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27 16:31: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敢说、会说。

2.词句段运用

通过朗读例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用所给词语发挥想象,仿照例句的写作方法编写句子;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

3.日积月累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把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区分识记,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学习“交流平台”

1.

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温柔善良而又勇敢啊!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4.教师指名反馈。〖HTK〗(课件出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HT〗

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总结: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二、

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例句。

课件出示:

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1句话。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这句话中“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3.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2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眨眼就要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激动的心情,用“眨眼”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春节瞬间就要到来。

4.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3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用“发疯”一词夸张地表达了八儿内心十分喜悦的心情。

5.仿写练习。(课件出示:盼望、饿、安静、喜欢、厚)

(1)从课件出示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全班展示交流。

6.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自由读一读,同桌之间交流你更喜欢哪一个。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第一句中“伟大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比“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最激动人心的”更能让读者体会当时镇上人们的心理活动,这是第一次,足以见得那天晚上的不一般。

7.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体会深刻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1)明确关键词的含义和类别。

抓关键词是一种很重要的理解文章主要人物形象、情感的学习方法。

(2)结合课内语段,让学生尝试抓住关键词体会概括。

(3)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寻找关键词的好方法——结合课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其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学习了写作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熟读“日积月累”,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课前预习资料。

课件出示: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2.读正确,正音:耄耋(mào

dié)、笄(jī)。

3.读明白: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交流。

(2)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及笄之年: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要用笄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

弱冠之年: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加冠,以示成年。

而立之年:孔子说“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能洞悉明察,融会贯通,一切恰到好处。

知天命之年:50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对得失的淡然。

花甲之年:60岁,是一个平静的年龄,所以看什么都习惯了,听什么都可以一笑而过,想做什么也不大在乎别人的眼光了。

古稀之年:古人一般到70岁时辞官家居,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70岁的代称。

耄耋之年:80~90岁老年人的泛称。

期颐之年:100岁称“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4.练习巩固。

(1)同桌之间你考我答。

(2)师生互相考一考。

5.熟读成诵:(1)男女生读。(2)小组对读。(3)练习背一背。

6.总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更多有关古人年龄称谓的词语。

【设计意图】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通过讲解、举例、抢答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以便于课后的背诵记忆。

▶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通过“自学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重视“语用”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节课注重“语用”的训练,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2篇

一、正确处理教材,坚持依标施教――打造精品课的前提

浙江省使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有人教版、粤教版和湘教版三种,但落实到具体教学不可能同时使用“多套教材”,统一的依据只能是课程标准。因此,评价一节课是否属精品课,首先看它符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如果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问题的设计以及课堂调控措施不能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即使这堂课的气氛再活跃,学生参与面再广泛,也是徒有其表,不能称为精品课的。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和相应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要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依据这一要求,教师首先要强化的是自己的教材解读能力,明确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知识:(1)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2)生命是顽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3)生命息息相关,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4)要学会关爱生命,善待生命。 核心知识明确了,才能奠定变“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基础,进而学会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二、有效设计问题,提升思维质感――打造精品课的基石

课堂提问是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问题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为了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题,许多教师采用了不同的导入设计,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

【案例1】

(教师先播放了电影《狮子王》的两个片段,然后提问)

师:大家知道这是哪一部动画片吗?

(狮子王。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从前后两个片段对比中你有了什么感想?

(学生普遍一愣,仅有四五位学生举手)

生1: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地球就会变得黑暗、凄凉。

生2:我们要爱护环境,让地球生机盎然。

……

(教师有点急了,因为学生发言还没有讲到点上)

师:前后对比,你认为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生:(不是很兴奋)生命。

师: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至此,教师才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引出了本课要点。然而,教学设计本身的缺陷仍然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设计过于宽泛,指向性不明显,以致学生面对问题一时理不出头绪,更不知道思维应该往哪个方向延伸。知识点的最后达成,完全是教师生拉硬拽的结果。

【案例2】

师:有人说寂寞是灰色的,快乐是绿色的。那么,大家认为生命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踊跃举手)

生1:生命才是绿色的,因为大自然中的绿色代表着盎然的生机。

生2:生命是彩色的,因为每个生命都有着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体验。

生3:生命是金色的,因为金色是收获丰硕成果的秋天的色调。

生4:生命从前是绿色的,现在是黑色的。因为人类制造的环境污染正在肆意伤害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师:是啊!生命是多彩的。多彩的生命组成了缤纷的世界。

上述导入自然贴切,过程行云流水,目标有效达成。

德国的克林伯格认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的对话。可调查显示,学生最不愿意对话的人是教师。所以,有效的问题设计应是一把把开启学生心锁的钥匙,能展露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有效的问题设计应该特征明显,如创设问题情境有“三化”,即联系学生实际,立足生活化;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化;激发多感互动,体现多样化。有效问题设计要做到“四到位”,即吃透教材,把握核心;关注层次,循序渐进;具体科学,指向明确;抓住生成,借力发力。总之,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提升学生思维质感、奠定精品课堂的基石。

三、关注动态生成,增强课堂魅力――打造精品课堂的途径

很多思想品德课表面上看是由问题引导的探究式教学,实际上还是一问一答的“灌输”式教学,因为教师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根本不具有探究性,在学习目标上只是达成了解和知道,并不具有理解和掌握的高度,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更远。

【案例3】

为了让学生体会“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一位教师精心设计了如下一个探究环节:“小明生日的时候,叔叔送他一只漂亮的金丝雀,小明特别喜欢这份礼物。可小明犯了愁,人类要关爱动物,自己怎样做才能让这只金丝雀更好地生存呢?是放归大自然,还是继续关在笼子里养着?小明陷入了矛盾之中……”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助小明作出选择:A.把金丝雀放回大自然;B.把金丝雀继续关在笼子里细心养护。

“一石激起千层浪”,案例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待学生探究结束,教师一了解,大多数学生选择了A,只有4位学生选择了B。这一结果显然出乎了教师的预料。于是,教师“偏心”地只请选择B答案的学生发表看法,然后就出示了答案:“现在的金丝雀大多是人工饲养,并不适合在野外生活,因此B答案正确。”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小幽默”了一句:“关爱生命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看来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啊!”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有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此话用来形容民主于教学的重要性似乎严重了,但动态生成的课堂离不开民主的氛围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动态生成是一节课产生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重要资源。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关于“课堂动态生成”有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表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程的话,终点站固然是有的,那就是三维目标。只不过,在沿途如果你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又善于发现的导游,你的团队必定能和你一起享受到一次充满激情的行程。”[1]生成性资源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去发现、捕捉和运用。为此,有三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要吃透教材,从容自如地把握教材内容;二要练就驾驭课堂的能力,潇洒自如地调控、运用生成性资源;三要学会倾听和过滤,不失时机地合理利用一切有用的生成性资源。

四、博采众家所长,立足自主创新――打造精品课的关键

创新,是近几年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而博采众长、自主创新,是通过创新打造精品课的必由之路。

【案例4】

早在2004年,笔者就曾听过一堂荣获浙江省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公开课,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1.【导入篇】播放电影《狮子王》中的两个片段,让学生欣赏后用几个词语描述两个片段,说说为什么两个片段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从中引出课题。2.【发现篇】让学生讨论――你心目中最精彩的生命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3.【感悟篇】(1)用案例分析引出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结论。(2)活动篇――“编织生命之网”: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代表一种生物,扮演相关生物的学生用象征生物链的绿线彼此相连……最后交织成一张生物网,并观察与思考因生命网中的一种生物消失导致生物链(绿线)断开的情景与后果。4.【反思篇】学生填空:我发现人类破坏生命的行为有 ;由此,我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有 。5.【行动篇】编制《关爱生命手册》。

这节课太成功了,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一模式,久而久之,当初是那么让人耳目一新的“编织生命之网”活动变得越来越索然无味,再也没了最初的震撼效应。究其原因,除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不够透彻,不能从本质上把握其实质,主要是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想也无力跳出以往的模式,教学过程缺了个性。缺了个性就无法创新,终难登精品课大雅之堂。

凡是读过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有关语文教学的报告的,无不被她的“三次备课成名师”这句话所感动。于漪老师第一次备课时不看任何参考书,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时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自己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自己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自己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可以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检验后真有道理,就会成为自己教学的特色。于漪老师就是这样,经过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反思,区别教学的顺利处与困难点,完善教案。可见,“博采众家所长,坚持自主创新”是教师打造精品课的关键,离之无以成名师。

叶耸云天,根扎大地。打造精品课,如同绿叶向往蓝天,是每一位教师永恒的教学追求。但精品课的产生绝不是偶然单一的教学事件,而是一个又一个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让我们正确处理教材,有效设计问题,关注动态生成,不断自主创新,去迎接更多思想品德精品课的到来。[][]

第3篇

围绕学校整体工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精神,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充分发挥教导处在学校教学工作上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以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学生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本期教学工作目标

1、抓好课堂教学,开展“区教学能手示范课、校精品课”观摩及交流活动。

2、抓好区统考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要求统考质量应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提高。

3、探索富有实效的电子备课流程,促进常态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并初步建成校本化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库。

4、搞好一年级新家长培训、家长开放日活动。

5、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要求做好数据上报工作,一、二、三年级本学期学会校园集体舞,组织参加好区上的各类文体竞赛活动。

6、做好教导处教学档案归类、整理装订工作,迎接区上档案资料展评。

三、工作思路

1、创建和谐的班组文化,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

和谐是一种外圆内方的态势。外圆是彼此融合;内方是坚持原则——坚持团队利益至上的原则,而不是“小我”之原则。和谐的工作环境能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位教师迸发最大的工作热情,发挥出最大潜能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不管是教研组还是办公室都应该向这一目标努力。

教研、年级组长是教研组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是教研、年级组文化建设的核心。组长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要对各自的组室在上学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本组的教学实际,提出本学科的教学管理目标(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在分析本组实际困难的同时,具体要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组长在每学期结束时,要及时对一学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2、强化教学常规,促进规范化管理。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确立全面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作息时间表,建立正常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提倡课堂作业当堂完成,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确保学生休息时间。教导处将对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课不准时进课堂、课上随意离开教室、接打手机等加强平时的检查力度,作好记载,及时公布,发现问题马上纠正,形成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检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

(2)强化教学“六认真”工作

备课要深,手段要新:各科教师要积极改革教法和学法,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做到提前两周备课。电子集体备课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青年教师要备详案;骨干教师要追求突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设计、各类教学资源的收集运用,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逐步形成教学特色;教学手段要注意有效性、新颖性。学校配置的“悠悠课堂”多媒体教学软件(1—4语文、1—3数学)试行一个学年后反响良好,要求各位老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充分运用。教案检查中着重检查教学修改及后记部分,反思是否记录有课堂中令人为之喝彩的片段,是否有教学环节处理不当后的思索及补救措施,是否有因教学中的某个现象而引起的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是否有因学生作业有误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等等。

教学要活,上课要实: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的前提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课做到精神饱满、语言清晰规范;课后要及时记录教学得失,教后小记或教学反思要有感而发,要具体有针对性。课后小结做到 “三问” :“想了没有?做了没有?写了没有?”争取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富于创新,开创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作业要精,辅导要细: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作业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难易适中有针对性;学生作业和批改要规范,提倡面批,批改字迹工整美观;要全面关心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随堂听课要到位:由教导处及教研组长对全校教师实行跟踪听课,课后及时交流与沟通,同时检查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其间重点检查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情况、发言水平、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从而全面促使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工作措施

1、抓好抓实教学常规工作。

(1)明确任务,加强管理,务实高效,促进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辅导,坚持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组织好教学工作检查,坚持自查、互查以及教导处月查制度。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三表”,严格执行“减负”的有关规定,切实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教导处将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跟踪调查,确保教学秩序良好运行。

(3)学校将实行年级学科质量监控。重点在语数学科开展质量抽测及单项知识过关活动。

2、锤炼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

(1)不断学习,成就反思型教师。

创建书香校园,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个读书人,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学生的需要。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各种教育教学书籍以及名家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学习各种有特色的课堂案例,由教研组长负责搜集整理、推广相关学科的教学信息,团体共享、共同学习。学校也将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外出学习后需回校交流,作到信息共享、共同提高。

(2)搭建舞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认真组织好“两课”活动(示范课、精品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十一月份将组织碑林区评选出的我校区级教学能手进行示范课教学,供全体教师观摩学习。另外,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节精品课的教研活动。精品课以集体备课组为单位,推选一人为主备课教师,备好课后,全组参与研课,之后用教案上课,本组人员听课,再评课、修改,再上课,最后形成精品课,这样的互助与合作将促进组内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真正体现思维的互补、智慧的交融,从而凝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3、初步建成校本教学资源库

(1)强化教师进一步提高资源质量的意识,提倡主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后反思原先的教学设计,在听取其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主备的教案进行再修改。及时督促各备课组上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期末放假前一周内)。

(2)增强教师搜集和共享网上好资源的意识,使我校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

4、强化德育网络,搞好家校联系。今年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个入学高峰,新增学生三百三十余人。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给校园增添了活力的同时也对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开学的学生常规教育工作就格外重要,各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结合班级实际制定新的班规班约。

⑴重点加强班主任与全住学生家长的联系,班主任一定要关注全住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一年级新生,要做到让全住生干干净净回家,高高兴兴返校。

⑵办好一年级家长学校。今年仍将在国庆节后安排两次家长讲座。

⑶开好家长会,办好教学开放日。利用开放日、家长会发放调查问卷,倾听家长意见和呼声,积极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五、提高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增强快乐体验。

⒈继续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

继续加强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的管理,进一步丰富学生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使活动既有益、有序、有趣,让学生多感受体育运动的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的体质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得到进一步增强。按照今年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新的要求,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方案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板书字体清晰、字迹规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调整好字体大小、颜色和光线强度,做到字体、背景简明清晰,对比度明显。

2、切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通过精选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倡导师生共读,教师阅读和了解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向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教师通过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家校联合,让学生买好书、借好书、读好书。

⑴学生读书活动: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根据不同年级,规定不同内容,不同数量的诵读内容。落实“读书工程”,间周的阅读课、写字课要严格执行,教师为学生精选图书,指导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3—6年级学生每周做一到两篇读书笔记。班级可以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宣读学生读书心得,介绍名人读书故事等。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广告学;“广告学概论”

[作者简介]张宏伟,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济与文化产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10224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1—0117-03

通识教育源自西方的自由教育,初时称为“博雅教育”,尽管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许多理念和内容已经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但到目前为止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依然多达几十种。本文的“通识教育”是彭振宇所述的狭义概念,即“以显性课程形式呈现的通识教育课堂教学”。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教育理念,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主要通过通识课程来实施,最早由美国9所常春藤盟校提出,以修习七艺为主要学科。之后,哈佛大学新增了语文、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逐渐发展形成了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1995年国家教委在52所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推动了高校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2002年起,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参与通识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出了“建立有灵魂、有核心、有层次的,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体系”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该校的通识课程建设已经经历了好几轮改革,建立了由人文素质类、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构成的“有灵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中华文明通论”和“西方文明通论”两门通识核心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通识课程的课程性质、地位、学生观念、学生人数、时间安排等因素,相对专业课而言,很多通识课程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教师也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学生则多选择相对容易考核的课程,这使得通识课的实际效果与学校促进通识教育发展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通识课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通识课程建设理论及启示

与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理论主要强调两个内容:一是培养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使他们能够具备与社会打交道的综合素质;二是现代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有专业能力的专才和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还要使他们具备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免误入歧途,成为危害社会的“人才”。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论主要有三种:

1.精义论。精义论者认为,尽管人类文明在与时俱进,但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却有一套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而这种核心价值就蕴藏在经典著作之中,主张经典著作应当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2.均衡论。均衡论者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类知识统筹兼顾,在各分支领域中力求平衡,才能避免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基于均衡论的通识课教育课程设计力求提供学生较为平衡、关联和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也是高校最为普遍的做法。

3.进步论。进步论者认为,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相结合,为他们未来作准备。

毫无疑问,这三种理论为我们建设通识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以及教育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尽管这些理论是针对整体的通识课课程体系设计的,但同样隐含着对具体课程设置的指导思路。但过于依赖某一种理论去设置通识课程内容也有许多问题。例如,精义论主张的经典著作只能反映某一时期对特定问题的认识,但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历史性的知识和观点难以纳入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学生无法及时更新所学知识,对学生将来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而以均衡论为指导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同样存在问题,这种课程体系往往大而全,但不太重视各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相比之下,我国许多高校也受到进步论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实用性,内容偏重专业化,而这种专业化又多是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所能起到的通识教育的作用不是很大。整体而言,在通识课程建设实践中,人们往往过于重视通识教育的“综合”和“基础”,忽视了诸如课程特征、三种理论融合并用等问题。

二、通识课“广告学概论”的课程特征和教学现状

从课程性质来看,“广告学概论”是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的社会科学类的通识选修课。广告学属于交叉学科,与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该课程还是应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甚为紧密。

从教学现状来看,选修“广告学概论”的学生数量较多,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专业涉及法学、国际法学、社会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课程认识不够,选课随意。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许多学生把“广告学概论”理解为广告片欣赏课,还有些学生认为广告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算不学也能明白一二,选修课又多为开放式考核,学分容易拿。当然,也有不少学生是基于兴趣而选择课程,他们有些是单纯的感兴趣,还有些是想借此学习广告知识,为今后的转专业、找工作或考研作准备。

2.教学组织成本高,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由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并且他们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年级高低不同,这在教学组织和全员课程参与上增加了难度,在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和其他通识课程一样的课堂讲授方法。

3.受到课程性质的制约。教学难度较大。“广告学概论”是通识选修课,课时不多,这就要求课程内容既要系统完整,又要丰富充实;既要有专业深度,又要让知识浅显易懂;既要教授基本知识,又要教授技能方法,教学难度较大。

4.缺乏教学激励政策。与专业课相比,公共课教学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不够,教师更倾向于选择专业课的教学,更愿意指导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研究学习,而通识课面对的是全校各专业学生,教师需要平衡各方面的需要,应对各类学生的要求,牵扯和付出的精力很多,但在工作考核等方面与专业课并没有区别,激励措施缺位。

实际上,该课程曾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培养方案中以专业课的形式出现,而通识课这一课程性质的变化直接要求教师对课程框架、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而如何改到位,就需要我们树立精品课意识,全面、细致、深入分析其作为通识课的教学定位,并基于现代通识教育理论创新课程建设模式。

三、通识课“广告学概论”的建设路径

1.明确教学定位。上述教学难题出现的核心原因是,通选课程缺乏明确具体的教学定位,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特色不突出,没有很好体现现代通识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要求。其实,现有的通识课教学几乎都是从教育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施加”式的教学设置,提出应该设置哪些课程,应该达到哪些目标,但是仅从供给面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应当从教育接受者的需求出发,考察学生选修课程的动因、预期和效用,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也不应搞一刀切,必须针对具体课程的特点,强调通识课程的多重功能,重新审视课程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设计。

首先,结合三种通识教育理论的理念,“广告学概论”应当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有关广告活动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能力,注重关联学科、优化认知结构的课程。其次,该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目标显然并不能仅仅停留在通识课的最低要求上,应当能够培养学生从事与广告活动相关的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选修课程的许多学生希望借此为今后专业或职业选择找到目标。因此,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真正地从自身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出发,架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定位能力和职业选择能力。

2.合理建构课程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广告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并非学生直观理解的广告本身,而是包括广告本身在内的一系列完整的广告活动,这势必涉及诸多广告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同时,该课程又必须兼顾各学科学生的背景差异,这就需要合理地建构课程内容,在很好地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又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的思考,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以教学定位为基础,本课程从三个层面组织课程内容,包括广告基础理论、广告运作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广告业的经营管理,而对广告发展理论、广告法规与伦理等内容主要通过课堂外教学实现,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指定参考书、文献和广告案例等资料。从课程框架组织上,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两部分,教学途径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每次课以开篇案例引入主题,再辅以理论讲授和进一步的案例分析,二是前半学期以理论讲授为主,搭配恰当的案例,后半学期以理论应用为主,由学生研习和演示广告策划案例,教师从旁引导和协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针对多重教学目标,设计专题研讨、角色扮演、观点辩论、小组对抗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3.注重教师因素,提升教学品质。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在对通识课程的分析中曾经指出,“课程只是一个有形的骨架,其血肉和心脏必须来自于师生之间的相当难以估测的交互作用”。因此,通识课程建设应当是一个教学互动的有机系统,其中,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通识课程建设,尽快树立精品课意识,并不断探索其教学机制。其次,通识课程的教师应当是学术基础深厚、知晓甚至通融实践的优秀教师。因此,学校和教师自身都要重视通识课教师的持续培养,就“广告学概论”而言,教师最好还能与业界保持即时沟通,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良性给养机制。最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选修动机和学习状况,积极引导学生,设计有效的课程考核形式,采用多样化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公开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合适的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78―04

一 现状分析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三种模式所需要的硬件环境基本建设到位的情况下,有效应用和常规性应用成为农远工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三种模式的应用中,尤其是在农远工程模式二和模式三环境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情结”:即教师们只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中积极尝试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及各种多媒体,创设信息化教学与学习环境,并尽可能充分体现整合的理念和形式,然而在常态课教学中,又回归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开信息技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虽然在有些常规课上也有信息技术的运用,但大多是课本搬家后的PPT展示课,即我们常说的“人灌”变成“电灌”。这样一种只在公开课上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有独钟”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公开课情结”。“公开课情结”反映出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开展信息化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整合依然停留在表面,偶尔为之的整合课成为学校、教师应付上级检查、考核的“幌子”,整合难以持续、深入。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即使在信息化条件较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早的东部地区中小学,这种“公开课情结”依然存在。此外,来自台湾学者林信榕等的相关文献资源也显示:同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台湾地区的中小学[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曾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2]。”国内很多学者也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以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无论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还是教学结构的变革,抑或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凭借几节应付上级检查与考核的公开课,试图达到改变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学结构是不现实的。如何使千百万中小学教师常态课教学实现信息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这是21世纪全球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3]。因为,只有当信息技术真正地深入到常态课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结构。那么,为什么信息化教学的“公开课情结”总是挥之不去?为什么整合难以持续和深入的发展?

二 整合课“公开课情结”的原因剖析及对策探究

教育改革取决于教师们的想法和做法(Fullan & Stiegelbauer, 1991),教师处于教育改革的中心位置。信息技术能否在这场改革中发挥其作用,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的,关键是教师能否真正地、恰当地、有效地将这些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在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陕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主观上都能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愿意将信息技术引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尝试新的教与学方式,但他们对整合认识上存在的许多误区以及受到来自于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整合实践中的 “公开课情结”现象,阻碍了整合的深入发展。

1盲目的技术崇拜与选择合适的技术

很多教师认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创设整合所需学习环境的基础,技术的先进性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因此他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先进技术的追捧。有的教师因为并没有真正掌握技术的核心要素,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最大特点是什么,导致技术特色组合不当,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而有的教师则为了凸显技术而整合,以如何发挥技术的优势为核心而进行教学设计,完全不考虑实际的教学需要。比如,在讲授《水调歌头》这堂语文课时,有的教师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将这首词描绘的情境用Flas进行演示。这首词所蕴含的意境完全被Flash具体化,抹煞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理解,也丢失了语文教学的特色。在这堂课中,教师并没有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运用动画、动画的运用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类似的情况还很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成为这场改革中的主力军,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教师将信息技术视为引导整合持续、深入发展的“牵引力”,更将技术的先进性视为决定着整合效果的关键因素。技术至上、技术崇拜的思想在潜意识中误导教师为了用技术而进行整合,产生了以为在教学中用技术就是整合的偏颇认识。无论是对硬件环境的苛刻要求,还是对信息技术的滥用,都是由于对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价值认识不清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它严重影响着整合的持续与深入地发展。

技术革命论的支持者认为技术会冲破社会规范,带来质的飞跃(Seymour Papert),这样一种飞跃势必对教育领域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文化传递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表现在外部物质技术的选择上[4]。因此,单纯的技术更新并不能直接影响或改善学习。美国ACOT项目小组在其研究过程中也指出,技术本身并不会改变教育,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技术[5]。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只有信息技术真正被统一到教育体系中,依赖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干预才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价值。然而这种干预不是机械的新旧技术替换过程,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是理性地将合适的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为教与学创设最佳的环境。

理性的技术观要求我们在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基础之上,认清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本质属性,明白使用技术创设最佳学习环境的目的,认识到技术更新对教育的影响是带来了教育实践方法的多样性,而不是单纯的新旧技术替换过程。因此,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捧或夸大某些技术的作用和价值。要真正使媒体技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育教学实践者必须掌握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育信息处理等知识技术[4]。这是教师能够理性的应用技术所应当具备的能力,否则教师很容易丧失正确的立场,被唯媒体论和技术至上主义所俘虏。此外,要消除盲目的技术崇拜的思想除了理性地看待技术在教育中作用、价值之外,更要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整合,这一点在AECT2005定义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AECT2005与AECT94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突出了“appropriate”这个概念,意在强调要利用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进行创建、应用和管理,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技术要求我们根据客观环境、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师水平等因素对技术进行需求分析,以此来选择,而不是从所谓的技术优势出发应用技术。技术是促进教学产生变化的催化剂,但在整合过程中不是说先进的技术就一定能促进教学的变化,只有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恰当地应用合适的技术,才能表现出技术自身的催化性。美国ACOT课堂的原则是使用最好的支持学习目标的媒体,使用计算机并不意味着要摒弃其已有的媒体,相反,教科书、练习薄、教学材料、黑板、粉笔、投影、电视等与计算机等可以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因此,技术没有所谓的传统与先进的区分,只有适宜和不适宜的判断。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地将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的合适技术整合到教学过程中,这才是推动整合持续、深入的有效途径。

2 狭隘的资源意识与资源建设的新思路

资源是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坚强后盾,优秀的资源更是良好整合效果的重要保证。我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在一些课程标准,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其他学科也是这样。然而在整合实践中,很多教师狭隘地将整合所用的教学资源等同于多媒体资源、网络课件、网络资源,认为在整合课程中只有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或网络资源,才算是整合课,而忽视了一些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其它可利用的资源。此外,很多学校在资源的建设存在孤军奋战、重复建设,资源建设渠道单一,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校际共享甚至校内共享等问题。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和正确的指导,教师们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疲于奔命,收效甚微。我们认为对资源的狭隘意识及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也是造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停留在“公开课”层面的重要原因。

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这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资源建设渠道的拓宽以及教师、学校、公司等多方之间的合作,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资源。然而,如果教师不转变对整合资源的狭隘认识,仍然局限于只将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精品课件等作为课程整合资源的主要来源,忽视了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其它资源,那么整合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永远存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完全依靠网络,摒弃其他优秀资源的狭隘意识。在整合教学中,我们认为,只要能达到促进知识的理解、创设学习环境,支持学习活动开展的目的,都可以称之为有效的整合资源,都可以被有机的运用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国家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各级教育部门、教育研究中心以及软件公司大力开发教育资源之外,基于校本资源的建设,转变教师对资源开发的意识和利用能力,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学校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方式,鼓励各教研室通力协作,调动学科教师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可将资源建设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如在专题网站的建设中,积极吸收学生参与收集相关资源,这既有助于他们对专题的学习,同时也拓宽了资源获取的渠道和途径。此外,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科资源网站或学科群网站的方式,为教师搭建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平台,有效促进资源的积累和建设。

3 错位的评价体制与整合目标相适应的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标,直接影响着教师教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所以停留在公开课层面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评价标准的错位。从横向上来说,由于学校、区、市、省等各级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制不一致,导致老师们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疲于应付和适应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纵向上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当前大的教育环境中盛行的评价方式、评价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错位。当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依然以量化的方式为主,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如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难以在短期的学科测验成绩中展现出来,有些能力,如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能是多年后才会显现。但在上级、家长急于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压力之下,许多老师不得不放弃信息技术的运用,回到传统的、但对成绩提升能在短期内见效的教学方式上来。慑于某些自上而下的压力和应付各种竞赛活动,一些教师不得不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此来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因此,从长远来看,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难以持续发展。

早在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在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等方面已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在中小学的教学评价中已有所体现,虽然由于传统的评价理念、评价标准根深蒂固,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改变,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目前在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已逐渐渗透在已有的评价体系中,改变在慢慢的发生。另外,也有部分学校正在排除重重阻力,勇于改革和探索,通过创建鼓励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如我国广州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深圳南山实验小学等,在学校招聘新教师时,都把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的指标,并把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所取得的成绩纳入教师的考评体系中去,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推动与激励下,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实践,从质疑、到慢慢接受、到普遍应用、渐渐的形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要改变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现状,也需要改变对整合课程的机械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我们发现,现在的很多“示范课”和“公开课”都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把这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应该说这样的评价指标对鼓励和推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有意义和作用的,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人只关注设计的课程中是否应用了多媒体课件、是否应用了网络、是否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而不考虑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可能达到的优化效果?学生是否有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学生是否有创意思维的发挥、学生是否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等等? 因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形式上,而应该更多的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真正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是否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的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有效的整合,而不在于运用的技术是否复杂、开发课件是否精美、课堂上多长时间运用了信息技术……我们认为,既使教师运用了很简单的媒体,如一幅挂图或仅仅几张幻灯片,但如果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参与,那么,这也不失为一堂优秀的整合课,而且这样的整合课应该是积极鼓励和提倡的。此外,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仅以一两节公开课的好坏作为标准,而应该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应用的频率、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核和衡量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去除评价的行政色彩,去除公开课作秀、表演的成分,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回归到常态课的教学中。

4 缺乏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与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生态环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开展以来,虽然进行的轰轰烈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整合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社会―文化观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受到四个维度的影响:学校结构,课堂动力,教师信念及学生行为[6]。这四个维度密切关联,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真正持续、深入到常态课中,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考虑四个维度的影响,必须有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所构建的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支持环境。但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缺乏支持整合的良好的、和谐的社会文化支持环境,学校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对教师缺乏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关怀,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支持教师进行教研的环境,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因此,信息技术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甚至有些学校在一些项目计划结束后或经费辅助中止后,整个变革一如Cuban所描述的TLTC(The Teacher-Led Technology Challenge Project )的最终的宿命设备也投了、人员也培训了、各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也举办了、教师们彼此也分享了成功经验,然后在风潮过后,一切又逐渐回到原点。

尽管很多教师主观上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具有的潜在优势,并也愿意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但他们更需要有一个支持的环境和氛围,需要来自于学校、社会、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有一个支持信息技术应用的校园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塑造和形成需要学校领导的远见卓识,需要学校在给教师提供整合所需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给予政策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需要传统的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只有在这样的良好、和谐,充满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教师才可能在实践整合的过程中逐渐转变信念,坚定信念,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持续、深入的发展下去。

三 小结

实现信息化教学真正深入到常态课中,扭转当前整合浮于表面的“公开课情结”, 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者认识到整合的循序渐进性,在教学实践中深化对整合的内涵与目标的理解,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变为丰富的经验。对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除了深入理论层面的研究,帮助教师和领导者们扭转现有的一些偏颇认识,更需要大量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如优秀资源库建立,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技术的普及,教学工具、学习工具以及支撑环境的开发等等,只有为教师提供这些操作层面帮助,提供整合所需要的资源支持,才能激励和维持教师进行整合的动力,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持续与深入。

参考文献

[1] 林信榕等.资讯科技融入教学变革演化问题探究-跨国个案比较[A].GCCCE2008论文集[C].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 行)[Z].

[3] 丁兴富.进入最艰难的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66.

[4] 杨开城,张晓英.对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几点看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7.(2):25-29.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英语师资现状;专业发展;培训模式

Abstract: The teacher acts as both the practitioner of education and the performer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an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esides, it direct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 this way, teach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make teacher raining more targeted and more effective, it becomes quite necessary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Based on various investigations in rural school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ituaton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glish teachers and tries to find som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hat’s more,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writer suggests some modes for rural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such as Problem-based Training, Online Training, Long Term Off-the-job Training, One-to-one and Total Immersion Mode to ensur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mode

一、题的提出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1998)指出,我国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且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提出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已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从一系列的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决心,因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优劣和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这五个因素就是①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②学生的来源与素质;③教材的质量;④教学的环境与条件;⑤教师的素质。公式就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 教材(2分) 环境(4分) 教法(3分)]*(乘以)教师素质。由此可见,教师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那么教学质量就越高。在此公式中,其实“教法”的选择与采用也与教师的素质直接相关;当然,“环境”也或多或少与教师的素质有一定联系,因为国际教育评价学会(IEA)认为教学环境是由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共同构成的学习场所,学校环境主要由课堂环境组成,而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氛围等因素构成课堂生活情境,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的素质是课堂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了解外语教师现状,提高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内部发展极不平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师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成效。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许多农村中小学生因为英语成绩差而选择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学不好或学不会英语成了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但在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中,城乡比例相差很大。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难怪总理也感慨道:“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新华社2009年1月4日)约80%的农村人口只有17.7%的大学入学比例足以说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这巨大的差距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值得每个教育界领导及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二、农村地区英语师资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笔者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先后随机走访了六十多所农村中小学,并对农村普通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学员、“‘省培计划(2012)’――商丘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商丘师范学院初中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班学员等进行了走访、座谈以及问卷调查, 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走访调查期间,我们随机发放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调查问卷300份,小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50份。对调查对象,我们采取现场填写问卷及座谈的方式,调查问卷全部成功收回,所设计的问卷涉及到英语师资状况的诸多方面。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1、师资严重匮乏,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300名初中英语调查对象中,女教师246人,占总数的82%,男教师54人,占18%;50名小学英语教师中,女教师43人,占总数的86%,而男教师只有7人,占14%。调查对象学历达标率虽然较高,90%以上的教师为大专以上学历,但多为函大、夜大或电大毕业生,大部分教师第一学历偏低,没有真正接受正规的大专或本科教育;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中,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突出,300名初中英语教师,英语专业139人,约占46%,非英语专业161人,约占54%;而小学英语专业教师只占16%,非英语专业教师占84%。具体情况如表1 、表2所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调查对象课时量在每周12学时至24学时不等(不包括自习辅导),转岗或代课教师普遍存在,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跨年级教学、双肩挑等现象极为普遍,相当一部分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名英语教师,师资严重匮乏。

2、教学基本功差,教学基本技能亟待提高。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无论与城市学校还是与国家要求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由于相当数量的教师没有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且多数小学英语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他们的教学基本功较差,教学技能非常薄弱,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在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没有人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只有1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满意,84%的调查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太满意,其中基本满意为32%,选择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占52%。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差、书写不规范、发音不准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012年8月具w实施“‘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2013年5月执行“‘省培计划(2012)’―商丘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期间,培训伊始,我们对参训教师在培训需求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所有参训教师的语音和口语进行了前测,测试结果很不乐观,绝大多数学员48个国际音标读不准,对语调、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也只是略知皮毛,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亟待夯实,他们对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特别是对口语、语音培训、课件制作等需求很高。

而且,许多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英语教材、教法及学法。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的教学基本技能亟需提高,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调查对象都显示出了强烈需求。通过调查问卷统计我们发现,在“您希望参加的培训主题是什么?”一题中,5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夯实教学基本功”,42%选择了“提高教学技能”;在“如果您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您最想得到的收获有哪些?”一题中,7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是“发展课堂教学创新能力”(60%)和“娴熟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及课件制作能力”(42%)。由此也不难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提升教学基本功和提高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要求迫切。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模式滞后

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从未参加过专业培训。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参训机会少、参加的培训层次低。在调查对象中,只有3%的初中英语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22%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具体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少;农村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师参加过县、区级等基层培训的分别只有12%和14%,培训力度远远不够,县、区等基层培训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参加过校级培训的分别只有4%与2%,校级培训基本为空白。

调查结果还显示,培训效率低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只有12%的教师认为以往参加过的培训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有很大帮助;68%的教师认为培训对他们虽然有一定帮助,但效果并不明显;还有20%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一位曾在上海某知名学校参加过培训的初中教师在谈及自己在那里的培训感受时,她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点,“一是上海的地铁坐上感觉真舒服,二是黄浦江的水真黄。”其参训效果由此可见一斑。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针对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操作性不强,施培人员不了解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和培训需求,培训组织方对参培教师的管理不到位,多数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模式有待改进。

三、探索改善农村英语师资现状的新思路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资状况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成败,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农村基础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状况。

1、严格规范专业教师标准及准入制度

由于教师是专业人才,教师素质及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规范英语专业教师标准及准入制度,既要强调师资来源的专业性,又要注重其入门的规范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首先,推行岗前专业合格制度,细化专业教师资格评估标准,以推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达到专业合格,否则严禁上岗。因此需要健全英语专业教师标准,标准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规定,对教师的本体性专业素养和条件性专业素养提出较为明晰的要求,从而体现教师专业化的特点。除专业知识方面要求英语教师达到一定水平之外,如词R量丰富、语法规则条理清晰且运用自如、具备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使用知识等,英语教师还必须语音语调标准纯正,可以参照我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制度,尝试英语专业教师需获得“英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证书”。成绩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不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对已入编教师,可以采取待岗培训,限期达标等措施。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对其基本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专门语言科学知识和职业外语教育科学知识及其技能等,需要制定考核标准,要求专业必须达标。同时,要提高英语专业学历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向大专英语专业毕业水平看齐,初中教师向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水平看齐,高中教师要求达到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水平并向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水平努力。

其次,每年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队伍中去。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面临的尴尬局面是:一方面,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英语师资严重匮乏,大部分教师不仅学历不达标,而且多为转岗或代课教师;另一方面,许多英语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并不是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而是找不到可以就业的工作岗位,他们只好把求职的目标转向与自己所学专业几乎没有关系的一些企业。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教学技能。

专业基本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体地说,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能听懂简单的英语生活对话并做出正确反应,能听懂英文故事并能复述或概括其大意,能听懂一些媒体播放的简单英语节目;说的能力包括流利的口语,标准的语音语调,能和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进行简单对话,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读的能力包括能读懂与教材难度相当和比教材难度稍高的英语材料,能迅速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信息,掌握阅读理论和技巧;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能够用英语进行短文写作,具有较好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当然还要有一笔地道规范的英文书写;译的能力主要指能够准确忠实地翻译一些句子或简单的英语文章,能口译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的简单话语。在各种专业基本技能中,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己的说与写能力,因为说与写都是语言输出,而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输出相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手的语言输入材料。中小学生语言模仿能力强,准确的语音、语调及规范而又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运用,只能靠模仿准确的发音及规范而又合乎英美习惯的语句来获得,因此,教师必须语音纯正、语调优美,课堂用语不仅要语法结构规范,而且要合乎英美习惯,因为学生一旦模仿了错误的语音、语调、语句,纠正起来要比从头学难得多。另外,中小学生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时期,而语言的习得常常通过可理解性输入产生,如果教师课堂上口语表达错误或不恰当,就会给学生带来后患。为了不给今后的英语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过语音关,而且要过语法、词汇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语用意识。

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分析理解运用教材的能力、课堂设计能力、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等。教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能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全面深入掌握所教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善于了解学生心理、学习状况,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板书规范,能绘画制作教具,利用简笔画辅助教学,能教唱英语歌曲、编写和导演英语短剧等。能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大纲的要求,设计优秀教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与“任务”。

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教师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网上下载一些英语语音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桂珍教授所讲授的国家精品课程《英语语音》(网址为:http:///details?uuid=8a833996- 18ac928d-0118-ac929042-0382)很受英语学习者欢迎,王教授从最基本的音标发音技巧教起,到后期的语调、连读等,由潜入深,循序渐进,王桂珍教授优美的语音语调、娴熟的教学技巧、理论讲解与实际操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语教师可以购买配套教材,进行网上同步自主学习;另外,平时多听英语原声录音磁带,充分利用Mp3、Mp4等便捷电子用具,随身携带,随时播放英语课文、听力材料或英文电影视频等,反复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狂读英语课文或报刊,培养语感,大练教学基本功。如果英语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就不怕提高不了听说等专业基本技能。

其次,定期举行校级或县区级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全员参与的的英语演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督促英语教师整体口语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目前各个地区也不定期举行英语教师演讲比赛及教学技能大赛,但大部分选手来自城市或县城学校,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校也只是选派一两位特别优秀的教师。由于不要求全员参与,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觉得“事不关己”,对大赛准备工作漠不关心,不付出任何努力,这样也就无法对整体的教师队伍起到应有的督促作用。因此,农村中小学校定期举行英语教师全员参与的各种比赛就显得很有必要。

第三,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室教研员的作用,“城乡之间,结对帮扶”。

基层英语教研员肩负着当地的全盘英语教学工作,责任重大。因此,教研员要以身作则,充分调动当地全体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全市、区(县)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校选拔优秀骨干英语教师,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结对帮扶”活动,使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能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与帮扶对象共享;而听力能力较强、语音纯正且语调优美的教师可以对一些口语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进行“结对帮扶”等。这样可以有力地促进当地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共同发展与提高。

3、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农村英语师资培训模式

资培训是教育主管部门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必须加强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首先,加大各个层次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有利契机,使更多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参加高层次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校培训一批工作作风硬朗、乐于奉献的英语教师骨干力量,以便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可以以点带面,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发挥县、区等基层培训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基层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培训;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校级培训。另外,加强各个层次的培训管理尤其重要,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再多的培训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培训专业户”(即专门代替他人参加各种级别、各种科目的培训,目的只为充数)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这样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更重要的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仍将无法得到改变。因此,要提高培训成效,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培训者、基层培训学校、参培教师等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尤其是培训管理部门,从培训团队组建、前期调研、时间选择、课程安排、专家选聘、学员管理、课堂观察、实时反馈、教学评价、后期跟踪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其次,师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师培训的成效,因此,必须创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笔者曾多次具体负责执行中小学英语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参培学员对总体培训效果满意率均达98%以上。在培训实践中,笔者不断加强对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我国目前普遍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送培到县(乡)、学术交流、远程教育和校本研修等多种培训模式。在为期半年的美国学习交流期间,笔者也走访了美国一些教师培训机构,与一些培训者进行了交流、座谈。结合国内外教师培训状况,尤其是结合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培训模式:

(1)基于“问题”的培训模式(Problem-based Training)

这种培训通常为短期集中培训,针对培训对象的薄弱环节,解决一些迫切问题。如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和课文等培训,也可以是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育技术如课件制作等。要求参培学员必须达到预定培训目标。培训结束时,要进行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不合格者待岗培训,限期达标。对合格成绩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制定不同的合格标准,有些内容可以参考驾照理论考试,90分(满分100)以上为合格。因为教师是专业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基层学校也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培训方式,选派英语教师外出听公开课、示范课,参加研习班、培训讨论会等,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加强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能够得到。邀请教学技能大赛获奖教师到各个学校进行公开课、示范课教学,采取“引进来”的办法,使全校英语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享受到丰盛的教学大餐。

(2)“网络在线”培训模式(Online Training)

“在线”培训是远程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远程教育中一种有效可行的培训方式。授课教师按照约定时间打开互联网授课系统,培训开始,授课老师先进行点名,然后对参培学员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培训、交流,授课老师既可以使用语音授课,也可以通过文字输入进行交流,或者两者兼用,培训学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学员可以随时向授课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随时了解培训学员对学习的关注程度。这种培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受训教师不必远离工作岗位,培训时间也可以比较灵活,如培训可以安排在晚上进行,培训面广,可以节省培训开支。相对于教育经费紧张的农村中小学来说,这种培训方式有很大的可行性。

(3)“长周期全脱产”培训模式(Long Term Off-the-job Training)

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紧张,教学任务繁重,在职在岗培训会使他们感到心力交瘁,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受训教师更乐意选择“长周期全脱产”的培训方式,当然,这种培训方式不仅需要基层学校密切配合,更需要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可以从城市学校选派优质师资代教,高等院校可以选拔应届优秀毕业生顶岗,这与“国培计划”中的“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相似。

(4)“一对一”培训模式(One-to-one Mode)

所谓“一对一”培训模式,就是培训时一个培训者对应一位受训者。教育主管部门从城市学校选拔优秀骨干教师、高等院校从在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志愿者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一一结对,对他们定期、定时进行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辅导,优秀骨干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授课、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培训;基层学校也可以从本校选派精干教师对对一些专业知识素质较差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实施“省培计划(2012)”期间,我们选派几十名在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对省培学员多次进行一对一语音、口语辅导,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这种“一对一”的培训模式也得到了培训学员的一致赞赏。

(5)“沉浸式”培训模式(Total Immersion Mode)

“沉浸式”(Immersion)教学法始创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加拿大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以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让学生“浸泡”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环境之中。“沉浸式”培模式(Total Immersion Mode)是国际流行多年并有许多成功范例的语言培训方法,沉浸式英语培训模式,英语叫做Total Immersion Experience English,简称 TIE,其理论根据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该语言的目的。

然而在我国,许多语言工作者以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为借口否定了这种培训与教学方法。孰不知,语言环境也是可以创造的。美国的一些培训机构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他们在为初学者培训德语和土耳其语时,尽管培训在美国国内进行,且授课教师全为美国本土的德语及土耳其语教师,但这些培训机构却为学员创造了很好的“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对学习者采取集中培训,每天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就寝都“沉浸”在德语或西班牙语之中,电视机、收音机所有英语频道均被阻断,只开通目标语频道节目;上午、下午各四节课,有时晚上也会安排两节,授课教师用全德语或西班牙语授课;餐厅里所有食品的名字全用德语或西班牙语标示,售饭员通常由培训教师来充当,学员一日三次到餐厅买饭就餐时必须讲德语或西班牙语,否则就买不到饭;所有学员课余时间必须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回到宿舍后只能观看目的语电视节目等等。这样“沉浸式”培训模式效果非常明显,经过半年培训,几乎所有学员都能听懂目的语广播电视节目,讲一口流利的德语或西班牙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这种培训方式,尤其在集中培训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以彻底改变“听不懂,讲不出”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12.

[2]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2.

[3]孙艳玲. 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3):77-82

[4]王蔷.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杨振. 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 (5): 55-57.

[6]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7]章兼中. 大力加强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