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3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病房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病人现有或潜在的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管理,为老年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老年病人护理工作中现有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衡量与评价,制订风险管理措施,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结果:住院老年病人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达97%以上。结论:认为对住院老年病人实施风险管理, 为老年病人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关键词】老年病人;风险管理;质量和安全
【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1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住院率逐渐上升,老年病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及易发生意外事件等特点,老年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关节位置觉、痛觉及冷热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在住院期间发生安全问题的机率比一般病人高,更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点人群。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病人5638例,平 均年龄75岁,其中危重病人678例。设有床位300张,护士101名,年龄23.5岁;学历:本科5 名,大专72 名,中专24 名。
1.2 方法
1.2.1 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现有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护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2010年我院主要发生过的护理风险事件有:跌倒5例(昏迷2例,骨折2例、死亡1例、)、坠床2例,皮肤损伤5例(热水袋烫伤2例,压疮2例、使用留置针破损2例);走失1例,输错液2例,发错药7例
1.2.2 护理风险分析:护理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为确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分析风险事件产生原因:
1.2.1 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规章制度如核心制度、无菌操作规程等未严格执行。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理论知识及经验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甚至动作粗暴。对护士业务培训不到位。我院各病区大、楼层高、床位多,危重病人多,护理操作多、治疗任务重,这些状况使护理人员负荷过重。护理管理者的督导和检查力度不够。
1.2.2 患者的自身因素:老年人具有病情变化快、病种多、容易发生意识障碍的特点。老年病人肢体运动不协调,平衡功能减退, 视力下降,加之感觉功能障碍引起温觉,痛觉等功能迟钝,感觉、运动功能衰退。脑部功能衰退,可能出现痴呆、精神等症状,患者自控能力缺失。
1.2.3 环境因素:病房内物品摆放凌乱,摇床柄未归位,部分床无床档。卫生间狭小、光线暗、扶手已坏。走廊地面滑,特别是刚擦完地,地面潮湿等原因均易导致跌倒,
1.3 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1.3.1 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等,请我院律师定期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组织护士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并就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加深对风险事件的理解。病区设立护理安全监督员,对出现的护理差错及各种安全隐患系统记录、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形成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系统,为风险的实时有效监控和应对提供依据。
1.3.2 健全护理工作制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优化工作流程。定期组织学习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规范护士日常护理工作行为和临床操作技能,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完善临床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和应变能力。
1.3.3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计划,对转科护士或新上岗护士实施分别为1个月或3个月一对一培训,鼓励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或积极撰写论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鼓励学历继续教育,每月组织护理查房,每月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
1.3.4 加强质量监控,保证防范到位 。护士长按质量控制体系每周或随时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质控,并注重细节管理,努力把护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科室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教学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把病区各室的管理、流程落实到每个人,人人参与科室的质量管理。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例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3.5 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在护理人员紧缺情况下,护士长做好弹性排班,排班时做到新老搭配,,适当考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相互协作。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管理。
1.3.6 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经常老年协助病人整理房间,合理放置病房内物品。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每个卫生间光线明亮,地面有防滑地板。更换两侧有护栏的病床,护士及时病人拉上床档。病人外出携带信息卡或使用手腕识别带,方便护士识别和核对病人。
1.3.3 护理风险效果评价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信息反馈,是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为今后的管理提供依据,评价内容包括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是否增强、病人综合满意度、压疮例次、护理缺陷等。
2 结果
我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1年来,住院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无护理投诉、护理纠纷、护理事故,护理缺陷明显降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3 体会
3.1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护士能主动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并积极采取对策。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能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地预见风险,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护士人人参与风险防范,使各种潜在的风险得到化解,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2 护理风险管理者能抓住护理重点,增加风险意识,以预防为主,及早做好应对措施,使老年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常见不安全问题得到较好预防和重视。通过对住院期间老年人常见不安全因素如坠床、跌倒、皮肤损伤等的分析,并采取细致规范的各项防范措施,从而使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了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生命安全。
3.3 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评估,优化了一系列工作作流程,如:输液流程、坠床、跌倒流程等,这样不仅方便护士操作,而且约束和指导护士行为,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规范护理行为,也便于护理管理者对护理活动的督导和改进,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因而在护理活动中与病人接触最多,它是高风险的职业。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我们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护理管理者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大大降低护理风险,真正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 杨秀丽. 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及规避.实用医药杂志,2006,23(9):1078-1079.
[3] 王卫群,杨文秀,周玲,等.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4,4(6):53-54.
[4] 章春玲,梁慧如.老年科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6,16(125):3609-3610.
更正
张伟丽您撰写的论文《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经《中国健康月刊》杂志编委会审核后,已于2011年07月、第30卷、第7期、录用并以出刊,现更正作者“伟丽”应更正为“张伟丽”
更正
胡玲撰写的论文《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一次性物品有效使用率中的应用》经《中国健康月刊》杂志编委会审核后,已于2011年10月、第30卷、8月、第8期、第25页录用并以出刊,没有英文摘要。现更正为: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during the disposable sterile effective usage. Items Application method of PDCA cycle method through plan, carry out, check and summarized the surgery of disposable sterile items in the efficient use of the management. Result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e disposable sterile goo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 from before the law raised from 94.67% to 98.65%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pplication method improves the PDCA cycle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e disposable sterile items. The operating room will continue to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operating room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PDCA cycle of disposable sterile items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utilization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
随着社会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患者对现代医疗服务以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以及护理模式在与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有着密切关系的同时,其对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自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信息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使医院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是医院启动的第三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之一,通过对启动前后三个月300份病人问卷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1.2%上升到94.8%,P
1.2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所推荐的实施原则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
1.2.1完善优质护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在排班模式上进行改变。我科实行分组包干制,分成两个组,各有一名组长。每组护士负责4-6个病人的治疗、护理以及健康宣教。为护士制定新的分层管理制度,可采用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的模式对分层管理结构进行改革。组长应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以及较强责任感的护士来担任,并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根据病人的病情、护理级别、自理能力,每日动态调整基础护理内容,切实满足病人要求;针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各项治疗,固定连续负责人;不断改进落后的服务流程,在保证治疗按时按量完成的基础上,以专业能力、专科知识支撑基础护理,广泛渗透到护理工作和康复指导中。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1.2.2完善优质护士责任制,定期组织本科室护士参加院内外相关培训。学科带头人组织护士针对病人的不同感受发表言论,集思广益,加大强度做好三大宣教,即入院宣教、手术宣教、出院指导。同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使之发挥较好的辅助作用。专科护士还为患者讲解出院后饮食用药及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并留下科室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通知复诊时间和电话随访。
1.2.3改善病房工作以及运行机制。首先,设立专人对病房管道进行维护,对医嘱做到认真负责,定时核查。对于有特殊用药,如镇痛泵的使用者,需要定时监测血压,预防性低血压的发生;对于输入血制品的患者,途中需要增加巡视力度;对于需要定时监测血糖血压的老年病人,可增开绿色通道,护理人员参与并陪同检查,使病人得的到更多关怀和照顾。其次,增加输液人员,增添两头班次,保证病人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
1.2.4采取优质的便民措施,处处落实人文关怀。开放微波炉热饭菜汤,提供指甲刀、剃须刀、针线包等生活基本用品。对于老年人集中的病房增加巡视,陪同其入厕,尽量避免意外发生。加强宣教力度,做到每位患者都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和管床医生,不断培养护士博爱的胸怀,优雅的仪表,谦逊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护理的重心由工作转入病房,做到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满足病人的需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工作,除了基本的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对自理能力欠佳的患者,实施面部清洁,足部护理,更衣,排泄护理,洗头梳头,喂饭等,全面落实基础护理。并通过翻身拍背,康复训练等,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充分体现了专业的人文照顾。对于发现现在问题,应主动与管床医生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不断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正确掌握。同时,我们增加了健康宣传自选台,用于展示专科小常识和术后护理知识,便于病人及其家属阅读。
1.2.5加强监测力度,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部把优质服务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按照市卫生局创建“优质规范护理示范病房”工作标准制定考核细则,做到工作周有重点,月有计划,季有安排,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工作目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使护理质量管理进入一个讨论、决策、落实、监察、反馈、改进、再落实的良性循环状态,为全体护士共同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从而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同时,增设优质护理服务反馈簿,主动与病人交流,了解每位出院病人在其住院期间的感受,把病人的感受放到首要位置,把病人的评价作为护理工作的评价标准,及时听取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47-01
医院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以及院内获得出院后病发的感染[1]。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发生在重症患者以及高龄患者之中,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住院患者不断增加,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偏瘫情况多、病情严重、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分析神经内科疾病医院内的感染临床特点,并做好具体的防止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笔者对所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20例,其中男159例,女161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3.5岁。住院时间8-45d。所有病例在发病24h内入院,入院时均无感染症状。医院内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下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定诊断。随机分为对照组,共160例,综合护理干预组,共1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组分析产生院内感染的原因,针对愿意综合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P
2 结 果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共有21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感染,占13.13%,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12例,胃肠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例,其他部位感染患者1例。综合护理干预组13例,占8.1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例,胃肠道感染、其他部位感染患者各1例。综合护理干预组发生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 理
3.1 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3.1.1 老年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常伴有昏、呼吸、吞咽、咳嗽及排泄功能减弱或消失,使痰液黏稠不易排出,造成细菌繁殖环境。而胃肠运动减弱,容易吸入口咽分泌物或反流的胃内容物,呕吐、误吸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肺部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此外口咽部定植菌下移是医院肺部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源。
3.1.2 侵入性操作时有害病菌通过各种插管,直接进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导致感染的发生[3],引起医院感染。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期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反复吸痰,损坏了天然屏障,患者口咽部定植菌通过这些侵袭性操作的介导,易位定植在呼吸道感染发生。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管,使细菌乘虚而入上行,引起泌尿道感染。
3.1.3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引起二重感染 老年患者防御机能下降、长期疾病导致机体营养差,而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强,多是由条件致病菌,而条件致病菌在患者对抵抗力低下、菌群失调时可引起严重感染。为细菌侵入提供了条件,引起二重感染。
3.1.4 医院是各种微生物流行的场所,由于人流量大造成环境不洁净,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在易感环境中暴露时间也越长。增加了机体感染的概率而致病。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成正比。
3.1.5 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造成医源性感染。目前护理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仍显缺乏,数量不足直接影响了院内感染的控制,且部分护士的学历偏低,对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涉及较少,理论不够扎实、基本的概念不够清晰,对质控管理制度坚持不够,对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常用的物品消毒技术不够熟练,常规物品的监测方法不够准确等。
3.2 加强病房管理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的病房中,病室定时开窗通风,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1次,床头柜每日3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用消毒液消毒地面和各种公共触摸的部位,每日二拖二扫,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每周1次细菌培养。加强病房管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指导,限制和减少人员探视,探视人员及陪人中有呼吸道感染者劝其暂缓探视或佩戴口罩。
3.3 加强基础护理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注意期间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止口腔细菌生长,留置胃管、鼻饲者预防食管反流情况发生,注意观察患者胃液及胃液残留情况,鼻饲后清水冲管。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吸痰时采取一次吸痰彻底、不要反复多次,延长吸痰时间间隔,以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每天行会阴护理保持会阴清洁,鼓励其多饮水。各种留置管道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拔除,以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医院感染机会。加强静脉留置针以及血管内导管的护理,避免直接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患者发生血液感染。
3.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无菌区应采取封闭式管理,禁止无关人员的进入[4]。贯彻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雾化器、氧气湿化瓶、输氧管等管道的消毒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管道直接吸入。针对不同规格、性质的医疗用品,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要求有专人回收、管理。加强洗手的监督管理,规范洗手,护理人员加强手卫生,在接触每个患者或患者黏膜、破损组织及体液、血液等分泌物后,均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也影响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3.5 护士频繁接触患者,护士的规范护理操作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如管理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管理,护理人员感染意识薄弱,无菌观念不强,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都会大大增加医院感染率。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手卫生依从性,医院环境、器械等严格消毒。虽然医护人员护理工作量大,老年患者配合度差,但不能影响洗手的依从性。陪护人员也应注意手卫生。通过护理部和护士长的现场质控指导,及时纠正护士不规范的操作。工作中实施细节管理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6],使得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提高具有可控性。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4 讨 论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就医选择范围的扩大,其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影响老年病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6]。同时也是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都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综合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日常护理,对防控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具有显著的优势,护士的规范护理操作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质量控制标准细化为一个个护理环节,才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困难,也是减少社会恐慌的重要因素。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综合护理办法,一方面强调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护理人员加强抗感染措施,另一方面针对院内感染的几个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杨宝惠.关于综合性呼吸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的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3(9):65.
[2] 吴强,段慧玲,苏小盼.神经内科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12,2(25):11-12.
[3] 张丽.呼吸科病房患者医院内感染83例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93.
[4] 曾华,林晓苏.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89-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