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道路规划建议

城市道路规划建议

时间:2023-09-27 09:3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道路规划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道路规划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城市道路系统作为城市的枢纽在四通八达的城市环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城市道路的功能和分类开始研究,进一步指出现在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意见。

1 城市道路的功能和分类

城市道路千变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城市道路可以分为商业性、景观性、交通性和生活性四种类型。

1.1 商业性道路

商业性道路对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为需要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此外机动车道需要得到控制以保证行人的安全,但是也要兼顾人们的交通目的,因此一般为双向四车道。人车之间需要设置隔离带,并与车站结合设置公交车站及人行横道。道路两侧拥有发达的商业设施,例如购物娱乐场所等。

1.2 景观性道路

景观性道路人行需要较大空间布置,以供行人休闲。道路两侧结合自然条件设计成行人区域与绿地结合的对称或非对称式布置。港湾式车站可设置于车行道与行人之间较宽的隔离处。

1.3 交通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目的是为了满通需求。这种道路路面宽、车流量大,广泛用于长距离的城市之间交通转移。此外,这种道路不仅会限制非机动车辆的行驶和流量,而且对人行道要求低,采用两辅路的布置形式。

1.4 生活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目的性较强,它考虑到人的需求,其总体特性是人车同优先。它的交通量主体是有目的的出行人们,一般为上下班或者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为目的。生活性道路必须考虑公交优先、自行车流量大等因素,这种道路要求人车同样优先,而且对人行道空间及行走环境要求较高。

2 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城市道路网设计结构不合理

城市道路网设计结构不合理。有关部门没有掌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基本的技能和技术要求儿盲目的施工,在道路施工的安全维护手段上面,也没有下足功夫,以至于造成了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很多安全隐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是发展城市道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设备条件过硬,输出技术有保证,才能保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顺利进行。现在许多城市道路系统功能的紊乱,这是由于路网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城市的干路与交通生产点缺乏过度性的连接设施,这使得城市的交通被严重阻碍。因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压力都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交通分流,使得城市交通不能通畅、快捷,阻碍了城市交通。

2.2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不通畅

城市的堵车现象十分严重,这是由于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不通畅。这种严重影响路段与交叉通的问题是由于设计之初缺乏交工工程理论指导造成的。城市的交叉路口受到来往车辆和人流的影响,并且其红线、车道数与其他路段完全一致,这将使得路段的服务水平严重下降,交通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节点不通畅。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这种存在拥堵问题的路网交汇处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2.3 城市道路整体格局设计不合理

城市道路整体格局设计不合理。城市道路整体格局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情况和道路的通行能力。不合理的设计会严重制约道路功能效率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的道路规划缺乏交通工程理念,以道路工程设计为指导,因而缺乏科学性。举例来说,市政道路设计者未考虑到道路交通口的通行能力,路网设计中缺乏对绿化、环保和景观灯的整体考虑,对不同路段交通能力的分析也不尽合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道路的有效性。

2.4 城市道路设计施工人员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是很关键的,是城市道路系统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很多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工作人员并不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并且工作责任心也有待提高,这样的工作人员无法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没有人才的输送,也就没有新的技术的产生,那么发展液化城市道路施工工作也只能是空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发展科技,必须先强化教育,引进人才。

3 城市道路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健全相关城市道路的规章制度

很多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包括运行方面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相关法律法规。一个明确的科学有效的城市道路制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充分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城市道路制度,并且制定出明确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职责,并且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来激励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只有这样责任到人,将任务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2 完善城市道路整体布局和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完善是一项永不停歇的工作,城市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道路必须跟上整体的进程速度,道路设计之初,最重要的是把握这个区域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城市环境建设中有一个系统论的原理,这就是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具体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应当将上述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规划,尽量避免那些缺乏系统考虑的设计方式。城市的整体规划影响到道路在其中的准确定位,顾局部不顾整体、见缝插“绿”等问题要坚决摈弃。所以,系统性地将一条路考虑入整个城市的规划系统中,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对于城市道路中交叉口的设计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整改,对于已经无法承载车流量的交叉口进行施工整改,或者进行车流量控制,尽力避免严重堵车情况的出现,采取限号等措施缓解城市车流量压力等有效的措施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并要马上付诸行动的。

3.3 增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案的探索和创新

我国目前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水平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想发展好城市道路工程,还要保证城市道路规划顺利进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国应该加大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案的探索和创新,加大力度支持研究出省时省力安全有效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鼓励高校和企业个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工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方案研发做出贡献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3.4 增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课程培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城市道路发展有效进行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的工作要领和安全规范,城市道路规划才能涨就有效的发展下去。加强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训,只有负责人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是对员工管理的有效措施,工作管理人员,要学会调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结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对于城市道路行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做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技术的工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经验得出的结论,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蒙卓磷.浅谈优化城市道路设计[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5).

第2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in Zhengzhou City, analyses the existing road traffic safety problems, objectiv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hecity road traffic safety planning are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planning and road traffic safety plan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ity road traffic safetyemergency plan.

Keywords: road; traffic safety;

中图分类号:U4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居民的机动车保有量及其出行率大幅增加, 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2 年, 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1950 起, 造成63872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023 亿元。如何科学地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成为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目前城市道路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城市道路的现状

1.1 城市的道路设计随意性

城市的建设,道路规划设计先行。道路的规划设计在建设中的地位很重要,城市建设依附与道路的规划。所有的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行列中。而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很难看到完整的道路规划设计,通常表现的很随意。可以理解出很多的原因,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其次,从中牟取相应的利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的经验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寻求更多的财力,将土地出让,这都将影响到城市的道路规划的问题。

1.2 交警队伍力量薄弱,部分机动车驾驶人素质不高

交通管理部门编制少,警力不足,经费、装备等方面都有诸多困难,直接影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近年来随着驾驶人队伍的日益壮大,部分驾驶人专业素质低下,思想素质不过硬,安全观念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

1.3 群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制意识不足

由于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相对较窄,群众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交通参与者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行车走路现象十分普遍。

2 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

2.1 对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分析不透彻

目前国内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时, 分析的主要内容为道路条件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但城市潜在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交通方式结构等, 交通事故往往是由这些潜在因素造成的。而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缺乏对这些潜在因素的分析, 导致整个规划方案的制定不够全面。

2.2 对城市道路随意设计,盲目改造

首先,盲目的将道路拓宽,我国的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普遍较窄,主干机动车道的道数较少,一般只有几条。近些年,我国的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在不断的增加,在道路上堵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许多机动车的要求,许多城市没有经过具体的规划就将一些旧的街道巷子拓宽,将机动车的道数增加到10条左右甚至更多。机动车的道路是越来越宽,占地面积越来越多,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其次在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缺乏合理性。大的交叉口是整个城市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更是交通控制的地点,在交叉口范围内,车速运行速度慢,通行的能力小,事故的高发地。在交叉口的设计中,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数不足,通行的能力与路段成反比,在交叉口排水的设施不畅,在下雨阴天雨水堆积;其次,与公路相比较,城市道路有一定的区别。城市道路功能的多样性,组织很复杂,建筑密集,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布线很多,建设的周期短。由于城市道路是政府的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按照要求的工期完成,不得不降低标准。有许多主要的干道根本没有采用科学的原理建设,由于基础建设的不够牢靠,许多主干道路在投入使用的不久,就出现路面断裂,下沉等一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

2.3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系统性不强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评价主要针对交通事故、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管理进行, 大多采用与《指标体系》相对比的方法, 每个指标值对应一个等级, 没有进行综合评价, 无法得到综合评价等级。虽然部分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中采用了模糊评价方法,最终可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 但评价时选取的仍然是与交通事故相关的指标, 无法反映其他影响因素, 忽略了整个评价的系统性。

3 城市道路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

3.1 解决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城市的道路红线是普遍较窄,主干道的机动车道是比较少的,但是不可以任意的将一些旧的街道建造成超宽的机动车道,使得土地更加的紧张。在交叉口增强交通的信号,避免行人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的干扰对交通信号产生影响。对于道路上的排水设施要经常的检查和维护,不能使雨天的积水对道路的交通有一定的影响。对与道路中的路面设计的问题,要根据科学来建造,不能因为政府的影响而违背科学的原理,要做好根基工作,将路基做好,不能使得刚刚投入使用的路面就沉降,路面断开等问题产生。还有一些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工作的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没有一个高的道德标准,不能完全的保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有序的进行,从源头上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强驾驶员的思想和技术素质教育。从法制上严格驾驶员培训制度,在提高驾驶员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交通道德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考虑到深圳市外来民工多聚居在城中村,应加强对外来民工的交通安全教育。

3.3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包括以下方面:监控并降低机动车辆、自行车和行人受伤、死亡以及发生事故的几率;改进交通设施以便于应急管理,包括自然灾害、有害物质以及其它公共应急事件;提高运输服务、车辆和设施的安全性,以及不利于道路交通的条件的安全性。

3.4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实现人、车、道路的密切配合,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消除交通阻塞现象,从而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3.5 重视交通管理队伍建设

适当扩大交通管理者队伍,需要重视复合型交通规划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让一部分交通管理骨干完全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决策中的作用。

3.6 设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交通方案

首先,由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应急领导小组,设立指挥中心,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应急机动力量,对事故进行分级并建立相应的响应机制,组织警力和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处理事故。

其次,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建议在城区采用智能交通引导,在获得路面交通的信息前提下,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救援;高快速路则严格管理,保障救援车道的畅通。

4 结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在城市交通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经验表明,编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制定交通应急预案,加强人民群众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对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岩,杨晓光.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体系.系统工程[J].2006(1):30-34.

[2]李康.城市交通安全理论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1(3):2-4.

[3]尹红亮等.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新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2000(8):60-63.

第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城市道路网;未来城市道路;规划

Abstract: City road is a complex system of a dynamic, it involves many aspects, city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refore, we should increase the rational planning in city road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make our country city road and the c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 consistent development, make our city can be harmonious. The main drawbacks of the paper,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road network and the actual current our country city roa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City Road, on your own point of view,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y road.

Key words: city road; city road network; the future city planning road;

中图分类号:TU984

1 我国城市道路基本现状

1.1 城市道路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出现条件有了较高的要求,城市的道路质量成了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通过对我国的城市的观察不难发现我国城市的道路建设出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原来的脏乱差的道路已经没有了,现在的道路平整宽阔,而且建设也比较合理,可以说我国的道路建设已近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2 我国的城市道路的功能越来越合理。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的城市道路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它的使用寿命也在不断地延长,通过近几年的城市道路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已近把城市的各种功能考虑到了其中,我国的城市道路在建设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了我国城市的发展,把世界先进的技术加入其中。

2 新形势下城市道路网呈现出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城市道路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也趋势完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不足,这些交通道路网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2.1 我国的城市道路网的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混乱。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车辆的数量飞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城市道路网的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纵观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建设不难看出近几年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大都过于重视城市的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建设,而忽视了支路和交通附属设施的建设,导致我国的城市道路的结构不合理。我国的道路结构的不合理就会导致我国的城市道路的功能混乱,由于我国的城市道路主要集中在主干道的建设,而且主干道的建设过于集中,这样就会导致我国城市的某区域过于交通拥挤,不利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分流。

2.2 道路建设不配套。道路的发展速度远不及汽车的发展速度,道路设施与交通量的增长不相适应。同时,市中心与郊区间、郊区与郊区间、城市中心与卫星城镇间的交通不便,没有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依然依靠道路交通,这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是很不协调的,也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道路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的同步建设被忽略,使得在人员集散频繁的场所,车辆乱停乱放、占道停车,不仅影响了市容,也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综上所述,这些原因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就成为必然。

2.3 道路网的建设加速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文化遗产。这主要表现在:(1)我国旧的道路两侧都建有大部分的古建筑,而这些古建筑主要代表的是我国城市优秀的文化底蕴,而城市道路的建设,就会使原有的交通道路扩宽,必然会破坏它两侧的古建筑;(2)原有的旧路两侧都建有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已近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成为城市特殊文化,而现在的道路建设就会破坏它的植物,即使在建设完道路后栽植植物也不能恢复原来面貌。

2.4 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前瞻性。目前交通拥挤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城市中道路通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行路难的现象突出显现出来。在许多旧城区中,人口密度大、公共设施缺乏、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公众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城市居住生活质量。这一切都与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有关,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导致了大量的拆迁现象。

3 构建和谐城市道路网的建议

3.1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道路交通者的思想意识。道路交通是由人来进行的,一个合理的道路网首先就是人们要相互的尊重,只要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到道路的规划、制定、执行者得思想中,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城市以后的发展,以及与各方面的关系,是道路的参与者知道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文明进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从规划建设到管理都应该超前谋划,创新建设。

3.2 要注重城市道路规划的科学性。兴建道路是最为直接增加道路容量,扩大交通流量的方法,但其巨大的花费、土地的有限性和建设的繁杂性都决定了道路的修建一定要注意科学规划。规划不合理的建设,不但不能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而且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公路建设的管理职能和道路交通管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各方均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行事,缺乏统筹规划,又有在部分问题上争权夺利或相互推诿的弊端。在城市道路规划上只考虑到本部门的一些问题而忽视了整体的一个利益,也就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问题。所以在城市道路规划时要积极开展调研,通过实地的调研广泛听取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尽可能地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在道路规划的时候就尽量避免出现问题,使道路建设更加科学更加有预见性,更加合乎实际。

3.3交通性道路设计中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生活性街道设计中由于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3.4 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的经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良策之一。据专家测算,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分别相当于10辆自行车、6 辆摩托车、2 辆出租车所占面积,但从乘载人数上分析,一辆中型公共汽车可代替 15 辆出租汽车。私家车与公共交通是此消彼长的联系。如果公共交通网络发达,更多市民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导致私家车的拥有量减少、出行率降低,随之,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自然也就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客观来看,大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目前仍存在上升空间,未来将会有不少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这对化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无疑是利好形势。

4 结论

城市道路设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必须改变许多老的观念,要重视路网在不断的发展,要重视路网的规划质量,要重视路网于其中相关交通的供求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交通综合治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殷宏鹏,王伟.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村庄整治政策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11)

[2] 姚萍. “三教”与科学发展关系分析及其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2)

第4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的规划科学合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道路人性化设计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偏重于解决机动车的交通问题。而在如何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考虑较少。粗略形、宏观上控制较多,微观、细部问题考虑较少。尽管基本满足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但却忽略了人的精神感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使用功能上,而且在观赏功能、享受功能、舒适功能、便捷功能上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安全,更要满足舒适、美观、方便的要求,为人们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般来说,道路规划、设计考虑功能问题较多一些,主要依据是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而人性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更加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求,给人以充分的舒适感和贴心关怀、侧重于细部的处理与把握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深层需求,给人以最大的满足感,因此, 人性化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更高境界。在今后的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大力提倡并注重人性化设计,共同推进社会文明进程,提高城市的品味。

2、 城市道路功能设计

2.1 城市生活性道路

其设计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 、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 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 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 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2.2 商业性道路

这种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 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 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 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2.3 景观性道路

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总宽度应较宽, 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休闲、休憩和绿化营造为主,人行道要求比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灵活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道、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3、机动车车道宽度

机动车道的宽度与车型和行驶速度、安全距离有关。我国城建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调查资料得出了车辆横向安全距离及车身与侧石间安全距离的经验公式,并据此得出了机动车道宽度与车速间的计算结果,推行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小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成为道路上的主流用车;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由过去以大车、公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型车、私家车为主。《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对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目前道路机动车道宽度一般引用《规范》定为 3.5m~3.75m, 这无疑是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并造成车道不宽不窄、造成车流并道、拥挤,影响城市交通正常秩序。

根据道路的等级、功能, 细化机动车道(小车道、大车道、公交车道), 建议:一般城市道路(快速路除外), 大车道(混行车道)宽度宜为3.5m~3.75m,小汽车道宜为3.0m,路缘带宽度缩为0.25m;对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高,可能出现多辆公交车并排行驶的双向4车道干路,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5m;双向 6~8 车道干路的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25m;支路因强调可达性,对车速要求不高,机动车车道宽度宜为3.25m;交叉口机动车进口道宽度宜为3.0m,最小可为2.5m。

4、 立交设计

一般而言,受交叉口出入交通量的大小、分布和地形环境条件的影响,立交的布置没有固定的几何型式。 立交型式的选型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立交的型式既不要过分的追求大而全,否则会造成投资的增加、占地面积和拆迁面积的增大,同时严重破坏环境、影响道路人性化功能的原则(造成人行过人行立交桥的时间过分的增大或很少提供人行相关功能因素); 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分地照顾地形和环境条件而降低技术标准和等级,从而影响立交功能的正常发挥。

我国很多城市早年修建的一些立交桥,选型时由于缺乏合理的交通和地形环境的分析, 往往是套用某种立交型式;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规划的变迁,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同时立交本身与其周围的景观严重不协调,而实施改造又非常困难。总的来说, 城市立交一般应以功能为前提,以地形地物等环境约束为条件,采用“协调法”进行立交的总体造型。这种方法不选择某一种立交型式为定式.而是强调立交所处的环境的约束性, 因地制宜,在满足立交功能的前提下,路线尤其匝道力争布置在可供用地的范围以内,尽量减少立交主线和匝道布置与地形、地物之间的冲突,使立交的总体形象与环境相协调。

5、 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的路面雨水一般也是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纳入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但是由于道路的施工,有可能导致部分山区城市原有的排水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分隔和破坏;针对于其上情况,可采用设置截水沟、 排水沟、 急流槽、 跌水、 涵洞等排水设施的方式来解决道路两侧坡面和地坪排水,以避免水毁现象发生。同时,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排水设施对景观、 路线纵坡等带来的影响。

某些城市排水管道具有坡度大、高流速、大埋深和场地的不均匀沉降等特点,但排水专业相关技术资料和规范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相对较少,所以对于“适合山地城市的排水管网规划、排水构筑物的设计和排水管材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并由于我国各类城市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坡地、丘陵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形已逐步纳入城市发展的用地供应中,应急早制定相关规范、技术标准,以广泛适应我国城镇的蓬勃发展。

6、 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

人们评价一个城市(城镇)的好坏,对城市道路的印象一般是首当其冲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要素,对其它意象要素起着串联和组合作用,是人们感知整个城市意象的渠道。清晰的城市结构为人们提供了形成城市整体意象的基础。因此必须在道路的空间尺度构成,沿街活动、建筑立面、绿化、街道小区等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以创造出独特的适合该城市的景观形象。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 应注意避免对自然形态和城市景观的破坏。因修建道路而产生的深切坡.高填方都会极大地破坏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规划、设计人员应尽量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适应地形地貌特点,如横断面可采取错台式、阶梯式等,这样既节约了工程造价, 又不致过分影响城市景观。

第5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流量增加,这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将城市空间划分成众多的区域。如果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不合理,会导致整个城市空间形态被破坏,会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阻碍。

一、城市道路交通定义

城市道路主要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长度、宽度经过人工修筑、整理之后可供行人、车辆通行的一种带状的构造物。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城市建设用地也不断增大,这就促使了我国现有城市问题的出现,也造成了城市发展中各种不合理、不规范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甚至是造成了各种社会安全事故,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强烈的反响。基于这种社会发展现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城市道路规划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城市道路现状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按一定的长度、宽度经人工修筑,可供人、车通行的带状构筑物。进入2l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镇)人口的集聚,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以及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客观事实,我国现有各类城市都面临着现状道路的容量不足,道路功能不分明,路网布局不合理,各类车辆与人流混行,城市公共停车场缺乏,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因此编制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已成为各城市(镇)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和车辆不断增加,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快捷、安全、高效地运转,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在大城市中大量聚集,以及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需求激增,因此,城市交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方法

车道数设计

在多车道情况下,由于行驶车辆超车、绕越、停车等原因,车道的通行能力会受到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交通过分集中,增大交叉口负荷,引起交通混乱,给交通组织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等。对于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同向车道而言,若靠路中心线的车道通行能力为1, 从左至右其它车道的通行能力分别为:0.80~0.89、0.65~0.78、0.50~0.65、0.40~0.52。由此可知,通过增加车道数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简单措施并不可取。结合我国许多交通参与者违章现象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城市主干道的双向机动车道数最好不要超过8 条。若此时仍不能满通量增长的需求,可通过改善道路网、修建平行道路、调整交通组织、合理改善城市布局等疏散道路交通负荷的手段加以解决。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机动车车道宽度问题,机动车道的宽度与车型和行驶速度、安全距离有关。我国城建部门在20 世纪60 年代根据调查资料得出了车辆横向安全距离及车身与侧石间安全距离的经验公式,并据此得出了机动车道宽度与车速间的计算结果,推行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现如今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由过去以大车、公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型车、私家车为主。《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对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目前道路机动车道宽度一般引用《规范》定为3.5m~3.75m,这无疑是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并造成车道不宽不窄、造成车流并道、拥挤,影响城市交通正常秩序。根据道路的等级、功能,细化机动车道(小车道、大车道、公交车道),建议:一般城市道路(快速路除外),大车道(混行车道)宽度宜为3.5m~3.75m,小汽车道宜为3.0m,路缘带宽度缩为0.25m;对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高,可能出现多辆公交车并排行驶的双向4车道干路,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5m;双向6~8 车道干路的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25m;支路因强调可达性,对车速要求不高,机动车车道宽度宜为3.25m;交叉口机动车进口道宽度宜为3.0m,最小可为2.5m。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

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并不发达的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乘非机动车出行仍为城市多数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且该部分群体为道路交通参与中的弱势群体。为了减小非机动车和行人对机动车交通的影响, 同时做到非机动车交通与行人交通的互补,在非机动车道设计中,应尽量遵循宁宽勿窄的设计原则,切忌盲目压缩非机动车道;有条件时,修建非机动车专用道,由局部交通组织发展为网络交通;在横断面布置中,可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布置在同一平面上;通过交叉口拓宽来增加进口道机动车道数时, 充分利用原有断面的非机动车道空间,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绿化带与分隔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干扰为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三块板和四块板横断面布局为城市主干道理想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在分隔带设计中, 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法是设计较宽的中央绿化隔离带,相对较窄的机、非隔离带或隔离栏杆,城区的仅划标线。实际情况表明,地形受限时,保留机非隔离带,或将宽的中央绿化分隔带分散设计为等宽的机、非绿化分隔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隔离效果明显提高, 同时还可减小机动车尾气对行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善行人周围的环境,有利于绿化的养护等。

地上、地下管线布置

在城市主干道设计中,引进国外成功的设计经验,将各种地上、地下管线系统地布置在共同沟内,不仅可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而且便于各种管线的系统管理,有利于解决道路横断面布局受道路红线宽度制约、道路拓宽受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制约的矛盾,消除今后反复开挖的后患,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抗灾、防灾的综合能力。

强化道路基础处理

路面质量对道路上运行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等行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路面的使用性能与道路基础的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为了提高道路的总体建设质量,在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与当地地质条件、工期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式,做到经济、实用、合理、科学,切忌工程建设政治化的现象。

6、确定合理的交叉口间距与行人过街形式

(1)交叉口间距与调头方案。一条道路上的交叉口数目越多,交叉口间的间距越小,交通事故率越高;交通出行时间越长,出行延误也会相应增加。城市道路上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与交叉口接入数目成正比。

(2)行人过街横道设计。为了确保行人横向交通的安全、快捷、方便,尽量减少乃至完全消除市民因过街不便而冒险违规横穿马路现象的发生, 主要道路交叉路口与路段最好选择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的立交方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交通布局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道路交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维护着我国城市公共秩序。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以此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茂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与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

第6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 植物造景 绿化 环保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216-01

城市道路绿地无论是在那个城市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保的重点工程。道路对城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道路景观的重要性当然也不容小觑。无论是城市的景观设计,还是城市的空气净化、气候改善、防火防风等,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城市化”的口号,城市的面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日益增长的绿化面积。而这些绿化应该怎么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现代城市道路植物造景的特点

1.1 植物造景应该具备功效价值

植物造景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所具备的功效价值,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植物造景完成后应该发挥的功效是首先要考虑到的。一般来说,植物造景的功效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植物本身。不同的城市道路所选择的绿化植物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植物生产所需要的气候不同,所以一个城市的绿化所选择的植物一定是适合当地气候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方向的选择,具体选择哪种植物还要看植物本身的实用性。就道路植物造景而言,所选择的植物应该符合五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树龄要长,树干要直,树形要优美,而且是可以不用经常修剪,愈合力强的植物;其次,是要选择比较容易成活和生长的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不用太花精力,也种植以后,也不用太花时间来预防病虫害;再次,是树本身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比如那些易产生飞絮、飞粉的树木就不适合;最后,是树根要深,浅根性的树种不适合种植在道路两旁,而且也不选带刺的树种。根据上述的这些要求,符合的树种并且已经在各个城市种植的树种有槐树、悬铃木、大叶女贞等。第二,是在植物所发挥的功效上。植物的种植是为了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小气候,并且有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的。这些永远是植物造景的核心目的。

1.2 植物造景应该注重生态效益

植物造景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因此,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这方面,现代城市已经做得越来越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现代城市中,草坪面积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地被植物和灌木。后者与前者相比,无论是在造氧、绿化还是净化空气上都比前者要好得多,创造出更好的生态效益。现代城市植物造景的配置也在发生变化。在早期,我国的植物造景采用的都是乔木—草皮的种植形式,而现在则是向复层配植方向发展,这样的改变,无疑也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

1.3 植物造景应该体现地方特色

植物造景除了需要具备环保功能、美化功能,还应该具备宣传功能。现代城市的发展都强调个性化、特色化。每个城市应该具备它独特的魅力,植物造景也体现城市独特美丽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比如:处在暖温带地区的道路植物,一般是以落叶树种为主。这样的树木是常绿树种,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温暖的感觉,马上也体会到暖温带地区的地方特色。

2 针对现代城市道路植物造景的建议

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现代城市植物造景的一些特色,这些特色中折射出现代城市的现气象、新面貌,甚至是新的发展方向。根据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城市植物造景应该具备的特色来看,笔者认为现代城市植物造景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增加绿化面积。“退耕还林”现在已经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由此可见,政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力度。农村“退耕还林”了,绿化面积足够了,城市也应该一样。城市的环境与农村相比,更恶劣,因此,更需要种植树木来改善城市环境。有些城市为了发展,一味的占用土地来建工厂,到最后破坏了城市环境。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环保是首要的,只要做好了环境保护,城市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是尤为必要的。但是,在一些地区,原来的街道本来就不宽,如果再腾出面积来做绿化,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不足的道路绿化面积,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补。

第二,道路景观注重特色。现代城市都十分注重自身的特色,要向人们展示的也是城市本身的独特之处。在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上,可以体现出地方特色,也可以体现城市本身对景观的匠心独运,甚至是做到道路景观“一路一特色”。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现代我国的城市道路景观比较单一,无论是树种的选用还是其配置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到了各地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甚至都称不上景观。这是原来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在现代城市中就不该出现。道路景观做到“一路一特色”,除了可以美化市容,改善环境,增添城市特色,还可以作为道路的标识,人们看到树种,就知道自己到了哪条路上了。然后,在树种的配置形式上,也应该多样化起来。植物造景不仅仅是为了绿化,也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做好开发规划。我国地大物博,山河秀美,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现代城市的植物造景,应该是模仿大自然给我们的样板,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而不是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再来做补救,这样显然是本末倒置。有一些城市在道路规划的过程中,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就不惜牺牲原有的自然环境,然后承诺时候用植物造景做出补救,这样的选择适宜不明智,也是不合理的。任何后天的补救都不可能有纯天然的环境好。所以,在道路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到顾全全局,着眼于长远目标,所有活动应该依据科学原理,有序展开的,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任何破坏的,这样的现代城市道路造景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3 结语

城市道路植物造景并不只是为增加绿化,改善环境,更是为了给人们输送环保理念。在现代城市中,独特的、优美的道路植物造景,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我们要记得这样的自然风光时千百年甚至上万年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有什么理由破坏她呢?我们应该保护她,将这一份景观保存下去,直至千秋万代。现代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唯一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焕忠.浅谈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特点[J].山西林业,2003(2).

第7篇

关健词:城市道路设计;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其他方面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city road design and its basic requirements, analyzes the design of route, roadbed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designs of other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improve.

Keywords: city road design; route design; roadbed design; designs of the other aspects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概述

中国城市道路设计过于重视后期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针对前期研究总体深度不够。在以往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工程方案侧重于支撑土木工程建设,并未从整个交通系统的角度去考虑,而规划阶段只是侧重于道路红线控制,对道路的交通功能并未阐述清楚。因此,现有的道路规划方案很难做到量化分析,不能全面反映道路建设涉及的交通系统问题,致使对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导性不强,这一问题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而工程方案设计着眼细微之处,无法从宏观上对整个道路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并且缺乏对交通问题的研究,因此方案设计重点不明确,得出的结论缺乏有力度的研究支持,并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路网规划与土木工程设计之间缺乏必要的环节――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在国外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遍,是沟通规划和土木工程设计的桥梁。概念设计不同于简单的工程方案设计,其运用系统学原理,以上位路网规划为依据,采用一体化设计思想,联系规划和土木工程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规划意图。结合前文提出的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以目前中国城市道路基本设计流程为基础,融入概念设计思想,提出城市道路设计工作的新思路,见图1。

图 1城市道路设计流程

交通设计是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指导道路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路网规划条件确定的道路红线是保证道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交通设计是从交通功能出发,通过详细的交通需求分析明确系统中各部分组成元素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功能衔接。道路系统方案依据交通设计的相关要求逐步落实交通系统中的元素,合理分配空间资源,同时做好与相关专业的配合,形成可以实施的方案。因而,以交通设计指导道路系统设计,提出设计要点和具体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交通设计流程见图2。

图 2交通设计流程

图 3城市道路系统设计流程

道路系统设计作为概念设计的一部分内容,在交通设计的指导下,针对道路系统中包含的具体设施进行设计,属于微观层次的内容。道路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道路空间综合布局及道路附属设施设计两部分内容(见图3)。传统的道路系统设计只是将地面部分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未能从道路地面、地下、高架空间综合考虑。道路空间综合布局是以交通设计结论为基础,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出发实现道路各部分空间资源(步行、自行车及公共设施空间,公共交通空间,机动车空间,道路其他空间)合理分配,系统功能最优,这实际上优先保证了道路主体功能的实现,突出了工程方案设计的重点内容。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进行道路附属设施设计,主要包括传统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道路其他市政设施、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等,结合项目工程投资,最终确定工程实施方案,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

2.1 用地要求

良好的道路设计应紧密结合城市用地和功能区,根据用地性质和功能区的要求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模式。

2.2 空间要求

城市道路空间应充分考虑地面、地下以及高架立体空间的综合使用,以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除承担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功能,还应承担生活功能、管线载体功能及景观功能,统筹考虑整个空间范围内道路所承载的功能,合理布置各种设施(包含高架、地面、地下空间设施),这一点与传统的道路设计内涵有所不同。依据空间功能,将道路空间划分为步行、自行车及公共设施空间,公共交通空间,机动车空间,道路其他空间,实现空间划分与系统功能的紧密结合,见图4。

图 4城市道路空间划分示意

2.3 路权分配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应从以机动车交通为中心转变为综合考虑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应根据道路等级及服务对象优先权的不同,合理分配各种交通设施的路权资源(见图5),保障各种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体现路权资源分配公平、公正、合理。

图 5不同城市道路等级的路权分配示意

2.4 交通设计要求

交通设计不同于交通工程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交通功能。交通功能作为城市道路最基本的功能应在道路设计中予以重视,传统的道路设计过于强调单个设施的功能而缺乏对各个系统的详细量化分析,致使道路方案设计重点不突出。交通设计通过量化分析各交通系统设施的供应能力,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为后续道路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5 风貌控制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加强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的衔接,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特点,根据规划提出的远期控制目标和近期实施指导性要求,针对空间组合、景观风貌、建筑特色、道路宽度甚至断面布局等进行综合设计。通过对道路路面结构、主题色彩、照明、绿化、小品等设计,使道路与建筑物间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达到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目的。

2.6 精细化和人性化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人,设施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如无障碍设施、行人二次过街、交通稳静化设计等要求,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获得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同时注重细部构造物设计,如挡土墙、台阶、树池等,体现精细化设计的要求。

3 路线设计方面的若干问题

3.1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最重要的是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其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及连续性,并非越大越好。

3.2 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

在老路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6v 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3.3 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不能仅考虑造价

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近期全国出现的强降雨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如图6 所示,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

图 6 高水位时雨水倒灌

3.4 超高问题

混合交通路段设置较大超高,易造成低速行驶车辆的倾倒事故。

(1)

其中,为超高模坡,为行车速度,为平曲线半径,为横向力系数。

由式(1) 可知,横向力系数值的选用是关键,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横向力系数 不超过0.15 即可。该方法在江苏省很多干线公路中已经使用,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3.5 老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

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老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

3.6 路线设计改进建议

平曲线半径超过8 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1~3 km。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取值建议: ①可以将大于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长度归入直线段考虑。

②降低6要求,最小可至3 ( 实践检验可取) 。城市道路由于其特殊性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防洪、排水问题,不应过于考虑减少造价而降低纵断面设计的标准。

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往往达不到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 的取值不超过0.15 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

4 路基路面的设计

4.1 路基拼接

目前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如图7 所示。

图 7软基新拼接道路出现纵向裂缝

4.2 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4.3 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加强地基(软基) 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本文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如图8、图9所示。

图 8传统的桥头搭板处理方案

图 9桥头搭板优化处理方案

4.4 路基路面设计改进建议

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应该大于0.5%。

2) 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

3) 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20 cm 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95 区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后再运来摊铺压实。另外,土工格栅在铺设时有张紧、绑扎等要求,如果不能较好地落实,将影响其效果。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问题,由于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中对石料要求过低,而对水泥稳定混合料强度要求偏高,导致必须采用高水泥剂量以满足强度要求,这就很容易造成基层开裂。如果不降低强度标准,应该提高石料品质,粗集料要降低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细集料要减少含泥量,提高砂当量(建议60以上) ,级配宜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选取应该谨慎,水泥稳定碎石过高,基层容易开裂;若过低,在行车的作用下就会造成松散。当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也要注重早期养生等等。

5 其他方面的设计

5.1 车道宽度的设计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迅速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大车、客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车、私车为主。由于目前使用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制定的,当时城市道路上行驶的主要是大车,行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等指标的数值都偏大,这对中心城区,特别是繁华地段的土地利用很不合理。如,城市道路小车车道宽度统一规定为3.5 m,相对现在是不合理的。

5.2 人非共板的设计

人非共板就是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称之为“人非共板”路。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主要是为了满足机动车道道路通行的需要,减少车辆堵塞现象。但这给行走在“人非共板”路上的人们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特别是现在出行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电动车不仅行车速度快且无声音,这样就会对行走在共板断面上的老年人更危险。另外,如果道路的出入口较多,非机动车行驶在人非共板断面上将会随着车道不断的上下起伏,影响车辆行驶的连续性和骑车人的舒适性。

5.3 人行道的设计

人行道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道路,但是目前有些道路过分追求景观效果,将人行道中的树池设置过大,占用了绝大部分人行道宽度,如图10 所示。

图 10优化前人行道设计方案

5.4 改进建议

城市道路在确定行车道宽度时,建议对用地紧张的路段,除快速路外,可以采用3.0~3.5 m宽的行车道,甚至澳门有2.8 m 宽的行车道。交叉口半径和设计车速也应该根据目前的情况有所调整。城市道路( 尤其是城区繁华地段的道路) 通常需要限制大型车辆通行,这样交叉口的转弯半径就可以适当减小,因此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除要以车速为依据外,还应该同时考虑该路段是否限制大型车辆通行。

人非共板断面应谨慎选择,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需要设置时可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分边石,防止非机动车越界行驶,以保障行人的安全。人行道需要设置行道树时,建议将树池设置小一些,或者将行道树移至人行道外侧,设置间距大于6 m 行道树,通过相应的设计后,完全可以在行道树之间停靠一辆汽车,这样可以在不影响道路景观且不增加道路用地的前提下解决一些城市车辆的停放问题。

6 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道路交通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该文从城市道路设计角度出发,客观地指出和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旨在抛砖引玉,扬长避短,改进不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经验丰富,同时要有前瞻性,并进行不断学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审美水平,逐步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精髓,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37-19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人行道;车道

【 abstract 】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 from the urban road design, planning Angl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urban roa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city road pavement and lane width, roadbed, line index, and desig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uch aspects a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science city road design.

【 key words 】 city road design; Sidewalk; lan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联系离不开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供城市内行人使用及交通运输,便于居民文化娱乐活动,工作及生活,城市的对外交通也通过城市道路与市外道路的连接实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许多优秀的道路设计作品也由此产生,但这一过程同样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当前城市道路设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路线设计方面,路基路面设计方面以及设计使用年限方面等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段长度问题,在老路改造工程中,对6v最小直线长度的过分强调会导致大段老路的浪费,使拆迁量增加,从而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其次是平曲线半径的选取应重点考虑曲线前后衔接的指标以及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不是越大越好。再者就是超高问题,尤其是对于混合交通路段来说,超高设置过大容易导致低速行驶的车辆发生倾倒事故。还有就是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问题,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受到来自暴雨的考验,近期全国出现强降雨,某些城市的排水系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导致道路积水情况及其严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只考虑造价造成的。最后就是老路改造中平纵组合问题,在老路改造中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

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对策如下。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取值建议为把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作为直线段处理,或者直接降低6v要求,经实践检验,最小可为3v。对于平曲线半径的选取问题,建议将平曲线长度控制在1~3km,即可避免驾驶员产生疲劳感和单调感。对于超高问题,由于城市里行驶的车辆其速度通常低于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不得不设置超高时,可设置横向力系数低于0.15即可。对于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问题,应该从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出发,不能只考虑造价问题而降低设计标准,而应更多得考虑当地的排水,防洪等实际情况。对于老路改造问题,应该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必要时可放弃“平包纵”。

二、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是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方面,路面基层一般是水泥稳定碎石,开裂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沥青路面面层经常会受到这种开裂的反射,如果不及时对这些裂缝进行有效处理将导致路面遭受破坏。其次是路基拼接方面。铺设土工格栅,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挖台阶是当前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主要措施,但对于软土地基路段来说,若不能合理设计处理不均匀沉降的话,会导致纵向裂缝的产生。最后是桥头跳车问题。桥头跳车是路基路面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形成原因很复杂,但路堤与桥台的沉降差异是导致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设置过度路面结构,设置大尺寸搭板,提高压实度,加强地基处理等是处理桥头跳车的常用方法,笔者建议可以在设计时加强路基顶层和搭板处路面结构的处理。

路基路面设计问题的对策如下。对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问题,考虑到水泥稳定混合料的强度要求大大高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对石料的强度要求,要满足强度要求必须采用高水泥剂量,导致的结果就是基层开裂几率大大上升。如果能提高石料品质,减少细集料中的含泥量,降低粗集料中的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采用股价密实型进行极配宜,提高砂当量,就可以不降低强度标准。应该谨慎选取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过低的话容易在行车的作用下导致松散,过高则容易造成基层开裂。对于路基拼接问题,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应采取以下对策:(1)在路基拼接中应用土工格栅时,格栅一般铺设路基顶面20cm以下处,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格栅,在设计时应该注重制定合理施工注意事项,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不能在压实路基时进行,应该另找场地完成拌和后再进行摊铺压实。另外,应该严格落实土工格栅在铺设时的绑扎和张紧要求。(2)采用间接拼接方式,纵断面分离而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放宽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能减少新征用地,又能降低填土高度。(3)根据近几年道路使用情况和理论计算分析,控制新老路基两侧的沉降差异是解决道路拼接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建议拓宽路基和原有路基的路拱横坡度增加值应该小于0.5%。

三、 城市道路设计使用年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设计使用年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设计参数的取值问题,依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为20至3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为15年[1]。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很多道路路面出现结构破坏的时间不到10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施工质量有关,又有人为原因和汽车超载原因等。实际上,造成路面提前破损主要因为在设计规范技术参数时受经济性的影响,其取值普遍偏低。评判设计合理性的准则实际上是规范中所提的保证安全的最低要求,这明显不妥当。目前很多城市道路在没有预留扩展用地的情况下盲目对城市道路进行扩建改造,扩建改造的费用巨大,这是因为在设计时没能科学合理地预估道路交通量。其次是近远期规划问题,现在某些城市在设计道路横断面时缺乏近远期考虑,如,某些城市设计支路时采用混非机行车道,将道路断面总宽度设计为12m,当改造成双向4车道时,由于车道的拓宽宽度偏窄,两侧拓宽设计极为不便。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为:根据当前道路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参数设计取值,当重型车辆较多时要对重型车辆对道路的影响加以充分考虑,严格做好交通量转换工作。应该兼顾远期的规划断面对道路的总宽度进行近期设计,各城市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预测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相应道路的机动车发展水平,制定的战略目标要适合本城市交通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的道路横断面方案才有可能适合近远期过度。

四、 结论

城市道路设计时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是交通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市道路设计角度为出发点,指出了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客观分析,突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能有改进不足,抛砖引玉,扬长避短。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时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国祚,综合性很强,它需要设计者经验丰富,眼界开阔的同时具有前瞻性,能够不断地学习,结合工程实践努力提高审美水平和专业水平,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 37-19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1.

[2] 刘士远.浅谈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与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3] 李小龙,郭正刚.浅谈新理念下的现代城市道路设计[J].科技信息,2011,(07).

[4] 吴海俊,胡松,朱胜跃,段铁铮.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06).

[5] 高庆东,鲍永利,蔚建峰.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与公路设计的区别[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第9篇

关键字:交通管理;道路规划;统一

城市的交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国家为之困扰的问题。我国的城市经济贸易和社会的活动日益的繁忙起来,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已经使我国传统的道路设施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当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变得极其严重,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交通问题制约经济的原因

1.城市的大规模发展

从1995年的时候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已经超过了30个,人口也已经达到了9000多万,其中非农业人口就达到了6500万以上。据调查,城市的人均每天出行次数,已经从80年代的每天2次多一点,提高到90年代的平均每天3次,据国外的有关资料记载,在全世界一些大的城市,人均每天出行次数在2次左右,加上我国数目庞大的流动人口,城市生活强度的增加,使城市以内的客运货运也承受着极其沉重的压力。

2.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城市的交通运输量在全国的交通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的一些大城市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大城市负担着一个地区甚至一大片区域的客运运输、换乘、中转、集散等任务,表现的重点就是出入通的增加和过境车辆的大大增加,严重的冲击着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加之现在诸多的大城市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全国32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中,人口仅占7.6%,但是却占有25%以上的国民经济收入,全国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在大城市中,社会商品的零售额的四分之也要通过这些大城市来实现。

城市交通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现在一些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正在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道路的建设、客运体系和交通管理组成的快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已经成为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做好交通管理和道路规划的统一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交通管理和道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路的容量严重的不足

目前在全国32个百万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3.5平方米,致使在市中心一半以上的车道上高峰时间饱和度达到95%,全天的饱和度超过了70%,这段路段整天繁忙,相当的拥挤,有点路段持续堵车,中心区汽车的车速平均每小时只有10公里左右。这些问题的主要问题就是道路的面积严重不足,我国的大城市中人均道路面积只有一些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加上一些大城市的市区正在向郊外扩散,这些都要有大量道路建设的增加,很多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了新的开发区和郊区相对来说,中心区的面积建设率反而下降了很多,还有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主要集中于市中心地段,产生的过量交通,也造成了道路的超负荷运载。此外,我国很多城市占用道路和人行道的问题也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城市中新增加的道路面积,很快的就会被各种摊位和停车场所侵占,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道路面积变得更为紧张。道路的不足原来的主要的问题在于道路的建设相对滞后,这种之后使得城市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且低效,同时也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行车的成本。

2.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很多城市现在只是对道路进行盲目的扩宽,因为我国的城市主要的街道宽度普遍较窄,主机动车道的道数相对较少,一般只有几条,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在不断的增加,在道路上,堵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些机动车的要求,许多城市在将以前的旧道路拓宽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认真的规划,只是将机动车的道数增加到10条左右甚至更多。机动车的道路是越来越宽,但是占地面积确越来越多,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其次在设计的时候,对于交叉路口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大的交叉路口是一个城市各类交通汇合的地点,更是交通控制的地点,由于城市的道路是政府的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按照要求的工期完工,不得不降低标准,在主要的干道上并没有采取科学的原理建设,许多基础的建设并不牢固,使得主干道路在正式投入不久,就出现了道路下沉、断面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

三.加强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的统一

1.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

城市的道路规划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责任,不仅要保证城市的道路规划的顺利实施、顺利进行还要各级城市的行政主管部门将规划实施的监督落到实处。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图的审批,使用建设的工作必须要严格监督,正在进行的规划工程要按照主管部门提出的详细要求严格完成。要经常进行监督并且做好检查,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违法的行为,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纠正或者处理,只有将相应的制度落到实处,才能维护监督的权益,使得管理规划的工程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2.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在规划时,要采用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规划城市的建设,要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给城市做一个正确的定位,同时制定一个有效的发展目标。城市道路的规划要坚持相应的严肃性,不要频繁的变更,否则将会导致建设工作的失误。在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交通管理,不要脱离实际,从基础着手,结合本身的问题,不断完善城市的道路规划体系因地制宜,做出更好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最好能发动广大群众,为城市的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给予更好更宝贵的意见。

3.采取措施做好各方面的协调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私家车的进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城市的交通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做好思想和物质的准备,从而适应汽车

增长的新趋势。对于这些发展,必须把握好“车”、“行”、“停”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中可以考虑加强交通需求控制和管理,城市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道路容量控制或地区控制措施。做好宏观的交通检测分析工作,及时采取调控手段。

参考文献:

[1] 谢在玉.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7(7)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处理措施

Abstract: urban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i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an important content. City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is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ity to determine the red line both sides of the range, by a roadway, sidewalks, space take, green belts, etc.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to the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traffic safety, road traffic capacity, land use function, using efficiency and urban landscape, etc. So, in many contradictions of city road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is as the main contradiction, generally in the plane and longitudinal design before. City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must be from the society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culture and engineering Angl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traffic demand, architecture, art, sunshine is ventilated, pipeline layou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other factors. However, the urban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 clear traffic function, road function, protecting the city features, machine the tap, the street parking, bus priority, humane transportation also exist some problems.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Principle; Process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对其设计深入研究在道路的交通安全、交通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土地资源利用、城市景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涉及要素较多,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路缘带等。然而,这些要素的尺寸分配要根据道路功能,综合考虑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叉口渠划、港湾公交车站设置、地上地下市政管线布设、绿化景观、城市小品等因素来确定。因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实际上是交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和景观绿化设

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否合理,极大的影响改造后的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使用效果。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机动车数量的急速增加,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城市交通量的需求,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急需提高。

1.1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①缺乏对城市道路在路网系统中的地位分析,简单地套用固定模式,忽视对道路功能的考虑,道路安全性较差。②随着现代汽车科技的发展,现行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已明显偏宽。③在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对非机动车道宽度和位置、分隔带的宽度和布置形式考虑不足,景观及生态效果也较差。

1.2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原则道路横断面形式及其尺寸的确定,应在城市交通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布局,布置原则有以下几点: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或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调整;②与道路等级、功能相匹配,保证道路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③充分考虑城市交通方式的构成及其发展趋势,使道路横断面在近远期均能满通需求;④满足城市道路绿化率的要求,减少道路对周围环境及行人的污染,实现绿色交通;⑤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既节省投资又满足近远期道路交通使用要求;⑥与周围地形紧密结合,适当调整断面形式,既美化环境,又降低造价;⑦与道路两侧建筑及景观相协调;⑧满足道路规划管线的布置要求,保证城市工程管线的安全敷设;⑨支路横断面规划应考虑路边停车的需求。

1.3 一般形式常用道路横断面形式有4 种:一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3.1 一幅路:路中不设置分隔带的道路。佛山地区一幅路常用于道路红线较窄的次干路(红线在40m 以下)和支路,交通流量不大。在混合行驶双向4 车道已能满通要求且非机动车交通流量不多、在拆迁地段占地困难、在繁华道路处等情况下尽可能先行考虑一幅路。

1.3.2 两幅路:常用于新建高档小区及郊区,机动车多,非机动车少,街区景观要求高的道路及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问的道路。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2.1根据道路功能、道路等级、道路分级,确定各种交通的优先级。行人与机动车互相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离,加强安全性,提高行车速度,较少相互干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要注重城市道路功能设计,在新的交通体系,有必要对按道路等级对道路再进行分级,并区分不同类别的道路上各类交通的优先级,以便合理布置道路横断面。

当前的道路横断面设计中,仅局限于道路工程设计,缺乏交通工程设计理念,对道路的功能以及所服务的交通流构成缺乏分析,有时只简单地根据城市道路等级,套用机动车道数,机械地布置道路横断面型式,而不对设计道路在规划路网中的功能作用、交通组织、机动车的交通特性、周边用地性质、各种交通出行方式、服务对象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以致出现道路等级相同,横断面相同,道路横断面“千路一面”的现象。

城市次干路的交通功能是为快速路和主干路承担交通分流和集散,因此次干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种主要功能。支路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主要为地区或地块的出入交通或通达交通服务的。

2.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人为本,提倡公交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及设置公交港湾停靠站。现状道路上的公交车停靠站的布设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用设在两侧分隔带上的港湾停靠站;另一种是设在快速路外侧多功能车道上,用交通标线施划出的港湾停靠车站; 还有一种是设在路边或两侧分隔带边没有设港湾的停靠车站。特别是第三种,占道路比例很高,给道路通行能力和非机动车带来很大影响,造成安全隐患。

2.3根据道路功能,对分隔带宽度设置要充分考虑其功能作用的需要。中间隔离带要考虑调头、人性过街安全性、路口渠划等需要;两侧隔离带考虑公交港湾车站的需要。分隔带的作用主要是分隔对向或同向车流,同时也是道路景观与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中央带与两侧带之分。中央带通常有四种形式,即双黄线、栏杆、分隔墩和绿化带。两侧带通常有分隔墩和绿化带两种形式。绿化带式的中央分隔带的作用很多:可以减少对向行车的危险性;可以供行人过街设置安全岛; 可以为交叉口进口道增加左转车辆专用道;可以在中央绿化带上设置路灯、交通设施;可以安排车辆调头车道。两侧带的作用也很多:分隔机非交通,减少机非相互干扰;可以为交叉口进口道增加右转车辆专用道; 可以设置路灯、交通设施;可以安排公交车站车道。

2.4增加道路绿化率,合理布置绿化带,以人为本,强调人与绿化的亲和力,使行人与骑车人直接感受道路景观,提高行人的舒适度。路边设有港湾停靠站的道路,绿化道位置需离开路边靠近道路红线设置,这样,便于道路拓宽,也便于道路景观设计。

2.5重视非机动车交通流,分析道路交通流的构成,并考虑远近期结合,合理确定非机动车道宽度和位置。非机动车引上人行道时,可以用绿化带隔离。

新世纪城市道路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道路是个载体,应考虑如何在单位时间内运送更多的人和物,而不是更多的机动车。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对道路交通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要求将愈来愈高。我国自行车保有量很高,自行车交通是我国的交通特性,是交通流主要构成之一,不能忽视。

2.6分析路边停车的利弊,确定设置路边停车的原则。

2.6.1在横断面设计中要结合道路周边用地性质合理安排路边停车。

2.6.2路边停车形式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在一幅路路边停车;另一种是在三幅路、四幅路非机动车道边停车。这两种停车形式的位置都侵占了非机动车道,所以,其位置选择很重要,否则会影响道路安全及通行能力。路边停车设计应依据道路网布局和交通组织进行,同时考虑交通流量、车道数、道路宽度、路口特性、公共设施及两侧土地使用情况等因素。原则上凡存车会影响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地点,均应禁止路边停车。某处能否路边停车,取决于该处的道路条件于行车及存车需求的相对重要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原则:

a.在交通性干道需要整宽都用于通车的道路上,应禁止路边存车。

b.在住宅区、办公中心、商业区、学校等,需要大量存车地区,尽可能提供路边存车空间。

c.在市中心区,除尽可能在路边划出允许存车的地点外,尚须在存车时间上加以严格限制,以提高这些存车地点的存车周转率。

d.在两个交叉口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设置路边停车的车位要保证不影响交叉口的排队。

e.一幅路路边停车,为不影响非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应适当加宽道路宽度。

f.三幅路、四幅路非机动车道路边停车,目前停车都是安排在右侧停车,这样停车方式,在车辆的停车与起动时有两次与自行车交叉,对自行车交通很不安全,因此建议改在非机动车道左侧停车。

g.路边停车形式为了节省道路资源,建议采用平行式停车方式。

h.关于出租车停车问题,原则上应保证不同交通流安全为前提,同时不能影响其他车辆的通

行。其位置,应在住宅区、商业、交通枢纽或其他人流集散点附近设置。并结合道路公交车站位置,在其下游设置,如果道路为一幅路,应在距站台至少50 m 处;如果道路为三幅路,应在站台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设置。

i.交叉口的宽度应与路段相匹配,并对交叉口的车道数的确定做出详细设计指引。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的规划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的灵魂。上述二者若能做到科学合理,则不仅获利于眼前,更是一项百年大计,关系到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来抓,唯此城市道路建设才能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才能得以改善、城市内涵才能得到提升。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 具有广泛性

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通常涵盖多个部门和企业单位。一条城市道路从规划到施工建成,要涉及到投资主体、规划部门、设计单位、施工部门和监理部门等,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这些部门单位的相互协调才能使工程顺利完工。特别是设计这一环节,对整个道路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决定了道路是否满足路网规划的要求,所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问题,使其广泛性的特点能顺利有效地发挥出作用。

2、 具有复杂性

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要涉及到不同的专业和工程领域。这些不同的专业和工程领域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随时保持连接和沟通,且在项目实施中,各个环节还要保证相互协调和统一,这些工作过程都增加了设计项目的复杂性。在当前的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通常包含了道路、交通、给排水、照明土建等专业种类。鉴于这些专业内容和方向的差异性,使其在设计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全面、系统的进行分析,重视设计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3、具有持续性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部分,通常被看作一个生命体,在其发展中难免会存在工程规模和施工人群发展观念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城市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各环节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理念

1、城市道路特色设计

当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各城市的面貌并无特色间趋同性。城市的特色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一个城市的底蕴和和文化体现,能展现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在城市道路设计时要追求新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再突出城市特色,把道路设计融入到城市整个氛围当中,使城市道路设计突出城市特色,为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增添色彩。

2、城市道路生态设计

传统的道路设计只注重行车的安全舒适、交通运输的便捷和道路的耐久性。这种设计理念没有处理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注重材料的节约利用,道路修建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浪费了资源。将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融入到城市道路设计当中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理念,也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城市道路生态设计是指: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在保证道路行车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节约材料资源并合理的应用,并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结合,从而实现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强、功能高效的生态化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属于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部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其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并依赖于生态系统,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将道路放到城市整个生态系统中考虑,并将生态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应用到城市道路设计当中。城市道路生态理念的运用,对提高城市道路生态建设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应重视城市道路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将其切实融入到城市道路建设当中。

3、重视道路产生的噪音污染,采用低噪声路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交通工具数量越来越多,功率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交通噪声己成为现代城市环境中的最主要噪声来源。相关研究表明,40dB(A)的连续噪音可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dB(A)时可影响50%的人。高强度的噪声不仅使工作人员增加生理负担和能量消耗,而且使工作人员神经紧张、心情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劳,影响其工作效率,也容易引起工伤,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建设,并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近年来,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历程的激增,对道路两侧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也越为严重。尤其是在居住区的道路,降声减噪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减少道路路面噪音,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作用。目前,低噪声路面主要可分为多空隙沥青混凝土路面、多孔弹性路面以及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三种。这几种路面基本都是通过改变级配或掺入特性材料来减震吸声达到降噪效果。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材料在未来城市道路设计中将会得到广泛运用。

4、交叉路口设计实现人性化

交叉路口的人性化规划和设计首先就要满叉路通的安全性, 行人行走的安全交通横道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此外, 还要合理的分配和设置交叉路口的直行车道和转弯车道的数量和相应的宽度。交叉路口的行人和车辆数目都远远多于普通的道路, 而直行和转弯的车辆都将在此处汇合, 因此如何将不同方向的车流分开来也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同时要使直行车道的数量足够多。如果将转弯车流与直行车流进行分离又可以不干扰行车安全, 那么将极大地改善交叉路口拥堵车辆过多、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人性化、合理化的设置和安排相应数量的减速车道又可以很好地控制车辆相撞的问题, 增加安全性。

5、重视公共交通与道路的有机结合

“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应贯穿于整个道路设计之中。一般为乘客上下车方便,公交车道应置于断面最外侧,对于公交车道设置位置,以及采用的道路断面型式的不同,相应有不同的公交停靠站,对于主干路以上等级的道路在设计时应考虑港湾式停靠站,以不影响主线行车。为考虑乘客换乘的便利,一般在交叉口设置公交站台,其站台位置又与车道交叉拓宽相结合,使车辆运行更为顺畅,但是对于交叉口处设有停号灯的路口,如果站台设置在进口,可能会造成公交车停靠后驶离时逢本相位红灯,不能及时驶离,而后面来车无法进站;如果设在出口遇绿灯开启时,后面公交车集中进站停靠,都会造成交叉口内排队,严重时阻滞整个交叉通。因此在交叉口设置公交车站,尤其是快速公交的公交站台,一定要距路口或出入口有足够长的距离,这个距离长度与发车频率、信号灯周期等相关,建议应以满叉通组织、方便换乘为原则,在原拓宽长度上增加能同时停靠不少于二辆公交车的长度为宜。

总之,城市道路的设计关联到城市建设的效果,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应引起道路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道路工程作为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流程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设计者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高庆东,鲍永利,蔚建峰.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与公路设计的区别[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2)

[2] 周键炜,何浪.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标准研究[J]. 交通标准化. 2011(08)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设计;技术

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我国的城市交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交通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促使在大多数城市中都存在着交通堵塞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当下,随着小型汽车的不断涌入,城市的交通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人们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下面主要就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对城市需求管理策略和交通管理系统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对城市交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1、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在规划城市交通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认真分析交通的需求量、交通的发展趋势及应注意的事项等,以针对相应的问题采取对应的管理策略,从而使道路发展达到有效的实施。

1.1优先发展策略

城市交通设计规划技术应始终与道路实际系统相联系,在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设计者应抓住道路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交通的出行优势进行有效的利用。如在大多数城市交通运行的过程中,人们应首先考虑利用率高、污染低、能源消耗少等优良的交通出行方式,这样不仅对城市道路发展起到有利的作用,还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的道路系统中,人们采取优先发展的措施对道路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控制发展策略

随着交通需求量不断地增大,道路交通网络已达到一定的负荷水平,持续地运行对交通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面对此类问题,人们应该对道路交通实施方式采取有效的控制发展策略,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运行的状况,以防止交通系统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如对交通运输效率低、污染大、能源消耗较高的一些交通出行方式可采取一定的控制或限制,适当控制大型货车的出行数量、控制小型汽车的出行速度,从城市道路的具体情况上采取有效的改善策略,以缓解城市道路压力。同时,人们对城市交通采取相关策略的时候,应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可能造成的正面影响,处理好控制发展策略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

1.3禁止出行策略

在道路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随着交通车辆的逐渐增加,为了避免道路系统达到饱和的状况,道路交通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形对车辆出行采取一定的禁止策略,以促进道路规划更好地实施管理。例如,在城市某些重要的通道路口或极易出现交通拥挤的路段中,实施交通工具单双号通行的策略,或者在某些重要的时段对车辆采取禁止通行的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交通拥堵的现象,对道路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方案。但同时,禁止通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管理者在实施时应对此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以达到客观评价的标准。

2、交通系统管理策略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交通系统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应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讨,加强交通系统的管理。

2.1交通节点管理

在城市道路中,交通主要节点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范围,应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对交通节点设计管理方案时,可根据不同的节点采取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如对交叉口进行交通管理时,可首先采用信号灯的设计方案,同时在对交叉口进行道路设计时,可增加道路的车道数,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车辆的转向设计,即可充分利用信号灯的优势,通过设计信号灯的配设问题,从而使车辆在绿灯时间内尽可能多地通行,以达到安全通行的目的。道路节点的设计在城市交通中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区域,不仅要求设计者的设计方案合理有效,还需要增加对道路的使用率,因此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主道路管理

城市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其中城市主干线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一大重要部分,采取有效的技术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现状,增加交通运输量。城市主干线主要是以某条道路为中心,并由此展开网络布局的交通系统,其主要用途即是能够最大化地提高交通干线的运行效率,提升道路的通行效果,以达到交通运输最大化。因此,交通主干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体现城市道路的发展潜能。目前,城市道路中常用的交通主干线管理方式有单行线、公交专用线、自行车专用线等多种交通线路,明确的交通通行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2.3区域交通管理

在城市的交通系统中,区域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管理中的最高形式,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与关注。在交通实施过程中,区域交通管理主要是以提高区域范围内所有车辆运输效率为主的,希望达到运输效率最大化的目标。在管理方式的选择上,区域管理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创新化来运行的,主要是以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管理设备,从而达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例如,目前使用的区域交通管理形式有智能化区域管理系统,其能够为车辆导航、规避应急路段或者突发状况,为安全交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结束语:在现代化的城市交通运行过程中,合理的道路规划及有效的管理技术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工程项目应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且人们应结合相应的设计技术完善道路网络系统,以合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诸多的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当下,大部分城市也以开展城市交通管理规划,但其设计方案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交通的先进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迟宇峰.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