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时间:2023-09-25 18:01: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油田工程;质量

石油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安全等方面都要求十分严格。呼吁构建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文和经济的双赢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员管理控制

1.增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觉悟

安全问题,预防是首位,正是因为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的意识不强烈,很多事情得过且过,这往往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油田工程的领头人就要树立安全意识,把施工安全摆在工作的首位,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措施与安全环境。对于出现安全事故的工程,要彻查相关人员,追查相应责任,情节严重者追查法律责任。其次,要做好安全宣传,让下层的施工人员也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切不可掉以轻心。

2.加强人员的业务技能

杜绝一些无上岗证的人员、非专业人士上岗从事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作业。健全好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交底、责任制等等,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作业监督。工程各环节进行交接时,也要进行安全交接,交代好作业中的最大危险因子以及做好安全的关键点。坚持做到标准化生产,全过程、全方面都要做到规范化施工、安全化施工。

二、施工质量控制

坚持科学指导,建立质量安全体系。油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化人员和财力等的配置,合理组织劳动力、材料和工程设施等的使用,避免资金的大规模的盲目的投入。此外还要反复的检验材料和设备等的质量,严格规划安全生产操作流程,通过不断地检查和相互监督,及早的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适时的做出处理,避免由于材料质量或者人员伤亡等造成工程返工,甚至由于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带来麻烦,防止由于质量上的事故而给工程施工带来损失,增加成本费。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的运作、经营、战略都围绕着质量来展开,质量已经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而是每个员工、每个职能部门、每个相关企业共同的职责。质量管理的职能正在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已经从生产运作系统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化的管理职能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

三、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建筑施工的进度控制

由于油田工程也有时限性的特点,所以保证进度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现在大部分工程项目都有一个完善的进度监控小组,但是进度失控的现象也很普遍。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控制进度:

(1)关键线路法,即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关键线路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

(2)合理配置,即通过整合或者分解的方法,合理的分配劳动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要素,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2.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

(1)订立严密的合同。合同的订立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合法、平等与志愿。合同一经订立就具备法律效益,在一个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权责分明。此外合同的内容应尽量包含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措施。合同细节应具体化,不要含糊不清,以确保有法可依。

(2)加强管理,完善监理机制。一个工程的建设必须有一支良好的好素质的监理队伍。在监理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并且避免问题,从而配合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此外,对于监理人员的素质也是有要求的。监理师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同时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能有效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融洽的保障。在某一意义上,监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成本的高低,因此它是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3)正确处理造价、工期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造价、工期和质量应该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的变化。资金是建筑施工的物质保障,可以有效地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减少由于人手或者设备条件而延误工期情况的发生,同时坚实的经济基础又能有效地避免偷工减料、采用不正当手段降低成本现象的发生,为油田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则必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如果一味的追求任务的高速度完成,那么建筑项目的质量也势必会有影响。科学有效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将质量、成本、工期三者有机结合,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观念不强

目前存在不少建筑工程管理者只顾眼前、只看重经济收入,而忽视长远利益与社会效益,质量管理意识淡薄。首先,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管理不规范、不严格,忽视对建材与设备质量的评价与考核,不能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仅凭经验与感觉判断,盲目赶工期,这样很容易造成经济利益损失。其次,建筑工程缺乏内部控制,没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单纯依靠经验与主观臆断进行定性判断,这样很难做好事前与事中控制,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工程质量管理相对封闭与落后,不仅存在缺乏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欠缺建立系统的管理工作程序、缺少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与系统应用等现象,而且有的建筑工程政企不分,严重影响质量监管的公正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会导致相关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对整体工程建设造成阻碍。

(三)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

现阶段我国存在不少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队伍素质不够高,且结构层次不合理。一方面,很多建筑工程相关人员项目管理意识薄弱,没能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基本运用行政方式进行工程管理,对工程管理投入少,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基础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较多,但项目管理人员比较少,且很多工程操作人员是农民工,不仅文化程度比较低、工程技术水平不够高,而且有的仅仅是凭借工作经验、未经专业培训就上岗,业务素质水平不够高,存在很大的人员与工程安全隐患。

(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与技术人员思想仍旧比较传统落后,信息化观念比较薄弱,不注重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且存在不少项目管理者创新意识与整体素质比较低,忽视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与具体情况,缺乏技术指导,导致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失效。此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市场运行规则,部分地方市场准入制度不完整,存在虚假资质、无证施工、私下交易等违法现象,严重威胁着工程质量。

二、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项目管理意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与项目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应增强工程质量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与业务管理水平,严格对建材与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强化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与考察,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建筑工程应注重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健全质量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动态管理,有效落实对工程管理与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工程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整体控制管理。再次,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工程技术质量要求,运用科学分析与计算的数据,进行科学理性分析,提高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与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一方面,建筑工程可以通过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做好工程质量巡查与验收,运用科学的手段严格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第三方监管,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制体系,通过对施工前、施工中与施工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与检查,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另外,建筑工程应注重加大对项目管理部门与机构的投入,进行优化配置,并注重根据具体实际工作进行人员分配,以满足工程管理的各项需求。

(三)注重技术创新,调整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与工程施工特点适时调整管理模式,建立具体弹性生产力、合理产业结构的组织体系,实施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计划,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意识与水平,以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此外,建筑工程应加强对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注重培养与提高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加强技术创新,保证工程高效运行,以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与提升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四)努力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相关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建筑工程应注重加强项目管理与工程质量意识,强化对管理者与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认真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与培训上岗制度。并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强制性规范学习,增强其对标准与规范的理解、熟悉以及运用能力,通过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业务操作技能,培养其应对工程规模与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能力,以有效提升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提高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探究;解决方案

实际调查发现, 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质量管理问题、安全管理问题以及成本管理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力工程项目部应该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根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1 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工程项目增多、工程规模变大、工程投资增多,但是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国外同行业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随着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电力企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那就是管理机制缺失导致经济效益差,经济效益差就更不想在管理上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电力企业在痛苦的挣扎着。因此,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电力企业走出困境、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也是我国电力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项目管理的技术不能适应实际需求

电力行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发展状况的好坏对企业自身乃至国家经济繁荣,都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而管理技术的滞后一直是限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因为任何管理机制的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技术来搭配,否则空有这些规章制度也难以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我国从事电力工程管理方面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长期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巧非常少;另一类就是没有高学历而专门从事实践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虽然也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管理人员,但他们的经验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而且这些管理人员的年纪很大了,很多已经退休。而其他的管理人员又没有这些经验技术作为支撑,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1.3 项目工程的管理环节不规范

电力工程是一项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项目工程,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要执行的管理程序和环节非常多。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机制,导致项目管理工作异常混乱,各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各行其是,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络不通畅更别提应有的配合,常常会出现工作分配不均的情况,以至于同事们之间相互猜疑、彼此误会,极大的损伤了电力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的提高。

2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的对策

2.1 健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程建设和企业单位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整个工作就难以展开。电力工程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加强工程的管理机制建设是企业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共同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深入调查员工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意见和看法,将它们的观点进行筛选,整理出大多数人认可的管理办法。第二,在制定新的管理机制的时候,也要参考以往的管理制度,因为以往的管理制度能够成立说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不过是时展后有一些条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结合原来管理制度的优点以及现实需要,进行添加或修改来形成新的管理机制。第三,制定管理制度时也要参考同行业的管理机制,这样员工不会产生什么不满情绪,而且有了适应本企业项目管理的机制,自己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当然企业也可以据此对部分表现突出或表现很差的员工,实施一些奖惩措施。

2.2 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工程项目的管理说白了就是人对事的管理,项目人员的素质对项目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想法设法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提高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学习提升的平台,我们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每个管理人员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每个管理人员实际情况的培训计划,保证每个管理人员都有培训的机会,这样就增强了管理人员的知识量、提升他们实际的管理水平,也可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要保证管理人员的年龄层次。每个企业和部门都应该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工作人员,这样通过形成年龄互补也可以实现思想、技能和经验的互补。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也应该保证管理人员的年级梯度,甚至可以对一些已退休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返聘,让他们的宝贵经验在项目管理中发挥指导作用。第三,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项目管理人员努力打拼的精神,为精英人才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人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以达到人员综合素质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对电力工程的管理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电力工程在动工期间,各项部门就已经开始工作,此时要有意识的对工作的各个部门活动开展监督工作。只有每个部门都按照管理机制和不同岗位的切实需求工作,才能保证各个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为了保证各环节工作的质量,加强彼此部门的协调沟通,必须对电力企业的管理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后的结构与日常企业的管理结构不是同一个,他是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成进行的临时调整,一旦工程结束这种结构就应该取消。而调整的原则就是实行扁平式的管理结构,这样就可以降低信息传递时出现的错误,以及减少上级指令在下级得不到贯彻实施的情况出现。通过结构精简,人员的轮换就可以较好的瓦解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网络,使得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配合,从而提高各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高质量、如期完成。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完善, 电力工程的施工竞争日益激烈,这就给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要树立全面管理、动态管理的现代化工程管理理念,及时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设置专门的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与健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促进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中.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J ] . 科技信息,2011(19):385,410.

[2] 宋东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16):43.

第4篇

电力工程是一项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项目工程,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要执行的管理程序和环节非常多。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机制,导致项目管理工作异常混乱,各个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络不通畅更别提应有的配合,常常会出现工作分配不均的情况,以至于同事们之间相互猜疑、彼此误会,极大的损伤了电力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的提高。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的对策

2.1健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程建设和企业单位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整个工作就难以展开。电力工程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加强工程的管理机制建设是企业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共同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深入调查员工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意见和看法,将它们的观点进行筛选,整理出大多数人认可的管理办法。第二,在制定新的管理机制的时候,也要参考以往的管理制度,因为以往的管理制度能够成立说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不过是时展后有一些条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结合原来管理制度的优点以及现实需要,进行添加或修改来形成新的管理机制。第三,制定管理制度时也要参考同行业的管理机制,行程行业内的统一标准,这样员工不会产生什么不满情绪,而且有了适应本企业项目管理的机制,员工的工作也有了可移执行的标准、自己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当然企业也可以据此对部分表现突出或表现很差的员工,实施一些奖惩措施。

2.2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提高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每个管理人员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每个管理人员实际情况的培训计划,保证每个管理人员都有培训的机会,这样就增强了管理人员的知识量、提升他们实际的管理水平,也可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要保证管理人员的年龄层次。每个企业和部门都应该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工作人员,这样通过形成年龄互补也可以实现思想、技能和经验的互补。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也应该保证管理人员的年级梯度,可以对一些退休了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施行返聘,让他们带着高校毕业生和青年的技术管理人员,保证与同行业的管理水平不会相差太多。

2.3对电力工程的管理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电力工程在动工期间,各项部门就已经开始工作,此时要有意识的对工作的各个部门活动开展监督工作。只有每个部门都按照管理机制和不同岗位的切实需求工作,才能保证各个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为了保证各环节工作的质量,加强彼此部门的协调沟通,必须对电力企业的管理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后的结构与日常企业的管理结构不是同一个,他是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成进行的临时调整,一旦工程结束这种结构就应该取消。而调整的原则就是实行扁平式的管理结构,这样就可以降低信息传递时出现的错误,以及减少上级指令在下级得不到贯彻实施的情况出现。通过结构精简,人员的轮换就可以较好的瓦解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网络,使得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配合,从而提高各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高质量、如期完成。

3结语

第5篇

一、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监督体制不健全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进行工程的监督,但是相关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制定强制性的监督体制,导致在重大工程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的缺失,以及质量问题难以落实责任。另外,因为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对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二)电价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有电机机制有着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在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电价的制定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电价形成机制、管理机制和电价结构都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一厂一价,一机一价”的电价形式很难形成高效的控制机制,间接地造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上的问题。

(三)业主自建模式的弊端

业主自建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就是业主自行组织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展开项目的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组建的,这些人员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都不到位,会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导致施工成本和工期失控。

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为了提高电力工程項目管理效率,降低电厂的建设成本,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及时对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现阶段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改进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管理格式化和程序化

格式化管理的依据是参与工程的各方主体的具体业务组成以及管理内容,应用表格形式的管理方式,实现各个工程子项目的管理目标、管理业务标准化、格式化。格式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各工作单元的合理衔接,并且形成具体的管理表格,降低了重大工程技术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其次,程序化管理是工程管理技术应用的核心,需要按照程序化的管理结构将管理事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身上,形成工程建设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标准。程序化管理的主体实施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理机构,参与建设的各方是程序化管理的实施主体,并且程序化管理需要保证管理流程的灵活性,及时的总结新工艺和新技术,将现代化科技成果应用到,重大工程的管理当中,提高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效率。

(二)使用国际通行的PM项目管理模式

传统分包委托是将电力工程项目分成诸多子项目,委托到多个承包商手中,由承包商对其承包的项目展开一体化的管理。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对各个子项目的承包商也提出了较高对的管理要求。使用国际通行的PM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划分成为两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和实施阶段,可以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周期、全要素管理。

(三)使用滚动开发模式,采取建管分离的管理方式

传统总承包商管理模式是电力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设备、服务等管理的费用全部交给一家工程公司进行管理,这家公司也成为电力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并且对工程项目的全部环节行使管理责任,并承担工程管理的风险,工程全部竣工之后将管理责任移交给业主,管理权利的过于集中会导致工程管理中腐败现象的出现。现阶段采用的地域滚动开发模式,将多个地区的电力项目开发权的企业共同对整个地域的多个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开发,实现地域范围内的工程建设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且形成良好的监督制约效果,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EPC、CM项目管理模式

EPC项目管理模式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众多管理环节进全面的质量、安全等责任。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其能够完善工程项目中的各项程序、机构、功能和技术,将资源、人才、经验等融合在管理服务体系中,为业主创造效益。其次,CM模式是业主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者,通过“边设计,边施工”的生产组织方式来展开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式,CM企业一般情况下会与业主签订利润提成合同,其可以高效的协调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利益矛盾。最为突出的优点是施工管理企业可以提前介入项目管理,保证施工的工期进度。

(五)加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及时的注入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建立信息处理软件与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过程智能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项目执行控制力度。及时的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结合项目管理需要,以管理表格与管理流程为依据,有效集成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效性。

三、结语

控制电力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要及时改进和创新,推进管理格式化和程序化,使用国际通行的PM项目管理模式、滚动开发模式,并且用建管分离的管理方式,大力发展EPC、CM项目管理模式,加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作者单位为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明,林彬,李作明,等.基于云平台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管理研究,2014(23).

[2] 李玉珊,张人友,王珺,等.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商的风险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8).

[3] 陈,高阳.浅谈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基础工作的管理与控制[J].价值工程,2012(32).

第6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创新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指的是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单位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和管理,使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复杂程度高、不确定因素多、目标高、要求严格等特点。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谈一下如何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一、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由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六部分组成的。其中,我们主要分析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实践。在这一阶段主要由市政工程部门负责管理。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安全控制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机制,筹备安全生产小组,并派指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开采等大型工程进行严格地监督和控制,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时,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为广大工作人员讲解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展板、宣传条幅、简报等形式的安全提示,提醒工作人员随时将安全记在心间。注重文明生产,安全施工。另外,安全小组要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抽查,如发现不按照规定进行生产的现象,进行严惩,并对其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抽查过程中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严禁出现拖延或置之不管的现象。

2.进度控制管理

在工程实施阶段,要严格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对于工作的内容、时间、顺序、规划等因素要合理的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对于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施工难题、施工重大变革要做好事先估计,并记录预案。在工程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跟踪检查,确定实际实施的过程与计划中有哪些不符,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对进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工程竣工之后。

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对合同协议书、补充协议、商务条款、技术条款、招标通知、备忘录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条款内容等做到心里有数。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是不同于投资方、承包商的第三方管理。所以,在合同面前三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严禁承包商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采用欺骗等手段谋取大量资金。②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员严禁逼迫承包商接受合同之外的条款。③承包商如提出对合同修改的意见,首先要结合合同的条款认真考虑所带来的经济、进度问题等方面因素,再做相应的修改。

4.质量控制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的最大目标就是在保证各项工作能顺利完成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各方面的质量能符合国家质量管理条例,严禁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这其中主要包括:①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量保证规划。监督承包商制定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内容、责任、义务等因素。②加大对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首先确定承包商是否按照合同的规定达到购买材料和设备的标准,再对购买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监督、检查,确定合格后,才可以使用,从材料设备就做好质量把关。③严格按照监理单位制定的规划和细则进行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严禁违规操作和带病上岗。发生事故,落实到人,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包括:针对监理单位的文件和报告进行严格地审核,确定各项文件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进行保管,备份。同时,针对不符合管理的内容,要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协调。另外,对于台账要按时统计,针对合同进展的情况进行改进,变更。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有关信息,利用计算机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在案。

6.投资控制管理

投资控制管理的最大目标既能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又能做到节约成本,节省投资。审查监理部门的统计报表,结合工程实际完成情况,抽查两者是否相符;对于合同变更所涉及到的投资控制,要做到严格检查具体施工与设计图的工程量是否符合。并邀请财务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员以及承包商、投资方等,召开工程合同变更会议,确保对工程造价做到合理的控制。

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1.创新为主导,管理为根本,技术为核心

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要做到创新为主导,管理为根本,技术为核心的准则。鼓励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创新,建立以项目指挥为主,科研机构为辅,高新尖科技产业的创新型格局。将科学技术融入到市政建设中去。同时,项目管理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运用创新性的思维结合本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项目管理体制。技术的发展是衡量项目工程质量的标准。加强技术人员对于重要技术的探究,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技术水平。

2.建立完善的组织系统

建立完善的组织系统,明确领导责任,使项目工程按部就班的进行。以“精干高效,运作有序”为基本准则,项目分管领导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投资控制等。创建优秀工程,提高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地做到从工程项目的勘查到施工到竣工的一次性完成。

三、总结

市政工程项目作为政府的重点投资项目,要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开拓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以管理为主线,技术发展为核心,建立健全领导管理机制,做到从项目工程各环节、各程序的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姚君,陈伟民.浅谈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山西建筑,2008,(15)

[2]陈苏妹,姚刚.论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科技资讯, 2008,(16)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我国建筑业在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中移植和创新的一种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管理方式。我局以全面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即是对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一种探索、创新和有效结合。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将施工中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有效结合,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推进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此为切人点,可以带动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优化和管理进步。改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企业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动公司运作的规范化,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平台,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建筑领域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益,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就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普遍采用的是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这样很难与新形势接轨,并且存在很多弊端。所谓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规范而言,就是自建式管理模式。对于建筑项目管理的方法,现有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必须要利用现代的管理方式即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对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适应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必然要求。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些工程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因此,实行工程项目全面的管理方式,是施工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它的实施对于确保工期、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都有明显的效用。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改善了管理状况,增强了管理实效。促进了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确立了更高的起点和目标,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作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1、观念陈旧,机制落后。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以行政和硬性指令来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企业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2、工程建筑人员素质差。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合理。施工项目的直接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技术人员流动性非常大,难以进行统一的技术业务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有些技术方案难以实行,造成每个工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别非常大。3、施工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导致工程款项处理出现问题。在施工项目签订合同时,由于合同本身签订的一些原因导致一些业主在项目竣工通过验收后没有及时结算工程款。而施工单位不愿为了结算款而依据合同与业主打官司,因为施工单位担心由此得罪业主,破坏在整个施工工程中与业主结下的良好合作关系。但是,结算款往包含了施工单位的利润,甚至还包括施工单位垫付的成本,或以施工单位名义赊购的材料款。业主拖欠支付结算款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扩展壮大的时机,这样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的浪费。这些都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当而导致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探讨

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更换观念,转换机制。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2、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来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管理。只有建立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并明确各方面业务关系,选择组织好施工队伍、材料和实施方案及安全施工的管理。签订施工承包合同与专业分包合同,以及合同文件的准备;合同的谈判、修改、签订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等工作。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教育,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3、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有着重大的作用。4、强化员工素质,加强安全管理。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制止,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 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只有加强了员工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参考文献:

1、张志伟、丁玉平;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第8篇

1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参差不齐,组织协调能力仍需加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掌握不够,严重缺少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经营管理运营机制不贵熟练。另外,一些管理机构的人员设置不合理,并且没有组织员工进行统一培训,致使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2论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方法

2.1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政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和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容易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要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社会地位,将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事项从政府中分离出来,并由建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解决。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改进以往项目管理模式,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平台,积极引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中介组织结构。引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的目的为了满足建筑企业对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和应用的实际需求,使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能够综合评价建筑企业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等。

2.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水平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起步较晚,方式落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有效的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并派出相应的从业人员去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在我国高校设置有关管理课程。另外,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3严格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实行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一定要严格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保证相应制度的实行。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建立相应的负责制度,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做到分步骤管理,使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有效覆盖建筑项目的全部内容。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工程管理有理可依,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防止因为工程项目管理延误致使工程效益降低。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管理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将管理制度与实践进行结合,根据实际的情况发挥制度的作用。

2.4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深入了解各个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并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相应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为了在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地发展。并且,也是为了规范施工步骤,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进行工程管理,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够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建筑行业更加顺利的发展。

作者:龚文单位:四川宏创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从工程项目的规划、分析、到最后实际施工的全过程中,都存在了很多无法预估的风险因素,这也就是所谓的工程风险,而工程风险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机性,它是在任何时间、任何施工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如果施工单位并未实现做好工程风险的管理控制工作,工程风险的影响程度也会增大,使得工程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还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出现报废的状况,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施工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几年因工程风险引起的安全实例正在不断增加,酿成了十分悲痛的结果,人们也逐渐开始意识到工程风险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性较强的工作,这是因为其能够对不确定因素进行预估和处理,能够对风险类型有着很好的认知能力,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由于风险管理工作设计内容较多,对于管理人员也有着严格明确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二、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的原因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一直以来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很多项目采取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对于各种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更没有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虽然有些企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质量管理也仅仅侧重工程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目标,没有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地防范化解预警处理各种风险,更没有系统化的预警体系。很多风险管理都是被动地去应对,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往往根据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判断,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影响了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建筑合同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发包方和承包的合同执行,合同的既是双方进行合作的依据,也是工程施工的依据,更是工程完成以后进行验收决算的重要依据。很多企业对建筑合同的管理不够重视,在具体措施上存在诸多漏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合同误读不得不中途返工,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无法预期交付使用,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风险。

4、缺乏完善科学合理的风险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够对各种信息及时有效搜集整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化解的风险。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系统不完善。无法得到较为可靠的数据,也不能够结合有关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整理,也无法对各种风险进行可行性的评价和剖析,不不能对承包商供销商进行较为全面而又系统的跟踪管理,也无法绝对各种数据分析跟踪分析,使得施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

四、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策略分析

1、不断增强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每一个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建筑风险管理,从管理层到全体员工都应该有非常强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管理宣传,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让他们都有过硬的技术,不断强化他们的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工程质量,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2、不断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降低各种风险,必须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来约束各种管理行为和施工程序,让每一个管理者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施工,员严格按照相关合同图纸施工程序来执行。以制度为保障,重点控制容易出现问题的三个环节,在资金管理上中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对各种开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在采购和结算等方面做好管理,防范各种风险;注重劳务使用管理,严把人员质量关,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让质量意识强、技术能力高的人员设备和技术操作;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做到公开监督,确保责任追究,责任到位,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3、加强建筑合同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建筑合同是工程施工、决算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合同管理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工程工期,才能保证最后的交付和决算。首先在合同签订方面应该做好管理,招投标严格按照程序来签订合同,准确把握合同的相关条文和细则,防止出现对合同内容的模糊认知或者误读,造成施工现返工甚至违背合同等现象,防止出现重大的经济和法律纠纷。严格执行合同内容,防止出现中途变更等问题,给企业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也增加企业的成本开支,增加了其建筑施工的风险。

4、构建完善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建筑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当前建筑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人物,确保风险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防范和化解各种静不下危机,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对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测,并准备相应的应对方法和措施,降低建筑工项目管理的风险。通过完善风险系统,准确分析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及时搜集、整理、分析各种生产数据,了解气候、地形、原材料的价格、用工情况以及市场的风险,做好综合评判,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风险,防止出现较大损失,将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程度。做好各种风险备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进行有效处理。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在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做好各种应对策略,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信息防范系统进,将整个工程管理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建筑企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汉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4,02:120-121.

[2]谢锋.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4:38-39.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项目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关键就在于能否解决好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目前感觉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彻底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的管理方法:项目经理负责制是目前国际上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抓。项目经理选用后,要对其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提前制止或预防不良现象发生。

第二、注重项目团队的建设: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推行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不仅取决于项目经理个人,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项目团队。确保项目目标高质量的实现,还取决于是否能有一个高效的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固然是项目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但他的工作还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紧密配合。项目经理确定后,一般由项目经理亲自选拔和配置项目团队的队员,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使项目团队向高效率发展。

第三、管理应该从项目实现目标的评估、承包合同的签订做起: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无外乎围绕“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保”五大要素进行。这些要素实现目标的目标值的制定,都要在工程项目实施前进行现场实际项目评估后进行科学制定。我们把它看做是堵塞项目管理失败第一道关口。其方法就是要成立专门的领导评估和测算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在思想上与实践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认真来抓好做好。制定好项目实现目标之后与项目经理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委派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主管会计。从而可以在项目项目运行中的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第四、狠抓现场管理:要把原材料、劳务队伍管理做为重点,注意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在劳力队伍的选用上,要选取实力较强、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有营业执照的队伍,严禁使用一些无资质、低资质、低素质的劳务队伍,以免造成项目亏损,质量事故频发,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丢失了市场。

原材料选择采用无标底招标采购模式,确保采购物资性能价格比最优。在机械使用中注意选用良好工作性能的机械,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对进度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做好必要的监督也是不可少的。

第五、把实施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突破口: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够在预定的轨道上行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制定的目标,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根据项目经营状况,奖优罚劣,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其次,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年度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在对水利水电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时候,具有很多的作用和功效。例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具有很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通过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高效合作,组织完善相关规定、明确各个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帮助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高效的进行,还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样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工作都能根据计划有秩序的完成,还能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计划性不断完善工作中计划与现实情况不合理的地方,从而使工作能够更高效、有秩序的完成,此外,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具有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作用,它可以控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合同方面的相关事宜,在招标和投标的相关事项,工程开工时的质量水平保证,还有整个工程所需的成本的预算,都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但如此项目管理还可以对工程进行时的主体设计、检查设计图、确定最后的施工方案、监管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水准。因此,具有如此多作用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有效的实施是极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种类

(一)管理模式中的代建制管理模式

代建制管理模式是一种需要政府通过开展对外的招标会,在前来招标的公司中找到做出最合适、合理的招标计划书的公司,聘请他们来接管此项目,完成后再移交到城府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适用于那些政府提供项目资金的,而不是用于商业盈利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通常会聘请有资深经验的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最先是会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试验,通过在过程中累积了技巧方法,然后再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进行实行。

(二)管理模式中的工程建设监理管理模式

工程建设监理管理模式就是所谓的对工程中的一些事项进行咨询的一种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是根据工程的老板所提出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不断向预定计划靠近而进行工作的,目前正在我国适用运行的管理模式是Pm模式、cm模式、ePc模式和bot模式等等,工程将设监理管理模式是通过投资方向管理公司提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请该公司的资深人士对此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和监管,并依据施工时的状祝来不断的更新该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和管理的范围。

(三)管理模式中的平行发包管理模式

平行发包管理模式是依据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的具体状况而产生的独特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目前最新研究产生的、也是运用范围最广的丫种管理模式,是指提供资金的一方通过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拆解,并依据项目内容的不同把它们承包给不同的、专门的企业部门,然后分别与这些企业部门签订合约,合约里清晰明了的罗列了投资方和承包方的职责和利益,实行项目施工具体所要运用的是什么管理模式,以及所有参与建设施工的企业部门之间是平等的职衔关系,这样的合约的签订有效的保障了投资方和承包方双方的权利和利益,能更有效的保障该水俐水电工程项目的实行和完成。平行发包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一个独特性是,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通过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工作的,工程投资方首先要把要进行管理的工作分发给所承包的专门的企业部门,再确认清楚每个合约内容的无误进行签署,然后通过监管部门的有效协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高效、有序的完成。通过和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平行发包管理模式不但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具体化的管理,还能做到对该工程项目进行高速化的管理,是一种比较更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它能够对工程项目更加有效的管理,能够增加总的施工力度,还能够减少总的施工的时间。

三、加强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落实工程招标投标的管理工作

现阶段,我国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工作都采取公开招标的方法实施管理,国家也颁布了相关的文件来支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有质量地开展,而且在编写合同的相关条款时,要明确工程清单中计算价格的方法,制作的投标评估工作以及投标候选人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更趋向于规范化、合法化。对于工程建设管理,投标单位务必要根据国家颁布相关文件所规定的方式、条件、资金以及时间开展呈递招标投标的保证资金,签订有关工程施工的合同,工程的项目法人务必要按照规定的预支款项,递交履行合约的担保。

(二)建立健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责任管理制度

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责任管理制度,因此在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之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责任管理制度。依据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每个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并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把责任落实的实处,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

(三)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在立项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和水利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项目的选址、勘察等工作,要在全面了解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地点的实际情况下提出立项方案。其次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要在综合的考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水文环境、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客观、科学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队伍是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积极的引进高级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做好选拔考核工作。其次要定期的对水利工程项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第三,要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软件应用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当中,进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五)健全水利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是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企业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应突出质量导向。

(六)建立完善的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所实施的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机制规定,推广安全施工管理系统,加强工程项目各方面的施工工作。而且工程项目实际状况要具有预先准备的事故应急措施进而有利于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管理,且要改进与增强项目施工的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安全施工的应急能力与处理能力,给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基础保证。

第1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现状;面临问题;解决措施

1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1 市场管理混乱

市政工程多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负责,由于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较多,有些单位倚仗自身具有的权力,无视工程项目的基本程序,不执行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以及项目法人制度,甚至出现了工程开工多日还未签订正式的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情况。有的工程在没有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及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被查到后才匆匆补办。另外,有些政务工程为了追求“政绩”,将施工工期以及设计周期一再压缩,不仅容易造成工程项目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也为日后的投入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2 质量意识薄弱

由于市政工程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的巨大不同,导致更看重工程的工期,而忽视更重要的质量问题,经常在施工中出现抢干和蛮干的现象。各负责单位质量意识薄弱,一再放松强制性标准,使得大量质量不过关的工程投入使用。尤其在道路工程及排水工程中,对质量的要求过低,抱着坏了很容易就能修的思想,人为的降低了工程质量。另外,还存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不同步,资料残缺甚至伪造资料等问题。

1.3 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健全

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环。但其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实行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大大影响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容易出现质量要求过低的现象。还有些施工单位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便挂靠施工;有的施工单位无视设计图样,擅自更改原设计方案;还有些施工单位以包代管,质保体制存在巨大缺陷。使越来越多的质量低劣工程投入使用,给人民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1.4 监理机制不健全,监理效果不佳

我国目前在建设监理市场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缺陷,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再加上每个人对监理工作理解的不同,导致很多执政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上岗任职。而在职监理人员又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备监理资格。另外,对监理的培训工作过于形式化,对监理的能力提高和意识改变没有太大帮助,使得监理效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监理工作执行和整个监理队伍的建设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2 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有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已经无法很好的面对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导致市场管理混乱、质量问题频发、监管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出现。为科学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对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2.1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及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高层领导在组建班子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保证班子里每位成员都能够达到完成这个项目任务的各种要求。在此基础上,作为项目负责人,要提前对整个项目工程的基本特点做足功课,对工程的工期、规模、结构、质量要求、可能遇到的恶劣气候情况以及个别特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为工程项目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整个班子成员都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向先进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大趋势下,只有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素质,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2.2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监督、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三个方面的控制,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能要求,在建立工程监理的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理顺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是承发包的关系,两者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的;承包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关系,也没有合同的限制,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二者是通过签订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立关系。

另外,还要以工程监理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监理、检验、质管组织:监理工程师要根据监理合同公平公正的行使其监理职权,而建设和承包单位要对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建设单位要专门组织成立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查;施工单位要在各个施工点成立质管小组,对各自负责的地区进行自检,并与其他质管小组进行互检,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

2.3 加强对工程项目关键环节的管理

2.3.1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目前,我国在工程质量的监管方面已经有诸如《FIDIC土木工程施工通用合同条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法律文献,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参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授权,不断规范日常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但要注意与承包方划清责任界限,一方面,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到严格管理、认真负责;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职权范围有着清醒的认识,切忌越俎代庖。

2.3.2加强对工程进度的管理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及FIDIC条款中对工程进度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并引进较为先进的方法,例如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科学管理。还要充分结合市政工程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和决策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前考虑到其他单位交叉施工的矛盾,并提前做好应对预案,避免因业主协调原因而导致工期的延误。另外,对承包方在施工进度中出现的偏差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尽量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协调好工期和投资控制计划,保证达到预期的合同目标,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

2.3.3加强对工程投资的管理

财务纠纷往往是业主和承包商的矛盾。承包商就要根据市政工程的建筑特点,提前就业主和承包方各自应承担的费用问题达成共识,一旦出现价目变更的情况,承包商要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协商,价目的变更也要做到公平合理,并要做好对原始记录、证据的保留工作,保证原始记录的齐全和完整,便于纠纷的处理和相关部门的审查。另外,要确立合理的决策程序,在工程进度与投资目标出现冲突时,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原计划作出调整,完成工程目标。

3 结束语

虽然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市场管理混乱,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及监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相信随着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管理的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一套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

参考文献:

[1] 施徐丽,许云峰.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