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

时间:2023-09-27 16:3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于管理学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哲学;管理学;管理哲学

一、管理学的含义

一般来说管理学就像一门经验性科学,是研究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关注的是与管理实践活动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具有“经验性”和“实证性”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现象。

管理学也是关于“管理”(现象)的解释体系,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管理现象、人类管理活动及其经验,试图给出解释。这个解释包括“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管理”“何时要管理”“从何处管理”“和人能管理”“如何管理”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泰罗: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做。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管理即制定决策。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过程”是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所谓“有效”,需要区分“效率”与“效果”。管理观察者与研究者从不同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基于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对“管理”做出了描述。

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知识支撑,整体而言,“管理”是人之主体性的实现手段之一,广义的“管理”即人们在管理对象中贯彻人的意图、使其按人的意志存在。“管理学”的基本功能,在于研究、提供帮助人实现预定目标的手段与方法。而这种方法、手段,能否更有效、更经济、更道德、更正当,需要“知识”的支撑。

二、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是“爱智慧”之学,它不仅仅指一门独立的科学,而指某一门具体科学中的最高层次的知识。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的法则,从这点上看,哲学也是其他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也可以说哲学是属于超验科学。但是将哲学看作是“智慧之学”并不是准确的,因为人类的智慧并不是有哲学一门科学来概括的,应当按照“爱智”的愿意去思考哲学。哲学同样还是“反思”之学,黑格尔曾提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其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思想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三、管理学与哲学的结合

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哲学,管理理论上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使管理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哲学的贫困与否、危机与否,关键在于对某些具体事物的指导作用,所以哲学的指导作用必须面向实际,深入生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同时高于生活才能对具体事物起到指导作用。

哲学必须对管理活动进行价值的、伦理的、情感的分析,建立一门管理哲学。所谓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人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管理哲学是管理人的世界观,这是管理哲学的本质属性,管理哲学是哲学与管理学的有机结合。管理哲学是对知识形态的管理思想或基本规律的反思和批判,以及管理实践活动关于人和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管理活动的对象是与管理实践活动更为间接、稍微疏远的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管理终极问题和管理本源问题。

哲学与管理学的结合,是哲学与管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想要更好的发展哲学与管理学,就必须要面向实际,从现实出发,互相吸取精华。管理学通过与哲学的结合来解决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哲学通过与管理学的结合来解决更加实际的现实问题。管理学与哲学的结合,适应了科学发展综合趋势的必然要求,现代科学的发展经过一系列分分合合,开始向高度综合性的在发展。

哲学必须要与管理学的结合也源于哲学的开放性,哲学随着时代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哲学对自身的反思与自指,作为时代的精华,就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与哲学的结合同样也是解决管理学发展中的问题,把管理学推向更高的台阶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的舞台,而且越发在现实生活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而任何一门具体的科学都是需要哲学的这指导,管理学也不例外是需要哲学的指导,这更加凸显了管理学与哲学结合的必要性。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理性分析,哲学正是一种更高理论层次、最深远的理论思维,它以最高层次、最一般的范畴体系揭示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以最高的理性境界审视现象。只有哲学才能对管理活动做更深层次的理性分析。

管理学与哲学的结合已经经过了一段里程,可仍是一开始,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它是必须把多种资源在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恰当地组织起来的理性职能,哲学的发展只能扎根于现实的额土壤中。

作者简介:刘玉婷(1990.4-)女,湖北荆门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2级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一、前言

在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中,管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基础性课程类型,管理学具有非常显著的代表性,实质上为边缘科学类型。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国家教育部门目前逐渐对高校管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想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认识以及了解,同时,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应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所以,需要高校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可以发现,实施案例教学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案例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以及科学性,重点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亲身体验,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满足管理学实践性以及综合性两者的符合性,在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使用案例教学法,促使该教学方法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开展高校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对于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进行认真的研究,促使案例教学方法有效的融入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促使管理学教学的科学性以及实践性有效提升,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二、案例教学法分析

开展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设置相应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使用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知识的讲解,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管理学知识,同时促使学生有效的使用管理学知识,进而提升相关案例分析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1]。除此之外,我们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管理学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师生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果是传统形式的教学活动,师生关系非常的受限,也就是教师传授相应的知识,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输,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分析相关实际知识的基础上,积极的参与教师开展的案例分析活动,从根本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课堂的实际参与度,促使理想教学效果顺利实现。

三、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法实质上指的是在学生面前呈现相关的案例,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指导学生顺利体会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情境,可以扮演一个当事人的角色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解决等。需要在开展管理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的使用案例教学法,其最为显著的机制有以下几种作用:

(一)紧密联系教学理论与实际

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是最为显著的一个部分,开展案例教学法,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有效的结合管理学理论知识跟实际的实践工作,防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局限性问题等。开展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企业参观学习这种机会接触是很少的,然而,一部分学生有这个机会前往企业公司进行参观以及学习,但是其形式则明显多于内容,那部分学习到的知识非常的浅层,不够深入。在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且促使其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那部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促使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促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以及提高。所以,对于那部分引入的案例,需要满足企业管理实例要求,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所以,学生需要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同时需要促使其相似于真实的情境。在完成学生学习之后,就可以进一步了解管理学知识。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管理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在教师针对上述管理知识进行问题提出之后,在完成一定的推理之后,就会公布正确的答案,因此,难以发挥其应该有的效益。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准确定位其中问题所在,促使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但是,根本不存在针对问题的“标准答案”。应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时,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管理学的实用性,这样一来对管理学产生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学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促进管理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此外,在应用管理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时,在完成分析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可以记住更多的管理学知识,学生就会出现一定的成就感,上述产生的这种成就感是促使学生完成管理学知识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这是促使管理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最为重要的工作部分。

(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理解理论知识

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般主要的工作就是忙于对教师的讲解进行笔记记录,老师的课堂上讲的什么内容,学生根本就不知道[1]。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导致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默,缺乏活跃性,导致取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管理学理论知识会存在非常明显的抽象性以及专业性,尤其是学生很难记住那一部分管理学的条文,学生如果只是依靠死记硬背,那么也很难记住,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实际应用的经验,所以那部分已经记住的知识点很快就会被忘记,所以很难有效的提升管理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有效的结合管理学理论以及管理学条文,促使其在实际案例中有效的使用,教师需要正确的指导学生来完成案例的分析,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以及理解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学知识,之后在学生的脑海中完成一系列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对管理学知识进行轻松地学习。

四、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的正确选择

想要学生理解管理知识点,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一些典型性的管理案例,把现在最热门的一些管理案件应用到管理学课堂中去,让管理知识能够与现代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管理案例需要具备足够的难度,这里的难度指的是疑难度,例如:沃尔玛的管理、海尔的管理等。这些管理案例包含着多个方面的管理学知识,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管理学知识的联系性,而且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管理思维[2]。所以,在正确选择案例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点,需要对课程是不是需要使用案例教学法,是不是适合使用,如果课程不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法,那么就不要勉强使用,不然会取得反效果。第二点,需要保证选择使用的那部分案例需要具备足够的典型性、差异性、现实性、新颖性、针对性等,将案例教学的实际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在完成每一个章节案例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章节核心知识点完成确定。第三点,选取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最好保证案例具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因为典型性强的案例类型可以从根本上发挥很强的研究价值。

(二)向学生传授相应学习方法

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坚持学生为中心,需要教师充当引导人员角色,在上述的基础上需要教师积极地向学生传授分析案例的思路,同时还要总结方法,将科学的案例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进而熟悉案例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掌握案例涉及到的管理学理论、案例的背景、案例涉及到的管理学原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3]。在教师正式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消耗很短的时间对案例进行熟悉以及掌握,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课堂学习的效率实现进一步提升。

(三)课堂讨论

讨论活动需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接受意见的平台,其次是表达意见的平台。两者均有非常显著的使用效果。学生在开展讨论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促使学生跟学生之间实现思想观点的交融,同时将上述认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的过程中,课堂讨论还可以按照需要营造出一个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可以以一个最短的时间快速的进入案例角色,对角色进行亲身体验。所以,在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区别,要善于正确的指引学生,促使其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发言,促使课堂主题稳定性、科学性得到保证,同时还可以保证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与此同时,在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形式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促使学生以一个小组的形式来开展讨论以及完成讨论,不仅如此,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完成组跟组之间的相关辩论活动[5]。

(四)合适的评价学生

首要的工作就是需要教师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从根本上制定合理的开放式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有效的防止评价过程中存在譬如偏见或者是不公的现象。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课堂实际教学知识的安排,给予学生足够的发言机会以及公平的发言机会,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促使每一学生都可以发表属于自己的观点以及认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倾听的过程中,需要考核分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来说,大部分高校均按照需要设置了针对性较强的管理学专业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社会管理学人才需求量实现了进一步的增加,高校在上述的基础上也逐渐扩大招生的规模,但是分析目前管理学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一部分教师还是没有更新自己的理念,还是使用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在学生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管理学教学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导致合格管理学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但是,上述提到的这种有限性难以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的话,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取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学习管理学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激发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促使高校管理学教师积极的将传统形式的教育观念实现进一步转变,需要在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融入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知识应用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管理学专业培养人才质量以及水平实现提升。

作者:刘冲宇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2]程婧.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52-54.

[3]熊勇清.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4,(1):85-88.

第3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结构主义;认知

很多高校的管理学教师尝试从多个方式上对管理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比如角色扮演或者案例分析等,对于管理场景的模拟,或者是让学生参与到管理的游戏当中,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一系列的教学尝试,实际上还是缺乏一定的理论进行整合,也就是在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仍然需要通过相关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而结构主义作为一种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对于高校当中的管理学的教学而言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管理学内在的学科知识和理论等,都应该进行重新整合和思考,通过对方法和内容的重新审视,能够帮助高校的管理学教学更具备吸引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结构主义理论与管理学教学结合概述

结构主义理论主要是认知心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派系,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图式”,图式实际上就是每一个个体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结构主义强调对于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进行反思和省察,而且也认为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图式进行开展,抓住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有三个过程,分别是同化、顺化以及平衡。同化是个体在受到外界新的刺激之下产生的改变,而顺应是在外部的环境产生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重新进行重组的过程当中,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结构主义的理论主要由皮亚杰、科恩伯格以及斯滕博格等人对理论进行开拓和发展,他们针对认知的理解和研究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人对认知、教育等层面的研究。在高校的管理学的教学当中,结构主义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思维,因为传统的管理学理论教学是实践训练过程当中,往往没有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特征,并没有真正深入地探究这种演进过程的机理。但是,在结构主义的相关认知理论的支持下,管理学在教学的过程里可以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结构主义中认为的“平衡”状态。所以,应用结构主义指导管理学的教学实践,实际上是有着非常大的应用空间,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管理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结构主义思维下管理学教学原则

结构主义对高校的管理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价值观,特别是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角色以及影响仍然是辅的,应该让学生作为认知行为的主体,教师引导这种认知行为的发生。所以,在结构主义的思维之下,高校的管理学的教学应该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特征,从认知的过程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教学计划者,以这样的计划者身份,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教师最终评估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结构主义认知理论中的“平衡”。所以,在结构主义的思维之下,管理学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方面,结构主义要求管理学的教学,应该以问题作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日常的管理学学习当中。问题实际上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可以是管理学的教师提供的一段相关的素材、文字材料或者多媒体材料,也可能是实际的管理行为中的矛盾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认知。在结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当中,以问题作为推动学习者认知的方式是相对比较普遍的,很多学习者只有在自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从被动认知转化成为主动认知,从而更好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对管理学的知识进行认知。问题作为管理学的驱动和核心,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而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方面,结构主义也要求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作为中心。教师实际上只是学生在认知过程当中的辅助力量,虽然在高校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进行积极地引导,但是教师并不能够越俎代庖,而是应该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管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对课堂的教学起到控制以及促进的作用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以主人公的角色参与到管理学的学习过程当中。第三方面,结构主义也认为,学生在管理学学习过程里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认知。虽然高校的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一定能够创造非常多的真实场景,但是实际上,学生也只有在最真实的环境当中,其学习和认知的速度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不是管理学的教师进行灌输式的介绍,学生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具体认知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仍然需要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下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认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里,教师应该积极地根据管理学当中的内容,创造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掌握,以直观和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启动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三、结构主义下管理学教学的改革路径思考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复合特征的学科,其横跨多种不同的学科知识,因此,管理学本身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发展。管理学是所有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等院校专业的基础课程,管理学实际上具有相对比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特征。而在管理学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学科的教学更具备系统性,这也是很多高等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管理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特别是在结构主义的相关思维和理论的支持下,逐渐摸索形成更具备效率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最终推动管理学的教学和发展。从实际上看,结构主义发展形成的理论和思维模式,结合管理学的教学实践,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首先,管理学教学应该形成问题作为核心的导向教学。导向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形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认知。导向学习主要也划分成为问题和启发两个部分,教师在整个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为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称之为成功。结构主义认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学习者容易受到之前学习的知识经验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引进管理学的新知识过程中,应该充分分析学习主体主要的学习背景,从他们熟悉的学习背景引导到新知识上。所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从管理学学习者熟悉的背景引导而来,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然后在学生形成自己的解决思路或者方案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这实际上也就是结构主义教学思想里面的“顺化”过程。其次,管理学教学,也应该强调学习者作为中心,也就是让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结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当中认为,学习者实际上是整个学习和认知当中的核心,所以管理学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真正自己去把握管理学的认知进程,而教师只是对整个认知过程进行有限度的引导和推动等。所以,管理学的教师应该从外部进行引导,不能够简单地将管理学当中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感,不愿意主动地进行管理学的学习。管理学的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不同的观点当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够采用新的思维和认知,从而逐渐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的过程。传统的管理学教学过程里面的集体讨论或者小组研究方式并不是要进行摒弃,而是要进行改良,帮助学生掌握认知的过程。管理学的教师要让学生在真实和具体的条件下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简单地纸上谈兵,这显然没有办法形成效果。所以,对于管理学教学当中的学生主体性,需要管理学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渐掌握一些学生主体教学的引导方式,启发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的认知问题。

四、结束语

在日常的管理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角色,充分把握好日常教学当中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能够在主动认知过程中获得知识。所以知识的输出和最终的“平衡”,正是要充分结合结构主义当中主体认知、认知过程等相关的理论,帮助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知识过程里树立自信心,最终解决日常教学当中的各类问题。综合上述分析,结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管理学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特别是从教学方法和认知模式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推动力,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竺国丽,刘勇.高校教学管理伦理建设切入点研究———基于公共管理伦理理论的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2]黄吉雄.伦理视角下的高教教学管理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

第4篇

[关键词]管理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发展路径

一、相关研究述评及引言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学发展的研究,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用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传统的阶段划分,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学发展,如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1999年);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展示管理学的发展演变路径,如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1979年);三是以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发展进程为主线,如魏文斌的《第三种管理维度:组织文化管理通论》(2006年),挖掘管理学由经济人、社会人向复杂人转变的管理学演进路径。

第一种研究方法最为常见,这种对管理学进行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划分得到了管理学界的一致认可,绝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讲述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最为复杂,有点类似于历史学,甚至可以是世界历史的编年史,从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文艺复兴时的管理思想讲到现代管理思想丛林,有利于学者对管理思想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细致的研究;第三种研究方法最有创建性,可以只研究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的发展,挖掘其内涵和意义以及对整个管理学的影响,往往能够另辟蹊径。本文依从第三种研究方法,尝试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又译作“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大部分研究针对从科学管理开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发展,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如此。

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形成的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也可以据此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例如我国学者罗珉所说:“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主导着它的发展,或者说管理学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两个侧翼,这就是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1]。但是,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各自孤立、特立独行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天骥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对立或平分秋色的理解是不恰当的。……仅就有较大影响的学派来说,情况是相当复杂的。”[2]而不论现代西方哲学如何发展,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是一个公认的划时代的理论标志,并直接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学者李醒民更进一步论证说:“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3]。因此直到今天,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仍然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可以从中探索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二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两次分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他认为如果管理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4]。随着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5],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丛林越来越茂盛。但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管理。因此,考察不同管理学派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关系,就为对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提供了哲学基础,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管理学的发展。

二、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近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划分,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区分。前者中还可以将马勒伯朗士等后笛卡尔主义者包括进来,后者中还可以将培根、霍布斯包括进来[6]。在现代,一般认为罗素、艾耶尔、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等是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当然,和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相比,上述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却又都成了“理性”的代表人物了。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分歧体现在三点:认识论、方法论和可靠性。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根本分歧就是认识论,焦点在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一般地说,经验主义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但是,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传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各自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学者邹化政在《〈人类理解论〉研究》中指出:“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7]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即产生了不同的方法论。近代经验主义的拓展者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与经验主义相反,近性主义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演绎逻辑。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

对于知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确信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唯理论者斯宾诺莎极力否认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他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第二类是推理知识即逻辑演绎;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认为:“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8]而罗

素则说:“……在针尖似的逻辑原则上按倒金字塔式竖立起一个演绎巨厦,但是这个建筑不牢稳,哪里微有一点裂疵,就会使它坍倒瓦解”;“经验性的金字塔基底落在观测事实的大地上,什么地方出个裂口可以修缮而不至于全盘遭殃。”[9]认为理性主义体系一旦某一原则或原理被证伪,则整个体系化为乌有,而经验主义体系即使有些东西被否定,但就像金字塔抽去几块石头一样岿然不动。

根据以上论述,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列出表1。表1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理性直观经验知识方法论理性演绎法经验归纳法可靠性原则证伪则不可靠相对可靠和易调整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导入到纷繁复杂的管理理论,进而分析和判断不同管理理论的不同倾向。那么,如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引入管理学中呢?这就需要分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研究过程。我国学者扬义在《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框架:不同的本体论前提和认识论基础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又决定了研究模式和方法,而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应用最终反馈到对本体论前提的认识[10]。

对应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可靠性,可以考察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现方法论)、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创建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者的认识论基础,是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来源;分析建立管理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确认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立场;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则可通过考察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辅助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以上划分的难点在于研究方法。根据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11]。自从管理学诞生之日起,实证方法、社会建构方法、比较方法、思辨方法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引入到管理研究之中,甚至后实证主义方法、解释或诠释方法、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方法等后现代哲学方法都已经出现。同时,不同视角和准则又会得出不同的分类。例如,按论证方法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按研究功能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按研究目的分为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规范型研究[12]。不少人将实证研究对应规范研究、将理论研究对应基础研究,都是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有误解所致。

对于管理学研究而言,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演绎法和归纳法正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华莱士模型充分展示了管理研究过程,理论推理、经验论证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互动,形成了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做包括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但有些情况下是重点做研究循环中的一部分工作。将华莱士模型按照水平轴线上下剖开得到的结果,是常见的区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

按照演绎与归纳为一维、理论与实证为另一维的划分,可以发现学术活动有四种基本类型[13]。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化了的华莱士模型(表2)。

本文根据管理学研究者采用的基本研究方式这一角度,将华莱士模型按照垂直轴线左右剖开,可以称之为理性研究和经验研究。

表2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简化的华莱士模型)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发现假说(H)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对现有管理思想或理论的考察可知,某些杰出学者完全可以连上述半个华莱士循环都不做,仅仅凭借超强的洞察力和思辨分析,直接构建管理思想体系,而不去或没有条件加以检验,本文称之为纯粹理性研究;对应的,某些咨询类管理学者却仅仅进行经验观测,主要通过案例的收集概括来指导管理实践,本文称之为纯粹经验研究(表3)。表3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增加理性研究、经验研究)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理性研究)发现假说(H)——纯粹理性研究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研究)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纯粹经验研究本文这种研究方法的划分着重于认识论到方法论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分析其研究方法。例如,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本文根据我国学者江怡的观点使用“逻辑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强调以逻辑分析为工具,但和经验主义有着以经验为根据的相同认识论,“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根本上把现代经验主义与以前的、更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倾向的经验主义区别开来了。”“是在经验还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14]因此,逻辑分析或推理既是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经验主义尤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只不过,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分析并不是某种理性演绎法,而是基于经验研究的逻辑分析,其认识论基础仍然是基于经验主义的。

在明确了体现方法论的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后,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划分,不再详述。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见表4,研究方法有些部分参考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对演绎式与归纳式理论建构的探讨[15]:表4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经验主义的管理学创建原则确立基本原则或观念然后理性构建来自实践经验然后加以总结证实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推理演绎、逻辑推理、哲学思辨、感悟思辨、数理建模等方法经验研究:经验归纳、基于经验的逻辑分析(逻辑经验主义)、比较分析、实地调查分析、实验分析等方法评估和应用多数无法证实;新的原则取代大多可以证实;可以不断调整在考察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时,其创建原则是基础,辅以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就能大体确认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的倾向。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就基本可以确定某种管理理论是理性主义的还是经验主义的。在必要情况下,本文才会分析具体管理学派和理论的评估和应用,即检验理论的可靠性,为其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倾向性进行佐证。

虽然确立了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方法,但当我们考察具体的管理学派或理论,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像是非判断那样非此即彼,而是有一些交叉和共同的东西。这正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合理性。比如,理性主义者一般并不否认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会采取比较分析等方法;经验主义者也承认一定范围内理性演绎的必然性,例如逻辑分析。当然,在基本认识论的层面上,双方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

某些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抑或是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的半循环,都会和理性研究或经验研究发生交叉,就必须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合理分析其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针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只是试图说明管理学各学派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倾向,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对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供方便。

三、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自从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开创直至成熟以来,各种管理思想、理论、学派层出不穷,尤其是二战后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更为复杂,不少学派还发生了研究方法的巨大转变,对这一阶段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对于管理学发展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本文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验主义起源阶段、理性主义发展阶段、

经验主义回归阶段。

1.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虽然从历史上看管理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就离不开管理,但是直到19世纪末叶才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现代管理学的开端。泰罗于1911年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总结出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大综合,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人的心血和经验。”[16]而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总结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和法约尔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者因素的变化,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行为科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梅奥主持的西屋电器霍桑工厂试验。行为科学的研究,无疑是经验主义的又一次胜利,奠定了初期管理学研究中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可见,管理学起源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无论是泰罗、法约尔还是梅奥,初期的管理理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得以创建。

从研究方法来看,泰罗的铲铁试验、梅奥的霍桑试验,都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法约尔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的五种管理职能看上去像是某种理性体系的建构。但法约尔长期任职于企业,他的理论创建原则仍然是实践经验,基本研究方法还是经验归纳和分析,仍然是典型的经验主义的管理学。通过对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可以认定管理学的经验主义起源。

2.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二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除了管理学者,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企业家甚至数学家都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出现了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的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十一个学派。在孔茨眼里,这种门派之争为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众多的术语,如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由于用法及含义不同,加上本来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语义学丛林”;第二,学术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没有能取得一致意见;第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第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第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17]。孔茨的门派划分,一般被管理学界看作经典,影响力超过了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人。不过,孔茨毕竟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传人,有意无意会存在一些偏见。

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每天都可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丛林只可能越来越茂盛。作为经验论者的孔茨对管理理论丛林的梳理,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而非建立于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管理问题、研究管理理论。从这一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能够尽可能地抛开门派之争,更为清晰地展现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对这一阶段存在的管理丛林的梳理,限于篇幅,仅分析孔茨第一次划分的六个主要学派,也能够清晰地展现这一阶段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这一阶段,一方面管理学继续依靠经验主义的指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德鲁克、戴尔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并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无疑,经理主义学派创建原则是基于实践经验,而研究方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一脉相承。从这点来看,经理主义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学派或经验管理学派并不为过,从事比较典型的纯粹经验研究。另外,孔茨根据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重新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前人的经验,他继承的不仅是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有法约尔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另一方面,巴纳德在二战前后开创了社会系统学派,提出了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经理人员职能等独创性的观念。巴纳德和法约尔类似,长期任职于企业,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他的认识论有深刻的影响,其理论的创建原则大多来自实践经验。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巴纳德除了经验总结,应用了体系建构、思辨分析等较多理性主义方法,这和法约尔完全不同。可以认为,社会系统学派是现代管理学从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过渡,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到了后期,巴纳德甚至具有纯粹理性研究的兴趣了。

巴纳德之后,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决策理论拓展了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并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西蒙热衷于纯粹理性研究,通过透彻的演绎分析方法创建决策理论学派,并在管理学界最早提出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大力倡导理性对于管理的重要,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理性主义者。因此,基于经验主义的管理过程学派成为了西蒙的批评对象。在《管理行为》中,西蒙对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内在的逻辑往往存在着矛盾;这些原则缺乏相应的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所以具有自身的局限性[18]。随后,孔茨在评价管理学各学派的分歧原因时,许多都是冲着西蒙而来的,如“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行为科学学派在霍桑试验后,经过数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这一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也从经验研究转向了理性研究。例如,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主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并没有严密的试验材料作依据。以后有的学者试图用大量试验来验证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却发现马斯洛的说法中有许多缺陷,不能为试验所证实。

另外,伯法通过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将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推向极致。数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一些知名的运筹学家或数学家就属于这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推导,也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学派。这个学派有的人士颇为自负地给自己取上一个“管理科学家”的美名,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解决管理问题的科学家,这种唯理论倾向曾经让不少管理学者感到反感。

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的理论,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的管理学。他们成功地通过理性原则构建管理理论体系,运用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使管理学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初期管理学经验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理性原则、体系构建、模型推导甚至唯理论成为了这个阶段管理学的主要思潮。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除了以孔茨为传人的管理过程学派,经理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都存在

着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势。例如,作为行为科学学派得鼻祖,梅奥的霍桑试验奠定的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他的后辈们纷纷抛弃。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战略管理之父波特。波特开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无疑将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推上了理性主义的顶峰。波特基于个人洞察力和理性思辨,创建了里程碑式的战略管理理论,“五力模型”、“三种通用竞争战略”、“价值链”等,构成了非常完整宏大的管理思想体系。

3.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学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理论和趋势,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非理性主义倾向、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中唯理论的管理思想而言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有:批判原有管理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可见,非理性主义倾向依托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人本精神,但大量使用经验主义方法如比较法和经验归纳法,非理性主义倾向的本质是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威廉·大内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是在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后写成的。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指出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维持竞争力。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咨询顾问出身的迈克尔·哈默在总结企业案例研究后,首先提出了“再造”,并于1993年出版《再造企业》,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这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基于经验总结创建,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和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表明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改变了前一阶段管理学思想的发展,经验研究又卷土重来。

美国学者徐淑英(Anne.S.Tsui)教授在2005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主办的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发表演讲,她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在《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1500篇文章,认为调查研究、二手数据研究、定性与案例研究、实验室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是目前经常采用的5种管理研究方法[19]。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了当代国际管理学的研究现状,注重统计分析的经验主义方法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目前这一阶段,理性思辨、体系洞见等理性主义方法渐渐陷入低潮,尤其是唯理论受到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强烈批判,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新成为主流。不少管理学者甚至认为,必须有数据或实证的文章才是理论贡献。我们还应注意到,自从波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战略管理理论后,管理学界再也没有出现如此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思想体系。

四、结束语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了整个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也必将对今后管理学的发展继续产生影响。通过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划分和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从19世纪末出现的科学计划管理开始,直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并在梅奥出版《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年)前后达到高峰;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推动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发展,代表人物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波特出版《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时期达到高峰,其他管理学派纷纷倾向理性主义;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经验主义的回归以《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和《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1981年)等为标志,《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年)、《再造企业》(1993年)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基于经验研究的方法重新成为管理学界的主流。

在不同的阶段,管理学发展呈现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某一方面主导、另一方面趋淡的状态,并与其对立面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因此,正如李醒民对整个科学史的论证,管理学的发展也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张力关系中开拓前行。

我国学者李怀祖在《管理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敏锐地指出,科学研究将不断地蚕食思辨研究的内容,但管理领域的思辨研究将永远存在,管理领域中总有科学研究无法完成的内容[20]。管理学发展的经验主义回归,使得研究方法过于注重经验研究,当代管理学基本没有出现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伟大思想体系,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也许,某种杰出的思想体系正在孕育之中,管理学又将迎来理性主义的春天。

第5篇

关键词:管理学 中国管理学 西方管理学 方法论

1.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趋向

当前中国管理研究的趋向,是以中国管理思想为核心,探求其现代价值。大量的工作在厘清古代管理的思想、原则、宗旨以及对这些素材做出当下的解读,并比照西方管理思想,探讨其异同或优劣。其着力点在挖掘思想、解释思想,其最高成就在成就一个兼容并包的管理思想体系。

东方管理学创始人水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大理念,并把它作为东方管理学的理论精髓,形成治国、治生、治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和包括人道、人性、人缘、人谋和人才的“五行”管理理论,其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中和”与“和合”。

胡祖光采用文献梳理的人文研究方法,在《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中,将管理世界的对象分为人、物、组织三个元素,将管理理论分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和以组织为中心的管理;并以此为依据对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进行了新的解读;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等一一与之对应。按照人文研究的思路,胡祖光分析了中国管理学的思想,将中国管理学分为“纳言”、“用人”、“治法”、“处事”、“教化”五个部分。

2.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2.1西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评析

基于管理学的社会人文性质,西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不可回避。而迄今现有的管理学理论著作绝大部分都是以西方社会和西方企业市场为对象的产物。这些全盘西化的管理学研究最大问题是,缺乏对中国本土化管理的研究和解读,甚至完全以西方管理代替中国本土化管理。并且,在管理实战中隐藏着经济人、机械人的简单假设,即依赖收入决定行为、刺激输入决定绩效输出的单一因果关系,管理学是理性的实证科学,其实际应用与文化背景完全无关,西方理论和工具可以完全照搬运用。

2.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学理论方法的现代结合研究评析

为数不多的中国式管理学派学者,在没有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以及体用关系之前,就盲目地把西方系统科学的数理方法和管理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系统哲学作机械性粘贴。因此,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西结合式创新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学问的粗浅,它既不能如实再现中国古代圣贤的管理智慧,也无法与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现代系统科学和管理理论相接驳, 因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3.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在管理学方法论上历来存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完全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一套方法,将管理现实类比于客观自然的因果定律;人文主义则主张对管理对象进行深入理解,不轻易做出超出情景的定律。孔茨所谓“管理理论的丛林”正反映了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别。

中国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的差异性和着重点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二者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对社会属性进行研究,不必一定采用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思想一直在社会科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近代社会科学正是在实证方法论的指引下,才脱离了哲学和人文科学的限制,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土壤。

对于管理现象而言,管理思想和文化并不只存在于书本之上、典籍之中,这种思想和文化已经深深渗透进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实践中。人不再生活在物质宇宙中,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部分。它们是不同的丝线,编制了一幅符号之网,人类经验纠结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方面的一切进步,改良和加强了这个网。而管理思想和文化作为“客观之网”是可以用实证主义方法加以研究的,离开当代丰富的管理实践和成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4.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全球意义

到目前为止,中国管理学仍然处于不稳定、不成熟的提出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管理科学不相容。大树比喻所提供的框架,可使二者在认识上从不相容走向互相促进。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整合中国管理学的认识框架,从而为中国管理学的构建提供启发;而且有利于在更加全面和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 重新审视中国管理学的全球意义。

在泰罗发起科学管理运动之前的漫长时期,西方世界中的管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管理实践中的艺术和哲学元素,主要采用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哲学与准哲学研究方法。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意义在于使管理学研究开始将研究对象集中于管理实践中的科学元素,并开创性地引入了理性主义加实证科学的研究规范,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范式。接下来100 多年的西方管理学主流研究,在遵循和完善这一范式的同时也彻底放弃了哲学研究方法。虽然管理实践呼唤管理学界对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展开研究,并期望将其与对科学元素的研究合为一体,但是科学主义范式所固有的内在局限,使得哲学元素被长期排斥在管理学研究的认识视域之外,艺术元素也只是作为科学元素的附属品而零散地出现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中,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也吸引了一些西方管理学者,如德鲁克和圣吉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内涵,揭示管理实践中的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然而,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主义范式的认识局限,甚至有所突破,但是却并没有达成科学研究方法与哲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没有实现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科学的结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学者没有建立包含科学、艺术和哲学这3种元素在内的统一的管理学认识框架,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都包含独特的传统管理文化。管理科学与各国传统管理文化的接触,似乎也可以产生诸如“印度管理学”、“日本管理学”和“韩国管理学”等不同的管理学体系。对一种传统管理文化及其当代管理实践进行的研究,如果限定在科学主义范式中,只能产生出国别或地域意义上的管理科学的不同分支或学派,必然同样地回避人的主体性和完整性,摒弃管理实践中的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不能达成其传统管理文化与管理科学的内在整合。中国管理学之所以有可能突破科学主义范式,避免成为一种仅仅是国别或地域意义上的“某国管理学”,是因为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具有独特的管理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在哲学的层面上把握住了战略这个管理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 J].管理学报, 2005, 2( 1).

第6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

一、“管理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与要求

1.核心基础地位

我国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在目录中,旅游管理是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管理学学位。

旅游管理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最早由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1979年开设旅游专业,随后,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相关专业。时至今日,几乎每个本科院校均开设了旅游学科的相关专业,旅游专业一度被看成热门专业。但是,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初,旅游专业名称还不统一,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如:宾馆管理、风景旅游、森林旅游、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各种称谓,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士学位,1998年以前毕业的旅游专业硕士拿到的是经济学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8年开始,把旅游学科统一划归到管理学门类,国内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开始重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考试几乎都把“管理学”列为考试课程,因此,“管理学”受到旅游专业师生广泛重视,而成为旅游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此外,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可以发现,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开设的核心课程中属于管理类的还有:“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即管理类的课程占得比重很大,因此,“管理学”在旅游学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学好“管理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2.开设目的与要求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多门核心专业课程都属于旅游企业管理类课程,因此,这些课程开设的前提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作为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管理学”,又称为“管理学原理”,主要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应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又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因此,要求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管理学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管理思维,锻炼其应用管理学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学习“管理学”现状分析

1.“管理学”的多科性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匹配

“管理学”的内容包括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出的对各类管理活动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管理学”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经济学、数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等)的相互关系来看,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具有多科性或综合性特点。

“管理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因此,一般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这个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学期,可能还沉浸于考上大学的沾沾自喜中,学习缺乏计划,自学能力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然而,“管理学”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刚上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其综合性强,不容易学。

2.“管理学”特点的一般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错位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因此,“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具有一般性特点。由于“管理学”的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因此,尽管学生们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注: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但是,由于基础理论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不适合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学生感觉管理学枯燥,难以理解。

3.“管理学”特点的实用性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

“管理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讲述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身边的客观现实去认真思考,则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某一个管理系统中,该管理系统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只是我们缺乏管理思维而不善于发现而已。因此,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刚入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但缺少多种综合知识,而且缺少管理实践,所以,根本没有管理思维。此外,他们对自己所属的旅游管理专业仅接触了半年时间,专业方面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管理学”课程实践活动不宜在旅游企业中长期开展。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工商企业中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会说和旅游企业无关而没有兴趣。

三、教学改革思路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但是由于其开设的时间较早,学生缺少管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对旅游管理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因此,一般在课程学习前期兴趣浓厚,后期则兴趣减弱,热情降低。作为任课教师,应在这门课程的整个教授过程都引导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比较深刻地理解管理学原理和规律,培养管理思维方式,避免出现不少旅管高年级学生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现在意识到重要想再跟着一年级学生重学一遍的情况。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的“管理学”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耐心细致,适当补充相关学科知识

由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市场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根本不具备这些知识。而且,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掌握得非常少,可能还没有养成课后自学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耐心传递包括学习方法、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弥补因该课程开设时间早给学生造成的综合性强、难度大方面的不足。

2.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

鉴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学习者是一年级学生,缺乏相关的各种知识与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因此,课堂教学应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程学习早期,教师应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用通俗语言和学生熟悉的身边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感觉管理学不难理解,使其尽快熟悉相关的管理原则与理论,形成管理思维习惯。在课程中后期,可适当加快速度,精讲难点重点,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例如,对于组织部门化基本形式之间的比较这个教学重点,教师仅对职能部门化、矩阵型结构等精讲,然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种部门化的应用对象是什么?对应于现实社会哪些组织中的部门划分?一个组织能否独立使用某种形式进行部门划分?等等。这样,课堂教学就把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学生为两个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 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中后期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具体可通过分析知名成功企业与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主次分明,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

“管理学”由于知识点较多,受学时所限,不可能一一深入学习,因此,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精髓,分清主次。例如:在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节中,需要学生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对于这两个学习重点,学生会感觉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因此,要求教师首先用贴近现实生活的最通俗的语言转换难点,使学生容易理解,如统一指挥原则,可用一个媳妇只能有一个婆婆,否则她将无所适从来打比方;然后,通过举例说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是通过设置班长、学习委员等管理角色正常运转的;最后,举旅游饭店中岗位设置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组织中要层层负责与汇报。这样,学生就会对这条管理原则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使管理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自学、教师总结的方式来培养其自学能力。

为了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解决“管理学”的实用性特点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应该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具体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1)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与中期利用课余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透彻理解管理理论。(2)在课程的中后期,教师设计管理活动,指导学生模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去解决管理问题。(3)通过组织学生去比较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如新飞集团实地参观、聆听、感受,学习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流程。(4)在本校的旅游专业实习基地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开展短期实习,主要学习这些旅游企业各自的运作模式、部门划分、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管理制度等。通过上述多种管理实践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通过实践反复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肖培耻.“管理学”课程教学使用模拟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4):86-87.

第7篇

关键词: 管理学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管理学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管理学的必要途径。如何保证管理学课程教学,既重视理论传授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值得管理学课程教学工作者们深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笔者从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就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问题作探讨。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索改革现有课程教材中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学内容。第一,注意将近三年左右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动态;第二,注意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学生能够结合实践管理问题开展学习。

2.重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笔者依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开展,应当从管理者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管理过程的思路重新安排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1)基本知识讲授。管理学基本知识,如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职能、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学生对管理学形成最基本认识的基础。

(2)管理思想讲授。管理源于管理思想的产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思想是管理顺利实施的基础,对管理思想的学习,主要是对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与新古典管理理论及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讲授、学习与讨论,目的在于将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3)管理职能的讲授。管理职能的讲授是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其主要涉及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需要对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有所了解,并清楚掌握各职能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学生成为成功职业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管理技能。

上述部分内容形式上是相互分离的,实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思想,核心则是管理职能。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灌输”、学生单纯“接收”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运用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1.案例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将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适当处理后引入到课堂中,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案例背景资料讨论、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在日后管理中予以运用和改进。教师要根据教材章节、内容需要,选择客观、真实、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2.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角色演练法。角色演练法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管理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从而成为“管理者”,在管理者角色中体会管理。

(2)模拟练习法。模拟练习法是通过不同程度的模仿、再造真实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会知识、学到方法。该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时间,真正做到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鼓励学生放飞思维、提出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运用该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方法则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和主动权,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相应得到了提高。

4.讲座、报告,给学生提供与成功人士交流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成果和发展变化趋势,应该鼓励学校积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和做报告,通过讲座、报告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管理学知识、管理技能和管理学理论动态变化;聘请成功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成功人士人身上体会职业管理者身上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5.商务演讲,提高学生管理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商务演讲,是指学生在对某一单位进入深入调查后,针对调查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做的演讲。对于商务演讲的实施,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所选单位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第二,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对尚不清楚或不能确定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调研。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对于管理学课程教学来说只是一些辅方法,应该以讲授为基础,保证上述方法实施占教学总时数的30%,最适宜;尝试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管理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方法对于系统的讲授一门学科的知识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是建立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识不足,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并加以运用。所以,传统的讲授法也无法适应管理学的教学。

2.缺乏实践环节因为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该学科的实践环节实施的难度是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是基本上无法付诸实施的。这样就使得在教学方法中基本上忽视了实践,造成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的掌握了知识。

二、改进管理学教学方法的途径

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对于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三本院校的管理学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何改进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以促进管理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较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上。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地将所讲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教学提供大量的感性资料来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直观、信息量充足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三本院校管理学课程中一定要普及多媒体教学。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诞生于上世纪的哈佛大学。案例是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学习、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将学生引入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模式三本学校应该主动的走出去,和企业联合,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按照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的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邀请企业界的管理层到学校做兼职教授,为学生进行讲课或者做管理学方面的讲座。企业管理者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者做讲座,可以把自己多年来从事管理的经验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给学生讲授,使得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管理的前沿,可以加上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经济大潮下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我们今后应该加强的重点环节。

4.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目前我们教学中应该说是比较容易实施的,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场景,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具体扮演一些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在情景中处理各项事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按照书本知识的内容来设定场景,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我们管理学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王雪琪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第9篇

一、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障碍

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运用案例来印证理论观点,学生对管理的系统性与实践性缺乏整体认识,不利于提髙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经管类人才技能的需要。

(一)学生主体的现实困境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必须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技能。因此,要掌握管理学课程的精髓,必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企业从业经历,而经管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从高中校门直接跨进大学校门的,缺乏企业锻炼的经历,这正是管理学课程授课对象的薄弱之处。

1. 困境之一:企业经营活动的背景知识薄弱

学生从髙中校门直接进人大学校门,缺乏参与企业实际锻炼机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认知匮乏,使得学生很难将管理学课程的基本原理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很难形成自身对管理活动的认知与技能的需求。在师资方面,由于大学扩招后,各校的专业师资仍显不足,尤其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欠缺,教师授课压力大,很难依据各专业的特色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为此,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管理学课程,学生很少能结合自己的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学习。

2. 困境之二:学生缺乏必要的企业实践活动

在管理学课中,由于受教学场地与教学方式的限制,学生无法在企业生产现场通过自身感官来获得有关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来获得有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很难将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很多普通本科学生从未接触过实际生产实践活动,通常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还仅限于如何运用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去熟记课本上的知识点,而不是将管理有关的意识与思维、管理活动的组织运用自己的生活中去,更不知道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就无法将管理的精髓运用于实践中。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问题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多数青年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期末考核等方面的设计还不利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降低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目前,各个高校都建立有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中教材知识点、实际进度与教师授课情况相吻合,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认识偏颇:过分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管理思维的训练和管理意识培养。在此理念下,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只是在考试前拼命熟记各个知识点,完成期末考核评价之后则将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完全抛却脑海之外,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 教学内容刻板,缺乏系统整合

目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依据管理职能进行安排的,主要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进行章节安排,这样的教学安排体系,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作保障,而管理学课程教学学时数多在50学时以下,要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就没有时间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由于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要以课本教材为纲,教师被动选择传统教材,无法有效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考核评价过于单一

目前,对于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的“一卷定成绩”,虽然很多院校也在极力推进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比重,但过程考核方式与内容也多偏于课程的理论知识,很少对学生管理方面技能进行客观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试卷作答,重点考核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识记程度,缺乏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过程的考核。其结果是难以提高学生管理思维与意识,管理技能也无法学以致用。

4. 教学过程缺乏有效设计,教学方法单一

管理学课程需要结合某一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但在教学中,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丰富经验,加之受个人知识面与教学科研任务重的影响,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依据管理学课程自身具有的实践性与基础性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中对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系统性与整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管理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根据系统工程的思想,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明确各章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技能考核评价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由于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不了解,需要教师突破课本教材与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再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树立管理意识与管理思维,将学校课堂、企业现场进行整合,运用企业现场、事例来组织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开放性与共享性结合的原则

开放性与共享性首先体现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考评以及课程考核等,应改变由单一主体(多为授课教师)来实施各项活动的局面,建立起由专任授课队伍、企业管理人员、学校专业督导人员组成的团队,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效果测评,同时将课程教学设计全案在师生中进行共享,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管理思维、管理意识与管理技能提升为主线,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集体式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同时,还应为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了解提供机会,增强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感性认识,从管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来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发散思维和开放思维”的培养,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来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

4. 实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管理理论博大精深,企业管理案例众多,如果没有侧重及针对性,学生难以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出来,不仅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少。为避免上述情形的出现,一方面,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时数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实用性”;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结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识别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设计思路

1.体现系统设计思想

系统设计是管理学课程教学成功设计的首要任务,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授课对象,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框架体系,从而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活动,通过引导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质疑等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1. 体现课程自身特色

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管理活动的认识以及管理的功能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该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与思维。为此,授课教师应有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围绕“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塑造课程特色。

2. 体现项目管理思维

项目管理思维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体现以明确的具体任务为中心,突出该环节应该解决的问题与达到的教学要求,更多地表现为任务型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教师应事先设定相互衔接、相互关联、依次推进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关管理知识与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体现过程性考核评价

过程性考核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有效改变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其主要体现在分阶段、分任务、分项目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教学质量全面监控的重要手段,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是要体现项目管理思维。同时,过程性评价也要求教师必须持续性学习,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模拟企业运营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管理学课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的实情,学生对公司及其运营的感性认识欠缺,可以开展模拟企业运营的课程教学模式。一是要依据系统思维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研究企业运营的基本活动',把管理学与其他相关主干课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设计,避免教学内容的冲突与重复。二是要将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组建形式、公司组织架构形式、公司职位分析与职责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将组织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进行综合设计。三是围绕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决策与计划、组织沟通、领导激励、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项目的综合设计。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项目驱动的教学任务设计,通过项目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为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是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是以学生组建的模拟公司为载体,由学生扮演不同的企业管理者,组建企业管理团队,模拟企业经营活动。其实质上是一种模拟实践教学法,它可以让学生感知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未来企业工作的情景和可能担任的角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以后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培训技能、积累经验。

二是情景游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事先预设的商业游戏和团队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情景模拟的场景中,去学会管理技巧与方法。如进行瞎子背瘸子游戏,训练学生的沟通配合能力。情景游戏法可以提髙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把实际教学中企业经营的真实情景加以提炼,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要点,形成典型教学案例,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加强学生对于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师注重引导,以便学生更深人地理解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习形式

一是通过模拟企业运营来组织教学活动。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始终体现“项目管理”思维,以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来驱动教学。在教学组织上,应提倡学生组建企业团队,模拟企业运作,课程教学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内外作业、复习和考试等教学环节和内容都采取企业形式来进行,营造企业现场氛围,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知能力。

二是形成团队交流与学习氛围。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要点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单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需要给学生施加必要的外部学习压力,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动交流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如:在课程预习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模拟企业,对其可能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商解决办法,最后再结合教师课堂内容的教学要点进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给老师进行交流。

三是注重教学实践形式的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老师或学生自己先去联系有意向的企业或组织,把模拟企业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思考,或把参观企业的案例带回课堂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来看,涉及到公司设立、公司章程的制订;公司组织架构;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职责与职权;公司正常运营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以及年度绩效考核等事宜。这些领域单靠某一位教师来进行全程讲解,很难把握这些领域的精髓,为此需要变革过去单一老师授课的传统,由一个专业性的教学团队来进行授课,更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以全面评价为准则,逐步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应充分发挥管理学课程考核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树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组合。评价方式也可用情景处理技巧评价、方案设计水平比较、项目策划与实施效果衡量、经营主题宣传演讲等方式。

第10篇

有策略地从众的原则

有策略地从众原则即是根据所在高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公共管理学教材选用的既有经验。公共管理学的主要教材有如下几本:(1)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主要课程教材)[1];(2)苏保忠、张正河主编的《公共管理学》(适用于公共管理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2];(3)曹现强、王佃利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概论》(可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及MPA教育的教材)[3];(4)丁美东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可供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使用)[4];(5)汪大海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5];(6)倪星、付景涛主编的《公共管理学》(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系列教材)[6]。以上文所列教材为限,假设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选择2012-2013学年公共管理学教材,则笔者认为应当选用黎本《公共管理学》。理由如下:黎本《公共管理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教育部推荐教材,不少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资格的“211”高校一直在使用,在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中反映也较好,比较切合广西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苏、张本《公共管理学》有为专科学校服务导向,不符合广西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曹、王本《公共管理学概论》以服务山东高校为目标,地域色彩太强。丁本《公共管理学》属于高等学校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相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而言,教材形象不够专业。汪本《公共管理学》推荐读物部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本科教学而言,显得大而无当。倪、付本《公共管理学》发行时间短,其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类别学生的教学适应性尚有待于验证。

自编教材适度优先选用的原则

长期以来,在教学界有一种流行看法,不提倡一般高校使用自编教材。对于传统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和其他较早成熟的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而言,经典教材往往已经形成,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则失之片面。公共管理是新兴学科,我国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阶段使用的公共管理学教材编写情况整体而言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较大的竞争空间。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依靠学术竞争,也要依靠教学竞争,而本校教师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的能力与影响力,集中展现了专业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综合实力,是为本校公共管理学科谋求教学和科研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地说,有公共管理硕士点(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单位,就应该鼓励本院教师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并考虑优先选用于本科教学实践。应该澄清的是,所谓的公共管理学教材自编,包括完全由本校教师编写和本校教师参与部分编写的情况。完全由本校教师编写,主要包括两种情形:集体合作编写,个体教师独立撰写。而参与部分编写,也主要分为两种情形:担任主编(副主编),作为一般编者。针对上述四种情形的自编教材,优先选用可相应地区分为以下四个层级:集体合作类著作体现了本校公共管理学科的集体智慧,应努力创造条件选用以示尊重;本校教师担任主编(副主编)的这类著作体现了本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外在影响力,应尽量选用;本校教师作为一般编者类著作体现本校公共管理学科个别成员的教学科研实力和专业活动能力,在质量接近的若干备选教材中,应考虑优先选用;个体教师独立撰写类著作虽然体现本校公共管理学科个别成员的较强教学科研实力,但个体编写教材容易附带学术偏见,因此在是否将其选用为通行教材的问题上,反而要慎重。

多种公共管理学教材辅助的原则

上文所述选用的教材,在学生方面大致可以理解成是需要购买和上课随身携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程,可以“只此一本”;在教师方面则是备课所用的基本教程,必须同时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备课。笔者觉得,选用参考教材要达到交叉互补、方便定位的目标。兹结合笔者近几年备课所参考的书籍略加说明。笔者近几年参考的书籍如下:(1)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2)陈振明主编的“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丛书”之《公共管理学》[7];(3)严新明主编的“劳动与保障系列教材”之《公共管理学》[8];(4)欧文•E•休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译丛”之《公共管理学》[9];(5)黄健荣“当代公共管理精品教程系列”之《公共管理学》[10];(6)张康之“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之《公共管理学》[11]。笔者讲授公共管理学课程,选用的是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原因如上所述。选用其他五种主要参考教材,理由如下:陈本《公共管理学》特别适合于作为MPA学生教材和公务员培训的教学用书,与一般本科教材反差大、对比性强;笔者参与编写了严本《公共管理学》其中的第三章、第五章,对全书编写宗旨、流程与细节有深入了解;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学导论》在西方已经出到第三版,“既可以作为学习与了解公共管理科学的基础性、入门性读物,也可作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黄本《公共管理学》适用于研究生教学,笔者攻读博士学位时,曾听过主编黄健荣开设的相关课程,对该教材的特点认识比较到位。张本《公共管理学》是公共选修课教材,服务于本科阶段所有院系的学生。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通过对上述参考教材的研读对比认识到,作为“211”高校具有公共管理硕士授予权的单位,其本科阶段“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该达到应有的水准。

教材评价机制保障选用质量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教材选用质量,主要不是指所选公共管理教材学术质量(知识水平)状况,而是指所选用的公共管理教材能够满足所在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的程度,即是否适合学生学,是否适合教师教,是否适合所在教学单位的学术层次和社会影响,是否适合所在大学的校园文化。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通常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而忽视教材评价机制的建立。由于教材质量全程监控的意识欠缺,教材选用质量的论证和评价环节缺失,结果往往是教材一经选定,发到学生手中即告万事大吉。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我国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教材的选用,就多半缺乏后续效果调查,而使教材选用状况整体而言难尽人意。那么,选用一本公共管理学教材,怎样才算严谨呢?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大致要经过以下步骤:首先,由任课教师(1人或多人)提出1-3种备选教材,并出具书面意见详细说明选用根据,上报系或教研室。接着,系或教研室经过讨论,由负责人出具选用建议,送交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讨论。然后学院教学部门根据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的讨论结果,将选用教材的结果告知任课教师、相关学生和教材管理部门。教材付诸教学实践后,一方面大学教务处组织专家(督导)组深入听课,考察教材的课堂适应性;另一方面教务处相关职能机构制作“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详细全面地搜集并分析听课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务处方面据此得出对前一学年公共管理学教材选用的整体评价,并反馈给开设该课程的院系,以决定下一学年是否续用前一学年的教材。

作者:徐莺

第11篇

关键词:管理学;梳理;踪迹

在管理学的一系列基本命题中,最基本的莫过于:管理学的起点是什么?管理学的终点又是什么?管理学或者管理学研究中关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梳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命题。本文通过对管理学历史踪迹的梳理,阐述了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即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管理学科所具有的科学属性。

一、 学科普适性踪迹概述

一门学科原理的普适性来源于的对象――不是某物,而是某物的某种属性的关注,以各种属性为对象的研究思路逐渐形成了各种学科。普适性的表现在于其具有超越性,而这种表象来源于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众所周知,客观性是科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无论它是自然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因果关系的)还是社会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随机统计规律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一门学科的性质进行讨论,既能够从总体上去审视一个学科,也能够对该门科学所具有的普适性特征追根溯源,从而来证明该门科学的价值。由此可见,要证明一门学科的存在性,找到用于描述这门学科所针对的研究领域的本质范畴内的一系列科学原理的普适性是必要的条件。一切禁得住时间验证的人类规律都是其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最佳表现。同时,对于一个学科其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条件的分析也是深刻理解这一学科最好的途径。

管理学家丹尼尔 ・ 雷恩曾经说过,“理论是所有学科所追求的目标;而管理学理论则是基于组成管理学的全部思想为基础所构成的。追溯到管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可以很好地解释管理学这一门学科所采取的概括和分析方法……探讨管理思想史既能够加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也能够发现那些对于怎样把管理学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运用到其它文化领域和组织中去的解释”。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管理思想史,同时也是为了论证管理学历史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何运用此普遍规律的过程。由此可见,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是探讨一门学科是否具有规律性的最佳办法。也就是说,从管理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和理解管理学,这可以为目前很多悬而未决的管理学争议问题提供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二、 管理学历史的变迁

尹卫东曾经引用过恩格斯的说法,他认为管理学的演进实际上就是管理哲学的发展,同时他试图从管理学史的视角出发去证明建立管理学哲学的必要性。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也曾经这样论述过:“科学的管理包含某种重要的普遍规律,其实际上是一种史学观”。以上所有观点都认为,了解一门学科发展的普遍的规律也就等于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而普适性恰恰是这些规律性特征的一个总合。上述所有认为,试图分析某一门科学的哲学特点和根本属性,即试图去探索一门科学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首先需要的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说,揭示管理学的发展踪迹的过程也就是探索管理学普适性特征的过程。

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当时的管理学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尽管管理理论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管理学流派其所研究的主题都有着相同性。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学思想时期、科学管理时期、社会人时期和现代管理思想时期。本文依据目前管理科学领域的比较流行的观点将当今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管理学思想归纳为后现代管理时期,其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求最优化实现其目标的科学。接下来本文试图从架构上以时间为序列概括性地探索和分析管理学思想的演进特性,以期寻找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

在管理学的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对于效果的强调以及对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更加看重和强调思想学理论及方法。可以说,一个时期的大的文化背景一直是管理学思想产生的温床,这导致管理思想和理论在根源上具有规律和理性的特点,同时其也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且时代越是进步,其推动力也就越大。

三、 管理学发展踪迹探索

泰勒是管理学思想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美国的工业从私人拥有的组织向综合性、大规模公司的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其也验证了管理学思想的科学性。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指在科学管理产生和出现之前的管理思想,其虽然包含了一些管理学的思想和萌芽,但其思想大多是经验类型的,而且也比随意。因为其多是在迎合大宗的文化背景。泰勒使管理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同时泰勒也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化基础,而他的思想也在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中受到了最多的拥护及批评。马克斯・韦伯和法约尔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管理学家,这两位管理学家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讨论过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探索过其合法性及普适性。他们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对其发扬光大,进而提出了足多管理学经典理论。

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隐含着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如管理行为的动力是为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管理行为的有效模式是选择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时的管理模式等。这个时期的管理学实际上与任何一门其它的自然学科或社会科学一样,主要将实验法和观察法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相互交融的特点,其研究视角主要是管理学的客体,其针对的是随意和放任的管理办法所产生的低效率。这种管理学在研究上究具有随意性和主观实践性,其对现象的了解也是浅薄和片面的,其注重的现象是不客观的,因为其忽略了人及其对人所具有的复杂社会属性的探索。

行为科学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管理学思想对人的基本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是社会人时期管理思想主要的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使管理学科进入了长久的反思与争辩。尽管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但是其基本思想仍然是如何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深处期间的人能够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现代管理思想是过去的管理思想延续发展的产物。一般的管理理论便借此产生,同时由于大环境的多边以及复杂性,众多学者研究和分析管理学问题的方向出现了多样性,致使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后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明显的系统思想色彩。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建立逐步向系统整合方向发展,这正是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同时管理是文化的产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根据不同的文化底蕴酝酿产生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变化而不断演进。而通过理论线索建立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体系就形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始终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本文将上述研究内容与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归纳成了图1,期望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管理学体系的演进路径。

四、 对管理学发展踪迹的总结

关于管理学历史发展踪迹的探索是大纲式的分析和总结,其根源是追寻管理学发展历史所包涵的特征。以上对管理思想的回顾,不难发现管理活动既是文化力量――尤其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的产物,同时又是特定文化的一个过程。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和办法在全部管理学发展的进程中,受到了特定的文化和价值标准的限定,这合乎了某一特殊的历史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行为的影响轨迹。本文从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文化的演变过程是连续式的,同时,某一文化的产生也不存在于消灭其他的前提下,反而正是在某一文化产生的基座上,进行了持续地斗争,融合以及双方的妥协,而最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一个派别。同样,受某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影响的管理学内涵也进行着持续而激烈地斗争和融合,从而形成了适用于某一特别组织、特别人性假设以及特定情景下的管理派别。而这些管理观念及派别都是具有普遍规律的,其除了具有管理学历史的演进外,还由于产生了此种管理流派的前提条件在特定的历史范畴内仍然存在着,这导致某些已经适应了目前社会环境的管理学流派,依然能够从之前的管理学思想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五、 后续

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些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观点,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把握了管理学呢?我想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因为我们目前还处于这个时代内,我们仍然处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更加深入的理解管理学,最终完善对它的元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也是管理学者们最初的研究宗旨。

参考文献:

1. Dewey John.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 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97,(9).

2. James Hunt.Leadership: A New Synthesis.Calif: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1991,(10).

3.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4. 张银岳,董立群.西方管理思想史的解读方式及其演进的经济学资源.管理科学文摘,2005,(5).

5. 张媛媛,李宇.对管理本质的再思考――管理学的普适性.北方经贸,2008,(10).

6. 罗珉.现代管理学.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 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 尹卫东.哲学视域中的管理思想演变论纲.江海学刊,2002,(2).

9.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号:L13CSH014),课题主持人:张媛媛。

第12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