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膜;地膜覆盖;花生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17
1 生覆盖地膜可有效增产的原理
为花生覆盖地膜,可以起到储存热量、增温以及保温作用,花生在前期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活动积温,覆盖地膜可以抢回有效积温230~270℃。有了这层地膜,可以提墒保墒,有效减缓土壤中的水份蒸发。花生在覆膜后,膜内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下层的水份还会持续上移,这些水份之后会聚集在膜上层,这就是提墒效应。而膜上层的水,在遇到膜外的冷空气时又会形成一粒粒的小水珠,这些水珠最终又会重新降落到土壤里面,整个过程可以起到提高土壤墒情的作用。 通过增加供肥的能力,改善土壤的化学与物理性状,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在施肥之后,要避免风吹雨打,避免中间翻耕。土壤的耕层结构相对疏松,这样,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温度与湿度的条件要控制,这样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中的养分分解和释放更加快速。减轻病虫害困扰,控制杂草蔓延。为控制杂草的蔓延影响作物生长,并且节省用除草类农药的花费,地膜花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高温下,能让杂草自行变枯。是因为这样能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对土壤内病虫害的进一步遏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2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点
2.1 品种的选择
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其选择的标准为:生育期在120~130d。活动积温2500℃左右,增产潜力大、抗性强、不早衰的高产稳产品种。只要符合以上选择标准的品种,就能适合花生地膜种植。
2.2 土地的选择
适合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土地选择也有一定的标准,其标准为:土地层相对较为厚实并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土地肥力不能过于贫瘠,水土与肥料的保持性良好,土地组成性质为全部土壤或者为半土壤,完全沙性土壤不能使用该技术。
2.3 整地与施肥
将土地精细精细的整理出来是地膜栽培技术达到丰产高收的重要环节。其标准为:土地没有明显的石头与大颗粒的土壤,土壤表层土质看起来颗粒均匀。施肥是提高花生地膜栽培技术产量的重要基础。农家肥或者化肥这2种肥料都可以实施。农家肥以1000~1500kg/667m2的标准投入腐熟的肥料,没有农家肥可换其他肥料,结合整地施入底肥。化肥45%花生专用肥40~50kg,投入肥料后丰产效果显著。花生地里易生杂草,因此,盖膜前需用“盖草能”喷施土面,以防除杂草。具体用法参照使用说明书。破膜引苗,花生出苗时,扒开花生窝内茎部泥土,引苗出膜。
3 田间管理技术
清棵蹲苗、查窝补缺:在出苗后期,用带土预备苗补窝。每667m2花工2个,增产50kg以上,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技术措施。在花生的整个成长发育过程中,地膜需要人工保护其完整性,不被外力因素破坏,这样才能达到地膜栽培要求。花生病害的防治,主要有花生枯萎病和花生叶斑病这2种病害。通常使用托布津液喷雾(稀释100倍)或者可湿性代森锌液(稀释400倍),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1%拌种防止枯萎病。花生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使用一些目前市场上常见辛硫磷来进行防治害虫的,主要操作步骤:以400g/667m2辛硫磷均匀的撒入土壤,撒入同时进行土地翻整,这一药物和操作步骤能够有效的防治蛴螬(老母虫)、金叶虫等虫害。
4 花生地膜覆w技术重点注意问题
选择花生品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生长周期事宜的品种,不能选择早熟和晚熟品种,只有生长发育时间在4个月左右的花生品种才适于使用花生地膜栽培技术。品种选择好并种植后,第一时间覆盖地膜,选择地膜规时,需要从增温效果和便于操作为基础。如果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可以选择一次性的透明白色地膜为好,覆盖地膜时土壤与地膜之间需要用土壤压实,以免留有空隙。地膜不能分拉伸,以免断裂。
参考文献
浅谈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再教育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
浅析景宁县烟叶生产现状、不足及应对措施
舒洪镇杨梅低产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试论龙泉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10%世高防治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高山单季稻减农药栽培试验
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
浙西南茶树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电功能水在果树上的运用
庆元县高山苦瓜栽培技术
甜桔柚在丽水的种植表现
长豇豆水稻新模式新技术
红叶石楠的水生诱变技术
无籽瓯柑早春枝段双芽贴腹接技术探讨
大棚薄皮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高山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管理技术
长豇豆早春育苗高效栽培技术
秋茄专用品种“紫秋”无公害栽培技术
山区山羊圈养技术
水南村春茄高效栽培技术
中薯3号免耕稻草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高山四季豆再生栽培技术
大五星枇杷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茶树缺锌症及防治技术
凹叶厚朴栽培管理技术景宁县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探讨
庆元县发展高山蔬菜订单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景宁县乡镇兽医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浅议遂昌山区山桠皮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于加快庆元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朱村乡茶叶产业发展调查
浅析加快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之路
加快象溪镇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山区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秋季茄子品种比较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美洲斑潜蝇对比试验
疏6”在杨梅树上应用效果初报
单季晚稻免耕栽培使用免深耕、腐秆灵试验报告
庆元县低山单季杂交稻新组合大区对比试验初报
夏秋季高山西兰花栽培试验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影响的试验初报
新组合“中浙优1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简报
一个适宜南方秋季种植的大白菜新品种“中白66”
黄脊竹蝗的发生与防治
花生——水稻 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超甜玉米“穗甜一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席草-晚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购买种子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黄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天达2116”生物剂制在杨梅上的应用
番鸭曲霉病的诊治体会
南方红豆杉高效育苗技术
桑地放养肉鸡模式效益的探讨
无黄龙病柑桔苗木培育技术
白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稻—鱼共育农药施用技术
石榴的非试管快繁技术要点
云和县早熟梨优质生产管理技术
杂交粳稻“甬优6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早杂优新组合“威优402”、“汕优晚三”试种初报
“粤优938”新组合在丽新乡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云和县石塘镇板栗整形修剪技术
丽新乡鲜食春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蛋鸡顽固性腹泻的诊治体会
幼龄锥栗园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夏季小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象山红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浅析烟—稻高效栽培技术
鸡球虫病的诊治
关键词 春花生;地膜覆盖;优势;栽培技术;江西修水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78-02
春花生在修水县之前多为零星栽培,种植方式为露地栽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露地栽培方式易受当地春季多低温阴雨、夏季高温甚至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花生产量不高不稳、商品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花生规模生产。
鉴于此,笔者开展了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该方法变传统露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1-2],可以提早播种,抗逆性强、上市早、产量高、品质好。经过2年的示范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在渣津镇、太阳升镇、四都镇、杭口镇等地多点示范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8.60 hm2,抽样测产平均产量4 630.5 kg/hm2,较露地栽培平均产量3 189.0 kg/hm2增产1 441.5 kg/hm2,平均增幅45.2%;2013年,在杭口镇连片示范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2.42 hm2,平均产量4 932 kg/hm2,较露地栽培平均产量3 255 kg/hm2增产1 677 kg/hm2,增幅51.5%。另在西港镇、太阳升镇、四都镇等14.7 hm2示范田抽样测产,平均产量4 533 kg/hm2,比露地栽培高1 431 kg/hm2,增幅46.1%。
有资料介绍,地膜覆盖栽培还可提高花生的品质,主要表现在油分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油酸与亚油酸比值增大、氨基酸含量提高等。花生覆膜栽培后生理代谢活动加强、生育进程加快、提前进入结实期,饱果期的时间得到相对延长,从而使花生的饱果率、出仁率相对增高,商品率、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3]。通过花生地膜覆盖试验、示范栽培,表现出较好的高产性、稳产性,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以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现将其优势及其集成技术总结如下。
1 春花生覆膜栽培的优势
1.1 调节地温
地膜覆盖可提高播种至盛花的土温,防止早春低温对耕作层的侵袭,促使花生早出苗、早分枝、早开花。相反,盛花期后土温有所降低,这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多结果。可见,地膜覆盖能有效避免春季低温阴雨的影响和后期高温的威胁。
1.2 缩短生育进程
太阳辐射热能透过地膜传导到土壤中后,被土壤吸收转化为热能,提高了地温。同时由于地膜的不透气性,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引起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使土壤温度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覆膜的增温作用,使土壤温度提前达到花生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使春花生的播种期提前10~15 d,比露地栽培出苗期提前5~7 d,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和光能资源,促进了生长发育,缩短了生育进程,全生育期缩短8~15 d。
1.3 防涝抗旱
盖膜后,雨水不能直接进入畦面,在春季和梅雨期间,可避免雨水过多、湿害重而影响出苗、齐苗和苗期正常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涝作用;伏秋旱期间可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旱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起到了保湿、保墒、抗旱作用。
1.4 土壤疏松不板结
地膜覆盖保护了土壤的松暄,使其不受雨水的直接冲击,使土壤保持疏松,透气良好,从而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根系发育、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为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1.5 保蓄土壤养分
覆盖地膜后,雨水不直接冲刷土壤,肥料流失少,肥料利用率相对提高。还能均衡地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状态,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加速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花生根系对养分的直接吸收,满足了花生对营养的需求量,促进了花生生长,增加了产量。
1.6 提高饱果率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能有效地抑制高节位的无效果针入土,减少单株无效结实率,减少无效果针和幼果入土对营养成分的消耗,提高饱果率。
1.7 省种省工
地膜覆盖栽培花生可用化学除草剂处理土壤后盖好地膜,花生田间一般无草害,而且鼠害、鸟害、渍害也很少,播种时不需考虑增加受这“四害”影响的播种量,播种后不需人工除草。因此,比露地栽培省种、省工。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品种是高产的内因,没有一个性状优良的高产品种,再好的栽培措施也难以获得高产。生产中应选用优质、高产、高抗、叶色深、叶型侧立、疏枝型、连续开花、短果柄、大果型且全生育期在125 d左右的良种为宜,如花育22、花育25、吨花一号等良种。播前选择晴天晒种2~3 d,去壳,选择果粒保满的果仁留种,剔除虫、烂、芽、霉果[4]。
2.2 精细整地与覆膜
最好是选择未种植过花生的生茬地,提前10 d施生石灰600 kg/hm2,然后深耕土壤30~35 cm。播前1~2 d施土杂肥22.5 t/hm2、45%硫酸钾复合肥450 kg/hm2、硼砂15 kg/hm2,开沟做畦,要求沟宽30 cm,沟深15 cm,畦宽70 cm,平整畦面,要求畦面中间稍拱。先用50%草胺或90%禾耐斯1.05 kg/hm2对水675 kg均匀喷雾进行芽前除草,能看见表土湿润为宜。再选用厚度在0.005~0.009 mm的100 cm宽地膜盖好畦面,1人顺畦拉膜展膜,畦的两边2人铲土盖膜,要求“实、平、直”。“实”就是覆土压实膜两边,“平”就是膜与畦面贴紧,“直”就是拉平拉直,并每隔3~5 m放些土在膜上防风吹动地膜[1-2]。
2.3 适时播种
盖膜后,当5 cm土温5 d稳定在12 ℃以上时,待膜下布满水珠后即可打孔播种。每畦播2行花生,按行距40 cm,株距20 cm左右,播12.0万~13.5万穴/hm2。播种用手指破膜扎孔,边扎孔边放种子2粒,播种深3~4 cm,后用细土把膜孔盖住,防止雨水集中流入孔内引起烂种[5]。
2.4 及时放苗补苗,清棵蹲苗
播后15 d左右,待苗顶土时及时扒土放苗并用土压严幼苗周围地膜,防止降温跑墒,以利于幼苗健壮生长。对缺苗较多时及时催芽补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花生清棵蹲苗是一项最具特点又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当花生有2片真叶展开时,应用手将幼苗根际的浮土扒开,使2片子叶外露,可使第1对侧枝早点露出地面,提高产量。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一般可增产10%~15%。
2.5 叶面喷肥,合理促控
花生下针结荚后,要适量根外追肥,可防止早衰,促进果实饱满,提高产量。一般根外追肥2次,隔8~10 d追1次,可喷2%~3%过磷酸钙水溶液900~1 200 kg/hm2。若下针结荚期花生长势弱,根外追肥时应加入尿素1.50~3.75 kg/hm2配合喷施。缺钼、锌的土壤,也可在下针结荚期喷2~3次0.1%~0.2%硫酸锌或钼肥水溶液。对徒长花生可在开花后用15%多效唑900 g/hm2喷雾,控制其生长,增加光合作用,促进果实饱满。另外,在花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各喷1次30%爱苗可防治花生多种病害,又使花生增产[6]。
2.6 科学防治病虫害
花生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叶斑病、锈病和病毒病。青枯病在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1∶2∶200比例配成波尔多液喷雾,严重时,应连根拔起病株,带出大田,并集中处理,同时在病穴和四周撒生石灰预防;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锈病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病毒病要注意早期防治蚜虫,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花生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根结线虫和蚜虫等。小地老虎、蛴螬用辛硫磷颗粒15 kg/hm2或白僵菌15 kg/hm2撒在沟内杀灭;根结线虫用爱福丁500倍液于始花期叶面喷施;蚜虫可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7]。
2.7 适时收获
当花生中下部叶片脱落,荚果饱满指数达75%以上,选择适宜收获日期,刨起花生迅速脱粒,及时晒干,当荚果晒到口咬发脆、手摇有响声,剥开荚壳手搓种皮易脱落,便可入库贮藏。
3 参考文献
[1] 周舒俐.花生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5):92.
[2] 董俊,邓林军,靖凯,等.辽西地膜花生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10):73-74.
[3] 冯烨,郭峰,李新国,等.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3(1):133-136.
[4] 杨海棠,王伟,马东波.中国北方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4(4):169-170,176.
[5] 付,杨貌亮.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要点[J].山东农机化,2009(4):27.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无
甘薯是一种抗灾、避灾、适应性广的作物,可以采取从春甘薯、早栽的夏甘薯剪秧的办法栽插种植,只要加强栽后管理,可获得较好的产量。技术要点如下:
一、栽插方式。为争取季节,退水后应趁墒栽插,宜水平插,勿直插、斜插。薯苗一般长20—30厘米、6—8个节为好。
二、抢时栽插。一般越早越好,不迟于8月20日,否则失去生产意义和经济价值。
三、田间管理
1、扶垄。在退水后,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结合田管进行扶垄。
2、追肥。结合扶垄及早追肥,每亩施底肥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15公斤。后期追肥应视苗情进行,一般茎叶生长缓慢,叶色发黄的田块应早追尿素4—5公斤,在两棵中间穴施。叶色正常的田块可追施钾肥,或者每亩用膨大素10克,加水75公斤喷施,有利于促进薯块膨大。
3、查苗补苗。甘薯栽后一周内要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4、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有利于散墒、保墒,除去杂草,促进甘薯生长。
5、清沟排水。要开好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甘薯不耐渍,后期遇田间积水,会造成烂根和硬心,影响产量和食用口味。
(二)早熟玉米、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用早熟品种
1、普通玉米。掖单2号、掖单4号、郑单958、鲁单981、沈单16等品种。
2、鲜食玉米。可选用甜单一号、烟糯6号、7号、风糯2416、农大超甜1号、黑糯2号、皖单5号、渝糯1号、江南花糯等品种。
二、种植方式。退水后趁墒及早点播。
三、抢时早播。鲜食玉米播种可延续到7月中旬,最迟不能超过7月底。抢时抢墒,宜早不宜迟。
四、增加密度。要加大种植密度,亩株楼在5000—5500株间。鲜食玉米种植密度为5500—6000株/亩。
五、加强田管。
1、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破除板结,去除杂草,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2、间、定苗。3叶期进行间、定苗,利于苗匀、苗齐、苗壮。
3、及早追肥。由于洪涝灾害,土壤养分严重流失,所以要在5—6叶期和大喇叭口期酌量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苗肥尿素5—10公斤,大喇叭口期看玉米长势,每亩追施15—20公斤。
4、防治病虫害。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害如黑粉病、大小斑病及玉米暝等病虫害。应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5、清沟排水。要开好田头沟、围沟和腰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
6、适时采收。甜、糯玉米一般在吐丝后17—24天采收。
(三)鲜食菜用大豆栽培技术
一、播种时期及范围。从现在开始到7月底之前,全市均可播种菜用大豆,而且产量高,效益好。播种期:7月20日之前,淮河以南地区在7月底以前均可种植。
二、选择早熟品种。省农科院选育的早熟品种“新六青”以及特早1号、合丰25等。
三、栽培技术
1、及早追肥。出苗后结合中耕早追提苗肥,花蕾期再追施一次尿素、花荚期施一次叶面肥。
2、增加密度。播种量一般每亩6公斤,穴播时每穴播4—5粒,每亩基本苗2万株。
3、加强田间管理,注意中耕除草,结荚前适当控水,花荚期遇旱应灌溉。
4、防治病虫害。危害毛豆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红蜘蛛、斜纹夜蛾和豆荚螟等。蚜虫、潜叶蝇和红蜘蛛可用阿维虫清和哒螨灵防治;斜纹夜蛾和豆荚螟可用BT生物杀虫剂和敌杀死防治,10天后再喷药1次。
危害毛豆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和紫斑病等。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要在防治蚜虫的基础上,用病毒灵乳剂800—1000倍液防治,7天后再防1次;锈病和白粉病可用三唑酮或代森锌防治;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等防治。
5、及时采收。在豆荚由下至上逐渐膨大成熟后,选择豆荚饱满、仍为绿色的豆荚收获。改一次采收为多次采收,最后一次收完。
(四)鲜食秋花生栽培技术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沿江和江南地区因洪涝绝收的地块上可发展一些鲜食秋花生,要点如下:
一、选用早熟品种。选用早熟品种鲁花9号、13号、14号、皖花2号等品种。
二、抢时早播。应在7月20日前完成播种。
三、增加密度。每亩1.3万穴,每穴双粒。
四、采用地膜覆盖。为了增加有效积温和保墒,缓解季节的矛盾,宜采取先播种后覆膜方式种植。注意及时开孔放苗,即在花生顶土鼓膜(刚见绿叶)时,及时开孔破膜引苗出土,随即在膜孔上再盖一把土,当有两片真叶展现时,应立即扒土清棵,放出第一对侧枝。其他措施按常规栽培进行。
五、施肥管理。有条件的每亩用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4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拌匀,播种前结合整地施用,中后期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公斤,以防早衰,提高产量。
(五)秋播西瓜种植技术
一、播种时期。直播在7月25日以前均可种植。育苗移栽播种期较直播提前5-7天。
二、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强、生育期短、成熟快、优质、高产、耐高温高湿的早熟品种,如苏蜜1号、京欣1号、天禾掌中宝、天禾小精灵等早熟品种。
三、种植方式。既可以直播,又可以育苗。育苗移栽的,苗龄20天左右。
四、栽培技术
1、直播播种及移栽育苗。西瓜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15分钟,然后捞出洗净,再浸种、催芽。直播出苗后要及时间苗、补苗。移栽育苗采用高畦营养钵育苗。
2、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要采用高畦,一般畦高15-20厘米,畦面宽50厘米,双行栽培。
3、适时定植。一般在8月上中旬定植,株行距0.5×3米,二行西瓜向相反方向伸蔓。定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灌穴。定植后覆盖地膜,防止雨水过大造成养分流失。
4、肥水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植株伸蔓后追第一次肥,每亩可追施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果实膨大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硫酸钾7.5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为了提高果实品质和促进早熟,在果实膨大后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5、人工授粉。方法是,将雄花摘下,去掉花瓣,然后将花药在雌花柱头上涂抹。人工授粉要在上午7~10时进行。
6、整枝打杈。采用双蔓整枝。西瓜坐果后,若发现植株生长过旺,把坐果的茎蔓在幼果前留10片叶打顶。
7、覆盖小拱棚。当气温降至20℃以下时,及时采用小拱棚覆盖。外界气温在25℃以上时,在背风一侧放风。
8、防治病虫害。西瓜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感染真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危害,要做好防治工作。炭疽病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可用吡虫啉、氧化乐果等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等防治。
(六)绿豆种植技术
绿豆播期弹性大,是很好的救灾补种作物。在我市沿淮地区最迟可播到8月中旬。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如中绿4号、6号,明绿3号等。
二、施足底肥。绿豆根瘤菌虽有固氮能力,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施农家肥可在播种前一次施入,施后耕翻入土。如来不及施底肥,在生长前期即分枝、始花期,要施入一定数量的氮、磷肥,以增强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加花芽分化。
三、力争早播,合理密植。灾区应尽可能争取早播,退水较晚的可先催芽露白后跟水抢种。还应保证适宜的播种量。绿豆种子有10%的小硬粒子,播后很难发芽,易造成缺苗断垄,应在播种前筛去。亩播种量一般1.5~2千克,播种深度3~5厘米。
四、加强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当绿豆幼苗达到两叶一心时,要剔除疙瘩苗。4片叶时定苗,株距13~16厘米,行距40厘米左右,每亩留苗l~1.25万苗。
2、中耕锄草。绿豆从出苗到开花封垄,一般最少锄四遍,中耕深度由浅到深再到浅。
3、灌、排水。绿豆开花结荚期是需肥水高峰期,如果此期遇旱要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但往往开花结荚期处在雨季,导致茎叶徒长,造成大量落花、落荚,或积水死亡。要及时排水,保证绿豆正常生长。
五、科学贮藏。主要是防治绿豆象。绿豆象成虫产卵于豆粒或嫩荚上,幼虫孵化后蛀人豆粒内为害。防治方法:入库前将豆粒进行暴晒灭虫;入库后每千立方米用氰化钠1.5千克熏蒸48小时,杀虫效率可达到100%,而且不影响发芽率。少量贮存可放在开水中浸20分钟,捞出晒干放在缸内,能保存很长时间。
(七)胡萝卜栽培技术
一、播种时期。7月中下旬。
二、品种选择。五寸人参。
三、种植方式。秋季露地栽培。
四、栽培技术
1、整地作畦与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50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而后深耕20-30厘米。做高畦,畦高15-20厘米,畦面宽100厘米左右。
2、播种。在播种前7-10天将搓去刺毛的种子用40℃水泡2小时,淋水后于20-25℃催芽。条播按行距15-20厘米开沟,深约3-5厘米,播后覆土浇水,以碎草保湿。
3、间苗、除草。出苗后及时去除被覆物。及时拔除杂草,以免影响幼苗生长。进行1-2次间苗,留苗株距3厘米左右。
4、肥水管理。播种后如天气干旱,可适当浇水,幼苗期一般不浇水。从定苗到收获,追肥2-3次,将腐熟的人粪尿随水浇入。
5、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黑叶枯病和腐败病。黑叶枯病是由干旱引起,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160倍的波尔多液。腐败病在高温多雨时发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1/20甲醛或消石灰消毒。苗期注意防治蚜虫。
6、收获。在心叶呈黄绿色,外叶稍有枯黄状时,以揪、齿镐挖掘。
(八)秋季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好良种。宜选用成型好、产量高,薯块膨大快,同时苗期耐高温的品种,如克新四号,最好使用脱毒种薯。
二、挑选种薯和催芽。种薯宜选当年收获的春薯,并严格剔出病薯、烂薯、伤薯及成型不好的薯块,以20-40克的小整薯为最佳。秋季要整薯播种,种薯25-50克左右,亩用量150-200公斤。整薯用赤霉素1克,兑水120-180斤,在七月中下旬浸种15-20分钟,放在阴凉处自然出芽,当芽长至1.5-2厘米时,即可播种。
三、播种。秋季播种要适期晚播,一般掌握8月8-15号,选择2-3天内无大雨的天气播种。开浅沟溜水播种,沟深8-10厘米,水洇下后播种。行距60厘米,株距25-30厘米。密度宜在4000-4500株。然后覆土起小高垄,覆垄高8-10厘米。
地膜覆盖的宜进行宽窄行种植,并结合播种施足底肥。按大行距70-75厘米,小行距30-35厘米,株距20厘米左右。在两小行间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40公斤/亩。覆土后垄高5-6厘米,宽60-70厘米,然后用地膜盖双行,要求地膜全部覆土1-2厘米,以看不见地膜为佳,每下一场大雨都要把冲刷掉土的部分重新覆土。在种植4-6天即可出苗,可破膜放苗,放苗同时,在破膜处覆土。
四、精细管理
1、科学合理浇水。齐苗后浇一次齐苗水,以后团棵后浇一水。进入10月后,马铃薯进入膨大期,沟内保持湿润,天气干旱时7-10天浇一次水,切忌大水漫灌。
2、科学施肥,合理培土。露地栽培的,在马铃薯团棵期追施有机肥2-3方,马铃薯专用肥50-75公斤,并进行一次培土。10月中旬进入膨大期,再追施25-50公斤硫酸铵化肥,并再进行一次培土,使其垄高达到18-20厘米。
3、综合防治病虫害。危害马铃薯的害虫主要有瓢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蚜虫等。主要选用药剂:菜农600-800倍;2%蚜克1500-2000倍;2.5%功夫2000-2500倍等交替喷雾,隔7-10天一次。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病害主要防治晚疫病。一般掌握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每隔7-10天喷一次保护药,选择80%猛飞灵、8%大生M45、58%早疫灵-锰锌、50%艾斯特600-800倍,交替施用。发病后可选用58%雷多米尔、72%克露、50%安克混艾斯特600-800倍喷雾。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4、喷施调节剂。在块茎形成期结合治虫及时喷施“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750倍液。间隔10-15天后,再以750倍液的“天达-2116”间隔7-10天连喷2次,这样可稳定植株细胞膜,促使生长,控制旺长。
关键词:花生油;经济作物;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
花生除榨油外还,可以加工成多种美味食品,经济价值较高。随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供种季节,花生种常常供不应求为。文章从合理轮作、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及覆膜、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1合理轮作
花生换土如上肥,花生茬忌连作(重茬)。连作易造成病原菌积累,使土壤环境恶化和土传病害越来越重;造成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降低花生抗病能力;增加有害物质,导致花生发病,从而造成减产。一般连作1年可减产10%,连作2年减产20%~30%。
2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根据市场需求、加工企业要求,选用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好的品种。优质即荚果外观色泽正常无斑点,种皮粉红或浅红色,表面光滑无裂纹、无油斑,内种皮橘黄色。内在品质即粗脂肪含量>46%,粗蛋白含量>23%,口感好。要求高产,即产量较其他普通品种增产8%以上,且抗病虫、抗旱耐涝、综合抗性好。高质量品种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6%,精度不低于98%,水分含量不高于10%,种用籽仁发芽势要在80%以上,发芽率要在95%以上。近几年推广的新审定适种品种有湛油62,湛油75,粤油7号,湛油82,汕油52。。精选种子,剔除变质、霉变、受伤的种子,以减少病菌初侵染源,提高花生生活力和抗病力。因此,良种因需而选,同时防止品种单一化,杜绝多、乱、杂现象。播种前将种子带壳晒种2~3d,剥壳后剔出烂、霉、秕籽,然后将种子分为二级,选籽粒大小均匀、颜色正常的为一级,秕、小粒为二级,播种时先播一级种子,后播二级种子,便于将弱苗培育成壮苗。可用花生种衣剂包衣播种,对防止鼠害和前期地下害虫、保证出苗整齐、实现增产具有良好效果。
3播种及覆膜
花生播种期春播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下旬,夏播在前茬收后抢时播种。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增加土温,保持土壤含水量)、促进肥料分解充分利用,抗旱排涝、增加产量、提早成熟等诸多优点。因此,花生栽培可采用地膜膜覆盖的方法。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微膜应选用宽80cm、厚0.007mm或0.008mm的超微膜为宜,有利于果针穿膜入土。覆膜时空地采用80~85cm开沟,深10cm左右作为施肥沟,垄面宽60cm,在垄两边分别薄铲1层土后,将膜覆盖在垄面上,然后将膜拉伸展用土盖严膜边。盖膜5d左右,待膜与土贴紧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在距离膜边10cm处插穴打孔,垄面上播种2行花生,窝距17cm左右,植12.75万~15.00万穴/hm2,每穴播2粒种子,播种后盖土3~4cm,盖严穴膜口。单株栽培穴距10cm左右,植19.5万~21.0万穴/hm2。另外,采取垄作栽培,其能保证播种密度和质量,行行都是边行,有利于发挥边际增产作用,能改变田间小气候,由于土层增厚,能相对减轻干旱的影响。
4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即播种到出苗期,地膜覆盖的地块,及时开膜口放苗和盖土引苗,膜口直径4.5~5.0cm,抓一把湿土盖于膜口上,土厚3~4cm。膜口要盖严不透气,起到增温、保墒、除草、避光、引苗出土的效果。及时清墩抠枝,覆膜花生出土后,抠出压在膜下的侧枝,以促早生快发。露栽田适时清棵蹲苗。当植株有2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埋在土中的2片真叶清出,提早解放第1对侧枝,以促进花芽早分化。先用大锄破垄,垄顶用小锄清棵,露出子叶。15~20d以后将扒开的泥土埋穴,培土迎针。缺苗应立即催芽补种,发现子叶顶膜时,要及时引出膜外,以免高温烧苗,待苗出齐后,要进行清棵蹲苗和中耕除草等工作。中耕除草的主要作用是壮棵早发。旱时中耕能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墒防旱,有利于幼苗茎枝分生发展;涝时中耕能打破土壤板结层,增强土壤通透性、散墒提温,有利于根系深扎,壮苗促长。
4.2中期管理
即开花下针结荚期,及时去除夹窝草。凡苗架过旺的高产地块,在盛花期末(即开花后30d左右)可用15%多效唑450~600g/hm2对水600~750kg喷洒叶片控制徒长。花生开花下针时保持土壤湿润,因为花生是“涝天不涝地”开花盛期土壤相对湿润对花芽分化有很大作用。夜间盛花期的花生周围空气湿度为95% 的成针数是50-70% 的五倍相对湿度在50%以下成针极低,因此如干旱无雨,可采用人工喷湿增加花生开花座果针率。
4.3中后期管理
即荚果膨大籽仁充实期,可用50%多菌灵、尿素15kg/hm2、磷酸二氢钾2.25~3.00kg/hm2,对水750kg喷洒叶片,提高叶片制造光合产物的同化功能,促进荚果饱满,增加果重。为增强顶部叶片活力,延长功能时间,提高饱果率,从结荚后期开始,每隔10-15 天叶面喷施一次2-3% 的过磷酸钙和1-2%的尿素混合水溶液,共喷2-3 次,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4.4 防止早衰
如水肥过多枝叶繁茂而早衰,可喷0.2-0.3% 磷酸二氢钾或2-3% 磷肥3-3 次维持叶片功能,防止早衰。
5肥水运筹
施肥要足、深、早,即施够、施深、施早。合理施肥、经济施肥,沙地重钾轻氮,黏地重氮轻钾。开沟施肥,能减少肥料流失,有利于节省投入和根系吸收,做到肥种隔离不烂种,要求沟深10cm左右,沟深18cm左右。空地或覆膜栽培可一次性作底肥施用。在开花下针结荚期要加强肥水管理,田间适量追肥,基肥不足的可追施草木灰750~1500kg/hm2。为提高花生产量,可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2.25kg/hm2叶面喷雾,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10d。结荚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且旺盛时期,此期是花生一生需水最多期,干旱影响产量。
6病虫害防治
花生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焦斑病等)、花生菌核病、花生茎腐病。轮作倒茬可有效防治叶斑病,发病期间可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30%头等功1000倍液叶面喷洒。土地深耕,与谷类作物合理轮作,及时排涝可预防菌核病,选用抗病品种如湛油75,湛油62,粤油7号等,化学防治可选择多菌灵于发病初期喷洒叶面,每次间隔12~14d,共喷洒3次。
(1)播种沟施药防治: 3%毒死蜱5kg,5%甲拌磷颗粒剂5kg,可有效防治各种地下害虫。同时对苗期的蚜虫、蓟马等也有较好的兼治效果。
(2)药剂拌种或包衣: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可以防治花生茎腐、黑霉及叶腐等病害。
(3)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每亩用90% 乙草胺乳油90ml+10%苄嘧磺隆60g,兑水60kg 均匀喷雾。
(5)结荚期注意防治叶斑病: 可用30%头等功1000 倍、80% 大生400-500 倍、25% 戊唑醇水乳剂1000 倍、5% 己唑醇1000 倍,视病情发展,每相隔10-15 天一次,病重的喷2-3 次。
(6)蛴螬防治:根据危害花生蛴螬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于6 月中旬,趁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每亩用10% 辛硫磷粉粒剂1kg或3%毒死蜱5kg 等内吸触杀多作用药剂,集中均匀的
7及时收获和晾晒
在花生植株下部叶片呈现枯黄或掉叶时,地下结成的荚果70%果壳坚硬、剥开后籽仁呈粉红色即可收获。收获过早出仁率低,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过晚,易造成落果,增加虫果、芽果、烂果,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后及时晾晒,晾晒过程尽量不要堆捂,直至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籽仁含水量8%以下,保证储藏期不受霉菌危害。
收获后,严禁大堆而造成花生霉变,严禁着雨过水,确保花生黄曲霉含量不超标,要做到及时晾晒脱水,并进行荚果分选,将不同等级的荚果分别保管和贮存,以备出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平菇;代料;栽培技术
0.引言
平菇,又名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地区则把它称为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耳科的一种类,是人们日常生活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物。平菇肉质肥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平菇中含有蛋白质20-30克,并且其氨基酸种类和矿物质含量也十分丰富,例如含维生素B、C、D、铁、钾、钙、锌等。中医上认为平菇性温、味道甘甜,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经常食用平菇能够有效提升个人免疫力,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调节神经系统,经常食用平菇还能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经络不通等病症,对减少胆固醇、降低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患有更年期综合症和老年人更应该多食用平菇[1]。平菇的种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进行,具有适应性广、周期短、易栽培、产量高等特点。为了提高农户的平菇栽培综合效益,于是对平菇栽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平菇品种选择
由于各个地方对平菇色泽的喜好不尽相同,所以,现如今平菇栽培户们在选择品种时经常把子实体色泽摆在第一位,按照子实体色泽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深色种、浅色种、乳白色种和白色种。深色种的品种大多是低温种和广温中,属于糙皮侧耳和美味侧耳,是在平菇栽培中经常使用到的品种,其具有肉厚、鲜嫩、肥美、滑润、口感密实等特点;浅色种的品种多是中低温种,多属于美味侧耳种,色泽会随着温度和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乳白色的品种多为中广温品种,属于佛罗里达侧耳品种。在经过多年的平菇栽培经验来看,整体效果较好的,可以选择的有H-6、荣城二号、天达二号、德平一号、99等广温型品种。
2.栽培季节
影响平菇栽培的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温度,平菇栽培对温度的控制较为严格,菌丝生长温度应该在5~35℃之间,最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5℃左右;子实体在7~28℃之间开始生长,其最适宜的温度是在15~18℃,昼夜温差大,子实体的分化就会越快。现在平菇栽培户们除了利用自然温度进行栽培平菇外,开始人工的创造一些条件来进行平菇栽培,一般每年的8月份至次年的3到5月份都可以进行平菇栽培。
3.栽培场所
对于平菇栽培场所的选择,应该有散射光、栽培场所内具有很好的保温保湿的效果,场所内还应该保持干净通风,使得平菇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平菇栽培的床架大体应该坐北朝南,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床架长2.5米、宽0.8米、高0.5米,床间距保持0.5米,方面栽培户平时作业,床架层数1层。
4.栽培方式
从我国目前的平菇栽培的方式来看,最广为使用的是代料栽培,代料栽培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室外内床栽、塑料袋栽培、室外阳畦栽培等。其中塑料袋栽培是最为简易方便的方法,一般采用20-25厘米x40-50厘米规格的聚乙烯薄膜塑料,在经过人工灭菌和平菇接种后盖设于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温度在20-25℃之间的培养室内[2]。
5.合理配料
配料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与平菇产出效益息息相关,在进行配料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配料的通透性、保水性。下面是在平菇栽培上有丰富经验的栽培人的几种配方:①玉米芯50%,花生秧30%,麸皮10%,棉3%,磷肥2%,石灰3%;②玉米秸50%,玉米芯32%,麸皮10%,棉6%,磷肥2%,石灰3%;③麦秸50%,锯末26%,麸皮12%,棉6%,磷肥1.4%,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石灰3%[3]。配方中的玉米杆、花生秧、麦秸、玉米芯都经过粉碎加工成屑状,并且都要保持干燥没有任何霉变,使用的麸皮也要新鲜,不能陈旧,只有保证这些配料的合格,才能栽培出高产的平菇。
6.装袋培菌
将配料准备好后,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好的配料用聚乙烯装袋,装满后扎紧两头进灶灭菌,旺火猛浇,当温度上升到95℃,维持5-6小时,然后再闷上9-10小时,出锅后等到聚乙烯袋在温度降到28℃时,进行平菇接种。接种前要对培养棚提前做好熏蒸灭菌,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如果室外气温较高,要做好遮阳降温工作,严禁直射光照射菌丝。棚内每隔5-7小时进行一次消毒除虫的工作,发现有污染的菌袋,要立即处理。
7.栽培管理
待菌丝成熟时,将菌袋移入栽培室内,整齐码放在床架上,注意袋与袋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过紧密,栽培内室的空气湿度要保持要85%-95%之间,温度方面也要控制在15-18℃之间,每天要进行两次通风,每次15-30分钟,还要给予一定量的散射光照射,昼夜温差保持在8-10℃之间[4]。待菌蕾成熟时,可以将聚乙烯袋口挽起,把料面露出来。当菌盖、菌柄形成时,可以适量地向其喷少量雾状水汽。平菇逐渐生长,随其喷的水量也要逐步增加,这段时间要加强棚内通风换气,勤于喷水,保持盆内控制湿润干净。当生长到一周左右,菇盖展开了七八分左右就可以对其进行采收。采收完成后,要及时对料面进行清理,严禁喷水,养菌3到4天,然后再封紧聚乙烯袋口,第二次长出菌蕾后再开袋,下一轮的管理方法同上。
8.采收
当菌盖展开了七八分后,颜色由深灰色逐渐变为浅灰色,这时就可以进行采收。采收时力度一定要轻柔,一手按住培养料,另外一只手捏住菌柄,手轻轻旋转就可以采收下来。另外还可以用小刀进行采收,这种方法相对直接用手采收要较为美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一次性采收完,一般情况下,平菇栽培可以采收3-4次潮菇。
9.结语
平菇作为百姓平常生活餐桌上较为常见的食物,其栽培过程虽说较为简易,但是从场地选择、装袋培菌,再到栽培管理,最后到采收阶段都需要栽培人员精心呵护、细心照料,只有这样结合合理的栽培技巧,才能从平菇再配上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阮时珍、李月桂、阮晓东、黄巧珍、陈强、郑界、正德、江旺坤、王鹏霖.滑菇代料高产栽培的技术[J]. 食药用菌.2011.05:36-38.
[2]覃效敏.香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9.05:56-60.
关键词:坐水催芽;夏直播;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56-2
花生是我们河南省的重要的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我省种植夏花生茬口丰富,而且有充分的光热资源,对发展夏花生极其有利。大力发展夏直播花生能够优化我省的种植结构,加快农业化进程,更能增加我省农民的收入,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掌握花生夏直播栽培技术显得极为重要,要抓好以下措施。
一、土地的选择与平整
夏直播花生生育期短,营养吸收时间比较集中,应该尽量选择倒茬地块。土地能保水保肥,地面匀平,表土疏松,耕翻深度最好达到30cm左右。前茬作物收获后,要注意土地的平整。
二、花生种的选择
夏花生的生育期受前茬作物的收获期和后茬作物播种期的限制。花生一般在9月下旬、最迟在10月上旬收获,因此也不耽误小麦播种。夏直播花生的生育期短,各生育阶段的时间也相对变短,生育前期和中期生长发育较快,后期温度低不利于荚果发育。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品种选择的余地比较大,远杂9307、豫花系列的9号、14号、漯花6号等都适宜播种。
三、施底肥
夏花生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既保证前茬作物所需肥料,又为后茬花生打下良好基础。一般每亩施商品有机肥4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20kg,结合耕翻起垄时均匀施入。出苗后及时补苗,坐水催芽补种。在幼苗出土时,将茎基部覆土扒开到叶露出地面为准,使花生基部充分曝晒,进行清棵蹲苗,抑制主茎生长,促进第一对侧枝早分生和花芽分化,为花多花齐打下良好的基础。开花15天左右,每亩追尿素5kg左右。结荚至成熟期每亩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0.2%过磷酸钙加1%尿素混合液喷施叶面。
四、播种
一般情况下花生应争取在每年的6月10日前播种。但是这段时间往往出现干旱影响播种,因此一定要注意增墒保苗。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在种植前要充分灌溉底墒水,采取免耕播种法。夏季温度高湿度大,花生种子容易吸潮发生霉烂、根腐病害,种子一定要用多菌灵、灵福粉等药剂拌种提高出苗率。此外,种植时可以加盖地膜。抢茬早播加盖地膜是夏直播花生实现增产的关键措施。盖上地膜可以增加地积温,加快花生生育进程,提高花生结实率和饱果率。
五、加强田间管理措施
(一)促苗早发
促苗早发的关键因素是调节温度和营养,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苗期不遇干旱时一般不浇水。
(二)及时浇水
夏花生出苗后应及时清棵,清理膜下侧枝,遇天旱及时浇水,以促前期花芽早生快发;花生齐苗后容易发生蚜虫危害要及早防治,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的前期加强
(一)花生叶斑病及防治措施
宜采取合理轮作和选择抗病品种。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6、7月间是防治花生叶斑病的重点时期,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代森锌800倍液,每隔半个月喷药一次,共喷2-3次,可以有效地防治花生叶斑病。
(二)花生锈病的防治措施
花生锈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锈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三)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轮作法,花生良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小麦、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秋季深耕,将害虫翻到土壤表面,使地下害虫翻出暴晒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此方法能有效防治鼠害。播种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颗粒剂呋喃丹22.5-30kg或3%甲拌磷颗粒剂22.5-30kg均匀撒在田面上,浅翻土;或将呋喃丹、甲拌磷颗粒剂播于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在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6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公顷用锌硫磷颗粒剂35-45kg加细土250-300kg撒于花生根部,浅锄入土。也可用50%锌硫磷颗粒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3.蚜虫: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而且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
(四)生物防治
用淡紫色拟青霉和厚垣孢子轮枝菌等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线虫群体和消解其卵的作用,对根结线虫有很好的抑制效果。6.4化学防治措施 播前沟施或穴施5%的神农丹30-45kg/hm2或3%的线虫绝杀60-90kg/hm2。沟施方法如下:春耕顺犁沟均匀施入立即覆土,避免挥发降低药效;穴施方法如下:药剂拌细土375 kg/hm2制成毒土施入,覆土后分层播种。
七、后期追肥措施
夏花生追肥,主要是结荚期叶面喷肥保顶叶。后期为了延长顶叶的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叶面喷施1%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其它微量元素肥料混合液,每公顷喷施750-1075kg左右,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增加花生荚果饱满度。
八、适时收获夏直播花生
尽量推迟收获时间,增加饱果数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花生收获最好选用集挖掘和抖土于一身的收获机,田间带果晒株,摘果后马上充分晒干,留做下年用种。从战略角度来看,发展夏直播花生技术是增加花生总产量,而不影响甚至促进粮食等其它作物总产量增加的有效途径之一。夏直播花生技术能够优化种植业结构,有效地推进我省的机械化进程,因此能够被很多农民接受。
参考文献
[1]王光平,陈景锋.秋花生种植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9):13.
[2]杜开恒,庄运光.春花生丰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2):13.
[3]侯德莲,侯俊辉,刘美贞.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种子世界,200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40厘米左右,分枝8.3条左右,叶色较绿,结果集中,百果重210克,百仁重100克,出米率75%左右,抗旱耐涝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山东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试,多点次每亩平均荚果产量264.3公斤。连续两年分别比对照品种鲁花11号增产11.36%和14.15%,居参试品种首位。1998年生产试验居首位, 比鲁花11号增产13.21%。1997~1998年参加河北省区试试验,籽仁平均亩产208.2公斤,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2.09%。1999年在山东省莱西高产攻关田试验,6亩花育17号平均亩产荚果635.95公斤。
栽培要点:适于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砂壤土种植,花育17号株丛适中、分枝较少,适当密植可获得较高产量,春播每亩1万穴,高产栽培每亩0.9~1万穴,麦套和夏播每亩1万~1.1万穴。其他栽培措施同当地推广品种。
2.花育22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型早熟大花生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间型,株型直立,叶色灰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30天左右,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主茎高35.6厘米,侧枝长40厘米,总分枝数9条,单株结果13.8个,单株生产力18.8克。荚果普通型,果较大,网纹粗,百果重245.9克,百仁重100.7克,公斤果数573个,公斤仁数1108个,出米率71%。籽仁椭圆型,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统一取样(风干样品)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脂肪含量49.2%、蛋白质24.3%、油酸51.73%、亚油酸30.25%,O/L值为1.71。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2000~2001年在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30.1公斤、籽仁235.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6%和4.9%;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2.2公斤、籽仁268.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8%和7.5%。
栽培要点:适期早播,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春播每亩1万穴,夏播每亩1.1万~1.2万穴,每穴均播两粒。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防治虫害;适时收获。
适宜区域:适于我国北方大花生产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北京、新疆等省(市、区)种植,在黄淮南部也适于夏直播。
3.花育20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普通型高产优质出口早熟小花生新品种,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直立“旭日型”出口小花生品种,生育期114天左右。疏枝型,主茎高36.6厘米,侧枝长40.5厘米,总分枝7~9条,结果枝6条左右,单株结果数10.3个,株丛矮且直立,紧凑,节间短,抗倒伏,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大,结实率高,双仁果率95%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百果重173.8克,百仁重68.6克,0.5公斤果数402.4个,0.5公斤仁数831个,出米率73.3%。2002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籽仁含脂肪53.72%、蛋白质27.7%,两项合计高达81.42%,是营养价值最高的花生品种;油酸/亚油酸比值1.51,比白沙1016高0.6左右,与美国兰娜相当,是国内小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最高的花生品种。2002年山东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对该品种进行了接种鉴定,高抗网斑病、晚斑病、早斑病、条纹病毒病,抗性均比对照鲁花11号高1级以上。对倒伏、干旱均表现高抗。
2000~2001年在全国北方片两年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荚果224.76公斤,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5.18%;籽仁164.21公斤,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9.71%,均居首位。2001年在全国北方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258.12公斤、籽仁188.63公斤,比对照白沙1016分别增产15.16%和15.29%,均居首位。2002年在山东省莱州市高产攻关田2.1亩,经国内外有关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荚果450.2公斤,创造出口小花生高产纪录。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每亩1.1万~1.2万穴,每穴均播两粒。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4.花育23号 优质高产小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型直立小花生,生育期129天,主茎高37.2厘米,侧枝长43.1厘米,总分枝7.9条,果枝数5.9条,单株结果数17.7个,公斤果数870.9个、仁数1930.6个,百果重153.7克,百仁重64.2克,出米率74.5 %;籽仁含粗脂肪53. 1%、蛋白质22.9%,油酸/亚油酸比值(O/L)1.54。出苗整齐,生长稳健,种子休眠性、抗旱性强,较抗叶斑病和网斑病。
2002~2003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所有的点(次)都比对照增产,其中19个点次第1位,3个点次第2位。两年22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12.6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37.12公斤,增产13.5%;平均亩产籽仁234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32.3公斤,增产16%,均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1位。生产试验所有的点(次)都比对照增产,全为第一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8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81.5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49.9公斤,增产率21.5%;平均亩产籽仁211.7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42公斤,增产率24.8%,均达极显著水平。
5.花育25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97年以鲁花14号为母本、花选1号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高产大花生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直立大花生,生育期129天左右,主茎高46.5厘米,株型直立紧凑,疏枝型。分枝数7~8条,叶色绿,结果集中。荚果网纹明显,近普通型,籽仁无裂纹,种皮粉红色,百果重239克,百仁重98克,公斤果数571个,公斤仁数1234个,出米率73.5%,籽仁含脂肪48.6%、蛋白质25.2%,油酸/亚油酸比值1.09。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较强,耐涝性中等。较抗多种叶部病害和条纹病毒病,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抗倒伏性一般。
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19.8公斤、籽仁232.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3%和9.4%;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27.6公斤、籽仁240.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9%和12.2%。
栽培要点: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春播每亩0.9万~1万穴,每穴播两粒。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确保苗齐苗壮。加强田间管理,防旱排涝。
6.花育28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鲁花12号为母本、超早1号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鲜食小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型早熟小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15天。连续开花,株形直立,主茎高37.7厘米,侧枝长41.5厘米,总分枝数8个,结果集中,单株结果15个,叶片形状长椭圆形,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浓绿。荚果斧头形,网纹明显,果嘴微钝,荚果大小中等,粒仁形状三角形,无裂纹,种皮色粉红色。百果重192克,百仁重80.1克,公斤果数700个,公斤仁数1493个,出米率74.7%。籽仁含蛋白质26.2%、粗脂肪52.4%,油酸42.9%,亚油酸36.7%,O/L比值1.17。
产量表现: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小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11.38公斤、籽仁233.45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分别增产12.9%和15.8%,居第一位。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8.1公斤、籽仁207.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26.4%和26.7%,居第一位。
栽培要点: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春播每亩1万~1.1万穴,每穴播两粒。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确保苗齐苗壮。加强田间管理,防旱排涝,种子休眠性弱,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防止在田间发芽。
7.花育31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利用不亲和野生种Arachis glabrata育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旱耐瘠性突出。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直立疏枝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高42厘米,侧枝长43.5厘米,分枝数9条,结果枝数8条,百果重216克,百仁重91克,出米率74%左右。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符合出口大花生标准。籽仁含蛋白质24%、脂肪51%,油酸/亚油酸值1.5。
产量表现:在2005~2006年山东省大花生新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荚果340.8公斤,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98%,居第二位;平均亩产籽仁248.97公斤,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24%,居第一位。
栽培要点:在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的砂壤土种植,起垄覆膜,每亩密度1万穴左右,每穴播2粒。
8.花育33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606-26-1为母本、9120-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8天,主茎高47厘米,侧枝长50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20.4克。荚果普通形,网纹较深,果腰浅,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橘黄色。百果重227.3克,百仁重95.9克,公斤果数544个,公斤仁数1166个,出米率70.1%。籽仁含蛋白质19.1%、脂肪47.3%,油酸50.2%,亚油酸29.2%,O/L值1.7。网斑病病情指数52.6,褐斑病病情指数16.4。
产量表现:在2007~2008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45.6公斤、籽仁242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8.8%和9.5%;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0.5公斤、籽仁260.8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0.9%和10.2%。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为0.8万~0.85万穴,每穴播2粒。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9. 花育36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以花选1号为母本、95-3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大花生新品种。审定编号:鲁农审201102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间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27天,主茎高46.2厘米,侧枝长49.7厘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4个。荚果普通型,网纹深,果腰浅,籽仁近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有裂纹,内种皮白色,连续开花。单株生产力20.7克,百果重252.7克,百仁重107.8克,公斤果数508个,公斤仁数1077个,出米率70.9%。2008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籽仁含蛋白质22.8%、脂肪44.3%,油酸39.1%,亚油酸39.5%,O/L值1.07。高感叶斑病。
产量表现:在2008~2009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61.8公斤、籽仁257.2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8.1%和1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15.2公斤、籽仁220.7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8.5%和9%。
一、开辟农技推广新天地,试验示范展实力
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在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具有经营自的广大农户去观察、比较、选择,逐步变成农户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动行为,成为了农技推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为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的要点,把市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作依托,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为动力,就应实效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作为试点,锦州市早在十几年前就率先开始在黑山县常兴镇曹家村租用了400亩耕地,建立了锦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场,主要进行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旱稻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繁育的试验和示范。随着不断探索和发展,逐步构建起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因地制宜的扩展到所辖的4个县(市)兴建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场。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目前已先后在黑山、凌海、北镇、义县四个粮、油、菜主产县(市)建成了5个百亩以上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场,总占用土地面积达到970亩。农业科技示范场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试验、示范和展示为核心,面向广大农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它依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在乡村,贴近农民,方便学习,集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品种繁育和农技培训于一体,改变传统的“嘴上说、墙上写、纸上印”的说教式推广,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榜样示范引路式推广,极大地增强了推广工作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农户学科技、用科技意识,提高他们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接受能力,从而开辟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富有生机、活力的基层农技推广新路。
二、技术推广起成效,科技成果转化高
这些示范场在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广大农民科技致富需要上,重点引进试验示范和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玉米、高粱、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七大类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和展示,米麦菜间套复种、玉米不同品种的不同密度栽培、花生地膜覆盖与裸地栽培模式、水稻栽培模式、地力使用与检测及配方施肥、3414肥效、各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同品种农药应用效果、蔬菜栽培模式与经济效益等农学、土化、植保、园艺四大学科新技术、新成果。仅2007年,在各示范场中就进行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33个,玉米优良品种展示28个,高粱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11个,大豆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9个,花生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13个,杂粮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7个,并且在承办国家、省、市级项目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级植物病虫区域监测和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项目,自身组织实施玉米科研育种及杂粮品种选育等项目。这一农业技术的推广展示平台,在一条新途经上极大的提高了技术的互动性与普及性,更有效的促进了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试验示范呈现展示效用,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引进和试验作为示范场的必要条件,为科技支农提供了基础保障。在这里集成了优新品种引进与对比,农技推广人员通过试验验证将科技成果在这平台上进行展示,以辐射、带动农户自主选择种养优势农产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个市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场共引进、试验农作物新品种2315个、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409项,组织农民参观学习近百万人次,使1089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市的农业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共承办国家、省、市级项目518项次,自定项目1207项次,引进和试验新品种1524项次、新技术95项次、农资新产品106项次,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级植物病虫区域监测和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自发组织实施玉米科研育种及杂粮品种选育等技术试验。这为农业实现科技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里把科技成果、农业种养技术进行展示性的实地转化和施用,让农户近前看,直接学,回家用,同时也为各类技术培训搭建了现实的教授讲台,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信心,提高农技人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效。在大谭农业科技示范场中,每年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科技观摩达3000多人次,发放科技材料30000余份,让农民把看得见,听得真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得到推广应用,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并且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的试验示范200多项,引进新品种850余个,推广繁育新品种30000多斤,培训农业科技大户1000多户,有850名农民获得绿色证书,15名村级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员获得农民农艺师职称,带动农户11000余户,做到了“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的工作目标。
四、科技示范场的优势体现
1、带动了新形势下基层农技推广方式创新。农技推广如何适应“三农”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是长期以来摆在各级农业和农技推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锦州市的实践证明,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是个比较好的办法,借助科技示范场这个载体,农技人员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直接示范给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了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距离,增强了农技推广的直观性,为新时期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十分有效的现实途径。
2、带动了市场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场均设有试验区、示范区和生产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将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及技术示范和展示给农民看,并为农民提供配套的种子种苗、开展技术指导,大大方便了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使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带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升。在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过程中,农技人员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使许多农技人员不仅成了技术上的专家,而且也成了会经营、会管理产业发展的行家,这样建设了一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农技推广骨干队伍,农业科技示范场已经成为了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基地。
4、带动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内部改革。首先,对农技人员的业绩考核有了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在直接参与示范场建设、直接设计安排科技项目、直接面对农民进行现场服务过程中,最能体现每个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就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员考核机制创造了条件。其次,增强了全员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在示范场里,每个农技人员都必须参与生产实践、必须现场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农技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手都要硬”,否则,就会在生产实践中“摔跟头”、在农民面前“丢面子”。再次,催生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创新精神。通过举办示范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赢得上级部门、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一致好评,这再次用鲜活的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面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主体,只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关键词:汉源县;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汉源县位于大渡河中游两岸,为四川盆地与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历为通往康藏、宁属之咽喉。汉源县作为雅安市的农业大县之一,是我省规划的74个马铃薯优势区域重点县,同时是全省20个良种繁育基地县,马铃薯种植对该县的粮食生产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总结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快高产实用技术的推广,对促进汉源马铃薯产业和贫困山区扶贫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在结合湖北援建发展汉源马铃薯产业和四川农业大学在汉源创建高产示范、推广的基础上,总结出汉源县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
马铃薯的种性容易退化,退化后的马铃薯其生产能力会大幅度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品种,采用脱毒马铃薯是简单而有效的增产方法。
1.优良种薯的选择标准:第一、丰产性强,即产量要高;第二、抗逆性强,能抗病虫害、抗旱、抗涝、抗其他自然灾害能力强,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生长环境中都能很好的生长;第三、品质优良,适合生产目的的要求,商品性好。
2.适合汉源的马铃薯高产品种:主要有脱毒米拉、费乌瑞它、川芋117、青薯9号等。
二、合理施肥与合理密植
1.合理施肥: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产量需氮素(N)5-8kg,磷素(P2O5)1.5-2.0kg,钾素(K2O)10-13kg,我国提出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5:2:11(kg)。肥料的施用量除了考虑马铃薯本身的需肥量,还应该考虑土壤肥力和肥料的种类。汉源生态区应重视农家肥和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一般亩施马铃薯复混肥60―100千克,优质农家肥1000―1500千克一次性作底肥比较经济有效。对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适当追肥,一般亩追尿素5―7千克。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才能很好协调植株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形成丰产群体。净作一般每亩6000-8000株为宜,套作一般每亩3000-4000株。
三、加强田间管理
1.精细整地:肥沃、深厚、疏松的砂质土壤环境,是创造马铃薯丰产的土壤基础,应在秋收后选择比较适宜的墒情深耕,并适时耖耙二至三次,增强土壤保水能力。
2.中耕培土:马铃薯出苗后,就应及时中耕耗锄,晒死田间杂草,之后在植株封行或开花前培土2―3次,使根际土层疏松、深厚,促进根茎叶茂盛生长,搏夺杂草生存空间,同时创造块茎形成和膨大的有利环境。
3.去除多于的分枝、无效枝:封行后,去除多于的分枝、无效枝,以利通风透光,同时在花蕾期,掐除花蕾,降低营养消耗。
4.花期灌水,促块茎膨大:遇到花期干旱,应及时灌水促进块茎的膨大。
5.化学控制:在现蕾、开花期可两次喷施0.15-0.2%的矮壮素,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块茎转运。
6.叶面喷肥延缓叶片衰老:在开花后期,每10天喷施一次0.3%磷酸二氢钾,连喷3-4次,可防早衰,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影响最大的是马铃薯晚疫病,一般防治方法是开花期后用25%的瑞毒霉或800倍甲霜磷喷雾2―3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700倍液;或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虫害防治:危害马铃薯的主要虫害是蛴螬、蚜虫和28星瓢虫。蛴螬的防治用90%的晶体敌百虫溶于0.5公斤水中,兑细沙35公斤成毒土,撒于沟内。蚜x的防治用2.5%臭氰菊脂2500倍喷雾,或穴施有内吸作用的杀虫颗粒剂,如有效成分为70%的灭蚜松,每亩用200克,在播种时撒于种薯周围;或用有效成分为5%的来福灵、25%的敌杀死、2.5%的速灭杀丁、2.5%的功夫乳油等农药,每亩用10~15毫升,加水50升,进行田间喷雾。根据虫情,隔10天再喷一次。瓢虫的防治可采取人工捕捉成虫,摘除卵块;或在成虫刚出现时喷施敌敌畏800-1000倍液,防效明显。
五、适时收获
马铃薯成熟后,就应及时收获,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秋雨造成的田间腐烂和贮藏过程中的腐烂。马铃薯最好在茎叶未完全枯死前就提早收获较好。一般以叶子枯黄70―80%,就可割苗收获。
六、后期储藏
在马铃薯成熟以后,为了避免遇到阴雨天气,薯农应及时对其进行储藏保存。粗藏时,需要选择干燥、通风性好、凉爽的地窖,切记不要于家中的农药、种子、化肥以及其他农作物一起堆放,避免产生串味现象。马铃薯堆放时,选择干净的沙地进行堆放,每月最少需要翻捡二次以上,翻捡可以使得马铃薯之间保持通风,可减少霉烂,及时将发霉马铃薯挑出。
七、结语
薯农要想使得马铃薯增产,必须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种植,认真做好马铃薯的管理工作,选择优质的品种是关键,在马铃薯后期的生长中,注重对其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汉源县作为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地,需要注重科学种植,提高当地的薯农的收入,帮助薯农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舒萍,李萍,李学平,张承莲. 浅析秋冬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1):34+64.
[2]王远东. 河曲县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J]. 种子科技,2014,(10):35-36.
[3]刘培玉. 大棚马铃薯―地膜花生―露地鲜食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4,(18):45+74.
[4]周兴王,杨琦,田学礼,罗成宇,李兆全. 高寒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03):36-37.
关键词 礼品小西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094-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鲜瓜类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大。设施栽培生产条件好,能全年进行生产,特别是冬季和早春,生产出的设施瓜菜产品可以上市,在产品销售上赢得主动。且设施瓜菜投入产出比率高,投资回报空间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邳州地区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西瓜已有20余年历史,从过去的竹木结构大棚发展到现在的高标准钢架大棚,西瓜品种从过去种植的普通大西瓜发展到现在种植大小适中、风味品质俱佳的早熟礼品小西瓜。一般产量达60 t/hm2,产值13.5万元/hm2左右。
1 选地建棚
要求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交通便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较好、四周无污染的地块,并且要求前几年未种过瓜类、花生、土豆等作物,以与水稻轮作最好。大棚采用钢架,一般长度80~100 m、跨度5.5~6.5 m、脊高2.0~2.5 m;大棚走向为南北方向,棚四周要开沟,便于排水,大棚之间距离在1.0~1.5 m,便于通风和吸收光照。棚内配套喷滴灌设施,棚外配置保温帘、遮阳网。
2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及外地消费需求,选择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优良品种。根据相关经验,目前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产量品质都比较好,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早春红玉、农友秀玲等小果型花皮红瓤西瓜,特小凤、农友新金兰等花皮黄瓤西瓜[1-2]。
3 培育壮苗
一般在1月中下旬播种,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消毒、催芽等。为保证育苗质量,一般在日光温室中加温育苗,将种芽播至育苗盘内,保持白天温度28~32 ℃,夜间20~22 ℃;出苗后子叶平展时,将幼苗移到规格为8 cm×8 cm的塑料钵中,保持夜间温度15~17 ℃。定植前5~7 d进行低温炼苗,3叶1心时即苗龄35 d移栽。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沤根,浇水时可加入多菌灵等杀菌剂预防疫病、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4 定植
4.1 整地施肥
定植田块在冬季进行深翻冻垡,定植前15 d盖棚。棚内施足基肥,一般施饼肥3 t/hm2、优质农家肥30 t/hm2、硫酸钾300 kg/hm2、磷酸二铵450 kg/hm2,施肥要均匀,施肥后要及时耕翻做畦。大棚中一般做2畦,从中间向棚两边爬蔓。畦面要平整,畦沟要深,一般在25~30 cm,畦土要松软、深厚。畦整好后盖上地膜,提高地温以备定植。
4.2 定植
大棚早春茬礼品小西瓜一般2月下旬定植。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前按株距45~50 cm,错开株距打好穴,浇足底水。把苗从钵中脱出,轻放入穴中,培土栽苗,定植密度为1.32万株/hm2左右,定植结束后及时在畦面上扣好小拱棚,傍晚加盖保温帘保温[3]。
5 定植后管理
5.1 棚温调节
定植到缓苗:保持白天棚温28~32 ℃,夜间不低于12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掀开薄膜,以利于通风换气;缓苗后到坐瓜前:保持白天棚温22~26 ℃,夜间13~16 ℃。为促进生长,在此时期可以适当增加通风量,甚至撤掉小拱棚;坐果后:保持白天棚温28~32 ℃,夜间15~18 ℃,若夜间温度过高,可加强通风换气。5月中旬以后,为增加西瓜糖分积累,提高品质,可以将大棚底角薄膜掀到1.2 m以上,以利于形成较大温差。
5.2 整枝,授粉
大棚礼品小西瓜采用爬地栽培,双蔓整枝,即保留主蔓和1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均及时摘除。瓜蔓向瓜畦一侧生长,压蔓时双蔓平行均匀摆放。选择预留结瓜的雌花为茎蔓上的第3朵或第4朵,并在其开放前1~2 d打顶,以利于坐瓜。留好果枝后,雌花一般在7 d后开放。授粉时间一般在8:00—10:00,雄花选择当天开放者,完成后注意标记以便采收。
5.3 定瓜,翻瓜
坐果后要及时定瓜,即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保留主蔓上的1个周正瓜,其余全部摘除。
为提高西瓜的品质,使其着色均匀,风味甜度高,应及时进行翻瓜。一般翻瓜在迅速膨瓜期后进行,在开花后20 d左右的中午,用戴上棉纱手套的两手捧住瓜头和瓜尾,轻轻转向一方,只要使瓜的下方见光即可,一般需要翻动2次。
5.4 肥水管理
定植后5~7 d需喷(滴)灌返苗水;当主蔓6~8片展开叶“甩龙头”时施尿素180~225 kg/hm2(用水化开);坐瓜后5~7 d,幼瓜0.3~0.5 kg时施尿素225~270 kg/hm2、磷酸二氢钾75~90 kg/hm2作膨瓜肥,以后每隔7 d喷(滴)灌1次,收获前7 d停止灌水,以免影响果实的商品质量。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
不同西瓜病害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①白粉病。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的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②病毒病。选用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③炭疽病。选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5]。
6.2 虫害
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是大棚早春茬礼品小西瓜的常见害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蚜虫、白粉虱;可用5%抑太保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
7 采收
一般在5月上旬的清晨或傍晚采收上市,采收时用剪子将果柄剪下,注意轻拿轻放,以免碰伤西瓜贮放于阴凉处,然后加贴标签,套上网袋,装箱出售。一般头茬瓜单瓜重2.5 kg左右,产量为30.0~37.5 t/hm2,产值为9万元/hm2左右[4]。
8 二茬瓜的管理
大棚礼品小西瓜可留二茬瓜,一般在头批瓜迅速膨大期后在侧蔓上留,头批瓜收获后立即浇水施肥,第2批瓜6月上旬采收上市。一般单瓜重2 kg左右,产量22.5~27.0 t/hm2,产值4.5万元/hm2左右。
9 参考文献
[1] 李胜,陈新丁.优质小果型礼品 西瓜栽培技术[J].红土地,2012(2):50.
[2] 李强.塑料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2(2):49.
[3] 沈艳菊,李启明.小兰西瓜栽培技术[J].蔬菜,2012(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