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3-09-28 09:3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如何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若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调整现有的财税政策,给予发达地区、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那么将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财税因素分析

1、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导致区域经济分不平衡性

我国改革开放走的一条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路子,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倾斜,使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获得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表现为对保税区、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与一般地区,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待遇。除此之外,国家还减少东部地区财政上缴比例,扩大其项目审批、信贷等权限。与此相比,虽然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中西部所得到的政策优惠要小得多,也迟得多。这些优惠措施进一步弱化了欠发达地区对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及市场化发展的滞后性,并强化了其比较劣势,导致经济发展中“马太效应”的出现。

2、分税制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给东部地区的财力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对东部地区地方财政增长有利。中国目前的地方税种普遍偏小,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14项地方税收入占地方全部收入的比重一直较低,而且这些地方税种大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另外,由于东部地区的地方国有、集体、个体及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好,所以稳固的地方企业所得税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地区的财力。相反,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地方税种增长潜力不大,地方财力难以得到保证,其相应的经济发展的财政保障不足,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3、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实行分税制后,“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在GDP 中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都得到了提高,但中央在上收财权的同时并没有对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作相应的调整。于是就出现了中央财政有大量盈余,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形。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财力就被用来保障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转,财政职能无法得到发挥。这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高,机构人员冗余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财政长期陷入“吃饭财政”的困境。另外,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需求相对东西部地区较大。因为,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需要政府救济的人相对中西部地区较少,相反,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需要政府长期救济的人相对较多,这就要求中西部地区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保障,但其财力往往“力不从心”。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项目的支出同样偏低,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基础改善慢、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经济建设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更加滞后的恶性循环。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

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拉大而不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审慎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极化效应”,增强“涓滴效应”。所以政府应适时调整财税政策,平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科学转移支付力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薄弱,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还需要近一步优化,以增强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的能力。目前,公共设施、基础产业建设都是属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创造经济增长本身。因此,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等,进一步优化区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应适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往往难以达到“自收自支”,财政压力较大。政府应该对落后地区在税收收入方面提供优惠,调整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和范围。如将增值税的地方分享比例从25%提高至30%;将消费税变为共享税,中央得75%、地方得25%的分成比例;对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成为地方专享的地方税种。以共享税税种的调整和管理引导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共享税或地方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也使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得以稳定增长。

3、适时开征财产税

从国外征税的经验来看,财产税已经成为了地方的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而我国目前的财产税体系不完善、规模小,财产税征收成本较高,并没有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从我国目前的地方税制来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但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的扩大,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营业税的收入规模;随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划为共享税也直接影响到地方的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因其不稳定性,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也有缺陷;虽然个人所得税由地方政府管理,成本较低,但出于税制公平的考虑,其主要部分应放在中央政府。所以,我们应该适时开征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产税,保证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从而为地方的发展增加活力。

4、税收优惠区域性向行业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对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资源、人才、技术等向东部地区流动,使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阻碍了国家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今后,我国应将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优惠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实现产业和区域相结合的优惠。大多数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领域,应对这些行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以加快薄弱产业或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总之,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给予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将会加快推动落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冲,李冬梅. 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北方经贸.2009(5)

[2]陈志勇.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第2篇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运输更具明显优势,尤其是在内陆地区,铁路运输受到地理条件或气候的限制,水运内地河流较为缺乏,空运的成本过高,各种运输方式最后都要通过公路运输来达到最终目的。同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公路运输成为地区间最为直接有效的运输方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2.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和区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公路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密切联系。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运输能力、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生产布局的内在机制。

公路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且一方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另一方跟着变化。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性作用,完善公路运输基础性的功能,有利于降低公路运输费用,提升区域间的来往的密切度,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同时,不断降低公路运输费图1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用,有利于扩大区域经济规模,使主导企业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促使公路运输系统的有效发展,可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具有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特点,能够覆盖到范围更大的区域。在公路运输网络较为密集的区域,一般公路运输成本较低,这种情况,商品交易成本也在减少,可吸引更多的企业或个体到此发展或投资,使资本和技术相对集中起来,当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即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拉大地区和地区之间的距离。在公路及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下,导致生产力要素也具备了一定的区域聚集能力,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以本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使相邻地区的资源和交通实现共享,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和致富。

同时,公路交通运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公路运输对土地施工的基础性要求较高,车流量不断增多导致交通拥堵,加大了地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同时车辆的气体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在今后的公路运输交通建设中,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公路交通运输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1 经济总量

公路运输情况会对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产生直接影响,公路运输会带动多个产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公路产品的货运总量及客运量,相应增加了地区的生产总值。另外,公路运输会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间接性影响,公路建设让多个行业的经济取得一定程度发展,比如物流行业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当前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发展是离不开公路运输支持的。

3.2 区域产业结构

首先需要阐述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意义,在一个特定地区内,各种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目的就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力度较大,导致区域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时间距离开始缩短,实现了区域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力和自由流动性,产业结构越来越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在此基础上,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明显,从而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随着需求结构的优化而优化的,由于产业结构知识对经济的服务效用,使得产业具备了较高的附加价值。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还有利于资源流向高附加值的地区,缩短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3.3 区域间经济联系

提高区域间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就是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密切程度,这三个基础结构中最基础的就是实现了人和物位移的交通运输系统。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建设,可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空间成本交易这两个方面来促进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发展。①运输成本的增长是随着空间距离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若两个地区之间空间距离越短,这二者之间存在的经济联系性就越大,集中表现为: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和贸易种类的增多,促使贸易应选择距离较近的区域,但若发生区域贸易关系所产生的运输费用太大的话,无论空间距离长短,都会对区域贸易的运输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即这两个区域间不会发生贸易关系。若区域贸易关系所产生的运输成本逐渐下降,即两个经济联系密切地区之间的贸易需求量则会不断增加;②公路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灵活性,因此,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可极大程度的促进区域间贸易的可达性,有利于降低区域间空间交易成本,从而扩大交易规模。

4.加强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4.1 保证公路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部分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整体公路网络布局不全,多道重要路段缺少必要的基础公路设施,且当前公路数量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量,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应严格保障公路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4.2 提高公路交通现代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国部分区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现代信息化不够完善,由于现代信息化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从而将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货物的吞吐量,同时,有利于加快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3 扩大公路交通资金投资市场的规模

公路交通运输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国可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公路交通进行适当投资,积极引进免检资本的投入,实现公路交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让市场经济决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方向,避免国有资本流失,从而促进公路交通运输的多样性发展,将经济市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4.4 公路交通建设

要注重节约资源要素,提倡环境保护公路交通运输可借鉴国外土地资源节约的相关经验,将应保全、有必要开发的土地区域和已经开发的土地区域分开来。在公路运输建设中所投入的土地,应按照该区域所指定的目标进行合理开发。同时坚持以改造为主,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在施工中还应对水土流失和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考虑,加强景观设计,确保公路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公路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

5.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多式联运;经济腹地

中图分类号:U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20-02

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中,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欧洲的内河港。欧洲的港口物流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配送物流和综合物流三个阶段,而今,正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港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四)通过港口物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港口物流利于港口产业的提升,催生不同产业,利于港区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由于港区产业的拓展与提升以及结构的改变,对腹地区域经济的结构具有优化作用。

安特卫普港的封闭式仓库总面积达480万平方米,这些仓库的很大部分是按某些用户的特殊要求而设计建造的,经营仓库的分拨公司提供贴标签、准组装、质量检查、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生产商通过把物流业务委托给这样的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就能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这种通过产业细分一方面拓展和提升了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企业的核心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通过产业的细化、企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萍,梁晓杰,刘晓雷.欧洲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启示[J].综合运输,2008,

(3).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民族传统体育 产业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参考文献: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2] 聂琴.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J].思想战线, 1999,(03) .

第5篇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校企合作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湖北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咸宁迎来难得的大发展机遇。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品牌城市,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选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现代营销人才。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导向

第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强调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职业技能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任务式的教学。而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和必要的岗位技能操作,教学做分离。导致学生在就业后不能及时的学以致用,马上胜任岗位需求。因此,可通过校企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职业技能。

第二、师企业和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无法了解最新的企业和社会需求,传授知识与社会脱节,无法给学生传递岗位需求和信息,甚至有些老师自己都只有理论而缺乏技能,更谈不上教会学生技能。因此,可通过校企合作来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

第三、学校的实训条件不足以满足所有课程实训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软硬件条件和设施来开展工学结合和实训操作。

第四、通过校企合作能够给予学生一个优越的实习和就业舞台,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提前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

(二)企业人才需求的导向

第一、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企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和技能型的人才,更加关注人力资源的输入和培养。通过校企合作能使企业最快的时间、最大的程度发掘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同时在校期间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缩短学生就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力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企业的经理、优秀营销人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开展讲座、

授课等形式将自己的经验、技能分享给学生,同时能够对企业进行良好的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第三、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帮助贫困的学生提前上岗,解决学习和就业的难题,为弱势群体分忧解愁,促进社会稳定。

二、本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在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本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后,我们专业团队对区域内知名企业进行了拜访,并先后与步步高、碧桂园、荣恩堂、赵李桥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为友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校企合作的内容主要涉及到:

1.学生到企业参观、认知岗位、实习就业。

2.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学习技能,同时进行企业员工培训。

3.企业高管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任务。

4.教师与企业高管共同进行专业研讨、课程标准研讨和教材开发。

5.学校与多个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很多实训教学任务直接在企业开展,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

6.学校与企业联营,学生不再只是模拟,而是在实战中提升能力,在学习的同时也可获得经济上报酬。

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师乐于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风气也得到了大步提升,学生乐于学习。

三、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

虽然本专业在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说教师深入企业的时间和深度不够、获取的信息较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市场营销的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够、经常变换企业和岗位、流动性大、技能的提升停留在表层等等。

经过本专业团队的研讨,我们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现有的这种模式,来进一步升华校企合作这一利器: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2.进一步巩固以往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学院发展的各种资源,着力解决制约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3.强化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学生安全、激励机制、第三方管理)。

4.逐步摸索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均衡点。学校追求的是教学效益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只有有效平衡两者的利益才能使企业更加有热情有动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5.扩充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合作经营,创造利润。

6.加大与政府、区域企业的沟通联系,获得政府、企业的认可和支持,走“订单化”培养路线。

7.依托行业、企业背景,办特色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营销人才,真正服务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科技产业 区域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科技产业是指依托于广大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由高等院校自主创立或者与其它企业及事业单位合办,旨在将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技开发运行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和持续创新,高校科技产业起步于“四技”服务,通过设立大学科技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与企业联合共建各类研发平台以及创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受到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必须要看到的是,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化政策不完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校产业的规范化建设来加以解决。

1 高校科技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

1.1 高校科技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亨利·埃茨科维兹三重螺旋理论,大学应当与产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且每个机构范围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特身份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范围作用的三螺旋模式,是组织创造的兴奋剂。①这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但由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和体制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会遇到种种困难,只有高校科技产业直接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利用自身的人才、科技、设备等优势,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次,高校科技产业紧紧依托于高校科技资源,充分发挥了高校科技人才集聚、信息资源丰富、基础研究能力雄厚的优势,故其所创立的企业多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以及低碳环保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将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有效地带动了所在区域内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成为区域科技的爆发点,有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1.2 区域社会、经济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加快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团队 、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大环境,而区域内完善的鼓励以及促进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建立,则更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高科技的发展始终存在着高风险,只有区域政府充当降低这种风险的“保护人”,放宽对各种风险资金的限制以解决风险资金供给不足,通过税收优惠以扶持高新技术的发展,才能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2 高校科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作为地处苏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深扎根于苏南这一片沃土,为苏州乃至江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以苏州大学为例研究分析高校科技产业对区域经济及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高校与社会发展的互惠双赢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提供创新源泉,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等相关者所形成的网络是获得研究信息的主要来源。②在区域内,作为高校科技产业重要依托的高校,它培养了从事高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以及各类高科技劳动的人才,其所从事的大量基础性以及原创性研究是构成区域科技实力的重要基础。此外,高校作为知识产生和持有机构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其以技术转让及技术许可的方式将技术向企业扩散,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网络,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互动,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高科技的辐射源。同时,高校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撑,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直接创办高科技企业,成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使高校的科技创新走进企业研发的前端,促进高校发展与区域发展最终融为了一体 。以苏州大学激光全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苏大维格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其充分借助学校在微纳米结构干涉光刻的条件等方面的科研优势,率先在国内外实现了无缝定位激光图像转移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树立了在宽幅定位激光图像材料市场化应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技术在第二代身份证的物理视读技术研发过程中获得成功应用,同时应用于在2008年全面启动的新的驾驶证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效益,它的成功证明了只有紧密依托高校技术的先进性 ,才能使高科技企业决胜于市场。

2.2 促进新兴产业,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体系的产业形态,而高校带动了区域内产业的聚集和人才引进、社会发展,推动了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尤其对发展区域的经济、社会以及科技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科技产业所促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产业结构逐渐向产业链前端转移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科技创新所发挥出的强大激励作用正日益从当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凸显出来。这其中,国家大力支持的各类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各地积极设立建设的现代科技型园区、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地方产业研究院、广大规模型企业专设的产品研发中心以及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都是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通过引导大量科技人才投入产业化研究,通过将高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不仅推动了如新能源、新材料、纳米科技、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更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了成熟技术的高新化。以人才战略为核心,苏州大学积极投入到了地方新兴产业的培育中,采取“身份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灵活模式,将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深厚产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大学科学研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鼓励国内外高技术人才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在苏州建立高科技企业,其中了包括了新能源领域的苏州方昇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物联网领域的苏大万佳技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领域的苏州苏大赛尔免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等,它们已渐渐发展成为苏州市新兴产业领域中一颗颗耀眼的新星。

2.3 发挥孵化作用,形成科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③高校科技产业通过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④具体表现为,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为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与高校之间建立起了交流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面向市场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提供必须的条件和要素,进而有力地发展以及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其次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上,高校科技产业实现了将高校新成果、新技术便捷地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有效带动以及促进了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一直以来,苏州大学充分发挥苏南地域经济发达和高校集成创新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科技园与区域资源的融合,使其充分发挥了连接上游科学研究和下游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吸纳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入驻科技园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园的整体实力,真正将大学科技园建成为了科技创新的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以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苏州市新能源、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集聚了提供了必需的人才、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

3 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的对策

高校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怎样进一步建立起功能完备、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区域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3.1 降低创业门槛,铲除制度壁垒

改变高校科技产业旧的管理体制,实现校企分离,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奖励给技术拥有者股权并给予政策上帮扶以及管理上的指导,引导其发展成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建立健全技术评估机制,注重专利技术成果的评估。

3.2 完善法制环境,疏通融资渠道

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经济需要公平透明的法制环境作为保障。应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针对高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保障机制,降低交易投资风险并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对优秀成果的宣传和包装,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融资。

3.3 加强政府引导,落实政策扶持

科技主管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立行业性的中试基地,以弥补高校科技产业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不足,同时鼓励以及引进第三方机构来承担样品检测、数据测试、产品鉴定等一系列工作;鼓励以及推进为高校产业的初创型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器,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参与建设,从而切实加快孵化进程并减低孵化成本。

注释

① 周春彦.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 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75-82.

②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9-227.

第8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基础;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6-013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成为了区间最直接、最有效的交通运输方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使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看,公路运输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没有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区域经济就好像失去“翅膀”的鸟儿一样,没有了飞翔的动力。所以,研究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便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的利用公路运输条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出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地域间商品流通的重要保证,其以先导产业的身份和作用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偏远的农村地区,公路支撑着人流和物流的流动,没有了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当地经济发展缓慢。当公路运输条件满足基本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后,经济将带动公路运输,区域经济发展为公路运输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我们知道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只有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2 公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点轴开发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将使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迅速增加,同时,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需要的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2 区位理论

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认为:生产成本、市场价格、运费是影响农业经营利润的三个主要因素,要想最大限度的增加经营利润,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农业布局来降低运费,运费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对区位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方便快捷、快速直达的运输条件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可见公路运输发展程度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韦伯提出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运输成本是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便利、快捷的公路运输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特定区域内建立企业、工厂,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2.3 中心-理论

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由中心-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在区域系统中,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区域分布存在客观的差异性。当某些区域空间聚集着较多的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就会获得比更多的竞争优势,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但是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市场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中心与之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水平会大幅度提升,中心的经济也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 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知道公路运输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公路建设是一项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但对地方经济、沿线经济有着明显的拉动与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具体论述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拉动当地就业。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根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创造的社会总产值约3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将为公路建设行业提供约2 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为相关行业提供约5 000个。如此高的回报,足以证明的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提高当地经济收益。公路建设将为地方带来很大的资金收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征地拆迁费;原材料购买将产生大量的收益;工程队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额巨大,直接刺激当地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带动就业。由于在当地施工,当地人员势必会参与到公路建设中来。从这些表现看,公路建设对当地餐饮业、房屋建设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第三,促进当地金融业发展。公路建设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的建设资金较多,从资金存取方面看,会有一部分工程款存取在当地银行,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并为当地银行带去一定收入。

第四,降低当地企业的物流成本。由于公路的建设,干线沿线地区企业的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提高了经济运营效率。众所周知,物流行业的发展关系着现代经济发展,较高的物流成本势必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瓶颈。而公路运输能明显的降低物流成本,根据区位理论观念,这将带动当地的工业、农业发展。

第五,促进沿线工业、农业发展。公路运输为地区间的人流、物流流通提供了便利,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区位优势得以强化,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在招商引资上更具吸引力。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利用公路运输带来的优势吸引投资,建设各类工业园区,能促进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内部升级,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农业发展上,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区域范围内的农业信息交流,不仅便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便于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将显著提高当地及沿线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六,繁荣沿线的商业市场。公路运输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的物质基础,缩短了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的流通距离,便于区域范围内商品流通,促进区域内商业的繁荣。而且,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客运量的提高,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人员交流,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第七,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要发展旅游业,缺不了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公路运输能促进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增加旅游人数和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区域经济发展离开不了公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加强公路建设,改善公路运输条件,为人流、物流的流动带来便利,同时增强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投资,促进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内部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当然,公路建设可能带来环境问题,需要加以控制与改善,降低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军君.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2014.

[2] 周培东,吴慧,阙科昌.玉林市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 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4,(4).

[3] 李秀菊.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4).

[4] 田祖海,苏曼.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

第9篇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信息经济和信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信息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区域政府如何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实际情况,在现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将是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重视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概述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信息经济测度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量度。其中,主要涉及到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以及信息化指数模型。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环节,通过发挥信息经济模型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制定良好的规划。同时,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有利于区域政府对自身区域内的企业和产业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及产业化工程共同发展,进而为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问题。

 

2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应用

 

近几年,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政府重视本地信息化工程建设及支持信息化工程发展的同时,针对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工作,也逐渐的开展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明确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的作用,并不断优化其发展的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1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发挥信息经济发展的优势,可以促使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通常情况下,信息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并在市场推广方面提高效率。其次,通过对信息经济活动的总结与分析,也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也是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中企业及信息工程的发展中。通过政府积极鼓励信息经济及信息工程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促成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下去。其次,通过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使之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展经济活动。

 

3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重视发挥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区域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利用信息经济发展的优势,实现企业创新发展,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体制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实力。其次,区域政府还应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积极的探究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0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050-0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支撑载体和重要标志,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运输途径。作为最基本、最广泛的交通运输形式,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沟通城乡、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发挥着支撑性基础作用,为人员流动和商品流通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域经济是由空间资源组成的地区经济集合体,是一定地区范围内产生的资源配置活动和全部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运输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一、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交通若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要,则会制约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安全高效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能拉近工业中心与经济圈之间的距离,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便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便于科学文化传播和人才交流,促进生产资料合理分配,拓宽人们视野,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公路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或区域经济需要由安全、高效和完备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做保障,才会长期发展。高效完备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不仅能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能改变区域的地理位置的优劣,促进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公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交通运输发生变化,而交通运输发生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交通运输的扩大与增强,将提高社会产值,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与质量安全提升,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二、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

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是指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方面与经济发展各方面之间相互协调统一、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应选择适应性发展战略,确保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间的相互适应。

1.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增长速度与道路运输需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相适应;路网结构、规模和服务水平,应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保证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供需平衡。应全面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促进经济发育进化的措施。

3.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应与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相适应。通过实施多式联运,使路网建设和区域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与配合。

4.公路网规划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合理布局,保证区域公路网建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如区域公路网建设与区域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和大型厂矿分布等相适应。

三、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投资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可推动区域内公路运输行业与相关联行业的发展。

2.完成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其直接经济效应为减少公路交通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和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3.完成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其间接经济效应为合理布局区域经济空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关联性。

4.加强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公路交通运输可改善投资环境,转变人们的思维理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5.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于拉动区域经济投资。客运、货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要素,要想富先修路,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提高城市的外在形象。公路的形象与城市的外在形象息息相关,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密切,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能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能提升城市软实力,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经济发展需要资本,要实现资本聚集,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善交通运输网,完善交通运输环境,从而对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产生影响,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民间资本、外资和国有资本等融资体系将发挥明显作用,促进知识性密集型产业发展。

3.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密不可分,不同地区的经济能力存在差异,主要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有关,便捷的交通条件能使城市成为有机的整体,形成经济规模效应。若城市的经济圈经济发达,则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很高,且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也会得到完善。

4.促进城市开发建设。公路交通运输是城市开发和建设的基础,通过完善城市的交通运输状况,有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受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和地理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5.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公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节约运输时间,缩短运输距离,促进科技进步和区域产业升级优化,能将有效的资源流向高附加值的区域,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能促进城市经济圈内外的辐射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促进技术创新。完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能提高城市外部技术的整合能力,可使城市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城市对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加强城市经济圈内的经济联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更好地创办现代化科技企业,建设一批正规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大型企业,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7.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农村链接的重要工具,公路运输的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道路的不断扩修,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公路交通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纽带。我国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实现了村村通、路路通,推进了城乡客运出行服务均等化,形成了城际、城市、城乡和镇村公交客运网络,为加快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提供了公共交通保障和支撑,公路交通运输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8.带动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当地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如对于旅游文化产业,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可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我国城乡道路建设的发展,还可推助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五、以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依托公路交通运输,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围绕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对区域经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加快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公路交通运输快速通道的作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发展现状;有效途径

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科技学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样就使得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反过来,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经济支持。所以,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现共赢,必须要努力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才能够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

康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相互发展,必须要理清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调查研究,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都是由高等教育来完成的,高等教育通过开展相关课程,能够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无论是语言类、经管类还是人文社会类、计算机类等和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都是通过教育的培养来实现。其次,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科技,为区域经济提档升级奠定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取得发展,科技创新是必经的途径,而高等教育院校可以通过科研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升级能力,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变革性作用。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之后,高校可以直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生产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最后,高等教育能够影响到区域的政治和文化,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进度和水平。高等教育能够提高一个区域的人群素质,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地方区域政治产生极大影响,高等教育也同样能培养高素质、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经过研究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院校就越来越多,可见,区域经济能够为高校的教育力量扩充、教学楼的建设、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提供重要的支撑,尤其是教育改革之后,高等院校自主经营,企业就成为高校教育资源补充渠道,区域经济发展越强劲,越有实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运行。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教学内容、授课流程等等,而高校这种运行机制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制约。而且,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就大,人才愿意进入高校学习,反之亦然。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即使是我国的东中西部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也呈现着不同的发展趋势。当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有以下发展现状:第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程度参差不齐,有很大的差别。从地域上来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东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降低。比如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不仅经济比较的发达,高等学校也非常的密集,而且人口综合素质也比较高。相反,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完善,高等院校都比较少,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第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融合性还存在差距,融合的不到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成为新的经济实体,但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依然不够紧密,部分院校依然只依赖于政府的教育支出,在与企业对接中,除了部分实训训练与企业进行对接外,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过慢,不能满足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高等院校改革缓慢,与企业的融合程度有限。第三,教育和经济都存在地区差异,教育均衡化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发达企业都聚集在东中地区,西部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明显落后。这就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均衡,部分地区人才过剩,部分地区人才短缺,这也导致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发展,东西部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互动好、联系紧密,而且西部地区两者的发展融合程度差,发展相对缓慢。第四,区域经济的发展缓慢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当地的人们生活水平低,经济收入也不足,对教育的投入也少,导致了当地的劳动力素质明显的落后,这也就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东、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越来越被动,实际效果更加的有限。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加深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实现两者良性互补,共同进步,必须要改变当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解决发展的困境,提出以下的有效举措:首先,加大高等院校的投入力度,提高高校教育水平。高等教育作为利国利民的好事,需要资金作为后盾,用于科研能力的拓展和软硬件设备的更新,所以,必须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投入力度。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扩充融资渠道,采取合资、合作、入股等方式引入民间本投资高校教育,或者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获得教育投资,也可以积极吸引社会捐款,如逸夫楼。其次,加快高等院校自身改革的步伐,与市场进行对接。高等院校只有加强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和高科技含量的科研成果,尤其是针对本区域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生源,从而实现高校经济利益的提升。再次,区域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强化科技强区的发展观念。只有区域政府或者经济重视人才的力量,才能够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有用武之地,才会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增多合作机会,为高等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锻炼机会,实现企业的技术升级,也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互动融合发展。最后,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对接和互动。为了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对接和互动,政府要起到“搭桥引线”的作用,一方面,将高等教育纳入到经济体系中来,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使地方经济引入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成果,从而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

教育乃立国之本,为了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不断发展区域经济,才能够为教育事业奠定经济基础,提升办学的实力,反过来,只有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才能够提高我国的人才素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精尖的知识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相互发展。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思维观念,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提高对社会教育的认识,把人才素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扶持,实现我国的民族振兴,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从而为地方经济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未来经济发展格局。

作者:白亚楠 单位:长春市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学秋.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商,2015(28)

[2]滕晖.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营销旬刊,2014(9)

第12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入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做出评析,并基于对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的评述,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对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区域经济结构包含区域需求结构、区域城乡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总量结构与区域所有制结构;而狭义的区域经济结构主要指区域的总量经济结构。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概念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主要涵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而区域经济结构则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各次级区域的经济总量结构。由此,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侧重于区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提升等,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将侧重于次级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总量的匹配等方面。当然,二者之间更多的是联系。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

二、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重庆市的区域经济格局基本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和决策层在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问题上形成的基本共识。其中,“一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两翼”是指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通过对比分析重庆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出一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特征,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且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型发展态势。从2007―2009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GDP占全市比重来看(表1),“一圈”地区各区县GDP占比基本上都在2%以上,而两翼地区则基本上在1%以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态势。

其次,从“一圈两翼”发展格局来看,“一圈”独大,“两翼”失衡。从2007―2009年“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GDP占比情况来看(表2),“一圈”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大致维持在77.7%左右,呈现出“一圈”独大的发展态势;并且,两翼地区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其中,“渝东北翼”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大致恒定在为16.8%左右,是“渝东南翼”地区生产总值的3倍还多。

与此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稳态的。这首先体现在区县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稳态上,从近3年来各区县GDP的排序来看,人均GDP排序始终处于前10位的区县有8个;始终处在第10―20位的区县有4个(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荣昌县);始终处在第21―30位的区县有6个;始终处于第30―40位的有9个。这说明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整体排序情况较为稳定,重庆市区县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正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一圈两翼”地区的非均衡增长也是稳态的,这可以从“一圈两翼”地区的GDP占比相对稳定而且环比增长率也相对较为稳定中得出。

综上所述,重庆市区县经济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出了典型的“金字塔”格局;而区域发展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基本格局,但一圈独大,两翼失衡;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态的非均衡增长态势。然而,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而言,将可能是一种灾难。毕竟按照增长极理论和累积因果关系原理,这种极核式非均衡增长将意味着对极核周围地区的资源吸附而导致极核周围地区发展的滞后。

三、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结合重庆区域经济结构的稳态非均衡增长特征,以及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本文认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将主要包括:

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视角来看,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首先,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圈”地区对“两翼”地区的扩散效应,弱化其集聚效应,同时,充分发挥作为重庆“一圈”地区中心增长极的主城区和作为“两翼”地区内部中心增长极的万州区和黔江区对“一圈”和“两翼”内部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并弱化其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极由集聚过程向扩散过程的转化。其次,在加快“1144”国际贸易大通道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区域贸易通道,充分改变传统主要依赖外向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主要以区域贸易通道、兼顾国际贸易通道为基础,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潜能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而从区域空间生产力布局优化的视角来看,首先,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潜能发挥。在构建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大对“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生产要素的补偿性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各次级区域生产要素潜能,加大吸引内外资、人才以及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力度。其次,促进次级区域产业发展体系的合理配套。最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平台。积极探索“两江新区”发展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于合理的区域板块和功能区划。

参考文献:

①张慧霞,杨卫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1):65―67

②李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基于东中西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吴柯,刘钟吉.江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研究[J].理论导报,2004(12):8―9

④卢艳,刘治国,刘培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1978―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54―66

⑤杜家廷,冉茂盛,罗富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收敛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8(2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