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3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道德教育;启示
裴斯泰洛齐作为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改善瑞士平民的教育现状,在教育的革新实验和理论探索方面贡献巨大。他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也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他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适应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客观现象和人的心理过程探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以此来组织课程与教学。据此,裴斯泰洛齐提出了“要素教育”的理论。
一、裴斯泰洛奇的道德“要素教育”思想
“要素教育”主张找到教育领域内最基本的要素,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循序渐进地接受更复杂的学习内容,促进儿童和谐发展。裴斯泰洛奇认为德育中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爱的感情”。母亲哺育和抚爱婴儿,使婴儿感到愉快和满足,爱的情感得以萌生。儿童惊讶、恐惧和哭泣时,母亲给予保护和抚慰,信任的情感得以萌生。服从和爱,感激和信任交织在一起,就萌发了良心。从母亲开始,这种爱扩展到家人,进而扩展到邻里、社会和全人类,一个人的道德力量就由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道德教育任务的实现方法上,裴斯泰洛齐认为,应首先重视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教育,但二者应密切联系。他主张把学校的道德教育建立在类似家庭生活关系和亲子之情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都要以母爱的精神去感化学生,对学生要给予充分的爱心。重视道德说理和道德行为练习相结合,不能空谈也不能体罚,同时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才能帮助儿童的道德发展。
裴斯泰洛齐用一生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用母爱感化着孤儿和学生,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孩子们。
二、当下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
我国历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新课程改革更强调课程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影响。德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当下的道德教育却面临着许多困境。
(一)学校道德教育应试性强,教育性弱
当下中小学的开设的德育课程,小学阶段称作“思想品德”,中学阶段统称“思想政治”。课程定位理论性强、脱离生活的现象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表现的愈发明显。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其“政治”成分远远大于“思想教育”的部分。开发德育课程对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但德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往往以讲授为主,评价方式上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的培养。我国当前的德育教材偏重理论讲解较多、社会实践较少,内容也较为陈旧,未能反映新时期的社会要求。整体看来,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试性强,教育性较弱。
(二)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遭到忽视
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重大。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的言行举止都是儿童观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然而我们却发现,当下我国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家长往往将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学校,认为通过高价花费择校,让学生进入好的“名校”,孩子就可以放心成长了。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无论智育还是德育,学校负责一切。事实上,家庭教育并非不重要,而是特别重要。对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儿童家庭关爱的缺失,影响道德的发展与再塑造。
(三)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的脱节
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和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翼,只有朝着同一方向才能够产生德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单凭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学校教育是学生高效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家庭教育则能给予学生来自亲人的温暖,使他们真切的体验到爱的存在,在被呵护下学会关怀和付出。没有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学校教育便会失去其本色。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脱节不仅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效应,而且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三、裴斯泰洛齐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下道德教育的启示
统观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重新理解和认识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深刻的意义,我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应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危机。
(一)德育从家庭教育开始,从父母做起
裴斯泰洛齐的德育要素中,他十分强调母亲的作用。在著作中《林哈德与葛笃德》中,“葛笃德”作为母亲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感化着子女。在她的教育下,子女们都乐善好施,心地善良。裴斯泰洛齐重视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将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模板。儿童出生伊始,父母就在孩子的面前树立起了各种示范。儿童会观察、模仿学习父母的言行举止,这些学习在儿童的成长中印象深刻而持久。父母以身作则,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儿童产生道德影响,使德育溶于生活之中。因此,德育从家庭开始,从父母开始,要求儿童的父母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子女做出表率。
(二)改革学校道德教育,从情感开始,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衔接
当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表现出应试化倾向,教育性较弱。在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中,充斥着理性的教化,偏向认知领域。与之相反,裴斯泰洛齐将德育的最基本要素归结为“儿童对母亲的爱”,侧重的是情感领域。相对规则和道理,儿童更容易接受情感体验和感悟。改革学校道德教育,从情感开始,儿童感受到真切的爱和温暖,才能更好地付出爱。我们改革学校道德教育应注意将它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衔接。教师要向母亲一样给予学生以母爱般的情感,用母爱的精神去感化学生,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9.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3.
[3]王天一 夏之莲.外国教育史[M](上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10.
【关键词】人性假说;家庭教育;家庭德育
一、孟轲的“四端说”
(一)、“四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属性。“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基础,“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有社会道德属性,正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分。孟子的性善论是以人类的道德属性来规定人性的,并认为这一属性人生而具有,这正是揭示了人于动物的区别。
(二)、“仁、义、礼、智”是人性发展的规范
在我国的传统的道德发展中,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仁是核心,其他方面的德是仁的体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率然见于面,蛊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在孟轲看来,人的行为规范起源于“四心”派生出了仁义礼智,拥有仁义礼智品德的人才是善的人,才是达到圣人同等的完善人。
二、我国家庭道德教育与人性假设关系的考察
(一)人性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教育的人性假设,是指道德教育理论中关于人性的各种判断及其相互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人性假设中的某个判断作为逻辑核心,相应展开以此判断为基础的理论重点内容 从道德教育理论史来看,无论哪一种道德教育理论,都包含某种人性假设的逻辑,如果一种道德教育理论没有任何形态的人性假设,那就意味着它已经搁置了道德教育的载体目的和方法,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理论是难以建构的。
(二)家庭中的情感交流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基础
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儿童道德观念的奠基有重要作用。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而道德的灌输与观念的传递无不是通过亲子关系的感情纽带,在无形中得到教化,包括言教与身教。人们的外在行为其实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道德行为展现其实也是与子女内部情感的交流,这如同证实有爱心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一样。
(三)家庭道德教育与社会的道德标准相互作用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在社会道德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家庭的道德教育起着小加工式的作用,对社会这大机器进行作用;反过来,社会里大家对认同的道德规范又在规定者家庭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与行为准则。儿童在经过家庭教育之后最终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在家庭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环境交错的过程中,掌握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实现了道德的内化过程。
三、基于孟轲的人性假说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几点构建
(一)用理性的关爱尽力呵护孩子的“四心”
孟子认为“四心”是先天潜在的一种自性,如果这种自性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人的发展会出现偏差甚至畸形发展。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依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它是站在整个人类道德的起点而发起的一种理性呵护。理性的关爱就是要把握好关爱的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成了溺爱。因此,用理性来把握好这个度,比如给孩子充满爱的环境,展示榜样的力量加上正确的表扬,让批评也成为一种关爱等。
(三)家长健全自我价值观,发展孩子的“仁、义、礼、智”
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主要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培训班”。“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内容。在家庭教育中,除了要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外,家长自身也应该健全自我价值观,在培养孩子四心时,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要求。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的家教意识也普遍崛起,为了提高父母们的家庭教育质量,各种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讲座普遍兴起,加上我国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回归,在进行孩子的德育时,家长更应该关注、更正和健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郭沂.德欲之争——早期儒家人性论的核心问题与发展脉络[J].孔子研究.2005(05)
[2] 白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03)
[3] 张光成.孟子四端说再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启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1
一、引言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梁启超有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之间,社会阅历有限,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逆反心理的出现以及成长环境影响使他们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思想道德问题。毋庸置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关口,中学生的成长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总体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但也不乏诚信缺失、假冒瘟印⑵燮欺诈、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并且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信息如滚雪球一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蔓延。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给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总体上当今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1]。根据2015年7月1日《检察日报》的报道,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个数字令人吃惊。郑航和王清平(2011)基于对典型地区的调查也发现,现阶段中小学生存在诸多问题:爱国认识模糊,理想信念淡漠;自我关注过多,团队意识不强;道德观念上情理相混,道德选择上知行分离;生活满意度低,心理素质较差;劳动意识淡漠,爱攀比、不节俭;行为习惯不佳,品行问题较多等[2]。而2015年发生的两起骇人听闻、震动全国的湖南邵东弑师案则更深刻地警示着我们:如果对当代中学生放松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就容易误入歧途,人生的航船就会迷失方向。毫不夸张的说,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在中学生初涉人生、刚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而研究国外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启示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探索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创新出以隐性渗透为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方面,西方各国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将家庭、学校、社会的功能联结起来,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起各自的思想教育职责,从而形成辐射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例如,对于一个处于中等教育一年级的苏格兰学生,除了在家接受父母的思想引导之外,还应完成学校规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并且还需耗费 12 天时间参加包括文化参观、研习会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每次体验都有相应的公共部门组织和参与[3]。西方国家还非常注重宗教团体等民间组织的教育导向作用,这样能避免政府灌输教育的直接性和说教性。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所理解的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原则规范,而是紧扣中学生政治、社会生活的主题,内容相当广泛。例如,英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个人理财教育、情感健康教育、营养与体育教育、两性关系教育以及、酗酒、吸烟教育等。而美国及法国等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关于“生存方式”的教育,包括伦理教育、政治教育、宪法、法律、和平、民主、协调、人权等。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文学、历史、地理以及课外实践等非政治课程中,发挥 “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例如,美国学校要求学生在每门专业课学习中都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即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很多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考试。而加拿大奥兹农学院所开设的“学生管理农场”课程,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评估商业活动的成效提高决策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文化传统和经济环境与其它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西方国家关于强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给我国的启示是:第一,思想道德教育实施主体层面,应建构综合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教育资源,注重营造思想道德教育氛围,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且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第二,在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层面,应强化隐性教育。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渗透性”、“隐蔽性”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凭借其隐蔽性,能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情绪。第三,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层面,应适度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外延,不仅仅局限于伦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应教会中学生更多有关适应社会的知识,强化对学生意志品格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强化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环境多样性的特点日益突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日趋扩大和丰富。强化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应仅依靠学校的德育工作来完成,而是需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优化中学生成长的环境,为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层面,应发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阵地作用,把“以德育人”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观。第一,应建立各种督导和考核机制,例如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每学年对综合素质评价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单项奖,并将之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以此引导中学生立足真实生活,积极进行道德体验。第二,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也应开展各种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课外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在教育的内容上,不仅应不遗余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应加强对中学生意志品格、审美情趣的培养。 第三,应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应充分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等载体,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利用橱窗、标语牌、黑板报、广播、文体活动、自办刊物等宣传阵地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征文、演讲等各类比赛以启发人、陶冶人。
家庭方面,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子女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第一,应以身作则,严格检点自己的言行,加强道德修养,注重自身形象,优化自身道德人格。第二,除了正确引导外,父母还应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第三,家庭和谐相处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可忽视。因此,父母要有平等民主意识,不搞一言堂;要尊重孩子,时常与孩子互动,不可随意打骂;要学会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乐观、开朗、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
社会方面,第一,各级政府应完善推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督导机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第二,大众传媒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正面宣传报道社会的主流和积极进步的东西,要坚决抵制消极落后、腐朽内容的传播。第三,公检法等部门应加强信息网络法规道德的建设和管理,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网吧”专项整治等清理整顿行动,努力净化中学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苟兆国.对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W政治教学参考,2012,(12):57-58.
[2]郑航,王清平.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1,(03):38-43.
我们在广州市辖的四个区各抽取1间幼儿园、共4间幼儿园进行调查,在每间幼儿园选取大、中、小3个班做问卷调查,共向200位家长派发问卷,在200位家长中收回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达到85.5%,另外,我们在其中的1间幼儿园对班主任推介的大、中、小三个班的12位经常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做深度访谈,对其孩子也进行了访谈,并观察这12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言语及行为。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辅助研究。研究方法实施的顺序为:文献收集与分析、编制问卷、派发问卷、第一次访谈家长、第二次访谈家长、访谈幼儿、观察记录。笔者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纳、比较。以Cronbachα系数检验,得出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8,显示该问卷有很好的信度。
二、亲子阅读的基本状况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长
调查表明,每周亲子阅读3~4次的家庭最多,每周1次的排第二,结果见表2。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幼儿在全托幼儿园,每周只有两天时间与家长在一起,所以家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愿望没法实现。调查还发现,多数家庭每次阅读的时间能持续20分钟以上,其中超过25%的家庭达到30~60分钟,说明家长有兴趣有耐心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也乐于同家长一起阅读。对不同家庭亲子阅读时间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我们对每次阅读的平均时间为10~20分钟的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发现这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较短,阅读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转移兴趣,这些家长迁就了孩子的兴趣,未强迫其继续阅读。
2.亲子阅读材料的获取方式和材料内容
从调查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阅读材料比例最高,根据家长的兴趣或孩子兴趣和要求,家长根据故事的教育价值或内容、情节来选的人分别占40%和30%,还有一些是根据幼儿园老师建议、媒体宣传或朋友介绍来选择的。总体上看,多数家长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据调查统计,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图画书或绘本的最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再次是选择童话书、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的,人数差不多,也有家长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诗词书,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选取阅读材料的原因,选用图画书,即绘本的最多,这是因为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幼儿叙述故事,即使幼儿还不能阅读文字,仅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且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首选。有关自然科学的书刊以描述科学趣闻为主,适合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阅读,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内容。
3.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和情绪体验
调查发现,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最多,达到了82.5%,其次是认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对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的情感体验调查显示,22%的家长明确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长感到比较愉快,39%的家长表示“有时愉快,有时麻烦”,这其中有部分家长本来不愿意与孩子共读,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着阅读的。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
1.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概念和责任的认识
从对家长的访谈可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品德习惯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家长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概念是什么呢?统计数据显示,77.8%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在家庭内成年人对孩子道德、习惯、规范形成的教育,但1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像中小学及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应当是老师在幼儿园讲授道德规范的教育,既然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家庭内成人对孩子的教育,那么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负责吗?调查显示,高达97.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负责,只有2.3%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负责。
2.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列出14种德目,“您觉得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多选)”,结果家长选择善良的占91%,爱心的占84%,诚实的占83%,责任感的占80%,勇敢、友谊、勤劳、宽恕的也在60%以上。笔者在访谈家长过程中,现场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图画书请家长指认,结果家长选择的图画书作为德育内容的频数与问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调查发现,67.3%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开展“家园共育”;26.2%的家长认为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孩子。
四、亲子阅读对幼儿道德认知的促进作用
1.在亲子阅读中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频率调查发现,84.8%的家长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地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还有近3%的家长利用看动画的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较少家长会利用亲子阅读进行德育。说明尚未意识到亲子阅读中的德育价值。
2.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行为的变化
“您与孩子一起阅读后,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97.7%的家长表示在其言行举止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但也有2.3%的孩子没有任何改变,往坏的方向改变的孩子为零,笔者在访谈中向家长了解怎样确定这种变化是亲子阅读带来的?有家长举例说道:“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了《小蛇散步》这本绘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学着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难。以前没觉得效果那么明显,现在可能因为孩子阅读多了,也有意识了,效果也明显了。”
3.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认知的提高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活动。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西方康德也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认为这是锻炼人的性格,使人摆脱激情和感情的影响,自觉地按“道德律令”行动的重要措施。道德教育的任务是使一定社会或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到人们内心,转化为人们的内在道德品质[1]。会计道德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道德品质,履行会计道德义务活动[2]。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校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活动[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完整性、渐进性和实践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培养和塑造会计人员高尚道德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要求把会计道德认识、会计道德情操、会计道德意志、会计道德信念和会计道德习惯等基本因素有机统一起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渐进性是指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道德品质是极为艰巨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反复地教育、感染和熏陶才能形成。俗话说“积硅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会计道德教育的成效是受教育者长年累月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结晶。一个良好的会计道德品质需要量的积累,逐渐由小善而形成大善的漫长过程,最后才能实现道德面貌的本质变化。因此,会计道德教育必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意味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与会计实践相结合,这体现了会计道德本身“知”与“行”的统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是实践,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只有通过习惯和实践才能产生德性。康德和黑格尔也提出道德具有实践性,任何不能付之于实践的观念,都不能称之为道德。所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结合会计领域的实际,满足社会实践和工作实际需要,如果脱离了会计实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说教和空谈,就不能称之为会计道德教育。要想将会计道德原则规范等社会客观的道德要求具体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必须借助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作用,把外在的“道德律令”转变为个人的“道德需求”和道德特征。会计职业教育是“塑造会计业未来典范的摇篮”,“造就会计道德楷模的圣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如此巨大,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满足会计发展的需要,必须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环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实现创新。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创新
更新教育观念是保证会计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前提,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有可能设计和实施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使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高校会计教育中,要切实改变目前会计教育中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德性知识的教育,轻视德行的养成教育的错误观念,从而改变会计教育结构不合理、会计教育体系不健全的状况。第一,树立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同样重要的观念。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才无德是危险品。会计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法律意识。但目前会计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堂,一味的强调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很少提及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必须深化会计教育改革,充实会计教学内容,不仅设置经济类、管理类课程,更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建设现代会计教材,不仅要丰富专业教材,也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作为正式的教材,引进国外经典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方法。第二,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国际意识,即应将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去;二是终身教育意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三是改革意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需要不断改革。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要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流于形式,不流于“说教”,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把道德教育融进每一个会计专业学生的内心,使被动接受道德教育变为一种自我提升品位需要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深刻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及自然的关系,理解、论释道德内涵,提高自己选择行为和识别善恶的能力,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确立自己人生的坐标,树立热爱会计、献身会计的职业理想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的。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环节创新
会计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必须紧抓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坚决抵制。
1.学校是进行系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效果不佳或效果甚微的突出问题。第一,在教育内容上,只注重会计知识学习,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专业没有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主要由思政课承担,思政课虽然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为一门公共课很难包含会计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特殊道德要求。第二,在教育方法上,主要靠教师在会计课的讲授中或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职业道德要求或穿插一些典型案例给学生“提个醒”。这些内容教材上没有,又不会考试,讲多讲少完全由教师决定,随意性很大。这种“借题发挥”的即兴之作往往十分零散,不成系统,根本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会计道德教育,常常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会计人才,笔者认为有必要组织编写会计道德教材,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向学生系统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成文规范。
2.社会实践是会计只职业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当今是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社会风气会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极大影响,如果整个社会诚信沦陷,所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都会显得非常苍白。例如,社会舆论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可以给会计人员带来某种荣誉感或耻辱感。当社会舆论对会计人员高尚的道德品格行为进行赞誉时,会计人员会感到自豪和喜悦,进一步鼓励其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坚持。而当社会舆论对会计人员不符合诚信规范的行为进行谴责时,会计人员会感到羞耻和内疚,进而使会计人员不诚信的行为受到抑制。因此,社会舆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对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氛围,并积极推进会计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家庭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征地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或多或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从“人之初”抓起。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家庭成员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形成良好的会计品质。但是,在我国当前会计道德教育实践中,家庭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延展
1.使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文化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不仅要宣传道德模范、道德标兵、更要强化对道德失范、道德堕落的“耻文化”教育。特别是在“是”“非”,“荣”“耻”的概念和原则混淆甚至颠倒的情况下,强化“耻文化”教育,给出道德底线,遏制会计专业学生将来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2.注重会计的专业技术精神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忠于会计岗位,热爱会计事业的良好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的艰巨性,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为以后学生走上具体的会计岗位打好思想基础。
3.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具备会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忠诚性和勇敢性的优良品质。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经常与钱财打交道。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良好的价值观是学生走上会计岗位后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指南。
关键词 日本 道德教育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67
Enlightenment of Japanese Moral Objectives,
Content, Approach "Life" Concept
――Impressions after Reading Wang Lirong's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Japan and China"
GONG Shuai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life" orientation alread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oral reform foreign experience also confirms this fact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our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reform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Japanes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roach in three areas of "life" philosoph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living in Japan today for our mora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Japan; moral education; life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针对两国道德教育现状与学生道德生活现状提出的。以知识为本的目标设计,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道德教育“仍表现出封闭单一的特征,在内容上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忽视个体需求、缺乏时代感,在方法上还依赖于灌输、说教、重外铄轻内修、重约束轻引导的方式,道德教育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德育目标价值引领生活,德育内容融入生活,德育方法指向生活实践――已经成为共识。
1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简而言之即道德教育始于生活并以生活为终。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或者说道德是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现实遭遇中,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②也就是说德行只有在亲身经历、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的实质是具化到独立的人的德行,并引领个体过有道德的生活。
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可以理解为:把德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定德育内容,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受生活,在真实的道德生活中建构道德认知结构,在现实生活中内化道德品质,进而“引导人去过值得过的生活”。③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养成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和德行,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④就确保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2 日本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简介
2.1 德育目标方面
日本在德育目标回归生活的尝试有在实际行动上细分阶段目标,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具体表现在目标的层次上。
日本文部省1977年颁布的《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中把小学分成低、中、高三级。按照不同的阶段把28个在小学阶段必须完成的重点指导项目分配组合落实到每个年级,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有14个项目,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有18个项目,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有28个项目。如“热爱正义、憎恨非正义、有勇气地采取正确的行动”,低年级的要求是具有热爱正义的感情,中年级的要求是增加分辨正义与非正义的能力等,高年级的要求是增加有勇气地进行正确的行动等内容。⑤
2.2 德育内容方面
日本德育内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内容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性,具体体现在德育内容在一纲之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体现了日本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例如,日本道德教育在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有相对应的三层德育内容:小学低年级阶段重点培养基本生活习惯;中年级阶段重点培养遵守日常生活规范的习惯;高年级阶段重点培养社会公德、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⑥
2.3 德育途径方面
日本注重“德性养成,实践训育”,这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日本注重“情、行”,中国注重“知、意”。⑦在实施途径方面日本德育具备相对完整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实施途径体系,而中国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学校道德教育。
日本德育非常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践行途径的建立,并且在生活场景、环境中注重“思想政治及情感教育”因素的渗透。比如,利用动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动画采取的是渗透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娱乐之中进行。⑧
3 日本德育对我国德育“生活化”的启示
3.1 德育目标指向现实生活具体内容
德育目标指向学生现实生活,并通过制定详实细致的系统目标保证德育落到实处,要依据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条件、环境等多重因素而呈现不同的层次、水平和等级。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层次化、循序渐进的特点。
日本小学在“道德科”之外还另加开设“生活科”和“家庭科”,内容上既包含在道德科之内,形式上又相对独立于道德科之外;“生活科”目标主要指向社会活动,“家庭科”目标主要指向家庭生活。⑨这种设置使得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类似日本这种目标体系是现实可行的,比如,在具体实践层面我们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在小学阶段德育目标中设“行为规范及公共道德教育目标”,又可细致为“社会、学校、家庭行为规范及道德规范”,进一步细化为“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友好诚信”等细目。
3.2 以生活活动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措施
力求从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价值的问题与困惑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来选择和确定德育的具体内容。重视生活世界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据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条件、环境等多重因素创设有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
从日本德育目标序列化和德育内容层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完善、细致的德育目标体系保证了德育内容实施的有效性,系统的德育内容也促进了德育目标的序列化,二者是相互促进、依存的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标细化的足够详实具体即实现了由德育目标向具体德育内容的转化。如,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包含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包含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的目标可以细化为具体的德育内容,如:乘坐公共汽车应先下后上,勿争先恐后,勿挤逼抢位,给老弱病残让座等具体内容。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及德育内容的层次化保证了德育向具体现实生活点点滴滴的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及德育内容的层次化对德育实效性的积极意义。
3.3 建构涵盖生活各方面的践行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道德践行体系旨在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实践德行。培养“社会人”的德育环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营造,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作用。要善于利用家庭教养中的亲情感染和潜在的隐性陶冶功能, 父母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正视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不完全性, “发挥学校德育目的性、 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等优势, 利用社会德育的良性影响”,⑩帮助、监督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道德的侵蚀。
日本德育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对我们构建合理的德育环境具有借鉴意义。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比如动漫产业中的儿童动画节目多具有很好的亲子教育功用。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对少年儿童过于袒护,导致学生普遍缺欠面对、克服困难、挫折的能力。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家长应寻求更丰富、更有效的亲子共处方式,以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去,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又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同时也是良好的情感参与教养方式。
注释
①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202.
② 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128-129.
③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④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7.
⑤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32.
⑥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54.
⑦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77.
⑧ 勒义亭.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9(8):111.
⑨ 聂琴.探析日本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8(5):83.
⑩ 张典兵.当代中国德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14(5):4.
关键词:思想行为“游离”;分析;对策
“游离”是指一种物质不和其他物质化合而单独存在,或物质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比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思想行为“游离”是指思想行为表现不能反映思想行为实际面貌的状态,事实上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现象。那么中学生思想行为“游离”现象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文结合教育实际,略陈管见。
一、中学生思想行为“游离”现象的表现
1.言行“游离”――知而不行
有些中学生对一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政治思想要求是知道的,且对他们来说不难理解,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遵守,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情境“游离”――知而不完全行
情境“游离”主要表现在: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不一样,正规场合和非正规场合不一样。
3.角色“游离”――知而不一定行
角色“游离”,即因充任的角色不同而发生的思想行为游离现象。
4.“他德”和“我德”的“游离”――知而自己不行,却要求他人行
所谓“他德”就是对别人的道德准则;“我德”即是对自己的道德准则。有些中学生说起他人来头头是道,别人怎么不对,应该怎样去做,分析得很到位;而对于自己,他又可以心安理得地容忍自己在同样事件上的过失,这是典型的“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二、中学生思想行为“游离”现象的原因
1.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而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思想行为“游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的失误
学生思想行为“游离”的形成,不全在家庭和社会,学校也应负一定的责任。(1)有的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2)在学校德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采用理想化的教学模式,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造成了上课内容“假、大、空”的现象,学生难以“信其道”。(3)教师教育的失误,原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社会是大环境,学生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必定受到各种社会思想、社会风气的影响。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因而它的腐蚀力更强、更大,这些社会上的“墨”,会给学生的道德、心理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被“染黑”。这正如教师所说:教师在学校三天的教育,有时还抵不上社会上诱惑者三句“好话”的力量。
三、中学生思想行为“游离”的教育对策
1.前提: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学校端正教育思想,把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中学生道德现状不断优化和调整教育内容,建立校内道德教育工作网络,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浓厚氛围。
其次,创设优良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中学生处于良好的道德环境,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而且有利于他们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即所谓环境激励,无声熏陶。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道德功能。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宽容、相信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但在运用任何一种教育手段时,都应体现针对性、实效性、目的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要求,尤其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深入挖掘教学中德育的培养点,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明确在某一方面怎样做是道德的,怎样做是不道德的,这对那些原来桀骜不驯、“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行为“游离”的中学生可以收到“狂风不能折服小草,誓言可使铁汉低头”的效果。
(3)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叶圣陶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具有深入性、长期性、渗透性的特点,是一种深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通过自我的高尚情操,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人格教育”。
2.关键:注重教育力量的整合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导力量;社会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继续、扩展和延伸;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三者相互配合,协调同步才能发挥最佳的道德教育整体效果。社会、家庭的“染缸效应”远大于学校的教育效应。所以,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发挥群体教育的功能,齐心协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奏效。
3.根本:培养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涂尔干;道德教育;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60-03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试图从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中找寻理论资源以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代独树一帜。他的许多德育思想对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富于重要启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
(一)道德教育的融合性
涂尔干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他呼吁要在学科教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我们不能如此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就像道德本身卷入集体生活的整张网中一样。”[1]在涂尔干看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能成为“道德的知识”的,“通过科学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在片面的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学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德教育的出路”[2]。
(二)道德教育的适当环境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涂尔干指出,在儿童离开家庭时的道德状态和他将来必须努力形成的道德状态之间有很大距离,而且这一距离不可能直接达到,必须有一中介物,“对于儿童来说,自身所拥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其做到的道德水平之间的发展是需要通过中介完成的,而这一中介最适合的就是学校”[3]。学校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脱离家庭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缓冲的中介。在学校,道德教育能够发挥出其无可替代的影响。
(三)道德教育的三要素
涂尔干揭开宗教这层神秘的面纱,发现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具有三大基本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纪律精神的实质就在于使人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使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行为;牺牲精神在于个体为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而行动,不是为个体自身的利益或除个体之外的某个他人、某些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只有这样的行动才是道德的,才是体现牺牲精神的;自律精神则是指我们能够在理性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服从、遵守道德规范。
二、当前德育实效性的问题表征
(一)道德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来实施的。这种德育形式过于单一和死板,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多像其他知识类学科一样,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化传授,“以传授道德知识为特征的品德教育舍本逐末,将道德符号而不是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道德意义看成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远离这些道德知识符号得以产生运行的、现实的生活,虚构一个虚幻的道德知识世界,热衷于对这些道德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在这种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4]。
这种道德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践性,学生无法形成情感体验及道德共鸣,使学生误以为只要掌握了德育要求就能够“完成任务”。事实上,单纯接受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的学生在遇到真实的德育情境时往往无法在头脑中迅速调动出所学习过的道德知识,将其转化为正确的德育行为。可见这种单一形式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
(二)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
所谓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是指当前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从人的存在出发,按照人性的方式,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的活动。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多是由学校单方面宣布一整套班规、校规等,体现在这些班规、校规中的道德规范往往是一种外在的命令,脱离学生实际,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只凭教师的宣传、讲解,是很难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些空洞乏味,类似于传统“美德袋”式的道德理论、教条,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描述缺乏真实性,很少考虑到学生人格成长的需要。“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学生只有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并不具有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灌输和诱骗盛行,道德教育明显缺乏道德性,学生很少被当作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来看待”[5]。学生主体缺位,德育目标偏离,“人之为人”教育匮乏以及德育内容空疏。即使制定了包罗万象的道德规范,其效果仍然甚微。
(三)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道德规范是在一个群体内所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是群体内的所有成员都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只有在一个本来已经存在规范协议的群体内,相互作用的各方面才有可能达到相互理解,形成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制度,道德教育往往以应付、分散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同且有约束力的系统化体系。没有科学的德育体系,学生无法自觉参与德育活动、主动接受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洗礼,情感和秩序就无法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行为,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这会使学生缺乏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遵守校规、社会公德、游戏规则等,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
(四)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少沟通联系及组织配合。一方面,家庭与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两重性现象。在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和包办代替,这与学校教育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思想、要求相矛盾,减弱了道德教育力量。有的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及品德培养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些“德育要求的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往往使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教育上的分力和反作用,最终导致德育的低效和失败。另一方面,教师内部与家长之间德育要求不一致。在学校德育中,有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家庭内部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德育要求及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德育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各方道德教育力量不能彼此沟通、整合起来,只考虑各自的想法和得失,导致德育要求不一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三、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实施的,即显性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它是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集中地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但因其方法单一,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仅采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当一个人按照课程规定把整个道德压缩成几节道德课,并在一周之内用比较短的间隔来不断重复这几节课的时候,他很难满怀激情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种间歇性的课程特点几乎不足以给儿童留下任何深刻或持久的印记,而没有这些印记,儿童就不能从道德文化中获得任何东西。”[6]因此,除运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外,隐性课程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教育元素。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作为学校隐形文化要素的集合体,具有极强的广泛性,“隐性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处处是教育之处,时时是教育之时,人人是教育之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格局”[7]。
(二)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
涂尔干认为,在儿童脱离家庭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应当对其实行道德教育,将集体的概念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培养儿童在不同的群体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的习惯,因为习惯能够从教育提供的深厚土壤中茁壮成长,最终生根发芽。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是我们能够实现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场所,因此,道德教育应将学校的整体生活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反思与整理的作用,而且还应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使道德教育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意义上,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即是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指引下,把握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不一致性、矛盾性,从儿童发展需要和(源于个体或社会的)生活问题出发,基于儿童的心智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从知、情、行多个侧面着眼,努力促进儿童的道德图式的建构和道德理性的发展,以真正实现道德主体的自由生长。”[8]
(三)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
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一样,他律和自律问题也是贯穿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始终的问题,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怎样去行动。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在当今社会,建立适应时展需要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道德不仅需要道德个体的自律,同时也需要一定制度性的规范作为保障。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被纳入社会法律规范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健全的国家,其法律所体现的道德规范越有效。因此,当前我国尤其要重视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构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生活于制度环境中的个体,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无不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观、行为要求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制度性决定性地影响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发生”[9]。此外,还应促成制度德育与生活德育的融通,让制度充满道德性与教化性,使德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在德育中提升。
(四)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涂尔干提出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即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众多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不能互相矛盾,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保障道德教育的一贯性”。这一思想和我们的德育理论提出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精神与要求是相符的。依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教育不仅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要贯穿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在横向空间维度上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肩负起教育的责任。这种教育的一致性不仅包括学校中各种教育力量的一致性,也包含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学校应向家长、社会宣传正确的德育知识及德育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达成共识,使三者的教育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沟通与合作;使三方面的德育思想相互统一,德育安排相互衔接,德育内容相互贯通,德育渠道相互补充,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一体化功能,使德育的实效性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91.
[2]周晓静.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之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0,(7):16.
[3]杨靖.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
[4]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0.
[5]严从根,冯建军.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9):10.
[6][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7]庞学光.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4):47.
[8]郑航.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及其教育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4,(12):12.
关键词:道德教育;概念;德育问题;教育策略
一、道德教育的概念
1.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指在一定社会里,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将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给人们。即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看做构成道德品质的几个基本要素。
2.小学道德教育
小学道德教育是指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展开的道德教育,让小学生通过道德教育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目标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
从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中不难看出其规定过于宏观,过于重视对小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感情的培养。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导致即使在小学生中强调了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小学生也很难自然萌发这些情感,更不可能上升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为。我国的德育,是一种理想化的德育,有些脱离了小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缺乏对儿童日常生活及意志品质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它有了不真实的一面。
2.道德教育以空洞的说教为主,缺少道德实践
我国很多幼儿从小就开始学习文明礼貌、背诵古文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一入小学就开始学习各种规范条例,在课上课下于无形中接受老师的道德教育,可是这些主要以空洞的说教为主,缺乏践行。小学生的课程中设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而且成为小学生考试科目之一,这些科目的开设让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上有了知识积累,知道了哪些是合乎道德的,哪些是不合乎的。但是,小学生的太多行为是不道德的,在道德践行上做得很差。作为小学生应该懂得尊老爱幼、不乱丢垃圾、文明有序等,可明白这个道理、在考试中都得到高分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做到言行合一。
3.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不一致
学校开设思想品德课,为小学生制定了各项行为规范,老师也处处于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在学校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热爱同学,各种行为都是合乎道德要求的,可是回家后这些良好的行为却都化为乌有。在家不知道体谅父母、尊重长辈,不知道帮父母分担家务,和在学校里判若两人,使学生有了两面性。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长辈溺爱孩子,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道德实践氛围,使家庭和学校道德影响不一致。有些家长的不道德行为直接影响孩子,若不能重视自身的行为,不能严于律己,教育孩子时就没有说服力,孩子也就很难听从。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的小环境,而社会作为一个生活的大环境,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人的各种陋习都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养成,使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是非对错,这样,反而使社会这个大环境起了反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影响的不一致是目前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道德教育教学策略
1.借鉴国外经验,从国家层面不断完善小学道德教育体系
现今,我国小学教育目标过于宏观、可行性不强这一问题,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新加坡的道德建设被誉为世界上道德建设成功的典范,借鉴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与法律相结合,借用法律的强制力来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例如:在我国乱丢垃圾的现象到处都是,尽管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公告作用微弱。但是在新加坡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法典中无案可查的内容,都一一立法规定相应的处罚。如果可以通过向外国学习,不断使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空泛的大目标细化,并借助于法律的力量来强制实施,那么道德教育一定会成效显著的。
我国的德育内容并没有循序渐进,没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身心发展而分出有效的德育层次。在这种层次模糊的前提下,教育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了。而日本小学德育内容注重层次性。它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来制定的。比如说,“端正礼貌规矩,有规则地进行生活。”看似简单的要求,但日本的德育大纲里,对不同年级则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我国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制定出富有层次性的德育目标,让小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在社会中有良好的道德行为,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
2.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
改变目前小学道德教育以课堂说教式的授课为主的状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我国实施德育的直接途径是思想品德课,间接途径是各科教学、校级班级工作、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与校外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家庭的社会教育。其中,缺乏情感陶冶,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韩国实施德育的直接途径是道德课,间接途径是校园环境布置和校园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社区活动。韩国在实施的途径、方法上注重小学生的情感参与。这是值得我国小学道德教育借鉴的地方。
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上面提到我国实施德育的间接途径主要还是在学校进行,应该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道德践行机会,借助社会力量让小学生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中。为小学生提供监督不良道德行为的岗位,让学生体会到违背道德的不良行为是可耻的,通过对不良道德行为的感知体验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多参加社区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构建小学生道德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小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环境,对小学生直接实施道德教育,在进行直接授课和间接引导的同时,加大和家长的沟通,可以采取多布置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性作业,为学生亲身实践提出引导;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社会型的活动,引导学生以正确处理活动中出现的事情。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配合学校给孩子安排的任务,加强与学校沟通,并对孩子任务完成情况讲评,鼓励孩子多做有益的事;同时,家长也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在处理生活中的事务时,多启发式的询问孩子,让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做法对不对,使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随时影响着每一个人,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社会人的行为随时都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是非观;因此,要从更深层次的道德约束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让每个人都树立良好的形象,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这样,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就能构建起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道德教育乃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起到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M].北京大学出版,2003.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现实表现人手,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深人分析,在肯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7月第20次调查,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 62亿,仅次于美国2. 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比2006年增长了2 500万人,其中大学生网民占了近40%。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行为和意识将影响整个网络能否健康发展,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决定着其网络道德行为和意识。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呈现出正反两种状况:令人喜悦的一面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通过积极探索,大量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令人担忧的一面是因网络发展太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又是一项新课题,对已出现的间题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新的情况又接连出现,还存在不少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开始,其间经历了艰难历程,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学校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作积极的主导作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网络道德,凭借《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积极引导,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和意识教育。加强网络的法制教育,促使大学生保持网上和网下行为的一致性与合法性,培养他们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Cz7,家庭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纽带,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学生在周末和假期中,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并将子女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学校沟通和交流,扩大了教育面,这也是对学校教育效果的有效检验。国家和社会积极宣传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的方略,各地根据实际,也制定了相应的网络规范,特别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对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明确大学生网络道德目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减少,网络道德意识有所加强
网络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使大学生对网络已不再陌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购物、娱乐已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能较为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特别是不良信息,不是不加选择地接纳和吸收,他们会根据自身需要和判断进行删减。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黑客中大学生的比例有所下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有所加强,在主体意识的驱动下,辅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大学生的重视,他们清醒地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识到他们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这样的认识势必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起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减少。这对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网络道德教育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尽管与国外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比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最早涉及网络道德领域的著作是严耕、陆俊和孙伟平著的《网络伦理》,之后有吕耀怀的《信息伦理学》、李伦的《鼠标下的德性》以及刘云章的《网络伦理学》、段伟文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张震的《网络伦理》等,这些著作都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信息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介绍计算机网络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探讨适应我国网络人群特点和网络文明发展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为进一步具体研究我国网络道德建设和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发展至今,尽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节网络社会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进展并不是特别顺利,效果也不甚理想,其教育内容还很匾乏,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
网络强大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全面,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出现了大量超文本结构的教材,也促进了教育内容从通俗化走向科技化。教育者在教育中选择教育内容时,必须与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及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身心的要求保持一致。可以说,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在组织和编排上,也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网络生活是内容多彩的,而现行的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从活生生的网络世界中抽取出来,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以备学生背诵、记忆,将网络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物,使学生很难从中找到同自身的生活成长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把道德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明知网络文明公约,却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不道德行为,获得自我满足。 (二)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法落后
网络宣传地域的全球化和宣传功能的多样化,为德育教育途径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为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互联网这一新型的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建成一个新课堂、一条新纽带、一个新空间。但已创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着一些诸如网站的整体数量和影响力小,从事网络行为管理的人员少等问题。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持有一些疑问的心理:其一,认为网络代表的高科技足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不需要政治、道德等其它社会因素介人;其二,认为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其平等性、开放性和民间性,是一个开放的公共信息平台,极力宣传网络文化的多元合理性和信息的平等性,却竭力否认意识形态信息,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人网络,以及传播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其三,青少年学生被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和交互性吸引,由于青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一种抵触情绪。
网络集多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可在屏幕上创造一种活跃、轻松和愉悦的受教育方式,有利于新教育方法的产生。但是,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没有充分地利用开发网络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的新条件,没有根据网络和大学生的特点,开拓新的教育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教育”和“全程讲授”的教育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学上,过分强调外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学生没有机会对所教授的道德观念进行批评性思考,没有机会将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思想灌输并没有真正成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这种道德灌输教育法正如柯尔伯格所说,“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味的注人,不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对教育者来说它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来说忽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交流,用强制的方法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
网络道德教育忽视从网络生活中收集德育材料,忽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培养,忽视大学生自主道德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作为正式的道德内容写人教材;以往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得到加强;网络日常行为教育热衷网络道德知识的竞赛;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文明公约和网络道德规范抱有过高的、不合理的期望;以考试成绩评价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方面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积极有效的监控措施和监督机制
摘 要:王凤仪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一生致力于倡办女义学和研究家庭伦理教育上。他的家庭德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道德教育的首要平台是家庭;家庭德育的重点是女教;家庭德育的方法是身教。当前,在社会整体德育缺失、家庭中女教缺失、家庭中身教缺失的家庭德育现状下,他的家庭德育观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每位家庭成员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增强女子在家庭德育中的角色力量;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德育自觉性。家庭德育是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的起点,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力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王凤仪;家庭德育;身教;现实意义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不仅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深远。随着社会教育观的改变,家庭德育的地位逐渐下降。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整体德育缺失、家庭中女教缺失、家庭中身教缺失。面对种种问题,我们急需深入探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王凤仪对家庭德育有独到的见解,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本文结合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对王凤仪的家庭德育观进行整理、解读和评述,深入挖掘王凤仪的家庭德育观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家庭道德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道德教育,是指按照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每位家庭成员施加道德影响,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本文引用的是广义的家庭道德教育。当今社会家庭德育出现了各种问题。
(一)社会整体德育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从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需求和品格培养。首先,家庭德育缺失。家长的德育观念淡薄,重智轻德,忽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冷漠、内向,孩子道德个性发展不健全,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其次,学校德缺失。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优劣的首要指标。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重视提高学生成绩,轻视培养学生品格,大力缩减思想品德等重要德育课。再次,社会德育缺失。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社会整体轻视道德的重要性,企业招聘高新技术人才,忽视应聘者的道德品格,应聘者学习技能,考取证书,忽视自身的道德培养。
(二)家庭中女教缺失
女教就是指对女子进行的教育。中国自古轻视对女子的教育。根据北京市妇联的一项调查,目前在家庭中负责孩子教育的主要是母亲,但目前的状况是女子的科学文化素质较男子而言要低很多。不少母亲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贪图小利,追求物质享受。很多母亲的教育态度不端,教育能力欠缺,在教育孩子时遇到问题就手足无措,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有不少母亲处理不好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经常与家庭成员发展矛盾和口角,难以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中身教缺失
身教就是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榜样,对他人进行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深远。孩子在年幼时期,擅于模仿家长的言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德行败坏,为老不尊,其子女必定耳濡目染。而在当前的家庭德育活动中,身教缺失问题尤为突出,表现为“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很多家长没有树立父母的榜样,没有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抽烟、酗酒、赌博、口出恶言、言行不一、自私自利。孩子缺少可以学习的榜样,表现出迷茫、恐慌、自我封闭的心理,出现叛逆、反抗、辱骂父母等行为,失去了为人子女应有的规范。身教的缺失导致家长威望丧失,导致孩子迷失方向,导致家庭关系破裂。
二.王凤仪的家庭德育观
王凤仪生活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信仰缺失,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王凤仪面对这种社会现状,立志劝世化人,于是他四处宣讲善书,讲解道义,致力于兴办女子义务学堂,促进女子明德懂理,昌明家教。他的思想观念集中地体现在由他讲述、后人编著的书籍之中,主要有《王凤仪讲人生》、《王凤仪诚明录》、《王凤仪笃行录》、《王凤仪言行录》、《王凤仪嘉言录》等。在宣讲善书和兴办女学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家庭德育观,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他的家庭德育观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我国的家庭德育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道德教育的首要平台是家庭
家庭德育是德育工作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家庭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平台,要注重加强国民的家庭道德教育。但是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家庭道德教育是指长辈对子女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长辈是施教者,晚辈是受教者。但王凤仪指出家庭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家庭成员,强调对每一位家庭成员施加道德教育和影响。王凤仪这样说过:“我自从在张表兄家扛活,格物明白做活的道以后,又格物老太太道、闺女道、媳妇道、夫妇道。”①王凤仪指出家庭德育的受教主体范围广,包括一个家庭中的长辈、平辈和晚辈,认为家庭是德育的首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家庭成员“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共同促进家庭和睦昌盛。
(二)家庭德育的重点是女教
王凤仪常说“女子是世界的源头”,“要想世界好,必由女子身上做起”。女子是未来国民的母亲,只有贤妻良母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育贤明国民。可见,女子的责任重大。王凤仪曾说:“世上最苦的是女子,我才立志办女义学,使女子长知识、有能力;成立道德会,教女子学道,使女子明理,能自立生活,不累男人,这是提高女子地位,正是教女子出苦得乐。”②因此,王凤仪提倡“妇德女道”,致力于兴办女义学,为的就是培育贤妻良母,实现“正本清源”,劝导女子践行“妇德女道”来塑造自身气质。女子生性贤良,在娘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出嫁之后,一定也能承担其夫家“主内”的责任:协助丈夫处理家政,对长辈尽孝,与妯娌小姑亲近,遵行妇德女道;女子性情温顺入水,能够辛勤劳动,又能随遇而安,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性格,为家庭增添生气活力。女子的性情气质对一个家庭的影响重大,对子女道德的培养影响深远。
(三)家庭德育的方法是身教
王凤仪这样说过:“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管自己是真,自己不真,众人不服。”③意思是说实施家庭德育首先要做到“克己”,遇事只问自己的过错,不评他人是非。家人的优秀品质,自己要学习并践行,家人的缺点,自己要引以为戒。其中,“感化教育”是身教的具体表现。王凤仪曾讲过“儿女不用管,全凭的性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庭其他成员,意思是说,可以凭借美好道德、良好行为对家人实施道德感化。家庭成员的德性品质、言行举止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原始、最深远。通过身教培养家庭成员的道德性格(道德性格就是指人在生活实践中不自觉地表现出的一种具有稳定性、道德性的性格特征)。做到克己行道,各承其教,以身作则,互相熏陶,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三.王凤仪的家庭德育观的现实意义
(一)对每位家庭成员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首先,对长辈的道德教育应当以和颜悦色的劝导为主。长辈毕竟是一家之中最年长、经历最丰富的角色。你对长辈的教育姿态过高、言辞过激,挑战长辈在家中的权威,会让人误会你对长辈不敬。而你的晚辈会有样学样,将来也会对你不敬。因此,对长辈进行道德教育要注重保护长辈的自尊心,注重维护家庭和睦。其次,对平辈的道德教育采取直接指出的方式,态度谦和。双方有过错,相互指出,共同改正,欣然接受。注重培养自身宽容大度的心态,同时用于承担错误。再次,对晚辈(主要是指孩子)的道德教育应当“柔厉”结合,柔和与严厉的手段相结合。做到以身作则,家长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自己的威望。做到奖惩结合,奖励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自尊心,惩罚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做到持之以恒,孩子的价值观尚未定性,可塑性强,对晚辈的道德教育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二)增强女子在家庭德育中的角色力量
面对家庭中女教缺失的现状,我们在家庭德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女子的教育,提高女子的修养与素质,增强女子的角色力量和影响力。女子是未来国民之母亲,关乎家庭的繁荣、世运兴衰。有贤女然后有贤妻良母,有贤妻良母才能生育贤明子女,国家才有健全的国民。可见,女子的责任重大。试想,家有贤妻,那么家庭必定婆媳和睦,其乐融融,如果家有恶妻,必定婆媳相争,家无宁日。女子应当“性如水”,以柔治家。水利万物而不争,家庭德育重在培养家庭成员“不争”的性格,尤其是女子。女子不与妯娌小姑争利,不与公婆争理,如此,便可家庭和睦,成员关系融洽。女子要明德懂理。家中女子应当自觉地询问自己的行为合不合理、尽不尽孝,不问他人行为对错。对父母、公婆要敬,对姐妹、妯娌要亲。如果能做到这样,全家人都会敬你、服你,必能增强自己在家中威望。
(三)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德育自觉性
面对当前家庭德育中身教缺失的现状,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德育自觉性。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是公民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的执行与落实靠的是国家的强制力。而道德是对公民更高层次的行为要求,它的落实靠的是公民的自觉性和道德感。因此,家庭德育重在培养家庭成员的道德自觉性,关键在于增强家庭成员的德育自觉性。道德自觉性是指融入一个人骨子里的一种价值观以及由这种价值观所导向的行为,无论是否有人监管,个人仍然依据这种价值观实施自己的行为。而德育自觉性是指个人自觉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导向。因此,个人的德育自觉性是其道德自觉的培养前提。首先,长辈借助威望,积极引导,促使家庭成员之间达成道德共识。长辈践行道德准则,晚辈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形成德育自觉性。其次,对于家庭成员中的个别道德败坏行径,应当及时指出并纠正。再次,家庭内部经常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四.小结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一个社会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家庭是一个公民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一个公民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首要平台,家庭德育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家庭德育的现状,结合王凤仪的家庭德育观,认为家庭德育是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的起点,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从家庭入手,督促家庭成员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提高道德素养。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社会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正价值理念。家庭、学校、社会协力构建和谐社会。(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凤仪,《王凤仪言行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 王凤仪,《王凤仪笃行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3] 王凤仪,《王凤仪嘉言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4] 朱循天,《王凤仪年谱与语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5] 刘力红,《导言》,《黄河文学》2009第9期 116-118页,共3页.
注解:
① 王凤仪.《王凤仪言行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第132页.
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对21世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正如《21世纪议程》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4]。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无限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物灭绝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从本质上说,生态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因此,人类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就需要对全人类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改变人类以往错误的生态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并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能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公民的培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前提。生态公民具有4个显著特征,即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世界主义理念以及生态意识[5]。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形成生态认知和生态情感、培养生态理性和生态意志、养成生态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的关键。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的生态公民,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生态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精神依托和思想源泉。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所持的错误观念和态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牢固的道德支撑,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生态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生态素质和修养。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和修养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可见,生态和谐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存在载体;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善恶观善与恶是衡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尺度。生态善恶观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整个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和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所指出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6]。
(二)生态平等观平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时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即尊重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平等观要求人类决不能将自己摆放在其他生物之上,更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存在。
(三)生态正义观正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指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群及阶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其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正义就是善。生态正义观就是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要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全球意识和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世界生态共同利益[7]。生态正义观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生态义务观与权利相对,义务是指人们在政治和法律上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人类之所以要承担生态义务,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无时无刻都在与自然界和其他生物发生着关联。生态义务观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类应该履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义务。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明确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同时,大力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环节。
(一)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认知是指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理论的观念性等的把握活动[8]。生态道德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明确善恶标准,进而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力。在生态道德认知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学量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形成尊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生态道德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
(二)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内心情感,也可以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感恩和依恋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生态道德认知环节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而生态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能够积极地推动人们生态道德信念的产生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很难想象,在没有对生态的热爱、尊敬和赞美等情感的情况下,人类与生态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道德关系。因此,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利于营造人人热爱自然的社会氛围。
(三)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就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努力把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转变为具体的环境保护实践。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彼特.S.温茨所指出的“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做出转变的意志中,一个必要的部分就是对自然本身的爱与尊重”[9]。生态道德意志教育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升华到人们内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同时又引导着人们生态道德行为的方向,是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的中间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磨练自己的生态道德意志,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态道德品格和信仰。只有当某种信念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稳固,这种强烈的信念才会成为调节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10]。
(四)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生态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态道德行为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是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人们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只有亲自参加环保活动,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精神,才能完成生态道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并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注重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和能源,追随绿色时尚,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和行动指南。总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就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认知,陶冶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在一个既定的自然图谱中循序渐进展开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复杂的实践过程中,“知”“情”“意”“行”4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统一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之外,还要寻找到适当的实践路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指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或传播途径,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一)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一个人的启蒙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小时候没养成对自然界道德态度的人,长大后成为生产者时对他进行的为时已晚的职业道德培养的诸多努力已是无济于事了”[11]。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因此,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品格。例如,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觉节水、节能和节电,培养他们适度的和绿色的消费观。
(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的生态理念和实践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学校既是自然生态的民间世俗教会,又是生态社会的人文精神文化中心;既是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生态知识和自然人格的“象牙塔”,又是保持生态文化品性与生态教育理念的思想前沿地带;也是充满生态活力、生态热情和生态理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增开有关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的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建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等措施,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推动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大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平台,且影响更为广泛,对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社会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首先应该通过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引导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社会舆论传媒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道德理念和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持续运转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共同做好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道德生态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厌其烦地改造意识。因此,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里,在整个社会,进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10]。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证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建立的外部支撑和支持。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生态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范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保障,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和效果。
(一)完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制度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两大行为规范,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要搞好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生态道德对人的规范作用主要靠人的内在良知发挥作用,所以对社会生活中一些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单靠生态道德教育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如果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进行及时、有力的法律制裁,生态道德意识就难以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努力也就会落空。因此,在坚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将道德的软约束与法律的硬约束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12]。
(二)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经济支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作支撑。目前,导致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不力的部分原因是相关的经费投入不足。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投入,使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首先,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环保资金,对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企业进行免税或给与信贷扶持,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嘉奖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公民,以全力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除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机构和公民个体也应该重视在经济和物质方面对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给与支持。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经费投入虽然会在短期内增加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支出,但是从长远来看,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收益将无限放大,所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事业[10],是值得我们投资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