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3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开发及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教学;励磁调节器;虚拟仪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53-01
1 引言
在电力相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很强的课程,这是因为该课程的教学及其实践环节涉及了电力系统运行理论、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要求学生们对安全控制和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器控制、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等专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实验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视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与高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实验课程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现在的电力自动化教学实验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常用的电力自动化教学仪器均采用比例控制方法,用电容、电阻、晶体管等分立器件组成。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验证性的实验,该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对基本电路的认识是起不到积极作用的;
(2)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控制方式单一,能够用于调试的可变参数有限且为预先按照实验过程预先设定,整个实验不够灵活,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现有的教学实验不能对电力自动化动态特性进行观测,也不能在实验过程对其进行控制;
(4)高职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导致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实验资源;因此必须通过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些不足,切实解决这一普遍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自行开发电力自动化教学用励磁调节器虚拟仪器的教学思路,在给出了电力自动化教学用调节器的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励磁调节器虚拟仪器的设计和开发。
2 虚拟调节器的设计思路
本文选择进行电力自动化教学用调节器虚拟仪器的开发。电力系统中励磁调节器的选择,主要依据机组容量等级和所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目前主要的数字励磁调节器的硬件组成形式有多通道、双通道和单通道微机结构。数字励磁调节器核心控制器目前主要有32位和16位两种类型,常有的控制及调节方式包括:PLC、DSP、通用型工控机、嵌入式工控机、单片机等类型。
针对教学过程所要仪器制作简单,可靠;结合数字式励磁调节器的特点,提出电力自动化教学用调节器虚拟仪器的设计思路如下:
(1)虚拟仪器硬件构成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实现调节过程。采用调节器专用的高速可编程控制器或高速微处理器作为输入输出电路的主要构成形式,这样一来,不仅能省掉了选用大量的逻辑控制继电器的复杂程度和对各器件原理的了解,同时减少了电子元器件数量,对整个结构组成实现了冗余设计,其可靠性显著得到提高。
(2)虚拟仪器软件已编制,并能实现各种调节控制功能。软件的编制是开发本励磁调节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各种励磁限制功能、逻辑控制、PSS等均能由软件实现,同时要着重分析和设计可用于实现多种调节规律的选择切换功能。这部分的软件实现,将有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来说,重点是掌握其基本原理。
(3)虚拟仪器具有友好通用的人机交互界面、同时便于后期维护。虚拟模拟显示将被用作实现在实际中的励磁系统调节和人机接口。目前,对于外部接口,国内外基本都采用小键盘和LED或LCD显示器。因此虚拟仪器的制作中需要显示正常运行时励磁系统的常规测量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转子电压、无功功率、电流、机组电压、温度等。此外,对调节器的励磁系统的可进行各种故障监测,还包括自动初始化、故障报警、自动检测等。
(4)实现虚拟仪器和控制系统的通讯。虚拟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设置串行通讯或网络通信接口,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励磁系统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及数据交换。发展此类型的虚拟仪器系统,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远程励磁系统的监测及其运行情况,通过对励磁系统的参数的修改和适当设置,有利于电力自动化教学过程中减少老师的参与情况,使得学生更好地成为实验的参与者。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式装置在实际中大量的工业应用,针对数字式励磁调节器的了解和学习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工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虚拟仪器的设计实现过程,研制和开发这样的虚拟仪器更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掌握工作原理,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和锻炼操作能力的目的。
3 教学用调节器的虚拟仪器开发过程
虚拟仪器的开发过程选择开发集成电路型励磁调节器,设计的集成电路型励磁系统的硬件电路图及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的单元组成及虚拟仪器选用分析如下:
3.1 测量单元模块
测量单元实现的过程为:将测量变压器二次电路通过三相整流滤波电路。实现过程所需要的给定电压通过对直流电压源的分压过程得到的,直流电压源是对三相同步信号经过整流滤波后利用三端稳压电源7812和7912得到的。
3.2 PID控制模块
实现对测量比较单元输出的电压偏差信号分析和控制,分别经过比例、微分和积分环节后,再经过一个运放综合各个信号。其P、I、D和最后的求和单元都是由运放LM324扩展一些电阻、电容来实现。
3.3 同步及移相触发模块
主要由TC787A、三相同步信号电路和出口电路组成。同步电压信号是由励磁功率单元的三相电源经过变压器降压,然后经过滤波、分压和直流偏置形成的。移相及触发脉冲形成由集成电路TC787A来完成,它可单电源工作,亦可双电源工作,主要适用于三相晶闸管移相触发和三相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电路,以构成多种交流调速和变流装置。
3.4 励磁功率模块
励磁功率单元由三相交流电源和全控可控硅整流桥电路构成。
4 结语
(1)克服了电力自动化教学实验课时紧张和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利用开发的虚拟仪器可以在计算机上就能完成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仿真实验。
(2)开发的虚拟仪器将具有先进的图形显示功能,可以直接显示仿真波形。同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满足多年级教学需求。
(3)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及虚拟仪器零件的选择,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已经学习过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程志平,陈书立,卢宜.电力电子实验观察相位的新方法[J].实验室科学,2006,(1):51-52.
[2]李贵红.电力拖动实验教学创新及改革实践[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71-171.
[3]杨君,石勇等.直流斩波电路实验装置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6):90-92.
[4]邓小云.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教学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4):205-205.
[5]张杰.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下半月,2009,(3):37-38.
0 引言
随着农村社区规模的迅速扩大,农村社区数量逐渐增多,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成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发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与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或教材,给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指导。
1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意义
1.1 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甚至需要将教育触角延伸到地方经济建设最前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
1.2 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需求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具有地方特色,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知识结构调整,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
1.3 有助于农村社区居民个性化发展
农村社区居民在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农村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发展。
2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和大规模的课程推广。二是对社区教育管理力度不够,还没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在运行过程中不易评价。三是相关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
2.2 理论和技术层面资源匮乏
现阶段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对于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包含的内容广泛,对课程设计开发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在具体课程设计开发实践中还不能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目前胜任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工作的研究人员匮乏。
2.3 课程设计开发缺少规范
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需要有课程专家的指导,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经验。由于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主体的缺位,课程设计与开发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目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行政力量来推动的,农村社区领导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而进行,不能真正体现农村居民的兴趣与需求,出现“以供代需”的现象。
3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原则
开发设计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更能集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能适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动态发展,更能体现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科学性原则。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讲求实用性,但一定不要忽视科学性,从长远目标进行规划设计,确保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三是实践性原则。课程设计开发应首先考虑知识性和技能性,课程评价体系也要本着实践性原则,确保课程设计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四是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要根据农村社区居民的接受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根据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4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4.1 提高认知,加大宣传与力度
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是政府针对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应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设施。在经费投入上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各级政府可设立农村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按时足额发放,鼓励民间投资等形式支持农村社区教育。将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纳入部门考核,有效推动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进程。
对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的宣传,应努力提高认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推介,得到广大民众的认知、接受和支持,引起广泛关注、参与和投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2 建立课程设计开发保障机制
课程设计开发是一个完整、规范的过程。包括前期对课程资料、存在问题、居民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并以此为契机,从农村社区发展、居民需求和需要出发,确定和选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而开展教学实施,完成课程评价。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管理者、专家、教育者、社区居民等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参与。
第一,组织相关人员针对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质。
第二,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使开发流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在详细了解农村社区情况及社区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社区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结合地方农村社区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课程设计开发计划与步骤。根据农村社区及居民的实际需求与需要设计和编排课程内容;根据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发展确定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过程和发展评价课程体系。
第三,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让质量评价贯穿课程设计与开发全过程。在制订课程目标、编排课程计划、组织安排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等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全程评价。参与评价的人员要包括授课教师、社区居民,还应该包括管理人员和课程设计专家等全员参与。通过“全程”与“全员”评价与反馈,不断提高课程设计与开发质量与水平,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目标快速实现。
4.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提高,队伍结构需要调整。
①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专职、兼职教师的招募与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与水平。通过完善引进和培训模式,以观摩、研修、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程设计开发能力。
②利用城市带动农村的拉动机制,通过城乡交流轮岗、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师素质与水平。
③制订保障措施,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师待遇。
④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教师引入与管理机制。建立日常考核和培训制度,健全评价与考核机制。总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共同参与,适应农村社区实际需要,保证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4.4 突出特色,注重质量
目前,无论从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数量方面,还是课程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数量少,整体水平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更要突出特色、注重质量。课程内容、学习形式贴近居民需求,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上体现多元化,切忌高、大、空,真正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4.5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模具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设计思路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背景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是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搞个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精神中指出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最终带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作为我院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重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需要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平台,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是对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搭建一个以网络作为媒介,为教师、学生和企业提供获取知识和进行训练的平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是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对原来传统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重新定位,深化内涵,拓展外延,重新构建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这门课程引入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以职业需求为指导,要求学生具备简单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
2.《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思路
2.1引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贯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达到《国家职业标准》(3.1助理模具设计师)中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能使学生获得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冲压模具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从事模具及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2.2按“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设计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起点”的课程理念,结合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课程调研,听取相关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项目,项目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分为多个模块,将知识点细分到每个模块下,体现“必需、够用、实践”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 “能设计和制造简单的冲压模具”工作任务。本课程内容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对冲压模具的认识,围绕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要求,通过项目为单位,以典型零件为载体,依据项目课程要求,组织学生完成简单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制造的实践动手能力。
2.3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数字化资源对学生起到职业导向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和企业共同开发资源,引导学生认识企业环境和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能起到极大的职业导向作用,使其树立职业意识,形成科学的职业态度。
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以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教学规律为依据,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师生特点、学科特点、掌握技能的程度等几点考虑来进行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和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能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论证调研,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全程指导下,针对告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库建设团队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做了整体设计,将建设内容分为了三大部分:课程概要、教学素材和网上平台。本课程资源坚持了融合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关键因素的理念,对学生起到极大的职业导向的作用。
3.1课程概要
课程概况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具有先导作用。课程概况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标准(包括职业标准、国家标准、教学大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等。
3.2教学素材
本课程资源库建设时,先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指南。然后分项目进行模块学习、教学案例分析及其相关资源的搜集和开发。本课程资源库开发中项目模块学习和教学案例分析的开发是重点,与之相关的常规资源和特色资源也是本课程资源库的重大组成部分。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自主开发、和企业共同开发、通过数据商购买、网络收集等多种途径对素材资源进行开发和建设。包括有:授课计划、教案、电子教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虚拟仿真、试题库、课件、教学案例、课程内容、课程录像、实训拆装指导书、课程设计案例等。课件、教学案例、课程内容和课程录像由项目负责人和有经验的教师自主开发;电子教材、视频素材和动画素材由企业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发;虚拟仿真由资源建设成员购买相关网络资源。
3.3网上平台
搭建交互性的网上平台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师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解决学生问题,在交流论坛中与学生互动,在交流中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辛岚.模具制图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174-175.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赵玉(1976―),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应用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一、引 言
混合学习倡导将面对面学习与在线学习相融合[1]。混合式教学整合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势,成为稳步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中一个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的选择与过程[2]。在有的教学情境中,以集体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面授教学形式更适合;在有的教学情境中,以个别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在线学习形式可能更适合;而在更多情况下,可能需要二者混合使用[3]。何克抗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信息化不能总是敲边鼓、打战,而必须面向这个主阵地打攻坚战[4]。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要求,混合式学习设计是促进学生课外学习、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需要[5]。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都在积极地营造混合学习的教学环境,并鼓励教师将混合学习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中[6]。本文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必修课程“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混合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为例,探讨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混合学习的效果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
“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是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师范生开设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该课程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理念,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教育课程特点,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法。
(一)“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混合式学习设计前端分析
1. 课程学习目标
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有:(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说出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能陈述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步骤。(2)能力目标。通过调研学习,学生能准确分析中职学校课程特点,在调研与分析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学生能撰写一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方案;通过展示与交流学习,学生能学会恰当表达自己,学会正确评价他人。(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协作与探究,学生能加深对中职学校及学生的认识;通过小组协作,学生能逐步提升培养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通过小组交流与分享,学生能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教学系统设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对于学习本课程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该课程直接面向中职学校,与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直接相关,因此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大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协作与探究能力,他们愿意接受在真实情景中协作学习,探讨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另外,他们对网络学习环境也非常适应,腾讯 QQ 是最为流行的网上聊天软件,微博也是他们常用的记录交流分享工具。
3. 混合式学习的环境分析
开展“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混合式学习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与技能实践环境;基于QQ群、微博、E-mail的学习交流、主题讨论、资源共享以及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环境;行业企业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的学习环境等。协同利用教师、行业专家、学生资源,基于QQ群、微博、E-mail网络环境开展交流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混合式学习活动与资源设计
1. 教学过程总体设计
实现一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完成四大任务:行业情况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分析以及学习情境设计。因此,在“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四大任务,将理论讲解、小组学习以及演示交流穿行。(1)理论讲解,4课时。由教师讲解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热点及趋势,引导学生分析职业教育面临的教育变革,帮助学生及时更新学习观念。教师讲解中职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及操作思路,讲解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分析以及学习情境设计等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2)小组学习,6课时。小组通过网络查阅、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获取中职课程的信息,了解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从他们的工作岗位中了解工作岗位及其特点,并通过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制定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3)演示交流,6课时。每个小组定期交流工作进展、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困难。通过交流,教师和全班同学了解小组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及时为小组工作提供必要帮助。
2.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主要围绕行业情况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和学习情境设计四项任务展开。课堂面对面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小组汇报、交流评价。在线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生按照教师提示要求及任务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完成在线的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3. 学习资源设计
现有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的讲义、PPT、收集的部分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案例资料,以及赵志群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一书和严中华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一书。其他相关资源由师生共建共享。
(三)“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混合式学习教学评价设计
1. 学习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参与面对面以及在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效果,采用组内自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出勤、小组阶段性成果汇报、个人发帖及组织讨论等情况,记入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
2. 学习结果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期末小组总结性成果汇报和课程知识点的笔试,记入期末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课程学习内容的学习水平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五个层次,从这五个层次上进行考试题目的设计。小组总结性成果汇报成绩折合成个人成绩,与笔试成绩各占期末成绩的50%。
3. 学习兴趣与满意度调查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使用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分析。
三、“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混合式学习实施
根据前述设计方案,笔者于2012―2013第一学期给201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一班44名学生开设了“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开展了混合式学习教学试验。课程混合式学习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课程导入、学习活动和评价测试等三个阶段。
(一)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主要是面对面学习,由教师介绍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学习的学习材料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课程学习的信息通道等。学生要设计并开发相应的中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从工作过程到课堂教学,需要逐步推进:考虑职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等。分析的基本思路是: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开发一门中职课程的思路是: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二)学习活动
1. 行业情况分析
要完成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需要学生去对 职业进行探底,做好行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分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相关职业(职位);选取该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单位);分析该职业重要岗位和工作任务,可初步确定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并对其进行结构划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调查对象之间可以利用面对面、课程实验QQ群、微博等线上线下作多种交流,做好PPT汇报,并提交纸质及电子文档分析报告。
小组第一次汇报,主要针对行业情况分析,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供基础,全班进行交流评价。教师通过听取汇报提出修改意见及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教师指出各小组的共性问题:(1)自身角色定位。要把自己当作中职教师,为自己的学生(中职学生)去了解他的就业环境、就业职位,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2)查找资料途径。寻找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更多地还需要跟相关行业的专家去交流,比如实际中的软件程序员、幼儿园教师。(3)分析思路。本课程的终极目标是每个小组要提交一份一门课程的设计方案。思路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实际工作到课堂,例如厨师、茶艺师。课程的设计方案包括行业分析、学习领域、具体知识点,由泛到细。回答出“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个问题,方案才是完整的。
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小组做第一次行业情况分析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第二个学习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向学习领域转换,要求给出明确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重点在于如何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到学习领域,如何确定学习领域,如何确定学习情境等,教师重点讲解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相关知识点内容。
小组第二次汇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的转换。教师点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不够清楚,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的转换不够恰当。教师再次强调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三个专业术语。
3. 学习领域分析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等内容确定的教学单元[7]。学习领域分析主要是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到学习领域,并按照以上思路对学习领域进行详细描述。
小组第三次汇报,学习领域分析,重点分析一项学习领域的设计内容。教师注意到学生很快进入了课堂教学的设计,但实际上应该先搞清楚学习领域。教师重申本课程的目的是开发一门课程,具体思路是:第一步,从市场、企业看一个具体岗位,知晓它的名称与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第二步,从典型工作任务转换到学习领域,二者内涵一致,但词语表述可以不一致,后者更精炼、更科学;第三步,从学习领域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单元做学习情境分析,学习情境(学习单元)积累起来是一门课程(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积累起来是一个专业。
4. 学习情境分析
学习情境也是一个学习单元,是能反映结构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所以既包括工作情景的描述,更包括工作情境中的所用到的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设计与体现[8]。典型的工作任务是在工作情境中完成的,学习任务相应地是在类似工作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完成。
小组第四次汇报,期末汇报,以“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为汇报主题,按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等逐一汇报,其中重点是分析一项学习情境的内容。
(三)评价测试
1. 课程考核
按前述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中的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案,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成绩和期末学习结果的评价成绩两大部分组成。
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平时出勤记录、参与面对面学习阶段性汇报方面的评价成绩和在线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成绩。由组内自评及教师评价综合给出,主要记录评价学生线上线下参与混合式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效果。
期末学习结果的评价成绩主要包括期末汇报方面的评价成绩和课程知识的考试成绩。其中,在期末汇报时,每个小组上台陈述小组方案,教师及全班同学为其打分,所得平均分为每个小组的分数,每位成员在小组分数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成员对组内的贡献程度而相应调整得到个人分数。课程知识的考试成绩由卷面考试得来。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采用任课教师编制的“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试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测试。具体试卷中各试题测验目的与内容的双向细目见表1。
2. 学习兴趣与满意度调查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采用笔者编制的“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分析。此问卷主要是参考Keller课程兴趣调查(Course Interest Survey, CIS)问卷[9]而制定的,CIS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被用以测量学生在特定课程中的学习动机和效能[10]。问卷包含了Keller的ACRS模型的四个维度:专注(第1、6、10、12题)、相关(第2、3、9、11题)、信心(第4、13、15题)、满意(第5、7、8、14题)。第16题是开放性的题目,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进行总体评价。
四、“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学业成绩分析
卷面考试反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学习掌握水平,本研究以考试成绩为主来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如下。
(一)测验成绩的统计描述分析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4名学生的测验原始成绩进行统计,得到表2的统计数据。
表2 “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测验描述统计量
利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44名学生的试题测验原始成绩进行统计,得到图1所示的频次分布图。
由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和频次分布图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成绩分布比较合理。
图1 “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测验成绩统计
(二)综合达标程度分析
由表3可知,达标度[11]满足0.75≤T
表3 学生各水平层次的得分率情况及综合达标度
(三)总体特征的统计分析
由图2所示X-S平面分析模型[12]可以知道,学生测验成绩(80.85,7.01)处于第四象限,属于平均水平较高,且相对集中的状态。
图2 X-S平面分析模型――“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测验成绩
五、“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学习兴趣与满意度分析
课程学习结束后,向全部44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问卷42份,有效问卷42份,其中男生9名,女生33名。
(一)师范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满意度总体情况
在SPSS17.0中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将15个问题按照四个维度归类,得到表4的分析数据。
根据公式 Fi=∑ajnij/2N [13]得到F值,由表4可知,试验对象对专注、相关、信心、满意四个维度的15个问题项的应答得分率F值均大于0.5,说明他们对本次“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试验的评价非常高,他们对课程的专注度较高,认为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相关性较高,对于课程的学习充满信心,并对课程的实施与效果感到满意。
(二)交叉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试验对象对“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学习的兴趣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性别作为自变量与专注、相关、信心与满意四个维度15个因变量一一进行交叉分析。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对课程学习的关注、相关、信心与满意等无显著性差异。即不管男生女生,学生均对本次“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试验的评价非常高,他们对课程的专注度很高,认为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相关性很强,对于课程的学习充满信心,并对课程的实施与效果感到满意。
(三)学生反馈
问及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总体评价,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混合式学习提出了建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学生甲:通过混合学习模式对“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个模块的知识。包括职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等。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期间有挺多作业,但还是会自发地用心去学习。这个学习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乙:我觉得混合学习模式也算是教育进步的一种体现,学生上网的时间比较多,在线讨论对师生都比较方便,相比于课堂提问,我想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在群上提问,同时其他同学也能了解。不足的地方可能是相比于面对面,在线交流可能出现提问不够精准、回答不够详细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值得推广的,本人也是支持这种混合学习模式的。
学生丙:QQ群上的号召力不是很够,最好是老师能定时提问小组的成员,有些同学虽然进了群,但并没有放心思,可能也不去理会。比如老师提问,“P&T”小组成员在吗?请帮助“开心8”小组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好吗?这样同学们就会更专注了。回答之后老师再做补充或修改。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仅供老师参考。
课改背景――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并日渐成熟,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无线网络的普遍覆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商家的经营理念也都在不断的转变,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发展势头强劲,人们的吃、穿、住、用、行与之密切相关。
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其中,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01亿,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约占网民总量的61%。随着移动通讯及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正逐步向消费者各类生活领域、生活需求渗透和覆盖,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向移动互联网靠近并不断加强。
移动端开发设计的课程改革思路
平台设计开发能力是我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之一,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匹配了相应的课程,其中《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该能力模块中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网站建设与开发的基础课程,课程介绍了网页设计的基本理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页制作基础知识、创建与管理站点、在网页中创建文本、使用图像与多媒体丰富网页内容、网页中超级链接的应用、使用表格布局页面、应用CSS样式美化网页、框架及模板的使用、网站上传与等内容,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传统台式PC端及笔记本电脑端静态网站的设计、制作及。
以PC机为主要界面可以说是传统的电子商务,也就是“有线的电子商务”,原有《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可以满足传统的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的设计需求,并完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搭建,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新趋势,课程内容也需要根据用户消费终端的改变进行调整,来满足企业对移动端的设计要求,及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界面使用要求。移动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进行结合,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借助移动电子商务活动,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可以更随意,更方便得进消费活动。据统计,2015年有超半数的手机网民曾在移动端购物。移动电商成交额首超PC端,移动端成为电子商务主要的交易渠道,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将接近5亿。
在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情形下,对于网页设计师来说,移动web前端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解决移动终端对传统PC端网页的正常显示,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用户的不同需求。所以,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趋势,满足行业人才需求,学校在培养学生平台开发设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入移动终端开发理念,使学生在具备PC端网站设计制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针对移动端的前端开发、移动app开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职场持续发展能力,因而我们在原有pc端网站设计与制作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移动端web设计的内容,研发新课程《移动web前端开发》。
基于移动端开发的课程研发
《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学生可以通过移动web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的学习,掌握移动端网页的设计开发过程、基本的方法、技术及技巧,移动APP设计理念等,满足用户从个人电脑到移动终端的延续,实现用户在个人电脑a端和移动设备端视觉一致性的呈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移动web前端开发》主要内容包括HTML5与CSS3对相应式设计的入门、媒体查询:支持不同的视口、流式布局、响应式设计中的HTML5、CSS3:选择器、字体和颜色模式、CSS3过渡变形和动画、跨浏览器问题等。
课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案例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大量的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响应式页面以“内容优先”为依据,通过对移动端页面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掌握开发移动端响应式页面的流程及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熟悉移动web前端的设计技巧及基本技术。
通过《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的研发,达到以下成效:对原有同类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使教学内容更接近行业需求,形成新的课程;构建全新的课堂管理方法和考核方法;通过课程研发引进企业平台;探索与该课程相关的企业应用模式。
一、政治学科课程力的内涵
政治学科课程力是政治教师在自我理解政治课程定义、价值、结构、内容及评价等认知基础上,对政治课程进行运用、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多方面课程能力的综合。
课程理解力。即对课程进行判断、解读的能力,是课程力的前提。政治教师都是在自我认知学科课程的整体概念,通过解读各个章节或框目在整体课程中的地位及意义,才进行后续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
课程开发力。即对课程进行自主研究、设计的能力,是课程力的基础。国家和地方课程无法细致考虑到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差异,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具备对国家及地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要。
课程实施力。即对课程的具体开展进行策划、管理的能力,是课程力的核心。政治教师需要通过精细的组织与管理使之呈现在政治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上,在具体的课堂传授及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增长学科创新与实践能力。
课程评价力。即对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反思、批判的能力,是课程力的不竭动力。它既包括政治教师对课程实施情况的评定和反思,也包括对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理念价值取向的分析和批判。
二、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困境
当前政治教师在提升学科课程力的进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还较低,正面临着课程认知陈旧、课程自主薄弱、课程融合不足及课程反思缺乏等方面的困境。
课程认知陈旧。当前部分政治教师疲于应对教学任务和考试指标,不少教师仍然将课程与教学等同起来,将教学与教材等同起来,认为循规蹈矩地照着教材上课就是对学科教学和课程的落实。这表明部分政治教师没有准确理解课程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所在,没能跳出“知识唯一论”的怪圈。
课程自主薄弱。在校际差异化教学成为共识的今天,仍有不少学校安于上级统一开发的课程,缺少对本校和本班学生具体情况的研究,缺乏校本课程专研和开发的自主性;同时,政治教师自身也缺少学习相应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自觉性,在课程的认知学习和具体执行上较为被动。
课程融合不足。政治学科的课程范围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诸多方面,甚至包括班级文化、学校规章制度等隐性课程,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课程融合。然而,不少政治教师却将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及隐性课程等人为地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致使政治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单调化、形式化,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对策
针对上述陈列的政治教师课程力提升中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期待从完善政治课程的认知、开发、对话实践及批判反思中提升政治教师的课程力,使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在政治课程的实施中得以贯彻。
(一)在激励和培训中提升课程认知
课程认知是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前提。因此,学校、校政治教学组及政治教师本人应当重视对学科课程认知的培训,从而促进对课程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认知奖励机制,通过举办课程认知比赛和课程理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对表现突出的政治教师予以认可和表彰。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政治教师自身要重视对课程认知的学习,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课程理论的熟知和掌握。通过政治教师自主、合作、探究、调查、实践、参与等主要途径来提升政治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完整地把握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的融合,从而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及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前做好理论上的充分准备。
(二)在发挥师生互主体性作用中研发课程资源
首先是在个性化课程的开发方面。政治教师可以将国家及地方课程作为课程参考进行借鉴,但在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开发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国家及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拓展、补充、增删,对其中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建构。
其次是在课程开发中发挥师生互主体性作用。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放在首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课程的设计、研发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真实愿景进行课程开发,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建议设计课程,使其目标和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真正意义上做到“课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政治教师需要避免“课程固定论”的错误倾向,要认识到政治课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尤其是在具体的政治课堂及课外活动实施中,教师需要灵活应变,根据即时发生的教育教学情境和问题对预设的课程进行调整。
(三)在“课程共同体”中对话、实践课程内容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在“课程共同体”中进行对话、交融。一方面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即政治教师群体之间的对话和交融。在政治课程开发、开展中,可以集合该校政治教师或者校外政治教师队伍,在评课会、课程交流会、课程沙龙等集体互动的实践中进行学科课程的观点互补和经验共享。
另一方面则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介体,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要达成政治课程的目标,不仅仅需要本学科的努力,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因此,在政治课程的具体设计与落实中,教师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在文学、经济学、逻辑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的交汇中,在课程显性资源与隐形资源的融通中进行课程实施,使学生在自觉接受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模式;Java课程群;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7018102
作者简介:裴承丹(198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学科教学。
1Java 课程群建设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招聘能够直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的软件开发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笔者所在的学校从2009级开始,在计算机专业专科的教学中实施“2+1”教学模式,即2年的校内专业学习,加上1年的校外专业实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校内的专业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时缩短,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2年的专业学习后必须具备马上上岗或者经过短期培训后即能上岗的能力。这就要求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充分的整合与提炼,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人才的竞争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进行课程群的建设。
课程群建设与传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同,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耦合紧密、存在内在关联、属同一个教学目标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从专业培养目标层次的角度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课程群建设弱化了课程的独立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联系,突出课程为共同专业培养目标的服务特征,课程群在形式上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强调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Java技术相关岗位是计算机各专业最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笔者所在系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一系列的Java课程,如Java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 Web开发、Java项目实训等,但这些课程的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后续课程的教学中,老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补差工作,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较多,导致规定的教学目标不能正常达到,真正能独立动手写程序的学生非常少。因此,如何将这一系列课程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Java软件开发岗位的能力需求,成为Java课程群建设的主要目标。
2Java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2.1Java课程群设置的主要思路
根据课程群研究的一般方法,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Java软件开发能力的人才,考虑到专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上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我们选择了5门相关的课程组成了Java课程群:Java语言程序设计、Java 语言基础开发课程设计、Java Web编程技术、Java Web开发课程设计、Java软件开发综合实训。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软件开发人才,从系统的角度,根据Java开发人才的培养规律,对Java课程群的所有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与结构优化,删除重复知识,保障重要知识点的教学,使课程群各组成课程之间关系密切、逻辑性强,内容相对科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2完整的课程体系
组成Java课程群的5门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目标,但又相互衔接、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培养Java软件开发人才的课程体系。这几门课程涵盖了Java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在课程设置时基于“理论够用,强调实践”的原则,保障学生既能够对技术有充分的理解,又能动手实践。这5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2.3课程群重要知识点设计
根据对某些软件开发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针对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列出了Java课程群的重要知识点和具体的技能要求,要求上课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知识点和技能进行重点的训练,通过多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加上学生自己的实践练习,务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点。由于Java语言基础开发课程设计和Java Web开发课程设计两门课程是分别针对Java语言程序设计和Java Web编程技术两门课程而设置的重要实践环节,所以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主要集中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和Java Web编程技术两门课程中,具体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如表2所示。
课程名称教学目标
Java语言程序设计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熟悉Java类库,会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 语言基础开发课程设计通过几个小型Java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Java编程能力,加深学生对Java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面向对象编程的能力
Java Web编程技术通过对JSP 2.0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动态网页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JSP进行动态网页设计及开发Web网站
Java Web开发课程设计通过几个web项目的开发,使学生熟练掌握JSP及相关技术,掌握web开发的流程
Java软件开发综合实训通过实训,让学生掌握EJB应用开发、Java持久性API的使用及相关服务的应用
课程名称重要知识点技能要求
Java语言
程序设计Java语言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Java异常处理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Java基本类库
文件处理
多线程编程
网络编程熟练掌握Eclipse或NetBeans等集成开发工具进行Java开发的方法
Java Web编程技术Web编程基础--HTML、XML、JavaScript
Servlet
关键词: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
近年来,中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开发的探索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已逐步被接受。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外条件,如实训场地配置、师资条件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结合校情进行课程开发,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近几年来,笔者学校对电工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例,试图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在中职院校课程开发中的可操作性。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内涵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过程),通过工作(过程)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作”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体现的工作对象、内容及要求;“学习”的课程内容是该专业典型岗位对应的重要“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职业能力要求。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1.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企业实践专家及专业学科专家共同提炼专业的核心岗位及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2.确定学习课程领域
整合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目标转换成学习课程领域。
3.构建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
开发并编制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工作手册及教材。
4.课程实施及验证
按照工作和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课程实施,并针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是电工(电气)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室讲授知识点,再到实训室做实操训练,因电类理论知识点抽象,学习效果较差。笔者学校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转变到实训室来讲授,老师讲完知识点,学生即操作,学习效果有了改善。但试行后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实操技能掌握不好。通过深入研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1.整合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改革过程中,关键环节是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化的传统教学内容便于开展系统性的课程式教学,但对于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并无优势。针对这一情况,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为:安全用电、认识电路、照明电路、电动机及其控制线路、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
2.学习任务的设计
(1)任务编写。编写的任务要经过精心设计,要包含具体的内容、明确的目标和完备的知识链接;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任务的难度,做到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2)工作页编写。工作页是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通过系统化的引导问题,指导学生在完整的行动中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的应用
授课中应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交叉使用多媒体演示法、实物投影法、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4.教W设计
为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包含七个环节:教学组织(工作准备);情境设计(做什么?);方案制定(怎么做?);方案验证(试一试,效果怎么样?);效果评价(方案能否再完善?完成如何?);拓展学习(能力再提高);结束总结(工位整理)。
以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为例,建议5学时。
(1)教学准备。包括:元器件准备、仪器仪表检查;学生分组;复习回顾,复习相关电路图及控制电路。
(2)情境设计,任务驱动。首先,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家居照明的视频,要求仔细观察其运行控制情况。提出任务:家用电器接在哪里?如何设计带有插座的“一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其次,任务分析。利用课件,讲解家居照明电路的控制原理、电路图设计的规范、电路安装步骤。
(3)制定方案,实施方案。首先,制定方案。小组讨论学习,以工作页为指导方向,初步制订实施方案。其次,方案检查修改。各组确定方案后,交由教师检查,根据反馈的建议及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4)方案实施验证。首先,电路的安装。依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安装工艺及步骤,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其次,检测电路,通电试验。如电路不能实现任务所提出的功能,小组组织讨论,修改方案,再次实施,同时完成工作页的填写。再次,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照明电路安装及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专业能力。
(5)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包括以下方面:教师对各组的电路通电试验,并给予评价;各组展示本组的最佳方案,其他组提出点评意见;由师生共同评出本次任务实施较好的几个小组,给予表扬鼓励;教师提出优化方案供学生参考,指出小组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照明电路典型控制方法及安装工艺规范,同时引申出多控制电路的家居照明电路设计;各组对方案进行再完善,填写考核评价表。
(6)拓展学习及作业布置。包括:其他家居照明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及方法;照明电路安装的行业规范及要求;作业布置,布置任务4“安装荧光灯照明电路”的相关准备工作。
(7)结束总结。组织学生整理工位、清扫教学场地。
5。实施效果分析
实施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内高校中开设数量较多的一个专业,社会对该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大。如何使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培养真正形成特色、让学生能力更强是值得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和社会信息反馈,我们认为树立并强化培养方向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每门课程有什么用、经历的每个教学环节对其有什么提高、以至于明白毕业后能够干什么。具体到专业方向课程设计而言,其组织实施要以整个专业的培养方向为指导,并最终服务于既定的人才培养方向,这也是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在教学中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
1.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初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从事电子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知识面宽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往往形成“什么都学又都学不精”的印象。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感,明白学习的众多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学完之后能够具备什么能力,通过树立培养方向去除学生的这些疑问。从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名称及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主要由“电子”和“信息”两方面构成;当然二者是不能简单分开的,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可有所侧重,即形成偏重于应用电子类和信息处理类的两大方向。应用电子方向强调学生在硬件方面的能力,通过电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DSP、嵌入式系统、EDA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以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为发展方向。信息处理方向则强调算法开发与软件编程能力,以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开发为主攻方向,重点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语言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方法、高级语言编程、数据库等。上述大部分课程都是电子信息工程两个方向的公共课,两个方向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1.2课程设计的方向把握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不同方向的学生,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是分开进行的,即分成应用电子技术方向课程设计和信息处理方向课程设计,这两类设计课程都安排在学生修完各方向的主干课程之后。课程设计题目的拟定要体现方向性,如应用电子类的题目可设定为小型电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如“室温控制系统”、“智能小车”等的设计开发,信息处理类的题目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车牌检测”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知识结构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题目。完成各方向的设计题目需要的实验条件是不同的,相应的成果形式、成绩评定方式也不尽相同。
2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实施实例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处理方向注重算法开发与编程实践,主要研究利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信息分析处理手段及编程工具进行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中常采用图像处理类的设计题目。数字图像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多、跨度大、覆盖面广,主要学习应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典型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编程实践技能[5-6]。充实设计内容并改进组织形式,通过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1图像处理类课程设计的拟定思想
图像处理类课程设计要突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像处理基础理论的巩固提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二是至少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选择适当开发平台实现具体的图像处理算法[7]。为此在题目选择、设计方案制定等方面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题目的选择。课程设计不同于教学过程中的实验,与之相比要更加突出设计性和综合性;而从工作量和难度上讲低于毕业设计。题目不能太大太难,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查阅资料和分组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能给出解决方案或提出思路。设计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可以是实际问题的简化。解决问题需要综合应用图像处理多方面的知识点,但要避免图像处理算法的简单叠加,讲究合理应用。
(2)开发平台的选择。针对具体的应用实例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平台,如利用普通计算机下的Windows或UNIX平台、利用DSP、FPGA或其他嵌入式开发平台。
(3)编程语言的选择。图像处理中主要的编程语言是VC和Matlab,二者优缺点都非常突出。VC功能强大但要做到熟练使用难度较高,Matlab中有图像处理工具箱、包含了大量可直接调用的图像处理函数,应用简单但程序运行速度偏慢。不同的设计题目可能适于在不同的开发平台下选择不同的编程语言来解决[8]。题目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题目自身的难度,还要兼顾各开发平台及应用不同编程语言的难度差异,比如在Windows下应用Matlab可以选择难度稍大的题目,而使用DSP或VC的设计题目相应要简单一些。
2.2课程设计范例—基于DSP的车牌检测
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考虑到具体设计中的多方面因素,实际教学中设计了多个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现举一个具体实例,借以说明图像处理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过程。车牌定位是进行车牌自动识别的前序步骤,定位结果对车牌的识别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图像处理及相关课程的知识,建立基于DSP图像处理综合实验平台的车牌检测定位系统。
(1)设计要求与指导
布置题目,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同时提供课程设计指导书,让学生明确设计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完成哪些内容,以及大致的解决思路。该设计题目要求在DSP平台下完成,完成该题目的关键在于两点,即车牌检测方案的制定和DSP平台下的编程[9]。制定车牌检测方案首先要对含有车牌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出车牌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及所学图像处理知识设计检测方法。为了便于进行车牌检测,通常还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要在DSP平台下完成该设计,必须熟悉DSP的开发环境,同时具备较强的编程实践和算法开发能力。与学生进行初步的沟通,使其明确要完成该设计题目,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分析车牌区域的特点及与图像中其他区域的主要差别。②设计车牌定位的实现方案,主要包括图像的预处理(如平滑、锐化、消除光照不均匀等)、车牌边缘提取、干扰区域抑制、牌照搜索与截取等。③利用DSP实验系统编程实现设计方案,处理结果要求实现车牌区域的自动截取。
(2)组织协调与方案制定
承担设计的课题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课题分工及组员间工作的协调。课题组长选择平时成绩较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员分工以能圆满完成课题任务为原则,兼顾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如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可主要负责DSP平台下图像编程工作,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可主要负责算法分析与流程设计。当然,分工时也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短”,通过课程设计促进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针对车牌检测这一问题,课题小组制定了处理流程。即首先对采集到的车牌图像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噪声干扰;然后根据车牌区域的灰度特点选择适当阈值将图像二值化;提取图像边缘,并可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开闭运算或自定义模板中值滤波进一步去除干扰;牌照区域搜索利用投影法,即通过检测图像向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投影数据确定车牌区域;最后根据投影检测的结果截取车牌子图像[10]。
(3)算法设计与编程实践
根据处理流程,分工实现各步处理算法开发与代码编程。经过程序调试及对多幅车牌图像的测试改进算法,以逐步提高车牌检测的可靠性和算法执行效率。采集到包含车牌的图像,经过预处理、二值化、边缘检测、投影法定位,最终得到车牌子图像,为后续针对车牌的识别分析等工作做好准备。
(4)设计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所做的工作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重点反映个人所做的工作,交待清楚课题背景和设计内容、方案选择与理论分析、方案实现方式、结果分析以及设计总结等内容。
3结束语
关键词:网络教育课程开发应用
21世纪,充满着技术的神奇与活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带给人们的是“快乐学习”,是便捷和十分的个性化,是最佳效果。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促进了国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进步,改善了教育的环境和手段。其效果绝非以往的常规教育。目前,我国网络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有关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单一,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速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完善。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逐步完善,网络教育将迎来灿烂的明天,甚至可以彻底改变我们既有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是充分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展示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个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工具软件、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因此,探索和研究网络课程的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教育的构成
网络教育是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重要手段。根据网上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育的需要,它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
(1)教学内容: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
(2)虚拟实验:实验情景、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等;
(3)学生档案: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资料等;
(4)学习导航及工具: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
(5)开放的教学环境:包括相关内容、参考文献、资源、网址,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室、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
2、网络教育课程设计原则
(1)个性化: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重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提供学习必须的工具软件(如计算器、在线字典、电子记事本等),实现学习过程的自动记录功能等。
(2)协作化:要发挥优势,为网络课程学习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工具。
(3)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进步使网络教育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根据需要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内容。
(4)动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日益缩短。为此,在设计网络教育时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扩充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
(5)共享性: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为此,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体现共享性的设计原则。提高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体现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3、网络课程开发的一般步骤
第一阶段为教学设计阶段,包括构架、分析和设计;第二阶段为开发阶段;第三阶段为评价阶段;第四阶段为阶段。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模式,实质都是系统方法的具体应用,所以它们的框架大同小异,只是在具体设计过程、实际操作步骤中所体现出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不同而已。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结果是网络课程开发的蓝图,直接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优劣。依据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在教学设计阶段,以一种介于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和基于环境的教学设计的混合模式来设计网络课程,以期优化教学环境,达到最好的教学或学习效果。我们理想的设计是重视学习目标实现、基于环境的教学设计。
(2)课程开发
网络课程的开发阶段实质上是运用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将设计蓝图变为网络上虚拟的教学和学习资源的过程。它包括媒体的采集、信息资源的收集、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系统的集成。
开发网络课程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Web开发工具(包括各种网页开发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及脚本语言),这种开发因为涉及到编程和数据库的开发,需要专业人员支持。另一种是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它一个简单易用的网络课程开发软件,可以为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们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
(3)课程评价
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评测手段和其他的反馈手段来调整、修改和完善网络课程。而总结性评价是在整个网络课程开发完成或上网后,根据试验原型的评测结果和实际运行中的反馈信息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之后对网络课程的质量水平作出价值性判断。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质量标准;改革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又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信息化工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地快速推进的今天,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推动国家信息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国家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在计算机人才供需方面,却出现这样两种相互矛盾的情况,一方面,公司、企业招不到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另一方面,却出现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产生的原因在于学校不了解公司、企业相应岗位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普遍不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为此,我们对学校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明确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根据公司、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重新构建了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制订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准入制度。
1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包括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和构建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分析能力[1]。但是,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能力强于实践动手能力,基本操作技能、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远达不到公司、企业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
1.1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支撑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1) 实践课程所占课时量(学分)少。我校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软、硬件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操作技能的适能够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但是,在我校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总学分为17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为61个学分,占35%,专业理论课程为67学分,占39.4%,实践课程为42学分,占24.7%,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偏低。若按照专业课程109个学分来分析,实践课程的42个学分中,实验课程为23学分,实习与毕业设计为1分,分别占专业课程109个学分的21.1%和17.4%。实验课程刚达到专业规范要求的最低限,不能满足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 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实验课程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为主要目的,在实践课程中,所开设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的课时量不足,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影响了学生编程能力、系统综合开发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也会影响了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社会及综合实践的效果。
3) 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实验课程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很少,学生缺少基本能力和系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的训练;没有课程设计和案例综合开发的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质量不高;没有公司与企业的实践经历,学生不了解社会的需求。
1.2实践课程的考核与评估不够完善,实施过程随意性大
1) 有些实验课程是课程内实验,理论与实验教学虽然是分开进行的,但是实验课程的考核与评估却没有独立开展,实验成绩或由实验报告成绩得出,或直接使用理论考试代替实验课程的考核,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价。有些作了简单的实地操作考核,但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随意性很大。
2) 开设的见习课程,只设置了实践的学分,但实践的内容随意性大,且没有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没有针对性,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 毕业实习没有制订准入制及考核标准,毕业设计缺少量化的标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差,进入公司、企业实习时,不能参与单位的项目设计开发,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达不到了解公司、企业和提高自身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毕业设计有些流于形式,好的作品不多见。
1.3实践教学师资、设备与场所不足,实践教学效果不高
1) 现有实验教学师资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具有在公司参与项目开发经验等实践经历的比较少,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 由于专业扩招,学生人数总量增加,学校配备的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尤其是专业实验室配备不够,有些专业课程的实验只能安排在公共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的效果不够理想。
3) 实践基地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训和实习的要求。学校没有建立系统综合设计与开发中心,没有针对性的综合开发训练;与计算机的软硬件公司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少,学生没能直接参与公司项目的开发,不能了解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技术、工具以及公司的运作与管理。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我校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结构的研究,发现原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施过程存在着许多不足。为此,我们结合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信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制订了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基本操作”、“硬件应用”、“算法分析与程序设计”、“系统综合开发”四种能力培养出发,对实践教学体系结构重新构建,使其更适应该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2.1构建能够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课程体系
要培养符合专业定位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较大幅度地提高实验课程的课时量(学分),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专业能力的实训,有充足的时间到实训基地参加实习。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调整,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三个方面的改革。
1) 对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分从原来的67U23调整为49U41,将实践课程的学分提高到与理论课程接近1U1的程度。
2) 调整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原来的体系只包含实验课、见习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现增加了课程设计、系统综合开发实训、课外实践、软件外包装训练等环节。
3) 更新实践内容和教学方法。实验课程原来只有验证型的实验,对理论课程中的原理、语句、语法、算法等进行简单的验证,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够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对于复杂的程序就无法完成。为此,我们对实验课程在原有验证型实验基础上,增加了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课程作品;增加系统综合开发实训,以便学生能够综合几门课程的技术来完成一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增加课外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至两个系统开发,对学生的综合开发能力进行训练。
2.2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基本专业能力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2]。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由通识课程来完成,其他三个方面的能力,我们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将本科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分解为“基本操作能力”、“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硬件应用能力”、“系统综合开发能力”[3]。并从计算机硬件、软件两方面和培养四种能力出发,构建我校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 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从多年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面广、要求学生的专业能力层次多样。但是,最基本的就业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然而,我们培养的专业学生很多却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为此,通过开设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使学生能够从事文员及简单的数据处理工作;掌握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使学生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基本的维护;掌握网络布线、局域网的组网、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使学生能够从事网络安装、建设与维护工作;熟练掌握某一行业的应用软件,使学生能够从事该行业的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管理以及二次开发工作。
2) 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使用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基础以及模块化的程序设计理念,学会基本的算法分析与设计;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实验,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数据结构如何设计与存储,算法如何分析、设计与实现;开设数据原理及应用实验,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建立及编程操作;开设面向对象语言实验,使学生掌握当今面向对象软件系统开发所使用的语言,学会建立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前台;开设网络编程和网络数据库编程实验,使学生掌握面向Internet的C/S模式或B/S模式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尤其是使学生学会建立软件系统的前台与后面的连接与访问操作;开设软件工程实验,使学生掌握开发软件系统所需要经历的步骤以及每一个阶段所要做的工作。
3) 硬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数字电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对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计算机控制原理的理解;开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如何编程对各种现代化设备的控制与应用,为学生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打基础。
4) 系统综合开发能力的培养。开设面向对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使用面向对象语言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软件系统的界面及各模块功能程序;数据库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建立软件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使学生根据所建立的软件系统,编写完整的系统开发各阶段的分析与设计文档,并编程测试、运行;开设系统设计与开发综合实训,以软件系统案例的形式进行实训,使学生能够综合自己所学的语言、数据库等技术开发一个B/S软件系统,或建立一个网站;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2.3建立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为使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保证,确保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我们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各环节的考核与评价进行改革,制订了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毕业实习准入制度。
1) 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原来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成绩大都以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定,从多年的实践情况来看,这样评定出的成绩有很大偏差。由于课程实验中大部分都是验证型实验,学生比较容易完成,按照实验报告来评定成绩,不能评价其真正的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对基本操作课程实验、程序设计课程实验、网站建设实验、数据库应用实验等制订了量化的质量标准,如: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质量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质量标准、程序设计课程实验质量标准等。
2) 系统综合开发实验质量标准。制订了课程设计训练质量标准,软件系统综合设计与开发实训质量标准,课外实践活动作品验收质量标准等。
3) 实习准入制与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原来的毕业实习按照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不管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和技能,到时间后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这样很难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为此,我们制订了一个实习准入制度及相应的量化标准,做到实习前把关,使学生在真正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和技能之后,到实习单位后就能够很快适应生产实践,并尽可能参与实习单位的项目设计开发工作,提高自身的系统综合开发能力。通过制订实习质量标准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质量。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我们根据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分别制订了理论研究论文、应用研究论文、软件系统设计的要求和质量标准。
3实践教学的实施与成效
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进行改革与完善后,重要的工作就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
1) 课程实验教学采用两种方式实施。第一是课程内实验教学,实验部分单独设置学分,按课程实验质量标准单独评分,采用实地操作方式进行考核,不再以单一的实验报告成绩作为评定的标准;第二是单独课程实验教学,按课程实验质量标准单评分,采用实地操作或制作作品的方式进行考核,结合实验报告评定成绩。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属于单独课程实验教学,但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它的综合性、复杂性比一般单独课程实验要高,要求也更高,因此,更适宜采用制作作品的方式来考核与评价。
2) 将系统综合设计与开发实训课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以软件系统案例进行教学,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分组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个网站的建设、一个B/S或C/S系统的设计开发。完成以后,由教师考评小组考核,学生除了运行作品外,还要进行适当讲解,最后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考核验收。
3) 毕业实习建立准入制度及质量标准,对学生实习之前所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达到要求的准予实习,达不到要求的延缓实习。准入制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布线、局域网的组网、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网络制作、常用应用软件使用等, 通过检查学生提交B/S或C/S应用系统的作品来确定考核成绩是否合格。在实习过程也采用量化的质量标准对学生实习进行评价。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制订了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的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评阅教师评定的成绩、答辩组评定的成绩三部分组成,确保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我们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各环节的质量标准,经过四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实习单位满意度增加,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增多,参加国家或省级计算机应用大赛等比赛获奖的人数逐年扩大。
4结语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地方性高等院校大部分都是为区域经济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从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出发,构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实施的效果良好。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变化,实践教学体系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浩,胡学钢,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7(22):73-74.
[2] 王志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3):18-20.
[3] 张辉宜,吴光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4-115.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mputer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s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LI Wenjing, LIU Zhijia, BI Yingzhou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China)
关键词:网络教育 课程开发 应用
21世纪,充满着技术的神奇与活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带给人们的是“快乐学习”,是便捷和十分的个性化,是最佳效果。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促进了国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进步,改善了教育的环境和手段。其效果绝非以往的常规教育。目前,我国网络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有关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单一,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速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完善。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逐步完善,网络教育将迎来灿烂的明天,甚至可以彻底改变我们既有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是充分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展示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个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工具软件、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因此,探索和研究网络课程的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教育的构成
网络教育是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重要手段。根据网上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育的需要,它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
(1)教学内容: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
(2)虚拟实验:实验情景、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等;
(3)学生档案: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资料等;
(4)学习导航及工具: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
(5)开放的教学环境:包括相关内容、参考文献、资源、网址, 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室、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
2、网络教育课程设计原则
(1)个性化: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重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提供学习必须的工具软件(如计算器、在线字典、电子记事本等),实现学习过程的自动记录功能等。
(2)协作化:要发挥优势,为网络课程学习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工具。
(3)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进步使网络教育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根据需要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内容。
(4)动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日益缩短。为此,在设计网络教育时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扩充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
(5)共享性: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为此,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体现共享性的设计原则。提高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体现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3、网络课程开发的一般步骤
第一阶段为教学设计阶段,包括构架、分析和设计;第二阶段为开发阶段;第三阶段为评价阶段;第四阶段为阶段。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模式,实质都是系统方法的具体应用,所以它们的框架大同小异,只是在具体设计过程、实际操作步骤中所体现出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不同而已。
(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结果是网络课程开发的蓝图,直接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优劣。依据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在教学设计阶段,以一种介于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和基于环境的教学设计的混合模式来设计网络课程,以期优化教学环境,达到最好的教学或学习效果。 我们理想的设计是重视学习目标实现、基于环境的教学设计。
(2) 课程开发
网络课程的开发阶段实质上是运用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将设计蓝图变为网络上虚拟的教学和学习资源的过程。它包括媒体的采集、信息资源的收集、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系统的集成。
开发网络课程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Web开发工具(包括各种网页开发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及脚本语言),这种开发因为涉及到编程和数据库的开发,需要专业人员支持。另一种是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它一个简单易用的网络课程开发软件,可以为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们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
(3) 课程评价
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评测手段和其他的反馈手段来调整、修改和完善网络课程。而总结性评价是在整个网络课程开发完成或上网后,根据试验原型的评测结果和实际运行中的反馈信息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之后对网络课程的质量水平作出价值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