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27 09:3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第1篇

教学片段1 在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之后,提出探究问题,教学片段记录如下:

师:如果一个物体受两个力时保持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可能会是什么关系呢?

生(部分):可能相等.

生(少部分):有可能不相等.

此时,持这两个观点的学生都能比较粗略地提出自己的猜想依据,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以及表达能力原因,学生又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在等待了一两分钟之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老师,我可不可以先问你一个问题.

师:当然可以.

生: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实际上不是重力,而是绳子的拉力,是不是?

师:当然是.

生: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要求物体必须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实际上已经用了“物体受两个力且保持静止状态时,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个结论.没什么好探究的.

思考 由于教材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顺序之间必然存在不对接的地方,因此在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实际上已经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只是彼时是基于学生经验,学生自然认同.而在本节知识的学习时,这位学生能敏锐地捕捉到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实际上已经运用了二力平衡的关系,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教师备课难以想到的.因此,这位学生的见解为课堂增添了一丝惊喜,也为其他学生理解深化二力的平衡知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教学片段2 在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后.

生:我认为一个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且保持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也就是说,这位学生对上述结论并不认同.)

师:具体说说.

生:例如,教室前的讲台很重,我用一个很小的力提它肯定提不动,也就是此时讲台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并不相等,但讲台处于静止状态.

师(先表扬这位学生很会动脑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手不提讲台,讲台受几个力?

生(其他):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

师:用手施加了一个比较小的拉力,没能提起来讲台,则此时地面对讲台有没有支持力了?或者这么问,会不会因为施加了一个很小的拉力,此时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就没有了?

生(其他):不会,应该比刚才要小.

师:也就是说此时讲台受几个力作用呢?

生(其他):三个,还有支持力.

师:对了,此时讲台受到的不是两个力,所以,就谈不到二力平衡了.至于这三个力是什么关系,我们以后会继续分析.

思考 这位学生在这个环节表现出可贵的质疑精神,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认同结论的情况下,这位学生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没有放弃思考,这其实是很难得的,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同时,由于这位同学的质疑,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反击”,他们开动脑筋,在师生互动中迅速反击成功.这样的交锋在以理性、平和的理科课堂上,并不多见.

教学片段3 有意思的是,争论还没有结束.

生1(刚刚那小组的另一名学生):我觉得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方向不一定要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为什么?

生1:我仿照刚才我们做的实验举个例子,这儿是一本书,如果我在书的两个角上各用一根细线拉住,可以这样画静止状态(如图2),你看此时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刚刚做过探究实验,具体物理老师比较清楚,这里不再多说.)

师: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他说得有道理吗?

部分同学一下子没转过弯来,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少数同学不认同,表示异议,但说不出理由.片刻之后,有学生开始反驳了.

生2:不对呀,我们别忘记了,此时书还受重力呢,这个书一共受三个力.

生1:啊?又是三个力!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我们再回顾刚才的实验,我们刚才正是通过类似的实验来证明静止物体受二力时,那个时候二力是共线的,且我们没有考虑重力呀,难道我们刚才的实验错了?

思考 课本上“不计纸片的重力”是以“信息快递”的形式给出的,一般情况下,如果预先告知学生就会显得比较生硬.而本节课,我事先没有说明,学生一开始在实验中也没有表现出异议——提出纸片有重力,都认同了当时的实验结果.而此时,借助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又可以自然地引出分析:因为纸片重力很小,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不影响实验结论.

教学片段4

生1(在其他学生作业时,跑到我身边问的):我还是觉得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我又想了个例子.假如一个物体用胶沾在竖起的墙上,根据你所讲的,此时物体不下落是因为物体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那此时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而它们显然不在一条直线上.这就证明了我的观点.

思考 这是一个相对难以分析的例子,因为其既涉及到前面刚刚解释过的,类似于将黑板擦压在黑板上,黑板擦不下落是由于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的缘故,又涉及到学生未懂的物体转动的相关知识.因此,只能告知学生这不影响实验结论,只是这一现象的解释需要更多的物理知识.但学生执着地寻找一个反例,是让我很高兴的.

后来想想,这个例子还可以举得更为简单一点: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物体,拉着物体中间作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滑动摩擦力是作用在物体的底面上的,所以此时两个力并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

事实上,此时不仅要考虑物体的平动,还要考虑物体的转动趋势,或者说此时物体是不可以看作质点的,但在转动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又是可以看作质点的,两个力可以全部作到重心上,看作共点力.

教学片段5

生:我可以证明物体受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不一定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师:啊?如何证明?

生:假如在刚才的实验中,中间拉的不是纸片,而是两块磁铁,当异名磁极靠近时,肯定会出现一种情形——两块磁铁不靠在一起,而又因为有引力而不分开.(如图4)你看看,两边的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物体也处于静止状态.

第2篇

我们经常会看到:办公室中教师在埋头苦干地改作业,教室里学生在奋笔疾书地做作业。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天天没完没了地改作业,何年才是个头啊!学生:今天又要做死了,这么多作业,老师们都疯了!”

为何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作业的布置没有目的性,量多质滥。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多做些题目,不会有坏处。于是有些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重复的作业,量多质滥,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不管其中的题目学生做过没做过,会还是不会,也不管是否太难,认为作业越多越放心,甚至有时教师布置作业是根据自己的心情而定,缺乏质的考虑。这样会导致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将作业视为一种负担,怕做作业。甚至使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作业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他们只能不做作业或抄作业。

2.作业布置层次不明,未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布置作业也要尊重个性差异。建立多层次的作业结构,把握好难易度,增加作业的弹性,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作业自助餐厅”中自由选择,这样的作业也体现了人文精神。可通常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一般就是练习册某页到某页,或者就是某练习册第几章第几节的相应内容。这种作业目的性不够明确,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管何种水平的学生都做统一的作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及接受能力,采取了“一刀切”的方法。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撑不下”的现象。久而久之,基础好的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失去进取心;基础差的学生则因为做不来而失去自信心。

3.作业形式单一,扼杀学生兴趣。

传统作业一般就是书面作业,很少会是口头的作业,更不用说是什么动手实验或是动手制作之类。形式单一的书面作业,只能是学习兴趣的“屠宰场”。长此以往,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只会做题,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4.学生做作业的目的性不强。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埋怨辛辛苦苦批改的作业发下去,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不知道做作业的目的。他们只知道应付完成作业,因为这样最起码不会挨老师与家长的批评。可对于为何要做作业,则很少会有学生去思考。这就导致学生虽然做了很多作业,但作业效率不高。

如何才能改变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备课组中各教师的力量去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

二、优化作业设计,为课堂做铺垫

1.设计预习作业。

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预习可为课堂节省大量的时间。有的课只有在学生经过认真预习后,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九年级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学生预习后就可以清楚什么是杠杆平衡、需要探究哪些物理量、物理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步骤应如何,等等。这样,做起实验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目的性很强,就有时间去观察思考实验细节,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支点一定要放在杠杆中心、为什么杠杆要水平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时,为什么一定要竖直向下拉,等等。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很多问题都能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解决,提高了课堂效率。

2.设计有效科学性作业。

作业布置通常是为了落实和巩固课堂所学。苏科版的物理课本主要以实验探究来引入新的物理量与物理规律。因此在物理新授课后的作业中应该包含上课涉及的实验的再现题。通过这些实验题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实验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改进方法等,更能深入理解所学的物理量与物理规律。例如: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二力平衡》,学生在上课已经经历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个实验。课后作业设计中若增加这两道题,学生将从本质上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1.如图所示,在演示二力平衡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摇 ?摇(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摇 ?摇(填“相等”或“不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与F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拉力F与F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摇?摇 ,方向相反,作用在?摇?摇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2.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张宁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F与F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当左盘中砝码为100g、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时,木块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二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1)张宁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3.设计应用性的作业,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在新授课后布置的作业应以基础知识为主。人在刚刚接触一个新事物时,是通过感性认知认识事物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只能直接地反映事物。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与基础知识相关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分析作为作业,学生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况且这种物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声、光、热、电、力,与学生息息相关,布置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分析,这样的作业可使学生思维灵活。若教师布置的作业跨度太大或难度太大,学生就不能再现此物理量与物理规律,作业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在新授课的第2课时,由于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该物理量或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第2课时后的作业,就应是知识综合题。通过这些题来达到学生对该物理量与规律更本质的了解。从而完成学习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4.设计学生主动性作业。

单一的书面作业,学生肯定会吃腻的,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帮学生换换口味。在教小孔成像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制作简易的针孔照相机;学到电学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套电路,自己设计实验,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同时在活动中他们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交流合作的能力。

5.设计阶段性作业。

对于一小节课后的作业,应该是知识迁移、应用题为主。此次训练以后学生将完成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对一单元学习完后,则应该先让学生建立起本章的知识结构。所以此时可布置归纳型作业。让学生归纳本章知识,罗列知识提纲。

而对于期中复习或期末复习阶段,初期最好是一种以题按知识点先后的顺序排列的题目。通过此种作业,让学生回忆起知识点。后期则应该是综合型的作业,这类作业既能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

三、作业设计时的注意点

1.设计作业容量。

作业布置应尽量做到少而精。只有把质和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千万要杜绝纸小字也小的情况出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设计作业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若学生对该功课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进取,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而对物理学科的爱好也可以在作业中体现出来。传统的作业总是去反复的训练,从而达到应试的需求,我们的作业要尽量做到新颖些,让每一位学生常常保持着好奇心。

例如:我们的作业可以是学生归纳知识点,给同桌出我自己设计的练习;可以是课本WWW上的动手小实验,比一比谁做的小制作最漂亮;可以是对废旧电池回收、水循环使用率的调查报告;可以是自己制作的实验报告;还有错体集,等等。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让我们的学生常怀好奇心,学会在做作业中用各种方法去参与学习研究,促进他们的发展。

3.设计作业分层。

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因此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老师所授的同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有所差异。既然学生的差异性是必然的,那么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尽可能地做到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4.设计时效性作业。

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

当然精心设计的作业需要教师认真批改,对学生学习效果认真评价,教师及时获得反馈的信息,就可以及时调控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可以尽可能让学生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赵秋萍.英语教学活动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与研究.

[3]彭蕙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反思.

第3篇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 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54-01

1、物理错题管理教学策略

错题管理教学策略是从错题教学总体方向考虑的,主要从差异性和积极性两个方面着手。

1.1 注重错题教学持续性,改善学生心理品质

错题集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项难度大、负担重、要求高的任务,但若肯下此“拙功”,不仅可获得一本有针对性的学习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在整理中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题目数量可不同,任务要具体,形式可多样。另外,要经常引导学生回顾前一阶段的学习,小结自己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个性心理品质上的欠缺、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得到的收获,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1.2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奖分制的形式多元化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动性、积极性。例如虽然有些学生目前的成绩不够理想,但他的确己学会了错题分类整理,并制定了较科学的学习策略,对这些学生,教师都给予一定的奖分。这样可大大降低学生的挫败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物理错题反思教学策略

现在大部分学生“重就题论题,轻举一反三”、“重改错,轻反思”。错题集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自己反思教学上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在纠错中学会反思性学习,学会自己分析做错的原因。在分析原因时,也要注意注重非智力原因(态度、技能等)的查找。可提醒学生在错题旁边写上错误的原因或简单的总结,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借助错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展开反思,对错题可能出现的其他条件进行变换,注重问题和答案的多样性,使学生伴随着反思过程的进行能够加深对解题中错误的认知,从而此基础上进行检查、批判和修正。

3、物理错题归纳教学策略

物理学习过程中,既要适当做题,更要认真思考,举一反三,以质胜量,做到发散与聚敛相结合,错题整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将错题按错误类型归类整理

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知识记忆性错误,思维方法错误,也有审题失误、运算错误等。可把犯同样错误的题目整理在一起,为了便于整理,教师建议学生平时用活页纸进行错题收集。这种整理法,可使学生总结、掌握某一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

3.2 将错题按知识点归类整理

同一知识点出现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也常会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犯错误。因此,可把做错的相同知识点题目整理在一起,从中总结出该知识点常考的方式、出题的角度,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3.3 将错题按章节内容归类整理

把错题按所考知识点在教材中出现的章节不同归类,属于同一章节的整理在一起。这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这样整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结构,综合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4、物理错题针对教学策略

俗话说的“教与学要对上口径”就是教学要有针对性,准确“诊断”出学生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错题教学也必须具有针对性。

4.1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

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有些问题的结论也是开放的,例如在学习电路故障时,将学生出错的题归类,开展专题讨论与研究,让学生自主钻研,设计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案,如实验、计算、理论推导等,从而培养各自对信息搜集、加工、整合的能力。针对性地进行纠错练习,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学习方法的革新。

4.2 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课堂讲授的知识容易接受,但题目一旦改样或时间稍久就无所适从。往往因对题目的特殊性、多样性、变通性等缺乏认识,导致概念、定理错用或思考不全面,出现一些错、漏解情形,以偏概全。因而弄清错误根源,将相关问题归类后进行变式练习,从多角度加深理解,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

4.3 通过易错题训练,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巩固

对物理概念理解要防止片面性,所以在运用概念时,除了用典型的正面的例子来加强概念的理解外,还应采用针对性的反面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廷的理解,补充和完善了自身的认知结构。例如,通过以下题的分析可加深对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电线对灯的拉力和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电线的拉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少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分辨不清哪是一对平衡力,哪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有学生错误认为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灯和电线两个不同物体上。同样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这两个力也都是分别作用在电线和灯上。也有的错误认为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也都是分别作用在电线和天花板上。而事实上,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静止不动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电线对灯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灯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通过这个错题的分析可以加深“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键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4篇

最近发展区;着力点;指令;情境

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进入九年级下学期总复习后,学生课后几乎没有时间对物理科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提高,因此,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就必须在课堂内完成。这样,提高复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势在必行。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问题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粗浅做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什么样的复习课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效指的是在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收获,都有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复习课教学,师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有效性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通过复习课的教学,要深刻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和最不成功之处,成功之处今后可以借鉴,最不成功之处应考虑如何改进和提高,并及时在教案中做好记录和反思(圈圈点点和增增减减)。教师在教学后应充分认识到哪些方面应该作调整,作怎样的调整,并有迫不急待进行调整后的尝试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持续的复习课教学、反思,创新的过程中,就会更深入研究并理解学生,更明晰教学目标与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创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提供多样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在相同的时间内取得学生“最近发展区”区域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学生能够建立比较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掌握了一些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学到一些解题的思路,掌握解题的方法,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树立学生迎接中考的信心,使得学生考试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要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除了要抓好常规工作外,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着力点,撑开有效教学的一片天

通过教师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都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讲究好的过程与方法为重点,却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勇于探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充分应用“爱”,拉近学生的心,深入学生,提高教师自身魅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有想要认真学习物理的念头,让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勤奋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这一良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一半。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做为一堂复习课,教师一定不要简单的罗列知识,面面俱到。教师应钻研《考试大纲》和近几届中考的试卷,把握好复习教学目标。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明确物理学科重难点知识,掌握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及其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发展学科思维能力。同时在导学与发展上谋实效,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持续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做为教师,还应充分研究历届中考试卷,明确试卷中知识组成结构,题型题量,抓住重点进行复习,有的放矢,而不是面面俱到。同时,反复训练典型题型,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而不是点到为止。

3.给学生的任务指令明晰,教师检评恰当,指导到位

所谓的指令即复习课堂中教师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的命令。指令明晰就必须做到:①明确所做的任务是什么。②约定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成)。③进行恰当的检评。例如:请同学们打开指南第15页,独立完成13道选择题,在3分钟内完成,一会儿老师提问。这样学生就明确在3分钟内完成第13道选择题的任务,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把课堂有效性落实到位。同时要恰当检评,即3分钟后教师提问,做对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的学生做错),这时教师应说明,该题较难,能做对很不错,做错的不要紧,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大家就会立即明白,所以请大家集中精力,认真思考,教师就把问题情境展现出来,并进行指导:师问:购物车做什么运动?学生回答:匀速。师问:购物车有没有受外力作用?学生回答:有,受小明水平推力的作用。师问:购物车受外力又会做匀速运动,则购物车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学生回答:受平衡力作用,受到推力和滑动摩擦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师问:购物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哪个方向,大小为多少?学生回答:向后,大小为8N。师问:购物车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会改变吗?一部分学生不能回答。师又问: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师问:购物车在向前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会变吗?学生回答:不变,购物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为8N,方向向后。师说:很好,当小明突然发现前面有台阶,他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后拉购物车,使其减速。则购物车水平方向上受几个力的作用?学生回答:两个。师问:方向如何?学生回答:方向都向后,方向相同。师问:则合力是两个力之和,还是差呢?学生回答:为二力之和,大小为28N,答案是B。通过教师展现一个情境并做到位的指导,形成一个问题串,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把力学的重点知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二力的合成等知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下来,对该难题有了突破性的点评,并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课堂氛围活跃,效果好,有效性提高。

第5篇

初中物理现状分析分组实验策略探析物理是一门需要实验单位学科,其中的好多物理知识需要实验来证实。中学物理相对来说都比较的简单,相关的实验对学生来说也比较的容易,但是尽管这样我们做实验时也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因为这将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或者可以说是人生的起点。通过物理分组实验的过程,我们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物理实验教学采用分组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给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教师在指导做实验的时候,很少会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亲自去体会,一般还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在一旁观看,就算是让学生亲身探究,所给的时间也非常的有限。有些教师让学生实验也就是象征的走走形式,根本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没有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拓展不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并没有做到及时的总结、评价,对分组实验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做实验的积极性。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现象就是,学生在实验时并不对实验的要求进行提前了解,不认真听老师讲授实验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的器材也不了解,因此就导致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明确实验的目的,不知道实验的步骤,完全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做实验,更加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做完后,有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摆放清理实验的器材,随手乱丢,严重地影响了下次的实验。总而言之,学生对于课堂实验教学模式还比较的陌生,动手实验能力还比较的差,因此导致了实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模式的重点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科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我们大力推崇实验分组教学的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为了搞好实验教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抓以下几点:

1.重视课堂实验,做到严谨教学。初中物理人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定律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这些都是需要实验来证明的,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等。这些定理都需要实验让学生亲自的证明,因为学生学到的知识还有限,对得出的结论不可能一听就懂。而亲自实验就会有助于他们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因此,老师千万不要不做实验或很少的做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同时,能够把相应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确信实验的真实性和定律科学性。所以老师一定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客观规律。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老师要注意的是,实验得出的数据要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合。如果数据或者是结论不相符合,老师应带领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新的再把实验做一遍,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能够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匆忙的结束实验。

2.培养学生识别实验器材。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是学生安全规范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在学生第一次与实验器材接触的时候,老师应该耐心的讲解。例如刻度尺、电流表、电压表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以刻度尺为例,我们要了解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调节方法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才能保证实验完成的精确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非常的重要,可能会应用到生活中各个方面。小到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电器的电路的安装。物理实验是一个操作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真正做到在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了量筒、天平等器材后,学生可做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等,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物理课堂分组实践教学策略

首先,实验之前老师要先讲好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体实验的思路。我们以一个实验为例,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准备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烧杯和酒精灯,我们将要探讨的就是,在两个容器大小不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在酒精灯火力大小不一样的情况下,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在实验之前,老师要事前的说明这个控制变量的探究方式,否则学生可能不会留意到。其次,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控制好变量,才能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实验要求,同时用酒精灯给砂石和水进行加热,要注意的是同时这个词,不能先后进行,否则就会无法控制两个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会会使实验出现错误。最后,要注意的是记录两个物体加热前的初始温度,这一问题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要着重的提醒,加热之前记录初始温度之后,在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在记录下温度计的示数,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知道温度的变化,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引领学生思维的作用,而不是替学生做实验,给学生独立探索空间,自己完成实验,并且引导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竞争,小组之间的内部竞争和小组间的竞争,在竞争中体会实验的乐趣和思维的思考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真正的掌握实验中的知识。实验过后,老师要教育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实验得到的结论,做好实验的记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来探究事物的本质,研究物理规律,从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样,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强.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初探\[J\].课堂内外(初等教育),2010,(03).

\[2\]李成.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新一代(下半月),2010,(12).

\[3\]杨健鸿.浅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05).

第6篇

主题词:多媒体 物理 应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由实验和理论组成。旧教学大纲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基础的、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承。在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利用板书等方式,向讲台下逐一讲解,强调的是学生的接受时学习,而且由于课堂时间关系,老师不能利用很多的时间来写板书,因此,涉及一些具体物体的讲解时,既不能通过图片给学生一个大体的认知,更也不能通过实物来展示,学生遇到自己没看过的物体时,只能通过想象来构思物品的轮廓。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实际情况,笔者以利用多媒体为突破口,通过制作形象的课件,在课堂中放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一、发挥多媒体作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兴趣,需要广大老师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意向性的心理因素,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深入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将书本上抽象的物理知识,比如二力平衡、摩擦等等,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运用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像等特点制作各种物理课件,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可以缓解学生的课堂疲劳,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惯性定律》这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汽车启动、刹车、停车等场景,使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受到视觉的冲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直观的教学不但能丰富知识,而且能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教师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还要体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在台上不仅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单向”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物理现象中启发更多疑问和想象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进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探讨多媒体教学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效果。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物理学科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在物理课堂改革下,老师不仅要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有比较简单的幻灯片制作和在互联网搜索相关视频,也有复杂的动画制作,这些都需要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来独立完成。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书本中提到的一些场景、事物或者某一物理现象在互联网上搜索和之相关的一些图片和影视资料,供课堂上教学使用,但是,如果不能根据知识点讲解需要,单一、长时间的使用幻灯片和视频,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产生“负效应”。因此,物理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一方面是要强化审视、分析教材的能力,分辨那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那些知识点不适合,只有经过认真的考虑,才能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在课件的制作中,结合排版、审美、色调的搭配,以及学生的接受范围等等要求,不断学习动画演示等信息技术,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相应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要充分利用有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很不容易,只有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扬长避短,不断地学习进步、开拓进取,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有效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过多媒体教学的老师都有体会: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一般来说,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在传统新课教学中,要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45分钟的时间往往非常紧张,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被动地听,例题讲解得少,作业在课堂上基本上没有时间处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之后,这些问题基本迎刃而解,这就直接体现了多媒体的优势。另外,要把绝大部分的物理知识讲解的直观、形象,很不容易,尤其是碰到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更应如此。在多媒体课件上,老师提供给学生是动态的图形界面,形、声、光并存,使得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能较长时间保持在兴奋状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讲解的知识点生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往往重于学生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下,被动地学习,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张扬,标称优秀思维品质的开放性、发散性,创新性得不到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从传统的“单向”教学向“双向”转化,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强,让老师的教学成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肖菲.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J].广东教育,2006

[2].彭丽萍.多媒体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习题课 教法

在十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本人深知习题课是一种很重要的课型,它是学生接受能力和反馈能力的真实再现,是教师课后反思的依据,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为此,本人把多年来在指导学生练习课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知名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曾经说过:“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一堂好的练习课就是在践行这一真理。为此,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练习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从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复习和记忆。

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我们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习题的选择就是关键,不能随意选择。例如,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解题时,我就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一电路中有两个电阻串联,其中一个电阻值R=5欧,其两端电压为8伏,电源电压是20伏,由此让学生从这些已知量中推导出想应的量;又如在速度一节中我就编了这样一个题:中午2∶00上课,我家到校的距离是9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8m/s,问老师(我)1∶4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没有迟到。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我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20kg的酒精,用容积为2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20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进而启发学生从2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20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2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我们就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3×109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我就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就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5米长的杠杆将重为500N的物体提到2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动力是60N,那么支点在什么地方?”由于刚学到杠杆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在那时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1)求动力臂;(2)求阻力臂;(3)求支点与那端的距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反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平面镜、激光笔、硬纸板,在实验中找准入射点,从入射点照射过去,在另外面就能看到出射光线,由此找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并用量角器测出它们的角度进行比较,就能得出反射的一个规律。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反射击”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有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入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题目时,题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

第8篇

实验教学是在一定的物理知识氛围下,针对某一命题或问题而开展的实验探索。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课程的魅力,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实验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实验有利于学生升华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有利于理论学习的深入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验教学的效果对物理后续教学效益的影响很大,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益,就必须夯实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

1抓好基础实验事半功倍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那么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基础实验、基础实验中的基础操作(也是关键步骤),是物理教师对实验课堂的基本要求。要提高实验的教学效益,就必须抓好基础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基础实验中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明白实验课堂的基本要求,这样实验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基础实验是相对于综合实验而言,指物理实验教学中为综合实验奠基的实验。基础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学会一种仪器的使用或者某种实验方法。只有让学生的基础实验过了关,后续的相对较复杂的实验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以人教版8年级下册为例,总共有11个学生实验,其中第1个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就是基础性实验。本实验中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目标:①弹簧测力计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②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原理是什么?③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是否需要调零?怎样调零?若使用没有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④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般是多大?什么是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一般测力计的分度值是多大?⑤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读数时需不需要估读一位数字?⑥你见过哪些种类的弹簧测力计?做好这个实验,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力学实验有很大帮助。二力平衡,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浮力,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斜面的机械效率等都涉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只有充分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读数规则,学生才能在后续的实验中顺利完成实验。本实验中让学生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了解其原理,然后学习读数规则和注意事项(例如是否要调零等),对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合理分组强弱搭配

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受分组的策略影响很大。不同的学生在实验室参与实验的程度有很大区别。从态度来看,一些学生喜欢做物理实验,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深度参与到实验中;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没有什么兴趣,来到实验室无所事事,看到老师走过来了勉强应付一下。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看,有的学生探究能力较强,很快就可以完成实验;但是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态度端正但是探究能力不够,在实验中会遇到很多障碍。所以经常会看到,在实验中探究能力较强态度积极的学生完成了本组大部分任务,探究能力差态度消极的学生仅仅完成了小部分任务。

如果学生实验分组比较随意,按照学生在教室的座位或者学生进入实验室的顺序随意分配,将会对实验探究效果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按照学生对实验兴趣浓厚与否、探究能力的强弱进行搭配,让组员之间互补,让组与组之间尽量平衡,并且要让组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科学合理的分组,才不会让分组实验成为一种表面形式,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能力。

3把学生实验中错误当成资源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压的关系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预设电路设计如图1所示。预设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该电路只能收集一组数据,不能发现规律,启发学生如何获得多组数据,期待学生想到改变电池个数来改变电压,然后从操作方便程度、采集数据连续性、电表的量程限制等方面说明该电路存在缺陷,引导出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R,通过改变电阻箱电阻来收集多组数据。该方案得到一些学生的认可,如图3所示。

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R的方案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R不变。面对学生这样的错误,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方案是错误的,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这一典型错误,应该充分挖掘其价值。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来讨论、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提供素材,使得学生在讨论中对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学生的这一想法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大有用途。根据学生的想法把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改为如图4所示。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R,有如下好处:第一,实验结果更具有一般性,使用电阻箱阻值的改变有更强的随机性,实验结果更具一般性,更让人信服,这是定值电阻无法相比的;第二,简化实验操作过程,使用定值电阻时,当定值电阻R改变时,电路就要拆线、重连,换为电阻箱后,只要旋转旋钮就能快速改变电阻,无需拆装电路;第三,初中阶段学生对滑动变阻器使用较多,对电阻箱教材只要求学生读出电阻大小,学生没有机会体验电阻箱的优势,这样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纠正学生错误,把错误开发成资源时,善于借用多媒体会更有效。教师在实验中要尽量及时地帮助学生跨越障碍,但是教师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实验中可以用手机或者相机拍下学生的普遍性典型错误,及时用投影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一起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抓住这些错误的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全体学生提出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一起探讨。

4实验报告在反思中升华

实验报告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甚至有不少教师都不重视学生实验报告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实验报告的书写,属于实验的总结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及完成实验报告。这是从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思维能动作用,学习数据处理的某些方法,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的因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书写报告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重视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教师互助给学生更多的帮助

第9篇

案例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既然大家已经认识了摩擦力,那么请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吧.

(课件展示:提出问题)

问题1:一瓶新买的罐头,可是瓶盖儿怎么也打不开,你有什么方法把它拧开?

问题2:妈妈买了几条泥鳅,可是捉的时候发现很滑,怎么做才能把泥鳅抓起来?

问题3:体育课上有爬杆的运动,怎样做才不容易滑下来?

问题4:做航模时需要把木块的一条棱锉掉,操作要领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交流)

师:这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实质是什么?

生:增大压力、使物体表面更粗糙.

师:那么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课件展示:猜想假设,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想,能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生:能.

(课件展示: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玻璃板、木板、毛巾、木块、砝码、弹簧测在使用物理理念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良好的概念引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内容有一定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前提出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对解答出问题的同学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理念的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提出通过物理理念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整个物理体系有大致的了解.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毕竟物理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要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通过物理理念进行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力计等器材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做实验.(四名学生为一小组)

学生开始讨论实验方案,讨论结束后抽两个小组讲自己的实验方案.学生方案中有不完善的地方,由各组学生互相补充归纳得出实验方案.教师给与点拨指导.

师:(点拨)你怎么做才能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生: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师:原理是什么?

生:二力平衡.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师:我们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学生讨论说出“控制变量法”.即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观察摩擦力大小或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

阶段反思:本堂课的重点就是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由学生自己探索出的方案可能很粗糙、不完善,但通过学生相互补充,教师点拨,能使学生学会科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教室内巡视,给予指导)

实验结束,教师找一组同学演示实验的过程:

(1)在玻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玻璃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毛巾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毛巾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在木板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请你们展示实验数据,说出结论.

生:展示实验数据.

表1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次数压力情况接触面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1)木块玻璃(2)木块毛巾(3)木块木板(4)木块+砝码木板(课件展示:得出结论)

甲小组:根据(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乙小组:根据(3)(4)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课件展示:综合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处理这一教学难点时,笔者精心设计了四个和增大摩擦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产生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猜想,顺理成章地找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教学中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采取“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的思维程序,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学会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在科学探究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验摩擦力的存在,认识摩擦力的作用.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所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会确定研究范围,采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型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从而获取知识.

第10篇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实验探究 策略方法

科学实验探究集知识、技能、悟性于一身,不仅能活化学生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事物。如何丰富实验手段,拓宽实验途径,提高实验效果,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这值得所有科学教师深入探索。

一、加强探究指导,提高实验效果

教师应该善于发掘演示实验的有效因素,充分展现实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领悟、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把某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到达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目标。因为探索性实验教学比演示实验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极大地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科学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了连通器原理后,有个学生把洁净的输液管泡囊剪去顶部,下留管10厘米长,成长颈漏斗状的容器,然后把容器弯成“U”型,向漏斗里加一定量的水。当液体不流动时,发现无论怎样弯曲竖直的管,左右液面始终相平,经过探究得到了连通器容器与大小、形状无关的道理。学生无论是对实验所提示的结论还是实验的设计思想均留下了深刻认识,甚至终身难忘。又如学了植物芽向光生长特性后,几个学生合作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种有顶芽的小植物苗的杯,放在剪去一个角的小纸盒中,把纸盒放在窗边,小洞对窗,白天让阳光从洞中照射顶芽,晚上用灯光照射顶芽,中途适当通风换气。几天后,他们发现顶芽向小洞方向生长了,验证了课本知识。

在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显得很重要。该什么时候引导,引导的程度如何,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或过难的引导,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或过易的引导,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所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充当好学生学习活动“伙伴”的角色。

例如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

师: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改变,除了上面的插入铁芯的办法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学生积极思考)

生1: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吧!

生2: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生3:老师,我想可能与刚才插入的铁芯粗细有关呢,换一根试试吧!

师:你们设想的影响因素这么多,那怎么设计好呢?是把这么多因素一起改变,还是一个一个因素改变好?

生4:(抢着回答)一起改变好,这样可以同时搞清多个因素对螺线管磁性的影响,很快捷。

生5:这样的话,结果会很难说清到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

生6:(举手)就像你今天吃了好多东西,后来拉肚子了,结果是哪个东西在作怪呢?(全班哄堂大笑)

师:(笑答)刚才的比喻虽然有点不恰当,但很形象的。从大家的讨论可以看出,研究几个因素不能“一哄而上”,还是逐一研究来得好。那研究时别的因素怎么处理呢?

生:应该保持不变,还可设对照组。

师:很好,这就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这些因素就是变量……(学生设计实验,展开探究)

在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出最佳的方法,择清思路,在不违背自主性原则的前提下,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和表扬,才能保证实验探究的实效性。

二、限制实验器材,培养探究能力

如果我们按照实验手册“照方抓药”式开设实验,笔者认为有所欠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作一些材料限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给学生的思维插上双翼,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测导体电阻”实验中,传统的方案“伏安法”即利用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测未知阻值Rx的电阻,工作电图如下图左、右。

在此实验中我给出条件:一部分同学只利用伏特表和一只定值电阻R0,测未知电阻Rx。另一部分同学只利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定值电阻R0,测未知电阻Rx。学生们在积极讨论、师生互动中设计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电路图。

1.如下图,闭合K1,K2打开,测出Rx两端电压UX,再断开K1,闭合K测出电路总电压U,则U0=U-Ux。

2.如右图,闭合K1,K2打开,测出R0的电流I0,闭合K2,K1打开测出Ix,则U=I0R0。

3.如下图,闭合K1,K2打开,测出电流I1,则U=I1(R0+Rx),再合上K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U=I2R0。

I1(R0+Rx)=I2R0,得

也有部分同学提出不需要R0利用滑线变器已知最大值,再配一只伏特表或电流表也可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等可行性方案。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非但澄清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关健,就连混联电路及开关控制等复杂电路组装、分析也得到了有效训练。在做有关电路分析计算过程中,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平时的许多疑难竟也迎刃而解。

三、改进科学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去完成一个探究的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遇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探究“声具有能量,声能灭火”时,我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两端都开口的饮料罐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小锤击,放在鼓前的烛焰跳动。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敲锤灭火”,要求同学们改进实验器材,敲锤能使烛焰熄灭,以便我们对声波传递能量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开始,学生束手无策,来找我研究方法。我让他们吹蜡烛,一次张大嘴吹,一次收起嘴吹,看哪一次烛焰会灭,结果是收起嘴吹一下子就灭了。我又简单介绍了“伯努利原理”。给了这一启示,让他们几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设计。几番努力,他们试过几种材料,最后选定椰汁易拉罐,将罐底剪去,并留下顶部和拉环口,在底部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将拉环口对准烛焰,用小锤敲橡皮膜,烛焰熄灭。实验宣告成功。我本以为就此结束了,但几天后一个学生来找我,说要是将拉环口大部分用透明胶封住,成功率更高。学生是多么富有创造力!在这一次活动中,学生都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持之以恒的毅力,认识到掌握更多的科学规律才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基础。

又如在做平面境成像实验中,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境?巧妙之处在哪里?书本上是用棋子作为物体成像的,实际操作下来,同学们都觉得像不大看得清。我因势利导问:怎样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学生会根据日常经验想到:在玻璃上贴一层颜色深一些的膜,将棋子换成蜡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课文中的某些演示实验设计欠佳,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探讨教材上实验设计的优点、缺点,并鼓励学生对这些现成的实验设计和传统观点进行大胆的质疑,进行原型微化或变型微化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物质导电性测试系列实验,课本示范实验的仪器大,用药量多,教师上课携带沉重不便。我们把硝酸钾、酒精等药品都放在九孔井穴板内,用生日卡片里的音乐一集成块做成微型物质导电性测试器测试,能导电则灯亮好看,音乐声美,趣味性强,效果好。我们又把玻璃导管做成直角形,一端长2厘米,另一端10多厘米,把硝酸钾放在角里,10秒钟内就可用自制的微型物质导电性测试器测出导电情况(如用海波只4秒钟即可)。这样创新后,又可把课本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使课本知识顺利地植入学生的记忆中。

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探究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提高了探究和创新能力。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要靠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即便是有一点缺憾的创造,也要比无缺点的摹仿和抄袭更有价值。

四、渗透思想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探究活动的收获绝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只要学生真正投入探究活动,那么他们不仅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内在地产生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这种态度、情感和知识一起成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这是探究活动所固有的教育价值,它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七年级关于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表面看起来没有显性的情感教育因素,但可以根据分子扩散运动的特点,在让学生观察固体、液体、气体的扩散现象的过程中,向学生揭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去理解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精神,捕捉内心的感受,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多维的收获。例如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三个探究流程,首先是“检验食盐溶解的快慢是否跟搅拌有关?”再是“检验食盐溶解的快慢是否跟温度有关?”最后是“检验食盐溶解的快慢是否与颗粒大小有关?”这样的实验探究就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五、满足学生需求,延伸课外探究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问题,也有很多新想法,但是在课堂上无法一一解决。由于课时限制、课程标准或教学设备的限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超出初中课标要求的知识,我们老师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学生对科学现象、规律有着很大的兴趣,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无法得到一一满足。因此把探究性实验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将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开拓各个层次学生的实践技能。

内容安排可结合实验册中的小制作(如发电机、电动机)、小实验(如水瓶琴奏乐),结合我们生活中的物理活动(如测量自己登楼功率、测量学校到自己家庭的距离、测量家庭用电器的电功率)、教材中的“想想做做”(如判断未知磁铁的极性;测量电池组电压;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等)、各种练习册中出现的探究题(如找一根铁丝让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看谁的办法多),教师不定期提供探究索材和趣味科学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同时,写出探究报告。例如开展“紫甘蓝指示剂和试纸制作及变色范围测定方法的探究”课题研究活动,不仅加强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使学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探究课题的方法。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各种仪器如PH计、密度计、旋转蒸发恒温仪等精密仪器的使用,摩尔浓度、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方法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次,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后增加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实验,只需要在原有的实验器材上添加两个弹簧测力计即可。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区分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力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科学素养,使科学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如何进一步丰富实验途径,提高科学实验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摸索。

[参考文献]

1.毕华林《科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袁典清《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