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3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村级组织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它属于自治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更重要的是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村级组织的状况,特别是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了基层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随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现实中不少村庄的财务收支大多是村支书或村长一个人审批,往往一个人说了算,“独揽大权”。由于缺乏对村干部有效约束的机制, 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会计帐务处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a.会计帐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帐无物,有物无帐,有总帐没有明细帐;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帐目处理不一致;总帐、明细帐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b.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甚至不记帐,未能纳入总帐之中。c.会计、出纳自行记帐,对帐不及时,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d.会计档案管理不善。一些村办公条件差,实行村帐制前的会计凭证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难免遗失;有的财务人员调整以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帐册凭证,村干部也束手无策。Www.133229.cOM
财务公开欠规范。有关部门对深化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不可谓不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应该说卓有成效。但是在个别地方由于思想认识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a.乡镇记帐的审核问题。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村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帐轻监管,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证得以入帐。b.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电脑打印帐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c.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干部误工往往同村民误工捏在一起公布。
财务人员尤其是村会计、村出纳人员经常调整,移交手续不规范,钱款未结清。有的村原任干部在办理移交手续时甚至连公章也不交,使新任干部无法开展工作。a.违反规定乱开支。尽管农村税费改革中规定村级不允许有招待费、自行设立的奖金之类的费用报账,但有的村还是我行我素。b.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漏洞多,集体资产流失严重。c.会计核算不规范,影响会计记录真实性。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未达账项”、会计收支无依据、记账不及时、账务记录差错的现象。
二、村级财务问题存的原因分析
管理意识淡泊。有的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的村干部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搞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无法完整反映村级财务整体面貌。目前各地存在着会计账目不规范,凭证混乱,审批不严,记账方法简单,结账不及时等情况。这就给有不良动机人员借机伪造、变造凭证,甚至纂改帐目,贪污挪用开启了方便之门。
财务公开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监督乏力。许多地方没有透明度,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导致村级财务管理乱上加乱。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而且许多农村基层会计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二)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是适应村(社)集体资产存量较小、经济业务往来较少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群众参与监督要充分,业务监督要及时。群众监督关键是要抓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群众推选,并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选举通过,报乡镇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除参加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会议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村内所有收支凭证进行集体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转项核查处理。
业务监督,就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农经站或财政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辅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把规范村级账薄、凭证和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检查或审计的一项内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专职或兼职农村财务审核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以保障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请乡镇政府或区委、区政府对侵害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加大惩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击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上,也应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前面提到的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实践证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严格自律,总会有一些干部经不住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手软,不能失之于宽。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切实解决查处农村经济问题怕难、怕烦等错误认识;此类案件查结后,还应重视查漏补缺工作,针对引发犯罪的财务管理突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由乡镇村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战树毅.开拓创新,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2005,(3).
[2] 夏旭.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新东方,2006,(08):8-10.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二)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是适应村(社)集体资产存量较小、经济业务往来较少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群众参与监督要充分,业务监督要及时。群众监督关键是要抓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群众推选,并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选举通过,报乡镇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除参加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会议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村内所有收支凭证进行集体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转项核查处理。
业务监督,就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农经站或财政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辅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把规范村级账薄、凭证和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检查或审计的一项内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专职或兼职农村财务审核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以保障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请乡镇政府或区委、区政府对侵害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加大惩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击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上,也应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前面提到的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实践证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严格自律,总会有一些干部经不住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手软,不能失之于宽。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切实解决查处农村经济问题怕难、怕烦等错误认识;此类案件查结后,还应重视查漏补缺工作,针对引发犯罪的财务管理突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由乡镇村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培养农民主人翁精神,目的是在农村建立先进的文化体系,使农民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有益的熏陶,达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从目前新农村建设来看,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考虑到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农村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立足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制定具体的解决对策,使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目前来看,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促进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其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应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将农民素质的提高当作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
2、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新农村建设来看,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提高发展水平,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3、农村文化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文化建设不但在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突出问题
从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考虑到农村发展现状,农村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化生活贫乏,难足群众之需。
2、农村文化活动太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走庙子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的现实因素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上难以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始终绕不开农村现有的文化氛围,有时候还会被不良活动所影响。为此,要想取得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就要改变农村文化活动单一的局面。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各个乡镇均没有独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镇文化站配置是“一块牌子一间房、一枚章子一张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宥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二是人力不足,没有专人负责。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在发展中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亟待解决。所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夯实基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四、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几个方面。为了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立足农村文化建设实际,从这三方面出发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
1、改变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理念。从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来看,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的现象确实存在,为了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理念,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应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农村文化建设,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由此可见,农村文化建设,应从观念转变做起。
2、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目前农村文化活动单一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立足农村文化发展实际,采取多种手段积极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首先,我们应在农村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并结合农村实际,推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乐器演出和戏曲演出等,活跃农村文化气氛。其次,应充分发掘农民文艺,鼓励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开展交流活动。再次,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大力发展地方农村文艺,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质量。
3、增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考虑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应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和资金人力投入上有所倾斜,使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在基础设施、资金和人力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和村民自筹的方式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使农村文化建设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树立形象。工作队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一是注重政策理论学习。努力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学习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思路,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湖北新闻,重点关注农村工作和聚焦“三农”;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行家里手问、向农民朋友请教,尽早尽快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需要;三是狠抓作风纪律建设。工作队的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用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朴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农民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尊重。
(三)广泛宣传,统一认识。工作队在认真听取了镇主要领导关于镇情、村情的介绍后,就驻村入户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在##村群众大会上,工作队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传达省委、省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此外,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强农、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统一认识创造了条件。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座谈会上,工作队还虚心听取了他们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根据工作队“参与而不干预、帮办而不包办”的基本要求,坚持打牢基础、扎实创建、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找村干部群众交心谈心的基础上,认真梳理调查摸底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按照厅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三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会同相关单位和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拟制了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确保年度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
三、存在问题
(一)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任重道远。一是部分群众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有误区。个别人对党的新农村建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不同程度地存在“等、要、靠”的依赖性思想。二是在帮钱帮物与帮智帮业的结合上有偏差。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真正在脱贫致富、增强“造血功能”上出主意、想办法、下功夫的人不多。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步履艰难。一是思想被动。总感到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形势的需要,对调整后的发展变化盲目观望、消极等待。二是急功近利。生长周期过长,农民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益,少数人就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怀疑,甚至于动摇。三是经验不足。受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部分留守农民因为年老和视力的原因,茶叶采摘不到位,茶农收益受影响。
(三)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势在必行。驻点村现有茶叶加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独家经营。表现在价格上的“一口价”和收购中的“垄断性”;二是市场调节受限。需要多种形式的茶叶加工来完善和补充。三是缺乏自己的品牌。没有及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收购的渠道和市场不畅,自己的品牌打造不到位。
四、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从工作队组建时起,厅领导就非常重视和关心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听取工作汇报,落实责任到人。3月5日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晨同志亲自带领新老队员实地查看、现场交接。5月25日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松保同志又亲临驻点村检查指导工作。厅机关处室的领导先后5次到点上指导工作和看望队员,州、县及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先后3次到点上指导工作。正是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使工作队员倍感亲切、倍受鼓舞。从而振奋精神、积极工作、扎实创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部门支持是保证。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既离不开厅机关相关处室的帮助和支持,也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配合。当工作队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确定今年的工作计划后,及时向厅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表示:支持和帮助我厅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激发工作动力。同时,州、县民政部门,##县直有关单位及##镇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三)群众参与是基础。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广大村民的自觉参与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村民们能自主响应;村容整治村民们能自觉拆违;道路硬化村民们能自愿出让;文明建设村民们能自发参与。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和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集中力量抓好核心村屯建设。半年来,整合全方面的资金,分别投入180多万元和130多万元对新兴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兴街目前已完成道路硬化8公里,道路硬化率达70%,新建房屋18间,旧房改造3间,改厕986个,建沼气池220个,沼气池入户率达60%,修建水利渠道1000米,建设公共体育场所2个共480平方米,修建完成文化室2个共120平方米,修建卫生所1个共150平方米;*街已完成街门楼附近及东山景区河段的绿化以及*小广场、停车场的征地工作。主街道青石板路面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二)扎实开展驻村指导员下派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县于4月6日向全县282个行政村(街)下派了548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指导员驻村两个月以来,积极参与全县各项中心工作,并切实为所驻村街办了一些实事和好事。如*市驻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同志多方联系引进客商帮扶岳圩汉邦和时安村,其中*红星家具厂已有意向扶持汉邦三户农户5000元用于圈养山羊,*广福汽车公司决定为时安村援建一所希望小学;驻*镇工作组积极与*锰业公司联系争取到14万元为城昌村那茶屯修建饮水工程,并铺设水泥路面屯级道路300米等等。
(三)积极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根据自治区和*市的要求,分别制订了全县年度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同时加强对新农村试点建设各项工作的督促落实,协调领导小组其他组的相关工作,确保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扎实有力的推进。
(四)高质量完成办公文秘工作。组织做好全县下派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工作动员会议以及全县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培训会议的各项会务工作;认真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类综合材料的起草等工作,完成了7个关于全县新农村试点建设有关工作汇报材料的撰写。
(五)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多措并举,积极向上级各类新闻媒体投稿,编印了工作简报2期,同时协助电教科拍摄新农村建设百村百品电教专题篇,进一步总结推广我县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好典型好样板。
(六)扎实做好办公室日常事务。建立和完善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全县农村现状的普查,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做好来信来访以及上传下达、资料收集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七)积极参与部中心各项工作。县新农村办工作人员都是从县直有关单位抽调组成,抽调过来的同志主动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同志间和睦共处,团结互助,密切配合,服从安排,认真做好部里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当前主要是协助完成组织工作创新成果展示内容的准备以及做好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的迎检准备。
二、主要工作体会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是搞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办公室坚持学习中央以及自治区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正确的理论思想来指导具体工作;同时办公室人员在熟悉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为参与政务、搞好服务打牢基础。
(二)坚持抓好“三个协调”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部门,服务对象既是领导,又对其他工作组和县直各单位各部门,还直接面对基层组织,因此,办公室坚持抓好“三个协调”,即抓内部协调、上下协调和横向协调,并切实做到“三个不”,即对领导交办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对机密文件妥善保管,不失密泄密;对重大事情守口如瓶,不跑风漏气。
三、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由于办公室刚刚成立,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诸如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新农村核心村屯试点建设进展缓慢、规划建设更不上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半年,我们将坚持“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的标准,切实按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任务。
1.当好参谋,抓好落实,保证工作正常运行。围绕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对领导决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及时将有关决策传递到各单位、各部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会议的组织协调,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水平,重点加强文字材料的组织协调,提高文稿质量,更好地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2.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加快核心村屯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全县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向核心村屯倾斜,同时,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事积极参与新农村核心村屯试点建设。
3.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新闻宣传水平。根据新农村建设各阶段工作重点加强新闻组稿,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亲和力。加快《工作简报》的编印速度,适时做好对信息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其素质,提高其能力,大力宣传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4.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加强指导员的管理。督促各乡镇驻村指导工作组切实加强本组指导员的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八个一”活动,同时,不断完善驻村指导员的工作制度和奖励办法,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
的安排,组成专项调研组二次对全县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各试点村是否有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和领导机构;试点村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措施、取得成效、成功经验、特色亮点;存在问题、主要困难、要求及建议等。现将调研情况通报如下:
一、整体情况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自2006年6月30日正式全面启动以来,从总体上看,进展是顺利的,健康的。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本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做到了“两明确”,即:明确专职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分管、明确专职办事人员,各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通过调研,我们不仅看到了我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主要成效:
各乡镇党委、政府思想认识到位,村民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八弓镇、桐林镇、瓦寨镇、长吉乡、台烈镇、雪洞镇和滚马乡工作成效都比较明显。
八弓镇已经对所辖的胜利村、星光村的建设计划列出了建设日程表,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行倒计时管理;星光村两委领导带头进行改圈、改厕、修建沼气池;村民自愿集资改路、帮助拆除不符合规划的猪牛圈和苕窖。
桐林镇的对河村已基本实现了“四改五通六进村”;对河村大寨组沼气普及率已达95%以上,该村的环境卫生非常令人满意,但是他们自己却还不满意。
瓦寨镇发展思路清晰,宣传力度大,该镇的文艺宣传队已经着手新农村建设专项宣传;斗街村进寨主支道已进入全面施工;主导产业已明确。
长吉乡司前村已拿出较为符合村情的规划,已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改造,在村寨的主道上安装了路灯,并已着手进行沼气建设。
台烈镇利用高速公路等设施制作了50多条永久性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颇洞村两委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成立了文艺队。该村已基本实现了无纠纷调解,村寨卫生有人自觉保洁,该村还计划在村上安装高音喇叭。
雪洞镇把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滚马乡大湾村计划修建村寨消防通道,发展旅游产业,等等。
2、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各部门配合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组的人员未能按县委和县政府的要求到位开展工作。
二是部分乡镇和村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个别村动作缓慢,“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个别村两委意见不统一,有互不理解、互不支持的现象。
三是县财政困难,投入资金少,群众自筹有难度,资金缺口大,致使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项目无法按进度实施。
四是各试点村村干及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缺乏深层认识,少数农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传统小农观念依然存在,缺乏整体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
五是以村为单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差距较大。
六是圈舍乱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排污功能差,导致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
七是指导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农户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缺乏进村入户指导。
八是大部分试点村土地规划难度大,土地流转不畅,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
九是宣传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由于经费问题,正式的宣传工作难以启动,县宣传方案无资实施)。
十是欠缺激励机制,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的激励机制。
二、分村情况
(一)、桐林镇对河村
1、成效:
有规划;已基本实现四改五通六进村;大寨沼气普及率达95以上,对河达40,全村达70以上;建成了精品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金秋梨产量达40多万斤,主要销往广西、四川、重庆、贵阳等地;养殖大户唐和忠每年50头以上;每户掌握1-2门技术,普及了抛秧技术;村民投工投劳筹资修路,积极性高。已修复沟渠1100多米。劳务输出240人左右/年,劳务输出返回额可观,年返资140多万;
2、主要困难:
(1)庭院绿化需支持设计规划图。
(2)修垃圾池或填埋场、部分道路硬化缺资金。大寨山塘治理缺水泥1200m(3万左右),水泥100t左右。
(3)村办公室改造、修建娱乐场所、培训中心欠资。
(4)金秋梨品种更新缺技术人才,希加大农技培训力度。
(5)集体经济薄弱,缺村级企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好思路。
(二)、瓦寨镇斗街村
1、成效:
①文艺队宣传内容丰富(快板、小品、诗颂、钱棍),播放光碟、远教、标语、资料。
②经费实行“四个一点”:政府补助一点、包
村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力量赞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
③已完成进寨道路2600米的硬化建设。
④现有1130多户种植大户(10户以上年收入过万);养殖户30多户;运输业10多户。
⑤规划发展斗笠旅游产业。
⑥成立基础设施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
⑦成立优质果品协会、蔬菜协会、碑协、竹编协
会、养殖协会、老年协会。
⑧沼气:政府投资500元990元物质。
⑨出台一系列治乱整脏条约。
⑩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达到全县上等),现有林化厂、门面收入600元/年,岩厂年收入4万元左右,孵鸭蛋2万只左右/年。
2、主要困难:
(1)主劳动力缺乏(300人左右/年外出务工),举家外出20多户;
(2)违规拆除和脏乱治理难度较大。政府虽已联系举家外出户主回来处理脏乱问题,但能回来的可能性不大;
(3)经费投入不足:镇政府投入2000元/试点村;
(4)26户房屋庭院改造难度大,木房二楼有毛草扇2户;
(5)主导产业发展单一,进展缓慢;
(6)梨子太多愁销路。
3、要求和建议: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县里要加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
(3)加大四改投放;
(4)加大帮扶指导力度;
(5)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缺销路,希望县委、政府给予帮扶;
(6)产品改良保鲜缺技术;
(7)需压路机帮助小学至寨进路压紧(长120m);
(8)计划开创老年大学,需1.2万以上(原政府幼儿园)。集镇内有老年人300多人(其中退休80多人)。
(三)雪洞镇雪洞村
1、成效
成立了领导机构,试点村规划未做,计划把“雪洞、民主、桃溪”作为样板村。利用远程教育基地举办4次农技培训;党建工作实行“传帮带”、“一对一”结对子,全方位服务;开展整脏治乱专项活动(重点治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建成简易垃圾填埋场(巴仙坡);剩余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12人。小城镇规划:建设客运车站、牲畜市场、农贸市场;养殖技能培训、二元杂交猪、养牛;计划蔬菜连片种植、计划组建种植协会,与原有的养殖协会合并为种养殖协会;制定卫生保洁制度;加大新农村建设专项宣传力度;河道治理已完成规划;移民搬迁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子猪生加工业。
2、存在问题及困难:
(1)该村环境卫生差;庭院绿化差;乱搭建现象严重。
(2)破旧房屋拆除改造有困难。
(3)路灯安装缺,电费上交有困难。
(4)资金欠缺,米场坝硬化、建老年活动中心,需10多吨水泥;计划硬化老寨至街上2公里路面硬化缺4万元(不含工价)、老寨至老井3公里缺3万元。
(四)长吉乡司前村
1、成效:
已制定方案,成立机构;已向群众宣传,村民积极性高;自来水普及率达80;进村路面已基本硬化,已安装路灯20盏;组建农机服务队,进行农技培训;大头菜种植加工、杂稻制种80余亩,超级稻100多亩。主导产业:大头菜(3.5元/斤)种植及加工、脱毒马铃薯300亩、计划购置大型犁田机要求补充60、种植大蒜(2元/斤)、计划养子鸭10000只以上,老鸭2000只以上,猪2头/户。
2、主要困难:
(1)虽然村民积极性高,沼气补助990175设备,卫生局改厕补助300元/口,但工程仍然很大。按规划建设缺乏资金,群众不太理解,闲置沼气池2口(病池)。
(2)村办公楼改造和场地硬化已由农办答应帮助解决25000元,仍缺资金3万,绿化缺3万左右苗木。
(3)主道改建需搬迁4户二栋:缺地基和资金。
(4)主道硬化拉直扩宽0.87公里,缺3.2万。
(5)计划修建消防栓缺5000元。
(6)6个自然寨中有3个自然寨进寨公路6公里,缺18万。
(7)计划修建荷花池兼消防池360平方米和14个垃圾池,缺3万。
(8)2个自然寨(老堡子、大坡脚)150户,提灌引水缺资金。
(9)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机耕道工程(渠相通、路相连)未完。
(10)上寨(八组)道路硬化缺资。
(11)自来水管填埋缺1万元。
(12)改厕、改厨、改圈有困难。
(五)台烈镇颇洞村
1、成效:
①全村山林覆盖率50%以上。务工人员多,建筑、经商的较多。98脱贫,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
②产业:何祖龙种蔬菜6亩,养猪(3头母猪),年收入2万多。
③无人要求解决困难,无纠纷调解,无茅草屋。
④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庭院绿化意识形成。
⑤计划制作村情光碟。
⑥6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电话、手机。
⑦河堤整治效果明显,沟渠畅通,旱涝保收。
⑧沼气池2口成病池,主要能源以电为主,环境卫生状况较好。少数农户在烧柴,搞公益事业的人多,热心人多。
2、主要困难:
(1)无垃圾池,无填埋场所。
(2)计划安装高音喇叭,缺资金8000元左右。
(3)道路硬化500多米及修复缺60多吨水泥。
(4)消除烧柴户有难度(原因是少数农户经济困难)。
(5)改厕有困难,占四分之三农户。
(6)路灯安装愁电费。
(7)沙梨、金秋梨无销路。
(六)滚马乡大湾村
1、成效:
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大力宣传,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5月召开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全村自来水普及率100,无茅草屋、茅厕。投资3万元,修复防洪堤400多米。主导产业:成立了种草养畜协会。种草、养殖(牛、猪、鸭)、四季葱。
2、主要困难及要求:
(1)建设局已制作1:500规划图未发到村。
(2)计划牛圈集中,缺规划用地。
(3)灌溉工程属空白,400多亩农田灌溉无保障。
(4)70的土已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水果种植少。
(5)计划修建消防通道500米,涉及拆除厨房、猪牛圈,缺资金。
(6)进寨主道及过寨山沟治理,按水利局测算需20万元,缺资。
(7)烧柴农户有近50户,其他农户主要用电为能源。沼气90多口(由宁波旗塔寺补助10万用于沼气建设,每口2000元)。由于地质原因,不能再建。
(8)建议利用塘冲水库把大湾规划成旅游点。
(9)4户非法占用村绿化风景用地(公用地),拆迁有难度(8年前一2年前修建时无人过问,现已成乡、村两级政府的一个难题)。
(10)乱搭乱建(猪牛圈)严重,需规划拆除。
(11)路灯未安,电费缺。
(12)灯光球场重建无资金。
(七)八弓镇
(1)胜利村
1、成效: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2个工作组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6月下旬制定了方案。
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人均收入2400元。新合医达95以上。
主要产业:种、养、运输、经商、务工。养鸭大户(杨政林、杨政海、杨再发、黄先发)。
2、主要困难及要求:
(1)沼气建设难开展(多数农户用电、液化气、煤)。要求组织村民外出参观沼气池建设。
(2)煮猪潲用柴(主要在寨坝老)。
(3)堰沟至寨坝老道路硬化缺资金20多万(含工价),要求修保坎,占田总量由村自行解决。
(4)改厕粪便水排除建排污管道。卫生局虽资助每户300元,用于改厕,但无沼气的农户如何改?建议县里拿出一个科学的规划方案(涉及100多户)。
(2)星光村
1、成效:
①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组上选出了负责人。根据20字方针,首先抓沼气建设,星光解放组起带头作用,18户建15口沼气池,达到三通四改。
②道路硬化:每户投入300元(预计),投工每户20个。群众自筹5400元,修建进寨主干道154米(宽3.5米),支道168米(路宽2米)。
③为了推进沼气建设,凡挖好池子的农户经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每口补助300元现金。
④四改:每户投入4000元(预计),国家补助1975元。
⑤计划建垃圾池、防火池,国家拨款,群众投工。(具体预算待定)
⑥产业结构:杂稻治种,荸荠。支柱产业:打工,加工业(米粉,咸粑)。
2、主要存在困难:
①办公楼面积360m2,已经到位资金9万元,缺口3万元。镇财政已借款4万元。付属设施缺1万元。
②改水、改路预计每户投入500-600元。
③办公楼周边活动场所预计缺1万元。
④村寨道路建设,每户都投入2000元左右,仍然不够。
⑤劳力欠缺,建设工作困难大。
⑥经济困难,本村情况只能解决温饱,到不了小康。
⑦沼气池已建16口,还有70多口正在建设中。沼气池建设并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缺资金。全村计划建沼气池60口,估算18万元。村民自筹6万元,对口部门帮扶12万元。
⑧主要产业:种植(杂交水稻),养殖(牛、羊),产业单一。
⑨进寨主道路长0.8公里,宽4.5米;组内道路2条2公里,宽3.5米,估算12万元。村民自筹1万元,需上级部门解决11万元。
⑩村委综合办公楼建设:二楼一底,面积320m2,估算12万元。村委自筹5万元,需上级解决7万元。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研究较多,但研究角度有所不同。
(一)国际比较、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
李光(2004)、张静和王煜宇(2007)通过对比各国农村投融资体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村建设依赖其强大的财政能力,且相关法制完备,强调政策性模式的引导作用和合作金融模式的主体地位。相反,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有限的财政能力约束下,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制度激励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根据国外经验,完善中国农村投融资体制,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合理分工,对民间金融加以合理引导,并加强风险预警制度的建设。
(二)从财政支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邓雪莲、黄衍电(2008)认为,运用财政投融资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王青荣(2001)对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分析得较为全面,认为财政支农投入少、结构不合理、资金到位率低、地区投入不平衡、重点不突出、投入体制不完善,影响了投资效果。
(三)从农村金融角度进行的研究
楼裕胜(2008)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程度,认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在农村吸存多放贷少,所以金融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支持作用但影响不大;文中选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有一定参考意义。谌争勇(2007)认为应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刘新彦(2007)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适应农村建设需要,应加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
温涛和王煜宇(2005)通过实证发现我国缺乏稳定的农业资本形成机制,因而导致了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王晓霞和李光(2005)认为,农村投融资体系框架应包括财政支农、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三个层次。罗春玲(2006)认为,用市场机制引导资本投向“三农”是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房芹、刘德钦、蔺波(2008),向宇、吴振伟(2008),张贞(2011)分别结合云南、四川、福建等省份的实际情况对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以上研究偏重于宏观数量和理论分析,对全国或某个省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现状、问题、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对微观区域的特殊性考虑不足、现实指导作用不强,也没有以区县级数据为样本建模做定量分析与实地调研的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的研究。笔者尝试通过建立DEA模型,对比分析各区县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绩效,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找出问题所在,最终提出提高投融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二、DEA模型的建立及指标的选取
(一)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是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效率评价方法。DEA以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的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系数为优化变量,借助于数学规划将决策单元投影到 DEA前沿面上,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 DEA 前沿面的程度来对相同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综合评价,并获得许多反映决策单元情况的管理信息。
(二)研究指标及数据选取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绩效评价提供一套量化的考核标准。根据国内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丽江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本文共筛选出了3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体系,6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产出指标体系。具体指标选取如下:投入变量为财政支农、信贷支农、农民投资,分别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涉农贷款、农村人均自主固定资产投资表示;产出变量为人均农业GDP、人均乡企增加值、城镇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初中巩固率、新农合险参保率(其中“人均”都是以农业人口作平均),代表了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教育程度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由于玉龙县的贷款数据自2008年起才单独统计,故本文建模所用数据最早可延伸至2008年。数据源自2008~2011年《丽江统计年鉴》、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系统以及市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财政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
三、丽江市五区县DEA绩效对比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率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支出效率成正比
(二)信贷支持效率分析——涉农贷款占比与信贷支持效率成正比
涉农贷款占比的高低反映了金融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大小,2011年末各区县的涉农贷款占比分别是:永胜县82.57%、华坪县71.05%、宁蒗县60.44%、玉龙县58.32%、古城区13.83%。与表2.2作对比可发现,除永胜县外,其余四个区县的涉农贷款占比排序与信贷支持效率一致,即涉农贷款占比越高,信贷支持效率也越高。而永胜县虽然涉农贷款占比较高,但由于涉农贷款主要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及农业龙头企业,它们投入大、回收期较长、效益显现慢;再加上永胜县连续三年遭遇干旱,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因此拉低了近几年的信贷支持效率。
(三)农村自主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分析——农业县低投资高效率,旅游区高投资低效率
2008-2011年各区县人均农村自主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数分别是:永胜县80元/人、华坪县111元/人、宁蒗县224元/人、玉龙县363元/人、古城区462元/人。结合表2.3来看,永胜县、华坪县等农业县投资额较小,效率却较高,资金得到了较好的利用;而处于旅游区的宁蒗县、玉龙县和古城区的投资额较大,效率却偏低。因为古城区、玉龙县和宁蒗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古城、束河、玉龙雪山、拉市海、泸沽湖等知名景点,游客数量众多。相比于农业,农民将资金投资于旅游产业开发、旅游配套服务方面回报率更高,所以更愿意投资旅游业。但这些投资金额较大、回收期较长,所以用近年的数据分析产生了“高投资低效率”的结果。从全市来看,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偏低,但效率逐年上升。
(四)综合效率分析——资源配置不合理,投融资综合效率呈下降趋势
技术效率值(CTE)可以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值(VTE)与规模效率值(SE)的乘积,即CTE= VTE×SE。纯技术效率是指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受部门的技术和能力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是指受部门的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反映了是否在最合适的投资规模下进行经营。
四、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发现,丽江市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存在效率损失及规模不经济的现象。结合DEA分析结果和调研中了解的情况,丽江市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地方政府的财力与职责失衡,“增长偏好”造成财政支农乏力
“经济越落后,财政效率越低”的现象正说明了目前丽江市基层财政的状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个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差距较大,造成各自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而无论经济是强是弱,各区县都承担着新农村建设支出责任,甚至经济弱县承担的责任更大。在有限的资金约束下,地方政府的“增长偏好”驱使其把相对于农业回收期短、见效快、对GDP拉动明显的工业部门和城市经济放在优先位置。特别是对于经济弱县,在县乡财政困难,吃饭财政难以为继,要饭财政屡见不鲜的情况下,很难优先考虑支持“三农”。此外,目前财政支农渠道多,相关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应该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资金投入后的监管也较为松散,投而不管、重复和乱投的现象较为普遍,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服务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2009~2011年各区县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的比例分别是:古城区88.55%、玉龙县57.62%、永胜县48.63%、华坪县64.70%、宁蒗县57.32%。丽江市特别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不断缩小,工农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金融功能弱化,大规模撤销了乡镇一级的网点,金融资源向城区集中。邮储银行凭借网点众多、深入农村的优势吸收了大量存款,贷款业务却开展缓慢,2011年末存贷比仅为16.28%。村镇银行只在古城区开设了营业网点,且涉农贷款占比偏低,2011年末仅28.27%。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最多,是支持“三农”的生力军。但在激烈的竞争下,逐利本能促使其重点服务对象开始逐步转向城镇高收入群体、大中型企业,“脱农”现象日趋明显。这些金融机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再通过的上存制度、同业往来、银团贷款等安排将资金从高投入、高风险和低盈利的农村地区流向风险较低、利润较高的城市和其他非农产业,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2008~2011年丽江市涉农贷款占比分别为34.56%、35.39%、33.16%、30.55%,总体呈下降趋势。
(三)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制约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丽江市经济不发达,五个区县中,永胜县、宁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玉龙县是省级贫困县。长期以来的经济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民自我积累少、投资能力有限。2008~2011年丽江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是32.67%、29.47%、-6.23%、17.69%,投资增长乏力。按照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农村资源生产率较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储蓄能力较低资本短缺农村资源生存率低”,由此进入恶性循环。所以虽然可以预见投资能带来收益,即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古城区、玉龙县和宁蒗县等旅游区农民的投资将得到回报;永胜县和华坪县等农业县的农民通过建造烤烟房、天麻烘烤房,修建果园的水池,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新型种苗等,农业技术效益和规模收益将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资本短缺、投资增长缓慢,使得投资效率偏低、上升速度较慢,极大地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
(四)财政及信贷支农资金非农化,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来年,虽然丽江市财政及信贷支农资金得总量不断增加,但主要投向了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腊姑河水库、文海水库等水利建设,程海、泸沽湖水污染防治,古城、雪山景区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投资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它不仅涉及农业,还惠及全社会。将这些支出列入财政及信贷支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财政及信贷支农的比例,导致支农资金的名义投入大、实际投入小,支农资金呈非农倾向,造成了全市财政支出和信贷支持效率下降。此外,财政资金在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比例偏高,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比例偏低,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资金比重偏少。金融机构出于贷款风险及管理成本的考虑,更偏爱风险小、收益高的大型项目,对农户、个体经营户、农村小型企业等最需要资金支持的群体投入不足,直接投向农林牧渔业的资金较少。以2011年末为例,全市涉农贷款764613万元,但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仅141912万元,只占涉农贷款的18.56%。
五、对策建议
经测算,如果消除投融资中的非效率,则可使全市的总投入节约(或总产出提高)近6个百分点。用DEA的松弛变量分析结果(表3.1-3.3)能找到资源运用改善的方向和幅度,再结合存在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丽江市新农村建设投融资运营效率的建议。
松弛变量即投入或产出值与DEA有效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表示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取值,即投入冗余值;表示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取值,即产出不足值。以表3.1中2008年的宁蒗县为例,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的冗余值为252元,人均农业GDP、城镇化率、人均乡企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农合参保率的产出不足值分别为549元、9.8个百分点、401元、685元、21.5个百分点。说明如果使冗余的财政支农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即可在农业GDP、城镇化率、乡企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农合参保率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若像表3.1中2009年的玉龙县,投入冗余值为0,产出不足值非0,则说明财政投入不足且已投入的资金运用不充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在城镇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有所提高。其他年份和地区的投融资改进方向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为节省空间,表中只给出了松弛变量非零的单元。
(一)把握好“三个环节”,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三)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完善农村投融资渠道
(四)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农村投融资环境
农业天然的脆弱性以及农民较弱的抗风险能力使得农村投融资的风险较大,进而抑制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供给。为了打消对农业风险的顾虑,应建立农村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规避、化解投融资风险,优化投融资环境,从而确保农业资金稳定、有效、充分供给。1.政府应扶持建立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资金,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分散银行贷款风险。2.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可采取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合作、多方入股以及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农业、农村保险与再保险体系,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在遭受灾害后能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同时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民间资本供给主体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3.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步伐,将更多的农户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为防范农村投融资风险提供支撑平台;深入开展信用村镇、信用农户的评定工作,扩大信用覆盖面,通过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促进农村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
课题组组长:和呈文
我的家乡长泾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制定了 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远景规划,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开创新局面,建设好班子,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花园等八个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四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工作。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长泾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镇成立了由镇长沈伟旗担任组长的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8 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8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镇投入专项资金464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52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5处,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装路灯116盏,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镇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花园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习礼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三、示范村花园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2006-2007年规划建设目标
花园村是江阴市老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花园村的实际情况,对原花园村570户集中居住的6个自然村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改造,力争通过二年的努力,使全村人民真正生活在幸福、和谐、美丽的大花园里。具体建设目标:①拆除旧房、危房、违章建筑2.5万㎡;②新建农户住宅(含公寓楼)2万㎡,计划投入1200万元;③ 铺设住宅区内混凝土道路1.5万㎡,计划投入60万元;
(三)目前工程进展情况
四、存在问题
1、镇、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五、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即将进入的“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近日,首届新农村建设论坛在北京昌平香堂国际农业观光园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由《环境与生活・美丽乡村》杂志、中国新农村建设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围绕三农发展的诸多新课题,共商发展大计。邀请专家学者对“三农”发展中的诸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为大家出谋划策、指点方向。来自全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特色乡镇、专业村代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康示范村代表;农村专业合作社代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近200人参会。
论坛上,演讲嘉宾分别作了《当前我国的农村政策》《美丽乡村创建经验与参考》《乡村价值与新农村建设》《我国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趋势》《关于当前我国三农领域几个焦点话题思考》《乡村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等主题演讲。
新华先锋独家版权《摸金符》 制作班底强强联合
天下霸唱最新创作的小说《摸金符》,已由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公司独家版权收入囊中并即将出版,并和鹿港互联影视(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超级网剧。近日,新作在京进行了签约授权出版仪式,同时启动了“《摸金符》超级网剧”的拍摄计划。出版人王笑东、金牌制片人吴毅、知名导演郭靖宇与作者兼总编剧的天下霸唱强强联手品质保证。同时,《灵魂摆渡》编剧小吉祥天的参与也加盟了这部超级魔幻IP。
此次超级网剧《摸金符》是原作者天下霸唱亲自授权的网剧项目,他本人亲自参与编剧及联合指导,首次深度参与鬼吹灯故事影视作品的创作。此外,知名出版人、曾出版过《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等影视图书大IP的王笑东担任出品人,国内殿堂级的金牌制作人,曾一手打造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众多荧屏扛鼎之作的吴毅担任制片以及执导过《铁梨花》《打狗棍》等热播剧的知名导演郭靖宇将担任监制。据制片人吴毅透露,从受众人群出发,网剧是年轻人的阵营,启用小鲜肉演员不仅能够顺应观众的喜好,而且贴合新作中的故事情节。
一、主要成效
(一)镇党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专题研究确定了新农村建设思路。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镇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我镇以整体规划为基础,侧重规划试点村的指导思想,对各村分别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规划,一是从整体上,针对各村实际作出具体可行的环境整治规划、经济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侧重对河洲村、竹山村两个试点村庄的全面规划,在镇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邀请有新农村建设经验的规划设计院对这两个试点村庄进行全面有效地规划,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富于特色的建设理念,突出重点发展河洲村“农家乐”及竹山村“渔家乐”等特色农家旅游经济。
(二)是成立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负责制,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在全镇上下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三)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镇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引导与动员群众为辅,通过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目前各村基本上都能做出自愿集资、配合政府、投工投劳等承诺。
(四)整合好资金及项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镇以提高新农村建设效率为目的,优化整合水利、农业、交通、财政、新农办等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及资金,集中投向环境整治、道路硬化、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集聚和放大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应,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和层次。
(五)是加强农技服务,以针对性的服务促进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进程。镇新农办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深入到松柏、楠木山、牛轭岭、河洲等村,通过现场技术指导、交流经验等方式,重点帮扶解决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技术问题。
(六)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农村经济。
二、具体做法
(一)拓展环境资源,发展优势新经济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镇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农家经济谋腾飞。我镇根据各村实际及地域优势,确定了四大块农村经济发展区域。一是在大田村河洲村江那村等山区村建立起经济林果经济基地为主,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为辅的山区农业经济体系,具体是在大田村、河洲村、江那村建立起肉桂、八角、橙、柑桔等经济林果种植基地,面积达11227亩;在江那村建立起优质葛薯种植基地300亩;河洲村建立起优质“红姑娘”红薯种植基地1828亩。二是在沿海的松柏村、楠木山村、竹山村建立起粮食主产基地24158亩,淡海水立体养殖基地13742亩,无公害种植基地8000亩。三是开发自然资源,挖掘文化,凸显风情,努力培育农家乐地方特色。目前已确立河洲村及竹山村为农家乐试点村,并取得初步成效。具体是在河洲村建立“和谐大院”农家乐旅游及高朗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和谐大院”农家游一期工程已初步完工,累计投资20多万元,已建农家旅社18间,烧烤场地5亩,并于“五一”期间已始试营运。高朗生态休闲游项目,主要依托东境岭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徒步登山游,体验农家游等项目,现已依据规划方案,具体实施。竹山村“渔家乐”旅游项目,已修建红树林观赏栈道,完成古榕部落环境整治和主要景观的美化,在景区内开发了生态观光、捕鱼体验、滩涂烧烤、渔家餐饮、运动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已于“五一”期间试运营,效益颇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培育壮大东兴市万丰实业有限公司,引导其辐射带动各村形成特色产业化经营。
经多年发展,目前各村已初步实现一村一品的格局,有效地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夯实基础,培育新优势。
一是实施村屯道路建设工程。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竹山、楠木山、河洲等村2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800万元。二是加快环境整治建设。完成江那、楠木山、长湖、竹山、河洲等村环境整治工程,总投入24万元。重点改造松柏、楠木山、竹山村及长湖等村脏、乱、差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得到群众普遍好评。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河洲,江那,松柏,竹山等村的农田水利建设4.5公里。四是投资170万元,实施河洲村中心社区、高朗生态园基础设施及危房改造,改造茅草房315间。五是实施改厕工程,在河洲、楠木山等村屯建设沼气池80座,并以“一池三改”的要求带动村民改圈、改厕、改厨,彻底根治了禽畜粪便严重污染人居环境的问题,为下一步建设生态节能型家园创造有利条件。六是进一步完善了大田、江那、河洲等村屯的饮水工程,实施打大井、引山泉水等工程,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七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各村建设了条件较好的办公场所,相关硬件设施到位,建设有文化室、图书室、体育场等文化娱乐场所,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发挥优势,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是有根之木。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我镇把抓好农民素质教育作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文明建设的重点,依托农业、人事、农业、科技等部门开展文化科普知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能力。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提升劳务经济,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得到锻炼。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2期,共培训农民680多人次,全镇农民外出劳务达986人。
(四)规划建设新的农民聚居点,建设农民社区。
我镇以“融入河洲村生态体系,打造河洲生态村”为发展目标,将推进农民聚居点建设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河洲村建设农民聚居点2个,分别是中心社区聚居点和高朗生态园区聚居点,其中中心社区规划面积达30亩。聚居点建设以乡村别墅型和公寓型为模式,道路、绿化、水利、休闲、路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形式是由原建设地农户入股土地,再由政府统一投入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土地平整,排污排水,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河洲村聚居点已依据规划实施方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地着手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存在问题
(一)各村均未能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各村的经济发展,易受外部形势环境的左右,远未能形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格局,制约了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实施。
(二)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以中老年农民为主,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长久以来缺乏新生代青年农民的补充,农村生产力薄弱,是制约我镇发展特色产业的因素。
(三)广大农民缺乏富而思进,开拓进取的思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弊病,不敢投入新型农业、产业重组和产业化开发,致使广大农村生产活力衰弱。
(四)农村道路建设方面,通屯道路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技术支持。
(五)少部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六)缺乏项目资金投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加强宣传。针对目前少数群众由于对上级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缺乏了解出现的等、靠、要思想,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更深入人心,让群众懂得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要是加强引导,搞好服务,而农民是主体。要千方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精神文明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认清农民的精神文明状况,探讨加强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就成为当下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农民精神文明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在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民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生活匮乏。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农村精神生活总体上呈现出健康、文明、和谐、有序、向上的态势。但是,由于农村有组织性的文体活动较少,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不少农村没有精神支柱,精神生活仍然贫乏。一些农村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闲来没事干,围着电视看”,用这种无聊的方式来打发农闲时日;一些农民丧失社会理想,沉溺于恶习陋俗,比富斗富,豪饮狂赌,搞封建迷信,甚至组织、参与和黑恶势力,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给农村社会的安定造成隐患。
2.道德素质滑坡。社会的深刻变革,导致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的剧烈碰撞,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迷信、权利与义务、奉献与索取、真善美与假丑恶等观念的相互交织,使农村的思想呈现多元化。整体利益的分化以及个人利益意识的觉醒,使不少人的价值观由集体本位移向个人本位,他们重实惠、轻理想;重个人前途、轻社会责任,道德观念淡化,道德素质下滑。不讲诚信,在经济活动中掺杂使假;不明事理,为了日常小事闹邻里纠纷甚至大打出手;不顾伦理道德,滥施家庭暴力、寻求婚外情。还有一些农民处理不好兄弟、婆媳关系、遗弃婴儿、虐待老人,此外,偷盗、赌博、观看黄色间像制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法律意识淡薄。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普法宣传的深入,农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国家法制宣传力度的薄弱,一些农民法制观念依然淡薄,不学法、不守法,凭主观臆断,靠“家族”力量解决矛盾和争端,赖债毁约、偷税漏科、打架斗殴、滥采乱挖等违法乱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农民对自己弄不懂的事情或是法律法规界定了的问题,不认理、不服从,一而再而三地越级上访、缠访,甚至发展成拦路堵道、冲击国家机关的恶性事件,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措施
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薄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阻碍,如果得不到较好解决,势必影响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快镇、村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探索在乡村普遍建立“三校”(乡党校、村农校、组夜校)、“三室”(文化室、广播室、图书室)、“三队”(电影队、文艺队、体育队);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风尚,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灯会及一些乡村特色的舞狮、龙舟等,让农民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净化思想,受到教育。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要培养农民新的道德意识,使他们从旧有的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新思想、新道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加强法规政策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规划;面貌改造;社区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central economic zone, the rising of central China and henan rejuvenat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s the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new rural two cross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ve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cene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one with regional as a starting point, extraction of traditional art and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ing new rural residents.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rs, foster new type of farmers, enhance the cohesive affinity of the community,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lanning; Face modificati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客观要求。这对于贯彻落实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1.当前农村建筑规划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建筑规划的意义
农村建筑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农村建筑规划,应因弄够放眼全局,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生产生活,人文风俗等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具体从以下角度进一步分析:
从社会角度而言,专门的建筑规划能够细化社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任务书的失误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
从建筑师的角度而言,专门的建筑规划由于本身考虑了建筑策划,建筑设计等因素,对任务书制定进行反馈修正的同时,增加了设计本身的可操作性,使建筑师的设计由“被动”变“主动”。
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使开发商比较容易和建筑师交流,节省建筑时间。
1.2农村建筑的诸多问题
第一,以偏概全,把建筑规划定义为简单的住房设计,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和谐及人文环境的融合。
第二,华而不实,附属功能不全面,配套设施不完善,以政绩为导向,脱离了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与承受能力。
第三,盲目的学习城市建筑设计,不重视农村生产的特点,失去了乡村特色和地域特色。
第四,对存在的大量蚕食土地,有房无人的空心村现象整治力度不大。
2.建筑风貌的整治改造
2.1整治改造的目标
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创造建筑与环境相互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使居民的出行、生活、交往更为便捷;形成既体现当地新农村建设成效,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景观;引导村民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重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符合政府和农民的双重意愿,形成双赢局面,使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效。
2.2建筑风貌改造的原则
(1)建筑风格:改造建筑符合当地居民的传统风俗特征,体现乡土气息,结合传统结构建筑的构架形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民居建筑风格。
(2)建筑形式:结合传统的建筑风俗,提取建筑元素,符合当地居民及本土化建筑形式特色要求,避免出现非本地区建筑形式。
(3)外部空间改造:增加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通过拆除功能利用性差,景观质量差的建筑,整合和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以增家村民公共活动和休憩场所。
2.3建筑风貌改造的措施
挖掘老建筑自身的空间特色,与新旧建筑结合以满足显得功能要求。历史建筑的扩建和改造是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而有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但总的来看包含着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a“创新”的问题,即在保护原有建筑面貌的同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出与原有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扩建部分,通过对比产生和谐。而对于那些历史和艺术建筑来说,更多地考虑如何维护原建筑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整旧如旧”。b“和谐”的问题,即历史建筑与其扩建部分都要用一个周边的整体环境来衡量。新的建筑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有需要于周边环境的环境对话,融入整体的环境之中,不能再新旧建筑的关系产生明显的裂痕。这种连续性或者有机行对于城市环境及保护建筑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这种有机性与整体性,剩下的就只是两个无关建筑的集合。
3.新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
3.1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发展农村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
(2)发展农村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助力器。
(3)发展农村文化是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的核心。
3.2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建设滞后。乡镇文化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2)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3)是文化管理体制不畅。由于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而且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是无能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虽然国家规定到2010年农村地区20户以上的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但愿有“村村通”的用户并未列入新的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得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导致我区目前许多乡村原有接收设备无力更新。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受后,广大农村地区只收1—3太外地的电视,无法收看省、市、区电视节目。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本区发展的思路。在空间布局上,要多方面,多因素的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使新农村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成为其看点,亮点,特点,让村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建筑风貌的改造,要透过其地域性的特点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实现人民生活,生态,经济和谐有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提高农村的社区凝聚力,提升乡土认同感,促生合理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理想,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版。
[2]吴振凡《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3]唐洪刚,对乡土建筑与建筑文化趋同目的的一点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2. 12 .24 。
[4]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唐山市; 新农村建设; 生产要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23-0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关键问题
根据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总结前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总制度改革前提下,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安排,破除“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回流农村,它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涵盖了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
按照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原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经济学研究也表明单一的或极少的一两种生产要素不可能形成生产力,只有若干种生产要素的相互组合和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并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它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由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受经济效益(尤其是生产成本因素)的决定作用,生产要素总要从禀赋充裕的地区流向禀赋稀缺的地区,寻找其他要素并与其相结合形成生产力以降低生产成本。要素的流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要素的空间转移,即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空间位置发生移动;(2)要素使用权的转移,即指土地使用权的流动。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乡统筹发展,必然涉及到城乡两个子系统之间生产要素的结构调整和变化。生产要素的输入数量及其制度安排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同时对于农村子系统而言其内部的结构特性也影响着要素效率的发挥。
二、唐山市农村发展的基本特征
通过计算产业分化指数可以有效考察唐山市农村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城乡两个子系统之间生产要素的结构调整和变化。
1.产业分化指数的概念。我们设AGRI为农业收益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INDUS为工业部门收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SIDEL为第三产业收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通过比较三个部门利润比例之间的差异,我们能看到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以及生产结构。
令A=AGRI-INDUS,B=AGRI-SIDEL,C=INDUS-SIDEL
则有
其中H为分化指数,用来表示该地区的产业群集效应和发展深度。
我们认为H值越大,则该地区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效益差异越大,农村生产部门越倾向于专业化;反之,H值较小,则生产存在较小的聚集度,专业化不明显,产业涉及范围较广。当0
2.分县区产业分化指数比较。以横向的比较思路,在唐山各县区中,滦南、乐亭、玉田、唐海等地的产业分化指数明显偏低,上述地区第一产业比例均在20%左右,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结构分化和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相比之下,路南区、路北区、高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则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分化现象,第一产业比重均在3.5%以下,产业分化已进入专业分化的高级阶段。其中,路南区、路北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占到75%以上,高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则表现为第二产业的较快发展。
三、唐山市农村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状况分析
本文根据近年来唐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涌现的优秀典型,从中选取村庄进行调研分析,分别根据其支撑产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问题等进行考察分析。
1.产业支撑项目。唐山市农村发展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通过农民收入的增加来满足农民自己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因此也形成一种倾向,即用农民收入的多少衡量村庄的发展程度。而农民在一定时间段内持续的收入增加往往与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兴旺则农民收入增加迅速,产业衰亡农民收入则增加迟缓。当前,唐山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多集中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有的村庄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积极开发旅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从调查的先进村庄来看,无任何产业支撑的村庄基本没有,这也说明,当前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村集体投入,大范围和大量的农村财政补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短期内依然不可能实现。
当然,产业群的稳定发展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如何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保持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的发展壮大将是未来深入研究的问题。
2.农村发展的资金来源分析。唐山农村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众多优秀典型村庄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农村建设需首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农村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构成了农村发展的关键。当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资本相对紧缺,在农村财政支出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产业能否提供足够资金成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并非所有的农村产业均无差别的向农村投入资金。因此,根据资金的利益群体进行分类,农村发展起来的产业资金流向不外乎三种渠道:第一,资金流向数量巨大而且分散的产业利益相关者;第二,资金没有回流到农村,而是流到少量个人手中进而进入城市;第三,部分资金有目的定向回流,集中资金进行公共服务。
第一种情况主要是土地生产要素的回报,多见于农业经营领域,农民依靠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土地上获取收入。这种模式一般相关产业并非集中在某一自然村,或者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资金流动呈现零散化和均等化。农民现金收入不同程度的增加,生活条件因此得到改善。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没有资金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劳动力素质没有相应提高,农户所在自然村往往村内缺少统一规划,村庄缺乏凝聚力,因此村庄长期来看农民收入依然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劳动生产要素的回报,多见于外地投资建厂雇用本地劳动力而发展的各种产业。这些企业利用本地廉价的劳动力,获取超额的利润,而资金流到城市或者其他高收益领域。因为企业没有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的责任,其本身的趋利性决定了资金必然不会流向农村和农民。
第三种情况主要是资本生产要素回报,多见于村集体企业或具有社会道德的企业家对本村的资金投入。丰润区于林庄村、迁安市管庄子村、丰南区小岔河村、滦县研山新村等都属于此类典型。资金定向投资到农村特定项目主要常见两种原因:其一,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福利状况;其二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硬化、绿化、村庄布局规划、治理污染、安全饮水等。
从调查的统计分析来看,唐山市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资金主要是以村集体投入为主,这种资金来源模式可能与唐山市政府积极建立和完善的农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有关,目前,全市已有5095个村建立了集体财富积累机制,183个乡镇“三资”监管机制得到完善。农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将上述农村产业资金流向的三种渠道有机整合,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项工作也受到省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3.产业发展中的土地要素供需分析。土地是植物生长的载体,也是厂房等实物的承受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土地要素的需求方面,一是土地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作物的生产,形成相关的农业产业以及产业结构,此外,土地也可以转化为工业用地进行工业生产。在产业带动型的农村发展模式中土地主要有农业占地和非农占地两种形式。
在土地要素供给方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继续按规定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等。地方财政对“三农”投入增加,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足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
4.农村劳动力报酬分析。一方面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往往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只要有工作机会便会大量涌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雇佣周边自然村的农民进入产业链条进行生产,带动附近农户致富。
从比较优势上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如果局限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产业结构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近年来由于竞争比较充分,利润率下降,产业内的兼并、重组比较普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不断收缩,向规模化发展的特征将逐渐显现,就业推动能力呈现减弱趋势。另一方面传统工业化初步完成后,市场饱和度不断提高,部分产业不得不进行收缩来应对下滑的市场趋势。
四、总结
从唐山市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来看,在宏观经济体制上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微观经济基础上从“大包干”的集体经济过渡到,同时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生产要素的变化来看,财政支持不断增强,但总体资金仍然供给不足,资本供给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长期来看劳动力仍然过剩的局面短期依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土地非农化的进程仍然在加剧。从生产要素的流动状态来看,表现为城乡一元化框架下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公共物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农村劳动力加速变为市民,农民数量减少;农村资金主要以固定资产、福利等形式保留在农村;对外来资本占用土地进行制度化规范,节制资本的外流。
总之,农村建设开始转向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战略思路,把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最终实现城乡一元化经济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 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