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系统的监控系统

电力系统的监控系统

时间:2023-09-28 09:3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系统的监控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系统的监控系统

第1篇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给电力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力监控系统充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技术成果进行远程监控,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管理职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无线通信技术种类繁多、更新换代频繁,能够提高电力监控系统的性能,使电力监控系统的发展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2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具体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监控系统,利用监控系统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实现对远程设备的操作,能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电力系统监控中应用无线通线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2.1在电力用户和线路设备等方面的应用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把电力用户、设备、线路等监控系统联结起来,建立一定范围的局域网,通过远程集抄终端,定时抄传电力用户的电表信息并进行存储,避免了因系统异常导致的数据缺失;无线集抄终端还可以智能判断电路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把发现的问题传送到服务器,及时发出警告。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如抄表、查询、统计、浏览、分析、打印等,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等弊端,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2.2在电力服务方面的应用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把用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实现网络连接,既满足了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及时发放用电信息的需要,也满足了电力用户根据个人需要自行定制信息查询的需要。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移动终端,采用SMS、WAP、PUSH等形式,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监控职能,电力部门可以根据通知的重要程度采用自动语音通知的形式,并通过设定系统得到回复结果。同时,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网络监控实现电力部门和电力用户的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电力部门的服务效率,满足电力用户的需要。电力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利用EMAIL、SMS、WAP_PUSH等形式,让手机等终端进行信息查询和信息定制,提高了电力用户的满意度,完善了电力部门的服务职能。

2.3在电力系统内部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功能可以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随着智能机的出现,利用手机终端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时,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信息查阅,及时处理和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提高其工作效率。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 技术应用 思考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02-01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巨维复杂系统,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等特点。而电力系统自动化则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控制和保护等手段进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革命性的变革,涵盖软件设计与应用,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帮助其迈入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促进了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1 变电站监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其运行监控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所在。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变电站缺乏故障滤波装置,而针对后台是否需要增设监控机的讨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实际工作中,设置后台监控机的利大于弊。电力系统的变电站通过设置后台监控机,有助于减轻人员的工作负荷,对电力系统进行现场监控与管理,为电力系统的安装运行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设置后台监控机也有助于企业控制人工成本,减少人员的不必要开支,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反对安装后台监控机的任院长则认为无人员看守的状况下,若变电站出现突况或者运行故障时,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除。这种观点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相违背的,是认识上的一种偏差。实际上,就电力系统目前的建设与应用水平而言,尚有诸多部分没有实现自动化,针对这一客观事实,科学合理的配置自动化设备,进行人员值班与设备运行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将一方面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水平;另一方面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进程中,故障滤波器是自动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必不可少的装置。而现实中诸多变电站缺乏故障滤波装置,对于故障跳闸前后或者电流的非正常变动以及故障电流值等的记录缺失,导致故障发生时不能够有效及时的予以确诊和排除。

1.2 数据和信息远程传输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维度动态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数量与信息。而这些数据与信息有需要进行远程的传输。目前,有些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虽然安装有后台监控系统,但其无法正常运行或者由于设备陈旧,运行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存在,造成数据和信息的远程传输的失败。而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将数据和信息传输到调度主站的做法并利于数据和信息的远程传输。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趋势而言,应通过保护和监控系统的通讯单元向调度主站进行数据和信息的远程传输,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后台监控系统的的不必要的干预导致信息和数据传输的失败或者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发挥通讯单元的自动化技术优势,实现数据和信息的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避免因后台监控系统故障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新时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意义

未来,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必定是沿着科学技术变革的步伐,加速电力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城东,如建立DMS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实时监测与传输、在线识别与控制、暂态瞬变的捕捉等功能,集合办公自动化、地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构建完善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将有效的消除因故障停电而造成的社会问题,规避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长效的运行。此外,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也有助于实现电力平衡、负荷监控、精确计量和节约用电等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运行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为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3 新时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几点思考

3.1 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的引入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其控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电力系统需要进行异地控制器之间的协调控制、多目标优化和确保其运行环境与故障排除的鲁棒性特效,满足其自身强非线性与变参数的特点。而未来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则是建立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推广应用,神经网络具有强非线性、强鲁棒性、自主学习与处理能力的特点,这恰恰弥合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神经网络通过连接权值将数据和信息进行非线性映射,借助神经网络模型和结构的非线性特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自主优化处理,借助神经网络的算法和硬件设施对其控制状态进行实时学习,确保电力系统的长效稳定运行。

3.2 变压器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技术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电力系统扩容和电网规模扩大的必然要求。变压器设备在线监测技术首先应用于设备检修过程中,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检修,降低故障损耗率和发生率,提高供电设备的稳定性。针对电力系统故障检修的特点,一般分为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三个组成部分。而未来变电站在线检修技术将保障状态检修阶段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解决离线监测和在线监测的难题。

3.3 自动化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安全保障技术是一种灵活的实时恢复机制,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自动化安全保障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日常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和备份,帮助电力公司开展发电站预算核算、系统更新评估和安全指标的制定等。自动化安全保障技术同监控系统有效的结合,对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发现、报警,从而降低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马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0(10).

第3篇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构成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 U672.7+4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利用电力系统进行信息的采集,使用电力监控综合管理整个电力系统都成为了可能。为了进一步完善电力监控系统,我国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培养优秀人才,引进新技术,对电力的良好运行奠定了基础。

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

电力监控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程序,它一般是由信息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系统和问题处理系统三方面共同构成的。这三部分构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全方位的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

信息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现场端和PLC系统的主控端距离较远,因此,信息监控系统就成为了这个中转站。目前,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是以智能设备为主,负责各个网络的通信,从机则是由智能变送器、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控制单元构成的,用来传输数据。

PLC可编程结构、传感器、执行装置等一系列设备共同构成了现场控制系统的子系统,用于执行命令程序,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它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数字、开关量等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获取电力系统现场使用的具体情况。

顾名思义,问题处理系统就是用来处理连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简单来说,就是在接收到现场控制子系统传过来的各种信号之后,把它们转化为声、光、电或者图像,为工作人员提供信息的指导。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报警系统、显示屏、模拟屏等设备的运行,帮助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

由电力监控系统的构成可以得知其最主要的功能体现为现场监控、信息采集、事件处理和系统控制。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结构的协调运行,对电力系统现场的设备进行动态的监控,并了解运行的参数。然后,系统会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从而进行判断分析,制定具体的操作指令。最后,系统管理者通过对子系统的控制,使其执行一系列功能,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另外,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系统运行的具体参数,分析系统功率,并结合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调节。在功率因数变动时,还可以对系统功率进行手动调节。同时,相关工作者还能够借助计算机等设施,记录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的情况、故障状况、操作、变更等数据,从而形成有效的信息报表。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备

电力监控系统的监控级设备

电力监控系统的控制级设备主要是以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为主。该系统主要是由处理器、接口部分、信号传输、传感器等共同构成的,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与监测。

由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具有结构扩充性好、电压适应范围大、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等特点,所以电力监控系统的控制级多采用此类计算机。它可以通过信息接口将主机和其他设备相连接,将现场信号数据传送至控制级、监控级,形成一个整体的传输网,最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电力监控系统的控制级设备

电力监控系统的控制级设备是由可编程控制器、智能仪表和通讯介质共同组建而成的。可编程控制器大多采用功能强、通用、快速的PLC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速度和效能的要求。该系统主要包括电源模块、中央处理器、信号模块、通信模块和功能模块。它大多数采用的是光纤或者双绞线作为通信媒介,而其智能仪表是集遥控、遥信、遥测于一体的电力监控装置。

电力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

电力监控系统一般采用“同等形式”或“主从形式”的基本通信网络系统形式。主机负责网络设备间的通信指挥,并与从设备之间依靠主站的独立访问实现数据的传输,当传送对象确定后,主站再将信息传输至既定的从站。不过,一旦主机发生故障的时候,整个系统极有可能陷入瘫痪。

电力监控系统的发展应用

OPC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发展应用

OPC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电力监控系统,主要是因为其建立了客户服务器机制,是连接上位人机界面软件与监控设备通讯的纽带。随着国家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电力监控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PC标准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目前,它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工业标准。此外,OPC技术带来的利益还不仅仅如此,它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电力整体运行中,为电力监控系统的发展做贡献。

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发展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力供应系统中应用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现代化的配电装置,可以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以为用电方提供更加便利的技术支持。此外,配电综合监控设备在电力监控系统中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一,可以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有效的提供原始数据。第二,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保证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第三,利用监控装置进行远程通信,加快推动了远程抄表的普及。第四,把管理软件与监控装置系统结合使用,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

GPRS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发展应用

GPRS,即全球定位系统。把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应用于电力监控系统,主要是为了提升系统通信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高效率,并帮助系统监控部门获得事故发生地的准确位置、地理情形、图像信息等情况。为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及时快速的开展工作提供保障,降低电力系统由于故障造成的损失。GPRS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数据终端的传输、监控端、集中器、BTS传输系统、GPRS与Internet的传输网络系统共同构成的。

监控终端主要是由信息采集、通讯、控制几个模块共同组成的,通过传感器对信号进行采集,并以串行接口与集中器进行连接。集中器则主要用于对监控终端的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并把它传输给监控中心。数据传输主要借助路由器,将GPRS与网络进行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故障转移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发展应用

当主机发生故障的时候,最理想的处理办法就是将服务器进行转移,从而使服务系统能够继续平稳的运行。而电力监控系统中大多设有数据库服务器,在大型电站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应该最大限度的保证其服务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进行故障的转移,从而保证电力监控系统的运行。

结束语

总之,电力监控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单元化、网络化的综合体系,以电力监控系统软件、智能配电仪表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接收到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监控系统以较少的投资取得了极大的效益,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毅.电力监控系统改造和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4):239-239,242.

[2]毕昌松.对电力监控系统的探讨[J].大科技,2013(2):58-59.

[3]谭晓辉.可用性技术运用于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4):14-15.

第4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现代建筑;应用;自动化

前言

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在许多建筑中随处可见的电力系统,热力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设备都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已经是无处不在,那么今天笔者就来介绍一下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一、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简介

在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高层建筑,如果缺少了电气系统中的电梯,那简直就是高层住户的噩梦。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对人们的安全有着很好的保障,热力系统可以给人们的带来温暖,而最重要的就是电力系统,在当代生活中,不可想象的,如果缺少了电力,那么生活会多么可怕。现代建筑中,尤其是对于住宅建筑,电器自动化系统事实上就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系统,它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智能控制所应有与之相关的设备。下面笔者就对这些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现代建筑中的智能电力系统

上文中提到过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在建筑中是属于基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中,电力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力总闸部分,与各家的分闸部分。在过去的建筑中,有时候因为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电火灾的出现,而对于这个问题,在当代建筑中的智能电力系统中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电火灾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线路短路,引起大量电流集中出现在某一线路上,由于线路承受的电压有限,因此导致线路烧断,而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对线路外在的橡胶达到熔点后引起橡胶燃烧,形成电火,酿成灾祸。而在现在的智能电力系统中,对各家各户的线路上都有一个电压智能检测系统,一旦当电压或电流出现异常的时候,电闸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在警报的同时就会对电力进行断电处理,以做好安全防范的工作。而对于总闸来说,电子智能控制端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旦发现电压出现异常情况。电子总闸就会出现报警行为,同时会对该线路进行断电处理。由于总闸与电力系统的终端控制是链接的。所以一旦总闸出现异常,就会有维修人员立刻到达事故现场进行线路维护和维修的工作。

而电力系统在进入到各家各户的时候,它的智能监控功能就体现在家电的使用监控中了,在现代的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会有电脑、电视、电话等家用电器,尤其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电器像是微波炉、热水器等设施,一旦出现异常,各家的电闸也会进行断电处理。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家里的用电安全,也是对整座建筑的安全保证。

三、现代建筑中的智能热力系统

对于智能热力系统来说,在现代建筑中,我们采用的是地热系统的使用。目前地热系统是较为美观,与舒适的一种热力系统。当然其主要控制端还是以电子技术为主要控制手段。在热力系统的控制端中,有一个热敏电子设备对热力系统中的温度进行检测,一旦热力系统所释放的温度达到了其最高范围或者低于其最低范围的时候,那么智能热力系统就会自动对温度进行调节:或是断开电路停止加热或是对电路进行链接处理继续加热。在这其中,热敏监控系统就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所谓智能就是能够自动调节自身性能的一些设备的性质。而对于这一点来说,现代建筑中的智能热力系统就有着很好的自动调节能力。当然这个温度范围是可以调节的。就犹如现在的智能冰箱中的保鲜层的温度控制系统一样,可以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可控制调节。一般情况下,热力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是由专业人士进行专业调节的,所以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的情况,作为居民来说,千万不要自行维修热力系统,因为如果一旦出现智能监控系统出现损坏,那么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当然有些建筑的智能热力系统是采用太阳能的光热作为热源,然后进行电子方面的智能调节,这样既节省了能源的耗费,也对我们的热力安全有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四、现代建筑中的智能监控系统

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监控系统是当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因为现在社会安定有多么不好,而是因为,智能监控系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都是一种防范于未然的基础设施。而对于监控系统来说,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摄像头,即监控设施。通过摄像监控,我们可以知道许多日常人工无法顾及到的地方。而人们的安全就要靠着监控系统中的安防设施来完成了。安防设施目前在现代建筑中,是一个重要的电气自动化的组成部分。那么智能安防在当代建筑中主要表现的前端设备就是建筑物中的楼宇监控门。我们都知道楼宇监控门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两层钥匙进行工作的。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工程师们已经将这两层钥匙设置成一个组合来代替了,即电磁智能钥匙。人们进入楼中必须要用钥匙才能到达自己的家中,否则住在高层楼房里,没有钥匙恐怕连电梯都做不了。那么安防设施一旦遭到破坏,它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而其自动报警,不仅仅是发出警报的声音,而且还与公安机关的报警系统进行联网设置,一旦出现安防问题,警方会第一时间接到报警,并且来到案发现场进行安全保护。所以对于一个建筑来说,安防系统就是这个建筑的安全保证,也是居民安全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正因如此,我们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对这些平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设施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智能化电气系统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尤其是上述的智能电力系统,智能热力以及智能监控系统,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备。对于这些设备的使用,我们应当注意对其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在这些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中得到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谷晓亮.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02):20-22.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新技术应用;未来展望

1、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对电力系统的解读可知,该系统是一个规模比较庞大的系统,其中涵盖了诸多的电力设备设施,想要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就必须对相关的技术加以运用。下面本文重点分析几种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1.1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电力系统自动化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新技术应用文/周观春柴宇冯浩铭文章首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几种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有所帮助。摘要智能控制技术便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而言,智能控制更具优越性,将之应用于复杂程度高、非线性较强的电力系统当中,可以_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智能控制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所有的控制功能都是凭借相关的软件程序来实现的,借助这些控制功能可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状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分析与处理,并从中找出电力系统运行时存在的问题,然后参考数据库中的故障处理指令,自动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再利用通信网络将处理指令下发至电力系统的设备当中,从而实现对系统的调整,由此便可确保系统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1.2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信号处理、物理学等等,它是各种智能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该技术可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随着业内专家学者对该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诸多新的技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在线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等,这些技术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获取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

1.3动态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对供电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有必要应用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减少供电故障,保障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满足供电需求。在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中,要引入GPS和EMS技术,通过全面检测电气设备,实时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可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可通过卫星提供所需数据,加之EMS系统可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了动态监控与静态监控相结合,从多个方向入手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综合分析,若发现电力系统存在不稳定运行的因素,则可及时提出补救措施。

1.4 DFACTS技术

FACTS技术和DFACTS技术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新技术,其中FACTS技术即柔流输电,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及时调控,保证电压维持在稳定状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DFACTS技术则可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的各类质量问题,有效管控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保障电气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减少不利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干扰和损害,从而促使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1.5微机保护技术

电力系统应用微机保护技术,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启动保护措施,减少电力系统受到的损害。随着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技术的应用要求不断提高,微机保护技术必须及时更新。当前,在电力系统中常用基于C/C++语言的微机设备,该微机设备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电力系统保护的多种需求。

2、电力系统新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

2.1电力系统将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目前,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智能控制手段将由研究逐渐走向实用,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学习,将能够帮助电力工作者找到新的发展电力的道路和方向,也能够使得一些系统达到新的发展高度。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将会对电能的产生、控制、传输等各个环节产生影响,使得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新高度。当前电力系统正处在大数据的时代,各种高科技的技术频发,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程度高。同时,电力系统还有高效率运行、降低成本和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优点,将不断的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自愈性,达到更高的发展高度。

2.2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发电比例和对储能设备要求增高

随着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电力系统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和风能成为可再生资源的发展重点。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地球上接受的太阳能如果有效的利用和供给是足够地球上的人类实现总需求的。在能源评价、技术服务和创新等方面,光伏发电也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需要重点光电池、多晶硅提炼等技术,不断推广新的发展渠道,解决更多的技术问题和障碍,实现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电力能源的生产提供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和新技术的发展,电力储能系统就像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存储系统一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随着储能装置的不断改进,新型高性能的电极材料和电介质材料将不断被应用在各个领域,推动电力系统的全方位发展。此外,电力电气设备的性能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其材料,提高电气设备的极限容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满足电网的运行需求。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储能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大容量电池储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大容量储能设备兴起和实践运用。

结论

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电可靠性,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将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动态安全监控技术等,合理运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当中,由此不但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监视和控制,而且还能使系统的重要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6篇

关键词:直流供电系统;不间断电源;逆变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无论是发电厂还是变电站,为了给电力系统运行中直流负荷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包括电气的控制、信号、测量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电磁操作的合闸机构、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运动和事故照明等负荷,绝大多数站均配备有独立成套的直流供电系统,以确保满足电力专用的不间断直流电源,确保各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载波通信及断路器分合闸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续正常工作,以防止电力系统故障扩大和设备损坏,因此确保直流电源不间断对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极其重要。作者根据多年变电站实际管理经验,将直流供电系统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为了满足电站不间断电源使用要求进行的改进做简单汇总,供港口电力系统工作者参考。

1 直流供电系统介绍

直流供电系统主要由交流输入、充电装置、蓄电池屏、监控单元、电压检测、绝缘监测、蓄电池管理单元、母线调压装置及馈电屏等组成。充电装置通过整流模块把交流输入整流为直流电,为直流负荷供电的同时,还会适时的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屏由单节电压为2V-12V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串联组成,对应的电压输出为110V或者220V,其功能是在交流输入失压时对直流负荷进行实时供电;调压装置根据蓄电池组输出电压变换自动调节串入降压硅堆,以使直流控制母线的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确保工作压稳定;绝缘检测及监控管理装置是直流系统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在线监测直流系统的正负极对地的绝缘水平,以及监控显示系统的各类运行状态,并控制充电模块智能对电池进行充电(直流系统原理图1)。

直流供电系统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交流正常工作状态和交流失压工作状态,当系统的交流输入正常时,通过交流输入给各整流模块供电,整流模块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经过保护装置输出一面给蓄电池充电,一面给馈电屏直流负荷提供工作电源。系统交流失压时即交流输入停电,整流模块停止工作,蓄电池开始放电至馈电母线,为直流负荷供电,监控模块实时监控蓄电池放电电压和电流,当出现异常情况是监控模块会发出告警。

2 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应用

本部分将介绍作者在110kV变电站及10kV电站工作过程中涉及直流供电系统的应用情况,新港港务分公司110kV变电站先后于2005年和2009年进行室内户外设备和主变压器进行了更新改造,现运行方式为两台12500kVA主变“一主一备”方式运行,10kV馈线侧负荷两段分列运行,10kV变电站若干,110kV站与10kV电站通过计算机《NEMS综合式工业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实现有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值班人员通过“四遥“功能对电站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应急处理。

为保障110kV电站二次设备供电可靠性,电站内配备有两套完整的电源电压为:DC220V直流供电系统,互为备用使用,可实现直流负荷不断电切换运行,蓄电池总容量为300Ah;两套装置均设两路交流电源进线和两路可自投切充电装置,最大限度确保直流电源系统供电。通过联络开关隔离,使两段母线上充电机或电池巡检时可以分别进行,互不影响。日常运行时,一组直流系统供电,另一组作为备用;两组互为备用直流系统会按时进行联络投切,为了防止两组电池短时并列运行出现环流或冲击,对整个直流系统产生影响,两负荷总开关侧与母线间装逆止二极管(直流系统图2)。

相应的对于各个10kV二级电站,则分别配备有DC220V的直流电源系统,用于电站内各直流负荷的供电。

3 不间断逆变电源应用

由于电站建造选择产品设备的差异,新港110kV电站户外设备操作电源为交流220V。电站内除了需要保障系统运行中直流负荷供电使用外,还要保证户外设备操作交流电源的不间断。当电站发生全站失压时,户外设备交流供电电源失压,只能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投切,对于事故处理和及时恢复供电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逆变不间断电源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同样重要。此外,随着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提高和安防监控系统的加入,对供电要求有更高的要求,原有供电方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即在站用变失压或整个供电系统失压时,计算机《NEMS综合式工业监控系统》系统服务器、显示模拟屏以及后方终端、安防监控系统等设备也会同时失电,无法正常工作,不仅造成相关故障情况无法继续记录查看,使得故障处理停电时间增加,影响生产作业。因此为了确保户外设备交流操作电源不间断和电站计算机《NEMS综合式工业监控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我们将直流供电系统部分负荷用逆变装置转换为交流220V电源,以确保全站失压时所有设备都能够继续正常运行,为实现快速处理事故和恢复供电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各级电站内增加逆变电源,通过利用该站的直流供电实现直流逆变交流电源输出220V不间断电源。达到在非正常停电时,实现交流输入与直流输入无缝、稳定切换,确保电站内计算机《NEMS综合式工业监控系统》和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及后方终端、安防监控系统等设备正常运行(不间断逆变电源图3)。

4 结束语

文章针对110kV电站及二级电站直流供电系统应用,对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实际应用以及不间断逆变电源进行了讨论,对于如何确保电力系统中直流不间断电源做了相应的介绍。电力系统作为港口运作生产的基础设施,运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的不利因素,对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顾宁.浅谈变电站直流系统优化[J].广东科技,2010(9).

[2]彭刚毅.变电站电力操作直流电源系统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 [3]何其新.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浅谈[J].供电企业管理,2016.

第7篇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定期培训

计算机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计算机监控系统会由于多种原因出现运行不畅的问题,而无法安装安全防护软件,甚至不能升级其中相关操作系统,这也是多数发电企业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按照网络安全分区的相关原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区的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是不具有联系的,但是如果出现U盘带入病毒等不良情况,就会导致不设防的系统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中,使得发电厂或者电网等都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这就需要相关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促使电力系统运行能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电力监控系统现阶段安全防护的问题

1.1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

电力监控系统现阶段存在安全防护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含分区错误和跨区并联等,首先是分区错误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电力监控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系统确定安全等级时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这一过程的成本比较多,在系统论角度下,需要将其中具备有不同特性以及重要性的系统进行相关的安全程度分区处理,针对性确立安全防护策略,促使其能够达到不同等级的安全防护的具体要求。但是确立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时,在初期的规划工作以及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对网络的重视程度不足而造成在建设完成后出现设备和系统分区时定义等错误情况[1]。跨区并联主要是在对生产控制区域相对比较大和管理信息范围比较大的区域设置单项安全隔离装置等,而在一些控制区域、非控制区域之间使用防火墙等系统实施相应的访问控制工作,促使实现逻辑隔离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安全等级较低的系统在将数据传输到等级高的系统时,需要实施反向隔离传输,也需要对其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现阶段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其中监控系统存在有跨区互联等现象。

1.2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建设和实际管理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其中存在着数据明文管理的现象,密码口令泄漏时,就会造成防护系统整体失去防护能力。其次,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管理账和拓扑图等方面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在出现系统故障问题或者出现系统异常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寻找故障的源头,使得设备的风险难以得到控制。同时其中也包含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机房准入制度不健全,在防范系统物理入侵等现象时有效性较低,没有比较完备的系统备份制度,促使系统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袭击而难以及时恢复。

2安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在设计安全管理系统之前,需要详细了解电力监控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结构内容,这是在电力监控网络中进行有效访问和控制的基础内容,其中分布式电力监控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其安全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中主要包含权限管理和安全服务等内容,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能够作为比较独立的组件经过有效设计得以实现。权限管理在具体实施时,主要包含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安全服务主要能够实现身份认证、权限检查以及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功能,所有功能都需要数据支撑。数据服务能够在权限管理中提供所需要的工程资源数据等,数据服务是权限管理中的基础部分,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的是组态管理和监控工程的角色等方面的任务[2]。在实施组态管理之后,需要将组态结果存储于权限数据库,需要管理员进行相关的权限管理操作,也需要在监控其他子系统时进行身份认证,审查其权限内容,并且实施安全审计处理,审计的结果需要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得这些数据能够在之后的管理中提供必要的依据。安全管理系统在运行时,其主要是采用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原理,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删减处理。

3保证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的措施

3.1提升安全防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网络安全维护时,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在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维护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重视维护人员的工作情况,需要关注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其责任心等,也需要在实施具体维护工作的过程中,设置相关的专职技术管理人员,使得相关的管理措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实践和落实。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维护,对维护人员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在选拔维护人员时选择比较优秀的人员,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安全维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定期检查,对这些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促使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维护人员在开展具体维护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比较充足的技术能力处理维护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3.2加大生产控制大区拨号访问控制力度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维护的过程中,数据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安全性,生产控制区在进行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维护时,需要防止出现外部拨号访问的情况,同时需要关注网络用户的身份问题,在网络用户使用网络时,需要具体验证和有效核对其身份的相关信息,关注其中运作的一台服务器同时布置不同网段地址的现象,使得其能够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具有比较良好的网络环境,促使生产控制大区拨号访问运行的过程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和规范,使得其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取得相对比较良好的安全维护效果[3]。

4结语

电力监控系统是电力安全生产系统中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能够有效促使电力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管理时,不仅需要建设相关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只有在技术实施时,具有比较规范化的管理内容对其加以规范化管理,才能够有效促使发电企业的电力监控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可靠高效。

参考文献

[1]章伟华.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6):46-47.

[2]高夏生,黄少雄,梁肖.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素[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8):212-214,222.

第8篇

矿山项目一般都地处偏远的地理环境,在通信过程中信号容易受到传统通信技术上的限制,存在通信中断或者不良的现象,对整个矿山的作业参数和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情况不能做到很好的监控和反馈,矿山的作业在地下空间中进行,空间狭小、结构复杂,噪音大、信息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非常严重,总体的作业环境很恶劣。目前矿山中传统的通信线缆以铜芯为主,这种通信技术存在数据传输慢、信号不稳定、体积大诸多问题,不利于矿山监控和管理,所以构建一套高效的通信传输系统是矿山通信工作的迫切需要。

2光纤通信技术的概述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输方式,它的传输载体是光导纤维,在和传统的铜芯传输方式相比较上具有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构建价格低、体积小等优势特点。矿山基础设备正常运转需要有完善的电力系统作为支持,所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供电是一切的基础保障,因此采用一套监控系统对矿山的电力系统运转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报警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作业安全,是矿山电力系统建设中必须要完善的一项内容。在现阶段的引入光纤作为通信手段替代传统的通信方式的矿山项目中,已经很好的形成一套电力实时的监控系统并且已经呈现出一定的优势。

3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

3.1传输容量大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电波和光波作为两种载体在频率的比较上电波要稍微低很多,而光纤做为新的传输介质在损耗上又比传统的同轴电缆和导波管要低很多,在经济性上面要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并且光纤的传输容量对比传统的通信传输方式和微波传输方式要大很的多,因此从性价比和技术性上面光纤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光纤传输方式又分为单波长传输和密集波传输,单波长传输往往会因为传输设备的限制而影响到带宽大发挥不出原有的性能,需要借助辅助手段来增加传输容量,而密集波在技术上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光纤通信的技术优势就是容量大和距离远,这些都是传统传输方式所不能相比的。矿山作业需要强大的电力作为支持,在电力系统的监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过程信息,在技术上来讲就需要强大的传输系统作为这方面数量传输的支持,传统传输方式在容量上达不到要求,不能够满足现下矿山作业的技术支持。而光纤通信技术的种种技术优点能够完全取代传统传输方式,满足矿山作业和电力系统监控要求。

3.2抗干扰性强

光纤是采用绝缘材料石英做成的,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1)具有很好的抗电磁波干扰能力,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电磁波溢出的现象,会对周围的电路造成电磁干扰影响到电路的独立性,而采用绝缘性能很好的石英材料制作而成的光纤则能够的回避这一点,不受电磁波的干扰;(2)具有强大的抗雷电干扰,雷击会造成电路或者传输设备的烧坏,所以雷电对传输过程中影响是很关键的,有可能会因为雷击而造成线路中断信号中断等情况,而光纤的高抗雷击性能则能够应对矿山的自然天气条件,发挥出良好的信号传输功能。

3.3损耗低

石英是很好的绝缘材料,在传输过程中具有很小的损耗率,并且具有超远距离传输功能,可以免去传统传输方式需要建立中间站的问题,在传输系统的构建上简易化很多,而且也节省了很多开支。矿山一般都是处于偏僻的山区里面,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艰苦的作业环境,低损耗高性能的传输系统建设才是最适合矿山这种自然环境的传输方式,所以光纤技术在矿山整个作业项目中具有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3.4稳定性强

在光纤通信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线路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是不会造成通信中断,并且光纤技术结构负责具有好的保密性,在与传统传输方式的比较上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稳定性。所以在目前的矿山电力系统中光纤技术可以保证系统检测稳定运行,对系统运行的各种能够及时地传输和反馈。

4光纤通信技术在矿山供电中的应用

4.1对特种光线通信技术的分析

传统的传输方式单模而光纤的传输方式则是多模,并且传输速度则是以Gb/s取代了传统的Mb/s,而且由于矿山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条件,使用的光纤也是需要特殊定制的。在矿山的光纤线路铺设中都是以稳定性为主要考虑,所以都是选用稳定性较强的复合电线,通过架空电线与光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和其他电路设备和通信设备更好地进行连接,并且安装过程不复杂,不用借助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安装,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矿山电力通信系统的第一选择。

4.2特种光纤通信技术在矿山供电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的矿山通信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技术也不够发达,在一些小型的矿产企业中对这方面的建设更疏忽不重视,造成矿山电力系统监测能力低下容易出现事故。在目前矿山企业中传统的供电监控系统只是由简单的设备所组成,譬如:配电柜、漏电器、继电器、防雷器和防爆开关等组成,而且也没有和互联网进行连接,没有形成完整的通信系统网络。矿山的地理环境复杂天气多变对电力供应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对电力系统形成实时的监控则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前提。光纤采用复合电线加上具有优势的传输技术条件能够很好地解决矿山电力系统监控问题,为系统提供自动化管理合理的调度保障稳定的供电。建设完善的矿山电力系统监控网络需要在以下几个基础上实现。(1)采用以太网的网络技术来提升监控数据的传输速度,由于以太网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能够对系统数据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在安装上也很简单并且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是系统构建的主要技术核心;(2)将光纤通信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光信号和电视信号交替对矿山整个作业和电力进行全面监控,对矿井下的情况第一时间进行了解,就算出现故障问题,联合系统也能够自动切断电源并且对故障地点进行定位,减少矿井下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概率;(3)利用特殊定制的光纤来提高系统对电路故障的敏感度进行纵联保护,防止矿井作业时因为越级跳闸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5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集控中心;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action in Power System Control Center

Guo Meizhi1,Yan Lei2,Jiao Jie3

(1.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102206,China;munication Administration Center of North China Grid Company Limited,Beijing100053,China;3.Beijing EHV Company of North China Grid Company Limited,Beijing102488,China)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IT,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Power system centralized control center a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power system,played a key role in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A large number of IT widely used in centralized control center.This paper focused on Web services,data mining technology,moder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IT application in power system control center.

Keywords:Power system;Centralized control center;IT;Application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向超高压、运距离、系统化方向的发展,使得电网运行操作工作量迅速增加,这对电网的技术手段、管理机制和系统组织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控中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多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的一种运行管理模式,它负责各受控站的远方运行监视、倒闸操作、事故异常处理、设备的巡视与维护以及文明生产等全面运行管理工作。在集控中心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信息化技术,这些信息技术能够保障集控中心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Web服务可以为电力系统集控中心提供综合数据服务

电力系统集控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监控系统、DMIS系统、电能量系统和综合数据查询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在不同位置内相互独立运行,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电力系统需要在这些子系统上实现实时高效的电力数据、控制指令的传输和共享。由于各子系统的厂商各不相同,不同厂商在开发这些子系统时可能选用的开发语言、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等都不尽相同。因此,这些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成为难题。

利用Web服务技术开发一个综合数据服务平台作为这些子系统的中间件可以解决这个难题。Web服务(Web Service)是基于HTTPS和XML的一种通信服务,其通信协议主要基于SOAP,服务的描述通过WSDL,通过UDDI来发现和获得服务的元数据。Web服务技术具备标准统一、跨平台等优点。利用Web服务技术开发的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可以兼容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操作系统,可为电力系统集控中心中基于不同平台的子系统接口提供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服务,在不影响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很好的实现集控中心中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

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发展迅速,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目前一般在电力系统内部的数据仓库中进行存储和管理,在这些海量的数据中蕴藏着大量的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人们正确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营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现有的电力系统数据库只能对已有数据进行存取和检索,只能得到一些肤浅的表层信息,对隐含在数据中深层次的整体特征信息和数据发展预测信息根本无法掌握。

数据挖掘可以根据现有各种电力生产数据和机组、设备的故障信息发现内在隐含的规律,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提前预测并进行预警,并告知电力维护运行人员需要对那些设备进行重点监控。数据挖掘还能够发现电力生产运行的内在规律,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定,使设备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修成本,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三、通信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内部信息传输提供保障

由于电力系统集控中心的中心站和受控站之间距离较远,其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控制命令传输都务必需要先进高效的通信系统。集控中心的通信业务主要分为四种:话音业务、调度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和信息MIS业务。其中话音业务主要完成集控中心与各集控站等之间的行政电话、调度电话和远程数据采集拨号业务。调度数据业务主要完成集控中心至各集控站的各类生产控制类信息传输。它主要包括调度自动化信息、电力市场信息、电能量计费等。视频业务主要完成集控中心至被控二次变电站的视频监控和防盗消防报警系统以及集控中心至地调的视频会议。信息MIS业务包括办公自动化的多媒体业务、用电管理、人事财务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子系统。MIS系统信息传输将是电力信息网络传输的主要业务之一。这些通信业务共同保障电力系统集控中心的安全高效运行。

在电力系统集控中心中的通信系统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类,其中有线通信包括音频电缆、载波电缆、光纤、电力载波等。由于光纤具有大容量、高传输速度,因此在电力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SDH技术和ASON技术都已在我国电力通信事业中得到大力推广。无线通信包括电台、卫星、微波等。通信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中各类信息传输的关键部件。

四、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加强保障集控中心的无人值班安全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110KV和220KV变电站均由集控中心进行统一监控,变电站站内开关和刀闸操作都通过集控中心遥控操作。尤其是遇到集控中心的遥控操作非常频繁时,集控中心要平均每天通过遥控操作百余次。目前集控中心监控系统采用“用户名+密码”的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和权限控制,在这些频繁操作中,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技术人员输入用户名、监护人用户名及相应密码,这些步骤花费了较多时间,使得调度指令执行有延后。另外,由于经常操作,密码一般设置较为简单,技术人员之间相互知道对方的密码,导致密码失去保密作用,且容易发生操作人冒名监护人进行操作的现象。这容易导致集控中心监控系统出现安全隐患,还将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安全威胁。

指纹识别技术,又名人体密码,是指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可以验证其真实身份。指纹识别技术目前是最为成熟的生物鉴定技术,是将电子技术、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生物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综合在一起的高新技术。因此,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集控中心监控系统,以实现用户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控制前的身份认证。当技术人员登入集控中心电力监控系统时,首先采用光电传感器采集操作人员指纹,并通过数据接口与监控系统服务器相连接。指纹图形及相关特征采集后传送至指纹采集程序中,经过运算及统计和查找,与已存储的技术人员指纹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其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比对资料的相似度。然后通过同样的方法再验证监护人的指纹信息。只有技术人员及其监护人的指纹验证均通过,并不为同一人时,遥控操作程序才能继续执行。

在指纹识别过程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图像预处理、指纹特征提取和指纹比对。图像预处理是由于采集的指纹图像会由于多种因素而使图像质量变差,如手指按压的力度和方向、皮肤的干湿程度等。通过对指纹图象预处理,下一步可以对指纹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出来的信息与已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找出相匹配的指纹,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身份。

五、信息安全技术可以保障集控中心的信息安全

电力系统集控中心的信息系统中包含当地电力部门重要的生产信息,这些信息务必要切实的安全保障。集控中心的信息传输安全需严格达到电力二次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安全分区,并使用具有访问控制的硬件防火墙和网络隔离设备进行隔离。各子系统均需使用统一的数据接口,严格按照接口规范进行通信。另外,还要在满足集控中心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前提下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稳定。现有的安全技术禁止各子系统之间直接通信,所有的信息均需通过综合数据平台进行交互。这样避免了各子系统之间的交叉联系,减少可能存在的威胁。除此之外,由于电力系统也提供电力生产信息的管理和查询服务,不同权限的用户众多,因此务必对每个用户的需求和权限进行设置,增加对集控中心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最后,也必须保证集控中心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时集控中心内部的信息系统不会受到攻击和感染。这必须要求与外界通信的对象务必通过集控中心的审核,信息系统只能与规定的对象进行信息交互,避免病毒感染或网络攻击。

六、小结

信息化是电力系统集控中心的基本特征,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集控中心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电力事业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国强.电网集控中心建设与开发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朱华章.电力系统集控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4

第10篇

[关键词] 煤矿; 电力; SCADA系统; 结果特点

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运用,推动了煤矿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这一阶段,智能技术也不断成熟,其优点是可以对企业环境下的复杂人力资源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煤矿井下监控管理的过程就是将设计付诸实施的过程,监控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步骤大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调研阶段、概念模型抽取阶段、企业模型建立阶段、数值计算以及结果检验阶段。煤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采集信息量多,并且电网容量不断扩大的发展,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煤矿电力系统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系统采用双机双网热备用体系结构模式,前置部分采用终端服务器接收远动信息。笔者结合煤矿开采环境,对电力SCADA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我国煤矿电力监控工作带来一定助益。

1 煤矿电力系统的现状及应用意义

以往的煤矿电力系统很难做到事前监测,它们基本上都是在井下故障发生以后才会发出报警信号,这严重影响了煤矿井下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并导致监控系统工作效率难以满足预定要求,而且使井下人员对于那些不必要的故障难以实现预先检修,这就导致煤矿井下生产安全与人员生命很难得到保障。电力监控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对整个矿区及周边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并在总体的规划目标、矿区定位及安全工作等方面给其他的专业设计提供了正确的引导。考虑到井下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在研究时不得不在综合监控方面谨慎考虑,从而涉及到电力系统监控的全部内容。在此方面,关于优化开采作业、自动监控与信息反馈等较为少见,这就间接体现了煤矿生产在电力系统控制上存在的不足。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电力系统给煤矿工程带来了一定的时代挑战意义,而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无疑决定着煤矿工作的优劣性。煤矿井下生产环境恶劣,地物结构复杂,许多电力设备由于缺乏固定的监控手段很容易发生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但是仅凭当前的监控系统,几乎不可能准时准确地实现对设备故障监控预警工作,这就给煤矿井下故障处理增添了很多麻烦,并且白白浪费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说,根据煤矿井下监控的现场量测数据与资料,建立一套系统、方便实用的反演方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势必有利于煤矿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效益,对煤矿企业的运营与安全将会有非常好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2 煤矿电力SCADA系统的框架结构

2.1 煤矿电力系统的软件结构

软件结构的设计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各软件模块按功能划分,自成一体,接口简洁。系统软件结构。

2.2 网络结构

为达到煤矿电力系统核心网络带宽的预定要求,在安全信息系统的设计中采取分层视频转发、本地局域网组播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在每个网络层构设视频转发服务端口,并且在煤矿现场、区县市局成立监控管理中心,完善各部门视频解码器、电视播放墙等设施。由于煤矿施工长期通常都较为偏远,带宽并不充裕,这种联网设计则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广域视频联网,若考虑到以后省级平台视频联网模式,这种设计方案无疑当前2 Mb带宽的最佳选择,不然很容易致使监控网络不稳定甚至不能使用。该联网设计借助已知煤炭网的部分节点,经上级授权之后连接并登录视频流管理服务端口,就可以轻松观看该服务器监控矿区的生产工作视频,且不会增加前端带宽负荷,可同时向多个用户共享图像信息。

2.3 属性数据采集

井下复杂地理环境中,煤矿电力系统的属性特征无疑是描述各地理要素特征、形态和分布关系的最直接数据。而地理属性同图形信息关系极其密切。实体对象与图层信息都拥有单向的属性数据。这里首先介绍属性数据与客观数据间的联系。基本属性数据一般可以分成公共属性、独享属性、共名或共值属性、可否传播属性、传值属性和传名属性,共计八种类型。而根据分类和层次关系,我们可以将各属性数据又分做两大类,比如说,煤矿设备属性数据主要是由各设备的名称编号、赋予原值、生产状态、地理坐标等构成。下面简要概括了煤矿电力SCADA系统中属性特征模型的逻辑结构,因为各数据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映射关系,如需要提取某种设备状态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分层查找,并根据确定煤矿设备的地理位置,最终获得该设备的属性信息与图形信息,一举找到和该设备相关的所有设备信息,很好地满足了煤矿管理通讯系统的快捷性和简便性。

2.4 电力信息数据采集

在电力SCADA系统中,不但要对煤矿固有的生产属性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将各个数据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整理清楚。所以说,电力SCADA系统模型既包含了煤矿生产属性信息,同时也包括了空间图形信息。空间图形信息可以准确描述煤矿的各个空间位置,这一系列工作在GIS技术通过坐标(X,Y)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示;而煤矿电力属性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它采集了煤矿中大量特征,以及各种各类的煤矿设备,不仅能够对生产设备实施信息化操控,还能对井巷等固定设施进行全程监控,反映在几何数据模型中,这些生产工作都是由几何图形表示,他们都是点、线、面的对象集合,而且通过这些地物可以组合成为矿区环境下的所有地物,并分别具有各自的属性特征与几何特征。因为在网络处理中煤矿井下生产的使能条件与过程数据的状态分不开关系,所以对于过程数据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来建模;用托肯建模的方式可以对过程实例状态进行建模;在确保遵循模型演进规则后,互动式信息工作流网模型的完整性才能得以保障。

2.5 SCADA数据库的分成自动化连续更新

基于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环境下,所有的电力数据库的信息系统都应该实行统一模式管理,其数据库内容可以下述方法进行分层自动化连续更新:首先,不断地通过电力元件处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对本地数据库的实时记录进行自动更新。该数据更新模式,通常可以同时运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煤矿等单位控制中心的数据库,并且直接对上一个控制中心的数据库进行相关的修改更新。这样就能有效的克服了系统操作显示速度太慢的弊端。及时建立缓冲区于服务器端,大量存储常用数据,提升服务器操作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流网络的性能。如此一来,随着底下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改变,“级联式”自动化连续更新工作也就展开了,区域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的数据库自然而然地就自动地实现了更新的目的。

3 电力SCADA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

3.1 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当前情况下,我国结合了国家发展需要,自行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带式输送机。比如说可伸缩巷道带式输送机设备,不但填补了国内成套长距离、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空白,为我国煤矿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高产的工作面,而且还对输送机械的关键元件和核心技术提出了响应理论研究,这为今后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伴随着近几年我国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设备及多种制动与软启动装置的成功开发,从而使得采用调速型液力耦合器与行星齿轮减速器使驱动系统的使用性能更加安全实用。

3.2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国外煤矿监控技术影响,国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系统通过井下通信和工业电视监视设备,对煤矿井下作业进行全程生产监控。这一过程中的工业电视监视和井下通信不但可以任意搭配组合,还可以单独利用,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条件的矿井需求。在KJ95综合监控系统配置框架中,监测系统与通信系统两者之间相互独立,主线采用光纤为材料,以确保通信系统所发出的语音信号和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同时被地面的电端机所接收,为方便光纤传输,光端机会将混合后的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再通过矿井下的光端机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至井下工作面,最终将数据和语音彻底分开。通过井下的电端机RS232口可以将数据信号传送到矿井下的传输接口,然后由传输接口将之输出带到各个分站。通过分线盒可以把语音信号分送到各个话机,这一系列过程中语音信号与监测数据都是双向传递的。就当下水平来看, KJ95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的研制尚在初步阶段,要想为煤矿系统数据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传输平台,尚还任重道远。

3.3 在提升机中的应用

交直流全数字化提升机代表着煤矿机械中电力控制系统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内装式提升机上,将驱动与滚筒的机械结构合二为一,总体整合了电力电子、机械、自动控制、通信等相关先进技术。采用总线方式的全数字化提升机不仅大大简化了电器安装,也使其达到了高度可靠的效果。此外,硬件相互兼容,并配置简单。此外,由于电力控制统设计与生俱来的三维属性、实时交互等特点,给煤矿井下监控管理的发展也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就使得图形图像技术在煤矿机械电力控制系统中更加具有生命力。

4 结束语

电力SCADA系统作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的新方法、新途径,势必有利于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今,伴随着光纤、网络、生物工程等新兴技术渗透到电力系统中来,这也给未来煤矿电力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开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通过应用电力SCADA系统到煤矿井下作业中来,必定会给未来矿山的开采提供更好的技术条件。应用电力SCADA系统建立全程监控、自动报警、图景扫描、信息控制模型,对煤矿监控的各个阶段实施可视化的模拟,势必有利于我国煤矿事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有非常好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志文.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及其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27(4):354-357

[2] 秦杰毛俊,杨建平.上海电力D-SCADA系统设计和应用[J].华东电力, 2009(01):79-82.

第11篇

关键词:电网;电力监控系统;越级跳闸;方案

引言

越级跳闸是电力系统电网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供电安全。越级跳闸现象虽然在电力系统电网一直引起广泛关注,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而产生越级跳闸的原因多种多样,单一的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越级跳闸现象。因此,可以采用电力监控系统,可有效解决越级跳闸问题。

1产生越级跳闸的原因

电力系统电网供电产出现越级跳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l)电力系统电网供电线路较短,速断定值整定不开,线路发生短路后,开关各级变电所之间检测到的电流基本相同,造成哪个开关先检测到哪个开关先跳闸,引起越级跳闸。(2)电压波动引起大面积跳闸,由于开关内的失压保护是瞬动的,没有延时,当线路电压波动时会此起大面积开关跳闸。雷雨天气,打雷造成电压闪动,引起大面积跳闸;短路,由于短路电流较大,会引起电压急剧下降;大型设备启动,一些大型设备不加任何措施启动时会引起线路电压波动较大;(3)保护误动,由于保护器电磁兼容性差或性能指标差造成误动。电力系统电网使用的保护安装于开关本体内部,电源取自开关本身的PT,电源受电源供电线路影响较大。电力系统电网使用变频器、软启动等非线性设备,而这些设备对电网的污染是巨大的,会产生非常强的二次谐波,而保护装置如果电磁兼容性不好,造成误动、精度下降等问题。(4)开关拒动:开关机械原因,或保护器算法原因保护器不动。

2简单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方案分析

2.1时间级差方案

适用于长距离供电系统,对馈电线路继电保护范围的确定是通过对各级保护整定不同的电流值和延时动作值来实现的。如果将时间级差方案应用在电力系统电网短线路供电上会存在非常大的弊端:第一,由于供电距离较短,本级保护和下级保护的短路电流相差不大,无法用短路电流值的大小来确定保护范围,只能通过不同的延时动作值来确定保护范围,要求每相邻的两级保护之间有个时间级差,当保护级数较多时,为了保证保护的选择性,线路首端的保护的延时就会很大,无法满足继电保护快速性的要求,如果保证了首端的快速性则无法保证末端动作的选择性。对于一个电力系统电网,如果每一级延时级差为150 ms,变电所要给出大于0.6 s的时间,否则将直接导致地面变电所跳闸。考虑变电所总分开关为一级的话,对于普通供电级数要远大于三级,这样延时时间会更长,当发生短路故障时可能直接烧毁设备,使事故扩大。第二,设置繁琐,实用性差,每个总开关、馈线开关均需进行不同的设置,只要有一个错误将直接导致越级跳闸。因此,时间级差方案不适于在井下使用。

2.2光纤纵差方案

实现光纤纵差保护需要两端的保护采样必须严格同步,靠两端电流的矢量差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本段线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要适用于纵向一对一的2个开关之间。对电力系统电网供电系统来说,一般是一条进线带多条出线,如果实现纵差保护,则需要实现一对多,采样同步非常困难,即使实现采样同步,一个开关的电流矢量值和多个开关的电流矢量值比较的过程也会造成采样不同步。光纤纵差保护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对于这种场合来说,上下级开关之间的电流差别是非常小的,不考虑线路的损耗,电流之差应该接近于0。但对于一对多的配电线路,进线开关和每个出线开关的电流相差的大小主要表现在出线的多少和每条出线所带负荷的大小,这种方式使光纤纵差的判断依据失效,所以光纤纵差方案也不适用于井下供电场合。

3电力监控系统防越级跳闸方案分析

3.1解决短线路供电发生短路时引起的越级跳闸

该系统提供一种通过网络通讯方式确定继电保护范围的方法,在保证馈电线路末端故障动作选择性的同时保证线路首端故障的快速性。

第一,工业以太环网+本安型现场总线技术。利用现有的千兆工业以太环网可以为自动化系统提供足够的带宽,并提供vLAN、Qos优先级、IGMP等功能配置,确保监控系统数字量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利用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因为其有以下特点:以N为多主方式工作。节点损坏后会自动关闭输出。对总线上其他节点无影响,不会造成整个总线通讯瘫痪,而且可以直接发现故障节点。采用短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每帧数据都有CCR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抗干扰性强,确保数据传输可靠性。CNA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情况。CNA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多种方式传送接收数据。以N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km,不加中继有7km的实际应用。

“零延时”传输概念基于工业以太环网十工业现场总线做为数据平台,我们提出了“零延时”传输概念,即实现数据传输Oms延时,在整个系统内,任意节点发送的数据网络内的其他节点均内无延时的收到,但是“零延时”只是一种理想,由于专输速率、数据转发都会对信息产生延时,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和测试,可以实现对速断信号在40ms内发送到网络内任意节点,即系统内的所有开关在发生短路后的40ms均内识别出短路点所在位置而确定自己是否直接动作还是投入后备保护,从而实现真正的预防越级跳闸。采用特殊的软件算法,能确保发生短路后综保出口时间为2Oms左右,而加上系统判断时间40ms,即可认为综保出口时间为6Oms,小于规程规定的1OOms,且在线路末端采用无延时速断保护,故采用本方案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电网安全供电。

第二,实现方法。本方法步骤如下:馈电线路各级保护装置通过CAN总线连接至相应的通讯分站,通讯分站通过以太网方式连接至交换机,经交换机连接至主站监系统;在主站监控系统中根据网络拓扑设置馈电开关各级保护装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只在一条馈线上的各级保护装置之间相互关联,不同馈线上的保护装置之间没有关联关系,馈线首端保护不设关联,馈线上其他保护只关联他的上一级保护装置;设置关联延时,馈电线路末端保护关联延时为零,其他保护均设置关联延时Tgl;保护装置检测到电流满足动作条件时主动向通讯分站发送检测到故障信号,关联延时开始计数,并在关联延时时间内等待闭锁动作信号;分站收到保护装置送出的故障信号后立即向上传送,主站收到后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向被关联的装置发送闭锁信号;保护装置如果收到闭锁信号则证明故障发生在它的下一级保护之后则闭锁速断保护出口,如果在Tgl延时范围内没有收到闭锁信号,则在Tgl延时到时立即发送跳闸出口命令切断故障。这种方法无论该馈电线路上有多少级保护,只需要一个时间级差用于躲过保护判断时间、继电器出口时间和开关机械机构动作时间就能确定故障范围并及时切除故障从而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和快速性。

3.2解决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越级跳闸

取消开关内部无延时的失压脱扣装置,使用具有失压延时的保护装置。根据电力系统电网相关设计手册,设置0.5s-1s的失压延时,解决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越级跳闸。采用本方案要求保护装置的后备延时切实可靠,对保护装置内部器件选型有严格的要求。

3.3当开关发生拒动时的解决方案

系统要充分考虑当开关由于机械故障引起拒动时产生的越级跳闸,当发生这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越级跳闸时,系统应能准确、迅速定位故障点,使无故障的开关能及时送电,故障开关送不上电,防止试送电引起二次故事故。同时系统应考虑多级开关同进发生拒动时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后备方案,将事故缩小到最小范围。

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电网监控系统防越级跳闸非常重要,随着电力系统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监控系统还要不断地扩展和完善,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电网电力监控自动化的目标,保证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静,谢路锋. 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J]. 低压电器,2008,02:45-48.

第12篇

【关键字】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调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概况

1.1电力系统的定义

电力系统: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所需要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母线和用电设备等互相连接而成的系统。也称为电工一次系统,其中所包括的电力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

电力二次系统:由对电工一次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保护和调度所需要的自动监控设备、继电保护装置、远动和通信设备等组成的辅助系统。其中包括的设备装置称为“二次设备”。

电力系统自动化: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指电工二次系统。

定义:电力系统自动化指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

1.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阶段 。

1、手工阶段 电力工业的初期萌芽阶段,电厂小,就近供电。在发电机、开关设备旁就近监视设备和手工调节操作。

2、 简单自动装置阶段 用电设备增多、发电设备规模扩大,对电能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要求,开始出现单一功能的自动装置。包括:继电保护、断路器自动操作、发电机自动调压和调速等。

3、传统调度中心阶段 出现互连电网,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必然选择。电网设立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电厂和处理电网的异常和事故。电话是通信联络的主要方式。

4、 现代调度的初级阶段 出现远动装置,实现“四遥”,满足实时调度的要求。

5、 综合自动化阶段 电力工业成为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电网规模快速扩大,单一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很难满足电能质量、可靠和安全的需要,出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自动化系统。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可以说,现代电力系统如果没有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无法运行的。

1、保证优质电能

电能质量问题理解:导致用户电力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造成用电设备故障或错误动作的任何电力问题都是电能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分类:稳态电能质量和暂态电能质量。所谓稳态电能质量即指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方式下所具有的电能质量参数,主要包括 5 个电能质量指标:电压偏差、频率偏差、波形畸变、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波动闪变。

2、 保证安全可靠运行 包括:输变电设备的正常操作、故障的快速切除和恢复,均通过自动装置才能保证安全、可靠。

3、 保证经济运行 最少的一次能源产生更多的电力。电力系统的经济优化调度运行,降低网损等,没有自动化系统的参与是很难实现。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领域

按照电能的生产和分配过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7个方面。

电网调度自动化

现代的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包括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以及供实时计算、分析、控制用的软件系统。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屏幕显示、安全检测、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和实时控制的功能。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收集信息部分称为远动端,位于调度中心的部分称为调度端。软件系统由静态状态估计、自动发电控制、最优潮流、自动电压与无功控制、负荷预测、最优机组开停计划、安全监视与安全分析、紧急控制和电路恢复等程序组成。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

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项目包括:①厂内机、炉、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包括数据采集、状态监视、屏幕显示、越限报警、故障检出等。②计算机实时控制,实现由点火至并网的全部自动起动过程。③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④母线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⑤稳定监视和控制。采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计算机输出通过设备去调整常规模拟式调节器的设定值而实现监督控制;另一种是用计算机输出设备直接控制生产过程而实现直接数字控制。

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

需要实施自动化的项目包括大坝监护、水库调度和电站运行三个方面。①大坝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计算分析、越限报警和提供维护方案等。②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雨量和水文信息的自动收集、水库调度计划的制订,以及拦洪和蓄洪控制方案的选择等。③厂内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全厂机电运行设备的安全监测、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优化运行和经济负荷分配、稳定监视和控制等。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 简称远动系统。其功能是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变电站间的实时信息传输。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组成。远动通道有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远动装置按功能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类。

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

反事故自动装置的功能是防止电力系统的事故危及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装设的反事故自动装置有两种基本类型。①继电保护装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统故障对电气设备的损坏,常用来保护线路、母线、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②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用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出现系统振荡、失步解列、全网性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等灾害性事故。

供电系统自动化

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组成,功能与中心调度的监控系统相仿,但稍简单。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方向是无人值班,其远动装置采用微型机可编程序的方式。供电系统的负荷控制常采用工频或声频控制方式。

四.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进步优化与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将建成一个远距离、大容量的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互联电网。与此同时,随着“厂网分开、竟价上网”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实施,将逐步形成新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新格局。这一新形势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新的挑战,为之服务的二次电力信息系统的保护、控制、指挥调度及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必须适应全国联网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即在概念上、结构上、功能上都要适应一次系统发展变化的需要,适应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变化的需要。因此,电力调度自动化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语:我国电力系统正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的新形势,三峡电站及其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全国电网互联,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进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也会越来越高,会不断满足国际标准,同时具备开发性与扩展性,良好与国际接轨,并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将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周奠树.毛传洲.刘 东,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北京:中国电力出版杜,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