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31: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展示设计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三 地理 习题课 讲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89-01
高三高效习题讲评课与传统讲授课比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要更完整,更具体。具体步骤如下:
【学习目标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求结合到课标和大纲,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2.学习目标要体现在导学案、黑板或多媒体上,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自学、训练、讨论、展示、总结和当堂检测的全过程,在课堂总结阶段要紧扣学习目标。
【学前准备工作】
1.教师认真完成导学案题目并进行讨论交流,或进行错题统计,并把题目归类,设计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进程。
2.根据练习或出错情况,设计跟踪训练题目。部分课型可以由学生设计部分题目,可以是新题目,也可以是错题重做;可以用小黑板或投影、课件等形式。
【课前预习自学】时间:15分钟以内
要求:
1.查阅地图、课本及其他资料进行纠错并掌握好相关知识。
2.从审题和思路方面,找出每小题失分的原因,并标示清楚。
3.把仍然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课堂模式】
1.组织课堂:声音洪亮,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师生互致问候。
2.展示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右上角,做好阐释,提出明确要求。( 约2分钟)
3.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约5分钟)关注易错点、难点,重点突破。
4.分组合作,讨论问题:(约10分钟):
要求:
(1)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组内集体讨论“A教B,B教C,A拓展”原则。
(2)围绕疑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注意讨论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3)组长控制好时间,组内学科代表做好纪录,并反馈未解决的问题?
(4)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5.展示点评,补充质疑,总结升华:(约15分钟 )
通过展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疑难,进一步规范思路,总结方法。在展示点评中注意:
(1)展示时或小组抢答,或提前安排各组展示和点评任务,为展示做好准备 。
(2)展示可有多种方式,但要充分利用前、后黑板,板书、板图展示。
(3)学生展示时,未到黑板展示的同学要认真修改订正导学案,要有事可做。
(4)学生点评过程中,要先对展示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深化和拓展。
(5)教师要对学生展示和点评不到位的问题加以纠正、指导,进一步总结方法、规律,强调注意事项。
6.总结反刍,当堂检测:(约10分钟 )
讨论、展示后,要静心总结归纳方法、思路和规律,反思消化,使知识更完善、更系统,做到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
当堂检测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导学案题目、多媒体题目、当堂重难疑点默写、同桌对桌提问互查等,题目设置体现分层达标的要求,确保检测效果。通过检测反馈问题,了解学情。
7.小组评价,作业布置:(2分钟左右)
学科班长反馈各小组的课堂表现、总结课堂知识。
8.课后反思
(1)每位同学必须认真整理学案,落实学案。重点落实:重点、预习不明白的知识、讨论的问题、A层拓展的问题、教师的规律点拨。
(2)小组长利用自主学习时间,组织成员统一落实,并及时向学科班长汇总,快速反馈给老师。
(3)老师做好检查,并根据学生的弱点出适量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及结构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学科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相互衔接,成为统一的整体,使课堂教学与小组实训、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教师指导与学生练习,学科知识与教师素质有机结合,共同构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体系。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目标比较明确,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项目训练中,要研究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模拟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要相互评价,反思改进;要学理论、观察、实践、总结,交流提升……以上各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评价能力、表达能力、教研能力、交往能力、班主任工作及教师的教育情感等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后劲。通过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应届毕业生能够走上政、史、地教师工作岗位的逐年增加,2014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专科)的应届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地方教师招考、应聘等方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达到65%。另一方面,教师的组织指导能力有较大提升。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教学设计、模拟教学、教学评价、总结提升,以及实践课程的组织实施,都需教师指导、引导、教导,需教师设计过程与实施环节,需解决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研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真正起到主导、专家的作用。总之,作为新专业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推进教师职前专业素质的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但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如有效沟通学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三大类课程教学模式的融合与衔接等,以促进我区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建设走上新的台阶,使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自治区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
作者:潘宝红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基础教育系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3ds Max 教学设计
引言
3ds max展示设计是将抽像的展示设计通过三维软件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它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形像、逼真、深动,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可预期要达到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都在使用3ds max软件进行展示设计。同时也成为当今从事展示设计人必须掌握的软件工具。
3ds max商业展示设计不仅可提高自己的审美观以及三维空间概念,还能减少与商家的沟通障碍,让人一目了然展示设计施工后的真实效果。作为一名展示设计爱好者或者想从事展示设计行业工作的人员,首先应该掌握的是3ds max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1. 认识项目教学法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实施为主线,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其中的“项目”既可以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项服务.
2.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应该先根据授课班级的学生和课程自身的特点, 将授课与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起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案例式+引导式+任务驱动式。笔者的课堂安排是: 首先通过给出的案例调动学生们的兴趣, 然后演示案例的操作, 在操作的过程中贯穿理论的知识,再然后是要求学生具体来实践操作,最后总结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再提出一些新的拓展命题,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学习,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动手过程来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一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项目;
步骤二分析项目,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步骤三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 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
步骤四项目完成后, 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展示,也就是项目汇演阶段;
步骤五根据项目的种类由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来评定分数,教师总结本次项目完成情况;
3. 《3ds Max展示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法
《3ds Max展示设计》课程介绍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平面广告方向)主要培养岗位专用能力的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基于展示设计岗位真实工作过程开设的课程,培养学生利用3ds Max三维展示设计软件实现展示广告创意设计的能力,使创意和设计最终成为一件具有价值的实实在在的完整的展示广告作品。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三维展示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三维展示设计的综合操作能力,适应平面广告专业设计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三维展示设计基本操作能力上得到创意提高,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项目的策划设计能力。为适应市场需求对于三维展示设计的新的更高要求,与材料设计课程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后续综合应用项目课程――展示广告设计项目,本课程与该综合项目在教学实施中体现为相互融合的教学状态。
《3ds Max展示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及课时分配
以项目二为例
项目确定:设计早餐车
分析项目:分析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制作要点,捋顺制作思路,对于涉及到的新知识点及操作难点进行讲解演示。通过调研,发现早餐车的长度一般在1-1.5m的范围内,一个人双臂张开能触及到各个部分,宽度在0.7m左右,高度在m左右。整个制作大体分为3块,其中餐车底部、四面挡板、支柱可用长方体实现;车顶可用管状体实现;车轮可用圆环实现。
另外考虑到早餐车流动性强的特点,配套的早餐车座椅设计的是便于携带的简易凳子,主要用切角圆柱体结合弯曲修改器来创建完成。车体详细知识点如图所示。
项目实施:本项目是开篇认识3ds Max后的第一个项目,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设计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主要是采用标准基本体建模即可完成。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以个人为单位展开具体的实施。学生尝试完成的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巡视,针对典型性的问题及时讲解。
项目汇演:本项目的成品是渲染出来的一张早餐车的效果图。汇演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播放各位同学的作品即渲染图,让学生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分析各个作品的优略,找到自我作品的不足。
评价总结:教师根据此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学习项目二的综合成绩。其中项目汇演占60%,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平时表现占40%。
4.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项目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度”的把握
在理论和实践中,职业教育更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出理论知识“够用”即可。但掌握多少理论知识算是“够用”,这个度却很难把握。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点为基础设计项目,项目教学是以项目带动知识点。
比如项目五复合建模。这一块的项目是设计一个公交站台。这个项目的训练要点是复合建模。复合建模下面包括了变形、散布、一致、连接、水滴网格、图形合并、布尔、地形、放样、网格化、ProBoolen、ProCutter几种。那么如果采用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方式来展开教学,那么这个项目只涉及到了复合建模下的两种建模方式即布尔建模、放样建模,那其他的建模方式讲不讲。如果不讲,学生在这方面学习的内容就显得很肤浅,如果展开讲,那么就涉及到诸多的拓展项目,这个度究竟该如何把握是需要我们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审慎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项目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的第二个问题。
(2)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的把握
为了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所以在选取项目的时候比较注重项目是否来自于企业的真实项目,是否是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选取的项目一般是综合性较强的项目。
比如项目六设计动漫节会展――材质与贴图。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材质与贴图这一块会以典型材质为线索,设计几个小案例展开教学。比如典型的:不锈钢金属材质、瓷器材质、皮革材质、多维/子对象材质、玻璃材质等等,这些不同的材质可以分别依托于一个杯子、水果篮、一本书等单个的模型展开教学。如果这样展开教学一般8课时即可完成。但是如果先选定了项目,例如制作动漫节会展的材质与贴图。那么就要以动漫节会展的模型展开教学,那么学生一上来就需要在一个模型上添加4到5种不同的材质,除了在理解上稍显吃力外,由于场景中的对象多了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小错误,并且场景大了,渲染起来也会比较慢,不能实时预览也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教学进度会受到很到的影响。
(3)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是在多媒体或机房中展开的。如果仅有多媒体,那么分析完项目后学生不能马上练习,造成了分析与实践的脱节。如果仅有机房的话,那么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教师没有办法及时给学生进行总结。大多数学校的机房中都装有广播教学,可是如果学生正实施着综合性的项目,教师中途多次使用广播教学的话会经常引起死机等情况的发生,装有还原卡的机子一旦重启,会将学生正在做的作业删除掉,时间久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最好选用有投影的一体化项目室来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混合式学习是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运用多种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手段以及多样化的应用方式综合进行教学实施。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课程中的设计
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引入教学程序设计中,如下图所示。课前,教师提供课程案例资料并提出学习任务,学生按照要求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这部分以个体学习为主。
课堂中,教学程序设计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教师作为倾听者、观察者,通过成员间的讨论,了解每个人的思路。第二部分,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后,开始形成本小组的任务实施内容。教师在此是引导者、咨询者和调解者,学生从讨论分析中,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形成小组观点和任务实施方案。第三部分,当方案完成时, 小组之间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对每个成果进行评估打分,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第四部分,成果展示后,大家进行相关总结,从经验和知识方面再一次加深学习印象。同时,教师应总结重点、难点问题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课后,利用互联网,学生进行作业练习,巩固课堂知识,教师则可以答疑解惑。
三、混合式学习在课程中的实施
以物流规划仿真技术:了解各种物流系统仿真软件的异同点为例:
(一)学习目标
理论知识目标:了解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的应用,能够分析各种仿真软件的异同点。技能训练目标: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素质能力目标: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前
教师将一段仓储作业管理的虚拟仿真资料,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班级共享文件中,学生在看过案例视频后,通过互联网自主进行学习。
(三)课堂中
根据四部分教学程序依次进行。小组组长,按照抽签的形式,从几个仿真软件名单中,任意抽取一个进行相关内容的介绍。课堂前,学生已经自行收集了仿真软件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先共享资料,再进行讨论,确定最终小组展示成果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幻灯片软件制作本组的展示成果。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本组介绍的仿真软件与其他组的异同点,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任务实施中轻松化解。根据抽签顺序,依次上台介绍仿真软件,教师做好评估工作。学生将本组的仿真软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后,对比各个仿真软件的区别及优、缺点。最后,由老师进行统一的总结,并将重、难点知识:各种物流系统仿真软件的异同点,进行细致剖析和总结概述,以达到加深和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四)课后
学生运用线上仿真软件平台,模拟仓库管理全过程并进行仓库管理规划设计。如果碰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线上班级群找到教师。
四、混合式学习在课程中的评价
混合式学习引入课程后,学习效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在:
(一)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兴趣大幅提升。教师提前制定规矩,在课堂上适当使用手机,作为查找资料的工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前,所有知识点是教师不停地想要灌输入学生的脑袋中。改革后,课堂前线的资料收集活动,引起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带着疑问和好奇心来到课堂,促使他们在课堂中积极与小组成员及教师进行讨论。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改革后,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以及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小组任务方案的制作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协同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高教师教学成效
以前,教师辛苦备课以及在课堂上满头大汗地讲解,却换来了学生的走神或者厌烦。改革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了教师的成就感。同时,也对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教师跟上时代的脚步,保持知识和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实践项目引领;手绘效果图表现;项目化教学;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85-02
高职“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是展示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集绘画与设计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这门课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效果图表现技法,并以此表现设计意图、理念和方案,运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行之有效的方式,项目化教学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征,能使学生在获得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一、“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传统,学生缺乏实践性。高职院校的教学沿循本科艺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主体,采取讲授、示范、训练等教学方式,特别是缺少实际装饰工程项目的接触和训练,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生虽然有了一定手绘能力,但却缺乏手绘效果图实战应用能力,毕业后进入岗位手绘设计不会用也用不好的现象比比皆是。
2.高校手绘课程设置不合理。从各高校展示设计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但缺乏课程的前后连续和衔接性,手绘课程仅仅作为一门课程存在,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学时设定多数为48~60学时,课程结束后,不少学校不再开设有关这方面课程,缺乏课程的延续性,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较为基础的技法,对大型装饰工程项目的手绘设计无从入手。
二、“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设计
1.综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效果图手绘表现的基础知识和透视图的基本原理,掌握成组陈设线描表现原理,理解施工图规范和马克笔等色彩表现技法原理。(2)能力目标。把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作为核心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手绘表现图的技法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绘制展示装饰手绘表现图动手能力,能熟练掌握展示设计手绘表现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具备快速表达设计思路,绘制设计方案,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对展示设计行业的调查,企业专家的参与,教师的主导开发,项目安排根据透视、手绘技法难易程度由简而繁,难易递进。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典型教学情境,根据案例模拟、技能强化和快题设计,培养学生造型塑造能力、空间组合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和构图布局能力。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3.整体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见表1)根据展示设计行业要求,把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归纳分类,将课程内容分为公共展位展示和专卖店展厅展示两块主要领域,设置了服装专卖店、手表展厅和电信展厅三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由简而繁,知识点和能力点相互联系交错,难易递进,筛选总结手绘基本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内容。
4.单元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见表2)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相结合,每个子项目单元中包含一系列展示设计认知、手绘效果图技法、透视绘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际案例中,模拟典型工作情景,实施任务引领教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性。
三、“手绘透视效果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1.以职业技能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重点。以展示空间的设计表现为载体安排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作为课程的重点,把以方案设计工作流程作为教学情境模式作为课程的创新与难点,通过教师准备充足的图集资料、手绘大师的摹本、手绘培训视频教程、企业优秀案例分析、随堂快图体验、课堂手绘过程演示、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和利用网络教学做好课前资料下发与课后答疑工作等方法来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绘制展示装饰手绘表现图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引领课堂实训,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促进教学做一体化。传统“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一般采用“课堂理论+课堂技能+课后练习”教学模式。理论比较抽象,实践学生较难掌握,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引领课堂实训,促进教学做一体化。遵循“项目实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四步,通过训练项目,由教师现场演示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现场跟随练习来发现问题,通过教师现场手绘演示和点评答疑修改学生作业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学生训练和教师总体点评来总结方法。在教学手法上,采用引趣激趣法、学情促进法、任务型教学法、阶段能力考核和资源共享平台等教学方法来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项目分割、任务设计及项目实施有机结合。项目实训和设计注重职业性,通过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对项目和任务设计从而形成系统科学并实用有效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与实训任务相辅相成,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通过实训任务的完成,学生学习基础理论、掌握手绘技能,熟悉展示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的各个学习环节。
在项目实施中,注重手绘的基础与技能,把理论知识分解到实训中,根据案例模拟、技能强化和快题设计,培养学生造型塑造能力、空间组合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和构图布局能力。
项目实训课程内容要把握教学内容统一整体性。在一个完整的实训任务过程中,要包括基础任务实践过程和手绘表现项目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训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完成实训任务。
4.实施课内外教学一体化。课程由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企业设计师组成师资团队,实施课内外教学一体化。(1)课内教学:使用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手段,由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学生跟随临习的办法进行教学,并结合讲授、图片赏析、视频观看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手绘表现图的技法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绘制展示装饰手绘表现图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2)校外实践:结合宁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学生最后一年学习进入和专业对口的企业,发挥工作室导师的专业引导作用,在接触实际项目,实际量房、构思表现及客户沟通中进一步深化巩固课堂所学的技能与知识。
5.改革考核方式,增设学生个人评分和素质评分。采取过程评价(项目个人自评及图纸质量)和结果评价(总体图纸及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三个项目阶段考核和课程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个人自评分和素质评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项目化教学改革对高职展示设计专业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完成项目和任务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满足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0).
[2]刘树艺.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0,(8).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注:本论文是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6GHB1066.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电影、微学习”等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人们越来越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较快的生活节奏.而这种新事物与教育领域相遇时,微课便随之诞生了.例如,可汗式微课程、TED、凤凰微课程等等.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时间短、内容精简、容易制作、应用灵活广泛等特点,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微课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特点,是其切入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具备极高的可行性.
一、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一)设计原则
笔者通过对现有的微课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微型原则,微课程的设计应该满足课程时间短、课程内容精简的特点.突出其微型化的原则.在课程时间的设计上,一般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因为较短的时间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尽可能地细化,将每个小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模块,让学习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学习任务.
2.以学生为中心,微课程的设计是围绕高中生展开的,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比如,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要了解他们的目的以及学习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资源多元化,在设计以多媒体等媒介实施的微课时,应该尽量选择多元化的资源,改变传统的文本模式.结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网页等多种资源,根据高中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状态,恰当地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
4.简单化原则,首先,微课的使用媒介应该是简单易用的,微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不能用较高的数字化技术,用简单明了的操作界面,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面,而不能因为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浪费学生的精力.
5.学科特点鲜明,数学学科具有很明显的学科特点.学好数学需要培养数学的学科思维.在微课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二)设计模式
微课程的设计不能像传统的课程一样的完整.它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上面无不体现“微”的特点.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以丰富和实用的内容来设计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活动.同时,不断总结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对学习的重点和内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进行下面的学习.同时,针对不同内容和题型,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一些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的学生,设计拓展课程.实现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能够各取所需,不断进步.另外,课程反馈系统是必须要具备的,针对学习者的使用意见反馈和评价,及时改进课程内容,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案例解析
“函数y=Asin(ωx+φ)+b的图像与函数y=sinx图像之间的关系”微课程的设计.
首先,要通过一个动画展示,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并唤起其对有关知识的回忆.通过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函数y=sinx与y=Asin(ωx+φ)+b的图像,使这两个函数的特点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加深学习印象.
第二,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展示这些图像的同时,提问: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与之前的哪些函数具有相似性,与哪些函数的图像特点具备不同性?在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后,给出答案,总结复习之前的内容.之后,点明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函数y=Asin(ωx+φ)+b的图像与函数y=sinx图像之间的具体关系.
第三,深入解析,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该函数的各个参数变化,以及各参数与图像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相关结论.总结归纳四种变换,让学生经历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从而更清楚地认识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
第四,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在以上的归纳知识分类的任务完成之后,深化课程知识结构,总结一般性结论.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函数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印象.
第五,与学生交流互动,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微课程结束之后,设计一些交流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解决自己的疑惑,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六,教师总结,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难点,和学习重点,以课后练习的形式巩固学习成果,并检测各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进一步的解答,提高微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春来.基于微课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7):75.
[2]陈芳.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刘清昆.高中数学教材同步性微课的样式与课堂整合[J].教学与管理,2016(16):42-45.
关键词: 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Q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161-01
长三角区域经济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模具企业迫切需要会操作又懂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人才,但在传统学科式的高职课程体系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连续性和陈述性,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国家教育部[2006]16号文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面向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模具专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目前,正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为高职模具专业的课程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法。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结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2]。课程开发的过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工作实践过程之中,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案。具体过程为;对企业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获得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坚持以任务为驱动,以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3,4]。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对学生从事塑料模具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一直是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挑战。笔者通过该课程中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单元,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论依据,按照模具设计流程重新构建课程内容,培养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 “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进程
从企业提取众多典型模具案例,经过再次加工,确定设计电流线圈架侧抽芯机构为学习任务,课程单元内容模式:从直观实例开始,明确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工作任务实施总结归纳强化训练思考及作业。将知识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联系起来,根据工作任务学习知识,利用知识完成任务,同时在强化训练环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5]。
2 确定教学目标
能进行塑件结构的分析,能够根据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简单塑料制件侧抽芯机构,素质目标主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6]。
3 教学策略
课前下发学习任务书,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完成任务书上问题的信息收集工作,并对它进行消化和吸收,为上课做好准备。无形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对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让学生通过主动获取答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为避免传统的理论知识满堂灌的现象,笔者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画,把抽象的结构转化为形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单元设计
4.1 任务下达
布置本课任务,为电流线圈架设计侧抽芯机构,学生通过课下学习任务书,有了初步的设计思路。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任务分解图,指导学生进行电流线圈架侧抽芯机构设计,养成良好的设计方法、习惯。
4.2 任务分析
通过出示课件,配合动画讲解侧抽芯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强调侧抽芯机构的规范的设计步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侧抽芯机构的工作原理。学生基本能总结出:导柱带动了滑块离开塑料制件,动、定模再分开,由推出机构推出制件。教师总结规范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4.3 任务实施
老师布置分组,集体完成电流线圈架的抽芯机构的设计任务,学生参照设计步骤,认真计算,并查阅课前收集的设计资料,分组完成电流线圈架的侧抽芯机构设计,并展示设计图。学生组别大都能概述设计思路:根据计算抽芯距为4mm,我们选择斜导柱侧抽芯机构。1)抽芯距为4mm;2)斜导柱倾斜角20度;3)抽芯力为80牛,几乎可以忽略;4)根据公式和经验计算得斜导柱直径14mm;5)斜导柱长度55mm。设计图参见图1。
4.4 总结归纳
一个组展示的思路会有所错误,如有的组会认为可以把斜到导柱的倾斜角做大点,22度,因为可以减小滑块尺寸,进而减小模具尺寸。老师引导一起来设计计算,提炼理论知识环节,穿插侧抽芯机构设计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课堂上动手完成本次学习任务,从而使理论转化为设计能力。
4.5 任务拓展
老师最后展示一段多媒体动画,抽芯机构和推出机构在复位时相撞了,启发学生探索怎么处理侧抽芯机构的滑块被撞弯的问题,激发学生下次任务“侧抽芯机构和推出机构关系”的兴趣,适时引入专业信息动向,拓宽知识面,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本单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电流线圈架的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这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工作过程进行教学,采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使学生初步具备了设计模具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正确的工作习惯。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才是任务实施的主体。在任务实施这个关键环节,学生能充分进入到课堂中来,自主的学习,快乐的学习、质疑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了他们动手完成模具设计的职业能力,真正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4-15.
[2]张琳、党杰,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改革[J].大众科技,2009(2):173-174.
[3]戴土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章振周、唐成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4-46.
[6]刘彦国,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工作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制订计划、找出关键问题、实施计划、评价、拓展。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对学习环节进行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总的来讲,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服装款式设计是在技工院校服装专业第4个学期的课程,学生面临下厂实习与就业双重压力,此课程尤为重要。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服装企业工作模式,更快地融入服装企业的生活文化,项目教学法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以淑女装款式设计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课程教学内容
《服装款式设计4》是服装设计与制作高级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完本次课程后,学生可以应用淑女装设计元素进行淑女风格服装设计。此次课程的开设是通过广州服装市场调研,与企业专家进行访谈,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提取而获得,是广州女装企业中最常用到的任务之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根据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技能需求与教学计划要求,我们将服装款式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初中级水平层次,服装款式设计1、2;高级水平层次,服装款式设计3、4。其中,本次课是高级班层次的学习任务二《服装款式成衣设计——淑女风格服装设计》其中的参考性学习任务:为“淑女屋”服装品牌设计开发下季度春夏新款。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确认市场调研对服装款式设计的重要性,查阅淑女风格服装的相关资料,正确编制淑女风格服装工作计划,应对突发事情的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对教学内容做如下处理:以《开发“淑女屋”服装品牌下季度春夏新款》为学习任务书,指引学生实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
1.服装款式设计——淑女风格款式设计的选题意义与价值
本课程开设时间是第4学期(服装款式设计4),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已经学习完毕,面临就业,但是现在的设计能力还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同时,在珠三角地区淑女装占整个女服装企业的60%。因此本次课程,以淑女风格服装款式为例,通过元素提取法、魔法盒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淑女装某一局部设计,理解淑女风格设计。为遵循现代服装企业文化内涵及企业设计部门的开发要求,促进学校学习与实际服装企业工作任务无缝对接,由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淑女装品牌专卖店,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方式,提取“淑女装设计元素”,制订学习计划并通过小组讨论做出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动手完成教师所给的学材,动手设计制作出具有淑女装风格的领子。教师评价提取淑女装设计元素是否运用到款式设计中,及绘制服装效果图是否与淑女装款式风格相符。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对物品进行归置,填写活动评价表,提交手工完成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教学策略设计为“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运用服装企业设计部情境再现,采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引导学生进入工作任务之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班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以致用,工学一体的课堂,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订计划。小组沟通决策,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实施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检查与总结提升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师采用课件辅助教学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来体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教学思想。
三、项目教学法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实例——淑女风格款式设计
1.教学活动一:明确工作任务、组建小组团队分工(课时讲授10分钟)
首先引入项目教学法课题,教师播放“淑女屋”服装品牌走装秀视频,时长约3分钟,提出问题,要求同学们谈谈观看视频的感受(如服装风格、元素、色彩等),学生回答问题(互动环节)。其次,教师进行课程介绍,服装款式设计课程是款式分类与设计,主要从美学原则、构成、设计过程、分类设计、表现形式等几方面讲述了服装款式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包含创意设计与成衣设计。淑女装设计为成衣款式设计的一个环章节。本章节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贯穿整个工作流程,用时2个学时,从分析到计划、再从提取设计元素到动手设计制作以及最后的整体绘制时装效果图。整个过程参照了企业生产流程,让学生深入设计开发新产品的同时逐步掌握“淑女装设计”的技能。另外结合综合评价,对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其发挥各种社会能力(如团队合作、表达能力、设计绘画水平、策划能力等),更好地适应服装企业的工作。最后,考核方式为设计制作淑女风格服装衣领60%+作业(绘制淑女服装效果图1套)40%。学习过程是学生接受任务书,了解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通过情境描述模拟服装公司设计部(淑女屋)——进行淑女装设计(部件)。公司要求设计师根据下季度流行趋势,设计淑女装,并制作出符合淑女装的一个服装部件,与客户联系,得知客户要求产品时尚、符合市场需求、体现淑女装设计元素。
2.教学活动二:淑女风格服装信息收集与整理(课时讲授10分钟)
项目教学法学习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收集淑女装电子图片、书籍纸质信息材料、淑女装相关视频或市场调研拍摄照片等资料,完成信息收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收集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提供可展示的信息,将收集成果以资料总汇、数据图表等形式整理出来,以便于后续的对比分析。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举例法、类比法等方法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类比。最后,各学习小组展开并提交本组的“信息搜集表”,并根据任务实施过程要求,按照信息收集分工计划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完成可展示的信息收集成果,并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信息收集的全面性、针对性以及信息收集和整理、类比等情况。
3.教学活动三:提取淑女风格服装设计的设计元素(关键性问题10分钟)
在提取淑女风格服装设计的设计元素(关键性问题)这一教学活动中,决定这次项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有两点。其一,淑女装的范畴与淑女装的含义和特征、消费对象。其二,教师引导学生课堂游戏——魔法盒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对淑女风格服装设计元素的提取。魔法盒中放着各种服装面料色卡、钉珠、烫钻、珍珠、蕾丝、花边、柳钉、撞钉、工字扣、四合扣、铁链等辅料。学生在魔法盒中随意抽取物品,说出是否符合淑女装风格。通过教师给出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访谈的形式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反馈与讨论。小组成员其中一名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全局,其余为讨论小组成员,通过“魔法盒”的教学活动,从中提取淑女风格服装设计元素,展示魔法盒游戏活动成果,根据魔法盒游戏的活动成果把提取出来的设计元素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在表格中。
4.教学活动四:处理提取设计元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制订淑女风格服装设计计划(课时讲授15分钟)
在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处理提取设计元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制订淑女风格服装设计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讨论,根据前阶段分析结果,思考并解决淑女风格服装设计元素出现的问题;针对淑女装风格服装的领子选取设计元素;每个同学根据关键问题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淑女装风格服装设计工作表;依据制订的工作计划找相关的淑女装风格服装知识,对不同系列进行分类。综上所述,各小组需要提交“淑女风格服装(领子设计)计划书”给教师,师生共同评价完成正式计划,教师点评学生制定技术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并要求计划与实际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并讨论,根据前阶段的分析结果,思考影响淑女风格服装设计的因素有哪些,并形成文字张贴在张贴板上。在上述内容完成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淑女风格服装(领子设计),填写工作计划。
5.教学活动五:按照淑女风格服装(领子设计)工作计划表,动手设计出淑女风格服装领子实物(课时讲授35分钟)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说明工作要求选定几种设计方案,拟定计划,有效利用时间进行动手设计,切实动手执行设计方案,避免浪费时间。设计方案要求版面书写工整,领子制作美观、精细。组织各个学习工作小组,认识设计制作淑女风格服装衣领。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进行抽签,每组由组长代表,随机抽取魔法盒中的简约系列、洛丽塔系列、田园系列其中之一,按照抽到的系列制作淑女风格服装的衣领。接下来,同学们进行魔法盒游戏。魔法盒中有花边、蕾丝、珠片等一些淑女装的设计元素,也有一些其他的辅料。上一环节获胜的小组(元素提取准确的小组),组长有优先获得选取魔法盒中的设计元素的权利,这种优胜教学机制可以增强每组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发放领子模板,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修剪领型,选择自己所需的工具、材料、杂志等,每组组员对选取的设计元素进行淑女装领子设计制作。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在制作过程,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握淑女风格系列的设计特点。最后小组评选出1个最好的进行班级PK,选出获胜的小组,把完成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书面卡纸进行张贴,归纳总结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鉴赏讨论各自做好的淑女风格服装衣领与抽签抽到的系列是否相吻合。
6.教学活动六:完成淑女风格服装款式设计展示与评价(课时讲授10分钟)
本课程的最后一阶段为评价环节,完成淑女风格服装款式设计展示与评价。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进行打分评比。以第一组为例,学生把第一组设计作品进行解说、模特展示,2~5组组员分别进行评价,评价完成之后组长算出第一组每一位同学的平均分(10分制),2~5组以此类推。然后教师点评1~5个设计组中具有亮点或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总结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评价课程要点。每个成员自我展示工作成品及自评,每个成员上台介绍对淑女风格服装设计的认识,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成员之间互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选出比较完整、整体效果突出的作品。教师作为设计总监对设计师进行整体评价。淑女装多采用柔和淡雅的色调,款式含蓄,整体简洁,局部细节装饰,强调繁复有序的精致,面料讲求柔美、舒适、有质感,工艺考究,注重整体搭配。一方面学生通过PPT和展板等形式展示每组淑女风格服装的设计情况,组长记录组员动手设计过程中的评价意见,教师对每个作品给予评价意见;另一方面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建议,对个人的设计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各小组作业的质量与效率;最后点评知识点的执行情况,分析作品与要求是否相符,各小组成员提交修改完善好的设计作品给组长,教师对全班各个同学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评价,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公开点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各个组员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建议,对个人的材料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项目教学法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学业评价总结
通过服装款式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风格元素提取的方法并动手制作出符合相关风格服装部件。元素提取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学习服装款式设计的技巧,通过服装风格设计元素的提取方法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对其他服装风格设计元素进行提取。教师通过指导提取的设计元素,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动手设计制作更好地掌握这种设计风格。本课程的学习,全部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一起动手,积极动脑。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在教师设计的游戏教学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整个课堂的最高点。学生可以完成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课程总结
1.工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的效果与不足
工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工是指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完成符合企业风格的服装款式并成功开设订货会;学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完成培养掌握技术技能并且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学生的任务,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成功之处:教学每一个环节中,都插入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环节;游戏以小组之间竞争的形式完成,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与改进之处:深入走进企业,让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完全结合,让学生身临企业工作的真实场景。
2.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课程教学反思
一、深入钻研教材,积极拓展知识面
在读懂读透教材的基础之上,对教材涉及的知识与内容进行创造行的处理,这样才更有利于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效果。打破常规可以自己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让学生一看,教师在讲学生自己,通过互动激发兴趣,学生不自觉地去主动思考。如我们讲到《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一章节,以这一节为例,学生在第一章技术的性质中已经接触到技术的创新性,如果再举很多创新的例子就会脱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让我们引导学生知道创新的角度和学会从创新的角度去分析去创新。
在讲《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一节之前,我们要选取合适的案例,实例选取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对于如何教会学生从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和通过改变原理、结构、技术、材料等方面去创新,我们最好选学生熟悉的物品――眼镜。
很容易学生都能拿到实物,教师再在学生的眼镜中选取带螺丝鼻托和眼镜框与鼻托一体的眼镜,让学生发现创新的角度。通过师生的互动增强了学生对创新角度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创新的意识。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给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提高学生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注重技术思想与方法的指导
1.案例分析中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时,不仅要分析出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而且要分析出技术的思想与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用木材设计一个桥梁时,指出,桥梁的各个构件是相互联系的,要得到一个抗压强度大的、稳定的桥梁整体,需要考虑各个构件的形状、连接方式、支撑面积,需要对设计方案不断地比较选择、改进优化,也就是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要注意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运用。
2.组织教学内容方面的指导
在进行教材内容的分析时,深透技术思想与方法。例如,在对同学们分析《技术与设计2》这一册书的内容的组成时,强调“结构与设计”是简单装置内部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设计”是反映生产或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系统与设计”则研究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系统设计,“控制与设计”研究过程相关联的、为了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控制系统设计。可见,这四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针对设计对象的内在规律,设计、表达、实现的目标。它们是本模块的构件。组成了《技术与设计2》这一模块的结构整体。它们独立呈现,但是在内容上又相互联系,一个项目的设计往往既涉及到结构问题又有流程问题,或者既涉及到控制问题又有结构问题。
3.对于学生作品评价的指导
在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作品时,适时引导,启发学生运用了哪些技术的思想与方法。注重评价有两种方式,在设计1中我们已讲过,一是使用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设计原则。
4.对课堂小结和课后反思的指导
让学生做每一个章节的总结时,强调,不仅要进行技术理论知识的总结,而且要进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总结。例如,流程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按照时序构成了流程整体,流程是可以比较选择、改进优化的。
三、注重现代化教育设施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用技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是采用ppt课件演示的方法。这里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教学资源,还有实物展示台的应用。
1.ppt课件演示很方便,我们通过网路很容易获得,但是并不是最好的课件,一定要进行修改。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科技技术,增强学生的知识面。
2.实物展示台
实物展示台不仅教师展示使用,对于学生的作品,要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并讲解。
3.模型演示
实物模型对学生了解产品应用的原理等方面有更大的帮助。
我们通过网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到在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作品,以及教师的模型演示,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展现改变了我们通用技术知识的呈现方式,师生互动等等,对于我们对通用技术教学的探索有了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设计制作课中培养学生基本技术素养
关键词:展示设计;教学改革;案例教学;项目工程
《展示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国内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院于1999年开设《展示设计》课程以来,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前沿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展示设计知识理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科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重点改革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更深一步教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展示设计》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在当今展示设计发展过程中,不同学科和领域与展示设计相交融,对展示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丰富的作用,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点。展示设计教学目标主要应该把握两个方向:一是系统地学习展示设计的一般理论和设计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尊重和应用传统,从中把握展示设计的一般规律;二是准确把握当今设计新动向、设计新思潮、社会需求等,积极、及时、准确地吸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果,确保展示设计课程的时代性。因此,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更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展示的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续举办,国内市场更加国际化,市场和社会对展示设计专业有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挑战和把握机遇,已成为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依据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材内容较为全面,教师往往依据教材内容讲授知识点,造成了很多知识的不必要重复。例如,展示空间设计部分,在《室内设计初步》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室内空间的系统知识,其中就包括展示设计的空间部分。
(二)学生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设计及制作方案的能力,对于展示设计的材料、 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教学都得不到重视。展示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设计系统,从概念到方案,从方案到施工,从平面到空间,从装饰到陈设,每个环节都要接触不同的内容。由于学校与企业联系甚少,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的认知,因此对理论知识理解模糊,大部分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缺乏实际案例的设计与施工经历。
(三)学生的个体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展示设计项目中,由于牵涉项目多、分工细,需要多人、多部门合作,因此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作业往往由个人单独完成,同学间协作不够,缺乏团队精神。
(四)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欠佳
效果图表达真实感不够,空间比例不协调,施工图图纸表达不够规范,不能掌握编写设计说明的方法,版式设计不美观,展板及文本的编排形式及内容不明确,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如何与甲方沟通,甚至忽视沟通的重要性。
(五)考核方法单一,学生作业多为应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仅依靠一张试卷或几张作业,主要考查学生作业的最后效果,缺乏对过程的监督,学生作业往往是在临近交作业时仓促完成,质量不高,学生的能力也未能充分发掘。
三、《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方法
(一)明确课程定位
本课程以理论知识介绍为基础,具备基本的设计实践能力为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懂得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懂得展示设计的一般规律及设计方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职业能力。
(二)划定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依据时展、社会需求以及就业后面临的工作方向,划定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例如,以最为常见的商业展示为主要专题教学,由浅入深、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教学。达到以点带面,重点突出的教学目标。
(三)推行“案例教学法”,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对展示设计有真正的实践体会,更加缺乏职业能力。在课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室、项目工地,体会真实的展示设计环境,感受空间、认识材料与施工工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设计工作室
设计工作室以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设计方案与施工为目的,由具备一定研究、设计、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专业工作室教学团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需求进入专业工作室学习,学生全程直接参与设计与施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2.构建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框架
为了能让学生对实际工作中的设计项目有整体性的把握,掌握项目实施的流程,熟悉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就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推销自己设计作品的能力。
根据工程项目设计的需要,学生应学习掌握以下内容与步骤:
(1)设计任务书的解读与分析,与甲方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能力。
(2)对现场的勘测、记录,对相关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
(3)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充分运用各种创意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创意构思。
(4)在创意构思成熟后,运用图形语言,绘制草图,将创意构思视觉化表达,根据需要制作模型或实物小样,经过反复讨论、评价,形成最后的设计方案。
(5)根据国家相关制度法规,对设计方案预算报价。
(6)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设计方案模拟表达,供方案讲解使用。
(7)设计方案在获得甲方签字确认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方案具体化。
(8)配合施工单位、协助监理公司和甲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选定各种材料的样式、质感和色彩。
3.以“现场实践”为教学手段
教师带领进行现场实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材料及施工工艺的现场讲解与点评,指导学生进行材料设计和施工训练。
(四)考核方法的转变
在考核模式的改革上,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根据展示设计的实际能力要求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过程性考核考试形式,注重平时表现、思考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考核内容和方式以全面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与实践职业能力。
四、结束语
近两年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出新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我们把课程改革内容付诸于教学实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教学原则设计,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由于课程内容更精简更接近实际,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接受,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当然,这些措施仍然需要改进,教学改革的探索仍在继续。
参考文献:
[1]凌士义.展示设计[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关键词:功;正功;负功;总功;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8(S)-0067-3
1 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二节的内容。功是贯穿全部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继加速度之后从能量的角度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对后面学习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能起到铺垫作用。所以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之一。教材列举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能增加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和兴趣。关于功的计算方法,教材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路:先分析力和位移同方向;逐步深入到力和位移成一定角度: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正功和负功的意义、合力做功和分力做功的关系等。
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据此,在教学中应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具体、形象地了解功的相关知识。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对于功的计算仅限于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情况。对于高中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不相同的情况,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矢量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
(3)明确功是标量,会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4)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并会计算总功。
3.2 过程与万法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从熟悉的实例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功的概念。
(2)体会力的合成与分解、微元法等思想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2)通过功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的导出、功的求解等过程,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4 教学重点、难点
4.1 教学重点
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4.2 教学难点
(1)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2)各个力所做总功的计算。
5 教学流程(图1)
6 教学过程
6.1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请学生判断以下情景中重力是否做功?投影展示:列车启动;起重机提起箱子:篮球从高处下落。
教师引导:力做功的要素是什么(是力和力方向上的距离。)?我们已经学习了位移,对功的要素应如何更加精确地描述?能否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如果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那么力对物体不做功。
【设计意图】创设物理情景,提供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形成复杂而抽象的物理概念。同时融入能量转化的思想。
6.2 探究:计算力和物移方向成某一角度时的功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功的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多媒体展示“司南版”教材《机械功》中的犁田图。提出如何计算牛拉犁所做的功?
教师提示:牛拉犁问题可简化成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有夹角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位移。物理中我们经常将不熟悉的、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模型。熟悉的是力和位移同方向或垂直的情况。
能不能把力和位移既不同方向又不垂直的情况,转化成熟悉的力和位移同方向或垂直的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换成果、归纳总结:把力分解成沿着位移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位移方向的分力,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把力做功的问题转化为分别求和的问题。由于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力做的功就等于分力做的功。即,同样把位移沿着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进行分解,计算分位移上的功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例题:物体在粗糙平面和光滑平面的运动。最后对公式的使用进行归纳:力和位移的夹角是力和位移的起点共点时所形成的夹角,力对物体做的功只和力、位移、两者的夹角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公式中的力要始终作用在物体上。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功的一般表达式的推导过程中,提高了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公式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3 探究: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师引导:从课本漫画中,体会正负功的含义,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表格(表1)。
投影展示几个小组导学案中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点评。
教师和学生交流、归纳总结:动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获得能量;阻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失去能量。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表示的是动力还是阻力。正功、负功和零功取决于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习题巩固:一辆汽车匀速开上一个斜面。分别从夹角的大小和力的作用效果两个角度。判断各力做的是正功还是负功。
教师阐述:“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常常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取绝对值)”。例如:上抛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了-8J的功,常常说成物体克服重力做了8J的功。形象比喻:甲向乙借了50元钱。从甲的角度是甲借了钱:从乙的角度是乙把钱借给甲。
【设计意图】对于此教学难点的突破,采用生活体验、数学角度和物理角度结合、实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6.4 探究:求解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展示情景: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在两个沿水平方向的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沿着合力方向运动,求F1做的功,F2做的功,合力做的功,并分析这三个功之间存在的关系。
学生合作探究得出: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分力做的功的代数和。
教师设疑:合力的功和两个分力的功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生交流:“功不是矢量而是标量”。
归纳总结: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也可以先求出这几个力的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
【设计意图】此例需要让学生体会功的计算公式的正确应用,求几个力做功的两种方法。功是标量等三个方面的效果,做到一题多用。
6.5 探究:计算变力所做的功
展示情景:一冰块在光滑的冰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其发生了一段位移,求力F所做的功。
教师点拨:(配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类比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时的过程。利用微元法,将位移分割到无限小。使得每一小段位移上的力视为恒力。得出变力做的功就是图线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此探究并非要求学生掌握变力做功的计算。而是体会极限思想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并认识物理学习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入的过程。
6.6 课堂总结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做好书面总结,并把自己对这堂课的体会写下来。然后请同学们评价黑板上的总结内容,比较黑板上的总结和自己的总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教师对上台同学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评价。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修改自己的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进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片段教学;片断教学特点;有效设计和展示
一、引言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教师的素质提升与专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片段教学作为促进教师素质提升与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很多方面得到了运用:例如,福建省于2010年和2012年开展的两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都包涵对片段教学的考核,而且所占分值最大;1998年,福州市教育局首开先例,把片段教学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考核内容,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现在它已经成为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以及特级教师评审时用于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片段教学以其集实践性、虚拟性、完整性、预设性、简约性和公平性于一体的特征而备受青睐[1]。
二、片段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首创了教师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模式,即选取教材中某个片段,课时长度为15分钟左右的微型课[2]。这种微型课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保留课时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层次性,由于受教学时间和教学虚拟情景的限制,教师只能用自己的指令语言代替学生的活动环节,用自己的话语转述虚拟师生互动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反馈,用虚拟情境代替实物演示。
虚拟情境性片段教学具有实践性、完整性、预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3]。片段教学虽然只有15分钟,但是它有教学指导思想,有明确的目标,有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有虚拟的师生活动。教师只有了解片段教学这些特点,在展示时才能尽量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确保片段教学顺利进行。总之,短短的片段教学一定是浓缩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发展的教学过程,它是教学精华的展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师的素质和教学风格。
三、片段教学有效设计和展示的建议
1.明确目标、驾驭教材,体现课程理念,合理设计片段教学
一般情况下,教师业务技能考核和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片段教学的时间为15分钟。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规划教学程序、撰写教学设计,没有平日常态的教学实践根本是不可能的[4]。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历练,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程序,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如何合理设计片段教学呢?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有教学导入,又要有教学过程的展现,还要有片段小结,可以包括:合理导入──呈现新课──组织操练──拓展延伸──总结归纳──布置作业等环节。当然,这一结构设计还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才能栩栩如生地将课堂展现在评委或观众面前。
2.预设环节,合理安排,创设逼真情境,酝酿生成片段教学
设计完片段教学后,如何有效生成片段教学呢?首先,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预设好片段教学的内容与节奏,注意导课语、环节间过渡语、总结语的设计。其次要精心设计好课堂各环节的自然过渡和衔接,包括师生问答、教师评议等教学语言,做到教学过程有引导、有问有答、有评有议。第三,要注意科学的提问技巧,如问题的表述方式、问题的顺序安排、问题的分布、问题的提示、问题的侯答时间、问题的难易程度处理等,确保在相应的展示时间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
3.把握节奏,得体稳重,注意细节,自信展示教学风采
教师的片段教学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展示了课堂教学技巧。如何有效展示片段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自信的走上讲台,微笑面对评委或观众,自报题目后便开始进入主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动作要得体、稳重,避免过于夸张或频繁走动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再次,如果比赛时间充足,要给所讲内容做出总结,如果比赛时间不够,也要停止片段教学,大方走下讲台;最后要注意处理好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做到内容精简化、形式多样化、目的明确化、书写板书时机适时化等等。当然,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师要注意调动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力,用亲和的微笑和自信的手势充分展示教师的风采。如口语能力强、语音语调好的教师,可以利用优势,展示自己的语言基本功;书法与绘画功力好的教师应利用特长,做好板书版画的设计。此外,教师甜美的微笑、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充满激情的话语和娴熟的技能都能打动评委或观众,获得他们的好评。
四、结语
“片段教学”不仅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而且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成功的片段教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语言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经验、对片段教学内涵的理解、精巧的设计和高超的展示技巧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片段教学一定会成为促进教师业务发展的有力手段和展现教师业务素质的有力平台,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之一。因此,中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片段教学的重要性,以片段教学为切入点,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素养,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什么是片段教学[OL].漳州教研网.http:///newsInfo.aspx?pkId
=70683/2010/1/28。
[2]Allen,D.W.Allen.DwightW.Allen’sWebpage[OL].http://odu.edu/educ
/dwallen/,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