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3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体化设备市场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教育;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电子电器专业作为集电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训练与一体的教学项目,探讨能够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教育教学来讲,构建具体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
一、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中职教育作为现今我国教育教学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党和政府创办教学教学及设置相关专业的根本目的是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为社会所用,为经济发展所用,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所以,就这一方面而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多层次性的。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中职电子电器专业能够主动与企业、社会加强联系,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这样做能够缩短电子电器专业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初期的适适应过度阶段,积极将自己的专业才能奉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综上所述,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构建是当前时代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电子电器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构建的必要性从电子电器专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讲,其具体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子电器专业办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电子电器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今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的同时都是向着容易就业的方向,如果一体化实践教学尚未形成,那么对学生自身技能的获得会形成不良的影响,则也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就业。这一状况现今被大多数学生以及家长所意识到,所以强化学生关于电子电器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城市电子电器专业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基本诉求。此外,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那么学校处于自身的持续发展考虑,也应主动积极的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率,从而间接的提高学校的声誉与发展水平。
二、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构建模块分析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中“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分析
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是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实践操作最为主要指导即技术操作理论学习的主要平台。在一体化实践教学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理论学习的“实践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强化与实践教学设备、操作技能练习之间的联系,如教师通过亲自的设备操作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此外,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设计具体的课程模块时,也应强化与所合作企业所用设备型号、设备布局方式以及企业人文特色方面的学习,这样前期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处的熟悉度,强化其与企业实际电子电器存在应用状况之间的联系。总体而言理论的学习应加强与实践的挂钩,而这些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就业的实践方向、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典型企业的电子电器应用情况。具体如下:
1.构建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此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在电子电器这种应用型技能要求非常强的专业中的可行度比较高,电子电器专业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理论知识的交流,和操作技能训练的监督学习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其最大优点就是,专业教师的分组应将理论学习具有优势和实践操作具有优势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这样在实际操作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的与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讲授和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结合
电子电器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体化教室的设置还应从两部分进行,一方面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讲授及答疑解惑,丰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电子专业的重点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独立的查阅资料,然后出具一份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做能够强化学生理论在实践操作构思上的运用。
(二)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中职教育中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以实物为准的真实教学平台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虚拟教学平台。这两部分教学平台的共同使用能够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获得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如下:
1.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应具备安全性
由于电子电器专业的操作是与电、热的相关性比较大,其在真实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中应最大限度的保持学生的身心安全,所以其实践设备的使用应设置专门的安全保护系统或应急救治系统。如,电子专业中“短路保护”系统及措施的设置实施。
2.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应具备完整性
由于电子电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设置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的,所以其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要格外强调真实平台和虚拟平台构建的平衡性。且两部分平台在构建的过程中其虚拟软件、设备、操作工具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功能质量保证上来讲都应实现完整性。
三、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构建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拓宽一体化实践教学的领域
中职电子电器专业在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过层中,首先应强化对市场的分析,对市场上盛行的电子电器专业应用软件、操作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进行分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积极的引进到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实施的过程中,这样做市场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实时性,促使学生所接受的一体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增强。此外,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尤其调查电子电器行业专业人员、优秀组织企业关于一体化实践教学构建的建议,在对未来市场发展做出合理分析的基础上,以此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
(二)中职教育管理机构应强化与市场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一体化教学适用的环境
中职教育电子电器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包含的倾向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方向就是与企业的对接合作。这就要求中职电子电器专业的管理人员要主动的强化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合作,可以将一体化实践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情景在企业电子电器的生产间或临近的地方进行设置,充分运用“厂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这种构建方法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在即视生产的过程中促进实践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中职教育也可以采用“订单式”的方法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以企业的要求、市场发展的方向随时调整电子电器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为一体化实践教学提供方向指导。
(三)创建科学的教学模块,强化对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运行的完善与管理
中职电子电器专业在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在强化与专家学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构建模块进行合理的分割,并且每个模块内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真实平台和虚拟平台的时间分布比例要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创建科学的教学模块,能够同时双管齐下,促进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作用的发挥。此外,在一体化实践教学构建之后,电子电器专业人才要强化对其管理,统筹各个教学模块的发展,科学管理、及时改进,集中调试运行,提高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安全性、适用性、对接行以及可行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应从一体化教室和实践教学平台两个方面进行。在具体构建的过程中,从市场调查分析、与企业合作创设实践教学环境以及模块划分、科学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促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促进电子电器专业人才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真正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一体化手术室 医疗 市场
现今的医学及医疗器械是要求高性能的配套医疗设施与之相配合,这就对医院手术室的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手术室使用起来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是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医疗项目,它是以创造手术室的高安全性、高效率性,以及提升手术室对外交流平台为目的的多系统(比如医学、通讯、工控、数码等)的综合利用。
一、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符合现今手术室发展的要求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比较符合当今手术室操作规程,更加适合现代微创手术技术。数字一体化手术室首先是要洁净手术室,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设备数字化功能,在软件和硬件上共同整合集成,最大程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功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手术条件的需求。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操作方法是让医护人员在无菌区通过操作平台或者是触摸显示屏轻而易举控制手术室内的全部设备,同时还连接医院内的信息网络,这就可以达到医院数据和影像的共享,而且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系统同外界进行交流。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符合医疗设备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在我国仍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完善。现阶段数字一体化研发成果有一部分已经用到了手术室,达到了部分数字化功能,比如手术中交互式信息交流,手术环境的智能调整。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的洁净手术室会逐渐向数字一体化手术室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加快公司在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上的研发速度,推进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建设。
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一体化手术室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医疗技术比较发达的美国,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迅速成为欧美顶级医院的宠儿,而我国的一体化手术室则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
一个成熟,先进的一体化手术室系统可以为医院带来巨大的价值:
(1)手术质量
(2)使用率成倍提高
(3)运营成本降低
(4)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5)通过搭建学术平台提升医院的医疗学术水平
(6)扩大医院在同行业的知名度
第二,数字化手术室的运用,能提升处理病人的效率,帮助科室主任完全掌握各手术室的进展情况,也可在手术的期间,实现远程教学、学术研究、远程会诊等。
美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医院采用数字化手术室使用率可以提升8个百分点左右。意思以往普通手术室每天可做8台手术,而数字化手术室每天要做8.5~8.9台手术,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在我国的医院推广数字化手术室,确实存在着成本的问题,数字化手术室在初期投资要高一些,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是会让利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数字化手术室的建立不会对医护人员提高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只需要触摸屏幕就可以操作了,尽管其要求的技术含量相当高,但对于用户来讲,确实是非常人性化,非常简单的操作,不会增加医生手术的难度。现在数字化手术室确实面临着一个打破传统的观念,更新和建立新模式的问题,不过它一定是今后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三,与普通的手术室相比,数字化手术室实现了信息的流通与开放,利用远程医学影像技术和实时数据检测的结合,医护人员可以便捷、实时地获取大量与患者有关的信息,并在精确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实施更为精准的手术,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第四,数字化一体化手术室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一体化的集成控制服务环境,是一种人性化的手术室建设概念和方案,就是将病人更多的信息和手术麻醉监护信息等与手术室教学转播系统进行集成,最终实现病案管理与手术视频转播为一体的数字化手术室信息系统。同时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2010年,2011年,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新建成手术室中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率分别人31.22亿元、35.45亿元,市场增长率为21.65%。随着我国医疗机构建设速度的增快,以及洁净手术室的普及,未来几年,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建设也会飞快增长。随着我国医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一体化手术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逐渐取代现今的普通手术室,在未来几年,我国各类医院现有的手术室大概10几万间将在近几年进行一次彻底的更新和改建,而且每间手术室改建的费用大概是70万无左右,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延武.手术视频网络监控技术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7):34-35.
[2] 卢敬泰,晏春.医院网络示教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及前景[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2):42-44.
[3] 王晔,李甜.网络医学教学及指导系统的组建[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8):40-41.
【关键词】: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实现策略
1、导言
实施电能替代一体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及推进能源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电能替代涉及政策、环保、经济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与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和社会密切相关。供电部门应示范引领,争取政策,做好服务一体化,达到拓展市场和扩大售电量的目的。
2、当前实现电能替代的主要瓶颈
2.1能源价格缺乏完善的机制
我国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于政府定价,市场参与性较低,这使得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功能难以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化石能源与电能的定价不符合电能推广的需求;另一方面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销售价格与进口成本出现倒挂使得电能的使用价格对比较高影响了电能的推广应用。
2.2电能替代技术不先进
尽管电能替代的市场巨大但是当前由于电能替代技术的限制使得电能替代在技术标准、产品性能上都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再加上相关人才的缺乏使得电能替代举步维艰、
2.3能源分布不均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分布都存在地域分布不平衡等情况。而作为平衡各地能源消耗的特高压以及配电网建设还处于起步,使得能源分布不均这一情况还要长期困扰我国的发展。
2.4市场拓展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上相对缺乏
我国电能替代的开展与推进工作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农业、商业、工业、居民及交通等各领域的电气化用能,所以在与各行业、各领域用能用户沟通并推介替代技术的过程当中,相应的市场拓展工作人员必须对客户的用能设备、经营状况以及能耗数据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把握针对各行各业的自身特征所对应的新型用电技术、电气设备和工作运行原理。
3、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的实现策略
3.1着力电能替代使用范围的拓展
供电企业要尽可能地使电能替代走进千家万户,促进电能替代“遍地开花”。例如,在城乡集中供热、纺织服装等行业,大力推进具有经济性的蓄热式、直热式电锅炉;发挥电窑炉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在陶瓷、玻璃、金属热处理等行业大力推广电窑炉;抓住热泵经济性好、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在学校、社区、医院、厂矿企业、宾馆、商场、写字楼、城市综合楼、高档别墅小区等积极推广热泵应用;充分发挥电蓄冷负荷移峰填谷的作用,在商业综合楼、商场和城市综合体空调供冷领域推进电蓄冷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配套服务;开展清洁电能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等活动,让社会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都能了解电能替代,积极支持电能替代,实现电能替代一体化的有效渗透,促进电能替代“遍地开花”。
3.2建立“1234”的一体化管控模式
电能替代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电能替代实施流程
首先,制定好调查表。根据电能替代的10大类特点,详细制定出各类调查表格(主要有电锅炉类、热泵类、电窑炉类、电蓄冷类、岸电工程类、电动汽车类、轨道交通类、农业电排灌类和其它技术领域等10类),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为电能替代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项目档案。
其次,深化应用两大系统。根据调查表格,在SG186营销系统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两大系统中查找符合要求的用户,通过行业分类、用电性质、变压器容量等进行分类查找,寻求出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现场核查,然后通过电能服务平台上报,从SG186营销系统或采集系统中调取电量数据。既保证了项目的行业化和规模化,又保证了替代电量数据的准确性。
再者,拓展电能替代三大市场。一是存量市场。客户项目已进行电能替代的模式:按替代技术进行归类,在营销系统中进行查找,然后进行现场核实,完成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填报以及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或营销系统真实数据的提取。二是增量市场。对客户正在新建或增容的项目采取电能替代的模式: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对项目进行跟踪,采用电能替代项目并网服务“内转外不转”,缩短业务办结时间,最终做到如约或提前为客户送电,并进行大力宣传、倡导电能替代的清洁能源消费理念。三是潜在市场。将化石能源设备改造成用电设备的电能替代实施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希望政府配套完善相关的制度,如配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电价支持等政策,同时加强节能服务工作,作为供电企业服务的有益外延,增加以客户为主导的一系列增值服务,更好地把握市场,让用户主动进行电能替代。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实施电能替代的内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各部门的作用,主动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设备厂商等进行联系,争取社会资源,形成电能替代工作合力,引导客户进行电能替代工作。
最后,开展电能替代工作遵循的几个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创新电能替代技术路线,加快电能替代关键设备研发,促进技术装备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电能替代,引导电能替代健康发展。科学制定电力发展规划,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现有火电满足电能替代新增电量需求。坚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能替代技术、业态和运营等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有序推进。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达标要求、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需求特性等,因地制宜、稳步有序地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代示范试点项目,带动推广实施电能替代。
结论
总之,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提出,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及建立电能替代服务体系的专家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加强政企合力,普及电能替代宣传,充分发挥政府在能源规划和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电能替代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赵颖.基于一体化模式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研究[J].电子世界,2013,18:49-50.
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已经取得了飞跃性进展。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显然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1.1技术因素
规模经济的概念最初就是从设备、技术工艺的角度提出来的,伴随采用更专业化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工艺使得操作更加标准化、简单化和程序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性。不同的技术工艺水平决定实现生产的最佳规模有不同的标准。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当物流企业已达到最佳生产规模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这时,可以通过改进提高其组织技术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更大产出上保持规模经济性。因此,技术因素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动态因素,应该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相应改进更新其技术水平,以有助规模经济效应的更好发挥。
1.2管理因素
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物流企业生产层面的管理和经营层面的管理,即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从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看,物流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带来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负担,此时应该及时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来提高原有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否则,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经营管理则是除生产管理外的其他一切管理活动,主要目标是控制非生产环节中的成本。当物流企业以横向、纵向以及混合购并等方式扩大规模时,其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会大幅度增加,此时物流企业应该建立与当前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否则就会走向规模不经济。因此,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水平也应该相应提高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1.3市场因素
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是扩大服务规模,而扩大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应该根据市场范围及市场上对于该服务的需求来决定。较大的市场范围及市场需求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通过扩大服务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见,市场需求及市场范围是影响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外部因素。但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扩大市场需求及市场范围必然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因为当物流企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出其服务能力时,扩大市场规模已经没有意义。这时就应该从其他因素考虑,例如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来降低成本,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
2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方式
2.1技术层面: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成本降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物流领域,信息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装卸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在装卸搬运方面,各种现代信息化、机械化作业设备的大力推行使用,替代了传统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在运输方面,GPS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企业和客户可以随时追踪货物动态信息,方便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从而有机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物流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2.2管理层面: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式管理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式(如图2所示)管理来扩大企业规模,降低运作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式管理就是实现物流战略联盟。横向一体化是指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尤其是与知名国际物流企业的联合,纵向一体化是指物流企业与其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联合。横向一体化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扩大物流企业市场的地理辐射面,构成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同时对于打破物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相互分割的局面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尤其是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知名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可以实现物流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国外知名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物流设备、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而国内物流企业了解国内物流政策及物流行情,同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二者之间横向一体化的物流战略联盟,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联盟各方通过纵向一体化方式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经过长期合作和沟通减少交易的盲目性和搜寻信息成本,同时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讨价还价成本。
2.3市场层面:连锁配送中心的建立使得市场规模扩大
连锁企业成功经营的前提是商品能够及时配送,因此通过连锁配送中心的建立实现物流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是与连锁企业规模经营相适应的。物流企业通过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结点,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可以提高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从而在市场层面促进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以美国某著名物流企业为例,该物流企业的地理辐射面很广,几乎在全美各地都开设了物流服务业务,目前拥有35家配送中心,负责将300多家厂家生产的商品配送到全国7000多家零售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亚特兰大、达拉斯及芝加哥为中心的统一调配的配送网络,同时在客户周边选点建立网络型配送结点,任意两结点间均少于24小时的路程,整个网络既方便又合理。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借鉴此成功案例建立连锁配送中心,首先选择拥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城市作为中心辐射点,建立一级配送中心(配送总部),然后在辐射区内以递进方式建立次一级配送中心(子配送中心),依次类推,形成辐射全国范围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扩大物流企业市场规模,促进其规模经济的实现。
3信息化促进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准时准点、高效的物流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通过准确、快速的实时信息交流,能够实现同一物流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甚至跨国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整个物流环节中的运作成本。在信息化大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如果我国物流企业能够顺应市场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组织生产方式,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改变一直存在的“多、小、散、弱”困境,从而顺利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3.1信息化助力“节约型物流”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然而仅运输环节的成本就占到整个物流成本的55%左右,因此,从节约运输费用角度考虑,最有可能较大幅度降低物流企业总成本。通过应用GPS、GIS、EDI技术、条形码技术、EFI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整合物流企业已有的资源,扩大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建立节约型物流,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先进的信息手段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过程指标的量化,例如当发现某车辆存在油耗偏高的现象时,可以通过查看信息采集报告,发现该车行驶中存在着急加速、急减速次数较多、怠速时间过长等问题,显然这是驾驶员不良操作导致的。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驾驶员进行培训,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运输成本。因此,物流企业应该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节约型物流”,从而在成本上领先于市场中其他竞争者。
3.2信息化促进物流企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
一体化式物流战略联盟是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之一。不论是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之间信息共享度高、信息时效性强是一体化运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交流不及时,一体化也便失去意义。因此,物流企业实行一体化式物流战略联盟的基本前提是各合作伙伴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物流企业与其上游生产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联盟时,在其配送中心和生产厂家之间可以建立电子订货系统(EOS),这样生产厂家便能及时接到配送中心发出的订货信息,以便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物流企业与其下游商店实行纵向一体化联盟时,在二者之间建立销售时点(POS)信息管理系统,这样配送中心可以根据商店及时反馈的销售情况调整配送计划。可见,信息化对于实现物流企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一体化、规模化的成功运作才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
3.3信息化是物流企业连锁配送中心成功运营的基础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物流企业建立连锁配送中心也不例外。物流企业的连锁配送中心一般都是跨区域、跨行业,给物流企业带来更大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带来物流企业管理、组织这些配送中心如何有效衔接、协作的难题。连锁配送的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频率高、点多快速,对连锁配送中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信息、统一标准是连锁配送的根本要求,也是物流企业对配送中心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实行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实现连锁配送中心有效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系统是连锁配送中心的中枢,主要负责收集各配送中心的信息、供应商的联网信息和订货信息,物流企业根据信息做出相应决策。信息化可以简化物流企业与配送中心、各连锁配送中心之间的沟通环节,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共享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的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集约化经营、节约物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效果。因此,信息化是连锁配送中心有效运营衔接的前提,也有助于物流企业扩大市场和节约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4小结
关键词:市场一体化;经济发展差距;长三角区域
一、 引言与文献综述
市场一体化是与市场分割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相互联系。市场一体化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并进一步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形成规模经济,对一国的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市场分割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市场分割主要是指一国范围内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外地资源进入本地市场或限制本地资源流向外地的行为(银温泉等,2001)。众多文献从市场分割的弊端、成因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市场分割的弊端主要是引起市场运行机制扭曲、造成市场信号失真,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郑毓盛等,2003),也不利于各地小市场形成一体化的大市场,也就是形成规模经济(盛斌等,2011)。然而市场分割也会有其积极一面,市场分割通过促进各地之间的竞争,进而促进效率的提高,如陆铭等(2004)实证了适度分割有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对于开放程度更高的地区,市场分割越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增长;李善同等(2004)也认为地方政府的保护一定程度上收到一些实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发展。可见,认为市场分割有好处主要是从局部和地方来考虑,而没有从整体福利来看,如果从整体福利加总来看,并不能得出市场分割有利于总体经济增长的结论(盛斌,2011)。
为了消除市场分割的消极影响,首先要搞清楚市场分割形成的机理。已有文献主要从三方面分析市场分割形成的机理,即财政激励、晋升激励和分工激励(皮建才,2008)。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制度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财政和经济利益,对本地的资源和市场进行保护,以便当地企业进入某一行业,从而增加当地的税收和财政收入,这种政府行为被归结为财政和经济激励导致的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之一(银温泉等,2001;林毅夫等,2004)。然而,财政和经济激励不能完全解释地方政府的行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作、形成连接的市场时,并没有出现地方政府之间坐到一起研究彼此间的协调发展(周黎安,2004)。于是,学者们开始从地方政府之间的晋升激励的角度进行分析,周黎安(2004)认为,由于现行的官员晋升制度是根源于"基于相对绩效的考核制度",即通过竞争选拔优胜者并以相对次序决定最终胜负,他使用了简单的博弈模型证明了,在这种政治锦标赛下的情况下,地方官员没有激励进行经济合作。还有学者从分工激励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都开放本地市场,同时参与分工,那么落后地区由于处于劣势通常只能分到少量的生产份额或者是低端的生产类型;为此,地方政府就会采取策略性分工,在初期为了保护本地市场不受侵害,而不与发达地区进行分工,以便后期抢占一个更好的议价位置(陆铭,2004)。
总的来说,以上分析市场分割形成的三方面原因,可以归结为都是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地方政府间存在竞争关系,出于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产生了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和经济激励、晋升激励和分工激励。对于落后地区来说,落后地区往往在基础设施方面、经济实力方面、产业发展效率和竞争力等方面都弱于发达地区,在与发达地区竞争时处于劣势,因此落后地区就倾向于保护本地市场。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如果在市场一体化化程度高、经济资源充分流动的情况下,经济会自发产生集聚效益,经济发达地区会吸引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和发展机会,形成核心―结构,而落后地区变得更加落后。为此,落后地区有激励保护当地市场、不愿意促进市场一体化。对于落后地区来说,落后地区往往在基础设施方面、经济实力方面、产业发展效率和竞争力等方面都弱于发达地区,在与发达地区竞争时处于劣势,因此落后地区就倾向于保护本地市场。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如果在市场一体化化程度高、经济资源充分流动的情况下,经济会自发产生集聚效益,经济发达地区会吸引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和发展机会,形成核心―结构,而落后地区变得更加落后。为此,落后地区有激励保护当地市场、不愿意促进市场一体化。对于发达地区来说,通过整合落后地区市场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但是,由于整合落后地区市场存在整合成本,导致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市场整合度随着落后地区的经济收益高而上升,随着发达地区经济收益高而下降,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呈反向关系,即发到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越大,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市场整合的程度越小。由此可鉴,如果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的话,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愿意进行合作和整合市场,这样的话,就不利于地区之间开放各自市场、形成统一大市场。
除了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地方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实证研究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如桂琦寒等(2006)从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方面考察了地它们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并认为鼓励对外开放,推进非国有化进程,是推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措施,另外,还考察了区间的技术差距和省际间的距离等因素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范爱军等(2007)也从对方开放和政府干预两方面选取变量考察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考察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皮建才(2008)也在“在官员晋升制度下,发达地区倾向于市场整合,发达地区在权衡市场整合后的收益之后选择是否促进市场一体化”这一假设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证明了地区发展差距是阻碍市场一体化的决定性力量。地区间收入差距会阻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对这一理论性结论目前还没有实证检验,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一体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本文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理论、计量模型与指标说明
1. 理论。本文的理论模型主要在Alesina和Spolaore(2005)、Acemoglu和Robinson(2006)、皮建才(2008)等的理论框架下构建。
假设存在两个地区,即发达地区1和落后地区2,市场面积均为x,市场整合的过程就是发达地区将其市场面积扩大到落后地区的过程。进一步假设,发达地区每单位市场面积的经济收益为y1,落后地区每单位市场面积的经济收益为y2,且y1>y2>0。地区1整合地区2的每一单位地理面积,获得的单位收益是u,付出的单位成本是c(y1-y2)。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即u>c(y1-y2),发达地区整合落后地区市场将是有利可图的。
进一步假设在政治晋升制度下,相对绩效更好的地方政府官员就可以获得晋升,所以地方政府关注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关注自身的相对绩效是不是更好。用V表示相对绩效。假设地区1整合地区2的z个有效地理面积单位的市场。
地区1的绩效为:V1=xy1+uz-cz(y1-y2)(1)
地区2的绩效为:V2=xy2+z(y1-y2)(2)
地区1为了保住自身的政治晋升收益,会选择V1>V2时的z值,此时有:
z(u-(1+c)(y1-y2))>x(y2-y1)(3)
当u>(1+c)(y1-y2)时,z的最大值是x,市场整合度(用MI表示)为1,即发达地区将落后地区面积全部整合。
当u
即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市场整合度随着发达地区经济收益y1上升而下降,随着落后地区经济收益y2上升而上升,可见市场整合度随着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收益差距减小而上升。
2. 计量模型。本文参考范爱军等(2007)的方法,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integit代表市场一体化指数,gapit代表地区发展差距,Xit表示控制变量,对这些变量的选取和构建方法,将在下文说明。?茁反应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如果为负,说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市场一体化,反之,则促进市场一体化。?琢k表示控制变量的系数。
3. 指标说明。
(1)市场一体化指标构建。为了构造衡量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指标,首先需要构造市场分割指标。本文参考盛斌等(2011)选择各类商品价格指数的方法,选择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2000年~2008年的8类商品的消费价格指数,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
公式(6)中,k表示第k类商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利用统计年鉴上商品的环比指数,又通过取对数消除了异方差,还通过取绝对值消除城市间两两配对的先后顺序。这步完成后,得到120个配对城市9年8类商品共计8 640个(2011)的方法,构造本文的市场一体化指数(用integ表示)如下。
间经济发展差距。本文还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用pinc表示)变量作为人均生产总值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之所以选择这一变量,是因为人均收入变量更能体现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质量。
(2)控制变量指标选择。影响市场一体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和经济开放两方面(范爱军,2007),本文也从这两方面选取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一般预算支出作为衡量政府干预经济的变量,选取外商直接投资衡量经济对外开放程度。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统计年鉴》,虽然该统计年鉴始于2003年,但是2003年统计年鉴里包含了从2000年开始的数据,故本文的数据从2000年开始。
三、 实证检验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对市场一体化影响的回归结果见表1。模型(1)、(2)、(3)分别面板数据混合、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回归结果。三个模型均显示,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显著负向相关关系,说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地区市场一体化,可见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阻碍市场一体化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理论性结论。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一般预算支出这两个控制变量,均在不同程度上呈显著负向相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变量系数为负,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地区间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地区间市场一体化,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地区在吸引外资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控制资源流入流出本地区的能力,意味着FDI阻碍了市场一体化,这一结论同范爱军(2007)得出的结论。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系数为负,说明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地区间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地区间市场一体化,也间接地说明了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当地财政收入和利益考虑,对市场的干预也阻碍了市场一体化。
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健性,采取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衡量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指标。模型(4)、(5)、(6)都显示,地区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距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也呈显著负向相关关系,说明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是稳健的。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这两个控制变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都显著且系数变化不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市场一体化呈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说明控制变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也具有稳健性特点。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在已有研究市场一体化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并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了这一理论性结论。经济发展差距是阻碍市场一体化的关键因素,那么,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加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问题,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产业地区间良好的转移。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区域条件,将不同的产业布局到适合其发展的地区,实现产业布局的帕累托最优。其次,加大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和补偿的力度。本文分析了处于劣势的落后地区会采取保护本地市场的行为,为了避免落后地区保护本地市场的弊端,需要支持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让落后地区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共同发展的好处。可以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帮助落后地区发展,比如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来实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另外,可以建立地区间利益协调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来实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和补偿。
参考文献:
1. 范爱军,李真,刘小勇.国内市场分割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市场为例.南开经济研究,2007,(5):111-119.
2. 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6,(2):20-30.
3. 陆铭,陈钊,严翼.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经济研究,2004,(1).
4.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研究,2004,(11):78-84.
5. 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中国社会科学,2003,(1):64-72.
关键词:现代物流理念;铁路货运组织;改革
中图分类号: TE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15-2
0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分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物流需求迫使企业转变物流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方式与技术,提高产品的周转效率,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铁路货运作为物流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样化的运输方式中有着突出的优势。为了铁路货运的市场化运营,必须进行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利用现代化物流理念,构建多维度、综合化、规范化的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 现代物流的简单介绍
现代物流中引进了准时化与精细化管理等理念,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机整合了分散的物流环节,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模式,该模式物流成本较低,同时客户可以享受到个性化与增值服务,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将供应链中上游原材料与下游消费者有机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以全球化服务为目标,形成整体网络。市场经济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内,使得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实现了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正在朝着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多功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2 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
将现代物流理念融入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实现各个物流环节的全局掌握,并合理化配置与利用设备资源,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系统化、标准化的货运组织。另外,将更大市场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与客户共赢的最终目标。
2.1 构建货运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
根据当下我国货运的发展需求,结合铁路货运能力强、经济性好的优势,构建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集成客户需求、物流服务及费用结算等诸多技术问题的处理与决策,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时效性,进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货运服务。货运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
①门户信息网站与客户服务系统。该子系统是的主要功能是将物流各环节的运作情况实时、有效地传递给客户和上下游企业。其涵盖了各项编码、货物量与状态、销售需求量等内容,其中编码包括原材料编码、半产成品编码、产成品编码等。客户利用该系统实现自动订货,对货物状态、库存量、货物运输状态进行实时查询与跟踪。该系统还设置了服务评价模块,客户可以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优化货运组织。
②增值服务系统。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货物的分拣、包装、加工、理货等有效衔接,处理分析数据采用的是全程代码化,能够将连续作业口令实时传达,并更新供客户实时查询追踪的物流信息。
③运输系统。运输系统以准时化供货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合理化的货物调度及组织货物输送作业;采用GPS定位技术实时监控货物运行、整理、换装等作业,防止出现丢失和遗漏货物的问题;以合理化的公铁联运来进一步实现无缝衔接式运输。
④资金结算系统。资金结算是物流的关键环节,关系着铁路事业的经济效益。资金结算系统分为2个模块:一是客户费用结算模块,是一种综合结算模式,集合了货物重量、附加费用、仓储时间、运输距离及车次等参数,主要负责及配送,同时也可兼顾替客户结算货款;二是企业内部财务模块,服务于企业资金的运转,包括决策、计划及控制。
2.2 现代物流中心结合倒拉式组织管理模式
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铁路行包快运专列逐步建设运营,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推动铁路大型货运基地发展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现代物流中心,将货物的运输、仓储、加工及配送融为一体,奠定了倒拉式管理模式可操作性的基础。倒拉式管理模式结合了现代物流准时化理念,倒置生产工序,以销售商为开始,原料商为最终环节。所以铁路货运部门应依托现代物流中心,利用信息系统,构建倒拉式货运组织体系,实施包含了客户服务、运输服务、增值服务的管理流程(详见图2)。
①客户服务:解决客户有关物流问题的全部作业。铁路货运可为客户提供自动订货、货物实时追踪、原料物流设计等多样化的服务,同时,还将服务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物流系统设计等层面上。
②运输服务:服务范围涵盖了货物装车至送达到指定地点的全部作业。铁路货运运输服务开始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其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运输服务扩展到了联系客户生产经营活动的上下游企业,极大地降低了内耗与资源浪费,实现了最优化的供应链整体效益。
③增值服务:货物进出现代物流中心的全部作业,其由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多个单元构成,其中任何单元或几个单元相结合便可构建增值服务系统。
2.3 铁路货运现代化配套技术
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除了强化信息系统、作业流程、服务理念外,还要在加强硬软件环境,将现代化设备及技术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从根本上保障货运组织的效率和质量。其中,硬件环境主要包括设施技术、机械技术、设备技术以及材料技术,其中设施技术是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中心,包含配送、包装加工、自动立方仓库。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运输体系的合作,建立综合运输枢纽,比如吞吐能力强大、功能先进、物流作业效率较高的公路货运站、港口、码头、机场;机械技术主要是使用高度自动化的装卸机械、加工机械以及包装机械等,同时还包括类型多样化、高运速、大运量的铁路货运列车;设备技术包括GPS、卫星通信、RF、智能机器人等;材料技术主要是现代化集装材料、包装材料的使用。另外,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构建新型机械设备保障体系,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状态修设备维修体制,确保设备的运行效率、维修水平满足铁路货运组织的要求,保障铁路货运组织的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应构建货运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以及现代物流中心结合倒拉式组织管理模式,并利用配套的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货运组织的高效运行,增强铁路货运的核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李爽.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3,Z1:26-29.
[2] 王晋.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08:7-8.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较大的发展变化,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步较晚,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我国农机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笔者将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优势,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机电一体化发展
我国是重要的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成就。为了满足我国农业发展,农业机械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使农业生产效率全面提升,使农耕劳作强度降低,如人畜犁耙逐渐被机械耕作取代,使人工插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与收割机的联合解决了人工收割水稻问题。因此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为现代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随着科技的更新与发展,诸多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农业设备智能化得以实现,使农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在整个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农业生产劳动效率充分优化,使农民“耕、种、收三弯腰”情况得以改善,逐渐减轻农民的劳作强度。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下,许多高质量产品进入农业市场,对传统农业产品造成一定冲击,为促进农业自身竞争力全面提升,还应对农业生产成本充分降低,提高产品使用价值。因此,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化中是农业领域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2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机电一体化优势
2.1提高操作安全性、减少机械故障次数
机电一体化设备通常包括机械故障自动诊断、电子监控等功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电力故障问题,为促进操作安全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自动防护机制。将大量电子元器件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中,可有效降低传统设备磨损发生率,使设备可靠性及灵敏度有效提升,使设备使用寿命得以延长,降低故障发生率。
2.2提高工作效率及产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化中使设备电子信息自动化采集处理能力有效提升,提升机械作业精度及能力[2]。机械自身自控系统的采用可确保机械操作动作的准确性,使人工操作失误率充分降低,进一步提高操作可靠性。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还可大幅度提升农机设备自动化,使其工作产能全面增加。
2.3改善设备操作性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还能实现机械设备、远程控制技术的有效结合,使设备操作人性化有效提升,让操作更加简单化。在实际操作中,可将机械设备自控系统作用发挥出来,对预设动作反复预设,根据实际情况对随机化处理合理调整,使作业效果全面提高。
2.4设备功能多、适应性好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使机械设备功能多样化实现,农业机械设备功能逐渐丰富起来,使其成为具备设备自动调节、系统自动控制、作业自动补偿、操作员自动防护等功能的农业技术设备,使设备适应能力全面提高。
2.5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较简便
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农业机械设备中,通过对系统的控制可实现设备安装调试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将源代码执行方式输入其中,能在不改变设备结构前提下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此外,设备自带的校验功能可及时找出故障,使设备维护难度大大降低。
3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3.1制定农机作业的质量标准
农药和肥料、种子和土壤以及作物是农机作业加工对象,由于客观条件不同,机械作业也有所差异[3]。所以要按照农艺技术要求,制定农机作业的质量标准以及农机作业规程,确保统一的农机作业质量管理,同时也可让群众实时监督。此外,因受到相关标准的制约,不仅可提升农业机械的生产作业质量,还可有效结合农艺及农机,使农业生产需求得以满足,确保增收增产目的的实现。此外,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这样才可确保在农机的实际中真正落实农机作业的质量标准,才可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2不断提高操作者以及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
农机作业质量除了会受到机械技术状态的影响,同操作者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关联。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可对农机作业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需不断地使操作者以及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1)要以择优录用为原则,无论在选用操作者还是驾驶员时,都应执行严要求和高标准,将科学的用人制度建立起来,在重要的岗位上安排技术水平高、素质高的操作者以及驾驶人员。(2)以推陈出新为原则,逐渐废除一些同农艺要求不符的操作技术,引进一些先进技术,不断地提升技术操作水平。(3)强化经验交流,要想提升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通过组织经验交流这一途径来实现。(4)作为操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将机械正确操作方法以及所具有的性能。
4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机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一定滞后性,导致该现状的原因众多,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机化研究深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研究时间过晚,这些问题均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影响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崭新的发展趋势,目前电子传感器、电子信息收集处、微型计算机技术均得到了有效应用,实现了农业机械现代化[4]。现阶段,农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高效应用,如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设备中,基于这种发展现状下,农业机械性能也得到了全面优化,经过全社会的努力,1DY-1型多功能遥控整地机诞生,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密码编程式遥控组件,实现人车分离、机电一体,在作业中实现了油门大小、变速、后退及前进,使农业整体应用效果全面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均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农业领域也不例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便是凭借着科学技术的春风,使农业机械化朝着现代化、自动化方向的发展更进了一步。在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农业机械化必定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相信在不久的以后,计算机技术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农业机械控制人工智能化、自动化必定会成为农机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受农业发展影响,为有效完善农业机械化的有效建设,应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化中,实现其高效运作。此外,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应合理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设备功能合理改善,提高农机化的机电一体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5结语
在农业作业时,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可影响到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也可对农产品获取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应大力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地提升农业机械生产的生产效率,确保作业质量,唯有这样才可推动农业机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百贵.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南农业,2016(29):40-41.
[2]张风琴.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8):21.
[3]谷红生,姜古轩,杨晓伟.机电一体化对传统机械的影响及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170.
自从二十一世纪以来,机械工程领域得到了飞快发展,其中重点课题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现不仅提高了机械工程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使机械工程发展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工程的面貌,使机电产品生产性能更强、质量更高。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发展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
1.1机电一体化概念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就是指在机械的功能设计和应用里,在机械结构的主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控制等方面,将控制装置安装电子化集成和控制软件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系统,系统通过引进电子技术,使装置在程序预定的操作功能下,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再配合系统布局的各个功能单元里配置,完成机械系统智能性控制,实现机械设备多功能、高质量、低能耗、环保和运行可靠性高的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将以上的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实现设备的机械性能综合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简单将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组合一下就完成的,是一个友好的复杂的系统结合技术过程。我们如果能正确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能在取代原有传统机械的功能外,还会增加自动检测和处理信息、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和保护等很多新功能。
1.2机电一体化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广而强的应用性。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机械为基础来研究机电的过程并实现机电产品性能的一系列开发的技术,这种技术是不受任何行业、机械种类的限制,渗透到各个专业系统和产品的应用、开发技术中,它的应用性因此广而且强;第二个特征就是突出的系统化。机电一体化是将各种技术协同合作和集成应用,产品和过程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且功能完全的系统。它主要强调的是层次化和系统化;第三个特征就是整体的最优化。整体最优化主要是指机电一体化的附加值高、效率高、性能高,材料、能源省,消耗以及污染低,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综合运用,达到整体最优化;第四个特征就是操作简单、清晰化。机电产品使用简单化对于那些不精通机电原理、技术知识的普通用户来说,操作简便的特性能让普通的用户熟练使用机电产品强大的功能。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工业革命的爆发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基本前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机械工程领域逐渐使用,促进了机械工程制造业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了机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工业技术的高速前进。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改造机床上的应用数控机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械工程设备。在数控机床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台和机床上的刀具的运行轨迹要求十分严格,偏差值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够保证产品的精确性。为了加强数控机床工作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其中开环伺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出现故障也较容易发现等特点,被广泛使用。滚珠丝扛副具具有传动率高、摩擦损失小等特点,只需要适当的调整一下滚珠的方向,就可以消除空间的死区,减小数控机床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数控机床把微机技术应用其中,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能够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技术和功能。如果数控机床的改动比较大,那么尽可能在保留原来操作系统的前提下减少调整,这样才能够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包装机械方面的应用包装机械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很多特别复杂的机构,例如控制连杆、凸轮构造等,传统的部件连接方式主要采用控制电路,这就导致设备的整体结构过于繁琐,不利于后期的设备维修,操作起来也不是很方便。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包装机械方面,能够实现微机控制设备,同时整个控制系统也形成模块化管理。相比较过去的构造模式,设备的整体变小,零件也更加精密,操作起来也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节约资源,减少了企业的设备投入。
2.3机电一体化在产品开发上的突出特点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开发必然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产品开发上,不仅能够使产品功能更加灵活多变,产品种类更加齐全,还能够使用微电子技术实现某一种产品的特定功能,满足市场上的特殊需求。机电一体化在产品开发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实现了普通产品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变,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机械工程中产品的价值,这也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
3工程领域内的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个性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所有的产品都必须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转向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实现产品的精益求精。(2)智能化。相比传统机械的生产方式,机电一体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智能化,这也是其他技术和产品不可比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还会融入其他的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满足机械工程的需要。(3)高性能化。高性能是一个好的机械产品必须具备的特点,而机电一体化产品就具备优良的高性能,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产品的运行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强等方面,正是这些方面使机电产品能够实现多任务、多数据的操作,而且在产品发生问题时,维修人员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调整好。将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在实际使用中得到认可和关注。(4)绿色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突出产品特色的同时能够实现绿色化,把绿色化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共性特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增加可回收性。绿色化也能够体现出市场经济环境下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5)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网络化的普及,网络技术几乎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中,机械工程中涉及到的精密仪器和检测设备也已经实现了联网,实现了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未来,所有的机电产品都会和网络相连接,真正实现机电一体化。实现网络化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面对外界环境所做出的必然转变。(6)机电液一体化。目前液压传动技术以其可靠性、安全性、平稳性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一起推进机械工程的改革进程,并运用到更加高精尖的领域中。
4结束语
机械工程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机械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机电一体化。随着人们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认识程度的逐渐加深,该技术的优势不断凸显,当前已经被应用到除机械工程外的其他领域中。我国的机械工程发展比较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并引进高科技的生产设备,不断振兴机械工业。
参考文献
[1]罗辑,杜柳青,袁冬梅,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6(1).
[2]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
[关键词]智能 信息 驱动
中图分类号:F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78-01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假设及理由
就我所选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如今时代,正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行业的转型是一定的,所以轻工业的转型,重工业与机械制造的行业的重视是必然的。就这一点来看,我清晰看到这一行的发展前景有着如此大的潜力。它与其他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及运用学科
机电一体化又是如何一回事?随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这些产品除了要用到机械驱壳,还需要用电路来控制,电的部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开关电路,而是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等智能元件被用来和设备的机械部分想结合。单纯的机械活着单纯的电子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渐渐地就出现了机电一体化①这个学科。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到目前这个学科已经逐渐成熟了。机电一体化包含了很多的技术部分。
2.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2.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第四,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2.4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2.5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2.6 机电一体化的整合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机械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和动力源。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与纯粹的机械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机械本体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能够与之相适应,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美观的特点;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电子控制单元又称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
2.7 机电一体化运用方向
机电一体化有着如此强大与先进的技术,它日后会为我们的发展会做出如此强大作用,我想和多人都会想到!机械作为减轻人类劳动强度的一种工具,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不断地发展进步。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和绿色化已经成为机械发展的方向。在未来的几个世纪,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机械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在人们消费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而这个行业的竞争也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只有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硬部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做成优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3.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和市场的总结
1.2002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多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盈利丰厚,扩张的欲望强烈。
2.从机种发展看,大型机械中挖掘机仍旧占有第一的地位,销售额和增长速度都名列前茅;但相比之下,小型多用途机械的发展则更快,这主要归功于发达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接近完成,大量的市政、维修、养护、园林工作拉动小型多用途机市场升温;另外,和目前倡导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等政策措施也有一定的关系。
3.从营销方式看,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大约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租赁公司。租赁业的发达,也带动了二手机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发展。工程机械营销和使用方式的改变,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4.在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销量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预计产品库存和关键零部件短缺就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正如所谓“木桶理论”中的一块短木板,制约了行业更快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行业的关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应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向这个方向,最终实现动态的平衡。
5.在可预见的将来,工程机械行业及市场发展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这是目前业内相当一致的看法。
机电专业有着如此强大的技术与发展前景,还有着庞大的市场。我相信加入这一领域里,不但自身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还能为国家的建设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宣银等.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2000(6):6-8
[2] 张建民等.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机电一体化,1996(5)
[3] 陈辉等.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机械.2008(7):1-3
作者简介
胡英杰(1993.12),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机电一体化2013级2班。
区域一体化和外资流入效应
区域一体化主要指区域内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的下降或消除。任何能够导致国际直接投资发生变化的事件,总是首先通过它对决定直接投资的各类因素的影响来发生作用的。所以,要分析区域一体化与FDI的联系,回顾一下国际生产理论中有关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行为并非一种孤立的活动,而必须同国际生产的其他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完整的解释。根据这一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要取决于三组相互影响的因素,即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区域一体化主要通过改变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对FDI的方向和规模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效应主要是指,伴随着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引起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而产生的投资转移和投资创造效应,而动态效应则是和区域一体化的中长期投资效应相联系的。
1.区域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早期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贸易和资本流动是服务于国外市场的两种替代方式。从贸易和要素流动性关系的理论来看,关税壁垒有助于促进进口替代型FDI,而总体关税的降低将会减少FDI流入,甚至会促使跨国公司抽回国外的原有投资。非关税壁垒和FDI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一体化安排减少或消除了非关税壁垒,那么,出口而不是在国外生产可能是跨国公司所选择的更为可行的模式。但是,也有研究认为,FDI能用于保护跨国公司的无形资产,即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服务于东道国市场比产品出口或技术许可更加有利可图。在国外市场中,本地企业对当地市场、消费者偏好及经营实践经验等具有更深的了解,以国际化经营为目标的跨国公司要在国外市场中成功地与当地企业竞争,就必须拥有当地企业所没有的无形资产,比如工业技术和市场营销特长,以便获得竞争优势。对无形资产的有效开发要求公司通过建立国外分支机构来实现国际经营内部化。由于产品出口和技术出口等其他国际化经营方式需要承担相对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FDI也有可能产生。比如,尽管OECD国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比较低,但是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投资。这种现象可能说明了跨国公司“内部化”动机在对外投资中的相对重要性。事实上,虽然这种“内部化”观没有强调贸易壁垒的投资效应,但无疑它确认了市场规模和竞争对FDI的促进作用,而这些促进因素和区域一体化又是紧密相关的。
区域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体现在扩大的市场规模方面。区域贸易自由化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能够实现其规模经济的市场容量,使其摆脱了单个国家有限市场需求的约束,从而有利于跨国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扩大的市场也可能吸引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在一体化之前,东道国有限的市场可能限制着FDI(尤其市场导向型FDI)的流入;区域一体化扩大了市场规模,从而能够承担跨国公司因新开业所支付的固定成本。因此,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不仅导致原有跨国公司后续投资的增加,还会吸引更多的新投资者。
在区域一体化安排中,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条款也会对FDI流入产生影响。国民待遇确保外国投资者不会遭到歧视;争端解决机制减少了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纷争;当地成分要求、业绩要求、技术转移要求以及国有化和征用风险的消除或减少,都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区域协定也使具体国家的政策“锁定”在区域或国际的水平上,从而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可预测的政策环境;所有这些都有利于FDI的流入。同时,由于一体化前各个成员国FDI法律壁垒的数量和范围是不同的,所以一体化通过消除这些壁垒、为各个成员国带来的投资效应也是不同的。
2.区域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从长期来看,区域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更为重要。尽管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一般认为,一体化过程将为该区域带来重要的效率利益,这些效率利益将在中长期提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这些效率利益至少体现在专业化分工和竞争效应两个方面。不仅区域内激烈的竞争以及有效的资源配置能够带来更高的真实收益,而且效率和产量的增加又进一步提高了要素回报,产生了新的存量和投资,这些又进一步有益于经济的持久增长,从而对FDI产生长久的吸引力。
通过把分割的国家市场整合为一个共同的市场,区域一体化会改变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这是因为,一体化会促进跨国公司无形资产存量的提高。一方面,共同市场要比单个国家市场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区域内部贸易壁垒的消除使区域内部市场更具竞争性,跨国公司为了迎接这种挑战,会寻求战略联盟或与以前的对手合并。这样,跨国公司变得越强大,它们在研究开发和市场运营方面的投资越多,新的无形资产存量也越大,而无形资产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依凭的所有权优势。
总之,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过程,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效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竞争的加剧和贸易壁垒的存在,所有这些都必然使一体化区域对FDI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应该明确,FDI的动机不同,一体化效应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跳越关税”型FDI,如果区域共同对外关税或各个国家对外关税比较高,那么,区域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就会越大。然而,一体化前后的关税差异对效率寻求型的FDI的影响可能不大。同时,还应该明确,FDI在成员国和产业上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区域一体化导致的各个成员国的特定区位优势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是这种不均衡后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加入一体化后,政策环境的变化越大、区位优势越强的国家和行业,吸引的直接投资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早期关于区域一体化投资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一体化对跨国公司活动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方面。60年代到70年代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美国在西欧的投资受欧共体(EC)建立的影响程度。普遍的看法是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投资,而这些投资本来也会选择其他非成员欧洲国家。就是说,经济一体化很可能使这个地区变得对美国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但是,新近的研究呈现出近似矛盾的观点。比如:Dunning(1992)认为欧洲1992计划将促使美国恢复在该地区的投资;然而,Lipsey(1990)却认为,美国跨国公司不会因为欧洲1992计划而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在国家层面上,观点也是向左的。比如Mayes(1983)和Grant(1983)对英国的研究以及 O’Farrell(1983)对爱尔兰的研究发现:尽管没有发现区域一体化对英国吸引外资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爱尔兰的成员国身份的确刺激了区域内和区域外的FDI流入。他们的解释是:许多外国投资者,尤其是美国公司,早在50和6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相对开放的英国市场,所以对后来的一体化的反应不敏感。而爱尔兰在成为EC会员之前,并不是外来投资的主要区位,欧洲一体化向跨国公司提供了运用这个国家区位优势的好时机。Winters(1996)也注意到了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不同。同为EC会员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要比希腊吸引的直接投资更多。他们认为,希腊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就是说,较差的区位优势抵消了有可能受益的成员国身份的潜在投资效应。
概括地讲,已有的研究倾向于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外资流入。同时也显示出,尽管整个区域的FDI增加了,但各个成员国得到的份额是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这种差异反映出成员国工业结构和相对规模的不同。一体化(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区位优势的程度,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应该承认,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理论还不成熟,不仅存在许多争论,而且有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比如: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区域一体化效应,各个区域的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差别等还很少得到研究。加之,由于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区域外国家直接投资行为较少涉及,从而影响了理论的发展。总之,由于FDI的决定因素不仅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其中一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完全相反,所以从理论上全面把握区域一体化和FDI的关系将是非常困难的,更多的努力需要付诸于实证研究。
日本对欧美的直接投资
日本企业大规模对外投资始于80年代中期,此后,对外投资快速增长。80年代年平均290亿美元。90年代尽管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投资的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整个90年代年平均为240亿美元。在本世纪初,日本的对外投资有所恢复,2000、2001、2002年分别为315、383和314亿美元(UNCTAD,2003)。截止到2001年,北美自由贸易区仍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地区,占日本整个对外投资存量的48.9%,其后是欧盟(22.8%)(表1)。美国占日本对北美投资的绝大部分(表3)。日本对欧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英国、荷兰、法国和德国等少数国家,欧盟其他国家吸引日本投资较少(表2)。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90年代,日本对北美的投资要超过对欧盟的投资(表2、表3)。
在行业构成上,无论是北美还是欧盟,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高度集中在非制造业部门。资料显示:从1989-2002年平均数字来看,在美国,非制造业占据了日本对美投资总额的64%,欧盟为69%。但是也存在显著的不同之处。在欧盟,金融和保险占日本投资总额的32%;而在美国,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为18%,其次是不动产(16%),金融和保险(12%)。日本在美国的服务业和不动产投资在90年代前半期所占比重较大,后来则大幅度下降。在制造业方面,运输设备占日本对欧盟总投资的8%,其次是电子(6.4%),机械(3.7%)。在美国,电子工业占较大的比重,为12.7%,其次是运输设备(4.4%),机械制造(3.6%)。
事实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和产业结构一直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在70年代以前,日本的对外投资大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集中在地理位置相近、工资水平低的东南亚地区的资源获取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上,对制造业和商业的投资比较少。70年代的投资表现出开拓国际市场和获取自然资源并举的特点,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投资开始起步。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场所,一开始投资东道国主要为美国,以后扩展到欧洲。同时,对东亚和中国、拉美也有大量投资,从而形成日本跨国公司的区域多元化投资体系。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尽管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非制造业占据的比重更大了。但是,在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上,则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日本越来越依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份额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表1)。日本在欧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尽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应该说,这是日本跨国公司面对欧美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
三、 欧美一体化对日本FDI的投资效应分析
在对欧美一体化投资效应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日本FDI动机加以分析。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日本在欧美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Fukunari Kimura (1998) 通过对日本在采矿业、制造业和商业海外投资企业的销售进行研究发现:日本在欧美的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当地市场。比如,在1991年,当地销售占在欧盟和北美的日本跨国公司年销售额比重分别为59.33%和77.39%,对第三国家的出口为31.2%和10.17%,返销到日本的仅占9.47%和12.44%。另据1994年《东洋经济》社以及日本进出口银行在1990-1996年间对日本企业在欧美投资动机的调查证实:“开辟新市场”和“保持既有市场份额”是在被调查企业中最普遍的对外投资动机。
从日本FDI的动机来看,欧美一体化的建设对日本FDI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欧美市场扩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这些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区域市场结构的性质带来深远的影响。区域内关税的废除、同一的标准、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减少等提供了超大规模的市场,以及潜在的经济增长的可能。在1997年,欧盟15国的名义GDP达到80880亿美元,占整个世界GDP的27.4%;美国达到7844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26.6%。欧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区域市场,市场容量大,对借贷资本有长期稳定的大量需求,加之其资本市场完善、流动性好、技术水平高、信息发达、且有高质量的劳动力,这即可充分发挥日本跨国公司的管理技能等所有权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本的获利性,并且具有发展中国家难以保证的安全性。这些都为日本在该区域的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欧美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大量的日本非制造业投资。欧美的超大规模市场既可以保证资本的安全和获利,同时也可以便利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在当地市场的运作。由于日本的制造业跨国公司一直有向本国海外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融资的偏好,日本在该区域非制造业的投资进而带动了制造业的投资。在90年代后期,日本对欧美的制造业比重都有所提高,尤其是美国。
第二,贸易壁垒效应。欧美区域贸易政策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非常显著。从本质上讲,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封闭式的区域安排。尽管对内实行零关税,但是对外则实行歧视:要么实行共同关税,要么仍保留各个国家的对外关税水平。同时,又由于在这些区域广泛存在着当地成分、原产地规则、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等贸易政策,这些都刺激了日本制造业FDI对欧美的投资。日本企业在通用机械、电子电器设备、运输设备等行业中的投资占整个制造业比重的大部分,而这些行业受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日本电子制造业在欧盟的投资充分反映出区域贸易政策对日本FDI的影响。始于80年代早期,从事电子产品出口的日本公司一直面临着欧盟贸易政策的限制。在1983年,通过日本国际贸易工业署(MITI),欧共体(EC)和日本工业部门关于自愿出口限制(VER)进行了谈判,限制了日本录像机的进口。EC还对绝大部分电子产品,如电视机、显像管、集成电路等征收相当高的关税;并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提高了游戏机和录像机的关税水平。在EC贸易政策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实施反倾销措施。在最近十多年来,主要的日本电子出口商品,从半导体到复印机,都遭到了反倾销调查。通常的情况是,这些案例最终都由欧盟得到了证实,并征收高达20-30%的关税。这样,作为“靶子”的日本出口商为了避免支付反倾销关税,往往在进行反倾销调查前后,就开始在该区域内部投资兴建装配工厂。面对日本这种“跳越关税”FDI的浪潮,欧共体于1987年修订了反倾销法,主要针对为了逃避制成品的反倾销关税而建立起来的日本装配工厂。新法令规定:这些装配工厂的制成品至少应有40%的成分来源于其他国家而不是日本。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这些制成品将被征收额外的关税。这样,日本跨国公司就只能减少来自母国零部件的进口,通过在欧盟的投资来增加产品的当地成分。仅在1986-1989年间,日本在欧盟的电子制造业工厂数量增加了近两倍,从70个增加到138个。北美的情况也与欧盟极其相似。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也都显示出北美(尤其是美国)的贸易政策对日本FDI的影响。比如,Caves(1993)、Cushman(1987)以及Catherine(1997)认为,美国对日本汽车业的自愿出口限制(VERs)以及半导体贸易协定都促进了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
第三,竞争效应。欧美一体化的建立消除了区域内贸易壁垒,导致区域内市场更具竞争性。日本跨国公司不仅要面对本土企业,还要面对其他区域外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为迎接这种挑战,它会寻求战略联盟或实施购并战略,从而增加在这些区域的投资。
第四,专业化生产的前景。日本在欧美的制造业投资与其他地方(比如东南亚、日本本土)相比,其生产成本较高。换句话讲,如果不存在限制性贸易政策,日本公司是不情愿在这些区域进行投资的。但是,随着欧盟的东扩以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进展,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这是因为,与原成员国相比,这些后来者至少在成本上具有区位优势。这样,日本跨国公司就可以或者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配置,或者把新投资放到这些地方,从而作为“内部人”既可以服务于整个区域市场,同时又可以降低成本以使效率最大化。
从区域内来看,日本FDI分布呈现高度聚集现象。除英国、荷兰、法国、德国和美国以外,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很少吸引到日本的投资。90年代曾经作过一项调查,询问日本跨国公司在欧洲分支机构选择投资地的标准。地理位置是日本跨国公司选择东道国的最重要标准。另外,是否有其他日本分支机构进驻该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主要是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JETRO,1991)。对日本跨国公司而言,由于英国在语言文化因素、直接投资环境政策和相对劳动力成本等整体投资环境远胜于其他国家;另外,由于日本在英国的跨国公司比较多,其他日本跨国公司也会倾向于向英国投资,形成聚集效应。对于北美而言,美国以其巨大的市场规模,较高的消费水平,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便利的设施对日本企业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Culem,1988)。相应地,希腊、奥地利、丹麦、葡萄牙、瑞典等其他欧盟成员国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对日本跨国公司来讲,不具有相对较强的区位优势。
事实上,由于在一体化的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障碍得以消除和减少,日本跨国公司选择和调整投资战略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运营的空间。它们可以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殖环节的选点布局。一方面,由于日本跨国公司在欧美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它必然会把新增投资放在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或最接近区域市场的国家;另一方面,日本跨国公司也会对原有投资进行重新调整。尽管沉淀成本和东道国政府的干预都会制约着这种类型的投资转移,并且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说明这种重组投资的范围和程度,但是,在区域内部重组投资的趋势已经显露出来。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矿井;技术应用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大多数工业生产设备都是从苏联进口的,此时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技术理论仍不健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是我工业技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很多留居海外的商人和科研人员看到了中国发展的曙光,纷纷从海外归来,这股归国浪潮不仅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为我国工业生产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技术。1972年,我国首次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矿产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在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应用,使我国当年煤产量剧增,随后这种综合机械化技术一直沿用到80年代后期,成为我国采煤工业的核心技术。
第一套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采煤机传统的液压牵引转化为电牵引,采煤装置的液压支架控制系统不再是单一的人为操作,而是逐渐被计算机系统所取代,这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有效的监测采煤设备装置的运行情况,使电液控制、支架位移监测、设备故障维修等方面实现自动化。另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设备的工作面也进行了技术调控,采煤设备工作面的运输机是系统的重要运输设备,所以其设备运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采煤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运输机上安装计算机监控装置,对运输机准确移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实现了运输设备的自动化。
近几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革新和创新,使其技术在采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采煤工程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采煤施工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越来越完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越来越高。操作系统的高准确性和时效性使我国煤炭产量和质量逐年升高,为煤炭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采煤事业的蓬勃发展[1]。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监控系统上的应用
煤矿设备中的监控系统是煤炭工程的核心系统,影响着矿井施工、煤炭产量、煤炭质量、煤炭施工设备等多个煤炭生产的重要部分。现阶段,从我国煤炭监控系统的使用效果来看,我国煤炭监控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仍不成熟,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传感器稳定性较差,在煤炭监控系统运行时,由于煤炭开发环境恶劣,电量供应经常会中断,这都会严重影响监控系统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②影响监控系统出现故障的因素有很多,如:信号干扰、电源电量供给不足、人为系统操作失误、设备资深故障、计算机程序错误等;③监控系统的程序很容易受到黑客入侵。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和计算机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对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多次的技术改进,使监控系统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但是目前,监控系统在煤炭施工现场的应用率仍不高。在很多发达国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其运行速度和运行效果正在不断提高,我国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计算机技术,已开发出了光缆传输介质,这种传媒介质的研发使信息媒体由字符发展到声像,使煤炭工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使煤炭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成为煤炭行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最快的产品[2]。
二、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
随着国内大量引进国外采掘机械,国产化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革新,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水平不断增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中远距离遥控技术的发展和高端电器控制元件的应用使我国煤炭采掘控制系统、施工系统、监测系统都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建设。设备中的自身检查、监控、部分控制已逐步转变为计算机程序化管理,这给煤矿采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液压支架控制系统中,为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现阶段我国液压支架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已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保护闭锁的引入,使煤炭工程的运输设备实现了超远距离运输,控制程序通过智能化操作,使运输设备实行自动化管理,这都对我国煤矿施工的智能化运作提供了很大的助力[3]。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矿井中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矿井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和煤矿的生产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煤矿地下开采工程施工条件非常恶劣,施工作业空间狭窄、环境潮湿、粉尘浓度高等恶劣的施工条件,对我国煤矿开采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开采工人的劳动强度。最近几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水、火、瓦斯及粉尘的喷涌与爆炸以及顶板跨落等自然灾害更会对矿工的生命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大部分专业知识过硬的煤矿工人纷纷转行,矿井作业的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少、素质和知识结构偏低的煤矿工人无法正确落实先进技术等诸多问题都严重影响采矿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四、矿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系统化
现阶段,我国矿井的机械设备已逐渐实现机电一体化建设,但是其设备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化机制。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因为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所以其煤矿设备自动化系统建设发展很快,技术研发成果显著,应用情况很好,但是在资金相对匮乏、先进科技研发技术落后的小型煤炭企业,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化建设发展缓慢,应用情况很差。所以煤矿机械生产中,,零散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向系统化配套方面转化是我国矿井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2.程序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程序化应用, 在我国煤炭企业的机械装备上应用了大量的机电一体化程序化产品,但是其程序化设备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我国机电一体化程序化产品发展很落后,要提高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大力发展我国机电一体化程序化产品研究项目。
3.多途化
煤炭企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大多只具备一种使用功能,其性能相对单一,已无法适用于程序越来越复杂的煤炭开采工程,所以研发多用途、高效率、综合化的煤炭机电设备已逐渐成为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4.绿色化
煤矿开采项目对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巨大,所以开发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噪声低、低污染、低粉尘、可靠性强的技术设备,是煤炭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煤矿采掘行业的发展趋势。
结论:通过上述对机电一体化在矿井中的应用分析可知,要实现井下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是世界各国采矿技术科研工作者和采矿工人奋斗的共同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导引工业机智能化的同时,为我国煤矿开采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也为采煤行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福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11):120-124.
【关键词】 煤电一体化; 产业融合; 煤电博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煤电矛盾”越来越突出。煤电矛盾实质是“计划电”与“市场煤”的矛盾,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价格形成机制,煤炭价格随市场波动,而不能通过电力价格的市场化疏导到终端用户。2006年开始出现“煤电倒挂”,2008年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联动”的协调机制,但效果不明显。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发电企业开始进军煤炭行业,加大发电企业的煤炭自供率,煤炭企业也开始在煤炭资源区和煤炭的销售半径内发展电力。两大行业开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2012年底,全国五大发电企业的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左右,全国煤炭企业龙头老大神华每年生产煤炭4亿吨,电力总装机容量5 920万千瓦。随着两大产业不断的融合,“煤电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两大产业的周期性风险也因煤电一体化的实施得到了有效的缓释。因此,煤电一体化将通过产业集群化提高煤电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产业融合化实现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产业生态化促进煤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煤电产业链分析、相关性分析、最优策略博弈分析探索煤电一体化的内在动因,以及煤电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一、煤电产业链分析
(一)煤电产业链关系紧密,依存度高
1.火电在电力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的主要能源(详见表1、图1、图2)
根据《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2010—2015年,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年均增速为8.5%,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6.9%和13.6%;2015—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年均增速为5.6%,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5%和7.6%;2010—2015年,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速为9%,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和12%;2015—2020年,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速为5.4%,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6%和7.7%。
由以上数据可知,火电发展速度虽然低于电力行业平均水平,但其总量是非常可观的。
2.煤电产业链的形成
煤电产业链由煤炭生产、运输、电站设备生产、电力生产、输配电设备生产、电力供应以及终端用户等环节构成。在这个产业链中,电网企业和铁路运输部门居于垄断地位。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依存度高,全国50%的煤炭用于发电,2012年16亿吨标准煤用于发电,是发电企业的主要能源,详见图3。
(二)煤电产业布局不均衡,运输及中间费用高
我国煤炭分布不均衡,具有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与我国目前电力需求及产能分布不一致,增加了煤炭运输压力和资源调配难度(如图4所示)。
比较2010晋北同煤集团三个坑口电厂与晋东南漳泽电力三个电厂的运输费及中间费用,运输费及中间费吨煤差价高达268元,2×60万kw机组一年的综合标煤量是230万吨,一年的损失就是61 460万元,详见图5、图6、表2。虽然电价有所上涨,但连年上涨的煤价吞噬了电价上涨的成果,燃煤成本高是三家在运营电厂亏损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煤电一体化首先是在煤炭资源区建设煤电基地的区域一体化,能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和中间费
1.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政策为建立煤电基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承诺不断降低化石燃料的补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承诺大幅降低碳排放量。在火力发电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支持火力发电朝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会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火力发电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中西部资源区火力发电向大型、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大型煤电基地、坑口电站、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十二五”规划确定在西北部建立14个煤电一体化基地。
2.特高压为煤电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国是世界首个具有500万千瓦稳定输电能力的国家,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示范扩建工程于2011年12月16日投入试运行。山西省“十二五”期间,输电通道建设方面,国家将规划建设晋东南、晋北、晋中三座特高压站汇集山西煤电基地电力,并建成晋北—石家庄—济南—潍坊、晋中—晋东南—南阳—荆门—长沙、晋中—豫北—徐州三个特高压交流外送通道。
二、煤电产业相关性分析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煤电一体化研究的评价指标。ROE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报告期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得到的百分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可以代表其行业收益状况(罗斯、韦斯特菲尔德、F.杰弗,2002)。
(二)数据选取
本次数据来源为:国内沪深两地煤炭、电力行业部分上市公司,选取煤炭、电力行业(以火力发电为主)各10家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每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衡量指标,其中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行业ROE以10家公司ROE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两个行业的ROE,计算得出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相关情况,详见表3、表4。
以上为煤炭、电力行业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0家企业近11年的加权平均ROE,其中,上市不足10年的按照其上市当年取其ROE。
(三)相关性分析
选取煤炭行业、电力行业各10家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加权平均ROE,对每年10家上市公司的ROE进行算术平均,得出算术平均值后作为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在当年的行业加权平均ROE。
在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评价中,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协方差可判断两个行业的相关关系,即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相关系数在验证协方差的结论的同时,可以判断两个行业具体的相关情况,即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以及弱线性相关、显著线性相关、高度线性相 关等。
表5中,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对加权平均ROE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协方差为-10.9,说明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负相关;再通过相关系数对两个行业的负相关关系进行验证,得到加权平均ROE相关系数为-0.41,再次验证了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为负相关。
依据表5对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2002—2012年间ROE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以观察两个行业ROE变动情况的相关关系。
从表6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ROE的变动基本上呈反向变动,这也说明了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负相关。即煤炭行业ROE增长时,电力行业ROE下降;反之电力行业ROE增长时,煤炭行业ROE下降。其中2003年的变动比较特殊,由于2003年煤炭和电力行业都受到了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利率、通货膨胀等)的影响,因此两者ROE所表现的是系统性风险的变动情况,变动方向趋于一致,但这是系统性风险影响所致,并不代表两者为正相关。即使如此,2003年两者变动也是有区别的,煤炭行业变动为上升7.32,上升比较明显;电力行业上升0.76,上升非常不明显,仅为宏观经济走强的对冲性上升,其变动较弱,仍然可以看作是与煤炭行业负相关。另外两次变动方向一致的情况也基本属于偶然,其中煤炭行业变动幅度比较大也比较明显,而电力行业变动幅度很小,基本上属于波动,因此,两者方向一致属于偶然现象。从图7可以明显看出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呈负相关的关系。在过去的2012年,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ROE再一次呈反向变动趋势,煤炭行业ROE继续下行,电力行业则开始反弹,行业周期的变化更加说明两者关系互补,适合进行产业融合。
(四)煤电一体化收益与风险模型
利用2002—2012年间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ROE数据,绘制煤炭和电力行业煤电一体化的效率前缘组合曲线(图8),曲线代表了两种资产可达到的投资组合效果。从曲线可以看出,电力、煤炭具备煤电一体化降低风险的功能,在煤炭行业投资占67.4%和电力行业投资占32.6%左右的时候,煤电一体化风险最低,风险值2.888(σ2p=w12σ12+w22σ22+2w1w2cov
(R1 R2),大大低于煤炭单一产业的风险值4.202,也大大低于发电产业的风险值6.944。此时预期投资组合ROE为14.89%左右。此为目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煤电一体化最优投资组合模型,此时不管是煤炭产业,还是发电产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产品风险)最低。
(五)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的差异性说明
1.上市公司ROE数据较少
本次分析所选用的ROE为上市公司中10家企业的11年ROE,10家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代表其行业水平。但用其11年的ROE研究行业的周期性风险,代表性就比较有限,仅能够定性地说明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呈负相关,却不能准确地反映煤炭和电力相关程度的大小,这也和我国股市发展时间比较短,上市公司有限且运营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2.ROE选取时期窗口(2002—2012年)较为特殊
2002年起,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煤炭价格,市场的大量需求导致煤炭价格呈报复式增长的态势,电力行业成本剧烈增加,从而煤炭行业平均ROE(19%)远高于电力行业的ROE(6.385%),因此,我们的分析结果就是煤电一体化以煤炭行业为主,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在风险最低的组合中,电力行业的投资比例在40%以上。
3.煤炭、电力价格非市场价格
2004年以来,上网电价连续上调10次,山西上网电价累计上涨0.14元,煤炭价格实行“重点合同价”和“市场价”双轨制。在完全市场条件下,煤电两个产业的相关性更大。
4.结论
煤电一体化应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这种纽带关系就像“血缘”一样维系着一个家庭。只有资本纽带才能保证企业的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才能保证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在晋蒙交界的大同、晋冀交界的长治、晋陕豫交界的风陵渡等地出现了本地的煤炭企业不给电厂供煤的情况,原因就是山西的上网电价比内蒙高,河北的上网电价比山西高,河南的上网电价比陕西高,而处在同一区域的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又没有建立资本纽带关系的一体化企业。
三、煤电一体化是煤电博弈的最优策略
(一)煤电一体化的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多方博弈形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局中人的策略对于其他局中人的策略是最优的反应。我们熟知的囚徒困境即为纳什均衡的经典案例。
纳什均衡分为纯策略均衡和混合策略均衡,对于煤电一体化的纳什均衡来说,纯策略均衡可以很好地说明煤电一体化战略选择的正确性,而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则可以描述煤炭和电力在不同阶段该如何制定自身一体化程度的策略选择。
(二)煤电一体化纯策略的纳什均衡
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收益、风险度以及一体化融合之后的情况如表7。
由表7可以看到,煤电产业在不进行一体化的情况下,煤和电各自存在各自的收益和风险度,在两者一体化之后,将共享同样的收益和同等的风险度,依据表7构建收益、风险度和收益风险比三个衡量指标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假设煤炭或者电力行业的一体化不影响另一个行业的收益率、风险度和市场份额等,那么三个衡量指标的纯策略下的纳什均衡如表8、表9、表10。
由表8、表9、表10可以看出,无论煤炭行业是否选择前向一体化,电力行业的最优选择都是后向一体化,从而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度和最大化收益风险比。煤炭行业若单纯考虑收益,则无需进行前向一体化,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因为过去十年是煤炭的黄金十年,煤炭行业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其本身收益完全高过煤电一体化组合后的收益,但同时高收益也存在着高风险和非最优的风险收益比,因此,若同时考虑风险和收益风险比两个指标,不论电力行业如何决策,煤炭行业都会选择前向一体化,这在博弈论中就形成了纯策略情况下的纳什均衡。对于两种资产来说,相互的融合会是两者的最佳策略。
(三)煤电一体化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对于煤炭和电力行业来说,两者属于上下游的关系,煤炭行业前向一体化一定会对电力行业造成影响,同样,电力行业后向一体化也一定会对煤炭行业形成影响,两者在一体化的策略上形成博弈,由此,煤炭行业或者电力行业都会依据对方的策略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即考虑对方的选择方式概率来确定自己选择方式的概率(郭立夫,2002)。现仅以收益为例,在煤炭行业前向一体化而电力行业未实施后向一体化的情况下,煤炭行业收益率增加10%,而电力行业收益率减少10%。同样,电力行业后向一体化而煤炭行业未选择前向一体化的情况下,电力行业收益率增加10%,煤炭行业收益率减少10%。假如两者同时一体化或者同时都不选择一体化的情况下,两者收益率是不发生变化的。那么,两者的博弈关系如表11。
现假设煤炭行业选择一体化的概率为Q,则其不进行一体化的概率为1-Q,电力行业选择一体化的收益为:14.89Q+16.379(1-Q),其不选择一体化的收益为:5.742Q+6.38(1-Q),对此策略求解可得Q= 11.75>100%,仍为纯策略均衡,说明煤炭行业应采取有利的混合策略是前向一体化。同样,电力行业后向一体化的概率P=6.38>100%,因此,电力行业也无条件选择后向一体化。
从混合策略来看煤电行业过去十年的状况,说明煤电行业在一体化的策略上选择应当是相同的,这是由于两个行业以前还没有进行一体化的融合,而当两个行业一体化融合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化运行之后,可能会出现煤电两者在混合策略上以不同概率进行一体化的选择。
四、煤电一体化的误区分析
(一)以《长期供销协议》为基础的煤电战略联盟不是煤电一体化的有效形式
在目前企业体制(短期行为)和信用体系下,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国家发改委“煤电联动”的行政干预收效甚微,煤电企业签订的《长期购销协议》不可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因为“厂网分离”后,在煤电产业链上,不管是煤炭企业还是发电企业,都不可能长期处在价值链的核心地位,煤炭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与发电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水平差不多。在企业价值链中,如果一个企业不具有长期的核心地位,就不可能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苹果之所以与富士康建立战略联盟,就是因为苹果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富士康对苹果的依存度高。
(二)煤电一体化不是管理上的一体化
煤与电不是单纯的管理上的一体化,就像男人和女人,两个人结婚组建一个家庭,财产共有了,但男人还是男人,女人还是女人,生理特征不会发生变化。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行业,运营管理上应区别对待,一体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是理性的选择。专业化管理是指在生产、技术、营销、采购等方面实施专业化管理;一体化运营是指财务、人力资源、战略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比如表12中所列的一些情况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五、同煤集团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实证分析
同煤集团是国家规划的十四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产能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在与电力企业多年的市场博弈中,率先走出了一条“煤电联营、煤企办电”的发展道路,在已建设四座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电厂之后,通过成功重组漳泽电力,最终成为“煤电一体化”的成功案例,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同煤集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定向增发+无偿划转+配套融资+协议转让”成功实施了煤电一体化战略,成为山西最大的发电上市公司。延伸了产业链,降低了交易成本,缓释了煤炭和发电行业的周期性风险。在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改善的同时,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对漳泽电力2012年的财务数据和重组后2013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重组前后度电贡献边际提高了0.04元,漳泽电力一年的供电量约为270亿kWh,则贡献边际提高了10.8亿元,吨煤工业增加值提高了116.09元,一年用煤约910万吨,则增加工业增加值10.6亿元。(见表13)
六、结论
煤电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一体化即煤电基地为基础上的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表现为“煤—电—铝”、“煤—电—冶”、“煤—气—电”、“煤—电—建材”等循环经济园区。煤电以一个整体作为任何一种产业集群的核心,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有效地缓解了煤炭、发电行业的周期性风险,但煤电一体化并不能完全抵御宏观经济变化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理论永远伴随着实践,近些年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方兴未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分工越细市场交易成本越大,企业的存在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而如果企业内组织生产的成本与企业内交易成本之和小于市场上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之和,则应该由企业这种治理机制来代替市场(威廉姆森,2002)。我国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内地经济学家盛洪都是研究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经济学专家,他们提出,产业融合可避免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而分工代表的是工业文明,融合代表的是信息文明;分工是工业时代财富的根本来源,融合是信息时代财富的根本来源(姜奇平,2002)。
当前我国存在的煤电矛盾,实质上是由于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的,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时,按照上述产业融合理论,就应当“由企业这种治理机制来代替市场”。建立煤电一体化企业,消除煤电壁垒,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降低周期性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合力,是顺应时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5-11.
[2] [美]罗斯,韦斯特菲尔德,F.杰弗.公司理财第六版[M].吴世农,沈艺峰,王志强,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陈康幼.投资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郭立夫.运筹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