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

时间:2022-09-20 14:44:28

中美文化差异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成因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虽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但是中美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一、中美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为表尊重要主动打招呼;学生要尊敬老师。而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师都直呼其名,子女可以与父母争论问题.或提出自己个性主张。

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人情在中国社会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联系的,讲情面的人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回报别人的情谊。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评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及互相交往的情谊中建立和实现的。中国人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信赖,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在衡量个人行为时,往往是以道德为准则,注重和谐、群体利益的维护,这与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法律至上。在美国,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表现出人情较为淡漠,但却十分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个人自我意识较强。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及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受不同文化背景制约的中美两国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偏向综合性思维.强调整体优先,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如表达顺序时,要由大地方到小地方,即国家一省一市一区一街一号;表达时间是按年一月一日的顺序。美国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强调部分的优先,在表达空间顺序时与中国相反,由小地方到大地方,时间的表达也由小到大。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语中,“狗”这个字都是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习惯语中,例如“youarealucky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同样地,在谈及“猫头鹰”时也是如此,英语习惯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其当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文化对待它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于猫头鹰长得十分奇怪,叫声又很难听,因而古时迷信的人称其为“恶呜”,说听见夜猫子叫不吉利,至今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迷信传说。

(四)的差异

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人中国的这2000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五蕴皆空”,“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英语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的,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五)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中美非言语交际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而在美国文化里,父母和儿女之问、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问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腈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跟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关两国人民对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车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国学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二、中美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其原因也是各自不同,纷繁复杂的。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规律基本上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劳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万物有限.有限寓于无限的哲学思辨观念,强调了群体问的和谐。美国人的祖先源自欧洲沿海国家和地区,航海业的发展使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精于计算,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抵达北美大陆后,成为了第一批开拓者。

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和印地安人的骚扰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是一种“海洋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美国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工商业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此相适应,美国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二)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内陆文化,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成了后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与平和又在一定程度养成了一种惰性,过度沉溺于“和稀泥”,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由于受儒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而美国则经历一个又一个经济飞跃。

(三)认知系统的影响

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美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美国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美国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美国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四)文字的影响

第2篇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1]

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2]

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而美国人则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与人类是相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

(三)“和”与“争”、“稳”与“变”。

中国人非常看重“和”字,“以和为贵”。追求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锻造出来中国人温和、妥协、安之若素的温顺性格,“知足常乐”的乐天思想也培养出中国人即使处在危难中也不抱不怨的民族特质。当然,这也使得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容易产生满足心里,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加上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和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人们追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因此中国人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喜欢稳定,习惯于从事固定的职业。

美国人非常重视竞争,喜欢较量,他们总是不满足现状,而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美国的“西进运动”就体现出美国人这一典型的性格,不满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蛮荒之地实现自己人生更高层次的价值。这与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思想格格不入,中国人一旦安定下来就很难突破现有的环境,而美国人更喜欢去冒险,去尝试新的事物。这对于美国整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变的心态,对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依赖与独立。

群体价值观和浓厚的宗族文化让中国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对于集体强烈的依赖性,中国人认为只有将自己融入到一个团体中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而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他们更倾向于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改变自身、改变世界。

二、中美文化微观比较

下文从四个方面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这四个方面可以使我们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一)新闻文化的差异。

新闻媒体是政,新闻报道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播的过程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中国的新闻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各种时代的不同烙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新闻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媒业,报道方式和报道水平在全世界都处在最前沿。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因此新闻传播也有非常大的差别。

1.新闻传播的内容。中国新闻题材较为严肃,且多以正面为主,注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美国的新闻报道更加活泼,人情味浓厚,常常会加入一些引起受众感官刺激的内容于其中。

2.新闻表达形式。中国新闻传播是含蓄的,信息常常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人们去推敲,这和中国人说话含蓄、谦虚谨慎的方式不无关系。而美国的新闻非常坦白直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而且评判色彩非常浓重。

3.新闻传播的目标取向。中国新闻从正面报道,对于发生的事件常常选择积极的报道方式,即使是灾难性的事件也是如此,以此来鼓舞人们坚强面对。而美国新闻一般都是负面的新闻,常常是批判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这和美国的基督教文化有关,在基督教中文化原型之一是“赎罪”,这种“罪感文化”对新闻的报道取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教育文化的差异。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教育,从孔孟之道盛行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而美国,一个只有两百年多短暂历史的国家,有着多所世界顶尖的名牌大学,以其强大的教育优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学子。因此,教育文化差异在两国文化差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教育体系当中,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只选择教育当中的家庭教育来进行比较。

1.教育目的的比较。在中国,家庭教育有着非常明细的目的,家长都无一例外地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个好职业。出于这一目的,中国的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才艺班,上小学后报名学习奥数。为了让孩子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取得高文凭,很多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当然这本身也与中国的国情和体制有关,但是长期如此,对于中国以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培养,让子女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心。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发展,父母不会作出太多的规划,基本依靠孩子自身的选择。

2.教育内容的比较。近年来,中国一直都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以及选拔人才的机制没有改善,传统的方式仍旧主导着的中国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教式的管束教育。由于仍处在“分数是升学的重要指标”这一社会大环境下,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文化知识教育占重要地位,但是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实际上常常局限在分数的层面。孩子回到家里,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吗?”“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等等。

而美国的教育主张开放式的实际锻炼,他们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他们的教育内容更偏向于生存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很多孩子到了18岁都能离开家庭,依靠自己的能力独自生活。当然要指出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由于需要生活独立,孩子会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打工上,因此美国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

3.教育方式的比较。中国的父母承担了对孩子的无限照顾,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切,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为了孩子劳心劳力,而且很多家庭老一辈的成员也承担者照看孙子孙女的任务。由于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和“三纲五常”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非常不平等的地位倾向,父母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凡事都给孩子作好决定,孩子只需要按照父母的决定努力完成就行。

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一般停止在18岁,自那以后,孩子都将独自开始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美国隔代照顾孩子的现象比较少见。另外,美国的家长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彼此是作为朋友的关系存在,孩子遇到了难题,家长多半是像朋友一样给他们提出建议,然后让孩子自己来解决。

(三)慈善文化的差异。

2010年9月底,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中国慈善行,鼓励中国的富翁们捐出资金来支持慈善事业。然而这次的活动并没有之前他们在美国举办的那么成功,问题并不在于中国富豪与美国富豪所拥有的财产差别,而主要是两国人对于慈善的观念不同。

1.慈善的文化渊源的差异。中国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这种“仁者爱人”的性善论是人们惩恶扬善的力量基础,人们对于别人的帮助都是靠自律来完成,因此,富翁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和其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原罪说”和“救赎说”,使人相信人生而有罪,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劳作和对他人的博爱为自己赎罪,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和升入天堂,这种慈善心态是强迫性的。因此,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们,虽然他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冷酷无情,可在捐赠中却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

2.世袭的观念的差别。马克斯・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写道:“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最强大的力量是以(祖灵)信仰为基础的家孝……这种牢不可破的团结本身完全以虔诚为动力……”所以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世袭”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尽可能地将家财留给子孙后代仍是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

美国人“世袭”的观念很淡,他们更愿意通过白手起家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们在身后只会留很小一部分的财产给自己的孩子。

3.组织形式的差别。基于上述原因,中国的慈善组织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即慈善组织往往是政府出于政权的维护而运作。而在美国,慈善组织大部分是自下而上的,以民间组织为主体,形式多为市场自发式。

三、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完全不同的,甚至没有太多历史交集的国家,在文化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两个国家在文化交流上开始互相借鉴彼此有益的一面,来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使得各种文化思潮涌入国内,只有全面了解别国的文化,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方方.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2]王雪,顾相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J].科技信息,2010:27.

第3篇

作者:高亚玲 李惠贤 马建豹 【论文摘要】 由于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谈判风格。有时谈判双方虽然都抱有诚意, 但最终还是不能取得任何积极的结果。因此,在中美商务谈判中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关键词】 商务谈判风格差异文化差异 一、序言 本文将从其中三个核心的方面来解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差异、商务谈判决策的差异和商务谈判目标差异的影响:(1)思维方式:线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2)权利差距:高权力差距型文化和低权力差距型文化;(3)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差异的探究,揭示出中美商务谈判过程中的文化碰撞和冲突的深层因素,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跨文化谈判中的各种情况。 二、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 1.谈判策略的差异 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 中美商务谈判中,中方代表首先就有关合同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中方谈判者认为总的原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当总的原则确定下来,才有可能就合同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谈判。这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的谈判策略是中国的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美国人认为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概念构成的,所以他们不会过于相信纯理性的东西。谈判过程中他们重具体胜于整体,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美国人常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所以谈判一开始时,他们就直奔正题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总体原则可有可无,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使谈判得到进展。 谈判策略的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谈判中,中方代表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美国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因此,美国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讲究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 2.谈判决策的差异 中国人决策通常是集体协商的结果,一般说来避免个人做出决定。中国的谈判小组在谈判之前、谈判当中,以及谈判之后通常都要一再交换意见以协调整个小组的行动。当对方的提议超出中方代表的权限范围时他们还要请示上级,需要报请上级领导同意或集体讨论。在美国,个人完全可以代表公司做出决策,美方派出的谈判代表通常有足够的权力,他们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直接对谈判的议题做出决策。 不同决策机制的形成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中方谈判组成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行事,最后的决定通常由未参加谈判的上级做出。 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在美国受平等观念的影响,人际关系一般是呈横向状态的,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谈判人员之间是业务横向(平等)关系。他们不拘礼节,平等相待,对正统的商务礼仪、客套、座次等关注较少。谈判时美方突出个人的作用,往往会指定某个人全权负责谈判,有其负责制定必要的决策和完成必要的任务,同时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在其职权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 3.谈判目标的差异 中方谈判者特别重视长期友好的商业关系的建立。对他们来说,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谈判目的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的合同代表着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如果谈判中双方没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交易常会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人则认为谈判的终极目的是签定合同实现经济益。对于美方来说,合同的签订是谈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其个人价值利益的体现。他们把每个合同的签定看作是一个单独的行为过程。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他们更注重于实际价值的实现。 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差异是理解中美双方谈判目标差异的关键。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受集体取向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人们相互依赖达到几乎万事必须凭“关系”的地步。 因此,中美谈判中,中方对“关系”的培养的要求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美国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所以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美国谈判者更注重追求实际的内容,签定合同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目标。 三、结语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冲突和矛盾的存在,多是文化差异惹的祸。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方代表首先要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学会鉴别、了解、接受、尊重对方的文化。随时准备以两种不同的文化波段进行交流、切磋。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其次,要拚弃民族中心主义,尊重异国文化和传统风俗。商务谈判中切记妄加评论对方的文化准则,接受并尊重他们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每种文化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接受他们。同时也要避免文化接触中的刻板印象。 国际商务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谈判模式和方法、不同的沟通方式和说服策略、不同的价值观。谈判中,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标准去理解和评价对方,应根据对方的文化和谈判风格制定和修正自己的谈判策略,这样才能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否则,忽视文化差异、缺乏沟通、处理不当都会增加谈判难度,甚至无法达成协议,丧失商业机会。

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著。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人权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人权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人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论文/格式]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词:服饰;中美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72-02

一、引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服饰近似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对生活的态度;服饰又是一种文化,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服饰作为一个反映民族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重要的视觉对象之一。不同国家拥有自己特有的服饰,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美国是个自称为民主之邦的经济发达的新兴大国,两国服饰的差异性,体现出中美两国在价值观,思维差异等文化中的差异。以下将从中美两国在传统服饰的款式、材料和色彩上的特点,以及中美两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着装特点等方面,对中美服饰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来分析和解读中美文化的诸多差异,以期有利于我们对跨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二 中美传统服饰特点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中美传统服饰的款式特点及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传统的中式服装宽衣、肥袖,运用连身平袖直腰身的平面裁剪,有庞大的轮廓和体积感,以及象征性图案来显示威仪。服装的形体只是象征性的,不一定要与身体和谐,特别重视平面的铺陈和图案。服饰的表现注重于意境服务,而不是刻意去突出人物的形体。这种为意境服务的服饰特点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中国传统的哲学世界观可以概括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它把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动的、协调的整体。《庄子・齐物论》早有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周易》中也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交融性,中式传统服装之美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并不强调形体,是以一种精神意蕴来显现。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欧洲白人是移民的主体。因此,传统的美式服饰带有西方传统的服饰风格,它的廓型属于体形型,讲究比例、均称、平衡、和谐的整体意识。追求个性美、人体美。传统的美式服装与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早期移民美国的人为了在美洲生存,不得不努力奋斗以实现个人价值,美国的个人主义并不等同于中国的狭隘个人主义。中文的个人主义是贬义,等同于利己主义,它是侵犯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思想。而美国的个人主义主要是褒义。它包含的内容有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力量。它已经深深的融入到美国人的性格力量中。

(二)中美传统服饰的材料特点及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的服装材料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丝绸。而美国服装应用较多的是亚麻布。在中国传统服装材料中,丝绸作为一种材料的本身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精细,用这种细腻材质来做服装,多有一种飘逸的视觉效果,通过宽袍大袖、头巾、披风、水袖在行走时随风摇曳来显示动人的美感。这种飘逸并不在于体现人的身形,而在于一种境界,强调一种整体效果。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整体与抽象,将外界与内心思想意境结合起来,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这种用材上的特点相当于用“一块精神的布”把身体着重于穿着者的整体修饰。这便是中国人的精神主义。相比较而言,美国服饰中所用的亚麻布作为材料,从材料的提取过程来看较丝绸容易,且更适用于日常生活劳作。材料的使用除了受到国家的地理环境影响以外,在思想意识上也有重要体现。这与早期移民的美国人为了生存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在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美国人的成功意识观念很强,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成功就是真理。这便是美国人的实用主义的价值体现。

(三)中美传统服饰的色彩特点及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中国古代服饰色彩的选用,有一个很有社会内涵的现象:先开始于民间,一旦被皇家贵族看中,就禁止民间使用,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如果一种服装的色彩开始是皇家贵族所穿,后来不穿了,成为一般民间服装,则这种服装的色彩立即被视为卑贱的色彩。从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五行之说到帝民之间的色彩故事,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古代对服饰色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服饰色彩的运用带有明显的阶级性,以及强烈的等级观念。

在美国,过去传统颜色最流行的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神圣,也是一种魅力的代表。紫色是一种高贵和财富的象征。美国人对色彩的追求是注重于视觉的效果。在美国历史上,美国人对于色彩的要求没有中国古代追求色彩的那种精神性质。他们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穿上自己喜欢的服饰,不受到上层社会的约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国人崇尚平等,这种“平等”的根源来源于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来自于现实历史条件。

三、中美两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服饰特点及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及反映的文化

近代中国服饰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山装。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装之所长。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颇具均衡对称之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中山装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显得精练、简便、大方。同时,也不难看出,在中上装上体现了和谐、对称、统一的表现手法,服装倾向于端庄、平衡。中山装这些形制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其二,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仅仅一套服装便暗藏着如此多的意义,不难看出中国人在着装方面注重的不是造型,而是一种精神和意义,来显示人的社会地位的强烈倾向和愿望。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做人要讲究礼义,中山装的特点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真实写照。

(二)美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服饰特点及反映的文化

美国服饰历史上最有代表的便是牛仔裤。它是用一种靛蓝色粗斜纹布裁制的直裆裤、裤腿窄,缩水后穿着紧包臀部的长裤。最早出现在美国西部,牛仔裤的造型现已成固定格局,一般不分男女均可穿。牛仔裤简单实用、人人可穿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以及平等观念。牛仔裤有紧包臀部的效果,正是美国人个性张扬的体现。美国人有崇尚人体的传统,反映人体美,对服装追求的价值观念是“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对服装穿着的动机是着重“自我表现”,心理定向是“外倾型”。当今社会,牛仔裤已经普及到全球,走在美国的大街上,看见穿牛仔裤的是夸张改版后风格各异的裤子;而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同样看见穿牛仔裤的群体,他们穿的只是现代版普通裤型。这充分说明了美国人穿着服装是为自己而穿,所以敢于标新立异,我行我素,非常讲究穿着个性的表露。他们认为,穿着与众不同是为了表示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以及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从服饰款式体现人体美,服饰色彩重在追求视觉效果到服饰材料的简便实用,美国人的精神价值无非是围绕着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展开的。

小结

综上所述,中美服饰的种种不同,归纳起来就是中美两国由于各自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环境、伦理道德的差异,导致并形成了各自穿着观念、服装的造型结构的不同。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而美国文化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中国文化沉稳,美国文化奔放;中国文化含蓄感性,美国文化直率理性。中国人注重精神,美国人重在务实。中国人重在“天人合一”,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美国文化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张扬。美国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我们才能够避免文化冲突,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黄能馥.中西服饰文化比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第6篇

一、“化”而不等值的文化差异翻译办法

文化的不同导致翻译之中,在不同的文化中寻找相近的对等语,这是翻译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因而很多的翻译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意义的转换”,其实对于翻译来说,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阶段而翻译的最高阶段应该是“信达雅”背后的“化”,因为对任何一种文学来说,不可否认的都存在着一个“化”的功能,都是真善美的传递,所以翻译的实质应该是将“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观点最早由钱钟书先生提出来,他在《林纾的翻译》中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诚如上文所分析的,翻译是可能的,但是等值的翻译则反而会导致其原意的流逝,从而影响到最后意义的呈现,因而必须要借助于“化”来实施,从而完成翻译的意义。

二、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差异处理方法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说,不能进行全部的等值翻译,但是也不能进行全部的“化”,因而林纾在翻译史上来说,他只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而没有真正的做到全面的将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因素呈现出来,其最终削弱了异国风情本身所应该具有的魅力。

(一)求同存异大而化之笔者认为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差异,因为文化的不同,必须求同存异,所谓的同是意思的表达必须是真实而准确的,而所谓的异,则是异域风情的不可缺乏,因而较为准确的处理办法应该就是求同存异,大而化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传递出不同文化的精髓。求同所要求的是,将原著所应有的语义以相对应的语言尽可能地表达出来,存异则应该在进行翻译的基础上,将意义完整地表达之后,保留相应的原语中的文化个性,从而使得异域的风情展现出来,鲁迅曾经在《且介亭杂文》中这样谈及翻译,“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由此可见他既注重了作品本身的传递———求同,同时也注重作品之外所含有的一种文化差异,只有二者结合,才能真正的处理好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例如在英美文学中,通常也会出现一些习惯的俗语,而这些我们则应该求同然后存异,诚如上文所言,如英美文学中含有Arollingstonegathersnomoss,它最为原始的意思是滚石不生苔,但是如果这样翻译,虽然是等值的,却没有了文化的意味,大而化之的翻译其实可以采用相同的意思的另一种表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同样的还有nothingventure,nothinghave,没有冒险就什么都没有,而相应的较为大众所熟知的能够理解的表达则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采用这样的有着本土文化气息的表达会显得意义非凡,甚至说达到了一定的文化差异的弥合。

(二)注释增强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化差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表现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两个方面,因而这是要弥合的一个关键之一。对于英美文学来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在思维方式之中,这个差异从思维模式来说,是巨大的,总体来说,西方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是实用理性的思维,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逻辑的归纳或者是演绎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它极为注重逻辑的推理过程;而东方思维方式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和谐发展,将各个认识相互地糅合,从而得出一种最优的决策或者方法,也就是儒家所谓的“中庸之道”。而这样的问题其实也深刻地体现在了价值观之中,简单地说,价值观表现为对一件事的认知和心理价值的判断,对于英美文学的翻译来说,东西方主要的价值观差异在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公正地说,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都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分,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东西方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于英美文学来说,较多的关注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实现个人价值,是体现个人奋斗的重要方面;但是相对于东方文化,尤其是儒家核心文化影响下的文化体系来说,则是更加注重集体的利益,从而对个人主义有着一种贬低,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英雄唯我主义,是一种自私自利不顾大局的表现,从而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

当这样的问题出现在相应的文学翻译中,应该予以注释,甚至可以予以一点文化的说明,这样有利于读者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尽管文化心理深入人心,尤其是宗教与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这更是应该将这样的故事在相应的注释中阐述清楚。神话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母怀,当然也是众多英美作家灵感的来源之地,而这些作品的翻译中,神话的注释当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等作品,可以说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同时还有极为经典的典故阿克琉斯之踵,这些如果缺乏了相应的文化背景,那么是不能深刻地理解背后的含义的,因而只有语义注释才能使读者能够深刻地体味原著中的情感,充分地感受原文中的美,从而弥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展现原著本身所应该含有的文化价值。

三、结语

翻译,必将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而对于翻译来说,弥补文化差异最为关键的是,要真实地将各个不同的文化差异摆在那里,让读者尽可能地站在异种文化的背景下来审慎文学的魅力,而不应该是站在自己文化母怀的角度上来理解和批判,这样就丧失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从而在自己文化之中鬼打墙,成为井底之蛙。而其处理方法,无论是求同存异,还是注释,最为关键的还是文化的普及与文化价值的传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弥合文化差异,充分地展现其原著所应具有的文化魅力。

作者:李杨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第7篇

[关键词] 谈判方式 人际关系 决策风格 女性角色 差异

当前,大多数国家和许多跨国商务机构拥有境外设施,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最成功的公司懂得世界经济和国际竞争,并有能力与其国际竞争对手进行有效交流。但是,任何一个文化都有一套人们必须遵循的规范,从见面开始打招呼,到得体的衣着,都各有各的规矩,这些规则因文化而异,还有可能相去甚远。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中美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两国文化间存在着差异造成的。因此,了解中美两国在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求同存异,互相谅解,和谐相处,对于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是不可或缺的,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中美谈判方式的差异

中美双方在谈判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尽管这些差异有其政治和经济上的根源,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中国的谈判方式是首先就有关合同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因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因此避免在谈判开始阶段讨论细节问题,一般把细节问题留到以后讨论。中国人看重总体原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看事情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中国谈判者认为,总体原则一旦确定,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对总体原则的措辞使对方让步成为可能,中方认为,具体细节的制定必须在总体原则制定后进行。

而美国人则相反,因为受线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看问题由小及大,由近及远,重具体胜过整体,不把总体原则考虑在内。他们讲求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整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总体原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是花言巧语,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使谈判得到进展。对美国人来讲,总体纲领好比哲理。而且,他们是实用主义者,不过分相信纯理性的东西,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事实而不是由概念组成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在谈判桌上的具体体现就是“直接”和“简明”,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接了当。

二、中美人际关系的差异

以关系为取向的中国人,把创造和谐的气氛作为谈判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情感型人际关系,这是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系,在交往中,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但在交往中,因为情感关系和其他关系相矛盾,可能造成情感危机。一般来讲,亲朋好友,或同一群体之间所存在的情感关系较为持久、牢固和稳定。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人情,面子和命运是支配中国人生活的三大女神。”在商业界也是如此,中国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和谐的商业气氛,和气才能生财。每当和谐的关系受到挑战,他们是很少做出让步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这是典型的情感型取向。情感型取向在其他方面也有表现,例如中国人在谈判过程中,尽量避免摩擦,友谊第一,所追求的是永久的友谊和长期性的合作,一旦双方达成协议,双方就可能长期合作下去。对中国人来讲,每签一次合同,可能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在以友谊、理解、信赖为基础的长期合作的过程中的起始阶段。所以,对中国人而言,在谈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相互间的友谊和共同利益,建立良好的关系就等于接近达成协议,信任是以良好的关系为基础的。

美国人与中国人相反,受个人主义和平行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他们常常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哪怕是亲朋好友一起吃饭也要各付各的钱,他们也不象中国人那样重视友谊和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他们的人际关系是以工具型为取向的,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作为达到某一目标或获取某种东西所建立起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性的关系,即人们在与他人建立工具型关系,只不过是用其去获得某种物质或达到某种什么个人目的。工具型关系是一种非个人化、非情感化的关系,不牢固,不稳定。因此,在商务谈判中,美国人总是把合同的签定看作一次单独的行为过程,他们认为作生意要讲究效率,妥协可能就是必要的结果;声誉是在协商过程中赢得的,如同信任是在争论之中建立起来的一样。

由此可见,具有完全不同取向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商务谈判中有时会产生矛盾,中国人会觉得美国人不诚恳,而美国人会认为中国人对其过于依赖,要求太高,太重感情,实际上,这只是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而已,只要多了解一下对方的文化背景,在商务谈判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中美决策风格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思维方式、推理过程,以及决策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中国,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必须经历很多的形式,线性的逻辑推理很少受到人们的青睐,直觉、辨证、领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受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取向影响的中国人来说,人们很少把谈判过程当作一个问题的过程,人们在作决策的过程中,把相关的众多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对方的态度、感情和情绪。他们对别人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敏感,而且对中国人来讲友谊、感情和态度等都起很大的作用。人们往往群体讨论,最后由领导作出决策,即决定未必是大家或集体做出的。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注重个人所属的集体,而集体又由某个领导为代表,领导即权威,因此决策由领导最后做出。在谈判桌上,中国人显得温和友好,他们不喜欢争辩,很少对抗,但是对别人的行为常常不敢贸然相信。他们虽然灵活多变,却爱面子,他们看重感情和友情,通常把对方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整体人来对待。他们不象美国人那样直率,话语间接隐晦,而且常常使用沉默这一非言语行为,当他们对问题有看法,或不同意某项条款时,经常不直接表示反对,而是采用沉默代替,以此表示礼貌和对对方的尊重。中国人也是很有耐性的,他们不妥协,在很多问题上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然而,在谈判桌上,美国人常常是表现出热情、诚恳、信心和积极性,常常去准备讨价还价,并同时会作出让步以达成协议,妥协对美国人来讲是签定合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策略,他们把完成任务作为最高目标,因此一切事情都该按着一种能确保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进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美国人对充满逻辑的争辩情有独钟,他们把整个谈判分成若干部分,一步一步地、逐个地解决,他们依靠归纳推理,凭借事实和数据,不感情用事,直言快语,惯于对抗,说话口气断然,在谈判过程中,以理说服对方,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部分让步和妥协,以解决问题。决策对于美国人来讲,是由负责的个人做出的,不是有关的群体集体决定的。美国人认为,责任、权力和精确的信息紧密相连,并且必须由个人掌握。每个人应当在上级领导下,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讲究效率,完成既定目标,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美国人有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在商务谈判中,他们总是坚持让别人使用英语。

四、中美女性角色的差异

女性也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美在性别文化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在商务谈判中,美国女性更多的是以微笑,而不是以言语行为来表示友好,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陌生人之间,这一点就不适用;又如,中国女性常以沉默表示倾听,而不是像美国女性那样经常使用“mm”、“um”、“huh”等言语行为来表示这一功能。此外,虽然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妓、奸、奴、嫉、妒”等。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商界,只要有能力,女性成功的机率不会比男性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女性在某些领域的个人能力与社会地位与美国女性旗鼓相当。因此,在商务谈判中,关于中美性别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免影响商务协议的达成。

参考文献:

[1]Samovar, L. A.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喜福会》 中美文化差异 解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河西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一、 引言

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或是课堂上侧重的是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即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实际上就是狭义上的文化界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为人处世原则和喜好憎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运用,《喜福会》便是其中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经典之作,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连续九个月稳坐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全美图书奖以及洛杉矶时代周刊图书奖。小说中细致地刻画了四对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母亲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情感故事。经改编后由华裔导演王颖将其同名电影搬上了荧幕。笔者以电影为蓝本,欲从五个方面全方位剖析影片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二、 中美文化差异面面观

(一) 友谊观

中国人朋友之间注重知恩图报、情深义重,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美国人对于朋友的界定范围比较宽泛,见面三分钟即可称为朋友。美国人的友谊观大多有所界限,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朋友,友谊不会自然而然地延伸至彼此生活和工作的其他领域。换言之,友谊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而绝不意味着义务和责任。[1]

影片中,琼的母亲素媛去世后,她的三位朋友依然在麻将桌旁为她保留了原本属于她的那个空位。在她们的内心,那个位子的主人永远与她们同在。现在素媛的女儿琼坐在这个位置,就如同看到了自己的朋友。玩麻将过程中,三位朋友笑着用中文交流,琼警告她们不要以这种方式来作弊,但立刻遭到反驳,三位阿姨的态度异常坚定:“我们是你的阿姨,我们怎么会骗你。”的确,三位姐妹将朋友的孩子视为己出,怎么会弄虚作假,欺骗孩子呢?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素媛完成临死前未实现的夙愿,她的三位朋友竭尽全力执著地帮她弥补遗憾,成功地找到了当年素媛在中国颠沛流离过程中被迫抛弃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当为逝者实现了生前意愿,三位老朋友的兴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终于可以告慰逝去的姐妹了。

(二) 婚姻观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旧社会中国主流的婚姻价值观取向。微弗莉的母亲林多自幼被由于生计所迫的母亲卖入黄家做童养媳。直到14岁结婚当天,才第一次见到自己丈夫的庐山真面目。这对于美国人而言,必定是抓破脑袋也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人信奉婚姻自由,结婚属于个人的私事,完全由自我主宰。而即便是现当代的中国,子女结婚仍然很在意父母的态度,期望得到父母的允许和支持。影片中即使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也深受母亲的影响。在微弗莉身嘶力竭的呐喊中,她明确表示自己失败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为了取悦母亲,选择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当她开始第二段恋情时,尽管之前与母亲矛盾重重,但她还是将男友正式地介绍给母亲,内心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果然得到母亲应允,同意出席自己的婚礼,微弗莉最终喜极而泣。

受儒家文化熏陶,旧社会婚姻中要求遵守“夫为妻纲”的生活处事原则。林多嫁入黄家大门的那一刻起,深知自己的一生将从此掌握在丈夫手中,这个男人将决定她一生的幸福。新婚第一晚,小丈夫黄少爷便言辞凿凿:“我是丈夫,我是当家的。一切由我说了算。”另外,当丽娜的母亲顾莹莹遭受丈夫百般,却也欲罢不能,因为潜意识告诉她:“如果我离开了他或是杀了他,我将一无所有。”作为丈夫的附属品,妻子只能任受摆布,毫无怨言。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故事的结局只能以惨剧收场,顾莹莹最终选择残忍地溺死自己襁褓中的儿子,以此来宣泄对丈夫积怨已久的愤恨。由一出悲剧引发出了另一个惨无人寰的苦果,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三)家庭伦理观

“家”在中国人眼中是温暖的港湾,是游子的期盼。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乃是人之大幸。为人子女,要尊长辈,孝父母,重家庭。而美国人深受基督文化影响,推崇人人平等,家庭成员亦是如此。他们关注个人自由与权力,亲情观念明显淡化,父母与子女的情感纽带联系不紧密。

四位母亲从小教育女儿要温柔贤淑,隐忍顺从。这源于她们自己从小受到的中国传统教育。林多的母亲在她即将嫁入黄家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女儿,作为女孩子,要温柔贤惠,“吃饭要慢一些,要收拾得整洁大方,要听话”。另外,丽娜和罗斯也在母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丈夫百般隐忍,最后失去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引发夫妻感情危机。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值在影片中也得以充分的展现。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却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琼小的时候由于忍受不了母亲强迫自己学琴,大喊 “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强迫我做事情。”由于家庭观的迥异,母女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摩擦不断。琼曾对母亲抱怨:“从小到大,我做的任何事情你都不满意。”甚至于当自己即将要回中国与自己的孪生姐姐们相见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她们描述自己的母亲,因为“我根本不了解她,她只是我的母亲而已”。微弗莉也对母亲说:“你不知道你给我造成多大的压力。”可见,中国式母亲对女儿美好的愿望并没有按照她们既定的轨道前行;相反,孩子们却离她们渐行渐远,亲情受到重创。幸运的是,最后母女间冲破了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冰释前嫌,实现了文化融合。当重新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时,微弗莉的母亲终于破涕为笑:“现在我满足了。我们开始理解对方了。”琼也和母亲化干戈为玉帛,相拥而泣。

(四)面子观

“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一种声望、地位,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儒家“礼”教思想倡导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大限度上服从于自己所在的社团或社会,以达到同属、共识氛围。个人应该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单满足自己的欲望。[2]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讲究“赏脸”,尽量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 中国有句俗语:“面子是别人给的。”面子观念可以说就是一张无形的“脸”,“脸”即是“面”。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我行动的权利,厌恶对他人事务的干涉,尊重个人的隐私,偏重于“独立”的礼貌面子,往往是不给对方留“面子”。

个人得失为小,丢面子事大。为了个人面子,母亲可以拿女儿为筹码,互相攀比炫耀。当微弗莉的母亲带着抱怨的口吻说,“每天她都在下棋,还要我为她擦奖杯。”琼的母亲也毫不示弱地说:“我遇到的问题比你还严重呢!每次我让她帮我做家务,她都置若罔闻,一心只是练琴。”言语间均表现出内心的火热,都以女儿为骄傲。当琼在钢琴比赛快结束时突然出了状况时,母亲顿感颜面扫地,面露尴尬。

微弗莉带着男朋友来家中做客,上最后一道菜时,林多自谦地说:“这道菜味道比较淡。”谁知对方果然不解风情,毫不客气地表示味道确实太淡,还顺手将桌上的酱瓶抓起倒进菜中,说这样就会好很多。这种让中国主人丢面子的表现顿时让林多大惊失色,不悦和惆怅只能暗自吞咽。

(五)社交观

社交场合中,中国人习惯按交情论心意。体现在送礼方面,感情越深,礼物越重。譬如结婚请宴,关系越发亲近的礼金自然要比寻常人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礼物的贵贱直接反应交情的深浅。然而,美国人则重形式轻物质。礼物要送,但礼物的贵贱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即使是一张不起眼的贺卡,也能反映送礼人的诚意。所以当微弗莉给母亲展示自己男友送的衣服时,林多不屑的态度和对衣服的挑剔让女儿恼羞成怒,反问:“你怎么能对一件礼物如此刁难呢?”

不仅如此,影片里中国人待人接物表现出的热忱、宾客至上的理念也是一大亮点。相比之下,囿于饮食结构的单一和餐饮文化的不同,美国人更注重主随客便,热情的程度远不及中国家庭。片中有好几处家庭聚会的场景,其中主人的精心准备、丰富的菜品和诱人的食物都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三、 结语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性经验和规范的积淀,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只有认识了文化的渊源与不同,才能有效减少文化差异,避免明显的文化冲突,对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意义深远。影片中四对母女正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彼此间的不解与伤害,也正是因为差异的化解最后彼此打开心结,敞开心扉,重新找寻到了属于各自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Linda Schueler,何震.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3:文化差异与

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我国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标准》中也提到“要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从中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是与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密不可分的。

1.加强文化教学能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各民族文化语言都是在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及人文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及千差万别,而语言文化是在这四个方面所构成的环境中产生的,并且是它们的表达和反映,这就决定了不同语言文化有着很大差别。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中,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着两点明显的不足:一是不会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不同的交际;二是缺少有关英语交际的规则和交际模式的知识。因此,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得体地进行英语交际。

2.加强文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强文化教学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热情,更快更好地学习英语。这是因为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学到的是为适应语法学习而编造的空洞的死知识,信息含量少,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啃书本,几乎无兴趣可言。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课本中关于目的语国家鲜活的资料会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文化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过程是一定情景(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获取知识的过程。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为意义构建提供了条件,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用目的语交流看法。这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由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探索式、合作式的自主学习。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

1.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告别、打电话、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等。

&nb

sp; 三、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以文化知识为起点、以文化意识为桥梁、以文化理解为目的的阶段性的循序渐进过程。英语教学中,课堂的教学内容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的导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文化氛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文化背景介绍

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相关英语国家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有人认为,所谓背景知识,是指“特定社群成员由于背景或出身相同而具有的信息”。显然,这里的所谓背景知识,指的是来自语言使用者自身背景的知识,因而背景相同知识也就相同。而本文中的“背景知识”,是与语言本身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与社会文化有关的背景知识。所谓与语言本身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包括语言学习者对于语篇内部结构和语篇外部结构、语言风格、语域层次等方面的知识。

2.英美文化阅读

学习英语若只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名人逸事、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科学发展等,我们必须通过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各种体载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课上主要是自己阅读,遇到问题时去查工具书,也可以向老师质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就会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开设阅读课,学生们可以在阅览室选择看自己喜欢的报纸和杂志,从而扩展了有关英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外语文化,理解另一民族的价值观和信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各种技能的目的。

3.文化对比

第10篇

[关键词]语境理论 高语境 低语境 文化差异

1 引言

语境作为语言科学的一个概念,最先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985年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语言学界多大反响,在之后的30年中,语境理论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直到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重新讨论语境这个问题,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个概念,并把它应用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和理解之中,并于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概念,语境研究才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语境理论认为,交际过程中有种种不同的语境,而不同地区因为所处的语境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如果从语境理论角度出发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也就变得很容易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分析,人们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 语境理论

霍尔(Hall)在1976年出版的Beyond Culture书中提出并区分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

根据霍尔的表述,我们可以作以下的界定:在一种文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话语意义的创造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对所使用的言语的依赖程度比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就是高语境文化;相反,如果意义的产生对所使用的言语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而对语境的依赖相对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

文化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霍尔进一步提出高语境交际和低语境交际,“refers to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communicate, they take for granted how much the listener knows about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In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knows very little and must be told practically everything. In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is already "contexted" and does not need to be given muc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差异较大:高语境交际中,符号所引发的意义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的文化知识;依赖于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入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高语境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较少,对言语的依赖程度较低,更多地借助于非语言语境;低语境交际则相反。

通过对比,霍尔得出结论: “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即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Samovar, 2000:98)

3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下的中美文化差异

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与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从语境理论来分析,可以看出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很多:

(1)直接与间接交际方式的差异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决定了直接与间接的不同和交流方式。美国人愿意坦率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则喜欢以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交际的过程中,中国人更多考虑的是对方的感觉和面子问题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思想隐蔽起来婉转地表达出来。为了避免双方尴尬, 我们常试图利用表情, 身势来暗示对方, 其真正意图有时很难从字面上判断。美国人则截然相反,他们不愿意受别人施加的影响,所以在表达时多是坦率直言。事实上,西方人有时不了解中国人的习惯,不善于察言观色,往往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2)成功交际责任所属的差异

在低语境中,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所以美国认为对交际成功负责的是说话者或作者,他们应该通过言语将意思表述清楚。如果言语没有完整清晰地表述意思,听者和读者可以要求得到更多的信息。说话者将这理解成积极的行为,因为它表明了听话者理解了并希望更全面的理解。而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所以中国人认为说话者不必在言语中完整精确地表达意思,听话者有责任通过注意言语表达的语境来阐释言语的意思,他们期望听话者在阐释信息意思中负更多的责任,发挥语用推理能力,进而推导出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也习惯于并善于从身体语言、沉默等话外之音中去寻找意义。

(3)用语方面的差异

相比中国人,美国人不注意非言语传达的信息。当他们做出回应时,他们是回应人们所说的而不是回应人们是怎样表现的,而对情景,参与者的角色等语境因素不予注意。通常中国人在理解这些语境信息的意思是没有困难的,当中国人看见美国人不能或没有对语境信息做出回应时,他们会认为美国人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美国人确实也使用一些表达问候、谢意的礼节用语,但是这些固定短语和惯用语在低语境中的作用比在高语境中的小得多。由于作为低语境的交际者的美国人希望其他人说的话信息量大,所以他们常常误解礼貌用语的意思。低语境的交际者常常不满高语境的交际者在言谈中使用套话,他们希望所有的言词都有意义。

4 结语

由于语境不同,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与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已经、正在而且还会给中美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从语境理论出发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研究高低语境文化及由其决定的高低语境交际,对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实践必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Poter, R.E&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Guo-Ming Chen, William J.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第11篇

关键词: 文化交往 文化差异 地理环境 社会历史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人们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这种趋势对我们增加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件好事。但同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接触的是来自陌生文化和地区,思维习惯、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与我们全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如果你有一个外国朋友夸奖你说:“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你谦虚一下说:“Where,where.”那你的朋友一定会一头雾水。这种由于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造成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美两国的文化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老文明,形成了神秘而质朴的东方文化,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精神思想之中。中国古老文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存在与意识的各个方面,至善至美,带有一种醇厚朴实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浑然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和谐统一的家庭观、天下大同的价值观和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它的特点是内敛沉稳、平静温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为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就像顾炎武所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人普遍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仅是集体的一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大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后来发展成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言之,就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特别当人与人交往时,必然受到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不被社会接受。中国文化代代相传,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例如,见面打招呼,晚辈见到长辈、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以表示尊重。与人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方,另一方则要举止大方、谦卑有礼。

2.美国文化

与中国文化相比,历史相对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英国、法国等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很多民族移民文化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美国社会是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其国民有高度热忱,希望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目标与价值,即“美国梦”的文化特征十分显著。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念的核心,它的产生有其思想和现实来源,渗透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和奉行,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其精华所在。当然,它对美国社会发展是有利的。美国人认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因此,在美国,不同辈分、不同职位的人没有差别。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都透漏着平等观念,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法律、政治等无不体现着平等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生硬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身份、地位、年龄、资历等,一律以平等的“你好”或者握手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初期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生息的客观条件,是历史文明发展的依托。不同地理环境塑造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最初的可能框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整体性与生产方式的固定性,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而不提倡个人表现。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注重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从始皇帝的大一统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需要利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君主、谨守礼数,以巩固其政治根基,维持社会秩序。传统思想观念延续至今,被大家接受,形成了集体意识,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据主导,儒家伦理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最终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临海的商业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众多的岛屿、土地纵横交错,交通往来不便,整体性很难形成。所以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指个人的价值、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独立。美国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化,而这恰恰是西方思想的传统产物。最早追溯到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后来,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的理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平等,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往,其中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发展,要了解西方社会,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加强理解与包容,争取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单单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还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往来。文化交际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环境中,进行多方面对比,不但可以传播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而且可以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M].黑龙江: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2]杨云.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研究[M].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第12篇

[关键词] 中美婚姻;文化; 爱;性

一、引言

中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美国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并侵蚀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汲取外国文化精华固然重要,但不能有损于中国传统文化,否则只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认清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十分重要。本文之所以选择从婚姻的角度比较中美文化差异是因为婚姻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从这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能更清晰地反映出两国文化差异,更容易让读者明白。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对婚姻的不同态度,对婚姻与爱的关系,婚姻与性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从而揭示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二、婚姻的定义

第六版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中这样定义婚姻:“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 husband and wife ”;“the state of being married ”;“the ceremony in which two people become husband and wife ”(A S Hornby, 2004,1068)。钱钟书先生则把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钱钟书,1991)。陈独秀说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而美国社会以个体为单位。

三、中美对婚姻与爱的关系的认识

爱是奇妙的,它让一对素不相识的男女相识,相恋,结婚,携手一生。爱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对美国人来说,婚姻为爱而生,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甚至父母也无权干涉。倘若婚后两人不再相爱,他们会毅然选择离婚。因为对夫妻而言,爱是维系婚姻的最基本情感,基础不在,婚姻也就走到了尽头。谈到离婚,美国人考虑的多是夫妻双方的个人情感,而非父母、孩子、名声等其他因素。因而美国离婚率也高的惊人,一度达到50%(苏立昌,372),美国半数以上的人都离过婚(Rose M. Kreider and Jason M. Fields, 1)。可是美国人并不认为离婚有损颜面,反而觉得这是为爱做的正确选择。

然而,对中国人而言,爱情在婚姻中占据的分量却少得多。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门当户对”。这种“门户”观念一直持续至今。人们普遍要求男女双方经济、文化、教育背景相当,认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平等。男高女低,女方就被认为是有意高攀;女高男低,男方就被说成吃软饭。这种“门户”观念也不无道理。但是如若一味地渴求平等的背景就失去了婚姻原有的意义。相亲便是“门户”观念的最好体现。一般媒人都会按照一方的家庭背景和条件为其物色对象。双方见面交谈后决定是否交往,一旦交往便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有人说爱情是可以培养的,不知道这种快节奏相亲结婚的夫妻是否真的培养了爱情。尽管近年来中国离婚率有所上升,但显然没有美国高。原因也很简单:中国夫妻往往凑合着搭帮过日子。尽管没有爱情,夫妻之间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背叛,但是为了父母、孩子、面子甚至财产,大多数人还是凑合着过下去。

四、中美对婚姻与性关系的认识

的画面几乎存在于每部美国大片上。对美国人而言性生活是婚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保证幸福婚姻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性生活排在了第二位。由于性生活不满意而离婚的美国人不在少数。美国人对的态度也很随意。美国许多未成年人都和异性发生过性关系,一些美国女性甚至因为自己仍是处女而尴尬,有些美国人却和多人发生过性关系。然而,一旦结婚,美国人态度就会改变。他们不会追究配偶婚前的,也不再随意和异性发生关系。美国人认为婚后要忠实于对方。这与婚前的混乱判若两人。

中国人对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中国人不赞成婚前,中国女性仍旧持有把“第一次”留给丈夫的传统想法,中国男性也有着深厚的处女情结。但是,近年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处女情结有所下降,婚前在年轻男女中也多有发生。另一方面,中国人性生活质量不高。中国传统思想比较保守,对性这个概念很少涉及。以前中国人性生活多是为了延续香火,而非为了生理需要。性生活有时甚至被认为是丑恶的东西,人们对其嗤之以鼻,性生活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五、结论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相同,因此中美两国人对婚姻的态度也不相同。中国人强调家庭概念,赋予婚姻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美国人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满足。这也正体现了中国重视整体,美国强调个性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Hornby,A 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Kreider, Rose M. and Jason M. Fields. “Number, Timing, and Duration of Marriages and Divorces: 1996.” 2002. 28 May.

[3]Su, Lichang, ed. 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6.

[4]董天,冯丽博,平玮,“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及原因探讨”,《前沿论坛》。

[5]付红梅,“中国婚姻伦理之“源”“原”探究[J]”,《兰州学刊》,2010(3):124.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