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1: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闭环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实践来,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线路的改建、隧道、桥涵以及路基等项目的建设,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质量管理,对于实现高铁工程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质量闭环管控系统的构建要求
所谓闭环系统,其实就是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它有效地结合了精细化管理与封闭性管理的技术要求,表现出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高铁工程建设管理,通常被看作是一个相对闭环的管理系统, 它将该系统中的其他单个项目的管理作为子系统,并运用可分化、有形化以及关系化等服务工具,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连续的封闭回路,最终形成一个决策、控制及信息反馈,再决策和再控制、反馈的循环系统。
从实践来看,安全质量闭环管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处理,逐渐实现其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数据化。通过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数据库,来实现对高铁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数据管理与控制,以免出现信息闭塞或者信息孤岛现象。(2)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信对于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而言,其施工的全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到很多的法律法规问题,比如合同、协议以及承包等,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法律问题;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案,尤其要对各种信息加强管控。(3)施工现场管理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管控。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工程的施工进度、图纸设计上的变更、试验过程中的信息检测、专项施工内容的整治以及施工信息的专项验收与机构人员的配置等信息数据;同时还要提供该高铁建筑工程的信息管控,其中包括路基、桥涵、隧道、梁场、铺轨基地、钢筋加工以及实验室的相关信息等。(4)高铁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闭环管理系统。在该阶段,除了表面工程的建设,还要注意隐蔽位置的管理与控制,其中包括相本文由收集整理关信息的整改、信息的复查以及隐患信息的管理与控制等;同时还要加强对样板工程的质量检验与相关信息的安全管理,通过对高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优化和提高,来加强其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
2、高铁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闭环管控系统构建
就当前我国高速铁路施工现状而言,构建高铁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闭环管控系统,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即安全质量闭环管理数据库和隧道人员及相关设备定位数据库。作为闭环管控系统的子系统,前者以落实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和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为基础,通过强化施工过程的控制和严格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来建设质量一流的高速铁路工程;而后者主要是通过构建隧道施工人员及相关配套的设备来构建一个定位系统,进而可以有效的掌握隧道内的工作人员施工情况及安全情况,以便于及时做出处理意见。以上便是现代高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的安全质量闭环管控两大子系统,同时也是整体上的一个设计构想。分别阐释如下:
安全质量闭环管理系统
安全质量闭环管理系统主要由问题的提报、整改、复查以及销号等功能,同时还有安全质量管理数据库及相关问题报表等模块;它主要是依据高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隐患闭环管理与控制要求,将该管理系统分成隐患信息的提报、信息整改以及隐患信息的复查等相关流程,从而实现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系统中,所谓的隐患信息主要是指对相同的隐患提报信息进行整改与复查,并通过对隐患信息进行实时的管控来实现闭环式的安全质量管理模式。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高速铁路的相关安全负责管理部门及相关施工标段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应当对高铁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同时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相关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质量管控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生成问题报告,以便于对此加强研究和改善。
第二,安全质量管控子系统的信息管理人员,应当将上述问题或者安全隐患问题录入到该闭环管理与控制系统之中,同时将其整合完的信息发送至设项目部门,由专门的整改责任人员进行及时的整改。
第三,该系统中的项目部门整改人员应当认真负责,认真填写相关的整改情况和执行方案,并要求指定的复查人员限期进行复查。
第四,当以上信息问题整改完毕以后,再通过该系统自动将其发送至工程项目监理单位,令其进行复查;在此过程中,监理单位将派专人到施工现场,对实际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该整改结构与要求相符合,那么就要将实际情况填写在该系统之中,并将相关的信息传送到安质部,同时对这些隐患信息进行销号处理;如果整改信息与要求不相符,那么就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原来的整改单位或者相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直到符合整改要求为止合格。
隧道人员及相关设备定位管理系统
在构建隧道人员及相关设备定位管理系统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远距离识别技术和施工工艺,可以实现对高铁建筑工程隧道施工及相关管理人员活动的实时跟踪与定位,该系统主要以计算机软件及现代网络技术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的一个现代化监控管理体系;该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识别器、标示卡、传输分站以及配套的传输接口和数据信息传输信道等共同构成,在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对高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及其相应的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尤其是对高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隧道施工人员可实现动态的管理与跟踪控制,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对其进行自动的图像显示;同时该系统还具有超时报警功能,尤其是在每一施工周期都应当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极其身体健康程度进行清点和检查,一旦发现有工作人员存在着施工周期超长的现象,该系统就会自动的发出警示音,并将信息传送至相关责任人员。
第二,可以对监控范围内的施工人员及相关施工设备的运行轨迹进行二次回放。通过这一回放,可以及时的查询和发现某段时间或某段隧道中的施工人员作业情况,并对施工设备的运行轨迹进行跟踪和研究;同时还能有效的对历史信息进行记录,通过查阅历史记录可实时对隧道施工人员的实际分布情况的任意时间段的人员、设备轨迹进行查阅。
第三,对施工中的考勤情况进行统计。高铁建筑施工人员的实际考勤情况可通过该系统重现,据此可制作统计报表;同时还可以处理紧急的安全事件,比如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质量事故,通过该系统对隧道内外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统计,可确定事故现场的人员信息,再通过信息定位,快速的确定相关人员的具置,以便于实施救援活动。
电力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报告,是正确核算供电企业新增资产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已竣工且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财务上应按规定将工程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对于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借款费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而这些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常常不能严格办理,导致年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致或使当期资产虚低、利润虚减等等。
2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建议
2.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经济责任考核
供电企业在工程财务管理中,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化,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制定项目法人财务管理责任书,由项目法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严格执行工程签证程序,同时将其实施情况与经济责任考核挂钩,促进项目法人承担起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抑制工程随意变更问题,形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闭环,确保将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2.2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工程物资管理力度
在供电企业的电力工程管理中,对电力工程项目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全面落实项目预算管理,重点抓好工程测算、结算、决算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工程支出的预算控制,做到支付工程款时依据充分,手续完整,程序合规;而工程物资管理是供电企业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物资管理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要创造条件满足工程物资分类储存、分类管理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定期盘存制度,做到工程物资账实相符。
2.3建立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电力建设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使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具有其特殊性。电力施工合同的生命期长,受外界影响大,同时合同本身常常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由于电力建设投资大,合同金额也比较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做到合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明确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各部室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规范各类合同签定的程序和格式,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办法,健全限额合同事前审计,重大合同全过程参与的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因合同签订不规范而引起的纠纷。
2.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有效推进项目核算控制
关键词:电网企业 预算管控
一、背景及重要性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智能、坚强电网的迫切需求,电网企业不断加大对电网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的投入,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各级电网企业通过完善项目储备和规划,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价,有效促进了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有序衔接。伴随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深化发展,已建立起“目标有预控,项目有储备,支出有标准,过程能控制,结果严考核”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工作正逐步向精益化、项目化、过程化演进。以项目跟踪为手段,以统计分析为工具,以支出控制和项目进度为落脚点,大力深化对项目预算的全过程管控,成为当前优化和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具有资金投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多变,受外力影响大等特点。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工程管理过程也是相应的资产、资金管理的过程,是资金不断投入和资产逐步形成及更新的过程。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财务核算,近些年,虽然工程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系统运用及跨系统间融合功能逐渐成熟,但内外部监督检查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比如电网基建工程成本费用精益化管理程度还不够,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欠规范,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还不够顺畅等。
(一)财务参与度不高,工程管理流程不够顺畅
财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辅助公司决策与服务电网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电网规划的财务分析和项目财务前评价、后评估,容易产生公司系统无效投资增加、盈利能力降低的情况;二是对投标单位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关注不足,对供应商信用的会计判断基本缺失;三是概算审查和结算审查中的财务监督还不到位,未能够将各种检查、审计中暴露出的关键风险点消除于萌芽状态;四是对合同中的资金支付节点等财务条款被动接受,在降低资金集中运作主动性的同时,增大了合同风险。工程建设中间阶段精益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工程其他费用管理不尽规范、竣工决算编报时效和质量不高等。
(二)往来账款及物资管理存在风险
随着系统内考核评比的力度不断加大,电网企业普遍存在为了达到考核要求,片面追求工程账面进度,提前虚拟收发货及确认工程安装进度款,因不具备结算条件,账面形成大额应付暂估款项,以及进而引发的物资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增加外部审计风险。
(三)工程其他费用欠规范
工程其他费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管理存在较大难度,容易出现部分费用性质与生产成本存在相似交叉之处,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费用列支不规范、入账依据不充分等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包括一是费用拼盘、虚列和串项实用。二是生产成本向工程成本转移。工程其他费用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影响了工程成本和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准确性。尽管金额不大,但易引发单项费用超概算、虚列夹带工程支出、套取挪用建设资金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并进而引发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
三、解决措施
(一)源头管控,加强项目经济性、合规性评审
财务部门通过开展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审查,健全储备项目审查机制,结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工程成本管理关口全面前移,从源头上保证项目投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储备项目质量,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能力,对电网发展规划进行测算。结合中远期财务规划评估电网建设规划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以利润、资产负债率、现金净流量等目标作为辩解约束,确保公司投资能力与电网发展相适应,推动项目预算闭环管控。同时,以投资预算管理为核心,以电网投资能力管理和竣工决算管理为重点,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和投资预算编报方式,加强电网工程投资预算执行偏差管控。借助财务管控与ERP系统双重控制,实现工程项目的总预算和年度预算控制,进一步深化项目全链条管控,强化未完、跨期工程状态跟踪,拓宽项目预算监控范围,持续推进业财融合。
(二)定期清理应付暂估款项,适时启动财务审核物资收货模式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加强沟通协调,组织调研并专题讨论等众多措施,清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并没能从源头发挥管控作用,容易出现前清后乱。应付暂估款项的居高不下,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审计风险,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公司将适时启动物资收货环节增加财务审核环节,从源头堵塞应付暂估款项的形成。
关键词:供电企业;工程管理;管理流程
1 存在的问题
集约化管理前,各县局自主管理,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标准要求不高,工程从立项到建设以及到最终的完工转资产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流程,工程建设部门、工程核算部门、工程物资采购部门相互沟通协调不够,审计部门也未充分发挥其审计监督职能,财务部门对工程的财务决算编制率几乎为零,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导致对电力工程成本的核算不够准确,从而不能为领导层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单纯就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只侧重于工程的建设而不注重对工程资料的完善和管理,造成每当有内部或外部工程方面的审计时,在提供工程资料方面有手忙脚乱的现象。
2 几点措施和建议
2.1 转变管理观念
在省公司对各县局实行了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后,也积极推进了“两全管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综合计划管理),以及在深入贯彻“三集五大”管理理念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2.2 将工程管理纳入年度预算和全面综合计划管理
为准确核算工程成本,确保工程所需资金及时到位;为积极推进“两全管控”,确保各项指标的准确上报,针对电力工程的投资应和全面预算管理和综合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及时上报上级单位批复。
2.3 制订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流程及管理办法
为确保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要将电力工程的管理放大,要意识到电力工程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工作,要设计一套集工程物资采购部门、工程建设部门、工程审计部门、工程核算部门为一体的完整的管理流程。使我们的工作人员从工程项目立项到完工转资产的每一个环节和工作节点,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参照标准,从而确保工程核算的质量。
3 工程管理的积极探索
鉴于对以上工程管理的一些思考,我局财务资产部召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部室反复进行讨论,制订了《电力工程管理办法》,理顺了工程管理流程。流程如下:
年末工程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编制下年度工程项目综合计划,将工程项目综合计划上报省、市公司,待上级管理部门批复后上报我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纳入年度财务预算的资本性支出范围。工程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分批次上报ERP进行物资采购;财务资产部根据批复的工程计划和项目设立“在建工程”进行工程成本的核算,及时筹措和拨付资金,并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财务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审计部对工程费用和施工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书,同时工程管理部门配合财务资产部进行工程成本相关数据的核对,财务资产部根据工程结算和审计意见书等相关资料编制工程财务决算并进行完工转资产账务处理。
针对流程中的每一环节,管理办法中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考核措施,对电力工程实现了完整的闭环管理,有效的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
4 总结
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后期阶段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好项目质量管理要素,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因素,保证所有工程的施工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得到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方涛;杨波;王剑;;推进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路径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0年SB期
据统计,2009-2013年,电力系统因承(分)包企业生产作业施工,引发的电力安全事故占比约63.7%,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此外,对承(分)包企业检查时发现,违章及不安全作业行为数量约占违章总数的75%。因此,承(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已成为电力企业安全质量管控体系中亟需改进的短板环节。究其根本,缺乏良性循环的全过程安全质量管控手段是最主要的原因。
本文主要从承(分)包企业安全管理新型模式角度,介绍安全质量评估咨询的原理及应用,为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电力承(分)包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电力承(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包括:承(分)包企业自身安全管理,以及经营主体对承(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目前在该领域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安全发展。
一方面,承(分)包企业自身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目前,电力承(分)包企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模式尚未成型,安全管理经验还待积累和总结,相关专业管理的法规、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咨询服务仍较欠缺。而且承(分)包企业面临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变化大,现场不安全因素缺乏规律性,较难掌握;由于承(分)包企业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作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从电力企业经营主体来讲,现有安全质量管控措施对承(分)包企业的管控力度较弱。由于电力企业经营主体与承(分)包企业间,缺乏更为直接的资产关联及管理关系,安全管理延伸主要还停留在安全协议、定期检查、合同处罚条款执行等较单一的约束手段上,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防范和事中管控,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突出。
建立安全质量评估咨询(ACS)管理框架
针对承(分)包企业及电力工程建设特点,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电力公司”)创新研究建立安全质量评估咨询(ACS)管理框架,由安全质量评估(AS)体系和安全准入咨询(CS)体系构成,依托承(分)包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网络专业信息支撑和闭环管控呈现。安全质量评估咨询ACS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安全质量评估AS体系:主要实现对承(分)包企业自身安全素质和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综合评估,以公司职能管理层面和项目建设管理层面两级评估的方式,通过搭建开工前、施工期、竣工后的全过程安全质量评估模式,实现对承(分)包企业全面、全过程安全质量评估,有效控制各类安全风险。
安全准入咨询CS体系:主要是对承(分)包企业在各工程项目中,通过安全质量评估所得的分数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安全准入标准,对承(分)包企业实施安全管理准入,并向承(分)包企业提供专业管理咨询,促进承(分)包企业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承(分)包安全管理系统:作为安全质量评估咨询信息化支撑平台,通过设置“施工企业安全准入”“工程项目管理”“开工审核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质量评估”和“统计分析”等子模块,实现安全质量评估咨询专业信息流程、审核及在线闭环管控。
管控方法
建立安全质量评估AS体系
主要通过建立两级评估机制,以安全质量过程评估方式,实现对承(分)包企业安全质量相关要素的全面、深入评估。见图2。
安全质量过程评估,是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开展安全质量评估,明确评估标准和评估要求,确定各阶段待评估的“安全质量因子”,具体可划分为开工前、施工期、竣工后3个阶段。如:开工前的经营资质、人力资源、机械装备等;施工期的安全协议、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管理,各方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调查等;竣工后的验收缺陷情况、缺陷处理与服务情况等。确保包含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质量要素信息。
两级评估机制,是指建立由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子公司)自评估,以及电力企业经营主体公司专家评估组成的两级评估机制。通过相关单位对工程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分别开展自评估,汇总形成本工程自评估报告,报送经营主体公司安全质量评估专家组。该评估专家组由经营主体公司规划、设计、运行、基建等专业专家组成,对重点工程及列入重点监督的工程项目进行重点评估,对其他工程开展抽查评估。
构筑安全准入咨询CS体系
主要是对安全质量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安全准入标准,并指导承(分)包企业改进专业管理。该体系主要包括开展综合评价、建立安全准入标准、实施专业管理咨询3个方面。安全准入咨询CS体系如图3所示。
开展综合评价:各项目相关单位通过承(分)包安全管理系统,自动形成承(分)包企业在该工程的自评估得分。经营主体公司聘请专家,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监督要求,对承(分)包企业进行抽查评估,并根据评估标准计算出该工程的专家组评估得分。自评估得分与专家组评估得分按一定权重,加权形成该承(分)包企业综合评价得分。
建立安全准入标准:电力企业经营主体公司综合评价结果,主要为110 kV及以上的电力工程承(分)包企业的安全准入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各相关单位综合评价结果,主要为本单位范围内35 kV及以下电力工程承(分)包企业的安全准入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实施专业管理咨询:根据经营主体公司和各相关单位评估结果,深入分析各承(分)包企业资质业绩、人员装备、安全质量管理等现存问题,为电力企业经营主体选用优质工程承(分)包企业,提供安全质量评价依据;同时,接受承(分)包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咨询,为其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搭建信息支撑平台
承(分)包安全管理系统,是安全质量评估咨询ACS管理框架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它以承(分)包工程开工、施工、竣工等全过程安全质量管控环节为基础,为安全质量评估工作提供审核、监测、分析和评估手段,提高安全质量评估咨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水平,实现承(分)包企业安全质量评估管理能力的提升。
实施成效
安全质量评估咨询体系,突破了原有承(分)包企业安全风险条块分割,以及关注面单一的专业管理方式,实现了对承(分)包企业全方位的闭环监督评估,避免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2013年,北京市电力公司累计对67家承(分)包企业的300余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了安全质量管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应用到公司工程项目招标管理中,为公司选用优质中标企业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关键词: 电业局 专业管理 全面物资计划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
全面物资计划管理理念是实现物资管理从边缘专业到公司核心业务的转变,是将物资全面计划管理目标与国网公司管理体系和省公司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使管理措施真正发挥效益;以科学思想指导制度建设,以制度闭环促使工作闭环,从而规范系统地建设和运行。用信息化再造业务流程,推行标准化,强调相互融合;始终坚持服务理念,以和谐执行提高效率。以人机互动纠错提效促进各部门执行的协调、协同合作。
2.管理主要目标
物资全面计划管理的目标是进一步健全物资计划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财务预算的协同,促进需求部门与物资部门的工作协同,提高物资计划的前瞻性、报送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和物资计划执行的准确性。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不断深化物资全面计划供应链全过程管理,建立快捷高效、保障有力的物资全面计划供应体系;加快构建协同共管、闭环联动的质量管理机制,提高电网装备质量;全面推行物资标准化,实现电网设备通用互换,为“五大”业务和公司运营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服务和推动公司“两个转变”。
(一)全面物资计划工作流程
1.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
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范围涵盖局生产、基建、营销、农电、信息、调度等项目部门所需物资和非物资,物资管理部门对需求单位申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开展审核。
2.批次采购计划的申报和初审
为提高物资专业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举办了物资计划管理培训班。包括物资管理专业知识、ERP系统及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国网公司ERP系统仓储管理编码规范、仓储信息化切换方案等ERP库存数据切换涉及的各项工作,为确保我局计划上报的准确率、完成率,提升物资计划管理同业对标指标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物资计划关口前移,在项目可研及设计初级阶段物流分中心就派出专责参加会议,从而掌握全工程所需物资计划,同时限制非标物料的选用。
在计划提报阶段,及时跟踪工程进度,掌握物资计划提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对工程项目物资漏报及早报现象进行监督。
建立与项目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实施主动服务,加强计划合规性审核,确保采购物资所属项目工程有安排、开工有核准、审查有批复,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项目前期物资需求环节和物资招标采购环节的问题。坚持执行物资需求计划“一上一下”预审制度,确保物资计划申报及时、准确、合规。
3.合同履约管理
进一步加强全面计划供货过程统筹管理,对每个批次计划所签合同交货期,制定三级预警制度,自合同交货期30天内启动预警机制,交货期在30天~16天内触及一级预警,向履约专责预警通知单,15天~8天内触及二级预警,对履约专责工程联系单,小于等于7天触及三级预警,履约专责建立预警跟踪记录,对于未入库的采用重点物资交货计划专项监控节点工作确认单。
强化物资供应过程管理,供农电系统业务人员在催交催运时,必须使用催交函,强化痕迹管理。建立正常的物资合同履约日常工作机制,使物资履约工作常态化,按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工作机制时时关注批次计划物资合同交货期。
对因工期不能按时接货的项目单位,采用《部门工作联系单》形式沟通协调分清责任,并通过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因厂家原因不能按时交货的,根据合同条款要求处罚。
5.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保证物资全面计划管理月度例会、周例会、合同履约及产品质量监督沟通例会定期召开,执行“谁的项目谁负责,谁的设备谁管控”的质量监督要求,强化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完善物资质量监督体系,深化落实业务单位质量监督责任和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责任。深入开展供应商绩效评价工作,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
6.推进仓储标准化管理
综合考虑“五大”业务的组织模式,物资全面计划供应特点、现有仓库布局等因素,分中心正在进行仓储规划编制工作。并开展仓库“账卡物”一致性的现场检查。建立先利库、后采购的长效机制,加快库存物资周转。
7.应急物资储备
结合地方自然灾害特点,物流分中心通过《部门工作联系单》与局有关部门和单位沟通,汇报仓库现存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征求防汛物资需求情况;从提高储备效率和降低成本出发,物流服务分中心确定了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分别与供应商签订了《通辽电业局应急物资储备框架协议》,建立了畅通的协作渠道。
(二)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对2012版物资同业对标指标召开宣贯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并对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评估与改进
(一)评估结论
推行物资全面计划管理是物资集约化管理的突破和创新。通过物资需求计划与项目实施计划的对接,深化需求部门和物资部门双向互动的计划共管模式,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施采购、签约、履约等各环节与计划的比对,加强计划执行管控。通过物资管理月度例会、周工作例会、合同履约及产品质量监督沟通例会的定期召开,重点工程项目物资计划及时有效供应,物资管理同业对标指标管控成效显著。
关键词:物资规范化供应体会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供电企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如何确保供电企业物资供应规范管理成为供电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供电企业物资管理要通过加大物资集约化和全过程管控,深化集中采购、供应保障、质量管控,持续需求掌控能力、资源统筹能力、指标提升能力,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物资供应服务保障。
一、供电企业物资供应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物资的目标管理
1.以物资计划为“龙头”。全面管控计划,加强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计划管理,执行统一标准,通过统一平台集中报送,做到全面覆盖、闭环管理,确保刚性。坚持物资项目储备管理,建立采购计划统筹管控,统筹采购计划与项目实施计划,在物资计划上报前,按照项目计划批准时间,设定物资需求计划上报时间节点,同时召开计划提报审核会,减少计划外采购,避免采购计划的盲目提前或严重滞后,确保采购适时,供应及时,确保所提报计划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全面提升标准化管理质量。按流程开展物料主数据优化、申请、增补,提高物料主数据使用的准确性,为公司物资全面纳入集约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所有新建、扩建工程的物资招标采购,在设备参数、场地、预留接口等条件许可下,全面应用物资采购标准;严格坚持固化技术参数,保证物资采购标准应用的严肃性。提前介入规划设计环节,从严把关,选用物资采购目录中的标准设备材料。对于因工程外界环境影响,选用非标准设备的项目,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核确认。
3.加强物资仓储管理。供电企业需要及时根据市场的发展,选择品质优良的厂家作为供应网络的成员,并为下属单位提供采购依据,降低基层物资供应工作的压力。对于仓库的管理,需要注重物资的验收、保养和维护、做好物资进出场记录工作,定期对物资进行清点,明确物资的使用和占用情况。
(二)物资的采购管理
物资的采购首先要考虑物资的实际用处,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物资的采购管理在物资功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当明确供电企业所有生产部门的需求,做好采购工作,确定物资采购和供应之间的关系。供电企业的电力生产,主要讲资金消耗在设备、材料及技术方面,电力在生产、功用和使用等,都需要通过设备物资完成。为了保障电力质量得到保障,供电企业在采购设备物资时,要注重设备物资的质量,即采购水平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电力生产的成本和造价,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物资的采购时,应当根据物资的分类制定采购计划,然后结合市场的变化,并对不同厂家的信誉、价格、质量等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最合理、最合适的物资。市场调查和厂家信誉比较是比较常见的采购方式,另外还有定点采购和招标采购的方式,这两种采购方式均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在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需要根据采购经验,针对c类物质进行提前采购,从而有效减少厂家和供电企业的供需工作量,同时也可以为供电企业减少资金的占用,这种方法为采购量分配优化法。
(--)物资供应管理。加强关键点管控。强化物资供应计划、图纸交付、物资生产、运输、现场服务等环节衔接管理,定期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供应商等,依据合同约定交货期及工程里程碑进度,评定供应计划刚性执行,避免造成物资需求、收货和履约风险。加大物资盘活利库力度。加强ERP系统上线和库存模块应用,定期组织库存物资清查盘点,库存物资全部纳入ERP系统统一管理,实现库存信息“一本帐”。
(三)物资的质量管理
如果一个企业无法保障物资的质量,则该企业就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般企业对质量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工作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其中工作质量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规范企业工作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精益求精,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产品质量管理,首先要进行生产车间对物资使用情况的考察,还要通过市场信息,进行产品价格和质量的比较,从而确保生产的正常需求。如今在我国供电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供电企业和供应商几乎难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因此供电企业要注重对供应商的考察,选择质量优、价格公道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对象,从而保障采购物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完善产品质量监督组织体系。建立由物资供应中心门牵头、相关专业部门密切配合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完善驻厂监造、抽检管理、物资验收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价管理四种方式相结合的监督模式,通过质量抽检、检查、属地巡检等多种形式,实现对产品质量监督的全面覆盖和对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控制。巩固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闭环管理体系。将物资质量管理贯穿设计、规划(设备选型)、采购(履约、仓储配送)、运维、报废全过程,形成以物资供应中心负、专业部门协同、项目单位支撑的齐抓共管、联动闭环的质量管控体系,从源头保证入网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延伸质量监督链条。严格执行抽检大纲、抽检作业规范检验项目,提高设备抽检的覆盖面,并应用于招标评审和供应商制造质量改进中,杜绝供应环节质量漏洞。通过通报产品质量问题和加强整改验收力度,引导供应商主动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二、效果分析
1.促进了使关键业务指标提档晋位。通过提高物资采购计划完成率、物资采购标准执行率、物资供应履约完成率、采购管控指数、物资质量管理完成率、仓储管理指标等指标,可以实现物资专业同业对标连续攀升。
2.促进了物资集中采购能力全面增强。实现建设项目储备与物资需求储备同步;建成重点工程的采购供应预案体系,实现物资需求计划与工程项目节点计划的衔接;形成采购计划统筹管控,实现物资需求“先利库、后采购”;避免采购计划的盲目提前或严重滞后,保证了采购适时、供应及时。
3.促进了物资供应能力全面提升。物资供应全流程管理实现了物资供应与项目建设有机衔接,物资合同结算单据审核流程得到规范和优化,与“五大”和人、财集约化的协同衔接,推进了物资合同集中结算、提高资金支付效率,提高了物资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物资供应保障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持续增强。
4.促进了库存物资“零积压”。按照“依法合规、实事求是、力求实效”的原则,加大物资盘活利库力度,降低了库存水平,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实现库存物资“零积压”目标,圆满完成盘活利库工作任务。
三、经验与体会
1.坚持全过程闭环,是实现物资精益化管控的基础
只有按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整合执行规范,才能保证物资管理体系协调有序运转;要优化完善物资采购标准、需求计划、合同履约、质量监督等业务流程,形成布置、落实、检查、整改的闭环管理机制,为实现物资精益化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2.形成常态化机制,是实现物资精益化管控的手段
只有对物资供应链各环节、全流程实施信息系统在线监控和预警,即时解决影响同业对标指标升级问题,才能最终实现“流程统一、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风险管控目标。只有细化供应商绩效评级标准,各层级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数据共享,才能提高运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 工程 会计核算
引言
对企业而言,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不断的涌现出来,做好对各种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保证企业各种工程的顺利开展,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多方面效益。
一、工程准备阶段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工程的准备阶段,采用“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分级管理”的核算与管理模式,理清职责所在,同时规定设专人负责,建立台账,明确进行成本核算的时间和检查、考核要求。根据企业统一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同行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特点的具体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手册。成立单项工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单项工程成本核算的监督、指导及考核工作,并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财务人员应知道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关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工程项目规模、项目用途、项目的预算及概算数等。尤其要注意对工程项目立项以及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围绕工程技术和项目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保证项目建议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以及工程进行的可行性等。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汇总,并提交给企业的管理部门。
二、工程实施阶段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工程进入实施阶段之后,会计核算需要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支出,减少资金外流的风险。并注意对工程预算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仔细分析工程预算和实际支出相关情况。严控制工程成本费用,严格项目预算管理,不断提升工程成本管理规范化水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施工费用,首先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上述确定的六项成本核算内容进行归集,能够直接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计算出该项工程的实际成本。将工程项目纳入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内容涵盖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其他费用等工程各个环节,强化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以预算控制工程成本费用支出和资金支付,形成完善的业务流程闭环管理。另外,做好对税金的核算,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照计税原理,加强税金管理。
三、工程竣工阶段的会计核算问题
工程建设完毕之后,会计核算人员要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做好验收和资产清点和移交等工作,及时完成工程竣工决算。要注意按照项目完工移交转资手续时间点要求,及时对完工项目进行暂估转资。严格规定完工项目结算、决算报告上报时间点,并及时根据完工情况督促业务部门进行尾款结算工作。并严格从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请示、竣工决算审批、竣工决算备案、技改大修项目决算管理等五方面规范竣工决算流程。对于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工程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待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
四、工程案例分析
现有某企业自建厂房一幢,工程准备阶段,购买各种所需物资花费5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85 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80 000元。经税务部门确定,计税价格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应计工资为100 000元,其他费用支付共计30 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针对整个工程项目,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核算处理:
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500 0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进项税) 85000元
贷:银行存款 585 000元
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500000元
贷:工程物资 500000元
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确定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借:在建工程 97 000元
贷:库存商品 80 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元
分配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100 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000元
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30 000元
贷:银行存款等 30 000元
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成本为:500000+97 000+100 000+30 000=812 000(元)
借:固定资产 727000元
贷:在建工程 727000元
五、结语
在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计核算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工程会计核算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从准备到竣工的整个阶段。因此,企业要注意做好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以更好的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杨炜岩.关于工程分包实务中会计核算流程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255-255.
[2]王新琴.关于工程经济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沿革和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1,(9):340.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ower infrastructure financial control risk also more and more big; Reduce the cost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st control, the final accounts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links such as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analysis, for we exchange.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 sugges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设一个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的一流供电企业;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必须利用基建财务对工程建设计划执行过程所体现的资金和资金运动进行科学的、严格的核算和监督,为制定基建计划、考核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加强基建期间的财务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一、电力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财务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力企业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中因索赔、征地等客观困难的存在,十分重视项目建设工期管理,把工程按时竣工投产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太重视工程财务核算管理。而科学的工程财务核算工作能够从整体上促进电力企业基建项目建设与投资管理,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个别电力企业在基建财务核算中,完全以历史经验来作为未来和现在评判的主要依据,循规守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未能参照工程概(预)算书所列的单项工程,设置“专项核算”明细反映各建设项目的各单项工程成本费用发生数,不利于工程成本查询与控制;二是会计核算不清晰,未能按项目核算、归集工程成本,存在成本混合入帐,成本归集口径与批复工程概(预)算书不符、与工程现场实际发生成本不符情况,给后续工程竣工决算、资产管理带来问题;三是基建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在电力企业从业的基建财务人员会计理论水平普遍较高,但在工程项目建设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不了解工程项目现场实施与管理情况,对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建设等相关知识了解不浅,较大程度地制约了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造价控制环节存在问题
在电力企业内部,基建项目造价控制一般以工程建设部门为主、财务部门为辅。但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门,应充分发挥好财务监督作用,严把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工程决算审核关;促进企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服务。
在当前基建财务造价控制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程类合同签订前审核把关不严,因部分基建财务人员对国家招投标法、合同法等知识掌握不够,对上级公司合同模板管理要求领会不深,时常出现对未按规定招标的合同、未使用上级公司合同模板的合同也未能提出否定意见,存在合同管理风险。二是资金支付审核把关不严,工程项目资金支付通常包括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等,因基建财务人员未能了解工程项目现场实施情况,对工程建设部门报审的工程款支付申请只能从书面资料上鉴别其工程进度真实性,甚至存在因个别财务人员因工作责任心原因对未按合同进度支付款项的情况也能审核通过,存在资金支付风险。三是工程结算审核参与不够。基建项目在竣工结算阶段编制工程结算书,通常以工程建设部门与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审核为主,工程结算书经相关部门签证后,送交财务部门作为工程结算款支付与结算的依据,财务甚少发表意见,财务部门参与度不够、监督不力。
(三)竣工决算环节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基建项目竣工决算管理是实现基建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竣工后移交资产的管理。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对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编制质量与编报的及时性方面加大了考核管理力度,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程整体投产后,相关工程费用未能按时完成结算,影响了工程竣工决算编报的进度,导致项目竣工决算报告未能按时完成编报与审批手续,拖延了资产正式入帐时间。二是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编制质量参差不齐,因基建财务人员素质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给工程竣工后移交的资产管理带来困难。
二、加强电力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规范工程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1.大力健全工程财务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财务部门应全面承接国家财经法规及上级公司管理要求,适时修订、完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财务管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形成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的机制。
每月由各归口部门结合工程进度、企业各项费用发生情况等上报资金计划,财务部门结合资金来源,合理安排资金预算,报预算小组或企业领导批准后执行。
3.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按照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每月应上报完成工程量,经工程监理部门认可后,由基建处负责审查,根据审定的工程工作量完成情况,上报基建处长审批。基建处长根据资金情况报企业主管领导同意后,确定拨款额度。
4.工程决算时,应根据经审计的决算书,基建部负责预算人员和工地代表作为经手人和验收人签字后,经基建部长、企业主管领导逐级审批后方可付款。
设备及工程材料款的支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由施工企业和基建处驻工地代表验收合格,基建处长根据资金情况和合同的约定审批。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发票须经工地代表、基建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逐级审批方可付款。
6.质量保证金按施工合同约定比例或质量保修合同规定的比例提留,在质量保证期满,由公司归口部门出具合格证明,财资部门按合同规定条款支付。
7.要严格控制基建管理费支出。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须公司领导审批。
8.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按期与有关单位对账,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减少资金占用。
[关键词]经济效益 内部分析 思考
前言
为有效发挥内部经济活动分析服务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突出对核心经营业务的分析和评价,深入开展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效益性所做出分析和评价,为实现公司全局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通过审查电力工程单项服务合同的签订、实施、结算全过程,客观评价经营单位领导班子和项目经理的决策、管理、控制、经营能力和水平,促进公司技术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公司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是公司实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目标的需要,有助于公司制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率;三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是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增强公司经营活力的需要,有助于公司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自主快速发展;四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有助于制约片面追求高速度,扭转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五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为公司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促进公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电力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经营特点是:合同额(收入)包死不变,人工费通常占总成本的50%以上,办公费(含低值易耗品)及差率费各占10%左右,影响效益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工期。分析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分析重点:
1、从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及考核指标、控制措施的实施,到考核兑现及评价的全过程做出总体评价。重点审查分包成本、房屋租赁费、中介费、咨询费、低值易耗品耗材、车辆费的真实合理性、劳动力资源利用效果等,评价考核指标的完成率,促使经营单位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审查合同价款结算和资金催收情况,促使工程项目部加快合同款催收和合同结算工作,有效防范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审查工程项目部人工、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效率情况,促使工程项目部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人员超编,压缩非生产人员。加强计算机等管理设备和工器具的投入,充分利用设备资源,确保项目资产配备合理有效。
4、审查项目部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促使工程项目部的决策、管理和控制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违反制度必追究的闭环管理流程。
5、审查项目部的工作业绩,归纳项目管理的亮点和经验,验证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发现项目管理的漏洞和风险,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
三、内部经济效益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持续提高现场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既有利于提升公司技术服务管理水平,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有益于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人工成本的最大节约,解决合同履约成本大幅攀升的巨大矛盾。坚持以人为本、人人是金的用人理念,通过采取上岗人员集中培训,分层次专业培训、师傅传帮带、自学取证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全局意识,是全面落实合同义务,实现对业主单位承诺的的基础。尽管公司每年都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员工素质教育,但效果不甚理想,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公司长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2、贯彻和完善工程项目技术服务手册,推行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模版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从事现场技术服务的人员构成复杂,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参差补齐,必须通过遵照已经成型的服务手册执行统的执业行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服务手册体系,增强我们在电力建设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付出艰辛的工作。
三、内部经济效益分析工作的思考
1、高度重视合同份额的含金量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前提
市场开发是施工管理企业的龙头和生命线,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合同效益的高低,市场开发部门责任重大,开发中要充分筛选和评估市场商机,淘汰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工程项目,尽量多签一些合同利润空间大,合同条件优厚,合同风险较小,合同付款公平合理的项目,是提升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2、合理地编制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对于已中标的合同项目,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技术服务大纲,编排工程进度和现场工作人月数,编制项目管理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作为工程项目部考核和效益评价的标准。
3、突出服务是做好内部经济效益分析工作的保障
提高效益分析工作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服务公司发展和稳定大局,突出重点项目分析,促进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落实整改措施是增强公司经营活力的保证
分析的目的在于规范,在于提高,在于促进,落实分析整改措施,运用分析成果,及时提醒和督促被审单位落实分析整改,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的管理行为,促进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
【关键词】:项目后评价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后评价通常在项目投运并进入正常阶段进行的。它的内容包括项目决策与建设过程评价、项目效益后评价、项目管理后评价、项目影响后评价。从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角度来看,项目后评价是对已建成并投入生产使用的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决策,采用合适的评价尺度,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审批决策、建设实施和生产使用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从而判断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它不仅对项目有论证和评价作用,还包括监督、控制、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提高未来项目投资管理水平等作用。
实际上,项目后评价的目的是对已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功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目前,后评价体系正逐步改进完善起来,各个油田也相应增设了后评价部门或专职人员。正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和规范,为“实现投资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勘察、设计、建设、监理和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发挥着其作用。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
根据《中国石化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后评价的内容和工作程序。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决策及建设管理后评价、项目实施结果后评价、项目经济后评价、项目影响后评价、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油田地面工程后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决策过程后评价、实施过程后评价、生产运行后评价、技术适应性评价、投资评价以及安全、环保、节能灯专项评价。主要工作程序大体分4个阶段:确定项目、调查研究、评价和编制报告、改进措施。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没有将后评价和前评价区分开来,一些后评价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对前评价的重复。项目的前期评价—可行性研究评价,其主要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主要通过技术分析研究项目预期效益,以确定项目经济是否可行。后评价则是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和运营,通过分析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决策和管理水平。
后评价系统的独立性不够。项目后评价容易受各方面的影响,致使一些数据“失真”,从而使其结果失去实际价值。
项目选择有人为性。一些项目在实施以后,效益不明显或者没有达到前期评价的预想,而使得业主认为不去选择,选择后评价的项目都是效益较好的。
项目后评价数据收集比较难。后评价单位接受任务后,收集项目相关的信息比较困难,很多业主单位因为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也使得相关单位配合不力。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改进措施
加快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建立一套后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编制规定、后评价单位、后评价人员的上岗、培训以及后评价项目的评审结题等等。
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后评价部门。由总部牵头,成立后评价管理领导部门,各油田成立相关部门或配备专职、兼职人员。各相关部门(如:财务部、计划部、市场、运营管理部等)相关人员参与。
搞好现场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对项目后评价影响很大。要从项目启动开始,对项目数据和资料进行归档。在后评价时,评价人员要切实搞好现场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
加强培训,建立一支后评价队伍。加强后评价单位的资质的管理,对后评价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每年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交流,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后评价专业人员。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后评价案例分析
项目概况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在河南油田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开发和增油效果。本项目在污水配聚基础研究与现场先导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污水“催化除硫”处理工艺技术,对净化污水进行后续处理,以满足污水配制和稀释聚合物母液的要求。同时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节约干粉用量、节约清水资源、减少污水外排、减少环境污染等。该改造项目于2011年2月18日开工,2011年11月11日竣工。
投资分析
可研上报投资2122万元,集团批复投资190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847万元。与批复相比,节约投资60万元。该工程的实际投资控制在概算内,项目全过程中资金控制效果良好。
环境影响后评价
可研设计水质指标含硫≤0.5mg/L,项目实施后,经过检测,脱硫塔出口平均含硫0.03mg/L,注水罐出口平均含硫0.11mg/L;投产前生化外排水量3000m3/d,实施后仅仅为200m3/d;另外,母液粘度下降40%~50%,井口粘度上升10%,节约清水资源83x104m3/a。
评价结论: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认为项目实施后每年节约清水60x104m3/a,可降低运行成本8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2.38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项目投用后节约清水83x104m3/a,实际效益1051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为1.81年。项目效益非常可观,其做法也值得推广和应用。
结束语
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经济效果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总结,使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深化对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进而达到项目定位准确、实现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目前,各个油田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老油田,面临成本增加、投资改造受限等各种原因,使得企业不得不谨慎决策。要合理利用项目后评价的项目建设经验总结和借鉴的功能,指导和提高后续投资项目的效益发挥。结合油田地面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要不断完善改进后评价系统,将评估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评价指标的数据信息、评价方法、相关先进技术以及数据库等统一融合起来,真正实现后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马颖,宋煥斌。 石化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2S)
1当前电力客户的业扩工程主要是由客户经理负责
包括VIP客户的全面管理,客户经理全面负责的制度,有好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客户经理对大客户缺乏全方位的认识,对大客户的价值认识不清,对大客户的需求和整个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全面,以至于营销服务还开展的不到位,不能对大客户进行主动高效的营销服务,营销意识不够强。在对大客户的服务中存在着方式方法不够灵活,解决问题简单化、表面化,服务标准与规范缺乏精细化,尤其在服务技巧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2电力行业大客户业扩工程复杂多样
所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尤其在一些城市重大业扩工程项目中,有关送电时效性往往要求比较高,这时需要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协调配合,在协调配合中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些部分只从自身利益点出发,以点代面过多考虑本单位本部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加上各部门分工不够清晰,程序不够详实,一遇到关键问题就会出现各部门纠缠不清,不能明确分工的问题,这样工作效率就大大降低了,而且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在客户群中的形象。
3电子大客户业扩工程的管理要落到实处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有了管理的精细化流程,实际工作中要按流程执行,现在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纸质的流程是一套,执行方法各自又有一套的问题,这在工程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方面,就表现出很多问题。比如,大部分沟通协调是采用传统纸质的方式进行的,这在流转过程中会有间隙,出现中断;流程和环节的确是精细化了,但是支撑流程顺畅进行的技术手段不足,至使外部联系存在可视性不好的问题;这就会导致流程出现脱节,流程之中的在途径客户比较多,这时一旦出现问题不好检查;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整套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大客户服务,加之部门之间协同不利,配合不到位,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各部门及时共享,这就对整体资源的整合造成很大困难。
二如何完善和提高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的管理
1确定电力大客户供电方案
确定电力大客户的供电方案是业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供电方案对于电能计算、电网安全、系统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应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当地电网规划、用电需求以及当地的供电条件等因素确定,满足安全、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的要求。(2)统筹兼顾,不能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而不顾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要选择让企业能够稳定发展的方案。(3)依据供电地点的供电回路数及容量等系列因素,选择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4)要考虑季节和负荷分散等因素对客户的高峰用电和空载、轻载运行带来的影响。建议增设变压器,减小单台容量的形式,实现电力经济运行。(5)应考虑到客户的特殊设备,将谐波对电网和客户的危害重点考虑。
2加强客户经理的技能培训
逐步提高业扩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培养善经营、会策划、有技术的德才兼各复合型人才。定期组织座谈会,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团结氛围。同时,树立客户经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巧熟练融入目常工作中3建立透明、简捷、规范、高效的业扩工程管理流程,抓住节点管理、动态管理和闭环管理。(1)业扩工程受理后,客户经理与客户沟通确认现场勘察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根据客户的用电类别、用电规模以及现场供电条件,对供电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调查,初步提出供电、计量和计费方案。(2)根据接入线路设计容量及负载率、客户近期用电需求及远景用电规划,编制典型供电方案,同时进行“三审”,即供电必要性、供电合理性和供电可能性审查。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