本也占投资的大部分;拌和站的组织和生产能力与工程进度息息相关;拌和站机械使用密集,搅拌设备、运输设备都是能耗集中单位;拌和站产出料计量与工程节超直接相关。等等这些因素,无不与项目管理目标直接相关,因此拌和站的管理往往决项目管理的成败。

(7)验工计量计价管理

工程实体完成后,通过验收就进入验工计量计价程序,与此相关联的就是对分包队伍的结算和支付问题,成本是否流失在这里已是最后一关。

验工计量是对成品是否合格的最后确认,因此,项目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技术部门、安全质量部门、计划预算部门、物资设备部门必须全程参与,对每一件成品都必须严格验工和收方,验工对象必须确定为分项工程,与计量计价清单相匹配。各部门联合验收后,由工程部建立验工计量台账,各部门联合签字确认。

验工计量会签后,工程部提供与验工计量台账相匹配的物资消耗理论台账,机械设备使用台班定额台账;物资设备部提供与验工计量台账相匹配的物资实耗台账,机械设备实耗台班台账;安全质量部门提供安全质量发生的费用台账。三个部门提供的台账移交给计划预算部进入计价程序。

(8)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最关键因素在项目经理,只有项目经理有高度的成本责任感才能把财务管理做好。对分包队伍,拨付任何一笔费用都必须以计量计价台账为依据。一切无计量计价台账依据的拨款都是违规违纪行为,项目经理必须严守财务拨款纪律。

4 重视合同信誉

合同信誉的建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都说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缺乏信誉的时代,但合法诚信的企业还是被市场广泛信任的,任何企业任何人都希望与自己合作的企业是一个守法诚信的企业,这样合作才能真正的放心。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按要求完成产品就是对合同的履行,就是信誉的基础,工程各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就是信誉的直接体现。金碑银杯不如信誉口碑,从这句话,足以证明信誉就是市场,信誉就是发展,所以,一个企业要想立足、发展、壮大,必须一步一个脚 印,踏踏实实去建立自己信誉丰碑。

5 结语

关于项目管理的理论很多,以前大多都谈论的是管理原则和项目部署,这里主要是讨论现场与内业数据的统一,让项目实现数据化管理,观点源自管理理论却也有别与一般理论,偏重于内业数据超前于项目管理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预判依据,让一切管理回归于成本和效益控制。

参考文献:

[1]马良勇,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点[J],太原:山西建筑,2008年第32期;

[2]刘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3]应志平,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知识经济,2009.09;

第11篇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原则;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37-03

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业已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和融通,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即使是在理工科大学,大力加强人文社科教育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和任务。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某些理工类院校对人文社科教育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某些偏颇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限制了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知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从认识上把握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从实践上尽快走出现有的几大误区,才不失为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完善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明智之举。对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弊端的客观要求

建国初期,我国军事上出于战备需要,经济上为了实现“超英赶美”目标,曾一度模仿乃至照搬前苏联“老大哥”的做法,优化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各种经济发展政策随之向工业倾斜。在大学教育上,理工科院校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产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多年流行。即使到了今天,这种说法和想法虽然略有消退,但在某些理工科大学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突出表现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生的人文社科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虽然不错,但人文精神大大缺失,一旦踏入社会,就会暴露出许多的不适应性。比如,知识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学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社会的认识肤浅,乃至于语言文字功底薄弱,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心里素质不佳,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信心和自豪感,乃至于出现悲观、失望、冷漠、心理失衡等情绪波动,或产生深深的自卑感;社会适应性不佳,会导致一些学生存在诸如无法正确处理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无法及时适应进入社会以后角色转变等诸多问题,乃至于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缺乏奉献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理工科大学只有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弊端,实现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进而带动教育体制的革新。

(二)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手段

人文社科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促进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重要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很大程度上讲,人文社科教育涉及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就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精神品格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比如,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可以促进大学生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纪律等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对科学职能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学习经济学、思想史、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并有毅力和勇气去战胜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学习音乐、美术、戏曲、文学等文学艺术知识,恰恰可以与理工科大学生的偏重抽象思维相补充,能促使他们思维的开拓、求异与创新。

(三)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全面发展既包含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包含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素质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即使在理工科大学, 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中也必须同时包含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是时代和实践对理工科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若还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淡化人文社科教育,就是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世界一些著名大学, 都非常重视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以实现理、工、文的结合。牛津大学,不仅有重视人文社科教育的传统,而且格外强调科技教育不应当与人文科学相割裂,许多课程就是把几种文理科目结合起来,如哲学和数学,经济学和工程学,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哈佛大学,要求学生的必修课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类,且各占一定的比重,以此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规定本科生必须修满不少于八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目,否则不予毕业。所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克服重理轻文的偏向,积极探索文理汇通之路,对我国的理工科大学无疑是一个好的借鉴。

(四)是促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由渠道

理工科大学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标,这无可厚非。但未来的工程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理工科知识,而且要有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人文社科知识,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知识水平与人文素质失衡的情况,那些“有知识没文化”的“窄深型”人才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曾经说过,“未来的大师产生于文理会通”。实际上,一些中外著名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社科及艺术功底。比如:科学家普郎克、爱因斯坦,他们都有较强的音乐素养;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都有很高的文学水平等。国内某些理工科大学之所以“培养出”了一些大学生自闭症患者,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做到或做好让大学生文理汇通。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即使是理工科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也应该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才”。因此,理工科大学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树立起科技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二、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少而精原则

虽然开展人文社科教育不仅应当,而且必需发展,但理工科大学毕竟是以理工科为主,过多地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不仅与培养目标相背离,而且根本上讲也没有必要。因此,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科教育,必须坚持少而精原则。即,一方面,人文社科教育课时要相对较少,重点从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准则和形成合理知识结构意义上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教育课的质量要精深,注重思维方法和基本价值态度的训练和养成。或者说,就是不仅要真正使广大学生在不多的学时内,得到最本质和最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学识水平。

(二)鲜而活原则

即使是理工科大学,其人文社科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也必须尽快成为有着浓厚人文氛围的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必须牢记和把握鲜而活原则。即,一方面,要结合理论教学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新鲜东西,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认知教学不能死板教条,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此,要培养一支人文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并充分调动和发挥这支队伍的潜能,或者利用校外或其他院校力量开设人文社科相关讲座,积极营造浓郁的人文教育氛围。

(三)愿而需原则

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一定要处理好教师愿望与学生需求的关系。即,一方面,教师不能把人文社科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播,更不能以自己的愿望是好的为由,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学生,而要根据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不能轻易断定教师传授的内容有用或是无用,更不能仅仅按照教师课堂传授去积累知识,而要学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科学地掌握知识,自觉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此,必须对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进行系统论证,逐步建立起一套供学生选择的课群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适而用原则

对理工科大学生实施人文社科教育的目的是人才素质的完善、人格魅力的健全和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培养某个方面的人文社科领域专家。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适而用原则为抓手,适时转换掉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方面,传授给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要适量和适口,能适当地发掘学生内在潜力,适应完善学生个性素质;另一方面,讲求学生所学知识的适销和适用,能适宜地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和完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方法,使其人文社科课程成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体系,进一步地基础化、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必须在优先学习与理工科各专业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前提下,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学习空间,真正使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得以发展和提高。

三、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必须走出的几大误区

(一)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真科学

毋庸赘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可时至今日,有些理工科大学仍然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没有真能耐、只能动动笔杆或耍耍嘴皮子的“万金油”,算不上真科学,派不上大用场,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靠自然科学。殊不知,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所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隐藏的,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直接地、明显地显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更难满足人们急功近利般的需求。但无论怎样,人文社会科学都与自然科学一样,都体现着各自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都具有科学的属性,不同的只不过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判断准则而已。而这两套方法和准则又正随着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等的出现而相互沟通,走向统一。对此,只需看一眼科技史上的一些划时代的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无一不是作为科学大师的同时也是颇具影响的思想家的客观事实,就能达成认识上的共识。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偏见,甚至贬低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公正待遇。

(二)人文社会科学无关紧要

目前,有些理工科大学中流传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的看法,有的甚至得出了 “理工科学生不需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结论。殊不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文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只着眼于培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匠,只满足于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胜任某项产品的工艺制造,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过分荒谬的残缺教育,就与我国坚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在这方面,国内外有着众多的令人信服的事实: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曾经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我国著名数学家王梓坤教授也曾寄语学理工科的学生,科学界著名的老专家除了有过人的勤奋和出众的才华外,还有卓越的见识;德国的教育家们认为,一个只有自然科学而无人文社科教育的学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校,而远非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88年起着手实施一套“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文学、语言、艺术、文化、历史等五类课程。

(三)人文社会科学就是马列主义老一套

在一些理工科大学,至今还有一种固有的、误解性的看法,即“人文社科课程就是政治理论课”。的确,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基本完全照搬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把教条化、僵化化了几十年。这种过分政治化的教育倾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把这个原本科学而富有内涵的伟大思想体系损害成了教条僵化、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无疑,这是对的不敬和亵读。但毕竟我国没有一错再错下去。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结合国情,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人文社科教育也正在本土化、全面化、科学化和完善化。目前,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哲学、政治学、史学,还包括经济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军事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且正在朝着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峻.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 蔡春玲,李琦,许晔.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郭小靓,王瑞玲.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4] 袁晓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J].交通高教研究,1996,(4).

[5] 陈勉,任婉玲.略论加强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新学术论坛,2009,(12).

[6] 黄博,康文华.理工科大学也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N].中国青年报,2002-12-23.

Thinking of the education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 Tong-shan

(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Henan industry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第12篇

关键词: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战略目标;价值链;创新;管理模式

加强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其经营风险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长期发展目标。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旅行社应充分考虑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深入理解全面成本管理内涵及实际应用中产生的作用效果,促使旅行社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增加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计划实施中将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旅行社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有组织的实施,全面提升我国旅行社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一、全面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一)基本含义及特点

为了充分发挥全面成本管理的实际作用,扩大其实际的应用范围,需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具体指:从增加实际的经营收入及投入成本控制角度考虑,在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突出责任成本管理重要地位,加强管理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并结合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同环节、不同部门各项业务开展特点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投入产出进行科学分析,最终形成基于成本调控及控制一体化的高效管理方式。全面成本管理实践应用中融合了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对成本管理中的系统性、连续性及完整性进行了充分考虑,且渗透于各个管理环节。在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提升其在管理活动全过程控制中实际作用的认知水平,并了解这种管理方式的具体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全面化特点

该管理方式是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目标出发,对时间、成本、价值等不同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促使企业既有的成本状况得以不断改善。

2.全程化特点

基于全面成本管理下的管理工作开展,不仅考虑了既有的成本计算方式,更对成本产生之前与之后过程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及指导,实现了全程化控制,促使成本能够在良好的管理模式中进行管理。

3.标准化特点

运行全面成本管理方式时,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概况,制定出有效的标准成本,并在可靠的标准化技术支持下进行成本标准化管理。

4.全员化特点

由于全面成本管理实施中涉及了所有的部门,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所有的员工进行了成本管理,且渗透于各个工作岗位及生产环节,以共同管理方式实现了成本高效管理。

(二)全面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间的区别分析

结合全面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及实践应用中所具有的特点,可知其与传统成本管理有着一定的区别。具体表现在:(见表1)

(三)全面成本管理基本工具及核心内容

为了提高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注重其在全面成本管理中作业链-价值链分析工具的合理运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促使旅行社能够确定不同经营活动开展在价值链中所占据的地位,从而实现成本控制,保持经营活动中投入成本的良好经济性。同时,在作业链-价值链分析工具支持下,能够对旅行社在成本竞争中的优势或者劣势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需要对旅行社的成本管理中的具体作业进行科学界定,将整个管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并对作业范围进行科学划分;从成本投入与产出、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入手,对成本动因进行科学选择,了解成本效益、相关性、重要型、充分性及合理性对成本动因选择与确定的影响;重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微观经济方法及其它理论,对作业成本管理步骤进行科学划分,确保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推行有效性。

二、当前旅行社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旅行社成本管理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成本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间接地加大了旅行社经营活动开展中的投入成本。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理念、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通过对我国旅行社成本管理概况的深入分析,可知其中存在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及研究水平不足的问题,给旅行社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造成了较大影响。主要包括:1.一些旅行社的成本管理范围存在局限性,往往集中于旅行社内部,未对相关领域中成本行为管理予以重视;成本管理中所持的观点大多为降低成本,并采取节约成本方式实现,从长远的效益角度考虑较少;2.虽然我国成本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在旅行社中既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难以有效地结合起来,实际的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二)既有成本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很多的旅行社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采用了计划成本法或目标成本法。成本管理中若采用目标成本法,需要对旅行社预期的目标收入及利润进行科学估算,对于成本数据要求高,需要旅行社能够加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分析,确保利润估算合理性;成本管理中若采用作业成本法,需要制定出严格的作业参考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修订,可能会对旅行社成本管理方法有效性造成影响,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

(三)成本管理主体素质不高,缺乏责任意识

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旅行社往往是通过财务部门或其它的管理者完成的,认为成本效益需要由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负责,忽略了各个业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旅行社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实际的工作行为不规范,也会降低成本管理工作水平。

(四)信息技术利用不足,成本管理机制并不健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扩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有利于提高旅行社成本管理中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效率,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处理,优化成本管理方式。但是,当前一些旅行社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信息化意识,实践过程中难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水平下降,难以实现对市场运营风险的有效规避。与此同时,部分旅行社成本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在对成本费用开展中未进行事先控制,而是根据旅行团实际的支出进行费用计算,导致自身的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增加营业成本的同时影响了旅行社长远发展中的经济效益。

三、旅行社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及模式设计分析

(一)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旅行社整体竞争水平的提升,需要在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因此,旅行社可通过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对各个环节成本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将其中的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活动开展中的投入成本。同时,全面成本管理理论中各种理论的不断更新,也为旅行社成本管理方面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模式设计分析

为了使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科学设计,明确具体的设计思路,确保旅行社成本管理工作高效性。全面管理成本模式设计思路包括:1.设计主线:从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战略出发,基于内外部价值链分析,对外进行旅游资源整合优化,创新产品,提升客户价值,相对降低成本;对内从旅游产品设计开发、销售、采购操作、售后改进等部门的价值活动中进行分析,引入作业成本法,对作业链上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实现内部价值链的最大增值。2.设计核心:从各部门及员工、作业及客户入手,实现对旅行社成本的有效分摊,在各部门承担费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员工分配,确保成本管理中全员参与。从成本的采集、分析、分配及绩效考核,对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3.设计原则。为了增强全面成本管理模式适用性,需要严格遵循动态性原则,收集相关成本、基于不同部门职能作用的有效分摊、成本管理部门的科学监管及由下到上的设计原则要求,促使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具科学性。适用于旅行社的全面成本管理模式图如图1所示。

(三)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模式可采取的部分措施和案例

旅行社是将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组合,设计成旅游产品销售给旅游者,旅行社成本主要包括营业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其他行政办公类成本,其中营业成占总成本的80%-95%,是旅游产品成本的主体,主要由“吃、住、行、游、娱、购”这几大要素构成。旅行社在实行成本管理时,充分考虑到上下游企业和游客对旅行社成本管理的影响,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不同需求设计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创新产品,在设计时即对成本进行合理的设定,在执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例如我公司从2013年推出的春节后(3月-5月)欧美出境旅游淡季针对老年人的荷兰郁金香赏花之旅,因为老年人不受假期时间限制,淡季出行价格相对优惠,旅行社可以有更多业务来分摊人力资源成本和其它行政办公类成本。又比如针对有外贸和国际业务的人群定制一些相关行业的参展或观展的旅游产品,利润空间就可以做大一些,并且不受假期限制,还能帮助参团客人建立国际业务往来。实现企业内外部共赢,形成一种持久低成本优势和保持客户高价值以及高利润下的成本优势状态。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价值链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利益,要与价值链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利益双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旅行社另一块较大的成本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人才的招聘、培训、解聘和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旅行社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并且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在不断增高,企业的招聘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与相关院校和社会上的旅游从业者的培训机构合作,旅行社可以给这些院校和机构的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也可以提供更具实践性的培训课件给院校和机构,协助院校和机构的老师更好地培养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同时旅行社也能够筛选到更多更符合企业要求的优秀人才。我公司与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以及51Flying航空旅游就业平台的合作就开始有初步的效果。同时,旅行社也要建立良好的人才进退机制,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设立有效的激励体系,这样既能让员工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可以让员工获取更多的回报。

四、实现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的前提要求

(一)重视成本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

旅行社全面成本管理方式实践过程中的灵活运用,需要重视成本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确保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得到有效管理。旅行社高层及部门负责人应给予全面成本管理足够的重视;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强化员工全面成本管理意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成本管理过程的积极性;将全面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到旅行社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加强成本效益考核。

(二)选择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优化业务流程

旅行社实施全面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新形势下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加强成本管理,给予全面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科学保障。同时,针对以往旅行社各部门中矛盾经常发生的不利局面,需要根据不同业务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业务流程上的各个执行对象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保持良好的业务工作水平,不断优化业务流程。

(三)加强成本管理主体综合素质培养

旅行社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强全面成本管理实施效果,促使其管理理念及方式能够融入到旅行社的各个经营活动环节中,为旅行社整体的业务水平提升提供保障。因此,需要旅行社能够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实现对成本管理主体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四)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效率,完善成本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旅行社未来发展中的全面成本管理,需要旅行社能够重视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将各种信息技术运用于成本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既有管理机制的运用情况进行不断完善,促使实践过程中全面成本管理得以顺利实施。

五、结束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旅行社未来发展中需要考虑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给予全面成本管理足够的重视,在保持自身良好的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市场经营水平,促使我国旅行社能够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不断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旅行社推行全面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各种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的业务状况对全面成本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全面成本管理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旅行社社会影响力提高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旅行社应对全面成本管理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发挥其实际作用的同时确保自身的经营状况良好性。

参考文献:

[1]王迪阳.旅行社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3(11).

[2]姜哲.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06).

[3]梁晓.面向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分销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4(05).

[4]李尚隆.削减成本36招[D].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