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学激励理论

时间:2023-09-25 18:0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激励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激励理论

第1篇

【关键词】激励理论 管理学原理 教学 激励方法

管理学这一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从而来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这一大学科其实有很多分支学科,例如:经济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酒店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等等。同时,它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因此,很多人都说,管理学其实是一门艺术,而管理学原理也就成了管理学入门的必备,也是管理学教学的首要和基本内容。

属于管理心理学范畴的激励理论,作为管理学教学的核心,地位无可取代。在此,本文将先对激励理论的概念和重要性做一点简单的介绍,继而去探索激励理论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概述部分

(一)激励理论

书上关于激励理论的定义是这样的: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采取措施来满足他人的各种需求或是充分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些理论原则和有效方法的概括总结。

早期的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需要”,回答了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人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它包括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它提出了人类有等级层次的需要,并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这些需要按其重要性可以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激励理论中,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目标是有一个过程的,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来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

(二)激励

激励,是指一定组织或个人通过设置一些有利条件(更好的办公环境、更高的薪资等)或一定的惩罚措施来刺激、鼓励或是约束他人的言行举止,为的是实现组织预期的整体性、系统性活动,刺激并激发人的一些行为、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展现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最大收效,即做出最好的成绩。

激励的媒介可以有:音乐、视频、图片、景色、言语行为和具体的情境等。因此,激励做为管理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又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

二、激励的重要性

管理心理学一直把激励看成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有了激励,才会有动机;有了动机,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达到目的的可能性。而一般来说,激励的水平越高(方法越得当),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和最终的满意程度也就越强,工作效能也就越高;反之,激励的水平越低,则被激励的人就会缺乏完成组织目标的动机,工作效率也就会相应的降低了。同时,激励的程度越深,努力程度就会越大,积极性也会越高,最后的收效也就越好;反之,激励的程度不够,那么离目标的实现就会更远。

从现如今管理学原理教学的课堂情况来看,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学科知识的教学普遍会让高校大学生们产生厌烦、不重视,甚至有些抵触的情绪。但是,它作为最基础的课程,重要性和必要性不用多说,而如何让学生自愿且轻松的接受它、好好的学习它就成了教师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激励,作为“持续激发动机”的主要来源,此时此刻,它应该得到绝对的重视,只有通过激励的办法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度。

三、具体的激励法

针对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适当的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而依据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状态和主要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来说,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下以下几种激励方法。

(一)目标激励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一定量的适当的目标,并以此为诱发因素,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个个目标的逐渐实现其实也是学生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目标:每节课都会点名,只要同学能做到每节课都来,无任何旷课记录,那平时成绩都给90分;同时,只要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无论对错,每回答一次期末成绩加两分。这样的目标是设置给学生的,如果他们能达到这些目标,那么期末的分数就会很高,学分就能顺利拿到,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但是,教师在设置目标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选择学生们感兴趣或者是很重视的内容;不仅如此,在目标实现之前教师应该与学生约定好,目标的实现是与一些奖励挂钩的。只有这样的目标设置才会是真正意义上有效的。一旦出现以学生们的兴趣和重视度为基础的目标,再加上目标实现后的奖励保障,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是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的。

(二)情感激励

每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独特个体存在,人对情感的需求也是明显而强烈的。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情感激励的方法。相对于目标激励法来说,可能情感激励法更为有效,情感激励更容易引发人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很大程度上的激发人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浓厚的师生情就可以起到情感激励的作用。教师若能放下自己教学者高高在上的身份,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心,平时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尽量在课堂上营造温暖、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巩固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化。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会听教师的教导,才会更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三)榜样激励

榜样激励是比较直接的激励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人的经历、励志的故事等,或者是直接选择一些身边的学习榜样,例如学校的、学院的、各专业的比较优秀的学生,用他们切身的经历和事迹作为激励班上学生的“原料”,起到激发学习动力和增强信心和“斗志”的作用。

结语:

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能合理把握学生状态从而选择正确、适当的激励方法,那么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也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科学合理的将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做到适应时代潮流,建立更完备的更具创新性的激励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勇.管理之有效激励[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

第2篇

当代企业的竞争集中于人力资源的竞争,现代的企业管理突出的是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优化管理模式。那么其中如何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从而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当下对激励理论的相关研究,提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措施,以期能够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前言

现在企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那么作为基础性学科的管理学的定义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现代管理学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创新六大职能。激励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职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突显它的价值。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当是有所针对,满足员工心理需求,而非单单的物质奖励。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完善关键就在于了解员工,利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保证优秀员工乐于为公司鞠躬尽瘁,为员工打造优质的工作环境。

二、激励理论概述

(一)激励理论的定义

激励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源于英文motivation。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激励包含两层含义:从个人角度,激励是一种个人状态,可以激发个人追求目标的动力;从管理者的角度,激励是一个使人追逐目标的过程。从现代管理学角度可将其定义为:通过创设条件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将其内在潜力转化为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通过有效激励,能够激活人潜在的才能,才能产生更高的绩效。

(二)激励理论的主要基础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实施的基础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 1954 年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提出了使人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主要为保健因素,使人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实际上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安全、社交,而激励因素则是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三、目前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没有计划,缺乏全局观

只有制定详细的激励计划,才能使激励过程经历科学调研、全面分析、系统筹划,才能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制定相应的措施。但在实践工作中许多管理者没有制定长期激励计划,缺乏全局观。常见的有:一、为赶任务而激励。二、为攀比而激励。三、激励不了解有效需求。

(二)缺乏正确的激励艺术理念

重金轻情,毫无疑问金钱奖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它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激起员工的斗志,快速提升员工业绩。因而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就错误的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哪里需要就指向哪里。要坚持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激励模式。这样才能使激励达到预想效果。

(三)激励机制形式单一

激励机制是有多种类型的,有些公司单一的理解为金钱的吸引力,然而事实上,这种金钱激励的单一使用并不能最好地发挥出激励机制效力。激励机制有改造型的激励、创新型的激励、精神型的激励、方案型激励、培训性激励以及综合性激励。通过不同类型的激励,让员工可以知道自己的价值定位,有工作目标的心理预期。

(四)激励机制重心偏颇

员工对于工作的投入与期望回报是因人而异的,而公司的激励机制却止步于基本的激励机制,对公司员工低层次的需求进行关注。人力资源的管理往往需要广泛借助心理学理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筑于物质奖励上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仅仅是满足员工的基本层次需求,但是不是唯一重心。还有非物质层面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得到重视和有效贯彻。利用非物质层面的奖励更好地满足当下员工的不同需求,两种模式交互使用,现下许多公司还没有做到。

(五)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公司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努力,员工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这就涉及到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而这一项却一直不为公司所重视,缺乏实施的动力,理由主要是公司误以为这是单纯的成本增加,而没有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许多公司有关薪酬激励机制以及福利激励机制也不尽如人意,同样缺少贯彻的动力,公司往往不太愿意为这项人事管理买单。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完善方向

(一)丰富激励方式

不同员工有着不同的人生追,结合不同的目标追求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有效地满足员工的需求,用直观明确的方式向员工表明公司的关注与温暖。对于目前的形势而言,单一的金钱奖励并不是最佳的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励应该包括升职机会、价值感满足、员工能力的提升,员工的自信力提升以及公司的人文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说,员工与公司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彼此尊重,才会有双赢的大格局。

(二)完善考核制度,贯彻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晚于西方很多国家,许多公司的激励机制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具有随机性。将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用明确的考核制度将激励机制的公正公平公开三大原则公诸于企业,最大程度的激励员工。好的管理必须落到实处,而想法与实效之间需要规范的制度规章做为桥梁。

(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者不偏废

物质激励比较好理解,即员工的业绩将与其薪资福利相挂钩,物质上的鼓励,对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是有大帮助的,公司在这方面的作为是制定合理的奖励的标准,也可以是改善工作中表现突出员工的工作环境,并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至于精神上的激励是侧重在对于员工价值感的关注,可以是不同级别工作头衔的评定,也可以是对于有优秀贡献员工的认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给员工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为员工找到职业归属感。

五、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下的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一系列的企业规章制度最为实施的保障。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用长远的眼光为公司的发展进行人事投资。丰富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利用一切可行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性,统一员工与公司的目标,员工赢得人生,企业赢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366页)

第3篇

【关键词】管理学 挑战 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的流派及演进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进行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是泰罗,该学派认为,管理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古典组织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韦伯,他们对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组织及其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

2、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阶段,按照杨文士教授的观点基本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形成阶段,标志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及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经济理论》。在这一阶段,泰勒重点研究工厂如何提高效率,中心理论是配备一流工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严格的分工等,虽然这些理论相对经验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是把人作为经济人,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法约尔的重要贡献是界定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些职能使管理的内容更加明晰,对于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如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职能又有新的拓展。马克斯・韦伯的主张是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其他的管理学者还包括英国的厄威克与美国的吉利克,他们的研究理论是对前者的古典组织理论阶段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方法上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能动性没有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及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企业陷入低谷之中,如何从萧条中复苏,是管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管理学理论主要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寻求答案,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被要按高标准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激励着;麦格雷戈的人的特性理论;波特和劳勒提出的复合激励模型――波特・劳勒模式。这些行为科学理论都是对影响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人的行为分析。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些管理学家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的不同见解,如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学派,德鲁克的经验学派等。这一阶段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各种不同背景的管理学家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变化,谋求企业的不断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管理学引进了战争的词汇――“战略”,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时代。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出版,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战略管理阶段强调企业根本的长远的规划和策略。同时这个阶段还强调企业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如劳伦斯和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1969年),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这些管理学家的观点是企业组织应根据外界环境制定自己的战略,强调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同期迈克尔・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深刻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五种竞争力量,三种基本战略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总之,战略管理阶段侧重于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及自己的竞争策略。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80年代以后,企业组织越来越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发展,盲目扩张的“大企业病”成为企业适应快速响应市场的阻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因此迈克尔・海默与詹姆斯・昌佩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阐述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快速的响应市场,必须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企业重获活力,因此BPR为起点的业务流程再造成为这一时期的新的管理热点。这一阶段管理学的研究热点是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打破原来的组织分割,建立面向市场能快速反应的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0年,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标志着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成立,这种观点认为在目前经济激荡的时期,谁能掌握比对方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谁就更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应把整个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除了学习型组织之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虚拟组织,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通讯手段与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建立合作,合作的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因此这种组织能快速响应市场,使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能更快的响应市场,侧重点是组织的创新。

二、新时期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1、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转向以知识与信息为主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但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这一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变革。

2、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

在物质不甚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

3、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的到来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于是便有“第五项修炼”一说,以针对现时组织。21世纪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和超然思维的有机体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4、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

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5、信息爆炸将导致自信息搜索的困难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充分,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立无援的船独自在大海中寻觅。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可能是21世纪管理学的拓展方向。

6、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

三、对未来管理学发展趋势的认识

1、管理要素的侧重点变化且不断出现新的管理要素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等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2、管理竞争主体的变化――组织变革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企业对市场的敏锐程度,谁最先抢占市场,谁就能最快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因此围绕最终消费者而建立的战略联系或者供应链成为竞争的主体。管理活动的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个组织的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供应链和业务流程;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而围绕着新的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

3、管理客体: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未来的管理重点不只是组织内部的事务,更加关注组织与全球的关系;管理的重点应是组织间的竞合关系、文化融和,竞合双赢;开始研究企业间的合作,研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运用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行为动机。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革

管理内容由对人、事物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研究方法突破定性分析,注重数学模型、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2).

[3] 哈德罗・孔茨: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第4篇

关键词:管理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江南(1978-),男,湖北公安人,昌吉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3-0079-02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可见,学生仅凭教科书中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管理学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主要有5种方法对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有所裨益,可以实现对整个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提高学生对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把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综合素质。

《管理学》的理论教学是一项基本内容,没有理论的学习,管理学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理论教学需要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经历一个从认知到熟记再到理解和运用的过程,在这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其日后的继续深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枯燥的理论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同时学习理论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保证理论教学实质的同时,应精选案例,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服务于理论教学。由于案例教学情节丰富,内容生动,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强了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性。《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开设对象为大一学生,由于高中阶段对管理相关知识的接触不多,在学习方法上,多数高中上来的学生都惯于填鸭式的教学,因此,突然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也很难立即适应。因此,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应当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不宜一开始就引入过多的、复杂的案例。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应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课和案例课的时间,实现理论与案例的最佳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让他们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还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否则,看似热烈的案例讨论很容易偏离方向。案例讨论之后,总结工作应当是必不可少的。总结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总结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寓言教学法

《秀才买柴》讲的是一个秀才对卖柴的人说了3句话:“荷薪者过来”;“其价如何”;“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前两句中的“过来”和“价”卖柴的人能听懂,二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沟通。第三句话卖柴的人没有听懂,于是担着柴走了。可以通过这则寓言,向同学们讲解沟通的过程、沟通过程中的噪音等内容,也可以让同学们总结实现有效沟通的条件。《团结的力量》对于组织中的协调、组织凝聚力等章节是一个很好的寓言。吐谷浑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这20个儿子个个出色,本领强大,可他们明争暗斗,互相讥讽。老国王很担心,知道敌人会利用这种不和睦来攻破他们的国家。尽管老国王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可儿子们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天,死神终于要降临老国王了,他在病榻前吩咐儿子们每人把手里的箭都扔到地上,然后让他的弟弟慕利延捡起一支去折,结果稍一用力箭就断了。老国王又吩咐慕利延把剩下的十九支箭全部拾起来再试着折断,可无论使多大劲都无法将箭折断。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寓言中蕴育着团结的大道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良好的、具有协作精神的团队才能在机会来到时获得成功。

三、游戏教学法

管理游戏是作为企业培训的一种高级训练方法,培训的对象是企业中较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与其他方法相比,管理游戏法具有更加生动、具体的特点。管理游戏法的运用因游戏的设计,使学员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决策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同时存在,这需要受训人员积极地参与训练,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以争取游戏的胜利。

游戏教学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提高运用管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决策方法时,通过让学生做“自我创新的头脑风暴”游戏,让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同时向他们告之游戏规则,同学们按照游戏的基本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想出回形针的用途。在游戏结束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头脑风暴法的原则、注意事项和优缺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有助于他们提高分析能力。通过游戏法,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利用、掌握沟通和协调的技巧,同时“实践”以往学过的相关理论。

四、角色扮演和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手段,使教师大获裨益。但是,体验式教学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多而复杂,情景因素不占主导的内容就不宜运用此种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课时,实现理论与情境的最佳结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深刻化、系统化。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应当是双向的、畅通无阻的,以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情感在学生自我感知和领悟知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知情统一,协调发展。情境的选择既要贴近理论的内容,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角色扮演可以分为即兴的和有准备的两种。例如,在《激励》这一章节中,向同学们介绍完激励理论后,可以给同学们设计这样一种情境: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工作5年后,应聘来到了一家工厂负责技术工作,他工作负责、技术过硬、能力超群,但工资始终没有提高。厂长总会用“好好干,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来鼓励他。可是,两年过去了,工资和住房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最后,他给厂长写了一张字条:X厂长,您是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但我还是决定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做为厂长应该怎样解决。让同学们扮演该厂长的角色,用不同的方法、措施,使用不同的话语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将相关的激励理论、激励策略结合事件进行恰如其分地处理, 还锻炼了同学们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准备的角色扮演,是在讲授某一方面管理知识后,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而安排的课后作业。

五、现场调研法

管理类学生的实践环节除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外,其他的实践环节很少,并且,实践课总时数占教学时数总数的比例也很小,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在进一步加强现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还要为学生开辟多学科交叉的、多渠道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发现,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中,或将有关企业的成功人士请到课堂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悟到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更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们参观调研麦趣尔、屯河等企业后,让他们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这有助于他们掌握组织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理论。同时,这些企业的组织文化、名牌战略等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助于同学们学习其他专业课。

管理学教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一门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满足社会对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探索出适合高校管理课程发展的多种教学方法是所有管理专业教师的责任和心愿。

参考文献:

[1] 冯丹娃.管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

[2] 姜仁良.管理学习题与案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 管理意识培养 管理能力培养

1.基于管理意识的培养应是管理学教学的根本

当前在高等院校各个学历层次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有的侧重于让学生把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有的则侧重于对学生的管理技能、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笔者通过多年的管理学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管理意识才是管理学教学的根本。

1.1管理意识是管理活动的客观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人类心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包括人们日常所说的精神、思想、感觉、经验等所有主观形式的东西。管理意识是伴随着人类管理实践活动而产生的,又高于管理实践,对管理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管理意识的指导作用也不断得到强化。在现代社会中, 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指导程度和正确程度, 往往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命运。

1.2管理者有无科学的管理意识是履行管理职能的基础

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是否具备管理意识比掌握管理技术和方法更为重要。当一个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意识时,即使给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其也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运用;而一个具备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者,即使不给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其也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和创新管理技术和方法,并自觉地运用于管理实践活动中。

1.3管理学教学应重在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

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应集中体现在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这当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洞察力”,如能否透过错综复杂的管理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为系统思考能力,也就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为创造性能力、决策能力和实施能力,即提出方案、权衡利弊、做出决断并组织实施的能力。而洞察力、系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则在于有无正确的管理意识。管理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管理者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层次和角度。科学的管理意识,具有超前反映的特性和科学预见的功能,可以帮助管理者正确树立长期战略目标,为管理者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可以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管理者主动细微地洞察和分析各种管理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管理意识的培养应是管理学教育的根本,学生学习管理学的过程应该是管理意识培养和强化的过程。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应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从一种无管理意识化状态到意识化状态的转变,最终达到自觉地运用管理意识从事管理活动的状态。

2.管理学教学环节中易出现的偏向

当前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偏向,不利于学生管理意识的形成和提升。

2.1教师的角色存在着一定的错位

作为一名讲授管理学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指导者和教练的角色。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常常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对于学生而言,上课只要带一双耳朵和眼睛即可,嘴巴和脑子似乎都可以不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学到的知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上的教条。

2.2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有其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对于尚未系统学习过管理理论,也未接触过复杂的管理活动的学生而言,系统学习管理理论,在头脑中形成管理学的整体知识框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理论谈理论,把理论简单的等同于一系列的概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而缺乏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并不利于学生头脑中的管理意识的形成。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感,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3过于偏重于识记,而忽视理解和应用

长期以来在管理学教学环节中,一些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作业和考试)在引导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向,客观上导致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而淡化了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如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的答题,只是要求能够准确地再现名词的定义或定义中的个别词语,学生应试只能是靠死记硬背。再如简答题和论述题应是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题型,但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的应试策略通常也是采取提前准备答题要点,通过死记硬背,以及适当的押题来应试。而死记硬背掌握的知识,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考试过后很快就会遗忘,对管理意识的形成实在是帮助不大。

2.4未能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

在管理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常见的都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导的地位。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记笔记;作业和考试环节,教师通常提前拟定出标准答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要点与标准答案的吻合程度给予成绩。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和应试。在管理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不可避免的。但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而不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则不利于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

3.加强管理学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

如何改变传统的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从管理意识层次上有所感悟,应是每一个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管理学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管理学教学应重在“指导”而非“引导”

“指导”的本意是指示教导的意思,如指导者通过指导使被指导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引导”的本意是带领、领路的意思,如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

指导与引导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就如同家长教导孩子玩的走迷宫的游戏,一种是家长自己熟知走出迷宫的路径,并且是亲自带领着孩子走出迷宫;另一种则是家长虽然自己熟知走出迷宫的路径,但不亲自带领孩子走,而是告知孩子寻找路径的规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寻找,并最终走出迷宫。显然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带领的方法使得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当以后独立面对同类问题时,仍然会无所适从。而指导的方式可以使孩子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感悟到客观规律与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上升到自己主观意识上的认识,当以后独立面对同类问题时,则会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指导与引导体现了管理学教学的两种不同方法。管理学课程的教师面对学生应扮演指导者和教练的角色,而非带路者的角色。

其次,教师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指导者角色,还要求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要善于深入浅出,即理论知识的内容虽深刻,但语言文字要浅显易懂,结合的实例要形象生动。这将有利于使普遍缺乏管理实践活动,欠缺对管理感性认识的在校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为直接的理解,有利于促进管理意识的形成。如对管理者面对的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问题,与其让学生死记几条定义,不如用人和机器人处理问题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两类决策的区别,从而更深刻的认识管理者应如何正确的去处理这两类决策。

3.2管理学教学要以案例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管理意识是伴随着管理实践活动而产生的。因此,管理意识的培养仅靠理论学习,限于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磨练。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获得到的感悟,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成为人们主观意识上的认识。但限于在校学生的条件限制,学生普遍缺乏管理实践经验,这就对管理学教学如何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学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这是教学内容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如何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则要靠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现在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对于管理学教学应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针对逼真的管理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这里,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3管理学教学应淡化对学生识记的要求,强化理解和应用

在管理学教学中,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试,在学生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但作业或考试题型的出题角度不当,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如何让学生从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角度进入学习状态,其实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一些教师越来越多的在作业和考试中的很多小型客观题上采用情景模拟化的方法来出题。例如:激励理论中的强化理论提到了对员工行为的多种强化方式。传统的出题角度通常直接从强化方式的定义出题,而采用如下情景模拟作为题干,则有明显的不同效果。“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制度的正常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成绩。B、顺其自然,让他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指导。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笔者在最近几年的管理学教学中,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均大量采用了情景分析的方法。如在百分制的考卷中,除了安排学生进行主观分析的案例分析题外,还要安排30个左右的以情景模拟内容为题干的单项选择题。坚持下来感觉效果明显。拟定题目时即可采用管理情景、企业实例或经营故事;也可采用生活工作中的典故或趣闻轶事。这样一来,学生即可以摆脱死记硬背的负担,答题时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融入到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中,从中获得管理意识的提升。

3.4管理学教学要给予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余地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人们管理意识的形成以及不断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学教学既然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就不能让学生始终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将其圈定在教师规定的框框内。要给予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空间。以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为例,一些教师通常总是以提前拟定出的标准答案作为判定学生成绩的尺度。这就导致学生在遇到案例分析时,注意力往往不是集中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上,而总是揣摩教师可能的正确答案。其实,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应该是苛求案例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要给予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的空间。成绩的评定应是围绕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对其所体现的各种能力的评价。如看学生是否熟悉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否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看学生是否具有系统思维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入,逻辑是否严密完整,是否能够在多方位、深层次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空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学忠.论管理意识.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4期

[2]柳文超.简论管理意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01期

第6篇

关键词 管理学原理 教师的主体性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12

Discussion on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and Foreign Cooperative Teaching

――Take the case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example

WANG Saifang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Abstrac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dual subjec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the delivery course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is subject is regarded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Teacher’s subjectivity embodies in making teaching plans,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management principles; teacher’s subjectiv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前言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管理思想,包括组织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原理和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管理技能、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培养。

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澳合作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学生。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3届毕业生。学生培养模式是3+1,由澳方定教学计划、教材及考核形式。学生使用全英文教材,用英文考试。这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通常来讲,高职学生自律性不强,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改善。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及学生为教学“双主体”的理念,将管理学原理课程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顺利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1 文献回顾

在国内的文献中,一些研究者分享了他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各种教学方法。岳柳青、兰勇(2009)①的实践教学法,吴价宝、任真礼、刘春梅(2015)②提倡在教学中采用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孟凡荣、张会忠(2013)③提出的抛锚式教学法。此外,一些学者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改革的举措。比如胡宁、周丹(2016)④为了提高学习迁移效果,建议对管理学原理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现培养学生成为“知识人”、“能力人”、“素质人”三位一体的“全人”的教学目标。也有研究者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征调整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⑤⑥

综上所述,国内一些从事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这对致力于提高管理学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起到了一定指引作用,值得教师们及教研工作者借鉴。但同时,这些研究过分强调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教师与学生均为教学活动主体。⑦教师在管理学原理教学的系统工程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计划、领导、组织、引导等方面,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表现在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最终体现在“身心的自我发展和变化”。 ⑧

因为文章篇幅的关系,本文只试图以一线教师的身份,从教师的主体性视角来探索其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作用。

2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如果把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看作是一个工程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该工程的管理者。高校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对课程进行管理的过程(宋敬敬,2015)。管理有四个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也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个功能中体现出来。

(1)计划职能:计划只能涉及到管理者制定组织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该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所需的资源。在计划职能中,教师的角色就是计划的制定者。

教师在上课前要计划该课程的课程目的与教学资源,比如:课程描述,包括教学目的、考核方式、教材、 上课教室(多媒体教室还是机房)、课时、教学进度表、教学PPT、案例、学生成绩登记表等。因为我校该课程是中澳合作办学国际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因此课程描述(course descriptions)由澳方提供。考试方案由期中考试、一个案例分析和期末考试组成的形成性考核方式,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其中学生必须在期末考试中及格才能通过这门课程的所有考试。教材由Samson.D &Daft. R编写的英文教材。本课程的课时共66课时,一周6节课,11周上完。

在上第一节时,任课教师必须第一时间把课程描述发给同学们,让他们了解该课程对他们的要求,他们的学习目的要与课程描述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鼓励每一个同学做自己的管理者,管理好自己的资源,制定好自己这门课的学习目标,并计划好如何有效地将之实现。

(2)组织职能:这里指的是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为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分组是个好的选项。教师将75位同学以3-5人为单位自愿分为一个沟通小组,直接与老师交流。老师会根据课时内容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安排辅导课,同学们按小组与老师面对面地沟通问题。这样的扁平化师生沟通结构能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领导职能:在管理学领域里,领导职能指的是利用管理者的影响力去激励员工完成组织目标。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等(1955)指出,在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起作领导的作用。教师在领导这个管理功能的角色就是引领者、推动者、激励者以及聆听者。

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就是引领教学环节的人,使课堂教学从新课导入、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以及最后作业的布置环环相扣,最终完成教学计划。

激励者的角色就是指任课老师在教学中用满腔的热情感染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案例来吸引学生思考、并给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比如在学完组织结构那章节的内容后,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将写好的案例分析发到教师的微信上。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这种及时的沟通激励了每一位同学。

聆听者的角色指的是教师一方面在学生课堂参与中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另一方面也指在学生遇到对理论不理解或者如何用理论去分析案例等困难时的沟通模式,仔细聆听他们的困难及原因所在,然后指导他们一步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基于学生的课堂提问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⑨在扩大自己在管理学领域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对管理学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提高教学质量。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的内涵是监督员工的各种活动,确保机构在朝实现组织目标的轨道上,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矫正措施。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教与学的监督。

课前的监督包括学生在准备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出勤情况统计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中的监督则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重点确保教学计划的逐步完成。课后监督指的是对学生作业的辅导与检查。每次上课内容结束后会留意到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将作业发到微信上,方便老师一对一的指导。

另外,课后监督还包括对学生每次考核后的评价与沟通。期中考试结束后,及时把成绩告诉学生并进行总结。对考试成绩出色的同学加以表扬,对不及格的同学要一对一、面对面地沟通。询问他们目前学习上的困难,并加以切实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有效率地学习,并确保获得学生努力学习的承诺,争取在下一次考核中获得好成绩。通过对学生每一次考核后的评价与沟通,任课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学习困难,是保证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目标的有力保证,使学生真正理解管理学的理论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他们将来继续深造和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总结

本文探索了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通过计划、组织、引导、控制等职能发挥教学的主体性,从而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多年的“管理学原理”教学经验表明,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性”,还要借助社交媒体(如微信、QQ)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注释

① 岳柳青,兰勇.《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46.

② 羌郾Γ任真礼,刘春梅.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探索――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4-137.

③ 孟凡荣,张会忠.抛锚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5):155-156.

④ 胡宁,周丹.基于学习迁移效果提高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6(13):135-136.

⑤ 杨秀平.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J].时代教育,2015(13):206-207.

⑥ 邱海燕.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38-139.

第7篇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素质;理工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131-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管理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组织和人生中。“管理学”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

1管理素质概述

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素质的养成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作用的共同结果,但主要是经过长期内化学习而凝结起来的,一经形成便对个人与群体起长期作用。管理素质是指管理活动的主体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格、行为倾向等个人特征。管理素质培养在于引导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发展,正确对待自我、他人和社会,最终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及多维视野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创造性思维能力。

管理素质的内容丰富,具体表现形式多样。本文主要针对于理工科学生管理素质培养这一目的,着重探讨以下管理素质:①决策素质。决策素质是管理素质中一项最重要的管理素质。要求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对策等的制订,为组织所有的经营活动提供及时正确的市场依据,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②沟通表达素质。沟通素质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具体需要强化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对各种表达工具深入了解,达到管理者应有的程度。③人际协调素质。人际协调素质是指掌握疏导技巧,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进行组织成员的沟通,为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制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④动机激励素质。动机激励是指依据人的行为动力系统的活动规律,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持续地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其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之中,维持一种高昂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⑤团队协作素质。所谓团队协作素质,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素质对于一个团队至关重要。

2理工科大学生培养管理素质的必要性

理工科教育由于能够直接形成学生的具体技能和知识,使学生具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因此理工科大学课程设置中片面性太强,科学技术课程压力过大。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缺乏管理素质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作为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国家的兴衰、企业的成败、家庭的贫富,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关。如果说理工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话,那么,管理学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 “做好”。理工科大学生更善于理性逻辑推理和数字运算思维,而在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修养、行为心理等人文社科知识思维方面有一定的缺乏,尤其管理素质的缺乏容易导致挑战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并且对事情不能做出全面有效的分析。未来的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决策、沟通表达、人际协调、动机激励、团队合作等管理素质,是复合型人才,因此理工科学生需要学习管理学,需要懂得管理学知识,这对理工科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3管理学五种基本职能的含义

管理学研究对象在于人和组织及其管理问题,它既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实践艺术性,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抽象性。关于管理的基本职能分类,管理学界说法不一,但都是对管理职能内容的基本概述。本文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计划职能。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计划是组织按照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方案对其各种经营活动及其所需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作出具体统筹安排的工作。

(1)组织职能。所谓组织是指“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组织职能是管理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与职务设计,配备人员,并合理的确定各自的职责与职权以及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活动。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得认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

(2)领导职能。所谓领导是指“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作贡献”。领导职能就是领导运用法定的权力,主导和影响下属,使之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主要包括解决冲突、选择沟通渠道等活动,单核心是发挥领导的影响力,激励调动下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控制职能。控制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检测、评估和调节的活动。同时它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控制活动对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创新职能。我们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当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领导者要善于机动灵活地变换原定的领导策略、形式和方法等以适应任何变化。创新贯穿管理活动的始终。

4学习五种基本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4.1学习计划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计划职能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计划工作的程序,了解战略的类型,战略分析的方法;学会网络计划方法,SWOT分析方法等具体的管理技能。计划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问题,逐步培养系统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培养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正确决策的素质,目标引导行为素质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制订各种计划,例如对于自己作息时间计划、任务完成进度计划等。

4.2学习组织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通过了解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集权与分权的作用;掌握职权配置的方法;理解规范化管理;掌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关系;学习人员配备的原则方法;掌握组织变革的知识。这些组织的基础内容对理工科学生快速接受岗位职责,融入组织文化,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发展,对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3学习领导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领导职能使学生了解权力的实质,掌握领导理论与领导方式;掌握各种激励理论与方法的比较;了解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如沟通表达素质,人际协调素质,动机激励素质等;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相应的管理素质提升具有指导作用。

4.4学习控制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在掌握了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预算控制;控制的过程,控制标准的制定,预算控制的制定和执行等有关控制职能的管理知识后,有利于我们熟悉企业流程,提高管理控制素质。预算控制制定的学习能够是学生学会报表的阅览,有助于培养工作中不同部门之间沟通时需要具备的表达沟通素质。

4.5学习创新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学习创新职能的内涵后能够理解创新的含义和创新的基本内容;了解创新的过程;能够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创新的解决办法。当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善于机动灵活地变换原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形式和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是每位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创新应变素质。创新存在于整个管理活动,创新素质是各种管理素质的基础。对创新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利于思考怎样提高效率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感悟,自我反省,自我超越。

5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成为社会组织和群体发展不可缺乏的关键因素,在组织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素质的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管理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组织安排和发展,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工科学生在面向社会组织择业时,一般将自己定位于一定层次的技术与管理的岗位,《管理学》课程能够促进对理工科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与管理能力的提高。管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日常生活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对工作产生极大的积极促进作用。管理素质的培养能够使理工科学生日后成为既精通技术,又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周建临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 何种秀现代管理学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5] 何亚卿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2)

[6] 纪尚革,钟怡海,岳新利管理学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个性差异比较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8(6)

第8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系统;系统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33-02

1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管理学这门传统学科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以重庆为例,2008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中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近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6%,占全市总毕业生的比重近20%,其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的比重为4:52:44。本科生管理类的毕业生增长速度最快,比上年增长26%。此外,许多其他专业的院系都纷纷开设《管理学》课程或选修课,以适应复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计,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管理学》课程的学生至少在50%以上。同时,由于研究生的比重较少,做管理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有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掌握实用管理理论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事实上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培养实用管理技能,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实践经验,培养对管理的兴趣,都是《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系统理论,探讨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2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研究

2.1 《管理学》课堂教学子系统

《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与空间内,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和经典理论思想,为学生进入管理学世界打开一个通道。课题教学的优点是学生相对集中,便于老师集中讲解重点与难点问题,同时还可以搞一些集体讨论与交流。此外,面对面的课程教学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课题教学的缺点在于学生过多,水平又参差不齐,偏好也不尽相同,使得“因材施教”变得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从众效应的存在,老师很难即时把握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因为一些同学迫于群体的压力,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

《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应注意不能守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管理学思想博大精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原来的经典理论会不断补充与完善,即使是经典理论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综合参考多个教材的理论体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讲授体系,以讲义为主,以教材作参考,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教条主义”的问题。例如,对于经典教材――罗宾斯的《管理学》,其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理论分析,如果结合现代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核心竞争力理论及供应链管理理论,将会更具有说服力与现实意义。

此外,为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案例教学的方式应该进一步广泛地运用。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大小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而定。根据作者的经验,在管理学教学中小案例更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的原理,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庄子就非常善于用小故事来讲解他的思想。例如沟通一章,可以通过寓言《秀才买柴》使枯燥的理论更生动、更易懂。大案例更适用于MBA的教学。除案例教学之外,情景模拟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做游戏、“请同学们出期末考试试卷”等情景模拟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来探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或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2.2 专题讲座系统

专题讲座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的补充。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经典理论为主,并且时间有限,对一些问题不能深入展开。但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管理学的发展,了解当前各行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专题讲座系统应该不断完善。专题讲座系统应该重点在以下管理学领域中进行:重要知识点领域,例如如何提升控制力的问题;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相关领域,例如当前某个行业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管理学前沿问题,例如当前及未来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等;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管理问题领域,例如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到的一些管理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时间管理专题等。在以上这些领域,请教师、专家学者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创造性思维。

2.3 学生自学引导系统

学生在课堂之外阅读管理方面的期刊及书籍,是管理学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扩大管理视野、了解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管理类的期刊与书籍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阅读不当,既浪费时间,又可能失去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自学的引导非常重要,但目前常常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忽视。教师的引导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以推荐期刊与书籍,或者将部分期刊与书籍的精典评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更全面的阅读。老师的引导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利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在线即时通讯系统,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引导。

2.4 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

当前,高校内部有许多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活动的热情也较高。如果将学生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并且老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将对管理学的教学与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社团可以自发组织对学校住宿、食堂、恋爱问题等生活问题进行调研活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计划的制定,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等。对于学生的创业方案比赛,老师可以参与辅导与评审。对于学生干部的学生活动方案策划以及在学生活动中领导与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学生们集中讨论的同时,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助,以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5 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

管理学不同于专业技术技能很强的工学或农学专业,管理学是一种“软科学”,更多地涉及社会科学的领域。自然科学的学生对某一行业甚至某一岗位的针对性较强,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多个行业或多个岗位工作,它更强调一种软实力,包括确定发展目标与方向从而科学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激励、沟通、领导的能力,控制与执行能力等方面。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与自然科学研究人才一样,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的存在,社会科学规律比自然科学规律更具有变化性和抽象性,也很难同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来模拟现实,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应该更注重社会实践,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管理学理论所总结的规律,才能灵活运用管理理论,乃至在实践中对原有理论进行创新。

本文所指的学生社会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周末、假期或其他课余时间在校外进行的短期的兼职、“三下乡”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或在实习基地进行的时间较长的实习。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积累中,往往对管理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与疑问,这时如果老师与同学们进行适时地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对管理学的理论思想与实践问题掌握更加透彻,而且可以收集管理案例素材,让后来的同学进行分析与讨论,让《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具体的交流方式中,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将其安排为一种课后作业,然后通过课题讨论的形式,同学将一段时期以来的社会实践心得进行分享。同学们也可以主动将自己社会实践的体会提出来,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学的安排,在课题上单独安排时间进行讨论。而针对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或其他时间较长的实习,由于学生们实地地点比较分散,也不可能再组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技术等现代通讯技术,使同学们有机会与专业教师保持联系,老师可以实现远程的指导与讨论。根据作者的经验,许多同学在实习阶段会产生很多新的管理问题与想法,希望也愿意与教师进行讨论,希望得到一定的指导。目前,许多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的理解是静态的,一般都仅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时期,事实上,本文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对学生的教学不仅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时期,而且应该延伸到学习毕业实习期间,甚至对于部分学生可以延伸到工作之后,尽管各个阶段的教学方式会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动态系统,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管理实践问题与管理案例来为以后的学生们分析与探讨,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已经工作的同学在工作之余回到管理学课堂上给新来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方面的经验分享,形成学生们之间的自我学习回路。

3 《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上述《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五大子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课堂教学系统可以让同学们对管理学的框架和经典理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专题讲座系统可以让学生在某个专题上开拓视野,引发对管理学更多的兴趣和创新性的思考。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更广泛地阅读管理学的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评论。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与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培养具有灵活运用能力的创新性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积累更多的案例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总体而言,课堂教学处于一个更加基础的位置,而专题讲座系统、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与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围绕其周围,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相互促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服务于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如图1所示。

在这样一个教学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考试方式应所有改革,例如考试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卷面笔试,而学生的调研报告,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所形成的管理案例报告,都可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个部分。第二个问题是在一个动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推进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仅限于课堂之内,而且会延伸到课堂之外,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与之相关的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也应相应改变。总之,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的推进离不开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R].2008.

[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第二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第9篇

[关键词]管理理论 范式 演进

一、 管理范式的缺失

“范式”的英文为“Paradigm”,源自希腊词“Paradeig-ma”,意指“模范”或“模型”,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于1962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假设,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共同体信念”,只有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共同信念,才能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库恩在“范式”概念中还强调了社会心理的因素,使之具有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涵,强调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命题等理性的规则,使范式又有了方法、模型或模式的内涵。

在管理领域,根据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管理范式,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即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管理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管理理论的一种传统并为管理研究规定了努力的方向。

自从人群出现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管理活动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能找到古代哲人对管理思想的智慧之光。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为诞生标志。在这百年间,管理理论从无到有,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直至走入管理理论丛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然而统观现有的管理理论文献,却少有对管理范式进行探讨,似乎管理范式并不存在。尽管库恩的范式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但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在学科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似乎不适用严格的范式理论来描述。从“科学共同体信念”的角度看,管理学似乎存在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信念。管理学的研究者大都来自于管理实践一线,他们以自己的经验观察和知识背景为出发点,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所处的组织环境、组织地位的不同,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也无法形成统一的范式。故管理范式似乎先天不足,后天的发展也似乎无法走向统一。

二、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

(1)科学管理的兴起

科学管理是伴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产生的,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思想理论,其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问题,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1.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在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产组织合理化和生产作业标准化的科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有:

(1) 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进行动作研究,使劳动方法标准化,以提高劳动效率;

(2) 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3)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泰勒主张把管理人员从工人中分离出来,使得有人开始从事专职的管理工作。由于采用了科学的作业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

2.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一般管理》

法约尔探讨了管理的一般理论,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的职能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构成的,并总结了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他认为这些原则对于提高管理过程效率至关重要。

3.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韦伯则提出了“理想的科层组织关系”理论,并将权力的类型分为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和法理型权力三种,指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韦伯其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2)行为科学的产生

相较于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着重于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管理,研究者开始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面,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有:

1. 人际关系理论

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发表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和工人》等著作,在“霍桑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工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企业中除了存在着“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2. 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因此,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促使管理者开始关注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将对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如参与管理、目标管理等。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带来的是“没有不满意”;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能增加满意感。

第10篇

关键词:人性;管理;泰罗;霍桑实验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35-02

1 泰罗:科学管理背后的“经济人”假设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年)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集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之大成,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是20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而其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筑在对人性的细致观察之上的。泰罗的出发点,是从人的需要和动机出发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经济刺激来发挥工人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精神。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人性假设属于“经济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强调金钱和物质利益的激励方法,倾向于把人看作机器,对于一台机器来说,它的产量取决于加给它的燃料。与此相似,对于一个员工而言,其劳动成果也被认为取决于加给他的“燃料”――即金钱。正如同学者黄振定的观点一样,“泰罗‘经济人’观点的明显局限是把人看作是仅仅关心经济利益的存在,忽视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人在他们那里成了拉车吃料的牛马,纯粹是被动地接受管理、任人驱使的求生存者,完全丧失了他本来具有的积极性和能动创造性。在那样一种情况下,管理无异于奴役,工人没有任何地位,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以人为本,或工人参与决策和管理了。因此,‘效率’哲学也难以实行。”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中非常强调“经济人”的一面,主张通过物质利益和报酬刺激工人提高效率,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泰罗所处的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整体物质条件薄弱,将金钱和物质回报看做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重要动力是有道理的。泰罗正是准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始终注重通过增加工人的切身利益来提高生产率。这是他的科学管理原理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管理原理能够成为古典管理理论基础的原因。

2 梅奥:霍桑实验与社会人转向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年)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称为“霍桑实验”。

梅奥主持的长达十年之久的“霍桑实验”,最终所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希望了解工作对员工的影响,就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态度、动机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作用。员工劳动产量的提高,与激励的付酬机制和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紧密联系,而“这种人际关系型的思维方式强调人际间的关系、倾听、交流以及作为经理级领导者的社会技巧”。所以,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人的心理、感情等社会性因素将从根本上影响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因之,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更要关心员工的生活,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物质的、精神的多重手段和方法激励员工。

“社会人”假设是管理哲学上的深刻认识和重要转向,这种假设把人的需求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变为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需求。按“社会人”假设对员工进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组织内部管理办法和管理政策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员工群体,从而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3 麦克雷戈:Y理论背后的人性假设

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McGregor,1906-1964)是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1957年他在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

学者麦克雷戈认为,社会科学中开始涌现出来的发现,对x理论提出了挑战,X理论所展示的对人的行为的看法,事实上是工业组织的性质、管理哲学、政策和措施的后果,所以说,传统的x理论的做法是以错误的因果概念为依据的。在此基础上,麦克雷戈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组成的需要层次系统,启示我们应当根据更恰当的对人和人的动机的假设来提出新的管理理论。为此,麦克雷戈提出了Y理论,其背后的人性假设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假设。在他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人才会感到满足。与马斯洛具有相似观点的是组织心理学教授阿基里斯(C,Argyris)提出的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健康的人从不成熟到成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阿基里斯观点与马斯洛观点相似之处在于人的成熟过程就是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过程,人之所以不能完全成熟,不能充分自我实现,都是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4 三种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自我实现的人”,管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其理论主张、研究视角就与对人性的看法深切地联系到了一起。三种不同的人性假设,反映的是不同的管理哲学取向,也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泰罗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迅疾展开,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时代。进人工业革命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此之前的自然经济相比,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可是,当时的企业管理非常落后,仍是以传统的经验管理为特点,工厂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工资也低,工人缺乏训练,劳资关系紧张,雇主不懂得如何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促使人们对管理的重视。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为提高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法。泰罗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人管理实践,使管理成了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崭新时代。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大发展,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也逐渐显现,管理实践呼唤新的管理理

论的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诸多管理学派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事”为中心,关注效率和组织,忽视了对人的研究。在此背景下,行为主义科学兴起,诸多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律。行为科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霍桑实验的结果证明,企业中人的因素比物的因素更为重要,工人并不是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有感情、有理智、有社会交往需要的“社会人”,职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的工作情绪。这种理论促进人们去研究人群关系,研究如何激励“士气”,如何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行为科学,对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行为科学注重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启发,随着行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麦克雷戈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的Y理论,对人性的认识和探索进一步加深,对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再次升华。

第1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问题;研究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59-02

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中,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给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求公共管理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到现代的启发式,从传授者到研讨者,从主导者到合作者,从授业者到督导者,从执行者到参与者,从说教者到心理疏导者的转轨[1]。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了。要改变学而不会用的现象,就要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经验,实现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引导学生感知问题

研究型教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应激励、引导学生去主动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并从中获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2]。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两大核心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将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的把握。《公共管理学》涉及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势性和实践性。目前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比较普遍,进行研究型教学尚处教学改革的初期,教师可以按照学科体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参照典型案例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学习,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思路围绕教学大纲主线伸展、震荡,从而引导教学方向。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往往跳脱出案例本身,而引发连锁问题,重视探究理论根源,层层深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寻求新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视野,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这对于提升《公共管理学》教学效果不无裨益。

二、指导学生确定问题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记忆、思维和建构[3~4]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公共管理学》教学设计中,教会学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剥离出具体待研究的社会问题,即确定问题,是这个环节的关键。首先,按照贯穿始终的主线,将不同类型的问题串联起来,前后呼应,不能将各个章节孤立化。其次,在设计上要注意先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在后续案例分析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做到能够学以致用。再次,根据《公共管理学》涵盖面广的特点,将问题设计得细致些、具体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指导学生抓住诸多问题中的关键。最后,指导学生发现现象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并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也可以拓展至相关课程如《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拓宽学生思路。如在讲授“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这一章,案例分析是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故事”,请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释整个故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们不仅较好的达到了运用公共治理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目的,还进一步涉猎到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的运用。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学生的理论体系,而且教学效果的正外部性被无形扩大了,学生深刻领悟到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与应用性,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就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解释现实问题之中,从而对现实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鼓励学生自组织分析问题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是学习习惯的巨大飞跃。适当的激励手段和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如表扬和加分;批评和减分等体现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过程中。但是这些都仅仅是辅助条件,最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鼓励他们自己组织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观点交锋,产生思想碰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规则制定者和指导者,并不直接参与组织学生讨论。但是为了讨论能够有效展开,教师需要完成以下先期准备工作:(1)请学生自愿分组,推举组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规定各组人数上下限,便于组长分配任务、展开讨论及均衡学生上讲台进行公开报告的机会。(2)评分权力下放。规定期末总成绩中的平时成绩由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小组讨论得分为总分10分,由各小组长组织评分,最后由组长将评分结果上交。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同时也调动了各组开展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们从最初为了分数参加讨论到最后有兴趣、主动参加讨论转变。(3)提供评分细则。为了克服有个别学生“搭便车”问题,教师可以建议各组采取自评和互评及组长评分的办法,按照每个人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率进行综合测评。制作评分表,量化任务,激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勇于承担、乐于承担,至于学生具体采用哪些考量项目、怎样组织讨论和评分,可以完全由他们组内协商决定。(4)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良性竞争。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报告的PPT上展示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在评价学生报告的过程中要注意表扬集体的同时也兼顾个人,这样既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也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沟通

随着上海海洋大学E-CLASS(易班)的良好运作,教师与学生课后沟通的手段在一般常用的办公室谈话、电话、短信、E-MAIL、QQ、MSN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公共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E-CLASS上实现作业收发和批改、案例分析布置、学生疑惑的解答、课外辅导、备课、更新课件、提供新的参考文献等工作。学生也可以在其上展开广泛的讨论,分配任务,提出建议,发表感想等。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是市教卫党委委托的“易班”项目试点,“易班”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建设成方便学生、便利工作、促进师生交流的有特色的网站。“易班”的开发和运用突破了师生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交流的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习与知识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教师按照教授的先后顺序选择性的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阅读书目,数量不需多,过重的阅读负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一章课程推荐一二本为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而对优秀书目产生共鸣,增加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网络平台,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境内外资源库链接等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这些文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鼓励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提高学生查找资料、阅读专业文献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六、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生在象牙塔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印证和运用。充分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现实社会中寻找答案。组织学生深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基层,解读机构架构、了解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效果等。使书本上的一维文字变成每天实实在在多维立体生活和工作,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专业实习不仅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更提供了一个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

七、评价教学效果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当中,以主线――“问题”贯穿始终是一大特色,就学生反馈和教师感受上来讲,整体教学效果较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们虽然承受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但是大多数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准备资料,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请缨作报告等,各组组长等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PPT制作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从与学生交流的反馈意见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研究型教学形式好,气氛活跃,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公共管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乐于参与讨论;一部分学生从最初因为分数原因被迫参与讨论变为乐于主动参与讨论了。

可见,研究型教学方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适合且有效的,但是由于目前尚处于转型阶段,仍存在较多问题。下一步的改进策略重点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下工夫,目标是将被动学习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宋斌,邓大松,等.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理念及其模式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7-59.

[2]高虹.从美国理工科本科教学改革看研究型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2):12-14.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案例教学应用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恰当选择和使用案例、开展案例教学是新形势下教学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对案例及案例教学的性质与内涵认识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对案例的选择随意、案例教学方法方式单一的问题仍比较普遍和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更好地发挥案例及案例教学的作用。

笔者针对上述突出问题,首先探讨分析了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性质与内涵,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途径和方式。

一、案例与案例教学

欲使案例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首先明确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性质、内涵与特点。

1.案例与案例教学

确切地理解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涵义是开发案例、从事案例教学的基本前提。所谓案例,是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的书面的描述。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而编辑起来的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材料。案例中描述的都是真实的情景,案例中常常充满疑难问题,充满多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案例都有明确的理论支撑,是客观真实的。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体合作能力,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案例教学的类型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案例的用途来看,案例教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引入型,即主要用于概念与理论的讲授引入,通过小的案例引发学生学习概念与相关理论的悬疑与兴趣;二是阐释型,即主要由教师在课程中讲授,用以解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以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的疑惑;三是自主型,即主要由学生在课中或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自主进行思考与讨论,以达到系统运用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的目的。另外,案例教学还可根据其来源分为现成案例与自编案例等。

3.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案例教学是讨论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有效的学习只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而学生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松散的独来独往的学习习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会相互交流、获取与奉献;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在案例研讨过程中,通过倾听其他人的意见、观点、评论,进一步反观、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就是要循规蹈矩地遵从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

二、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实施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长期以来,人们不是觉得管理学理论过于空洞,脱离管理的现实,就是觉得管理学理论过于肤浅,对管理实践缺乏指导价值。理论与实践总是被置于一种人为的对立与冲突中。然而,案例教学不是用扬此抑彼的思维来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不是用案例教学来代替这一关键问题,而是将理论与实践两者置于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同时给予研讨和辩证地运用。尽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不是完全的管理现实,但却是管理实践的高度仿真。由于学生摆脱了真实管理者所处当下现实的束缚和困扰,他们可以更超脱、更开放地进行批判反思和理论学习,可以在实践与理论的时空中更加自由地穿梭,由此推动管理学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整合与统一。

2.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提供了平台

巴纳德曾指出,组织管理的实质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组织要成为一个整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要有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二要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三要有一个需要共同实现的目的。但是,组织中人员的合作意识和品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单靠甚至主要不是依靠传统的讲授而获得的。相反,这种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是人们在各种具体的大量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实践合作而日积月累地生长起来的。由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这就使它与管理的本质内在地贯穿起来。通常,人们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其辩护的能力、劝告他人的能力、认真倾听的能力,以及与周围人合作并一道构建新思想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组织有效的案例教学而发展起来。而且在一个彼此协作、支持的团体中学习所产生的效果也远优于单独的个人学习所具有的效果。在对案例和管理情境的集体研讨中,各种观点和解释将会变得多样起来、丰富起来。在案例教学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学会对他本人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学习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而且将学会与其他人协作,努力为其他人的学习作出贡献。

3.为学生体验实际管理工作提供了舞台

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管理者的矛盾处境,体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防止对管理行为做出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解释。不同于讲授法,案例教学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管理情境的距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所研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管理情境中真实发生的管理难题,除了时空有所变化以外,其真实性是完全得到保证的,在研讨这种管理难题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认识到管理工作的复杂,体悟到管理的魅力和精髓;通过换位思考,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可以逐渐养成一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品质;通过扮演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来自各方不同意见的压力,体会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艰辛。这些均使学生在体会诸如此类的管理问题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为未来从事实际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原则

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实施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目标的原则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必须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进行。一般来说,管理学的案例教学必须达成以下目标:通过案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把握企业机遇和判别企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竞争状况、不同背景的企业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激励的原则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展开,教师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在案例教学尤其是管理案例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即使各方意见不统一,也应允许各种独立的见解并存。另外,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提出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甚至与管理案例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师绝不能直接批评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使其自动修正自己的不正确看法,真正增强学生参与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创新的原则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思维与开拓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在管理案例分析过程中,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观点,教师应及时捕捉并给予表扬。即使学生的观点还很稚嫩,甚至比较片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创新性劳动,肯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精神,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实施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和体验真实管理情景的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本着明确目标、引导激励及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这项教学工作,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2]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