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

时间:2023-09-26 09:3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文化的异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文化的异同

第1篇

华兹华斯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可从诗歌主题、诗歌特点和所阐述的哲理中反映出来。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位作家的作品各具特色。在中国,“儒、道”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而西方文化却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的发展。

1、华兹华斯——上帝创造人

在基督教、泛神论和卢梭的影响下,华兹华斯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上帝的创造,认为人类以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神性。他把人的个性、人类社会、自然界都看作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华兹华斯认为农民和儿童都是上帝的使者,因此,他同情农民,赞扬儿童。他认为,人的善良会被时间和世界磨灭,而我们最需要找回童年时期的美好、天真。他的那句“儿童是成人的典范”便成了名言佳句流传世间。华兹华斯的笔下,吟咏大自然寄寓于赞扬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孤独的割麦女》恰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诗人把割麦少女的形象置身于广阔的田野上—一位充满活力的姑娘“独自在那又割又捆”,“举着镰刀弯腰下去”。在这个场景中,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华兹华斯认为,像割麦女这样的人的本性,幸好没有被资本主义自私、虚伪、反自然的城市生活所异化,也只有返这样的真,受这样的朴,方可同自然界的美达成一致。受西方人文精神影响。在华兹华斯《黄色的水仙》中,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及其人生哲理。湖边一片金灿灿的水仙,在微风中起舞,此景令诗人着迷,且这种欢乐的精神感染了诗人。此时,黄水仙可看作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处世态度。因此,在诗人情绪低落,感到空虚时,这些水仙花会突然映入诗人眼帘,使得诗人眼前一亮,撩拨起思绪的活力,并烙在诗人内心的最深处,此时的作者积极乐观,与大自然一同呼吸。

2、王维——友谊和禅机

王维写了很多送别诗来倾诉自己对朋友间难分难舍的情谊,可是仕途道路上的挫折令他在之后的生活中去更多地描写了大自然的风光,从而体现出他的不得志与压抑。王维深谙道教和佛教。道教认为妨碍“天人合一”的是人的欲望、情感、理性等主观感情,这是区分人与自然的特征。佛教教义与道教相似,是要求人们消极对待人的欲望和情感。佛教教义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情感和欲望,才导致了人在现实世界里所受的各种苦难,从而达不到思想上的超然。因而,当王维在描述自然景物时,几乎不表现出人的情感,在他的的山水组诗辋川二十景中,似有若无的佛光禅影多处得以体现,他借助景物风光隐寓禅意。此外,王维的诗作创作还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中年以后,王维受其影响越发深重,但他很少或几乎不表露自己的情感,只是欣赏自然美景。正如他所写到的那样“中岁颇好道”(《终南别业》),或许他只关注“道”,而非自己的情感。

王维从小受佛教影响,追求情景的诗意很容易捕捉得到,在他的笔下所描写的山水田园是那么的安静恬淡祥和。例如在他《鹿柴》这首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诗意是:偶然间,在空旷的山野中听到有人说话,又看到幽静的森林里,一缕夕阳偶尔照到青苔上。这种远离尘嚣、清幽无比的意境被诗人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似轻描淡写,却清香淡美的极其令人玩味。40岁之后,是王维山水诗的高峰期,王维在他半官半隐的生活中完成了大量的禅意诗,成为他的诗作中最高成就。他在自然山水境界中常常持有一种无心而又有意的态度,他的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恰当地展示出大自然中万物的变幻莫测、变幻无常,一切仿佛近在眼前,但又遥遥不可及。王维于默语无际时,能捕捉到幽静的境界。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是佛禅影响王维诗歌创作艺术的三个层次。因此,他的诗在文字之外常常有一种更深远的意蕴。

作者:孙玉霞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2篇

[关键词]电影片名;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文化传承和异族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一方面,作为推介影片,吸引观众,从而提升票房的重要工具,电影片名对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举足轻重;另一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电影片名又直接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对电影片名有着不同的期待。如何在翻译中兼顾电影片名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功能,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值得电影译制工作者不断地去探讨。

一、电影片名的文化意蕴

电影是对人类生活状态的艺术化的反映,通过艺术的手法。或描摹现实生活,或探索未来世界,或重温历史,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具有社会时代的特征。因此,电影是一个浓缩了的多元文化的集合。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有其相通的一面,又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这些异同点显现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在为中西文化间的交流提供可能的同时也设置了许多障碍。各个流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去分析和评判这些文化差异。就翻译而言,文化差异既构成了翻译的难点所在,也成为翻译的兴趣所在。电影片名,作为电影主题或内容的浓缩的表述,也体现了中西方独有的文化渊源和特色。中西方文化差异赋予了电影片名不同的命名特点及其独有的文化意象。

1 中西文化差异与电影命名方式的异同

中国的人文思想深受儒家学派的影响。中国的文化精神、思维模式、哲学观念、性格特征、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了儒学传统的精髓。“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在心理文化方面,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会,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和。重概念、忌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陈宏薇:1998p19-29)

陈宏薇教授认为,中西文化差异反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上,有如下几点:

(1)中国人强调直觉与具象而西方人重视理性与逻辑

心理文化的差异直接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中,汉语诸种语言的形象性而英语诸种语言的功能性。因此,汉语众多使用具体比喻抽象,状物言志。同时丰富的量词也使得语言表述形象化。电影片名的命名正体现了汉语形象、精炼而意蕴深选的特点。如影片《红高粱》《花样年华》《落叶归根》《一地鸡毛》以及《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而英语注重功能性,其片名的命名通常简洁明了,如Titanic、Batman以及The Patriot等。

(2)中国人强调整体意识和西方人崇尚个体意识

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三才者,天地人”。将人看自然界与天地共存的一方,和天地一起构成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整体性思维方式。而西方哲学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人依附于自然却独立于自然。因而西方人崇尚个体思维。影片Tornado、Deep Impact等片名体现了西方的这种精神文化,而《天地英雄》《三峡好人》等片名的命名则强调了汉文化的整体意识。

在用词上,汉语词义趋于笼统,表意较模糊,而英语词义倾向具体,表意较准确。此外,中国人的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在语言文字上讲究文字对称,多用四字词语,强调意蕴和谐,朗朗上口。这些特点在影片的命名中都得以体现,如国产影片《风起云涌》《惊涛骇浪》《大城小事》《甲方乙方》等。而欧美电影通常以情节、主题、线索、背景或主要角色命名的方式,也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具体而简明的审美理念,如And Then Game Love(情节)、The Beautiful Mind(主题)、Schindler’s List(线索)、Sleepless Seattle(背景)以及Harry Porter(主要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片名中也有用人名作为片名的实例。但通常这些人物或是民族英雄,或是历史风云人物,或是因为为集体奉献毕生而被人们视为楷模的人物。如《林则徐》《》《焦裕禄》等。这仍然体现了汉民族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和集体意识。而一些历史或军事题材的影片也以事件名本身为电影名,力图再现历史的真实性,这一点与西方同题材的影片可谓所见略同。例如中国的影片《》《血战台儿庄》等,西方的影片Pearl Harbor等。

2冲西文化中独特的文化意象在电影片名中的反映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深远的影响。电影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反映。一个民族文化中所独有的文化意象也会在电影片名中得以反映。香港电影《无间道》自面世后深受好评,颇为卖座。其片名取自佛教典故,颇具深意。“无间”指无间地狱,又被译作“阿鼻地狱”,出自《法华经》与《玄应音义》等佛经。无间是佛经故事中地狱之中最苦的一个,如同我们所说的十八层地狱的最底层。被打入无间地狱的人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只有无尽的苦难。影片中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时刻忍受着精神的煎熬,就如生活在人世中的无问地狱。无间地狱没有轮回,但片中的两位主角却在挣扎着寻求轮回。这个世界里,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这一片名激发着人们的思索。再如影片《龙年警官》与《卧虎藏龙》中有关“龙”的文化意象也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作为中国十二生肖之一的龙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图腾,是勇敢与智慧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被形容成一种会喷火的、邪恶的怪物;《霸王别姬》其名取自中国历史典故《史记・项羽本纪》,糅合同名传统戏剧,意在深刻发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这些影片片名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象为中国文化所独有,不了解中国文化,也就不能深切体会片名所蕴含的深意。

同样,一些西方影片的片名也反映了该民族独有的文化意向。影片Original Sin片名取自基督教教义。Originalsin(原罪)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旨意,偷食禁果,其罪传给后世子孙,成为人类最恶、灾难和痛苦的根源。因此,人生而有罪。影片借用这一宗教概念暗示美好的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罪 恶。看似美好的爱情却具有摧毁一切的邪恶目的和力量。影片Seven片名源于天主教关于七大罪恶的概念,即贪食、贪婪、懒惰、欲、骄傲、嫉妒和暴怒。该片充分利用宗教故事中关于“7”的神秘意象,讲述了一个疯狂的罪犯以这七大死罪为由犯罪的故事。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文化交流与商业使命

尽管中西方的命名方式和侧重点不相一致,但从传播效果论的角度看,其目的是一致的。其基本目的都是为了完成电影片名在宣传影片,吸引观众,使他们产生观看电影的欲望,从而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电影片名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每个电影的片名都具有一定的信息功能,将影片的有关信息传递给潜在观众。观众通常可根据影片片名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影片的性质或风格等,从而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进入影院。例如,影片《成吉思汗》《珍珠港》等片名会使人对影片的历史题材一目了然,能激发对此感兴趣的观众群的兴趣;而电影《生死时速》《星球大战》对喜欢刺激、寻求强烈视觉冲击的人们产生吸引力。电影片名充分吸引观众,除了具备信息功能外,还需要具有美感功能,能激发观众对影片的认可和接受。因此,无论是信息功能还是美感功能,最终都是服务于其所具有的祈使功能。一部好的影片,其片名就应该在该影片文化认知语境中具有上述的三个功能,最大限度地将影片将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观众,激发起观众的兴趣,最终吸引他们走入影院,完成电影实现商业价值的第一步,也开启该电影所有表达的文化信息的第一步。

三、跨文化交际范畴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和翻译原则

第3篇

1.在比较中英礼仪文化异同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中西文化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不同的文化习惯从头至尾都贯穿在英语日常行为中。众所周知,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

其次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所有的种种这些是文化风俗不同也好、还是行为习惯不同也好,当教师们充当传播者使者的时候,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有外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智慧!

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这一内涵,更重要的还要知道取舍,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现在学习、了解国外文化知识就是为了能与国际接轨,及时把握信息,促进自身的提高。

讲文明守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和做人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晚辈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要用准确的称呼。而在西方,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姓名,这样可以表示亲近。在中国,使用亲属化的称谓非常温馨亲切,可以有效缩短交际者心灵之间的距离。但假如套用到英语中,就会适得其反。

如,在中国常常用"老爷爷、老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使其有一种被尊敬的感觉。但在英国,人们忌讳"老"字,因为"老"在他们看来就意味着"年老体衰,失去活力",喊他们姓名,恰恰会使他们感到亲切。中国人以"老"为尊,西方人不崇尚老,而崇尚年轻活力。可见,中西文明礼仪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英语教学也要在比较中西文化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又如,中西饮食礼仪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英国人就餐时,男士为女士挪开椅子,等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在中国,让长辈先入座,体现了对老者的尊敬。可见,可以通过比较,教育学生在吃饭时注意餐桌礼仪:吃饭要请长辈先入座,要主动为老人添饭夹菜,离席要说"大家慢慢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饮食礼仪的异同,还使学生懂得该如何讲究餐桌礼仪。

2.在交际用语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第4篇

关键词: 礼仪文化;罪感文化;起源;作用机制;文明交流

东西方文明因有着文化本源差别,产生了“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不同。东方儒家“礼”的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对礼仪文化罪和感文化的发展有着根源的影响。“礼仪文化”一直被东方文化所传承,注重向善性,“罪感文化”根植在西方文化中,强调原罪性。两者的本源差异在各自文明中不断被推演和延续,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事、教育理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也给当今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借鉴。

一、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定义阐释

1. “礼”和“礼仪文化”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 礼”的一种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现代社会的“礼仪”从传统社会演变而来,已经成为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从伦理学的视角看,礼仪则是“礼”德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和行为道德的统一。因此要把握东方的“礼仪”文化,首先要领会“礼”。在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中,“礼”既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又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和制度规则,长久以来成为约束社会成员、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与准则。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孔孟之道将“礼”的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连词惯语,都体现出“礼文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突出的精神支撑作用。《荀子・礼论篇》中还写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强调了欲与争、乱的关系,隐含了人以礼为善的行为准则。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礼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追求性善的根本思想传承至今。

2.“罪感文化”阐释

西方“罪感文化”成为确定的文化概念之前,“罪(Sin)”就己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原罪始于人类祖先亚当与夏娃偷吃恶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人需要有忏悔和悔悟之心。《圣经・诗篇》中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天主教是广义的基督教中的一部分,其教义将“罪”解释为:对理性、真理和良心的冒犯,是由对特定物质的放纵的追求而导致失去对上帝和邻居的爱。简单地说,罪即对上帝的不服从。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受其传统的影响,人们认为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明滋养下成长的。在罪感文化中,基督徒常把自己看作罪人,其目的不在于放纵自己、否定善的存在,而在于摆脱罪恶、向善靠拢。“罪感文化”一词则首先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菊与刀》中她将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结为“罪感文化”,即“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二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异同比较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存于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两者的最终目都在于抑罪扬善,只是前者侧重于“抑罪”,后者更加突出“扬善”;两者的劝善的方式都是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遵从各自的“道德标准”,使得人们一旦违背了那个标准,便会产生心灵上的不安或者懊悔、羞耻或罪恶的感觉,进而又促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但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其不同点则成为文化冲突的重要研究对象。

1. 文化发展根源差异

基督教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支柱,罪感文化从中而来;“礼”虽最早起源于祭神,但并没有固定的神的形象,而发到到儒家文化推崇的“礼”“仁”思想,则已成为强调“人”性本善。即,罪感的文化聚焦于人性的否定的一面,礼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性中的肯定的一面,体现了中西想文化的根本差别之一。

2. 作用机制差异

根源的差异,也使得“罪感文化”和“礼文化”的“导人以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倚重内部力量,后者更多依靠外部力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观念,“罪感文化”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通过该标准发展人的良心,其向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即强调内因: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中国礼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礼文化”之“礼”,一方面也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另一方面,“礼”更表现为具体的集体行为规范,如一整套制度仪式,是德的保证。《荀子・修身》写到:“礼者, 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礼就是要端正人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的礼教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即“礼仪文化”中向善的力量主要是外部的促醒和推动,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时刻需要有外部制度、规则或舆论压力来促其向善;如果缺少了外部的压力,向善的力量便不会像“罪感文化”中的那样自然而强大。

三、“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影响下的中西文明交流

中西文明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即异质文明。对中西方文化的本体作比较,就会发现其差异表现为“人本”与“神本”的不同。东方礼仪文化首先崇尚个体世界的道德操守,弘扬个体心性,认为个体完善的追求是需要社会来验证的;西方的罪感文化中有神的存在,神是道德完美的化身,审视、督促人们坚守良知,神引导人们向善,人们甘认自己是不完善的。文化根源不同、导向机制的不同等,使得“礼文化”和“罪感文化”生发出不同的意义,影响着东西方的文明理念和对话。

如发生在明末清初中西教会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和清朝康熙皇帝之间的“中国礼仪之争”,让中国人和欧洲人首次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制问题,即关系到儒家的“敬天”、“祭祖”、“祀孔”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中国礼仪是否是一种宗教:如果是,中国人的宗教是“偶像崇拜”,是“异端”,严格神教教义的天主教是不能接受其兼信另外一种宗教中的“上帝”的;如果不是,则可以宽容。争论持续了三百多年后,1714年罗马教廷禁止了其教徒行中国礼仪,同时康熙皇帝也驱逐了传教士。直到1939年,文化环境逐渐改变,双方宽容精神提高,罗马教廷才废除了禁令,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天主教教徒被重新允许举行中国礼仪。这场“礼仪之争”在18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表面上看是中西宗教之争,而实质则是中西文化的冲突。

另一方面,异文化中的特质因素总是能导致一些非同寻常的思想解放,这是文化交流和比较的真谛。“中国礼仪之争”的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人文主义的,非宗教的,伦理型的,是值得启蒙运动中的西方人仿效的。这使当时欧洲人了解了神秘的“东方大帝国”,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同时,这一争论深深影响了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鸡、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家,尤其是影响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促进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变革。由此,这场根于“礼”的文化争论成为18世纪以来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对中西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至今尚存。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在未来应该怎样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个性解放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应逐渐淡化“礼”作为社会政治秩序或国家机构模式的功能,突出其作为人际交往及品德修养的规范准则的功能,通过批判性道德教育,使其渐进地成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国际交流、社会交往的道德约束与精神原则,同时肯定和弘扬“礼文化”倡导民本、主张“内省”、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观念,以进一步推进中西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

四、结语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植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地域环境,两者最终理想都是要追求善的世界,但在劝善方式、导向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西方文化中罪感的产生是“我”犯了罪,如同保罗在《罗马书》所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礼”在旧时原是群众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外在生活原则,但作为维系道德人心的观念,是现有法文化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也是“礼”在当今中国寻求新发展的重要伦理依托之一。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入。无论面对“礼仪文化”还是“罪感文化”,我们首先要认清其文明移植性,汲取两种文化中赞赏勇于承认错误、真诚悔过的行为理念,不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吸纳,才能为各自注入新鲜血液,使双方获得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宗坤. 原罪与正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天纲.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45.

[3]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文化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5.

[4]摩罗.原罪意识与忏悔意识起源及宗教分析[J].中国文化,2007, (2): 51-60.

[5]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 北京:中华书局,2004:8.

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语言禁忌;中西文化;全球化

语言禁忌深刻的嵌入在中西各自的文化之中,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日常交际用于中,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禁忌,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西文化之间在语言禁忌上有着诸多差异也有着相似之处,这些语言禁忌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通。

一、语言禁忌

(一)禁忌

禁忌在英语中叫taboo(塔布),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汤加语,有“神圣的”、“不可接触的”和“要极其注意的事”的意思。在我国有关禁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及拘者为之,则牵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见《汉书・艺文志》)。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关于禁忌也有过经典的解读,他认为:“塔布(禁忌),就我们来看,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塔布在波利尼西亚语中的反义词是、noa’,就是‘通俗的’或‘通常可按近的’意思。所以塔布即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神圣的人或物’在意义上和塔布便有些相同”。i禁忌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可以说禁忌是与人类的文明同时起步的,这也就导致了禁忌的种类繁多,形式不一,而语言禁忌则是人类禁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禁忌语、言语禁忌、语言禁忌

国内的相关研究之中经常会出现三种学术语言用来指称人们语言上的禁忌,分别是禁忌语(taboo 0r taboo words), 语言禁忌(Iinguistic taboo),言语禁忌(verbal taboo)。上述三个学术用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所指的范围大致相同,这里采用语言禁忌这一术语。语言禁忌只是人类禁忌文化之中的一种,语言成为禁忌“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ii 因此,语言禁忌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起源于原始部落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灵魂的崇拜之中,它根植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也和统治者利用迷信统治有关。正是由于人们各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迷信,才迫使人们在自己的言行上做出必要的限制,否则就会因为语用失误而导致不必要的惩罚,也会招致周围人的敌意,受到社会排斥。

二、全球化背景下汉英语言禁忌的异同点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有其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相应的汉英语言体系之间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隔阂,与此同时,各种语言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也会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语言禁忌自然也在这种辩证的发展之中存在着差异,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会趋于一致。

(一)汉英语言禁忌之间的相同点

在任何语言体系中,人们的语言行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其共性。国内学者赵毅和钱为钢在《言语交际学》中将不同语言体系的使用规则归为两大类,分别为语言的道德规则与安全规则。汉英语言体系最大的共同点即在于两者共同的道德准则上面。这些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承担着类似的功能,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之中,还是规范的书面用于之中,两种语言体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共同的道德规则。这些道德原则细化来讲又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共道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家庭道德。

首先,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公共道德规则。语言的公共道德原则主要用来约束各自的语言行为,维护语言的公共性。在中华文化里,儒家对语言的公共道德性规定的较为明确,而且提出的在较早。儒家思想里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这一思想规定了人们言语的道德性。“听”与“言”都是人们语言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他们都得遵循“礼”的规范与要求,所谓“礼”即为社会公德,使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种行为习惯。语言的公共道德具体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循语言交际中的社会公德,必须得到大家认可,不能损害并违背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语言的公共道德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公共语言文明。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有各自的粗话、脏话等非文明用语,这些用语是不能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最为典型是公众人物在用语时不能出现粗话、脏话,例如中国人的“国骂”,英语的“four-lenerwords”。因为一个国家公民的用语足可以体现出这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粗话、脏话已经被文明所不耻。越是到社会的上层,语言的文明程度显得就更为重要,用语变成了一门学问与艺术,它背后代表着不同层次人们的身份、地位,语言的公共文明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被视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2)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拒绝流言的传播与扩散。流言是对事实的歪曲,其危害在于流言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引发社会不稳,还会有损社会的公平公正,背离正义原则。因此在汉英用语的规则上面禁止流言的传播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甚至上升为法律准则。因流言造成的恐慌与社会不安的例子比比皆是,2011年爆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中,就有人造谣,碘可以防辐射,结果导致众人哄抢食用盐,造成盐价上涨,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对流言都是毫不留情的予以杜绝的。

其次,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则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现今社会各项道德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体现在语言规范上即要求各种职业群体遵守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规范,在用语上要符合相关职业的要求与标准,禁止违背各自职业的基本语言规范。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当今社会的各种职业标准就体现了汉英语言体系中的这种道德准则。例如政府官员、医生、教师、军人等等,他们各自的职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必须遵循各自的职业要求。政府官员作为政府的代表、人民的代表,其在语言规范上就有很多要求,特别是政府的外交人员,他们的每一个措辞代表的就是背后整个国家的形象、利益与意志,如果用于不规范,其损害不仅仅是其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医生、教师作为一个圣洁的职业,其背后承担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医生向来就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在与病人交流够同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可以故意隐瞒病人病情、对病人进行言语伤害的。教师也一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其说话用语体现了其自身的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军人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一直是一个高大威严的形象树立在人们的面前,并且由于其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军人在其职业的影响下,其言谈是不能轻浮、散漫的,而且军人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其言行还需做到保密。职业道德标准是汉英语言禁忌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道德标准,谁违反了这个标准就是违反了语言禁忌,轻则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重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汉英语言体系中还须遵循基本的家庭道德。语言的家庭道德标准即在家庭中,人们虽然处于一种血亲关系下,但是言行必须遵循必要的家庭道德准则。亲属的称谓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在汉英语言体系中。根据亲属关系的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称谓。这种亲属称谓是以家庭伦理与道德作为支撑,是违背了这种规则,就是违背了家庭的伦理与道德。以下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中家庭伦理道德是如何透过亲属称谓体现出来的:

亲属称谓是家庭道德最直接的体现,是都不能违背这种道德规则。我们不能对着爸爸叫“妈妈”。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着直接的体现,它保证了家庭内部环境的和谐与有序,区分了人们血亲关系的差别,塑造了家庭必须的伦理与规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缺乏这种规范性的准则约束,那么整个社会的构建也将无从谈起。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这种必要的语言规范,违背它就意味着犯了家庭的语言禁忌。

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是汉英语言体系中都具备的语言规范与道德基础,这一点是汉英语言禁忌中的最大共同点。当然,汉英语言体系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其必然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麻烦。

(二)汉英语言禁忌的差异

汉英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虽然在语言禁忌上有共同点,但是两者语言禁忌的差异也很明显。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1、汉英语言禁忌在问候语上的差别。在汉语世界人们碰面经常会问一句“吃了吗?”这似乎成了人们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问候语。但是在英语世界,这句话却在理解上与汉语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英语世界里对“吃饭”这一话题的理解与中国人是不同的,在中国这个具有农耕传统的国家里,“吃”是一个不会引起误解的话题,而在英语世界“吃”不是人们日常话题中的一部分。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你吃饭了吗?”他不会讲其理解为一个日常问候语,而是会想到你是不是要请他吃饭,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吃了没有,而又不邀请他去吃饭就会引起双方的误解,他会理解为是不是怀疑他没钱吃饭或者怕你贪他便宜。本来是一句客套话,在汉英不同语境下其含义完全不同,甚至会造成误解,变成一种语言禁忌。

2、汉英称谓语上语言禁忌的差别。在汉英语言中称谓语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文所说它维护了家庭的伦理道德。然而汉英语言世界中称谓语又是大不相同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汉语世界中形成了差别有序的语言称谓体系。根据辈分的不同、血缘关系的亲疏、交往时间的长短等各种条件,在对人的称谓上会有所区别。“辞典《尔雅》就记录了90个亲属称谓词。据考证,秦汉成书的我国第一部百科到清代,各亲属称谓达1000余种。进入20世纪的中国,封建宗法关系尽管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黎昌抱,2001)。面在英美等国家,他们强调重视核心家庭,重视个体.强调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而不太讲究辈份、长幼。如果一名小孩碰到他爸爸的朋友.家长会鼓励他称其为先生、或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 iii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一种冒犯与无礼,是要遭到责备的,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自古形成的就是一种差别有序的社会格局,这种格局作为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中国,称谓语十分讲究,语言禁忌也非常之多,而在西方人们对称谓的区分则没有中国人这样细致与讲究,这是中西文化交流沟通中经常出现障碍的地方,是需要避免的。

3、汉英语言体系中禁忌词汇的差别。在汉英日常用语中存在许多禁忌词汇,这些词汇在中西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是人们极力避讳的。以“老”这个词为例,在中国“老”是一种资本,一种权威,一种沉淀,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过马路、坐公交车等等场合人们倡导扶老人过街、给老人让座。在称呼上,我们经常会称“老大爷”“老大妈”等等,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尊重。而在英语体系中“老”代表着衰弱、无能、呆板甚至无用。在西方这个强调个体主义的社会里,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老”,“老”字对人是一种轻视与侮辱。这与汉语世界中的“老”字所代表的含义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在禁忌词汇上,汉英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充分了解。

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语言禁忌,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也有想通之处,这是中西文化之间在交流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了解研究中西之间的语言禁忌对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汉英语言体系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内部蕴藏的精髓远不止文中所提。通过对两者某些方面的对比研究,也只是起到了管中窥豹、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与雷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探索。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正如语言禁忌一样,既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利用两者之间的想通之处,这对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i 转引自曾剑平,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ii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iii 转引自,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参考文献】

[1]胡雯.英汉亲属称谓及虚构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侯静.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D].河北大学,2008.

[3]贺今昱.从英汉语言禁忌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7.

[4]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第6篇

一、委婉语概说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有:(1)“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2)“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委婉语,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张涤华.1988)。存中国,避讳,又称讳饰,源于周朝,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英国作家GeorgeBlunt于l6世纪80年代初首创euphemism一词.将其定义为agoodorfavorableinterpreta—tion(Enrich1985)。

二、中英“死亡”委婉语异同分析

汉语和英语中对死亡的说法均有很多不同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一)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共性

从死亡的意义来讲,中西方都涉及为国献身.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国主义色彩,因此为国而亡的委婉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英语巾有groundedforgood.makingtheultimatesacirfice.todoone’Sbit,tolaydownone’Slife;汉语中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殉国”等。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中西方文化所共同倡导的。英汉委婉语都有通过身体反应表达死亡的描述。例如汉语巾川“停止了呼吸”表示生命的终结,英语中也有相应的tobreatheone’Slast。汉语中有许多与“气”相关的委婉语,如“咽气”、“断气”、“气绝”等。此外,英汉语还从人体的不同部位描述死亡,如汉语中的“闭眼”、“瞑目”,“心脏(或脉搏)停止了跳动”等说法,英语中也有从咽喉或心脏部位对死亡进行描述的,如tohavethroattrouble或one’Sheartstopsbeating等。英汉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均大量使用比喻,二者相同的是都将死亡比作休息或是睡眠:汉语中有“长眠”、“安息”、“沉睡”等,英语中有tosleep,tobegonetosleep,tobeatrest.tohaveofundrest,tobelaidtorest等。另外,两种语言中都有将死亡比作回家,如汉语中有“大归”、“长归”、“大还”、“回老家”的说法;英语中有tobeathomeandfree,togotoone’slonghome。togohomeinabox等表达。

(二)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从死亡委婉语看出中西伦理等级观念差异。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严明,上下尊卑区分很清楚。《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袜,庶人日死。”在西方,对于不同阶级的死亡的不同婉称就比较少见。西方人大都崇尚个体主义。崇尚人生来平等的理念,即所谓的“Allmenarebornequal”欧洲中世纪曾流传着一条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thievesalikemustdie.”(人固有一死,不管教皇、国王、乞丐和小偷都一样。)(束定芳,1995)在这样一种土壤中。自然不可能产生那种社会阶层等级分明的委婉语。中英表达“死亡”的禁忌语反映了东西的不同。在中国,人们多信仰佛教、道教等,为多神论信仰。道教认为生与死是没有区别、互相转化的,这是一种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因此,受道教影响。就会有“物化”、“遁化”、“迁形”等表达。然而,道教强调长生不老,肉体成仙.因此,又有“羽化而登仙”、“升天”、“仙逝”、“驾鹤西游”等说法。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后,产生了独特的生死观。佛教认为人是在“六道”中轮回的.苦难和烦恼没有止境.只有皈依佛门才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因此,佛教把死亡称为“坐化”、“归寂”、“圆寂”等。在西方,人们多信奉基督教,在方面呈一元化。从死亡委婉语看出中西价值观念差异。东方文化更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所谓“杀身成仁”、“求生以害仁”,汉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如壮烈牺牲、英勇就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马革裹尸等就都充满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

三、结语

死亡委婉语是委婉语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折射出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委婉语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好该语言的语法知识。更要学会深入地了解该语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从而真正掌握这门外语,在实际交流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作者:郑琳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第7篇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向都“重技能,轻人文”。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把学位的获取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挂钩。不仅迫使学生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的和直接动力,也使得教师以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为教学目标,致使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易于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了真实的了解到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为一本,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二本,长江工商学院为三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专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分发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90份,回收率为98%。问卷主要针对三个问题展开:

一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是否涉及到人文教育,75.2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教育并未涉及人文教育内容,教师拘泥于课本本身的词汇语法知识,12.4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教育中涉及人文教育,12.3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关心的态度;

二是被测试者对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关系的认识,88.15%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与英语教学不相违背,能相互渗透;

三是被测试者是否愿意在英语课堂中接受人文教育,90%的学生表示愿意在英语课堂中接受人文教育。当代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语言本身,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Kramsch曾指出:文化并非附加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第五种技能;文化存在于语言的背后,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因忽视文化因素而受挫,其实际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会遇挑战。

由此可见,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到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学习与了解,同时也是对英语国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习。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语言本身,而且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经历,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生的境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坚持技能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由语言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共同决定的。没有任何语言是单纯意义上的语言,语言总是与其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蕴涵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除了重视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的掌握,还要知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所在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如何发现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色彩,如何应用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人文教育,避免“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是大学英语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做到“技能与人文”并举,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既是高校师生的历史使命,也是时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材是英语学习所必须的营养品,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人文素养的根本之所在。教材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蕴藏了一种生命的潜力,向学生传递着历史与人文遗产、科学与科技发展等,是学生在英语世界中认识人生与世界的最直接材料。但是教材对学生素质的作用不会自然产生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中的人文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归类,并引导学生理解汲取,让学生在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升华自身人文素养。让人文教育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使之融合为一体,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对课文本身的内容进行讲授,还需对课文的事件因果关系、语言产生的背景、语言典故等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如果英语教师不对其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解将会受到影响。

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在大学课堂中实现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融为一体的程度。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增强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自己的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堂中创建必要的情景再现。尝试以境激情,以情激趣,以趣导学,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以及对课文的背景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感知和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智力处于兴奋和积极状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英语技能与人文教育的双赢。比如,教师在教授《AmericanMarriage》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美国婚俗的资料。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美国婚礼中,为什么新娘必须穿戴somethingold,somethingnew,somethingborrowed,somethingblue,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它们的寓意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国婚俗的兴趣。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自己也应再次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回顾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观看美国婚礼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再现美国婚礼的流程。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了解了西方婚俗,较好实现了人文教育与语言教育的结合。

2.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方式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大学英语教育涉及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抗与对话。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叙述模式的差异、语言结构的异同、文化源流的不同,都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一起冲击和碰撞、回合与交融。冲击和碰撞、回合与交融蕴涵着危机和机遇、舍弃与更新,这都需在英语课堂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平衡,使其相得益彰,相互汲取精华。在英语课堂中,对比中美婚俗,让这两种婚俗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课堂中冲击碰撞、回合交融。让学生自己去对比美国的一夫一妻制与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中国古代婚礼的流程与美国婚礼的流程;中国古代婚姻的门当户对与美国婚姻的自由;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与美国婚礼中的纯白色……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本身,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美国文化,辨别中西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判断中西文化中应该汲取的部分与舍弃的部分,提高自身的文化鉴赏能力。

第8篇

语教学中。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从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用中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重点讲解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情景教学来渗透文化因素;通过文化对比来进行口语学习;多媒体教学中涉及更多的文化元素。

关键词:文化因素;口语教学;渗透;教学质量

中国分类号:H31

一、前言

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口语教学方面,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而经常导致讲的不准或者讲错,给听力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文化因素意义重大。本文从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用中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重点讲解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最后得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因素对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口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渗透文化因素,向学生传授英美文化,并探讨与中国文化的不同,通过文化因素的探讨来提升口语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能讲一口流利且地道的英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将文化因素渗透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是以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为基本,为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最终掌握其文化因素并形成文化意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的过程,因此需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从文化因素渗透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过程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文化因素对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学习中去才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失误。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想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向着与外国友人能自如交流的程度发展,势必要重视文化因素。只有真正的搞清楚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才能自如的对要表达内容进行有效表达。

另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既然致力于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语用能力,那么必然需要将文化因素渗透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

三、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分析

如何将文化因素有效地渗透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将文化因素渗透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情景教学来渗透文化因素;通过文化对比来进行口语学习;多媒体教学中涉及更多的文化元素。

1、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

口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多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大学生中,有些学生是有国外经历的,对于国外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学生们之间通过交流和沟通,可以相互促进。同时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和探讨,可以更好的避免大学生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出现因文化因素引起的交际失误。

2、通过情景教学来渗透文化因素

情景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也常被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在情景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是促使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用中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讨论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时,学生不仅可以扮演中西方宾客进行表演,表演之后学生还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双方模拟的表演过程或实际中存在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实际交际过程中渗透的文化因素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3、通过文化对比来进行口语学习

中西文化的共性和不同在口语教学中必须加以强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作为英语口语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中西方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利用空余时间多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在课堂中游刃有余的传授文化差异。这样,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可以理解不同的文化行为,以便在交际过程中互相尊重其风俗和习惯。这样学习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避免一些实际错误,才可以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4、多媒体教学中涉及更多的文化元素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教学中已经完全普及,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也是广泛利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教材,这就为普及文化因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播放的视频,来进行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文化因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口语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中西方的文化意识。

四、总结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因素对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口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渗透文化因素,向学生传授英美文化,并探讨与中国文化的不同,通过文化因素的探讨来提升口语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能讲一口流利且地道的英语,在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曲端.谈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2]钱立荣.初中英语应注重传授文化知识[J].考试(中考版).2007(01)

[3]张姗迟.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8)

[4]陈俊蓉.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5]李琼.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6]桂锐林.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与学习策略的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12(03)

第9篇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一、引言

现如今,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呈现良好势头,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政策深入贯彻执行以来,文化的交流更是不断加强,但是如何将中国文化走出去便成为了学术界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软实力的一种,名著翻译成为弘扬本国文化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异质性,即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翻译活动出现了“文化缺失”“文化矛盾”等现象。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就以名著《红楼梦》影响力最大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大卫•霍克斯所翻译的TheStoryoftheStone和杨宪益及其夫人的翻译本ADreamofRedMansions为例,从中西文化差异为基点对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所谓文化,不是民族在成立之初就形成的氛围,它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内部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在生活与活动方式上的总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技科学、以及法律体系都有密切的关联。顾名思义,文化差异就是在文化方面所展现出的不同。具体而言就是由于不同地域人口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长期养成的习惯,处世态度、观点信仰、宗教理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民族习惯和习俗上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也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翻译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行为,它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行为规范,将语言进行转换,利用不同的符号传达相同的思想。翻译的终极使命就是将文化从一种语境转移到另一种语境,并保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意思,不改变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够让别国的人们在自己的语境下进行全面的理解。所以,翻译又可以被看作是连接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按照文化翻译学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窥,翻译则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是译者在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归根结底,翻译就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走出来再走进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的过程。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实质上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故文化差异势必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史,在长期的积累和生活中保留着文化的精髓,语言特点非常鲜明,汉语也以婉约含蓄、简洁明白为具体特征。《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更是有着浓郁的语体风格,再加上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尤为复杂。直观地了解了文化差异与翻译的相关理论,有必要以《红楼梦》的杨霍译本为例,从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方面对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加深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影响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作品内涵将原作的文化特征有效传播。

(一)生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地球之大,遍布各个国度甚至是同一国度的不同地域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各有特色,归根究底是由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所决定的。中英两国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翻译活动中,这些差异也影响着译文的表达。对比杨霍二人对中国名著《红楼梦》的英译文,明显地看出中西生态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第十八回)杨译:Facingeachotherinthesofteastwind!...霍译:Theirmistress,standinginthesoftsummerbreeze....原文中,“东风”一词看似很普通的词语,可是在中英两位翻译家的译文中明显看出,它的表达用语是不一样的。杨译文中,用了直译法将其译为“eastwind”,而霍译文中却用了“sum-merbreeze”。简单的一个表示风向的词语,中英两位翻译家的译文差异竟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只是中英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风向所代表的季节和风的特征就不同。中国位于北纬81度至南纬11度之间,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季风气候典型。所以,汉语中的“东风”代表春、夏季节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温暖而潮湿的气流。然而,英国地处亚欧大陆的西端,西临大西洋,东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因此源于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流通过大西洋到达英国的西风温暖宜人,而从西伯利亚刮过来的东风则比较寒冷。故在英国,“东风”却指秋、冬季节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寒风。在上面例句中,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因中国的生态环境特点忠实于原文采取直译法,将“东风”译为“eastwind”,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对中国读者来讲,意义简洁明了,可是对西方读者来讲会误解其真正的意蕴。而霍克斯则考虑到读者的感受把“东风”转换成“summerbreeze”。这种表达方式,即适合中国生态文化中东风代表春夏季节的意象,又表达了其的内涵特征“breeze”,不论是中国的读者还是西方的读者都会明白其内涵,没有形成文化缺失与冲突。同时,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第二十四回)杨译: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霍译: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中英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人民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杨宪益先生祖籍是淮安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属于中国南方,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人们也经常用“鱼米之乡”来指物产丰富的地方,现代汉语中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所以,对于土生土长在中国南方的杨宪益先生来说,大米是人们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在他的译文中“没米的粥”当然就直译为“amealwith-outrice”。相反,西方文明主要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自然就没有固定的农耕收获。所以,西方食物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洋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可能发展农业。所以,英国人食品的主食是牛奶、面包。生活在英国的霍克斯就是根据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把“没米的粥”转换成“breadwithoutflour”。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生态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方法。

(二)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以文化为载体而文化又反映在语言的各个方面。从实质上来讲,翻译活动就是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行为,也是不同文化间的转换活动。《红楼梦》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典名著之一,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尤其涉及到的宗教文化耐人寻味。而宗教乃是社会文化和人类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是不同文化的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文化贯穿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艺术、传统习俗,又可称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或行为准则,这种标准和准则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对《红楼梦》的翻译中,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不同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充分体现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贾瑞一把抓住,连叫“菩萨救我”。(第十二回)杨译:…heseizedholdoftheTaoistandcried:“Saveme,Bodhisattva!Saveme!”霍译:“Holyone.Saveme!”Hecriedoutagainandagain.“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是典型的佛教用语。“菩提”本源于“菩提树”因为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所以,“菩提”之意又为“觉”或“觉悟”;“萨埵”意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故菩萨便是觉而有情,顾名思义,就是要自觉地彻底觉悟并且要有情爱和情意,在佛教文化中国指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的人,也指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这样的人便叫做菩萨。在民间,人们通常把热心肠的,能为众人着想的,助人为乐的人成为“菩萨”。在上述的翻译中,杨熟知中国宗教文化,使用直译法,在译文中运用“菩萨”的本源词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于精通中国宗教文化的读者来讲,这种表达无疑是既遵循了“信”的翻译标准有达到了“雅”的表达效果。可是霍译中,却将“菩萨”替换成基督教里指代的“上帝”将原文翻译为“holyone”,“holy”意为神圣的;值得尊敬的;值得推崇的;圣洁的,圣徒般的;宗教的,霍译文中,使用ho-ly单词完全是受其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故,不难看出,宗教文化差异影响着译者的文化倾向和价值取向从而导致译文表达的差异。

(三)文化意象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意象,顾名思义,是“意”和“象”的组合体。“象”者“物”也,“意”者“寓意”也,就是用物来表达语言的真正寓意。通俗地来讲,就是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象”是一种或多种能感观感知的具体事物,而意则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文化意象不断出现在各民族的语言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带有丰富的寓意,深远的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对文化意象的差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文化意象的错位和丢失,产生误译。民族文化在意象上进行凝结,英语和汉语的适用人群不同,地域形成有别,文化意象的差异自然也就非常大。以《红楼梦》杨霍译本中译文为例,即能明白这种差异之大,便能理解中西文化意象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用。例: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第三回)杨译:…“Dearheart!Fleshofmychild!”shecried,…霍译:…“Mypet!”and“Mypoorlamb!”burstintoloudsobs.汉语中,人们通常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也通常用“心肝宝贝”代指父母疼爱的子女。对原语中的“心肝儿肉”,杨氏采用直译的方法完全忠实于原文将其译为“Dearheat!Fleshofmychild”,意在表达贾母对外孙女黛玉的疼爱之情,这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读者来讲,即可心领神会其中的奥妙,可以想象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疼爱程度。而霍氏将之译为“Mypet”和“Mypoorlamb”。首先使用pet一词,原意为宠物还指受宠的人,这里用它指代黛玉,表示黛玉就是贾母所宠爱的人。“lamb”本指羔羊,小羊,在圣经中是耶稣基督的象征,喻指温顺柔弱的人。霍克斯使用“poor”一词来修饰lamb。首先,当时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母亲已经去世,父亲也离开了他,她是个孤女,显得有些可怜,这符合poor的本意。但是,和lamb放在一起有表现出对其的疼爱,且说是意味深长,同时又体现出基督教文化对霍的影响,所以,使用lamb从多方面都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特色,表达准确,意义深刻,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原语的内涵与意蕴。

(四)文化背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作为一种认知的再造过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翻译者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当然会受到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杨霍二人的译文之所以有差异,很多方面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作用,而文化背景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最根本的因素。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译文作品则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希望将原著的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戴卫•霍克斯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但英国的本土文化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红楼梦》翻译上他受英国生态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多处运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以读者为翻译的目标对象,以交际为主要目的,希望读者与原作者产生共鸣,能够实现同样的读书效果。例: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四回)杨译文:Aconfoundedmonkendsaconfoundedcase.霍译文:Andthebottle-gourdmonksettlesaprotractedlawsuit.“葫芦”一词看似很普通,但它的用意并非那么简单,对其的理解决定着译文的表达,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形成的译文自然也就不同。霍译文中,将“葫芦僧”翻译为“thebottle-gourdmonk”这只是形象地描述了一下主体,而没有将“葫芦僧”的真正用意表达出来,也没有将“葫芦”之意体现出来,对原文内涵的表达出现了很大的缺失,信息传递有误且使原语文化意蕴淡然无从。对不懂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讲,对其的理解充其量也就是云里雾里直指其一而不知其二,没有办法领会原文的精髓。反之,杨译文中,正是由于结合了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用到了“confounded(糊涂的)”一词,意味深长,既说明了僧人的特点又说明了案件的实质,凸显了原文内涵,结构简洁明了,意义言简意赅,便于读者理解原文的真正意义和作者的目的。由此可见,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影响着翻译活动。

四、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比较教学;英语专业课程;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86-03

当今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和学习西方国家文化是必要和必须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广泛,在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五大基本技能,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文化的吸收和传播的过程。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反映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片面性,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吸收,而忽视了源语文化的传播。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对象国文化和传播本国文化的过程。语言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并通过语言来表现文化。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海姆斯(D.Hymes)于1972年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促使外语教学的目标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进而发展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一门外语的基本语言知识,而且还要领悟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现代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则更应当重视了解西方文化和传播中国文化,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塑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认为,语言教学应当涵盖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即“语言知识教学”、“目的语文化教学”、“本族语文化教学”。只有兼顾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讲授,学生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一门外语;只有对目的语文化知识与本族语文化知识相比较教学,使学生真正运用英语语言文化的思维方式来阐释中国文化,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文化的桥梁。

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与当前英语教学的误区

随着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汉语和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影响英语语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上个世纪的英语教学侧重于将西方文化引进来,而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英语教学的一大发展方向则是要运用英语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从13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开始,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就一直吸引着西方社会,但长时间的语言不通,使得中国文化出现了“失语现象”。如今90后的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中成长起来,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熟悉程度似乎已经超过了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国文化的了解,这无疑是过分强调对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中国文化的输入造成的。

1.教学目标。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较扎实的汉语基本功。但在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高校偏重西方文化的引入,开设了大批诸如《西方文化入门》、《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然而,涉及到汉语及中国文化的课程较少,对于中国文化的英文介绍却鲜有涉及。这使得许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对外交流时,无法流畅地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

2.教材。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使用的大量教材都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阅读任务也大多是英语的原版文学作品,其中中国文化含量几乎空白,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同时,忘却了中国文化的英译,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输入才能使学生有较为自然的语言输出,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提及少之又少,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中必然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批学者辛勤地引入西方文化,翻译西方经典,然而能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著作很好地介绍给西方的译者却屈指可数。

3.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进中,大部分英语专业的高校更愿意引进“海归”,认为有着海外生活学习经历的教师更能胜任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只局限于课本和西方社会现象,而很少联系中国文化和当前中国社会,更不注重教授这些内容的英文表达。教师在理解教学方法时也有一定的误解,教学大纲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跨文化交际的人才,绝不是仅仅从语言角度教文化,单纯地引入西方文化,而应是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考虑和兼顾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

由此可见,“厚此薄彼”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大症结,在具体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比较问题,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又构建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形成彼此不同的交际风格与言语行为模式。在“引进来”的同时也应当考虑“走出去”。从而启发学生建立全景式的文化认知,明白彼此交际规范、词法、句法等方面的不同,这样有助于帮他们摆脱交际化外语学习中的困境,使学生能真正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从比较教学的角度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当前我国英语专业课程的文化教学中存在着的三大误区:文化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相脱节、文化教学内容中凸显“文化定式”、文化知识的测试评价体系不健全。这三大误区均涉及到中西文化的比较,因此,笔者尝试从比较教学的角度来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1.进行与本土文化结合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善与本土文化结合的英语课程教学设置,使之成为一个跨文化、跨语言的课程,从而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如果在课堂上便将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互动性地传递与积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意识与兴趣,更能够健全学生的知识解构,同时将本专业的知识与经验与目的语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和考察。例如,在精读课上,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融入汉语文学的相关知识;翻译系列课程中可以开设《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技巧》之类的课程,或是在翻译课程中选取一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堂内体会中英语言和文化异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2.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和渗透。学生通过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比较和对比,能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异同,克服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精髓,有利于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例如,在介绍西方传统节日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检索资料,用英文介绍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佳节,可以邀请外教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提问,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这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英语交流,从而减少“高分低能”带来的“聋学生、哑英语”现象,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3.改革和完善文化测评体系。2004年新版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规定,取消快速阅读,取而代之的是人文知识,或者叫作文化常识(General Knowledge)。从考试大纲看,人文知识主要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和英语国家概况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基本文化知识,三大板块分别所占的比例大致为:文学30%,语言学30%,史、地及文化知识40%。新大纲对增加的人文知识有说明,要求考生能基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等;能初步具备英语文学知识;能初步具备英语语言学知识。测试目的为“测试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文学与英语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不难看出,新大纲把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纳入了测评体系,但时至今日,对于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未被纳入测评。在这一大纲的指导下,国内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纷纷加大了英语文化课程开设的比例,但有关中国本土文化的英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并未能引起相关高校的重视。若各高校能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英语专业的人才测评体系中完善对于中国文化英译的测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将能得到很大的改变。

跨文化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中西文化差异是我们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关键的突破口。只有抓住这个突破口,不断深入中西文化差异比较教学,不单把西方先进文化引进来,更要把中国经典文化传出去,从而真正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参考文献:

[1]Kaplan,R. 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66,(16):1-20.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工作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试行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第11篇

【关键词】职高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渗透

语言是自人类出现就存在的,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成今天这样一门系统性的文化科学。语言产生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文化。语言与它所在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学习语言就必须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职高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了解了英语中的文化内容,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用语习惯等,有助于提升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一、注重细节、了解语言表达差异

细心的学生可能都已经发现,英语的表达习惯于汉语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语法结构中汉语一般按“主谓宾定状”的顺序安排的,且无补语;而在英语中状语一般会置前、补语作用较大。又如英语中的“No,I am not.”按时汉语思维,翻译出来是“不,我不是”;实际上应该翻译成“是的,我不是”,重点突出对提问人的回答。正因为西方民族和我国民族在思维习惯、方式上的不同,所以导致在用语习惯、语法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上面出现异同。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了解其文化的不同,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二、了解背景、理解习俗习惯差异

中英两国由于地域位置、地理环境、气温气候等不同,所以许多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性、生活习惯等也有所差异。这也是学习英语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习俗习惯的差异。

例如教学《English Meals》这课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英国饮食文化,与中国的饮食文化作对比,了解其中的差异。通过阅读课文,可以发现英国人的一日分为四餐:breakfast、lunch、afternoon tea、dinner。早餐以甜食、面包、牛奶为主,午餐为了节约时间,通常吃盒饭和快餐;下午茶是三明治、饼干等点心;而晚餐则是每日的主餐,以牛、羊、鸡、鸭肉为主菜。所以,英国人用餐习惯用刀叉盘。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英国截然不同,中国人的习惯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中国人多以大米和面粉作为主食,所以用餐也习惯于用碗筷。又比如教学《School life》这课时,可以了解到英美国家的中学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学校学习时间更短、学习课程的选择性也更加自由、校内学生可以自主参加的校园活动比较多,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锻炼。这与英美国家的学校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他们提倡人性化、自主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在中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在中学教育中,思想观念还相对比较保守。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们对中西文化的背景有了更多了解,对中西文化中的习俗习惯差异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合生活、掌握节日文化差异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有关节日的课例,结合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对比了解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节日,进行跨国文化渗透。通过教材与生活的巧妙结合,教师可以很自然地位学生们讲解有关节日的小故事、小知识、各国庆祝节日的不同方式等等。

比如在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它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盛大、隆重。如恰逢在这一天上英语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圣诞节的知识。在西方国家,为了迎接圣诞节,家家都要用红、白、绿三种圣诞色来装饰,点亮圣诞树(Christmas tree),挂满各种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等等。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什么特点?是怎么过节的?学生们都会想到四处张灯结彩、挂大红灯笼、放鞭炮、包饺子、煮汤圆、吃团圆饭、穿新衣服等等,全国各地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这与东西方传统历史、宗教文化背景相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们既能够体会到西方节日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有关圣诞节的模拟游戏,让一个学生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们”派发礼物。过程中,“圣诞老人”与“孩子们”必须用英语口语交流。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西方文化的乐趣,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语言与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可见渗透文化意识和了解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加以衔接利用,从而渗透文化意识的教学。学生们只有将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更加透彻地掌握这门语言的特点、规律和技巧,才能跨越文化的门槛,理解外语与母语间的差异;同样只有树立了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语言的听说读写、交际运用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管林燕.职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J].《读写算》,2012年第9期.

第12篇

关键词:艺体生;英语习得;语用负迁移

作者简介:吴茜(1976-),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湖南 永州 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艺体生大学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研究”(项目编号:13XKYTB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229-02

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语用迁移可以分为语用正迁移(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促进其目的语的学习)和语用负迁移(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干扰目的语的学习)。语用负迁移是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使用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并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抑制作用。本文通过对艺体生大学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减少语用负迁移的对策,从而提高艺体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学习效率。

一、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

艺体生作为一组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艺体生的英语基础比一般文理科学生薄弱,因此他们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母语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的负面影响。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言语用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两个方面。

1.语言语用负迁移

语言语用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违反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因为缺乏对目的语的某种表达方法的了解,套用母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产生的迁移。

(1)词义等同负迁移。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同一词汇的表层意义似乎对等,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的意义是不同的。艺体生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英语词汇,不能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差别,往往对某些英语词汇产生一些误解,如他们把Chinese Dragon误解为“中国龙”的意思,其实Chinese Dragon在西方国家是指麒麟的意思,因为在西方dragon是指“凶恶的野兽”,不具有“高贵”与“吉祥”的意思;Indian summer被许多艺体生误解为“印度的夏日”,其实在英语里它代表的是“愉快而宁静的晚年”。

(2)句法等同负迁移。艺体生由于英语底子差,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其中最困难的是中译英。他们在中译英的过程中往往模仿汉语翻译习惯,忽视了中文句式和英文句式的区别。在艺体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我非常喜欢英语”这个句子翻译成“I very like English ”,“我六点钟起床”翻译成“I six o’clock get up ”等病句。汉语表示程度、地点和时间的状语可以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而英语中表示程度、地点和时间的状语经常放在句末,因此以上两个句子的正确表达应该分别是“I like English very much”和“I get up at six o’clock”。

(3)言语行为策略负迁移。有些艺体生虽然英语词汇量较大、语法基础扎实,但有时也不能在特定场合使用英语正常交流,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任何情境中都有很多的言语行为策略。例如:在拒绝行为规则中,西方国家对于要求、建议或邀请时,偏重于采取间接拒绝策略,但在拒绝他人提供的帮助和财物方面,倾向于采取直接拒绝策略。例如:当有人问“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时,如果表达介意时,艺体生由于缺乏英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会直接说“yes,I mind ”,其实在英语国家这样的言语行为策略是不礼貌的,正确的表达方式是“You’d better not”。在英语国家如果他人主动提供帮助时,应采取直接拒绝的方式,可以说“No,thank you.I can manage it”。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策略是不同的,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避免母语言语行为策略的负迁移影响。

2.社交语用负迁移

社交语用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由于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或语言表达习惯,套用母语的语用文化知识所产生的迁移。二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习者,他们更有可能将母语中的社会文化和言语表达习惯迁移到目的语的表达中。社交语用负迁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文化价值观负迁移。英汉交流受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中西文化价值观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讲究委婉含蓄、间接迂回,而西方语言表达讲求直接简明。如中西方人在对待他人表扬时的反映:西方人听见别人夸奖自己时,会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出于谦让,会说“哪里哪里”;中国人出于关心,会在见面时问对方一些个人问题,例如“Are you married”、“How old are you”,但是在西方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许多人在交流过程中不喜欢被提及,这些也是中西文化的区别。

(2)习语负迁移。每门语言都有习语,没有习语的语言是不可想象的。在语言文化差异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习语的使用,因为习语具有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作用。有些艺体生把“挥金如土”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但是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英国人世代与海洋相伴,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此外,由于习俗的影响,汉语中的“牛”是勤劳努力的象征,但在英语中却用“马”来表达这个概念。例如“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艺体生想当然地翻译成“work like a cow”,而英语的正确表达是“work like a horse ”。

二、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原因分析

引起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方法等。

1.年龄因素

实践证明,英语学习的开始年龄与语用负迁移产生的频率有很大关系。儿童学习语言具有很强的优势:年龄越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用负迁移影响也越少;年龄越大,受到母语干扰就越大,语用负迁移影响就越强。艺体生由于在中学阶段花费许多时间进行艺术专业学习,所以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有很多艺体生在中学时期英语成绩较差,进入大学后才重新开始学习英语音标、词汇和语法基础,所以艺体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比其他文理科学生更大。

2.英语基础因素

艺体生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文理科学生较低,尤其是英语基础差,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用母语的语用规则来套用英语,这也是艺体生在英语习得中受母语语用负迁移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艺体生在中学阶段花费大量时间练习专业,文化课程落下很多,英语基础薄弱。进入大学后,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英语词汇量少、语法概念混淆不清和英语文化知识贫乏等问题。此外,艺体生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艺体生在大学英语习得过程中很自然地将母语的语用知识直接搬到英语中,从而导致出现英语学习效率低下、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差的结果。

3.英语学习方法因素

艺体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习惯用汉语及其相应的文化系统对英语及其文化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评价和筛选,如果相同的就非常愉快地接受,如果有差异的,就会自然地产生抵制情绪。艺体生在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时,常常把汉语语言知识套进英语语言知识里面,如果套不进去,就直接按汉语知识的尺度进行修改,结果造成语言上的错误,从而导致文化上的误解,产生了语用负迁移。

三、减少艺体生英语习得中语用负迁移的对策

艺体生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和学习特点,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习得中普遍存在。教师应当加强对语用负迁移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重视文化差异的教学,创建有利的英语情境教学环境,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教学质量,使艺体生在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1.培养艺体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二语学习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是必须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很多语用失误都是由于交际者缺乏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而造成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教学主导者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再是简单地备课文,而是需要为深层次文化背景的挖掘和讲解而备课。其次,教师还应鼓励艺体生多读英语文学作品,建议艺体生从简单的英语阅读开始,循序渐进地吸收西方文化知识,了解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和价值取向。教师在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既要考虑艺体生的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有意识地选用反映英语文化特点的文章,解释其中的语言现象和深层次文化,从而培养艺体生对英语文化的意识和兴趣。

2.使用对比教学法

教师应当让艺体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英美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与母语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所在,减少语用负迁移对艺体生英语习得的干扰。教师还可以从语言方面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句式和文化思维差异来促进母语的语用正迁移,提高艺体生英语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英汉语言的差异列为教学重点,并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将艺体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艺体生对英语及其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推进他们对汉语和英语异同性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实施课堂语用教学,使艺体生了解母语与二语之间语言语用与社交语用的相似和不同,提高语用意识,发展语用能力,从而有效地克服语用负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

有研究表明,只有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才可以减少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程度,才能建立正确的目的语言语行为策略。在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前提下,艺体生不可能单靠几本语言教材就可以学好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课文内容制作成PPT,并给内容介绍配上图片和声音,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自然感受英语的魅力。例如可以制作关于感恩节、圣诞节或春节的英语课件,让艺体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比中西文化的区别。另外,教师可以挑选优秀的英文电影和节目来激发艺体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艺体生在享受优美影视作品的同时感受英语文化、扩大英语文化知识,从而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减少母语的语用负迁移,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例如让音乐系学生演唱英文歌曲,美术系学生制作精美的英文画报,体育系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明星的资料等等,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四、结语

艺体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学习群体,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积极性差的特点。他们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受母语语用负迁移影响较大,出现了词不达意、语法缺乏规范和语言交际失败等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艺体生的跨文化意识,采用对比教学法,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不断练习,使他们得体地运用各种言语行为策略,减少语用负迁移程度,克服语用迁移的负面影响,利用语用迁移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艺体生的英语习得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Kasper,G.Pragmatic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

[3]何柱.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6).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