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3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体体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获得的认知较为局限,学习的兴趣欠缺,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育途径单一,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其中,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留给学生大量的漏洞和捷径,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决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讲授式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创新改革教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过严格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有力的支撑,避免和减少考核漏洞,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考核制约思想上有真正的提升。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及时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法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学生确定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并向目标前进;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规范其行为。(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约束并规范学生行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约束和行为。(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激发学生精神动力。(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塑造学生完整人格。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学习风气。(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凸显学校育人的功能高校乃育人之地,教授学生知识是主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一课,加强其教育更能凸显高校育人的重要功能。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政治发展。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重地,所以,在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能够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传播;选择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文化;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推动文化创新。
[关键词]高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 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徐刚(1981-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原理。(河北 石家庄 050073)杨涛(1981- ),男,天津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58-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当中,更多是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它的弊端。所以高校应当建立起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利用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在这个时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被许多学者所提倡。我们应当分析和了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主要作用
把隐性教育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由20世纪后半叶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和实行的。在西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公开、正面的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的特征,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隐性思想教育最大的优势。隐性教育从受教育者的“无意识”作为教育过程开端,最终会转化成为“有意识”的教育成果。
1.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利用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较为含蓄和隐蔽的方式,在制度、文化、管理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完善个人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征:首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非学术性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直接指向学科的内容,它更多地体现在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方面,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行为规范等。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无计划和非目的性中进行的。最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绝对地对立,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这些特征具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除此之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隐蔽性、全方位性、依附性、愉悦性等特点。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完善以及个人情操的陶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够有助于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所以我们必须明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面覆盖的功能,这一点可以有效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当中,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去填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之处。(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我教育的功能。隐性教育是一种隐蔽的教育形式,它与显性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并没有直接带有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受教育的对象能够在无压力和无意识之下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部分。(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补充和强化。(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一直是最为主要的目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学生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舆论、制度、环境、暗示等方面的元素来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二、目前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高校有义务也有责任对大学生素质的完善负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寻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78-02
一、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终生教育的“大学校”
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认为,现代传媒具有对环境进行督查批判,促进社会交流和联系以及传承文化等三种社会功能。在我国,一般认为现代传媒具有为商业进行服务、促进公共事业和进行政治教育等三大主要功能。无论是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还是国内的普遍观点,其实都突显出了现代传媒的教育功能,而且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表明,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现代社会公民无疑都要进行不同程度形式不一的再教育乃至终生教育,而这样的教育不可能再回到学校里时行,现代传媒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起了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人才的培养者角色。正如社会学家沙莲香所言:“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1]众所周知,现代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巨大发展,人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再学习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追求,终生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现实活动和生存需要。虽然传统学校教育有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为,但现实是人们在完成了基础教育之后必定离开学校,脱离学校教育,必须开辟新的教育渠道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拥有受众层次多、知识更新快、实际影响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的现代传媒无疑提供出了一条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现代传媒的超时空性,使其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再教育乃至终生教育的“大学校”。
(二)公共领域的促建者
作为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公共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现代传媒在这其中所走到的作用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代传媒参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其所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也是人们所倾向了解的,而且人们在无形中会根据传媒的关注程度而展开对各种问题的关注强弱。公共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是对人们公共意识的积聚和呈现,而最有效的载体就是现代传媒。在公共领域中,人们通过现代传媒来了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并理解其中什么是重要的,是需要他们来进行广泛而深入思考的。“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也许在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样想(What to think)这点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What to think about)上十分有效。”[2]现代传媒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人们进行思考。人们通过现代传媒了解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及相关事项,同时以自我需要同传媒引导相结合,突出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关注,在集体的讨论中形成共议和共识,探讨对共性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在公共领域,通过现代传媒可以形成一种政治动员,引导对共识的达成和深化,进而影响公众的生活。也正是因为现代传媒的大力应用和发展,深深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公共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以公共议题的面目呈现在大众面前,大众通过现代传媒了解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和重要性,并形成公共舆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知识传授和领会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而现代传媒的介入不仅可以化解这种分离,而且还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意愿和想望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而现代传媒的发展,不仅人们的知识信息更加宽广和丰富,而且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有了更多主观意愿和诉求得以表达的机会,而且表达诉求的途径和渠道比以往更加丰富和通畅。过去,传媒只是单向传播信息,以单纯的信息输出为主,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的功能不断增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越来越强化对受众施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同时,受众又通过自身的主动应对,对现代传媒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都是现代传媒的传播对象,他们也再像以往那样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所传播的信息他们认真思考并进行反馈,以此影响现代传媒,甚至对相关信息的选择、制作和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在这种有效互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了联系,开展了实践教育活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二、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
随着信息化社会地位的日益巩固和深化,现代传媒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所以其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一)教育范围的全民化
现代传媒本身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快捷、受众面广、影响面大等特点,能让社会热点事件在各个领域中以较短的时间迅速快捷的传播,形成较大的影响,并在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正因为如此,现代传媒所传播的信仰意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态度、人生导向等能够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共识、心理和社会风气,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当下的信息社会,每个社会成员思想、观念、意识、德性的形成、建立和发展都无法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说,通过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最为广泛的社会成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全民化教育。
(二)教育过程的超时空性
现代传媒反映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同时能及时、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生活,随着电子智能化媒介的应用和发展,这一特点显得更加突出。手机、电视、广播等电子智能化媒介大量而广泛的使用,让现代传媒对包括社会热点事件、突发现象在内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反映更加迅速、及时,甚至可以实现超越时空限制的同步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种超时空性得到空前的强化,地球也因此成了所谓的“地球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更新慢、教育形式创新弱、教育组织水平滞后等显在弱点,影响了教育效果。现代传媒的这种超时空性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痼疾,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使其影响、效果、作用迅速显现出来,如在线视频会议、现场直播、网络远程教育等,这些都是跨越时空、效果最快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教育效果的增值性
在现代传媒中,超媒体、多媒体、人工智能、知识库、信息高速公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这些信息技术在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时,无论时是主客体的互动交流、教育形式的自主选择,还是内容的丰富性、面向受众的开放度和个性化服务等都在无形中推动教育深化,增值教育效果,营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式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和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一些原本索然单调的道德说教成为和蔼可亲、图文并茂、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在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开展互动交流,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激发,有利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的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即时教育等的实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和教育效果的增值。
三、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注重传媒素养的培育
在当前社会,现代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服务器,认识、了解乃至运用现代传媒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素养和基本能力。传媒素养始终以人的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对现代传媒的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的能力,在对多种传媒信息认识和解读的基础上,强调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以此建立对待传媒信息内容合理、意义丰富、判断独立、价值明晰的传媒知识体系。这是基于现代传媒对人们广泛深入影响而提出的具有全新内涵和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公民传媒素养的培育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社会全民素质提高的程度和水平。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快捷、泥沙俱下的信息传播要求人们要具备一定的传媒素养并不断提高,以此主动过滤摒弃负面信息,积极化解负面作用和影响,在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的同时,突显现代传媒的积极意义、价值和作用,进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二)注重传媒技术的学习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必须实现“一个中心两基本点”的技术要求。“两个基本点”就是对传媒资源的运用和对传媒技术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单调枯燥的理论教育,而是一种关涉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教育,教育者应该主动了解现代传媒资源并能够有所取舍的充分运用传媒资源,同时改变传统的“黑板模式”和“粉笔模式”,熟练掌握现代传媒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调性走向丰富性,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一个中心”就是在做到“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实现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有效的结合,使理论活跃起来,使思想生动起来,使信仰亲和起来,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与意义。
(三)注重教育机制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3],其要实现目标和追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实现教育互动交流,也就是进行传统的传授教育的同时,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学习交流,强调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意识的激发。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和吸引力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要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服务对象,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使受教育者在对现代传媒技术掌握运用的同时,强化主体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的自我消化能力,促进教育效果实现,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互动交流、意识激发、主动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注重教育环境的打造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绝不可以单兵作战、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资源,营造出全面性、广渠道、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有利于教育活动开展的外在环境,充分以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注意辐射性、发散性和联动性,以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人,寓教于乐、寓学于境,助增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68.
关键词: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 教育 结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96-02
对大学生人格及品质的教育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在形成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中占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二者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是教育者一直探讨的问题。从概念上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也有共同的特点与功能。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素质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详细包含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和心理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形成全面的综合素质。所以,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必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1.1 有着共同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都是大学生,即,教育对象相同,主要功能是“育人”,在教育过程中,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四个方面来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学生的正确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形成丰富的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水平,达到身体与心理的健康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无比的信仰,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性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重在学生心理方面,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品质潜能,形成对心理疾病的修正与抵抗作用,形成健全人格能力,使学生在心理上全面发展。所以,综合二者的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标有所侧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把学生培养为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2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同点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简要来说主要有政治理论教育、主旋律教育、三观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教育重点放在了完整的人格的塑造,通过教育,学生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理想上的追求,他们的形成法律意识、时代意识与自我意识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上能较为成熟,大学毕业学会求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如何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调适的方,把异常的心理因素去掉,形成正确的心理现象,侧重点烛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形成良好的物我发展能力,能适应当今的生活,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爱好与主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倾向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也有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也具有少许的政治因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具有间接性的教育与指导,从心理教育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良良性变化。
1.3 具有互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能功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之间具有互补性的一面。从心理、思想、行为三者相互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来看,心理状态健康与稳定能形成良好的思想觉悟,开始优良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的基础,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觉悟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品质提高了,也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过来,虽然心理健康重在育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较快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对二者进行整合是必然的,使之发挥最佳的育人功能。
2.1 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
目前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本身的内容形成学生内在的品德和自觉行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借助心理活动的调解,才会更有效的完成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要素的培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补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扩充
我们以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只是重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社会的认识、国家的认识,重视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的时候如何去处理。但是很少让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等方面关注不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的社会心理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需要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变化较快的社。产生这种心理变动的因素是思想方面的起到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教育,内定与目标要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这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就得到了发挥,势弥补了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面使得思想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活化,于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2.3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分支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与内容也相对独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单独的来完成,他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与参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特点上看,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人的本身内在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有很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现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手段与途径,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导,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3 心理性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3.1 在理论层面上的整合
以科学的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的这两种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但都是思想教育的大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把二者看作是一个大的整体来进行融合教育,在体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又体现其互补性,使二者协调发展,而不是把任其中一个牺牲掉。其次,把大学生的生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就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教学,这是教学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学生的生活对受到的教育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2 在实践层面上的整合
首先,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实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不断扩展,把自己的教学目标也延伸起来,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的育人体系联系起来,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自身的政治、思想、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也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拓创新,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采取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教育业务能力。这种方法上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心理健康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对于学生授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很好的心理条件。在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结合,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喜欢做什么人”,又在想能达到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方法与手段也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辅助内容。所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与手段也很丰富了。所以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吸引过来用,提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使教育效果更好,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姚冰.实施“三个”整合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 叶华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2).
[3] 黄警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71-73.
[4] 姚本先,杜松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8-121.
(一)思政教育工作理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全球化使得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要素的流动穿越了国界。这种多元的文化要素、信息资源、意识形态观念等随着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注入到生活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根据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开展工作,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同化教育,往往片面重视灌输和说教,没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也没有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对大学生高度关注和深感困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涉及甚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多为“85后”“90后”青少年,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两种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群体特征:其一,强烈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求新意识;其二,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消极偏激。因此,原有的强调传统、单一、刚性、权威理念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适应作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好奇心强、追求多元价值的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强调经济理性、利益最大化、竞争等理念,区别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给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水平。但是,与之相伴的是,原有的以单位制为核心的共同体生活结构逐渐解体,“国家—单位—个体”三位一体的结构变成“国家—个体”二元结构,中间力量或组织的缺位,导致中国社会的原子化倾向成为现实。同时,市场化导向的经济发展格局,又催生出了明显的个体化社会,即一方面鼓励社会大众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将市场的经济理性、物化、功利主义等思想渗透到个体之中。原则上,这种个体化倾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和重视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对忽视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追求学生个性发展与受集体主义思维约制的矛盾,个体化、个性自由、主体性、自主性与集体主义原则未能得到整合与超越。
(三)消费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和挑战
国际上先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已进入消费型社会状态,体现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日益受到这股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获取物质消费当作生活的目标,而这些物品的获取未必是出于他们对生活的必需,而是为了获取他们的某种身份认同。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塑与生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这种以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和模仿,极大地彰显了其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独特特征。但是,现行的高校思政工作并没有有效回应消费主义体现的对于通过消费所追求和获取的身份认同、群体认同等。
二、优势与因应: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重构
虽然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且后者是传统上占居主导地位的学生工作手段,但是已有很多学者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基础,初步论证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应后者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背景下所遭遇的困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优势。
(一)强调服务学生而非教育学生的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自诞生之日发展至今,逐渐从单一的慈善救济功能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制度。“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是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核心。相较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管理学生为核心的理念,高校社会工作以服务学生为逻辑起点,从而达到育人自育的境界。
(二)强调学生为本而非学校为本的工作重点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要重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了重要的福利制度功能,以人为本的福利观念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指南。社会工作在看待和介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适应高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
(三)强调增权赋能而非控制约束的工作导向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核心在于:挖掘个体自身内在潜力和资源,实现个体权力的本来面目,改善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状态,促进宏观上的人际和谐和社会公正,最终达致社会的平等、和谐状态。因此,在开展学生工作中,社会工作注重整合学生自身及周遭存在的有利资源,从个体、群体、组织层面,协助学生达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
(四)强调学生参与而非消极被动的互动机制
社会工作被视为一项福利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成为行动主体、平等参与、协力探寻和应对服务对象所遇问题。因此,“与服务对象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机制。社会工作在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需求评量、问题界定、方案设计、服务开展与评估等全过程。
(五)强调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僵化的教育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并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促进各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发展。同时,通过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维护社会秩序,发挥预防。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塑的重要阶段,发展性任务是大学阶段的核心要旨。因而,社会工作在介入学生工作时,通过积极整合有利资源、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三、互构与共生: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逻辑
当前,尽管不少学者呼吁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以发挥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补足功能。但是,他们在强调社会工作向高校原有学生工作体制进行嵌入时,更多地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社会工作向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强势嵌入,体现了一种专业霸权主义的倾向;二是强调社会工作的单向嵌入,忽视了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接纳、主动导入;三是强调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二元分离。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可以存在融合互构的关系。在学校场域推动思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之间的相互体验与功能互构,将为大学生提供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服务体验,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模式的不足,回应学生需要,协调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理念互构
在传统学生工作领域,常坚持管理型、约束型的工作理念,如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更多强调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顺从、规则的接纳和秩序的遵守。事实上,培养各种规训和服从秩序的顺从者,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社会工作坚持尊重与平等、助人自助、服务至上,以及个性化等理念,这些理念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参与平等,鼓励服务对象自觉基础上的自主发展;强调服务,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培养社会主义公民。一些研究也表明,坚持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形成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伙伴关系,为进一步培养现代化公民奠定基础。
(二)功能互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继而指导他们的行动和行为习惯,以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群体。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和思想教化。但是,其在实践过程中常忽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结机制,忽视调动与大学生个体有关的其他系统和资源来协力助推学生发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逻辑在于通过对服务对象处境、问题和需求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估,与服务对象一起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帮助他们成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和挑战,并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即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之中,注重从学生及其周遭环境来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通过整合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元系统环境的互动,共同协助学生成长与发展。
(三)内容互构
事实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小学时代就已开始,一直贯穿至大学阶段。学习周期过长,学习内容重复,且与实际生活脱节情况严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框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内容体系和多元育人形式。相比而言,社会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服务内容,从微观层面讲,它借助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为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和社区提供专业;从中观和宏观层面讲,社会工作发挥着评估社区需求、整合社区资源、进行政策倡导等功能。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坚持证据为本原则,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以学生需求为前提,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增权理论、抗逆力理论等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大学生个体、群体,乃至校园提供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专业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机制互构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多个主体几乎同时开展工作,包括“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等。实施者存在多元且分化的情况,虽然分工明确,但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协作的实践机制。现代社会工作注重对多元主体关系的整合,强调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可以有效发挥其整合多元主体优势,调动多元主体积极互动与合作。
四、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土化创新路径
如前所述,尽管在主体、理念、功能、内容和机制等维度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社会工作的介入并不否定其作用与优势,而是尊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调动思政工作相关主体的资源互动与积极合作,以形成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构格局,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探索和建立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和伙伴关系
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主体互构,意指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形塑、互相作用以及角色互换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回应当前挑战并进行创新,需要改变传统上坚守的主客体对立局面,借助社会工作的主客体之间平等关系理念,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形成师生之间的和谐伙伴关系。只有坚持平等参与和互动,才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能。
(二)坚持和施行以学生为本的公民教育实践
强调理念互构,意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借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逐渐改变原有的管理导向型工作理念,形成服务导向型的工作理念;逐渐改变消极的教育方式,探寻积极的公民教育方式;逐渐改变将学生视为被动的个体,而将之视为积极主动的个体。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内在前提。
(三)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在实践中强调功能互构,意指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借助社会工作具有的支持、服务与发展等功能定位,强调对学生的无条件接纳与支持,强调对学生的服务供给而非灌输说教,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关怀而非病理性治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服务于现代高等教育目标,就必须从自身功能定位上进行创新和变革。
(四)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与多元整合的教育内容
强调内容互构,意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应该对目前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提炼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内容体系,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扩展和整合,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社会职业与生涯发展教育、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教育。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重构与创新,以符合时展所需。
(五)建立多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与良性互动机制
强调机制互构,意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搭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网络,包括学校层面、“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干部、大学生等,对于目前多元主体之间分离的关系格局,有必要汲取社会工作在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方面的原则和优势,形成学校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机制,共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提升高校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根本目标。
五、结语
关键词: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1
调查概况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由西区宿舍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调查时间为2009年4月,以华中师范大学西区学生宿舍(共8栋)所有同学为总体,采取抽样调查法进行调查。
1-2资料收集方法
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10个问题构成,主要考查学生宿舍同学之间的交流、文化生活等基本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16份,有效回收率90.43%。
2调查结果
2.1学生社区基本情况
2.1.1大学生呆在寝室的时间占课余时间的比例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呆在宿舍的时间占课余时间的比例很高,高达92.31%的同学有40%以上的课余时间呆在宿舍,62.26%的同学60%以上课余时间在宿舍中度过。由此可见,宿舍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地点,搞好学生社区建设非常有必要。
2.1-2大学生学生社区的主要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宿舍的主要功能是生活起居(89.66%),其次是学习(57.93%),紧接着是休闲娱乐(56.73%),思想交流(48.32%),而认为宿舍的主要功能为举行文化活动的只有30.05%。这说明在大学生看来,社区的主要功能主要在生活、学习、娱乐方面,但社区的文化活动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待改进。
2.2对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的看法
2.2.1辅导员入住的支持度
调查结果显示,20.04%的同学赞成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有39.18%的同学表示无所谓,另外有高达36.78%的同学反对辅导员入住。这说明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很多同学并不太理解和支持,入住辅导员有必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2.2.2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
2.2.2.1沟通方式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58.65%的大学生希望与入住辅导员进行面对面地交流,25.72%的大学生希望通过QQ与入住辅导员沟通,12.26%的大学生希望通过email的方式,仅有3.37%的大学生希望通过信件与入住辅导员交流。这说明大学生更多地还是希望与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另外随着电脑地普及,QQ或者是email作为新型交流工具都很受大学生地欢迎,而信件则不太被大家所选择。
2.2.2.2沟通内容的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与入住辅导员的沟通交流的内容上,50%的大学生希望与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其次是23.80%的大学生希望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再次是18.27%的大学生希望辅导员能丰富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还有11.54%的大学生希望辅导员帮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这说明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思想的迷茫期,渴望能和他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需要他人的理解与指点。
2.3社区关系
2.3.1寝室内成员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当寝室内部成员产生了矛盾时,接近一半的大学生是通过卧谈时将问题提出从而解决矛盾;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采取冷战的方式,让时间解决一切;另外还有少数大学生是请寝室长进行调解。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宿舍内部关系的处理上,大多数人都能采取较积极的态度,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问题。
2.3.2楼栋内成员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更好地促进楼栋内部各个不同院系的同学的沟通交流,51.92%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楼栋内部建立老乡会,45.19%的大学生持观望态度,表示无所谓,只有2.89%的大学生持反对意见。这说明同学们还是希望更多地与其他寝室、其他学院的同学交流,希望楼栋内部建立老乡会促进院系之间地交流。
2.3.3各楼栋之间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楼栋间地交流方式,52.64%的大学生希望与其他楼栋的同学举行联谊晚会,35.82%的大学生希望与其他楼栋的同学举行趣味运动会,另外11.54%的选择其他。这说明大学生渴望与其他楼栋的同学有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3学生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在学生社区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宿舍在大学生活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认真抓好学生社区的建设。
3.1入住辅导员的工作需全员关校园文化注和参与
调查中,有高达36.78%的学生反对辅导员入住。据调查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一是部分辅导员并非入住到自己所负责的学生中,部分入住辅导员所在院系的学生工作任务重,无暇顾及社区工作。二是入住的辅导员人数有限,并不能保证每栋楼都有辅导员入住;三是辅导员入住以后,工作条件有限,不能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知很多同学还是很希望与入住辅导员进行各方面交流的。
3.2避免社区活动的形式主义,确保真正起到实质性作用
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反映学生社区内开展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比如,对于部分楼栋和院系的党员寝室和文明寝室设置,54.57%的学生认为党员寝室的设置“没有一点作用,完全是形式”。从调查中得到的调查数据可知,学生对开展促进寝室内部同学和谐的活动如“卧谈沟通”,对促进楼栋内部凝聚力的“老乡会”,以及促进整个学生社区和谐的“联谊”都有很积极的响应,这些活动组织起来可以很好地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可以有意识的开展一些类似活动,将和谐社区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86-02
主席曾经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基于此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探索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举措,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深刻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根本。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概念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的,即以科学理性为指导的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和道路问题,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的主线和中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全民族的思想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功能。其理论本身具有先进性,能够对其他社会思潮进行有效的引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其具有的包容性特征,促使其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有利于消除其他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斥心理,赢得社会尊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功能。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价值目标也是一致的;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所应遵循的价值标准;又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取。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在全社会形成最大共识的凝聚功能。其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以凝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鸣;其能够让绝大多数中国人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共同团结起来,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用其武装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因为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针。这一体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为培养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改革传统教育理念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教育模式都没有发生改变,或许形式上有变化,但其根本并没有改变,都是注重智力发展而轻视德育教育,注重智商而忽视情商,这种教育理念继续下去,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显得十分岌岌可危。尤其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涌动,这对于思想尚不成熟,德育基础薄弱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将原有的价值观瓦解,这样不利于未来祖国栋梁的发展,所以改变这一传统教育格局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指导学生正视外来文化的必然需要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的时代,西方一些国家往往为了一己之利,强行渗透和推行其文化,进而达到他们争夺全球霸主地位的目的。对于思想尚不成熟,意志力不坚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接受能力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无法分辨出正确性,有些大学生就陷入了思想的误区,盲目地认为一切外来文化都是优秀的,所以就无选择性的盲目接受。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有不利的一方面。如有的人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出现了“价值真空”状态;有的人面对价值观多样并存,感到无所适从,出现“价值茫然”状态等等。他们的一些观念和思想,直接会影响到其行为,实践证明,作为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用社会主流思想作为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思想理论教学,为加强教育夯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要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通过探讨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个案讨论法等方法,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认知走向认同、由内化信仰走向外显践行,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提高社会实践效用,为加强教育打造平台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本身非常抽象,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教育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教育的效果,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打造更好的平台。
(三)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加强教育创造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因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直接参与并且能够生动体验的,如果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那么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决定着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激浊扬清,旗帜鲜明地批判多样社会思潮中的消极乃至有害因素。我们可以肯定的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田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德育研究,2010.
[3]周玉清,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论纲[M].人民出版社,2011.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人们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大部分的网上交流仍采用字符的形式,同时占网民比例最大的人群是青年人。在这种交流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也显示出一些独有的特点,这造就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他们张扬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产物,通过网络语言的类型特征分析,了解和认识网络语言,与青年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引领青年健康成长。
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病毒、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论坛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顶(支持)、555(呜呜呜)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这一新兴文化中使用的新的语言。本文要描述的正是这一类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同时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些语言现象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透过这些语言现象,能够看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的心理状况。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
1、中文用语。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为了在网络世界引领潮流、标新立异,旧词换新意,借用原来生活中的词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的新词,或者利用谐音改变原意等。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形象借用”。是指生活中的许多词被借用过来表达新的事物,借助于形象或意义上的微妙相似加以联想,而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灌水”:发无关紧要的帖子,在坛子里聊天等,主要功能为交流感情,还有最重要的,可以长工分,原指发长贴。(2)“谐音”。是指对旧有词语的读音、字形加以变化,进而产生新词的现象。例如:“版主”变成“斑竹”: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
2、数字用语。抽象的数字经过网民的想象力,赋予新的组合,产生的效果出乎人们意料。这种数字化语言往往意蕴无穷而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数字用语一般利用与汉语或者外语的谐音来表达意思,大体有两种表达方式:(1)数字与汉语谐音。最常用的有“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等等。(2)数字与外语谐音。如“3166”:日语的再见等等。
3、缩略用语。网民们将汉语或英语变形而为缩略语,这种语言起初只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久之就形成较为固定的网上用语了。主要有两种形式:(1)汉语缩略语。如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缩略,如果GG、DD、JJ、MM或PLMM,指的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漂亮妹妹;“FB”:腐败,指聚会+吃饭+活动。(2)英语缩略语。如“BB”:宝贝,情人,孩子,ByeBye,看具体使用英文缩略;“FT”:Faint,晕倒的意思,也叫分特,表示惊讶、不可理解、不可置信等意思。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不稳定性。网络语言既受网络技术发展影响,又受青年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流行文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心理的变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旧的词语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词语又以极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并得以流行,呈现出鲜明的多变性。2006年5月,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网络用语的排名,显示一些曾被各种媒体及研究文献反复引用的、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94(就是)”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
2、创造性。网络语言更新速度很快,新鲜词语层出不穷。而网络流行语中的奇思异想也不胜枚举。青年人将网络当成一个虚拟空间,所以在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上也力求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一些令人感到新奇的富有创意的语言,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效果,这就使得网络话语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比如说哥哥,可以用大写的GG,也可以用小写的gg,感谢可以用39、3X、3Q等形式。同时,网民还可以利用表情符号等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3、不规范性。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及英语字母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比如“I服了U”:我服了你;“走召弓虽”:超强;“油墨”:幽默,微软拼音通假字。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规范,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表现出网民们求新、求异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用语言来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这种个性在虚拟的世界得到了极大的张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使用者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
二、网络语言的成因分析
网络开启了个性化的时代,网络语言的兴起也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网络青年族群个人主义、个性自由的张扬,形成必然有其相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一)社会原因
1、社会发展。现代社会,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工具,更形成了一个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会交往网络,网民在网络中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新兴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依靠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话语在虚拟空间中聚集、交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群体文化不同于其他类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网络语言的形成,网络语言作为群体文化的产物,不仅是网络社区成员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载体和工具,也是网络社区成员的身份标识物。缺少独特的网络语言,网络社区各个成员之间在失去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特的身份标识物,网络群体和社区交往在文化层面上就难以得到维系。
2、文化变迁。从网民的年轻化来看,现在网民中的大多数都是青年人。“青年人最善于接受新的价值观,最少保守思想,不受旧的落后的文化的制约。因此,他们敢于向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观念挑战,他们也常常给社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促进社会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的产生,是青年群体更新传统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正在显示特有的智慧与才情,他们思维活跃、新潮,他们机智俏皮、妙语连珠。他们创造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炫耀自己身上闪耀着的智能的光辉,他们所创造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是对平庸、枯燥、刻板生活的温和打击。例如:555(呜呜呜):同音表示,表示彻底沮丧及伤心,可以重复使用;mm/MM:妹妹、美眉,表示年轻女性;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
(二)个体原因
l、情感宣泄。网络语言常常用异化的、情绪化的语言来宣泄某种平日里不能或不敢表达的情感。比如,用那些隐晦的数字表达出别样的感情,770(亲亲你),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不好意思用语言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简洁实用,又显得幽默含蓄。又如把“东西”称为“东东”的“童语现象”,很难想象会在网络以外的任何交流环境中出现。这说明在现今这个高压力快节奏社会里,人们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无异于向竞争对手、向社会示弱,所以在网上这个虚拟社会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就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理解,网络成了情感宣泄窗口。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在网上聊天的人更容易将平时鲜有机会表露的“本我”显示出来。
2、张扬个性。网络语言在另一方面常常视传统语法于不顾,表现出完全的随心所欲来。例如,网上常常将“给你打电话”说成“电话你”,甚至连“气死我了”也说成“气死我乐”这种经常出现的反常搭配,都是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网络语言显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讲究冲破束缚。青年人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跃然纸上,折射出他们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着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相疏离且乐此不疲,希望成为具有社会话语权力的主体的积极努力,愿意直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因此,他们常以出格的表达来达到一种放松,并企望以此体验一种快意。言辞的出轨、观念的冒险,是青年人经常采用的一种炫耀性的社会互动行为。”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
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
(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三)提高理论素养、引领青年前行
在当前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这需要我们立足实践,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不断进行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网络语言现象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网络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之一,随着网络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深人,网络必然给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更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消除网络带来的差异,更要快步迈进网络社会的新环境。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
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
(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高校网络社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74-05
自互联网诞生至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革不断给人们提供多种沟通和需求的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双向互动的特点,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在互联网使用者中,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当前,上网的方式和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网络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高校互动社区已成为大学校园内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学生发表观点的主要渠道,更是当今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窗口。
一、国内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网络论坛的现状
随着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建设了良好的网络硬件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网络论坛迅速在中国大陆各高校发展并广为流行。高校网络论坛是基于校园网开发建设的,由各高校自行管理和维护的网上社区,尤其以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为主。1994年建立的“水木清华”是大陆高校最早的高校论坛BBS。随后,华南理工大学也于1995年建立了“华南木棉BBS”。
(二)高校网络论坛的特点
高校网络论坛具有广告少、访问速度快与用户认同感强等特点,在本校学生中普及率较高。同时,高校网络论坛信息内容与学校日常工作、校园学生活动密切相关,成为广大高校师生经常使用的校园信息平台、舆论平台和交友平台。因此,如何通过网络传播先进文化,进一步遵循人本主义特点,结合网络发展规律,有效管理高校网络论坛,使其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成为当前高校网络论坛建设和管理者需要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网络论坛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高校网络论坛发展给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网络论坛作为传播、接受、互动交流的一种新工具,使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范围有限与效果一般的教育效果,彻底发生了改变,打破以往面对面的形式,拓宽了思政工作的重要渠道。高校网络论坛从功能上能有效克服校园信息在传统媒介传递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方法、影响、效果和反馈等一系列限制的问题。
通过网络论坛的即时交互特点,及时有效地了解反馈信息,锁定信息源头,掌握当前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因人施教,注重效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广泛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利用好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新工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将传统、朴素、大众化与经验式的教育形式改变成为丰富、灵活、针对性与实践式的新理念,再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思政教育信息化、快捷化与准确化,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与影响力,进一步达到更好的效果。
2.高校网络论坛发展给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论坛信息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对论坛上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高校网络论坛的开放性、自由性和隐匿性会使学生更容易接收到各类不利于国家及社会稳定、影响学生意识形态构建和妨碍学生成长的有害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对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引导,鉴别真伪、兴利除弊、取精去粕与注重稳定,就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
3.高校网络论坛发展的困境
目前,在技术方面,我国现有网络研究及信息传播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传统思政教育的集权管理模式与网络思政教育交互开放的理念容易产生冲突。高校网络信息的传播、监管及处理方式严密程度低、范围窄、效果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技术形势下的新环境、新方法与新挑战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发展定位及长期规划
(一)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人人是网民、处处可上网。据抽样调查,上海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达三个小时,网络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表现自我、交流思想、表达诉求与寻求知识,他们的关注点与兴奋点也在网上。网络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和行为方式等,也挑战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适应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网络技术的一种现代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要表现。在高校网络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对占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和主导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高校网络论坛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其隐匿性,而网络论坛信息中存在着鲜明的思想性、个体性、社会性与阶级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通过及时发现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澄清,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提高高校网络论坛的安全稳定,势在必行。同时要始终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并且将其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与有序化,从根本上解决网上舆情,倡导优良学风,营造和谐的网上环境。
2.“易班”的主要功能
早在2007年,上海已试点建设“E-class”网络社区。2009年下半年,在此基础上升级改版,推出“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 ,并进一步扩大试点,取得一定成效。用户登录“易班”网络平台后可看到,它打破了传统互动类网站的模式,融合了论坛(BBS)、社交网络(SNS)、博客、微博与相册等各项网站主流功能。同时,“易班”主动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需求,以班级和学生社团、党支部、兴趣小组、教学班级等各类校园团体为基本单位,形成各种网上群体,有着鲜明的大学特色,有通讯录、日程表、资料库与话题等新颖的网络应用。此外,“易班”还支持移动终端访问,提供短信平台,实现了手机3G网络的访问。通过该网站,高校辅导员、教师及学生可在线互动交流、交换各种信息及资源、上传照片与撰写博客,并通过各种网络应用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参考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校园信息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高校的特点开发的“易班”,具备身份实名制认证登陆、用户信息共建分享、校园公告分级定向、教师可控的BBS 论坛、校园招贴栏、教学课件下载、教学影视点播和大学博客等功能,实现虚拟和真实世界的有效整合。
3.“易班”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新趋势
对于学生用户来说,“易班”的社区化功能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多的线下关系因为在社区中的相识和相知而产生,网友聚会正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动方式。如果没有站点的社区化进程,拥有共同浓厚的兴趣的用户就很难实现方便的交流,网络人际圈的建立更无从谈起。从站点来看,用户之间线上交流的频次和深度的提升,带来了网站流量和用户黏性的增长,从而提升了高校网络社区的利用度,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了长久的立足点。新形势下,高校更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和新趋势,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4.“易班”的影响及作用
网络“易班”目前已成为上海最大的高校网络互动社区门户。它能实时更新用户好友的标签状态,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增加用户的应用“黏度”来吸引学生眼球,降低涉足其他社会社交类网站的可能性,有效减少了外界网络有害信息对高校学生心理的直接渗透。这使大学师生把注意力投入班集体,提高了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凝聚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易班”开设3年来,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建桥学院等7所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受到大学师生的欢迎。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在“易班”上的注册率近99.5%,大量教师也主动注册和学生交流,该校“易班”的日点击率超过30万次,平均在线人数近千人。在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离开上海,也依然频繁登录“易班”。
(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互动社区的定位
学校通过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互动社区,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并在服务中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以“易班”为例,具体体现在:
1.高校网络互动社区是一个大学生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强烈希望在平等中交流,在自主中选择,但也容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迷失主流价值观,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远离现实生活。运用网络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尊重学生个性着眼,遵循人本主义,从实际需求出发,因人施教、因势利导。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可以在此抒感、展示自我,还可以走出自己的空间,通过网上班级、兴趣小组与社团组织等扩大交际面,随时与同伴、辅导员和专业老师通过各类具有互动交流功能的应用,真实交流思想、提出建议与表达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高校网络互动社区是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平台。辅导员应用互动功能,外在体现是“服务”,内在功能是“教育”。通过班级公告功能,辅导员不但可转帖学校、学院的各类通知,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和解读;通过话题功能,辅导员可将公示、就业招聘与紧急通告等信息及时置顶,给学生温馨提醒。这些看似简单的、用于处理班级日常服务和管理性的事务功能,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内涵。高校网络互动社区不仅将各类班级事务网络化、便捷化,也让辅导员逐步形成了与学生网上交往的习惯,打下了网上对话的“感情”基础,更好地发挥了人生导师的作用。比如,在辅导员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在博客日记随想中开展思想教育,更容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高校辅导员通过“站内信”等点对点交流功能,在网上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些不便面对面交流的工作,网上网下互动,使得思政工作事半功倍。
3.高校网络互动社区是各高校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高校学生对与教师,特别是与名师、专家交流有着强烈的渴望和现实需求。平台吸引专业任课教师、名师与专家入住高校互动社区,通过网络平台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将课件、讲义和授课要点等资料上传到网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真正的在线教学,这对学生来说,是核心需求之一,也是十分宝贵的受教良机。通过在全市、学校两级架构,使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不仅能获得所在学校老师的指点,更能走出校门,进入覆盖全市的公共网络社区实现跨校交流,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同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相取经学习,进一步拓展了课堂的外延。
由此可见,高校网络互动社区作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分享和沟通的重要平台,它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也使高校积极利用新技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政治倾向、行为规范、心理疏导、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引导,为进一步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平台,同时拓展了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荣发等.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M].上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博,周旖,崔英志.W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6).
[3] 潘敏,凌惠,于朝阳.国内外BBS 论坛发展及管理比较研究[J].大学生思政工作研究,2007(7).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关键问题,其建设标准、路径、优化策略等问题也得到了诸多关注。若要厘清则需要明确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当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外环境以及辅导员专业队伍型构所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是一个建设过程,是指某种职业由普通职业发展为长期稳定职业的过程。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质是辅导员就自身工作不断打造、专业全面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培养需依托专门机构和终身专业训练体系进行。最终,辅导员自身能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全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
笔者认为,辅导员专业化标准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有奉献精神,乐于为高校学生服务。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有关辅导员职业的道德规范,同时能够以身作则,成为高校学生行动规范上的榜样;第二,拥有稳定的队伍。队伍内所有成员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能力培训,且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理论实践知识与水平是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要求,不断学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辅导员专业化的思想基础;第四,善于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研究。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总结分析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归纳出自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五,职业成就感不断积累。随着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辅导员专业化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步成为专家级权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的缺失
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职业培训和理论传输的环节并未缺失,只是在步骤上较为滞后且缺乏抽象化、概括化、系统化和制度化。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归属感一般在入职之后逐步获得,而工作所需的教育学(包括政治学)、法学、教育评估学、逻辑学、教育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现代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也仅在入职培训中快餐式地零散分布。总结地来看,无论是职业技能还是理论知识,当下辅导员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无、而在于乱,因为就整体而言,它们的在场是反社会学习论基本规律、是不符合认知主义基本原则的。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能力的习得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职前专业化教育与职后补偿式训练的配套,二是经验式实践的一以贯之。前者存在理论传输与技能教授的前见,职业实践内容的主要功能并非在于能力养成,而是抽象理论的具体化与实践化,这种进路能够促使理论联系实践的闭环形成,使从业者的职业规划和工作规程具有科学性、专业性与理论性,使辅导员工作变得有理、有力、有节。但后者因缺乏理论支撑,而具有耗时长、偏差大、速率低、碎片化的弊端,也就是说,缺乏巨人的肩膀、缺少理论的提升,忽略理论前见的实践出真知必将困难重重。遗憾的是,我国现今辅导员获得职业技能的途径一般更偏重于后者,如何改善现状,将成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核心研究领域。
(二)机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概要设计与实践纲要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与实施必然标志着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买入了新的篇章,处于历史机遇期。文件阐释了职业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职业群体建设与职业身份认同的纲领与路径,为我们指明了建设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努力方向。我们可以从图式理论的角度解读这一政策文件的指导意义:通过职业能力建设填充职业认知图式,从主我角度解构图式为身份认同纽带,从客我角度解构图式为社会评价体系与社会期待范畴,主客相合的完整图式又经历了专业选择―理论提升与职业培养―职业对接与角色维续―技能运用与归属感析取―经验累积与二度理论提升―反哺理论传播与职业训练的演变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分化出独立的辅导员职业教育群体、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业技能理论研讨的学术共同体、接受辅导员专业技能训练与学术规训的学徒群体以及作为经验来源与理论观照对象的辅导员从业者群体。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过程中暴露的不足
高校辅导员如果想要向着职业化、专业化迈进就必然离不开以下四点:一是岗位建设拥有较好的未来前景,前景比较稳定;二是行业内构建起覆盖全面、健全稳定的职业发展组织体系;三是建立固定的学术交流阵地,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培训;四是坚持重视加强辅导员这一职位的社会地位建设以及社会认可度建设、以其优良的社会认知度以及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由于上述要素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或缺失,当前的辅导员队伍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今时展的需要,而社会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却在日益增长,要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下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从业期不稳定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以中青年为主,由于其社会年龄及阅历限制,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较短,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辅导员队伍难以保持工作的稳定度,以及学生工作的连贯性。究其本质原因,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有一部分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于这一工作的责任心以及热情不足,他们以辅导员工作为跳板,积攒工作经验及条件以备随时跳到其他职位。中青年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充分发挥其精力充沛、创新精神强等有利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青年辅导员的工作年限不足,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工作阅历及经验,不能全面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工作上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有一部分依赖于从本高校挑选综合素质过硬,学习成绩突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与其他人相比,他们确实学习能力比较突出,但是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积累,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教育管理科学的学习处于真空状态。这就导致这类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力不从心,面对学生出现突发状况会因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政教育手段的缺乏,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影响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加之当前高校拥有高级职称的辅导员大量缺乏,骨干力量?橹星嗄杲淌Γ?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高质量的教育经验难以普及到全部辅导员队伍中,而低质量的教育经验及工作方法不断循环,这对于高校辅导员的互相学习以及内部帮带是非常有害的。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实践方法
(一)建设辅导员培训互助交流会,增加队伍的专业化素养
随着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今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应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应是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业务精通,高度自律,作风优良;丰富的政教工作经验以及大量相关知识学习经历;注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功底,组织建设能力以及洞察力和调研能力提升;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储备,了解法学、教育评估学、逻辑学、教育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的高水平优质队伍。
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创建辅导员培训沙龙,设置的沙龙内容要多元化、丰富化、内涵化。沙龙中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外界授课外,还应加强沙龙的自身学习氛围,使辅导员沙龙成为开拓创新的场所,理论学习的乐园、方法知识的阵地,使辅导员队伍在拓展工作视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辅导员培训标准化,加强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作为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实施者,高校辅导员队伍奋战在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只有将辅导员的职业专业化、职业化,明确辅导员职业的晋升通道,才能够有效增强该岗位的吸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稳步推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建设,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复合型人才。作为高校辅导员,既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能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便于开展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同时在开展党建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心理疏导、时政教育等工作时卓有成效,能够独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辅导员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为中心,发散式培养,在实践能力方面更要加强培养。针对学科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引进,在重视与学科相关的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要将高校中已经具备大量教育经验,实践能力的党务人员和优秀辅导员加入到队伍中,丰富学科建设,使辅导员课程化指导更加科学,不断推进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跨校区 学生工作 信息化 一站式服务
项目来源: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跨校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1FDY010
根据《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学生工作信息化和信息化的学生工作,正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有关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多校区、跨地区办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学生管理往往受到空间上的限制和时间上影响,加之现代信息媒体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交流、管理、服务手段,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同样面临着加快跨校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课题。
1.学生工作信息化概述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开发、推广和应用,网络已迅速覆盖全球,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具有共享性、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的网络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种种挑战,也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也是逐渐丰富的,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大多学生工作信息化方面的文章把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狭义地理解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构建。学生工作信息化是以学生为本,借助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构建和改进学生工作信息系统,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即时性、共享性、电子化、集约化、网络化的过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在此环境下,跨校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构建,更需要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如互动交流平台建设(QQ群、飞信、BBS论坛、BLOG、微博、校内等),同时也要拓展学校与外界互动的信息化平台。
2.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构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它使得学生工作管理从传统转变为现代,从分散转变为集中,从以人工手段为主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工作中存在的“散”、“乱”、“拖”现象,该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综述以及高校信息部门访谈,发现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构建整体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相比,明显滞后于高校其他相关系统,如教学、教务、财务、图书馆、后勤服务等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已经开发或购买独立的B/S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与学校其他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建立联系,数据无法共享,应用不能集成,没有统一的接口,数据标准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信息孤岛。
2.2 合理构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发挥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教育、管理、服务的三大职能,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站式信息用户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学校OA内网、学工、教务、财务、图书馆、后勤服务等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互通,资源共享。它最好的地方,就是不需要再使用不同的账号和密码,去分别登陆原先无法互通的那些子网站,比如教务系统、电子教育平台、校园邮箱、手机短信平台、图书管理、财务查询、校园卡、迎新管理系统等。只要一个账户一个密码,就可以登陆集成信息平台,一次性就可以访问所有相关子系统。平台首页是可以人性化定制的模块群,显示用户有权查阅的相关信息;系统根据师生不同的身份,自动给予相应的信息权限和栏目界面。
打造一站式信息用户服务平台将成为跨校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减少数据流动中的遗失和错误的可能性,增加数据的可访问行、共享性。
3.互动交流平善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跨校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更应拓展符合实际的路径,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拥有手机、电脑上网已经不是问题,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抓住有利时机,方便于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信息互动交流,保持畅通对称。
3.1 即时互动通讯平台:QQ群、飞信
QQ是国内最流行的免费聊天工具,它提供一对一聊和群聊等功能,QQ群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有效的交流工具,因为QQ是学生网络聊天的主要工具。笔者有180名学生,每位同学都有QQ号码,四个班级全部建立QQ群。通过QQ,学生工作者可以跟学生单独谈话,也可以在QQ群聊中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通过QQ群及时各种信息和通知。QQ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交流工具。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方法 问题 对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的,具有特定定位、内涵和任务的新课程。此教材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从证明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比较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因此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整个教学过程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效果甚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隐性教育和探究性教学等有待整合等等,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思想道德实效性的提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门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与课程本身的教学设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分不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年轻”学科,它在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还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的教材体系结构模式经历了伦理学浓缩结构,成才学改编结构,人生哲理学结构三个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设计教学法、谈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
1.设计式教学法。设计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自主解决问题。设计式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创设场景,学生则自己策划和组织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活动,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议论问题的得失,从而进行自我重构的过程。从具体方法上来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品、实话实说、演讲、辩论等形式主动参与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3.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强调“案例中心,参与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要求。有些教师认为运用案例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且有利于师生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因素
1.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关注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办法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其中部分院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现实的实际情况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支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把着力点放在与学生专业对口或者是学生将来就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觉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无关紧要, 甚至有压缩课时的现象,分单双周上课,甚至把压缩的课时称为教学实践课,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使得思政课教师无心研究教学方法。
2.思政课教学考核效果不突出
对思政课的教学考核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稳定教学秩序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和评价教学得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考核仍流于形式,偏重于理论考试、课堂考核和结果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外考核、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在理论考核方面多以开卷、半开卷和闭卷的形式开展,这种考核形式受影响因素较多,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考核主要侧重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这里面的社会实践也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开展,往往也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考核方式,对教师而言,只是证明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而言,考试合格获得一门公共课学分,使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忽略了“育人”的作用。
(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当前,高校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学习能力较强,面对这样的工作对象,如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自身没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或者知识水平不高,就很难让大学生接受,就更难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所需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即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相关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还要具有与思政工作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辅助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教师自身因素
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一方面,既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教师将自己的职业认同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谋事”谋求个人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只有对职业建立起基本信任关系,才能够从职业与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感受和道德价值。同时,高校教师科研压力的增大,使得部分老师将自己的经历都放在科研能力上,无心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
根据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整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科学发展。
(一)合理构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体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实际情况是大学生群体不仅在性别、年龄、地区、年级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反映在他们的需求层次上也具有多样性。首先,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要对受教育者需求的差异化进行细分。通过建立信息档案,研究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在实施共性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的思想道德相关课程,进行差异化的引领和教育,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其次,要树立关爱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观念。要用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视做好不同层次学生个性需求的细化工作。再次,要积极引导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学会体验。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文化的理解,通过谈论或者座谈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他人或者社会各个层面的故事中,体验什么是道德,从而构建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二)进行思想道德课程教学法改革的探讨
当前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应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自我实践、学生自主探究、暗示引导学生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常识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实践中存在和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建立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的体制并创新实践教学的组织作为依托,实现两支德育工作队伍的有机结合。
2.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引导、鼓励和帮助大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在问题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探究型教学能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亲自的亲身体验进行讨论和分析,从心理学上说符合了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就是那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教育,它是行为主体在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得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隐性德育的作用在于它具有潜在性、载体的分散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和效果的长期性等特征。隐性教育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和完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