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技术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现代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510-02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应用越来越多,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计算机技术能够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式,将现实中的诸多事务流程进行简化或者自动化处理,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2]。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是信息社会中传播和生产信息的基本工具,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所以,现代计算机教育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发展,针对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做出调整,并改善教学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技术水平,从符合现代信息发展的方向探索新的教育模式[4]。
计算机教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水平,并且计算机教学承担着促进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责任[5]。计算机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计算机教学的背景,并且能够分析存在教学问题,能够从教学课程中探索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推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6]。关于计算机教学的研究,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学的意义及存在问题,也有诸多学者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改进教学方法。该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当今先进的教育思想,分析了现代化计算机教学模式,针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为未来计算机教学提供良好的参考。
1 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教学有着特殊性,它需要紧密的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就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教学中,计算机教学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1 教学缺乏实践,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科学技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良好的提升。在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作为基本教学方式,并且在考试中也单纯的采用笔试的方式,不能真正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并且实践教学中缺乏规范的设计,导致实践与课堂教学内容差异较大,不能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的提升。
1.2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存在被动学习现象
计算机科学逻辑性强,专业术语需要系统的学习,在学习中对学生学习动机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学生也表现出对学习的厌倦,这就引起了部分学生不能学好该课程。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直接影响因素,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求知欲,在遇到学习困难中更加努力的学习。现代教学强调学习动机培养,然而,大部分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未意识到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也没有制定有效地培养方式。
1.3 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缺乏有效地教学能力培养系统
针对大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都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累积,对于新入职或者工作几年的教师,不能很快的适应计算机教学。同时,大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缺乏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不能通过有效地教学能力培养系统提升教师水平,这就导致了学校内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
1.4 缺乏有效的考核系统,学生不能掌握自己学习情况
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布置作业或者给予一定的测试题目,这就导致学生缺乏自我学习认知,并且,在学期末的考试也不能全面的反应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反映了学校在学生学习中缺乏有效地考核系统。
1.5 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不能适应教学发展
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学中重要指导,在大部分学校中缺乏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不能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导致教学水平提升难度大。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计算机教学中必须采取新的教学理论,这些是影响将来计算机教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 计算机现代化教学模式分析
基于现代教学现状的分析,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教学过程主要指从预习、授课、复习及考核整个过程,教学对象则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根据具体的分析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2.1整体化的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实际上就是从过程上控制整个教学活动,让教学更加的规范,学校也能够更加有效的管理教学。针对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整体化的教学流程包括:
第一,课前预习提示。针对计算机课程,教师应在本节课完成后对下节课程的学习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前就能掌握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应为课程预习提出主要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明确学习重点,也在学习中能够重点学。课前预先提示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难度,教师的适当引导就能起到积极地效果。
第二,规范的课堂讲解。为了帮助教师更好的控制课堂内容,在计算机课程讲解中应让教师设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根据大纲并分配相应的教学时间,在大纲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讲解知识点要尽可能的详细,并且制定的教学方案要经过有资质的教师或者领导进行认证,最终讨论中符合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同时,讲课中要适当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讲解速度。
第三,课后复习及总结。经过现代教育研究理论证实,在完成课堂学习时进行知识点总结及记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完成授课后,教师应对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记忆,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方便今后的学习复习。在完成一阶段的学习时,应专门设立总结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详细总结,建立有联系的知识网络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相关扥知识点。
2.2 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理论形成了诸多有效地教学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计算机现代教学中,应积极的借鉴相关理论,并将其作为教师进行授课的指导,主要的先进方法包括:
第一,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此任务的过程中来达到教学日标任务驱动教学小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以任务为线索,其教学内容由多个精心设计的任务来组成。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该理论,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最终总结出学习的重点。在实施该教学方法中,需要注重任务的引出合理性,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经过分析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学过程就要围绕教学任务展开,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进行学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
第二,行为导向法。行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一途径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行为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最求最佳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行为导向在课堂的实施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实施具体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以“故事中人”的角色与学生进行互动,融入课堂,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交流,将授课转变为讲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目的,根据计算机教学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并促进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以典型的内容成立案例,让学生进行问题剖析,形成求解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案例学习后进行详细记录学习过程,总结所学成果。通过采取案例教学法能够极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能够在案例学习后获得成长。
3 总结
计算机教学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未来我国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保证。计算机教学必须机密的联系教学实际,通过研究存在的教学问题形成专门的教学方案,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计算机现代化教学模式能够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实现教学面貌的改革,以更佳符合教学的模式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从而极大地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爱兰.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 2010(26).
[2] 李鑫.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3).
[3] 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4] 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 2001(4).
关键词:微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支持服务
一、课程介绍
1999年,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自试点以来,作为工科主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便一直开设。《微计算机技术》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微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等相关课程而编写的教材,主要内容是:1.对微计算机系统进行综述;2.讲述Intel 8086微处理器内部结构、总线周期及其操作过程;3.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概述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概念;5.介绍微处理器常用的接口芯片;6.介绍微计算机的接口技术;7.介绍总线系统;8.介绍高性能处理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懂简单、完整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和整机系统组成,以及计算机部件连接关系和运行机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入门性知识,掌握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能。为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材特点
电大开放教育《微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文字教材为清华大学马群生主编;实验指导书《微计算机技术实验与辅导教程》为清华大学仇玉章主编。整套教材内容多、知识点多、专业术语多,对开放教育学生来讲,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作为基础不牢靠的开放教育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2.教材处处无重点,处处是重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3.实验条件差,动手能力弱,导致整个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讲授上,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三、学生特点
首先,电大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行大专层次的学习时,并非一定是计算机专业,因此,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其次,《微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在开设时间早,一般会选择在第一学期开设。第三,电大开放教育绝大多数学生是在职学习,存在着严重的工学矛盾。所有这一切,都导致《微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通过分析《微计算机技术》教材发现,虽然课程整个教学量是非常大,但是总结出来,全书实际由三个部分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理解常用的简单计算机外部设备和计算机总线;了解计算机接口技术和先进的微型处理器。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删繁就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1.考虑到电大学员的特点,课程教学重点放在通过教学软件动态演示和介绍微处理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能读懂,能明白程序运行过程为重点;3.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实物进行讲解,尽量变抽象为具象。
五、教学形式改革
1.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结合《微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学习形式上,提出了以章节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根据章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别采用集中面授辅导、定时网络答疑、小组讨论学习、个别化辅导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2.积极进行主要教学环节改革。制定和完善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全程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以期末考试“双及格”为抓手,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全程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注重课程教学形式的探讨。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将一个教学班分为三个教学小组,分别采用“导学网络型”、“导学网络面授型”、“导学面授网络型”三种课程教学课型。4.不断坚持完善教学支持服务。通过自身经验,逐步建立了信息助学、条件助学、方法助学、解难助学、服务助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增强信心,顺利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
六、体会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1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地位也随之而来。计算机专业英语是我们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内外最新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工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IT工作人员,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都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既精通计算机专业技术又熟悉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也应运而生。因此,能否学好计算机专业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计算机行业的人才质量,因此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显得非常必要。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普通英语主要侧重语法、语义等的学习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应当注重重复听、读、写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奠定厚实的基础。而计算机专业英语则不同,它主要对普通英语中的语法语义等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计算机专业英语严谨、客观、准确、精练,专业术语和缩略语较多,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和名词性词组使用比较频繁,祈使句和被动语态使用较多,最主要的是它的“日新月异”,及与计算机技术的不可分割。
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3.1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缺乏学习兴趣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招生数量明显上升,而生源质量却显下降趋势。以理工科学生为例,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般,而英语基础差的特点尤为明显,绝大多数学生都对英语的学习缺乏积极性,认为英语和自己的专业无关、无用,将英语学习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上,学习效果不好。以我院为例,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由于招生途径不同,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而中专毕业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短,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单词、句子,听、说、读的能力都比较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把对英语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甚至有畏惧心理,还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3.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上课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又非常广泛,一般都采用了普通英语教学模式,先认识单词,再翻译课文、练习口语,最后通过课后题巩固所学知识。不同的是专业英语涵盖了较多的专业词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英语基础不同,对学生实行了“一刀切”,缺乏了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学生感觉计算机专业英语就是比普通英语多了些专业词汇的英语,基于学生对普通英语被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对专业英语也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
3.3教材缺乏实用性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工具应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我们现在所选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材料大多偏重理论,实用性不强,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语法较多,侧重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这些能力在计算机技术中的运用,这就使得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4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对策
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我国高职学生的学习专业英语的现状,总结了如下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的畏惧感和不自信,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的简单应用帮学生的重拾自信。如:提问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学生会回答:Communication。问:我们系还有什么专业?学生回答:Electronics、Network等。问学生所用手机装的是什么系统?学生会回答:Android或IOS。此对话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会单词“系统”用英语表达是“system”。学生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如果学生能够流利地回答时,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赞扬。通过这些简短的对话,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如此的实用,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而且自己也可以很轻松地学到很多东西,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于是重拾自信。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适当变换学习形式,如课上可利用单词接龙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布置学生学习专业软件的英文版并将学习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定期举办英语辩论赛等,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4.2调整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快速获得国内外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更是大势所趋,培养既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机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英语的特点,使专业英语更好地为计算机技术服务,如在课堂中设置以专业为主题的情境对话;提出当下流行的某计算机技术,同学们围绕该主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多元考核体系,使考核结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平时成绩(课堂出勤、回答提问的情况和上课状态)占20%,专题活动(平时举办的英语辩论赛,情境对话,专题讨论)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改变了传统的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的考核方式,避免学生寄希望于期末考试的考试重点,而忽略了一朝一夕的课堂积累。使学生在整个学期的每个环节都很认真、积极地去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获得丰富的专业英语知识,更能取得优异的期末成绩。
4.3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专业英语主要运用普通英语中的语法语义等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来学习专业知识及英语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应当注重先理解再在专业领域中运用,所以选取教材时要注重职业活动导向性,选取难易适中,实用性强的教材和课外资料,并督促学生多读:读词、读句、读文、读课外资料(可通过角色演练等方式);多用:用专业文献、用英文软件,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确定下一步的学习方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中学习。任何一本专业英语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师的教学要求,更不可能包括所有计算机领域中的所有最新技术和最新名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或者选择更适合教学的新教材或者在原有教学资料的基础上更新内容,将当下最流行的新词和新技术填充到所使用的教材中。
4.4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首先,提高师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语言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严肃而不古板。要懂得鼓励学生,尊重学生,认可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做一个道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这样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化学生;其次,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践行新的教育观念。要积极学习并理解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践行新的改革精神,成为真正的新教育观念的领路人。最后,钻研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跟得上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要不断学习、钻研现代专业理论,完善知识结构,运用新的教具教法辅助教学。作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师更应该计算机专业技能和英语知识兼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时刻充实自己,多参加相关的会议和培训,多看新闻,了解当下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多读计算机技术的英文文献,从多种途径提升专业素养。
5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更是越来越苛刻。因此只有不断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教学策略的探讨在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专业英语真正运用到专业学习中,充分发挥专业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作用,同时在应用中调整未来学习专业英语的努力方向,真正地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英语相辅相成,促进我国计算机行业稳定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香元,李坚.从学生角度谈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9(4).
[2]郭涛.计算机专业英语[M].第一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
[3]李晓堂.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多元方法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92.
[4]张志纲,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J].教法研究,2008(7):114.
目前,有很多的学校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不够重视,认为计算机专业可有可无,对计算机的发展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就导致了学校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上的设备仪器也是投资不到位,这样计算机上的硬件还有设备设施,都不能够满足学生实践的要求,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到计算机的最新知识。另外,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有些根本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上来授课。这也就大大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因为他们自身对计算机教育了解得不够透彻,全部都是看着教案给同学们讲解,丝毫没有考虑到学生有没有真正懂得,这样也就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计算机技术的需求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媒体应用发展到图片的处理。从仿真到现在数字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工厂、办公、生活方面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遍布在了生活及应用的各个方面。此外,计算机在程序控制和远程控制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利用硬件做基础和通过远程具有的监控功能,及时对错误的信息进行反馈,与此同时再把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反馈的信息进行操作了。这不仅能减少工作任务还能减轻工作难度。虽然,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让人们在生活方面和工作需求上得到满足,但是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在很多领域上计算机技术也要不断提高。
比如,在系统的控制中,一般的远程操作虽然能对工作任务有所减少,但还需要人为操作,费时又费力。所以,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所认同并渴求的都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概念。因此,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了计算机技术发展和需求的根本。言外之意就是说,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方面一定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以便能及时开发更好的技术立品,从而满足人们在生活方面的要求。
三、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一种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显现出不同方面的教学理念。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教育就是教学,也是教育理念在教学方面的不断体现。对于计算机教育来说,它需要的教育理念是需要与社会现实匹配。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要想继续发展并不容易。虽然人们已经认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理念,但是要想真正地实现还需要过程。
智能化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教育也要提倡这个理念,并要求学生们提高对计算机智能化的了解。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社会的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刚刚起步的那些技术已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促使人们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人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即使每年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但在就业方面缺乏很多经验,更找不到好的职位。所以,只有掌握更高端的计算机技术才是主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方向感和危机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也能找到方向并且有目的地学习。所以,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也影响着计算机的教育理念。在大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先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掌握理念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有所突破。
四、总结
关键词:中职 专业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法
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广泛的知识面,拥有良好的计算机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中职《计算机技术基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学生其教育目标是不同的,对于专业的学生来说,它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时要树立以应用为目标的思想,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技术来掌握。教学实践证明,专业的不同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不同的需求,而且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也会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不同的需求,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其会有不同的需求。通常中等职业学校会有很多个专业同时在开展《计算机技术基础》这门课,而且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如电子商务类专业以网页制作为主;商务与文秘专业以中文的排版课程为主;工艺美术或动漫设计类的专业以平面设计为主;机电类专业以开设CAD课程为主。那么计算机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呢,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选择源于教法要领的掌握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其选择是否妥当,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同的教法对于相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效果,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也决定教师在选择教法时有不同的侧重。
以分层教学法为例,在实际运用中,一些教师会根据教学生在入校时的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具体的做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入校时所进行的模拟考试加以判断,并以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指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考核标准的制定。对于中职生来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情况,教师在确定内容上也试图选择那些实践性强的内容以及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容。如按照中职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规定,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办公组件、Window操作系统、Intemet以及PowerPiom等,之后再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分层教学而言,要掌握好四要领:第一个要领就是编组,实践证明编组的科学与否是有效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笔者在实践中通常是依据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因素等编成A、B、C三个组。其中A组学生需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纲所提出的基本学习任务及教学目标;B组学生需完成略高于A组学习任务及目标;C组是基于A、B组要求之上,突出特长的学生。当然,在实践中A、B、C三组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可以进行上下调整。第二要领是分层备课,这是有效实施分层的基石。笔者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在充分透彻地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选择、优化和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方面进行备课。第三个要领是分层授课,这是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必须要能根据所授对象确定授课起点,准确地处理好相关衔接性的知识,从而保证所设置的分层教学目标得到落实。第四个要领就是分类指导,这是分层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此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中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教法,就是“任务驱动”,其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丰富,过程有趣且具有挑战性。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中的应用,笔者感受最深的体会就是“任务”的设计。教师在任务设计时,既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兼顾其接受能力,以及教学目标。如在Flas制作的任务教学法实施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既简单又易懂。总之,对于任务设置,我们应当坚持难易适中、兼具新颖的原则。在自主探究或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笔者的实践体会是不要全盘托出,要将一部分知识点留给学生在探索中去完成,进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在Power Point动态效果制作学习中,任务是《我最喜欢的……》半开放式的命题。这样通过放开任务的限制,使学生在自己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能进行发散性思维。
二、有效选择源于学生需要的掌握
人的需要如按作用进行分类可以分成生存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按需要的性质可以分成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按需要的实效性可以分为现在的需要与未来的需要;按弹性可以分成无限性的需要和有限性的需要;按范围可以分成个人的需要与集体的需要,等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教授对需要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五种类型:第一个是生理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假使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已基本上获得满足,接下来就会出现新的需要定势。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欲望。第三种类型是社交性需要,它称为归属与相爱性的需要。研究发现,第一和第二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性需要就成表现得非常强烈。例如,希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信任与友爱。第四类型的需要是尊重需要。人都有着这样一种愿望和需要,即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人将会具有持久的干劲。第五种类型是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人们都希望能够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符、相称的工作内容,从而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这两类需要的关系表现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但是,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是支配地位的。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及岗位工作的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教法,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技术基础》属于工具课程之一,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其最为基础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较为熟练地使用一种或几种办公软件,能够知晓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等内容,所以教师要依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方法。
三、有效选择源于对课程准确分析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教师对对本课程有了准确科学的认识和分析后,就可以有的放矢进行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了。
四、有效选择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反思是拉丁语词“reflectere”的派生,其意是指“专注于过去”。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反思”这一概念,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信念、假定性的结论所采取的积极、坚持不懈的考虑活动。我国古代就早有关于反思的论述:“思之不慎,行之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
一般来说,反思教学实践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问题的认识与反思,我们教师只有澄清了问题、界定了困难,才能更加明确教学的目的;第二步是拟定问题的反思计划,有效的计划能为后续的反思与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步是资料的批判性分析与评价,教师通过理性判断加以选择,最终形成有效的、正确的教学行为。基于这三个步骤,本文梳理了反思的策略,主要有总结法、录像法、对话法、行动法和档案法,具体如下:
(一)总结法。总结法所总结的对象是自己及他人的教学实践,即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所见、所闻、所行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反思。反思内容需要教师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定。一般而言包括教材的选择、学生的反馈、教法选择与运用、关键事件等。例如,关键事件的反思,是指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其可以是一堂成功的课,也可以是一堂失败的课,还可以是一次师生矛盾的冲突。在总结法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进行事件的记录,要善于关注对自己的内心变化。
(二)录像法。录像反思法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录像进行有目的性的反思。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教师是以一个旁观者身份进行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反思有效性。此法实践操作的基本程序为:上课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评价,修正教学。录像法需要第三者的介入,因此操作起来略有麻烦。但是,如果教师能将学生调动起来,参与到录像中来,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话法。对话反思采用的执教者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的反思形式。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授课教师直接获得听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执教者也通过自己教学行为的剖析,实施自我反思。此方法的操作程序一般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执教教师围绕某一研讨主题上课,其余教师课堂观察;第二步,课后执教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的依据;第三步是执教者与听课教师间的对交流;第四步是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教学设计修正。
(四)行动法。行动研究是自我反思方法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一难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途径、方法进行分析及设计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此反思方法的实践步骤也包括四步:第一步研究问题的确立,途径是通过反思他人或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来获得;第二步是围绕所要研究问题,收集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制订行动方案;第三步是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第四步是收集研究所获取的资料与信息进行反思报告撰写。
(五)档案法。档案法是档案袋反思法的简称,其特点是采用填写档案的形式促进教师反思后的成长。档案袋的建立过程是教师对自己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积累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评估、自我教育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法已经由原有的纸质载体发展成如今的网络化,更为直观的档案资料促进了教师反思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不同专业教学法选择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学生的变化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也将随之变化,关键是教师要积极地面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叶伟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12).
[2]李巍巍.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讲授计算机课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5).
[3]李凤霞,阎艳,李仲君.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面向应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1).
[4]吕慧,张伟艳.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3).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是在1946年诞生的ENIAC,自此以后。电子计算机由于其优越的性能以及其极快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先进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开始配备并使用计算机来协助办公,英特尔处理器以其优越的性价比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在1982年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使计算机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自此以后,计算机在一些较小的企业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得到了应用。计算的发展从诞生到现在虽然仅仅不到70年,但是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并且计算机技术逐步被应用到社会发展得每个层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现今的进算计技术较为成熟,计算机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计算机的发展正在朝着微型化、网络化、人工智能化、技术多元化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适应社会各个部门的专业化需要。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在逐步的进行更新换代,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正在适应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2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办公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被用到办公中去,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充分的使办公需求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使办公效率明显加快。
2.1办公自动化
我们经常说的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指的是办公的内部事务性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以及办公信息实现自动化处理的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衍生物。办公人员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各种网络通信设备和办公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送、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办公人员就可以根据需求将个人办公系统、公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集成到指定的统一网络中,使之实现信息的共享提升办公效率。我国的自动化办公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办公自动化极大的提升了办公效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办公自动化正在趋向于智能化。
2.2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目前在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主要还是体现在图文的处理方面,我们日常处理文字、数据所用的Word、WPS都是用来处理文字、图画的软件,这些软件对文字进行编辑,对文字的版式进行处理,并对编辑内容进行打印等操作,提升了办公效率。计算机在办公方面的应用还体现在数据的处理上,例如Exal等软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目标数据进行筛选、排序等,实现了办公中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办公人员还可以在计算机上设计自己所需要的表格、并根据需求对表格进行修改处理和制表等操作。多媒体技术也在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再办公过程中对图像进行有目的的修改,还可以根据需要发送语音传真,多媒体技术还被应用到综合业务数字网、多功能多媒体应用站中去,使办公更加现代化、高效化。计算机技术在近几年还被广泛应用到了各种会议中去,视频会议就是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会议的双方虽然不在同一个地点,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可以实现双方的面对面的交流,会议的内容也能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应的汇总、判断决议以及打印会议总结报告等,计算机技术在视频会议中的应用,节省了开会的成本和时间,极大的提升了办公的效率。
2.3如何应对办公自动化过程中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行业的办公人员必须不断地提升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业人员要积极围绕社会以及行业的需求,不断地提升计算机的理论和实践性应用,以满足各行业的自动化办公需求。在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过程中,要积极进行计算机办公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注重办公人员计算机使用技术的培训,企业要加强与高校或者其他计算机培训机构的合作,使办公人员能够在自动化办公中游刃有余。办公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积极学习一些计算机技术,例如常用的办公软件以及各种操作系统的使用,软件的安装启动以及使用、电子邮件的接收以及发送等基本操作。
3结语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教学 有效策略
初中计算机教学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热情以及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和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为目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创新思维。为了有效的运用有限的时间实现计算机教学任务以及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对于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的探索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探究:
一、注重轻松、愉快教学过程的创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本知识讲座是个枯燥无味的过程,有些知识还抽象难懂,学生要想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要钻研出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吸收计算机专业知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欲望,自主的学习与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不用老师反复强调,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的创设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帮助学生吸收与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方法。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挖掘,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于计算机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带动下,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第二,灵活运用计算机教材,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这俩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要通过“上机操作”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计算机教学主要以讲课和上机操作为教学方式,而上机操作是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必经道路。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程序,这才能够符合教学要求,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上机操作过程中,老师应该就容易出错的地方给学生重点画出,并且通过反复上机操作来掌握计算机教学重点,主要通过上机操作来实现计算机教学目的是一条有效且效率极高的方式。
四、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有限的时间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
要想达到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的要求,对于有限的计算机教学时间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其中,主要是对课堂知识讲授和上机操作的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很明显,上机操作是学生发现不足与问题、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只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快速吸收与消化课堂上所学的书本知识,才能真正的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内涵。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把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四十分钟进行以下安排:首先利用十分钟想学生讲述新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接着利用二十分钟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进一步理解和熟悉刚刚讲述的新知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最后再利用剩下的十分钟进行总结,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上机操作中变表现出来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对本课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最后,老师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去思考与上机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彻底的消化课堂讲述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老师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设计黑板报,,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文字排版、word文档、网上图片视频的下载等计算机知识,这是就需要学生结合计算机课堂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和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大大提高。
六、结语
计算机教学在当今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逐年提高,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要从老师和学生等多角度进行探索,老师要调整教学方法,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性作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作为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更应该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上机练习,通过上机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增强自己的运用能力,把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夏意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08(37).
[2]刘淑红.兴趣启程、新课标指路,优化课堂教学——高一化学学法指导与对策[J].化学教与学.2011(03).
[3]段绪春;陈媛媛.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浅议[J].硅谷.2009(0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具体的教学,这主要是由于在具体的教学中,成人的学习时间和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接受是不固定的,也是分散的,因此借助常见的CAI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成人快速有效地学习相应的知识。
一、计算机知识应用在成人教学中的背景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途径趋于多样化
计算机技术在成人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对于我国的成人教育来说,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也必将是大势所趋,不论是对学习目标的安排还是对学习进程的设置,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知识运用主要是为了科学规范成人教学中的学习,并且给出一定的练习题目以及对应的模拟场景,最后提供成人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平台,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样的教学手法也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在成人教学中逐步推广。
2.成人学习时间的分散导致其学习时间有限
一般成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与还在学校的学生相比,在学习平台和时间上就处于劣势,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刚好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包括学习计划、组织程序、习题练习、学习互动、效果评估等方面通过计算编程和相应的软件技术进行设计,以达到帮助成人快速有效学习某一部分知识的目的,所以对于成人而言,自身学习时间的有限就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软件技术和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得到缓解,比如开发者可以设置一款APP将具体的学习内容开发成固定的模块然后上传一些固定的知识内容和练习题目,这样学习对象就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知识,比如说英语学习就是一种具体的运用方向,因此,计算机知识的运用在成人的学习中必然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在成人教学中,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多样化,并且贴近其工作生活。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知识的运用也会逐渐受到学习主体的重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学习的平台和方式拓展延伸,并且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二、计算机知识在成人教学中的应用和表现方式
1.对相对应的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划分
从前期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具体方法、学习方向、测试评估、心得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具体的平台,然后进行远程教学安排和学习,也就是利用CAI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会员的形式并且提供对应的账号、密码,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进入到对应的平台去学习,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培训行业就将这一模式很好地运用起来,即学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进入到网络教学平台,然后通过视频和文档的形式去自主学习,在页面中还可以与教师在线沟通交流学习心得,这种教学模式在培训行业十分常见,因此计算机知识运用的同时也是具体教学工具或平台的拓展延伸,成人的学习目标和基本的需求没有改变,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并且借助计算机知识将学习的各个版块进行准确细分,并且进行开发以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学习习惯。
2.教学全程运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
(1)展现形式多样化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者一般会通过前期的教学准备将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通过网页、视频、APP等多个形式展现出来,而学员则可以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去接收学习,并且可在在线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这就是一般计算机知识在成人教学中的基本应用形式,显然这些模式的教学都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教学载体并且通过相应的软件技术将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而成人作为学习者通过对应的教学信息接收者去吸收知识,并且及时与教师进行学习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而在网络平台上成人学习者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进行交流学习,不论是简单的学习心得分享还是向教师请教一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得到体现。
(2)教学中注重学员与老师的互动
这种教学形式的典型特征主要集中在即时性、信息传播范围广、教学载体多样化等几个方面。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的背景下,成人教学网络化也难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对应学员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有基本的了解,因为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本身就缺乏教师的监管,因此成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向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特别是在学习中对需要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样计算机辅助教学才会更加具有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要集中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上,因为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发生改变,教学的目标和学员的需求是基本不变的,而计算机知识在成人教学中的运用只是教学媒介发生了改变。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需要注重与学员之间的高效率互动交流以保障相应的教学更加有效。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则可以将信息传播碎片化和学习载体多样化所产生的交流不对称很好地弥补起来,这样在成人的教学中就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总体来看,在成人教学中,对计算机知识的运用主要是为了保证成人在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效果上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对应互联网技术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为了帮助成人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工具获取有效的教学信息,无论是APP还是HTML等技术都是为了给学员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所以对于成人而言自身在具体的学习中还必须延续传统的学习方法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方法、习题练习、效果测试、学习评估等多个方面的规划,而计算机知识的运用只是将这些方面进行综合并且换了一个平台去展示,并且尽可能去节省学习时间。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学科特点
0 引言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然而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牢固掌握这些技术和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尤其是先进的新技术和工具。无论是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还是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熟练掌握。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国内许多院校曾广泛掀起了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热潮。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科定位、教学方法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1 计算机专业英语培养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读、译、说、写、听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计算机英语资料,从而获得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但是依据学情、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应按层次确立培养目标。
层次一: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学生计算机专业词汇词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现代计算机专业词汇,做到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文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等。
层次二:培养学生掌握英文专业资料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资料,能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等应用型资料。
层次三:培养英文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2 计算机专业英语特点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种,和普通英语有着本质的区别,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2.1 语法特点:①长句多。②被动语句多。③祈使语句多。④专业术语多。⑤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⑥缩略语多。⑦一词多义。
2.2 时效性强 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专业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
2.3 教学和教材的适用性 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图形图像设计等,不同的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依据学情、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教学目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用的教材,或者,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应以实际岗位需求指导教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认识不足、教学考核手段单一、教材建设缺乏差异性的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3.1 以具体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为线索,引入英语专业词汇及术语的教学 将计算机英语中的专业词汇,以具体计算机相关专业为线索,通过以讲授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为主,引入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词汇,还能够了解有信息含量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体会到术语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语言上的天然关联,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时,大家可能已经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但是不能和相关专业词汇联系上,通过使用计算机专业词汇来重新描述计算机系统组成图,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又加深了对专业词汇的感性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中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中巩固专业知识。
3.2 分模块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培养目标选择模块实施教学 依据教学的层次目标和培养方向,可以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软件专业方向知识模块”、“网络专业方向知识模块”、“图形图像专业方向知识模块”、“硬件专业方向知识模块”等。
“基础知识模块”的英语知识可包括:
计算机的分类组成、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常用软件应用等模块。学生在巩固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到了必备的专业英语词汇。各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可以选学相应的 “专业方向知识模块”。
比如,软件方向的就将重点落在不同开发工具软件调试时的出错提示,可以以C语言、C++、JAVA语言为例实施教学,网络方向的可将侧重点放在网络的常用命令,网络的配置命令等知识上。图形方向的将重点放在英文版图形操作软件,如Flash,PhotoShop,Fireworks,3DMax,DreamWaver等软件的菜单及应用上。
3.3 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开设时间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的教学步调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在这里我们可以灵活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时间。
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专业英语课,使专业英语、公共英语贯穿大学整个三年的学习,并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步,并且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应与本学年、本学期的专业课程紧密相关。这样,一方面学生所学的专业英语,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及时解除了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英语词意不明确而带来的障碍,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积极配合和促进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英语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研究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不断修正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目标,相信会更好地实现计算机专业英语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从而达到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自学能力;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为不教而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载体和工具,其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里面传授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通过自学获得更多的知识。笔者通过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结合学科本身的特点,总结了几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观念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经济和文化也在快步前进,每天的世界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时展背景下,不学习就存在着被社会抛弃、被社会淘汰的危险。作为教师,在教授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灌输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思想,引导其认识到学习不只是学生时代的行为,要想在飞速发展和前进的社会里立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进行自我提高,只有不懈的努力及自主学习才能够实现理想,有所成就。对于自我行为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也应适当地列举实例或是讲道理,来端正其学习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实现被迫成长到自觉成长的转变。
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课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社会的发展造就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前进的步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对计算机课的重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技术就等于掌握着未来,使其自觉地在行为上增强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很多时候,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决定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爱程度,所以,要培养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并给与提供帮助,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修养,让学生从心理上佩服,同时教师也要关心和爱护以及尊重学生,对学生不能冷嘲热讽或是不屑一顾,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朋友般的亲密和信任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从心理上放松,才能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学生才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教师也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光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动手操作,无异于纸上谈兵,完全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计算机课堂应当成为学生的舞台,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实践,让他们能在此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创新的乐趣。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增强其自学信心,以便达到培养其自学能力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电子表格知识学习时,我把他们班上学期的期末各科成绩传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成绩按照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各科平均分进行计算,并且对不及格的科目进行标记。这些平时都由老师进行的事情,现在交给他们来做,学生的兴趣会非常高昂,并且表现都非常积极,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提出很多问题,并大胆的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效果就非常好,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既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今后的自学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适当激励,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得到别人认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激励,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外,还应当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信心,从而激发出更大的自学热情。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例如让学生进行Flas创作大赛,将好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让获奖学生拥有极大的成就感。还要鼓励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专业竞赛,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补充更多的知识,也能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精神,一旦获奖,更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在做好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培养也要多加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得探索更好、更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爱上计算机课,实现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教学方法;比赛法;项目法;案例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43-02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然而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是们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对其实验教学也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必须要改变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教学陈旧的方法,积极创新,勇于实施新的办法于实验教学。本文即着墨于比赛法、案例法、项目法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一、项目化教学的涵义及要求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靠,首先我们就要对项目化教学的涵义有较为透彻的理解。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得出了项目化教学的一般涵义即是,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我主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独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因此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只要学生在项目起始时间内尽可能的完成项目内容即可。在了解了项目化教学涵义之后,笔者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简单表达式运算”实际案例对项目法的应用策略做了以下总结。
1、设计项目任务 对项目任务的设计是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前提,此环节最主要就是依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然后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并做出妥善的教学安排。以“简单表达式运算”试验为例,其要求就是“编辑具有输入输出并进行表达式计算与赋值的程序,并上机远行,实现所指定的功能”
2、实行分组 此环节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即不须分组;如果教学项目需要学生配合完成即实行分组。
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制定实施计划的环节,主要是由学生独立抑或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制定出于能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且既定的实施计划也是学生之后行动的一个参照的准则。如从键盘输入实数a,b,c, 计算出w=b2-4ac 以及t=pi*w3+ab2,并将结果w与t显示到屏幕上。
4、实施计划 学生按照原定计划,逐步展开实际的操作活动。
5、检查评估 在项目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完成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估,当然也可以使学生进行自评。
二、案例法教学的应用
1、案例法教的含义及要求 所谓的案例法实质上就是指的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案例,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而引导出教学内容的一个教学过程,所以总体上讲案例教学法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进而获取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方法。
2、案例法的应用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将繁杂的知识点结构化的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这是每个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都要面对的难题。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案例法教学是以杂糅先关知识点为基础了的教学模式。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也就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系统性的知识。
我们不妨以word应用的先关实验为例:首先为了使学生系统性的掌握word操作的相关知识。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际的案例,即小报设计。小报设计是一个word技术应用较为全面的操作。其中不仅要设计到文字排版、边框设计、艺术字设计、图片图形嵌入等操作,并且也要将自己的构思视觉化的展示出来。由此可见其中的操作系数也是挺高的。因此在进行word实验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而学生通过对先关的知识点的运用如字体设置、图片插入设置、页面设置、目录设置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系统化的把握好所学知识的体系,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比赛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比赛机制 因为受到高中时期较为枯燥的计算机教学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缺乏兴趣。因此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试验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比赛教学时就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比赛机制。
譬如:在进行计算应用技术试验教学时,因为学生普遍在高中阶段缺乏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接触,因此也自然不具备相应的技能。所以在教学伊始,教师不应该急于实施比赛教学,而是应该首先为学生打好良好的理论基础。在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教师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及时的补差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接下的教学活动。
在以上教学任务都适时的完成之后,那么就可以顺利成章的进行到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2、合理的分组 众所周知,现如今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因为在合作过程中才可以扬长避短,从而获得双赢的效果。由此在计算应用技术试验教学中实施比赛教学法时也必然会以团队的形似进行。因此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其先决条件即是保证分组的合理性。那么怎样的分组才算合理呢?笔者通过研究学结出了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1、将学生兴趣作为分组的一个参考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拥有相同爱好,抑或相似性格的人在一起是相对和谐的。如果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一群人牵强的组合在一起,难免会互相排斥。因此在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分组。
2、计算技术基础的多元化 在分组时为了保证学生间良性的交流与各种能力的互补,教师应该确保小组计算机技术基础的多元化,即在小组中既要有基础好学生的引导,也必须要包容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这样做的益处在于,由于计算机技术基础的多元化,就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于此同时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较高的技巧。
3、各个小组实力的均等 在比赛教学中,虽然比赛的结果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为了保护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激情,教师在分组时也应该注重,小组实力的均等,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小组比赛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战术与技巧的提升速率,而不是由于小组实力的悬殊,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的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的总结经验,从而避免胜者骄败者馁的境况。
参考文献:
[1] 詹自胜.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08,12
[2] 熊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J].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2010,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毕业学生更加贴近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就业率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能够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其中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功不可没。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基础应用有机结合,有效助推了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如专业课视频演示、远程专业知识指导、毕业生模拟岗位操作实习等等,同时,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专业素质大幅提升,无一不是计算机的有力推动。在未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尤其是职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谈一些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一)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助力新课程改革。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卓著成果,尤其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了市场经济。计算机技术全面深入应用于教育事业,对授课模式创新和教学效率提升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它使教育由单一传统的“一支粉笔”教学转变成了多功能、多业态、全民受益的现代化教学。我国的教育改革还在快步深入,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可操作性将更加有力地助推其取得更佳的成果。
(二)节省教育投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机技术全面深入应用于教育,极大地节省了教育资源的投入成本,节约了纸张、墨水等硬件成本,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教育更加节省了人力成本,开放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工作效率。计算机庞大的资源容量为师生自学及知识资源交流提供了平台,对于职业教育的帮助最为明显,教师通过网络深入了解专业知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情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而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后,还可以在课后通过计算机网络深入进行自学,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课学习效率。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极大地吸引着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辅助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事先精心设计课件,从网上获取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再将教学所需的相关程序提前装入计算机。课堂上,教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引导学生从计算机提供的信息中获取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知识面,深入掌握了知识的要点。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五种,即提供丰富的信息供学习、师生通过计算机操作进行练习学习、帮助师生解决问题、以积分或游戏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模拟真实的场景进行操作。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搜集教学资源,通过必要的信息处理,转化成为课堂教学所需的知识资源。同样,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或想更加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时,也可以在发达的网上搜集所需的知识资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计算机助力教育教学工作更高效、有序。计算机技术全面深入应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教学有效性。计算机技术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为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更现代化的条件,方便了老师的教学活动开展。计算机对学校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规划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这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下一步,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由计算机进行操控,通过严密的信息处理,让师资力量配置、档案存档、校园安全、对外交流等更加规范和高效。同时,计算机也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活动更加优化,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易懂,学生也将更乐学。
(三)计算机促进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严重禁锢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改革实施多年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主导教育事业发展,这使得计算机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计算机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步子向前大幅迈进。教师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三、计算机技术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