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管理学;演进;学科化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当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法国人法约尔思考着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的时候,管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系统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便开始了其学科化的过程。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的复杂学科,然而管理学仍不成熟,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问题还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在现时代,对管理科学自身审视、管理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的发展相对落后,关于管理学自身体系及学科属性的研究不仅数量不多,而且也并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和见解,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的认识也始终没有达成共识。这种关于管理学问题研究不足的情况,导致管理学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理论根基和前提,是管理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一个学科门类的协调发展有赖于该门类中众多学科研究力量的合理布局和整体谋划,而理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辨识分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学科的发展规律正是这一工作的重要基础。
管理学科是如何演进的?管理学科应以何种姿态立于科学知识体系之林?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又应当属于哪一种科学部类?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主题,也是需要当前管理学界给与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关于管理学的思考。思考的目的一方面是标识出管理学的特殊特征,另一方面是试图以普遍的或者必将成为普遍的观点去理解管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无论是关于管理学科学性的研究,还是关于管理理论丛林走向统一的问题,甚至是关于管理学交叉学科性质的界定,都是关于管理学不同方面的考虑,这是关于一门学科的所具有的全部可能的共同认识方式的思考。管理学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表明研究管理学的学科演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中对管理学学科演进的分析。通过对科学、学科以及科学知识体系的界定和梳理,阐明了科学与学科之间的主要关系——学科是科学发展成熟的产物。首先证明管理学是科学,通过其逐渐发展和完善,进而逐渐演化成为一门学科。作为科学的管理学主要研究管理学的科学性问题。论证管理学的学科属性需要有两个前提的保证。首先,管理学具有科学性,是一门广义上的科学。其次,管理学是一门学科。管理学本身所具有的科学属性,管理学的科学体系,为管理学科的属性分析奠定基础。作为学科的管理学站在学科体系的角度,通过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假设和科学共同体的角度对管理学进行了学科界定。总结了管理思想的演进并对普适性的管理观进行提炼,以管理思想史为基础试图从当前混乱的管理理论从林中探究出管理学的本质所在,最后对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诠释和界定,并希望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沟通,在管理学的实践方面体现管理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通过对中国管理学学科属性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在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研究中,交叉科学的视角是一个趋势和热点,但目前却没有是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将交叉学科的分析框架引入管理学属性的分析,运用生成因和类型质两个维度,将管理学纳入交叉科学的软学科和部分“边缘”学科中,并分析管理学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交叉学科的机制:多元、融生与流动。
通过对管理学的各个学派的研究,证明了管理学的多元共存特性。通过对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和一般管理理论各自对于管理理论丛林走向统一设想的分析。通过对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借鉴,论证管理学演化为交叉学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Paul Milgrom, John Roberts. 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M]. N. J.: Prentice Hall,1992
[2]Gauthier, Caroline. An ultimate contribu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management scien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Management, 2008,(8):103-111
[3]魏文斌,走向形而上的管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2003
[5]Kybernetes. From management science to sociology: Cybernetics, finaliz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social scie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6): 420-436
[6]刘仲林,现代交叉学[M].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著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醒华 .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
[2]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4]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
[5] 颜醒华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
(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
(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
(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
(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
(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醒华 .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
[2]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4]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
[5] 颜醒华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
档案学是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档案的形成、发展以及档案管理、利用的规律和方法。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文书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事业史等分支学科。
中国档案学界对档案学的体系进行的研讨,代表性的观点把档案学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和档案管理技术三个部分:
理论档案学是从整体上把握档案学各门分支学科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在应用档案学基础上进行高层次的理论概括,揭示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和档案学自身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档案工作实践和国家档案事业建设提供一般性理论依据。
应用档案学是档案事业管理、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档案工作应用技术研究的总称。所属学科有:档案事业管理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统计学、档案目录学、档案保护技术学、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档案缩微复制技术等。
应用档案学的特点:一是实践性强,它所阐明的理论、制度、原则与方法,直接应用于档案事业管理实践和档案业务工作实践,具体原则和方法在学科知识中占很大比重。二是技术性强,它研究现代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解决档案保护技术现代化、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复制缩微化、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等问题。
当代档案管理和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因此要求档案学也必须进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理论档案学是应用档案学的高层次理论概括,对应用档案学起直到作用;应用档案学的研究成果或提出的问题将推动理论档案学的发展。两者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整体水平。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或者说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这是由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档案工作是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档案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即研究档案、档案工作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们社会实践关系的学科,因此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总之,由于档案、图书、情报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决定了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密切关系,这三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相互从对方吸取适合本学科需要的知识。
此外,研究档案学尚与其他一些学科发生密切关系,诸如采用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利用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知识等等。
档案学的发展已有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但还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当代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也正在向档案工作提出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将向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变。
一、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要回答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就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本文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讨论。
第一,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的关系
按照仍然使用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分类,文化产业管理属管理学科中公共管理类。艺术管理尚未进入学科目录,作为一个专业方向,设在公共事业管理类下招生。
艺术管理之为艺术管理而不是文化产业管理,说明两者必定具有本质区别,不能合二为一。换句话说,艺术管理在学科定位上必须具有不同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独特性,方能具有学科立足点。那么,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到底有何本质不同呢?如何将各自的研究对象相互区分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针对于此,有研究者强调艺术的特殊性,指出艺术与文化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功利性与否。对于如何判断功利性,本文认为或可以“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来区分“纯艺术”与产业化生产中“作为商品的艺术”。
由此,将艺术管理的研究范畴,定位于对非营利性艺术组织及艺术活动的研究,可以令艺术管理更为明确地区分于文化产业管理这一层面。需要指出“非营利”并不等同于“非政府”,这有别于西方对“第三部门”总体上的理解。那些公益类的社会事业组织以公众利益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也属于本文所指“非营利”。因此,国有艺术院团自然也应包括在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中。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同时,这一定位的涵盖面符合我们将艺术管理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下的传统思维。
在当代学科互涉的语境下,对于一门跨学科性质的专业,相较于艺术管理归属艺术学还是管理学的“门户之争”
本文认为将艺术管理区分于文化产业管理,对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更具有实际意义。
第二,艺术管理还是艺术行政
管理和行政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差异。对此,陈振明在其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导论部分明确指出了两者的本质区另IJ—“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有明显区别。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实所需订定政策,更强调战略与科学。行政人员在于执行已经厘定的政策,推动事务的进展直至落实。
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区分,来体悟管理与行政两者之间的分界。历史上对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今天,主流的理解是将公共管理学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由此可见,管理与行政两者之间业已形成分垒,这一点在学科体系上已经做出了区分。波兹曼和斯特拉斯曼在《公共管理战略》(1990)—书中,在说明为何使用“公共管理”而非“公共行政”的概念时,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分可谓一针见血:“公共管理关心战略问题,涉及公共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它们更广泛的使命与目标……公共管理是对组织外部环境的管理,公共行政则存在于组织的脉络之中。”
由此“艺术管理”与“艺术行政”之间的差异是显见的。艺术管理还是艺术行政,到底使用哪一种概念?事实上,两种概念的使用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是它们明确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专业取向和学科分类。
丹恩马汀在《艺术管理这一行》的推荐序中写道:“今天,第一流的管理者不但要懂得让表演搬上舞台或是让展览能够顺利进行的各项事宜,他们还得了解管理程序的各项理论与实务、外在于内部的环境挑战、组织文化对运营的效应、不断变动的挑战,以及策略性抉择的契机与现实(还有不作抉择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些要求,特别是后者,是埋头苦干无法解决的。艺术管理者必须有超越感觉、超越经验、不断反思批判的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管理显然更符合这一行业的时代需求。
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清晰,或者说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与辨析有所忽视。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我们无法以明晰确定的语言来表述“艺术管理是什么”,“艺术管理要干什么”,以及“艺术管理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应该是什么”等关键性问题。
本文认为,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艺术管理学科意识淡薄。对于学科意识,有学者曾对“学科体系意识”提出批判,认为应以“问题取向”来替代“体系意识”。这是否说明“学科体系意识”此种思维方式在学科建设中应该被拋弃呢?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学科意识与问题取向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学科意识本身就包含了问题取向,问题取向的关键在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我们是否能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问题需要考察与辨析,问题的性质需要明智的判断。考察、辨析、判断,这一系列动作本身就是学科体系意识的反映。
关于艺术管理的学科意识,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艺术管理教育存在于大学。对此,在2010年9月中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上,来自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的一位教授的主题发言,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对于“为什么艺术管理教育在大学展开”这一点,这位教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以供思考。如果艺术管理的技能仅仅局限于操作层面,艺术管理教学还有必要存在于大学吗?大学能够提供,而技术训练或者学徒式训练所不能提供的是什么?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她的回答包括了几个方面:历史与全球性的视野;艺术管理中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理论、方法、思维;艺术的社会价值;美学理论;艺术的作用,艺术家的作用,以及艺术管理人的作用等等。这一回答在表述上也许过于零碎,但具有意义,从学科层面上回答了艺术管理学所应具有的内涵。
二、艺术管理学科意识的建立
目前,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主体基本上都是跨专业而来的,少数人在欧美接受了艺术管理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或是对艺术管理实践经验的缺乏,或是对现实环境认知的不足,或是对行业需求判断的不准确,都有可能产生问题。事实证明,必须强调学科意识来推动专业建设。
1.建立学科边界
对于一个新学科而言,建立学科边界的目的是明确学科定位。艺术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学科边界比较模糊。我们必须承认艺术管理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联系,在此前提下去反思和更新艺术管理学的核心,这将是一个界定的过程。应确认哪些问题可以交给艺术管理学去研究,哪些问题则应该留给其他学科。
将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于对非营利性艺术组织及艺术活动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划分,还关涉到对“艺术管理”的理解。在艺术管理活动中,艺术和管理的关系总是以艺术为先。艺术管理的目标是要把艺术送达到更多的人面前,而不是把“商品卖出去”。
应在确定的学科边界下,逐步形成相关的概念框架以及艺术管理学这个领域特有的问题群。清晰的概念是进一步讨论的前提,为知识增长所必须。由于各种艺术组织性质上的差异以及面对的环境及资源的差异,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偏向。因此,在艺术管理的中心问题下,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各种问题群。
2.有行动科学加入的实践教学
“艺术管理主要还在于实践”这一认识是从实务层面对艺术管理的概括。其中,也有对本科生就业实际需求的考量,实际操作能力往往是用人单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动手能力得以解决,对工作流程都熟悉以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及相应的决策判断能力,往往成为职业发展上的关键因素。
这样一种以实践经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当然有其意义和价值。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尽管每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们都确实有其独到的“管理艺术”而这些“管理艺术”更多体现为经验。作为知识“管理艺术”尚未经过系统的整合与分类,显得笼统而含糊不清。另一方面,市场始终处于变化中,这种变化越来越快,当原有的“对策”不管用时,更多的艺术组织都会有研发的需要,这都是“管理艺术”所无法传达的。
事实上,管理具有科学、艺术、实务、思想等多重属性。对于艺术管理而言,强调科学与思想亦是必须,而不应仅仅是依靠经验。每项具体的操作中,都可以归纳出科学规律来,从而为实施科学管理提供基础。
实践教学主要强调“管理艺术”的一面,重视实践经验,重视组织和个体的独特性,而忽略了“管理科学”所强调的科学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和方法。过于看重经验的实践教学,往往将管理水平的好坏简单归咎于能力差异和经验的多寡,而看不到管理背后的思维方式与理念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艺术管理绝不仅仅是实战经验的累积,更需要一种行动科学的加入。就艺术管理的专业教学而言,除了强调实践,提升管理技艺的同时,还需要强调在实践中超越直觉式的判断和技巧,提升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界定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发“和情境进行放映性对话”的能力。艺术管理专业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培养熟悉工作流程,具有操作能力的职业工作者,还需要指导职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由此,针对艺术管理的实践教学,应该倡导有行动科学加入的实践教学,发展“行动中反映”为基本理念的实践知识论。
3.倡导对专业知识的探索
根据科技理性的传统,专业是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它将科学研究转换成社会进步。由此,专业建设过程中偏重于任何一方(或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而不及其余都是不可取的。社会分工需要往往是一门新兴专业诞生的前提,然而专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社会分工,还需要科学研究的参与。业界需要也并不等同于社会分工需要。业界需要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必须意识到业界对艺术管理工作的体认也存在盲点。因此,专业建设仅仅以满足业界即时的需要为己任,最终未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是提供“社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简单的服务站式的服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提供的服务。专业意味着研究与实践的交流,这是专业之为“专业”而非“职业”的根本,也是职业工作者希望更为专业的原因。尽管我们都承认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今天社会对专业的信心危机确实在不断加剧。危机来自于一些专家误用了他们的专业权力谋取利益,也来自于一些专业行动的明显失误。
在仅仅关心问题解决的专业知识之中,问题框定显得毫无立足之处。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专业知识了,存在的仅仅是经验与能力。艺术管理在强调管理实践的基调下,大学专业教学贡献究竟能够体现在哪里?有什么是职场无法提供的?事实上,专业知识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在于提供有效工具去发现正确的问题“什么是专业知识”显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对它进行思考将有助于弥合研究与实践、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裂痕。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教学模式;合理运用
中国分类号:R9
药事管理学科作为药学学科派生的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与药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有较大差异:它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因而药事管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科学性质[1]。
1教学之困境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在本校为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思想上能够重视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药事管理学由于内容涉及了有关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监督的各个环节,其中所涉学科门类交叉,并且包含诸多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内容等方面原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虽能明确其重要性,却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考前突击记忆、考后立刻遗忘的教学困境。由此,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进行有效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教学模式演进
药事管理这本课程于19世纪初形成于美国,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简历药事管理学科体系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60年代,主要是间断引进英美和前苏联课程;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药事管理学科逐步成为了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教育的基本学科[1]。从这一时期起,业内人士对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2.1传统教学
药事管理学的教学长期固化为"讲课+考试"的模式,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就使得学生形成了单一地、通过课程考试的学习目标。学生欠缺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能达到学以致用。
2.2实地观摩
实地观摩模式是一种更加贴近实际药学工作环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去到诸如药品生产企业、零售药店以及医院药房等地进行见习,师生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以及亲手触及的方式,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总结。
2.3CBL教学
CBL(Case-Based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它以典型案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围绕教学大纲中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提出相应观点,做出独立判断或提出决策[2]。随着我国药事管理教育的发展,CBL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药事管理学课程种颇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2.4情景模拟
此方法又称作"游戏教学法",它通过教师设定某种特定的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实现情景模拟教学之前,要求设计者预想各种角色,在某个假设的情景中活动,并依照各个角色所处的情景和不同的问题作出决定,通过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情景中去感受这些复杂性与变化规律,把学习内容迁移并应用到实践中去。目前,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我国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2.5PBL教学
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3]。通过PBL教学模式,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团队精神、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同时,结合药事管理学课程特点和教材特点来看,绝大部分篇章以概念、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等文字性内容为主。通过教师的不断"教课",让学生做到简单地理解记忆不难;通过普通的试卷考试达到一般的记忆效果的检测目的也不难。但是要让学生对药事管理学课程产生兴趣,更加有效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类内容,仅凭这样的单一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其他几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主动参与。实地观摩是一种更加贴近实际药学工作环境的模式,不只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将要从事药学工作,还可以为他们创造与见习地的药学工作人员进行探讨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阶段应当是学生有了一定的药事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后,此方式并不适合贯穿药事管理教学的始终。CBL与PBL教学模式均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复杂药学实践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2]。这两种模式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与实效性。如在讲授假药劣药问题时,可结合"花旗假药案"的典型事件或其他相关事件;在讲到药品合理定价时,可结合某些国家基本药物"断货"的现实情况,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此类问题上药企、医生、患者以及相关药品监管部门是如何共同发挥作用的。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具有游戏性、假设性、迁移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讲解药学人员职业道德一节时,结合药事管理史上的典型事件"普强实验"来做情景假设,将学生分作三个大组,一组扮演法官等公职人员,一组扮演普强公司董事,一组负责观察记录和角色扮演后的提问。因为这种形式下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也使得学生更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它的限制条件[4]:(1)模拟效果受到班额制约,小班授课时,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当授课规模较大时,学生参与机会和教师对模拟情境的控制程度都会随之下降;(2)活动的开展受到课时数限制,药事管理学的课时数有限,开展情景模拟往往需要一定的准备、排演时间,这就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产生了冲突。
4结论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限制条件,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单独使用都难以满足药事管理教学实际需要。务必加强多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发挥不同教法的教学优势、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同时,切忌只关注教法本身,盲目地贪图形式上的花哨、热闹。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应当适配合教学效果检查,及时优化、修正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8.
[2]解雪峰,吕雄文.加强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新思考[J].安徽医药,2008,22(11):1114-1115.
一、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随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产生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司会”使用简单的收支帐簿,从单式记帐到复式记帐,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从手工操作到运用微机,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漫长的发展过程。发展到今天,会计已形成了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考核和科研、制订法规制度、宣传教育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行业的会计部门已成为管理经济的关键部门,广大财会人员已成为管理经济的骨干队伍。无数的经验教训表明,会计工作、会计队伍管理得如何,对整个经济管理产生致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对会计部门、会计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十分关注,并给予很大期望。从社会来讲,从国家来讲,怎样管好会计,怎样有效地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解放以来,我国在会计立法、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改革、会计核算、监督、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教育、会计职称、会计队伍建设和会计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会计产生、发展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致今尚未创立科学而完整的会计管理学科。几十年来,我们虽然在会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卓越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了不少法律、法规和制度,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但这些往往是被动和零散的,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处于“经验型”的感性认识阶段,对几十年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尚未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攀登知识高峰中,尚未实现飞跃。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实的会计管理工作实践也急待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发展,理论也在发展。人们争先恐后攀登理论高峰,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正在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认真解决会计管理学科的创立,会计管理就因缺乏现代先进理论的指导而滞后于实践,就会停留于“必然王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因此,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会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中国人应该有志气,去探索会计界尚未解决的这个课题,为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研究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会计管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他必然要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特征确定特定的研究目标。笔者初浅的认为,会计管理学研究的目标应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会计管理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原理和我国的国情,从我国市场经济客观现实出发,寻求如何搞好会计的管理,研究会计管理的地位、作用、性质、特征、原则、对象、内容和方法,形成较完整的科学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会计管理工作,促进会计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应认真掌握好以下原则:
1、既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重在研究未来的发展;
2、既要借鉴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又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理论,重在研究我们自己的特色和路子;
3、既要注意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要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重在从国家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这个基本点上研究解决问题;
4、既要注重研究的理论水准,又要重视理论的科学性、适用性,重在以指导、服务于实践为宗旨;
5、既要考虑专业特点,又要注意与相关法规、相关业务相协调,重在适用的广度上下功夫;
6、既要突出研究的重点,又要重视整体结构,重在创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些目标和原则,是我们研究会计管理学的着眼点和要遵循的基本点。我们只有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正确把握研究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思路,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会计管理学是以会计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会计管理活动的规律,阐明会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用以指导会计管理实践的一门科学。会计管理学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应是:
1、研究分析会计管理的产生、发展及沿革;
2、会计管理的性质、地位、作用、特征、原则、职能、管理体制和方法;
3、会计管理的决策、规划和调控;
4、会计法规、制度管理;
5、会计机构、人员及职称的管理;
6、会计信息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管理;
7、会计电算化管理;
8、会计监督、审计、监察的管理;
9、会计科研、教育、书刊出版发行的管理;
10、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审计、咨询、服务组织及会计学会的管理;
11、会计公共关系及国际交往的管理。
研究、创立会计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只能粗略地提出一些框架式的设想,在实际研究中,可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分类组合,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补充,以便形成一门比较系统、适用性强的学科。
四、会计管理学研究、创立的组织实施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
早在1996年,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先生就将现代林业界定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1]。随着林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林业的定义又拓展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2]。在近10余年中,屡有学者对现代林业进行再定义,有的侧重于现代林业的功能,有的侧重于以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来界定,有的侧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3]。基于上述关于现代林业的界定,并结合林业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笔者将现代林业定义为:随着社会对森林演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技保护、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以显著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公众的森林生态文明认知;并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追求通过森林多功能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
与传统林业相比较,在现代林业的建设中,物质产出、社会支撑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现代林业具有特殊性[4],具体表现为林业的功能和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林业的发展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林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森林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生态服务、解决生态危机、保障木材供给、促进区域发展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认知,现代林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林业经营思想的变化。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以尊重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将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主体从资源所有者拓展到社会各层面,促使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经营手段更加现代化、经营客体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化。
第三,林业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科技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森林多功能需求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进而使得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5]。
第四,现代林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文明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同时,森林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真正得到认识,林业已从资源、产业等物质形态上升到文化、文明等精神层面。林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林业认识的发展,都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也使现代林业的建设更容易汇集社会资源。
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更需要创建新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实现。当前,现代林业建设在国家决策中已得到体现,并成为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导思想[6]。基于此,我国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林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相关科学所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涵盖了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和林业政策3大领域。其中,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一般经济理论的角度解释林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一直被划为林学学科或管理学科,这导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构建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制约了学科服务林业实践的成效。现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为经济问题,或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已经从林业资源配置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规律与问题的探索以及林业发展政策研究,且研究命题多着眼于探寻经济规律。第二,其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源于经济学科的相关科学,如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第三,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林业经济研究归类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从而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第四,就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实践而言,主要命题大多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研究对象或出发点[7]。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在微观上主要研究林业的市场经济行为、资源在市场价格或价值杠杆作用下的最佳配置问题;在宏观上主要研究林业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经济规律,并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顺利推进。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涵盖科研工作,还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等,所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着眼于培养能运用经济学和林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林业经济活动现状背后的经济规律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林业多重功能完好实现的专门人才。因此,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范畴符合学科规律,也符合国际和我国的林业实践。当前,我国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归于管理门类的农林经济一级学科,主要着眼于学科管理;而在进行具体的学科建设时,应从基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正确地认识林业对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7]。建设现代林业不仅拓展了林业经济活动的范畴,也转变了林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一)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边界的延伸赋予了林业经济研究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林业经济活动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等森林资源为主的营林和加工制造活动不断拓展至非木材林产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文明等新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并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行为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寻求视角选择的创新,实现学科领域的拓展。不仅如此,从价值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而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还体现在森林和林业价值内涵的拓展以及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上。当前,森林及林业的价值形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益价值上,基于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和非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林业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从而导致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现代林业利益分配中,从生态补偿、政策性利益倾斜、资源权属及权益的制度性改革和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使得林业经济研究的视角更加丰富,并要求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加速融合。现代林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从资源的所有者、生产经营者等“经济人”主体,拓展到林业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国际行为。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主体范围的延伸及性质的多元化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并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到森林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林业发展中的责任等方面。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使林业经济活动的客体从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业生产资料拓展到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层面,并延伸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层面。林业经济活动客体的拓展和变化,特别是公益性经济活动的增加和政府行为的广泛介入,使林业经济学对林业经济活动规律及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客观上要求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与传统林业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快。
(三)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
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命题更为多样化。林业经济活动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诸如国有林业企业(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体林业经营组织、以林农为主体的私有林经营组织、基于各类承包和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等。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为特征的林业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管理事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济活动组织的属性。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林业经济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林业责任体系和利益体系的变化,也必然对林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求。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林业管理体制、林业经济活动参与机制的研究,并发展其相关理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科需要寻求理论创新,为在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完善。此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其保障体系的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的内涵、形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更具紧迫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学科建设的重点
为了促使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
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培养研究生奠定基础。因此,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论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加强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以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8]。
3.加强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可根据各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既各有特色又整体协调的研究格局。
4.加强队伍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保障体系的建设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alyze the orientation of "Forestry Management" in the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forestry economics and forestry policies. Then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Forestry Management" from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autho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erence.
关键词: 林业管理学;学科定位;教学模式;参与;北京林业大学
Key words: forestry management;subject orientation;teaching mode;particip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36-03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农林相关专业,立足于培养专业型人才,促进“三农”发展和生态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特色专业,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对于指导农林产业实践、规划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侧重于林业经济管理方向,经过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开设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林业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林学概论、森工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较好地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开设林业管理学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关于学科建设的新探索,深入分析其学科定位、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为构建科学的专业发展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1 林业管理学学科定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1 学科定位 目前,关于“林业管理学”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表述,结合管理学相关概念,“林业管理学”可定义为:系统研究林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利用林业理论和相关管理手段对林业资源及林业机构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约束的学科。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林业企业及林业产业方向且多针对具体实践行为,从学术视角分析林业管理学本质的成果较少,其原因可能包括:第一,林业管理隶属于行业管理范畴,各行业管理理念具有相通性,林业管理学是在借鉴企业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分支学科,短期内缺乏研究创新点;第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决定其行业管理模式的确立滞后于工业及服务业,而我国关于行业管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故林业管理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及实践经验;第三,部分研究未细分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的区别,致使林业管理未体现出行业特殊性。
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说,林业管理学是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起示范作用[1]。部分林业院校重视林业经济学而忽视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导致学生难以对专业形成正确认知且不明确林业学科对行业的指导意义,上述三门课程具有同等的专业教学地位,均应成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可见,学术研究及专业教学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学定位尚不明晰,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教学价值等有待于深入剖析。
1.2 林业管理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2.1 林业管理学与林业经济学的关系 目前有学者提出“林业经济管理学”的概念,即将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结合研究,但应基于以下前提:第一,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研究对象存在差异;第二,林业经济管理不等同于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的简单叠加;第三,依托不同的研究环境,应明确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对象的侧重点。总体来说,林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林业企业及要素管理、林产品市场营销管理、林业项目实施评价管理、林业经营管理及林业资源、产权管理等[2];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森林保护、经营、利用、改造与再造的一般经济规律以及区域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经济、林业生态经济等[3-4],其中,林业产权制度及宏观调控是两者共同关注的部分。林业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理论性探索,强调遵循客观规律;林业管理学是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林业市场及非市场领域进行有效干预,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控制作用。故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管理学的研究基础及依据,林业管理学对于林业经济行为长期有效运行具有调节功能。
1.2.2 林业管理学与林业政策学的关系 林业政策是国家依据社会经济实际需求和客观规律对林业部门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的行为准则,其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国家为促进林业的发展所制定的林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过程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及具体规定等[5]。相比之下,林业政策学强调政府层面上形成的理论指导,具有统领性和概括性;林业管理学则注重理论实践结合运用,是对林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深化,具有系统性和详实性。
综上所述,三门课程的融会贯通能够拓展林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体系,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
2 林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课程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包括课外自主学习及考核体系等。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案例中,林业管理学教学主体的信息如表1所示。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林业管理学课程的主体环节,其核心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林业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构建以及对林业建设的指导意义。借鉴国外教学模式,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不局限于特定教材,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教师通过组织英文文献阅读、分组汇报等使学生明确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等课程的研究要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同,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和团队协作,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新问题。基本要求是:将行政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规定每组的讨论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负责人和记录员等[1];同时,教师会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体现出“批判辩证评价事物”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大学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故上述模式难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形成对林业管理学的清晰理解,但课程结束后,反馈表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课堂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实现较显著提升。
2.2 课外教学 课外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巩固提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国外部分高校强调课外教学所获取的信息量远超过课堂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课程整体效果。案例中,林业管理学课外教学内容包括: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分析国外林业经济学与林业政策学研究框架并比较中外林业管理理念等;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关注森林认证、集体林权改革、排污权交易、自然保护区管理、狩猎行为等热点专题扩展对林业管理学的认识范围。课外教学方式包括:基于自身对课程存在的疑问探究适合的解决途径;记录并提出文献阅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预习即将讲授或讨论的课题;参加专题拓展讲座等。课外教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关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化对林业管理学的认识。
2.3 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对课程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不恰当的考核方式易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消极情绪。从教学目标来看,林业管理学注重学生对林业管理行为的全面理解,故不适宜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评判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案例中的考核体系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课堂考勤。作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勤有助于端正学生学习观念,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第二,参与评价。课堂参与既是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判断标准,也是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之一,重视参与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成果汇报。师生讨论提出两种汇报方式:小组专题答辩及自选题目撰写论文,综合来看,学生关注较多的研究命题包括:分析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和林业管理学课程之间的关系;林业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营林企业与其他类型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异同点;集体林管理与国有林管理的异同点;林业管理涵义及思想演变;《森林法》修改与我国林业发展的关系等。同时,鼓励原创性观点并对具体问题进行阐释,以达到梳理课程体系,总结学习收获的目的。
综上所述,林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6-7]。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针对北京林业大学的案例对林业管理学教学模式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开设林业管理学是构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学理念及方法、学生参与程度、课程内容设置、考核方式等对课程教学质量影响显著。案例中的经验与不足对其他林业院校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借鉴意义体现在:第一,深入剖析课程本质特征及内涵,适当选取论点鲜明的教材且不局限于已有观点,促使学生对课程研究对象形成客观评价;第二,倡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思维模式,通过课外实践加深对林业科学的理解;第三,营造师生参与型课堂氛围,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避免因课程内容因素而影响教学效果;第四,依据学科特征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尊重学生合理意愿,重视学生思想深度的提升而非对具体知识的机械记忆,使教学成效充分体现。
未来我国林业院校应更多关注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从课程教学模式及效果等微观层面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促进我国林业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月琴,朱臻,刘德弟,等.林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5):58-59.
[2]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7-210.
[3]张建国.林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林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之一[J].林业经济问题,1998(1):33-34.
[4]温亚利,刘俊昌,谢屹.中国现代林业体系建设与林业经济学发展[J].林业经济评论,2011(1):10-11.
[5]刘凤飙.关于我国林业政策学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林业经济,1990(8):53.
本文作者:谭魏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艺术管理这一概念似乎涵盖的范畴比较大,横跨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4大类,但若从管理的经营性质来看,艺术管理的业务领域实际上只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营利性艺术业务;一类是非营利性艺术业务(表1)。在这两大类业务中,营利性业务实际占据着艺术管理的绝大部分业务,而随着商品化、市场化的深入,所有艺术中介(企业)营利性成分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文学类业务,如图书馆、报刊社等属于广义的文化产业,暂不把其纳入艺术管理的业务范畴)毫无疑问,所有这些营利性业务必然会成为艺术中介(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没有这些营利性业务作支撑,现代化的艺术中介(企业)将不复存在;没有这些营利性业务创造的经济价值,非营利性业务的维持也将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在当代市场条件下生存的各种企业,包括艺术企业,都毫不例外地要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因为这些方法和原理是基于人类社会各种管理活动、管理现象研究总结出来的系列规律,它具有普遍性和重复性。换言之,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管理理论、哈默的核心能力理论、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这些现代经典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适用于当代艺术中介(企业),那些自命清高、自命不凡,把自己看作是阳春白雪的艺术管理都是肤浅的。
艺术管理学研究必须借鉴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我们知道,人文学科之所以称之为“学科”而不称之为“科学”,是因为人文类学科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研究的对象是一种感性对象、经验对象,对它的研究通常采用观察、描述、思辨等非实证性方法和手段,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归纳走向概括。相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最根本的原因是具有实证性,以及重复性和他证性(可测量性),且排斥任何哲学式诡辩。虽然艺术管理兼具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特点,但在本质上更多具有社会科学的特点,因此我们把艺术管理的学科属性定位为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气质的社会科学,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其本质是一门社会科学,那艺术管理学也必然具备实证性特点,艺术管理学研究也就可以像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那样达到一种可预测和可控制的程度,比如通过调查预测某种年龄层次的人更认同某种艺术,或调查某社区、群体的文化趣味、审美倾向,从而对艺术的生产和消费进行控制。如此说来,艺术管理学研究在某些必要的时候也就自然可以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完全可以运用统计学、数学之类的工具来建立分析模型,也完全可以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辅助经营决策,比如在艺术管理实践中的财务分析、战略分析、经营环境分析等就可以运用统计工具进行辅助决策,这样可以让我们大量的艺术管理行为建立在相对可靠的理性分析之上,而不是性情多变的主观判断。实际上,在艺术行业范围内,许多我们看似主观、感性的现象,仍然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和方法来转换成理性分析。比如日本的艺术设计界,就针对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各种难以驾驭、难以评判的感性因素开发出一套理性评判学科——感性工学,其基本思路就是把艺术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感性因素通过设码、编码、译码等环节转换成一种理性判断,为设计提供具有实际分析价值的数据参考,这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可以说当今日本的产品、时尚设计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受到欢迎,与其设计界能利用像感性工学这样具有科学、理性思维的分析工具是分不开的。当然,在一个几千年来人文伦理异常强大的国度要求我们的学者在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时具备更多的科学精神,这是非常不习惯的,也是非常艰难的,这种转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实,在知识交融的今天,艺术界完全不必谈理性色变,谈规则色变,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许会给研究带来一种新鲜的空气和意想不到的局面。在这个开放的世界里,任何把自己关闭起来,拒绝吸收外界营养的行业,最终都会走向消亡。
艺术管理学研究必须淡化“门户色彩”
目前,我国艺术管理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较强的“门户色彩”,大部分教材名义上是艺术管理学,实质上是某一门类艺术管理学。我们知道,美术管理替代不了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也替代不了艺术管理,它们都只是艺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艺术管理却应该涵盖美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等,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问题,本末不能颠倒。当然,艺术管理学也不应只是横跨在各门类艺术管理之上的一些纯粹理论,它还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具体指导各门类艺术管理的实践,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艺术管理学。完整的艺术管理学术体系应该由“艺术管理一般理论与原理”和“门类艺术管理理论与原理”这两大部分内容构成,这两大部分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缺一不可。而“门类艺术管理理论与原理”又包括音乐与舞蹈类管理理论、戏剧与影视类管理理论、美术类管理理论、设计类管理理论四部分。艺术管理一般理论与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各门类艺术管理中具有共性的规律,如同现在的“艺术学理论”所承担的任务一样,它着眼于艺术管理的整体性和宏观性,研究艺术管理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基本过程等。它是整个艺术管理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的部分,这部分研究能保证整个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走势,价值取向,以及学科系统性。门类艺术管理理论与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各门类艺术管理中各自独特的规律,如同现在的“美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等所承担的任务一样,它着眼于艺术管理的微观性和具体性,研究各门类艺术管理中的特殊问题、特殊现象、具体任务、专门技术等。它是整个艺术管理知识体系中延伸的部分,这部分研究能保证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我们更应该注重艺术管理学的整体性研究,这是目前我们所缺欠的,当然,在注重整体性研究的同时还应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因为艺术管理学毕竟不是一门像哲学一样的思辨性学科,它的存在始终要以指导具体实践活动为最根本目的,否则,我们的艺术管理学便是一座美丽飘渺的空中楼阁。
结语
象牙塔中的学者们喜欢讨论“艺术管理是什么”“艺术管理属于谁”之类形而上的问题,真正谈论到如何进行艺术经营时又会显得茫然无措。因此,为了能及时满足当前需要,学术界不必再纠缠于艺术管理学门户、性质、归属之类的争论,必须立足于现实,深入到文化艺术中介(企业)第一线进行田野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将资料升华为理论,以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如此的过程才是一种良性循环。在艺术管理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科交融、吸纳科学研究方法、淡化“专业色彩”,否则,艺术管理学终究会因为失去实践的依托和管理学界的支撑而陷入苍白。我们不必把管理二字看得像“狼来了”一样,生怕纯粹的艺术领地会被异族侵蚀而焦虑与不安,恰恰相反,艺术与管理的水融,艺术界与管理学界的合作,才是艺术管理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必然出路。
近年来,国民经济学专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原来只有8家高校开设的本科专业到现在本科阶段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国民经济学专业已经悄然走入考生的视线。
国民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还从未出现“国民经济学”这个概念。“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是1980年由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提出的。目前的分类上,国民经济学与国民经济管理学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国民经济管理学究竟属于哪个学科,一直以来存在很多的争议,有的认为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有人认为属于应用经济学,还有人认为属于管理学,因此各个高校也有不同的称谓。
其实,目前真正开设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1986年辽宁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随后全国有8家高校相继开设了类似专业,主要是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2008年安徽财经大学也新增了该专业。虽然它们的专业名称各有差异,但是在经历了很多的争议和摸索后,大家都对两个不同名称的专业的学科性质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类专业。它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它是一个比经济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它有很多的亲戚,如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正是因为国民经济学的跨学科属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国民经济学还是一个有着很多争议的学科。不过,国民经济学与它的亲戚们有着很多的区别。例如国民经济是个宽泛的概念,那么它可以与宏观经济画等号吗?宏观经济指的是经济运行的总量现象,如怎么计算GDP,国家怎么决定国民的收入,又该如何分配国民收入;还有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问题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而国民经济则包罗万象,比宏观经济宽泛得多。它不但涉及全部的宏观经济,还包括被称之为“中观经济”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如“小灵通引发电信与政府的博弈”“某市煤炭资源枯竭,出路何在”等案例,甚至包括已形成群体现象的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同样,单个的企业经济、农户经济、家庭经济、个体经济等微观经济现象本来不进入宏观经济分析的视野,但它可以作为群体现象成为国民经济分析的对象。
培养模式“三分天下”
根据不同的专业名称和高校性质,国民经济学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注重宏观经济。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如产业行业地区等,所以需要学习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侧重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侧重国际贸易管理与发展等。
第二类注重经济学的知识,更多地与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有关,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按照投资学模式进行培养,着重财政税务、银行投资、证券投资等方面。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等的国民经济学专业(投资管理方向)。另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侧重国际贸易与投资、西北大学侧重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等培养模式。
第三类注重管理学,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的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如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与管理、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等辅助课程。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侧重管理,辽宁大学侧重国民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正走向学科融合
国民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各种管理部门、市场公关、营销人员、投资与咨询顾问、对外贸易等,因为开设院校少,竞争也不多,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原有劳动科学教育体系的缺陷
劳动科学教育体系从对象上看,包括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大专、中专等各层次,下面仅从大学本科层次来分析其缺陷。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过份拘泥于思辩式的哲理探讨,坐而论道,逻辑推演,忽略实证性分析研究。传统的劳动经济理论课程过多地围绕着政治经济学来讨论生产关系,空泛笼统,大而无当。不但不能对劳动要素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过程做出最起码的理论指导,反而远远滞后于和脱离于经济实践和改革实践,不但不能对竟争性劳动市场的形成及运行规律做出实证性分析,反而在一系列非经济范畴内徘徊不前,甚至对一些语义性问题纠缠不清。
例如,长期陷入讨论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所有制能否成立,失业和待业有何异同,以及实现劳动要素市场配置的机制,应该称之为劳动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抑或职业市场等等而不能自拔。有鉴于此,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我国传统的劳动经济科学几乎不能被认为是经济科学,而是一种劳动哲学或者劳动伦理学与劳动管理技术的混合物。并指出为什么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应用经济科学不注重事实研究,反而热衷于思辩式的哲理探讨呢?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无法克服与解释它的理论基点和现实劳动管理过程的矛盾冲突。因此,它只能用空泛而抽象的哲理去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间隙和空白。
第二,用政策解释代替基本经济理论分析,不利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理论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之所以具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效力,就是因为这一学科内容有较为固定的基本理论体系作支撑。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就形成了方针政策。或者说,方针政策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的。倘若学生掌握了理论分析方法,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政策,并且在适当条件下修改或完善某一政策。所以说,理论分析是工具,政策不过是结果。过去的课程内容中有相当部分是对现时具体政策的解释,学生难以获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执十绳百的基础能力,无异舍本逐末。
第三,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管理学相混淆,经济学没讲透,管理学也沦为附属。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管理学是研究对象和任务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前者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运动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于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而各业务领域的劳动管理学则是研究各劳动管理领域和环节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科学,侧重于进行应用性和操作性研究。劳动经济学虽然也涉及各领域和环节的劳动管理问题,但它主要研究各管理领域和管理环节之中带有共性的管理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联系。按现有的学科内容,劳动经济学是把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定员定额各有关内容抽出一部分组成,是一个“拼盘”。这就造成两个问题。一是内容重复,劳动经济学对各门具体管理课程的内容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深人探讨,而各门具体管理学科为求得自身体系的完整,又要重复劳动经济学的有关内容。二是忽略各门管理学科之间的联系,造成这方面知识的疏漏。
例如,从劳动力配置管理、工资、社会保险三大管理制度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看,工资是劳动力流向、流量、流速的调节器,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报酬的范围。社会保险体系是劳动力市场得以建立的前提。同时,工资和社会保险同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数量比例。然而,这些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没讲透,各门管理学又基本不讲,使整个学科内容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
第四,定量分析未能占有应有地位,忽略了劳动经济科学的量度性、边缘性特征。
劳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劳动科学从基本质看,虽然属于经济科学,但是它要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法学、社会学、计量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还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数学模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得这门学科具有显著的量度性与边缘性。而现有的劳动科学教育体系对理论结论的研究和论证,过多地使用“大概”、“可能”、“非常”、“相当”、“部分”等无明确数量界限的术语,未能揭示各劳动要素发展变动的量的规定性和规律性,其研究的结论也就缺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的精确程度和具体程度。
第五,学科内容比较封闭,未能更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并向国际惯例靠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体制下面临不同的劳动问题,由此产生不同的劳动理论与制度、政策,采用不同的劳动管理手段和方式。然而,由于劳动是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劳动管理中一些普遍规律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技能与社会制度无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和社会经济国际化趋势增强,劳动管理也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行运转,即按国际惯例办事,过去的学科内容过多地按姓“资”、姓“社”区别劳动关系,一些中性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也加上政治框框,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讳若莫深,作茧自缚,更谈不上对劳动管理方面国际惯例的借鉴,衔和遵循。
二、设计劳动科学教育体系的原则
第一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课程设计中一般不应过份强调未来工作性质的区别,而应当强化基础训练。在此前提下,本着适当照顾多数原则.增加微观劳动管理技能课程的门类和份量。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使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第二,课程体系设计应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背景,研究劳动要素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而不是只做定性的空泛的研究。
第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注意对国际惯例的介绍和衔接。
三、劳动科学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构成劳动科学教育体系中的五大骨干学科及其前导和后向关联学科。
学科之间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渗透,都会产生新的边缘学科。从世界范围看,自第二次世界以来,构成劳动科学体系的各学科发展迅速,从原来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生理学以及心理李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若干独立的学科,其中一些学科已基本孕育成熟,成为劳动科学体系中的骨干学科,围绕这些骨干学科又有一系列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其他配套课程。
1.劳动经济学。
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运动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劳动科学体系中发展最早、影响最大、成熟度最高的一门主干学科,是劳动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劳动的基本理论;劳动要素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劳动过程中104劳动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相关关系的理诊;劳动生产率增长规律的理论,劳动耗费的物质补偿和劳动服报酬分配规律的理论;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理论;劳动经济组织的理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劳动投人产出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各劳动管理领域之间的结构性、功能性联系,等等。
劳动经济的前导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前导课程的开设是‘为学生打好一般经济学基础,为学习劳动经’济学作准备。其中,政治经济学必须是经过改造,摒弃陈旧过时的观点和体系;发展经济学应更多地结合我国人口与资源、就业与经济增长方面的基本国情;开设西方经济学的同时或之后,还应开设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配套课程,其中操作性、技能性知识应尽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劳动经济学的后向关联课程是劳动经济学说史、外国劳动经济学、宏观劳动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计量分析、社会保障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后续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经济学、深化专业基础。其中些些课程可作为选修课来开。
2.劳动管理学。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各个劳动管理领域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劳动管理学是劳动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学科群,它包括劳动就业与用工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管理、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等专业管理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劳动报酬的确定和分配方式,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及运营;劳动管理的组织和效率,等等。劳动管理学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基础、国民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管理的一般原理,管理学说的发展过程、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及行政管理的范围、程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将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对劳动要素的管理。
劳动管理学的后向关联课程主要是一些更为具体的的操作性、技能性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丢能力。这类课程主要有:工作职务分析方法、人员素质测评、工薪制度设计、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在劳动管理中的运用、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等等,这类课程与劳动管理学之间是一种分解组合关系,在条件不成熟或课时不充裕时,,劳动管理学可以涵盖部分操作性、技能性课程,在条件成熟时,则可分别讲授。后一种方法难度较高,但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劳动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原理分析劳动问题,从而把劳动问题纳入整个社会运行中加入研究,以开拓分析问题视野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开设这门课程的主导思路是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社会稳定与公平口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群体及其社会功能;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劳动的社会控制和社会鼓励;劳动者的八小时之外;劳动的社会化与劳动者的现代化,等等。劳动社会学的前导课程是社会学及社会保障经济学。其后向关联课程是社会调查研究程序与方法。
4.劳动法学。
研究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科学。劳动法体系包括总的劳动法典和一系列专门法,主要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就业法、工资法、劳动合同法、职业培训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险法、职工福利法、劳动保护法、国际劳工公约等。劳动法学的任务是对上述法律规范进行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劳动法的本质,作用和特点、劳动法在调整劳动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劳动法的各种法律规范,等等。劳动法的前导课程是法学基础、其后续课程是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处理。以及与之配套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