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时间:2023-09-27 09:3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代表了当地农村的形象,而且也反映了农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目前,在农村公路“全覆盖”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推动下,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里程增加,技术等级提高,路面状况改善,农村公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农村公路的使用极不规范,以及县际和农村公路的养护项目分散,涉及面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都比较薄弱,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养护管理部门的设置还不完善,乡镇又没有养护机构,致使乡镇道路养护管理脱节,以致大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建立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积极筹集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领导,对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的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农村公路养护现状,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1)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及高效率的机械养护设施。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技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 变。对公路小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完善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加强路肩的养护。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沿线无排水设施,路肩被水冲毁,有的路段边沟及防护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进入路面,甚至是路基工作区,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

4)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加强管理。农村公路线形较差,路基防护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施差,标志标线不齐备,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状态及寿命。因此,应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同时,要杜绝“三无车辆”,加强宣传,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力量。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在大中专院校招聘一部分本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员素质,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农村公路养护实现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

6)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 养护 管理前言

近年来,农村公路发展逐渐成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宽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农村公路的不断增加也给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在农村公路使用寿命期限内,随着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在其自身使用功能不断下降的同时各种病害也会日益严重,养护任务异常艰巨。如何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理和即使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1.农村公路养护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1.1概念

所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指按照公路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及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灾害性损害的预防和修复,以及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中修等作业及管理活动的专项工作。

1.2基本要求

农村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必须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的养护维修,使得路基、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与现有国省干线公路存在显著差异,一是设计上按小时交通量控制,标准较低,且其实际交通量的车辆组成因各地经济特点而异,很难按现行规范执行;二是农村公路是由国家财政投资、交通部门补贴、地方政府补助及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建设资金非常有限,大都等级较低;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没有形成,养护经费不确定,导致养护措施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农村公路投入使用后,承受车辆荷载、自然因素的侵蚀,必然造成使用功能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及时发现农村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农村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因此,为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使用效能,必须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3.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要性认识不够。农村公路建成后,部分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认为行路难问题解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需浪费人力财力去养护。这种思想也就淡化了爱路护路的意识。事实上,一些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失去管养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

3.2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县乡公路养护是长期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除了上级安排的养护资金,地方财政比较薄弱,真正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非常有限,且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也非常少,导致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宽经费不足,县乡公路的养护远落后于它自身建设的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3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还有前几年建设的县乡公路,由于上级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附属设施差,使用寿命短,基础比较薄弱,增加了养护压力。

4.农村公路工程日常养护原则

4.1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农村公路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期即春融、雨季之前,若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性养护,到了病害高发期往往很难实现及时维修,并且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测,从而实现经济节约和确保养护及时的目标。

4.2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检测

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一是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数据,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了解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4.3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路面的完好是保证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农村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尤其是超限、超载车辆的严重破坏,农村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甚至产生安全危害,因此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4.4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公路养护部门要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随叫随到、随时抢修,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4.5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无责任性事故

由于养护作业多是在通行状态下实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养护人员需着装上路作业;路上施工时摆放交通安全标牌及设施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5.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与大家一起探讨。

5.1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县乡公路建设项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县乡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5.1.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5.1.2 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5.2拓宽渠道筹集养护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后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埂分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在乡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5.3完善机制,措施到位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5.4组建队伍,确保畅通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为了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养护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来逐步提高县乡公路的抗灾能力。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成果的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延伸,是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县乡带来的新变化。

参考文献

[1] 杨振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

[2] 陈金海《中国公路》,中国公路杂志社2005\8, P25-37

[3] 刘 杰《公路交通科技》,中国交通杂志社2003\8, P7-18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公路 养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公路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肥西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县交通运输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民出行难为己任,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先后加大投资,实施县道改造工程、乡道改建、村村通工程、村道改建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部分危桥改造工程,实现了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全县公路网络逐渐趋于完善的同时,由于受资金限制,管养意识的淡薄,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公路有些路段的管养工作处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水毁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导致了只建不管,重建轻养,公路损坏严重,逐步形成了新的“行路难”局面。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确保其完好畅通和持续发展,农村公路的日常管养,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

二、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

省、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虽然对县道、乡、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农村公路管养面广线长、涉及层次多、管理难度大、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而且安全管理责任也十分重大,因此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了一个谁都不想管的“烫手山芋”,能拖则拖,能不管则不管。从目前管养推进、运行状况看,县道养护管理工作责任比较明确,县级交通局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无旁贷,乡、村道养护责任归属乡镇,但因省补资金经费专款专用,“活动经费少”,地方配套资金又没有,乡镇养护管理“缺位”现象普遍存在,甚至部分乡镇政府认为养管工作就是交通部门的事,没有把乡、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正常的政府日常管理范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交通部门推动,工作进展慢。

2、农村公路“先天不足”,遗留问题多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低,有的路段直接在原有路线上加铺结构层,路窄、坡度大、弯急、视距不良、临坡临河现象十分普遍,安全隐患大,抗灾能力弱,水毁修复资金量大;安全标志等配套设施不全,安全设施维护能力薄弱。农村公路排水沟、路肩设施处理简单,路肩宽度不够,有的根本没有路肩,使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桥梁公路防护设施没到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沿线村民公路晒粮、垃圾倾倒现象严重,公路通行环境卫生差,整治难度大,路产路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3、公路违章现象严重,路政执法力度薄弱

目前,村道管理主要采用以乡村为主,公路路政管理部门配合的做法,这种管理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要实现路政全方位管理,仅靠路政部门是力不从心的。一是路政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乡镇路政协管网络不健全,路政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面对线长、面广的乡村公路管理难度大。二是建筑红线控制难度大,少数乡镇干部对红线控制区建设把关不严,沿线个别群众未经审批随意违章建设,随意损坏公路设施。三是农村公路大多穿越乡镇、村,由于农民生活习惯造成路肩、路面堆积物,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违章堆积、 违章建筑等侵害路产路权现象严重,已经极大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畅通和可持续性发展。四是公路路肩种植物现象较多.违章占地现象普遍。五是近年来超限超载车辆的增多,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难以保障。六是乡镇管护站维护路产路权的意识不强.管理业务有待提高。

4、农村公路管护技术水平低,养护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乡镇政府来讲,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新生事物,乡镇公路管理监管员缺乏公路建、养、管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加上乡农村公路养护工基本上都是文化低、年龄偏大、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的农民,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变动频繁,且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提高难度大等原因,养护工只能进行一些路面保洁等基本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预防性养护,直接影响了公路养管质量。

5、管养资金不足,成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瓶颈,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但由于部分乡镇财政困难,资金筹措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政府重视程度因人而异,县乡自筹在部分乡镇有名无实,而省补资金仅仅够能满足日常保洁,无法维持正常养护,更谈不上大中修养护。同时由于养护体制实施前,县、乡、村道失养情况普遍严重,加之超限运输车辆绕逃农村公路问题严重,农村公路养护成本大为增加,更加突显了养护资金不足。

三、做好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从身边农村公路现状看,要解决农村公路养管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公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建立健全责任明晰、监督有力、运转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1、管养意识要加强。

农村公路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能存在只建不养或重建轻养的理念,要灌输“建、养、管”并重的思想。依据《公路法》的规定,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明确主体,落实职责,分级负责,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2、规范考核,加强监督.完善管理

公路养管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是交通部门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举措,在规范考核、加强监督工作上应加大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农村公路的养管工作,要将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规范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履行好监督考核职能;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管经费使用、收支情况进行监督,规范经费管理;乡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公路沿线村级组织的作用,履行好农村公路养管主体的职责。

3、探索创新管养模式,结合实际走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养护

近年来,统筹统养的半专业化养护模式和以养护工养管为主,村两委助养协管等模式。但随着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现行模式已无法满足养管工作的要求,不利于养管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推动,因此,必须在探索创新管养模式上,不拘泥于形式,以养好路为目标,选择农村公路养护走道班、公司化路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大中修工程可通过招标、委托给专业养护企业进行,日常养护可以由镇或村组织采用日常性、集中性、季节性养护相结合进行,也可以试用市场运作模式。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情况,拨付养护资金。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加大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真正做到:责任在乡镇,受益在群众,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只有这样,农村公路养管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养护工队伍才能稳定,养护水平才能显现,农村公路才能始终确保良好的路况.

(二) 理顺关系 ,明确责任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 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于二00六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农村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 ” 的思想观念。随着“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2、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积极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三)强化管理,建立一支县乡村联动的路政管理网络

I、实行属地管理,采用县、乡、村联动的三级管理模式

应将路政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延伸至农村公路,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乡、村三级职能,建立一支由路政管理员、路政协管员、路政信息员组成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网络。实现行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村两委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将路面洁障、违章占道等日常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和沿线村级组织,把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对村两委综合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形成农村公路的管理合力,弥补村道路政管理的空白。

2、多方联动,提升公路管理质量

农村公路的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要通过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利用公安、工商、土管、规划等派出机构,由乡镇政府牵头,协调联动,实行综合治理,努力解决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的占路为市、集市占道,乱搭乱建等问题,保持路容路貌,维护路产路权。

3、严罚,加大治超力度

超限超载运输对农村公路的损失同公路水毁一样严重,公路管理部门和交警部门要严把关口,严罚超限超载车辆。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关心治超工作,要给管理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治超环境,确保公路完好和使用年限。

(四)建立稳定、长效、保障有力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筹措机制

第4篇

一、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组织

根据《公路法》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规定,本着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由各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各乡镇成立乡村公路管理所,由主管乡镇长任所长,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2名,负责辖区内乡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每个行政村明确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该行政村道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工资由县区财政列支。在管理人员配备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管理组织到位,管理人员到位,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与管理

根据冀政办〔2006〕16号文件精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市、县级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进行统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农村公路得以正常养护。

县级公路养护资金执行省厅下达的养护资金计划,主要用于县级公路的养护、养护工程和养护管理;乡级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补助部分和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配套组成,主要用于乡级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村级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补助部分和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配套组成,主要用于村级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

乡级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人员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按《承德市乡级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承财综〔2003〕37号)规定的县区财政每年从农村税费转移支付中按每公里1000元的补助标准予以列支,用于乡道的日常养护。村级公路日常养护由所在乡镇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采取“一路一议、一村一议、一事一议”的方法筹资,进行养护。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组织要加大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力度,组织村民委员会制定《村民护路公约》,树立村民爱路护路意识。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县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帐户,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款专用,养护节余资金须结转下年度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

三、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根据《承德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检查考核评比办法》及有关要求,做好乡村公路日常养护和管理的督导、检查、考核验收工作。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也要加大对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力度,设专人对辖区内乡、村级公路的桥梁、涵洞和地质不良路段进行经常检查,特别是汛期要经常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桥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显损坏或不良地质路段存有安全隐患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要采取限制交通或断交绕行等措施,同时向县级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报告。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采取乡镇每月检查、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季度检查、市局半年检查、年终联查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编报

年初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要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对乡、村级公路进行摸底排查,合理编报乡、村级公路的大中小修和日常养护计划,适当安排桥涵、排水设施配套项目,经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现场核实后审批报市局备案;县级公路养护计划由县区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后报送市交通局审批,每月25日前报送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质量及进度情况。

五、做好乡、村道路的绿化工作。

各县区、乡镇政府应本着“谁栽、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宜林路段县乡道路进行绿化;由各行政村本着“自养、自得”的原则进行村级道路绿化。建议林业部门尽可能的将有关资金安排在农村公路绿化上,为农村公路绿化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逐步使农村公路达到“畅、洁、绿、美”的效果。

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1、日常养护:乡、村公路日常养护不设置专门的养护道班,也不设置专职养护作业人员。乡级公路由乡镇公路管理所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养护标段,采取招投标形式择优社会养护公司进行养护,也可通过招标形式择优养护专业户进行养护;村级公路日常养护由乡镇公路所组织各村民委员会采取划分养护责任段、分路到户到人等多种形式进行养护。乡镇公路管理所负责日常检查工作,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依照养护合同和养护完成工作量计量支付养护资金。

2、大、中、小修工程:乡、村级公路的大中小工程,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协同乡镇公路管理所采取招标形式,公平竞争,择优施工队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大、中、小修工程竞争。农村公路大、中、小修工程将逐步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养护工程技术管理和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按批准的计划,依照养护工程合同和工程进度计量支付养护工程资金。

3、对那些未改造且路况较差、交通量较小的路段,经过充分论证后可采取季节性养护形式,但也要采取招标形式确定养护责任主体,签订合同,明确标准和要求,定期检查和验收。

七、加强行业管理,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针对乡村公路养护点多、线长、面广,从事养护工作人员构成复杂、工作经历短等特点,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重点培训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养护作业施工操作规程等。尽快建立起一支责任明确、素质优良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公路的迅速增加,农村公路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1)我国农村公路留有质量隐患,单靠养护管理并不能使农村公路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建设质量过关的农村公路是农村公路养护的前提。

(2)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规范。

(3)养护责任不明确,没有真正落实。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4)养护资金匮乏是农村公路养护的一大难题。

(5)养护技术低、质量不高,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中专业养护人员配备少。

(6)养护体制缺乏活力,农民爱路、护路积极性不高,有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对养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公路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公路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是公路建设发展的继续”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

2.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权责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责任主体为地方人民政府,应提倡走群众养护与专业养护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县级公路主管部门直接负责辖区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而村公路、乡(镇)公路,应属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县(市、区)交通局设县乡公路管理站,负责农村公路养护规划、检查验收、保护路产路权,并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乡(镇)政府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和地理行政区位规模、布局,由乡(镇)按照行政建制组织群众养护公路,政府负责监管和指导辖区内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3.严格要求养护质量,保证公路畅通

“三分建、七分养”是在长期公路工作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对于农村公路来讲,养护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十一五”我国农村公路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养护好。在农村公路养护管养工作中应做到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养好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为目的,达到路面平整无病害,路肩整洁无堆积,边坡稳定无塌陷,边沟畅通无积水,桥涵完好无堵塞,标志齐全无短缺,绿化到位无空白,逐步实现公路等级化、标准化和美观化。

4.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三、目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模式

1.统一管理模式

统一管理模式由县、乡两级管理机构负责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管理层次减少有利于乡镇政府统筹安排养护资金,节约公路养护费用,有利于乡镇政府统一人员,落实乡村道路的养护工作计划。农村公路采用统一管理模式,县道由县公路部门管理,其下的养护工作站负责具体养护工作;乡道和村道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养护管理。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乡镇政府统筹安排养护资金,落实养护工作计划;有利于乡镇政府统一组织养护人员,提高养护效率,降低公路养护成本;有利于区县交通管理部门统一指导、监督和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政府重视乡道养护,而村道少养护或无养护;村道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少,乡镇政府筹资工作难度较大;乡镇政府组织协调沿线村民养护公路困难大;随着村道里程线路的不断增加,乡镇政府养护管理难度增大;随着乡村路面逐渐硬化,乡镇政府没有技术能力养护。

2.分级管养模式

该种模式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建立市(区)、乡、村四级管养体制,明确政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的资金管道,确保养护资金及时到位。除此之外,设立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专户,由交通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监管。同时,审计部门定期对养护资金进行核查,通过完善制度减少资金挪用、挤占及截流等问题。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落实乡村公路养护工作计划;有利于村委会组织发动村民群众养护管理村道;有利于村委会多渠道筹集村道资金;减轻了乡镇政府的养护管理工作强度和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行政村养护标准不同,村道养护质量参差不齐;乡村公路路面逐渐硬化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没有技术能力养护。

3.接养代管模式

接养代管模式针对性较强,由县养路段管理县道和铺装路面的乡道;镇政府组织实施养护管理未铺装路面的乡道和未通客车的村道;由县养路段代管通客车的村道,并委托沿线村民承包养护。此种模式下,铺装路面的乡道和通客车的村道均采用专业养护管理,不仅保证了养护质量,而且提高了养护效率。

4.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联合管理养护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均有利弊,针对各种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农村公路养护实际情况,提出了联合管理养护模式。该模式指导思想为:由于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应该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农村群众养路和爱路的积极性,减轻上级管理养护部门的养护和资金压力,真正使农村公路得到及时有效地养护。

联合管理养护模式:即区县交通部门统一管理、多乡镇联合养护、多村联合养护。其流程为:(1)由多村联合养护部门在各村组织专职和义务护路工作队,专职养护队负责所在村属农村公路进行日常的清扫和雨季排水等任务,义务养护队负责季节性公路养护,保证公路能够正常通车;专职护路队还将监察农村公路上的超载问题,定期向所属的多村联合养护部门上报公路段存在的养护问题,超出其养护能力的应请求上级养护部门进行及时养护。(2)多乡镇联合养护部门主要负责对区域乡、村道大型养护工作,并对村级养护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能够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所有大修任务。这样既避免了单乡镇养护任务少,经费少,养护队伍难以维持的问题;使其有较多的经费进行配备专业的养护机械设备和组建专业的养护队伍。(3)县级管理部门对下属养护部门主要负责养护资金的筹集工作并对资金进行监管、公路养护成果的验收和日常工作的指导。这样不仅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公路管养问题,而且多乡镇、多村联合的模式扩大了养护资金的来源,减轻区县交通部门的管养压力,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

四、结语

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像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抓实,坚持建养并重,加大养护投资,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友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探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38

【2】刘耀辉,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研究,交通标准化,2009,(02):86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公路; 体制改革;养护市场化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rural highway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we must with the tide of market economy i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and the 2011 rural highway management maintenance activities and shandong province in rural highway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otice spirit, is the rural highwa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market reform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ader reference.

Keywords: rural highway; System reform; Maintenance market

中图分类号: U418,F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3(03)9024

1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据笔者所知,现阶段山东省境内农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还都有公路管理机构地道站或县乡公路管理处负责,一般都存在着管理与养护合一的情况,既负责农村公路的管理监督,又从事县道、乡道、村道的具体养护作业,事企不分,管理与养护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缺乏竞争性。

2改革管理与养护体制的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建即有养、养即到位”,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本着“层级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分清事权,实行分级管理,理顺层次关系。针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特点,加强作业的过程控制管理,细化养护工作目标和措施,建立责任明确、目标清晰的养护制度,同时进行一步完善养护作业模式,因地制宜地实行市场化养护。

3建立管理与养护运行机制的措施

为积极培育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切实提升农村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管理与养护分离

实现“管理与养护分离”即各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将所属的从事养护路作业的单位分离出去,使之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养护企业。通过“管理与养护分离”的改革可使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作业部门职责得以明确,效率更加突出。

各级政府分别制订《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职责和扶持政策措施。规定农村公路的管理部门和养护单位的责任,要求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相

分离,以合约形式确定各自的责、权、利。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可专门成立或委托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如农村公路管理处和地道站,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按照事企分开、管理与养护分离、精简高效原则,原隶属县级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养护中心和养护道班改制为养护企业负责养护工作。

3.2引入竞争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按照“建养并重,以养为主”的原则,改革养护管理体制。要打破自支自养的封闭的内部运行体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机制。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进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建立健全各类养护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目标合同管理制度, 养护监理制度。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小修、大中修及改善工程可采取招投标与合同化管理的方式,择优选定有资质的养护作业 施工企业,在保证养护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养护成本。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别困难并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乡村公路,可以通过聘用、委托、承包、劳务分包等方式由个人( 农户) 分段采用合同化管理方式进行养护作业。

农村公路养护企业通过招投标参与市场的竞争,有助于自身条件的完善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同时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合同化管理和公开招投标的实施,进―步培育养护市场主体。使农村公路原管理单位与养护单位的行政事业隶属关系转变为经济合同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为养护市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完善市场准人制度

养护单位成为真正意义的企业是农村公路养护实现市场化的前提,养护企业成为健康的企业是养护市场有序运行的保证。养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养护市场的健康和有序。2003年交通部颁布的《 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人暂行规定》 初步规范了养护市场主体即养护企业进入养护市场的资格,明确养护企业进入市场的条件,建立健全公路养护资质登记制度,积极稳妥地培育和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实现养护施工企业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规范运作,有序竞争,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专业化和机械化。

3.4推行养护工程计量支付

打破传统的养护包干的做法,参照公路工程清单计量模式推行养护工程计量支付。养护包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往往造成养护工作“ 千多干少一个样,只要考核能过关”的大锅饭现象, 养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工作误区,无法提高工作积极性,难于做到养好公路、时刻保畅通的基本要求。养护工程计量支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以路况情况、工程数量为依据,以工程项目的人工、机械和材料所需量来确定工程项目单价,计算养护工程造价。这样就能保证养护费得到合理使用,确保公路路况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将按包干计划下达养护经费的方式,逐步转变为按合同计量支付方式,保证专款专用,提高养护作业资金使用效率。

4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只要管理与养护运营机制的改革措施和各地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到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一定能培育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从而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逐步建立起管理与养护分开、事企分离、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的管理养护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沈鸿雁.公路工程标准文件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004

[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 2011

第7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明确市、县、乡(镇)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以县(区)人民政府为主的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明确管理责任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行业管理。市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县(区)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区)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监督考核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本辖区内乡(镇)人民政府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县(区)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的日常管理和养护,组织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实施,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与协助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做好辖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具体承担辖区内乡道的日常养护。

村民委员会具体承担辖区内村道的日常养护。

县(区)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目标管理,确保农村公路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完成养护任务,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没有完成管理养护任务、出现失养、并造成严重损坏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加强投入,建立稳定养护资金来源

市人民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列支年度总预算1%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必要的财政支出,每年要在年度预算中列支一定比例的养护资金,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财政资金要逐步增加。

要积极拓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捐)资或“一事一议”政策,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鼓励和支持义务养护农村公路。

四、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见成效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证农村公路基础建设正常运转的基础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要认真抓好抓出成效。

各级交通公路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考核、检查和监督,确保养护工程质量。采取日常管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办法,抓好养护工作。采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促进养护工作。交通公路部门可根据辖区内实际,制订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或方案。

县(区)、乡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路政工作的管理,取缔马路市场,拆除违章建筑,清理乱堆乱放,确保公路畅通。适时做好农村公路勘界工作,确保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害。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收取应本着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态度,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村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也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改变农村公路的落后面貌,先后实施了贫困县出口路、通县油路及我们安徽省正在实施的县乡公路改造工程等。大量的农村公路建成后,如何巩固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建成后,养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公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但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农村公路建设的标准等级比较低,并且存在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养护经费不足等问题。农村公路和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在养护与管理工作上,管理的职能与责任分配不够明确、权责不够明晰、管理机制不科学,影响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在养护的经费方面,主要是采用拨款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经营管理要求。

2、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存在严重短缺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乏。由于养护资金的缺乏致使无法正常做好已有路段的养护,出现了老路段养护不到位、新路段无法正常建设的问题。其次,农村公路存在水毁路段经费无法落实的现状。特别是大洪水对部分农村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洪水破坏的路段,我们只能以破坏程度的轻重给予维修,由于维修资金的严重缺乏,对于严重损坏的路段进行大修,对于损坏不十分严重的路段只能简单维修或者不修。

3、农村公路养护的机械设备陈旧、缺乏配套设备

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比较少,由于养护费用比较紧张,农村公路养护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养护的机械设备比较陈旧,养护设施比较落后,而且养护技术水平也比较低,难以保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正常运行,导致养护的效果较差,影响了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健全理顺维养护体制

要树立“建设是发展、管护也是发展”的思想,坚持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养护优先”的原则,要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的现状进行必要的改革。要建立“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农村公路管养新机制,明确县、乡、村三级养护责任、特别要明确乡、村两级的主体责任。

在乡道、村道的养护中,养护材料费、公路大修、改建经费应由乡村多渠道统筹;对于日常养护的费用,在资金筹措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由乡镇或村委会(公开聘用公路沿线的村民(对困难村民采取分户低保扶持的办法)进行分段承包日常养护(三公里为段);如果公路出现大的病害和严重水毁时则由乡村组织群众突击,从根本上扭转乡村公路有路不养、有路不通的被动局面,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让它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加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县目前正在逐步创建农村公路养护示范乡镇,对在农村公路特别是村道养护中好的乡镇,成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

2、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在养护与管理工作上,管理的职能与责任分配不够明确、权责不够明晰、管理机制不科学,影响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在养护的经费方面,主要是采用拨款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经营管理要求。

3、发展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和发展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可以确保农村公路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下正常使用。所以要时刻探索发展新的公路管理养护技术。首先可以通过高精度雷达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的自动化;通过高科技检测技术来促进工程指令监测以及公路养护管理的智能化;监测手段向无损检测技术方面发展,进而实现公路质量检测、病害等分析的快捷化。其次,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可以通过采用同步碎石封层或者石屑封层等工艺来提高养护的质量和水平。再次,善于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农村公路的养护机械化道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4、发展交通标志建设和发展养护管理技术

要建设基础性的交通标志、标线和防撞防护设置,进而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监控、测速和分流系统。在标志性设置的设置问题上,应该根据农村公路特点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交通标志,从而能够在农村公路的交通中起到引导安全意思的作用,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行人的盲目形势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适当设置主动发光型交通标志,来更好的达到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为了防止农村公路的标志设施被盗被损的情况发生,可以在产品生产或者安装期间统一编号并登记,或者增加防伪标志,这样也可以达到对标志管理查证和信息归类的目的。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来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5、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需的配套措施,加强养护管理队伍的建设

相关管理部门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技术政策,同时在技术规范和质量方面也能进行具体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的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同时也能更好的建设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规范化发展。在公路养护方面有专业的养护队伍是非常的必要,同时也能对养护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证。目前我们灵璧县已在全县建设四个标准化的养护中心,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养护人员。同时,在公路养护方面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养护的质量进行保证。在加强路政管理方面,农村公路管理网络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对农村公路的运行环境进行改善,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公路的使用时间进行延长。对相关的养护人员可以进行公路养护方面的培训,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水平,同时,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更好的保证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养护的知识得到更新。在公路养护方面设备的齐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是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同时在发生突况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解决。

结束语

农村公路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在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时期,应该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坚持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对农村公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以此提高农村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参考文献

[1]颜亚玲.市场经济条件化下公路养护管理对策谈[J].科技信息,2010,11(22):25-27.

第9篇

关键词 农村公路 管理 养护 对策

一、前言

农村公路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由于农村公路的使用极不规范以及项目分散涉及面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都比较薄弱,且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乡镇的养护机构正值建立初期。养护管理部门的设置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积极筹集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领导,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对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农村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搞好农村公路养护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脱贫致富的基本条件之一。

要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念。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质是巩固来之不易的大规模建设成果。提高路网整体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建设投资效益。没有农村公路建设的成绩越大,养护管理工作任务就越重,越需要得到加强。仅靠当地政府或沿线村社投资、投劳管护,其路况质量可想而知。

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特点

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与高等级公路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应根据农村公路特点进行,才能使管理养护工作更有效。概括而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有以下特点:

1.两大面广,区域间差异大

农村公路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农村公路。全国每年新改建农村公里30余万公里,目前部分地区村级公路不但“通村”,而且通“社”、通“队”,因此农村公路分布区域大,管养工作量大。

农村公路涵盖了县乡村三级,区域间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这就使农村公路的专业性管理养护难以实现。

2.公路等级低,简易养护比例大

农村公路一般等级较低,村级公路占了相当大比例。大量等外级公路往往承担很小的交通量,其养护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清理边沟、路面保f吉等,这些工作虽然简易,但是保持农村公路正常发挥使用性能的必需。

3.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养护队伍和设备

由于农村公路面广量大,专业性管理和养护难度极大。目前,部分地区乡级公路由农村公路养护站(所)承担养护任务,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半专业化。然而,对于绝大部分的村级公路,仍由农民自己承担养护工作,甚至还未健全完善的养护制度。另外,目前农村公路的专用养护设备十分缺乏,高等级养护设备难以直接应用于农村公路。

4.经费紧缺,区域间差异大

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经费相对紧缺,主要来源于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和农民集资、捐款等。而对于长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资金缺口更大,已经严重影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

农村公路的建养经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东部地区较富裕农村的地方公路建养经费相对充足,建设标准往往较高;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自愿匮乏,缺乏支柱产业的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经费都十分紧张,养护管理资金更是难以保障。

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对策

1.提高认识,将农村公路使用质量纳入考核指标

如前所述,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对于保障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保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目前主要以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里程作为相关建设管理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造成对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因此该将农村公路建设里程、使用性能、使用寿命等均纳入考虑范畴,以此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部门统筹安排建设、管理和养护资金,提高农村公路的综合效益。

2.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公益性特征,建立管理养护的长校机制

农村公里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其公益属性决定了不能采取收取通行费的方式筹措管理养护资金。因此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应坚持实行“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的原则。

应该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公益性特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合理协调农村公路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各方利益,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只有责、权、利的协调统一,才能真正保证建立起的养护管理机制长期的良好效果。

3.立足于农村公路特点,推荐分级管理和养护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不同区域的同级别道路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应依据不同级别道路的不同性能要求,开展分级管理和养护。对于县道,由于公路等级较高,承担的交通量大,对道路性能要求相应较高,因此应建立专业化管理养护队伍,保证管理养护的专业化。对于乡道和部分交通量大的村道,应努力创造半专业化的管理和养护。而对于交通量很小的村级公路,则应以“政府培训、农民承担,定期指导”的方式开展有效的管养。只有合理分配有限的养护管理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养护才能保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效益的最大化。

4.建立农村公路档案,开发实用的农村公里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公路分布区域广,基层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农村公路普遍缺乏完备的路况资料。然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已建道路经多年使用后性能衰减,养护维修工作量会逐年增加,占用资金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应建立农村公里档案,逐步完善路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率先开展农村公里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公路维修决策的科学性,能够合理的时机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提高道路使用性能,使农村公路有限的管理养护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6年起,我国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公路路网的布局、结构等得到了大幅优化,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东部地区村村通公路基本建成,随着公路建设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公路的养护管理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原有的农村养护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构建规范化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匮乏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问题一直萦绕,难以去除。虽然我国从2006年起已向公路养护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农村多数地处偏僻,通车里程较大,因此养护管理的资金需求量大,国家的拨款难以填补巨大的资金需求[1]。部分地区的有关领导,对于公路养护的重视程度仍不高,认为公路建设重于养护,致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困难,部分农村公路未能实现定期养护,还有少数农村公路处于长期无养护的状态。从此以往,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则会大大折扣,服务水平日益下降,为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2、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低下

当前,我国农村养护管理尚未形成体系,加之缺少专业的养护队伍进行施工,对于养护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养护操作的人员经常无力解决,尤其是养护设备机械化程度不高,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的有效性难以提升[2]。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时,对养护各方面掌握的数据都不够充分,检测仪器和方法与等级公路相比,要落后许多,且耗资巨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在科学技术方面,对于养护管理所用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农村公路养护方面的科技革新十分缓慢。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农村公路目前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县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属于交通局的工作范畴,通常由专业的养护队伍进行定期养护,而农村公路的待遇则相去甚远,乡村两级组织都没有专业的养护队伍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而且对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视度不高,未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来管理,县交通局也未将范围的范围延伸到农村公路,加之养护管理的费用时常存在缺口,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致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严重不到位,路面养护的有效性不高。

4、农村公路超载现象普遍

当前,交管部门对车辆超载问题的惩处力度日益加大,部分货运司机为了避免被交管部门惩处,交管部门无暇检查的农村公路成为这些司机的行车首选。这些货车的轴载通常超过标准要求的1000KN,车辆在农村公路上经过之后,为路面带来巨大损害,重车经常行驶的部分甚至会出现路基深陷、路面开裂等现象。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路径

1、保证养护管理资金的落实和管理

交通主管理部门应对所在地区的人工和材料费用进行适时掌握,以确保能够划拨充足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在资金拨付后,还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养护资金出现挪用、挤占等现象[3]。省级政府通过对农村公路养护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定,而后再统筹安排,将款项拨付给县级交通部门。县级交通部门以养护规划为蓝本,对农村公路进行定期养护,并接受财政、交通等部门的监督,在养护资金使用过后,应进行公示,将社会监督的职能充分发挥。

2、引入高效率养护设备

加快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的革新,是提高农村养护效率的有效手段。应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和先进经验加以借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革新那些老旧、低效、损耗大的机械设备,并将管理手段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村公路养护的施工队伍配备、高效的养护设备。此外,县级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农村养护设备机械程度加以重视,加大购置设备的资金投入,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监督考核体系

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应构建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利用各级政府的影响力,让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落到实处。责任主体是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定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能否有效开展。同时,政府进行监管对于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因此,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养护管理制度,对养护管理工作表面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适当奖励,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4、整治超载行为

针对农村公路的超载问题,乡村应组织成立整治超载问题的专项小队,以相关文件的精神为指导,以公路法律法规为依托,强化对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农村公路应效仿等级道路的模式,对路政巡查进行严格执行,以保护公路免受损害。交通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整治,将管理范围延伸至农村公路,对农村摊贩占道经营以及在公路边随意搭建的现象进行管理、制止,尤其对在公路上晾晒粮食的问题要加大力度管理。对农村公路超载现象的惩处力度要加强,按照管理规范,制订农村公路巡查机制,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对超载问题予以重击。在超载问题处理时,要排查原因,从根本上进行整治,与货物装载的供货商签订责任书,实施流动巡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改革得到了各级政府以及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具有里程多、覆盖面广的特点,发展前景良好。故我们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持认真、严谨的作风,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改革进程,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慧楠.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125-126.

第11篇

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环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验收合格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县道,是指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所辖行政区域内主要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和省道的县际间、连接国道和省道的重要公路。

乡道,是指不属于县道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通往所辖行政区域内乡(镇)的公路,乡(镇)际间、乡(镇)与外部连接的公路以及具有重要联网功能的乡(镇)通往行政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不属于乡道以上的乡(镇)通往行政村、行政村之间以及行政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县道、乡道、村道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命名和编号。

第二章养护与管理体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筹措、拨付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和正常使用。

第五条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实行以县级为主、乡(镇)村配合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行政区域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有关规定,并督促所属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贯彻执行;

(二)负责筹措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并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三)规定所属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并实行年度工作考核;

(四)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处置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农村公路畅通。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具体由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劳动保障、人事、公安、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建设、水利、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县道养护管理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直接负责;乡道、村道养护管理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第八条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养护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养护需要,设立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由一定比例的汽车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和其他省级财政安排的资金构成,其中从汽车养路费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汽车养路费总额的15%。

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为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并应当侧重用于农村公路比重较大的经济欠发达的海岛、山区县(市、区)。

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的提取和使用管理具体办法,由省交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拖拉机与摩托车养路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组成,实行预决算管理。拖拉机与摩托车养路费应当全部纳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县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应当用于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并优先保证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第十一条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积极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充用于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与管理,但不得摊派和强行收取。

第十二条村道养护如需村出资、投劳的,应当采用一事一议的方法依法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监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平调和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审计、财政和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款专用。

第四章养护管理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应当保持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沿线各类设施完好。对桥梁、隧道、急弯、陡坡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逐步设置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致使农村公路交通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县级人民政府及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分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应当按照国家、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鼓励有相应资质的公路养护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的投标。

山区、海岛等确因自然条件的原因,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无法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养护作业单位的,可以采用委托养护企业、个人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

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和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乡道、村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当与养护作业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养护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乡道、村道养护管理机构与养护作业单位、个人签订的养护合同,应当报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应当建立标准明确、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

第十八条县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特点,建立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养护作业单位和养护人员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时,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在作业区间或者施工路段两端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警示标志,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二)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应当穿着安全标志服;

(三)养护作业车辆、机械设备应当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四)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下作业的,现场应当设置醒目警示信号;

(五)养护作业完毕后,应当及时清除遗留物;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期间,应当保障车辆通行的基本条件和安全,不得因养护作业而随意封道,中断交通。确因养护作业需要封道,中断交通12小时以上的,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提前5日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一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的取砂、取石、取土、取水等事项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和植被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及时收集、清理养护废弃物。

第二十三条县道和乡道的绿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执行;村道绿化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因地制宜,自主实施。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绿化树木;确需更新砍伐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料档案库;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有关资料档案的统计上报工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发生在农村公路上违反路政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职责的;

(二)因监督管理不力,造成农村公路较大损坏或者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

(三)养护作业单位的选择未依法进行招投标的;

(四)截留、挤占、平调、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

(五)强令村出资、投劳,增加农民负担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农村公路、公路用地以及公路附属设施造成损坏或者造成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农村公路的大修和中修工程。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指农村公路的小修、保洁、绿化管护、附属设施维护等。

第二十九条农村公路中的收费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按照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行政村所辖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可以逐步纳入村道进行养护与管理,具体办法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建在农村的不属于农村公路的单位专用道(含公共工程专用道)的养护与管理,由其管理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的确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xx年8月1日起施行。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1 在高路堤、桥头引道、陡坡、急弯、临水库、沿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示、警告标志和护柱、石砌护墩、石垛等安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钢质护栏;桥头引道、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漫水桥、过水路面上应设置标杆。

2 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线形诱导标志、警告、减速等标志;在平面交叉路口,应设置道口标志等必需标志。

3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装置。

4 受限路段应在起终点处设置减速、限载、限高等警告标志。

在急弯、陡坡、大型构造物、学校等特殊路段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及必要的指示标志。

有条件的 农村公路可设置里程碑、漆划标线。

第12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 has achieved a historic breakthrough, but there still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especially in the pattern ofmaintenance. To research and summarize the concepts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n rural road, and formulate a set of “three-step” strategy, which helps to promote excellent management experience, impro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evel, initiate maintenance patter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aintenance.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三步走;管理经验

Key words: rural road;maintenance pattern;“three-step”strategy;managerial experiences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96-03

0引言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现象较为严重,即便如此,养护过程中矛盾问题还没完全暴露,这是由于我国农村公路兴建时间较短,然而随着农村公路总里程的剧增,养护工作量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艰巨。

农村公路的养护整体状况是养护管理工作混乱,很难适应我国农村公路的发展要求。养护质量不到位,使农村公路陷入建设―损坏―再建设的恶性循环境地;投入产出效能低下,不仅影响车辆通行,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严重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把养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中长期存在着重建轻养的局面,各县市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较高,而对建成后公路的养护管理重视不够,甚至处于无人养护或养护不善状态,使农村公路状况达不到其使用要求。一是由于养护机构不健全,部分乡镇没有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构;二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不少用于公路养护的费用被公路建设挤占;三是费改税前乡统筹中提留用于农村公路的比例少,落实非常艰难;四是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养护器具和设备,养护管理和科学化水平不高[1]。具体来说,农村公路的县道、乡道、村道分别存在以下问题:①县道养护现状。农村公路中只有县道才能正常养护,而养护经费和管理费用极少。县公路路面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健全,防护工程少,抗灾能力差,给养护带来极大困难。②乡道养护现状。部分经济能力强的乡镇对乡道自行养护,这部分的乡道量非常少。乡镇财政资金非常有限,对乡道养护往往重视不够,无法正常养护和路政管理。③村道养护现状。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村道没有被列入交通主管部门的养护范畴,村道只能靠村民自行养护,村道的养护实际上处在失养的境地,更谈不上路政管理。

2农村公路养护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实行地方管理体制,即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事权以地方为主。县乡路的管理模式分为地市级交通局和县级交通局两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纯行政的管理模式。其管理和养护费用一般从拖拉机、摩托车等小型机动车的养路费中按比例提取。村道是为服务农业经济、服务农村小城镇化建设、方便农民出行而修建的公路,其管理模式是由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决定的。以前,村道主要是砂土路,其管理养护方式主要是村委会发动村民以出义务工或以支付工分的方式解决。

可见,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分散的模式,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相比,特别是与目前跨越式发展的农村公路建设速度相比,极不协调。农村公路的养护急需开展与时俱进的改革[2]。

3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三步走”的养护管理路线

农村公路的建设里程长,连接作用显著,对促进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长久以来农村公路养护的模式一直未形成定论,根据管养分离的原则,理想的管理模式必定是养护的执行与管理完全的分开,但是考虑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和资金、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从目前的无模式状态转变为管养分离的模式,需要经历缓慢而具有探索性的转变。

在此提出“三步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路线,即原始形式―过渡形式―成熟形式―理想形式,循序渐进的改革养护管理模式,形成一整套养护管理模式改革的路线。

3.1 第一步:原始形式到过渡形式的转变通过对辖区内经济、体制、人员素质等各方面情况的考察,识别自身进行养护模式改革的优劣势,从片区管理模式、分级管理模式、重点管理模式中选取符合自身发展的农村公路管理模式的过渡形式。

3.1.1片区管理模式片区管理模式是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交通部门统一管理、乡村两级分级负责、以乡镇为单位,从整体上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3.1.1.1 养护模式片区管理养护模式将养护工程与日常养护的承担主体完全划分开,养护工程中大中修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进行合同管理;小修由养护公司作为独立的个体完成。“片区”是指以县内的乡镇为自然划分区域,每个片区成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分片区养护管理。

3.1.1.2 优势发展片区管理模式是一种为未市场化的状态,有着名义上的养护公司,但现养护公司所有成员均来自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养护主体仍然在政府。但是片区管理模式是完全市场化养护模式的良好过渡,表现在:① 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完全分开,大中修由养护公司承担具有可行性,一旦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由公司作为养护工程的主要承担者,便于统一管理,责任落实。② 市场化是养护管理的趋势,但是应该如何实施,有着未知的风险,承担养护工程的养护公司率先独立,为日常养护管理的趋势探路。

片区管理模式是一种温和的向成熟的管理模式转变的过渡模式。资金、人员、观念等条件在现阶段还不成熟,但是这种过渡形式却为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基层管理人员逐渐地接触市场化的形式;另一方面,养护公司的壮大,其为公司员工创造的福利和收益也将激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尽快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3.1.2分级管理模式分级管理模式是对农村公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改变了原来的“县道细养、乡道粗养、村道不养”为现在的“统一标准、分级养护、按期养护”。

3.1.2.1 养护模式分级管理模式是按照路的类别划分养护等级,县道为一级,乡道为二级,村道为三级。县道乡道的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由专业的养护公司承担,村道的养护由镇街农村公路管理所承担。

3.1.2.2 优势发展分级管理模式是一种半市场化的养护模式,有是实现农村公路长效养护的手段。专业化的养护管理分类更加接近市场化的运作,表现在:① 村道的级别低,日常养护的责任主要在于路基养护,大多是路面保洁和路肩整修,村委会完全有能力整合人力资源完成;而对于县乡村,需要更加精细的养护,将其委托给公司进行,可以集中力量,高效稳定,节约资金。②县乡道与村道的分开养护,在公司外部是分级养护,在公司内部是路面与路基的分开养护。目前将县乡道的路基养护委托给养护公司,而村道的路基养护由农村公路管理站承担。待公司规模壮大,村道等级提升,可承包村道的路面与路基养护,也可考虑加强专职路基养护人员管理,承接县乡村公路的一切养护管理,合同管理。最终形成一个公司主体两个部门,共同承担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按照“精干高效、管养分离、事企分离”的原则,分级养护模式通过大胆探索,可以快速转变为完全市场化的模式,完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的转换工作。

3.1.3 重点管理模式重点养护模式推行县道全面由养护公司养护,乡村道路面工程由养护公司养护,日常养护由农村公路管理所养护,将县道养护放在首位,突出紧急性;将养护工程放在重要位置,突出艰巨性。

3.1.3.1 养护模式重点管理模式的“重点”表现在对县道养护管理的一体化,县道的路面养护、路基养护均由养护公司承担;县乡道的路面、路基养护分离,养护公司负责路面养护,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日常养护。

3.1.3.2 优势发展重点养护模式是一套成熟的市场化模式,它将本辖区的重点农村公路路段(县道)的一切养护委托给专业化、机械化的养护公司,改善养护质量,提高养护效率。而将级别较低的乡村道按路面养护和路基养护分类,既不浪费科技力量,也不会造成部门人员的冗繁。① 突出当下农村公路养护的“重点”―县道,首先促进县道的养护发展,待养护局面稳定后,可将县道的成功养护经验推广,由县道带动乡村道。②养护公司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扶持,但是在将来的发展中,农村公路养护并不能完全依赖于一家养护公司的垄断。鼓励市场形成竞争,是获得公路养护主动权的关键,在比较中发展,争取优势,有助于开阔视野,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质量。

重点养护模式形成了完全分离的养护公司,是一种内部形态的市场化,“内部”表现在固定范围于农村公路本身。随着养护模式的发展,内部市场化可以有两类延伸,一类是自身延伸向农村公路的其他领域发展;另一类的向外延伸,超越农村公路本身的局限。

3.2 第二步:过渡形式到成熟形式的转变“管养分离”就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把农村公路的养护推向市场,对养护操作实行物业化管理。成熟的养护模式应该是养护与管理的完全分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

3.2.1 联合管理模式联合管理模式按照“大交通、大公路、大养护”干支线资源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有机地整合了干线资源,将其服务于农村公路,降低了养护成本,加大了农村公路养护的机械化程度,同时提高了养护的效率。

3.2.1.1 养护模式联合管理模式将养护工作彻底地从农村公路管理站分离出去,全部承包给长期负责干线的养护工作的专业养护公司,公司机械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将干线资源有效的用于农村公路,有利于节省县养护资金,充分利用闲置设备。

3.2.1.2 优势发展联合管理模式整合干线资源,以一种联合市场化的形式养护作业,比起其他模式更具有广泛的推广性,这表现在:① 联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源,充分发挥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② 联合管理模式将农村公路的一切养护委托给公司,公司按照自己的运营调整资金的使用,有利于资金互补,责任的统一。

联合管理模式的低起点、高成效成为其可推广性表现的最重要的原因,“低起点”表现在对于县区养护资金、养护设备、养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高成效”表现在干线的养护标准远远高于农村公路,干线资源力量用于农村公路更是绰绰有余,干线养护人员的丰富经验和遇到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使得农村公路养护能够取得较高较快的成效。

3.2.2 内部管理模式内部管理模式是“管养分离”改革后形成的新的体制,通过养护模式的过渡,养护公司完全的市场化,不和政府的管理职能发生交叉;同时专注地致力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县交通局本着“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择专业养护公司,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

3.2.2.1 养护模式内部管理模式成立企业化的养护公司,组建专业的养护队伍,把维修养护的职能和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日常的工程维修养护工作。

3.2.2.2 优势发展在现阶段的养护环境的制约下,此种养护模式实现起来还有难度,但并不是没有可能,选择合适的过渡模式,循序渐进的展开管理模式的转变,必将收到内部管理模式带来的高效益,这表现在:①内部管理模式是农村公路养护的较高模式,对资金、人员都有着比其他模式更高的标准;②高起点、高标准、高回报,内部管理模式带来的是清晰的组织结构、高效的管理方法、高素质的养护人员。

3.3 第三步:过渡形式到最终形式的转变“管养分离”作为一种新体制,能够初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定岗、定编、定职、定责,形成精简高效、运转灵活的管理机构,把养护职能和养护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来,实现养护和管理的分离[3]。这样既能稳定管理队伍,增加职工收入,又能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养护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事前管理的作用,减少工程损坏,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管理效益,促进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能够良性循环的管理模式[4]。

最终形式既要达到“管养分离”的要求,又要实现部门的精简、高效、统一和稳定,因此考虑到将各具优劣的两种成熟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内部管理模式联合化或者联合管理模式内部化。两种成熟模式的交叉更具优势,一方面,若成熟形式选择了联合管理模式,可鼓励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的发展,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多个养护公司,与干线资源竞争;另一方面,若选择了内部管理模式,则可以将干线资源作为独立的企业,通过市场化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的竞争,以优化养护模式。

4结语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根据“三步走”养护管理路线,有针对性的选择养护模式,由过渡形式到成熟形式再到最终形式进行合理和有效的转变,实施脚踏实地的而非急于求成的改革,能够更好的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法霞,王玉勤.我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初探[J].河北交通科技,2006.4.

[2]杨振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

[3]高兴恩,刘春岩,刘作华.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思考[J].北方交通,2006.9.

[4]王维.陕西省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5.

[5]刘勇,张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主体辨析[J].综合运输,2007.5.

[6]习江鹏,王家明.浅析农村公路投资体制及资金筹措方案[J].交通企业管理,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