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务英语方向

商务英语方向

时间:2023-09-27 09:3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务英语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务英语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对外 商务 英语 课程 留学生

一、引言

教育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因社会需求而产生。商务英语培养方向在我国的产生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在2007年3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高校第一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之前的三十多年中,商务英语培养方向在我国540余所院校实际已经存在。

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的研究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商务英语学科自身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2001年2月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博鳌亚洲论坛。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广泛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预计到2010年,该协议将促成中国与东盟最发达的6个成员国签署全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谈判顺利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8年9月我国与新加坡成功的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这种形势下在国际上出现“汉语热”、“中国文化热”、“中国投资热”、“中国旅游热”、“中国留学热”的浪潮。

“对外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框架研究旨在于服务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盟和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培养具有扎实商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较熟练的英语和汉语双语运用能力,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市场,将来能服务于与中国贸易往来的综合型人才。

二、实践调查

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大量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的课程总体框架应该所涵盖教学的基本元素。因此,从2006年起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外国留学生,尤其是母语是非英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我国攻读商务英语培养方向时所希望掌握的知识结构,对此我们还进一步聘请专家召开了听证会。从2006年起,在国内高校做了调研,收集了有关目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的就读专业状况。2006年10月我们到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了考察。2007年6月,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了全面的考察,了解到在该校攻读商务英语培养方向的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及就业状况。2007年 7月到国家商务部亚洲司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东南亚各国及韩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及教育信息,了解到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在这些国家,来中国就读商务英语的留学生潜在市场越来越大。2007年7月底,前往越南住中国大使馆进行调研,并与大使馆的科技部主任、教育处二秘陈厚玉博士进行了会谈,我们得到了关于越南教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2008年4月去越南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了包括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的六所学校。之后,对一些有关院校的对外教学培养计划进行比对和研究。在几年的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外商务英语课程框架研究。

三、以培养服务于与中国贸易往来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计划

1.“对外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对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应涉及到“商务知识” ;“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英语和汉语双语运用能力”;“中国文化与国情”等方面的知识。商务学科本身属于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英语与汉语及中国文化与国情属于人文科学,因此,“对外商务英语”专业应是一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之间的知识和综合技能交叉、整合,融合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英汉双语教学是“对外商务英语”专业的一大特色。英语和汉语双语教学是学生驾驭英语和汉语双语运用能力的前提。掌握英语和汉语才能真正融入世界经贸领域。目前,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语言,无论母语是英语还是其它的语言,要从事跨国商务,英语是必备的语言工具。汉语正随着中国的崛起而走向世界。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巨大的市场与国际影响力,正引发全球新一轮“汉语热”。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四,对外贸易处于世界第三名,汉语正逐渐跃升为全球仅次于英文的新强势语言。目前,70%至80%互联网使用英文,约10%使用华文。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汉语课程,而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数量已达到4000万人。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1亿。(按:《望新闻周刊》:“汉语崛起:10年内必学 2050占互联网语文40%”),因此,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外商务英语”专业应实行汉英双语教学的模式。

3.“对外商务英语”专业可分三个教学模块。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可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分别是:理论教学模块;技能教学模块;教学实践模块。

⑴理论教学模块: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因为理论知识涉及的是最根本性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只有掌握有规律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强调理论教学并不是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理论教学模块中的课程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技能而开设。

⑵技能教学模块: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训练技能的目的是摸索运用它的规律,使其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成为不必思考就能做出的反应。因此,技能是获得知识的更高阶段。技能教学模块旨在于培养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是相对漫长的过程,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获得。在商务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商务英语函电书写的基本能力;独立编写相关商务合同的能力;制作与审核业务单证的能力;掌握货运报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因此,要开设相关课程如:商务英语写作、国际贸易事务、单证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等。通过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子商务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电子商务涉及的诸多技术如。在汉语方面,有成篇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较为准确得体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具有在社会生活领域里,从事较高层次、较大范围的语言交际的能力。在计算机方面,学生能够利用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计算机基础应用。

⑶教学实践模块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不仅巩固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学以致用地指导了生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这是学生通过实习得到的最大收获;另外,还扩大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实践技能,锻炼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和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的教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就读,“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实际在我国许多高校早已存在,而且人数逐年增多。希望“对外商务英语培养方向”的课程框架研究,对该专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 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杜冬云:《面向市场的专业建设》,《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

[4]刘传林:《适应行业需要创建特色专业 》,《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第2篇

关键词 需求 商务英语 独立学院

一、引言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同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一再提升了商务外语的在涉外经济交流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指出,预计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将达到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很大的人才供需缺口。

在最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商务英语专业第一次进入基本目录,成为国家认同的、较长时间以来在社会上具有一定需求的专业。从2007年到2011年5月,教育部已批准32所高校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其中在一本及二本院校中以财经商贸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为主,同时也覆盖了科技类院校、农林类院校以及语言类院校。部分大专学院和三本院校也榜上有名。我校作为独立学院若想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不但要向上述院校取长补短,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

二、调查

我院从2007年设立外语学部以来,外语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学生出国深造和考研升学率稳步上升。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业,其中较大部分工作涉及商务英语的使用。从08级本科开始,将英语本科从大三学年起分方向培养,商务英语方向作为其中的重点方向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实践,为了了解本地区市场对学生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要求,本方向的师生对本地区企业经理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和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湖北省企事业单位54家,北京市企业2家,上海市企业1家,广州市企业1家,衡水市企业1家。这些企事业单位中包括三资企业,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和政府机关,他们根据各自单位的特点,提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并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调查目的和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学生的就业形势及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为本校商务英语方向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调查问卷由18道选择题组成,包括14道单选题、2道双选题和2道多选题,内容主要涉及就业形势、专业需求、职业技能和课程设置四个部分。

(三)调查数据分析。

从受访单位类型来看,分布情况如下。

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由表1可知,受访单位覆盖面较为全面,而受访单位又大多数位于湖北省境内,因此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本地区企业的需求和情况。从单位类型分布来看,私营企业占据了近半数的份额,其次为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这一方面反映出本地区私营企业后来居上,迅猛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同时也折射出学生对采访对象的选择,他们的受访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未来的就业选择倾向,从这一点来看,同学们的选择还是比较理性的。

从表2可以看出,三资企业对于商英毕业生的需求较大,私营企业次之,这是由商英的外向性决定的,本专业的应用领域更多的在对外贸易和商务活动中,三资企业对外交流的机会多,而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也走上了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有所上升。

从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来看,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个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定位较为传统,与商务技能相关的进出口贸易,和与英语技能相关的商务英语口译需求合在一起的比例占据了六成以上。而在大学教学中受到相当重视的商英笔译则需求较低,可见市场更为重视更具实践性的技能。而办公室文员占据1/3强的比例也无奈地反映出部分英专学生就业时的尴尬,只能在行政辅职位上有限地应用专业知识。表4很直观地反映出商英人才市场中最大的缺口――国际商务谈判人才。这属于高端的商务英语人才,这也是各一本二本高校未来人才输出努力的方向,对人才的规格和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三本院校而言,外贸业务员和出口营销管理两个方向更加适合我们自身的情况。

从专业技能要求来看,从表5表明各单位对于商务人才的英语技能要求较高,社会上对于大学英语系列考试(CET)的认同度高于英语专业系列考试(TEM)。表6反映出,各单位并未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作出较高要求,能日常使用办公软件,其他略懂即可,也有单位对其他软件不作要求。表7表现出市场对人才商务礼仪技能的需求,这也是目前商务英语教学界较为关心和重视的科目,结果和我们预计的情况较为一致:各单位已经开始日益重视员工的商务礼仪素养,部分单位已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专门的商务礼仪培训。

从职业技能要求来看,用人单位更为注重毕业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正是当代在校大学生所缺乏的。也对学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更为切实的要求,需要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学生和社会和企业真实接触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表10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固有的长项存在于口语和翻译能力中,但如何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并为自己的职业服务,这也是一个摆在商英师生面前的问题。

从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来看,业内人士建议大力加强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及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同学们的公关和管理能力;落实到具体课程上,在语言专业课方面可以开设商英综合和商英翻译,在商务专业课方面可以开设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和商务礼仪;在选修和辅修课程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开设市场营销、商务策划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从这些排序中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在运用中是相辅相成的。

三、总结

通过对本地区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对目前的市场需求有了大致了解,各种数据证明,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在社会上是具有一定需求的。而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还需在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学时分配以及实践教学方面做出努力。下面就本次调查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笔者的建议:

(一)要引进“双师型”教师。普通大学教师教授的是书本知识,自身缺乏实践,时间久了,会和社会实际要求有一定距离。而“双师型”教师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一缺陷。由于这类教师在企业中担任对口的职务,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经验和建议,他们的知识和企业保持同步,可以给学生创设更快捷的与社会融合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比例要加大。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动手能力不强,沟通能力不够。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上对实践教学有所侧重。在校内实践方面,可以建立“商贸英语实验室”,引进成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将商务场景和贸易流程结合到各个任务当中,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在校外实践方面,可以建立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机制,和部分商贸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一方面让教师带队实习,保持教师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实习周期,让学生对商贸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企业不仅需要一般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专业、能创新创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许多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截止2015年全国共有600所本科院校经教育部批准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是许多应用型院校开设的新兴专业,然而,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迅猛发展,正如浙江省商务英语学会会长刘法公教授所说:“商务英语专业跑在了高速铁路上”,商务英语专业大方向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绍兴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校外企业、行业管理人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研分析,旨在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 提高学生就业的社会竞争力。

二、调研与分析

《商英国标》要求,根据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校定位、办学传统、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为此,笔者对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商务英语专业在校学生做了相应的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调研之一:采用问卷和座谈方式对绍兴地区部分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结合绍兴区域经济发展,就“商务英语专业是否需要+其他专业方向,+什么”等问题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分析发现,校外专家们普遍认为,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商务英语分专业方向非常有必要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务英语+纺织贸易(服装)、商务英语+创意设计、商务英语+品牌营销等,分析原因有一下几点。

首先,从绍兴市产业结构来看,外贸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纺织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用性人才需求量大。如果在商务英语的基础上,开设纺织贸易(服装)专业,让准备往这方向发展的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纺织专业知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顾名思义,不管是一个产业,还是一种特定的产品,必须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对于绍兴市的纺织产业,也是需要不断地创新,纺织产品创新,可以主要体现在面料和服装设计上。绍兴市纺织品及服装市场上,传统的“恨布不成衣”局面依然存在,但随着绍兴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绍兴本土的服装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开设“商务英语+创意设计”专业,学生能够系统学习纺织创意设计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既有深厚的英语功底,又懂得一些纺织创意设计知识与技能,会大受市场欢迎。

其三,绍兴市纺织产业在“高端化”之路上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品牌发展上投入与运作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技术开发停留在“引、仿、跟”上,在产品开发中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很少。企业争创名牌意识较强,但普遍缺乏现代化的品牌营销手段。想要推动纺织产业高端化,必须先打造品牌,因此,需要加快推进纺织时尚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认真做好品牌运营。根据调研,虽然许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市场营销英语课程,但是想要掌握营销技术,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市场营销这门课的针对性并不强。如果能开设“商务英语+品牌营销”方向,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品牌营销知识和营销手段,在未来职场上会如鱼得水,更加有用武之地。

调研之二: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形式,对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研学生对目前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实用性, 第二部分调研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关于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实用性的问题,多数学生认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有一下几类课程:商务专业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商务翻译类课程,如商务英语笔译、口译、商务英语翻译实务等;商务语言类课程,如商科经典选读、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等;商务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如织英语、会展英语等,基础语言类课程,如听力、阅读、口语、词汇学等。在学生附加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商务英语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属于加强语言学习能力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语言训练为主,但是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属于商务课程,希望以语言为工具多了解商务知识,因此反映出商务英语类课程的矛盾之处,其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研讨。另外,学生认为商务类课程的开设数量欠缺,希望多加强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例如商务实践操作类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业务操作课程、会计;商务翻译类课程,如中级口译、高级口译。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方向问题,学生愿意选择的专业方向主要有一下几类: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工商管理、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品牌营销、商务英语+纺织贸易,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新兴行业的兴趣较大,如电子商务、品牌营销,说明学生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

三、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

本文重点从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辅修专业方向)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构建进行探索。

(一)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构成。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国标》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根据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因此,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通识教育,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构成,开设时间从第一至第四学期共四个学期;外语教育,即第二外语,开设时间从第五至第七学期共三个学期;专业教育,由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构成,开设时间从第一至第七学期共七个学期;实践教育,由实验教学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构成,开设时间从第一至第八学期共八个学期。即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又突出了专业课程和实践教育,开设时间最长。

在结合本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创新课程设置,优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商务理论和实践操作类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就开出了纺织英语、会展英语、国际物流等33门专业任选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要总学分的10-25%,并要求“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要以实践教学建设为抓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创造性学习和创新能力训练的环境。笔者所在学校创新设置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商务会展实训、商务模拟实训等集中性实践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例如每年春、秋两季的中国柯桥纺织品博览会,都派学生参加志愿者,助力纺博会。通过不断的修订完善,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既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又能体现专业特色。

(二)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辅修专业方向)

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大方向越来越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市场的需求,因此加强商务专业的创新发展研究,及时了解国际商务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开设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商务英语 + 辅修专业方向等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已经刻不容缓。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外贸进出口大省前沿,以纺织业为龙头产业,培养以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联合其他具备优势学科专业的高校共同分享师资及教学设施,根据调研,首先在15级开出了商务英语+纺织贸易、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随后逐步增加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例如商务英语+会展英语、商务英语+品牌营销、商务英语+创新设计、商务英语+国际金融等专业方向。同时,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在商务英语大专业的基础上,创新商务英语+辅修专业方向,实现院校专业间的“互通互联”,开出跨境电子商务、商务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等辅修专业方向,尽早实现商务英语+战略,促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校标的制定也刻不容缓,各高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在课程设置和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方面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体现地方性、商务性、应用型的总体要求。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商务英语课程实用性等方面调研分析,重点从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辅修专业方向)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构建进行探索,对其他应用型本科制订个性化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兴国,严明,彭青龙,许德金.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2]刘法公.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核心任务[J].中国外语,2015,12.

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construct featured higher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the managers must combine with the related industries and rely on leading industry sunrise industry to construct composite business English which combines English skills and industry skills. They must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usiness English specialty;curriculum system;work-integrated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60-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大,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为满足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研究的结果,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被列为“黄牌”专业,这已是继2010年来连续三年被列为“黄牌”专业。“黄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发展引起众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的关注。

1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

1.1 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方向较窄,且基本是从学科角度而不是行业角度进行划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概览(2007年版)》统计数据,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没有另设方向,部分开设的专业方向也是从学科角度进行划分的,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翻译)等。细究其培养内容,普遍地要么将商务英语专业办成了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专业,要么办成了英语翻译或英语语言专业。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根据高职教育面向职业岗位群的特点,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从生、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根据这个精神,“培养涉外商务各行业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1]。从社会需求来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仍然停留在小商务或纯英语的范围内,而是要依托行业,重点扩大到大商务的概念,要熟悉某一特定行业的专业术语和外贸流程。

1.2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欠吻合 提高就业竞争力是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任务。然而,目前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具体要培养哪些能力和素质并没有确切的论述,致使专业教育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足,严重影响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脱节[2]。影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面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行业背景知识等,这也反映出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没有注重与行业的密切配合,导致学生无法在某个行业中形成优势,对就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都不利。

2 以行业为依托建设商务英语专业

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将职业技术教育融入社会,渗透于行业中。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难脱离“纯商务”、“纯英语”或“商务+英语”思想的束缚,片面强调了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忽略了知识和能力的应用。虽然商务英语在商务基本工作环节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方面带有普遍性,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商务内容上,却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形成特色[3]。因此,为了形成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应以行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学院类型,具有行业优势的商务英语专业群。

依托行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对行业性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结合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开设行业方向,可以共享学校行业优势资源,彰显专业特色。如依托食品药品行业的学院可开设商务英语(药品经营与管理)、商务英语(保健品开发与管理)等;依托民航行业的学院可开设商务英语(航空服务)、商务英语(民航商务)、商务英语(空中乘务)等;依托汽车行业的学院可开设商务英语(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商务英语(汽车服务与管理)等。

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和学院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的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是商务英语发展的另一途径。如以陶瓷而闻名的广东佛山地区,可开设商务英语(陶瓷方向);具有中国灯饰之都的广东中山地区,可开设商务英语(灯饰方向);旅游资源丰富的广东肇庆地区的高职院校,可开设商务英语(旅游方向)等。

3 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设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以专业方向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外语外贸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强调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的贯通和融合,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专业内容缺失、语言与商务割裂的问题。由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有些行业专业性很强,不经过专业训练,学生很难用英语与人进行商务操作,甚至短期的培训也难以解决问题。因此,在商务英语原有的课程体系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与人文素养外,还要加强在与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可以按照行业产品介绍—行业发展—行业产品设计及工艺流程—行业国际商务操作的思路来开设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学到行业和产品知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在具体行业中如何实施涉外工作。另外,也可以采用将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渗透到一般的商务英语课程中的教学方法,使商务英语的教学与行业知识的传授自然地结合起来。

4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特色表现形式之一,它能使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和职业岗位。依托行业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可以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目标,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对某个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会自觉加强对商务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就业竞争力将更强,能做到毕业即就业,无缝对接。

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借助合作企业和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有机会参与公司、行业、企业的商务活动和工作实践。为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要由高校、企业、行业管理部门三方面的教师和专家组成。行业、企业专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岗位知识素质能力的分解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他们也可以参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承担生产性实践教学工作,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更加贴近市场及行业的发展。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语言功底过硬、业务操作娴熟的专、兼职教师,而且需要学校提供强有力的硬件设施及软件保障,以及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4]。依托行业设置的商务英语专业拥有行业企业的相对持久而稳定的优势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校内实训室如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等可提供商务环境下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和商贸技能的训练;有了长期依托的行业,可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工作室,借助具体产品和业务展开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走特色之路是发展方向,依托行业建设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孟丽娟.回到“原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07-108.

第5篇

    我国加入世贸后, 社会上对能够使用外语直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 全国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课程, 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同时也使其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正在调整定位, 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 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现实制定专业发展战略, 以就业为导向,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加强实践教学, 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变化,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目前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与私人企业, 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1)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市场、关注市场、适应市场, 专业建设要与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 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依据。

    ( 2) 分层培养人才。我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会使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类人才的规格与要求整体性提高, 大企业集团选拔翻译人才的标准一般为硕士生或具有高级翻译职称, 地、市级单位及大中型企业( 包括合资企业) 对商务人才的要求则需本科以上学历。

    ( 3) 关注人才就业的空间。今后一段时期, 企业商务文员将成为我国企业业务人员需求的主流, 大量的中小企事业单位为大专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涉外中小型企业星罗棋布, 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芸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归纳为四个模式, 即英语+商务知识模式; 英语语言课程+商科专业英语模式; 英语+汉语商科课程模式; 英语+商科专业方向模式。高职高专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多采用了以上几种模式, 但是, 都没有明确各个模式准确的定位与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 因此存在着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与标准相脱节的问题。如果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并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

    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 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大批外资企业、独资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人才层次、人才规格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更好地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 了解社会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最新需求与就业走向, 我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 旨在分析商务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

    ( 二) 调查对象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发展与用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根据市场预测, 未来十年内商务英语专业将是这一地区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 对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急迫。2004~2005 年, 我院分别组织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05 家各类企业进行了调查, 同时部分骨干教师走访了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 与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进行交流, 就商务人员的岗位设置、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

    ( 三) 调查结果

    首先, 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从统计资料分析: 白云学院2001 届毕业生有106 人, 实习率达100%, 专业对口率为89.3%, 主要从事企业中的跟单、商务文员、进出口业务、翻译、外贸销售等工作。2002 届毕业生有152 人, 实习率达98%, 专业对口率为

92%, 主要就业岗位为企业的跟单、文员、商务助理与行政秘书等。

    其次,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保持旺势。目前和今后三年, “珠三角”、广州的制造业、服务业、商业企业对商务从业人员的需求继续保持旺势。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对商务跟单、报关员、进出口业务员需求的统计如下: 需要商务岗位人员的企业有315 家, 占78%,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20 家,占5%; 需要继续招聘此类人员的企业有202 家, 约占50%,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49 家, 占12%。调查表明, 企业重视商务人员的配置, “珠三角”、广州地区今后三年在现在的基础上, 对商务人员的需求稳中有升, 但在绝对量上尚不及对电子信息、护理、工程等从业人员的需求。再次, 高素质商务人员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表示需要中、高层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有307 家, 占76%。在问及企业目前的用人标准时, 146 家企业表示英语能力第一, 气质第二; 有97 家企业表示综合素质第一, 人际交往与语言沟通能力第二。调查表明, 社会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商务人才求大于供, 衡量标准主要是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

    最后,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商务应用人才。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要求商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企业有332 家, 占82.%。在职业知识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是: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知识、财税与金融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在职业技能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是: 英语听说阅读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技能、文书写作技能、信息与档案管理技能、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 在职业素质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四位是: 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发展潜能、中外文化修养。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调查表明, 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基本上是外资、合资、外国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 学历起点是大专层次, 岗位群广泛, 职务多为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外业务员、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业务类, 我们还发现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反应冷淡。同时, 商务英语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岗位群广泛的特点也构成了高职教育的不利因素, 它要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 然而商务系统庞大而错综复杂, 受高职学生基础文化修养较低与学习时间有限的制约, 关于商贸知识应该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被调查公司对相关专业职务能力的描述中,100%提到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两项能力, 95%提到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模块的基本定位是:

    ( 1) 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具有

    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且各项技能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专业英语技能强调口语、应用文写作和口笔译。

    ( 2) 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了解商务公司运作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要素, 掌握包括商务秘书、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

    ( 3) 较强的沟通能力。要求口头表达清晰、流利、得体、有思想、有条理, 文字表达规范、通顺、得体、有思想, 应掌握灵活、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商务沟通技巧, 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 4) 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 应用, 具有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以上能力目标的基本确定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提供了现实和科学的依据, 除了公共课,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通过三个课程组合来实现, 即英语课程组合、商务课程组合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组合。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商务英语是一个交叉专业学科, 必须做好专业定位, 并据此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还要考虑朝哪个方向发展更符合

    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笔者认为,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涉外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国内外企业对商务翻译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前者缺

乏必要的商务知识, 而后者又没有足够的英语应用技能。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具有就业空间广阔、适应性强、发展前景好等特点, 目前从事商务和外贸翻译的多数为英语专业毕业生且为数较少, 远远满足不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外贸业务方向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将会有大的发展, 国营或民营外贸公司对正规的、专业的进出口业务员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为适应市场需要,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立足商务, 向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 培养进出口贸易业单证员、报关员。主要技能为单证英文识别、单证处理程序、运输报验、报关、托运、投保等。这些技能重实践操作, 理论性要求不高, 比较适合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进出口贸易理论和实务与商务关系密切, 可以相互促进, 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 专业方向对口性强, 因此, 培养外销员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我国具有外销员资格证的人才十分紧缺, 而且今后将更加紧俏, “珠三角”地区的外销贸易呈上升趋势, 这为外贸人才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国际旅游方向旅游事业从广义上讲是商务的一个分支,而国际旅游更是与商务英语息息相关。目前, 从事旅游事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的大多数是英语或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生, 而从事国际导游的大多数为职业高中和技校的毕业生, 学历和文化层次较低、英语交际能力不强, 不能满足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因而, 开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旅游方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及社会需求调查的分析, 笔者认为, 牢固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实践证明, 教育观念与就业导向观念的更新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先导, 观念转变得越快, 教学改革的思路就越清晰。当前, 应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 着重研究高职教育的定位, 牢固树立高职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 其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观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 对岗位职业能力、完成岗位任务的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职业标准做出详细科学的描述, 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规范性与应用性。

    参考文献:

    [1]蔡芸.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价[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 4) .

第6篇

一、两类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比较

(一)培养方案比较

传统英语专业较看重学生:(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2)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3)有一定的阅读和分析鉴赏各种体裁的英语原著的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和现状;(5)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商务英语专业则更注重学生:(1)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2)熟悉和掌握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国际贸易、商法、金融、营销、电商等工作。

(二)核心课程比较

以浙江工商大学2014级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为参考,其低年级(一、二年级)的核心课程均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与英语教学大纲相匹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两专业共同核心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语音实践、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实践等。有所区别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更侧重于学生对基础商务知识的掌握,口语与阅读均为商务方面,并增设了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不同于低年级对英语基础技能的培养,两专业高年级(三、四年级)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涉及英语文化、语言学的深层次课程,二是专门用途英语。传统英语专业更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掌握,而商务英语专业偏向商务方向的专门用途英语,二者核心课程的设置存在的不同主要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导论等课程偏重于学生对于文化、文学类知识的掌握,这类必修课在商务英语专业则为选修。反之,国际营销英语、国际物流英语则是典型的商务方向英语,在传统英语专业则为选修。在实践类课程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对实践类课程更为重视,而传统英语专业则更多地注重语言文学能力。二者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也均与其培养目标相一致。

(三)侧重能力比较

在低年级教学中,二者均采用通用英语(EGP)培养模式,即开设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课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能力。而在高年级教学中,两专业采用专门用途英语(ESP)培养模式,其所测重的学生能力培养则有较大差异。传统英语专业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偏重于学术。而商务英语专业则以商务方向英语为主,如商贸、物流等,更注重学生对于商务方面知识的熟练运用。

二、结论与建议

分析传统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难发现,传统英语专业主要是基础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文学知识的培养,而对其他专业知识涉及甚少。传统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有较强的语言基础能力,但是由于缺少对商贸、金融、财会等专业知识的了解,在就业市场上仍是“弱势群体”。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借鉴Williams和Burden在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上的观点,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嫁接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Williams.M.&R.L.Burden,1997)。除了开设以听说读写为主的基础课程外,根据学生的不同就业方向开设其他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而相比传统英语专业的学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在课程设置中,商务英语在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还涉及了相关的商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说是英语专业发展以来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利于让学生成为21世纪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实现“全人教育”。但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商务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和能力;在重视商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真正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作者:任晓鸽 田慧肖 叶翠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第7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没有体现其高职特色和优势,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知识,轻语言能力和实践技能,所设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教学模式单一,依然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欠缺,无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问卷设计及数据资料收集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及其就业定位,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的评价及其建议。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三个不同群体:一是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通过对其商务能力的缺乏及实际需求的认知,可达到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二是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他们已经全面接触基本商务知识和部分实践知识。他们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是真实的、直接的。三是已经顶岗实习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他们已有相关商务英语专业实习经历,比较清楚自己的实际需求及相关社会需求。

(三)问卷调查的内容。此次问卷采用单选、多选和开放型问答三种方式,共设计17个问题。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评价及建议。

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及就业方向定位;2.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3.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水平、授课要求及教材建设的建议;4.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改进意见

(四)数据资料收集。在2013年11月第11周,笔者向大一及大二的学生发放问卷130份,学生在作答15分钟后收回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97.6%)。在11月第12周向毕业生发放问卷19份(本地顶岗实习的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9份。笔者在发放问卷之前介绍了现行的商英专业课程设置,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应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及就业方向定位。对于就业方向定位,67%的学生选择商务助理;19%选择商务翻译。74.7%的学生认为自身最缺乏的是英语应用技能和商务技能,其次是商务理论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他们认为目前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对其商务操作技能(如应用国际贸易术语,填写出口单据和报价还价等)及跨文化商务交际技能(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的培养还十分欠缺。同时,通过专业学习,68.5%的学生最想获得剑桥商务英语中级(BEC中级)证书,其次是外贸跟单员证、国际单证员证及报关员证,所占比例分别是56.2%、41.1%、24.7%。50.7%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课程对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几乎没有帮助。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对于课程设置比例,大一大二的学生要求增加商务类课程和实训课程,认为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该为4:2;而大三毕业生则认为商务和英语课程以及实训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应该为3:3。调查表明,学生大多主张把重点放在商务类课程上,对实践性课程需求很大,但对理论课的兴趣不高。

(三)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水平、授课要求及教材建设的建议。87%的学生认为具有商务实践经验且懂英语的教师才能真正满足该专业的要求;71.3%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授课方式应为中英结合,英文为主;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的教材,43.8%的学生认为最好使用英汉双语教程。

(四)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改进意见。56.8%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校内实训设施及校外实训基地;50%的学生认为该专业课程学习资源匮乏,26.7%的学生认为师资相对不足。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课程学习资源,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四、“岗证结合”式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一)“岗证结合”式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商务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形成基于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岗位要求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考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全国国际贸易跟单员证书或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鼓励学生考取剑桥商务英语初(中)级证书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开展“工学交替”,即学生在校经过四学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学习训练,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强化语言技能和国际商务技能。

(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例如,可使用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的考证教材作为大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材。

教学计划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英语、商务英语、实用进出口单证、国际商务函电等基本知识。针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处理往来商务信函、制作商务单证技能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三项基本技能设计和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自始至终贯彻职业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外贸行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学生、社会等各方面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其商务操作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职业特色,强化职业环境,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商务英语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外语教学,2012,3

[2]丁怡,余敏.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项对广州地区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调查[J].科教文汇,2010,6

第8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学习

    我国加入世贸后, 社会上对能够使用外语直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 全国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课程, 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同时也使其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正在调整定位, 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 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现实制定专业发展战略, 以就业为导向,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加强实践教学, 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变化,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目前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与私人企业, 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1)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市场、关注市场、适应市场, 专业建设要与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 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依据。

    ( 2) 分层培养人才。我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会使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类人才的规格与要求整体性提高, 大企业集团选拔翻译人才的标准一般为硕士生或具有高级翻译职称, 地、市级单位及大中型企业( 包括合资企业) 对商务人才的要求则需本科以上学历。

    ( 3) 关注人才就业的空间。今后一段时期, 企业商务文员将成为我国企业业务人员需求的主流, 大量的中小企事业单位为大专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涉外中小型企业星罗棋布, 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芸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归纳为四个模式, 即英语+商务知识模式; 英语语言课程+商科专业英语模式; 英语+汉语商科课程模式; 英语+商科专业方向模式。高职高专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多采用了以上几种模式, 但是, 都没有明确各个模式准确的定位与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 因此存在着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与标准相脱节的问题。如果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并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

    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 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大批外资企业、独资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人才层次、人才规格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更好地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 了解社会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最新需求与就业走向, 我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 旨在分析商务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

    ( 二) 调查对象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发展与用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根据市场预测, 未来十年内商务英语专业将是这一地区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 对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急迫。2004~2005 年, 我院分别组织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05 家各类企业进行了调查, 同时部分骨干教师走访了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 与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进行交流, 就商务人员的岗位设置、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

    ( 三) 调查结果

    首先, 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从统计资料分析: 白云学院2001 届毕业生有106 人, 实习率达100%, 专业对口率为89.3%, 主要从事企业中的跟单、商务文员、进出口业务、翻译、外贸销售等工作。2002 届毕业生有152 人, 实习率达98%, 专业对口率为92%, 主要就业岗位为企业的跟单、文员、商务助理与行政秘书等。

    其次,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保持旺势。目前和今后三年, “珠三角”、广州的制造业、服务业、商业企业对商务从业人员的需求继续保持旺势。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对商务跟单、报关员、进出口业务员需求的统计如下: 需要商务岗位人员的企业有315 家, 占78%,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20 家,占5%; 需要继续招聘此类人员的企业有202 家, 约占50%,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49 家, 占12%。调查表明, 企业重视商务人员的配置, “珠三角”、广州地区今后三年在现在的基础上, 对商务人员的需求稳中有升, 但在绝对量上尚不及对电子信息、护理、工程等从业人员的需求。再次, 高素质商务人员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表示需要中、高层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有307 家, 占76%。在问及企业目前的用人标准时, 146 家企业表示英语能力第一, 气质第二; 有97 家企业表示综合素质第一, 人际交往与语言沟通能力第二。调查表明, 社会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商务人才求大于供, 衡量标准主要是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

    最后,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商务应用人才。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要求商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企业有332 家, 占82.%。在职业知识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是: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知识、财税与金融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在职业技能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是: 英语听说阅读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技能、文书写作技能、信息与档案管理技能、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 在职业素质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四位是: 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发展潜能、中外文化修养。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调查表明, 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基本上是外资、合资、外国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 学历起点是大专层次, 岗位群广泛, 职务多为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外业务员、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业务类, 我们还发现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反应冷淡。同时, 商务英语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岗位群广泛的特点也构成了高职教育的不利因素, 它要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 然而商务系统庞大而错综复杂, 受高职学生基础文化修养较低与学习时间有限的制约, 关于商贸知识应该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被调查公司对相关专业职务能力的描述中,100%提到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两项能力, 95%提到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模块的基本定位是:

    ( 1) 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具有

    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且各项技能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专业英语技能强调口语、应用文写作和口笔译。

    ( 2) 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了解商务公司运作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要素, 掌握包括商务秘书、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

    ( 3) 较强的沟通能力。要求口头表达清晰、流利、得体、有思想、有条理, 文字表达规范、通顺、得体、有思想, 应掌握灵活、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商务沟通技巧, 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 4) 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 应用, 具有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以上能力目标的基本确定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提供了现实和科学的依据, 除了公共课,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通过三个课程组合来实现, 即英语课程组合、商务课程组合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组合。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商务英语是一个交叉专业学科, 必须做好专业定位, 并据此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还要考虑朝哪个方向发展更符合

第9篇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就业导向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的特点

1、高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原则,有较宽厚的英语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具有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的特点

2、高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掌握丰富的商务贸易专业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

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不强。一般只强调英语语言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商务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职业性不太显著。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一体的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大多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或存在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训练不突出和实训方法手段单一 的问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基本上还在探索阶段。

3、多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没有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关键是不了解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变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师资队伍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精通英语,具备国际商务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 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基本都是外资、合资、外国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被调查的公司100%提到员工需要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两项能力, 95%提到员工需要沟通交际能力,60%以上的毕业生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看好,希望从事外贸商务方向的职务。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定位分析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

随着我国广泛地融入国际社会,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商务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契机,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就越来越大。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在国家机关单位、外事外贸、外企和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甚至专业翻译机构承担商务行政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涉外公关等工作。

(二)就业岗位要求下的职业能力标准

按照经济规模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以下职业能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

三、就业岗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

(一)职业道德

1、了解职业道德、伦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企业首要资产是信誉;

2、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约束力和制裁力问题;

3、熟悉商务领域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的伦理原则以及企业管理的道德准则等。

(二)语言能力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即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基础技能。具体要求为:

1、在日常问候、约会安排、接听电话、会议组织、招聘面试、产品描述、价格谈判情景下进行流利的商务沟通。

2、读懂商务信函、广告、备忘录、便条、通知、通用商务单证等商务材料,并能按要求进行相应回复或处理相关的函件。

3、在翻译方面则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商务信函、产品说明等材料的中英文互译。

4、熟悉本国和外语国家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三)专业能力

高职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懂得我国和合作伙伴国家的外贸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和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并且具备操作具体业务的能力。大致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的基本情况,还要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保险、运输、企业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常识。

(四)其他能力

要有较好的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掌握Windows、Office 应用)、复印机、电话、传真机的能力,还要有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伦伦、郑国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第10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需求 综合素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外贸上的发展,现今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出起多样化,而综合性发展的英语人才培养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英语专业的要求。近些年来,综合性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促使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产生,而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有哪些需求,决定了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重点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 范畴,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应使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指导,即使用需求分析理论来指导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需求分析理论认为,要提高ESP 教学效率,首先要做需求分析。因此,本研究就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一、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

在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在近些年形势迅猛,尤其是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研究尤为突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商务英语专业的属性使得学习者需要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使用。其次,商务英语专业是商务与英语的交叉学科,因此,学习商业英语专业意味着学习者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商务英语的学习可以弥补学习者在逻辑思维上的缺陷。

但是,在对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后发展,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

1.专业定位不明确。在我国,由于各个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上存在差异,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各大院校中,商务英语专业基本以两种模式存在,一是商务专业与少量商务英语课程的结合,二是英语与部分商务课程的结合。前者一般是在英语专业课程之外进行汉语商务课程,虽然学生能够接触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商务知识,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对于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严重不足。后者则是英语课程为主,辅以少量非系统性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虽然学生能够完成其英语专业课程,但是其所学的商务专业知识却缺乏系统性。

2.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符。对我国各个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行分析后发现,现有的教材基本遵循传统的模式,无法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而与之相关的专业开设也为数不多。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院校都侧重理论教学,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各大院校在专业实践上涉略较少,与企业的联系不多,因此无法从根本上体会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针对性。

3.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学生在语言基本功,如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学生的时间能力不够重视。商务英语是实践性的学科,学生不但应该掌握语言能力,更要重视商务英语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各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如专业术语、英语句型等,而对于实践很少体会,尤其是商务气氛中如何应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氛围更是接触较少,使得教学显得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最终导致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二、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需求的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为了实现调查数据的可获性,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与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往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联系,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本文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企业共132家,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这132家企业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这132家企业主要是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而进行生产和营销的外向型企业。本次问卷调查的企业所在地域分布为:广东省27家,上海市20家,福建省16家,浙江省15家,江苏省13家,北京市13家,天津市12家,山东省8家,安徽省5家,重庆市3家。

2.研究方法。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32家外向型企业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就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需求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问卷主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硬件”,即外向型企业对于其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历、英语等级、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二是“软件”,即企业对于其所招聘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相关的专业能力,如英语说读写能力,以及其他的如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等。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207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9份。

3.调查结果分析。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对132家外向型企业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进行调查后,按照“硬件”需求和“软件”需求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在硬件上的需求。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的需求(表1)来看,所有的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且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比较感兴趣,这两者的比例高达89.22%,而在这部分企业中,大学英语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所占的比例基本一致。除此之外,有少部分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需要达到专业英语四级。但没有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备专业英语八级的水平。

从社会对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证书的需求(表2)来看,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证书需求主要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其比例高达62.50%,而对其他证书,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证书等的要求并不高,这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

从社会对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工作经验的需求(表3)来看,大部分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工作经验都有要求,其中要求工作经验为1-2年的企业最多,其比例为57.93%,而要求较高的企业则对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工作经验需求为5年以上,但这部分企业的比重较低,为6.07%,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各方面要求都在逐渐上升,而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可以为企业从员工培训费用的层面上节约成本,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以及市场的开拓。

(2)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在软件上的需求。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的实际能力需求(表4)来看,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中87.50%的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剩余的12.5%的企业则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备口语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其他软件能力需求(表5)来看,在众多能力中,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需求最高,其次为岗位适应能力和办公设备使用能力。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1.从学校的角度。

(1)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方向。各大院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从需求理论出发,突出重点,体现专业设置特色。首先,学校应该基于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朝着专而精的方向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再者,要充分认识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竞争力的体现,即准确的语言表达和综合性的商务专业知识。只有如此,学校才能培养出学生较强的应用技能和较高职业素质,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并具备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发展潜力,成为英语基础扎实,商务技能娴熟,职业素质全面的技能型涉外“应用型”商务人才。

(2)优化课程设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重点突出技能训练,因此,学校可以开展各种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形式。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商务英语的基础学习和技能培训进行合理的分配。学校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各学科教学内容,从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吸收和引进各学科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新知识、新理论、新动向,使学生的认知内容和水平紧跟时代步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从教师的角度。

(1)改进教学方法。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对学生英语语言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取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团结意识、创新能力等展开教学。在当今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网络教学培训等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断加强学生在商务英语方面的实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在于商务环境中英语的的运用,因此,需要使英语的语言技能和商务实践中的技巧充分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冲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改变以往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查。如果在学生实习阶段,还应该加上实习单位对该生的评价反馈。而各种考察方式的结合也对学生加强专业认知和学习以及日后就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Chaudron C,Doughty CJ,Kim Y,Kong D-k,Lee J,Lee Y-g,Long MH,Rivers R,Urano K.A task-based needs analysis of a tertiary Korean as a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J].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2005:225-261.

[2]Mark E,Christine J.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J].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1:1.

[3]Richards JC: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Ernst Klett Sprachen,2001.

[4]成修斌,唐文龙.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 2005,2:60-61.

[5]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 2008(6):25-33.

[6]王云燕,沈海,沈海英.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2-73.

[7]叶兴国,虞娅娜,冯陆炜,恽如强,洪婷,孟庆兰,唐欲婷,厉延杰.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语,2011,2:011.

第11篇

一、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

1重视英语基础教学

英语基础教学是商务英语学习的根基,虽然社会大众对英语语言学习重视起来,国人的英语水平有普遍提高,但也不能忽视商务英语中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第一,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摆脱死记硬背的弊病,真正地将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拉出来。语言的学习关键就是要会应用,不会用再好的成绩也是枉然。第二,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形态,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牢固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为商务英语的更深层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及英语基础学习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主动地、扎实地进行商务英语学习。

2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是为涉外商务的各岗位群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必须完成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首先,拓宽教学形式及内容,在进行英语专业教学的同时融入商务谈判技巧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说能写能用的能力。如组织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未来职业的操作模式,缩短学习与实用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安排实训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训中获得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学有所用、工学结合。再次,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德育教育与商务英语教学无直接的联系,但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商务英语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他们的岗位将是展现我国人民精神风貌的窗口,因此应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确保学生德智的综合发展,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第四,与外企、外贸企业协商,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参观学习机会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应用的重点,启发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指导学生抓住学习方向,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拓展教学视野,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为社会输送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适应力强、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提高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

二、结语

商务英语教学虽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却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社会商务英语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实用商务英语应用人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确保了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的就业和发展;确保了企业聘用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确保了学校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娜鲁珊单位:萍乡学院外语系

第12篇

一模块与模块化设计

RobertB.Stone提出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包括四步:收集和确定客户需求;建立功能模块;建立结构模块;进行模块组合。[2]对于课程设置来说,每门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每门课程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并且通过教与学传递其功能。课程的属性符合模块的特征,所以课程可以进行模块化设置。蒋乃平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定义“模块”。从广义上说,模块至少有以下特征:(1)每个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但其内容指同类型科目组合,不是单纯只有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的内容;(2)模块的内容考虑岗位的实际需要,但不是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3)模块中既包括能力性的教学内容,也有学科性的教学内容;(4)模块可以组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4]根据笔者进行需求分析的结果,商务英语毕业生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对当前课程设置表示不满意(占59.1%),所以有必要考虑重新进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结合RobertB.Stone提出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模块化可以理解为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现有商务英语课程按模块化要求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将分组后的模块置于学习的单元库中,然后根据模块化课程目标要求把相关联的课程模块进行集成处理,组合成一种新的商务英语课程模块。

二模块化设置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的大多旨在强调英语水平的语言技能课程,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课程的比重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难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另外,就业市场还对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专业知识方面注重对商务专业知识的了解与运用,技能方面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等。[5]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学校结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行业需要,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模块化分解成若干独立的模块,学生按照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来完成课程学习的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能有效解决实际需求与课堂知识的差异,为学生提供立体化的教育环境。第一,课程的模块化改革一方面从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出发,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各项技能得到个性化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商务知识模块分成了五个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学效益。第二,模块化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保证商务英语教育的连续性。模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构成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第三,商务英语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即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模块,商务英语技能模块,商务知识模块,交际策略模块以及人文素养模块,课程顺序清楚,层次分明,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测评。同时避免了课程内容间的交叉重复,使学生按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

三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化设置

根据笔者做的需求分析的结果和《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标准(试行)》规定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明确各个功能模块,才能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标准(试行)》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各课程群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商务专业知识+商务技能),人文素养。[6]为此合理的商务英语课程应包括五个模块,即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模块,商务英语技能模块,商务知识模块,交际策略模块以及人文素养模块。1.模块一———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模块。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模块是整个课程设置的基础部分,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才能进行商务英语技能的学习。其包括两个子模块:英语语言技能模块和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英语语言技能模块涉及到以下课程(包括学时):基础英语(256)、英语口语(128)、英语听力(128)、高级英语(128)、英语写作(64)、翻译理论与实践(64)。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英语语音(32)、词汇学(32)、英语语法(32)、语言学导论(32)、英语学习策略(32)。2.模块二———商务英语技能模块。需求分析的结果显示商务英语学生和用人单位一致认为英语流利程度的重要性,商务环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是商务英语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仅次于商务沟通能力。所以除了一般英语语言技能,商务语境下的语言技能尤为重要。表1包括了商务英语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等子模块。3.模块三———商务知识模块。商务英语用人单位在访谈中提出毕业生需要了解的商务知识,比如经济学、金融、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同时,《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标准(试行)》说明商务知识应涵盖五个方面:经济学,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以如表2所示,商务知识模块分成五个子模块。4.模块四———交际策略模块。访谈中被问及到“对商务英语毕业生有哪些能力要求”时,用人单位一致认为:毕业生首先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尤其是面对外国客户,有效的交际决定了商务谈判的成败。另外,根据10家用人单位对招收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您如何评价目前您所接触的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商务英语毕业生总体上好学,工作热情高,但是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听说技能有所欠缺,往往表现比较紧张,不善于跟外国客户沟通。也就是说,针对具体的商务性质的交流和谈判时,毕业生的交际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锻炼。这提醒我们在教育中更加关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高校对于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定位最直观地体现在课程设置中。然而,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定位是作为外语类课程的附属品,无法适应当前社会背景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根据戴晖将交际课程系统拓展分成的三个模块———理论教学,培养教学和能力教学,[7]笔者认为交际策略模块可以分成两个子模块:跨文化交际模块和商务交际模块。跨文化交际模块包含的课程有:中西商务文化对比(32),跨文化交际学(48),国际商务联系学(32)。商务交际模块包括:商务谈判(48),商务礼仪(32),商务交际技巧(32)。两个子模块包含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技巧,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也被纳入课程体系。5.模块五———人文素养模块。和前面四个模块相比,人文素养模块通常被忽视。事实上,人文素养知识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提高文化素养,而且也符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的,即将学习者培养成具有宽广视野、创造性思维、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所以人文素养模块可以分成文学方向和文化方向。文学方向主要涉及的课程有:中国文学通览(32),英国文学史(40),美国文学史(40)。文化方向的课程包括英语国家文化与社会概况(32),欧洲主要国家文化与社会概况(32),中国文化(32)。6.各模块开课比例和开课顺序。需求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赞成《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标准(试行)》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总学时应不少于1800学时,并且开课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约占60%,商务知识(商务专业知识+商务技能)20%,交际策略10%,人文素养10%。[6]如表3所示,各模块所占的课时比例符合《教学标准》的规定。因为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英语语言技能模块和交际策略模块应该贯穿于四个学年之中,人文素养模块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学年,商务英语技能和商务知识模块应放在第三、四学年。

四结语

商务英语模块化课程以其整合性、结构性,课程内容适用不同的对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上,一方面将现有的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模块化分解与集中,实现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将某一个模块中的部分内容分解出来,融入其他模块的课程教学,这样各个模块相互衔接,相互关联,课程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能力应用,循序渐进,从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作者:王娇艳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