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动画 南京 城市 文化
《南京――一座城市的变迁》是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一部建筑动画影片,整部片长约为45分钟,以时间为线索,将南京的造城史分成“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大板块,选取具有显著特征的历史标点,展现2000多年间南京城市面貌的变迁历史。除外在的时间线索以外,“文化”是支撑全片的内在张力与主题核心。
城市是人类的居住地,也是人类文化的聚集所,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通过人类行为的碰撞在城市中留下痕迹和沉淀,因此一个城市的外在样貌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内涵的集中体现,一个城市面貌的变迁史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外部形态的变化,它还体现了城市运营者思想历程的演变。影片《南京――一座城市的变迁》旨在通过现代高科技的三维动画虚拟漫游手段,再现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造城史,充分体现了文化价值、文献价值和传播价值。在反映中国传统造城文化,宣扬中国文化内核的优秀建筑以及展示南京历史名城变迁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研究意义。
一、以历史为经,以文化为纬,交织出一幅城市变迁的宏伟画卷
建筑是构成城市面貌的细胞,是城市储存文化的主要载体。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表现出各自的文化样貌。在《南京――一座城市的变迁》中,导演利用三维虚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城市建筑进行还原,将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精髓逼真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梳理南京造城史的过程中,视野不仅仅局限在建筑本身,还要着力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体现出南京深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与人文底蕴。
在南京这座城市里,上演了太多波澜起伏的历史悲喜剧,城市也随之更换着不同的舞台背景。南京城市面貌的变迁正是朝代更迭、王权兴衰的直接体现,这种历史的况味与思辨是本部影片的重要文化视角。
二、从宏观到微观,讲述城市的文化记忆
影片以空间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剖析了城市的变迁。从城市的格局到城市的肌理,从城市的空间到城市的建筑,每一环节都是城市演变的重要体现,并且环环相扣,具有强烈的连带关系(见图1),大到城市形态结构,小到城市内部的组织形式,再到建筑的细部构件。而影响和制约它们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社会与文化,因此通过空间形态的再现,表述了城市的演变,也体现了城市内在的社会文化的演变。
三、古都六朝为中心,其他节点为贯穿
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存在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在这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中,影片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若干时段,将这段城市变迁史首次整体联系起来,真实地进行三维再现,其中包括建都的繁荣昌盛与战乱的衰败萧条。
其间,定都南京的所有历史时段都是城市演变中的重要节点,是表述的中心,而其他历史朝代时段作为过渡演变贯穿其中。
四、宏伟生动的画面,故事化的讲述,打造面向大众的视听盛宴
本片虽具有专业学术研究的内在价值,但在表现形式上的定位则是面向大众,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在形式上充分考虑大众的审美趣味,制造符合大众口味的视听兴奋点。气势宏伟的城市鸟瞰、栩栩如生的建筑细节、行云流水的画面运动、多视角的切换转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解说采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细节切入、生动形象,将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掌故娓娓道来。
五、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1.文化价值:传承城市文化,张扬古城魅力
南京,是我国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城市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后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颗耀眼的文化明珠。本片选取“南京城市规划变迁”这一独特而又直观的视角,从城市的外形入手,透视城市文化的内质,挖掘人文精神的积淀,将2000多年的城市文化通过现代媒体的手段进行梳理和传承,充分彰显这座古城外形和内在的文化魅力。
2.文献价值:高科技再现消散的历史影像
从最早有记载的春秋时期的吴国的城邑开始,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共450年。目前对于南京造城史的研究还停留在零散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阶段,而本片采用高科技的建筑动画再现这段消散的历史影像,对于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城市研究、影视创作等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3.传播价值: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兼容
无论是传承历史文化,还是进行城市形象宣传,都离不开广泛而有效的传播。因此,《南京――一座城市的变迁》充分考虑到数字时代媒介传播和受众面的需要,在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动画手段,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融入片中。此外,影片全部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制作,传播媒介的适应性强,除了传统的电视媒介,还可在网络、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介中进行传播。
4.经济价值: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收益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域空间;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一、西安历史的水环境变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渭河横贯关中平原。西周初期,周文王在沣水西岸建立都城,取名“丰京”。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武王便又在沣水东岸建立了新的都城,取名“镐京”由此西周形成了西周丰镐二京隔水相望的城市布局模式。秦代早期,都城咸阳建设在了渭河北岸的阶地之上,后秦都城的建设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渭河以南。秦始皇根据天空中星象的布局,设计了秦代城市的布局,“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汉长安城南依龙首原,选址较其他朝代地势是最为平坦的。汉长安城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昆明池水的开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城市水循环系统。这种由于丰富的八水自然水系,历代王朝均选择在此建都。
隋唐长安城,布局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八水五渠”所构成的都城壮丽的水系统景观。《上林赋》中曾记载:“终始灞,出入径渭,沣,,潦(即涝)、,纤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八水与西安历代都城位置关系
二、西安历代水域空间总体架构与城市形态总体状况特点
古代西安城市临河建成之初时,因城市规模较小,水域空间构架对于城市形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选址、二是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如粮仓、交通设施码头等的建设。狭义上的城市形态,具体是指城市建设范围内空间形态,所以水域空间构架对其影响并不明显。汉代以来,无论西安都城的城址如何变化,西安的城市空间布局一直保持严谨的、相对封闭的布局模式,城市规模呈现方正的团块状形态。纵观古都西安几千年的变迁,历史上西安的城市形态包括城址的选择和城市自身物质的空间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体来看,西安独具特色的水域空间总体构架却始终没有本质明显的变化。
三、西安古代水域空间总体构架与城市形态演变影响
历史上西安地区的水域空间构架由盛变衰的演变过程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地理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的。而影响和制约历代西安水域空间总体构架及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主要为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四个方面。
1.社会文化
从古至今,古都西安基本上是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作用出现,城市的设置和兴衰、城市的选址和布局等方面,都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2.地理环境
城市水系的功能对城市形态的形成和演变起到导向力的作用。在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水系为西安城市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促成了西安历代城市形态发展演变。通过分析西安水域总体构架对城市选址及城市空间格局布局的影响,能够得出一个观点就是城市形态发展变化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3.生态环境
西安境内的多条河流发源于秦岭山脉北麓或丘陵地区,秦岭山脉的生态环境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西安城市河流的径流量和河流水质。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城市水域空间的变迁,从进一步的间接的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建设,导致了城市形态的演变。
4.交通运输条件
城市的河流水系具有供水、航运等保障城市生存发展的多样性的功能。秦、汉两代,咸阳都城和长安城先后成为渭水运输关东槽粮的终点。隋唐时期,渭水依然是物资运输的重要航道。同时,西汉、隋、唐三代在历史上曾开凿傍渭水而东的槽渠,因为单凭渭水河道是不能完全满足运输的需求的,必须要借助潜渠。西汉时期开凿嘈渠,航运的线路节省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提极大的高了运输效率。
四、改善西安水环境,恢复八水廊道生态功能
八水水系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对城市会起到改善城市气候,消除噪声、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西安市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战略定位上,非常重视西安八水水系生态功能的恢复,建立八水水系所在地区的生态带,利用各条河流在城市中的走向,形成星状的河流生态轴线,完善西安水系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持河流水系的功能廊道的畅通,最终育部哆形成最有利于消除污染的星状城市景观布局。同时加强城市中公园绿地中水系湖泊池沼的建设,完善城市的水系统。保护水系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加强河流景观与文化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相互结合,延续历史文脉,建构城市生态走廊,塑造西安生态城市的新景象。
五、小结
城市形态的定义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在经济因素、生态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政治与政策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下的空间实体表现,城市形态自身的发展变化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本文从动态发展和历史演进的观点出发,探讨研究,在以西安古代水域空间与城市形态的演变为线索的基础上,水域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变迁演变这二者的影响关系与关联规律,对于西安八水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今对于西安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应该重视恢复八水景观系统,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重塑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王祥荣,((社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2004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变迁,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国家旅游局1998年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9年推出了“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形成了一股乡村旅游热。这一旅游形式和农村以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农民生活、农村文化等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一、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内在机制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本源在于城市与乡村文化势差。文化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最活跃的因素。现代旅游已然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古老而厚重的乡村文化积聚着中华上下5000年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传承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传统的乡村文化面前,中国城市文化呈现着另一番文化形态。中国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因子,它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难以保存中国本身最为原真的文化面貌。两者之间出现了文化势差,这正是乡村旅游形成的吸引力本源。这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这种文化势差是建立在空间势差、视觉势差、心理势差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喧嚣繁杂与乡村的宁静悠然、城市的钢筋水泥与乡村的砖瓦木房、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乡村的慢调节奏,这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文化势差的表层现象。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将情感、智慧和理想纳入一片宁静平和之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都市人在追求清新宁静的乡村环境,释放心理积郁的同时,他们更深层的是在体验与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乡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的关系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旅游地区农村社会变迁的加速器,社会变迁促进或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反映出了旅游动态的一个特征――流动。最基本的一点是乡村旅游带动了人的流动。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把现代文明,外部信息带进了乡村,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作为乡村旅游接待者,他们开始注意到科学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开始放弃过去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观念,不断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他们开始以商品经营者的身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去生产经营。乡村旅游加速了乡村人观念的转变,进而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变迁。社会变迁之于乡村旅游有一个先被动后主动的过程,乡村旅游首先带动和促进了乡村社会变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社会又会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社会变迁促进或影响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牵扯到方方面,包括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风俗文化的变迁等。当然,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很多,和大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主导因素。
1. 人口变迁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一整套的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吸收利用大量劳动力就业。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3个间接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2. 经济变迁
乡村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吸引力之一就是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一种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特殊资源。在人类社会早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是自然界本身提供的,并不具备经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日益加剧,人们对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产生强烈的需求,使乡村生态环境成了稀缺资源,具有了经济价值。乡村旅游能够使生态效益转化经济效益,成为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这种促进反映在乡村旅游中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对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表现在:
(1)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大批老少边贫地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地区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是脱贫致富征途上做出的一种实事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这种选择,使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据河南省有关调查,全省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农村即达到1200多个,30万户,近百万人。据此推算,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村庄不会少于1万个,人口不会少于300万人。这是发展旅游业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贡献,同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地居民围绕着游客吃、住、游、购、娱的需要,兴办了各类企业,围绕旅游点而发展起来的餐饮业、运输业、旅馆业等比比皆是。人们通过开展各种为旅游者服务的活动,找到就业机会,有了生财之道。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各级政府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压力。
(3)发展乡村旅游缩小了城乡差别。在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其主要表现就是直接面对周末假期、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的稳定而庞大的城镇居民市场。在大城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都市附近的县郊区已经进入现代化农业文明阶段。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不仅使本地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使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落差已越变越小。
3. 社会结构变迁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管理层面的全面改革,旅游产业增加了村庄管理者的业务量,促使管理者改进管理方法,使许多管理者由原来的“兼职”管理村内事务的同时,农业生产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变为“全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参与管理所得。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管理机构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原先村委会负责村内的所有事务,现在可能很大一部分事务由村民组建的“股份公司”处理,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呈现相分离的趋势。社会成员地位结构也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显著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生产致富的机会,但是由于村民们资源条件的差异以及抓住机遇的能力不尽相同,总有一部分人更快发财致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地位影响社会地位,对于不同村民来说,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体验,这就是农民阶层的分化。农民的分化是由于财产关系与职业系统的变迁,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及经营形式的背景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当农村在集体经济之外引入了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双层经营形式,在农业劳动之外引入了其他多种职业类型之后,农民相互之间的地位差别才变得明显起来。此外,乡村旅游业很好的结合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村民职业由原来的“纯”农民转变为服务业从业者与农民的混合职业者,村民职业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4.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乡村旅游带动了人的流动,而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把现代文明,外部信息带进了乡村,对乡村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最强烈、最直接的冲击,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他们转变了对待传统和变革的态度,由恪守古训,求稳怕变转变为主动迎接新时代,接受新观念;转变了传统村民知足常乐、固步自封的态度,转而积极进取,主宰命运;他们转变了怕冒风险和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逐渐提高了风险意识和承担风险的承载能力;他们转变浪费时间、不讲效率的劳动态度,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他们转变了对待知识与科学的态度,更加重视对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
生活方式由价值观念所主导。农民的衣食住行不断追求品质与高效。例如中国民间饮食结构逐步由过去的主食消费向主副食相结合转变,传统的粗粮细吃、稀稠搭配也有了新的内涵。
5. 乡村文化的变迁
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发展乡村旅游使得社会文化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1)乡村旅游本身存在的传统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旅游者(主要是城市居民)离开居住地到乡村地区旅游的最大起因就是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决定了传统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组合中可以作为最重要的素材和着眼点的地位。天人合一式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读到历史,可以看见的美德,正是这些传统乡村地区所独有的魅力,也是乡村与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活的差异成就了乡村的旅游吸引,因此可以说,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活动的最大特点。乡村旅游注重传统事物和传统价值,将旅游活动和旅游者融入乡村生活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安静、自然和原原本本的乡村生活体验。免费论文。
(2)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将对旅游地造成较大的文化冲击,破坏传统的乡村文化,同时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对旅游地的古建筑等历史遗产造成破坏。而国外的很多研究案例表明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很少为人所知,处于逐步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没有破坏乡村的独特文化,而且在保留历史传承、发掘乡村文化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和复兴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事实上,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蔡碧凡等.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6
[2] 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 北京: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2007.6
[3] 蒙睿等. 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6
[4]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5] 邹统钎.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3)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动态的历史研究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演变路径。以期通过总结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特质与形成条件,为北京的发展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贸中心 路径 特质 演变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其演进过程记录了人类从草莽未辟的蒙昧状态到文明开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些城市以独有的禀赋获得了历史的垂青,逐渐成为世界商业与贸易聚集的中心,即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国际商贸城市的形成始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首先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葡萄牙的里斯本等西欧城市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领先的航海技术而一跃成为欧洲的商贸中心。16-18世纪,西欧各国海上霸权的更替以及第一科技革命在英国的爆发,使伦敦崛起并发展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商贸中心。19-20世纪,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着技术的更新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而产生巨大变革。这期间,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历经衰与荣的沧桑变化,从伦敦的一枝独秀,到伦敦、纽约的双城记,再到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新加坡、悉尼、迪拜等的百舸争流,其发展足迹从欧洲到美洲,再由欧美走向亚洲。
从世界城市史看,国际性商贸中心的发展演变途径可以归纳为三种:原发型、承接型、复合型。原发型城市是指城市本身是创新的发源地,自身具备发展前进的动力,能够主动吸引外来投资、也能对外输出资本。伦敦与纽约是典型的原发型城市。前者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成为全球最早崛起的工业城市;后者则是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率先进行城市产业调整的代表者。承接型城市也可称为跟进型城市,即通过开放,承接或引入它国的技术、制度、资本、信息,以实现自身的成长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类城市以东京、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为代表。复合型城市则是介于原发和承接之间的演变类型,它在国际化过程中既采取类似承接型城市的跟进模式又保留了自身特色,在城市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巴黎可归为复合型城市。
原发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因为培养了自己的原发动力,在其向外输出商品、资本、技术的同时,也具备了对外输出风险的能力,因此在原发型城市的发展繁荣过程中,其自身承担的风险较小。一旦原发型城市发生经济危机,风险可向外界传播,由承接型城市共同承担。比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纽约华尔街上的雷曼兄弟破产开始,几乎所有开放型经济的国家都面临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难题。这意味着世界各国要共同为美国的次贷危“买单”,无论是纽约还是美国,其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因此而大幅减少。反之,由承接模式演变而来的国际商贸中心,如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它们采取跟进策略,减免了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本,但却承担了较高的输入风险,而且其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或危机也很难对外输出,需要自身消化解决。比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9年的迪拜债务危机都只是区域性或地域性的问题,没有波及全球。这再次说明承接型的国际商贸城市因输入型的成长模式而面临较高的风险,既要承担外界经济体转嫁的风险,还要单独解决自身经济增长中的风险。综上所述,原发型城市往往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或衰退的领导者,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影响力,而承接型城市则承担了“荣辱与共”的责任。
历经数个世纪的洗礼,能始终保持竞争力的原发型城市屈指可数,有的会由于持续创新力不足而衰落下去,如阿姆斯特丹。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借助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力量,在二战后孕育了一批承接型城市。由于成长时日尚短,单个承接型商贸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尚不足与原发型城市媲美,其生命力的强弱也有待历史的验证,但必须承认,它们是世界商业繁荣的必要参与者,其群体优势不容小觑。若借用金字塔结构比拟国际商贸城市群的话,伦敦、纽约等原发型城市可视为“塔尖”,是消费者、商业企业乃至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而东京、香港等众多承接型城市构成了“塔身”,将来自顶尖城市的商业信息、商业资本逐级向本区域传输。以巴黎为代表的复合型城市则是这座“金字塔”上的另类,不仅与“塔尖”城市一样引人瞩目,而且它的存在使城市类型多样化,构建了世界商贸城市演进中的新典范。就巴黎而言,它虽未曾在技术、制度创新等方面占得先机,却能顺应潮流,主动进行城市改造与产业变迁,并始终注重维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围绕文化传承开展特色服务业,形成了与前两类城市完全不同的商业特色――将早在殖民时代铸就的商业时尚引领者的地位保持至今,以拥有文化底蕴的时尚、浪漫之都著称于世。巴黎还是前文所述的国际都市中唯一没有出海口的城市,由于缺少国际贸易赖以繁荣的口岸,它也未曾取得过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等地位,但无论在欧洲大陆还是在全球,巴黎都是可与伦敦、纽约相匹敌的世界城市,拥有多数承接型城市所不具备的国际号召力。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特质
(一)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形成的标志
公认的国际城市领先者:伦敦、纽约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世界金融中心。事实证明,金融产业的发达程度与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从历史看,伦敦、纽约是在不同的时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而回眸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870-1914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1915-1945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5-1975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75年后以全球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的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在这五个时期,相继涌现了以发达金融产业为代表的国际城市,如19世纪上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英镑地位如日中天,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古典金本位制度的解体,国际金融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秩序中,美元逐步成为国际结算和支付货币,纽约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1975年后,以全球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强势发展,日元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东京也随之发展为继伦敦、纽约之后新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大量的外资逃离东京,为香港发展金融产业带来了机遇,借此时机,香港一跃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同期,迪拜也逐步摆脱石油经济,成长为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 根据对国际城市的考察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变迁皆与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及该国的货币地位息息相关。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城市的金融网络不仅支撑起欧、美、亚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也是确立它们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基础。在欧洲大陆,二战后,德国的经济也曾取得了与日本相当的成就,但是法兰克福却没有成长为与伦敦、纽约比肩的国际性城市,这与德国马克最终没有在美元与英镑的国际联系中突围不无关系。
(二)世界产业结构变迁中引领主导产业发展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共性
15-17世纪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初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商业与贸易,商业资本成为资本的主要存在形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资本的集聚成为了当时欧洲的商贸、金融中心。18-19世纪,伦敦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产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替代,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角,新的金融中心。与阿姆斯特丹相比,伦敦主导世界经济的手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商业资本让位于产业资本。借此英国打造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把其工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制造业开始替代商业成为19世纪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先导产业。
在二战后的工业化时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时代,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的衰退与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由此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纽约、东京等城市依靠服务业的繁荣,成为20世纪新兴的国际商贸中心。
纵观近5个世纪以来,商贸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可用表1总结。从表1可见,当代的国际商贸中心都是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也契合了第一项特质――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形成的标志。
建设发展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凡是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城市,不是位于海上、陆上的交通枢纽,就是扼守国际贸易通道的咽喉。这一点往往不可再生,也不能被它国复制。特别是出海口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商品输出与输入的通道,而且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港口物流为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没有港口的巴黎,在其最新规划中,准备沿塞纳河建造一条从英吉利海峡的勒阿弗尔市直达市中心仅需要一个小时的高速铁路,把巴黎延伸至英吉利海峡,与海洋直接连通。
(二)合理的政府规划
早期的城市规划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聚集目的。而城市规划的后期是功能区的分化,以便适应城市多元化产业的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国际商贸中心规划的内容以整个城市在国际经济链条中的定位为核心,将视野从关注自身发展转向关注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定位,因此规划的合理性与前瞻性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走向。
(三)完善的商业环境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是不断变化的,城市功能也是逐渐演变的,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通行和不变的特点是拥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商业法律制度和宽松的市场管制。自由、市场化的商业环境已经成为全面提升城市乃至国家影响力的必备要素。国际商贸中心对于商家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源于此。
关于北京市的发展建议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消费市场和重要的商贸流通交易中心,聚集了大批国际商业企业。截止2010年底,全球知名品牌中已有90%进入北京、国际知名的294家零售商中有41%已入驻北京。2009年,北京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第15大购物之都。
(一)选择复合型城市发展路径,保持传统特色
回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演变路径与特质,北京尚不具备原发型城市的发展条件;但若简单地选择承接型路线,对北京而言风险太大。实际上,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后,无论北京还是其他内地城市都或多或少遇到了内资企业缺乏竞争力、消费者权益频频受损等问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若完全采用承接型商贸城市的发展路线,可能会把输入型风险向内地转嫁,从而扩大风险承受的地域范围,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国内现有的商业问题。
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规划中,应该学习巴黎走复合型的发展路线,既有商业发展上的跟进,又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与传统。即在国际化的同时,要充分对外展现千年积淀的城市历史,如提升京派老字号的品牌地位;打造北京特色街区;开发皇都旅游资源;发展以京剧为代表剧种的演艺事业等。
(二)推进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京津双城的分工合作
目前,世界经济的中心由大西洋两岸转移到太平洋两岸。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造就了沿海三大经济引擎:以广深珠为核心的珠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东临日、朝、韩,北临蒙古、俄罗斯,位居东北亚中心,既是中国北方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有利位置。京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各有所长,北京占据人才、技术、信息、文化上的优势,而天津拥有国际港口、雄厚的工业基础。推动京津城市一体化的发展,使二者优势互补是北京建设世界商贸城市的契机。通达四海的地理优势几乎是历史上所有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具备巨大经济辐射能力的基础条件。例如,英国的伦敦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形成了对三千万人口圈的辐射。法国的巴黎虽然没有出海口,但它与荷兰的鹿特丹共同构建了欧洲大陆的商贸中心,口岸通道的责任由鹿特丹完成。与巴黎相似,北京同样面临没有出海口的问题,若与天津实现了城市一体化发展,则该问题能迎刃而解。
(三)放松商业管制,建设自由开放的商业环境
2010年,北京市商业零售总额为6229.30亿元,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标准,但从商业发展的质量上看,北京与国际商贸中心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的问题在于同是中国生产的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他国际城市。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众多,本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商业的管制过多,造成商业经营成本较高,由此推高了商品的售价。当代的国际商贸中心均是世界消费中心,品牌高地与价格低地是其共有特点。北京要铸就国际品牌的价格洼地,必须建设更加宽松、自由的商业环境,从而降低商业企业的交易成本。
(四)政府合理规划,满足世界城市发展需求
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目标要求北京具备宜游、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这也是政府对于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当前,北京面临着房价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等问题,而这些必将增加商务与旅游活动的成本,为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不可否认政府的规划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个中原因之一。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能否立足于世界城市的要求,因势利导,运用合理的规划与市场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6
3.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在城市建设中,会存在一定的痕迹,人们可以从城市建设中感受城市的魅力,城市立体真实的还原了所属文化,标志性建筑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及其当时的城市理念,经过时间的推移,不同时代的理念汇总,成为城市独有的文化。城建过程中会形成城市档案,其真实的记载了城市建设中的不同文化,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并非简单的了解城市外貌,更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城建档案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些城市文化。
1 城市文化内涵及其与城建档案管理的关系
1.1内涵
城市,就如同一本打开的立体的书,其风貌能够表现出城市文化的本质。城市精神风貌,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是由包含物质环境与人文素质体现的精神面貌等在内的城市整体综合素质工程。其中,(1)、硬件因素,主要是城市体现出的物质的、人为的、直观性强的风险,是物质文明时间与空间的有机整合,也是人?日常生活的舞台,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创造能力。其主要包含城市建设群、道路铺设、交通体系、工艺雕塑、活动场所、植被绿化、环境建造、通讯设备的完善、文化体育硬件设备的建造、公益环境设施、城市空间规划及群众日常娱乐活动场所。(2)、软件因素,主要是内涵,包含精神层面的,可以通过感官体会到的熏陶与陶冶情操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又可细分为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积淀、民情风俗传播与感染、城市文化理念的认识、道德展现、文娱活动的丰富性、全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水平与等级、价值观、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群众间的和谐相处、城建的合理规划、综合治理水平、设备的智能化与先进化,信息流通与获得的及时性、文化感染力程度。
1.2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建档案,主要是对城市建立与完善中各项工作包含的文化要素的记录,其自身涵盖了丰富法内容,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建档案,是对城市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与时代差异的表现,一个城市的城建档案,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丰富文化资源与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计划、组织及规范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有条不紊的记录城建各个环节,并保存好,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管理发挥的作用
随着城建档案资源的不断丰富、形式多样、保存与传播的电子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建档案管理的潜在文化建设功能日益明显。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管理作用。“以史为鉴、存史育人”,城建档案管理,可以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城市进步与发展,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层面。在城建档案资源开发中,发掘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内容,并加强宣传与利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便于社会各界更好的认识城建档案,从而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工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对城市发源建造及其溯源进行研究,利用宣传教育、文物展览、直观的音视频文件或宣传片的支座,加深人们对所在城市文化知识的印象,更加热爱城市,这些宣教活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 通过城建档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强档案编制与研究
对于城建档案编研,要严格依照相应的专题,合理挑选、分析、研究、综合、编排及评价等手段分析城建档案相关内容,编辑资料,进行城建服务的研究工作。将原本分散、专业性强的城建档案信息集中起来,使之系统与通俗化,将生硬的文化与图片转换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同时,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宽群众城建档案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其文化效益。
3.2加强交流与宣传教育
在新时期,文化理念推陈出新,通过价值表现其魅力,文化竞争应运而生,文化冲突也不断出现。而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整体文化的协调。整体文化是对文化,只有认同城市,才能更好的与文化相融。城建档案通过文字或图片记录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很多城市不熟悉本城市原有面貌,城市档案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的。在档案记录中,群众可以明白的了解建筑意义,或城市过去的样子,产生心理共鸣,以此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城建档案馆的责任主要是引导群众了解城市的旧貌,在为群众展示城市文化过程中,可以借助展览或放映技术,宣传城市文化,还可选择市民喜欢的方式,合理利用档案馆中的丰富资源,为城市居民耐心的宣传城市文化。
3.3对声像档案资料加强收集
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声像档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记录了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的重大活动与事件,记录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构筑、名胜古迹及市容市貌,记录了城市的地理封锚特征,城乡建设前后风貌、景观、城市变迁与社会风情等。对于历史古建筑,或可能消失的城市风貌,甚至居民生活习俗,城建档案馆可主动向民间征集,或利用声像技术将其固定并保存好,做好城市文化变迁的记录。相较之气体形式的城建档案,声像档案更加直观,完善的记录了城市风貌。
[关键词]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鸿沟流域地处中原腹心地带,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宋代以前始终是黄河流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从宋元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地域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众多学者在研究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时,指出北方的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的经济获得了大量劳动力,促使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最终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实际上大家还忽视了导致人口南迁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黄河泛滥背景下北方生态环境的变化,黄河中下游流域尤其是下游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较大,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位于黄河流域中心的鸿沟流域在黄河“南流”背景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这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试图梳理一下鸿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概况及其影响。
按照史念海先生的表述,鸿沟由黄河引出后,分成几支:颍水、涡水、睢水、渠、沙水、阴沟水等。这些支流总名之为鸿沟系统诸水。我们把鸿沟系统诸水流经的地域称之为鸿沟流域。就是今天西从颍水东到现在的睢水之间,北边从黄河南大堤南到淮河。属淮河流域的一部分。
一、鸿沟流域地貌景观的变化
1.鸿沟流域水系的变迁
鸿沟流域水系是在战国至秦汉形成的,其主干鸿沟发源于今天河南的荥阳北部,经过大梁东北而后转向东南流,先后汇合了济水、汴水、睢水、涡水,最后汇入颍水,流入到淮河。由于鸿沟水系网分布比较广,所以鸿沟流域的区域较广。包括今天河南的商丘、开封、许昌和周口以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鸿沟水系网形成以后,北连接黄河,沿黄河可北上到河北北部,西可到关中平原,向南沿着颖水南下直达淮河,成为中原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口,航运水道的地位十分重要。成为中原地区对外交通的主要运输网,对中原一带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但是鸿沟流域的诸多分支如颍水、涡水、睢水、渠、沙水等河流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除河道本身变化非常大之外,他们的水流量、河道的宽度、河水的深浅及航运能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唐宋以后,在黄河历次决口泛滥的影响下,由于泥沙的逐渐淤积,河道逐渐变窄,水位逐渐变浅,航运能力下降。同时,鸿沟流域的许多湖泊也由于黄河的泛滥淤积而逐渐消失。原来河网密布的景观消失。
2.鸿沟流域土壤的变化
鸿沟流域是先秦两汉时期最发达的经济中心之一,水运交通十分发达,连接了黄河与淮河。但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流域的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禹贡・九州》记载:雍州和豫州的土壤特性为粘疏适中的黄壤和壤土,肥力等级为上上,利用程度为一等,非常适合农业的生产和农作物的生长,又由于历史的早期这一带河网密布,水利灌溉与水运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古代的春秋战国到秦汉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到了宋元以后,由于黄河改道,由原来的向北流改为向南流,也就是黄河的夺泗入淮时期,黄河在下游成为多股并流的状态,其中,颖水、涡水、睢水和汴水成为黄河下游的主要水道,经过历次的决口、改道,在鸿沟流域经常发生泛滥,洪水在鸿沟流域一带肆虐,有时长达几十年得不到治理,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鸿沟流域一带逐渐淤积,在地层表面上留下了一层层厚厚的沙土,经过多次的泛滥淤积,泥沙的多次淤积沉淀,使原来的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黄壤和壤土变成了沙土。概括起来说,鸿沟流域一带的土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其一,就是大面积沙地的出现,造成土壤的沙化,在某些地区还形成了一些沙丘。这在鸿沟流域的腹心地带的开封、扶沟、太康、淮阳和西华等地表现尤为明显。其二,造成土壤盐碱化,鸿沟流域的土壤主要是石灰性冲积土,含有非常高的可溶性盐分和碳酸钠。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有些地方的反盐现象比较普遍。在中牟、开封、扶沟、西华、太康、淮阳及颍水两岸地区都分布着面积大小不等的盐碱地。
3.鸿沟流域植被的变化
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原一带分布着大片的森林,有很多地方保留着原始生态景观。由于人口稀少,人们只是在大河的两侧或在大河交汇的地方从事农业的开发种植,且开发的力度小,农业种植的面积小,成片状分布,所以,原始生态保留的比较好,有大片的森林存在,河网密布,生态环境比较原始。从春秋战国开始,各诸侯国相互发生战争,争夺人口和领土,为了壮大本诸侯国的综合力量,各国纷纷变法改革,促进了这一时期农业的大发展,而在农业开发力度逐渐加强的背景下,生态开始恶化,大片的森林开始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已经没有森林了,代之而起的是连成一片的农田。
二、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鸿沟水系在历史时期中原对外交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变迁影响到该地域的农业、商业和城市的综合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秦汉以前,鸿沟流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非常突出,但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开始,整个北方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开始下滑,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这是由于北方的战乱导致的大量人口南迁造成的。这虽然是北方经济衰落的一个原因,但我们不能否认,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也是导致大量人口南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并且对这一流域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从前面的论述中得知,鸿沟流域在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原来由森林连接在一起的森林景观变成了连成一片的农业景观,而农作物储存水分的能力是远远比不上森林的储水功能,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也较差,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重。在加上黄河的历次泛滥,使鸿沟流域的许多湖泊、河流都趋于於废。大量森林和湖泊的丧失减少了地表的蒸发量,降雨量也随之减少,就出现了干燥少雨的局面。
2.鸿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历史时期人口流动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鸿沟流域在历史时期受黄河的影响比较大,是黄河的冲击平原,而历史时期黄河的决溢泛滥引起了该地的人口流动,也改变了水系的结构和地貌的特征,这对此地的人口迁徙和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时期鸿沟流域的人口流动持续不断,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其中出现三个,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宋代的永嘉之乱时期。其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战争,人们为了避乱,向南方迁移,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里不再赘述。其二,环境的恶化,这也是当时人们迁徙的主要原因。环境的改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的逐渐干旱,从整个历史时期看,气温逐渐变寒,逐渐干燥,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第二,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南下、骚扰,对北方农业造成一定的损坏。第三,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其主要原因,由于黄河的泛滥,原来分布在鸿沟流域的许多湖泊和河流都被淤废了,以往的那种河流纵横、河网密布的地貌景观消失了,这不仅影响了当地降水,也影响了气候的温度,农业灌溉条件降低,使整个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气候逐渐变干旱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综合各种原因。导致鸿沟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
3.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鸿沟流域处在华北平原的中心位置,此地的古城数量较多,历史悠久。比如淮阳、商丘、开封、项城、鹿邑等,还有一些古国遗址,如杞国、顿国、陈国等,这些古国或古城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受到环境变迁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秦汉及其以前的鸿沟流域是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河流湖泊密布,交通发达,农业发展的程度非常高,所以在这一地域出现了许多城市,但这些城市大都建立在沿河交通非常方便的河岸地区,比如:蔡河沿岸的淮阳,涡河沿岸的苦县,睢水沿岸的商丘,鸿沟沿岸的开封等。沿河市镇分布密集,城市比较发达。这主要是借助于水运交通发展的结果,到宋代以后,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河流被黄河淤积淹废,有的变窄变浅,航运能力大大缩小,这就制约了沿河城市的发展,由于水运交通的变化使这一地域的城市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这一地域没有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其次,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对这一地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长时期的战争,导致这一地域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尤其是经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两宋期间三次大的人口南迁高峰之后,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到长江流域,北方的人口数量在南北方的比例逐渐减少。众所周知,古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主要以人口的多少为主要指标,人口的减少必然会对城市经济产生影响。最后,鸿沟流域生态的变化也影响到这一地域城市的规划建设,古代的城市规划也与今天的规划标准差不多,城市的选址首先考虑这一地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交通条件,形胜条件,其中的交通条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鸿沟流域的水运交通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城市的发展规划就受到了限制,这也是在秦汉以前兴起的诸如淮阳、苦县、商水、项县等没有取得大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城市的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在这基础上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城市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念海,论济水与鸿沟(上),陕西师大学报,1982(1).
[2]仇立慧,黄河中游古代瘟疫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4).
[3]李艳红,浅谈豫东黄泛区土质变异与植被变化,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月(下).
作者简介:刘运动(1977.10-),男,河南鹿邑人,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示馆;分析;建设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54-01
一、引言
从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展览馆展示类型,它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和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文化理念的更新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完善,国际大环境下展览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民众人权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城市规划行业的建设中去,所以只有把我们的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功能了解透彻,才能建设出符合一座城市的规划展示馆。
二、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功能
著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规划展览馆目前是人们了解城市的最直接的载体,其内部展示城市规划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缩小的城市。因此,在其外形塑造上应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性建筑,体现城市特有的文化素养及城市魅力,在其内部的展示设计上更能体现城市的文化渊源和时代追求。它不但在物质文化层面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效益,也从精神文化层面改变着民众的价值观、世界观。
(一)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物质文化层面
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为城市的规划发展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一座好的城市规划馆就可以诠释一座城市,所以很多投资者想去新的城市投资必须去看这座城市的规划馆,了解城市历史和发展前景。而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城市规划展示馆也是汇报工作或者作为向友邦人士传授城市管理经验的最好途径。
另外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公益性的设施,加上它在设计上的完善和人性化、造型上的艺术化、内容上的完整化、空间上的故事化,所以也是市民休闲、旅游、观光的景点。而且部分城市规划馆还可以做一些类似艺术展、摄影展、画展等一些与现代艺术相联系的临时性展览,让规划馆的文化更多姿多彩,同时也让民众可以免费享受到一些艺术化生活,丰富了民众业余生活。
(二)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精神文化层面
建筑本身就赋予了很强的精神意义,而作为一些城市的新地标――城市规划展示馆就更能体现这个城市文化修养、精神面貌等精神价值。从单纯的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内部空间来讲,城市规划展示馆本身就是一种展览行为,古代的图腾崇拜、祭祀等一些展览行为本身就是远古人们精神寄托的体现。
城市规划展示馆给民众传递的是未来、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民众又从中受到精神启发。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他的著作里写道:“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招牌下,社会的均值化现象正在进一步升级。[1]”信息时代的情感往往是精神导向的,由思想引起的情感远比因感受而引发的情感更为普遍,这是感受力迟钝化的代价,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情感。[2]具有融历史和未来于一体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就成了传播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平台,它给民众带去了特殊的情感体验,内部的互动平台以及虚拟世界让民众得到真实和深刻的情感,这是亲身体验所获得的。它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看到未来的生活状态,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事物认识的自信与肯定。这是其他大众媒体与高科技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即使在新兴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社会,城市规划展览馆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人们的关注。
另外城市规划展示馆给民众带来了文化和知识。我们可以把它审视为另类的博物馆,体现在它可以承载历史;同时具有很多行为性和社会性,运用历史知识传递城市的文化和精神,运用规划知识宣传和教育民众等等。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馆是艺术的作品、科技的成果,其内部空间就是传递精神和文化的载体。“从传播学的角度理解,展示设计实际上是以高效传达展品信息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多维的、时间与空间并行的媒介组织与艺术设计。”[1]所以有人说看城市规划展览馆就是看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从中可以了解城市的发展,挖掘城市的精神和文化,感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民众所获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及参与的政府决策的权利也越来越多,城市要发展,就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建言献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所以我们了解以及更加重视城市规划馆的功能及社会效应,才能把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建设做到更好,更透明化,更公开化,让其成为一张代表时尚、文化传承、城市精神、城市未来发展的名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城镇化;乡村聚落;景观变迁;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60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综述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兼顾为原则,遵循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统一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面貌的改变。大多乡镇建设出现了成片推进的趋势,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Ю匆幌盗懈谋涞耐时,城镇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选择农民的身份认同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置于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不局限于从农民际遇、国家政策和农民处境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对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的影响入手,归纳总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聚落景观变迁对农民生活、心理、行为及身份认同带来的障碍及原因。
2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身份认同现状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正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然而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50.32%,67415万的农村人口不是一个小群体,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在社会结构大转型的背景下遇到了一个复杂且模糊的问题,那就是城乡二元格局的社会制度变革下,农民身份认同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打拼,当有了积蓄后回到他们的家乡,然而这时的家乡早已没有泥土的味道,没有了根的情结,他们农民的身份就在城镇化建设中被逐渐侵蚀,甚至慢慢消失。而想要在城市扎根的这部分人,却很难稳稳地落脚,游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变得复杂、模糊,甚至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这部分常住群体,似乎也和土地逐渐失去了联结的纽带,就连曾经处处常见的锄头、镰刀、簸箕也在渐渐不见踪影,曾经紧密联系、同质性强的农民群体也在后现代社会中逐渐变得松散不一,他们逐渐失去农民的共同特性,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变得不再清晰。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对子女寄予了最大的盼望,希望他们走出农村在城里安家乐业。农民是乡村的主体,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民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如此大规模群体所面对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3影响农民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3.1城镇化的冲击
首先,由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农民身份认同最基本的物质依托不断遭受破坏。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的房屋建设整齐划一,失去了原有的个性特色和因地制宜的传统,且在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对农村重要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破坏使农民失去了与乡村记忆的关联,房屋建筑的无差别化让农民产生了农村和城市一样观念,继而宁愿待在城市工作不回农村。其次,传统乡村聚落的改变,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本纽带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由初级关系转变为次级关系。并且由于居住方式的改变,社会流动的频繁和个性化的增强,传统的邻里关系逐渐淡薄和消逝。由于城镇化的冲击,乡村聚落景观变迁中,可以看到曾经错落有致,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聚落景观现在却被规划得整整齐齐、高高的围墙修起、防盗门终日紧闭,当代农村住宅多为独门独栋的形式,取代了传统农村多户人家居住在一个院落的亲密形式,乡村也逐渐失去人情味。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私密性,私人生活空间的需求增加。农村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邻里关系也越来越淡薄,曾经紧密联系的差序格局被逐渐瓦解。
3.2职业结构多元化
在城市吸走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常住人口中真正的传统农业从事者越来越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中,因为传统农业不能带来理想的收入,农民们纷纷丢下手中的农具,转向各种多元的“非农”职业。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和推动了农民的职业分化。长期以来,农民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化的发展,使大批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实现了职业的转化。但是,亦产生了诸多弊端,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调,农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由专门的农业从事者转变为城市中的农民工、基层劳动者。由于农民的教育,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城市的工作,大多不稳定且危险系数高。农民的职业多为横向流动且在职位变更上缺乏上下流动性。农民由于自身的多重职业身份而导致了自身的认同感不足和农民身份的模糊化。
3.3城乡双重身份边缘化
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与剩下还没有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差异越来越大。同样地,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让农村望尘莫及,按照“推―拉”理论的观点,城市高收入、多机会等形成的拉力以及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推力作用,两者相互作用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此他们与土地失去联系,并由此失去“农民”这样的一个身份代词。这一部分的农村人口被冠以“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农民工”的身份,足以说明他们并没有完全被城市接纳。
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得不到城市的认同。表现在城市各项基本保障资源对农民的投入力度不足和城市居民对农民城市身份的不接纳。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的城市融入。程亮和郭建雄认为,影响农民城市融入的因素较多,而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直接影响城市农民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地位,而农民的农业户口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民工在城市首先面临着制度性的排斥,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是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根源。其次,根据科赛的社会冲突理论的观点,城市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两个群体之间产生隔离,使得农村流动人口无法顺利融入城市。而这种冲突不仅仅是因为表面的身份不平等导致,更多的是农村市民与城市市民之间各种资源的争夺,例如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资源的竞争而导致的冲突。蔡P等学者提出了“既得利益论”,他们认为城市居民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会采取各种方式来阻碍农民城市融入的过程,例如他们会用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形成限制城市农民的歧视性政策,还会人为分割劳动力市场,阻碍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城市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互换社会资源的行为仅仅局限于商业交易,钱正武认为城市农民与城市市民的心理上存在着“社群隔离”,因此城市农民很难从淡薄的社会关系中得到社会支持(帮助、关心、肯定)以及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农民回到农村,得不到农村初级群体的身份认同。群体关系由紧密变为松散,认为城市农民从事的职业与在农村不同,收入也比从事农业活动多。彼此间更多的是工具性关系,人际冲突增加以及信任缺失也对农民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影响。这部分群体是城市的“边缘化”群体,同样也是农村的“边缘化”群体,这样的双边缘化群体游离在城市居民身份与农村居民身份之间,自身很难得到身份的认同。
4对于强化农民身份认同的建议
(1)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对地方优秀和具代表性的传统景观的继承,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乡村景观要保留自身的独特性和因地制宜的特点,而不是城市建筑的复制粘贴。其次,要注重对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例如宗庙这样的场所,对农民而言,就是精神的寄托之地,要让农民的身份与乡村记忆文化的关联有存在的物证。还应该及时的对这一类建筑进行修缮。
(2)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应该学习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应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在乎职业技能的多少。从职业上加强自身的认同感。还应该及时对农民的概念进行更新,从制度层面加强不同类型的农民的自我认同。
(3)给予城市农民应有的城市认同,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因而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所有劳动者都享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比例和给付标准应是统一的,不应由于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在保障城市市民权益的同时,也要保障城市农民的基本权益。其次,城市居民应该转变传统的认知,尊重和接纳农民群体。再次,农民应该多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主动缩小与城市市民的差异。
5简要结论与思考
通过之前的浅析,我们了解了乡村聚落景观对农民身份J同的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反思全球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对重庆乡村聚落景观的干预和影响。注重对重庆乡村聚落景观的传承和保护,使农民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有归依。马克思韦伯将现代性的事业定义为:“根据各自内在逻辑不断追求客观化的科学,道德和法律的普世化,以及艺术的自主化。同时释放出它们各自高深内容和实践运用中所积累的认知上的潜力,即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化建构。”现代化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宗教的衰败,启蒙精神的兴起。启蒙精神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相信凭借人类的理性,可以探究客观世界的真理,探寻规范人类行为的普遍原则,简历公平正义尊重人类尊严的社会,达成对美的终极追求。后现代的世界由于对多元视角的重视直接导致个体经验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科学是不同价值判断的集合体,法律的普世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弱化,后现代对多样化、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歌颂也使得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审美,艺术变成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面强调对不同价值、信念、生活方式的包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传统和主义,一面需要依靠规范性、道德性、法律性的普遍原则。那么,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学、道德和艺术的关系还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设计
前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因此城市规划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经济、人口及资源环境能否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可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规划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根据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要创造性地解决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众多复杂的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实现城市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讨论,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
1 城市规划的特征
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协调城市空间布局,而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部署。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1.1 综合性
城市是由经济、产业、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城市规划必须对各个子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层次进行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广泛涉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筑风格、文化遗产等领域。城市规划不仅要注意单体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还要注意单体工程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应当注意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复合功能。
1.2 法制性
城市规划是市民公共利益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整体反映,它体现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成员的公共意志,属于一种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城市规划需要通过某种公共选择机制进行制定。换言之,城市规划应当由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政府机关,经由法定程序和过程进行制定。这种公共选择机制应当尊重城市居民的利益表达要求,并鼓励市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城市规划活动。城市规划一经制定并颁布,就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城市所有法人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
1.3 前瞻性
城市规划既需要解决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也要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城市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应当充分预测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科技、教育等若干变量因素的发展变迁。也就是说要充分参考其它发达城市曾经或已然出现的问题,并在城市规划中事先留有余地。
1.4 阶段性
城市规划不是一劳永逸或固定不变的,根据情况变迁和发展要求,需要适时对城市规划进行修改和补充。城市规划的阶段性特征,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原有规划,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保持适当的稳定性。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必须本着严肃、谨慎、科学的态度对待城市规划,每个时期的城市规划方案都要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和建设计划,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而制定。
1.5 区域性
各个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互不相同,不同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不相同。每个城市的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经济资源都存在差距,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方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依据,它能反映出城市的定位、城市的风格、城市的特色。规划是对一个城市区域的近期与远期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市政设施发展的战略谋划,是对城市发展做的宏观思考。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它只是整个城市规划布局中的一个局部点,属于微观层面。城市规划对建设项目具有指导意义,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建设项目是在规划指导下的建设,它不能突破规划的范畴。可见,城市规划的起点和规划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建设。而具体的建设项目方案(包括建筑设计)的合理与否,只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点,一个局部的形象,不至于对整个城市发展造成关键性的影响,不会对城市总体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3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规划缺乏创新与特色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今天,西方城市规划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照搬国外或外地一些自认比较成功的范例,生搬硬套,不对具体的规划地域、自然环境、民族风情、人文习俗等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要简单认为只要与世界发达国家具有相同的城市设施和城市空间艺术形式,就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恰恰相反,这样不仅实现不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还会丧失我们城市的民族特色。
3.2难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
在我们的实际规划工作中,真正高档次、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并不多,特别是乡镇规划问题尤为突出,多数乡镇规划只注重建街、修房,规划的街道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规划。对街道的宽度、楼房的高度、容积率等等技术指标缺乏科学的研究,很少是依据规划地域的特殊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确定。对乡镇的功能配套和环境保护,该工业区、商住区、街道的规划往往不能科学合理的布置,造成场镇布局不合理、环境保护差,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3.3规划的指导效果不理想
城市规划理应分为四个层次: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业性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除县级以上的城市规划基本具备这四个层次的规划外,县及其以下的城镇基本不完全具备这些规划,特别是缺乏具有专业性规划(如交通、给水、排水、通信、供电、燃气、防灾、人防、消防、绿化、环境卫生、工程管线等等),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的就更少有体现,从而造成很多建设项目随意性很大。
4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对策分析探讨
4.1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实现宏观调控
进行城市规划时进行深入的城市区域发展分析,了解城市的生态特征,认识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城市建筑设计与人们生活、工作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研究与城市区域范围内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适应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需求,建立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确定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能源、文化、环境建设的相互作用,这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领域,需要相关专家进行相互交流,提出相关对策。对于外来的先进理念我们应当吸取,借鉴其有益成分,避免盲目抄袭,要中外相结合,让外来经验技术经过加工改造、创新,为我所用。
4.2要加大规划设计深度,树立精品意识
一方面,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因地制宜。要全面统筹的考虑,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都要求详细,有深度,而不是简单的平面布局。另一方面,今后城市的各项建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树立精品意识。尤其是建筑设计上要认真把关,要大力推广新设计、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
4.3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依法加强规划管理
对于规划管理权,要求一个城市只准设立一个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实行政府对城市规划实施权的集中统一。建立由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政府城市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机构。同时,城市规划要严格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预,随意变更。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
关键词:城市形象;视觉符号;城市标志;象征物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我国当代城市文化正以一种矛盾的状态生长,一方面城市的知识文化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空前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精神文明却出现了断代与衰落的痕迹。文化振兴的核心在于创新,站在符号学与视觉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上,提升现有的城市文化水平的捷径往往在于城市视觉符号的建设,这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根本手段。当代中国城市的形象塑造不是如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城市造美”运动那样在单一层面上的构建,而是城市形象美的塑造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面对21世纪新的发展情势形成的系统整合,它包括从行为到视觉系统,从视觉系统到文化心理重构,城市视觉符号建设在其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一、当代中国城市视觉符号的表层解读
城市是被感知的存在,这些感知往往来自于人类的五官和肢体,视觉、听觉、嗅觉、以及感知觉和触觉,不同的人侧重于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但往往人类对身体以外的感知更多来自于视觉,相对于其他的感知方式,视觉较为直观,有信息收纳容量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企业形象设计,亦或者现在提到的城市形象建设的开发方面,都走上了重视视觉图像符号的道路。
(一)城市视觉符号的内涵界定
城市是人类财富的集中地,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滋生地和人类文化的大“容器”。城市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是视觉化的城市建设的全部内容。视觉形象系统的组成单位便是视觉符号,视觉符号是城市历史变迁的变现符号,从中可以解读城市历史发展历程和当代的潮流风向,也可体会到未来的趋势动向。我们一直追求的视觉化城市也是由视觉符号经过形式美法则的洗礼而铸就的。
(二)城市视觉符号的表象特征
能够代表城市的视觉符号有很多,且作为符号表现有抽象、具象之分;也有作为图像的单纯意义上的,也有具体实物景观的多层意义上的。因此城市视觉符号的表象要具有识别性、差异性、对应性、象征性的特征。识别性是首要特征,细节识别是视觉感知阈限的最小程度,同时视知觉有对符号的区分的最小差别值,这就要求视觉符号的差异性,并非则差异性越大越好,但要大于视觉感知阈限的最小承受值,才能够让人们对不同的视觉符号有所区分。对应性和象征性是视觉符号必备的成型要素,没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没有价值的,是会被淘汰的,相反,对应契合、形象生动的视觉符号也会传递给受众更大的信息量。
二、城市视觉系统的内核与外延
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种间接的“经验”,例如,中国古语中就有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无疑是在向人们传递着有关扬州、苏州、杭州三大城市形象的“定势”。对一座城市形象的整体感知来自于城市的名称、美称、历史遗迹、现代建筑、人文地理升值是人们对某一局部景观的认识。
(一)作为城市视觉系统内核的城市标志
这些或抽象或具体的标志是为城市视觉系统的内核,所有的标志都具有一定的符号象征性,甚至于一座城市内的部分景观都会带有浓重的符号气息。城市是一个有机大系统,城市形象标志的文化认同也是一个复杂且浩大的工程,且要经过足够历史时间的检验。
1.城市标志的分类
城市标志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旗帜”,是融合了整座城市的固有特征、文化底蕴的产物,根据标志代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可以对标志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广义上的,纯粹意义上的城市标志,它就像企业标志一样,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标志设计的全部属性,设计方式也与普通标志设计无二。第二类是狭义上的城市标志,只可以起到代表作用的市花、市徽等,这类标志较为规范和工整,一经启用便轻易不得修改。第三类是具有代表作用的城市建筑或建筑物,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的布达拉宫(如图1);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天坛等。第四类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景观,例如自然的湖泊、石、河流等。第五类是城市的街区群落,例如上海的外滩、南京的夫子庙等。第六类是城市的重要雕塑,此类雕塑可以是古代遗迹也可以是现代人为了增加城市文化氛围或纪念意义而构筑。第七类是城市的指示系统,例如商店招牌、户外广告乃至站牌或路标。第八类是带有色彩意义的标志,即城市中有着特殊色彩的建筑物或景观。
2.城市标志的文化属性及设计理念要求
城市标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本,一个好的城市标志可以起到城市人健康心理导向的作用,所以在创造性地发掘创造城市标志之前就要明确界定其文化属性:因为城市标志是作为“视觉系统的构建”而出现的,所以城市标志的文化属性反馈的是整个城市的物质及精神系统的综合意义。明确了它的文化属性,那么其设计理念会产生对等要求,城市标志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城市理念,还要让人们直接感受到文化气息,也要直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服务。
首先,要发掘和创造城市差异。城市标志的产生离不开城市资源,要对新资源进行“打散重构”就要在个性中寻找共性,比如要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城市经济发展侧重点(轻工业、重工业、旅游业等)、城市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城市的地理地貌。例如图2是中国香港的城市标志,形象是“龙头”,香港之所以把龙头作为城市标志主要是强调香港是亚洲的龙头城市,因为香港自回归后没有明确定位,这一“龙头新形象”是香港定位为亚洲龙头城市的产物,也是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重要线索。
其次,要引发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标志不仅要引起当地市民的认同,还要尽可能达到城际标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即当某一个群体一旦联想到某座城市就可以在意识里显现其代表标志,或者一旦视线中出现某一标志就会即刻显现代表城市的外貌。
再次,城市标志图案及其标准色、标准字的选取要慎重考究。城市的复杂性要求标志要尽可能的涵盖和传递更多的信息,图案选择可以简练简单也可以复杂特殊,但百变不离其宗的是对城市文化的反映。标准字及标准色的选取也要围绕城市文化底蕴,现代标志中对字体的抽象变形或衍生出来的图形也可以起到标志“表明特征”的作用。
最后,城市标志的专家评估团体和受众参与的结合。城市标志要让城市市民和城市外部社会所接受,就要有一套充分的“评估―反馈―修改”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求专家的参与,更要求市民的参与,这也是达到手中认同的有力途径。
(二)作为城市视觉系统外延的象征物
用通俗的语言也可以把所谓的象征物理解为“吉祥物”,城市生活理应是吉祥的,这是每位居民心底的渴望,根据这一需求那么城市形象带给人的感觉也必须是积极向上,吉祥和睦的。城市标志和象征物的囊括区域不同,一方面,城市标志的视觉感受往往是理性的、严肃的,这也就意味着缺少感情元素,这也就限制了对它的理解和接受人群,幼儿因为受自身文化水平和发育的限制,所以对城市标志的理解有限,换句话说,城市标志的传播对受众有一定的要求,即它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层面才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它的受众虽尽可能扩展但也有限。另一方面,代表性的建筑或景观作为城市标志往往与人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标志的高大伟岸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和庄重的,这与城市形象推广所要求的亲民感是截然相反的。为了吻合城市推广的亲切感、人性化,为了是深灰全体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所以象征物是城市视觉符号的必不可少的一员。通过对象征物的设计与推广,可以是人们对城市形象有更直观、更切肤的理解。
在很多人看来南京市的象征物――辟邪,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地方色彩,从沪宁高速公路进城,在中山门广场,人们会看到一尊高大威猛的青铜辟邪,外地来的客人,一看到石刻辟邪就知道南京到了,辟邪俨然成了南京的标志。它是古代墓葬使用的吉祥物,具有辟邪的作用,虽然这一南京市的象征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美学角度来看它缺乏美感,色彩单一,亲近性较弱,也就造成了传播性较弱,每次与国外友人交换吉祥物都要对辟邪进行解释。而澳门的吉祥物是燕子,色彩鲜艳且轻松活泼,亲和力很强。
城市的象征物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出现,一个具有亲和力的象征物可以成为广大市民的朋友。对城市象征物的设计就是创造城市整体文化认同的符号的过程。
三、中国城市视觉系统与生活诗学
关键词 公共环境设施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城市性格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在变迁,城市在发展,构成城市这个综合体的各种元素也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不断更新变化,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取代的元素――公共环境设施,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影响着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说公共环境设施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城市的发展轨迹,同时也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和性格。
1公共环境设施发展历程
公共环境设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场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排水系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等就是最初形态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仅限于通用化的市政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普及,形态也逐步趋向多元化,从最初只追求实用性简单形态发展到追求能装饰城市空间环境、丰富城市生活的艺术化形态,并且不同城市还根据自身的不同地域文化发展了不同的公共设施产品。但是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公共设施还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对其形态进行人性化设计了。当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人本心理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于是活动式公共座椅、流线型宜人性公共产品形态应运而生。
2城市性格与公共环境设施的关系
城市性格是一个城市长期发展形成的特点,是历史文脉的延伸,是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脉络,赋予了城市独有的记忆,所以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这种独特的性格不仅仅来自自然环境的山水、气候、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发展中,各自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理念的不同。每到一个城市,我们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城市性格:庄严而稳重的北京、智慧与包容的上海、精致而温柔的杭州、成熟与内敛的南京、温馨而舒适的成都……
公共设施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综合体,其共性包括了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和谐性和文化性,这些特征可以说是城市环境设施的主体,必须首先考虑和遵守的。而城市环境设施在个性和特色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是设施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必然追求,与它的共性一样,也是由人与环境决定的。相对于作为主体的共性来讲,个性则是可变因素,具有可变性和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地理与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不同、传统与宗教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能成为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环境景观设施的源泉。
城市性格的多样性从逻辑上决定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公共环境设施有力地支持着市民的室外生活,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特质和精神。城市性格与公共环境设施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因果关系,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应该与所在的城市的性格和精神相符。
3城市性格指导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
公共设施形态的不同会在城市空间、形态、制作成本及生活品质等方面产生不同的结果,选择不同的形态方式代表着不同的设计价值取向。德国弗来堡位于德国西南角的莱茵河谷,其城市性格中显现着绅士风度、淳朴和井然有序而又充满想象力等特质,它的地面铺装独具特色,除了运用特别挑选的石头铺地外,人行道上还有一些圆形的标记,这些标记实质上是一些路标,告诉人们这条街上有哪些商店和生意,如图1所示,预示着这条街道上有一间咖啡厅。
城市的发展是显性的,城市的文脉却是隐性的,创造城市就是在创造文化,设计环境设施也就是要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记忆,延伸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性格。
参考文献
[1] 王昀,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 李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艺术也逐渐走入城市,并且变得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和文化的潜力。
关键词:城市、涂鸦、文化
十多年前,随着街头嘻哈文化(HIP-HOP)热潮的涌入,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那时候的涂鸦,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小广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走在一些城市的街头,你会发现,身边多了不少涂鸦,墙面、井盖、箱子……涂鸦族们在城市里寻找各种“画布”来作画,城市变得越来越可爱了。
现代涂鸦艺术开始于20世纪末,德米特里是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送货小子,他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达到了表现自己的目的。他随处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这个举动不仅使自己登上了1971年的《纽约时报》,也使涂鸦(GRAFFITTI),这个来自希腊文“书写”与意大利文“刮痕”的俚语成了一个艺术名词,街头涂鸦就此开始。 涂鸦是一种视觉艺术,其内容包括变形英文字体、卡通人物、政治口号,乃至宗教与神怪形象,近些年还出现了3D写实的涂鸦艺术,让人产生强烈的错觉空间的视觉效果。
常常留意杭州市容的人们会发现,在杭州许多建筑的围墙上会出现抽象的图案,像是恶作剧般随手画出来的作品。据了解,这所谓的“城市涂鸦”是一种时兴的行为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西方相当普遍,而且受到尊重和保护。涂鸦者究竟表达什么意思,不少市民表示看不懂,且认为影响城市美观。一些涂鸦者是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在半夜的时候将图案喷到墙上的,然后结伴扬长而去。城市涂鸦现象在杭州并不普遍,如果接到市民投诉,城管部门会根据相关条例进行清刷,而也有许多人的则认为,只要这种涂鸦在不影响市容的情况下,是可以容忍的和适当支持的。一些学者表示,这是年轻人独特的宣泄方式,应该尊重他们的情感宣泄,建议在涂鸦行为和市容市貌之间,寻求一个折中办法,由政府部门指定某一区域作为涂鸦者的表达场所,这样不仅不影响市容,还会成为城市的独特景观。不少人认为,就目前杭州存在的这种涂鸦行为,与其把所有的墙交给办假证的或者年轻的老军医,还不如给出一些空间让有兴趣的人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于喜欢涂鸦的人而言,有这么一道墙就多了一片天空。
又如在星沙文化广场上,10多个原本普普通通的下水道井盖,全都穿上了全新的“外套”:有的井盖旁边趴了几只绿色的忍者神龟,似乎正要掀开井盖钻进它们的下水道世界;有的井盖变身巴黎埃菲尔铁塔款邮戳,颇有些高端大气上档次。在广场一角还有蜘蛛侠。原来这是长沙县城管执法局专门组织聘请专业人员在星沙文化广场下水道井盖绘制蜘蛛侠、忍者神龟、埃菲尔铁塔等卡通形象。他们称“井盖上一画上画,冰冷黑漆的下水井盖立马有了生机,既美化了城市,又很好地提醒了车辆和行人。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仅美化了城市,还让看似平淡无奇的井盖变得动感可爱,无形之中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井盖涂鸦画”让路人眼前一亮,让乏味的路面不再一成不变。对于“井盖画”,市民有不同看法:“井盖的安全是让市民关注,坠井事件曾刺痛着我们的神经,与其在下水道井盖上“绣花”,不如将工夫和资金用在补缺、加装防坠网上。”“这些井盖画被水一冲洗和人踩车压,图案不可能长久保存,如果把长沙的名胜古迹等画在上面,被踩在脚下恐怕也有些失敬吧。”“不要在马路上井盖创作,要不开车的人真还以为爬上个人,一急刹会造成追尾。”其实,下水道“井盖画”国外早有先例。在日本,城市的井盖上几乎都画了各种图案,井盖上面的图案会告诉你这个城市什么最著名,什么最好玩,或者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在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都有着独特的井盖,图案设计五花八门。
武汉的涂鸦最早出现于本世纪初,目前在武昌最为集中。走在武昌棋盘街的小巷里,一幅幅色彩明艳、构图大胆的涂鸦绘画在数百米的围墙两侧恣意蔓延,为两边的老房子添了不少活力。离此不远的粮道街、小东门一带,以及青山红钢城和汉阳的龟北路等地,都可以看到大幅的涂鸦作品。这种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东海岸的街头艺术,如今在江城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在武汉,涂鸦者很少遇到阻挠,甚至不少市民还会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看。如此高的包容度,让武汉的涂鸦创作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武昌的棋盘街、鼓架坡等地,居民们早已习惯周围墙面上形形的涂鸦。一位临街商户说,“这和牛皮癣广告完全不一样,很好看。” 随着涂鸦艺术的逐渐普及,商业涂鸦快速发展。除了创作含有涂鸦图案的T恤、帆布鞋等,一些俱乐部、酒吧、房地产外墙和户外演出开始邀请业内人创作涂鸦,尤其在武汉光谷地区的这一需求最为旺盛。
涂鸦在中国出现比较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是一种外来的新事物,而中国却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涂鸦艺术有以下特点:第一,由于国内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及文化交流的不完全开放性,中国涂鸦者会受到更多的限制,所以中国的涂鸦题材多为无意义的卡通形象或者一些商业主题等,缺少了文化内涵,成为了一种“时尚”、“潮”代名词。第二,国内的涂鸦既不能完全开放表达内心世界,也不能充分利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所以创新能力并不强。第三,中国大众对待涂鸦缺少鉴赏能力,认为涂鸦是一种杂乱无序的视觉污染,政府对此更多的是考虑到城市的统一协调,对公共场地涂鸦艺术也采取消极反对的态度,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涂鸦在国内的充分发展。我个人认为,涂鸦文化艺术的发展的路程总是漫长而遥远的,并且充满许多未知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国情和法律法规,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涂鸦艺术的道路,但是中国城市涂鸦艺术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和文化的潜力,其发展的脚步是无法阻止。
注:该论文为温州大学2013年学生科研课题《用艺术装扮城市―关于涂鸦艺术的应用与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