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

时间:2022-10-22 12:4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方法

第1篇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德育方法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称,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学记;德育;方法

《学记》作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教育著作,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古代教育工作,其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是精华所在,其德育方法更是值得借鉴,我们应当吸取其优秀的思想方法以滋养我国当下的教育现状。

一、教学理念中的德育方法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其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对教学活动的合理进行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学理念中的精神原则,也对德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

《学记》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其中的“道”可以理解为道理,也可看作是德育思想。主张学生应在学习中了解知识和道理,学会做人。也就是说德育和智育应自然地交汇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生成智慧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质。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课程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德育教学效果有其内在的滞后性,教学效果一般不会像文化课程一样立竿见影,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接受程度较低的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在智育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思想道德的渗透和提点。这样,不仅使课上的内容得以丰富,更重要的是德育思想被有效地带进了课堂,深入了学生心灵。

(二)防微杜渐“禁于未发”

《学记》中指出:“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这是说,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容易产生抵抗情绪,不易克服了。“禁于未发”说明德育过程中应当有“危机意识”,在不良品德习惯产生以前就加以预防教育,做到德育的防微杜渐。

教育工作者要有长远眼光,制定指导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教育计划,使学生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增进学生自身的道德“免疫力”,自觉与不良道德思想作斗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当在德育中教育学生在小处着眼,“千里长提,溃于蚁穴”,防微杜渐的功夫万万不可省。

二、课堂生活中的德育方法

课堂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教育在这段时间里面发挥着最大的功效。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利用课堂生活,将德育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也受到了德育教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效果。

(一)“道而弗牵”循循善诱

关于启发引导,《学记》说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对于有些道理,教师需要适度地点拨学生,调动其学习、理解的动力,使学生主动地去探寻道理的真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论语・述而》篇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一词的由来,也是表达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到道理,必定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启发教学不是简单的将思想道德知识拱手奉送,也不是让教师没有原则地去迎合学生的要求,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进取的求知欲,让学生切身体悟到某些道理的价值。

(二)“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意在说明,如果想矫正学生的缺点,就必须得了解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发扬其长处,弥补其缺点。

王夫之曾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德育的因材施教,更加具有可行性,尤其对于某些思想进入误区的学生,“对症下药”地加以引导。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容易把学习成绩好坏与思想道德素质相提并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教师在善于发现学生成绩优秀的同时,不要忽略其思想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因为两者往往不是同步发展的,教师要极力促使学生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得以协调发展。

三、课外生活中的德育方法

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课上阐述的德育思想,终究还是需要在丰富的课余时间去实践、领悟。课外时间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德育方法也需要配合跟进,作出相应调整。

(一)“藏、修、息、游”的德育方法

《学记》中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意思是善于教学的老师,会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努力认真,闲暇休息的时候尽情地从事课外活动。道德修养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循环发展着,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再到道德信念,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藏、修、息、游”倡导一种学习过程的循环的、持续性发展的观点,只有学习与休息配合,才能将知识内容加以消化吸收,才能达到“优游自得”的境界。目前,我国中小学过分追求高分以及升学率,学生的学习压力偏大。殊不知,高压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容易出现学生无法及时内化知识内容甚至厌学的倾向。因此,劳逸结合的“藏、修、息、游”方法,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一句,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学习正式的课业,课外休息的时候还得有作业。这里“时教”与“正业”、“退息”与“居学”,相当于现在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适当的课外学习是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以及实践学习的技能和道理,达到课内、课外要求一致的良好效果。

德育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尤为重要,也可以说德育本身就是有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教师给学生“讲道德、说仁义”,其实是在阐明行为做事的道德方法论,而作为关键的道德行为,需要学生秉承这一方法论去付诸实践,将道理化为行动,这是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能够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2]宋辉.《学记》中的德育思想探析[J].语文学刊.2010(22)

第3篇

如果技工学校的教师还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还会遭受到学生的逆反。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逐渐摆脱自身的主体地位,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他们身边的故事,讲他们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到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这些案例产生共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身的反省和思考,最终获得全面的认识。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教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和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判断,自主判断对与错、是与非。然后教师再进行侧面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学生就能够发自内心的去接受,去领悟,德育工作才能够有效的开展起来。技工学校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有情境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简短而没有结尾的现实意义故事,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情况,最后由教师的引导,创设这个故事的结尾,而且在多个结果中分析并筛选符合时代道德要求的结尾,同样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样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德育的教学工作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以及未来在社会上的前进方向。而随着每一时期社会背景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形成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们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和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德育工作全面有效的开展起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一些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应该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改革了,例如,传统的授课模式讲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整节课的知识讲授,学生在不断的记录和听讲中完成45分钟的学习任务。这些模式不仅收效甚微,还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此,进行全面的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将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手段,以高质量的落实德育教学效果。

一是可以进行双向互动式教学。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于德育课的教学,这样的方法是同样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导致教师成为主体而学生成为客体,整堂课中,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忽视了。很少考虑学生到学生的意志、兴趣、需要,并且师生之间也缺少互动和思想碰撞以及在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厌学,在教学的知识上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在当代教育理论中,人们越来越发现教学的双边性,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赋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与同样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二者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才能具有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从而调动全部精神要素参与才能实现教学目的,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意义。

二是需要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德育课的教学应该是更加容易,并且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多媒体具有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并且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使得它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的多元化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进行德育课教学时,就可以把以往觉得教学抽象,不易讲解表达的知识告诉给学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而且喜欢。如技工学校教师可以将德育课的课堂内容做成动画生动课件视频播放,展现给学生,达到增强教学活力,可以将先进人物重要事件的影视资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总结,使学生感到德育课的确对自己有帮助的意义。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工作的改革受到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高质量的道德教育工作又能够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所以,学校,作为一个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更应该加强德育工作的落实。同时,教学工作是要讲究方法的,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效的教学任务。未来,希望通过不断加强的德育工作,努力为社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本文作者:周洪艳单位:黑龙江省轻工业技工学校)

第4篇

这是一年级一节“特殊”的思想品德课。内容:“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老师请出三个同学,分别扮演小猴子、老牛伯伯和小山羊。你瞧,顽皮的小猴子连蹦带跳地找老牛伯伯请教问题。来到老牛家门口,小猴子推门就跳进去,“老牛,快来帮我算算这道题!”他高喉大嗓地嚷嚷着,一点礼貌也没有。老牛很生气,摇摇头不予理睬。小猴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这时,小山羊来了,只见他轻轻地敲门,迸门后有礼貌地问好,老牛高高兴兴地把答案告诉了他……这节课,活泼、有趣,孩子们自编自演,兴趣盎然,在阵阵欢笑声中,小朋友们明白了:有礼貌才讨人喜欢,才是个好孩子。随后老师引导展开讨论: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这就是莱州实小的一个小小创造:道德活动课----让小学生借助生动的小品表演接受感染、渗透,从而收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几年来,或借鉴,或移植,或创造,烟台市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德育方法体系:学科渗透。各区县编写了多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爱国主义教育100例》等读物,强化各学科对德育的渗透。全市每年召开一次学科渗透教育研讨会,把工作落到实处。这棵大树,既有强壮的主干,也有繁茂的枝叶:校园文化。全市3479所中小学,校校有德育室、团队活动室、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室。校校都办手抄小报,有的中学还办有宿舍文化报,自写自编,陶冶性情。环境育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面,在烟台市12个区县,无论乡村还是城区,校园里皆环境洁净,绿化美化,走廊里悬挂名人画像,廊柱上张贴格言警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专题教育活动。如“五个一”----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一分钱;“五自”----自学、自理、自强、自护、自律。还有德育竞赛系列活动:什么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画比赛等等。这里面每一项比赛形式所包罗的内容又极其丰富。例如知识竞赛,就有“四旗”知识(党旗、国旗、团旗、队旗)、“四最”(山东之最、山东祖国之最、祖国之最、祖国世界之最)、“四知”(中国历史知多少、知多少、知多少、香港百年知多少)等种类繁多的比赛。

还有评选类活动。如综合类评选,三好学生、十杰少年、模范青年;有特长类,小劳模、艺体小明星、小画家等;有道德类,助人为乐小模范、孝敬父母好少年、拾金不昧好学生……60余个评选项目,多角度、多层次的评选活动和表扬奖励,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受表彰的机会,体验到追求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德育方法;德育实效;指导;创新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当前条件下,通过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革新现代大学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是教育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果“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空洞、僵硬的道德说教,而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诉求,这种道德教育是苍白的。因此,本文以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为起点和途径,来探析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策略上做出一定的创新。

一、高校德育方法与实效性概念

德育方法较早由胡守菜教授在《德育原理》中提出:“德育方法是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突出的是教育者教的方法”,随后鲁洁教授和班华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较为成熟的是檀传宝教授所提出的“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笔者与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和而不同:德育方法是一种追求内心境界的陶冶和强调“自律”性诉求的一种体验方式和手段。它不同于法制的“他律”性,而应该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合体,围绕一个共有的德育目标来互动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组织活动。

提高德育实效是掌握德育方法的目的,即在德育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能产生强大的效力和效用,以达到大学生成长所需要的道德水准和高校德育的目标。这里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和感化活动,二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道德情感的传授付出所能够吸收和接受的程度,即道德接受活动的成效。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的偏差

德育工作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偏差。

1.德育过分“官化”,理论与实践路径存在偏差

当前,德育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探究,特色不明,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显著。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和善于理论研究和查阅整理德育资料,却不十分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和德育体验,使得学生只能在资料的虚空环境中去想象着道德的概念,而对德育的内涵却知之甚浅。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

高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所宣扬的是正面教育;社会实行的负面道德教育,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家庭所倡导的是实惠教育,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承载方式和执行理念存在严重偏差,不能形成拧成一股绳的合力,给学生德育思想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混乱。

3.德育工作教管导向存在严重偏差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道德理论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时间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课后就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不管不顾,无形中就导致了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一般都承载着学生生活教师兼德育教师的使命,但是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且由于工作事务繁琐,而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了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出现“教育”与“管理”双线发展偏差,影响着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借鉴传统德育方法,加强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方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能够被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对于加强高校德育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比较鉴别法

比较鉴别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当前社会中,充斥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伪存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相当重要,而不是“表面上道德胜利了,实际上人们却自欺欺人给个人穿上了道德的晚礼服,结果是虚伪这种不道德的产生”。[3]教育者应该经常与受教育者进行接触,以发现受教育者的日常价值取向,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情感波动情况的反馈来及时的加以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在“乱花渐入迷人眼”的社会环境中去对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筛查,提高自身的比较鉴别能力,以抵制不良道德价值观对自身思想道德观念的侵蚀。

2.理解对话法

德国哲学家施莱伊马赫认为理解是理解主体通过心理上体验理解客体的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一种复制和重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能够实现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提出的:“能够帮助年轻人在道德、审美观、社会和职业意义上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自立”[4]的目的。因此,师生双方作为道德教育的“双主体”,彼此之间进行理解与平等的对话,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情感咨询法

所谓情感咨询法是通过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到道德教育当中,深入挖掘出受教育者内心的一种最隐秘的情感诉求,找出道德教育难以推进的根源所在,在一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下,通过与受教育者的交谈让受教育者将自己的一些道德缺陷暴露出来,以利于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加以疏导。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由认知到实际行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育者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训练,以克服受教育者“重理论研究,而轻视社会实践”的弊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传统德育方法着重强调外在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忽视了人性的自然复归,因而其效用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发挥。因此,笔者通过对传统德育方法进行扬弃,提出了以下三种德育方法,以期取得一定的德育实效。

1.回归生活法

鲁宾斯坦曾经指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5]换言之,德育只有根植于社会生活,才能根深叶茂。

道德教育的教材内容要来源于生活,但是也要高于现实生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着眼,用日常生活中真实且能触动人心灵的小事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领悟者,从而更容易得到学生内心情感的认同,达到德育的实际功效。

道德教育既要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更好的指导和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道德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形成一定的社会风气,达到实效。

评价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不能只是僵化的“文本化”和机械的“模式化”,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中,在实践中深刻认知和感悟。

2.人性复归法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类的“似本能”,“似本能”意味着人的需要与动物的本能形成鲜明的区别。人类有接受道德教化的需要,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使得自身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本性,成为一名“道德人”,成为被社会和周围群体所能够认同的“受尊敬的人”。

然而,现实的道德教育经常将人自身所存在的社会属性与自然本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扩大化,形成鲜明的二元对立之势,这无疑挫伤了大学生学习德育,进行道德感化的积极性,泯灭了人性中最真实的本真,脱离了“以人为本”的实际。比如,现在社会上经常喊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口号,无形之中就将德育抬高到一种虚空的境界,理想化的给道德教育披上了一层圣洁的纱衣,却无法在人性上形成一种共鸣,换句话来说,接不了地气、扎不下根脉的道德教育只能被束之高阁,无法达到实效。

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从虚幻变为现实,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尊重人性,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并且能够切实的关注到学生的真实诉求,在两者之间进行一个利与弊的权衡,而不是以一种道德诫命的姿态浮于表面,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自律”的社会风气,达成德育实际效果。

3.教管结合法

大学德育管理和教学模块相对较为独立和封闭,因此,必须加强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主管教学的思政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和帅气的谈吐成为加强和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高富帅”榜样;而管理学生的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同学生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后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化管理”和“温情化管理”,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一片品德的高地,通过教师不断的感化熏染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第6篇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 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方法与途径

为适应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应当不断索,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效果的提高,既依赖德育观念、内容的更新,使大学生在受到思想启迪的同时,获得适应新时代文化精神需要的综合素质。又依赖德育主体对于方法与途径的探索,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的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与途径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德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

高职教育不论是培养目标、教学组织方式,还是生源质量、学校基础条件与普通本科院校都存在较大区别。高职学生一般基础较弱,但同学们同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模仿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强,要求被关注、被认可,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积极性高,同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寻求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依靠德育课堂、强化德育意识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应发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贯穿始终。

通过系统讲授有关道德的原则、规范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沟通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纪律,促进学生德育基本理论与职业素质完美结合。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出发,综合覆盖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僵化灌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近距离、平等交流,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与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相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支撑。

二、坚持学科交叉、开展德育教育

高等职业学院是以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目的的。在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念的形成更为重要。在高等职业院校,要营造每位教师都在德育意识,让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的都能交叉渗透在每一门课程中。通过专业课程的开设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常采取的一种办法。目前,我国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在专业教育要将德育课程渗透于专业课程之中,虽然不是系统的德育,但是有效结合,会大大提高德育的绩效。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这个核心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在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探索多学科交叉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新模式。

三、创新网络德育、引导德育选择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乃至政治倾向产生着越来越重的影响,因此网络也成为思想观念传播的手段和展示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一在线式平台,充分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和这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为德育工作创造新的机遇,是一个德育工作者开拓新的教学方法的又一新途径。运用这一信息技术优势,将枯燥的德育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提高德育的鲜活度和及时性。通过网络进行正面宣传,变被动防范为主动占领。创造条件,建设特色鲜明、服务性强、知识性高的高校网站。把高职德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走向超时空,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取向,道德价值追求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打击一切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抢占网络德育阵地,为高职德育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增强网络德育的渗透力、互动性和生活性,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和品鉴力,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价值选择。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网络资源,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使之成为高职德育新途径。

四、注重校园文化、拓展德育体验

高职德育创新,应注重营造高职德育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潜力,增进学生情感交流,锻炼学生能力。营造乐观、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务实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影响,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和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利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也可以依托相关“文化周”、“活动月”来进行,如演讲比赛、社交礼仪训练等。通过讲座、比赛、社团及科技文化节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关心学生社团组织建设,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支持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努力提高主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五、增加课外实践、促进德育内化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道德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受教育者的自觉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德育教育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高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一线岗位工作,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更须注意在实践环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身体力行、实际接触,去了解社会、认识国家、培养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个人的道德践行结合起来,促进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的提高,做到知行统一。

其次,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高职院校在建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时,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德育贯穿到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劳动观念、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教育,用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把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拓宽德育的途径。

综上,面对社会不断的发展与前进,教育对象特点的不断变化,高校的德育还会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灵活运用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方法,是一种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德育观,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在于探索,注重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是开展德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重点,强化问题意识,坚持把实践探索与理论提升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以积极的态度构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内容,尝试走出一条德育创新之路,努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开创高职院校德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何玉海.我国德育方法概念的理性反思[J].黑龙江教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3).

[2]谈利雅.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及其启示[J].学理论, 2013,(27).

[3]段亚玲,桑晓君.德育方法创新对高职院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意义[J].职业技术,2013,(1).

[4]王子伶.对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创新[J].成功(教育),2013,(6).

[5]郭月平.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3.

[6]何玉海.服务德育:德育新思维[J].江苏教育研究, 2013,(31).

[7]王莲华.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J].思想 理论教育,2013,(13).

[8]邓荣华.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探析[J].前沿,2013,(12).

第8篇

【论文摘要】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转贴于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汉斌.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2).

第9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德育环境;德育工作;教育方法

德育,顾名思义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活动将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道德规范、政治立场等传递给受教育者。

一、如何理解德育管理

按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分类,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体系中划出特定的一部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安排专门课程授课,这就是所谓的直接的道德教育。而间接的道德教育指的是在语文等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将思想品德观念渗入其中。此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在校内接触的各种环境因素、各项活动、各类课程等都隐含着德育因素,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渗入德育艺术,这些也都属于德育教育的间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德育工作应从直接与间接两方面入手,如此才能做到事半

功倍。

二、为何要加强高中德育管理

加强高中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其最终目的。鉴于此,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纵然近年来人们对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人文关怀、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突出;另外,将德育隔离于知识教学之外,割裂二者的联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三、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创设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

除了要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外,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有可能最好融入示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使所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总之,加强高中校园的德育管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必经之路。为此,学校应在建设校园道德体系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期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道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文俊.高中学校德育管理方法初探[J].成功:教育,2011(6).

第10篇

关键词:弟子规; 德育方法;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97-03

全球化与信息化这把双刃剑不但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层面给我们带来挑战。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激荡,新观点、新思潮不断涌现,在青年们面对这些问题不断鉴别、选择的过程中,一些青年面临着意识层面价值选择的混乱,从而没有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观。我国的青年思想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灌输而忽视了德育的疏导,并且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脱节,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导致了德育效果不佳。《弟子规》是我国传统儒家蒙学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包括全面的德育目标、立体的德育内容和灵活的德育方法,具有德育的重要功能。探析《弟子规》的德育方法,研究《弟子规》的德育方法对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启示,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坚持灌输与言语疏导的统一

《弟子规》全文一共一千零八拾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其语言形式独具特色。作为童蒙读物,《弟子规》独具韵律,使孩童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如“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其中“”、“定”押去声韵。又如“朝气早,夜眠迟;老易知,惜此时。”,其中“迟”、“时”押上声韵。韵脚的转换使文章具有传统诗歌的乐感美,便于朗读和背诵。语言亲切,简单自然,而又意味深长,并且作为道德启蒙读物,《弟子规》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从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语句入手,如“晨必盥,兼漱口;便秘回,辄净手”,这些句子意思浅显,在日常生活也碰到的多,对儿童的影响力较大。又如,“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引用了典籍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表述,这些句子在儿童生活中耳熟能详,有利于儿童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弟子规》的语言风格简明而不失文学意蕴,语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内涵。《弟子规》用这种言语疏导的方法,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同时,又便于儿童通过朗诵背诵就获得道德理论知识,明白人生的道理,对道德产生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道德认识的启蒙作用。

当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这种灌输与言语疏导相结合的德育方法。我们以往的德育方法仅注重一味灌输具体的思想理论,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说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单一的灌输从根本上削弱了受教育者道德发展所必需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只能使被教育者口头上信服,达到虚假的德育目标,具有滞后性,而且不能适应当今德育的需求。我们对灌输的理解必须做出转变,对灌输方式的运用也应该避免单一性和片面性。坚持灌输与言语疏导的统一,应以灌输客体为中心,在充分考虑灌输客体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上,借鉴《弟子规》中通俗而不庸俗的言语疏导方式阐述道德理论,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循循善诱,又要做到以理服人,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客体,建立主体与客体平等的对话与情感沟通,使受教育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向互动。

二、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统一

感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自然而然地使受教育者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其道德品质并且使之得到升华与提高。《弟子规》运用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进行教育,使其德育过程中道德理论的传授与双方情感交流同时进行,进而达到德育的目标。《弟子规》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手段,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用简明的话语告诉孩子们不论是什么人都要用心去关心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生长在同一地球之上,能更好的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能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者的“爱人”之心。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伤心。”是运用感性教育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因为东西小而私自隐藏,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会因此而伤心。《弟子规》并没有以冰冷的强行规范要求孩子不许有贪念且私藏物品,而是用“亲伤心”这样的表述来从情感上约束他们。又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以双关的文学修辞,如果身体受到伤害我们的父母会为此而担忧,那么品德上的缺失呢?会令父母蒙受羞耻。这就使孩子们在富有情感色彩的氛围中深切地理解了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当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提倡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式。将感性教育作为理性知识传授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重要体现。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情感之中,对受教育者能起到一种独特的感化与教化作用。教育者应当树立“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统一”的观念,在尊重青年认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进行感性教育,使青少年懂得情感变化的一般规律,并能认识自身的情感变化特点,适当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这种德育方法的运用中应当注意,教育者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理性教育这一媒介与受教育达成双向的情感交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教育者传授的知识不再禁锢于书本中,而是内化于受教育者内心,达到情感与认知的高度统一。良好的感性教育可以使青年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教育者应善于创造有利于感性教育的情境,并且应淡化职业角色,不仅是帮助者,更要成为关心者,建立于受教育者教育者真诚平等的对话,将德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中,从而发挥更大的德育功效。

三、坚持道德理论与实践锻炼的统一

德育是道德伦理的认知向道德行为习惯升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双向的运动过程。《弟子规》在德育过程中,注重教育青少年身体力行,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以巩固道德理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知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要。人的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道德教育领域中也一样,从教育者那里获得的道德理论,也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道德认识。受教育者产生道德认识,并且内化为道德情感必须要通过相应的道德实践锻炼来展现,例如“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此句揭示了“知”与“行”的关系,即只有“知行统一”才能使人达到自身德行修养的目标,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其中“力行”,即实践锻炼,如果只是一味的研读典籍中的人生道理,而不能把所学的人生道理与知识用于实践,自己的道德品质就会变得浮华习气,最终将不成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会导致人只是凭着自己的一己之见行事,做出不符合伦理纲常的事来。而在这里,《弟子规》运用反问的句子,阐述了对于人的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塑造来源于实践的修养锤炼的道理。实际的道德锻炼能够促进人的知识和道德品质的改变。又如“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来源于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要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科目,且为“文之首”。也就是要求受教育者必须进行道德修养的实践修炼,对道德准则能自觉遵循,认真履行,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弟子规》更是从实践行为中最细小的部分对孩童提出了道德行为准则,如“凡出言,信为先”是教育孩子在言行方面要做到诚信为先,“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是教育孩子在日常社交中要做到诚信待人,借人东西及时归还,别人来借东西,有的话不要吝啬。

当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提倡道德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道德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感。实践锻炼能使有受教育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践锻炼也是道德教育是否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重要体现。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避免单一地灌输道德规范和原则,而是应该更重视受教育者的实践锻炼在德育过程中地位与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道德理论与实践锻炼的良好结合,使德育过程寓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学习或探索之中。实践锻炼不仅巩固了道德知识的教学成果,更能促进青年道德技能的训练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教育者在运用道德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时,为了避免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只是在某些特定场合或偶尔存在,应该开展日常道德规范的训练。教育者应尝试借鉴《弟子规》中对青年日常行为制定明确的道德规定,使青年懂得从生活细节中日积月累地积累良好的道德行为,并且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是受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主动产生进取之心,不断自我认识自我省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弟子规》十分重视孩童的自省,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学习,在不断反思中成长,例如“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这是教育孩子们要见到别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就要立刻去学习,即使与之相距很远,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也就是说要求受教育者能时刻以较高的伦理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己,自我规范,自动自觉地改正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见贤思齐。又如“见人恶,即自省;有则改,无则警。”是指看到别人的恶劣的品行,要即刻自我检讨。如果发现自己也有这些道德品质上的瑕疵,要立即改正,如果没有也要时刻警惕。这是要求受教育者自省自查道德品质上的缺失,将道德的学习过程转化为自觉的过程。“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是教育孩子当自己的道德品质、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应当自我勉励,迎头赶上。也就是说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当自勉自省的同时还要对自己产生信心,不断自我鼓励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当今我国青年思想教育,应当积极提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教育活动只是外因,永远无法代替受教育者的认识、内化活动和实践、外化活动。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所说的“不教育”可以理解为自我教育。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不断自检自省自勉自励,主动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方式,从而做到把道德融入思想灵魂,内化为道德理念道德情感,增强实践道德的自觉性。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的过程,也是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扬的表现。受教育者必须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五、坚持道德规范与价值引导的统一

《弟子规》文如其题,阐释的是弟子如何在漫漫人生中树德立命的道德行为规范与准则,而这种规范与准则并不是以单一而冰冷的方式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循循善诱,将道德规范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讲述的是作为兄长要爱护弟弟,做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间和睦相处,“孝悌”之道才能尽在其中。这句阐述了“悌”之道,也就是兄弟之间如何相处的准则。《弟子规》将道德行为规范落实到细微之处,却并不是单一而生硬的强加于孩童,而是通过价值引导的手段,循循善诱地使受教育者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谊友信这样的美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规范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引导片面强调规范,教育将变得空洞而无力;忽视规范,引导也将失去其目的和意义。坚持道德规范与价值引导的统一能够使受教育者明确规范、守则、章程、制度的,通过教育者积极的引导,使其遵守教育者设定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应当注意的是,道德规范与价值引导的结合必须以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遵循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道德规范必须是受教育者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不能以封闭、禁锢受教育者的思想为目的。而价值引导应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使其能够接受并遵守道德规范的同时又不违背自主意识。

总之,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道德教育任务而采用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德育方法运用可以使德育的结果有效而又成功达成,而《弟子规》的德育方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理论史中的明珠,并且符合当今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对这些德育方法的研究,对当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崇文书局,2012.

[2] 钟茂森.细读《弟子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3]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4] 冯益谦,詹文都,许国彬等.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方法比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问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171

初中阶段是学生们的思想成长时期,在这个阶段的思想观念会为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德育教育,对初中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纠正他们这个过程中错误的思想观念,完善他们的思想价值体系,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初中基本上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使得初中的德育教育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初中生只空有德育的理论,没有德育的行动,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1初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初中的道德教学中只注重了“教”而没有注重“想”。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的就是传统的灌输教学,只是片面注重了“教”的过程,忽略了学生们有没有理解消化这些知识,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们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们也只是“听”了并没有深入的去“想”,没有思考就不会有行动的,我们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把自己的想法和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然后融入到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去,这样才能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其次就是脱离生活,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将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德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起来就是这门学科无论将来你从事何种行业、任何岗位,都离不开的一种终身式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初中德育教育中教育者更加注意的是说教,只注重简单口头训练以及条件反射式的基本训练,在根本上忽略了学生们对于道德理性的深入思考,剥夺了学生们对于道德的独立判断权利以及自由选择的机会,这也就让学生们养成了言行不一的不良习惯。

2德育教育中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

2.1首先我们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初中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学生为主,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不断了解学生在德育上的优点与不足,对于优点,我们要把他发扬起来,对于缺点我们要通过教师的介入把它改变,我们要扬长避短,有针对地去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不记名的小纸条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德育教育方法来进行指导教育。其次在现阶段的初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要课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但是这门课程内容过于广泛,对于具体的德育问题仅仅通过这门课堂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将德育课程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中,这样才可以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例如,政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法制教育、政治素养教育等、历史教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们指导的义务与职责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诗词来提高学生们对于德育的教育,例如可以结合《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通过了解学习这首诗歌的含义的同时,也了解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时间是瞬息即过的,要知道珍惜时间的必要,不要虚度光阴等。只有全面的加强德育教育才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

2.2科学利用网络媒体教学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离不开高科技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来进行德育教学,这样德育教育可以更加直观的、形象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和观点来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网络视频、图片来进行教育,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来进行分析教学,例如最近网络上争议很大的“该不该扶老人”这事件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可以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针对这些实际的问题谈一下如果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会怎么办,如果被人误解了又要怎么办等问题,这就会让学生们真正的学会用根据事实、运用自己学习的理论来证明自己观点,对待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出发、分析。还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们集思广益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观点,克服个人的缺点,最后有教师总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很好的处理,我们要将将德育教育生活化,我们之所进行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有素质的、有文明的生活。

3结束语

初中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想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尊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和积极性,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们的思想价值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的要求。初中德育教学的方法极其广泛,我们要在今后的德育教学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掘,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初中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何玉琼.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5-20.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生态德育 方法与途径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德育的特征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状态下,个体与道德知识是处在一种对立、挑剔、陌生、疏离的状态,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当然也无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应良好行为。生态德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参与和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体验。体验者以放松的心态和平常心进入生态体验,直接融入生态环境。体验者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善感、美感,体会到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每一个生命与体验者自身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认可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活生生的经历会让生态德育体验者产生一定的生态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首先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四)生态德育具有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

人类每天所从事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青少年儿童既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轻松愉快的交往,也酷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儿童之间的人与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譬如儿童的游戏,常常要选择有草、树、水、山的地方展开。当教师或父母把儿童圈在固定场所使其与大自然隔离时,儿童则表现出厌烦、焦虑的行为。人际德育相对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自然环境中大量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而且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人们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文明观念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生态文明观教育还没有引起各类各级学校应有的重视。

高校的保守与封闭,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高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论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德育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高校德育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追求,脱离了人的生态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为主体性的特点。用生态生命观点来审视高校德育,发现高校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被动性、统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高校德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高校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体验,导致德育的空洞和伪善。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生态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同时提高生态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生态德育。

结合课堂教学,唤起大学生生态意识。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是宣传、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唤起生态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

美化校园环境,形成生态德育氛围。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美化环境就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碧草茵茵,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相融。大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奠定基础。

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认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生态法律意识。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杨琴.谈生态德育.科教文汇,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