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时间:2023-09-25 18:0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第1篇

>> 新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初探 基于课时数的高等学校师资及教室配置的优化探索 高等学校新教师的教师教育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创新性思维的塑造与培养 高等学校生物化学教师专业情意的要素讨论与研究 高等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高等学校教师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 高等学校非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践现状与探讨 高等学校音乐教师培养与基础音乐教育发展适应性研究 公立高等学校产权效率研究分析 高等学校会计教师素质培养初探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探析 高等学校教师量化考核的利与弊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④已有研究通常将高校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人财物的投入,无形资源包括办学思想、理念、制度和校园文化等,将无形资源视为影响产出效率的因素可能更准确。

⑤近年来很多高校提高了科研成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这本身就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宗旨,是资源错配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钟秉林.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4(1):1-4,32.

[2]金保华,刘晓洁.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6(6):17-23.

[3]Hanushek E A.The Economics of Schooling: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in Public School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6,24(3):1141-1177.

[4]章跃.边际效用理论与高校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江苏高教,2001(6):26-28.

[5]宋华明,范先佐.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J].教育与经济,2005(3):9-12.

[6]Solow R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7]Kumbhakar S.C.,C.A.K.Lovell.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63-65.

[8]Far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3):253-290.

[9]Diego Restuccia,Richard Rogerson.Policy Distortions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with Heterogeneous Establishment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8,11(4):707-720.

[10]Chang-Tai Hsieh,Peter J.Klenow.Misall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1403-1448.

[11]杨林.从人力资本理论看高等教育教师的配置和激励[J].思想战线,2004(6):92-95.

[12]翟志成,罗明姝.二元结构下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和素质的缺陷及其优化[J].教育与经济,2000(3):49-52.

[13]陈颂.高校教师师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21-24.

[14]刘海洋,袁鹏,苏振东.精英治理、人才引进与高校教师资源配置[J].南开经济研究,2010(6):137-150.

[15]马海燕,周俊敏.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2):56-57.

[16]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405.

第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才;团队引进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42-02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非常精辟地指出了教师队伍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一所大学综合水平的高低,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师资队伍。高校人才引进是优化教师队伍的一个有效途径。人才引进战略是高校解决人才不足、提升高校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等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越来越大,教育部相继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力度”,各地高校也都纷纷制定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制度、方法,因此,围绕教学科研等类型的优秀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深入和加强,人才引进模式也在发生变化。2006年2月,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其中强调:“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人才团队引进越来越成为引进工作的重要形式和重点工作。

一、高等学校人才团队引进的必然性

(一)人才团队引进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规律

相对于长期以来作为人才引进模式主体的个体引进来说,人才团队引进是指将某一学科的专业人才以整体的团队的方式进行引进。人才团队引进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规律。由于现代科学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和趋势,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不断兴起,使得任何人的工作都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可以孤立地、单枪匹马地进行,所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无不是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人才发展不仅依赖于专业知识,更要依赖综合知识。个人的工作只能是某个系统工程的一小部分,只有依赖于团队,个人的工作才能体现较大的价值。所以,注重团队建设和团队引进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

如果采取个体引进的吸引人才方式,也就意味着,引进人才来校工作后,或者重建一支学术团队,或者加入某一团队,“重起锣鼓另开张”。需要较长的一段磨合期,不利于高校整体人才引进预期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高层次人才本人水平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甚至于会对相关学科、学术梯队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人才团队引进有效地推动高等学校发展

人才团队引进对高等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团队引进可以改善高等学校原有学科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形成新兴或新设学科分支;引进团队起步较高,负担较轻,所在学科容易成为高等学校的带头学科或核心学科。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引进团队内部人才梯队结构一般合理,并且可有预见性地建设、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更加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由于引进团队知识结构合理,有利于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形成合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实现团队创新;团队引进可以使高等学校有效地规避人才单个引进的风险,避免单个引进人才的水土不服,克服单个引进人才的易同化性。

二、高等学校人才团队引进的实现条件

(一)高等学校具备或可提供团队引进的平台

首先,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吸引优秀团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战略发展规划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所以,高等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决定了它对引进团队的影响力的大小。其次,现有学科基础及发展水平、人员结构对团队引进具有一定的影响。原有学科历史、学科强弱都会成为团队引进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第三,高等学校校训、校风和学校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的团队引进。第四,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会对人才团队引进产生吸引力。第五,高等学校的人才政策是团队引进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能否为引进团队提供其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所需要并保证其学科发展的配套设施,能否解决团队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直接关系到团队引进能否实现。

引进团队需要适应,需要成长和发展。成长和发展需要适宜的空气、温度和土壤。高等学校必须提供或创造出适合引进团队的氛围,团队引进才有可能实现,引进后才能发展。

(二)学科带头人是人才团队引进的决定因素

学科带头人是团队引进的关键人物,因此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学科带头人的素质决定着团队引进能否实现。首先,学科带头人必须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学术水平必须能在该专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其次,学科带头人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水平,要善于管理,精于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才能使引进团队发挥整体协同作用,发挥出团队的优势,实现团队作战的效应。正所谓“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再次,学科带头人需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学术品质,能以其人格力量产生向心力,吸引、集聚各类人才。

三、人才团队引进效果分析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学校充分预见到人才团队引进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纷纷调整学校战略目标,加大人才团队引进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以湖南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例作一说明。

为了使传统较弱学科物理学获得跨越式发展,2005年,湖南大学引进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太宏、邹炳锁、王岩国等三位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加盟该校。

三位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各有不同且互有支撑。作为一个学术团队引进,能够在纳米器件研究领域方面形成一个成熟的、有良好研究基础的创新团队,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同时通过指导、培养,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学术梯队;能够大力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迅速提升湖南大学物理学科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地位。物理学科的崛起将为化学、生物及环境等学科的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湖南大学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方向,形成一个从化学、生物、材料、物理等各个研究方向对纳米进行研究的完备的研究体系,从而形成了湖南大学在纳米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无独有偶,2008年2月,南开大学赴海外揽才,一次性引进了由七位华人科学家组成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该团队成员分别是吴传跃教授,李鲁远、戴一凡副教授,张健、董恒江、蒋羽、肖国芝助理教授。他们均在作为美国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机构之一的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都取得了匹兹堡大学的终身或预备终身职位。在这样一个被称为有机整体的团队中,七位学者已经合作了较长时间,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互补的关系:“每个人研究的领域加起来正好是肿瘤形成的全过程”。

科学研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交流,优秀的人才越多,交流的空间越大。人才团队成员间科研信息的沟通、人才团队所在学科与其他学科间学术资源的共享,不仅对南开大学学术气氛以及科技环境的改变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改善、加强了原有的两个相关学科的力量。并且,工作平台已经搭建,其业绩和成果应值得期待。

四、高等学校人才团队引进应注意的问题

如上所述,团队引进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各高等学校的重视。为使人才团队引进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团队引进时注意以下问题:(1)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正确处理引进团队与原有学科之间的关系;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引进与培养的关系。(2)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对引进团队的考核、监督和管理。总之,人才的团队引进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是大势所趋。在目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团队引进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必须提供、搭建好团队引进的平台,审慎遴选学科带头人,为团队引进的实现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处理好在人才团队引进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使团队引进为高等学校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复礼,黄连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刘国远.关于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曾长隽.浅议高校人才引进的基本思路[J].教书育人,2008,(5).

[4]唐习华.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航海教育研究,2008,(2).

[5]梁秋柏.论高校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J].现代管理,2008,(4).

[6]湖南大学.人才工程“高原崛起”――我校人才引进工作侧记[EB/OL].news.省略/xiaobao/xbcontent/index.php?option=com

_content&task=view&id=7016.

[7]南开大学团队引进的有益尝试[EB/OL].省略/index.php/viewnews-8798.

A Study on Talents Introduction in Tea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YIN Meng

(The Personnel Offi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第3篇

    每年的高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20xx年高考的落幕,全国各种模式的高考试题也浮出水面,高考化学试题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编写,坚持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新中有活,以能力立意。试题特点鲜明地体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以能力测试为主,重在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预计20xx年的高考题目仍然会延续这种命题趋势。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夯实基础,养成对化学总体思考的能力,加强对图像题(如化学平衡图像题)、化学计算类应用试题以及化学实验流程题的复习,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率。

    在分析化学复习策略之前,先看看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试卷化学试题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化学试卷总体表现出这些特征:1.密切联系教材,紧扣考试大纲。2.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视能力考查。20xx年化学试题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重视基础知识,试题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基础知识多,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结构、离子共存、物质的量、离子方程式等。总之,20xx年化学试题在保证不超纲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3.重视实验考查,突出化学特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能力是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离不开实验,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实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4.突出主干知识,关注社会热点。主干知识反映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学科的核心内容。20xx年化学试题更加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化学基本概念、重要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电解原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法、化学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几乎都涉及了。5.重视方法考查,降低数学要求。

    化学试题在突出综合应用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了对化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的考查,对信息加工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有所考查。

    高考总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达到复习高效,它需要复习者在全面中有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为此,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化学总复习中应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以此引领高三备考的各位学子顺利有序高效地搞好化学总复习。

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087-03

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对应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费投入的快速增加,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他不仅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资金、人才和技术,而且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进行大学体制创新,提供了一个突破口。而高等学校财务治理作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快研究和完善(赵建军,2008)。

一、当前理论界对中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公司治理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中国,对于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如雨后春笋。

1.关于产生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一直被视为由政府支出的公益利事业,高等学校属于政府办学,政府对高等学校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上述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亟须进行改革。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定位问题要搞清楚,才能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即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是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并在法律上为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然而,目前,高等学校办学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办学模式,它必然导致高等学校事务由政府干预引起的政府失灵、高等教育资源由市场配置引起的市场失灵及高等学校本身内部管理引起的学校失灵。其根本原因是高等学校公共治理出现问题,没有理顺政府―市场―学校的三元关系。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政府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国家出资兴办的高等学校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政府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并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办学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追求高等学校公共治理应该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另外,高等学校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然而近几年来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大学扩张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学生缴费,而银行是国有企业,如果高校不能偿还巨额贷款,它只能提高学生的学费,而大多数学生家庭却不能承担得起,即使能勉强承担,学生花费一个家庭几乎所有的积蓄却找不到工作,这样矛盾如何解决?如果政府买单,市场对高校培养的人才需求就由市场决定,这样办学方式势必导致供过于求局面。因此,如何进行怎样的制度安排来确保高等学校公共受托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这是大学治理的基本问题。曹光荣教授等认为,在市场化改革趋势下,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正在由过去的直接领导和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依法监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治理结构也面临改革。否则,可能因为治理缺陷的存在而产生风险,甚至阻碍高等教育发展。

2.关于当前中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属于公共财务管理范畴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问题,深受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其根本目标是在促进公民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财务效益。但当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不顺,受托责任不明,法人权利、义务意识淡薄,事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高等学校投资理财的非理性和盲目性。翟小会认为,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计划手段作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种既无竞争又无淘汰的运行机制下,高等教育机构本身缺少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去推动其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发展速度,提高质量和效益。

3.关于中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原则问题。夏焰等认为,高等教育治理必须坚持的原则是:(1)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政府并不是唯一权力中心;(2)健全高等学校问责机制,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和决策上,必须要有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相关管理行为、决策以及后果负责;(3)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既要高效又要兼顾公平;(4)在高等教育治理失败的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扮演“元治理”的角色。程勉中认为,实施现代大学治理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大学的办学行为要合法,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从微观的角度看,就是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涉及师生员工权利义务的事务要公正,大学的管理行为要讲求效率。陈鹏程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大学董事会制度,并通过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努力寻找大学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点。宫照川认为,基于治理理论的主张,在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上,政府要实行分权化改革,将权力充分授予学校,以发挥其治理的积极性,强化它们的绩效责任和自我负责的态度。要是学校承担市场的风险,必须使学校成为市场独立的实体,但这种实体是追求长期社会效益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的放权,并不意味着政府作用减弱了,而是变得更加重要和有效。政府应主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如制定高等教育的宏观政策,监督、管理高校对资金的使用,协调学校、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高校绩效的评估,为学校竞争提供平等的制度环境等。

二、当前中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财务治理是对公共利益主体在财务活动中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公共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在当前中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高等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难以保障。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但是,从中国高等学校改革的实践来看,目前的改革与高等学校真正实现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的要求相差还很远。由于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在制约着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作用的发挥,使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2.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渠道的格局已经形成。除政府外,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捐款人、科研经费出资人、银行机构、校友等日益成为高等学校的利益相关者。这种办学体制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快完善高等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切实保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中国目前的高等学校普遍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国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负责,重大财务事项由学校党委常委会或校务委员会或财经领导小组等研究确定。而这些机构的成员往往都是由政府任命的学校管理者,而缺少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银行机构、捐款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3.缺乏完善的经济责任制度。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要求各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校(院)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第一责任;另一方面要按校内管理层次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然而,由于中国高等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机制,一些高校建立的所谓经济责任制往往流于形式,导致经济决策随意性大,责任追究难度大。

4.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高等学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状况主要表现为:(1)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已不适应当前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会计报告不完备、不透明。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报告是以加强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和监督为主要目的。年度会计报告既没有经过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也从不向社会公开发表,不能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全面、真实、可靠的高等学校财务运作信息的需求;再加之一些高等学校在编制会计报告时漏报或少报部分校内二级单位的财务状况或某些类别的经费收支情况,导致高等学校会计报告存在不完备、不透明的问题。(3)会计账务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一些高等学校,特别是所属二级单位存在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经济业务期间确认不规范,不重视往来款项清理工作等问题。(4)重学校本级财务管理工作,轻对二级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对高等学校的财务审计中发现的许多问题都出自所属二级经济单位;一些高等学校的财务部门甚至对校办产业产权不清,家底不明。(5)重货币资金管理,轻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作为高等学校的主要资产形式,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在长期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重货币资金管理,轻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一些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不及时、不全面。

5.银行贷款规模大,财务风险几乎由政府承担。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许多高等学校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利用银行贷款,解决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较好地支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在高等学校纷纷利用银行贷款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高等学校对银行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过大,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加大,由于高校是政府作为法人,最终风险由政府买单,同时相关者也是牺牲品。

6.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财务治理工作中,一些高等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借高校合并与“大学城”工程之机,大搞“豆腐渣”工程,出现很多贪污现象;有的疏于对下属二级单位的财务控制,截流学校收入、“小金库”问题屡有出现等。

7.缺乏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当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经费使用效益低下、资金损失浪费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高等学校没有能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尤其是约束较多、激励不足,各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调动和发挥。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成败。

三、完善中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宏观思考

高等学校实施财务治理,必须立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自身实际,并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借鉴公司财务治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和理论。

1.坚持依法治校,确保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我们必须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维护好高等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应对高等学校内部资金运作和财务工作进行直接干预和管理,而应切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2.完善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唯一利益中心,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由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为此,完善的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结构,必须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利与责任、义务对等的原则来设置治理机构,在体现高校的长远利益的同时,也要体现利益相关者的近期利益。

3.建立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高等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建立的过程,也是对于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结构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权利和责任配置的过程。根据权利与义务,收益与风险的对等原则,将高等学校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对应结合起来,要将高等学校财经工作宏观政策制定权、调整权,重大事项决定权,日常预算管理与调整权,日常会计核算与信息资料管理权、国有资产管理与处置权等财务管理的全部权利,在校务管理委员会、校长、财经委员会、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之间进行配置,并赋予明确的管理责任,一旦违反,必须严肃追究。

4.加快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财务的信息透明度。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应主要考虑和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必须要加强高等学校会计人员的选聘、业务培训、素质培养工作。会计人员培训应包含会计知识、财经法律知识、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知识等内容。(2)适应当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3)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以全面、真实地反映高等学校财务活动全貌。(4)将基本建设经费核算与事业经费核算统一,以确保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完整,确保学校综合财务收支计划的实现。(5)改变会计报告体系。改变过去以满足财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需要为出发点的会计报告制度,要以公开性为导向,以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需要为会计报告制度的出发点,切实增加信息透明度。

5.研究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与财务绩效考核机制。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应涵盖财务治理结构的方方面面,应使所有负有财务管理责任的人员都有机会在相应的层次内平等分享。激励方式也应多种多样,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组织激励、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声誉激励、培训激励、参与激励等相结合。高等学校财务绩效考核,是指将高等学校在一定时限内的经费支出与其所取得的绩效目标、效果等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对高等学校实行绩效考核,有利于高等学校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责任观,有利于高等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增强效益意识。

参考文献:

[2]陈鹏程.高等学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对接点[J].事业财会,2005,(5).

[3]李建发.政府财务报告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宫照川.基于治理理论重构政府和高校的关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

[5]彭江.高等学校公共治理概念的基础[J].高教探索,2005,(1).

[6]翟小会.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9).

第5篇

关键词:国际视野;环境科学;实习实践;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60-04

环境科学是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出现而产生的一门交叉性工程应用型学科。从1965年全球第一个本科层次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出现在美国的Middlebury学院,到20世纪末,美国有近300所高校开设了与环境领域相关的专业,占美国高校总数的15%左右。在加拿大,41%的大学开设了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我国的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教育主要依托化学、地学、生物、医学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90年代以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率先在全国成立单独的环境科学教学实体机构(研究生或本科生)。随后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环境科学专业开始脱离母学科,逐渐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我国1200多所高校中400多所开设了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

实习实践教学是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是衡量和检验大学生整体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深化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因此,创新实习实践模式是解决高等学校环境专业面临实践突出问题的关键。许多专家学者[1-9]研究报道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并提出了些模式和方案。本文研究借鉴国外高校环境专业优秀实习实践办学经验,经过笔者赴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与德国耶拿大学考察访学,结合近十年环境专业带队实习的实践经验,提出“两模块、三层次、多元化”实习实践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环境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开展及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环境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及特色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是较早在高等学校设立环境专业并开展环境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在环境教育与实习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及特色(表1)。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开展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科研训练与独立实验、专题研讨与综合研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重视综合环境技能训练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是三国创新型环境人才培养鲜明的特色与模式;同时利用暑期学校等项目开展国际化合作研究实习是美国和日本的亮点。“导师制”是英国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和实习实践模式。

二、中国高等学校环境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现状与突出问题

环境科学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是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环境科学专业的立足之本。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经形成了由课程/教学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1]。但根据教育部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在《我国环境类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中调查表明,58.1%的受调查者认为现有的高校环境类课程设置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属于一般水平,23.3%的受调查者认为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16.3%的受调查者认为课程设置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大多数认为,有必要在专业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改革创新实习实践体系与模式[4]。

中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设置背景复杂,分别来自化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不同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教育中,各学校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实习实践体系与模式设置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或所依托的学科专业自行设置与要求[1],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体系相比较,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体系存在如下两个突出问题。

1.校外实习实践课程比重不足。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是实习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内容应该主要涉及到对水、气、声、微生物、植被、土等对象的监测及污染物处理与控制、实验方法与实验仪器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野外综合实习实践等。笔者对40所具有环境科学本科专业高校调查的结果表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多,实习实践课程设置薄弱;96%的被调高校中课程验证实验成为实习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些验证性实验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等课程上,实验与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偏重室内实验,校外综合性实习实践课程比重较低。在这样的体系中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课程体系考核中几乎得不到反映,单纯的实验课引不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10]。另外,虽然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计划中均设计了课程实验、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但是在实际开设过程中,由于对实验与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内容落后,实践性教学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2.实习实践研究性实践环节不足。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是实习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学生以专业视角接触社会的起点,是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11]。目前,高校环境专业实习基地的实习主要以现场见习、实习参观、专题讲座与座谈等形式开展,实习内容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生产流程、日常工作、环境监测与应急监测实况、代表性企业特征污染物的处理工艺及处理现场、与环保局工作人员和优秀环保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环境保护经验等。实习时间也主要为1~2周。这种以参观为主的实习过程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校外实习的主要形式,缺乏以创新性为导向的综合性研究性实习。从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环境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表1),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研究室,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实习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主要实践内容。实习基地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参与解决实际问题重要的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目标的要求。参观性为主的见习与实践,缺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实习过程,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实习的兴趣与动力,从而影响实习实践的效果。加强和拓展专业技术、实验操作、设计开发及生产应用等社会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目标[12]。实习实践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培养优秀杰出应用人才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但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设置背景复杂,实习实践体系环节仍然存在着问题,如何解决实习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建立适应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的新模式是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主要任务和迫切要求。

三、国际视野构下构建高等学校环境专业“两模块、三层次、多元化”实习实践创新模式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环境教育是全球的典范。设置实验与实践课程体系多元化、重视学生综合环境技能训练与综合研究应用能力培养、注重环境科学综合性实习实践、强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发达国家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突出的特点。而我国环境专业实习实践中却十分缺乏这些方面与侧重。这也正是我们环境专业开展实习实践环节模式改革所需要重点借鉴的地方。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下,依据环境科学人才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思路与原则,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两模块、三层次、多元化”的综合型实习实践创新模式。(表2)

此实习实践创新模式主要由“两模块、三层次、多元化”组成,即基础性实习实践和综合性实习实践两模块;课程实验环节、校外实习实践和研究性实习实践环节三层次;开展以课程实验实践技能培养为基础、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科学研究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多元化实习实践内容。基础实习实践模块中设计增加了校外实习实践环节及比重。对于基础性实习实践模块,实习学生除了完成理论课程的实验外,比如化学课程、物理课程、生物课程、自然与生态课程、工程课程及其他特色课程等实验,还必须参与校外基地的实习实践,比如深入到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环境检测站、垃圾填埋场、野外基站、环境评价中心及其他环保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习实践。综合性实习实践模块以开展科学研究为主,训练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此过程主要为开放性的实习,学生在结合实习基地科研攻关、校企联合科研攻关、教师科研、国家级、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其他科学研究等课题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双重自由选择,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或申请研究性项目等。学生在带队教师和课题组指导老师的双重管理和指导下,参与自己喜欢的课题开展研究,最终写出研究报告或毕业论文(前期研究成果)。这两个模块内容可以相互交叉和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学生在进行基础性实习的时候,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些实习基地开展研究性实习,完成实习任务和实习报告,使得实习实践变成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带队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模块的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报告和研究报告给出学生相应的毕业实习成绩。两个模块相互交叉和互相配合,学生在实习和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其实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等都可能涉及到诸多的学科,从而一方面培训和锻炼了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能动性地参与科学研究,使得学生能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出色地完成毕业实习计划和任务,为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另外,带队教师和指导老师在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和监控上,根据毕业实习报告、研究报告或毕业论文(前期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指导老师与实习基地的评价,就非常容易进行指标量化,保证了毕业实习的质量和实习过程的监控。

四、实证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于2001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目前,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已经毕业5届,毕业生优秀的专业素质、踏实能干的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环境科学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从2001年开始,持续受到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深化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基于国际化的视野,充分吸收全球一流高校环境专业办学经验,深入考察访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应用型创新性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综合性实习实践模式,切实解决了我校环境人才在实习实践培养环节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我校的实习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见习设计、毕业实习和综合实践等环节。其具体改革以后的实习实践内容及学时如下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习实践环节(23.5学分)已经占总学分(160学分)的比例达到14.7%。徐志兵对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时通过改革实习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实习实践环节总计23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3.4%),有力地提高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实践能力,使得毕业生工作能力有极大的提高。张会民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发现增加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43学分,占总学分的22.2%)有助于学生“能力强化”。我校的实习实践环节在改革后,其实习实践环节比重增加到14.7%,根据近几年的应用实践,这种“两模块、三层次、多元化”的综合性实习实践创新模式有效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创新应用性环境人才,他们已经在工作单位、研究所成为领导和研究的中坚力量。此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的模式加以推广应用。

设置实验与实践课程体系多元化,重视学生综合环境技能训练与综合研究应用能力培养,注重环境科学综合性实习实践,强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世界发达国家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突出的特点。我国环境专业实习实践却面临实习实践课程比重较低、研究性实践环节不足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环境专业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践体系,建立并经过实践检验能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环境专业“两模块、三层次、多元化”的综合型实习实践创新模式。新模式通过实习内容多层次、多元化的设置,明显增加了综合性研究型实践环节的比重,保障了创新型环境应用人才的培养。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环境专业实习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基地情况等,选择应用基础性与综合性实习实践模块。

参考文献:

[1]李强,曹优明,朱启红,等.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75-80.

[2]张军民.基于地方特色的“专业实习”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2):63-65.

[3]杨海波,魏俊峰,裴婕.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基地评估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9,(4):173-176.

[4]张俊华.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育中实验性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24-126.

[5]余顺慧,付川,来守军,何立平,任艺.环境科学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03):128-130.

[6]宋凤敏.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2,(1):129-131.

[7]余顺慧,付川.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6):185-187.

[8]黄智,李明顺,梁宇宁,等.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的改进初探[J].高教论坛,2007,(3):110-112.

[9]张明泉,曾正中,陶燕,等.环境科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5):28-31.

[10]张杭君,贾秀英.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0,38(3):195-211.

第6篇

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956

国内刊号:11-2034/T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成人高校;档案管理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新《管理办法》)是以1989年10月的国家教委第6号令《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原《管理办法》)为基础修订的,共七章四十三条,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新《管理办法》,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定义、适用范围等方面有了新的论述,对高等学校档案的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和工作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充分体现国家对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档案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成人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新《管理办法》的几点变化

1.扩大适用范围,把成人高校纳入办法适用对象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除普通高校外,成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学校和民办学校也不断得到发展,而且日益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显然原《管理办法》中只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要求。所以新《管理办法》扩大了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级各类的高等学校,有利于促进所有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

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特别把成人高等学校列出,这为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利于规范成人高校的管理。根据新《管理办法》,成人高校可以重新修订本学校的档案工作管理办法,这为提升学校的管理能级、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和促进学校更加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明确了高校档案的管理体制和学校领导的机制

新《管理办法》规范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确定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职责,明确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关系和业务指导关系,领导体制层次清晰、责任明确,操作性强,有利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领导必须加以重视。新《管理办法》明确了高等学校校长是高校档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强化了学校主要领导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责任,《管理办法》还规定“遇有特殊情况,应当立即向校长报告”。这些规定的推出有助于高校领导更新观念,增强档案意识,了解本校档案工作的现状,统筹全校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把档案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事情来抓。

3.规范了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人员的职责

新《管理办法》重新划分了适应于学校档案工作的11类归档范围,这样可以使学校档案工作朝着规范化的目标发展,使学校档案的归档内容更加全面。新《管理办法》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以评促进档案建设;“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强化学校各部门立卷制度。

《管理办法》要求“立卷人应当按照纸质文件材料和电子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对文件材料系统整理组卷、编制页号或者件号,制作卷内目录,交本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检查合格后向学校档案机构移交”,规定了各部门负责档案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保证学校各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和科研研究材料的完整、齐全。

4.增加了“学生类”档案管理内容

高等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原《管理办法》片面强调了学校管理、教师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和学习。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新《管理办法》对此进行了修订。在新《管理办法》中归档范围里增加了“学生类”档案的保管内容,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学生类档案要求从学生入校开始到学生毕业结束,档案中的记录要伴随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把学生类档案正式写进档案管理办法中,把学生、学校和对社会有价值的档案并列起来,充分说明了学生管理档案在学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5.从经费、文件的管理和档案利用等方面提出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数字校园的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势在必行,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

新《管理办法》在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上明确规定:“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提出了高等学校档案包括“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突破了高校档案原来所涵盖的以纸质、录音带、录像带、实物等传统档案载体的局限,突出了电子或数字载体在新时代档案物理载体中的重要地位,这符合时展的要求。在档案的利用方面规定:“应当设立专门的阅览室,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计算机查询系统等,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6.从职务聘任、待遇补助等方面彰显对档案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新《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机构中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者职员职级制,享受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同等待遇。”这个规定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成人高等学校档案机构工作人员,因待遇低、工作累、地位低等原因造成了档案工作人员学历层次低、工作积极性差等不利于成人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局面,为成人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人才需要奠定了基础。

对长期接触有毒害物质的档案工作人员,“保障其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及其他有关待遇,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这使得多年来高校档案界极力呼吁的对因为长期接触有毒害物质的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建立职业保障和依法取得补助得到了落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档案科学发展观以及对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二、新《管理办法》对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

目前,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随着成人高校工作能级的提升和成人高校深入开展的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实际相比,成人高校的档案管理带有明显的滞后性。针对新《管理办法》提出的规定和新要求,加强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点。

1.改变档案管理模式,适应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浪潮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建设开始出现新的局面,使原有的档案门类、数量和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档案工作重点应由以往收集、整理、保管为主转向以开发、利用和服务为主,提高档案的利用,扩大服务功能。成人高校的档案工作是成人教育的信息资源,只有重视开发利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才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实现成人高校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关键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使之能热爱档案管理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为其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更新档案专业知识,通过系统学习,使之在专业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在管理实践中能够具有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存贮、传递的能力,能够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成人高校的发展和评估提供详实的材料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成人高校教育发展与改革工作的需要。

3.大力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不断探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途径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档案的形式和载体、档案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等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档案资料呈现出复杂、繁琐、量大的特点,这对高校档案机构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成人高校档案的管理,实现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针对网络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成人高校可以利用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门教育教务管理软件,从录取新生开始,将学生的姓名、性别、照片等基本信息录入数据库,将在读学生的学籍信息输入到互联网以便于检索,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科、专业、成绩档案等信息化管理。同时,成人高校要适应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对形成的重要文件建立纸质文本和电子档案双备份,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努力做好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维护和安全工作。

总之,成人高校的档案是衡量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信息来源与决策的依据。因此,作为成人教育档案工作者,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不断走上正规,不断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加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充分发挥成人教育档案功能,为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档案事业的发展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魏小寅.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2):136-137.

第8篇

关键词: 《考试说明》 学习 研究

为了指导和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编写《××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的。在坚持统一的《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实行分省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又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原则,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了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不仅指明了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强调了学科的基础作用;不仅明确了考试的目标,而且提出了考试的能力要求,规定了考试范围及对中学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考试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具体化、本土化,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又是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的依据。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重视《考试说明》的研究。

一、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通读《考试说明》中有关本学科的内容,除了了解考试的性质、考试的形式、考试的目标、试卷的结构外,更应该熟悉考查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学科学习能力的要求及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的理解。通过学习《考试说明》要达到如下目的。

1.调整教学内容。

题目在书外,知识在书内,要以不变应万变。依据《考试说明》找到:(1)教材中哪些内容不考;(2)教材中哪些知识点需要深化和拓展;(3)考纲所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与哪些知识点有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点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删除教材中不考的内容,讲练重点知识点及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2.找到选题标准。

知识蕴涵在试题中,能力体现在解题中,所以选题尤为关键。根据《考试说明》可以找到选题的标准:符合考纲要求,体现命题方向,突出能力导向,强化主干知识。

符合考纲要求,就是所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符合考纲规定的范围和层次要求;体现命题方向,就是所选试题从内容、难度、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试题的特点等各个方面,体现未来高考试题的形式和特点;突出能力导向,就是所选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强化主干知识,就是所选试题要重点放在强化主干知识灵活运用上。

二、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高考各学科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要做好如下研究。

1.研究新旧《考试说明》的变化。

通过新旧《考试说明》的对比,找到新《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变化点肯定会反映在当年的命题中,所以对这些变化点要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变化的背景,对变化知识点要进行拓展训练。

2.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

《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都是经典的试题。这些试题不仅反映了高考试题的题型和特点,而且渗透了高考的难度和能力要求。研究题型示例要分析试题的背景,归纳试题考查的内容,体会“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从整体上把握高考试题的走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例如,现有甲、乙、丙、丁4种短周期元素,甲元素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的单质在大气层高空释放的蒸气呈现明亮的橙黄色云雾,科学家由此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乙元素的单质在室温下、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丙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丁元素与丙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写出甲、乙、丙、丁4种元素的符号。(2)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____。(3)将过量的丙元素的单质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4)由甲元素和丁元素组成的盐溶液的pH 7。(5)将乙元素的单质(除去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在其表面很快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触摸容器壁得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请从有关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方面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

此题以典型的非金属和金属主干知识为背景,考查的内容是必修模块“化学1”中常见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必修模块“化学2”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化学反应能量的转化。本题以3个高考必考模块的主干知识为载体,考查了考生的提炼、吸收试题提供的信息并加以转化、重组,再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通过分析和综合,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和文字表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3.研究《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各学科的考核能力要求,但说得都很笼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就是要建立能力要求与试题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充分发挥近年高考试题的作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是抽样考查知识、全面考查能力。只有对照高考试题研究能力要求,才能找到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的形式和特点,才能虚实结合,把能力“具体化”。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法规性文件,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对于《考试说明》的研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走形式,要把它读厚再读薄,不断提高驾驭《考试说明》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300)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an 710300,China)

摘要: 以德国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基础、科研定位和科研现状。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从事以应用为导向和贴近实践的科研和发展,科研定位侧重于技术开发与应用。与获得政治资本相比,大学教师更倾向于通过科研活动在学术界赢得认可和声望。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学校应该在项目立项、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该更加重视技术开发,要把应用研究作为学校科研的重点。

Abstract: Taking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Wilda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sis,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quo were analyzed. 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engaged the research of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close to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focused 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Compared to gain political capital,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more likely to win recognition and prestige in academia through research activities. In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project approval, research awards and job classification, and take applied research as focus.

关键词 :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定位;技术开发;启示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location of research;technology development;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61-02

0 引言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而科学研究职能起始于19世纪的德国洪堡大学[1]。德国大学由于科研能力强、学术交流国际化水平高,与独立科研机构、企业科研机构一起形成德国科研体系的三大支柱。以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的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德国大学,特别是应用科技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特色,提出了一些对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开发的启示。

1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

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及其办学层次,德国的高等学校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应用科技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即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FH),最早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处于变革时期。二战后,随着德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学生群体出现多样化,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入学前提、求学动机和就业目标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就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技术学院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德国政府考虑到当时的大学学生已经饱和,且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学制过长等问题,在1968年决定建立一种新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即高等专业学院。这些高等专业学院有的是新设立的,有的是在以前的中等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的。高等专业学院最初仅仅提供相当于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1998年开始,特别是在博洛尼亚进程中,也开始提供硕士层次的教育;高等专业学院虽然没有颁发博士学位的资格,但可以和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由于发展迅速,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和高校校长联席会议决定,高等专业学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英文名称“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勃兰登堡州最大的公立应用科技大学,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该校始建于1897年,由施华蔻、柏林机械制造股份公司和一个火车制造厂建立。1991年更名为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专业的开设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有:机械工程、远程信息处理、物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基础设施现代化,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关系密切。

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科学研究的定位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自主负责各州的高等教育事业,各州的《高等教育法》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做了不同的办学定位。巴伐利亚州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致力于在一个自由的、民主的和社会福利性法治国家中通过科研、教学、学业、继续教育来维护和发展科学与艺术。应用科技大学通过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来培养学生掌握在职业实践中独立应用科学方法及其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并在这一框架之下从事应用性的科研和发展[2]。德国联邦政府教育与科研部指出: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是以应用为导向和贴近实践的,并不是去寻求最高真理,而更多的是寻找马上可以得到实施的问题解决方案。

3 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情况

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特别是发表科研成果可以在科研界赢得认可和声望。由于德国大学实行的是学术自主管理的调控机制,大学的权利主要集中在教授层面。大学教授无论在组织关系上还是财政上都不依附于所在大学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有关教学和科研的各项决定也由大学教授们依照“学术自由”的原则做出。因此在德国大学中,获得政治资本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相比较而言,通过科研活动在学术界赢得认可和声望才是最有价值的[3]。科研成果的发表能够提高大学教师在遍布全球的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决定大学教师在职业上的发展。

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侧重于技术开发与应用。很多教授本身就来自于工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研究项目直接与企业挂钩,研究成果转化周期短,能够迅速应用于工业实际[4];同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极大的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譬如,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生物化学领域的一个教授与学校附近的一家社区医院合作建立了一个生物化学实验室,其主要致力于生物化学领域一些尖端项目的研究工作。

4 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科研特色的启示

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学校在科研业绩考核时,应该与普通本科高校有所区别,不能唯论文论,要侧重于和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技术开发,而不是纯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发挥从企业引进、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领头羊作用,围绕技术改革、产品开发,形成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在项目立项、基金资助、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该更加重视技术开发,要把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校科研的着力点。

5 结束语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高等学校的主力军,主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5]。德国50%以上的工程师毕业于应用科技大学,应用科技大学也已经成为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背景、培养目标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背景、培养目标相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诸多思路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启示。特别是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定位,有助于改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不清、科研动力不足的困境。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应该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肖辉杰,申振士.德国大学现状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6):70-72.

[2] 孙进.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1-67.

[3]孙进.德国大学教师偏爱科研的执业行为倾向——一种资本理论的分析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7(4):54-57.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83-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办学成本和生均成本的双重递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者通常认为,对办学成本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办学成本是指社会、政府在兴办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耗费资源的总和,它包括教育的社会投资成本、政府投资成本、家庭投资成本及其相应的机会成本等。狭义的办学成本,指高校为培养学生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由人员工资、行政事业费、教学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和折旧费等构成[1]。而就办学效益来说,又兼含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与企业不同之处正在于高校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大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对于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降低认识成本,向思想共识要效益

降低成本,首要的是提高对于成本和效益的认识,树立成本意识,注重效益效率,形成经营大学的思想共识,形成成本控制的共识,形成勤俭持校的共识。只有形成了成本和效益的文化理念和思想共识,并建立行之有效、健全完善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一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

一是要形成经营大学的思想共识。经营大学是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按照成本化、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模式进行运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管理与运作的能力与水平,盘活资产,提高效益,为学术水平的提升、大学的科学管理、大学的更好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条件[2]。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古典的英国大学和研究型的德国大学时代,办学成本问题并不突出。只有到了20世纪,随着美国高校的崛起,诞生了一批“巨型”大学,市场机制成为影响高校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办学成本问题才日渐突出,经营大学成为美国高校的必然选择和成功创新。美国高校经营大学理念和做法,也逐渐受到世界其他国家大学的重视。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大学办学自的逐步落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对传统的“管理大学”理念和模式提出了转型的挑战,要求树立“经营大学”的理念和运作模式。正如黄达人教授指出,“大学需要经营,所谓‘经营’,指的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般意义上的‘经营’,而是指大学必须要精心的运作和管理。”

二是要形成成本控制的思想共识。高等教育是高投入、高成本、回报周期长的公共服务部门,经营大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制度结构的调整,充分激发教职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自觉性,实现大学经营与成本控制的协同[3]。成本化核算与管理是经营大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教育部等有关国家部委也要求加强高校成本控制研究和办学成本核算。办学成本控制与核算,具体来讲就是从财务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和严格的计算、调节及监督,及时加以纠正,使成本被限制在于目标范围之内,从而加强支出的监控力度,强化收益的绩效考核[4]。

三是要形成勤俭持校的思想共识。总量投入不足、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对高校而言,尽管经费总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学校摊大物薄,员工众多,经费仍然很紧张。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人人不注意勤俭持校,将会人为地造成学校办学的高成本、低效益,甚至没有效益。很多高校也因此把勤俭持校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把它塑造成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体现学校形象的高贵品质,作为每一名教职员工身体力行的自觉行为。

二、要降低资产成本,向科学配置要效益

高等学校办学资源,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而且是有限的。在资产的管理与配置上,一定要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

一是要实现资源的挖潜利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无形资产,努力提高无形资产的含金量。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快学校资金的周转,做好钱生钱的工作;比如说利用校内办学资源,加大成人和特殊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等。要合理安排和规范开发学校其他资源,做到不闲置、不搁置,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社会资金。

二是要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要严格教学、科研、行政设备的更新添置,通用设备、物资采购,要反复论证、科学决策,避免重复购置和不合理的购入。要科学管理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加强设备的共享使用,科学配置,提高利用率和使用率;要大力建设开放型、共享型、集约型实验平台,最大限度地共享学校资源,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能。

三是要实现保障的科学规范。要加强节能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保障模式和计量方式,实现水、电、暖等能源的合理使用、成本核算和费用回收。特别是占用学校资金量大的基建项目,要用发展的眼光,节约基建开支,从长远考虑,努力减少重复施工、重复建设;要适应低碳经济要求,采用新工艺、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的绿色环保项目。

四是要实现成果的高效转化。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对传统大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欧洲和美国正成为大学制度创新的方向之一。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这种趋势也日渐明显,对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产业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成果的标志之一。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技术科技成果蕴藏有极高的附加价值,一旦产业化会为高校和社会带来巨额利润。其实,高等学校每年都有很多的科研成果问世,但成果转化率很低。要加强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理顺产权关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学校拓展经费来源。

三、要降低人力成本,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管理出效益。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就是要首先加强对人的管理。要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一是继续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既要搞好定编、定岗、定责,又要做好全员聘任和定期考核。在加强全员教育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力度,特别对因不安心本职工作,影响履行岗位责任或长期脱岗人员的严肃处理。切实通过严格管理,在校内逐步形成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有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不断完善人事管理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真正把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利益分配与职工个人工作状况及贡献挂起钩来,通过政策的调整,鼓励教职工安心校内、安心本岗、安心工作;要鼓励教职工上精品课、拿大科研项目、做大贡献;鼓励教职工加强对外联系,为学校争取更多办学支持;鼓励教职工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当好学校的主人。

三是注重发挥校外资源优势。办好学校不能把眼睛紧紧地盯在校内资源上,要解放思想,放开眼界,注重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可以借用社会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借助他们的力量为学校服务,也就是常说的“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要加强与离退休人员和校友的联系沟通,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其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四、要降低结构成本,向优化结构要效益

结构问题,说到底是各种资源的数量比例关系。结构的合理与优化,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高校行政和工勤人员比重大一直是社会批评的焦点。根据2006年人事部和教育部下发的高校人事制度文件,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与行政和工勤人员的控制目标比例为2.33:1。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部委所属高校中,仍有部分高校工勤人员占比例很大。对这部分高校而言,要在总量控制的同时优化队伍结构。对专业技术队伍,要优化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提高国际化程度和创造性能力;对行政和工勤队伍来讲,要优化岗位结构,大力推进社会化改革,提高服务能力。

二是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门类齐全是近年来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但一旦扩大学科专业规模,就会造成教学组织摊数过多、力量分散等问题。因此,应根据学科协同效应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愿景,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发展目标,区分核心学科专业、一般学科专业的规划数量,予以相应的政策、资源支持,同时对一些发展水平差、资源浪费大的学科专业予以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

三是要不断优化教育层次结构。教育层次结构是指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成人教育学生的数量比例关系。高等学校应根据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成教学生生均教育成本和办学收益不同,科学确定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继续教育学生的规模,使各类学生比例更加合理,使办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邹传教,董慧英.高校办学成本分析及政策建议[J].当代财经,2004,(5).

[2]郑存库.论经营大学之理念[J].高等农业教育,2005,(6).

[3]臧蕾,刘宏伟,钮志勇.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成本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李志良.财务视角下的大学经营与成本控制[J].会计之友,2009,(8).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问题;改良策略

Content abstract: as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curr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city planning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is on the rise, but higher schoo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an't keep up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city plann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There is a lot of problems, this article through for our university city plann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an of urban planning from professional improvement strategy.

Keywords: the city planning profession; Problem; Improve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高等学校中的城市规划专业是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发展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来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面,表现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够准确,师资力量不够完善缺少融合多学科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培养队伍,实际教学过程不能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鉴于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着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改进对策。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培养定位不够清晰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在进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对于目前社会上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定位,还没有跟进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培养的定位还处于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的阶段,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行转变,学历层次的培养也开始多样化起来,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硕士博士都有其培养的层次。另外从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已经不是过去国家或者公有制的企业,现在就业的方向大多数都是在私营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等单位。毕业生也很难精确到进行单一方面的城市规划专业。就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区域来看,有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要进行重新定位和制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 没有针对地域特征培养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满足基层单位的需求, 缺乏针对性和地方办学特色。①

(二)、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不够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师资力量的水平的高低,能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杰出的人才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是一个相对于其他专业更需要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科,这不仅要求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具备相应的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包括有:地理、文化、历史、物理、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利用,只有充分对于这些知识进行涉猎才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学好、用好。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在目前高等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就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是需要对于多学科背景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充实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去。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脱离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出现教师和学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如设计图纸和实地勘察等能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中去,很少能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忘记了理论知识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理论指导作用,理论知识的储备对于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做好准备。②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只有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能有利于进行专业的设计。但理论课的学习是漫长积累的过程, 各门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形成个人的规划思想与理念。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并且在短期内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因此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相互矛盾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学习理论知识的浓厚氛围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定位培养

鉴于高等学校中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赶上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进行学科建设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但是却没有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提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善当前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需要从课程设计开始完善,加强一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的重点课程的设置,对现有的设计类的课程教学安排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大力开设跨学科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提高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环境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背景知识下,增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对于整个复杂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掌控性。同时大力加强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设计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增加学生设计的实践课程,为学生能够在校内就进行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高等学校教师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社会变化瞬息万变,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求也比以前更加严格和多样化,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能够在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多下功夫。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养,让其掌握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先进理论和知识,让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案例,方便他们更新已有的知识,提升已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高等学校还应该在教师引进上面下功夫,由于高等学校教师需要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够使此专业的持续发展。总之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当前高等学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长久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的模式能够一直贯穿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学生在进行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下,通过学校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来锻炼自身的设计能力,让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时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训练过程中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④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培养城市设计专业学生的针对性,同时还能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成城市规划专业面临着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只有顺势而上,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建立起高等学校城市规划设计设计专业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重视扩学科理论知识的培养,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面对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带来的机遇,培养出适合现在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晓娟, 汤振兴. 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4.第188-190页.

[2]. 苏 阳. 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 河南科技2011.05 .第28页-29页.

第12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高校;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62-0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文件精神。高等学校必须在认真学习与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文件精神基础上,全面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加强专业整改建设,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找出制约专业发展、影响经济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因素。明确本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推进教学改革力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13年4―5月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五邑大学等四所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这是教育部继1993年以来先后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又一次评估,2004年8月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行“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制度,标志着我国“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制正式建立。经过上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专家和学校一致认为,审核评估工作条件已经成熟,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已拉开了序幕,本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时间为2014―2018年。这是继我国1993年开始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以来,在全面总结以往本科教育评估经验,学习与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先进评估思想、理念、办法与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注重以学校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体制的又一次评估。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提升育人环境,使本科人才培养与知识结构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取信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机制。

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对于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教育规划纲要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精神的具体要求,改进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快速而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热情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并开始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本科各项评估工作当中,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和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议题。所以,高等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有利于强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观念的更新,使高等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以推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促进高等学校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增加社会对高等教育监督与了解的透明度,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社会发展对高校改革的新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连续多年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愿望,相应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了科技水平与管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遍提高了公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生源数量逐年增加,部分高等学校由原来的专科晋升为本科院校,或其他几所相同层次,或不同层次学校合并组合成本科院校,部分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实践教学经费,以及教学实习(生产)基地等投入不足,甚至个别学校因某种原因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等状况,不同程度影响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高新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对本科教育人才需求量增加,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社会迫切需求学校培养出具有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素质好的本科毕业生,以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本科人才。但由于部分高等学校对本科教育不顾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而盲目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导致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无论是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知识结构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求。虽然本科生毕业人数众多,确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就业工作岗位,或处于“学非所用”的境地,而用人单位又难以招聘到所需人才矛盾性的尴尬局面。导致有些人纷纷把矛头指向高等学校,主要原因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着重学术、重理论,轻应用、轻实践,使得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所以,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应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既要强化本科特色专业设置,及时调整其他本科专业方向,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对人才知识结构与人才质量的培养,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也要关注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本科特色专业,从我国经济社会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三、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新形势下国家依据《高等教育法》对以社会需要和实现国家的高等教育目标为准绳的评估。它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提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坚持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建设”为原则,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本科办学水平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是高等学校通过评估自我诊断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建立获得和维持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可信度,逐步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强国,全面提高我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表现和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应以本科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全面推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加大高等教育与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和提高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在专业设置方面,既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又要重视对本科教育知识结构与人才质量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能够肩负起着为民族意识培养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的专门人才;在办学质量方面,必须达到国家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要求,肩负起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以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办学理念方面,加强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服务于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1]。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2]。

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加快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办学体制,增加学校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完善现代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与时俱进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基础设施等建设。改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教学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坚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高等教育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本科审核评估最终达到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目的。并以现有教育资源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社会变化对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使高等教育由传统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由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向知识技能型培养转变。

(二)完善专业结构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转变,也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本科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解决目前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同程度存在着供需与就业失衡的问题。一方面,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和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与知识结构多样化的需求大量增加,形成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本科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质量的一个突出性问题。

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具有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本科专业设置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切入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它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直接影响着本科学生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机制,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培养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应把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本科专业设置、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切入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设置,要立足于本校现状,在全面分析本校学科优势、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师资结构状况和现有教学水平等基础上,结合学校本科教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实际,确立本科专业发展特色,围绕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集学校优质资源创建多学科交叉交融、

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或学科体系,形成以本校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的有机联系的学科专业群,避免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本科专业设置,把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工作的重心投入到建设与发展特色专业上来,使学校特色专业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工业化、信息化、学科交融发展的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努力构建具有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原有本科专业,应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学校在学科建设与改革方面不仅要考察专业整体布局,还要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和办学特色确定自己的定位,在认真总结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状况,深入进行市场与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本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近期和中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等综合情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定位。不断修订本科专业设置、专业整改与建设方向,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本科人才。

四、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努力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评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评估本身,而是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质量文化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确保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对加快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加强本科专业整改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增强,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生存与发展潜力,提高自身生存与发展,也是推动高等学校加快本科教育教学全面改革步伐的一种手段。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应在认真贯彻党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基础上,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构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良性运行环境。总结本科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本科教育人才质量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增置特色专业,拓宽专业口径的建设,明确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制定出具有改革、建设规划及相应配套的措施,大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强对学校整体布局的考察与调整,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找准学校的发展方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在学习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与特点,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新时期人才质量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3]。

参考文献:

[1]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