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1年江苏高考试卷中有关区位问题的考查内容:
【例1】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问题:(1)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例2】图3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4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例3】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图5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简图,图6为江苏省简图。
问题: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011年江苏高考试卷综合题共有三个必做题,每题都涉及区位因素或者条件分析。这类试题虽然问答形式多样,但有其一般性的解题方法。
一、明确区位分析的对象
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1)某个区域的区位。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地方。(2)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二、明确区位分析的要素
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进行分析。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位置要素: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区位要素:包括地形(类型、海拔、起伏、地质状况、土地和土壤等)、气候(气温、降水、光热、气象灾害等)、水文(河、湖等水文与水系特点、水源、水能、洪涝等)。社会、经济区位要素:包括经济基础(腹地状况、产业结构与产业发达程度)、资源(丰富程度和配套状况)、市场(距离远近、发育程度)、交通(发达程度与发展变化)、劳力技术(数量与素质)、政治(政策、行政中心)、军事(战略地位)、宗教、历史等。
三、明确区位分析的要点
关键词:地理区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作者简介:赵生兰,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二中学。
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区位问题是最大的重点和难点,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知识。所以深入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关键。第一层含义揭示了区位概念的内涵:区位就是该地理事物的位置,即在什么地区、在什么位置;第二层含义提示了区位概念的外延:该事物在空间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一点最重要,该事物与哪些事物有空间联系。其实区位就是中心事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在地理教学中,要认识地理事物的区位,就要掌握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一切区位问题都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方面来分析,不管是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还是农牧业与工业,抑或是城市与交通。当然,区位的分析要因事而异,要抓重点,不能八股文,只有先掌握了全面然后才能抓重点。在高中地理中,需要掌握的区位知识主要有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等。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每一项人类活动只有选择合理的区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任何一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都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的人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这些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因素。
因此要学好区位知识就要掌握以下几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这些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而气候又是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差异。同时地形土壤水源等也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也都受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工业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弱。
二、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技术等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各项人类活动都有很大影响,但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和商业等活动的影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别去认识。
三、影响不同活动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市场,而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有资源、市场、交通等,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主导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商业中心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交通。但在不同地区各种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如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主导因素则为地形,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和地形,大城市周围蔬菜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再如工业生产,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而诸如有色冶金工业等高能耗的重工业的主导因素则是动力(能源),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啤酒、食品、印刷等产品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增加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水产品加工等原料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减轻很多的失重型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地。
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每个因素对各种活动的影响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人们通过农业技术改革,将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加以改造使之适宜于农业生产,这使得某些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弱,北方冬季温室农业就是改造了热量不足这一不利因素。再如,过去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线的主要因素,而现在许多自然上的不利影响和限制可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克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导因素了。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而交通、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一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因旅游而兴起的旅游城。
五、区位问题分析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①自然区位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②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
③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与工业协作、国家政策(政治)宗教、军事(国防)等
2.主导性原则——重点突出
3.区域性原则
(1)语言表达要反映所在区域
(2)要注意区域的特殊区位
六、区位问题复习策略
1.抓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区位、地域类型及可持续发展,而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从复习设计的角度而言,重在一个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能力的升华。给学生建立区位分析模式,形成解题套路。
2.归纳人文地理核心主题
根据高考大纲和教材内容,分析过去的高考试题,可以确定人文地理内容的中心主题主要有:通过人文特征进行空间定位问题、从图表中提取人文地理信息、分析区域人文特征、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综合国力问题、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环境问题等等。
结合人文地理中心主题,应重点分析和关注新知识点,分析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观点和结论。在结合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导因素,推导结论。
3.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尤其是综合题)
教师要重视: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训。老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试题怎么考,怎么答(感悟高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精选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在评讲中侧重重点、难点的分析及扩展,做到“举一反三”。
第三,要注重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述和归纳的训练。
总之,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要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就应该因不同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制宜,从实际出发,将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统一起来考虑,以选择切实可行的最佳区位。
参考文献
[1]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企业区位选择;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区位理论及其弊病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
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5、创新对集聚要素的作用。企业在区位选择时对集聚因素的考虑,既有产业链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有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省交易费用、共享知识以降低研发成本、保持企业技术优势的需要。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效果,源于技术创新为一个产业带来相关的技术需求,使得这些资源为满足已有产业的技术需求而集聚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要求产业间的合作,要求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就源于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能够认识到的自然物质。譬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铁需要热能,而人类认识到的热能提供物质则是木炭或煤,于是煤钢生产往往集聚在一起。这种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要求技术上的相关企业必须选择这种区域来设厂。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带动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种区位环境的不断完善过程,进一步推动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区域来共享基础设施,并直接进入市场。第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国家硬性配置产业区位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逐步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得企业逐步向区位优势强的地域集中。同时,区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开放地区成为政策优势非常显著的区位,造成了全国资源大量向沿海流人的极化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推动企业选择集聚区位。这种现象突出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弹性专精企业,通过加工组装企业系列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加工配套企业的集群。以it产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为了获取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享受知识溢出好处,形成了很多创新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区域作为设厂区位。
(宁夏人防设计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随着城市土地供需矛盾逐渐加剧,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约束机制,亟待加强和深化,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改变传统的规划观念和工作方法,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加强关于城市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目标;生态规划;绿色空间
作者简介:马红文(1981—),男,汉族,宁夏银川人,200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师,从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为了合理地协调与均衡土地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应运而生。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项建设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的一项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中归根到底的问题是土地利用的问题。
1 繁华程度
所谓繁华,即节结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焦作用,并在这些地段上创造高额的收益和丰厚的利润。由于结点所在的土地上物质、能量、信息高度集中,使这些土地上人流、物质流、信息流等得到高度流动和转化。因此,在这些土地上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这些土地上表现出比其它土地上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益,进行同类活动可以得到最大的级差收益和效益。作为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这里的土地比别的土地能起到更好的场所作用,表现出较高的土地等级。
一般说来,结节作用越强,吸引范围越大,繁华程度越高。结点所在土地位置等级最高,随着与结节点的距离增大,物质和能量密度减小,聚散能力减弱,利用效率和强度下降,等面积土地上的使用收益降低,形成了不同的土地等级。土地经济区位也就集中反映在与其城镇中各结节点的经济区位关系上。
2 土地区位的通达性
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空间概念,距离的远近已不再是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唯一因素。节约生产流通过程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变得日益重要。而土地区位的通达性,则是把通行的距离和时间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既要求通行距离短,以节省运费,同时又要有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把出行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土地区位通达性的优劣状况,一方面影响土地上人流、物流的移动成本,另一方面还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交往接触的频率、机会和便利程度。因此,经济区位产生的影响能否转化为实质性效益就受到通达性的制约。此外,通达性的好坏还影响到集聚效益、市场演变和节结点产生扩大等现象。所以,通达性对土地级别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通达性好的土地,由于提供了市场保证,集聚条件好,人们的出行方便,产品的运输便于实现,土地级别就比较高,随着通达性的降低,土地级别也相应降低。
由于在城镇内已形成了四通八达、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道路组成的路网,在衡量某地通达性优劣时,没有必要去研究它能通到哪里,通往多少地点等。而是着重分析地块上的道路通行能力、便捷状况。通过衡量地块在整个城市交通网中所处的地位来反映通达状况,即用道路通达度来表现地块的通达性。
反映土地通达性的因子有:距离服务中心或其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远近、道路宽度、道路密度、公交线路站点的设置及车流密度。
3 城市设施
由于自然状态的土地或农地,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等城市基本功能的需要,只有按规划建设的要求,不断投入技术、资金和劳动,修建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城市基础设施,才能成为有效的建筑场地。在居民用地建设中,只建住宅,缺乏必要的学校、商店、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和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以上两类设施,都具有为城市服务的共性,统称城市设施。实践表明,城市设施的完备程度与投入到土地上的物化劳动量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成为影响土地定级的基本因素之一。
城市基础设施是对土地经济区位和物化劳动投入量的量度。其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的区位条件。一般来说、单位土地面积上对基础设施投入的物化劳动越多,土地条件越好,设备越齐全,土地的使用价值越大,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土地级别自然也高,反之则低。
衡量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设施类型是否齐全,其次是设施水平的高低,第三是设施使用保证率的大小。
社会服务设施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密切的关系,其规模和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的投入和质量,其完备程度对土地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完备度高的土地级别高,完备度低土地级别也相应降低。
4 环境状况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不仅困扰城市的发展,危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土地的使用。西方国家中,凡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低劣的地区,地价普遍降低,车站、机场附近,由于噪声干扰,通常使房地产贬值20%。
在城镇土地定级中,不应把环境问题只局限于污染状况。实际上土地开发建设的自然条件,城市景观,绿化水平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阔的空间、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成片水面和绿色植物,将赋予土地更高的使用价值,是理想的生活与工作场所。相反,在低洼易涝的地段、狭窄的空间、密集的建筑群中,即使没有污染,也会使人感到压抑、沉闷,有害于身心健康。一般来说,土地环境质量越好,土地的等级越高。
5 人口条件
在城镇土地定级中,人口条件对土地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小于上述三个因素,且多为间接性影响,在应用时,需要具体分析。在人口条件诸多因素中,人口密度对土地定级的影响最大。
人口密度反映的是人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宏观和土地利用历史上看,人口密度越大,土地上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越大,土地级别越高,地价也高,这是一个规律。但从城市内部的微观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来看,问题就要复杂一些。首先是人口用什么指标衡量的问题。对于常住人口、工作人口,或是暂住人口、客流人口,还是总人口,取不同的人口指标,与其土地的关系就表现为不同的状况。其次是在土地定级中用人口密度来反映土地的什么特征。一般人感觉上人口与繁华是紧密联系的,总想以人口密度反映繁华。但在土地定级中,繁华程度已有反映,再以人口密度来反映就容易人为加大繁华对土地的影响。同时,在反映繁华时,人口与土地等级往往是多值对应的,如同样人口密度,即可以对应繁华中心的高土地等级,也可以对应交通枢纽和老城区的低土地等级。这样就给人口密度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土地定级中,不用人口密度作为反映土地繁华的因素,而是用人口来体现人均拥有的服务设施、便利程度和生态效应等指标。人口稀疏的郊区,人少但基础设施也少,服务便利程度也低,在人口最密集的繁华中心、住宅区、交通枢纽,因人口过多,人均占有设施太少,以及生态效益太差,即对土地产生负影响。
6 结束语
总之,研究城市规划与地价的关系,其意义不仅仅限于为编制出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在城市中形成最佳地价空间分布及地价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价经济杠杆,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相互脱节的土地市场研究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探索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从而利用城市规划手段合理有效的解决土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小雄,卢远,华璀.小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实践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
一、区位因素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大部分中于西部相对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弱的地区,区位优势并不显著。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相对富裕,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对第二、第三产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相对而言其他配套产业发展表现的还是较弱,对于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有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首先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该地区的区位特点,试图融入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扩大自身经济发展空间,和周边地区建立一定的产业关联,进行优势互补,参与新的社会经济分工,进行城市转型建设。将资源型城市通过自身资源优势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资源型地区的经济格局由点状升级为线状和面状分布,提升地区区位发展优势,在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城市品牌的打造建设,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资源型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二、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知识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遵循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使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引进和建立一些高新技术和复合技术性的产业。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本也提出一定要求,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注重劳动力高新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避免转型期间出现劳动力失业以及高素质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三、资源型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和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型城市发展生命周期与该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包括资源产业的开发早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资源开采衰减或转型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经济转型的战略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路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实施一条更适合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济模式。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在该地区发展过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相对优势不同,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不尽相同。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经济转型主要考虑的是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就表现为资源型城市结合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阶段,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过程。所以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期间显得尤为不容忽视。
以上分析的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种因素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当然,具体涉及到某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还是各有不同。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依托传统发展方式的资源型城市,已经脱离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主旨。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增强对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统筹规划,加强政府政策激励,快速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进程,从而加快我国资源富裕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作者:张少春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关键词:合肥;区域规划;经济增长
一、概述
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2009年中央政府动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以救市,GDP的增长率也达到8%以上。实际上2010年GDP的增速达到10%,2012年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增长率为7.8,2013年的GDP增长率7.7%,2014年的GDP增长率为7.4%。可见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而且更注重发展经济的质量。在此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下,2010-2015年合肥市各主要经济指标有如此高的增速,主要依托于承接长三角产业专业、优势的制造加工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原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之后,合肥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二、城市建设与规划
2011年7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为县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一方面能为合肥及周边城市在全局上作宏观规划,另一方面能带来转移性收入增加,大幅扩大政府性基金收入。空间结构的变化改变了财政收入格局。
(一)内部空间建设及城区规划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一直是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建筑学竞相参与的研究领域,本文以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偏重解释空间格局的经济机制。
19世纪2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on Thunen)提出农业区位论,该理论认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产专业化方向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圈”。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fgred weber)又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他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以及聚集或分散因素是决定工业区位论的关键因素,这成为当今研究工业布局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中心地理论(center place theory)的提出,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都・廖什(A.losch)提出,其理论要点如下:①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②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③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即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和行政最优原则。中心地理论推动了城市地理学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为后来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奠定了基础,世界很多城市的规划也把该理论作为某种政策框架用于实践。
(二)外部空间架构
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一、大都市带理论。由法国地理学家葛特曼(J.Gottmann)在1957提出,该理论某一特定密集地区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中枢性的关键作用,在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聚集了若干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等方面密切联系的一个巨大整体。例如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区、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和中国华东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都市带应具有枢纽和“孵化器”两大功能,具体来说,大都市带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②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县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③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联系起来,使各个都市区首位相连没有间隔,都市区之间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④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葛特曼坚持以2500万人为标准;⑤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家交往的枢纽作用。二、“灰色区域”理论。由麦吉概念性的提出,其主要观点有:①该区域是一种农村及城市行为的空间高密度的混合区;②农村行为与城市行为主要是指经济行为,集中表现为农业行为与非农业行为,二者的混合是该区域形成的基础;③该区人口密度高,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非农经济活动在此区快速增长;④区域城乡联系密切;⑤该区域与葛特曼描述的大都市带区域的空隙地区不同。
(三)现有格局下的规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进一步鼓励以大城市为核心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出现了一批不同层次的区域联合与横向协作区,如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经济协作区,沈阳大连的沈大经济区,天津环渤海经济区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城市间的“锁链”也呈有限放开的态势。90年代,大都市连绵区的特质已经具备,出现或趋于形成一大批城市群,如成渝城市群,江汉平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福夏城市群等等。
目前合肥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功能不断提升,而且随着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良好的区位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使合肥正在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市加快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如今合肥正与武汉、南昌、长沙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是以中国内陆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根据规划,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为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未来十年,合肥都市圈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未来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中心城区通达运输通道的平均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打造合肥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生活圈”。
三、对合肥市经济发展的几点评价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省份,作为省会的合肥市又是安徽省的中部,区域中心位置很明显,可以看到有很多官方及非官方说法,中三角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合肥经济圈、产业增长极、重点城镇群等等。这正凸显了合肥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正顺应了当前国家的发展大势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合肥市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城市,通过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近年来工业发展很快,目前已形成的支柱产业包括:以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机为主的家用电器制造业,以轮胎、日用化工、化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及以汽车、叉车、挖掘机、成套配变电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合肥市拥有江淮汽车、美菱电器、荣事达电器、国风塑业、合力叉车、佳通轮胎、日立挖掘机等知名品牌。2011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7:55.1:39.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9%,成为拉动合肥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兴产业方面,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二)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健全贷借款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和完善投融资环境
目前,合肥市地方GDP的增加的主要权重是工业增加值,企业投资是以投资收益率作为回报的,没有利润即使招来了商引来了资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关键要从成本上考虑,当地政府划拨的土地租金多少,给予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有多少,产业链上的物流成本是多大,劳动力是不是很充足,资金周转是不是够灵活等等。当下世界500强企业有35家落户合肥,而且这些企业集聚性强、发展速度快,效益也非常好,再给地方带来很大的税收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大部分的就业问题,这些成果非常值得肯定。事实上,现今合肥市的投资渠道是很多样化的,范围也很大,诸如交通、水热基础设施、机械、家电、新兴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所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健全金融服务市场,研究并落实相关投融资政策成为当下之急。
(三)产学研一体化,建造科技之城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而企业家的意志和行为是创新活动的灵魂。这种以人为本的持续发展经济观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在科研实力上,合肥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中国科技大学曾一度超过北京清华,仅次于中国科学院。科研实力与产业的结合,一方面给培养了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了发展的资本和潜力。教育是正外部性很强的一种公共品,很多城市尤其是对合肥来说,人才外溢十分严重。合肥正处于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更需要留住人才、重视人才,使正外部性内部化。未来的合肥,是中心之城,是科技之城。(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放,吴宇晖.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与政府区域干预政策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03)
[2]孔向阳,王予安,郑家余,高晓光,欧浩军,杨昆,汪名C,吴明.城市管理:助力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J].决策.2011(10)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乡土地理教材整合方法
包括乡土地理在内的高中地理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将高中地理知识理论和乡土地理中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研究式的学习,是农村地区中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高中地理、乡土地理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就是要理清三者内在的,彼此衔接、融合的关系,我们认为三者间的关系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托,乡土地理素材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引进课堂教学,使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有禆益。
一、高中地理的理论知识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依托
研究性学习是类似科学研究形式的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包括选题,制订调查、观测、资料搜集的方案,对调查、观测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的论点、观点和看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总结所依托的理论知识就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所获得的。因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需的科学理论知识,主要来自课堂教学及其延伸和拓展的部分,如在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生产活动”学习中,我们结合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论知识开展了“本县主要商品性农业产品区位因素的研究”,首先,学习小组以调查访问为主要手段,把目标确定为当地主要的农产品市场。调查出了当地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商品种类。然后通过访问当地农业专家、农民,查阅当地气候土壤等资料,获取了一手材料。再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研究探讨,得出了影响当地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探讨研究的乐趣,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生产活动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其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促进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避免了学生被动地记忆理解所带来的厌学情绪,弥补了传统学习方法的不足。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地理学科教学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把研究性学习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传统的讲解法、接受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乡土地理是农村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乡土地理素材就在学生身边,既为学生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以地理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乡土地理素材为载体,是农村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模式。它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亲自观察研究,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对地理知识的亲切感,还把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原理、理论、知识与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现象、生活、生产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把乡土地理素材引入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乡土实际的内容,收集乡土地理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经教师点拨,才能言传。教学中要贯彻“互动性原则”,采用集中讨论方式、小组合作方式,解决乡土地理现象中的问题。例如,在高一地理必修2学习城市区位因素时,我们结合本县实际,课前让学生以本县县城为例,调查、研究县城的选址的自然区位因素是什么?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哪些?在课堂教学中以这些乡土素材为基础,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研究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走出课堂,以乡土地理素材为载体实施研究性学习
实践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对一些乡土地理素材进行研究,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观察、走访等方式,接触家乡地理环境,获得具体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就能形成丰富的地理事实的知识储备。乡土地理野外研究性学习的现成资料少,学生要自己寻找、查阅、分析、调查、访问,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所需时间较长,所以课外研究性学习须纳入教学计划,专心设计,合理安排。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一个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发达地区经济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0%以上,全国人口的80%以上都处于县域经济的系统中。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城市经济,更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深入地研究县域经济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于指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内的所有经济类型。到目前为止,县域经济还没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界定,但是目前学者对县域经济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论述:一是县域经济是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强调的是复合性;二是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强调的是区划性;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强调的是县域经济的特色性;四是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强调县域经济的系统性。李小三把县域经济定义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总而言之,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它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县域经济拥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立体型的产业结构、梯度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是指一定范围的地表空间中的经济区域。国外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对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经济理论来源
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讨地价差异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之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艾萨尔德(I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早期的区域均衡增长模型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双向运动最终将导致区域差异缩小,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45)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缪尔达尔(Myadal,1957)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赫希曼(Hirschman,1958)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指出“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弗里德曼(Friedman)考虑到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弗农(Vernon)等人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们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由于生产要素和商品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得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两个假设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随着外部性、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也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模型中,区域经济的研究逐渐转向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用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区际贸易问题。克鲁格曼(Krugman)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生产技术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最后,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新经济地理理论则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运输成本纳入到其理论分析框架,把因运输成本的减少而引起的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要素放在了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等问题上。
三、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不同之处
区域经济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它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而中国国内行政区域间行政主导因素比较强,县域经济包含有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国内学者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县域经济问题。凌耀初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中小工商业、加快县域经济城镇化的角度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王青云总结了我国比较成功的七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济源模式、晋城模式、义乌模式和农安模式);王强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外贸发展、文化教育等2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做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根据湖北省各县的资源禀赋、开发状况和环境条件差异,选取了十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县域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宁县社会科学院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探讨对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引言
旅游业自改革开放就充当着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突破口,入境旅游业扮演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角色,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入境旅游经济却在我国各省区市表现为明显的不平衡性,研究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过程,对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和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规模空间集中性呈下降趋势,空间呈繁荣区与落后区两极演变格局,经历了分散-集聚-扩散的演变过程,从东至西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带内差异是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也构成以省区为单位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入境旅游企业有明显的经济导向性,省际间表现为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
区位熵衡量我国各省区市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其发展程度,以及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分析各省市入境旅游发展的状况有着指示性意义。泰勒指数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指标,可比较不同区域内的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本文利用消除面积影响的修正区位熵模型和修正泰勒指数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的探究各省区市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差异,为解决区域入境旅游差异提供支撑。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为揭示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变化态势,本文利用消除面积影响的修正区位熵模型来均衡不同大小区域的区位熵差异,合理地按照我国各省市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大小,对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其数学计算公式为:
式中:Qi 为消除面积影响的修正的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Ii为消除面积影响各地区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份额;Pi消除面积影响各地区的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占全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的份额;qi各地区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ri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m为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数。
采用Global Moran’s I和Local Moran’s I统计量估算,分析研究区总体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程度,度量各省区市与周边省区市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和局部空间关联程度(图1),揭示各省区市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图1 Moran散点图空间涵义解释
Fig. 1 the explanation of space meaning of Moran scatter diagram
泰勒指数不受研究空间单元个数的制约,可比较不同区域内的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能按区域结构进行多层次分解。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下,将求解Theil系数各层次公式中人口数稍作修改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Yij和Nij分别为区域i内省区j的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Yi 和Ni 分别为区域i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Y和N分别为全国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TPi为区域内部省际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泰勒指数;TBR为区域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泰勒指数;TP为省区为单元全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泰勒指数。以省区为研究单元的全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Theil系数可分解为地区内差异与地区之间差异之和。
(二)数据来源
文中研究对象以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采用1995~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接待人数、面积以及人口数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利用Excel、Geoda和Arcgis软件处理。
二、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分析
(一)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变化特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1995年至今,我国入境旅游发展速度猛进(除2003年非典和2009年经济危机影响外)。但是改革开放渐次推进的发展模式使省区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不断的变化。利用1995~2012年各省区市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分析入境旅游经济差异(图2),表明19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标准差总体上在不断扩大,变异系数在逐步缩小。
图2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
Fig. 2 the overall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inbound tourism
(二)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空间相关性分析
从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来分析各时期我国各省区市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计算四个时期的Global Moran’s I估计值分别为0.1902、0.1988、0.2398、0.3026,显著性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来检验,置信度依次为97.1%,96.4%、98.6%、99.1%。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Moran’s I大于0,为空间正相关,总体趋势在逐时段增加,2010年较1995年增幅为59.1%,表明我国入境旅游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分布由离散向集聚发展,总体空间差异在缓慢的缩小。
为了直观的展现Moran散点图的分布特征和空间集聚位置,按照局部自相关的Moran值绘制各省区市的Moran指数空间分布图(图3)。经过16年的发展,HH、HL、LH、LL四个区的格局日益明朗,位于LH区的河南省、浙江省和HL区的上海市自2000后一直与北京市和黑龙江省挤进HH区;从 2005年安徽省与云南省的加入,与辽宁省、河北省和吉林省稳居LH区;福建省、广西省、天津市和重庆市在2010年最终形成了HL区;其他省区市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变动不大,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在1995至2010年间,在各区变动最明显的是海南省,从1995年的HH区逐步演替为LH区、LL区,这是因为海南省地域狭小,入境旅游比重在逐年下降,入境旅游人数比重仅在1987至2004年下降了90.5%。从扩散和极化作用上看,1995~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经济是在扩散与极化共同作用下发展的,作用程度存在交替变化,但扩散作用始终大于极化作用。
图3 入境旅游区位熵各时期Moran象限地图
Fig. 3 Moran quadrant map of each period of inbound tourism location quotient
(三)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空间演变分析
为进一步厘清我国各省区市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演变格局,选取全国各省市区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在Arcgis中借助Natural Breaks(Jenks)自然断点分类法物以类聚的特点,依据我国各省市入境经济区位熵大小,将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区划分为发达区、发展区和落后区三大区域(图4)。从图 4可以看出,1995年空间格局呈现的是分散状态,发达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而发展区分散分布在东中西部;2000年和2005年空间格局呈现的是集聚状态,发达区依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发展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部;2010年,发达区扩散到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福建省和江苏省,而发展区也扩散分布在东中西部。从各时期入境旅游经济区的格局演化上来看,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经历了分散(1995年)——集聚(2000和2005年)——扩散(2010年)的格局演变过程。
图4 各时期入境旅游区位熵空间格局演化
Fig. 4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inbound tourism location quotient of each period
(四)区域内部省际与区域间差异演变趋势
利用地带内省区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程度TPi公式分别计算出1995~2011年三大区域的泰勒指数(图5)。从差异程度上看,落后区内部省际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最大,发达区次之,发展区内部差异最小。从差异时间演变趋势上看,落后区与发达区内部省际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在18年间有显著的缩小趋势,而发展区除了在2003年受非典影响有波动外,变化趋势微弱。在2011年,发达区的Theil系数由1.031降至为0.171,差距缩减率达到83%,内部差异程度与发展区相当;发展区表现出波动的变化,但是总体上内部差异还是比较稳定;落后区Theil系数由1.25波动下降到0.67,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内部差异呈现出稳定缩小趋势。
图5 入境旅游发展区域内部差异与区域间差异演变趋势
Fig. 5 the evolution trend of regional internal and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nbound tourism
通过Tp系数计算得到1995~2011年间以省区为研究单元的入境旅游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图中反映的结果来看,我国入境旅游省区之间发展的差异日益缩减,Theil系数从1995年的1.405降至2011年的0.558,下降幅度为60.3%;地带间TBR系数表明发达区、发展区与落后区之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在缩小,三大区域之间的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靠齐。
三、入境旅游经济区地带差异分析
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地带性差异呈现出显著的、动态的变化(图6),将新划分的三个等级入境旅游经济区与中国传统三大区域经济地带进行对比分析。从图中比较发现,入境旅游发达区仅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部地区,而且比例在明显增加,发展区和落后区的比例在逐渐缩小;中部地区主要以发展区和落后区为主,2000年以后入境旅游发展区与落后区的在中部地区出现的几率较稳定;西部地区则在较早前大部分表现为落后区,但在2010年出现的转变趋势,部分落后区有向发展区演替的趋势。由于区域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优势、交通通达性、基础设施强弱、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在发达区东部地区占42%,该区入境旅游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各方面较差,入境旅游发展境况不尽人意。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说明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相接近,社会经济发展与入境旅游发展为正向相关性,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图6 三大地带各时期入境旅游经济区分布图
Fig. 6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zone of inbound tourism of each period in the three regions
四、结论
本文是综合了31个省区市的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外汇收入和面积来建立的区位熵指标,不仅消除面积影响,而且均衡了入境接待人数和外汇收入的量化问题,指标的选取上相比前人的指标更为科学。依托空间自相关、自然断点和泰勒系数等方法,探究了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态势,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发达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福建省和江苏省。
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空间格局由分散—集聚—扩散演变,离散向集聚发展,总体空间差异在缓慢的缩小,在扩散与极化共同作用下发展下,经济发展与入境旅游发展为正向相关性,其中东部地区经济优势对入境旅游发展影响较大。
从三大区域地带内省际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程度上看,发展区内部省际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最小,发达区次之,落后区内部差异最大;省际之间发展的差异日益缩减,而且下降幅度较大;三大区域之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在逐渐靠齐。
全面提高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各省区市之间的差异,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调整:凸显发展区与落后区的旅游资源、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点,政策上推动发达区入境旅游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逐步向西部转移,吸引旅游投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针对性提高交通便利性,大力培养旅游专门人才,以旅游产品附加价值作为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抓好入境旅游的战略性调整缩减各区域入境旅游差异。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GDP生态足迹;星子县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816-07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文审批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目的是坚持生态发展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促进鄱阳湖区域可持续发展。而星子县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竞争能力,那么星子县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可以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示范区呢?
近年来,结合多因素指标综合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热点问题。一些国际组织及有关研究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及模型,如Daly&Cobb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1], Tilman[2]以及Ulanowicz[3]等指出的多样性发展能力模型等。Rees于1992年提出了生态足迹来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随后Wackernagel完善了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方法[4-11]。我国学者徐中民等[12] 也采用过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对区域的发展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随后这些方法及模型已经在一些省、市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本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对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星子县1996-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借助改进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综合评价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同时选取了总人口数、GDP、城镇化水平和第一、三产业比重5种社会经济指标来拟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分析星子县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影响,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本研究所选择的区域是江西省星子县,星子县地处鄱阳湖下游,湖岸线长200 km,辖鄱阳湖水域面积30 000 hm2,自古为鄱阳湖水路之要冲地带。全县12个乡(镇、场、处)有10个濒湖,湖区人口达20万,直接或间接饮用鄱阳湖水的人口在50%以上。2008年行政区域土地面积72 300 hm2,其中耕地面积10 678 hm2。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3 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3 983万元,第三产业7 500万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83 286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5.9%;2008年第一产业37 240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2.74%;2008年第三产业65 428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6.8%。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生态足迹,二是生态承载力,三是生态赤字或者生态盈余。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向一定规模人口提供所式(3)中,ED为生态足迹盈余或赤字。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EF)大于其生态承载力(EC),即ED>0,EF>EC,则形成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承受较大的压力,生态足迹供给不足,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为生态盈余,区域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之中。
1.2.2 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 按照Ulanowicz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需要假设一个多部门的模型,每个部门都只有单一类型土地需求,且产出间没有相互联系。基于以上假设,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用生态足迹与多样性指数的乘积来进行核算[12]。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可能没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为了弥补假设缺欠所引起的偏差,本研究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因子引入该计算公式,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为区域生态赤字除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考虑了区域的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不仅可以反映区域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反映了其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应[15]。万元GDP 生态赤字值越小(或盈余值越大),说明区域系统资源利用率越高。经修正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为:
式(5)中,H是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Pi是第i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该函数不是一个单调函数,其意味着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足迹的分配越接等,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多样性就越高,系统就越稳定[17]。
需要指出的是,式(4)中的3个因子ef、H和A分别表示系统的能量消耗、系统稳定性及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ef值越大说明能耗越高,进而表明区域消费能力越大,即经济越活跃,该因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C成正比;H值越大说明人类活动所消耗的土地类型越平等、多样,因此区域越稳定,该因子与C成正比;A值越小说明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该因子与C成反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持续性水平测度的测算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九江统计年鉴》、《星子县统计年鉴》(1997-2009年),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星子县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由星子县2008年能供给的生物生产面积的类型及其相关数据,经公式(1)、(2)、(3)计算后得到星子县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数据,汇总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星子县2008年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供给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1)水域的人均生态赤字最大,缺口达0.685 hm2,供给量只占需求量的3.93%。其次是耕地,缺口达0.2 hm2。
2)建筑用地和园地、林地的供给量刚好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建筑用地略优越于园地和林地,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 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只有需求量,没有供给量。
同时,星子县人均水域足迹最大,约占61.46%,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次是耕地;再次是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最少是林地。这表明星子县目前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林牧渔生产方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简单粗放,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全县人均生态赤字为0.805 hm2,这表明星子县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2 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
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计算了星子县1996-2008年的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利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转化,汇总结果见表2。同时,为考察星子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表2还给出了星子县不同时期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
将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占用状态与自然提供的生态服务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1996-2008年,星子县的人均生态足迹除1997-1999年有波动外,随后呈持续增长趋势,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人均生态承载力在2004年前逐渐减少,随后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缓慢,且小于生态足迹增长的幅度,2008年还略有回落;从而造成其生态赤字逐年增大,呈现出与人均生态足迹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星子县对资源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2.3 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根据公式(4)、(5)计算并汇总了1996-2008年星子县可持续发展状态(表3)。从1996-2000年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略有波动外,从2001年开始步入了上升的通道。1998年发展能力为0.114,是研究时间段中的最小值,2008年的发展能力为0.401,是1998年的3.52倍。同时万元GDP生态赤字呈下降趋势,1997年最大,2008年最小,说明星子县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波动幅度较小,总体变化平缓。由于发展能力是由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及万元GDP生态赤字3个因子决定的,星子县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是递增,而万元GDP生态赤字变化趋势是下降,因此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递增的,说明星子县的消费能力越强,经济发展能力越活跃,这与星子县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不谋而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拉动了需求。
2.4 相关性分析
由表4和图4可以得出:①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总人口数、GDP、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比重呈显著正相关;1996-2008年间星子县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第一产业比重呈显著负相关,第一产业比重越大,相应的生物资源消费越高,在不改变当前生产方式下,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越不利。
3 结论与建议
为了准确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万元GDP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方法,数据表明星子县经济发展能力与GDP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产生这种正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是获取外部资源的需求动力在不断增强,即对外来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通过以上分析,对提高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生态足迹需求总量上升,故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就必须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减少对各类资源、能源的消耗总量。
2)加快推进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型产品保护与改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挖掘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潜力。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物生产力,增强土地的承载力,促进整个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
3)加快转变当前这种较粗放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倡节约、合理的健康消费模式。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转变人们不经济的、非生态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逐步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资源节约的现代化生态县。
4)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星子县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大山大湖多、旅游资源多样性、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等优势给星子县的旅游产业增添了极强的竞争力。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星子县在鄱阳湖地区的中心地位,星子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机会。作为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区域,宜从产业发展、功能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示范和窗口作用,以实现星子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崛起。
5)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决定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1] CATANED B E. 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 for Chil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8(2):231-244.
[2] TILMAN D, WEDLN D, KNOPS J.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fluenced by biodiversity in grassland ecosystems[J]. Nature,1996,379(22):718-720.
[3] ULANOWICZ R 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systems phenomenology[M]. New York: Springer,1986.
[4] 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5] REES W E, WACKERNAGEL M.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 Why cites cannot be sustainable 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16):224-248.
[6]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375-390.
[7] WACKERNAGEL M, 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 20(1):3-24.
[8] REES W E, WACKERNAGEL M.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9] REES W E, WACKERNAGEL M. Monetary analysis: Turning a blind eye on sustainabil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1):49-54.
[10] WACKERNAGEL M, ONISTO L, CALLEJAS L,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R].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 Toronto: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4-12.
[11] VAN DEN BERGH JCJM, VERBRUGGEN H. An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Reply to Wcakernagel and Ferguson[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1(3):319-321.
[1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80-285.
[13] 李佩成.论中国农业水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历史使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6):373-377.
[14] 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ERB K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 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 approach[J].Land Use Policy,2004,21(3):261-269.
[15] 王书玉,卞新民.江苏省阜宁县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7,26(2):239-244.
[16] SHANNON CE, WEAV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 Urbana,IL: University of Illinos Press,1949.
[17]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 96-104.
[18] 杨 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2005,25(4):542-54.
[19] 蔺海明,颉 鹏.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827-832.
北部湾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据统计,到2009年北部湾城市群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4个地级市占全区14个地级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体现了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实力。第二产业产值快速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接近600亿元,总量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四分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区200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2000亿元,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31.48%提高到2009年的35%。北部湾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产业产值呈现新的态势,各城市的第二产业相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量偏少。因此,应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工业生产规模,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⑤。到2010年,北部湾三大产业产值之和占全国比重达到0.76%,超过2009年的0.63%。虽然相对全国产值总量偏少,但就北部湾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而言,进步十分明显。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特点在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偏大,为60.63%,发展潜力大。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迅速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其中,2008年比2007年增长33.4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4.77%,分别比同期广西区平均速度高出6.4%和0.3%,这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虽然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但与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相比,与成为泛北部湾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差距较大,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欠缺⑥。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北部湾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从全局出发,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北部湾经济区制订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针对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定位,对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优势产业中的“炼油、蔗糖加工、造纸业、物流、铝产品加工、海洋产业、农产品加工”等重点发展产业中的人才需求作出整体规划,其中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最大。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到2020年,该区域的投资规模近3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投资接近1万亿元,大量农村将实现城镇化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众多的大型项目启动,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工程管理技术与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北部湾经济区各产业中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第二产业中的需求占整个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比重最大。高学历、高职称、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最大需求。(1)人才需求总量将大幅增加。据统计,到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总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将达到168万人左右⑧。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促进自身的发展,区内部分高校,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应始终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开设专业。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的展开,预计到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全社会各类人才需求总量将超过200万,其中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80万左右的规模⑨。(2)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分布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所占比重大,工程管理专业中“三高人才”(学历、职称和技能)的需求将直接影响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而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则没有大的变化。高职称的研究性人才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性人才,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力量。预计到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学历分布为:本科学历及以上占45.62%,专科学历39.99%,中专及以下为14.39%。(3)专业人才需求分布呈现新格局。预计到2015年,工程建筑施工的比例约占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比重为31.03%,工程建设监理人才需求比重为14.21%,设计人才为9.25%,物业管理人才约为7.42%,房地产估价、营销及相关专业人才约为21.57%,其他与工程管理相关的人才约占16.52%⑩。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少。据统计,到2010年7月我国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含独立学院)共有326所,开设工程管理专科专业的高校715所。广西全区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仅有广西财经学院、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工学院、百色学院5所高校,及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两所独立学院。开设本科院校的数量仅占全国2.2%,开设专科的高校11所,占全国不足2%。全区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比其他地区晚,缺乏办学经验。专业结构层次不清,一部分高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没有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专业知识太泛,缺乏针对性。全区没有高层次的培训单位,仅1所高校拥有工程管理硕士点,没有博士研究生的培训资格单位。对培养对象缺乏实践技能的指导,学生操作技能水平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同时,由于北部湾经济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待遇较差,一部分高素质、高职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不愿在此扎根,这加大了人才引进的难度。可以预见,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尤为紧缺。如何实施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计划,将直接影响到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经济的发展。
针对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广西高校培养管理专业人才的现实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人才计划,促进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如加大培养力度,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大量引进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人才,解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专业综合性很强,应用面广,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十分丰富,既包括如营销、财务、广告等社会科学类的知识,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理水文等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因此,需要统筹各种知识,制订合理的培养体系和方案,要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应充分分析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意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要完善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相关知识,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知识非常广,涵盖工科、理科、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应把握好各学科之间的衔接。#p#分页标题#e#
要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教师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者,而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教师要进入社会,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教师不应该仅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领域,拥有其他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帮助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于人才质量的评估,目前各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唯一作为考评的标准是考试结果。这种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方案的完善。采用以企业考评和学校自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对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应以北部湾经济发展为契机,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培养满足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宽厚理论知识基础、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以服务广西经济新发展。引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对促进北部湾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国家重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政策扶持性明确,这为北部湾人才引进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引进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是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
北部湾经济区在区位上有一定的优势,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对于人才引进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较为明显,要引进紧缺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提高待遇,才能提升人才引进的竞争力。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据统计,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例大致在1:2.5左右,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同等区域相对落后的形势,更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引进高素质、高职称、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三是实现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在引进人才以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把引进的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结合起来。构建引进机制是为了满足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引进人才,势必造成成本的增长,也不利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今后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北部湾经济区的设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北部湾区域位于沿海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加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该区域36%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44%的城市化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经济区的发展给北部湾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高素质、高职称、高技能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由于北部湾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使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呈现明显的特殊性。工程管理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专业面广、技能要求高等原因,加大了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难度。必须立足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现实,以北部湾经济发展为契机,以北部湾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培养符合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专业化人才。同时,加大人力引进力度,充分发挥人才生产力的作用,加快北部湾区域发展。(本文作者:易忠君 单位: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讲师)
Abstract: In the 12nd Five Year Plan Period, Hebei Province is faced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metropolitan circle and Bohai Rim Region, and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obviou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ebei province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n focuses on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es a trend analysis on fu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search outlin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关键词: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泰尔指数
Key words: regional coordination;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theil index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159-04
0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从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跨越,城市的职能和集聚效应已不仅仅局限在城市本身,而是更多地作用于整个区域内密切相关的城市群和城镇群,空间发展布局也围绕核心城市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促进着经济、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北京和天津辐射的核心层,自从国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以来,无论从京津冀地区间的省际协调还是河北省内的地区均衡发展来看,河北省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是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着手研究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 河北省区域发展历史沿革
一般而言,区域有三大基本类型:即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越来越多的形成了相互依赖或者相互竞争的战略联盟,即经济区域,这种由区域内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状况和经济联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不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行政管理的束缚,以各种资源要素间和产业间、地域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市场供求联系为基本纽带,不断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区域发展大体经历五个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为主导的生产力布局思想,实施“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大批大型骨干基建项目的投产建设,带来经济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河北省经济区域的划分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1994)的思路转变。在这一特定时期发展思路极大的拉动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缺乏规模特色,经济中心区域始终未形成,同时在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缺乏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使得经济差距逐步拉大。
1995年以后,河北省正式确立了“两环开发带动战略”,根据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特点,主要以加强与京津经济技术区域合作为内涵的区域经济战略。到了“十五”时期,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河北省将把新型区域经济战略与新的开放型经济战略提升到同一层级,形成两环开发带动战略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的“双向开放”战略。
“十一五”时期,随着全国范围的“经济圈”、“经济带”、“增长极”不断涌现,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河北省将经济区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提出了“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的区域发展战略,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为中间一线,建设全省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为南厢,加快发展步伐,使其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为北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面临着环京津都市圈、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河北省唐沧地区发展规划》有望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内“南资北移”的加快,河北省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吸引资金、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
环首都经济圈包括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承德县,地理位置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环首都经济圈的15个县(市)首尾相连,面积达35889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19.12%。截止2010年底,人口达578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8.05%,大部分县市在30万以上。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将有效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
沿海经济隆起带包括11县8个功能区,即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滦南县、唐海县、丰南区、黄骅市、海兴县、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新区、渤海新区、以及在沧州沿海和唐山曹妃甸分别设立的冀中南、冀东北工业集聚区,总面积10748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5.73%,截止2010年底人口达434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6.03%,沿海经济隆起带有秦皇岛港、京唐、曹妃甸两大港和黄骅港等港区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运输通道,其中的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煤炭输出港,曹妃甸深水港是位于环渤海地区中心地带的天然深水良港,是国家“十一五”最大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特大矿石、煤炭、原油和集装箱等物流集散地,沿海经济隆起带拥有景色宜人的沿海生态,被称为是最具有发展旅游业和商业潜力的地区之一。
冀中南经济区以石家庄为中心,包括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4市中沿两条复合交通干线的18县(市)即京广沿线的正定、鹿泉、栾城、元氏、高邑,临城、宁晋、内丘、沙河,永年、武安、磁县,京九沿线的深州、冀州、武邑、枣强,南宫、清河,总面积15928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8.49%,截止到2010年总人口1334.5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18.62%。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奶、油、肉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生产基地。冀中南经济区也是河北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为信息化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队伍。
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特征分析
由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三大区域长期受到行政分割和政策因素的差异,以及在要素资源禀赋、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上的不同,使得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
2.1 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经济总差距逐渐减小
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6位。2010年,冀中南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达4476.18亿元,占到河北省经济总量的21.89%,其次为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分别为1640.79亿元,1394.23亿元。“十一五”期间,环首都经济圈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最快,达17.09%,高于河北省总体平均增速,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增长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60%,11.07%。
对于经济差距分析本研究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定量研究,与其他指标相比,泰尔指数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从而便于考察和揭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差异中的贡献率。一般来说泰尔指数越大,表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越大,当泰尔指数取到零时,则各地区之间不存在差异;当泰尔指数达到1时,则所有收入被一个地区单独占有。由于泰尔指数具有可分解性,我们将河北省的地区经济差异分解为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三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差异,用于分解的公式如下:
Theil=■r■log■+■r■■r■log■
其中,r■表示第i个地区的GDP份额;p■表示第i个地区的人口份额;r■表示第i个地区在j大组中的GDP份额;p■表示第j地区在i大组中的人口份额。
由图1可知,河北省整体经济水平总差距逐渐缩小,泰尔指数维持在0.4以下,三大区域内部的差距之和对地区总差距的贡献率都在90%以上,决定着河北省经济总差距的走势。
三大经济区域内部,“十一五”期间,沿海经济隆起带经济差距虽然正在呈逐步缩小的态势,但其经济差距在三大区域中差异最大,达到了0.1065746,沿海经济隆起带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渤海湾滩海地区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强力推进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刺激下,从2007年开始沿海经济隆起带内部经济差距有逐渐上扬的趋势。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内部,丰南区2010年人均GDP水平达到763067元,是三大区域中人均GDP水平最高的地区。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三河市人均GDP达58314元,是涞水县人均GDP的6倍。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且工业经济结构单一,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环首都经济圈内部15县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在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由于距离较远、自然地理差、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接受北京经济辐射能力弱,大致呈现“东富西贫”的态势,其内部经济差距的贡献率占到三大区域内部差距之和的34%-43%。
冀中南经济区在河北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地区内经济差距水平变化不大,其内部差距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三区域内部差距总水平的30%以下。其中,武安市因其丰富的资源而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2007年钢铁行业纳税25.6亿元,占其县域经济全部税收的70.5%,2010年成为冀中南经济区内人均GDP水平最高的地区,达57359元。
2.2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和三大经济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逐年递增,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0年环首都经济圈为28675元,分别比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高311元,3718元,并且超出全国平均水平9566元;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2010年沿海经济隆起带最高,为6541元,环首都经济圈和冀中南经济区分别为5403元,5518元。沿海经济隆起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最高,分别为20.91%,11.17%,其次为环首都经济圈,冀中南经济区增长率最低。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河北省和三大经济区内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问题,分别城-城之间的差距指数、乡-乡之间的差距指数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指数。
Theil=■■■×ln■■
其中,■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从图2可知,“十一五”期间,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以及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河北省整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远远大于城城之间和乡乡之间差距,可见,河北省地区经济差距主要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引起的。从图3可知,在三大区域内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
2.3 三产结构趋于优化,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且趋同性较强 区域的经济结构与其发展水平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会消除发展结构上的障碍,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说,经济发展又将会带来其经济结构的优化。本研究利用三次产业的比重来衡量河北省区域发展中产业结构协调程度。
总体上看,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三大区域的二产、三产之和占地区GDP的比重都高达80%以上,其中,冀中南经济区最高为92.67%,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分别为83.58%、82.39%。三大区域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大,都在44%-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均在37%-43%。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为10.1:46.75:43.14,可以说,三大区域基本上转变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重农型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向“二、三、一”产业结构转型,但是由于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且第二产业结构存在升级缓慢、科技创新能力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使得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均衡性、协调性不强。
从贡献率来看,冀中南经济区的二产与三产贡献率分别为50.56%和42.11%,第三产业已基本具备赶超二产的能力,在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最优,环首都经济圈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7.59%,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但相比之下,环首都经济圈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使得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在沿海经济隆起带非国有经济所占份额较大,与其他两区域相比,其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竞争和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更强。
2.4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分布极不平衡 “十一五”期间,三大区域总人口整体变化不大,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1‰,低于河北省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6.61‰,截至2010年,三大区域总人口达2339.8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32.52%。
河北省人口密度为368人/平方公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南密北疏态势,加之北部地区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中南部地区相对偏高的生育率,使得三大区域中,冀中南经济区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达822人/平方公里,环首都经济圈人口密度最低为158人/平方公里,有限土地资源和急剧增加人口之间的矛盾使得冀中南经济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2.5 城镇化进程较快,质量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城市地区对周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吸纳农村人口人数逐渐增加,城市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三大区域平均城镇化率58.58%,相比于河北省城镇化率高出15个百分点,也高于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46.59%。三大区域中,城市化水平大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其中冀中南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化聚集效应发挥得较为充分,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环首都经济圈,村庄密度较大,农村人口多,城市的向心力作用较低,城镇化水平和宜居条件呈现明显的由东南平原向西北山区递减的趋势。
2.6 固定资产投资额快速增长,资金结构有待优化
基本建设投资是改变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发展环境的优化是吸引外资和内资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实力的提升又可以提高基本建设投资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基本建设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期间,三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以调整投资结构为主线,加快了优势主导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方向的项目投资,以新增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模式正在加快推进。2008年,随着国内外经济逐渐回暖和“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的深入展开,三大区域都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保持了对经济的有力拉动,市场投资需求旺盛。2010年,三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8086011万元,占到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05%。
3 “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趋势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以及冀中南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将是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点:
3.1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得到提高,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得到加强 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之间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预计2015年,河北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0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较2000年翻两番,达22300元左右。从区域看,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达3500亿元、2350亿元、8000亿元,GDP增长率分别保持20%、10%、14%。同时,由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与冀中南经济区在港口与岸线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区域整体协调的良好基础。
3.2 省内经济差距减小,地区内部差距仍然是总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以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河北省整体经济差异会逐渐减小,且各区域内部差异仍然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展较好的冀中南经济区将作为增长极,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或关联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沿海经济隆起带将依托地缘优势,环首都经济圈主要依托地理位置、能矿资源、劳动力和潜在市场优势,展开区域间的协调合作。
3.3 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殷实,更加追求生活质量与自我个性 随着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居民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据预测,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24300元、8200元,保持年增长率8.5%。同时,收入水平的变动将影响人们的出行习惯,从而引起客运需求结构的变动。一方面,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货运需求的增长,人们外出购物将带来客运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刺激人们出行的欲望,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休闲、探亲访友等出行消费将逐步增加,出行范围进一步扩大。
3.4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融合和布局调整加快,产业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 冀中南经济区将发挥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交通便利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围绕钢铁、化工、食品、建材、纺织服装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沿海经济隆起带将发挥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等比较优势,打造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港口和临港开发区建设,推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发展,推进重化工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建立以中心城市和港口为支撑的大流通服务体系。环首都经济圈将发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力和活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业和生态林业。
3.5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将有突破性的提升,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密度不断增强。预计201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4%,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的冀中南经济区,会进一步实现交通同环、信息共享、电力同网、金融同城,建成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将继续以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质量为重点,并有选择地发展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城等中小城市,特别是沿路、沿边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和经济活力较强的特色城镇。
3.6 更加注重环境问题,倡导低碳经济,尽快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和河流淤积严重,土地沙化与沙尘暴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污染等。“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遵循区域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证城乡发展的水源、绿色食品供应,协调流域上下游、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区域内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加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工程,以及科学合理的城乡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造林绿化工程,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预计2015年,通过社会经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在基本消除贫困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20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基本解决,区域内部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得以保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 结语
对区域协调现状的研究和分析,鼓励资源和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产业分工,寻求双赢或多赢局面。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河北省三大区域规模将不断扩大,定位更加明确,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区域的产业发展趋于专业化、规模化,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将日益紧密。
参考文献:
[1]武春光,于成学.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