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的科学计数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计算思维 计算机教育 认识论 教学评价
基金项目:本文受昆明理工大学“面向行业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学科方向团队项目支持
计算机作为通用的智力工具,在信息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其应用领域急速扩张,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程度也前所未有地深入。国内高校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以可量化的技能测试作为考核指标,以分数的差异、资质证书的获取作为教育差异的主要指标,这种同质化的教育模式背离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一方面喜欢“玩电脑”,另一方面却对计算机课程不感兴趣,而教师则往往限于理论课空泛的讲解,而实践课以强化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之中。“狭义工具论”使大学计算机教育迷失了发展方向。
1 高等计算机教育现状
现代科技发展所需的海量信息加工处理、快速准确的工业设计与仿真、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无不深度依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同数学和物理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计算机科学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然而,如何构建科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知识体系构建、社会人才需求、学生学习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却成为了高校现阶段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信息化的深度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以集中实践、辅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课堂理论知识体系的陈旧固化与学生的求知趋向与广度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如下几方面的变化是高等计算机教育改革所需重视的问题。
1.1 学生信息化背景的变化
现阶段高校学生群体普遍属于“信息时代原住民”,信息化对其影响与生俱来。学生对信息科学基本具有好奇感。如图1所示,以某高校2012级1000名新生作为调查样本,仅有1.3%的学生基本不使用互联网。
1.2 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变化
开放式的网络时代,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时空界限得到了很大的延展,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离散性增强,静态知识的传授渐渐丧失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如图2所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渠道中,网络求助的比例(18.84%)已经接近于向老师提问的比例(21.26%)。
1.3 社会对人才信息化素养需求的变化
社会对人才信息化的需求愈发呈现多元化特征。形式单一且过分量化的考核方式,长时间作为国内多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主要评价手段。机器可判的命题形式限制了开放性和研究性为主的考核内容的实施。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考证成为了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
基于以上的现状,高校计算机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上实施变革,使计算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各级各类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2 “计算思维”思想的引入
2006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和阅读、写作和算数一样是人类解析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计算思维在学界已经被定位为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并驾齐驱的人类三大科学思维之一。Mc Master等学者提出了大学计算机教育培养MAC(Mathematical、Abstract、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理论体系,明确了计算思维不等同于程序的观念,科罗拉多大学Andri Ioannidou等以游戏设计思想和工程技术思想进行联系对照及迁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计算思维模式培养的实施方法。董荣胜、袁开榜等学者在计算思维的概念拓展、定位等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国内大学计算机教育实施方案。
工具论和教学中缺乏真理性基本科学规律的支撑,是大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简单的应用技能培训式的教学方式,渐渐使计算机教学变得索然无味,丧失了学科的文化底蕴。“计算思维”的引入,从认识论上解决了计算机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计算思维并不应该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要与具体的教育目标及专业特点相结合,实现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多元逻辑训练,依托应用目标培养学生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合计算思维的教育改革实践
同理论思维和实验思维相比较,计算思维还远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将计算思维融入到在具体的教学模式设定与教学方法实施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与探索。计算思维涉及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技术三大科学层次,同其他学科的交叉可以衍生出诸多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引导和培养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其在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中拥有利用计算思维理解、解决问题的素养,正是融合计算思维的新型计算机教育的魅力所在。
研究型高校、面向应用的一般本科院校、职业本科等不同层次的高校,所实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及专业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本研究基于本科计算机基础教育,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实施改革:
3.1 为课程界定科学合理的边界,排除单纯的技能训练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静态的知识主要采取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开放学习形式自学的方式加以学习。
3.2 设计与生活情境、专业背景相关的精彩的案例作为学习的切入点。以“计数器”为例,对于低年级非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站点统计、购物计算、根据在线时间计算等级等学生熟悉的应用场景入手,剖析计数的原理,从而形象而清晰地阐明信息如何存储、如何处理和如何实现。作为开放性延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计数相关的问题,例如容忍出错的有限次数计数、计数值的数据库存储与文件存储之间的差异、计数器的图形化表示等。图3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提高班教学中计数器原理实现与B/S三层结构对应关系示意。
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富于延展性,给学生充分思考空间的案例,既达到了锻炼学生计算思维的目的,又满足了学生驾驭计算工具而获得的成就感。
3.3 设置开放性的实践课题,加强实践环节的师生交互。实践环节对于计算机教学十分重要。固然计算思维是不需要插电的,但加以实践,会让学生更加直观而真切地感受计算思维及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在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设定上要尽量避免技能强化的性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实践课题可以培养锻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策划解题方案、寻求与实践解题办法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借助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实践课题的拟定可以淡化对软件工具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在明确求解目标的前提下较为自由地选择工具及发挥个人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共同,帮助其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在关键实践环节指导、协助学生完成任务。
4 尚存问题与深化改革的构想
教学改革的实施也受到教学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在实施如何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下问题需要进行考虑:
4.1 课程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的改革
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阻碍了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可量化的客观指标更受这种体制的欢迎。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考核方式中,操作路径可评判的技能测试以及答案具有唯一性的理论考题,是无纸化考试系统的主要形式。学生为了通过这种形式的考试,无非采取背记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训练的模式。这无疑与培养计算思维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4.2 功利主义的阻碍
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的背景下,追求考试通过率、追求用各种社会认证证书来衡量教学水平的现象在国内高校中较为普遍存在。高校计算机教育在这种既承担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又承担现实应用指标的重压下,很难发挥个性、找准地位。这也是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较难割舍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知识”与“技能”的天平上,为了量化的“指标”,教学行为往往选择了短效的后者。
4.3 个性化教学与学模式的取舍
计算机科学学科体系庞杂,计算思维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所以与专业结合搞好高校计算机教育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针对不同学科背景开设特色的计算机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分级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对选课群体的学科需求的划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加以改进及优化。
5 结语
总之,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教育,为高校计算机教育的转型和提升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之路上,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术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验证。教学的内容、技巧和方式方法可以因教学环境及施教对象有着灵活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梳理及转型才是高校计算机教育围绕计算思维进行改革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gking[J].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006(3)
[2]谭浩强.研究计算思维,坚持面向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2.11
[3]McMaster, Kirby Rague, Brian; Anderson, Nicole.Integrating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stract thinking,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C]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FIE), 2010 IEEE.27-30 Oct. 2010.S3G-1 - S3G-6
[4]Andri Ioannidou,Vicki Bennett,Alexander Repenning, Kyu Han Koh, Ashok putational Thinking Patterns[C].201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ERA),2011
[5]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6]董荣胜.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J].计算机科学.2009(4)
[7]袁开榜.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3
目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硬件类主干课程从低到高分成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相对老化:课程内容讲述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系统,与当前大量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EDA工具的大趋势不符合;二是各课程之间尤其是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各知识点关联性不强。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控制器设计以微程序方法为主,与当今广泛采用的RISC处理器的硬接线法控制器技术不相适应。
计算机组成的实验内容是对设计好的部件进行连线,学生对各部件的具体实现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能深入了解计算机尤其是CPU部件的硬件实现细节,为后续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学习打下。
2数字逻辑与部件硬件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更新分
2.1数字逻辑电路基础内容
基础部分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VHDL语言和EDA工具的使用。我们讲述的所有内容都要求学生能用VHDL语言描述,EDA工具选择与实验配套的Xilinx ISE,与实验的侧重点不同,课堂内容中主要使用仿真部分功能。第二部分是电路基础部分包括组合电路部分的基本的逻辑门,多路器和译码器,算术电路。时序电路部分的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有限状态机。有限状态机是CPU控制器的基础,除了要求掌握用触发器和逻辑门实现外,还要学生掌握用计数器和多路器实现有限状态机。讲述密码锁实现的两种方法:一种实现方法是传统的作为一个整体的有限状态机来实现。第二种方法是把整个有限状态机分成两部分:数据通路由数据寄存器、多路选择器和比较器构成;控制器的有限状态机根据数据通道的状态对数据通道进行控制。在有限状态机中引入数据通道和控制单元的概念,加深学生对计算机部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2计算机部件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三大部分内容:一是指令系统,以RISC架构的MIPS指令系统为主线;二是在讲述了密码锁的基础上引入CPU的数据通路及控制器的实现,控制器讲述微程序及硬接线法,并以RISC处理器中常用的硬接线法为重点;第三部分内容是综合前面学的知识,讲述实现一个单周期简单CPU的过程。简单计算机的状态单元有程序计数器PC、程序存储器IM、数据存储器DM和寄存器文件RF。程序计数器是一个32位的寄存器:寄存器的输出值指向当前指令,输入PC′指向下一条指令。程序存储器只有一个读口,它有一个32位的地址输入A,32位的数据读输出(指令)RD。寄存器文件包含32个32位寄存器,包含两个读口和一个写口。每个读口对应5位地址输入,A1和A2,对应的数据口为RD1和RD2,一个写口WD3对应的5位地址A3。数据存储器可读写,如果写信号WE有效,数据从WD口写入存储器,否则数据从RD口读出。除此之外,还有加法单元计算地址及跳转。所有部件用VHDL语言描述,配合实验课程在实验仪上完成一个十多条指令的RISC CPU的设计。
3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内容及实验设置
去除重复的MIPS指令系统,增加新的数据级并行内容,增加硬件具体实现的实验,分两步实现:第一步,在数字逻辑与部件设计的单周期CPU的基础上实现一个5级流水线(取指、译码/读寄存器、执行/有效地址计算和写回)的定长指令,硬接线控制器的32位RISC处理器;第二步,实现一个直接印象或二路组相联的Cache。指令级并行部分包括动态调度,前瞻执行等不适合硬件实现的实验采用软件模拟。
4结束语
统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搞准统计数字、搞好统计服务。统计数字准确与否、数据质量如何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才能降低差错率、误码率,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从统计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进行着实践,结绳记事、书契记数、珠算、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统计数据计算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统计同世界统计一样,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数据计算机处理按照“微机起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任务促建设”的建设方针,顺利完成了“八五”、“九五”、“十五”统计信息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了统计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信息交流网站化,极大地促进了统计改革、创新和发展,信息化在统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计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统计信息量膨胀及各种报表分组复杂化,总结回顾统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展望预测未来发展前景,必将有力地促进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1982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系统配备了首批计算机——apple计算机,1984年配备了ibm计算机,1986年配备了olivetti公司的m24、m28微机。随着配机数量的逐年增加,统计数据处理工作量进一步加大。1986年工业电讯月报全流程采用计算机处理,计算机远程通讯传输(1200modem点对点方式),计算机录入、修改、汇总、制表等,统计数据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一场新型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兴起;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投入产出调查,1988年、1989年全国2.5‰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工作都由统计系统自己的信息化部门承担;同年全国统计年报数据处理大部分使用计算机处理等。计算机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任务,要求统计系统必须组建自己的计算机应用管理机构,原有的各级统计部门办公室代管计算机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工作的需要,为此1988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各省相继成立了计算中心。计算中心机构的组建成立,本身就是一场新型的革命,它不仅顺应了计算机技术时展的要求,同时为统计计算手段带来了一场深刻革命,统计工作由原有传统落后的手工计算处理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处理,把广大的统计工作者从枯燥乏味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统计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高。
随着计算中心机构的成立,统计信息化系统相继承担了多次大型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全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1994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等等。年轻的统计信息化队伍得到了真正的锻炼,统计信息化正在日渐成熟。
1993—1999年的统计年报集中统一数据处理工作实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统帅,按照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组织实施了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它要求统计数据处理工作由原来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式处理模式转变为高度统一的集中处理模式,“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上报”——严格按照“四统一”的模式处理统计数据,把统计数据计算机处理工作推到了一个全新的位置。统计信息化系统不负众望,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三统一活”的年报制度,以正确的指导思想统帅全局,以科学的工作方法规范行为,以有力的领导机构调控运作,以崇高的精神激励大家无私奉献,以科技为先导,系统规划,科学操作,进一步加大统计年报中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成份,立足于“早动手、细安排、勤研究、大调控、高效率”的工作方法,高效顺利地完成了年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
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2年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践。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建国以来全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一次大型的国情国力调查。其规模之大,任务之艰巨,数据之多为世界所瞩目。在这次数据处理信息工程的数据录入工作中由于应用了先进的光电录入技术,又开创了世界之最。在1997年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2000年运用光电录入技术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2002年进行了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践。
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7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对于已经成熟的统计信息化系统已经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人大”、“政协”两会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实践。1996年以来,在全国及各省“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计算中心会同局里有关专业统计人员在会场设立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台,现场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统计信息计算机咨询服务,活动再次突显了统计信息化的实力、效率,受到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各级多家新闻媒体都对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大部分还配发了照片。开展两会统计咨询服务活动,抓住了统计工作的重点——统计服务,集中体现了服务创新的思想,也是统计信息工程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现,为统计局和统计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统计信息化也必将以超想象力的发展速度飞速前进,统计工作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21世纪的统计工作模式将随着中国经济“入世”、中国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eneraldatadisseminationsystem,简称gdds)和统计信息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全面步入现代化、自动化的行列。一是在统一统计业务平台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统计调查项目的设计、统计信息的采集、传输、汇总加工、制表、存储利用等核心业务全过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便捷、迅速、可靠地进行统计业务工作、实现统计业务手段的现代化;二是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调查项目的设计科学、合理、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能与国际统计接轨,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实现统计调查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三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统计系统能够及时、大量地提供准确、权威的统计信息产品,并在统计分析方面,能利用各类经济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方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全国统计工作对社会的信息服务达到一个新水平,数据对公众开放的程度、公众平等地、方便地获取任何数据的能力将大为提高。
统计工作全面信息化的实现,全国统计系统使用统一业务平台软件系统,依托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统计业务手段现代化,改变统计业务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把广大统计业务人员从繁琐的常规简单数据加工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质量与保障工作中去,必将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分析水平也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距离。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内容增加了,对保管环境的要求也提高了,而很多单位却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是数据处理工具的变化,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查阅、销毁仍沿用手工系统的制度;没有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档案人员的保管职责作出相应的规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来改善会计档案的保管环境等。本文拟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安全提出对策和建议。
其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制定细化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电算化会设档案岗位责任制》、《电算化会计档案操作管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确保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
其二,培养复合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丰富的会计业务知识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要精通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规范、安全、科学管理提供保障。
其三,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信息时代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认真学习《档案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意识。
其四,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收集工作。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妥善保存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以便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损失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其五,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安全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以及杀毒工作,切实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安全;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档案时注意双份数据的备份,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注意防潮、防热、防尘、防磁,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导致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易于修改、易受破坏且不留痕迹的特点,从计算机程序方面考虑,应设置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将源程序与数据加密,设置密码口令,设置恢复功能、各种操作记录等控制功能,在源头上防范问题的产生;针对会计电算化档案和软件版本密切相关的特点,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此外,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一致,因为不同的版本会产生电算化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产生某些意外风险。
电算化会计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安全管理,已成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复杂、长期的工作,我们应该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和控制,使电算化会计档案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 企业单位 会计工作规范化 电算化 会计核算工作 计算机化 会计领域 现代化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枝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载体的变化。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仅要保存电子会计数据,而且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这就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拥有了双重的载体,即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与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等形式在内的电子会计档案。
2、电子会计档案载体性质的特点。电子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视;电子档案易被修改;电子档案的保存受到载体本身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有效期等因素影响。
3、电算化会计档案在工作中的特点。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条件下,在工作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仅指那些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有关的附属资料。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财务人员首先需要设计能被计算机识读的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然后,才能借助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处理。这些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既是电算化会计运行的前提条件,又是保证电算化会计正常运转的查询资料,所以,必须作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殊部分予以保存。
4、电算化会计工作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从事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同时,对个人安全操作使用提出了新的需要。
二、当前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的双重性。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一些企业只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了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电算化会计档案性质延伸的问题。有的企业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可能会发生。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一般单位只注意到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忽视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
三、改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方法
1、完善硬件设施。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作为纸质会计档案的输出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会计软件,强化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如对联网电脑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修改。
2、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作为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备份。二是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三是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查阅会计档案,要严格办理借阅手续。四是建立定期备份制度。
电算化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五是建立电算化软件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广大软件开发工作者和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类财会软件的运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是按照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及工作性质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工资核算、往来核算、财产物资核算、资金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编制报表和稽核等10个岗位。各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业务繁简、企业规模、人员多少等情况,在掌握出纳人员不得兼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以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的原则前提下,可以采取一人一岗、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等形式。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相比,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一台电子计算机完成了过去几个人的工作,与之相应的会计工作的分工、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会计岗位的分工已不适应目前电算化工作,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利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和权限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如下:
(一)系统设计员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设计员要根据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核算的要求,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软件的研制、开发和升级工作,帮助系统操作人员掌握软件的应用。
系统设计员岗位的职责主要有: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系统设计员岗位的权限主要有:有权对软件源泉程序进行编译或对程序进行加密。有权要求软件使用者提供软件评审所需的资料和用户报告。有权制止软件的非法拷贝和传播。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二)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能够应用财务、会计和电子计算机知识对本单位运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使用和维护。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检查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为保证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保密与安全,不得从数据库直接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运用电算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分析模块,紧密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对于系统内发生计算机病毒等情况应运用杀毒软件消除病毒,并向负责计算机安全的公安机关反映。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系统管理员的权限主要包括:有权设置发球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有权对系统操作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有权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
(三)系统操作员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操作员负责会计数据的录入与输出工作,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系统操作员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操作堆积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即登记机内账簿。及时输出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为保证会计软件开发包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保密安全,不得从数据库直接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权限主要包括:有权设置发球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有权拒绝录入计算机。对于未经数据审核员审核的已录入的会计数据,有权拒绝进行凭证过账处理。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四)数据审核员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已录入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数据、账表的正确性,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关审核方面的功能,包括会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会计政策的设定等。数据审核员要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把审核关,维护财经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
统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搞准统计数字、搞好统计服务。统计数字准确与否、数据质量如何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才能降低差错率、误码率,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从统计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进行着实践,结绳记事、书契记数、珠算、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统计数据计算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统计同世界统计一样,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数据计算机处理按照“微机起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任务促建设”的建设方针,顺利完成了“八五”、“九五”、“十五”统计信息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了统计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信息交流网站化,极大地促进了统计改革、创新和发展,信息化在统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计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统计信息量膨胀及各种报表分组复杂化,总结回顾统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展望预测未来发展前景,必将有力地促进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随着计算中心机构的成立,统计信息化系统相继承担了多次大型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全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1994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等等。年轻的统计信息化队伍得到了真正的锻炼,统计信息化正在日渐成熟。
1993—1999年的统计年报集中统一数据处理工作实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统帅,按照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组织实施了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它要求统计数据处理工作由原来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式处理模式转变为高度统一的集中处理模式,“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上报”——严格按照“四统一”的模式处理统计数据,把统计数据计算机处理工作推到了一个全新的位置。统计信息化系统不负众望,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三统一活”的年报制度,以正确的指导思想统帅全局,以科学的工作方法规范行为,以有力的领导机构调控运作,以崇高的精神激励大家无私奉献,以科技为先导,系统规划,科学操作,进一步加大统计年报中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成份,立足于“早动手、细安排、勤研究、大调控、高效率”的工作方法,高效顺利地完成了年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
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7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对于已经成熟的统计信息化系统已经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人大”、“政协”两会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实践。1996年以来,在全国及各省“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计算中心会同局里有关专业统计人员在会场设立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台,现场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统计信息计算机咨询服务,活动再次突显了统计信息化的实力、效率,受到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各级多家新闻媒体都对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大部分还配发了照片。开展两会统计咨询服务活动,抓住了统计工作的重点——统计服务,集中体现了服务创新的思想,也是统计信息工
程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现,为统计局和统计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统计工作全面信息化的实现,全国统计系统使用统一业务平台软件系统,依托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统计业务手段现代化,改变统计业务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把广大统计业务人员从繁琐的常规简单数据加工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质量与保障工作中去,必将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分析水平也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距离。
一、电子数据审计的内涵
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在具体进行审计工作时,一般会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数据采集,审计数据预处理和审计数据分析处理。
二、电子数据审计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在审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审计流程的核心内容。审计数据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账表分析
账表分析是指通过审计软件把采集来的财务备份数据还原成电子账表,然后直观地审查被审计单位的总账、明细账、凭证、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从而达到审计分析的目的。目前,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uditorOffice,AO)审计软件中就采用了这种审计数据处理方法。
(二)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是目前计算机审计中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查询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按照一定的审计分析模型,在通用软件中采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命令来分析采集来的电子数据,或采用一些审计软件通过运行各种各样的查询命令以某些预定义的格式来检测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优点是提高了审计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且使得审计人员告别了手工翻账的作业模式。
(三)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目前,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2.0、IDEA等都开发了审计抽样模块。
(四)统计分析
在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中,统计分析的目的是探索被审计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发现异常现象,快速寻找审计突破口。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一般统计、分层分析和分类分析。很多审计软件都具有这一功能,如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2.0、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uditorOffice,AO)、IDEA等审计软件。统计分析一般和其它审计数据处理方法配合使用。
(五)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是根据字段具体的数据值的分布情况、出现频率等对字段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先不考虑具体的业务,对分析出的可疑数据结合具体的业务进行审计,易于发现被审计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包括重号分析、断号分析和Benford定律的审计应用。对于重号分析和断号分析,目前已被应用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CL以及IDEA等审计软件中,而Benford定律已被应用于IDEA审计软件中。
三、电子数据审计的现状
审计数据和审计软件等都影响着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国内外都在不断加深对电子数据的重视,加强电子数据对公众的开放程度,研究与开发电子数据审计软件,为审计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作保障。
(一)电子数据的开放共享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数据资料的容量不断扩大,数据存储的介质发生了巨大改变,电子化的数据信息越来越普遍,通过加强数据的共享与开放程度,普通大众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数据,并对电子数据进行监督。政府公开的数据如交通状况、天气和各地传染病资料等。这些数据只要经过分析,将会对社会、甚至人类都有好处。例如天气与传染病或人口流动是否有关?犯罪率是否与地理环境有关?通过收集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对未来进行预测。
我国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数据信息化的重要性,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开始将数据等资源信息对社会进行开放。比如: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率先实行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涵盖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社会发展、公共安全、文化休闲、卫生健康、民生服务、机构团体和城市建设等11大领域,推动了电子数据的透明化,建立生态化、移动化、平台化的电子数据管理模式。
国外许多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数据对外开放。美国联邦政府认为“数据是一项有价值的国家资本,应对公众开放,而不是把其禁锢在政府体制内。”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推出的Data.gov是美国最重要的数据开放平台,Data.gov主要包含农业、商业、气候、消费、生态系统、教育、电能、金融、健康、地方政府、制造业、海洋、公共安全和科学与研究等13个可供浏览的版块,公众可以在此网站上找到数据、工具和各种资源,从而实现数据使用的移动化,方便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二)电子数据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渗入到各个单位和部门。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都在积极兴建电子数据审计软件,加强对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审计。如审计署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审计信息的交互共享,强化了审计项目的管理,借助于计算机平台可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实行现场审计。各地方审计机关也建立了审计系统软件,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审计,从而更好地管理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数据。但是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分析的方法、广度和深度等,目前的审计软件还没有充分挖掘,仅局限于常用数据处理方法,没有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应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对新兴审计技术的认识,充分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如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海量数据分析的问题。
相比之下,国外对电子数据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利用都较为成熟。如审计软件IDEA,这是由加拿大的CaseWare公司(快思维国际有限公司)开发并推出的数据审计软件产品。IDEA的意思是交互式数据抽取与分析。无论是审计人员,会计人员或金融人员,数据分析是一个巨大挑战。根据大量的数据和广泛的数据格式编译信息是耗时的,并增加了错误被引入的风险。而IDEA作为全面、强大并易于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并100%的分析你的数据,与此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快速、有效的审核。另外,由加拿大ACL公司开发的审计软件ACL,该软件面向大中型企业,特别适合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海量数据的分析。同样是加拿大,Paisley公司开发的AutoAudit,侧重于查明潜在的欺诈、浪费和滥用。注重于模糊匹配、复杂数据分析、实体解析、欺诈检测、及预测分析。由此可见,加拿大对于信息技术的感知和应用都处于领先水平,开发的电子数据审计软件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三)我国电子数据审计实施的现状
2014年,审计署建立电子数据审计司,主要职能是对政府和国有企业电子政务工程和信息化项目以及信息系统开展审计,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电子数据审计司的成立显示了我国对电子数据审计的重视,通过建立电子数据审计司,领导并监督各单位部门的电子数据审计,提高电子数据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电子数据审计的实施影响着政府的财政经济,地方审计机关对电子数据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地方财政经济的建设,彰显了电子数据审计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价值。
首先,从面向政府审计职能定位的角度来看,电子数据审计重点主要有三个:财政审计方面,通过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的跟踪审计,利用审计软件实时关注中央及地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以联网数据形式加强对财政体制的监督,推动国家经济更好地发展;金融审计方面,交易信息越来越多地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网络化的交易环境对审计的要求变高,电子数据审计技术可以对电子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保障金融交易业务的健康稳定运行;民生及社保资金、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方面,联网审计可以调动各部门的电子数据信息,将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全面分析关联数据,深度解析相关问题,使得民生及社保资金、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更加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其次,电子数据审计在各地方审计部门也在积极施行。如杭州市地方审计部门建立了《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通过对财政数据或者业务数据的采集,并纳入审计管理,在需要时挖掘相关数据,开展多维化的分析处理。该系统包含一系列审计模型和图形化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的效益,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审点,拓宽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四、展望
2002年,以远程联网审计为主流的计算机审计――“金审工程”已实施。“金审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审计开始逐步从传统的账簿审计向计算机电子化审计发展。
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强调了电子数据的重要地位,推动了电子数据审计的发展。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0引言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形成冲击,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3]。翻转课堂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论坛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互动、解惑,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了教师角色、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目前,各高校纷纷推出了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的MOOC课程,这些课程各有侧重点和特色[5]。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等[6]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等[7]的《大学计算机》等。笔者基于自主建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8]。近年来,围绕翻转课堂教学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体验、学习成效等[9-11]。各学科专业课程也纷纷开展了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对资源建设、课堂活动、评估及反馈机制等进行教学设计[12-13]。在MOOC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面,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教学优势、教学方法和策略等[14-16],但并未给出较具体的实践方案。本文结合自建的MOOC课程设计具体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并对翻转课堂组织方式及授课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1翻转课堂实施方案
在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中,对原课程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在新教学模式下,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翻转课堂12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翻转课堂具体包括:大班讲授2学时,小班研讨10学时。研讨课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包括MOOC视频学习及在线测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行解决低级问题,并提出高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概要回顾,然后针对关键知识点提问,随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老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翻转课堂大班讲授2学时,包括课程总体介绍1学时和课程总结1学时。课程总体介绍包括:①MOOC的定义、MOOC发展现状、如何使用MOOC资源;②什么是翻转课堂、课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课堂及课后需完成的任务;③课程计划与总体安排。
2翻转课堂组织方式
翻转课堂小班研讨以分组形式进行,学生按6~8人进行分组,针对每个研讨主题开展4个环节的教学,分别是:①内容回顾与提问;②实际应用;③游戏;④讨论。以两学时(90分钟)的研讨课为例,各环节参与及组织方式、时间分配、评价方式如下:(1)内容回顾与提问。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概要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识内容,然后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老师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将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时间分配为2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2)实际应用。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示范性地给出几个知识点的应用实例,启发学生,随后学生在组内讨论,给出应用实例,并对其中运用的知识进行说明和展示。时间分配为25分钟。该项评价占比40%,要求举例说明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根据小组展示情况给分。(3)游戏。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讲解游戏规则,随后学生在组内开展游戏互动,解释游戏中运用的知识。时间分配为15分钟。该项作为额外附加分,要求学生解释游戏的意义,发现其中蕴含的知识。(4)讨论。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随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时间分配为3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设计方案应用目标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小组之间交叉展示,互评给分。在翻转课堂的小班研讨中,主讲老师负责对各环节进行总体把握,助教负责辅助小组开展讨论。具体安排包括4个环节:内容回顾与提问、实际应用、游戏及讨论。在内容回顾与提问环节,主讲老师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识内容,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当没有学生提问时,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助教查看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帮助回答小组学生的提问。在实际应用环节,主讲老师示范性地给出知识点应用实例,启发学生,为小组展示打分;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为小组展示打分。在游戏环节,主讲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解释游戏蕴含的知识;助教协助小组开展游戏互动。在讨论环节,主讲老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给出问题的示范性解答;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监督小组进行交叉互评给分。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了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工具,利用雨课堂开展课前预习、课堂签到、课堂投票、随机点名提问、实时答题等教学活动。
3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针对每个研讨主题,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其中借鉴了《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项目》的游戏及案例,思科IT基础课程中的虚拟计算机组装环境,美国三一学院的MOOC——AppInventor移动计算中提供的4比特计算机模拟器,以及思科PacketTracer网络模拟环境等[17-20]。本文以研讨“数据的表示与运算”为例制定教学设计,该部分是课程重难点,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课前需完成的学习内容包括:进位计数表示方法、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数据之间的运算、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数据校验码。翻转课堂上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还能探究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次研讨包括3个主要内容:(1)进位计数制表示方法。共有4个环节:①内容回顾与提问,计算机中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为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首先提出简单直观问题,如:二进制数00110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多少?5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数字是多少?二进制数(110.01)2的真值是多少?十进制数13.62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多少?利用雨课堂开展实时答题,并实时查看答题情况。然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计算机中的数据为什么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②实际应用。在学生理解二进制工作机制以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之后,即可联系实际,如:32位计算机、64位操作系统、128位SSL加密、24位色彩、20M宽带网络等,探讨日常经常接触的名词和蕴含的技术;③游戏。开展游戏,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计数制,借鉴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的读心术纸牌游戏;④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既然计算机中所有信息均以0和1的形式表示,那么只要能表示两种数值的硬件设备均可以存储信息,计算机中二进制数是以怎样不同形式存储的?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方法,还能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和存储信息的。(2)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共有4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②实际应用。由于实用的编码系统,如ASCII、Unicode、汉字编码较复杂,令学生望而生畏,所以首先引入一个自定义的小编码系统,如拼音编码系统,给出编码规则,让学生对特定序列进行编解码,以理解编码系统原理。随后引出ASCII、Unicode及汉字编码,通过提问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③讨论。学生在理解编解码原理后,可以尝试设计编码系统,并展开讨论,如: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时,信息是如何编码并通过电话线传送的?④引申。计算机如何用二进制表示图像。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像素概念,用1和0表示简单的黑白图像,并结合喷墨打印机原理扩展到彩色图像的表示。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理解ASCII、Unicode和汉字编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设计编码系统,解释一些应用原理,如调制解调器上网传输信息的原理及喷墨打印机原理。(3)数据校验编码。共有3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如常用的数据校验技术,特别是奇偶校验技术。首先提出简单直观的问题,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如:对给定的实例给出奇校验或偶校验结果。随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为什么需要数据校验编码,包括CD数据校验、硬盘数据校验,以及网络传输数据校验;②实际应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校验技术,如商品条形码、图书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③游戏。通过游戏,更好地理解校验编码,如开展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设计的翻卡魔术。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不仅掌握常用数据校验技术,还能体会数据校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4实践结果
本文利用雨课堂工具的投票功能,对学生开展了关于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通过投票结果统计可知,73%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能调动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希望课堂知识讲授可与实际相联系,而不是讲解知识本身;76%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程相比,学习效果更好,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说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较高。但是仅62%的学生在参加课堂教学前,完成了对应章节MOOC视频的学习,说明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课前按时完成自学。只有30%的学生喜欢小组展示的方式,23%的学生喜欢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说明学生从多年被动学习模式向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与自我展示的转变,需要假以时日,得到逐步培养和锻炼。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形成冲击,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3]。翻转课堂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论坛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互动、解惑,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了教师角色、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目前,各高校纷纷推出了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的MOOC课程,这些课程各有侧重点和特色[5]。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等[6]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等[7]的《大学计算机》等。笔者基于自主建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8]。近年来,围绕翻转课堂教学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体验、学习成效等[9-11]。各学科专业课程也纷纷开展了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对资源建设、课堂活动、评估及反馈机制等进行教学设计[12-13]。在MOOC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面,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教学优势、教学方法和策略等[14-16],但并未给出较具体的实践方案。本文结合自建的MOOC课程设计具体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并对翻转课堂组织方式及授课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1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
在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中,对原课程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在新教学模式下,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翻转课堂12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翻转课堂具体包括:大班讲授2学时,小班研讨10学时。
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MOOC学习、实验3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比如表1所示。
翻转课堂针对课程重难点内容,选取5个主题,开展10学时的小班研讨,研讨主题及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研讨课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包括MOOC视频学习及在线测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行解决低级问题,并提出高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概要回顾,然后针对关键知识点提问,随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老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翻转课堂大班讲授2学时,包括课程总体介绍1学时和课程总结1学时。课程总体介绍包括:①MOOC的定义、MOOC发展现状、如何使用MOOC资源;②什么是翻转课堂、课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课堂及课后需完成的任务;③课程计划与总体安排。
2 翻转课堂组织方式
翻转课堂小班研讨以分组形式进行,学生按6~8人进行分组,针对每个研讨主题开展4个环节的教学,分别是:①内容回顾与提问;②实际应用;③游戏;④讨论。
以两学时(90分钟)的研讨课为例,各环节参与及组织方式、时间分配、评价方式如下:
(1)内容回顾与提问。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概要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識内容,然后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老师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将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时间分配为2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实际应用。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示范性地给出几个知识点的应用实例,启发学生,随后学生在组内讨论,给出应用实例,并对其中运用的知识进行说明和展示。时间分配为25分钟。该项评价占比40%,要求举例说明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根据小组展示情况给分。
(3)游戏。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讲解游戏规则,随后学生在组内开展游戏互动,解释游戏中运用的知识。时间分配为15分钟。该项作为额外附加分,要求学生解释游戏的意义,发现其中蕴含的知识。
(4)讨论。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随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时间分配为3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设计方案应用目标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小组之间交叉展示,互评给分。
在翻转课堂的小班研讨中,主讲老师负责对各环节进行总体把握,助教负责辅助小组开展讨论。具体安排包括4个环节:内容回顾与提问、实际应用、游戏及讨论。
在内容回顾与提问环节,主讲老师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识内容,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当没有学生提问时,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助教查看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帮助回答小组学生的提问。
在实际应用环节,主讲老师示范性地给出知识点应用实例,启发学生,为小组展示打分;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为小组展示打分。
在游戏环节,主讲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解释游戏蕴含的知识;助教协助小组开展游戏互动。
在讨论环节,主讲老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给出问题的示范性解答;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监督小组进行交叉互评给分。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了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工具,利用雨课堂开展课前预习、课堂签到、课堂投票、随机点名提问、实时答题等教学活动。
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针对每个研讨主题,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其中借鉴了《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项目》的游戏及案例,思科IT基础课程中的虚拟计算机组装环境,美国三一学院的MOOC——App Inventor移动计算中提供的4比特计算机模拟器,以及思科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环境等[17-20]。
本文以研讨“数据的表示与运算”为例制定教学设计,该部分是课程重难点,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课前需完成的学习内容包括:进位计数表示方法、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数据之间的运算、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数据校验码。翻转课堂上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还能探究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次研讨包括3个主要内容:
(1)进位计数制表示方法。共有4个环节:①内容回顾与提问,计算机中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为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首先提出简单直观问题,如:二进制数00110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多少?5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数字是多少?二进制数(110.01)2的真值是多少?十进制数13.62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多少?利用雨课堂开展实时答题,并实时查看答题情况。然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计算机中的数据为什么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②实际应用。在学生理解二进制工作机制以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之后,即可联系实际,如:32位计算机、64位操作系统、128位SSL加密、24位色彩、20M宽带网络等,探讨日常经常接触的名词和蕴含的技术;③游戏。开展游戏,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计数制,借鉴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的读心术纸牌游戏;④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既然计算机中所有信息均以0和1的形式表示,那么只要能表示两种数值的硬件设备均可以存储信息,计算机中二进制数是以怎样不同形式存储的?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方法,还能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和存储信息的。
(2)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共有4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②实际应用。由于实用的编码系统,如ASCII、Unicode、汉字编码较复杂,令学生望而生畏,所以首先引入一个自定义的小编码系统,如拼音编码系统,给出编码规则,让学生对特定序列进行编解码,以理解编码系统原理。随后引出ASCII、Unicode及汉字编码,通过提问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③讨论。学生在理解编解码原理后,可以尝试设计编码系统,并展开讨论,如: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时,信息是如何编码并通过电话线传送的?④引申。计算机如何用二进制表示图像。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像素概念,用1和0表示简单的黑白图像,并结合喷墨打印机原理扩展到彩色图像的表示。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理解ASCII、Unicode和漢字编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设计编码系统,解释一些应用原理,如调制解调器上网传输信息的原理及喷墨打印机原理。
(3)数据校验编码。共有3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如常用的数据校验技术,特别是奇偶校验技术。首先提出简单直观的问题,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如:对给定的实例给出奇校验或偶校验结果。随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为什么需要数据校验编码,包括CD数据校验、硬盘数据校验,以及网络传输数据校验;②实际应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校验技术,如商品条形码、图书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③游戏。通过游戏,更好地理解校验编码,如开展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设计的翻卡魔术。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不仅掌握常用数据校验技术,还能体会数据校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4 实践结果
本文利用雨课堂工具的投票功能,对学生开展了关于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通过投票结果统计可知,73%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能调动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希望课堂知识讲授可与实际相联系,而不是讲解知识本身;76%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程相比,学习效果更好,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说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较高。
但是仅62%的学生在参加课堂教学前,完成了对应章节MOOC视频的学习, 说明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课前按时完成自学。只有30%的学生喜欢小组展示的方式,23%的学生喜欢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说明学生从多年被动学习模式向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与自我展示的转变,需要假以时日,得到逐步培养和锻炼。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千方百计搞准统计数据,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
二、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分析
(一)、数据虚假
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这类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
(二)、拼凑的数据
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三)、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
这是由于对指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是因为指标含义模糊,指标计算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表现为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不是所要求的统计内容,数据与指标原意出现走样,面目全非。
(四)、数据的逻辑性错误
这是指统计资料的排列不合逻辑,各个数据、项目之间相互矛盾。例如,企业卷烟库存商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省产烟、省外烟、国外烟,如果企业报送的统计资料中,卷烟库存商品总金额显著下降,而省产烟库存金额大幅度上升,省外烟和国外烟库存金额只是持平或只有小幅度的下降,这就存在矛盾,表明数据有逻辑性错误。
(五)、数据的非同一性
它是指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例如,2003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在3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而在2004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5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如果在此基础上来比较两年的一类卷烟的销售量,而得出一类卷烟销售量大幅度下降的结论显然是不合理的。
(六)、数据不完整
这里指调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七)、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很原始!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真正引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做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对统计数据进行单纯的讲解说明;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此外,常见的统计数据问题还有计算错误、笔误等。
可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既可能是来自于设计阶段,也可能是来自于统计资料的整理阶段。
三、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应当是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数据质量控制。
首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每进行一步,都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已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做到层层把关,防止差错流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参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应当是全面的。全体统计工作者都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各个主要的工作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是许多工作和许多统计工作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牵涉到统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提高数据质量需要依靠所有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单纯靠某一个部门或少数人所能搞得好、抓得了的。只有人人关心数据质量,大家都对数据质量高度负责,产生优质的统计数据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把差错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超前意识,抛弃那种出现了统计数据问题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被动的局面。
实行全员性的质量控制,就要把统计数据质量目标及其关键交给广大统计工作者,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职责越明确,数据质量控制就越有保证。
(二)、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2、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三)、资料整理鉴别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资料整理鉴别阶段出现的差错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方面。如果资料不准确,就会影响结论的正确。因此,要特别注意审查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要弄清楚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时期时点。对于口径不一致或不完整的资料,需要进行调整、补充;对于相互比较的资料,必须要注意有无可比性;一旦发现数据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进行核实,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资料进入汇总处理阶段。总之,对搜集到的资料,经过鉴别推敲、核实审定、使之准确无误,才能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
(四)、人为错误的质量控制
1、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同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运用计算机整理、汇总统计资料,速度快、效果好,其优越性是手工整理无可比拟的。现在国内大部分著名企业基本上实行网络化、全球化,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先进行业信息,采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找差距挖潜力,努力赶超世界先进企业。要能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统计分析预测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去挖掘利用网络资源和从市场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善整个分析、预测手段方法和过程。但是,也应重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质量问题,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录入数据的可靠性。
2、统计工作者本身应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人员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跟上时代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善于统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写不出有一定深度关于本企业某一方面对决策层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对统计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对每一层次统计岗位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必要时到企业外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或到相关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统计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统计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水平,杜绝因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
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目前,上级部门下达计划和各类政绩考核对统计数据干扰不可低估。有些地方,以是否完成计划和各类数据的高低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依据,导致很多下级部门所报的统计数据高于计划数或持平,这并不是计划部门的计划多么精确合理,而是说明某些统计对象或统计部门受某种利益的驱动而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当然,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对统计数据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一个统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个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情况。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部门今后应在加强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的圈子中跳出来,重点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要坚决严肃查处。在立法上,罚款数额应该大幅增加,以威慑统计违法者,逐步建立全社会的统计诚信体系。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