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畜牧业良种繁育

畜牧业良种繁育

时间:2023-09-27 09:3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畜牧业良种繁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畜牧业良种繁育

第1篇

   XX年,我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后劲在畜”战略部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畜牧业的客观要求,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结合“千名畜牧科技人员入户行动”,多措并举,全面贯彻实施了“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畜牧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取得了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 主要成效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生产水平提高

   通过实施“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畜牧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XX年虽然遭受全国部分省份发生生猪高热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影响,但畜牧业产值达6.8 亿元,肉类总产量`6.74万吨,牛奶产量920吨,猪、牛、禽出栏量预计达30万头、2.23万头、2820万只(其中仅**黄鸡就出笼可达2100万只),猪、牛、禽存栏21万头、2.23万头、970万只,羊、兔等特种养殖数量增加,为明年的畜牧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2、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了良种补帖力度, 加强了畜禽良种标准化。我县是养禽大县,**黄鸡产业已成为我县仅次粮食产为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产值超过3亿元,常年从业人员在1万人以上,**黄鸡在**黄鸡原种场的带动下,形成了由原种场提供优质种苗扩繁场提供优质种蛋孵化厂生产优质商品鸡苗的良种繁育体系,**黄鸡原种场存笼种鸡达到10000只,全县现有**黄鸡扩繁场43个,存笼种鸡达18万只,建有3个二级生猪良种场,存栏种猪1200头。

   3、规模化饲养成形,养殖小区发展迅速,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畜牧小区养殖,引导畜禽养殖户向生态畜牧小区转移,畜牧生产方式有了新的突破,由传统的一户一家单一的养殖方式已经改变向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建设了一批生猪、**黄鸡养殖标准化生态畜牧小区建设示范区,规模养猪数量已超过散养数量,**黄鸡饲养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全县现有养殖小区28个,其中**黄鸡养殖小区22个,生猪养殖小区6个。走出一条以生态养殖小区发展带动农户发展新路子。

   4、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均得到提高

   通过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今年我县的未出现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黄鸡”获得证明性商标注册,**黄鸡梅江禾镰迳养殖小区、竹笮雄武亭养殖小区获得江西省“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认证,成功实施了“农业标准化生产**黄鸡实施区(国家级)项目” ,**黄鸡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大有提高。

   5、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通过组织培育产业化经营,我县已有**黄鸡产业合作社、梅江生猪饲养协会、会同生猪饲养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5个,仅**黄鸡产业合作社就下分三个协会,会员就达500多户。创建了省级龙头企业“**山凤凰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整个**黄鸡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管理效益明显。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分级负责,狠抓落实。一是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调研制定《**县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二是成工作领导小组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专家组,召开了“**县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动员大会,三是借助各种媒介大力开展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宣传工作,四是把科技培训作为实施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工作的切入点,层层抓培训提高科技贡献率,组织编写了《**县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工作指导手册》、《**黄鸡科学管理饲养技术》等资料,五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管理办法;

   2、结合实施的良种补贴工作,狠抓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我县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来抓。积极开展品种改良,大力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尤其是**黄鸡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从原种场到扩繁场到孵化房,层层把好关,进行不断的选育、提纯。并给予良种补贴,共发放良种补贴56万元。为保护“**黄鸡”这一优质地方名鸡品种资源,总投资150万元的国债资金“**黄鸡原种场改扩建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中。

   3、推行畜禽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

   推行畜禽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对促进畜牧业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加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抓好“**黄鸡”标准化建设,根据**黄鸡的特点,结合国家农业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我县制定了《**黄鸡品种标准》、《**黄鸡肉鸡生产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标准,从品种、饲料、兽药、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了“公司十农户”、“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生态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黄鸡”国家级品种标准正在制定中。 共2页,当前第1页1

   4、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引导产业化经营。我们用产业化的思路谋划和指导畜牧业发展。积极扶持畜牧业龙头企业,促进畜产品深加工发展。分别从资金、开通绿色通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支持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50万元重点扶持**黄鸡合作社。并进一步规范产业化经营行为,创建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规模养殖场(户)签订生猪购销合同,并优先给予扶持。还积极培育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和统一服务,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养殖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5、全面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切实转变畜牧业服务方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投入科技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我们结合“千名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行动”、全面推广畜牧业相关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养殖水平,切实降本增效,提高农民畜牧业收入,采取上下联动、一对一对接的方式,根据养殖场户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各种养殖和疫病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以及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了系列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真正将技术、信息直接送到养殖者手中。并积极组织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等开展技术培训,共开展相关培训班1

2个,到班培训人员达XX多人次,发放相关资料8000多份。开通免费热线咨询电话,努力服务畜牧业,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深受广大养殖户喜爱。

   6、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是我县畜牧业增长生产方式转变行动的重要工作。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基本控制了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同时加大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开展了“瘦肉精”、 兽药残留监测、饲料质量等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广“防监结合,综合整治”经验,将畜产品安全监管与动物防防疫、检疫紧密结合,建立畜产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绿色畜产品认证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分散的小生产仍居一定比例,畜牧科技水平仍有差距;二是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三是对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对转变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形式缺乏全面了解。总体上讲,我县还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今后要进一步加快畜牧来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现代畜牧业。

   四、下一步工作

   

一要加强领导着力落实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转变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抓好良种繁育、良种补贴、动物防疫、畜产品加工等工作;二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力度,为发展规模养殖,转变养殖方式提供优惠政策,增加对养殖方式转变的投入;三要开展试点,探索路子,示范引导。积极开展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扩大实施范围。

   **县畜牧兽医局

   XX年12月8日

第2篇

    1海北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海北州是青海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农牧资源得天独厚。全州以高寒草甸类草场为主,天然草场面积264.8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32.83万hm2,年平均产草量8.6kg/hm2,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9.07万hm2(平均1500kg),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3万hm2(平均50kg/hm2)。海北州畜牧业生产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底,全州畜牧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存栏各类牲畜335.5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280.8万只,牛存栏50.51万头,其它牲畜4.27万头(只);出栏各类牲畜165.03万头(只);各类肉类总产量39848t,其中:牛肉12495t、猪肉3298t、羊肉23950t。2010年牲畜出栏率、繁活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9.2%,85.12%,43.64%。母率比例为57.83%,其中羊的母畜比率为59.23%。畜牧业各类生产指标,推进季节畜牧业生产方面都走在全省牧区的前列;适龄母畜比例、牲畜出栏率、商品率较青海省平均水平分别高6.67%,12.47和11.72个百分点。

    通过多年的草地建设,已有40万hm2缺水草地基本得到利用,多数牧户已实现了“五配套”建设。全州围栏草场达120.7万hm2,占可利用草场的51.8%,冬季草场全部实现围栏;建设人工草地12.07万hm2,大大提高了抗灾保畜能力。定居牧户数量12175户,全州累计定居房屋面积3744hm2,78%的牧户实现“五配套”;牛羊育肥户数量12610户,年育肥出栏牛羊150.96万头(只)。

    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州共组建各种农牧民的专业协会56个,会员近万人,“企业+协会+牧民”的经营形式和产业链逐步培育形成。全州参与到农牧业经纪人队伍的人数达900多人。建设了“皇城苏吉滩现代化高效草地畜牧业示范区”、“刚察县牧草引种科技示范基地”、“海晏县牛羊育肥基地”等3个州级科技示范区。打造了一批畜产品品牌,海北羔羊、祁连藏系羊、西宁大白毛等知名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海北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2.1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

    高寒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总体上尚未达到主动防御自然灾害和平衡四季草料生产贮备的能力,生产经营仍处在“数量型”、“分散小群型”、“生产原料型”和“季节营地制”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中,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标准低、产品质量差,畜牧业整体效益不佳。

    2.2畜牧业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低

    在较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体制下,许多实用科学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致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高。海北州农牧区文盲、半文盲占13.6%,小学文化程度占45.8%,文化水平低,生产第一线科技人员紧缺,科技意识较淡薄,新成果、新技术推广缓慢,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制约着海北畜牧业向高层次和可持续发展。

    2.3疫病防控能力弱

    “小而全”的牧户经营方式,造成农牧区大部地区动物防疫体系机构残缺不全,队伍不稳,人才匮乏,经费短缺,疫病诊断及化验设备等基础设施短缺落后,防疫措施难以落实,这些都不适应于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缺乏家畜规范化健康养殖技能。

    2.4市场流通不畅

    目前,海北州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商品生产尚不能完全以商品流通为前提,生产与流通之间缺乏联动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协调,其结果初级产品生产者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3优化转变生产方式,加快海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1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较小规模养殖和分散性经营生产模式,绝大部分是粗放式饲养管理经营,导致科技参与不够,存在工艺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高耗低效等问题;在兽医卫生方面基础较薄弱,由此而带来的诸如人畜混居、畜禽混杂,交叉感染、疫病难控,动物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饲养场对大气、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等严重问题。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优化管理配置生产要素,把牲畜、草场、畜棚等以股份等形式联合起来,由合作组织统一组织管理,统一生产、产品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形成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走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促进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利用好的现有畜棚等基础设施,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将畜禽良种工程、畜用暖棚、人种草地种植、畜疫综合防治等畜牧业项目优先向生态畜牧业倾斜,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建立健全牲畜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化水平

    牲畜品种良种化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核心,引进和培育良种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繁育体系,进一步扩大良种数量,提高良种普及率,利用其杂种优势进行高效牛羊肉生产技术开发,特别是打造具有海北特色品牌的羔羊肉生产技术开发,同时继续搞好海北高原型藏系本品种选育提高和牦牛提纯复壮工作,提高本地当家畜种群体素质和个体生产性能。

    3.4抓好“龙头企业”,搞活畜产品市场流通

    “龙头企业”是联结农牧民和市场的纽带,营销市场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命线,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关系到产业化展的成败,所以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和贸、工、牧一体化经营。

第3篇

1、项目名称: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

2、承建单位:__银宝食品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__银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地址:__银宝路东首

电话:0538

3、项目申报单位:__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__市财政局

4、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所需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800万元,申请农业银行贷款1600万元,申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0万元。

5、建设规模:项目分二期工程完成,一期投入800万元,建设良种猪繁育场。二期投入1900万元,建设10万头养猪场。投入祖代猪1050头,年繁育父母代25000头,按60%的母猪计算,年出栏商品代猪37.5万头。

6、效益情况:农民年增收5500万元,银宝公司年新增利润800万元。

7、建设期为8个月,自20__年3月─20__年10月。

二、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意义

㈠、__市畜牧业养殖基本情况

__市地处山东中部,北与长清以山为界,东靠东岳泰山,南与宁阳隔河相望,西与平阴、东平接壤。总面积12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万亩,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下辖17个乡镇、办事处,617个行政村,总人口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具有传统养猪、养鸡、养牛的畜牧业大市,年产粮食、油料5.4亿公斤,作物秸秆近10亿公斤。境内特产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济兖、泰临、泰东等6条公路干线纵横贯穿,东临104国道,西靠京九铁路,京沪铁路──辛湖线贯穿东西。全市普遍实现了“四通”,即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程控电话。通讯设施完备,有线无线电话实现了程控连网。地下水储量丰富,能源充足,气候适宜。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略途径来抓,通过强化措施、完善政策,使畜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至目前,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3500万只,羊饲养量达到150万只。各类饲养大户达到1万余个。畜禽规模化饲养占社会饲养的比例达到60%。畜禽屠宰加工企业等畜禽饲养服务实体发展到50多个。银宝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屠宰厂引进了先进的屠宰加工流水线,生产的肉类分割产品除畅销国内各地外,还出口新加坡、俄罗斯、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达到500万美元,成为我市出口创汇的重要项目。94年被列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九七年畜牧业产值实现8.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65元。畜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一项大有潜力可挖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

㈡、项目建设意义

__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具有传统养猪、养牛、养鸡的畜牧业大市。因此,新建良种猪繁育场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农民增加收入,目前农民养殖的生猪大都是肥肉型,饲养期长、投资大、而且销售价格低,如果改良换代饲养良种猪,那么每头猪就能增收100元。二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迅速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步向瘦肉型猪肉发展。三是银宝公司求得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该公司加工的生猪大都是肥肉型的,其产品价值低,而且销售很被动,解决这种局面,只有加工良种猪。因此该项目无论从该公司发展,还是农民增加收入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㈢、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__银宝食品有限公司,于1980年建成投产,现有职工630人,厂区占地720__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万元,冷库2200吨,是__市“双增工程”项目龙头企业。年加工生猪30万头、肉鸡300万只、深加工熟肉制品1500吨、加工“银宝”牌速冻系列产品20__吨。在济南、泰安、__等地开设放心肉专卖店30个。20__年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66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银宝”牌速冻系列产品被国内贸易局定为“重点扶持发展品牌”产品出口新加坡、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是美国麦当劳快餐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家储备肉生产企业,具有产品自行检疫检验能力,按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在全国同行业中列第26位。银宝公司近几年来由一个年产值不足20__万元的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产值近2亿元的中型一类企业,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下一步的发展,已列入我市重点培育的龙头企业,在项目的建设方面将给予很大的支持和优惠。

三、市场分析

__银宝公司是一个传统的肉食加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是国内各大城市的“菜篮子”基地。具有国内、国外稳定的销售市场网络和较高的商业信誉。在出口方面,该公司生产的猪分割肉,自1993年开始,成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供应美国麦当劳快餐用猪肉的企业。199

4年获得对新加坡、俄罗斯出口注册,产品连续不断的供应新加坡市场和香港市场。最近正准备对南非进行出口注册。在国内市场,充分发挥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的优势,扩大产品覆盖面。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我公司产品可以满足城市和农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分割的肥猪肉在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云南、安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猪内脏、排骨等产品,在北京、天津、上海、宁波、杭州等城市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良种猪的屠宰加工在我省是一个空白。近几年新加坡肉食市场良种猪肉需求量很大,国内猪肉市场也逐步向这方面发展,因此良种猪的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大,销售状况比目前情况还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建设基础和环境情况

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已具备了养殖、技术、设施等方面的基础条件。

1、养殖条件。畜牧养殖是我市传统骨干产业,各乡镇已有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和饲养大户1万多个,并且规模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2、技术条件。__乡镇畜牧兽医站均已于1994年按有关规定落实了“三定”工作,并开展门诊、防疫等服务活动,配备了专职兽医师,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服务体系。

3、市场条件。以__银宝公司为龙头的畜牧产品加工已形成规模,销售网络固定,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4、政府支持。猪肉做为居民的菜篮子工程,是各级政府最关心的大事,因此__市政府把我厂列入重点发展扶持的龙头企业,在项目的建设上给予很大的优惠。

5、项目选址。良种猪繁育场项目,我们选择在陆房乡的山坡地,周围有水库,位置安静、卫生、无污染。

五、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规模。良种猪繁育场投入祖代猪1050头,年繁肓父母代猪25000头,按每头母鼠年育25个仔猪计算,年出栏商品代猪37.5万头。

2、产品方案。良种猪繁育场,繁育仔猪由繁育场与饲养户签订合同,实行产品保护价,增加养殖积极性。仔猪育肥后,银宝公司收购屠宰,饲养户无风险。

3、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猪繁育场和10万头养猪场,主要建设项目有:需征用土地(山坡地)建设猪舍,饲料加工设备一套,水、电、汽车配套设备及办公室设施等。

4、投资概算。良种猪繁育场总投资为2700万元,其中征用土地150亩,投资75万元;猪舍投资1600万元,饲料加工设备25万元,水、电、汽车等投资45万元,办公室及其他设施投资25万元,利息270万元,投入公、母猪150万元,不可预见的费用10万元(见下表)。

良种猪繁育效益估算表 单位:万元项目金额备注一、收入3375年繁育商品仔猪37.5万头二、成本3038 饲料2783 运杂费30 保管费10 折旧5015年折旧水电费30 工资3050人利息55800万元贷款息其他费用50办公、业务、出差费用三、利润337

4、技术方面

新建良种猪繁育场,公、母猪是从英国pic公司购入,主要品种有大白、长白、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伯克夏、梅山等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品种。并能提供饲料配方、卫生检疫和技术服务。另外,山东农大和__畜牧局的专家定期来场指导帮助。

5、环境保护

新建良种猪繁育场,是在安静、卫生的山坡地,周围有水库,饲养粪便可以养鱼。三废排放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六、项目组织管理

新建良种养猪繁育场,由__银宝食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由厂统一调配,属厂独立核算单位,具体定员情况(见下表)

项目定员表

部门小计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固定工临时工良种猪繁育厂150人15人40人20人75人

七、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20__年3月获得资金,并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工程施工与购进设备同时进行,节约工期及早投产。具体实施进度(见下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

月份

进度

阶段1234567891011121获得资金 2工程实施3购进设备4调试5投入种猪

八、资金筹措

新建良种猪繁育场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所需资金申请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0万元,申请__市农行贷款1600万元,企业自筹解决800万元。

九、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总体效益状况,年出栏商品猪37.5万头,其中:养猪场育肥10万头,向乡镇及饲养户提供27.5万头。年增加销售收入1.05亿元,实现利润800万元,农民增收5500万元(见下表)。投资回收期为3、4年。

项目投资概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备注一、固定资产投资 2200 征土地亩150500075 猪舍平方500003001600 饲料加工台(套)6 25 水井眼1 20 母猪头10001400140 公猪头5020__10 办公室平方50050025包括宿舍利息 270两年利息汽车台35000015 配电套1 10 不可预见费 10 二、流动资金 500 合计 2700 养猪场效益估算表 单位:万元项目金额备注一、收入8020 生猪800010万头商品猪其他20粪便等二、成本7557 精料5777 专料400 仔猪90010万头仔猪水电50 工资60100人利息1401900万元贷款利息折旧120 运费30 保管费20 其它费用60 三、利润463

十、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4篇

关键词:畜牧业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59-01

一、引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占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畜牧业发展不断壮大、效益渐好的今天,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为保障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完善和健全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对保障农村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式滞后

个别农村地方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2.技术和知识更新问题

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或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3.规模养殖标准不高

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

4.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问题

由于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5.队伍建设问题

个别基层单位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需不断解决。

三、发展对策

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兽医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新建。坚持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青贮种草养畜技术、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3.1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

3.2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3.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四、畜牧业发展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的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

第5篇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

3发展对策

3.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第6篇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够加速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我市饲料用粮供给充足,林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国家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把握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黄牛饲养量20.6万头,肉羊饲养量30.3万只,猪饲养量64.4万头,家禽饲养量315万只,肉类、蛋类、奶类总产分别达到4万吨、1.2万吨、10.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1.4亿元。

三、加快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四)优化区域布局。山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型畜牧业,城郊及工矿区重点发展奶牛、猪禽和特种养殖等城郊型畜牧业,果区、山区主要发展生态型养猪、养鸡畜牧业。

(五)加快基地建设。奶牛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家禽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牛、羊和生猪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到2012年,建成4个千头奶牛场、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3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5个年出栏肉牛300-500头的示范场;建成2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基地县,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成5个年出栏1000-2000只肉羊示范场;加快绿色蛋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畜禽产品占到畜禽产品总量的50%以上。

四、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正立公司、旺旺集团和齐天乳业等,带动耀州区、区、印台区和新区奶牛养殖;依托宝丰牧业、金圣公司,进一步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带动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肉牛肉羊生产;依托哼瑞种猪场、陕西大匠集团,建设全市良种猪鸡等种源基地,带动全市养猪、养鸡业大发展。

(七)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对特色畜产品进行认证和商标注册,对重点产品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不断提高知名度;鼓励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畜产品。

(八)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区+农户”的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机制。各区县要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到2012年,至少建设10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000户。

五、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九)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坚持以村为载体,以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尊重企业和养殖户意愿,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到2012年,至少建成52个养殖专业村。

(十)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制订完善标准化技术规程,逐步在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培育建设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2年,畜牧主产区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

(十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畜牧业集中饲养区推广畜禽粪便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环保设施,配套沼气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畜禽排泄物治理专项资金,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建设生态型畜牧业。

六、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十二)完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积极开发饲草加工业;推广秸秆揉丝、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扶持饲料企业,加大开发牛、羊饲料新产品。到2012年,配合饲料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十三)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良种化建设,不断提高种畜禽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进一步提高奶畜生产能力和品质。建设2个良种扩繁场,依托5个种猪场,以3个二元母猪繁育村为重点,提升生猪良种率。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种畜禽场为依托,人工授精站点为载体,良繁功能齐全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奶牛、黄牛、羊和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0%、65%和95%以上。

(十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动物防疫法》,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快市、区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村级防疫员补贴政策,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十五)完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体系。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继续实行持证上岗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添加使用三聚氰氨、瘦肉精,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完善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手段,提高检测能力;采取专业超市、网上交易、订单期货等现代营销手段参与畜禽产品市场流通;落实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

(十六)完善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强畜牧业生产消费信息统计和畜牧业生产预测预警工作,到2012年,实现市、县、乡以及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网络互联,建成信息收集、产品网上交易和网络化办公平台。

(十七)完善畜牧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民营技术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抓好畜牧良种、高效饲养、配合饲料、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畜牧技术推广责任制,实行市、县、乡业务干部包村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和养殖户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养畜水平。到2012年,建成2个畜牧示范园区和10个畜牧科技示范村。

七、进一步完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优惠扶持政策。将涉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改善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先安排饲养大户、专业村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并视同农业用地。探索积极灵活多样的新增畜禽直补政策。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7篇

一、认真总结,切实增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

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在养猪、养牛、养家禽,我市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去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骨干支柱。有必要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一下,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畜牧业的理念有所增强。通过近两年抓畜牧业发展,各级党政、畜牧大户、业主,养殖农户的现代畜牧业理念有所增强,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值得肯定: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规模养殖。无论是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还是规模养殖大户都是立足于市场来抓发展,业主头脑清醒,按市场算帐,应对市场风险意识增强。各县(区)党委、政府在工作引导上也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养殖业主和各级党政理念的转变,加快推进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二是以良种推广为核心。不管是党委政府、畜牧部门还是业主,都有良种推广的理念,都坚持以良种繁育、推广为核心。据统计,现在全市生猪三元杂交良种推广面已达到21%。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良种推广率大大提高。这在以前是没有的,这个趋势很好,有利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三是以标准化养殖为模式。这次看的各县(区)现场,都是近两年新发展的养殖场和龙头企业,没有看原来那些老基地,原来建设的那些养殖场,当时看是非常好的,但与现在相比标准化程度还是低,包括小区养殖。因此,通过这次现场学习参观,我觉得现代畜牧业理念有所增强,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山区来讲,能做到这样的程度的确不容易,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做得非常好了,是相对而言有所增强。

(二)脚踏实地的推进了畜牧业发展。一是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大生产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全市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小户养殖。就目前来讲,这种形式还是主流,一家人种几亩地,养几头猪,这些小户养殖多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食,但这一方面不能忽视,我们可以算一算帐,全市除去打工的100多万人,实际上留守在家的,再加上流动人口,大概在300万人左右,全年就算2人吃一头猪,有些地方还高于这个标准,比如,我前几年去南江贵民山上调研过,一个农家3口人,虽然住的是茅草房,经济不宽裕,但他家一年吃的是两头猪,因此,全市有200万头左右生猪是我们自己吃了。生活好了,身体好了,大家心情愉快了,这也是转化啊!这难道不叫绩效嘛!我认为是最大的绩效!相反,有些农户自己不养猪,自食也靠钱买,这又要花多少钱呢?第二种是适度规模化的小区养殖。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市适度规模的小区养殖模式已初见成效,并把改圈、改厕、改厨结合起来,城乡环境面貌大大改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第三种是龙头企业式的规模养殖。这次看到的那些规模养殖场,与经济发达地区,与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方相比,几乎没有两样,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看到了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希望。这三种模式都适合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各县(区)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宜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在工作方法,既要对散养农户鼓励发展;也要对小区养殖大户鼓励发展;还要对规模养殖业主鼓励发展。这三种模式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忽视的。各县(区)党委、政府在指导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二是有力地推进了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一项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任务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地区,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实施起来更加困难。依托大的规模养殖场担负品种改良,是我们*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这些大的规模养殖场才能大大的推进我们的品种改良;才能大大的推进我们的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三是政府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一方面,在抓技术人才队伍上,四县(区)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通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建立了一支畜牧兽医技术骨干队伍。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是一件比较难做的事,但从目前来看,成效较好,发展稳定,这充分说明了各级政府组织得好。另一方面,注重了良种推广和繁育。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注重良种推广和繁育,组织有力,成效显著。再一方面,标准化养殖组织化程度也提高了。这种组织化不是强迫命令,而是自愿的,不带附加条件的自我行为,值得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

(三)保护了农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不知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在今年生猪价格这样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的畜牧业发展还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说实话,实际上是我们那一片片丰收在望的玉米打的基础。我市玉米生产是连续三年丰收,还有洋芋、红苕等旱粮,这些旱粮为我们稳定、巩固发展畜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家知道,这些旱粮人基本上都不会吃,它自然而然用来作生猪的饲料!所以说旱粮丰收为我们畜牧业在低迷的情况下保持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旱粮作为粮食稳产、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来抓,达到了稳粮增收,畜牧业发展加快,两者良性互动,相互推进的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一是有效地促进了旱作农业向畜牧业转化;二是有效提升了旱作农业的附加值。三是政府抓种养业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看了现场要认真总结。各县(区)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切实增强发展信心。

二、统一认识,努力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市场尤如天气变化的晴雨表,有雨天、也有晴天;有春天、也有冬天,市场不在我们手中,难以预测,难以把握,只有积极应对市场,才能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生猪价格虽有回暖,但仍处于低迷期,这是我们这次开现场会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看了现场后跟大家和业主进行了交谈,有三个问题要引起注意:一是在降低养殖成本上缺乏研究和具体措施。规模养殖的龙头企业业主,他们在算帐,算得一清二楚,非常注重成本经营的问题。比如,平昌县的俊明养猪场,据他介绍他现在收的生猪价格为5.1元/斤,运到福建售价为6.1元/斤,把所有开支除开后,他每斤赚0.4元。就目前三种养殖模式来看,养殖成本最高的是传统小户养殖。我调研过,有的农户将几千斤玉米、红苕、洋芋就喂那么三、四头猪,从年初喂到年终,每头猪大约在三、四百斤重,我给他们算过账,把喂给猪的那些玉米、红苕、洋芋,按市场价卖粮食还超过养猪的效益;还有我到南江去调查了一个农户,他喂了一群鸭子,他一柜子谷子全部喂了鸭子,谷子变成了鸭子,我算过那群鸭子还抵不了直接卖谷子的钱。小区养殖又要比小户养殖成本效益好些。防范市场风险,降低饲养成本是重要方面,大家要认真研究。二是市场风险应对较差,心有余悸。特别是小户养殖的农户,在分析研究市场风险方面,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规模养殖场尤其是大型规模养殖场特别要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注重风险防范,怎样应对,要有积极的措施。三是政府的组织化程度发展不平衡。各县(区)、部门、乡镇发展不平衡。工作成效是检验我们各县(区)、各级部门、乡镇抓工作的力度,抓工作组织化程度,力度大、组织得好,效果就好。这次流动现场会,参观了各县(区)的现场,哪个县(区)抓得好,哪个县(区)抓得差,一目了然,我在这里不排名,希望做得较差的地方,要采取措施迎头赶上。

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一要认真给农民算好增收对比帐。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民增收。要引导农户将旱粮转化增值,实现增值最大化;要引导农户认识到自繁自养成本低、品种改良有钱赚。二要充分认识巩固规模养殖的重要性。规模养殖具有辐射带动示范性;良种推广基础性;标准化养殖的有效性。三要注重提升政府组织化程度。政府要研究应对市场风险的措施办法,要通过捆绑项目,政策支持,金融互助等形式,不断提升政府抓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

三、增添措施,坚定不移抓好畜牧产业园区建设

畜牧产业园区建设是推进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抓手,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科学规划,修编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一是饲养品种要因地制宜、种类和养殖模式包括技术指导也要因地制宜。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做到连片开发。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做到效益优先。

第8篇

期间,我县畜牧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面向市场,政策激励,强村大户,典型带动”的方针,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突破口,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强乡镇、专业村和养殖大户为重点,加快良种繁育和圈舍改造,强化疫病防治,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畜禽生产标准,不断优化畜牧业的结构和布局,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开拓销售市场,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畜牧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发展目标:巩固提高4个畜牧强乡镇,28个专业村,185个养殖大户的养殖规模、水平和效益;力争末,全县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0万头,努力提升质量效益水平,生猪出栏量和商品量每年分别提高15%以上,良种普及达到80%以上;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万头,3万只,50万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30%以上。

二、突出重点,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

1.狠抓畜禽良种推广。目前畜禽品种滞后已成为制约全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立足产业长远发展,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良种的普及推广工作。一是扶持和培育良种繁育大户。要继续执行《县畜禽产业建设奖补暂行办法》(政办发〔20*〕59号),对繁育大户进行补助。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选点、规划工作,加快淘汰劣质品种步伐,提高良种自给能力。二是按照乡镇有供精站,一村一个输精站点的要求,抓好生猪供精站点建设,扩大生猪人工授精站点覆盖面,力争末实现生猪养殖良种化。三是重视和加强秦巴黄牛、陕南白山羊、陕南乌鸡(本地土鸡)等特色品种的保护选育和改良提高,增强地方畜禽特色优势。

2.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畜禽防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切实抓好“一瘟、二疫、五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尤其要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层层落实《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努力提高疫情应急能力。建立免疫标识、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依法实行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贮、运输、销售防疫许可制度,动物防疫的诊疗从业许可制度,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动物疫情测报制度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疫病控制和乡镇村级防疫网络,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要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全县乡镇产地检疫开检率要达到100%。要依法加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确保畜牧产业和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3.开发饲草饲料。资料显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在草山草坡,其理论载畜量可达35万个单位。目前载畜量仅16万个单位,尚有55%的资源未开发利用。各乡镇要落实退耕还草政策,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加快荒山草场建设,大力推广林下种草,积极推行农田种草,开发饲料专用玉米和苜蓿生产。抓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加大青贮、氨化、微贮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发展饲料工业,扶持兴办各类饲料企业,夯实畜牧业发展的饲料基础。

4.规范圈舍建设。良好的圈舍环境有利于保证畜禽健康和快速生长。“正大标准化圈舍”是实践证明比较科学、实用、经济的圈舍,各乡镇要结合沼气项目建设,从标准化的要求出发,将建圈舍与建沼气、改厕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尽量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带来浪费,力争每个专业村至少每年发展3—5户示范户。县上将继续执行政办发〔20*〕59号文件和沼气项目建设补助政策。

5.改进饲养方式。科学饲养方式是提高效益的保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大生猪人工授精、舍饲养殖、快速育肥技术培训,大力普及配合饲料、青贮氨化、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加工、储运等实用技术。农业部门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广泛开展先进技术培训,重点抓好乡村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努力实现每个农户有1—2人能熟练掌握科学养殖方面的技术,全面提高养殖水平和质量效益。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动物疫病和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实现“种、养、沼”循环利用。狠抓典型示范,县、乡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都要认真抓好各自的示范点,以此辐射带动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措施,努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1.扶持营销大户。鼓励发展畜禽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村能人从事畜禽产品营销贩运。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农业、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把生意做得更加红火,支持他们不断壮大实力,建立相对稳定的营销网络,逐步成长为带动一方的产业龙头,降低养殖户的市场风险。

2.发挥“协会”作用。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培育和发展各类畜牧养殖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自律、维权职能,实现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3.培育龙头企业。鉴于我县畜牧产业建设起步晚的实际,各级政府应该坚持不懈地把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发展畜禽产品加工营销和贩运大户若干优惠政策》(政办发〔20*〕28号)和《关于畜牧产业建设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政策》(政办发〔20*〕29号),组织专门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务求取得实效。要重视对现有畜禽加工、营销企业的扶持引导,对有发展潜力的给予积极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

四、增加投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1.加大财政和信贷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县乡财政预算每年要稳中有增,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用于疫病防治、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和考核奖励。县乡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小水利建设资金、村镇改造、农村能源建设等都要向畜牧产业倾斜,加大相关项目的扶持力度。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发挥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扩大贷款额度,每年用于畜牧产业发展贷款不少于300万元,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还要广泛吸引和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畜牧产业建设。

2.扶持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发展。一是畜牧养殖户生产用地和龙头企业加工、贮藏等建设用地,视同农业用地;二是从事畜禽产品加工销售所得,按现行政策,减免相关税费;三是开通畜禽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保证鲜活畜禽产品的运销畅通。

3.鼓励支持干部投身畜牧产业建设。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身畜牧产业发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到农村创办、领办规模养殖大户或加工、营销实体的,按在职人员同等对待,工资照发,同时享受畜牧产业发展的各项奖补政策。积极解决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促使他们真正离岗兴办产业,办出成效,办出样板。

五、加强领导,通力协作

第9篇

我省强势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牧业兴则农业兴、牧业强则农民富、牧业安则农村稳。省委、省政府在精心绘就的我省“十一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夯实基础、壮大基地、深化加工、开拓市场、提高服务五个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实现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市场由局部向国内、国际大市场拓展转变。不断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了开好局、起好步,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详细制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版权所有

培育和壮大畜牧业区域经济,促进畜牧业协调发展。今年要在建设好雁门关生态畜牧业经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晋西北及太行山种草养畜区、中南部优势畜牧业生产区三个大区。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要新增草地面积100万亩、肉类产品达到28万吨、奶类产量达到4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700元。在吕梁山及太行山地区要大力开展种草养畜建设工程,完成保护天然草地1800万亩,建设饲草基地200万亩及相配套的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吕梁山区绒山羊存栏达到85万只,羊绒产量达到328吨;太行山区羊出栏达到90万只,羊肉产量达到1.32万吨。在中南部优势畜牧业生产区要以猪、鸡、肉牛为重点,发展城郊型和外向型畜牧业,生猪出栏达到570万头、禽蛋产量45.5万吨、肉牛出栏51万头、牛肉产量7.5万吨。发展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一批成本低、效益好的标准化养殖园区和养殖小区。力争全省新建各类养殖小区500个,其中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150个;改建完善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其中在雁门关生态畜牧区改造建设50个。开展无公害标准化认证工作,全省计划新发展30家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要统筹解决好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公益性基础设施、畜牧兽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有关问题。要促进家禽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

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全省将全面完成117个县的县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50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任务,抓好全省17245个村的3万名村级防检员配备工作,开展“动物监督执法年”活动。版权所有

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良种化进程。扩建改造19个省市级重点种畜禽场,完善种畜禽场的生产和水利设施,引进国外良种。充实完善20个县级畜禽改良站,160个乡镇改良站。要研究制定我省地方良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完成晋南牛保种200a级胚胎的任务,扩建马身猪资源保种场,培育山西优种雁门关肉用绵羊品种。认真贯彻执行新颁布的《畜牧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

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推进草地建设。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畜配套化。在全省11个市建设11个草畜平衡试点县,分区域、分类型进行奶牛、肉牛、绒山羊草畜配套示范。全省新增草地面积182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23万亩,改良草地59万亩。

以监管监测为重点,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要加大对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测力度,加大对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加强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第10篇

省委、省政府在精心绘就的我省“十一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夯实基础、壮大基地、深化加工、开拓市场、提高服务五个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实现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市场由局部向国内、国际大市场拓展转变。不断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了开好局、起好步,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详细制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培育和壮大畜牧业区域经济,促进畜牧业协调发展。今年要在建设好雁门关生态畜牧业经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晋西北及太行山种草养畜区、中南部优势畜牧业生产区三个大区。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要新增草地面积100万亩、肉类产品达到28万吨、奶类产量达到4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700元。在吕梁山及太行山地区要大力开展种草养畜建设工程,完成保护天然草地1800万亩,建设饲草基地200万亩及相配套的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吕梁山区绒山羊存栏达到85万只,羊绒产量达到328吨;太行山区羊出栏达到90万只,羊肉产量达到1.32万吨。在中南部优势畜牧业生产区要以猪、鸡、肉牛为重点,发展城郊型和外向型畜牧业,生猪出栏达到570万头、禽蛋产量45.5万吨、肉牛出栏51万头、牛肉产量7.5万吨。发展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一批成本低、效益好的标准化养殖园区和养殖小区。力争全省新建各类养殖小区500个,其中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150个;改建完善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其中在雁门关生态畜牧区改造建设50个。开展无公害标准化认证工作,全省计划新发展30家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要统筹解决好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公益性基础设施、畜牧兽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有关问题。要促进家禽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

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全省将全面完成117个县的县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50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任务,抓好全省17245个村的3万名村级防检员配备工作,开展“动物监督执法年”活动。

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良种化进程。扩建改造19个省市级重点种畜禽场,完善种畜禽场的生产和水利设施,引进国外良种。充实完善20个县级畜禽改良站,160个乡镇改良站。要研究制定我省地方良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完成晋南牛保种200A级胚胎的任务,扩建马身猪资源保种场,培育山西优种雁门关肉用绵羊品种。认真贯彻执行新颁布的《畜牧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

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推进草地建设。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畜配套化。在全省11个市建设11个草畜平衡试点县,分区域、分类型进行奶牛、肉牛、绒山羊草畜配套示范。全省新增草地面积182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23万亩,改良草地59万亩。

以监管监测为重点,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要加大对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测力度,加大对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加强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第11篇

一、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形势

20*年畜牧业再创新高,全县实现牧业产值10.39亿元(90年不变价),较往年同期增长21%;加工产值达到12.4亿元;肉类总产量9.32万吨,较往年同期增长16%;禽蛋产量3.48万吨,较往年同期增长17%;生猪出栏36.87万头,较往年同期增长19.6%,家禽出栏4400万只,较往年同期增长27%;山绵羊出栏3.14万只;出口肉品达到10500吨,创汇1532万美元,上缴财政达到785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数的15%,牧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70元,达到了人均牧业产值4*5元,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均匀水平高3倍和4倍。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到4000多个,拥有年出栏30万只肉鸡场154个,拥有千头以上规模猪场42个,2000只规模蛋鸡饲养场96个,肉牛养殖基地1个,存栏达到735头,养羊小区21个,存栏达到3100多头,奶牛生产基地1个,存栏达到650头,时宰3000只肉鸡生产线1条,时宰1万只肉鸡屠宰生产线2条,班宰1千头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此外,全县年出栏5000万只肉鸡饲养量、存栏50万套肉种鸡场、350万枚蛋位孵化厂、时宰1.2万只肉鸡加工厂、年产30万吨饲料厂、县级畜产品检测中心等方面在全省也是名列前矛。全县畜牧业已形成了一个从畜禽—饲料—饲养—屠宰(加工)—深加工—冷贮—运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出口创汇、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畜牧业存在的题目

综合以上所述不丢脸出,目前我县畜牧业商品生产正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畜牧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城乡人民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加进WTO后,畜牧业经济的全球化格式已经形成,在畜产品质量标准上,如不与国际接轨,势必被淘汰。面对上述挑战,分析淇县畜牧业,目前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突出题目:一是养殖业的整体规模和个体规模都有待进一步扩大。固然我县人均养殖量在国内领先,但是养殖总量还不大,参与国际竞争还显得身单力薄,同时,还有三分之一规模小的养殖户,它们的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急待扩大规模。二是畜禽品种结构还不尽公道。我国人均禽蛋产量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国内消费市场已接近饱和,同时,我国奶类产量仅有世界均匀水平的十五分之一。特别是我县奶类生产方面还是一个瘸腿。三是畜产品的质量还有待进步。养殖业原料中的农残,畜产品中的病残、药残均还未从源头得到彻底解决,急需统筹规划,建立绿色畜产品基地。四是畜牧产业化程度还有待进步,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的比为3:1,淇县虽比全国的1:3高,但也仅为1:1,畜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滞后。五是为畜牧业提供原料的种植结构不尽公道,耕地的生产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鉴于上述情况,为进一步振兴淇县的畜牧经济,使淇县畜牧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三、怎样调整产业结构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改革和科技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进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养殖,突出发展奶牛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产业化、现代化、品牌化之路,把淇县建玉成国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

具体就是“一突出”“二发展”“三稳定”“四带动”

“一突出”就是突出奶牛业。奶牛业做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远景和丰厚的利润空间,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将以良种繁育为基础,以“公司+农户”为合作模式,大力推动奶牛业发展,重点是做好淇县绿佳公司与加拿大IND公司的合资项目,引进世界先进奶牛性控胚胎移植技术,快速繁育高产奶牛,20*年繁育高产良种奶牛达到3000头,同时,带动农户在3年内,良种奶牛达到3万头,使全县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以上,并进一步筹建奶牛加工厂,力争跻身全省前五强。

“二发展”就是大力发展养羊业和乳品加产业。以江源、田野公司为龙头,积极推进全县养羊业,继续实施“公司+小区”的合作模式,推广商品羊的饲养技术,加大波尔山羊的繁殖速度,力争三年内波尔山羊存栏达到1万只。以三博公司为龙头,引进乳品加工新技术,提升奶业加工品质,建起农户与市场的桥梁。

第12篇

2014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特色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路子,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我市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努力确保主要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全市肉蛋奶产量达到120万吨,增长1%;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发展

(一)加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年内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0处,其中有1处达到全国一流标准,充分实现园区的科技示范功能、产业聚集带动功能、良种繁育推广功能、高端品牌发展功能、产业经济助推功能,引领全市现代畜牧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强对畜牧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的指导,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环境生态化”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示范场100处,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场5处。加快推进养殖小区建设,集中力量新建、改建“退户进区”养殖小区10处,推行专业合作社或托管等管理模式,推进农村散养户进入小区集中养殖,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三)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农牧结合型、资源循环型养殖模式,推广应用生物净化、沼气处理、有机肥加工技术,加快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创建1处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型养殖场。扩大秸秆青贮养畜,新建标准化青贮池10万立方米,改扩建标准化青贮池9万立方米,提高农作物饲料化利用水平。

(四)推动高端特色品牌畜牧业发展。启动2处万头现代化牧场、20处架子牛育肥场建设,培育200个基础母牛养殖大户,推进高端肉牛产业发展。抓好里岔黑猪、平度肉牛、胶南肉兔、禧福黑猪等优质畜种特色养殖,构建特色畜禽发展优势产业带。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完成10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认定,力争完成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争创市级以上畜产品名牌10个,提升我市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优势竞争力。

(五)加强对产业化重点项目的指导服务。指导__集团分公司抓好高端肉牛产业链项目建设,继续指导抓好康大集团新增出栏150万只肉兔和正大集团300万只蛋鸡、华山50万头生猪、南林年出栏5000万只肉鸡等产业链项目跨年度建设。指导100家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化建设,创建10家示范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畜牧业发展担保公司的经验,鼓励专业担保公司为畜禽养殖场户提供融资服务。

二、提高畜牧兽医信息化、科技化水平

(一)建设畜牧兽医信息管理系统。立足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完成动物及其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动物疫情及畜产品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执业(乡村)兽医管理系统、兽药管理系统等5个应用软件的开发,完成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二)加强畜牧良种科技推广和实用技术服务。加强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指导抓好正大祖代种猪场、雪龙黑牛良种引进、康大肉兔配套系选育等项目建设,落实生猪、奶牛良种补贴和政策性保险以及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扩大良种覆盖面。组织百名科技人员联系千个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服务,开展小型养殖场户养殖人员、基层科技和监管人员、兽药和饲料从业人员、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活畜禽收购贩运经纪人“五个培训”,培训1.5万人次。

三、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全面落实强制免疫措施。推行程序化免疫,组织做好春季、夏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消毒灭原工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动物免疫率均达100%,免疫证持证率、畜禽标识打挂率达100%;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2种重要动物疫病病原学检测,检测病原样品1.3万份、血清学监测1.7万份,及时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

(二)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制定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防控计划。强化防疫物资储备和管理,组织开展一次全市应急演练。健全市、区市、镇、村四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诊断测报体系,加强病死动物和有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检疫,严格落实程序化免疫、强制免疫和动物调运落地检疫等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病原学检测和预警。做好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认证准备工作。

(三)完成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建设,确保2014年底前交付使用。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成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中心、动物疫病诊断与检测中心、兽药质量检测中心、饲料质量检测中心、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中心“六大中心”于一体、全国一流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提升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卫生执法水平和能力。

四、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一)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监管 档案,实现监管工作全覆盖。狠抓“十项制度”落实,突出小型养殖场、散养户和活畜禽收购贩运经纪人等重点,进一步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监管,规范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强基层动物卫生和产品质量监督站装备设施和能力建设,打牢基层监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