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自身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其在就业时的竞争力。然而,在我国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时期,大学生群体自身的一些问题已然成为其顺利就业的障碍。
(1)整体素质下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风气逐渐进入学校。学生受到干扰,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而现代各种娱乐、电子产品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之外,也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最终的结果是,本来学校的教学等资源就不是很充分,而大学生却连这一点的基本专业技能都掌握的不好。
(2)就业观念陈旧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在发达地区、物质待遇好的部门就业,很少有人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为事业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应有的公民责任感;另外,我国的大学普遍缺乏创业的精神。尽管近年来政府、学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建立不少大学科技园来孵化学生的创业项目,但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依然不是很强烈。
(3)就业信息不对称
学生在校园内,一般是通过网络、招聘会等形式来了解就业信息。单凭个体的力量,很难收集到较为及时、全面地就业信息。而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渠道多,但有效、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就业难局面不可避免。
(4)心理素质较差
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就业意向不明确,导致在就业中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如出现自负、自卑心理等。[2]自负心理容易让大学生不愿意从基层、从简单的开始,踏踏实实地做起,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这种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导致了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就业。
二、辅导员引导方式
针对以上影响就业的大学生自身因素,高校的辅导员应该积极服务学生,引导大学生自身克服不足,增强大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1)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尽早建立自己的就业规划;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但在大学期间可以选修其他一些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是现在就业,而是为今后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打基础,因此更注重素质的提高,而不仅是具体技术的培训。[3]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业培训
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评估和培养创业潜力,熟悉创业程序,指导创业计划的撰写,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辅导员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诸如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计划大赛等社会创新活动。创新是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再创造,有利于学生日后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辅导员可以利用学校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培训,为他们未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3)配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由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加上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需要主动出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到各地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广拓就业市场。辅导员应该充分运用校友资源,大力动员校友回母校招聘,让校友给毕业生提供方方面面的实习、就业信息,多渠道、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4)利用网络通信平台,及时准确招聘信息
社会上的招聘信息量很多,如何找到合适的招聘信息并把它们分享给需要的学生是辅导员辅助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活动。辅导员除了自己查找、搜集、甄别可靠的就业信息外,还可以发动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团员、党员一起搜集相关信息,鼓励大家分享就业信息。通过建立QQ群、微博等形式,及时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学生。
(5)做好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
就业意向调查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就业意向、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在意向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包括学生就业领域、地点、薪酬标准,以及对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6)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传授面试技巧,为学生提供就业经验
在校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和竞争力,往往在面试等就业环节中处于劣势。这时辅导员可以邀请校友回校给毕业生报告,讲授求职经验等。过来人的经验可以让同学熟悉就业流程,避免找工作时出现的可以避免的错误,为学生以后勇敢面向社会,实现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7)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
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很少人主动在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而这些地方正需要高校毕业生。辅导员要加大对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三、总结
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很多,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就业困难的宏观环境。但大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改变不利的因素、发挥有利因素,从而在就业中处于优势。而高校辅导员可以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从而极大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从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李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001):102-103
[2] 徐敏华,.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93-94
[3] 楼仁功,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6(5):87-8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2-02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比如大学生思想觉悟、诚信品质、奉献精神、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素质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之下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关改善策略,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
一、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现状
对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提升,不仅政府部门予以高度关注,高校自身更是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有的高校通过课程教育或数字媒体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还有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之下,努力营造出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举办多样化的提升就业能力实践活动及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志愿者活动等,全面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落后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具备先进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采用集体教育方式,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二是思政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性,不具备一定吸引力。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大学生就业的联系不大,较少涉及大学生进入职场前后的就业素质素养的提升;高校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划归为政治教育范畴,运用模式化的培养方式及固定化的培养内容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因而这样的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3.思想政治教育不具备连贯性
高校开办就业教育课程,或者是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或者集中在大三及大四阶段,或者仅仅在大四才开办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教育课程,不具备连贯性。如果是集中在大三大四阶段或者仅仅在大四开办,则不能使大学生较早定位职业方向、制定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理想,对整个就业素养的提升有应急之嫌,更不会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如果是大一大二开办,学生又不会清晰了解就业形势。
4.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实际就业中,大学生所体现的就业素养与其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极大矛盾之处。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等;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有待提升、情商低下且心理素质较差,另外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都存在极强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就业素养极其不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策略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结合时代背景及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改革。第一,采用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集体教育有效改善学生择业就业普遍所存在的素养问题,个体教育改善部分学生在择业就业素养中存在个别化问题。第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革新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程吸引力、增强课程学习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使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做出合理的引导,提供更为完善的课程内容。
(二)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应加以完善,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在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基础之上,还应当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责任感、端正就业态度、增强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而这就需要开办就业观、择业观、创新意识、职场素养、自身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等同于政治教育,改良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式及内容,将就业形势及基本国情融入到相关课程中,提升思政教育作用于就业素养的影响力。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提升教育连贯性
对大学四年分别制定出不同教育方针,使得具备连贯性。如大一阶段,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择业就业观,使大学生明晰所学专业特征及未来职业方向;大二阶段,应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重视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大三阶段,确定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从专业素质及职业修养之上加以更完善的培养;大四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确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并开展讲座及活动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等。
参考文献:
[1]熊笃、石玲.大学生成才素质与学习方法[M].重庆出版社,2005(3).
[2]鲍振兴、黄宝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理论学习,2012,9(2):20-24.
[3]孙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科技资讯,2014,3(10):57-5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
大学生就业涉及千家万户,也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国家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当前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时代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一、要求大学生提升就业求职能力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求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从就业市场来看
就业形势严峻成为促使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原因。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六七百万,要找到一个如意的工作确实不容易。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只有提升就业求职能力,方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从学生自身来看
就业期待与本身就业能力的不相符,这也是促使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求职能力的内在因素。“90后”大学生对就业的期待非常高,一般都优先考虑公职单位。公职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很高,考核过程也非常复杂、严格,需要求职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社会技能。但在校大学生自身能力并不是很高, 往往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大学生提升就业求职能力也是使个人期望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必然选择。
3.从国家和社会的视角来看
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也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就业求职能力。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求职能力。
4.从学校来看
学生的就业求职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推动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成为学校工作的热门话题。在学校的强力推动下,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诸多因素要求大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求职能力。不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就业求职能力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提升的理念问题、模式与方式问题、提升的内容问题、提升的指导问题、提升的主体意识问题、提升的平台与环境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求职的成功。
1.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模式与方式存在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存在问题,理论教育多,实践指导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求职的各项活动。
2.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内容存在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为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的开展中,就业心理训练、专业训练、职业规划和竞争能力训练等方面做得很不够,尤其是各类就业求职实践训练开展得很不够。
3.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指导存在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指导力量整合不够,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存在很多不足,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不充分,家长提供的就业帮助不足,国家提供的就业求职扶持力度不够。
4.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主体意识存在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对就业求职能力的提升主体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一套真正科学化的就业求职能力提升计划和措施。
5.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平台与环境存在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开展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好各种求职就业的实践平台,相关平台建设不够。
6.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评估机制存在问题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还没有真正地根据学生的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估机制,导致对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的问责力度不大。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就业求职的现状和能力提升现状,我们应该努力调动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提升工作,构建科学的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理念,拓展和更新提升的内容,整合创新提升的模式与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提升平台和环境,以此方能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
第一,构建符合创新的价值理念,引领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时,要树立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的价值理念,将这些理念贯穿于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全过程,推动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性化发展。
第二,根据各方需要,不断拓展、更新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内容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时,要根据当前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内容,力求将专业能力的拓展、职业能力的发展等纳入其中,并很好地整合、创新。
第三,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力开展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各种训练。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时,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除了注重理论的提升外,还要尽量开展促进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各种实践活动,充分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的各种就业求职能力的实践训练。
第四,努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合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时,坚持以学生为主,推动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自我提升;坚持以学校为辅,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提升提供各种服务,尤其是在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平台和环境建设上多做文章;家长也应该积极帮助和教育学生,从经济和心理方面多为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提升解除后顾之忧;从国家视角,我国应该从国家战略发展和各行业具体发展的政策等方面,努力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岗位。
第五,健全评估机制,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驱动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时,应该根据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情况,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力求形成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外在驱动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从多个视角和多个路径去探索与尝试。目前,最关键的是坚持以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提升为中心,从提升理念、提升内容、提升模式与方式、提升的主体力量调动、提升效果的评估等各个方面努力,将专业发展、职业发展的要求融入其中,形成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提升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自觉化。
参考文献:
[1]毕景艳,应三潮.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新途径――自我效能培养[J].中国人才,2007(1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 提升途径
[作者简介]王久梅(1969- ),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就业。(河北 唐山 063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11JY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72-02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人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石。对于高校来讲,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就业教育 高校教育 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及高等学校扩招力度加大,导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逐渐增多,大学生顺利就业难度增加。毕业生踏出校门时不仅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积极、有效地实施就业教育。这是高校培养人才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要求。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功利化色彩浓厚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将对各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评估,将各个高校的就业率纳入对各高校主管领导的绩效考核,甚至关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的分配[1]。因此导致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率,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就业层次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促进学生就业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当前就业教育功利色彩浓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大高校虽然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高校对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仅停留在表面。第一,部分高校就业部门仍属临时机构,没有纳入学校内设机构序列,明显是不重视的表现;第二,就业工作部门专职化程度不高,指导老师多数为“兼职”就业指导,并且只在毕业阶段才工作;第三,少数高校就业部门仍然停留在国家统包统分就业政策时期,只负责办理简单的就业手续,并无就业教育的研究指导;第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严重缺失,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高;第五,经费投入过低,没有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第六,就业信息网信息量少、信息更新慢、时效性差。
3.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整体研究相对薄弱
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度不够高,没有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培养“专家型”就业教育研究人员的意识,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面窄,缺乏系统研究,仅停留在就业技巧、就业程序、就业政策上,并且实际调研少,拿来主义严重,没有密切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和学校本身实际,致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不足,因此目前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教育针对性不足。
4.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多以指导性为主,涉及面过窄。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内容上看,只注重提供就业信息,而忽视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方向。缺少专业授课、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内容,脱离学科,与专业建设泛泛而谈,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教育形式化、肤浅化;第二,从形式上看,大多数高校主要以就业指导课形式为主,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技能培养,缺少多元化大学生就业教育形式。受限于中国大学普遍“上大课”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教育多采取群体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咨询模式,而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一对一指导,对就业心理调节、就业技巧培训更是凤毛麟角。
5.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缺乏连贯性
就业教育工作只围绕毕业班学生展开,服务对象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教育开展力度不够,要将大学生就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化就业教育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自己认知不清,没有良好的职业定位,无法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好充足心理准备及知识、技能储备。高校如果仅将就业教育安排在大四学年,使就业教育变成一种应急的形式化教育,会对大学生就业层次产生影响,就业根基不稳,对大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导致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提升难度加大,同时限制当前就业教育工作持续、快速、有效地开展。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整个就业教育过程的恶性循环。
二、加强就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更新观念,增强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力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增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更新现有学生的培养观念,营造就业教育氛围,树立正确的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就业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高校要在思想上意识到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承担起来。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就业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应将就业工作明确到具体领导,权责明确、统筹协调,加强人员配置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水平。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教育理念。一切为大学生良好就业服务,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良性发展出发,对他们进行全面心理咨询和职业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3)科学保障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经费投入,改善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工作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是高校重视程度的体现。只有保障经费科学有效到位,才能使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无后顾之忧。
(4)打造专业化、高质量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增加对就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高质量就业教育师资队伍,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水平。
2.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与形式
在就业教育内容上,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择业观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心理健康与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创业教育等内容整合起来,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就业教育体系。
(1)择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就业,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所学专业和认清社会需求,做好自我定位,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
(3)政策法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宣传,向大学生普及就业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4)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及时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与指导。
(5)就业技巧指导。包括自荐技巧、面试技巧、礼仪、注意事项等。
(6)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依托高校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
在教育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元化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大学生就业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持续改进,提高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才能收到好的就业效果。目前高校就业教育方式大多以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专题讲座等活动进行,其中开展校园招聘会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经常会出现用人单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还需要就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准入制度。新形式的就业教育可以各高校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采用模拟面试、简历大赛、现场教学实践形式的就业教育,同时增进不同高校间的交流。
3.从始至终,构建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
学生就业观培养、职业目标确立和职业素质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贯穿高校教学的每一步[2]。所谓“全程化就业教育”,是从新生入学教育伊始,将就业意识培养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步都应有相应辅导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帮助和指导,让大学生保持对就业前景的关注,了解不同变化,按照入学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自己的成才计划。让大学生在高校的每个阶段,反复对自己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思考、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法制化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李斌(1978-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束建华(1983-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17-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政府分配逐渐转向市场中的双向选择。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已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基于此,我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受到一定损害,大学生就业法制化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实现大学生就业全过程法制化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现状
(一)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法制化缺失
1.学校就业工作目标与大学生就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国家将高校招生规模与大学生就业率相挂钩,大学生就业率成了考核高校领导的重要内容,高校主管就业部门也将就业率各项考核指标分解到一线部门,完成就业率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完成一份就业协议,成了高校就业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目标,是通过几年大学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收入高、工作压小、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好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围绕着增加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就业砝码,找一份适合自身而稳定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不想在初次就业中迁就自己。大学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视,他们渴望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可见大学生就业目标的满足是多方面的,这与高校就业工作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生就业目标需要法制化的保障。
2.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教育。在高校就业目标偏向追求大学生就业率的情况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法规知识的普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对国家相关法规不重视。(2)高校自身就业法规缺乏。(3)对学生相关法规普及缺乏。
3.缺乏健全专业机构和人员配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中,时常出现就业法律方面的问题,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发生就业纠纷时,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大学生的母校,此时应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许多高校没有设立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专兼职机构,人员配备更无从谈起,大学生就业法制化还处在比较混沌的状态,即使有也形同虚设。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帮扶机构和人员配备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就业法制的指导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的落实。
(二)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单位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用人的观念和法律意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用人单位想方设法侵占大学生利益,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劳动合同的不平等。通过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以所谓合法的方式来约束大学生毕业生为其获取更大的利益,无视法律的公平。(2)通过设置各种陷阱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华丽的口头承诺、延长试用期、扣押各种证件和收取各种培训费用等方式,侵害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3)随意调动或开除大学生毕业生。有些单位随意以单位的名义,强行安排大学毕业生加班,在不征求大学毕业生个人意见的情况下,随意调换劳动岗位甚至将其开除。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在中、小、微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才市场也显现出向非公有制单位发展的现象,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宣传不到位。人才市场作为基层组织,存在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就业法制宣传仍停留在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形式,存在缺少创新而呈现滑坡、减弱甚至没有的状况。(2)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对用人单位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虚假宣传,甚至让一些骗子公司“冠冕堂皇”进行招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3)对人才市场监管不到位。虽然国家和各地对人才市场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但在实际中“马路边”的人才市场乱象丛生,拉拽哄骗招聘现象依然存在。
(四)大学生自身法制意识淡薄影响了就业法制化
1.主观方面。大学生往往都处在心理的发育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干涉和约束,特别对法律方面的问题,内心关注度很低。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对就业等相关法规政策知之甚少,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去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其忽略了在就业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2.客观方面。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时刻在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极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个人化倾向化,也使大学生对法律公平性产生怀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法规的学习和落实。再加上高校对就业法律认识不到位,法律教育薄弱,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法制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落实。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对策
(一)高校的对策
1.学校应转变就业观念,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就业。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原来人们关心的就业数量(就业率),转变到对就业质量的要求。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法制化的保障,只有在法治化体系内进行的就业,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应该认真地看待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研究分析,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每位大学毕业生,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就业率、追求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质的提升。
2.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因自身社会经验少,在出现就业纠纷时,往往很难处理好,使大学生处于被动处境,这时他们最需提供法律援助,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法律援助方就是自己的母校,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毕业生信任自己的母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母校了解自己的毕业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高校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中间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高校应及时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为学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时,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吸纳校内外法律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成立就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场所咨询、网站咨询、电话咨询、电子邮箱、QQ 群、微信等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法律援助。
3.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精通就业政策又熟悉学生情况的师资队伍,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法律培养计划,将就业法律教育作为重要的就业指导课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教授,不断灌输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合同意识、司法意识、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形成。再次,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违法的重要保障。通过到法院参加观摩旁听,开展教学模拟法庭,对学生就业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举办各类讲座、竞赛、主题班会和模拟招聘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接受和提升就业法律方面的知识,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咨询、辅导和帮扶,达到就业法律帮扶的实效。最后,加强就业法制化方面工作的研究,不断巩固和提高学校就业法制化的水平。积极推动就业法制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就业法制化建设,对就业殊群体帮扶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逐步提升就业法制化的水平。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对策
1.规范用人单位人事制度。规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落实。用人单位对聘用大学生实行合同化管理,所有聘用人员都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聘(雇)用合同。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聘(雇)用合同,必须交有管理资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加大对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与培训,灌输依法用人合法管人的法制化思想。
2.严厉监督、打击用人单位招聘和用工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不定期对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招聘和使用大学生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抽查回访,对违法现象严厉打击,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决策层,认识到违法用人成本的昂贵。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加强对聘用人员的宣传,让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早举报、早制止,服务前移畅通投诉渠道。
3.部门联动,完善对用人单位的综合考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人事聘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比较,掌握用人单位全面生产经营状况和人事管理情况。建立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开,使大学毕业生对应聘的单位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维护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三)大学生应主动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益
首先,大学生是就业法制化中的主要因子,大学生自身更应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依法办事。其次,熟知就业法规中的各项条款和内容,是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利的保障。只有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知晓,才能发现就业中的违法行为,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它保障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公平,大学生应自觉约束自己的就业行为,就业中相关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既是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也是对自身义务履行的约束,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必须守法。最后,充分利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弥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加强大学生就业中各种法规学习,认真分析研究各种案例,增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当前,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需要以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为出发点,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利保障。因此,本文针对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方法,从而促进使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关键词:
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会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日益严峻。从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来看,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养以及技能等,这样才能达到对人力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的效果。基于此,为了促进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从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开展工作,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保障。
一、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内涵
对于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而言,其是在社会生产与劳动分工中衍生出来的,在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与开发之后,将其运用到实用阶段的主要环节。当产生不同种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后,就形成了相应的效益,但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本质是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的,确保人力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岗位、地区和单位等之间科学的流动。总而言之,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可以实现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
二、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主要特点
1.工作岗位的匹配性
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的是确保生产力最大化。针对于不同的岗位,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等的要求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知识水平和性格等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工作岗位配置方面,保证人与岗位相符,达到工作岗位的匹配的效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具有工作岗位的匹配性的特点。
2.双向选择性的特点企事业单位
在选择人才过程中,会结合岗位特点以及实际经营需求等进行,进而选择符合标准的人才或者是劳动力。对于劳动的主体来讲,大学生在就业期间,要结合自身的素质和期望等诸多方面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单位与岗位,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化视野为出发点,在对人力资源市场化进行配置时,该配置方式有着双向性的特点,无论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都要进行双向选择,实现公平竞争。
三、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的有效措施
1.加大专业性实践教育力度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必须在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有利保障。由于不同的岗位对大学生的技能、素质和其他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大部分单位或者企业均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而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冲击。基于此,为了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但向学生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而且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主要任务。那么,高校应当加大专业性实践教育力度,增设实践教学环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促进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的有效培养,为其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2.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
在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为了确保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到增强,高校要结合市场需求,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对大学生就业予以正确引导。在开展职业规划期间,需要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加以创新,根据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情况,对未来行业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同时,大学生进行互动,将大学生的潜能予以有效激发,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总而言之,在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大学生予以系统性的指导,教师通过加强与大学生思想上的沟通,从而在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该问题,促进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需要以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为出发点,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5):45-46
[2]王雁飞.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19):76-78
[3]任虹.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224
[4]李文相.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的对策[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8):179-17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竞争力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50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毕业的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企业,作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面对每年为数众多的毕业生,仍然存在很多招不到人的空缺职位。据统计有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3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了“有位无人,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1 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职业的平台。由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高校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等一些原因,大学生个体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就业期望高,心态浮躁,对社会缺乏了解。职业选择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不愿意接受基层岗位的锻炼,盲目追求热门职位,高薪职位。
其次,职业价值观功利化,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跳槽率高。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参加工作三年内,跳槽两次的占57%,跳槽三次及以上的占32%,而追踪跳槽的首要理由是工资待遇。
最后,专业基础薄弱,工作能力不足。目前,存在企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等负面因素的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有较大差距。另外,在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中,对大学生的生涯管理,环境适应以及情绪控制等方面评价不高。
2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高校培养模式不合理,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现阶段社会对大学生用人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结构。由于高校的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教育延续概念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应用技能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环节教学不足,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
2.2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形式单一,缺少针对性
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教育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就业指导课。很多高校这类课程采用材、大班教学,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理论性强。且课时多安排在周末或晚上,学生疲惫,课堂效率不高。对于不同专业,不同个性、兴趣、能力的学生缺乏针对的职业规划与指导,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缺少长期系统的培养。
2.3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等问题,这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据观察,很多学生缺乏对外交流,获取信息能力不足,交际能力不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四年的学习中,有部分学生有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平时上课敷衍了事,课后作业抄袭,业余上网打发时间。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仅局限在大四求职面试技巧上,忽视了长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自然会在就业过程中暴露问题。
3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3.1 调整高校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紧密联系,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专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此外,采用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方式,利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加强课堂环节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多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再者,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在熟悉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企业与其他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技能与创新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 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及引导时,采用多样化、多途径的教育形式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之外,利用网络、广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实时教育;聘请相关专家、知名校友来学校宣讲有关职业与择业方面的报告;加强就业辅导,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实习,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此外,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个性、兴趣、能力,结合相关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通过讲座、多媒体、交流会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相关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性格要求、发展前景等,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
3.3 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在日常教育中,鼓励学生组成组织团体,对当前就业情况,各专业就业形势、国家政策导向等方面展开调查,定期交流研讨,共同增进理解;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探索,比如到社会上兼职,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实习等,在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对社会与自身的了解;针对如何收集与分析信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如网络、公告、电话等,自发的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引导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通过各种聚会拓展社会资本、提高自身素质,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2]邢文祥,张照彬.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0,(10).
[3]郑美群,于卓,刘大维等.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5,(3).
[4]杨颖.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以天津外国语大学职业指导工作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14-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如今,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加剧,一些大学生面临无法在人才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根据现阶段的人才市场形势来看,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陈旧,甚至有些高校对就业指导重视不足,指导方式枯燥单一,就业指导效果不佳。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就业指导过程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就业指导效果,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各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就业指导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方向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规划分析不足,导致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及作用比较肤浅,学生无法在就业指导中充分获取相关的知识内容及未来的就业形势资讯。因此,学生无法更好地m应社会形势,无法结合市场情况来调整自己。其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各高校采取的指导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指导,这种指导方式只是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浅显讲解,并且这些知识的实际运用意义并不大,从而影响整体的就业指导效果。另外,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较为笼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对整个人才市场的把握不足,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较为简单、较为模糊。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各个方面影响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规划。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学校应该重点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情况,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有效制定就业指导方向和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就业指导效果。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建议
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及指导过程,均存在着一些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
(1)高校要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就业指导,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比较大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提高就业指导效果,首先要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各高校应该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首先,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对人才市场有非常深刻的把握和了解,对市场所需的人才类别及人才品质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才市场的状况及需求,了解行业信息,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及就业动向的把握程度。其次,大学生本身也必须重视就业指导课程。
(2)高校要推动就业指导多元化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就业方面大学生的选择越来越具有多样化特点。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完善就业指导方向,推动就业指导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首先应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对当下的热门就业方向进行分析,在就业和创业等多个选择中给予中肯的建议,说明就业形势及各种就业方向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就业规划。
(3)高校应完善就业信息网。就业指导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就业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全面分析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情况,从而对学生起到实际的指导效果。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后期,教师可以结合现阶段多个招聘网站的信息进行分析,引领学生了解和掌控就业方向,对就业信息进行辨认,引导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和接触这些招聘资讯。完善就业信息网,可以使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有更大的平台,使学生可选择的范围更加宽泛。同时,就业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对应项的就业分析,对每个专业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掌握和了解就业方向,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规划进行判断和选择。
(4)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办事能力等进行相应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自发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形势,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现阶段高校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还需要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规划。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鼓励学生从自身情况入手,更好、更有效地对市场形势进行判断,鼓励学生了解市场就业动向,获取更多的就业资讯,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位置,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服务体系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45-0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另外,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很多服务还不甚完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本国大学生就业提供系统完善的服务。本文挑选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美国、德国、日本三国,重点对三国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展开比较分析,希望能够提供借鉴与启示,优化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一、美德日三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成
(一)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美国的就业服务体系较为健全,涵盖立法机构、政府、学校、中介机构、用人组织等社会各方面。而美国将大学生作为整个就业群体中的一部分对待,是就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之一,其服务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美国立法机构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打造规范的就业法律环境。美国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如《就业法》、《职业教育法》、《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等相关法律,规范和管理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第二,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是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及制定相关政策。美国劳工部下设统计局,负责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数据,收集不同时期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分析行业的需求形势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就业环境的变化。这些信息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学生的择业导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1]。同时,制定相关就业促进政策,如减免学生贷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第三,学校承担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培训的工作,并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相关专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美国高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教育,结合各个学年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灵活,能较快地按照行业发展的变化,迅速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第四,社会中介机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职业中介机构从各渠道收集就业信息,为求职者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与就业服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沟通学校、学生与用人组织之间的信息。第五,美国用人组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用人组织都乐于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同时,许多企业与高校开展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同时也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机会和岗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也是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特点。
(二)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德国是典型的欧洲发达国家,其所建立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完备,涵盖立法机构、政府、高校、企业及私人介绍所等各方面,其就业服务体系构成(如图2所示)。
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德国立法机构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是制定相关就业法律,制定了诸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就业环境。第二,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政策与法规引导及就业信息与培训等服务。德国中央联邦劳动总署与各地方的劳动局是主管就业的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推行“非全日工作”制度,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雇佣失业人员等。此外,强化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职能,提供就业信息统计、就业培训等服务。例如设立大学协调组,具体实施培训、服务规划。第三,德国高校的就业服务主要是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德国高校为学生提供相关就业咨询服务,包括专业设置、就业前景、职业生涯辅导及个人规划等;同时,学校提供就业讲座、开设辅修专业、实训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第四,企业在德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承担提供实习岗位和培训的责任。德国企业一般都会设有实习岗位,提供给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实习。通过提供实习岗位,企业可以获得政府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大学生可以获得潜在就业机会。第五,德国私人介绍所在企业与求职者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在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联系。私人介绍所出现于1994年,经联邦劳动总署批准注册方可运营,多数是盈利性机构,主要面向企业,针对企业的用人需要,提供招聘策略等服务。
(三)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在日本,大学生就业被视为社会问题,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工作。在政府统一管理下,全国统一步骤,立法机构、机构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密切配合,建立起协调一致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2],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成(如图3所示)。
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日本立法机构健全劳动法律,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打造规范的法律环境。日本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内容都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如《劳动基准法》、《雇用对策法》等,保证毕业生择业机会均等,使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第二,政府通过就业信息,制定相关就业法规与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日本政府部门中,厚生劳动省负责开展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工作。厚生劳动省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学生职业中心,负责介绍和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3]。中心也会组织职业培训和实习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此外,为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日本出台了相关就业制度,例如就业体验制度。通过实行就业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适应性,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4]。第三,日本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主要角色是提供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很多日本高校都建有就职资料室,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包括各专业就业区域、企业用人信息等各方面信息。此外,开设就业指导课和专题讲座,介绍目前就业相关情况,包括就业环境、特点及趋势等,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就业。第四,在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企业主要做好提供实习岗位、加强与高校的信息沟通等工作。日本很多企业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体验,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就业经验的积累提供了直接的帮助[5]。同时,日本广大用人单位与高校都建立起信息沟通机制,各企业将自身对人才的要求提供给学校,再由学校对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等进行调整与改革,提高毕业生素质与职位要求的匹配程度,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美德日三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分析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特点进行分析,将三个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服务列表如下(见下页表1)。
1.就业法律、法规。各国都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管理就业,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例如,美国的《就业法》、《紧急就业法》,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日本的《劳动基准法》、《雇用对策法》等,通过立法规范和管理就业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2.就业促进政策方面。在法律和法规之外,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都分别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美国政府制定了相关补偿政策,例如减免学生货款,减免到边远地区或危险地区服务的学生的贷款。德国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雇佣失业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政府提供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等;并大力推行“非全日工作”制度,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日本则推出就业体验制度,可以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特性,为以后的工作选择做好准备。
3.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美国主要是由学校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的,从入学开始就提供系列就业咨询和职业规划相关指导;德国的就业服务体系比较系统,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都会对大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政府和学校主要对就业观,职业规划等进行培训,用人单位则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培训;日本主要是由政府和高校负责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通过设置学生职业中心,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指导大学生就业观,培训相关就业技能。
4.大学生实习方面。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的用人组织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中,德国企业重视大学毕业生选聘,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也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日本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支持就业体验制度;美国大学生实习机制比较健全,大多数用人组织乐于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的单位还提供实习薪酬,也有学校会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推荐学生实习。
5.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美德两国都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美国联邦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创业贷款、审批程序及审批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德国政府通过提供补贴鼓励失业者或大学生自行创业等措施,对于适合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扶持,完善了大学毕业生的多元化出路,也为有条件和能力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客观上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问题。
三、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分析,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构、政府、高校、用人组织及中介机构等;其所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完善就业法律、制定就业法规及就业促进政策、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提供实习机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各国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协调立法机构、政府、高校、用人组织、中介机构等各方,为大学生就业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还不甚完备,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各项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基于对以上三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分析,应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1.完善相关就业法律、法规。为维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中国立法机构及政府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学校、中介机构、用人组织与毕业生之间的权责关系,把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使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推荐或招聘方式、就业后的劳动关系、就业合同、协议、收费事项、服务宗旨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大学生公平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6]。
2.制定相关促进就业政策。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制定促进就业政策,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政府应积极制定并执行相关就业促进政策,对到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免除上学贷款、返还学费、就业奖励金等补偿措施。例如美国政府推行的减免到边远地区或危险地区服务学生的贷款的政策。同时,将已制定的就业补偿政策执行到位,切实体现大学生就业补偿政策的吸引力。其次,对于吸收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高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就业。最后,应加快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政府、高校、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关注,特别是高校的就业指导,距离大学生最近,效果也相对明显。中国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首先,思想上重视就业指导。高校应建立起的就业指导机构,制定系统的就业指导规范,配备就业指导教师,提供充足的就业指导经费,为高校就业指导提供完备的基础。其次,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素质。组织相关人员到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或地区(如欧美国家)进行考察和进修,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可以聘请社会上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加入到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就业指导水平。最后,提高就业指导的连续性。就业指导应从大学生入学开始,贯穿于大学四年。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结合各个学年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确定适合学生的职业。甚至毕业后仍可以接受母校各种职业指导和培训教育,获得延伸服务。
4.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并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对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制度,为大学生打造有序的就业实习环境。其次,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特别是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打造教育、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特色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各种层次的实践,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体验工作,减少就职的盲目性[7]。最后,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与高校,建立起大学生就业实习制度。基于企业经济利益与企业形象的考虑,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优化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估计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更新旧的专业,还要设置新兴专业,传授先进思想与技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8]。日本高校与企业建立起信息沟通机制,学校依据各企业对人才要求调整与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提高了毕业生素质与职位要求的匹配程度,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中国各高校要重视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适应性与工作能力,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专业设置,保证学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6.加强创业教育与培训。近几年,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和帮助,很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是,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除政府在创业审批、贷款批复及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外,各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与培训。当前中国的创业教育与培训处于起步阶段,欧美国家的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课堂,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进行培训[9];同时,也可以联合社会机构和用人组织,举办创业大赛或企业实训课堂,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选择创业方向,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吴冰斌.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5-87.
[2]谢勇.日本大学生就业促进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7,(21):38-39.
[3]张娟娟,贾万刚.美国、日本典型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介绍[J].世界教育信息,2005,(9):16-17.
[4]陈琛,姚凌.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支持体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39-40.
[5]谢勇.日本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9):41-45.
[6]闫成文.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初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7]黄光杰,韩瑾.国外高校就业服务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91-93.
[8]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程琪.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s of USA,Germany and Japan
YANG Shu-ling1,WANG Na2,TENG Si-wei3
(1.Shijiazhuang Personnel Testing Authority,Shijiazhuang 050011,China;2.Shijiazhuang Broud Business Consultation co.ltd,Shijiazhuang 050011,China;3.Shijiazhuang Et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ltd,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德菲尔法;组合权重法
1概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报告在继续关注就业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内涵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质量关乎毕业生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民生、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全面、客观和科学地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新加坡财政局首次使用工资单一指标衡量就业群体的特点、数量和质量。2004年,莫顿利用10个指标研究了加纳小微企业的就业质量。2009年塔尔尝试使用就业质量指数分析了加拿大的就业质量。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跟踪研究和评价。刘素华设计了包括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四方面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柯羽等设计了包括就业率、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五个纬度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赖德胜采用公开出版的官方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一个包括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劳动关系6个维度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朱火云等采用客观赋值法,设立就业水平、就业能力、就业保护、就业服务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诸多研究成果显示,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缺乏统一、权威的研究成果,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杨河清和李佳针对北京市大学生设计了包括两级评价要素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张抗私和盈帅以国际劳工组织、中国教育部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雷勇首次提出完善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应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评价标准。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深入开展,特色办学、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等观念已逐渐形成共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当前,在国家从整体规划到行业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背景下,深入思考研究,积极构建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其中的层次分析法尝试对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大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掌握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进展。
2.2德菲尔专家咨询法
(1)专家组成:专家主要来自于各高校、体育类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者和就业工作相关研究学者。他们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大学生就业实践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大学生就业数据和材料。(2)德菲尔专家咨询法过程:由7名核心专家组成预调查组,经过讨论,初步拟定调查框架、指标和咨询项目;第一、二轮进行专家咨询,对专家会议初步拟定的咨询表进行打分和修订,完善咨询表,并形成下一轮专家咨询表;第三轮再次进行专家咨询,本轮专家意见争取达到协调统一,并统计结果。
2.3组合权重法
根据德菲尔专家咨询法得到的指标情况,统计评价结果,分析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计算各指标的归一化权重和组合权重,然后根据组合权重对指标进行分类,形成关键指标、重要指标和一般指标,依此确定指标的重要性。
3研究结果
3.1文献资料研究结果
以“德菲尔法”“组合权重法”“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体育院校就业质量”等关键词,在CNBI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217篇,经过文章标题和摘要的初读筛选,删除重复文献、非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德菲尔专家咨询和组合权重研究方法介绍含混的文献1152篇,获得65篇相关度较高文献,对该65篇文献进行精读,筛除就业质量影响因素、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未详细阐述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和相关重复文献48篇,最终纳为参考文献17篇。
3.2德菲尔专家咨询法专家情况
首先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预调查表发送给从事就业相关和体育院校就业相关工作的7名专家,其中教授/研究员占71.4%(5/7)、副教授/就业中心负责人占28.6%(2/7)。根据预调查表情况,对7名专家进行电话访谈,然后进行编写、汇总、整理、合并同类项目、排除次要项目后设计出第一轮征询调查表。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研究专家组成员共1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占41.2%(7/17)、副教授/就业中心负责人占35.3%(6/17),其他从事就业相关工作人员占23.5%(4/17)。第一轮,将征询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选定的17名专家,要求专家对第一轮征询表列出的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重要程度赋予指标分值、指标等级或补充说明。根据第一轮征询表反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第二轮征询调查表,并将第二轮调查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给17名专家,专家再次提出修改意见。根据第二轮征询反馈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第三轮征询调查表,并将调查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再次发给17名专家,专家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再根据本轮专家反馈意见统计分析所有指标,统计显示个指标趋于一致。预调查7名专家,均给予明确回复,第一轮发出17份问卷,收回17份,第二轮发出17份问卷,收回16份,第三轮发出17份问卷,收回17份。预调查和3轮征询表的回收率分别是100%、100%、94.1%和100%,显示专家积极较高。
3.3指标咨询结果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项目包括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两项。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大小和可操作性难易程度分别从1~5打分。经过3轮征询调查,筛选出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5项,如表1所示。
3.4指标分档结果
由第3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分析,得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然后计算出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以此确定指标的性质,将指标分为三类,即权重0.596~0.913标,权重0.310~0.596的是重要指标,权重0.051~0.310的是一般指标,如表2所示。
4讨论
就业质量是衡量劳动者就业状况的综合概念,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采用德菲尔专家咨询法和组合权重法科学合理地界定了就业质量的内涵,既避免片面追求就业率,同时兼顾体育院校毕业生从业行业的特殊性、职业工作的特殊性的原则,全面、科学、客观的构建了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德菲尔专家咨询法中第一轮专家会议的专家组成比较权威,最后一轮广泛咨询的专家组成比较合理。从指标重要性评分来看,起步年薪、公积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的分值比较高,均在4分以上(总分5分),且各指标的标准差均小于1.00,提示这些指标对评价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义比较大。从指标重要性评分来看预期工作时间相对重要,但是其可操作性相对其他重要指标偏低,由此说明预期工作时间在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该指标受毕业生心情、认识水平、行业发展更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评价体系中难以准确收集相关信息。而其他几项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高,便于对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客观评价。除了关键指标,本评价体系还包括了签约率、就业满意度、公积金、预期工作时间和发展路径等重要指标,其中签约率和公积金是客观计数型指标,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中还包括了诸如反应体育院校毕业生在体育行业影响力的升学率、就业地域等一般指标。随着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势必影响着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的专家均为体育院校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工作的人员,既了解体育产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又能准确把握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真实评价和反馈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情况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毕业去向、薪酬福利、稳定性和职业发展4类一级指标,其中薪酬福利和毕业去向相对权重高;以及签约率、升学率、起步年薪等15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本研究形成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既包含了签约率、起步年薪、公积金等客观评价指标,也包含了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预期工作时间等主观评价指标。5.1.2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既有对当下就业质量(起步年薪、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等)指标的考核,也有对中长期就业质量(职业期待吻合度、预期工作时间、发展路径等)指标的考虑。5.1.3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应侧重于签约率、就业满意度、起步年薪、公积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预期工作时间、职业期待吻合度和发展路径等指标的考核。
5.2建议
大学生作为当今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徘徊在完成学业、社会就业压力和家庭的高期望之间。同时,大学生情感问题带来的压力开始突显,由此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失衡。有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一些过激行为。
1.就业压力的定义
上世纪中期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利认为压力(Stress)是指造成个体感觉紧张的威胁性事件或者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是由很多不利因素产生的一种综合症状,它是由生理系统中由于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关于压力的相关研究表明,有许多中介因素,例如人的认知因素,外界的支持力量以及个人应对方式等,这些对于压力过程的产生和变化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Lazarus(拉兹鲁斯)的压力定义观点,将就业压力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就业情境时,由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与个体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
它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就业压力指的是一种心理感受,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产生的一种紧张感、焦虑感和不愉悦感;其次,就业压力的起因既来自于外部环境刺激,也来自于个体内在刺激。再次,这些刺激必须是被个体所感知到的,只有通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后才可能产生压力。
2.就业压力起因的研究
林梅等人(2004)年对大学生压力感问卷进行综合分析,与就业有关的压力源主要是:学校名气不够;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不好,怕吃闭门羹;找工作不难,找好工作难;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李萍(2005)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对一所高职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环境;另一个来自于学生自身。
周东斌等人(2005)采用自编的就业压力量表,发现就业压力的6个因素:竞争体验、生理情绪、变化体验、完美倾向。担忧体验、挫折体验。
刘小平(2009)对川南地区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构建了就业压力五因素模型,即职业素质与能力,社会竞争,自我认知模糊与心理预期不当,外界支持与帮助,专业性质与供求矛盾五个方面。
陈宇红(2005)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得出就业压力来源包括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求职竞争的压力、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就业心理预期的压力、缺少求职帮助的压力和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的结论。
对就业压力起因的影响,从表面的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渐渐深入到学生的自我因素上来,社会对其的塑造和其自身的素质问题成为研究就业压力影响因素的主要方向。
3.对就业压力中介的研究:
舒晓丽(2006)对大学生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是主要的就业压力源。
肖媛媛(2009)对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就业阶段的应激、应对、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张建卫(2003)陈宇红(2005)等多位研究者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学业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等都是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柳中华(2010)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择业焦虑有影响作用,其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李超(2012)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就业压力问卷涉及到 7 个因子分别是:学校因素因子、社会因素因子、家庭因素因子、自身条件因子、就业认知因子、就业前景因子、就业地点因子。
综上所述,对就业压力的研究涉及到压力源,应对方式,择业焦虑,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多,众多的矛头都指向个人的自我定位和家庭背景。
就业压力的中介因素不再拘泥与简单的对其工作的影响,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4.对就业压力的测量研究:
目前对于就业压力测量工具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研究人员自编测量问卷,一种是引用信度较高的问卷进行测量。
林梅等(2004)综合分析大学生压力感问卷后得出,大学生就业压力源来自于 8 个方面;周东斌等(2005)通过发放与分析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症状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感受表现在 6 个 方面,并得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目前处于中等水平;朱鲲鹏等人(2006)通过对安徽高校的大学生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于个人能力、就业环境、就业去向、家庭社会关系、个人因素以及专业 6 个方面。
刘小平(2009)自编就业压力初测问卷并引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进行研究。舒晓丽(2006)自编大学生就业压力源问卷,大学生应付方式问卷,大学生焦虑问卷对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张建卫(2003)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及卡佛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研究了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特点。
李超(2012)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自编总体幸福感量表,心理弹性问卷,就业压力问卷进行了研究,涉及到就业压力问卷的 7 个因子分别是:学校因素因子、社会因素因子、家庭因素因子、自身条件因子、就业认知因子、就业前景因子、就业地点因子。 综上所述,拉杂鲁斯的就业压力概念成为了学者们制定压力问卷的主线。不管是压力源问卷,压力应对问卷还是心理健康问卷都不单单是考虑内因或者外因单方面因素。 --!>
5.对就业压力应对的研究:
目前大学生应对研究主要采用特质取向问卷,情境取向的应对研究很少,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探讨应对方式的研究更不多见。
张敏和雷开春(2002 )自编大学生应对量表,用探索性因素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由八个因素构成: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想、问题解决和消极情绪反应。
王宇中(2003 )等人自编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有解决问题、缺乏自信、升华、内疚压抑、幻想、敌意攻击和幽默7种。
张建卫等(2003]通过用Carver(1989)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研究表明,大学生应对方式主要有8个因素构成:积极筹划与行动、寻求社会支持、接受、求助宗教、停止与放弃、主动克制、情绪宣泄和心里解脱。
黄希庭(2006 )采用自编问卷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主要表现为问题解决、升华、合理化、求助、压抑、推卸责任、发泄、逃避8种。
目前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实际是在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很少有直接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是对存在现状的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只有少部分文章采用开放式问卷或者采用自编问卷,但由于调查问卷不统一,调查对象各异,因此缺乏有力的证明。
6.结束语
(1)建议从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寻求其压力起因和压力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