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9-27 16:3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1篇

关键词:现代陶艺;现代陶艺;应用形式;意义

0引言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陶瓷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朝历代陶瓷艺术中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成为其艺术风格与寓意的主要内容。无论古今,民俗文化都应在陶瓷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当代传统陶瓷艺术固然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而标志着时展方向的中国现代陶艺虽然是在“西化”背景下形成的,但是更有责任与使命承载民俗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以一种民族陶艺的姿态立于世界陶艺之林而不致被同质化。

1民俗文化应用于现代陶艺的兴起与成因概析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陶艺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开始兴起并逐渐繁荣,并且从最初的照搬西方陶艺形式不断走向成熟,寻求更具民族个性精神的艺术元素来摆脱文化定位不确定和不受公众认可的窘境,于是民俗文化被不断引入到现代陶艺作品当中。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出中国现代陶艺家的创作精神已经从反叛传统走向文化寻根,从而为中国的现代陶艺寻求到更广阔的出路。于是我们便看到,在进入21世纪以后,民俗文化的大举融入现代陶艺作品中已经成为一种创作大潮而令现代陶艺家们趋之若鹜,纷纷高举起民俗的大旗,以“草根”文化之表象演绎着时尚与前卫之内里。将民俗文化融入现代陶艺之潮流的形成,决不是如某些人所认为的是现代陶艺家们由都市文化向乡村文化的集体转向,更不是现代陶艺家们新农村意识膨胀,而实际上是来自于对跻身国际陶艺舞台的渴求。因此,在现代陶艺中玩味着民俗文化的是“学院派”陶艺家中更为进步者,他们对民俗文化于现代陶艺发展的作用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当代现代陶艺的精英们率先将民俗文化应用到现代陶艺中,并不断将其深化,并引发现代陶艺界的群体模仿。如果考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陶艺的发展演变轨迹,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其大致是由现代民间陶瓷艺术持续转化而来。现代民间陶瓷艺术的起点一般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秦锡麟倡导的现代民间青花,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形成了形形的现代民间陶艺流派,尽管均高扬传承民俗的宗旨,却无一例外均属于“学院派”,而非民间艺术家。各种现代民间陶艺流派除创作大量瓷画作品以外,还创作大量富有民俗文化气息的现代陶艺作品,从而推动民俗文化融入现代陶艺潮流的形成与持续发展,而现代陶艺家集群分布的特征亦使这种风潮很容易扩散开来。

2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形式

如果仅从主题选择上来判断,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表现与传统陶瓷艺术显然并没有区别,其基本内容完全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分明地看到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现代陶艺中所表现的民俗文化主要为各种传统民间陶瓷艺术以及其他民间美术、传说、故事等,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艺术表现主要取决于其应用形式而绝非主题内容,其应用形式大致可分为主体式、穿插式和点缀式三大类。主体式应用形式是指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占据主体地位,在作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作品的造型、内容、立意均以民俗文化的形式来加以呈现。这是一种相对直接和简便的应用方式,其直接性在于:作品中民俗文化的内容可以大部分甚至是直接移植于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中;其简便性在于,作者可以直接撷取民俗材料加以植入,而不需要对形象进行太多原创性构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体式应用即是一种现代陶艺创作的捷径,事实上,艺术家仍然必须要经过再创作过程以求得新意。再创作过程主要是指艺术家需要仔细考虑以何种陶瓷材质和装饰手法来呈现民俗文化,以及对民俗文化进行重构、解构、变形等,使之既能传达民俗文化内蕴而同时不失陶瓷韵味和现代性。穿插式应用形式则是指现代陶艺作品中既有民俗文化内容,亦有其他现代文化内容,两部分内容在作品中相对均衡,进行穿插应用,民俗与现代在作品中形成强烈文化反差,也使得作品主题更为耐人寻味。艺术家应用穿插形式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以利用现代构成和美学原理进行构思布局,亦可以采取具有个性化情感表达的自由方式,充分体现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点缀式应用形式则是指现代陶艺作品体现出的是现代文化理念与主题,民俗文化只作为次要内容在作品出现,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感受或增添一些历史穿越感。这种应用形式同样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艺术家只需截取某种民俗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不完整片断加以呈现即可。当然,在这种应用形式中,艺术家也需要对全局的把控,避免因排布的不适当而破坏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

3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应用的意义

纵观现代陶艺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对西方陶艺的模仿到简单借鉴,再到无本土文化的创作,经历了无序纷乱的过程,而直至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中国现代陶艺才似乎找到了真正的文化之根源,因此,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历史必然,对于推动现代陶艺向前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群体性是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群体性的存在使民俗文化得以广布周知,表达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从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轨迹来看,群体性亦是其一大特色,现代陶艺所引入的民俗文化绝大多数是民众所喜闻乐见、一望而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因而,这类现代陶艺作品具有较清晰的易于为公众所接受的文化内涵,借此便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公众关注与认可。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应用的意义绝不仅在于现代陶艺,而于民俗文化本身的传承亦是大有裨益的,彰显着传承民俗文化的功能。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文化已经离我们远去,变得不再鲜活和生动,而融入了民俗文化的现代陶艺作品主要陈设于都市文化机构、白领阶层家庭等场所,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生动写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传统、自然环境和审美习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陶艺引入民俗文化属于一种营销策略,它使作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各地的风俗习惯,从而使现代陶艺可以适应与满足广大地区的地方性审美需求。这也就促进了现代陶艺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形成诸如西部陶艺、海洋陶艺、客家陶艺等各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陶艺群体,从而使中国现代陶艺表现风格更为异彩纷呈,并形成更为鲜明的本土化特色。

4结语

民俗文化赋予了中国现代陶艺新的生命力,使现代陶艺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既可得以深入大众,亦可借此跻身全球,因而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家的高度重视与青睐,而日益活跃的创作活动又使之得以更加成熟与发展,从而不但推进中国现代陶艺向前发展,也必将对整个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小聪.浅议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J].美术观察,2006(09).

[2] 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学术交流,2009(11).

[3] 杨志.民俗陶艺的产生背景及其原因[J].中国陶瓷,2007(08).

[4] 余莉.民间美术的形式特征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09(06).

第2篇

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

2.民俗的规范功能;

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与民俗文化是相近的。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这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的传承,同时也教育了学生。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和舞蹈,而在盘县淤泥乡主要是山歌和达体舞两大类。走进淤泥乡到处可闻彝族人民劳作时即兴哼唱出来的山歌;傍晚时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彝家人民手拉手围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在我们淤泥乡,小到三五岁老倒六七十岁人人都会唱歌和跳舞。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更是热闹非凡,到处杀猪宰牛庆祝节日的到来,夜晚时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基于此,基于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和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共同做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题研究。在我们几个的努力下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得到了顺利进行。于是,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等校园文化到处都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学生和老师在民族民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个个或多或少都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跳舞,学生和老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美而充实的微笑。

由于文化进校园,许多学生爱上了唱歌,喜欢上了跳舞。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从民间聘请了山歌手来校教学生唱山歌、敬酒歌等民间歌曲。学生不但学会了唱山歌,有的学生还学会了编写山歌。如:九年级(3)班的王刁同学编写的:

读书之人不用心,

不知书里有黄金;

若是知道黄金贵,

点起明灯下苦心。

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又组织了老师(大部分老师都会跳彝族达体舞)在课余时间(一般下午六点钟)教学生跳舞。在我们老师和领导的努力下,一大批喜好唱歌、跳舞的学生脱颖而出,在近几年的《多彩贵州》选拔赛中有荣获县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柳媛、柳萍双胞胎组合,县级组织的活动中,只要有我们乡或我们学校选送的队伍都可以抱着奖牌回来。这些成绩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是分不开的;这也不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所需要的结果吗?

第3篇

【关键词】晋中社火节;民俗文化;动画剧本改编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51-02

社火,亦称“射虎”,又称“耍社火”、“闹红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①“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②社火活动正是将火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逐步演化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生活诸事顺意的美好期盼。正是这种期盼,使社火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使社火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晋中社火与社火中的民俗活动

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它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亟待开发。晋中市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将本地区的春节社火活动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它将各个县区村落、社区街道自发组织的社火展演活动,从时间、场地以及展现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形成时间周期固定化,视觉元素统一化,社火活动系列化的晋中社火节。晋中社火节作为晋中市的文化品牌形象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也使之走在全省诸多民俗文化品牌的前列。

在晋中一带的春节社火活动中,除了与中国传统春节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外,还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活动。例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用煤块、土坯、干柴来“垒旺火”,又叫做“棒槌火”“绣球塔塔火”。有些地方还要让孩子拿着馒头到旺火上烤着吃,企盼一年不生病。又如,正月初五将家中的破旧杂物收集后拿到野外焚烧,并备以贡品烧香磕头,名曰“送穷”。又如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在南庄要摆设“架火”。架火要将十二张桌子逐次叠高,制作成塔式。垒十二层高代表着常年十二个月,如遇闰月则垒十三层高,寓意月月红火高升。整个架火用多种彩色的纸张进行装饰,离地高达十余米,其造型好似楼阁或古塔。塔基装饰人物山水,塔身花炮成串,塔顶则旌旗飘扬。还有很多社火节目与表演形式,更是不胜枚举。

正如前文所述,社火活动本身是一种源自于人们对于火的崇拜,进而延伸到对火的内涵意义以及对未来红火生活期盼的祈福活动。同时,社火的节目表演自由不羁、形式热情奔放,无论在何种场合进行表演,都突出了一个“闹”字。“闹”不仅代表着喧闹热烈的社火表演场面,在晋陕语系中,还有着主动参与的意思。而“红火”一词,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就意味着“闹红火”活动本身不仅具有热闹、朝气蓬勃的活动特质,而且背后还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祈福的意义,并促使更多的人们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

二、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禁忌

这是一个民俗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是多种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冲击,进而趋于同化。这使得民俗文化的保留显得更加急迫,同时,对民俗文化品牌传播的要求更加细化。它既要将民俗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基因保留下来,又不能简单死板地封闭起来,而是要利用它的优秀基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价值。结合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的核心理念,利用晋中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进行动画故事改编,正是将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进行有效丰富的很好契机。但是,民俗故事的动画剧本改编也有着必须注意的地方。

一是拿来主义,片面追求“原汁原味”。有观点认为,民俗故事通过改编后,破坏了故事的原貌,使民俗故事发生了变异,就是破坏传统。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和气候、物候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其中的某些观念暗含着封建礼教、迷信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既不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又会将错误的观念传播出去,反而使社火节活动的核心理念带来危害。

二是肆意改编,“借壳上市”。有些剧本看似依托于民俗故事,它拥有着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意味的角色形象设计与场景设计,但架空的故事内容放到任何时空都可立足,也因此丧失了民俗故事的地域文化特质。如此这般的改编,如果只是一次独立的试验性习作倒也无妨,但如果将其作为晋中社火节整体传播推广规划中的一部分,就值得商榷了。失去地域文化背景的改编,也就失去了晋中社火故事的民俗特征,既让本地人很难接受又让外地人无法了解晋中社火的真正内涵。

三、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建议

导演万籁鸣在谈到剧本编排时说:美术片工作者在改编古典文学作品时当然应该忠于原著,忠于原著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忠于原著的主体,忠于原著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这个“忠实”并不等于照抄照搬,不应该拘泥于原著。因此,在剧本故事的改编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立足社火民俗本身,提炼精神内涵。例如有些晋中社火民俗活动的故事背景,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原始的民间信仰崇拜。这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知识体系与生活理念。但是社火活动中所蕴含的人们渴望生活红火向上的积极热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朴素情感,则是值得弘扬的主题。从这一方面入手,可以使社火民俗故事带来积极的立意,也与晋中社火节的主题相呼应。

二是利用民俗故事基底,进行有益改编。有些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其本身源自于历史典故或民间野史。这些故事通过逐渐演化,往往会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有机地保留和提取故事中地方特色的同时,再利用编剧手法将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起来,使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不仅使晋中社火故事能够变得更加鲜活,而且便于晋中社火文化能够突破地方文化的藩篱,达到向外界传播推广晋中社火文化品牌的作用。

目前,山西省诸多地方都开始打造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也纷纷将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在山西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推动下,晋中社火民俗文化品牌的树立与发展,也将带动当地经济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民俗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消长的。立足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晋中社火节的核心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将民俗故事用动画这种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晋中社火节民俗品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立足点。

注释:

①②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参考文献:

[1]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2]闫艳.谭达先.后殖民语境下的海外中国民间文艺学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136-140.

第4篇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5篇

关键词:关天经济区;文化优势;经济优势;区域经济

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2009年6月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宝鸡定位为“副中心城市”,突出了宝鸡在经济开发区中的战略地位,因此宝鸡经济的发展速度会影响到国家在西部谋划的第三个经济区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宝鸡经济的率先发展要依托于这里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同时取决于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宝鸡文化优势对关天经济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历史文化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体现的是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作为炎帝的故乡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留存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诸多的历史遗迹,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汉唐文明。作为中国的教派、文化、医学、民间传说、文物最集中的发源地,佛教、道教、儒教的发展在这里也源远流长。同时宝鸡堪称中国人类社会的博物馆,有震惊世界的“东方佛都”法门寺,有世界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收藏有各类历史文物数十万件,因此,宝鸡因“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而具备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姜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创新创造、为民造福的精髓,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和源头;以礼乐文化和制度文化为特征的“周礼秦制”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的基本架构,而且也为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历史智慧。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宝鸡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关天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寻求经济持续发展的契机。这实际上就要求必须抓住机遇并积极发掘、传承和创新这里的历史文化,把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样就能极大地吸引世人,改善投资软环境,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2009年开始,宝鸡已经开始建造周文化产业示范区,其中包括中华礼乐城的建造,它以周代王城为原型,以周礼文化为核心,集生态观光、文化传播、时尚体验为一体,通过锻造创意产业链,再现了周代礼治天下的盛世文明,对宝鸡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宝鸡已经成功举办了“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中国宝鸡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发了“周秦文化游”项目。如果宝鸡能通过举办突出华夏文化的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和周公祭祀大典等经济、文化、旅游等活动,一方面在大力弘扬古老中华文化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能广泛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以炎帝陵为依托,把宝鸡打造成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那么,宝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会进一步提高,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更明显。

二、传统文化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宝鸡拥有以民间艺术、西府民俗为主要内容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传统文化资源能为城市发展创造出鲜活的个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并以此延伸产业链,扩充财源。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形成的条件,而城市个性与特色,是与民俗风情等文化积淀分不开的。作为中华民族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宝鸡文化中也具有典型的东方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灿烂的民俗文化内涵。由于西府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地域大致同于宝鸡地区,这里自古以来所具有的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为宝鸡注入了极其丰厚的具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色彩的传统文化养分。从地理位置看,宝鸡东连咸阳,西接天水,辖“三区九县”,地域辽阔,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品种类繁多。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作为历史文化的提炼与生活的浓缩,不仅代表了浓重的地方特色文化,更是记载了传统文化艺术和延续了民间的故事传说,并催生出了风格迥异的民间艺术品,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用于祭社活动的社火表演和随社火表演同时诞生的艺术作品社火脸谱,不仅绘画风格和造型艺术具有极高的民族特色和美术造诣,同时载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正体现了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特色。再如集中于宝鸡凤翔县的彩绘泥塑,抽象逼真、色彩鲜明;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千阳县刺绣,手法细腻、构思精巧;开始于唐代的木版年画,刀法凝练、传神逼真;开始于明朝的罩金漆器,更是以漆绘画,将传统的中国笔墨画展现在木刻工艺品上,美观文雅、古朴新颖。这些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品正是生活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积淀的结果,它们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正因为拥有如此之多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产品,宝鸡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传统文化的充分发掘与利用,为宝鸡的城市发展创造出了鲜活的城市个性,塑造了独特的“城市名片”。如果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就能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发掘民俗文化的价值,并使之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就会形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在文化产品开发中,关键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大文化产品的市场推介力度,如通过举办各种民俗文化节和招商引资洽谈会,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截至目前,宝鸡已成功举办过多次“西府民俗文化游”活动,并在高新大道树立了“陇县马勺脸谱”、“扶风皮影”、“凤翔泥塑”、“千阳剪纸”等14座雕塑,它们均色彩斑斓,雕刻精美,这正集中体现了宝鸡深厚的民俗文化,展示了宝鸡的城市个性与特色。同时,面向海内外进行招商,引进高水平的大企业集团前来进行品牌开发,通过传统文化产品品牌的开发、生产、推介和销售,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开拓市场,为宝鸡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极。作为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也是一种精神资源,在传播宝鸡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能扩大宝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又能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更明显。

转贴于

三、现代文化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宝鸡拥有以积极进取、高雅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化资源禀赋。作为先进文化的导向,现代文化资源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的同时,带动关天经济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宝鸡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也具备积极进取、高雅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化资源。先进的现代文化及文化的发展与导向,不仅能完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品质,更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把宝鸡建成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这是对宝鸡城市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为宝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利用好这个发展时机,宝鸡就能在西部实现“三个率先”的目标,即“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在西部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通过建设,宝鸡将成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西部重要交通枢纽,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宝鸡城市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甚至路牌等硬形象将会更加吸引人。但这些只是从硬件设施上对宝鸡的发展提出的更高的发展要求和具体的建设措施,如果要实现宝鸡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实现现代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城市现代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高雅性、文明性为宝鸡的现代文化注入了更多的养分,如果能实现城市发展中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度融合,城市发展才更有后劲,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效果才更明显。在城市现代文化建设中,离不开对民族精神的培养,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勤劳,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是实践中的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应该称之为宝鸡的城市精神,这种城市精神作为一个城市团结奋进的动力,应该成为城市现代文化的核心。在具备了这种城市精神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市民的文化道德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增强他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通过宝鸡城市的现代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的人文环境,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同步增加。如果在宝鸡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现代文明的内容,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实现宝鸡率先发展的同时,带动关天经济开发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N].陕西日报,2009-06-30(1).

[2]马慰国.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文化思考与建议[N].西安晚报,2009-09-28(32).

[3]雷彦儒.西府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宝鸡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4).

[4]史新红.推进宝鸡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EB/OL].bjic.sn.cn.

第6篇

仡佬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俗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冲击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仡佬族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以仡佬族民俗文化的内容为依归,探寻保护和传承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有效措施,以期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二、仡佬族民俗文化的内容

仡佬族民俗文化既有同一性,又存在差异性。下面就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如服饰、丧葬以及民族节日进行梳理,以呈现出仡佬族民俗文化的基本概貌。

1.服饰

(1)男女“筒裙”在服饰方面,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仡佬族服饰出现了很大变化。从唐至清代初期,无论男女,仡佬族人皆穿“筒裙”。筒裙在唐、宋时又称为“通裙”,编织裙料用染色羊毛线,通裙为用一幅料横向连缀两端而做成或将两幅料横连而构成。裙腰没有褶皱,穿时从头上贯通而下。一般男子所穿的“筒裙”较短,在高寒山区的居住者还常外披毛毡一幅。而妇女所穿的“筒裙”较长,做工更为讲究、美观,且花色繁多。同时,妇女还在长筒裙外披长袍,此长袍通常用数尺长的青布从中间剪开口子后,自头笼下,前短后长。清代至民国初期,仡佬族男子已极少穿“筒裙”了,一般穿无领对襟、斜襟长衫,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干活时撩衣前后各一角扎于腰间。(2)不同支系服色仡佬族支系不同,所穿服色亦有所不同,故人们按其服色不同,将仡佬族分为红仡佬、青仡佬、白仡佬和花仡佬。譬如:衣领、衣袖和裙边用红色绣织的就称为红仡佬。花仡佬用五彩色绣花边,且周身还饰以蚕茧,累累宛若贯珠。有些仡佬人衣服长仅尺余,在上衣外还套袍一件。袍既无领又无袖,宛如布袋,在袋底中部及左右分别开一孔,穿袍时,头和手从孔中伸出,通常前胸短而后背长,袍上缀海贝以为饰物,下身仍穿五色羊毛桶裙,此即为“披袍仡佬”。近代以来,服饰汉化现象严重。现在,完整、成套的仡佬族传统服装,特别是衣裙、披袍,已很罕见。

2.丧葬

当跟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人辞世时,仡佬族活着的人深感沉痛,为了寄托哀思,总要心怀虔诚,隆重地举办丧事,这样就产生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丧事礼仪及墓葬文化。(1)丧事礼仪颇繁一般来说,仡佬人死后其丧事礼仪比较繁琐,大致要经过洗身、换衣、装殓、开路、跷棺、择地、安葬等仪式。(2)墓葬朝向特殊在古代,仡佬族有头向天、脚站地的葬式,即所谓“竖而埋之”的竖葬。史曰:“僚……死者竖棺而埋之。”[1]“僚在牂牁、其妇人七月生子,死则竖棺葬之。”[2]还有脚登山、头枕空的葬式,即所谓的“横苗倒仡佬”,这是与一般墓葬以头枕山峰、脚朝山脚的葬式相反的。不论是竖葬还是倒埋,其喻义都是让亡灵升天或从山顶上天。在清代以前,仡佬族不立墓碑,仅在坟前栽树一棵,其树种类有泡木树、松树、柏树和黄杨树。有的在坟前垒三块石头作为标志;有的在坟顶立一块露出顶部为一尺的长方石。清代以后,逐渐才有仿效汉族立碑者,并且墓室建造精良,墓门墓碑雕工细致。(3)墓葬结构特殊仡佬族人是大山的儿女,生生死死都不离开大山,因此,在古代,仡佬族人死后的埋葬地与山洞、石框、悬岩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产生了奇特的民族墓葬结构。在早期,仅仅把棺木放入洞中,自清代始,渐出现垒坟于洞穴者。据《华阳国志》记载“:有濮人冢,冢不闭户。”[3]由于亡人无穷,而天然洞穴有限,从而出现了在绝壁上开凿洞穴放置棺木的葬式。通常,在溪河之滨的悬岩绝壁上,打孔钉木桩一排,再将棺木横贴着绝壁放置在木桩上,此谓“悬棺葬”。史书云“: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千仞巅崖之上,以先坠者为吉。”[4]此外,还有个别支系的仡佬族采用火葬“,剪发仡佬……人死则积薪焚之。”[5]近现代以来,由于受汉人丧葬的影响,仡佬族逐渐放弃了以上费力耗时的特殊葬俗,改为土葬。

3.民族节日

仡佬族人在开发这片土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异彩纷呈的节日,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仡佬族的发展历程、社会形态、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观念等,是研究仡佬族历史的重要资料。(1)年节喂树这是仡佬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喂树”又谓“祭树”或“拜树”,与仡佬族相信万物有灵的古树崇拜有关。例如:广西隆林自治县的仡佬族,每逢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各户都准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携带红纸鞭炮,相约以亲友关系上山拜树。看见树之后,首先鸣鞭炮,接着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焚纸烧香跪拜。跪拜完毕后,就给树“喂”祭品:其中一人操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人将一些酒肉饭“喂”进刀口之中,最后用红纸封住刀口,给树除草雍土。针对不同的树,“喂”饭时,还要对答不同的话。譬如:对水果树,应该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意为预祝硕果累累。在“喂”完树后,人们通常还欢聚畅饮。(2)祭山节通常祭山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一般以村寨为单位分别组织。倘若一村只有一姓,就由长房世袭主持祭山;如果为多姓杂处的寨子,那么祭山依次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一起当值,用抓阄方法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时,庄重、虔诚地献祭,吁请山神前来享用祭品,并祈求山神保佑全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男子会耕田耙地、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因为仡佬族的祖先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6]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所,备受保护,人们不得在此放牧牛马、砍伐树木,这就在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效果。“当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特别是两种文化存在很大的文化势能差异时,往往造成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其结果是强势文化赋予弱势文化某些特征,产生民族文化移入现象。”[7]仡佬族也不例外,强势的外部文化对仡佬族民俗文化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其民族特征渐趋模糊。因此,如何搜集、整理和传承仡佬族民俗文化,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仡佬族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对策

仡佬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它们进行保护与传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对于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极具现实意义。根据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和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的内容,需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1.扩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正确与否决定行动的效果和价值。在国内外旅游日益盛行、民族文化研究异军突起以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可借助举办国内外旅游展览会、仡佬族文化研究会,以及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仡佬族民俗文化,从而加强公众对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唤起社会各界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2.科学合理认定、立档和保存

在已有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驻仡佬族生活之地,进一步开展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的实地调查,并借用文字、图片、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技术,让它们以档案、书籍和数据库的形式真实地长期保存下来。与此同时,还需对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分层次,对于那些独具特色、影响重大、蕴含传承意义以及濒临消亡或很快就要失传的民俗文化,必须重点抢救发掘和优先保护。

3.加强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活态式保护

活态式保护,是指民族民间文化在不断保持民族气派和民间特征的基础上,不间断开展活动,以适应和满足民间文化需求,在开发利用的状态下得到传承和保护。为此,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态性:其一,举办地方文化艺术节。如遵义县平正仡佬族民族乡每年定期举办的“仡佬族吃新节”。其二,举办主题性文化艺术演出。如务川自治县举办的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按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组合在主题演出之中的“黔北风仡佬情”、“山情水韵仡佬风”。其三,保护和配合区域内少数民族特定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仡佬族的祭牛节。

4.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

仡佬族民俗文化是一项公益产品、公共产品,对其抢救和保护,当地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由政府进行积极引导,明确保护工作的方向;二是由政府主导立法,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三是由政府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并借助各种渠道,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四是对于通晓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民间艺人,要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他们把技艺传承给后代。

第7篇

关键词:大武夷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206-02

“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走廊,是福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 “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武夷山市”为中心,依托武夷山的旅游资源,辐射闽北各县市,力求扩大武夷山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一、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特殊性

“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了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包括从显而易见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礼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它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而且能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2]

了解异地他乡的社会生活,近年来是位居前列的出游目的。科学合理的开发民俗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探索求知欲,而且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回报。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者要真正获得这种文化享受,不仅与他的文化修养有关,而且与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关。

二、闽北民俗资源及其特征

(一)闽北民俗资源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闽北先民有崇蛇习俗,如南平樟湖镇具有悠久历史的迎蛇大会,是樟湖先民以蛇为图腾的远古文化积淀。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村民都要举行迎蛇活动来祈求蛇神永保平安。

2.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闽北有三大节日:过年、过节、过中秋。过年即春节,其元宵这天,张灯结彩,喜庆气氛至,街巷舞龙、提灯、打狮、春台、高跷、彩船、担花、鼓乐等热闹非凡。

3.适合于舞台表演的地方戏曲。如南平优美典雅的“南词戏”,“是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说唱艺术“滩簧”,与南平一带的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具有大武夷特色的一个地方剧种。”[3]

4.集商品气息、历史事件于一体的庙会与墟市。譬如武夷山市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一年一度的柴头会,它原为清末崇安乡民反对苛捐杂税取得胜利的集会日,后来发展为大武夷民间较大的盛会,它不但是一种纪念活动,而且成了农村集市贸易专业墟市,会期一般为三天。境内乡民身着节日盛装,驱车或肩挑携带物品云集城关,进行庆祝活动和商品交换,热闹异常。这样的“墟市古”可古为今用,转变为“民俗产品展销会”,既有节日意义,又能扩大宣传。

5.古朴、宁静的乡村古建筑。譬如兴贤、下梅、曹墩等为武夷山历史悠久、民风古朴的村镇。造型乡土气息浓郁,外观古朴,体现闽北明、清建筑风格。街道两旁各种民间传统店铺琳琅满目,有古印刷作坊、字画印染、花灯、雕刻、农家酒坊、打铁店、刻石店、裁缝店、补鞋店、竹篾店、弹棉店,还有风味小吃店,米店、云吞店、烤饼店、米粉店、豆腐店以及中药铺、冥品店等,应有尽有。

(二)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1.古朴民风民俗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古镇,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交通较为不便。譬如民俗资源较为丰富的武夷山的下梅、曹墩、五夫等,遭到的人为破坏小,大多还保留着自己的原始进程。但它们与城市相距较远,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不能集中开发,旅游者前往也较为不便。

2.民俗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闽北地处山区,加之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特性。表现为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风俗、戏曲、建筑、饮食、节庆活动、婚礼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等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丰富多彩的形态。

三、 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武夷山”展现在普通旅游大众面前的主要是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闽北的文化却少有展现,想要了解闽北民俗的旅游者更是少有可去之处,这与其响亮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大不相称。主要原因有:

(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深

例如,武夷山市的下梅、曹墩等古村落,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这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少数到来的旅游者,只能自发而行。如来旅游的个别外国人好奇到农家打糍粑、观看农民自编自演的过年节目等,这些都未得到有效的、有组织的开发。

(二)未成规模、不上档次、缺乏品牌

武夷山众多的民俗旅游资源中,还未有规模的开发,未有响亮品牌的拳头产品面向大众,未得到大众的高度认可。如下梅具有很好的民俗旅游开发条件,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旅游者到此,只能看看原始的建筑,没有可参与的项目,没有互动的产品。再如打着“武夷山”牌子的民俗旅游商品众多,而有特色、有纪念意义、有知名度的商品不多,其中还掺杂了不少假冒、伪劣产品。

(三)各县市未形成连动,未能统一开发、整体促销。

在闽北的十县市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整体的规划,没有相互的配合,没有专门的旅游线路,民俗旅游资源未能得到综合有效的开发。单独的开发很有可能会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或资源力量不足。在宣传促销上,缺乏力度,缺乏统一的口径,或与实际不符。

四、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一)客源市场分析

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市场依托“武夷山”这块牌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有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游客都不会错过体验闽北民俗的机会;当地的民众也有了解、认识和传承自己祖先及渐渐远去了的民族传统的需要。

(二)交通条件分析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原本极为闭塞的、被称为“半世光阴路上忙”的闽北山区有了较为通畅的交通路线和方便的交通工具。如武夷山机场有10条航线,有通往福州、厦门、南京等地的火车;南平、邵武为交通枢纽,火车、汽车较为便利。

五、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突出闽北文化内涵原则

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要高度重视凸显闽北民俗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闽北民俗的文化精神,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地反映闽北的民俗。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一方面应尽量真实地反映闽北民俗文化的精髓,让旅游者最大限度地获得旅游享受;另一方面向当地居民倡导宣传,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旅游生命力就会丧失。

(二)进行资源整和,追求综合效应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众多旅游资源中的一种。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武夷山“双世遗”的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北民俗旅游,并不是闽北最大和唯一的特色。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兼顾宗教名胜游、古陶瓷遗址游等,追求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

(三)力求真实性原则

力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性,是指努力按照民俗事象的本来面貌,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强调民俗事象的原汁原味。因此,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无论内容、形式、格调、氛围等都应尊重民俗事象的实际存在形态,以凸显闽北的地方特色。

(四)参与性原则

当今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旁观者去观光、度假,而是要求参与到旅游活动之中,体验日常生活无法体验到的人生经验。“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人文古迹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价值和意义。”[4]

六、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积极创立闽北民俗品牌旅游

武夷山作为文化遗产地,除了朱子理学外,有着古老历史的民俗也应占一席之地。使其与武夷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更添武夷山的知名度。当前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要全面开发,挖掘民俗文化,扩大产品知名度,优化旅游资源。例如可下大工夫把下梅开发为精品乡村小镇旅游地,打响武夷山民俗旅游品牌的第一枪。

(二)努力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形式

1.设立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是旅游者、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旅游者必到之地。设立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闽北的民俗建筑、婚俗、葬俗、服饰、节日习俗、民俗街、庙会、方言等等相关的人文风俗,采用综合手段全方位地展示闽北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它不仅是旅游者了解闽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保存闽北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2.旅游节庆方法

以旅游节庆方法开发民俗旅游产品,就是以民俗文化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节庆活动的形式,将民俗文化从自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传统民间活动、民俗游园会活动等,皆可作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呈现给大众。

3.专项旅游方法

以专项旅游方法开发民俗旅游产品,就是以一种民俗旅游资源为主,展示民俗文化或民俗活动。从武夷山民俗旅游实践来看,有吸引力的民俗专项旅游有迎蛇大会、戏曲表演、美食风味小吃等。

4.建立民俗旅游村

建立民俗旅游村,是指选择既有丰富而集中的民俗旅游资源,又有比较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科学规划,整体开发,建设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区。譬如下梅村,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900多米的人工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建有凉亭和民居,造就了一个江南水乡的风貌。

5.开发具有特色的民俗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出于非商品目的的购买、以民俗事象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旅游纪念品、日用品、礼品等有形商品。民俗旅游商品不仅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它们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的独特载体,能够直接传递旅游地的信息,塑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武夷山的特产丰富,表现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民俗旅游商品,可吃的如武夷岩茶、香姑、笋,另外还有各种米、桂花糕等。

6.开发农家乐旅游

近年来大力开发的“农家乐旅游”,让旅游者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玩乡村游戏,赏田园风光。“农家乐”的开发,为旅游者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从多侧面、多渠道地体验民俗旅游产品和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收获,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他们的旅游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家生.闽北今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2] 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83.

第8篇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一、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二、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四、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一、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二、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三、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四、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五、食养:药膳食疗专题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六、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第10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景观,景观设计,设计构思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以满足人类休憩旅游活动时的精神需要为目的的高层次的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景观形态,主要表现为宗教、民俗、制度、艺术等形式。这种景观形态从属于人文景观,与物质相对,但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来表现。融入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景观环境,能够使景观更具有人文精神和历史意义,从而也使得景观更具独创性。在今天景观趋同化形式下,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设计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怎么构思非物质文化景观,怎么表达非物质文化景观成为现代很多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构思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从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方面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

1 挖掘历史

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历史的记忆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的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向我们讲述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告诉我们人类前进的脚印。今天的景观中如果能够再现历史,把那久远的文化重新定义在当今的景观中,必将使景观环境充满了历史的韵味。王澍设计的南宋御街,通过发掘的一段南宋御街遗迹,从而将一条老街创造成为一条满腹历史的商业旅游特色街道,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探究。这是一种景观再现的方法,将历史的事物重新展现,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场所精神的感悟,进而引起景观的共鸣。相同的方法,万科天津水晶城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中,通过展示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用具雕塑以及保留的部分原玻璃厂设施,将水晶城这个玻璃厂旧址的历史再现到人们的面前,历史的痕迹是那么清晰和生动,让生活在这的人们时刻能够想起中国不断强大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付出的辛勤汗水。这个高品质的21世纪现代居住区因此也具有了特殊的魅力。

今天的景观场所,需要设计师积极的挖掘具有历史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历史的遗址遗迹,也可以是一段历史故事,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是曾经的历史文化。在景观表达上,不仅可以使用上述的历史再现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博物馆等景观建筑来展示。例如故宫博物馆,向后人展示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宫廷文化。

2 延续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也可以作为现代景观中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是由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发创造的,未经雕琢的朴素文化,如民间故事、传说、技艺、节日、信仰以及生活传统等。景观中民俗的地域性最为突出,这种非物质文化景观在现代景观中随着经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逐渐在丢失和失传,例如我国满族文化,现在已经和汉族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倘若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景观能够很好的保护,让它延续下来,必将会使景观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景观设计中这种民俗延续可以通过建立民俗村的方式来表现。有去过韩国济州岛民俗村的人,可能记忆还很深刻。当地的民俗村保留着传统的制度(公产制);传统的生产方式(耕种、捕鱼、养马等);居住在传统的建筑里(用火山岩石和马粪搭建的草顶房子);尤其是七八十岁的海女们,还在海边进行着最为传统的潜水捕捞活动展示。民俗村内的居民们身体力行的展示着韩国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用不流利的中国话讲述着他们曾经艰辛的生活,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欣赏和了解这种韩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这种景观的独特性、历史性、地域性是其他地区和国家不能效仿。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体会到现代景观中一种别具风味的景观环境。

3 介入新文化

当一个地区没有可挖掘的历史,也没有可延续的风俗时,我们怎么样来创造非物质文化景观呢?这就需要创新,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内容,用现在科技和现代艺术来表现。例如现在的影视艺术就是一个非常有宣传力和创造力的文化载体。而且这种载体超越了地区限制,超越了国界限制,传播力度更大,更广。很多人对于西溪湿地的了解可能都是来自电影《非诚勿扰》。在很多人的头脑中这片自然湿地的精神内容便是非诚勿扰中的一个个镜头。韩国的济州岛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各国游客,有很大的原因也是来自于韩国影视剧中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济州岛的爱情故事,所以济州岛成了爱情岛。无论是西溪湿地还是济州岛,都是通过电影艺术,给区域介入了新的文化内容,使景观产生了新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进而使景观更加有吸引力。

这种新文化,可以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可以是新时代的英雄事迹,可以是今天城市发展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总之,只要能够找到相应的物质载体把这些新文化展示出来,就能够为景观环境增添更多耐人寻味的精神内容。

4 激发思考

这种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构思方法是通过景观环境的意境创造,激起人的情感活动。其实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经营的精髓所在,但在今天的现代景观设计中失传了。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典园林是意境山水园,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的产生又来源于环境的布置。今天我们所讲的景观,也应该是由“景”既景色和“观”既想法所组成的。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等其实都是在描绘着环境对人精神的激发。

例如一些宗教环境,这种感觉最为突出。去过泰国的人可能都曾被泰国的宗教气氛所震撼,城市中林立的佛像、佛寺,香火缭绕的街道,加上泰国人对于佛祖的崇敬和佛能的渲染,尤其是大皇宫这样的皇家宫殿,都是浓厚的佛教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使人不得不浮想联翩,做好事的人可能会想像着得到很大的恩惠,而作恶的人可能会非常的心虚与害怕。这样的环境给人以浓厚的宗教文化的渗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今天的景观环境规划中,我们应该创造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或者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者一种豁达的心境的环境氛围,让人在环境中有一种思绪在其中回荡,让人得到更加广阔的心灵空间,满足今天景观环境设计的精神需求。

5 结语

本文提出了四个现代景观设计中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构思方法,主旨是希望在当今的景观环境设计中我们能够设计出更具文化特色,更具吸引力的环境。可能在实际的项目中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来将非物质文化景观渗透到景观规划中,期待着今后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精彩,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内容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提倡。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预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13-01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的预习只限于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给课文标注自然段,对于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与知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则不求甚解。因此,“学生有效预习”的落实,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举足轻重。

一 从时间上给予保证,从方法上予以指导,保证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不像其他作业可以量化评价,大部分教师放学之前布置作业,其中一项就是预习下一课。学生不重视预习,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部分学生干脆不进行课前预习。看到有预习这一项,部分学生很高兴,数作业时往往不会把它数进去,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是否预习了。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给孩子检查时也就问一下。久而久之,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为改变这一现状,开学初,我把预习这一活动放到课内进行,这可以给予时间上的保证。教师也便于在预习的方法上予以指导。预习的方法主要有:一读:读的方式很多,有速读、默读、朗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或者根据老师要求来选择。二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字词、句段,用横线标出生字、生词;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语;用波浪线标出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用五角星标示重点语段;用问号标示对关键词或句子的质疑等。三查:查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查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四问: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如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五写:高年级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二 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让预习紧紧为教和学服务

教师对预习的指导就是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奠定基础。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教师的预习指导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教材的训练重点设计要求明确、操作具体的预习练习,对教师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应把它看做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 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

课堂预习形式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机械单调的预习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取以下几种预习形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搜集资料型预习,拓宽学生视野

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等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这些习俗都渗透了哪些民俗文化?学生在搜集老北京的春节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还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的春节民俗文化,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2.表格型预习,让学生自主掌握课文要点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之前,我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究,填写表格,以掌握课文的要点。这一预习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实验型预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在教学习作《我的新发现》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试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鸡蛋浮起来的秘密,也发现了胖大海在热水中奇妙的变化,发现了一颗小小种子的力量。在动手动脑的实验过程中,这些意外的发现,让学生兴奋不已。

4.广泛阅读,提高认识

第12篇

1 立足授课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素材

良好的教案和教学预备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使教学过程能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民俗学教师授课强调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仅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来安排授课内容,而且还要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民俗事项,这样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民俗学教材的特点,可以把多媒体备课素材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1.1以文字资料为主要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民俗学课需要文字为备课主要内容的教材很多,比如教材中“民间歌谣”这部分的内容,需要介绍大量民间歌谣来源地的背景知识和歌谣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搜集相关文字信息,加工整理后制作成可视化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和充实授课内容。

1.2以图片为主要内容

民俗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展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民俗事项的图片资料来进行筛选,选择有助教学任务完成的图片整理到教学课件中。如在“民间美术”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把中国民间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乃至剪纸、月饼花模的图片搜集起来,按照类别将之整理到课件中,使学生在欣赏各类图片中完成学习任务。

1.3以视频为主要内容

民俗学课程强调将民俗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紧密结合,而大多数民俗事象通常是在表演、仪式或节日等生活情境中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流动的、立体的生活常态。因此,依靠单纯的文字与图片说明仍然无法展示大多数民俗事象的真实形态,相对而言,视频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更多的、更鲜活的民俗学内容。如“民间饮食”这一章节,为了能让学生看到有特色的民间饮食制作过程,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各地民间饮食烹饪过程的视频通过剪辑,整合在教学课件中供教学使用。

2 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民俗学课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方式进行,但民俗学课仅仅以文字表述、语言授课是远远不够的。民俗学作为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存在于民间的活的民俗事象和蕴含着民俗意义的文化产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选取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民俗情境,将民俗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与现实的民俗事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理论知识趣味化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形象材料,将概念化的民俗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上“人生礼仪”这一章节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中国民间各地有特色的民间婚礼场景,婚礼上新人艳丽的服饰、喜庆的歌舞队,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鲜活的民俗情境中,教师则顺势让大家比较视频中展示的各地婚礼服饰的特点、仪式的流程之异同,增强了学生对民间婚礼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民俗学课程主要介绍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其中包含有较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如“服饰民俗”这一章节,教师为了给学生讲解服饰承载的社会观念,可以辅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说明。如讲到“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这一观念时,光以语言介绍,学生可能既会觉得枯燥,并且还理解得不深刻。此时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汉族男子成年礼的视频,一一展示成年礼中所用到的淄布冠,皮弁,爵弁,使学生在民俗情境中领悟到服饰在实用功能之外的社会文化内涵。

3 引发讨论,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认真地设计问题,通过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渴望探究的意识。如“民间戏曲”这一章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民间戏曲的种类与分布范围;然后再播放一些广西本土的民间戏曲如彩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戏曲之美,又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然后教师可设计问题情境,如“民间戏曲和当地的岁时节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式提问:“现代传媒的介入使得很多民间戏曲被不断地改造和利用,像黄梅戏被加到了通俗歌曲里面,皮影戏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大家认为这样的改编,对于民间戏曲在现代的传播和传承,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围绕这个议题,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热烈地讨论,并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形成主动探究意识,而教师则对学生的讨论内容及时总结,从而使学生对于民间戏曲的当代传承与(上接58页)

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在民俗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形象、具体地传授课程知识,突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民俗学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