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各种管理学效应

各种管理学效应

时间:2023-09-25 18:0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各种管理学效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种管理学效应

第1篇

内容摘要:企业存在和企业成长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研究最基本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因此出现很多混淆。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先将基于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框架图。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第2篇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探究型学习模式;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136-02

目前,高职《管理学》课程一直采用“老师-幻灯-学生”的单一教学方法,“幻灯+粉笔”的单一教学手段,学生普遍反映掌握基础知识很容易,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很难将学到的管理知识加以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前缺乏计划性,造成知识点掌握凌乱,难以形成体系;课后不再继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教学中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

1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参与一个工作“项目”,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学生通过相对独立的项目实践,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及作品评价等步骤,进而使学生达到掌握专项技能的教学活动。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将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能将课本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直接关联,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在项目工作过程中能培养独立地克服、处理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学习结束以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总结经验和得失,共同提高。

2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实施步骤

根据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思路,《管理学》课程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2.1 制定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学期计划

以项目为牵引,注重顶层设计。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的进度安排,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划分,确定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学期计划。每学期可针对《管理学》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几个方面安排实践项目;时间安排上,每个项目的时间控制在一周之内完成。项目完成后提交项目汇报书。教师根据事先指定的评分标准给出成绩,对完成的项目加以评定。

2.2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课前准备

以往很多老师在实施项目驱动法中使用的都是书本中的案例,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此,笔者曾多次深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修正药业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积极推进校企结合,与多家企业及用工单位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项目,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师课前要对项目严格筛选,选择理论适中,实践深入的项目参与教学;同时要对项目所涉及概念、背景、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等方面认真分析,为后期解答疑难查找理论依据;最后设计好项目任务书和考核评价标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突出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课前准备。学生应根据项目任务书的安排,利用两天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的参考资料,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设计好完成项目的进度安排,为后期项目研讨做好准备。

2.3 项目的研讨

项目研讨是项目设计的先决条件。利用一天的时间,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述出来,针对共性的问题集中讲授,个性的问题单独辅导;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探究项目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明确完成项目的可能性,提高对项目活动的兴趣,提升做好项目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给出阶段考评成绩,为后期综合评定提供依据。

2.4 项目的设计

项目的实施形式通常采用分组模式,这样既能起到协作互助、优势互补的作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分组情况由教师依据课前准备情况统一安排,每组3~5人,指定一个组长。各组首先根据前期想定的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进而细化项目的实施步骤,根据实施步骤落实人员分工。小组的活动按照计划执行,利用三天的时间完成项目的设计,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根据各组的进度安排,适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同时,由企业骨干提出设计意见,教师根据情况给出各组人员阶段考评成绩。

2.5 成果展示与分析

利用一天的时间,让学生回顾整个研究过程,自己撰写项目汇报书,对自己完成的项目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同时,每个小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解答的形式进行集体评议,相互给出评价意见;还可以将研究成果与各类比赛活动相结合,比如物流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对成果水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6 成绩综合评定

目前,《管理学》课程绝大多数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考核成绩除了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评以外,还聘请企业骨干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具体的评价意见,提出改进建议,敦促学生和教师尽快整改。

3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尝试进行了项目驱动教学法之后,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广泛的提升。绝大多数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完成的各项任务质量均好于常规教学的作业质量;其次,学生通过项目的实习,对知识点理解深入,应用准确,理论考试成绩相应的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环节上,实践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学生在论文结构、表述和格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进步;最后,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主动了解各大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状况,积极适应岗位要求,就业知识和就业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

参考文献

[1]初蓓.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第3篇

一、公共管理学科设置现状

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在我国经历的时间不长,各学派和各高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有一定的分歧,原因之一是,按照我国目前研究生专业目录(1997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则是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设置10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等。在10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三级学科的研究方向。[3]这两个专业目录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差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感到上述专业目录没有能全面、准确地覆盖公共管理领域。有学者在宏观视野中阐述了公共管理应涵盖的学科范围,公共管理领域可以对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管理等,依此来设置二级学科。[4]有的学者站在更高的视野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公共绩效应该成为公共管理的目标导向,成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架基石。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加凸显管理性色彩,在运作机制方面,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重视管理方法与技术,其二是突出应用性和回应性。学科设置应遵循此方向去设置。[5]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四个学科上。这些学科划分的基础是横向的领域分工,相互之间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且原来就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6]

有学者则认为,不应仅从管理学视角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更应从源头去探讨,因为管理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去的,所以,应该双管齐下,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维视角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7]争论的存在说明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和理论支撑需要厘清,这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政府工作绩效的提升。中国行政学及公共管理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于当代国外的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成就跟踪不够,对国外这一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亟待加强;国内现有的行政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特别是教学体系)较为陈旧、单一和狭窄,大部分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及内容基本上停留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平上,未能充分体现和吸收当代国外公共管理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二是行政学的研究缺乏开阔的视野,学术基础不牢,既未能反映政府管理领域的新变化,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活动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又未能顺应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交叉、综合和整体化趋势,充分吸收相近学科尤其是当代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政治学和政策分析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方法成果。它不能突破以往的眼界,在主题上创新,在范围上拓宽和在基础上打牢。三是行政学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现实的政府管理实践,尤其是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重大实践问题以及当代国外公共管理的实践加以深入的研究,行政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生命力不强。[8]受单一行政学的影响,我国公共管理学未能跟踪西方学术前沿,也没有如实反映国内政府运作现状,更没有与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因此,应借助新公共管理思想,探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设置及其相互间的支撑机制。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这种运动的目标是以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各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创立一个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者来自于行政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组织与管理理论(管理学)等各个学科。公共管理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2]86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渊源来自于政治学、法学和财政学等学科,其思想基础则是由伍德罗•威尔逊和马克斯•韦伯等人所奠定的。[9]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将管理从混乱和狭隘经验主义的现状中解救出来,使之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之上。[10]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之下,学术界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知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8]73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首先,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12]新公共管理理念转向的改变,要求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管理学唯“行政学化”需要加以改变。政府不再是官僚机构,政府变成了顾客导向的政府;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预防在先、治疗为辅的有预见与前瞻思维的政府;从官僚层级制到参与及团队合作的分权的政府;通过市场杠杆进行改革的市场导向的政府。[13]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政府部门产生、存在和运转的唯一理由,就在于它要生产或提供通过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得不能令人满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14]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兴起,智识群体已经意识到了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需要加以改变,需要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局限,借助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拓宽学科视域,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

三、新公共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公共管理学科设置模式和支撑机制

公共管理学科虽然存在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但由于中国公共管理历史很短,各院校办学的背景差别也很大,在尊重学科规范的前提下,也应当鼓励各种不同模式的选择和竞争。[15]将公共管理列为一级学科,是建立在公共管理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基础上的。虽然对知识进行学科划分是按照科学规律进行的,但这并不能抹煞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公共管理及其二级学科的确立,是对公共管理类知识进行划分的结果,同样带有主观色彩。[16]目前,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别,难有统一的模式,结合国内现状,公共管理学科设置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模式以政治学(行政学)为主要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在这个模式中,行政学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分支学科,其目标指向直接为政府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政治倾向明显。第二种模式以经济学为主要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在这种模式中,设置教育经济管理、政府经济管理等专业,将政府视作企业进行运作,其目标指向为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培养精于成本收益管理人才,绩效倾向明显。第三种模式以管理学为主要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在这种模式中,设置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应专业,其目标指向为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人才,政策倾向明显。20世纪,社会学只是社会科学中的剩余学科,未能对公共管理学科产生明显影响。

第四种模式结合了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是以新公共管理思想为指引来设置学科和专业。在这种模式中可以设置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政治学和行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其目标指向不仅将政府视为企业,或将政府视为官僚机器,抑或将政府视为被动管理机构。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不仅具有政治倾向,同时具有绩效倾向,还具有政策倾向和社会倾向。目前,国内知名的综合类高校正试行要么在硕士学科专业设置中体现,要么在博士专业方向中体现。当然,这些学科专业间的磨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学科间支撑机制的真正形成和良性运转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理论,返回实践的不断验正和修改才能得以完成。借助四大学科即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形成共同支撑公共管理学科体系设置,并形成支撑机制,这种支撑机制包括学科间融合机制和修正机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影响之下,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的主要目标是成为管理绩效和公正公平兼顾的部门。市场法则(经济学)、对公管理(政治学)、对私管理(管理学)和结构归属(社会学)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相互间融合机制,并且各学科由此相应衍生出来的公平正义、权力干扰、管理过程和合理分层四种特质,进而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科间的修正机制。

政治学和管理学分别有效区别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而将这两个学科结合可以更好地将两个学科的公私管理技术融于一体,同时管理学针对私的管理经验能有效弥补政治学对公的管理不足。政治学的对公管理经验可以进一步拓展管理学的管理视野。与此同时,经济学的市场法则能促进两大学科的管理技术朝同一方向迈进即效率,对私管理特别强调服务于市场的管理效率,但并非所有公共管理领域均以效率优先。社会学强调结构归属可以很好地将公共部门服务有效分配于社会群体,有效处理了公共管理部门内部以及公共管理部门与外界沟通中的结构关系。经济学将理性经济人假设带入公共管理学之中,将公共服务中的消费者与提供者类比为一般市场中的消费者,但这里需要注意,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仅是消费者,而且还是享有社会权利的国民。社会学强调合理分层的关系,如果将消费者分层不当,则会造成管理绩效低下甚至趋负现象,同时权力干扰也会带来效率的低下,市场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可以有效予以修正,合理分层则可以修正公平正义的无度。管理过程强调精细化与操作化,可以有效修正合理分层的方法与技术,而权力干扰可以使管理过程服从于宏观与整体战略。这样便形成了完成修正机制的循环,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完备及与实践的衔接。毋庸置疑,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在中国仍然十分年轻的学科,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实际研究中应当更多地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并坚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力争超越简单的观察评述,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第4篇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 ———“ 科学管理 ——— 泰罗制 ” 。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 ——— 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 管理的关键在决策 ” 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

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

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 霍桑实验 ” 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个人目的、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的存在,人就会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因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管理者不及时审时度势,引入激励机制与员工真诚合作,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组织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二)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

传统的和现代的管理职能,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体系,使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级。但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进程加快,缺乏信息渗透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苍白无力,要么管理节奏跟不上,要么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职能,将是管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其表现有三,首先,信息职能能革新企业内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使资源转换系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同时以不断增加的柔性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

其次,信息职能能促成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组织的创新,使组织的绩效不断上升。信息职能能提高计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

信息职能的引入,与传统管理职能将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管理职能系统。信息职能为传统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反过来,传统管理职能又促使信息职能去开发、收集、处理、传播、分配信息资源。

(三)管理学新的理论前提 ———“ 合工理论 ” 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以制造针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而且,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管理学家创建管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管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如果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

第5篇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功能,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探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探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管理的关键在决策”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

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

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非凡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向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熟悉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如同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个人目的、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的存在,人就会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因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假如管理者不及时审时度势,引入激励机制和员工真诚合作,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组织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二)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

传统的和现代的管理职能,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体系,使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级。但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进程加快,缺乏信息渗透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苍白无力,要么管理节奏跟不上,要么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职能,将是管理学发展的趋向之一。其表现有三,首先,信息职能能革新企业内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使资源转换系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同时以不断增加的柔性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

其次,信息职能能促成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组织的创新,使组织的绩效不断上升。信息职能能提高计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

信息职能的引入,和传统管理职能将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管理职能系统。信息职能为传统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反过来,传统管理职能又促使信息职能去开发、收集、处理、传播、分配信息资源。

(三)管理学新的理论前提———“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以制造针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功能。而且,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管理学家创建管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管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假如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和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非凡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管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和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 前景理论

新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都给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在大力提倡、探求并实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今天,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应该是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增强凝聚力

《易经》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点,就是强调人文精神对人的教化和滋养,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可见,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这是源自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也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其为内核的现代管理思想最早发轫于西方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意识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也不是老板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他们认识到在管理中需要考虑员工的利益和需要,考虑如何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因此,在管理中,对人的尊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成功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因此,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深化高教改革,促进高教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

“以人为本”,首先要重视、尊重教师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应牢固树立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做好人才的招揽和使用工作。应该积极营造人尽其才的和谐环境,运用机制、法制等各种手段,引导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尤其是业务精良的教师在参与办学、治校和治学的各项工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的战略,还应营造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理解的氛围。有助于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有效实施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形成。要实施民主管理和监督,根据本校教学、师资和环境等特点制定出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尊重和激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制度内化为教师内在的驱动力,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形成凝聚力。

二、柔性管理。激发内驱力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个概念,也是管理学中的新理念。刚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这种管理易流于专制性管理,把人约束成“革命的一块砖”,不是强调工作适应人,而是强制要求人去适应工作,对人的忽视,使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日渐明显,已难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而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各种需要是从低级的生理需要到较高级的社会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柔性管理富有情感性,以满足教师的需要来激发和增强教师的内驱力,来实现管理。

在高校教师这个高层次的人群中,五种需要都很明显,尤其是高层次的需要,较其他群体显得更重视。学校管理者,应该主动、积极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产生安全感。然后,关注和引领他们高层次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低层次需要容易得到满足,不具有长效的激励作用,而高层次需要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高层次需要具有长久的激励作用。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的是自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个人的目标,同时不断发展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的那些需要。因此,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他们施展个人才华空间,创设各种学习条件和进修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做到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在满足教职工的需要时,还要引导和发展教职工的高级需要,使个人的需要满足同本单位的工作质量、效率、集体荣誉、事业的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安于、乐于工作和学习,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变被动受刚性管理为主动参与柔性管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柔性管理的理念可以互为阐释。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柔性管理中“人”的教育、引领和约束的问题,只有在教师需要时合理的,而不是被物质污染了的时候,这种满足才是可以实施的和有效的。所以,一味的、单纯的柔性管理也是难施行的,需要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相辅相成,刚柔相济才是现代管理的应遵循的准则。

三、前景理论,注重发展力

由心理学家和沃特斯提出的前景理论,是心理学研究应用于经济学的新成果,卡尼曼还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至今,前景理论的应用研究还不广泛,主要是作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现在,有人把这一理论也运用到管理之中,高校教育管理也可以借鉴前景理论,其中的“确定效应”、“反射效应”和“损失规避”等基本原理,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都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所谓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反射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面对两种都损失的抉择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而损失规避是说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这三种原理,都解释了人们行动决策的依据是行动的前景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

之前,我们谈到的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理论,都强调了对人的重视,对如何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上的作用。而前景理论可以应用于建立激励机制和创设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重新审视马斯洛提出的需要五层次,尤其是其中的安全需要,会发现与“确定效应”和“反射效应”有密切关系。满足教师的需要,使其产生内驱力,也应该是源于使其确定了他们的“好处”。简而言之,教职工的固定工资与岗位奖金分别发放,一方面,固定工资差别不大,可作为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岗位奖金有基本线,再根据工作情况拉大差距。这样,依据“确定效应”与“反射效应”建立的一种工资分配原则,会极大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高校还应该重视精神利,这是指以满足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设置的精神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损失规避”的原理就会在教师工作态度或者去留选择上明显体现出来。高校管理者应该明确地认识到,高校师生个体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教师的发展,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所以,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着重建构有利于个人充分发展的良好环境,当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在高校教育管理求创新,求实效的今天,我们应该广泛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这个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更新我们的理念。这样才会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7篇

(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咸阳71208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1189)

(The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TUN,Xianyang 712082,China;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摘要: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当下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领域所聚焦的商业模式这一构念进行解构分析,旨在为商业模式的价值塑造功能机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or-network theory, this paper deconstructs and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model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paradigm for analyzing the value reinvention mechanism of business model.

关键词 : 商业模式;价值重塑;行动者网络理论

Key words: business model;value reinvention;actor-network theory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251-03

基金项目:藏民族学院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成果——商业模式对西藏动漫产品集成创新的情境调节机制研究(13myQP01);国家民委科研项目——促进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14XZZ003);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赵毅(1982-),男,河北沧州人,西藏民族学院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0 引言

商业模式这一概念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互联网与数字信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全新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价值。商业模式首先得到广泛认知和运用的领域是在企业内部及投资者之间,他们非常关注如何设计、构建、创新和调整商业模式来让企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并在财富创造过程中与多方利益相关者共享财富成果,即: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Zott & Amit,2011)。时至今日,这一概念已然成为当下时代的

关键词 ,被商界、政府、公众、传媒等密切关注。然而,当下对商业模式的学术研究几乎全部集中于技术工程领域和管理学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商业模式在社会构建方面的功能机制,尚属空白。

商业模式本质上反映企业经营业务的价值逻辑(Teece,2010),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着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客户价值主张(Johnson,2008),例如:苹果公司的电子娱乐产品集成了产品设计、功能、应用程序、在线支付及多方参与一系列的价值主张于一体,呈现给客户一个精美的解决方案。再比如,万达集团在国内着力兴建和打造的地标性商圈——万达商业广场,则集成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描绘城市商业繁荣的标志性景象,这一商机也被各大地产集团纷纷效法,在全国各地呈现出更多的各具特色的商圈。还有充分的例证在向人们展示着全新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转变,这种转变正在或将要革命性地改变社会体系的构建,改变着人们对社会的感知、认可及行为方式。

商业模式在新兴技术商业化进程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它遵循着对商业社会价值发掘、创造、传递和分配的型塑逻辑。然而,学术界在充分论证和辩驳技术对社会建构的影响及重大意义时,往往忽视或淡化人类主观能动地创新性地认知和建构社会体系这一历史进程,正是这一进程赋予了客观技术实体以社会属性,进一步地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过程也会被打上时代与社会的烙印。本文基于社会学领域中较受关注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解构其价值形塑的机理,为进一步分析商业模式的价值功能调节机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

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思想

当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的重要代表人物Michel Callon,Bruno Latour及John Law在基于大量的人类学、社会学及符号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行动者网络理论。该理论首先消解了在科学活动中主体——客体的二元认知模式,提出“行动者(agent)”这一概念来强调人类与非人类都构成广义的社会构建的积极参与者,进一步提出“广义对称原则”来强化对参与者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平等地对称性地处理(吴莹等,2008)。同时,行动者构成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人与非人因素在形成社会意义的认知过程中是被对等看待,并在社会构建过程中都扮演着积极地参与者角色(郭明哲,2008)。

行动者之间的联结——“网络”——是透过“转译”来进行建构的。转译(translation)强调一种对待行动者(包含传统观念下所有的主体和客体)的态度,在这种态度认知下的行动者具备全新的利益、角色、机能和地位,并主动融入网络,重新界定、设置和自我赋予意义。而“网络”并非单纯技术层面的实体网络,而是强调一种通过转译所达成的描述联结的方式,突出交互、流动、转化的动态过程(郭明哲,2008)。转译的过程即是网络构建的过程。

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突出强调:在异质行动者彼此相互联系的过程中,通过转译过程形成网络的动态过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特定问题的聚焦点则强调运用异质成分构建网络的性态分析(展开,稳定,合成)(Latout,2006)。

2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商业模式解构及其价值型塑机制分析

目前,在管理学界对商业模式的普遍研究较能一致性认同它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功能,以及以Johnson为代表的学者所提出的四种相互依赖的要素(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关键流程,收益模式)所构建的分析模板。在此,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来解构商业模式的价值型塑机制。

2.1 行动者交互的价值发掘机制——结构塑造效应

Johnson等(2008)指出客户价值主张包括三个元素:目标顾客;客户利益,要完成的工作即解决某个重要问题,或满足目标客户的某项重要需求;提供物,即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它的内涵不仅包括销售的内容,同时包括销售的方式。在企业明确目标顾客对象后,目标顾客的数量结构、空间领域,将影响企业对提供物的载体形式、覆盖范围、诉求响应模式的设计规划;客户对象面临的问题、需求特征及所处情境将影响企业对客户利益的价值功能、附加价值、情感利益等方面的开发决策。

Sidorova和Sarker(2006)认为基于某一问题的行动者都有自身的利益(interests)主张,并能说服其他行动者的利益与其产生共鸣而形成一个联盟。当这种说服的过程变得很有效果,那么行动者网络就被构建出来了。从这一观点角度出发,恰恰说明客户价值主张的型塑正是由多方参与者不断加入、整合、调整和定型,从而凝练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

在构建和传递客户价值主张的过程中,对目标顾客的界定和客户利益的定位最终体现于企业对提供物的构思上,它所呈现的价值效应一方面吸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另一方面对经营环境有示范效应。这种吸引、示范的综合效应称为“结构塑造效应”,其表现之一为企业在价值创造和传递过程中取得更具优势的资源和流程,如苹果公司推出MP3与iTune的捆绑模式,使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聚焦于产品实体和核心功能利益的对称设计:MP3的功能扩展和升级紧密联系于iTune中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同时,吸引了许多企业从事苹果产品的附加价值开发(配件产品或嵌入游戏)。这种效应的表现之二是向外界的辐射和示范效果。以苹果品牌推广的一系列产品使得苹果公司本身、业务伙伴及其最终消费者共享唯一独特的“苹果文化”,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

2.2 转译过程的价值创造和传递机制——技术与合作替代效应

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二者有机结合共同实现企业对目标客户的价值承诺。对关键资源的考察侧重企业持有资源的特异性、独占性,以及资源组织形式和企业对关键资源的维护活动;对关键流程的考察侧重于企业关键流程活动所处价值链环节、企业与合作伙伴间交易关系深度、关键流程响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这里,最好将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和流程这一构成要素既设想成促进(或阻碍)企业获取关键资源的不同网络结构,又理解为嵌入网络或结构的资源特性。那么,关键的经验问题就变成:怎样的相互兼容能够促成流程与资源之间相互放大对方的价值特性。

资源和流程的结合方式在价值开发过程中呈现的技术替代效应,以及在价值传递过程中呈现的合作替代效应(李东等,2010)。前者主要实现价值开发的经济性,如有效节约资源和提升流程效率;后者在节省资源和提升效率的基础上,扩大了价值主张的利益空间,如参与到通信运营商体系下的资讯提供商。

2.3 网络集成的价值分配机制——边际收益效应

关键资源和流程的有益整合是可能的:需要认识到组织内外所存在的各种结构及网络的特征(如:价值网络、管理结构、渠道网络等)与嵌入结构或网络的企业资源的性质之间存在的分析差异(analytical distinction),进而区分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价值网络与组织结构反映的是企业对外和对内运转活动的结构特性,而企业资源则更加强调在这个结构体系上的内容特性。结构和内容是并行兼容、一同发挥作用的,因为它们关注价值开发和传递过程的不同维度。

成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固定成本主导还是变动成本驱动。例如,公司以变动成本驱动其运营,那么相关变动成本因素的价格弹性是否被公司主导,将反映出企业对可变成本设施控制的可能性及能力大小。

收入模式,已经超越简单的数量价格乘积模式。首先考虑的是企业在提供物方面能够控制和支配的利润收入的高低水平,即企业获利的价值边际;其次,要考虑公司的定价策略是固定价格还是灵活定价,以及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销量空间;第三,必须考虑公司有多个收入驱动点(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形式是什么,或是通过外延产品收入盈利)。最后,涉及资源依赖性的企业,要考虑公司对原料、产品存货的周转,加速周转同样可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创造可观的盈利(如:电子产品销售领域)。

成本结构和收入模式突显出价值主张定位与资源流程的综合作用结果。创造和传递的提供物是能够为目标顾客提供利益的价值载体,承载着成本和价格信息,二者之差即是企业的盈利边际。既然是边际收益,自然存在边际收益的递减和递增两种不同的效应。前者表现为:规模经济下,突破市场需求弹性后(弹性小于1)呈现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后者表现为: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知识产品的使用呈递增性质,顾客对产品形成深度适应性,以及消费者注意力锁定于技术领先的企业,这三种原因促使消费者持续深入消费某一品牌的产品,强化领先生产者的市场优势,边际收益递增。斯莱沃斯基(2007)在其著作中向人们展示各种盈利模式特有的魅力,对盈利模式的创新、设计思路和重要原则给出深入的分析和丰富的案例。

企业在提供物开发过程中,随着资源不断融入到组织的流程体系内,以及对流程结构的动态调整,呈现出收入模式与成本结构的互动调整。例如:在产品研发阶段获取到政府的科研基金资助以及在销售环节能够获取到的市场补贴都将改变企业的既定成本结构与收入模式;与业务伙伴展开的营销活动会转换成本支付方、调整成本分担比例及收入分配比例。这些相关利益者参与的价值创造活动,其规则和方式可以纳入到客户价值主张当中进行分析,其展开的活动纳入到关键资源和流程中进行分析。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行动者行为理论的分析架构,解构商业模式的基础四要素,阐释各要素是如何在行动者层面集结,转译成关键资源与流程交织的网络,减少成本,增加收入的价值发掘、创造、传递和分配的型塑机制。从该视角出发,对管理学者和从事管理实践的人士提供以下策略建议,希望有所启示。

3.1 积极建立市场规则体系来构建和强化行动者之间的交互机制

首先在客户价值主张的结构塑造上:一是对称调节目标顾客与客户利益。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定位和规划活动应当与对客户对象需求特征的认知密切联系在一起。客户需求特征(客户问题及利益基点)应当能够与顾客所处价值链环节及客户规模(地域、容量、购买力)处于对称调节的地位。二是构思和设计提供物以有效创造客户利益。企业在客户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价值载体(产品或服务)形式的开发,以及与目标顾客保持紧密联系以持续建立有效的互动模式。

其次在关键资源和流程的技术替代和合作上: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与企业赖以为客户提供价值并取得盈利的价值流程之间应当实现良性的兼容互动。一是关注资源的特异性和流程的通畅性。二是强化资源和流程之间的兼容关系。企业控制的相关资源与其基础业务流程是相互兼容和嵌套的。三是突出资源的价值定位与流程再造的重要性。在一开始企业管理人员就要为已经构建的客户价值设计一整套逻辑严密的资源和流程体系。企业应当关注资源的价值定位(即:既定的资源放置在什么位置上会更有利于释放资源的潜在价值)以及对流程驱动的管理(常规管理中,适时对流程进行修正、调适,改进流程的设置和运行,以增强流程的适应性)。当然,存在颠覆整个流程体系的可能,届时企业将面临流程和能力体系的再造。

最后在盈利模式的边际收益释放上:一是统筹设计收入模式并优化成本结构。借助设计与关键资源和流程相契合的收入方式并进行有效地收款循环管控,那么,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销售收益的增加,或是节约成本开支和加速资本周转。二是控制盈利边际、提升获利预期。当成本结构和收入模式发生结构性转变时,都会促成企业对盈利预期的重新思考,进而会带来对盈利边际的重新调整和设计,这也反向促成对成本结构和收入模式的深入调节。

3.2 构建各行动者之间互动传导联系,推动积极的价值效应

首先是稳定调节各行动者之间的对称关联性。目的是希望企业能够密切关注内部在价值定位、创造、传递和实现等各个环节的活动之间的关联和协调性。本研究建议对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应当理性而谨慎地“微调(fine turning)”,前提是,企业仅考虑对现有商业模式功能的改进和潜能释放,或在既有商业模式基础上考虑企业的战略转型,并非企业生死存亡时的“颠覆”突破。

其次是转译的着力点——行动者自身利益定位。一是精确聚焦,抓住产生战略效益的关键环节施以策略;二是有效预期,对各价值效应的认知上升到操作层面后,企业能够形成对各效应的结果形成理性预期,从而降低整体革新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吴莹,卢雨霞,陈家建,王一鸽. 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一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J]. 社会学研究,2008(2): 218-234.

[2]郭明哲.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哲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8.

[3]Johnson, M. W., Christensen, C. C., & Kagermann, H.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 86(12):50-59.

[4]Zott, C., Amit, R., & Massa, L. The business mode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37(4):1019-1042.

[5]Latour, B.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一Network一Theor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Sarker, S. & Sidorova, A. Understanding business process change failure: An Actor-Network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6, 23(1):51-86.

第8篇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校长素养 教育科研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强烈冲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们不再为物质生活过多的奔波劳碌,而是强烈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愉悦,一句话,人们的思维层面已从物性上升到理性,形成了一种潜在的人文素质。有位教师专家说过:成功校长管理学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的大小。成功校长驾驭一所学校,其目标应使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达到学校预期发展的目标。如果一个校长能“知彼知己”、“察古知今”,便能“百战不殆”、“鉴往知来”。校长是学校的中心,是全校师生的垂范,综合素质强的校长能使学生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当今社会不需“教书匠”,而需要学者型的教师,需要教师的科研能力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学校的品位,而校长的科研能力是调动教师科研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科研能力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改革与深化,要求校长必须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校长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使自己逐步成为科研型校长,这不仅对校长顺利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话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管理学校的必要条件之一。

1.校长具备教育科研素养的重要性

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即校长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在道德、理论、能力等方面所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提高的,不同的校长具有不同的个性差别,但都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学习,离不开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离不开教学研究,校长勤励刻苦,笃志办学,将管理与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无形中就提高了教研素养。可见,教育科研素养是校长成熟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句话,校长的素质就是学校的晴雨表。

2.校长教育科研素养的特征

2.1 内隐性。一般情况下,人的素养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人类个体的潜在能量之中,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实际上就是校长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潜在能力。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常常有意无意不自觉的外显,不可能“隐而不露”,更不可能“紧锁深宫”,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实现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年长月久,便形成个性特色――即校长特质。

2.2 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个性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及教育科学研究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不断内化的结果。因此,教育科研素养一径形成,就不会轻易丧失,而在持久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教育科研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从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教育科研素养的稳定性是发展性的基础,教育科研素养逐步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唯有积累,才备能源,方能发展,稳定性与发展性,在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2.3 实践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认识社会,改造现实,探索世界的社会活动,教育科研是以教育对象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为基础进行的探知活动,属于探索现实世界未知领域的客观实践。离开了教育科学研究实践,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不但难以形成、发展和提高,而且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校长教育科研的实践是校长教育科研素养的源泉和生命力。

2.4 创新性。《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面对新世纪的要求,校长在教育科研上要带头进行创新实践,明确育人目标,摆正教育理念.有具体的教风、学风要求,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营造欢乐、和谐、宽松的教研环境,带头探索创新,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协助教师排除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可见,校长的教育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研工作的指南针。

3.校长教育科研素养的具体表现

3.1 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校长要加强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经验学、教育文化学等,提高理论素养,便于指导工作实践。此外,还要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对教育科研的对象、过程、方法乃至成果,要有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保证教育科研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2 教育科研能力素养。有人说,领导的眼睛既是“放大镜”,又是“显微镜”,有些东西应该“视而不见”,有些工作应该“明察秋毫”。校长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课题要有预见性,超前发现,方能规范管理。校长要有组织科研能力,有目的地配备教师和培养骨干,造就一支“英勇善战”的科研队伍。校长要有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识别、分类、编码,并及时评估,作出决策。校长要有开拓创新能力,努力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努力探索新领域,探索新模式。校长要有文字表达能力,将潜心研究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写成教研报告或科研论文,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置与“艺术管理”研究现状

“艺术学理论”最初的雏形是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其第一个硕士点与博士点分别于1996年、1998年在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南京)建立。而早在1994年,张道一先生就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后被他提炼为“艺术学之经纬”,认为“艺术学”主要应该研究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评论、艺术分类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经济学、艺术教育学、民艺学、艺术文献学等十大分支学科[1]。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关于其下属学科如何设置的问题,学者们在各自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讨论。就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而言,存在的争议更大一些。如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提出艺术学理论至少要研究“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四个领域[2];李倍雷教授则认为二级学科至少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比较艺术学[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提出与张道一先生比较接近的“十大子学科”[4];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主张暂仅设置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应用理论两个二级学科,以及相关三级学科专业方向群[5];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宇教授提出艺术学、艺术史、艺术管理与经营、艺术文博与保护等四大系类专业体系[6];此外,还有任也韵提出的构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环学科框架”,即确立艺术学原理、学科艺术学、生态艺术学三个基本框架学科类型[7],等等。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来看,艺术学理论在二级学科设定上并没有一个明确可参考的标准,与艺术学门类下其他四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相比,指向性较为模糊。截止2013年11月底统计,2013年度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69个 [8],但二级学科的设置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综合性较强,坚持“少而精”,主要涵盖艺术史论、艺术文化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管理学等;第二类是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的特色为“宽而泛”,除了传统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之外,还特别注重本土特色,如山东艺术学院关注文化遗产齐鲁文化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关注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辽宁艺术学院关注东北亚音乐舞蹈文化研究等;第三类是以某一门类艺术为主的专业院校,这一类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偏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如中央戏剧学院在艺术学理论下设戏剧学、西方戏剧史论、中国戏曲史论等研究;北京电影学院注重综合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等研究,北京服装学院注重服装史论与风格、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等。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拥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单位在二级学科设置上显示出较强的初创性、成长性、延展性和包容性,同时还具有探索性和地域性。而作为其中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管理”则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

首先,只有不到35%的院校承认或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其中除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综合(艺术)院校相对较为成熟之外,其他院校更像是“附带”开设。由此看出,尽管凌继尧教授把“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研究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它从属于艺术学理论尚未为大多数人所信服。

其次,已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的院校在涉及具体方向上,几乎是自主性的尝试,其中不排除为扩大自己学科点数量而盲目跟风的可能,以致在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上缺乏经验,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

再次,有学者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指向必须是对一般规律的揭示。但这样一来,艺术管理研究就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因为它更偏向对艺术的管理和应用,与艺术学理论指向一般的原则似乎很难契合。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即使许多院校开设的“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一致,却有可能分属不同学科(如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等)或不同学院,因为更多学者认为,艺术管理只是众多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群体中的一员。

二、艺术管理研究学科的内在困境分析

(一)艺术管理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

艺术管理研究虽融合了艺术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但其研究重心和目标归属应有所侧重,否则在艺术学和管理学这两大社会科学范畴内就容易引起“争议”。艺术管理的最初雏形是“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早期(1992年)只在国内少数几所院校设置,是以文化统筹艺术的概念,属于现代艺术管理意义上公益性的一部分。在1993年专业目录中,曾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仅仅是划入本科专业目录,也没有高一级的其他二级学科,但基本还是属于艺术学类之下。随后,教育部修订了专业目录,并于1998年第一次将管理类设置为学科及专业门类,在相关学科及专业设置中,公共管理类被列为一级学科,并且,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的“公共事业管理”被列为其中专业之一。由此,有些院校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名下并开设相关专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艺术院校照样在“艺术学”下自办“艺术管理”相关专业,其理由是,管理只是服务艺术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艺术管理最终解决的还是艺术自身的发展问题;而相反观点认为,艺术管理只是管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管理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甚至认为,违背管理学一般原理与方法的艺术管理是一种“伪管理”[9]。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但是仍未设置“艺术管理专业”,只在艺术学下开设了“艺术学理论类”专业,而与艺术管理更为接近的“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则设在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下。这导致许多高校在硕士、博士点建设过程中,涉及“艺术管理”方向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尽管如此,将“艺术管理”主要置于艺术学学科进行研究与人才培养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做法。

(二)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艺术管理”研究对象的界定,董峰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学者的观点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认为对艺术管理研究对象上的探讨大致包括“艺术管理规律说”、“艺术管理现象说”、“艺术管理问题说”,并提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对象是艺术组织及其活动”[10]的观点。王希俊、李精明两位学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艺术或者艺术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二是认为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三是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11]但在他们看来,单纯把艺术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的研究重复太大,违背了独特性原则,而把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又过于抽象、复杂和难辨,具有不合理性。两位学者同时提出与董峰相一致的结论,即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另外,田川流在其著作《艺术管理学概论》中也把“艺术活动以及艺术生产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作为艺术管理客体与对象[12]。显然,目前相关学者都试图对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做一个界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界的努力,逐渐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然而,随着艺术管理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艺术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新的交叉学科渗透,将使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问题再次陷入争论的局面。而作为艺术学理论下二级学科的艺术管理,其研究对象还必须考虑到艺术学理论学科这一大的前提以及与其他并列二级学科的关系。所以,关于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还有待学术界做出进一步探索。

(三)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早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前,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人才培养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招生弹性大,各种专业的学生拼命往里挤,特别是长期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欠缺积累。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面临着教育资源体系的重新配置,搭建合理的艺术学学科框架体系的难题。而艺术管理在学科归属、研究对象上的问题延伸到人才培养上,直接表现为如何选择生源、如何设置课程、如何配置教学资源以及如何促进升学和就业等现实问题。目前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很多来自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本身背景就很复杂,而作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艺术管理,经济学、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也给人才培养带来诸多挑战。概而言之,在整个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上,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源方面,既需要交叉学科背景的入学要求,又要保证生源学科背景相对一致性,二者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二是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院校仍处于摸索阶段,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科跨度大,难以构成体系;三是教学资源方面,面临着艺术学升格后师资、教材甚至硬件设施上的缺口,大部分院校在师资上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具备艺术学和管理学学科背景且艺术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四是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灌输式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在艺术管理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关于艺术管理研究方向建设的几点看法

第一,艺术管理研究还应该遵循一个大的前提,即艺术管理研究应建构在艺术学体系之下。

首先,艺术管理以“艺术”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管理作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容易造成研究者对艺术特质的忽视,游离于艺术类别之外而沦为对一般管理活动规律的揭示。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艺术管理参与到整个“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系统当中,既有自己独特的内在规律性,又有着一定的外在约束力。尤其涉及到反映哲学、宗教、文化、道德、政治等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创造,一般管理的相关原理与实践都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艺术管理研究的任务是对艺术管理的主体、客体进行描述,从而揭示艺术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管理研究虽然不直接作用于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但落脚点仍然是对艺术生产的促进,对艺术传播的规范,对艺术市场的优化和对艺术人才的发展,它与艺术学研究具有学科继承性和逻辑一致性。相反,突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管理属性,容易造成过分关注艺术管理的效用性、营利性和功利性,这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艺术管理作为横架在艺术生产主体与艺术接受主体之间的桥梁,只是服务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尽管管理学及相关学科下也开设了艺术管理研究,但相比之下,艺术学更有资格从事这项研究。

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厘清艺术管理研究内外部逻辑关系。

从外部来看,艺术管理与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等多种管理形态出现并存的局面,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各有侧重,然而差异却很小。在当代语境下,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虽然注重经济效应,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效应。而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如果不是从政策、体制等层面来表述,它们指的就是艺术管理,所以,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用“艺术管理”统筹这一类专业是合理的。

从内部来看,艺术管理研究需要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理论框架,即如何把握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目前,艺术管理研究指向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具体研究方向,比如偏理论的艺术管理原理、艺术管理史等,偏应用的艺术行销、艺术传播等,以及专门讨论不同门类艺术的管理如影视艺术管理、剧院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视觉艺术管理等,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管理研究体系进行梳理。此外,在艺术管理研究尚未成熟之前,艺术管理的外延应适当缩小。学科扩容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管理作为融合性的交叉学科,艺术学、管理学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其扩充研究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从学科发展的合理角度来看,坚持一定的学科壁垒是有必要的,无节制甚至盲目性的扩充不仅会导致艺术管理研究再次陷入学科归属争论的泥淖,也会进一步消解其存在的独特性。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学科意识培养,提高准入门槛,突出艺术管理的实践性质,教学相长,师生共勉。

首先,相对明确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既是对研究范围的限定,也是避免研究对象空泛化和单一化的保证,这对于学科建设、研究范围、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均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艺术学理论体系下,艺术管理研究还不能完全脱离理论的建构。

其次,在师资和生源的选择上,高校有必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就艺术管理而言,学生往往缺乏艺术理论方面的素养,教师则受限于管理实践上的经验,所以在学科背景均较复杂的情况下,师生都应该自觉通过不同的“补课”方式,加强艺术学理论素养和管理经验积累,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欧美许多高校在艺术管理研究生入学资格上普遍要求具有某一门艺术专长或管理才能,也正因为本科阶段很难兼顾艺术和管理两门课程体系,国外一些学者暂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相关专业,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许多院校纷纷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专业,尤其是文化科技融合加速发展,产业跨界融合催生出文化、传媒、管理、经济、艺术、科技等跨学科研究,艺术管理研究应顺应时代需求,突出其应用性与复合性的学科特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双导师”制、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文理互通跨校联合、跨国交流等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或会在艺术管理研究领域得到推崇与实践。(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的经纬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2):4-6.

[2]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J].艺术百家,2011,(04):19.

[3]李倍雷.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1):22.

[4]梁玖.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J].艺术学界,2011,(01):17.

[5]李荣有.求是务实,百年大计: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再思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3):105.

[6]李丕宇.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J].艺术百家,2013,(02):116.

[7]任也韵.艺术学的“总管”――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定位与设置的思考[J].艺术学界,2011,(01):20.

[8]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调查报告课题组.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J].艺术百家,2014,(01):16.

[9]谭魏.关于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13,(01):43.

[10]董峰.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5):20.

[11]王希俊,李精明.论艺术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确定[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04):25.

[12]田川流.艺术管理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Dilemma and Outlet of Art Management Study viewed from Arts Theory

LI Feng-liang, ZONG Zu-pan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第10篇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要素;学生助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11-02

管理学是什么?管理学是以有效手段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成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1]。目前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去行政化的逐渐推行,学生数量的激增和管理人员数量的减少这一矛盾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辅导员相应缺少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是现代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生助理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助理制度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由于当时学生数量激增,师资短缺,教学助理作为一种辅助的力量被引入到教师系列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2]。目前高校学生助理制度已相对成熟,几乎在各种岗位上都能见到学生助理的身影,比如学生工作助理、教学助理、图书馆助理、宿舍管理助理、办公室行政助理等,那么如何深化和完善学生助理制度以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是目前学生助理制度实施的核心内容。而制定合理的学生助理制度后,如何实现对学生助理的有效管理,也正是我们想深入探究的问题。

谈到管理,有些人认为管理的过程如同种地,有付出就有收获。工作不论大小,事事亲力亲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可这种方式是否能称为“管理”呢?笔者在刚从事学生工作时,考虑到学生助理的工作能力,只是交代给助理们一些简单工作,大量工作由笔者亲自完成,但结果怎样?不但笔者忙得一塌糊涂,学生助理的工作热情也受到影响,这样的管理只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毫无管理绩效,二是浪费助理资源。

纵观历史,我们对比两个例子:诸葛亮和唐僧。二人相比,诸葛亮的个人工作能力明显优于唐僧,但若论到管理才能,唐僧却是技高一筹。诸葛亮在管理蜀汉时事事亲力亲为,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仍挡不住蜀汉的没落。反之,唐僧虽看似无事,但却对团队按能分配,充分利用各成员优势和资源,对成员采用引导、激励、控制、评价等一些列目标管理手段,整合团队完成“去西天取经”的既定目标[3]。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管理学看似简单却又充满科学性,实现有效管理必须从管理学要素入手[4]。下面借鉴管理学三要素(即核心、对象和目的)谈一下如何对学生助理进行管理的一些看法。

首先,管理学中管理核心是“人”。管理者不但需要将学院发展所需人才吸纳、组织、融合,更需要明确“人才”优势,“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是完成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当然,管理者必须足够优秀,将团队成员培养成高素质人才也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在学生助理的管理工作中,针对“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笔者认为需把握以下原则:①使用德才兼备的人,以德为先,这体现学院对人才的态度,也代表学院管理的导向;②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将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将决定学院管理的绩效,也体现管理者本身的素质和水平;③可以巧用性格怪异的天才,这往往是学院创新活动的突破点;④给助理授权应具体而正式,通过标明目标、明确责任、设定时间、分配权利、结果验收等过程完成信息传递;⑤提前做好前瞻性工作(如助理培训手册),缩短学生助理的成长期,充分发挥助理的长处,敢于放手让他们成长。

其次,管理学中管理对象是“事”。管理者需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满足“管理核心”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既要求管理者能够经营“人”心,也要求管理者建立正确、明确的价值标准和奖惩体系,同时更要求管理者善于捕捉不同助理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思想,参照助理的不同表现和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激励,达到最佳效果。

管理者要想经营“人”心,不仅需要增加个人魅力,同时需要注意多项细节。例如:①牢牢记住每位助理的名字,让他们知道你在重视他们。②真诚关心学生助理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声音,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并及时解决他们生活、学习甚至情感上的问题,让助理感受到你的温暖,有效提高工作的责任心。③学会容忍短处接受长处,给予学生助理成长空间,特别是学生助理工作犯错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和宽容。尽量不要让助理凡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放手让他们去做,给予宽容和信任才能赢得忠诚。④增加对学生助理的“心理收入”。一次热情的拥抱,一次对工作成绩的肯定,一次平等开放的沟通和交流,这些人性化的措施也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精髓。⑤建立正确的奖惩制度,这是明确学院价值标准、树立学生助理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管理者既要守护好制度这条“高压线”,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助理加以批评,又要注意不要损伤学生的面子和自尊。保持表扬和批评比例5:1,批评才能获得效果。⑥善用“罗森塔尔”效应,经常告知学生助理你对他们的期望,使用适度的赞美和鼓励,将增加学生的工作热情和斗志。

最后,管理的目的是“快”。即管理者要以最快速度完成管理的预期目标。那么当管理者向学生助理布置某些任务时,如何能让学生助理按照管理者意图严格、高效的执行实施,是达成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

管理者要提高学生助理的执行力,首先必须树立威信。《辞海》中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针对90后学生助理自信又脆弱,个性张扬却敏感这一特点,要求管理者尽量使用软权力,少用硬权力。管理者应以身作则主动承担,刚柔并济,给助理们清晰的目标并实现定期督促和检查。学生管理如同放风筝,即使风筝飞起来后,也要随时根据风向收线或放线,注重“过程管理”;再次,建立助理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实现“按制度办事”,规范的工作流程将有效降低学生助理的工作压力;最后,善用从众心理,做到恩威并重是管理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比如为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树立先进典型模范,最重要的是管理者本身的敬业、专业、刻苦,践行,让助理能时刻以你作为榜样,这才是提高执行力赢得成功的最大保证。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学生助理已渗透在高校管理的各个岗位中,成为高校管理不可替代的力量。高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助理的管理。学生助理的管理已变成一门科学与艺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钻研。而对于管理者而言,不但要求自己深谙管理的理论和技巧,而且必须将这些灵活运用于管理实践。墨守成规是实现目标管理最大的桎梏。时代在进步,管理对象也不断年轻化,管理者只有根据管理要素及时调整策略,不断在实践中反馈校正,才能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默.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林永柏.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10-114.

第11篇

关键词:订货点 缺货 延迟

中图分类号:F253.4

1、引言

在当前的库存控制研究中,大多是将库存总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是库存系统的内部优化,显然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战略要求。库存控制的任务应是把存货量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以保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库存控制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目标集。如归纳为在满意的服务水平下寻求成本最小化,而缺货数量和延迟交货的时间是衡量顾客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如某类客户要求缺货率不得大于某指定值,在缺货时愿意等待,但有延迟时间限制,若超过了时间则会转而寻求其他供应商。据此,经营者就可能根据服务水平来考察库存控制策略。假如获悉订货点R与缺货、延迟之间的对应关系,经营者就可以通过对缺货数量和延迟交货时间的认可,逆向选择再订货点,在“满意的”缺货和延迟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订货策略R,来对库存物料加以控制。本文旨在对随机订货点影响缺货和延迟的效应进行分析。

库存控制方面的文献极多[1]-[3],[6]-[8],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库存模型,有研究单周期或多周期,单商品或多商品,有特点的产品如易腐性、过时性产品或有库存损耗,单级、二级还是多级,开环或是闭环,以及各种更加详细具体的应用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等等。但对缺货和延迟的专题研究则相对较少。Song J S, Xu S, Liu B[4]提出了计算基于订单的缺货水平的迭代算法。Song J S[5]得到了基于订单的缺货水平的准确表达式及上下界。温涛、黄培清[9]对于允许转运的情形,构造了求解分销点对零件的实际需求率的迭代算法,得到订单的平均缺货水平的近似表达式;[10]通过马尔可夫分析,构造了求解该系统平稳状态概率的迭代算法,提出了基于订单的缺货水平的近似表达式。王友奎,林勇[11]研究了基于提前期和价格折扣的延迟交货和库存策略。

2、模型假设与符号规定

设零售商面对服从正态分布的客户需求,从外部供应商进货以补充库存。正态分布需求假设的应用范围较广,既是由于正态分布的普遍存在性,也由于正态分布的广泛适应性,可作为任何一种分布的简化。设运输时间为常数L。按照“先来先服务”原则供货,采用连续性检查定量订货(R,Q)策略,即连续监控库存点,一旦库存点下降到既定的水平R,立即发出订货通知,订货批量为确定的Q。由于提前期大于零,在所订货物到达前,库存可能耗尽,这就产生缺货。缺货需要等到供应商将货物送达后再延迟交货于客户。可见,缺货数量和延迟交货时间都是不确定的。这种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如家具行业常见。

文中的变量和符号定义如下:

3、缺货与延迟效应

订货周期内的缺货和订货批量无关,而按数量计算的缺货率和订货批量成负相关,随着订货批量增大,整个经营周期T内的总缺货数量减小,缺货率也减小。

4、数字算例

5、小结

本文寻求再订货点R与缺货量、延迟时间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在正态分布需求、容许部分送货,采取(R,Q)订货策略的情形下,探讨了缺货和延迟的分布,求解出缺货和延迟的均值和方差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缺货量和延迟交货时间是订货点R的递减函数。最后用数字算例进行测试。

本文立足点与一般库存控制研究不同,是基于“满意的”缺货率和延迟交货时间逆向选取定货点。这在库存系统多目标要求的情形下是有益的,如针对某些战略客户,根据成本和服务水平来综合选择库存策略。此外,在二级或多级库存控制研究中,对上游节点交货提前期的确定可以借鉴本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Wan-ting Hu,Seung-Lae Kim and Avijit Banerjee. An inventory model with partial backordering and unit backorder cost linearly increasing with the waiting time[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9,9:581-587;

[2]Prakash L. Abad. Optimal price and order size under partial backordering incorporating shortage, backorder and lost sale cos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July 2008,7:179-186;

[3]Wen-Chuan Lee. Inventory model involving controllable backorder rate and variable lead time demand with the mixtures of distribution [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January 2005,1:701-717;

[4]Song J S, Xu S, Liu B. Order-fulfillment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an assemble-to-order system with stochastic lead times [J]. Operations Research,1999, 47(1):131-149.

[5]Song J S. Order-based backorders and their implication in multi-item inventory system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2, 48(4):499-516.

[6]杨志林, 田玉敏,杨善林. 随机需求环境下部分延迟订货策略问题. 系统管理学报[J]. 2009,06:686-691;

[7]杜少甫,梁,董骏峰,邱昊. 考虑随机且可控提前期的时基补货发货策略[J]. 管理科学学报,2009,(6) :34-44;

[8]戢守峰,李佳,李峰,黄小原. 周期性需求下多级库存缺货控制模型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40-43.

[9]温涛,黄培清. 二级多零件供应链中基于订单的缺货水平分析. 系统管理学报[J]. 2010,02:45-48;

第12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经济学;人才培养;木桶效应;破窗效应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69-02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负有引导、组织和管理学生的重任,一个班级的好坏往往与班主任的工作分不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但这些手段能否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呢?有些班主任抱怨自己的学生不听话,班级达不到优秀的标准;而有些班主任轻轻松松就把班级管理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与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有关。班级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班主任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固然可贵,但与其一味地自己摸索,何不借鉴一些好的方法来使管理更奏效呢?

西方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班主任不妨借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管理班级,因为在经济学范畴,“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达夫特《管理学》)。“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运用指导、督促、约束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班级组织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是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职能活动,也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吴秋芬《班级管理》)两者殊途同归,用经济学理念来管理班级是可行的,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班主任也要学一点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庞杂,本文只略谈管理经济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几例应用。

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管理离不开班级主体――学生,也就是管理对象。班级是一个群体,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稳定性。但这个群体是由很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班级管理者要针对这些独特性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方能取得成效。在经济学领域,对消费需求的正确、有效的分析有助于领导者的有效决策。决策者通过市场调研获得需求信息,然后认真分析影响需求的因素,因为这是制定产品价格、安排生产计划以及确立营销策略的基础。班主任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乃至家庭背景,制定各项措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前提。只有学生的愿望、兴趣爱好等得到了满足,才会使学生更加自觉自愿地完成班级管理目标。再者,作为管理者了解下属也是一种有效的人事管理手段。如果班主任能记得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来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一定能获得学生的爱戴,从而使管理更有效。

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企业发展是通过人才去实现的,班级实力也是由人才决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班级之间的竞争又何尝不是人才的竞争。张笑恒在《咖啡奶茶经济学》中这样说到:“管理经济学追求的就是在使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化效益。”一个班级的学生是确定的,在这样有限的资源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难道不是班级管理的一个目的吗?

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有人才却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也是枉然,这就需要领导者管理得当。作为一名领导者,不能只会下命令。这些被管理者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作为班主任,应起着教育、引导、协调的作用。引导、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有集体主义精神或者说是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更有效乃至高效地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这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同理,其核心都是“管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其核心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强调‘以人为本’。”班级管理也应如此,合理利用一些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完全“零距离”接触不利于教师树立威信,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当然,班主任教师也不能高高在上,显得不可亲近,要懂得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怎样使一个班级不仅有更多优秀学生,还要使这些学生有着强大的向心力,这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

积极引导和激励“后进生”

作为班主任,不能只抓“尖子生”,对所谓的“后进生”置之不理。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一个经济观念――木桶效应:“其核心内容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也就是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木桶效应在企业管理中比比皆是。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水桶”,就必须所有的部门一起抓,公司只能有一个核心,各个部门要配合好,每一个员工都是优秀的。这就是说,班级好坏不仅仅取决于该班的优秀学生,而且也取决于“后进生”的表现。“后进生”往往对班级的整体氛围和形象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班级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整体。如果学生之间没有配合,一方使劲,一方泄劲,是永远做不好事情的。“后进生”制约着班级的发展,班主任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激励“后进生”,让他们扬长避短,而不是采取“放羊式”的管理,任其自生自灭。

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日本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一个法宝就是企业强大的凝聚力,他们的员工有着很强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的企业在遇到危机时才能顺利渡过难关。如果一个班级也强调团队精神,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地维护班级利益,又何愁班级不强?就拿运动会来说吧,一个人心涣散的班级,往往连参加运动会的人员都凑不齐,报名时总是要班主任三令五申;而一个有向心力的班级,学生总能自觉参与,为班级荣誉而战。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与人合作的能力差。班主任要把班级作为一个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反复教育和开展集体活动等方式让他们意识到精诚合作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自觉形成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当然,强调团队精神并非是“吃大锅饭”,要警惕“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其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里不可缺少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班级的形象,使团队精神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防微杜渐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做过一个实验,大体上是说,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停放在秩序井然的社区,一周之后依然完好,而将这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几个小时后车子就被偷了。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破窗效应”,是指没有及时矫正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从而引起更多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防微杜渐。在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市场营销、企业形象、危机管理,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等,“破窗效应”都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而在班级管理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班里有一位学生不遵守纪律却没有被制止,众人也会纷纷仿效,最后就不可控制了,班级守约之类也就成了一纸空文。由于认识到“破窗效应”的危害性,一个优秀企业的管理者总能积极地去预防“破窗效应”的发生,而当“破窗”危机真正出现时,又会第一时间去解决,避免了因小致大的恶果。班主任也要重视班级管理中的小问题,及时处理,将不良因素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或行为规范制定上,一定要严谨、合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执行上要做到令行禁止;尽可能做到以预防为主、处罚为辅。

班主任在学习和了解经济学的一些管理理念后,对班级管理会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关注新时代班主任的工作思想与方法,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使班级管理成为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张笑恒.咖啡奶茶经济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俞晓东.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新思路[J].人力资源管理,2010(1).

[3]高琪,张锐.班级管理中的经济学视点[J].教学与管理,2004(5).

[4]吴秋芬.班级管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5]聂鸣.管理经济学(第2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