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3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能源企业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分析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首先需要了解能源企业的发展背景和经营特点,进而把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近年来,在国际经济迅猛发展及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能源企业快速发展,由于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许多能源企业开始注重产业多元化发展,不断寻找着企业持久发展的着眼点、突破点。能源企业有许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其受政策、文化、宏观经济等环境制约作用较强,如何能够有效防范或降低财务风险成为能源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中难以预计或无法完全控制的经营风险,是使投资收益率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能源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宏观经济环境中汇率、原材料价格以及政策支持导向等因素的变动和调整都会给能源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和不确定性。目前,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发展服务业都是能源企业投资开发的主要模式,例如,延伸供应链投资煤矿、拓宽市场投资房地产等。
(二)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资集资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供需市场、银行利率甚至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给企业财务资金带来的不确定性。例如,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不断波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致使能源企业营运成本上升、利润减少,无法实现预期资金的经济收益。
(三)政策风险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能源领域的宏观调控将成为影响能源市场的最大因素。国家对能源的供需及价格的管控,可能短时间内会出现局部地区供需失衡的现象。同时,对能源企业的环境保护政策也可能是限制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和加工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也会限制能源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综合上述原因,政策和宏观调控对能源企业的约束较大。
二、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面对复杂多变的财务风险,能源企业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来应对,以最小的成本有效控制,从多个方面制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一)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的基本原则
能源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能源企业管理的特点、财务风险类型及来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规避。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风险原则,特别是针对一些多元化经营、延伸产业发展的能源企业,企业的投资风险往往较高,因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识别风险、判断风险程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善于利用风险,以经济效益的实现来规避风险。二是转移分摊原则,采取多种投资策略,分析财务风险类型、来源、程度和原因,如企业选择购买保险、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财务风险转移和分摊,有效规避不同时期的风险。三是遵循和跟随国际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坚持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与国家政策支持、政治导向及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确保能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确性,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二)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思路
1.识别风险,确定风险程度
在识别和预警财务风险前,首先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其中主要的考核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例等财务数据结果;其次要判别企业的盈利能力,考核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变现率、利润增长率等。在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实力后,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通常资产负债为50%左右为宜,70%左右仍可,但75%则存在轻度风险,而超过85%则达到风险预警的标准。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其财务风险也越大,财务管理人员可根据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结果来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本结构,以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为领导者提供最优的经营决策依据。
2.降低流动性资金风险
企业的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企业要维持日常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流动性资产,企业持有的现金过高可能会失去潜在的获利机会,而较少的现金持有,则可能会面临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转,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财务人员有必要分析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周期、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等数据,确定企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库存水平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等。
(三)减少投资风险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分析,控制投资风险应主要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类型来降低风险。通常来说,企业的投资期限越久,其承担的投资风险越高,因而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优先考虑投资期短的投资机会。但是,在采取证券投资的形式时,应购买若干种类的证券组合,以此来相互抵消和分摊风险。
(四)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签订合同时选择合适的合同货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和借贷等业务中,货币选择直接影响到交易主体汇率风险的程度,为避免汇率风险,企业应尽量采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并在合同中列明保值条款。其次,企业可以在金融证券市场中进行保值,如期货、期权交易、现汇交易、外币票据贴现等。最后,企业可在多个金融市场中以多种货币进行筹资,实现筹资渠道和投资多样化,实现企业外汇汇率风险相互抵消,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三、能源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实现风险控制规范化
在日益激烈的能源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能源企业必须积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能源企业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财务风险控制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各附属机构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要制定严格的监督、评估程序,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明确权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各部门的风险控制实施效果给予评价,按照职责大小、控制范围的不同,设定责任单位,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积极性,以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促进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权责明确、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它能够切实维护能源企业的风险控制环境、资金结构合理,提高财务投资决策的合理化水平。财务决策的合理化有助于企业投资效益的实现,因此要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综合评价影响投资决策的各项因素,客观科学地进行方案选择。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使财务风险控制规范化,降低企业资金面临的风险,提高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三)设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本质是负债比例过高,因此企业应设定合理的资金结构,营造良好的筹资环境,保持适当的负债比例,控制企业负债规模,避免资金盲目扩张。提高资金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最大限度地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另外,企业可设定风险准备金来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降低财务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准备金是综合考虑各项风险因素程度、范围后而设定的一项风险防范制度,当风险发生时,可以采取购买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来实现风险准备金的效力。
(四)分析市场宏观环境,提高财务管理的环境适应性
通过分析企业经营业务所在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把握宏观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针对负债经营的能源企业更需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变化及趋势,力求在企业进行投资、筹集资金、经营项目等方面不受政策的负面影响。同时,关注能源市场格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控制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避免财政资金投入上升而带来财务危机。
(五)谨慎提供资产担保,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企业的领导者应加强对资产担保、信誉担保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在向相关业务关联单位、隶属机构等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要谨慎分析被担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以及企业整体经营实力,对被担保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在被担保企业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条件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适度期限的担保,避免因被担保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涉及能源企业日常业务资金运转的各个环节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都会最终反映到企业的财务信息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延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稳定市场竞争力不可避免的因素。对于能源企业来说,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相反,则会给企业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能源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有效控制和规避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柯.浅谈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环境与前景[J].企业导报,2009(09).
[2]郝素利,丁日佳.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体系框架设计[J].中国矿业,2011(02).
[3]谢旭.当前我国能源企业急需管控经营性风险[N].中国企业报,2010-07-16.
[4]卢成能.浅议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0(07).
关键词:产业调整振兴 新兴产业培育 经济增长
一、产业调整振兴是稳定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制订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
首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稳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钢铁、汽车、机械装备、石化、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上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在其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又没有出现的背景下,原有的经济驱动力不能被弱化。通过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上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进行强化,将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平稳过渡。同时十大产业调整规划的出台还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提振信心。为减缓国外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几乎都包含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内容。如上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建设,核电、常规电力、钢铁和炼油行业的建设项目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可观的商机。而为扩大居民消费,我国出台一系列税费减免、补贴等措施。仅补贴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和农用汽车等产品就可望拉动上万亿元产品的消费。在提振信心方面,以纺织业为例,前几年的政策似乎给人以纺织业不受重视的印象,这甚至影响了金融部门对该行业的评判,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但随着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或许会让行业“扬眉吐气”,信心倍增,也有助于提高外界对该行业的认识。
其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既有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的因素,同时也有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引发的原因。不少产业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为此,计划实施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大都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如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规划着重提出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行业重组。汽车业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企业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为鼓励自主创新,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过分依赖外需、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国家决定:除在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投入发放专项研发资金外,在融资方面也将给予倾斜。
最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上述十个行业中,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约占我国税收收入的40%,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30%。与此同时,在这些产业里,比如像汽车、装备工业、石化产业、电子,大多都是体现着技术进步方向、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也很长的产业。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起到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的作用。过去我国的这些产业常处在世界分工底端的水平和地位上,通过这次的调整振兴规划,目的就是使这些行业能够跳出加工厂的地位,拥有自主的发展能力,而且在国际市场有很高的竞争能力。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
二、新兴产业培育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保证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但是,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中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我们还应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
新兴产业是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
在新兴产业兴起并成长为主导产业过程中,有的国家抓住产业更替的机遇后来居上,而有的国家却因丧失机遇而衰落。在16、17世纪,荷兰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满足已有地位,由于金融扩张造成实体产业的空壳化,荷兰对当时属于新技术的棉纺机技术毫无兴趣。当时处于落后地位的英国却全力投入这一新技术领域,并凭借在这一新技术所导致的新兴产业棉纺业中的突破而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第一次被称为“世界工厂”。再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最终促成了美国经济又一个繁荣的历史时期――新经济时代的出现。
可以说,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在新兴产业更替过程中抓住机遇,并由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
从增长潜力、带动性、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应围绕新能源产业进行开展。
随着全球石化能源的日近枯竭及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把未来能源战略瞄准了新能源。新能源是指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常规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体指太阳能、风能、生
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环保、安全、清洁等优点。当前,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产业发展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将新能源由补充能源上升为替代能源,并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和具体措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的《全球增长面临风险》报告,2007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总额达到1,400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仅为330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也显示:2007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比2006年增加60%,超过1,480亿美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500亿美元,2020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在10年内停止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协助美国车厂制造节能汽车。
对清洁能源投资的不断增加,充分显示出各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也显示出各国发展可持续经济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而美国次贷危机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全球投资机构重新定位资金流方向,各国把以往用于投资金融的资金抽出来投资实体高科技产业,而素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新能源产业无疑成为其首选的对象,预计在未来陆续将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到该领域。这些举措无疑都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产业必将在看得见的未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还具有另外的意义。那就是,发展新能源还是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优势,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我国拥有发展新能源的丰富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且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大产业,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电力等多个行业,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吸纳就业潜力大。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新兴产业培育的对策与措施
要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阶段,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从历史经验和国外情况看,政府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原始推动力。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可以从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应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新能源产业是绿色产业,应通过鼓励新能源消费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比如,推行国家采购,建议政府带头采购新能源产品,同时通过财政补贴、放宽用电限额等优惠政策,以及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荣誉,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再次,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有关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扶植和增强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在实现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在融资,税收、价格、科研投入、资金引进和发电优先上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来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和扶持。最后,新能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应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由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十分必要。比如,可以考虑在科技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动员产学研各方的力量组织攻关;积极为新能源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等。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管理创新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和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尤其是一些科技型装备制造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也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工业理念为指引进行循环化改造,只有二者呈现出良性的互动状态,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探寻装备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管理模式,对于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分析
在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装备制造业属于支柱性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下,探寻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方式,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下,装备制造业属于高能耗型、高污染型产业,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摆脱对能源和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探索循环发展模式,是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在装备制造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生态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装备制造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从装备制造业发展实践来看,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生态工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问题,这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探寻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开展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1.循环经济管理缺乏规范性。在现代经济发展理念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都存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很多新兴企业由于成立的时间不长,因此企业缺少管理创新人才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企业很难吸引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入公司,从而导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这是影响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原因。其次,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尚未真正走向正轨。第三,资金是装备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装备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也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解决经营发展的资金上,对于企业本身的循环经济管理创新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出现了整体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的问题。2.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对于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客观存在研发周期长、投资成本高、利润回收慢、市场拓展困难等现状,要发展循环经济,存在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由于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经营发展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因此政府的扶持是主要的经营和发展动力,良好的政府扶持政策能够帮助装备制造业实现循环发展目标,也可以使装备制造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更加顺畅。但是,从当前的政策形势来看,政府对于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还不健全完善,对解决企业的实际经营困难,尤其在企业融资、研发等方面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行业准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且不够健全,规则缺失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致使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创新模式
在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探寻装备制造业循环发展模式,离不开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要践行生态工业发展理念,提升循环经济管理与开发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1.建立现代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在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影响管理质量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循环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更好的适应循环经济发展形势,首先应从企业自身着手,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内部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尤其重视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积极引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整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2.强化市场的主导性作用。装备制造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生态资源同样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要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让资源自由流动,通过经济的杠杆性作用,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另外,装备制造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的生态信用体系建设,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强化生态信用体系建设,实现资源、产品及其副产物等的优化配置,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推进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3.发挥政府的规范性作用。生态资源具有市场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在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不能完全“缺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规范性作用,提升循环经济管理的效率,保障整个产业按照预定方向发展,实现规范化发展目标。如此一来,在保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兼顾生态发展目标,为我国“五位一体”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管理实践中,政府应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等方式,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必要的环节与领域给予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构建现代生产体系,提升管理综合水平。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明确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标准,通过设定准入门槛等方式,不断提高耗能产品(设备)能耗限额和准入指标,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实现管理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制造业体系中,装备制造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产业发展质量与经济总体水平。在装备制造业发展实践中,要从发展生态工业视角出发,寻求科学有效的管理创新路径,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打造生态工业。基于此,不管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业开拓者,都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模式,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循环经济升级发展,助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尚丹.基于链环回路模型的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发展策略[J].魅力中国,2014(3):117-117.
[2]张金梅.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5(4):105-107,120.
[关键词]信托业; 监管; 创新; 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60-02
作者简介:宋俊杰(1977-),山西长治人,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与研究;熊彪(1989-),江西南昌人,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2009级会计学专业学生。
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33年间,记录在案的大型整顿多达6次,信托公司由1980年初的1000多家缩减到2011年的66家。据统计2011年共有66家信托公司发行了4637款信托产品计划,累计新增项目数接近甚至超过10000款。截至2011年底,我国信托管理资产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尽管近几年信托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一些因素影响我国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我国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宏观原因
1.信托法制建设滞后,使实务操作缺乏依据。“信托”是具有高度复杂法律关系的经济关系,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做支撑。而我国目前仍然没出台专门的法律来维护信托公司的合法权利,尽管现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2001年颁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2007年实行)构建了信托业的基本法律框架,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实施细则,再加上《信托法》中还存在对一些事项界定笼统、模糊的问题,各项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款还有不尽合理之处,使得有关的信托业务无法可依,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困难。
2.政策限制使竞争环境不公平。由于信托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政策出台较晚,市场份额被商业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业务等抢占,资金信托业务的发展空间被挤压。同时,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机构没有赋予其对社保基金的管理资格。在营销宣传上,信托法规中又规定信托公司 “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其他公共媒体进行营销宣传”进行资金信托推行,不能设置分支机构等。这些都制约了信托业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专管,致使监管不到位。信托法规建设的滞后也带来了信托监管机构级别不高和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信托业缺乏权威的、行之有效的专门监管机构,信托业监管权实际上被人为地分割,如:银监会管信托公司,证监会管基金公司和券商。在监管内容上,重机构审批轻业务、重合规性疏风险性、重机构缺制度设计、重市场准入的法规制定轻市场退出的法规制定等。在监管手段上,重现场检查而忽略持续性的非现场检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新时期信托业的发展。
(二)微观原因
1.公司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违规经营,管理混乱。有些信托公司没有认真遵守“一法两规”的相关规定,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过程中,明显违背有关法规中关于自营业务与信托业务要做到机构、人员和高管严格分开的规定,没有设立独立的信托部门,自有财产和信托财产同属一个部门管理和运作,甚至资金和账簿也未按规定分别设立、分别管理,职能权限较为模糊,机构设置较为混乱;少数信托公司管理混乱、违规经营、甚至逃避监管等。在当前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各自的风险评价体系时,信托业尚没有结合本行业特点设计相应的定性和定量指标,缺乏完善的资金监测体系,信托机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不强。
2.信托产品缺乏创新及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念上,主动创新意识不强。在产品设计上,现有集中于基础及公用设施、房地产、金融证券三大领域的主流产品没有体现自身的专属优势和经营特色;在从事企业年金、PE、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银行间债券市场等领域的产品与真正能够运用全新的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开发和创新的信托产品不多;而在矿产能源信托、艺术品信托、专利信托等新型信托产品上还不具备迅速开展新业务和产品的能力和条件。
3.资金来源与运用渠道较为单一。尽管 “两个办法”的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信托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但剥去证券经纪业务与委托贷款业务后,目前的动产、不动产、股权、专利权等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企业年金信托等新业务开拓成本较高或根本难以开展。在资金运用方面,信托业似乎较之银行和证券业的资金运用渠道更宽泛,但事实上除去证券经纪业务与委托贷款业务后,信托业的资金运用渠道十分单一。
4.人才匮乏。我国信托业尽管有近33年历史,但各大专院校尚无为信托业专门培养人才的专业。公众对信托的熟悉程度也较低,从事信托工作专门人才不多,2008年统计全行业从业人员不到5000人,且主要来自高校金融、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从银行、证券、投资公司等领域转入;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几十万及上百万专业人才相差甚远。人才匮乏是近年来信托业经营管理落后于金融业及其他行业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宏观方面
1.加强信托制度建设,完善信托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为了使信托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完善信托法律环境,废除不合理的限制条约等。加快信托配套制度的制定,加大研究力度,积极解决信托会计、税制、财产所有权登记等问题,将信托产品规范化、市场化;建立信托业独立的监管体制和完善的监管依据,充分发挥信托监管委员会在整个信托监管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综合控制和专门负责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和监管促进信托业可持续发展。
2.明确功能定位。信托业市场定位的明确是保障其规范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信托制度是一种财产转移和管理制度,信托业的本质是财产管理,所以我国的信托业的功能定位应当是以财务管理功能为主,资金融通功能次之,而以协调经济关系功能、社会投资功能和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为辅。
(二)微观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信托社会认知度。中国传统的节约和储蓄观念决定了信托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托业宣传可以借鉴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业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的同时,也可适当开展诸如上门服务、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还可通过“争取各种金融系列活动的参与资格”,扩大认知度。
2.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委托人委托物的主动管理;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产品流动领域;通过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提高资本实力,提高自身风险防御能力;除提升在理财产品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打造品牌产品外,还应加强开发低碳、环保、稀缺资源、新能源等新的市场领域;制定允许信托受益权以信托受益权证书形式分割转让流通的具体细则,适时构建集中的交易市场。
3.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在各类相关院校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安排员工到国外或其他企业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加强与外资合作伙伴的交流和沟通;在国内设立等级资格考试制度,并与薪酬挂钩,形成能力与薪酬双重激励的制度。
4.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资金监测体系。目前信托业产品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融资主体的信用上,因此除利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高信用主体的信誉和采用资产抵(质)押外,在内部建立优先、次级结构的运用,在外部增强第三方担保、银行信誉等,还可采用信用担保和财产质押双重保证。
[参考文献]
[1]覃晨.浅析我国信托业的发展[J].农家科技,2011(3).
[2]贾艳,廖华.论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兼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3]肖媛,王莹,林荣岗.中国信托业规范化发展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2).
关键词:国有企业 煤炭行业 劳动用工管理
煤炭行业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期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黄金十年”,在这期间煤炭行业涌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煤炭工业逐渐强大,企业也快速增多。在这一阶段,煤炭企业迅速扩张从小煤窑转变为现代化大型煤矿,员工队伍和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行业进入了“寒冬”期,煤炭价格不断下跌,多数企业也面临着全面亏损的严峻局势。因此,煤炭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必须局面,而劳动用工管理的调整也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一、SWOT分析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一)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的优势(S)
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拥有以下优势:首先,用工总量大、形式多。在我国煤炭行业急速扩张时期,企业为了能够快速的发展,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扩充职工,并且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保障生产发展,采取了多样的用工形式。包括正式职工、聘用工、劳务派遣用工和劳务外包用工。正式职工中大部分是原有企业在合同制用工实施前的固定职工,还有一部分是历年通过招聘的毕业生以及企业安置的退伍军人,这部分职工与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劳动用工合同,程序规范。聘用工是企业在劳动合同制实施之前,通过招聘招录的短期用工,也可以称之为“农合工”,其多数为井下一线员工,对于这部分的员工招录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同时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劳务派遣用工主要包括门卫、食堂人员等这些岗位。劳务外包用工则多为季节性用工,一般为设备维修维护、装卸等业务外包用工。其次,员工学历高、年龄小。随着煤炭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的煤炭企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矿井,煤炭企业引进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因此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鲜的活力和动力。最后,企业累积的遗留问题少。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是在近些年开始重组、并购的,以各种形式组建的时间尚短,企业还年轻,遗留的历史问题比较少,在劳动用工管理的各方面存在的漏洞和弊端还不明显,使企业用工管理的压力减小,劳动用工的纠纷还不明显,可以更轻松的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二)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的劣势(W)
煤炭企业劳动用工同样也存在一些劣势:首先,员工经验少,技能水平比较低。现在我国煤炭行业用工年轻人占据大部分,这部分年轻员工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偏低。虽然也有企业老员工进行“言传身教”的“帮扶带”,但是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思维与现代化的煤炭行业生产管理存在差异,并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化管理方式。其次,缩减用工与挽留人才的矛盾。为了突破自身困境,大型的煤炭企业开始缩减其业务范围。这样就会大量的缩减用工,这样就会流失一部分的人才,同时对于经营困难时期,大部分优秀的员工也会对企业信心产生动摇,同时对于薪酬水平的降低也会感到不满,这样就会造成优秀员工的流失。最后,用工管理中的漏洞渐露端倪。在煤炭行业形势大好时,员工对于企业积极的信心以及较高的薪资水平掩盖了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潜在的问题,但是到了行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员工的心态随之发生变化,对于企业缺乏信心。就会对企业的用工制度中的不满进行宣泄和质疑。这样会有损企业发展进程。
(三)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的机会(O)
煤炭行业发展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同样存在着机会,尤其是在国家去产能政策落实阶段。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由于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大量结构调整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富余人才,且每年部分高校毕业生为煤炭行业的用工提供了优质人才。同时,煤炭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对于人才开发和培养提供了时间和条件,面对新的行业形式,煤炭行业不再盲目扩增,逐渐放缓增速,不在一味的追求规模的扩张和产能的提升,这样就为企业的成长发展和人才的开发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的威胁(T)
国家劳动法规的完善和调整对于煤炭行业劳动用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用工的成本和风险。劳动合同法中要求企业在选人、用人以及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化管理,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劳动派遣暂行规定》中劳务派遣用工与合同制员工要求同工同酬、享受各项社保福利也增加了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成本。另外当前行业形式的不景气和不理想也对劳动用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工资待遇的连年下降直接影响员工的队伍的信心和稳定性,同时也会影响公司安全以及用工纠纷。
二、我国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风险
(一)企业规章制度引发的风险
规范的企业用工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在如今我国煤炭行业中由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而引发的劳动纠纷仍然时而发生。企业制定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制度的配套性不够就会引发劳动用工纠纷。有些企业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但是却对于违反这些制度应采取的处罚标准模糊处理,实际操作性不高,使得用工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另外有些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本身与法律法规不符合,合法性和合规性不符合要求;这些制度没有经过法规部门的审核,存在一定的违规风险,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以劳动关系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其自身的约束力不足,容易引发纠纷。
(二)劳动合同管理引发的风险
劳动合同作为明确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依据,是处理争议、纠纷的主要依据。劳动合同引发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内部明细内容告知不全等,如在一些接触危险化学品、粉尘、井下工种等会引发职业病容易产生的危害没有在合同中明确告诉劳动者,另外,劳动合同日常管理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的签订、续签、变更、解除等方面不够全面和规范,对于合同变更等不及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流程,容易引发争议。
(三)工时与休假管理带来的风险
工时和休假管理不完善容易让员工对公司制度不满意,从而对公司不满,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积极性就会降低,就会对公司用工效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由于煤炭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特殊性,企业在执行国家规定的年休假期等就会存在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员工因为工作原因不能休假只能选择加班工作,如果工资再支付不到位就会使员工产生强烈不满,从而引发劳动争议;另外,对于公司中那些综合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正常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并不属于加班时间,但在公司现实管理中,一些企业因不能够妥善处理这些工时问题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四)多重身份并存的用工风险
随着我国劳动法颁布实施,尤其是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我国煤炭企业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实施了全员合同制的管理制度,但长久以来的劳动用工结构还存在各个企业人力资源中,而由原来的非合同制员工转变来的合同工虽然在同一个企业,相同的岗位,但是这些员工在职位晋升、薪资待遇等方面还不能够和合同员工完全一致,这样就会造成用工的纠纷风险。
制约和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用工规范的因素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很多,比如行业管理体制因素影响、企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法律意识不强、对于国家劳动用工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把握不到位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用工管理。
三、如何规避用工风险,提高用工效率
在煤炭行业经济下行的今天,各企业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势,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努力避免劳动用工的风险,提高劳动用工的效率,积极谋划,迎接煤炭行业不景气的大挑战,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减少劳动争议造成的经济损失,自觉树立起法律法规意识,依法用工,规范用工,规避争议和纠纷,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树立牢固的劳动用工法治理念
现在社会逐渐向法治社会发展,我们国家提倡依法治国,同样企业也应该提倡依法用工,特别是要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煤炭行业深化改革的今天,树立依法治企的理念,增强法律意识,熟悉并掌握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解决现今煤炭企业职工分流安置的巨大压力与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
(二)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极大促进了企业用工管理的规范化,因此,企业用工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不仅可以保障企业的规范运作,同时能够更好地解决劳动用工薪资待遇等切身利益纠纷问题。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尊重和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对于能够引发职业病的岗位要履行告知义务,不能隐瞒不说,同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增加可操作性,对于违反企业制度的员工要采取明确的惩罚制度,注重细节,树立企业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增强实用性。
(三)完善工时与休假管理制度
完善的工时、休假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用工效率。煤炭企业需要完善工时、休假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规避休假不够、工时不清等情况的发生,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对于特殊不能够按时休假的员工落实其加班薪资不拖欠、足额发放。同时对于每个员工的工时考勤要实行到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严格管理。
(四)优化各种劳动用工管理
因为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存在各种用工结构,员工“身份”的差异将会对用工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用“正式工”“非正式工”区分员工会给员工的情绪带来影响,一旦企业业绩不理想,这些“非正式”员工就会动摇其继续在公司工作的决心,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也会有损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用工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全面推进员工合同制用工,不以身份论英雄,实行绩效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规避因“身份”不同带来的用工风险,提高用工效率。
四、结束语
我国国有企业要切实依照法律规定落实劳动用工管理,对于我国煤炭企业尤其如此,构建完善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劳动用工管理纠纷,积极应对行业经济下行压力,减少用工成本,为煤炭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二霞.新形势下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2016
[2]薛文科.煤炭企业规范用工关系防范用工风险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
下一步,根据市委市府关于工业发展“22222”工程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以更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任务落到实处。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
(一)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后五年,*要走在前列,实现率先发展,首先要在传统产业方面,重点推进低压电器向中、高压电器的转变,传统电器向智能化电器的转变,提升建工钻头、休闲服装、圣诞礼品等特色行业,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扶持汽摩配、船舶制造等行业,营造一批能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产业带。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光电机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行业,努力培育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采取“腾笼换鸟”、“培育新鸟”、“造林养鸟”、“放飞群鸟”和“森林关鸟”的方式,全力遏制“三高一低”,全面落实工业发展新“五十条”,以政策为导向,支持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引导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符合*实际、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抓好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发展面向行业或区域的技术服务平台。整合政策资源,实施好国家和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抓好合力攻关和产业化扶持。建立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二是重点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抓好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围绕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进一步抓好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和项目实施综合协调。三是推动制造业品牌工程建设。制定品牌培育指导目录,着力扩大品牌规模,发挥品牌效应。四是扎实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构筑更具集聚优势和发展优势的重要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
(三)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型经济纳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是以节能降耗为中心,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十一五“期间,*市要以“6545示范工程”为工作抓手,全面推进区域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1)六个重点行业实施工业循环经济。火电行业、造纸行业、电镀行业、啤酒行业、新能源行业、废旧物资回收和再资源化行业。(2)积极开展5项重点工作。即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3)开展4个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项目,即1个省级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化改造,3个市级工业园,即虹桥溪西工业园、柳市新光工业园、*大桥工业园。(4)50家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争取每年启动建设10家。做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抓大促小、抓点促面,把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落到实处、引向深入。二是以“4121工程”为抓手,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国家新近颁布的《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的要求,认真抓好清洁生产企业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构建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新体系,加快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
(四)围绕黄金海岸,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拥有*湾129.6公里陆地海岸线和良性的深水码头,沿江海涂资源丰富,发展临港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潜力。要以港口为依托,发挥海岸线资源和区位优势,规划好港口工业,发展临港型经济,开辟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坚持港口综合利用开发,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工程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船舶加工、引进船舶制造等大项目。通过10年努力,逐步构筑起以船舶制造、石化产业、能源产业等为主导,以港口物流业为支撑的临港产业群,预计实现新增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五)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生产业。一是推进研究开发产业的发展。抓好产业规划和发展,切实改变研究开发产业“短腿”现象,加快形成研究开发与工业生产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二是推进中介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商务、信息、金融、教育等中介服务业发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三是推进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重点抓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现代会展等服务业的发展。四是推进原料供给产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把产业链延伸到能源原材料领域,实现供、产、销一体化发展。
(六)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完善家族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现代化管理模式;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关键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4006903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工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效应对各类危机和矛盾,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如何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对海安县工业经济升级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对县域工业经济如何转型升级做了一些思考。
一、海安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情况
近年来,海安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优势产业增势强劲,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较好的产业格局和一定的发展基础,积累了加速发展的强大势能。
(一)突出载体建设。海安县突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板块经济,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海安县把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十多家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知名企业前来合资、合作。海安县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规划建设了四大工业片区,力求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按照功能区划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构建了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海安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了电子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力装备、电子、色织等特色产业园。海安省级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欧洲工业园、清华(启迪)海安软件园也纷纷在海安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此同时,海安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二)重视新兴产业。海安县以优化结构驱动总量扩大,优先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LED新光源、风力发电设备、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项目,初步建成省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应用示范基地。目前,欧贝黎太阳能电站、浚丰太阳能、吉阳恒基、中联科伟达、卡姆丹克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海安县依托鹰球集团、晨朗电子、万宝实业、中平神马等重点骨干企业,围绕纳米永磁材料、高性能粉末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开拓各类粉末冶金的研制、开发、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和技术引进,加快电子信息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纤维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工程材料等新材料的引进、研发、生产。
(三)打造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海安县建成了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长三角北翼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发挥省输变电特色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拓展了高端产品市场,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国家火炬计划大型水泥成套设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鹏飞集团、海建股份等企业提高了对外总承包能力,率先形成了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先进制造技术改造提升锻压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了数控剪折机床、数控卷板机械、数控锻造设备、数控钻床等产品,加快石化、钢铁、造船、汽车、矿山、制冷等领域机械锻压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充分发挥省级锻压机械产品检测中心公共平台作用,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做大做强恒力重工、江海机床、瑞安特机械、威仕重型、百协锻锤等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电梯部件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申菱电器、海迅特雷卡、中尧特雷卡、兴华胶带、威尔曼集团、江中机电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加大与国内外知名整机厂商的合作力度,在进行配套生产的基础上,向整机生产方向发展。着力优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业链结构,研发各类新型产品,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创建自有品牌。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拥有鹰球集团、耀华玻璃、华威滤清器等龙头企业,亚太轻合金、润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四)加强升级创新。海安县紧盯国际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围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产业改造,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打造丝绸、纺织、化纤三大产业链,实施品牌化战略,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丝绸后道整理的生产和加工能力,提高服装、服饰品、复制品、高档真丝面料等产成品的比例,将原料优势就地转化成产品优势。充分发挥鑫缘丝绸、华艺扎染、恒源丝绸等企业现有各类品牌优势,做成了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国内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目前,鑫缘集团在国内行业排名第二,该集团正在建设中国唯一的丝绸文化博物馆、国家级桑蚕茧丝产业研究中心。引导纺织企业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纺织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了从单机自动化向工序连续化转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行业竞争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推进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1大力开拓项目源。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围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重大项目源的储备与开发,主动对接世界五百强企业、央企、国内外知名企业,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招引储备一批项目;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标准、新型业态和信息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从数量型向技术、规模、效益型转变,内生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高端人才或技术团队,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主动对接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承接实施一批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时修改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引导社会投资投向。鼓励企业利用国家增值税转型、引进技术设备免征进口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免税等投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效益。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充分运用金融、土地、环保等杠杆,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产业。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零增地技改、存量提升、结构调整、创新成果产业化、生产业等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每年编制重大工业项目年度计划,抓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支撑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产业规划、空间布局、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协调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并达产达效,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优化结构的带动作用。
(二)培优扶强成长企业
1鼓励企业争先做优做强。突出用好现有资源推进兼并重组和延伸产业链,着力巩固一批、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领先的企业(集团)群体。着力培育上市企业,按照“择优培育一批、改制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要求,常态保持上市后备企业队伍;着力培育龙头型企业,建立重点培育大企业库,确定分年度规模培育计划,采取“一企一策”,培育在全省、全国一流的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骨干型企业,围绕新增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力促一批企业跻身亿元企业行列,形成配套性强、特色鲜明的骨干企业团队。
2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质监、工商联、行业商会等职能主管部门的作用,通过分层次举办企业管理知识专题培训班,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定期召开管理现场推介会,加大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力度,通过走出去学习和区域内典型推广,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企业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企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
3倡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品牌战略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加大品牌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创建的运营技巧,逐渐形成品牌培育、扶持、认定、奖励等一系列机制。引导优势企业以创一流品牌、树一流业绩为理念,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品牌的创建、推广、创新和经营上狠下功夫,加大创牌进程,重点引导丝绸纺织产业品牌化,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产品市场份额。积极鼓励拥有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拉长产业链条,延伸品牌产品,发挥“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优势效应,放大品牌效应。
(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1提升“两化融合”水平。企业信息化的提升必将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渗透融合,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发展的倍增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品流通信息化,扩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实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
2健全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结合实际,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园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会展、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外包服务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外包生产服务,实施主辅分离。重点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承接融资租赁、研发设计与样品制造、咨询服务、产品检测、第三方物流、专业售后服务、设备维修与租赁、节能环保服务、人才交流与培训、会展传媒服务等服务外包业务。重点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工业设计研究服务平台、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的建设,形成一批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服务业骨干企业和示范项目。
3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强对自主研发产品专利申请保护力度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力度,鼓励企业实施职务发明,激发企业创新源动力。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承担科技计划、开展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转化科技成果。实施产学研合作“五个一工程”,结合地区产业现状,采取按行业、分专业、小型化、多批次的方式,组织企业赴先进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推动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四)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1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突出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利用中央和地方投资,全面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同时,按照发展集群经济的要求,有序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从源头上降低能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一、马鞍山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一)规模总量提升较快、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马鞍山非公经济主体数量已经接近10万户,近几年每年平均增加6131户,平均增长率为8.3%,其中民营企业每年平均增加2240户,平均增长率为17.14%,高出全省10.2%;从表2可以看出:经济增加值75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0亿元,位居我省前3名。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且逐年提高,增长态势明显。
(二)经营领域逐渐拓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公经济经过近5年的快速发展,经营范围已从简单的初级产品制造加工、餐饮服务、建筑业、商品流通等传统产业,逐步向产品的精加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科技动漫等新兴产业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也逐步提高。非公经济逐渐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科技动漫等为代表的非公经济产业集群,目前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已达到8个,包括机床刃模具制造、绿色食品精加工、特钢锻造、食用油脂、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随着示范园区产业规划的成熟,产业集群将更加科学合理,产业结构也将更加优化。
(三)推动城镇化发展、拓展了就业渠道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一批企业家将资金投入到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使马鞍山市从原来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逐步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用人规模不断扩大,加速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当前在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没有得到改善前,国有企业很难在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作用,而非公经济成为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非公经济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新”化发展突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先后培育建成中杭集团、安徽盘景、蒙牛乳业(马鞍山)、方圆轴承、丰源药业、泰尔重工等一批在全市有带头作用,在全省也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实力的综合性非公集团企业。目前马鞍山市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有719家,其中有157家为高新技术非公企业,13家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非公企业,创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2件国家级著名商标(黄池、金菜地)、多件省级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不断上升,投资不断扩大。2013年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5.37亿元,拉动经济增长1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9.7亿元,同比增长24.2%,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五)服务环境逐步优化、服务平台日趋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发改委、财政、经信委、工商、税务各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清理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非公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适宜的环境。特别是通过常抓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了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大多数非公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服务和发展环境表示满意。非公经济服务平台的建设日趋完善。马鞍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这一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的建设,带动了各类省级、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平台、融资平台、科技平台的不断发展,不仅为非公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马鞍山市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不足、企业规模偏小2013年马鞍山市非公经济增加值750亿元,虽然位于安徽省第3名,但与合肥差1610亿元,与芜湖差610亿,与前2名差距巨大。全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个体工商户多,特别是能够挑起经济发展“大梁”的骨干企业偏少。非公经济中缺少一定数量的具有主导力量、能带动下级产业链的大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较低、优势不突出。缺乏大集团企业的支撑,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也大大降低,制约了经济的高速、协调发展。
(二)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难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大多集中在商贸流通、餐饮服务、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传统产业,缺乏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整体规模分散、科技含量较低的缺陷,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缺少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投入较少。市科技局对2013年度企业研发费用调研,全市95%以上非公企业没有研发费,56家规模以上科技型非公企业的研发费占销售收入这一比例平均只有0.26%,低于国有企业1.67%,远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说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
(三)融资难度较大、发展资金匮乏当前制约非公企业发展的瓶颈一大问题仍然是融资难。企业生产资金不足,融资成本高,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善融资环境的举措,出台了鼓励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但由于非公企业可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很少,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很难获得支持。非公企业通过品牌和实力获得有影响力的风险投资的机会几乎没有,更谈不上上市融资,私募资金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政策尚有限制,风险较大,最终企业往往会选择小贷公司或民间高利贷,以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由于借款利息率明显大于收益率,然而,一些企业不得不用“饮鸩止渴”的方式来缓解目前的困难,这样就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早晚很可能将企业逼入绝境。
(四)管理模式落后、企业用工困难马鞍山市近2万家非公企业,而规模以上企业只700多户。大多数非公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落后,企业管理者知识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对管理人才重视不够,影响了企业上规模、再发展。一方面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企业要降低成本,非公企业普遍反映用工难、人才缺乏、员工队伍不稳定。大部分毕业生首选是机关事业单位。加上非公企业人员工资关系、人事档案、职称评定和“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接轨,从业人员有后顾之忧,人力资源市场呈现招聘的多、应聘的少、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企业用工困难。
(五)土地资源紧缺、制约企业发展随着土地资源的保护,建设用地存量较少,一般园区要求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公顷,500万元以下的新上非公经济用地很难保障,这类问题在市区、县城和工业园区显得比较突出。非公企业用地项目审批手续繁杂,项目过程中不仅报批时间长,而且办证难、费用多,有些企业现有的经营用地由于多种原因多年未拿到合法的土地证,无法用土地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些非公企业由于没有合法的土地证,怕以后政策有变,也不敢扩大投资。
三、加快马鞍山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投资1.放宽投资领域、简化申办条件坚持“非禁即准、平等竞争”的原则,进一步确立民间投资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市场准入条件和优惠扶持政策公开透明,不得对非公资本设置任何附加条件。随着马鞍山市中心城市空间布局构架的拉大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增长,市政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都呈现着极大的发展需求和空间,可先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和公益类事业领域进行试点,一方面可以减轻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城投集团的负债,试点成功后可推广到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等其他方面。实行“零资本”注册,创业者可申请设立登记注册有限责任公司,经投资者共同做出相应书面承诺,可免缴首期注册资本,免交验资报告。放宽对非公经济主体资格的认定,放宽对非公经济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的限制。2.利用倒逼机制、加快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虽然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冲击,对一些经济指标可能产生影响,但实质上是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经济增速放缓除了带来生产经营萎缩、销售收入下降、企业获利减少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外,还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家去思考结构调整的策略和方法,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中加快企业转型与升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经济增速放缓对非公经济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有利于加快非公企业提档升级、注重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利于迫使非公企业加快在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谋划、布局。
(二)做大做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非公企业扩大规模、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企业资产转让,拓展经营领域,在商业信誉、品牌建设、融资等方面提升竞争力。2014年,全市完成“个转企”(个体户转企业)2630户,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从税费减免、社保扶持、工商登记、金融支持、财政奖励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十六条扶持措施。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拓展非公经济生存发展空间,鼓励非公经济做大,促进其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发挥非公经济作为技术创新生力军的作用,促进“专精特新”非公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非公经济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
(三)解决非公经济发展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问题1.保障非公经济发展用地示范园区规划应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完善详细规划,统筹考虑非公企业发展用地需求,留出发展空间。加大土地储备,将非公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土地开发和年度用地计划。对新办非公企业用地,土地出让金一次缴清有困难的,经政府审核同意后,可缓缴或分期按比例缴纳,对依法报批因历史原因未办理用地手续的,有关部门应按现行法律法规补办用地手续。鼓励非公企业充分利用一些闲置厂房、闲置土地、闲置公共设施兴办企业,凡非公企业征用的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的,依法无偿收回,开展“二次招商”,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鼓励节约集约用地。2.创新完善融资机制(1)鼓励商业性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开发适合非公企业特色的信贷服务产品,简化程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对中小企业授信制度,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信贷支持。(2)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以上的国有小额贷款公司和注册资本2亿元以上的国有融资租赁公司,为马鞍山市非公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健全非公企业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创新企业的贷款担保模式,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商等部门要为非公企业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质押的登记、确权、转让等业务提供优质服务。(4)建立非公企业贷款补偿机制。由财政设立非公企业贷款风险补助基金,对金融机构为非公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补助,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为非公企业尤其是成长性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5)发挥网络优势、组建P2P平台。建议政府大力支持城投集团组建马鞍山市P2P网络借贷平台,让所有马鞍山人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来,推动金融整体去精英化、普惠化发展,让社会中闲散的资金集中到P2P平台中来,一方面实现出借人资产收益增值,另一方面满足借款人对资金的需求,利用P2P平台把非公企业融资借贷与个人理财相结合,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3.拓宽非公企业用人渠道建立非公企业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非公企业与劳动力的见面会、招聘会,劳动和人才需求信息,拓宽用工渠道。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可参照选聘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的做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非公企业工作,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四)提高服务效能,打造非公经济发展良好环境1.不折不扣落实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由中小企业局牵头,政府组成专职机构,对近年来制定的有关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来一次集中疏理,延续有效的,废除过时的,让政府的政策尽量体现对非公经济的“多予、少取、放活”。由政府有关部门确认并制定市场准入、金融、税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细则,确保省、市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到位。2.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尽快出台行政审批事项编码管理制度,对需要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统一编码。对于企业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推行网上电子审批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推行非公经济审批事项代办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跟进服务制,为非公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全面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制度,清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对不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依照法定程序,该取消的取消,该调整的调整。3.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企业质量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整合和优化各种社会服务资源,形成非公企业服务体系。坚持政府设立的非公企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支持非公企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创业辅导、知识产权,技术研究和开发,管理咨询,金融服务,审计和评估,环境评估,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推进非公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对服务平台新增必要设施给予投入,对评为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的,给予奖励。每年对非公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4.建立风险提醒机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加大市场检查监管力度,规范非公企业经营行为,逐步由经信委、工商、税务、银行、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联合风险预警系统,对非公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及提醒,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涉税信息进行系统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风险的企业进行税收风险提醒服务,大大降低了纳税人涉税风险,促进和谐征收,并实行非公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定期对非公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做好非公企业信用等级的社会公示,对违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打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服务全社会的公共事业。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放大镜”。研究我国电力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经济运行特征和意义
(1)电力经济运行特征。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行性,电力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的公共产品,电力经济运行具有价格弹性特征,电力价格波动影响电力需求量,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电力价格升高时,居民就会减少电器的消费需求;电力价格下调时,居民就会增加电器的消费需求。电力价格波动对以电为动力的工业生产线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对生产产品市场需求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着生产线的运行。
(2)电力经济运行意义。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放大镜”。电力经济运行既反映供电能力,又反映用电需求,电力供需关联度非常大,弹性相互影响,唇齿相依,电力需求增长速度直接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电力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发展效率,如果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就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就存在不健康因素,需要从宏观上及时调整。反之,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就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电力紧缺就要拉闸限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从宏观上及时调整。
2 电力经济运行现状
(1)发电量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电力投资力度,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一起上,促进了国内电力发展,北方地区开采地下水发电,南方地区上马大金嫩油机组,大大增加了我国电力发电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紧缺困难。
(2)需求量快速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二电力消费大国,电力需求增长过快,经济发展和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火电在电源中占绝对优势,电力供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电力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3)电网初步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优化电力资源跨区配置,使用多种电量交换模式,部分电网长期大功率跨区域、跨省送电,电量交换频率日益频繁,全国联网初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省市电力供应困难。
3 电力经济运行中问题
(1)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电价可以指引和调节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市场高效运作。长期以来,我国运用计划经济手段,政府干预电价,人为均衡电力供需,电力价格不合理。我国运用新能源发电技术不够成熟,电力生产主要依赖煤炭,煤炭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电价上涨幅度较大。新建电力项目所需资金很大,导致通过调整电价,缓解用电矛盾,也导致电价机制不合理。
(2)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完善。电力企业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省级电网经营企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突出,政企职责不明确,政府掌控电力资源分配权利,间接干预供求关系,电力企业经营效率低下,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电力市场规则不完善。没有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没有出台激励电力经济高效运行政策,如投资者、消费者在电力市场中的进出规则,电力生产和电网经营者公平竞争规则,电力调度、交易和结算规则等等。国家各部门出台的政策都涉及实施环保、调节经济、可再生等内容,政策一致性和科学性较差,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增加电力企业资金投入,电力配置成本升高,导致电力经济调度与企业效益冲突。
(4)盲目上马小电厂。我国存在电力供应满足经济增长需求误区,目前各地不顾主客观条件,不综合考虑一次性能源生产运输、原材料供应能力、设备制造能力、水资源条件、大气排放等多种因素,一味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纷纷上马小电厂,电力建设存在大起大落忽冷忽热风险,影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5)电力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华中和四川等地经常出现超负荷高峰期,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不得不实施拉闸限电,供电紧张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时常出现限电情况。
(6)电力经济运行标准混乱。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电力系统建设标准不同,电力定价存在地区差异性,也存在行业差异性,一些改善政策的措施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加大科学管理难度,一些用户钻管理漏洞,电力应用率大大降低,造成能源浪费。
(7)电力系统建设技术落后。电网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覆盖全区域电网系统要求技术水平高,管理更加精细,人工智能化程度更加高。而我国外部自然环境恶劣,特别在偏远地区,地形地貌奇特地区电网建设难度非常大。同时我国电网建设队伍人员素质严重滞后,影响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后,信息反馈不及时,电力信息化平台建设缓慢,亟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能吃苦能战斗的一线人员。
4 电力经济高效运行对策
(1)建立电价形成机制,发挥电价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我国现在正处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电价改革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电价形成机制,及时调整电价资源结构,积极采取措施保障电力经济高效运行。政府要综合考虑影响电价因素,要充分考虑电力价格成本因素,包括电力规划、生产、销售成本,要充分考虑电力价格市场因素,包括市场结构、需求数量和强度、市场竞争状况,要充分考虑电力不可储藏、具有季节性和需求弹性等自然因素以及税收政策、政府定价等政策因素。政府要用资产利润率来控制电价总水平,运用电力弹性系数,控制和优化超前发展成本,确定分段电价水平,对电力超前发展进行科学决策,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实行水电调节基金办法,对火电调峰有效补偿。水电调节基金就是政府把水电生产企业多年生产电力的平均量作为基数电量,水电企业发电量超过基数电量部分,政府实行免税政策,并把这部分收入作为输电基金来管理。这种办法是政府对水电企业以丰补歉,同时也是政府通过电网经营企业对火电调峰者进行经济补偿,达到水电互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之目的。
(3)建立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补偿办法。跨区域调电将减少调入地发电量,增值税及其相关地方税收也将因此而减少。当减少达到一定量时,地方政府将会对电网经济调度进行行政干预。因此中央与地方政府要建立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补偿办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地区间电力资源调剂,积极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避免用电高峰期,缓解用电压力,强化电力运行效率,积极支持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4)打破省间壁垒,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电力市场。重新认识省为实体的含义,省为实体是指省电力公司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不是以省为界进行发、用电自我平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政府将电力资源按照经济需求进行优化配置,打破区域界限,打破省间壁垒,积极调整电力调度规则,实现电力调度坚持节能、环保、经济化原则,高效、低污染、可再生机组发电优先,建立按照资源发电顺序,优先安排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资源发电,其次是核电,再次是天然气发电,包括煤层气发电、煤气化发电、热电联产,最后才是燃煤、燃油发电,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减少调度电力资源受地方保护行为影响。
(5)做好电网网架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科学规划电网,做到电力输、配网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电网运行优化。加强用电需求预测,对电网经济运行进行分析论证,提高电网规划、建设、管理的预见性、经济性和高效性,使电网真正做到:应多发时能多发、想多送时能多送、要多用时能多用。
(6)有效地运用电价杠杆,充分发挥经济调度潜力。我国坚持分类指导原则,以时间段为主体,建立合理的电费标准,综合考虑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及电力消费三者利益,以电价为杠杆,在资源应用上,电力企业确定的电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居民用电可以自由选择,发挥大电网的水火电调剂和跨流域水电水文补偿优势,充分发挥电力经济调度的潜力。引入竞争机制,优先调度上网价较低的电厂或机组,实现购电成本最低化。对新建电厂,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展上网电价预测,如果预测上网电价超过同类电厂或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标准,则应确定该项目为不可行项目,避免不必要投资建设。
(7)电力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通过“网厂分开”电力改革,现行电网市场由国家和地区电网共同组成,电网输配和电价的确定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管理控制,电价以省域分区,省级电网经营企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突出,与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和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符,严重制约电力资源的规划和建设管理。电力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要加强成本控制,科学管理成本,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和战略抉择都要追求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争取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化程度越高,成本管理领域越宽,企业管理水平就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越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建立各项成本考核办法和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岗位,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保证完成既定成本目标。
(8)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我国要建立健全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具有多领域和系统化特点,内容涉及电力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电力能源生产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可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可防范电力行业的潜在风险、可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时调整和完善本地区产业布局,尽快完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时发挥电力资源配置辅作用。在构建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要优化电力市场发展环境,消除一切影响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政府要运用宏观调控职能,合理引导和规划国内电力行业发展布局,形成完整的电力经济发展产业链条。政府在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专业监测机构也要定期及时各项监测数据信息。电力企业自身也要充分利用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并根据机制反馈数据,对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外部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策略进行科学决策。电力企业系统内部也要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坚持平等协商和效率优先的原则,适时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新型发电公司,在发电环节实现开放、有序、健康的竞争。
5 结论
总之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直接反应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保障了全社会的用电需求,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以研究解决,切实降低和化解我国电力经济运行风险,保障我国电力经济运行健康可持续。
[关键词]工业企业 做强做大 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25-02
杭州萧山开发区,从几家企业到目前拥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580家外资企业;财政收入比建区时增长了1300倍。 2013年萧山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493.3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4956.6亿元,同比增长10.2%,占萧山区工业总产值的38.96%,开发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发现,与总量的突飞猛进相比,单个企业要实现质的跨越是一个难题。许多企业在经过多年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往往会在原地徘徊停滞不前,想要再进一步做大十分困难。开发区的发展和其它发达地区一样,也受到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管理模式也有待与时俱进。2013年,开发区注重顶层设计,实施三城错位发展,加快市北新城“退二进三”,力求做“精”,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的基础上,桥南新城“退低进高”,力求做“优”,打造高科技产业增长极,江东新城“退弱进强”,力求做“强”,打造先进制造业增长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到2020年,开发区将实现如下目标: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6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三高两低”企业逐步退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其中,力争亿元以上企业突破2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突破30家。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新城、江东新城产业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未来几年中,开发区将加快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由工业孤岛向产业新城转型,由园区管理向园区经营转型,使老牌开发区实现新突破,达到新发展。到2020年,萧山开发区将形成综合实力雄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开发区以“产业提升、项目推进、企业上市”三年攻坚行动为载体,以“调结构、促提升、抓创新、优服务、振信心”为工作主线,不断完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着力破解企业发展要素制约。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1+X”政策文件,涉及资金规模达11亿元,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等指标继续保持市区“一高一领先”的地位。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行业分布集中度高,出口型企业占了过半
从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主导产业强引领,2012年,化纤纺织、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作为萧山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继续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引领萧山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499亿元,占全区总量的63.7%。化纤纺织产业高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企业开始涉足差别化纤维、高新技术纤维等高科技产品,产品开发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化纤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6.3亿元,同比增长8.6%。
以大江东汽车产业园为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东风裕隆、广汽吉奥、青年莲花3家整车企业相继投产,万向电动汽车走在新能源发展前沿。在整车企业带动下,全区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2012年,全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115.2亿元,同比增长20.4%,销售产值首次突破千亿。
装备制造业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行业细分领域,主攻发电和输变电装备、新型纺织机械、精密数控机床、配套通用设备及基础件等高端领域,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推动萧山装备从“制造”向“智造”发展,全年完成销售产值809.4亿元。
2、创新驱动新进展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工业企业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提升,全面推进技术、产品、品牌、管理、营销手段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突出抓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两化融合创新。
加强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企业人才培训,加快发展理念、体制机制、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全年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847.7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新产品产值1214亿元,同比增长17%,新产品产值率达24%。
3、民营经济展实力
在政府一揽子扶持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导下,全区民营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性不断提升,经济规模日益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2012年,全区百强企业工业销售产值3269.55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区规上销售产值总量的66%。19家企业入围“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被列入全省骨干龙头企业,660家企业销售产值超亿元。
2012年,万向集团全球零部件业务整合持续深化,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公司的配套合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时,万向集团还投资美国安纳万、史密斯电动汽车、索尼瓦太阳能、巨点能源、A123五家公司,加强先进技术合作,进军国际清洁能源高端领域。
恒逸集团总投资达到35亿元的巴陵恒逸年产20万吨级的己内酰胺项目正式投产,并已获准在文莱投资60亿美元发展PX等炼化项目;胜达集团与爱迪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推动产品结构向精细化包装延伸。
二、制约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因素
所谓企业的“大”与“强”,从发展层面理解,“大”是指规模,体现在固定资产、建筑面积、职工人数、产品产量等方面,“强”是指质量,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经济效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上,企业的强大,不仅要表现在规模优势上,更要体现和反映企业在同行业和国际市场上的超强竞争力。
而分析开发区50强企业的现状,虽然不少企业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并且通过多年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在规模上占有一定优势,可以说有了做“大”的基础。但从企业经营质量上看,产品附加值低、外贸依存度大、经济效益低下仍是企业的主要特点,许多企业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产品雷同、市场趋于饱和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要在“大”的基础上再做“强”十分困难。主要有以下表现:
1. 产品原因 企业的多数产品仍旧表现出缺乏品牌、低附加值、低设计水平的现象,“针织行业的二个集装箱才抵得上医疗器械的一个密码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另外,企业技术装备实力普遍较低,产品开发能力偏弱,尤其是原材料的开发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这使得跟随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欠缺。而且很多企业仍然维持低工资劳动力、加工密集型产业,缺少现代企业管理。企业一般倾向于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缺乏工艺技术和高新产品创新,更缺乏一个或几个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本地技术革新,这些都制约着企业前进的步伐。
2.市场原因从企业的销售市场看,多年来一直注重对外贸易,并因此而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出口产品中来样、贴牌加工比例高,自有品牌、自产设计开发产品的出口几乎没有,产品市场过度集中于低档次和常规产品市场,特别象化纤纺织类企业,主要依赖低成本、低价格和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但是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加入世贸以来愈演愈烈的贸易磨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市场容量不是无限的,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人工涨价等原因,传统产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竞争优势不复存在,而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低价格的纺织产品,并借助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贸易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发展趋势,迅速扩大了在整个纺织品市场中的份额,已经在“蚕食”和“瓜分”我们的市场占有量。近几年以来,轻纺服装出口企业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要想继续保持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市场拓展上重新找到一条新路。
3.企业主自身原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一批规模实力较雄厚,建立了科学企业管理制度的优秀企业家,对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多数企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发展意识不强。当前,国内许多民营企业正在尝试制度革新、产权革新等适应发展的新路子,以适度放权来谋求企业的新发展。而许多企业主都是从小打小闹开始起步,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认为目前每年挣个几百万、几十万的也够用了,没必要去冒风险寻求什么新发展;认为产权革新最后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让人,所以宁肯安于现状而不求新发展。
二是技术水平不高。满足于“跑量”的增长方式,对产品技术含量要求不高,认为只要能过关就行,缺乏自我提高的约束机制。企业扩展多以简单扩大再生产为主,注重厂房面积而忽视对设备的更新,尤其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不够,更不会在新产品研发上花大精力。
三是管理模式不新。许多企业还是“夫妻店”、“父子店”式的家族企业,大事小事自己一家说了算,不敢用人,也不会用人,没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和宽容失败“三敢一宽”的创新精神。
三、做强做大企业的对策措施
企业发展的目的就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不断寻求这一支点,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面临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企业要想走出微利时代、寻求利润之路有三条:一是企业内部最大限度地进行成本削减,从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角度将成本控制和提升企业、行业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二是合理的资本运营,通过企业资本扩张、资产经营等一系列方式达到企业资本的最大增值;三是实施品牌战略,从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角度来实现企业质的飞跃和量的扩张。
(一)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一,加大政策引导。开发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企业开展的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建设、信息化应用、品牌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制定了优惠政策,含金量非常之高,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好政府的税收和奖励扶持,加大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要探索新型行业研发创新模式,探索建设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为开发能力弱、管理水平低下的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创新服务,加速产业集群的升级,形成以区域共性技术中心为载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第二,加快产品开发。要在当前的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获取高额的利润。如轻纺服装行业要以舒适和环保为突破口,可以尝试利用蚕丝、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莫黛尔等生态环保纤维为原料,利用纤维混纺、交织、SP感知技术、陶瓷技术、运动羊毛、纳米技术等新型技术,更好地体现针织产品的时尚、美感。也扩展针织向家纺用品、装饰用品等方面延伸,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产品。
第三,加强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指的是对企业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对企业管理,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全过程反映原材料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情况,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二是要建立科学、快速、准确的决策管理系统,及时准确抓住商机。三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人的管理,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并为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以资本运营为方向,使企业获得超常规发展
针对企业在发展中的需要,让企业的资本合理流动,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也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从开发区50强企业的资本运营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保持50%―60%的适度负债率,以谨慎经营为主。虽然不少企业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但要做强做大,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仍难以实现,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来进一步提升。
1.以民引外,增资扩股。对现有企业来说,增加资本量是实现资本再次扩张的主要方式。已有不少企业正在尝试以民引外工作,有几家还做得十分成功。事实上,以民引外引进的不仅仅是外资,也可以是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通过外资的引进,改善了装备,改进了工艺,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利用外商的交际网络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2.争取上市,谋求发展。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已能够充分地利用股票上市、买壳、借壳等资本经营方式来经营企业资产,通过上市获取资金,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进行收购兼并、投资参股,优化企业经营结构以及利用配股资金收购集团公司资产,盘活现有企业资产存量等。实际上,许多民营企业从事上市等资本经营活动,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筹划资本,更主要的是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管理升级。从开发区企业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要企业自身直接上市条件成熟的并不多,但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通过买壳、借壳等方式进行资本经营。
3.联合经营,投资参股。资本经营是一种开放式的经营,资本经营的最高境界是用好企业一切可以利用的内部和外部资源。包括实物资产经营及利用品牌、技术、管理等无形资产进行的产权资本经营。
联合经营。可口可乐公司充分利用了其强大的品牌优势,以品牌、技术和管理入股,通过同当地企业联合经营等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庞大的可口可乐王国。那么,我们的企业也可寻找这一类型的世界500强企业,通过联合经营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升产品档次,加快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
企业并购。是企业走外部快速成长道路的主要途径。如果有这个实力,也可以并购或联合周边的小企业集腋成裘、做强做大,或者,积极寻求国内外同行中的佼佼者,以参股或子公司的形式谋求发展。
松散经营。以松散经营的方式开展同行业间的强强合作、强弱联合,整合各自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是提高块状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以品牌战略为目标,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来说,品牌代表形象,能够展示企业的信誉和实力,也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品牌商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品牌战略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重打造区域品牌。尽管开发区大企业不少,但真正有牌子的企业为数不多,萧山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这为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所以,开发区的企业可以借助萧山的知名度,利用联合经营等合作方式打造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从而提升整个块状经济综合竞争力。
二是延长产业链,加大研发投入。如果一家企业仅仅以生产贴牌产品为惟一的生产方式,是没有发展后劲的短视行为,也极易卷入商标侵权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害。所以,企业产品设计等方面应该有自己更高的定位和设计能力,大到整机设计,小到一个部件,都要做到以质量求生存,创出自己的品牌。产品市场也得到拓展,但也要通过创牌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竞争力,努力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品牌企业。
一、娄底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成两类:一种是以增加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以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如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扩大再生产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把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注重“量”的扩张,集约型增长方式则在“量”的扩张基础上注重“质”的突破和效益的提高。
(一)娄底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目前,娄底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的初期确实给娄底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采用了这种传统增长方式才形成了今天娄底工业基础和规模。特别是“十五”后期,我市根据自身特点,坚持以大投资促大发展的指导方针,有效地吸引和激活了各类投资,投资总量、投资速度、投资效益都创造了历史纪录,使得我市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给工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05年娄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4亿元,为2000年的2.86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4%。大规模的投资虽然解决了一系列困扰和制约娄底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实现了娄底工业“量”和“质”的突破。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带来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难循环、低效率”后果。不仅受资源瓶颈制约,使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生态退化问题突出,而且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这就决定了工业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将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原有的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将逐步回落。因此,要实现娄底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娄底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经济学家判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依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位增加值能耗、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与同期全社会工业投资额的比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来反映。“十五”以来,娄底工业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效益和质量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2005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5.9亿元,比2000年增长79.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5年达到了162.7%,比2000年提高86.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也逐年下降,2005年我市万元GDP消耗能源2.83吨标煤,比2000年减少了0.18吨;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在波动中得到提升,2005年为41.5%,2000年为37.2%;只是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却从2000年的5.1下降到了2005年的2.0,这主要是近两年我市开发项目较多,投资增长迅速,目前投资效应还没有显现所致。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般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划分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的主要依据。科技进步贡献率小于30%为粗放型,30%~50%称为准集约型,50%以上为集约型,达到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由此可看出娄底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为准集约型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娄底跨越发展新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全市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三大重点领城,综合考虑研发条件、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加强与高等学院及科研机构的联系,重点研发了薄板配套产品的开发、氧气锆陶瓷、肝复乐系列、高效结晶器铜管等项目,着力扶持了新化长青电子、华禾药业冷水江制药、湘源科技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已拥有特种品牌钢材、耐磨铸铁、矿用提升绞车、KU高段频头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娄底新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值93.07亿元,比上年增长70.86%。
二、娄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主要障碍
(一)产业、产品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结构朝着现代化产业结构方向积极转变,逐步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力、机械为骨干的门类齐全的新工业体系,工业及其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结构比由2000年的24.2∶38.8∶37调整为17.7∶48.5∶33.3。但是,我市“吃资源饭”状况严重,产业结构以传统的冶金、建材、煤炭、化工行业为主,重化工业占绝对比例,工业产品仍以“傻大黑粗”为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名牌产品辐射力极低,出口产品少得可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长沙株洲等兄弟市慢得多。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停留在固有模式上,虽然有了几个亮点,但还未形成大的规模,市场占有率较低,传统农业仍占主体,产业化经营产值严重偏低;二是传统工业依然占主体地位。我市传统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90%以上,新产品产值所占比例只有28.3%,比重偏低,并且新产品中大都是传统产业的附属物,新产品带来的附加值低,产品链条也短,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工业根基“头重脚轻”,抗风险能力弱。娄底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说仅仅就涟钢一家企业,涟钢工业总产值占了娄底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9.5%,2005年上半年由于涟钢的推动,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全省第一,下半年由于涟钢主导产品薄板价格的下跌,企业效益锐减,生产更多结果亏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涟钢只得压产,直接影响我市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转,到年底时,我市工业增速已退居到第十一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支柱企业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四是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2004年上半年,面对经济过热,土地、能源资源紧张及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意识的控制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我市经济赖以增长的主要行业建材和能源工业受其影响最大,使得部分娄底工业产品价格一降再降,主导产品建筑用钢材价格直线下跌,中厚板市场形势也比较严峻,涟钢薄钢从2004年初的4600多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2700多元,海螺水泥价格最高时达380元/吨,但现在只能卖到300元/吨,一些企业因此只得压产限产,自然影响娄底工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第三产业比例偏低,不能给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一是总量占GDP比重偏低,提供就业岗位不够。2005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3%,远低于湖南40.4%水平,而从总量看,2005年娄底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83亿元,仅高于张家界和自治州,位列倒数第三,同时第三产业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严重偏低,沿海发达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左右,我市为28.68%,也低于湖南30.2%水平。二是增长速度滞后于工业,发挥支撑作用不够。2001年至2005全市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3%,比第二产业低了2.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从2001年的36.5%回落到了33.3%,降低了3.2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功能不完善。构成娄底第三产业的主体仍然是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运输业。2005年娄底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1%。而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等在内服务功能强又能直接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兴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仅31.2%。可见,娄底传统低层次服务业仍占相当比重,新兴三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三)单位增加值消耗能源严重偏高近几年来,由于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燃料的能源消耗也随之大幅增加,2005年我市规模工业企业共消耗能源68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6.3%,虽低于同期工业生产18.4%的增长速度,但单位增加值消耗能源严重偏高,2005年我市规模工业单位GDP能耗为7.18吨/万元,远远高于全省3.83吨/万元水平。
(四)工业企业整体效益偏低2005年娄底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工业企业销售利税率分别为155.94点和8.54%,而全省为164.2点和11.83%,分别低了8.26个点和3.29个百分点。构成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中,只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劳动生产率和产销率略高于全省,而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贡献突出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娄底总资产贡献率为9.72,比全省低3.74个百分点,资本效益发挥极不理想;资产负债率为66.5%,高出全省4.23个百分点,工业负债投入性发展依赖性较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33%,比全省低了2.04个百分点,企业产生附加值能力较低。
(五)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发展缺乏后劲我市企业由于经费紧张及环境不优等原因,科技投入不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开发新的产品不多,而形成“名牌”的产品更少,企业核心竞争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其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来我市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经费投入强度仍然偏低,与工业投资增长很不适应。2005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154180万元,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0.81个百分点。全市创新工作处于领先的涟钢2005年的科技活动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仅为0.58%,远不足1%,而沿海一些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每年投入的资金超过销售收入的10%。由于企业缺少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打折扣,致使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力困乏,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7%,较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5.6个百分点。其次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源投入也不足。2005年全市300家规模工业企业只有34家企业有科技活动,所占比重只有11.3%,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只有1273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的1.1%,平均每户企业只有4.2人,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和5.3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只有983人,占参加科技项目人员的77.25%。涟钢拥有职工18734人,而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科研人员仅425人,只占2.3%。而深圳华为公司拥有职工2万多人,从事研发的人员超过了50%。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企业制度和政府发展观念落后也是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娄底工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秩序紊乱,经营初放,管理模式仍以“计划式”“小作坊式”“家族式”模式为主,“惟利是图”思想在一部分企业业主头脑中根深蒂固,目光短浅,发展观念淡薄,企业生产要素配置极不合理,人力资源很难转化成生产要素,竞争力很难得到提升。一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对“发展”的理解比较模糊,政绩观出现偏差,认为增长快就是发展,片面追求“量”的增长,忽视“质”的提高。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短期内可以“立竿见影”,正是地方官员实现其“任期政绩”的重要因素,如此一些地方官员默许甚至支持一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的发展,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带来难度,与我们所追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背道而弛。因此,在传统的以GDP增长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观的制约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被领导和行政行为强化,从而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化变得更加困难。
三、对加快推进娄底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2005年我市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到2010将近达到2000美元。从国际国内经验看,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工业结构日趋合理;技术创新愈益活跃,并由引进为主向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加速,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聚。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工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智力支持,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培育发展一批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品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发展理念,加快体制创新经济增长不仅来源于要素投入的增长,也在于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娄底经济增长初期,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为便宜,以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获取比较优势成为必然。但这种高投入战略实际是在人均资源贫乏、资源消耗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我市的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也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后,有限的资源并不能长期支持高速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要确立科学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摒弃那些片面强调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做法,建立起注重地区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新的考核机制,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到科学发展观的方向上来。不仅要改变传统发展观念,还要转变导致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今后几年内,我们必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国家促进中部经济崛起政策扶持为契机,有目的的推进娄底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把娄底建设成为一个沿海先进制造业零配件“中转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薄板工程配套产品开发、特种陶瓷系列产品、高端耐火材料及中药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及软件、生物医药、机电加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政府要针对娄底企业组织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和生产无序等突出矛盾出台优惠政策,实行资产重组,建立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中,对浪费资源、抢占土地和规模效益不好的小企业要加以淘汰,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制止项目的重复建设。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相比,我市第三产业增长比较缓慢,这种反差使得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小。为改变我市第三产业落后的面貌,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我们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出台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制定好发展规划,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引进发展大型物流业,巩固发展一批高智能的第三产业(如信息咨询业和计算机软件业等),深化发展特色旅游业等。
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分类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由于技术停滞而发展缓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多渠道增加农业高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长。农业高新技术可以划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等三大类。农业高新技术的领域范畴比较广,产业应用层面较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典型代表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体制改革和技术创(二)农业生物技术20世纪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70年代DNA分子水平的基因拼接及重组,90年代之后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的完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某些优势领域已经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同步发展、自主创新。例如,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基因功能研究、生物技术育种、动物克隆及转基因动物技术、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重组工程疫苗、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培育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有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此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2011年12月31日《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以及2012年1月29日科学技术部印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三)农业信息技术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由简单向综合、由低级向高级、由单机到网络化的发展过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各类信息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各类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农业生产中有82%的土壤采样使用GIS,74%用GIS制图,38%收割机带测产器,61%采用产量分析系统,90%采用精确农业技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农业信息化之后,农业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众多农业信息化成果,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农业成为物联网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农业信息化依托物联网,其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四)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方面,农业工程技术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建设手段和工程管理方法将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措施、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形成农业的标准化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例,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在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加上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总之,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动力,促进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这一新的动力则为风险投资。
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
(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现状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表现出良好态势,我国农业在未来10-15年之内都将保持长期稳定成长,农业行业“抗周期性”强、投资风险小,而且具有很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13]。早在1999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要培育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同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费、土地租赁费及其他费用方面给予外资各种优惠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逐渐发展并积累经验,这使风险投资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良好基础。截至2011年底,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9978项,较2010年增加1285项,增长14.8%。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5940项,占比59.5%。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金额2036.6亿元,较2010年增长36.6%。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金额1038.6亿元,占比51.0%①。可见,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强度不断加大。2006年5月,国际知名的红杉资本首度进军农业领域,向福建利农集团投资500万美元。随后,风险投资进军农业领域并不断深入。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农业领域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累积达到114起,其中披露了金额的104起涉及投资金额17.6亿美元②。2006年之后,我国风险投资领域已扩展至农机生产与销售,环保农药,花卉、林业、有机农产品种植,农、牧、渔产品深加工等其他更广泛的领域。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向集中于农业产品改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及农需品连锁经营、循环经济型农庄等。2011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行业(按项目数统计)前五大行业依次为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其他制造业,合计占比59.9%。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投资行业集中度略有下调,行业领域不断细分,投资重点仍以制造业为主体,主要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依然是行业热点,但相对比重略有下降。与其他行业风险投资相比(见表2),农业风险投资项目数仍然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动。农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3.8%下降到2007年的1.2%,随后上升到2011年的5.85%。农业风险投资相对较少,主要根源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金供给主体缺位,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开发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1.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不足。Pereira研究发现,美国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用于工业设备和运输设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尤其明显。刘忠敏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我国政府投资都“挤入”了私人投资。可见,政府在吸引和刺激私人投资参与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非常少,农业科研经费占国家科研经费的比例较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不足,对私人风险资本介入的带动作用较小。此外,我国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制度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退出机制不完善,限制了风险资本的流动性,造成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不足。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张雨认为,受高新技术成果本身的复杂性、开发推广转化能力的局限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存在技术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此外,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也不健全。据统计,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包括公开上市(IPO)、出售、清算等。其中,IPO由于具有较高收益而成为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方式。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难以顾及中小及民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很难满足公开上市的种种条件。缺乏良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农业企业制度及运行机制无法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因而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经营制度、分配制度、风险规避机制等。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非常高,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水平非常高,但我国农业整体的产业化还不够发达,且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渠道和品牌,无法实现对产品的完全控制,以保证产品安全。我国农业企业制度尚未完善,运行机制也不够健全,加上风险投资的特殊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高素质的既熟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又熟悉农村金融的复合型农业风险投资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远未能达到风险投资的要求。4.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相对较慢。2007年,我国对农林水事务的财政支出占国家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6.84%,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9.08%①。然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每年评出的省部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获奖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53.5%,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农业科研经费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反观,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有利于风险投资进入农业领域。
三、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快速,其风险投资也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如何?本文就此进一步探讨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便为我国未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发展提供借鉴。(一)美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1946年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立的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标志着现代意义上专业化与制度化风险投资的开始,是风险投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快速,得益于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医疗保健等行业蓬勃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扶持。在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方面,2011年风险投资公司向美国446家生物技术公司总共投资了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拥有非常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其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1/5。美国有一套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从而使现代农业科学得到广泛而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美国建立了高新技术推广运用激励机制,其农业发展资金来源也多样化,包括政府和私人两大投资主体。其中,私人投资包括企业和风险投资。目前,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已经成为美国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美国有4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每年为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每个农业比重大的州都有许多专业风险投资公司,每年为农业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支持,资金总额达上亿美元。(二)加拿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众所周知,加拿大生物技术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农业生物技术成为仅次于医疗保健领域的第二大生物技术领域,集中了加拿大22%的生物技术公司,5%的生物技术科研经费,17%的生物技术从业人员。1952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加拿大查特商斯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之后,加拿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兴起,带动了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加拿大实施了产业研究支持计划(IRAP),引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4年,加拿大拨款2.5亿加元建立种子基金和运作风险投资,资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技术、环境技术等优先领域技术的早期开发和商业化,并对私人投资产生示范效应。2011年,加拿大的风险投资总额为15亿加元(约合15亿美元),加拿大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444家企业。在投资的行业分布方面,2011年加拿大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为3.43亿加元,占23%;可再生能源等清洁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额为2.45亿加元,占16%②。总之,加拿大非常注重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大力引入风险投资,在推动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三)欧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早在1997年,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基金两大金融机构就合作建立了“欧洲技术便捷启动基金”(ETF),该基金将25%的股本引入风险资本基金,支持风险资本基金投资于有新研发成果的研究中心和科学园区的中小企业。随后,欧盟各成员国纷纷建立了各种风险投资基金。欧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为德国。长期以来,德国生物技术在欧盟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生物育种水平雄踞欧盟各国之首。德国将生物技术分为白、红、绿三种,其中绿表示生物农业(包括育种)。2012年5月,德国联邦教研部了《德国生物技术行业报告2012》,指出2011年德国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业务的公司年总产值达到26.2亿欧元,该类公司的数量达到552家。此外,德国还有126家非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业务的公司,聘用员工总数达1.7万人。风险投资是德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主要融资方式。2011年,私营部门在德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为1.42亿欧元,政府公共研发经费投入依然保持在4500万欧元水平,为广大中小型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提供重要动力。(四)亚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发展比较迅速。日本风险投资的发展主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1973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74年至1982年的调整消化阶段以及1983年至今的全面发展阶段。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日本生物技术风险企业数为334家。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基因制药的研究及生物技术风险企业的培育,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生物技术在韩国占据重要地位,韩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发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酵工业是韩国生物技术产业中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仅氨基酸产品就占全球市场的20%。此外,韩国在体细胞克隆牛、艾滋DNA疫苗开发、抗除草剂作物等领域达到世界水平。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把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其中,生物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早在1983年,印度就制订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计划,确定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目标,提出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问题。2003年,印度的风险投资位居亚洲第二,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一些风险投资商建立了生物技术孵化基金,风险投资者主要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总之,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一些国家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上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主,风险投资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风险投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非常注重生物技术领域,大力引入风险投资,并以生物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首先,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在农业高新技术风险筹资阶段,需要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个人投资者的作用,并有效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风险投资活动。在风险资本投资阶段,政府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法律支持体系,健全激励风险投资的动力机制。在风险投资退出阶段,政府需要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市场,降低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并多渠道实现风险投资退出。其次,健全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资金需求尤其重要,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针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建立资金投入的多渠道、多元化支撑体系。在资金支持方面,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筹集资金。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外资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此外,需要建立适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的风险投资机制,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再次,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及运行机制。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装备现代化,也需要经营管理现代化。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要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更应该以高新技术全面武装,采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农业产业化。此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指出,需要在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可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满足风险投资的引入。最后,需要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一方面,始终坚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R&D投入,将这一领域视为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开发有市场获利前景的项目,并对产业化项目的前期阶段给予资金支持资助,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许登峰刘志雄作者:广西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