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3:5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体育游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体育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所有被调查的扬州市宝应县幼儿园都达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每天1小时以上3小时以内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间,其中43%的幼儿园达到了2小时或2小时以上的体育游戏活动时间。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户外活动集中在1-2小时这个时间段内,其中公办幼儿园占55.6%,民办幼儿园占50%。
(二)宝应县幼儿园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形式
宝应县各幼儿园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有早操、户外体育活动、园内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形式有利于幼儿基本动作的形成和身体的协调发展。
(三)宝应县幼儿园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形式
目前宝应县89%的幼儿园的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是以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的,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分别占7%和3%,除以上活动形式以外的其它活动形式只占1%,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二、影响宝应县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教师方面
被调查的园长和教师认为,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幼儿安全事故的惩罚措施,影响教师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怕出安全事故。有21%的教师对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安全地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能力不强,以及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和安全教育不够。另一方面反映了仍有不少教师受传统的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对《指南》及幼儿体育的有关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没有将幼儿体育放在幼儿教育的重要位置加以重视。
(二)家长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家长在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引导及影响方面确是微乎其微。是家长自身参与体育游戏活动较少,不能给幼儿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陪同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游戏锻炼较少,对幼儿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养成不能起到显著影响。从调查数据中得知幼儿家长自身参与体育游戏运动较少,健身意识较差。
(三)幼儿园教师方面
绝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能在理论上认同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将组织与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重心侧重于让幼儿掌握基本动作与技能方面。她们在理念层面都能够重视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但在将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由观念落实到实践的过程中就有点不太重视。
三、宝应县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计划
宝应县各幼儿园应转变观念,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游戏教育,加强对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科学研究,深入地探讨儿童早期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独特性与规律性,以更科学地按照个体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进行教育,使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因地制宜,创设独具特色的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环境
宝应县各幼儿园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与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地积极创设和利用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科学划分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区,创设独具特色的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环境。避免不同区域活动的互相干扰,区域之间的界限不要太明显,有联系的区域应相对集中保证各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科学设置区域,合理投放体育游戏活动材料
为了便于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器材的投放,宝应县各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对全园的游戏活动场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可以根据发展幼儿的基本运动,对活动区域进行划分,设置钻爬区、跳跃区、平衡区、攀爬区、走跑区、投掷区、综合活动区等。
(四)促进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
以“教师发展”的理念取代“教师培训”,在“教师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幼儿教师会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幼儿体育活动的教研活动,或是会积极开展以园为本的体育游戏科研活动。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使幼儿园和家庭体育活动接轨
1.巧妙的进行情景创设
为了让幼儿进行高效的体育游戏,实现幼儿体能的发展,往往需要幼儿教师为幼儿创设某些特定的情景。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一下几种情景,提高幼儿的体育游戏热情。首先,故事情景的创设。为了激发幼儿体育游戏兴趣,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故事情景,将体能发展的目标融入到故事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里进行体育游戏,并最终达到体能发展的目标。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为5~6岁幼儿创设“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情景,将幼儿进行角色划分,通过这个活动,即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又完成了体能发展目标。其次,生活情景的创设,当幼儿的体育游戏与自身的日常生活越贴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参与度就越高。为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体能发展内容融入到与幼儿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幼儿自己发现体育游戏的存在意义,实现体能发展的生活化,进而激发幼儿的体育游戏的兴趣。
2.对体育游戏方式进行合理搭配
在为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环节的设计。其一,安排准备性热身游戏。在开展体育游戏之前,幼儿教师可以选择部分游戏对作为幼儿准备活动的代替品,比如,开展反应游戏、报数游戏,让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提高自身的兴奋度迅速进入游戏状态之中。其二,开展辅游戏。开展辅助游戏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关节和肌肉群让其系统机能为体育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有辅助的体育游戏,对幼儿进行诱导性训练。比如,进行折飞机游戏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和手臂力量;通过追赶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率,使幼儿为短跑做好准备活动。其三,开展专项练习游戏。为了激发幼儿锻炼体能的积极性,幼儿教师可以采取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改善游戏氛围,实现幼儿动作技能的强化形成娴熟的运动技能。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跳皮筋”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开展“弹球”、“抓包”锻炼幼儿的协调力。
3.对游戏规则进行设定
在开展体育游戏的时候,幼儿教师必须对游戏规则进行设定才可以达到预定的体能锻炼目标。比如,在开始体育游戏之前,幼儿教师应该对游戏的顺序、行为和材料运用进行规定;幼儿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制定体育游戏的规则,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让幼儿在自己自定规则的过程中,加强对游戏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进行体育游戏实现体能的更好发展。再比如,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进行“沙网”的制作,并且鼓励其开发各种独特的游戏玩法,让幼儿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体能的增强,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4.结语
幼儿阶段的体能训练对于幼儿的后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作为锻炼幼儿体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应该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积极配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幼儿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实现幼儿体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邹庆妤 关颖 史玉杰 单位:大庆市矿区服务事业部托幼管理中心乘风七幼
一、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二、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三、讲规则,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
四、让幼儿知道该如何使用体育器械,才能安全的活动。
五、注意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场地。
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照顾全局的能力。
幼儿自护的方法:可以采用讲解、谈话法,也可以用演示法来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教师即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包办代替,鼓励幼儿尝试自护。
【关键词】安全意识;自护能力;保健知识;遵守规则;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工作应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保护幼儿生命放在首位。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幼儿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儿童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告诉人们强国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儿。我们都知道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而保证幼儿的生命是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的身体组织大小、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而且正在迅速的增长,可塑性强,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遭到伤害,因此必须使幼儿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我的能力。体育活动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其特有的特点又决定了在活动中保护幼儿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保护和锻炼同步进行。
1.体育游戏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人在一天生活中,大部分是在运动中进行的,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身体协调能力较差,运动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幼儿,有时自己走着走着便自己跌到。而体育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让幼儿在玩中使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起来,在跑、跳、钻、爬中,让幼儿的运动器官得到锻炼,使幼儿的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我们都知道,运动的个体要与其他因素相关联的,幼儿在“动”中,势必会出现因上述原因造成的磕、碰、撞等现象,使幼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何解决这些不安全的因素,让幼儿玩的开心,又能保证其不受到生命的威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活动的玩玩、跑跑、跳跳、蹦蹦等游戏的开展和丰富的器械活动,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势必吸引幼儿,我们教师便可在其中让体育活动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加快幼儿自护能力的形成和养成。
2.如何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但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着保护,接受着照顾,经常听到家长说不许跑、不许跳,久而久之使幼儿只知道不能这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做。如中班幼儿有的不敢从小椅子上跳下来;还有一种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两种幼儿的反差很大。做为教师要想到,只有这样的幼儿往往会发生意外,因此在体育游戏活动,教师眼中要有孩子,照顾到顽皮好动的,又要鼓励胆小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首先,教师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如跑的活动要注意什么,眼睛里要有其他人。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注意些什么,在幼儿头脑中树立安全观念。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对个别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如小雨玩儿攀登架时,总喜欢从最上边往下跳,这时我提醒他:从这么高跳下来,不仅自己会摔倒,还会碰到在底下玩儿的小朋友。教师的语言提示十分重要,他们只有在教师反复的指导下才能加深记忆,知道该怎么样去参加集体活动,才能玩的开心,得到快乐。
2.2 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幼儿是体育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典型的事例可以被当做典型素材来提醒幼儿要安全的投入活动,如:捉尾巴游戏,幼儿经常会发生两名小朋友碰撞现象,一次两名小朋友碰到了一起,其中一名幼儿腿摔伤了,看见小朋友腿上流出的血,许多小朋友再也不使劲追逐,都能躲闪着玩。
幼儿观察能力较差,眼睛里经常没有他人,所以误闯误撞的事经常发生,但并没有引起幼儿的警觉,经过大龙的事件后,幼儿才知道玩时不能总自己开心,不顾他人。大龙很顽皮,在练习抛掷沙子的活动中,总是不管对方小伙伴有没有准备好,便将沙包抛给对方,结果一不小心伙伴没有接着,打在了伙伴的眼镜上,眼镜掉地上摔坏了,虽然幼儿眼睛没打伤,但大龙也害怕了,着看我和地上的眼镜不说话,此时,我没有马上批评大龙,而是等了一会,问大龙如果小朋友今天没带眼镜,沙包打在眼睛上会怎么样?大龙小声说,会打在眼睛上,看着大龙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从此以后,大龙在器械活动中再也没发生类似的事件,还经常告诉别人,不许怎么样呢。
2.3 讲规则,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 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按其活动特有的规则来约束和实施活动,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玩“狐狸捉小鸡“的游戏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告诉幼儿当狐狸来进攻时,鸡妈妈应该勇敢的迎上去,堵住狐狸,而不能害怕的带着小鸡宝宝四处逃窜,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鸡宝宝掉队、会摔伤、会被狐狸吃掉。规则交待清楚了,幼儿在这个集体游戏中就减少了碰伤、撞伤现象,幼儿投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结合,促进幼儿建立各种健康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和可行的。
2.4 让幼儿知道该如何使用体育器械,才能安全的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借助体育器械锻炼幼儿的身体发挥的功效是巨大的。首先幼儿喜欢器械,那么投入活动的力气也就大,其次,器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但是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器械所用的器材,如木质、铁质的较多,它们质硬,如:翘翘板、铁圈,有的转动起来力量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让其优点发挥起来并杜绝不足带来的危险呢?
首先,教师要告诉幼儿正确使用器械可能带来的危险。如:跳绳,当摇起来时会带动很大的力,抽在小朋友身上很疼,如果抽在脸上会出血、红肿,如果这样告诉幼儿必会让个别幼儿害怕不感玩了。不妨拿一张纸,让跳绳抽打在纸上,就会发现纸坏了,这时幼儿就会意识到我玩跳绳时要与小朋友有一段距离,防止互相抽打。
第三,教师要及时检查器械消除隐患。器械经过幼儿不断的使用不论在坚硬的成度上和结构上都会有损坏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定期检查器械,防止幼儿在玩时发生意外。如:秋千、蹦蹦床等。
其次,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在“巧过小溪”活动中,我们用木板做器械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可有一天幼儿在玩时,一名幼儿离开了自己的跑道,偏向了另一名幼儿,突然一名幼儿挪起木板时碰到身边小朋友的脸上,顿时血流了下来。事情发生后,我反思了好久:“巧过小溪”游戏,幼儿很喜欢玩,可危险性又很大,怎么办?看着手里的木板,我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将木板换成了泡沫垫子,它即轻便又安全,幼儿使用起来方便多了,幼儿投入的兴趣高涨了起来,从这件事中更可以看出,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2.5 注意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场地。
第一,剧烈活动避免在大型玩具人多地点开展。如:小金鱼游戏,要四散跑才不能被渔人捉住,这时避免与玩类似游戏活动的班级在一起玩儿。或者是给幼儿画出圈,不许跑出圈。如:进行平衡木练习,可以选择靠边操场缘的地方,防止其他幼儿的冲撞。
2.6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照顾全局的能力。首先在体育活动中根据游戏分配人数,减少不利因素的产生。如:占圈游戏就是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人数越多
碰撞机会就越多,幼儿只想得到圈,那么他考虑别人的时候就少了。因此圈数一组不能超过五个。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情绪或高涨或低沉,都是教师应该注意到的,如进行投掷方面的游戏、跑跳类的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对个别幼儿留心观察,或是给他降温进行冷处理,让幼儿休息一会儿,或者是让他当老师指导小朋友玩,这样即不伤害幼儿又让他从激动的情绪中安静下来,再投入活动,而胆小的幼儿虽然不能主动挑起事端,但往往他们是被害者,所以教师也不能放之不理,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活动。
3.幼儿自护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差异原则
幼儿体育运动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幼儿体育游戏则集运动、趣味、合作、交往、智力等元素的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表明,幼儿体育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体育游戏备受教育者和家长的厚爱与关注。在幼儿体育游戏普遍开展起来的同时,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差异原则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差别原则源自教育理论中的因材施教理念,是指教育活动要按照教育对象的具体状况,采取适宜教育对象特点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在幼儿体育游戏中融入差异原则,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展现,将幼儿体育游戏发挥更加出色的育人功能。为此,本文试图对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差异原则作出初步探析。
一、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差异原则
幼儿体育游戏,是体育与游戏的相互融合。而体育与游戏需要面对不同的主体,依据主体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体育运动与游戏类别。因此,根据体育游戏类别与游戏主体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特质等,采取适宜游戏主体的体育游戏项目。于是,针对不同的幼儿,差异原则又可具体细分为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兴趣差异、特质差异等基本的差异准则。差异原则其实以各种方式体现出来,譬如,蔡细细指出,层次性原则是幼儿体育游戏创作与设计原则之一。实施层次性原则关键在于正确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并充分了解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1)应通过学习《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掌握3-6岁不同年龄阶段幼儿体育游戏的目的,以及与目的相适应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2)通过组织活动,观察并了解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观察结果设计出动作难易程度和运动负荷程度上都具有层次性的体育游戏内容,使游戏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1]这种既根据理论总结、又依据实际情况特点而进行的差异原则应用,既科学又合理。
年龄差异。幼儿体育运动,首先要根据年龄段进行适宜的划分。幼儿成长发育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呈现明显的发展变化。小班、中班、大班的划分,也为选择相应年龄阶段的体育游戏做好了准备。在教育实践上,选择适合不同班级的体育游戏对实现体育游戏的目标非常重要。
性别差异。男女之间的差别,在幼儿身上已经出现。在体育游戏中,小男生与小女生虽然可以互换角色,但是幼儿教师与其他小朋友对男生、女生的评价,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期待。于是,体育游戏本身开始按男女性别的不同而开始分化
特质差异。理论与实践表明,每个人的身心特质存在着先天与后天的不同。譬如,有的小朋友性格比较活泼、开朗,有的则比较孤僻、封闭。不可否认,人的不同特质无所谓好坏,都可以成为某种潜能,但毕竟需要一定的时机和环境来开发与利用。幼儿教师要根据小朋友们的特质开展适宜他们成长的体育游戏。
二、幼儿体育游戏中差异原则的具体应用
在幼儿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幼儿体育游戏在内,差异原则其实已经存在并实行。只是,这种差异原则还没有在理论上加以系统总结、在应用上没有被充分重视。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具体应用差异原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体育游戏项目的选择。
根据各年龄幼儿的体力、智力、接受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兴趣来选择游戏。小班幼儿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角色小,情节简单,主角由教师担任为好,可以起主导作用。适合小班的体育游戏,可能就不再适合中班。譬如,小班游戏“走、走、走”中学习各种动物的走法,小兔走路蹦蹦跳跳;小鸭走路摇呀摇。这个游戏,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生动有趣,孩子易学。[2]为了适应幼儿爱玩的特点,在体育游戏中,应该根据年龄选择那些他们能玩、爱玩的游戏,在游戏内容、游戏难度、角色扮演等方面有所区别。中班幼儿学会以的动作增多,协调性有明显的提高,喜欢竞赛,关心胜负。大班除动作难度增加、活动方式复杂多样外,智力要求高,喜欢智力竞赛性质游戏。
(二)体育游戏过程的调控。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不能任其玩耍。教师不但是监督员,而且是指导员,全程调控幼儿体育游戏整个过程。在教师做出游戏讲解和动作示范之后,带领小朋友们开展游戏。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出现磨擦与冲突。面对这类问题,教师的协调、管理与控制能力非常重要。总之,根据小朋友们自身的特质区别对待,使孩子们获得智力、情商、体能、心理、人格等全面的发展。当然,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的这种调控,是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的。凡是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计划、准备活动的部分,要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自身成为游戏的主体。教师始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示范者与支持者。
(三)体育游戏结果的反馈。
每当一场体育游戏结束,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游戏中做出调整和反馈。体育游戏为了使每个幼儿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变化与调整。这就增加了幼儿教师的教学难度,对幼儿教师工作提高了要求。
三、应用差异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差异原则不是否认合作原则。幼儿体育游戏一般都是合作游戏,一个成功的体育游戏,肯定是一个差异原则与合作原则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游戏。其次,差异性并不否认共性。强调差异性并不是否认共性,而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关照差异性,使幼儿获得适合其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学习过程。在思想、理论上把握差异性与共性的关系,是幼儿教师成功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前提。
最后,强调差异原则,绝不是为了优胜劣汰,而是为了每个幼儿平等、自由地健康成长。差异原则的实质,是传统因材施教,是为具有不同特质的幼儿共同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能够正确理解与应用差异原则,促进每个幼儿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关键字】幼儿 体育游戏 有效实施
体育游戏是将走、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串成一个具有一定的情节和比赛因素的活动,是综合了运动、游戏、指导三个要素的身体练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体育游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熟悉和反复训练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形式,发展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能有效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以及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一、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更能吸引幼儿的参与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性,直观感知为主的。他们往往喜欢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且容易被理解的事物。因此,在体育游戏中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些情节和角色符合他们心理的体育游戏,并且要具有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如:小班游戏“小刺猬运果子”,幼儿带着小刺猬的头饰,围着“果园”(太阳伞)练习“手膝着地爬”和“侧滚翻”,练好本领后再去运果子。通过头饰的佩戴,情景的创设,使枯燥乏味的体育游戏有了质的变化,变得童趣、好玩,受到幼儿的喜爱。幼儿往往会被游戏吸引,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因此,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我们的体育游戏会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二、分层次的体育游戏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分别指出了3~4岁、4~5岁、5~6岁幼儿在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具体情况及特点,为其制定符合其年龄层次的体育游戏。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是以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等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但是各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程度又各不相同,因此,在游戏中他们所能完成的“任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要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理解能力和需要为依据,为其制定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系列游戏,让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内容层次,这两者保持一致的步调,,慢慢的形成一套科学的体育游戏系列。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机械、枯燥的动作练习和无限的重复,尽量选择创设有情节、有角色并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能力。
小班幼儿我们可以为其创设一些模仿性的体育游戏,如体育游戏“兔宝宝真能干”,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模仿小兔跳的动作,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的技能,让幼儿通过模仿各种动作,达到发展动作技能的目的。此外还有“小老鼠偷油吃”、“猫和蝴蝶”等,这类体育游戏通常会伴有音乐和儿歌,氛围温馨、愉快,又富有情境,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
到了中班幼儿开始注意游戏的结果,也开始初步形成了比赛意识,从而对竞争性的游戏更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可以互相比赛、能分出胜负结果的游戏,我们可以开展“传球接力赛”“插红旗”、“小马运粮”、“蝴蝶和小猫”、“鱼和虾”等游戏。
大班段的幼儿在动作技能方面要求更高,如:“老鹰捉小鸡”、“小青蛙捉害虫”等游戏,在躲闪时要迅速、转身、设法避开不被抓到,同时还要注意不撞到同伴。这种游戏对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敏性作用较大,更适合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的要求,适合大班段的幼儿。此外大班幼儿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勇敢、顽强、不怕困难、果断、诚实等良好的品质,我们可以安排“接力跑”、“盖高楼”、“滚轮胎”等游戏。
(二)具有科学的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要明确体育游戏的目标,如:“猫和蝴蝶”的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四散追逐跑的能力,发展幼儿手脚及身体的协调性,又可以培养幼儿的灵活反应能力;“踩高跷”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其次,游戏开始前,应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简单的律动,刺激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运动细胞,为开展游戏做好准备;组织游戏时可以根据游戏的内容,全体幼儿同时进行、分成几个小组同时或轮流进行。最后,教师在讲解示范时应站在所有幼儿都能看到的位置上,让幼儿尽可能地背对着太阳站。小班讲解示范时,一般要边示范,边讲解。
(三)建立合理的游戏规则
规则在体育游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什么样的体育游戏,有了规则,游戏才能更顺利的开展和实施。因此,规则意识是每个幼儿都必须遵循的。合理的游戏规则能指引幼儿完成游戏。帮助幼儿学会等待,提高自控能力,合作能力及交往能力。增强团队的意识和凝聚力。
(四)创设安全健康的游戏活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和习惯。”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因此,体育游戏的内容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安全的。
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要保证孩子们每天2小时的活动时间,在场地的限制、活动器械的缺乏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多花一分心思、多动一点脑筋,孩子们的游戏就会多一些趣味,他们脸上的笑容也会更加的灿烂的,让我们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行动吧!
【参考文献】
[1]刘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设计
一、前言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就应有必要的、足够的反映,其次,现阶段的幼儿体育课程教育需要注入新的思想,将民俗传统节日融入幼儿体育课程,能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无论是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是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课题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中国知网网站进行查询获取相关文献资料,针对相关民俗体育、体育游戏、幼儿体育课程等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概念并进行分析设计。
三、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的相关概念界定
从民俗游戏的概念中学者们大多强调其传承性、自发性和民间性。而体育游戏概念则更多强调它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如罗红辉在民间体育游戏运用与指导策略中指出:民间体育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人们带来了的欢乐。民俗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之一,它的种类繁多,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具有生动的趣味性、明显的竞争性等特点,可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机能的增强。民俗体育游戏随着时代变迁,不同学者所持的态度和观点也不尽相同。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好伴H,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加以重视。宗殉学者民间体育游戏认为:所需材料简单,内容易学,种类丰富,玩法多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显而易见,应该让幼儿多玩些民间体育游戏。所以,本文中的民俗体育游戏指的是:由民间创编、组织、流传的,具有不同区域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的特性和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作用的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身体素质,但是幼儿体育课程不尽相同。本文中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是指基于民俗传统节日下,运用相关节日的体育游戏,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和加强幼儿对传统民俗文化认识为主要目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相关解读
(一)课程结构
1.课程基本理论依据
课程的理论依据包括政策性依据和学术性依据。作为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教育大纲,包括教育任务与目标、教育原则、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与指标。其次,基于民俗传统节日下的幼儿体育课程,在《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需要满足幼儿身心l展要求。
2.课程的基本框架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等体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认识自己身体结构的功能,学习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和安全技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和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幼儿心理健康。基于民俗传统节日下幼儿的幼儿体育课程分为两点:了解民俗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运动水平。
课程内容:
显性内容是指幼儿园日常体育活动,隐性内容则包括物质化内容及精神化内容,如环境创设、作息时间、师生关系、良好氛围、家园合作等。基于民俗传统节日下的幼儿体育课程显性内容是指结合传统节日相关体育游戏创建;隐形内容是指课堂环境创设(传统节日文化)、课堂师生互动交流。
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主要指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常规的组织形式是将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教学方法则包括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在幼儿体育教育中一般采用个别化教学、小组化教学和集体教学等形式。基于民俗传统节日下的幼儿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方法,以传统节日下的游戏作为课程导入,加以民俗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相关传统文化;教学手段会采取小班教学,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课程评价:
幼儿体育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对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价。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幼儿的身体形态和结构的生长发育水平,幼儿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状态的适应能力以及个性的健康形成。评价资源来源于多个方面。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课程的有效性。课程评价的手段中,一类是以测量为基础的评价。此类评价以严格测量获取实证资料为目的;另一类评价以思辨和逻辑推论为基础,通过更高理论层次上的严密分析和论证,揭示课程的意义,说明课程的价值。现代课程的评价一般讲究两者的有效结合。所以,本研究中的评价手段主要是通过测量评价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通过课程评价幼儿对民俗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三)课程原则
1.节日性
本文研究内容是基于传统文化节日下进行的,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本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在课程设置的原则上需要体现“节日性”这一原则。
2.科学性
课程创建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转变传统体育观念,强调体育意识;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本文研究中课程设置同样需要满足这两个基本要求,满足科学性要求。
3.游戏性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本文研究中结合传统节日相关的民俗体育游戏,游戏性原则无疑是幼儿体育课程中需要贯彻的主要原则。
4.适宜性
幼儿教育阶段的儿童,由于年龄的特征,其心肺功能、肌肉、骨骼等身体机能还处在发展中的阶段。每个地区、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是不同的,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可进行相应的难易程度调整,使活动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五、幼儿民俗体育游戏课程设计
(一)以端午节日风俗“赛龙舟”为例的课程设置
节日风俗:赛龙舟。
游蛎称:旱地龙。
游戏道具:竹竿若干。
游戏场地:室外。
游戏强度:较高。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爆发力、速度能力等。
(二)课程导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等地。
游戏内容:
1.将班级幼儿进行分组,6-8人每组,所有小组队员都蹲下,排成一列,所有孩子蹲下,后面的队员拉着前面的队员的衣服。给所有幼儿准备时间,游戏开始时,需要听从教师口令,只可以蹲着向前行走。完成15米赛道,根据时间的长短作为胜负方式,时间短者为获胜方。
游戏规则:(1)每组幼儿以最后一人完成赛道结束比赛;(2)比赛过程中队伍不可松动,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队伍松动,一次加时2秒。
2.将幼儿进行分组,分组6-8人,每组幼儿两根竹竿,每组幼儿下蹲,需要用手握住两根竹竿,置于队伍的两端,设置15米赛道,每组需要配合手持竹竿移动,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为获胜方。
游戏规则:(1)游戏过程中所有幼儿的手不可以离开竹竿,如有松动,一次加时2秒;(2)需要全部幼儿到达终点,计时结束。
注意事项:比赛过程中需要听教练员的口令进行;观察比赛情况,注意竹竿的使用,避免意外发生。
六、小结
对于端午节节日风俗“赛龙舟”而言,设置幼儿体育游戏课程,首先对整个游戏过程的概化,例如所需道具、场地、教学目标等,在课程开始之前,以故事讲述节日习俗的来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了解节日文化;其次,围绕节日风俗这一中心,以“赛龙舟”为例,以民俗体育为基础,设计民俗体育游戏课程,课程设置满足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目标和原则,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游戏中的故事化、娱乐化等。最后,对于课程的实施,需要注意对规则和现场的把控,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增加幼儿与幼儿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民俗体育游戏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若光,刘F航. 我国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24-28
[3]涂传飞,陈志丹,严伟.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8:24-31+51.
[4]陈红新,刘小平.也谈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 2008(4):8-10.
[5]罗红辉.民间体育游戏运用与指导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关键词:农村;亲子体育游戏;幼儿园
学前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阶段正处在人体形态、机能的最初生长发育阶段,为使幼儿更健康地生长发育,并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此时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保健,还需要积极地开展以身体锻炼为手段的各种体育活动。多项体育科学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增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为幼儿终身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农村幼儿园,虽然留守的幼儿较多,但是随着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监护者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农村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是可以进行不断探索的。
一、培训引导变观念
幼儿园的工作想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必须让家长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在农村幼儿园,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对于体育运动,因为缺乏相关的体育知识,并不引起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必须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首先各班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进行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重要性的知识培训,从年轻的父母入手,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将学校的想法做法传达给在家留守的老人,获得老人们的认可。幼儿园再结合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利用专门的板块,单独进行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重要性的集中培训讲解,可以根据指南的建议,让幼儿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幼儿平衡机能的发展;通过锻炼增强幼儿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力量等方面引导家长确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接着从亲子体育活动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家庭成员间良好感情基础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让家长转变原有的对幼儿体育活动不重视,对参与亲子体育游戏活动无所谓的态度,通过培训让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集中开展显乐趣
观念的转变是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前提,必须要让家长们亲身感受到幼儿园亲子体育游戏的乐趣,才能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源动力。我园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共同体验亲子体育游戏的乐趣。在半日开放活动中,家长们除了能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的情况外,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教师创编的亲子体育游戏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如何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如何在游戏中感受乐趣。如小班给家长化妆:老师用即时贴剪成眉毛和红脸蛋发给每个小朋友,家长在两米开外站成一排,幼儿跑步到自己家长的跟前,家长撕掉胶纸递给孩子,孩子给家长贴眉毛、红脸蛋,游戏可反过来进行,幼儿不动,家长跑过来将自己身上的眉毛、红脸蛋又贴到孩子身上,如此反复,趣味无穷。在亲子运动会上,大班开展穿大鞋比赛,家长与小朋友10米相对而站,首先,小朋友从对面跑到家长的身前,脱下家长的鞋子,然后穿着家长的鞋跑过去再跑回家长身边。在半日活动和运动会中,我们都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场地情况和本班家长的年龄情况设计亲子体育游戏,作为农村幼儿园只是在游戏的强度上,考虑到老年人较多,强度一定要适宜,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家长的参与,才能由衷地获得家长的认同。
三、家里体验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幼儿教育作为孩子走进校园的第一站,在农村也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作为幼儿园,我们要为家长的教育搭建平台,亲子体育游戏活动以亲情为根基,是一种横向的、对等的玩伴关系,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其情感性和教育性的两个特点,高度概括了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价值。幼儿园在搭建平台时,首先应该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家长自己收集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来自网络,也可以是自己童年时玩过的游戏,在班级群里交流、共享。其次,老师利用班级群,自己在家示范录制几种亲子游戏,如:猴子摘桃,幼儿悬挂在家长的脖子上,练习了幼儿四肢的力量;抬轿子,宝宝躺在床单上,父母各拽住两角使宝宝犹如乘坐轿子荡来荡去,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小蚂蚁搬家,全家扮演小蚂蚁,用家里的物品作为道具,在床上围成一圈,幼儿背着东西,爬到相邻的那只“蚂蚁”旁,然后将背上的东西交个那只“蚂蚁”,这样进行循环接力,锻炼宝宝的爬行能力。这些亲子游戏,以趣味性,游戏性为主,而且为家长提供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价值得到真正彰显!总之,学前期是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运动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作为农村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家园联系等方面受到诸多影响,但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情怀,一种努力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情怀,就让我们将体育游戏和亲子游戏相互促进结合,并且对亲子体育游戏活动进行合适的指导,这样才能为实现家园共育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1).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模式;探索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各阶段有各自特点。学前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此时身体各项机能还保持在相对幼弱阶段,但是身体各项指标是呈积极向上态势,所以,此阶段良好的健康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将来积极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1户外体育游戏对儿童成长的积极意义
体育对于人生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样,学前体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完善合理的体育活动将加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推动身体各指标良好发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运动方式,加强身体部位协调性,提升幼儿活力,并且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游戏乐趣,锻炼幼儿适应环境能力,提升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观[1]。
2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预想以及策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更多的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幼儿园的办学方针也逐渐向儿童健康方向转变,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儿童优良习惯”为核心。在总结原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型户外体育游戏理念,“户外大畅游”作为游戏体育的表现形式,将三个方面化为整体。首先开办体育游戏教学课堂,一周两节课,然后举办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天为单位,最后举办大型活动———“户外大畅游”,以周为单位,凸显举办主题,面向全部师生,活动体现全面性。举办活动次数也可以具体分析,并非一定拘泥以上要求。
2.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儿童学习基础体育动作,学习时间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据情况而定,为体育游戏活动奠定基础。幼儿园总结一套基础运动动作,并为儿童提供具体情境,促使儿童反复练习基础动作,提升儿童运动水平,推动儿童活动向科学方向发展。
2.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幼儿园完善相关运动器材设备,并利用器材举办相关体育活动,保证儿童活动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科学划分体育器材,按学习方向规定区域,譬如走、跑、跳、投等相关本领,因材施教,了解掌握儿童短板,以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时,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儿童活动区域。儿童活动区域与自身短板吻合,能最大程度发挥游戏体育的作用[2]。
2.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户外大畅游”是一种新型体育游戏活动,是对已有体育游戏活动的创新,总体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环节设置趋于综合化。举办次数大致以周为单位,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每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两次,由于此活动面向全园,需要按年级划分组别参与。活动举办地点需要宽阔场地,例如操场、草地等,儿童训练项目需要设计合理,教师模拟有关情境,并适当结合运动设备器材,针对儿童不同问题提供不同运动项目,引导儿童参加合适体育游戏项目,寓教于乐,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儿童不足之处,并时刻让儿童体验到体育游戏的乐趣所在,展示自身学习本领,提升儿童自信[3]。
3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实践与摸索
3.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一部分是探索研究原有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弊端,例如以下情况:(1)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标准是相关教学,并不是遵循儿童自身规律,从而导致体育活动安排不科学。(2)体育游戏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可行性、顺序性、连贯性。(3)错误理解体育游戏教学,将教学活动侧重于游戏方面,加之教师的不合理引导,从而使教学活动失去体育意义。另一部分是对儿童体育游戏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不断修正发展方向。举例说明,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区别安排,合理定制专属活动目标,安排适合各自年龄段的教学活动。按照儿童身体素质划分,以促进全面发展为核心,针对儿童各自短板,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不同基础体育动作上,如走、跑、跳、投等等,创新学习方法,形成系统化锻炼方式,让教师熟悉掌握各个基础动作课程,促进全体儿童平衡发展。体育教师聘请专业人员,并且由于女教师的局限性,可以安排青年男性担任体育教师,但需要保证专业性[4]。
3.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会定期举办有关户外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将较多注意力放在学生安全方面,其他则会关注较少,譬如体育活动是否有序进行,儿童运动量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身体发展需要。教师在儿童活动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并非如此,某些教师不了解体育活动的核心理念,随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制定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甚至体育活动直接与儿童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规律脱离,最终导致体育活动作用的丧失。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有关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基础内容;带领教师参加实地学习,分析体育游戏活动成功举办因素,并总结经验等等。
3.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随着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摸索研究出一种新型活动———“户外大畅游”,“户外大畅游”是包含自由性、创新性、乐趣性、连贯性的新型体育游戏活动。由于此活动展开不久,我们需要对其各方面进行探索实验,譬如,活动细节(活动进程、背景配乐、活动目标等)、具体体育游戏活动策划、教师与家长在各个环节担负的责任,如何提供自身帮助等等。首先,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前期准备主要指热身,由于季节不同,对于热身时长则不同要求,夏季需要10分钟,冬季因为气温较低,则增加5分钟。前期热身工作能够提高活动参与者积极性,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师生、家长跟随专业人员,慢跑或者做热身运动。然后,使用5分钟大致介绍活动环节,让儿童对活动项目的参与方法有所了解,熟悉体育游戏活动项目展开地点。介绍环节主要由专业人员主持,并且可以让儿童与家长示范;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提升活动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其次,由于此活动具有自由性,儿童在进入活动场地后,可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符合自身的运动设施,独立学习并掌握活动参与方法,相互间不断交流联系,积极参与游戏过程,从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在此环节,教师以及家长,主要职责是守候一旁,提供安全保护的功能,适当的引导儿童进行活动[5]。最后,做好体育游戏运动后的休息工作,休息环节大致10分钟左右。体育游戏活动会使儿童身体疲惫,休息环节主要为了调整儿童身体指标,降低儿童因运动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高涨心情。与前期准备工作一致,休息放松需要全部人员参与,并且有序整理体育游戏器材,做好活动收尾工作。在整个过程,背景音乐最好合理衔接,为活动环节做好提示作用,让活动参与者清晰活动进程。
4结语
长期的探索研究,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方面成效显著。科学完善的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不仅提升儿童的身体机能,还培养儿童正确的体育观,对于以后成长影响较大。但是新型体育游戏模式仍存在较多弊端,需要我们不断革新发展,不断推进“三维一体”工作进度,不断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水平,培养儿童良好的健康习惯,科学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李明灯.户外体育游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7(01):158.
[2]韩冬丽.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和应用[J].好家长,2015(43):47.
[3]郝香茹.对大班体育游戏“小猴摘桃子”的记录与反思[J].山西教育(幼教),2017(01):88.
[4]宋雨颖.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游戏的介入时机研究[J].考试周刊,2017(02):156.
【关键词】游戏条件 角色扮演 个体差异 安全教育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增强幼儿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走、跑、跳、钻、爬、攀登等技能的有效活动。那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开展好此项活动呢?对此我也进行了一些探究。
1.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戏条件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首先,根据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例如:滑梯、迷迷转、秋千、投篮、钻山洞、转椅等……同时我们还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用小饮料瓶制作拉力器,可玩《扯大锯、拉大锯》的游戏,用可乐瓶制作"大鱼",玩《大鱼吃小鱼》的游戏;用八宝粥瓶子做成"竹筒",玩《踩竹筒》的游戏等,孩子们每天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活动器械,自由玩耍。此外,在自制"器械"的过程中,孩子们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总之,丰富的游戏材料为开展体育游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 角色扮演,增加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开展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有时也在户外穿行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角色游戏、智力游戏等。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如:体育游戏《龟兔赛跑》,在活动前特别注意孩子的准备活动,然后要给孩子们化妆--戴上可爱的头饰,另外给兔子戴上白手套,给乌龟背上贴一个塑料袋当"龟背"。"终点"和"领奖台"用小椅子摆成,途中用拱门设两个"门",让"乌龟"练习钻的动作。设置两个路障,让"兔子"练习跳的动作。把孩子分成四组,这样就缩短了孩子等待的时间。孩子也很感兴趣,都争抢着交换角色比赛,连平时体弱的孩子也不示弱。活动中,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的特点,控制和调节活动量。活动量较大时,老师穿插分发奖牌,让孩子休息一会。整个游戏中,孩子对活动形式、过程感兴趣。通过游戏有助于孩子形成顽强、自信的品质及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
3. 游戏中关注个体差异,做孩子的引导者和游戏伙伴
教师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
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自己也加入了游戏队伍,玩得不亦乐乎。又如,在《摘果子》的游戏中,我们有意识安排不同高度的果子,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摘果子"。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4. 教师不仅是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看护者,更是幼儿游戏的伙伴
过去,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只是充当了组织者和看护者。游戏开始,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户外玩具与器械的玩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游戏进行中,教师则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安全及其遵守规则的情况。
现在我认识到,教师仅仅充当组织者和看护者是不够的,还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成为参与者,因为幼儿非常欢迎老师这个大朋友参加游戏。如,玩游戏《老狼几点了》,游戏的玩法是一个幼儿当老狼在前面走,其他幼儿跟在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一点了"。幼儿再问,"老狼"再回答,直到"老狼"回答:"现在10点了,天黑了,小朋友们都睡觉了,我去捉几个小朋友来吃"。说完回过头来就去捉小朋友,小朋友们撒腿就跑。刚学这个游戏时,老师先扮演"大灰狼",等游戏熟悉这个游戏的玩法,老师就变成了游戏的参与者,和小朋友一起跟着大灰狼,站在队伍里,当大灰狼来捉的时候,老师也"吓"得东躲。
5. 选择幼儿喜爱地游戏内容
选择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游戏内容是实现体育目标的有力保证。我们在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户外体育游戏必须贯彻灵巧性原则。幼儿的走、跑、跳、投、爬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形,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动作的整体形态还显得较为笨拙。通过设有灵巧训练内容和制约机制的体育游戏,提高了幼儿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使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逐步朝着准确、协调、熟练的方向转化。如:"老鹰抓小鸡"游戏中幼儿的集体躲闪动作。还有用拍皮球行进计时赛,用球拍端乒乓球过独木桥等,都是有益于发展幼儿精确能力、协调能力的游戏内容。
(2)户外体育活动还要体现智慧性原则。体育活动过程要能够让幼儿有机会闪现出智慧的亮点。在较大型的体育游戏中,都存在一个怎样完成游戏才能做到多、快、好、省以及提高游戏的成功率和取胜率的问题。我们故意给幼儿留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游戏。"好玩"则 是促使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同样是 "钻山洞"、"跨障碍"、"走石路",就有不同的"钻""跨"和"走"法。
(3)户外体育活动还要有坚持教育性原则。一个好的体育活动或者说一个能较好地体现教育性原则的体育活动应该既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为此,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我们教师有意识地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或产生失落感)的同时又能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强大,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等等,以利于互助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6. 加强户外体育游戏的安全教育,引导幼儿自我保护
【关键词】体育游戏;创造力;情境;兴趣;一物多玩;评价
新世纪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创造力素质是个人得以终身发展的保证,而只有终身发展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并能满足幼儿身心的需要。体育游戏是激发引导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手段,是富有极大兴趣而易使人入迷的一项活动,因此它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占有重要地位,是完成幼儿园体育活动三项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在家庭和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既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学会和提高幼儿从事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又能发展智力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根据多年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我觉得体育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幼儿的学习过程依赖的是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及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幼儿只有对自己需要的或喜爱的活动感兴趣,才可能主动参与。而在体育游戏中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快速地进入活动状态,通过活动中投入专注的操作,获得经验的成长。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故事、游戏、音乐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例如,为了锻炼小班幼儿单脚连续跳的动作技能,教师在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的准备阶段,以青蛙妈妈的身份出现,小朋友则扮演小蝌蚪,并创设出有趣的故事情境:“孩子们,春天小池塘里的冰融化了,跟妈妈一起到小池塘去游泳吧!”“噢,太棒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参与活动的兴趣一下高涨起来。青蛙妈妈接着引导:“大脑袋、细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泳的呢?”“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两条腿的小蝌蚪会怎么游泳呢?”“又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终于小蝌蚪长成小青蛙了,四条腿的小青蛙会怎么游泳呢?”欢快的音乐响起时,只见孩子们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弯腰踢腿,时而左跳右跳……他们好像真的徜徉在春天的小池塘里,真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小蝌蚪,尽情地表演小蝌蚪在水中的各种动作。相信这样的活动导入环节,既能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力,为后面开展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创新探索
器械材料是体育游戏中的一个基本元素,也是体育游戏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引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与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一物多玩的目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想象、创造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而且这种活动比较自由、形式、方法相对比较灵活。然而,为了让幼儿能够创造性地活动,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游戏中如果碰到一种新的游戏材料,教师不是急于告诉幼儿如何去玩,而是先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去感受材料的特点,探索该材料的多种玩法。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幼儿,保证随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大班体育游戏《有趣的花碟》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玩法,并找了几组幼儿进行示范,由于缺乏充分的探索,能想到的玩法自然会比较少,而且也会使部分幼儿仿照前面几组幼儿的玩法。不然想象,这样的安排是无法达成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的。因此,我认为可以先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在孩子们想出多种有趣的玩法后,让他们在亲身探索的基础上交流、分享自己的玩法,接着再由老师分享自己的玩法,由于教师的玩法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新奇,同时又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不仅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更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热情和分享欲望。
三、游戏讲评,促进幼儿发展
以往组织戏活动讲评是教师在领导游戏中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与幼儿共同评价中,力求将在与幼儿谈话中捕捉到的信息有意识地供大家分享、体验,提高某种认识,引发对某个游戏的新构想,以实现其教育的职能。但是不能以此评判幼儿的游戏进行得“好”与“不好”。因为,游戏是幼儿主体性活动,孩子们的想法并非仅仅通过教师观察就可以预料的。幼儿在游戏中常常沉浸在真实与想象的混合世界里,教师很难判断和揣摩幼儿的心理状况和生动丰富的游戏体验。如果只观其表面就对幼儿游戏进行简单的讲评,势必造成讲评的偏差。有时甚至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教师对游戏模式的定向,不利于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因此,对幼儿来说,只要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之中,就应当判断为他们在很好地游戏。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纠正这样一个错误认识,即与众不同的游戏方式才是创造。实际上创造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与众不同的创造;另一种是自己没有做过的(但并不代表别人没有做过)、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创造。对幼儿来说,后者对幼儿个体的发展更具重要意义。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就开展游戏情况进行讨论,帮助幼儿整理游戏中零散的经验,修正错误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讲评时,教师要以赏识的态度,对幼儿的创新进行肯定,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创造活动的兴趣。要鼓励幼儿将自己在游戏中的创新表现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共享。最后,鼓励幼儿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游戏的讲评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戏计划的依据。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而且有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通过实践证明,在幼儿阶段,孩子极少受既定观念和思维定势的约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敢于尝试探索。因此,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梳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情境,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思维特点和生理特征,让幼儿从模仿到创造,启发想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而且还能协助他们更好地拓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查士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成才之路》,2012年第11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 幼儿 社会性发展 影响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事、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社会行为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或集体有利的、建设性的行为,如关心、帮助、分享、合作、安慰等;消极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或集体具有侵犯的、破坏性的行为,如推打、抢夺、骂人、嘲讽等[1]。
所谓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与人交往,在团体中与别人一起游戏,彼此尊重、分享、遵守规则和纪律等能力的发展[2]。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观察自己、了解他人;有利于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或不足;有利于促进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会与人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交往。
蒙台梭利曾说:“儿童对活动的需要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我们给他们这个活动场地,我们将会看到,这些从来不能满足的使人苦恼的小孩在转变为愉快的工作者,出名的破坏者变成了他周围器物的最热心的保护着……”[3]
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内容、种类与玩法,受到社会历史的、地理的、习俗的、文化的、道德的影响。因此,游戏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4]。游戏对于儿童而言: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能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它也能让幼儿从好奇、好重复、好探索活动中得到满足。
体育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手段,它在内容、形式、作用以及参加对象上都具有综合性。这里所谈的体育游戏,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行为的体育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织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3-6岁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由各种基本的动作组成,有严格的规则,有明确的结果,是以发展幼儿身心为目的的一种锻炼活动。它内容丰富有趣,形式活泼多样,易于激发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成年人来说,游戏只是他们的娱乐需要,对学前儿童来说,游戏则是他们的主要(或基本)活动,对他们具有特殊的价值。学前儿童是在做游戏的生活中发展成长的。幼儿体育游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呈现主动活动参与状态,幼儿的主动性、活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励幼儿的兴趣和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来变化:
一、有利于幼儿角色的转化
在幼儿上幼儿园以前,他们是家庭中的太阳,家中所有成员都围绕他们转,他们的玩伴除了他们自己就是家庭成员,有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倾向,同伴的意识很弱;在他们进入幼儿园以后,通过一些体育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的开展,通过在游戏中所担任的模拟角色,在他们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渐明白角色游戏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虽然不具有现实意义),角色游戏来源于社会生活,它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得到强化,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及社会积极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展,为他们完成从游戏角色到现实角色过渡提供支持。如:体育游戏中的“老鹰抓小鸡”、“大渔网”、“乌鸦乌龟”、“抓坏蛋”、“猎人打狐狸”等就有一些现实角色的影子。
二、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就像一个小社会,他们在进入幼儿园以后,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在体育游戏的开展中,很多游戏需要集体的团队配合,如:各种形式的接力赛、班集体幼儿操、火车赛跑、拔河等,这些游戏在自己参与的同时,还会有为别人喝彩、加油的行为,随着这些游戏的不断开展,教师对幼儿的每次教育,都会不断对幼儿形成刺激,这样就会慢慢地在他们头脑中建立起团队集体的意识,就会知道自己也是这个团队集体中的一员,知道如何为这个团队、集体做些什么了。他们的社会性积极行为才会得以巩固。这也与阿瑟等人的研究相吻合,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合作性游戏中,儿童的合作行为增多,攻击行为就会减少。
三、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很多体育游戏的开展需要同伴之间的协作、团结、配合,而在这种协作、团结、配合的过程中,幼儿就会渐渐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帮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渐渐明白与别人良好的相处,会有助于游戏顺利的完成。有人研究表明:幼儿同伴的合作行为大多发生在游戏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集中在了游戏活动中。如:一起玩、一起搬、两人三足、围方阵、合作搭积木等游戏。
四、有利于幼儿竞争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既然是体育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除有趣味性外,还有一定的竞争性,因为有很多游戏要分出胜负,如:各种接力赛、扔沙包、两人三足等,这些游戏完成后,幼儿就会渐渐形成竞争的意识,同时再给负的一方一点惩罚,如:表演节目、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从另外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刺激。
五、有利于幼儿遵守规则,形成服务集体的意识
任何体育游戏都是有一定规则条件的,虽然有些自由游戏教师对学生可不做过度要求,但教师在做游戏以前有责任和义务告诉幼儿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告知他们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在规则容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都是合理的,一旦超出了规则范围,是不合理甚至是不对的,有时违反了规则还会受到一些惩罚。如:玩滑滑梯时,应按秩序轮流进行,不能插队,更不能推搡,如果不按要求进行,教师可以让这些幼儿停止这个游戏,等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才可以归队。这就为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打下一定基础,也为他们在其他场合遵守社会规则提供了引导作用。
六、有利于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情感
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因为体育游戏是在轻松、愉悦的心态和和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具有趣味性(幼儿是天生的“兴趣主义者”),可以带来运动的;特别是一些器械游戏、有角色的体育游戏等,更能刺激幼儿快乐、兴奋等良好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时候,就会让他们产生愉快、活泼、开朗、积极的良好心理,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
七、有利于满足幼儿好奇、探索的愿望
无论是集体游戏还是个人游戏,许多体育游戏的结果都存在不确定、不可知性,如:“搭积木”、“石头、剪子、布”,这就使得幼儿在参与游戏时充满探索、探究的心(下转第60页)理,有一种非常迫切知道结果的动机和行为,这就会更加刺激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探究性。
总之,以上几种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体育游戏可能涉及几个方面,对几个方面可以同时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除要充分发挥出体育游戏的健身功能外,还要发挥出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及引导、延伸功能,即在他们获得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育他们积极的社会规范,培养优良的品德,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公民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庞丽娟等 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J]2001年第1期p24
[2]王占春主编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8月p14
幼儿进入大班后,活动量提高了,对户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尤为强烈,他们不仅局限于户外体育器材,常常是这个玩玩,那个玩玩,过不了几分钟就厌倦了,失去了兴趣,有的玩着玩着就去追逐小朋友,打闹成一片,使老师们对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但老师也不能强迫幼儿继续活动。那如何使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培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坚持性。因此,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 确定合理目标,引发幼儿兴趣
目标的制定,是幼儿前进的动力,也是培养幼儿活动坚持性的一种有效性途径。心理学家也表明:只有适度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一次户外跳绳中,有的幼儿不会跳,他也不学,只是在哪里甩来甩去,后来我说在下次跳绳中我们来比赛,看谁跳的最多,他就是我班的冠军,听了这个后孩子们就认真学了起来。由此可见,只有目标的制定,才能使他们情绪高涨,坚持到最后。
二、 创新游戏内容,培养幼儿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体育游戏也需要不断发展更新。因此我们要尝试因人而异地改编体育游戏,创编新游戏,来赢得小朋友的喜欢。有很多传统的体育游戏让幼儿玩的很开心,但孩子一玩就厌,因此我对一些游戏进行了调整改编,想不到孩子兴趣十足,玩了一边又一边。如"炒黄豆",我把它改编成了"炒青菜"、"炒年糕"等。还有大家熟悉的"老狼老狼几点了",我把它改编成了小朋友平常喜欢看动画片中的奥特曼,还有森林中一些凶恶的动物,幼儿也扮成各种动物,如喜羊羊、美羊羊等,使幼儿经常融入游戏,体验游戏的趣味。
三、 合理提供材料,增强幼儿兴趣
活动材料是引发幼儿游戏积极性的最基本前提,只有对活动材料感兴趣,幼儿才能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因此我每周提供2-3中不同体育器材,让幼儿自主选择,这既使幼儿活动的参与率高,又能长时间保护幼儿的活动兴趣。
在材料提供的同时,我还经常鼓励单一器械的多种玩法。如,人手一根纸棒就有多种玩法:如一人骑马、赶小猪等,两两合作可以进行跨跳练习,还可以把许多小棒连起来当小路等,教师发现一种新玩法时,给与及时的表扬,同时,及时推荐给大家,并勉励大家再发明,使小朋友的创造火花永不熄灭。使幼儿对玩游戏增强了不少信心。既提高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又提高了幼儿游戏兴趣。
四、 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兴趣
研究表明,幼儿在兴趣性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性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安排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我园大班男孩子多于女孩子,且特别爱学,因此,在早操中我特意编排了"我是小小兵"的韵律操,孩子们在活动中个个精神抖擞,动作到位,非常认真。还有在一次语言课《叔叔》的引领下,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游戏"炸碉堡",在次游戏中,幼儿扮演爬过"铁丝网"、"跳过小河",来到"碉堡"前,当我扮演敌人出现时,幼儿就趴着不动,等敌人走了,幼儿才能扔"炸弹"投向"碉堡",这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也很高。
五、 游戏活动后的评价,使幼儿提高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