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级特色活动纪实

班级特色活动纪实

时间:2023-09-28 09:3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特色活动纪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级特色活动纪实

第1篇

传承孝道特色立校特色一、立足实际定课题,传承孝道抓特色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传承孝道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而现实中的未成年人状况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个体间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致使被娇宠的孩子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很少能够体谅父母的艰辛,珍惜优越的生活环境,在学校里不少学生比吃、比穿、比阔气,把经济上的富有当作炫耀的资本,而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意识严重淡漠,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进取精神普遍缺失,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责任感难以唤醒。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的突出难题。学校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

做好“传承孝道”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意识,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能力;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培养师生高尚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就把“传承孝道”作为校本课程的研发项目,并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深入开发研究。

二、规范课题研究程序,紧紧抓住“五个一”开展研究活动

(一)确立一个研究主题:传承孝道

(二)提出一个课题口号:孝心引领,健康成长

(三)成立一个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小组成员有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和班主任组成。

(四)明确一个教育目标

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教导之恩,亲人、同学好友的帮助之恩。

感恩,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心存感激。

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不断增强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报恩的能力。使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五)制定一个科学的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理论、发动实施

请教育专家指导,编写《孝亲敬老》校本课程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孝心篇、爱心篇、爱国篇、励志篇、活动篇”五部分,校本课程围绕这几个主题开设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家长课、社会实践课(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请模范人物讲座等。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务实高效

科学规划校园文化,精心打造凸显传承孝道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全面渗透孝道教育。

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是无形的,必须有系统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阶段:全面带动,扩大影响

1.与家长联手,增强传承孝道教育的辐射性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创设“家校携手,共同育人”新机制。精心设计《“孝敬教育”协议书》,规定双方在“孝敬教育”方面的各自责任。向家长印发《“孝敬课”联系考核单》,家长打分,邻居旁证,学校评定。

2.与荣誉挂靠,增强传承孝道教育的激励性

按照学生自评、家长打分、邻居旁证、班级审核、学校终评的“五道程序”,评定孝敬课成绩。凡孝敬课成绩不合格者,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其他单项先进均一票否决。

3.与社会联系,增强传承孝道教育的影响力

首先,构建社区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其次,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经常参与到校内外的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中来。再次,学校邀请校外人士来校作孝敬教育专题讲座和报告。第四,加大内外宣传力度,及时报道传承孝道活动内容和研究成果。

三、逐步深入,营造孝文化氛围,全面渗透,彰显学校特色

孝为德之本,彩石中学在被评为历城区首批特色项目学校之后,更加重视《传承孝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落脚点,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一)编写教材

彩石中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传承孝道》开发组。开发组成员深入社区,走访了十几个村的“孝亲敬老”代表,拍摄场景,采访纪实;在学校内,师生互动,开展传承孝道系列活动,制作了纪实片《传承孝道》。随后整理辑录,编写了出版了第一步校本教材《传承孝道》。内容包括:理论篇、纪实篇、古代故事篇(二十四孝)、现代故事篇、格言篇和活动篇。2009年9月,又编辑出版了第二本教材《弘扬国粹》,是第一本教材《传承孝道》的延伸和拓展。校本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学习资料,使校本课程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路子。

(二)开展活动

规定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为学校“孝敬日”,在这一天,学校倡议每个学生,主动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做点感恩回报的事情,并将自己的行动填写到学校发放的传承孝道“孝敬日”调查表中。

(三)营造氛围

近几年来,学校累计投资50余万元,精心打造“传承孝道”特色校园文化。校园内四周的墙壁上,都有不同主题内容的传承孝道宣传教育园地。楼道文化,集中了二十四孝、历史名人、国粹京剧、传统太极等内容。每层教学楼一个主题。广场周边墙壁上,集中展示了学校传承孝道教育的主旨:厚德明礼;京剧脸谱、名人书画;孝道文化的渊源和内涵;学校传承孝道特色活动的成果;2010年,高标准设计了广场西墙文化长廊,以大型浮雕的形式,系统展示了“传承孝道”的文化理念,构思巧妙,画面精美,在全区范围内首屈一指。2011年,又将正对学校门口的大影壁装修一新,把“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十个字,制作成高档的名人字体,作为影壁内容,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以各有侧重的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墙壁文化、橱窗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公寓文化,全面系统地构建起浓郁的传承孝道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提升了环境育人的功能。

四、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不断创新传承孝道教育形式

孝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要保持传承孝道的教育功能,使传承孝道永远成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就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不断创新传承孝道教育形式,充分彰显传承孝道教育的活力和魅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校重点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不断推动传承孝道教育的开展:

(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补充校本教材

学校秉承“和谐发展,始之于孝”的理念,进一步把传承孝道与爱党爱国爱家乡,与理想信念和弘扬国粹结合起来。把“弘扬国粹”纳入学校特色建设的范畴,结合传承孝道活动,进一步开展以“学太极”“练书法”“唱京剧”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将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发展延伸,使校本课程永远充满活力,使学校特色建设永远成为学校发展的主线。

(二)大型活动,引领主旋律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在大课间学练太极拳、展演课本剧;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庆活动,举办以“传承孝道”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活动。元旦和六一两个节日,开展校园之星评比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在传承孝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有孝亲敬老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团结同学之星、勤俭节约之星、学习进步之星、爱护公物之星……既是对传承孝道教育成果的总结,更是对传承孝道教育的推动和引领。

(三)班级活动,全面渗透

将各班有计划地开展“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常规,班级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按月分班级有序进行。活动突出学生自主策划,全班共同参与,打造精品活动,全校展示交流。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精品节目展示评比活动。各班自主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资料、精品节目展评结果,全部纳入班级量化管理,作为班主任及所负责的班级评优评先的条件。学生表现突出的,作为评选校园之星的条件。使“传承孝道”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抓手。

(四)成立社团,提升文化品味

为强化特色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校成立了各种文化社团,如文学社团、象棋社团、体操社团、排球社团、京剧社团、合唱社团、书画社团、民乐社团、科技社团等,每天下午第四节按时开展社团活动。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合唱社团在2010年在区级市级合唱节比赛中均获得了二等奖,排球社团代表区教育系统直接参加济南市比赛,科技社团的发明创造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

(五)健全制度,确保实效

各项活动都纳入班级量化管理、教师评价体系,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校园之星评选及颁奖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建共享文化校园的和谐环境,学校的传承孝道教育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等特点,学校传承孝道特色建设凸显成效。

(六)学习交流,促进发展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比赛,如市、区级合唱比赛、区运动会、历城小名士评选活动、师德案例评选等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对外影响。济南电视台、舜网、泉城信息网、历城教育信息网、财富时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彩石中学传承孝道学校特色建设的成果。

五、不懈努力结硕果,传承孝道成特色

第一,由于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的特色活动开展得扎实深入,有声有色,2007年10月,彩石中学被特邀参加了山东省首届慈孝文化论坛。2007年12月,被评为历城区首批“学校特色”项目学校。2007年11月,在济南电视台“教育视点”栏目中用5分钟时间专题播出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成果。2009年3月,在济南电视台“星耀泉城”栏目中,用10分钟的时间专题播出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成果,泉城信息网同步播出。2011年2月,舜网教育用9个网页页面,图文并茂的报道了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成果。只要在“百度”上输入“传承孝道”四个字,就能搜索到彩石中学传承孝道学校特色在历城教育信息网和舜网教育的专题报道。

第二,传承孝道研究课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2009年7月,彩石中学的传承孝道研究被列入济南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彩石中学指导德育功能室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区校园文化经验交流会上,张校长就传承孝道特色建设做过三次专题汇报。彩石中学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合并进行的做法,多次受到市、区教育局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第三,作为学校的科研课题,师生全员参与,共同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形式,又是一大特色。这也是彩石中学传承孝道教育从2004年至今得以坚持下来,并且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

第四,课题组队伍庞大,成员构成合理,成为课题研究的强大核心力量。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到教研组长、再到班主任,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构成核心,又是课题研究的核心组织,很好地保障了传承孝道各项研究活动的科学定位和有效实施。几年来,课题组成员撰写并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近80篇,实施活动方案50余个,全面总结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与不足。有利的推动了学校传承孝道特色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校本课程的不断发展。

第五,传承孝道教育基地全面覆盖,初具规模。以校园为基地。全方位打造以传承孝道为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墙、文化长廊、德育活动室、音体美活动室、文化广场的资源优势,积极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以课堂为基地。课任老师和班主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孝道教育。与学校大型活动相呼应,以班集体为单位的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使学校特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以社区为基地。深入社区,用“传承孝道”的实际行动,为社区群众服务。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梳头洗衣;和老人们亲切地拉呱聊天;走进公共设施,清理垃圾,打扫卫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以家庭为基地。选出学生家长中孝敬父母的典型代表,聘为学校“孝亲敬老”辅导员。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校联合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第六,为人师表,名师辈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彩石中学多年来一直注重师德建设,获得了“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称号。老师们的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使彩石中学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几年来,彩石中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济南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8人,历城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40人,市级以上优秀辅导员43人。2008年,李宽生老师荣获“全国农村十佳英语教师”称号,2009年,李莉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所有彩石中学的老师都兢兢业业,专心教学,从不因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影响上课。从早自习到午饭就餐,从午自习到晚自习,直到学生休息都有教师值班服务。孙美老师,由于晚上孩子在家中无人照料,就带着孩子到宿舍值班。吕仁水老师,虽年近五旬,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每年教送初三毕业班兼班主任,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他们早上710就准时到校,晚自习九点以后才能离校。晚自习后,部分老师还要到学生公寓值班。他们要提前到各自负责的楼层开门,核实学生人数。特别是初一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又是初次离开父母,有的半夜想家哭闹,值班老师都要随时起床,安慰他们,有的突然生病,值班老师及时帮他们就医。多年来,老师们就是这样从学生怎么吃饭,怎么休息,怎么上课等细节入手,让学生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寄宿制生活。就是这些德才兼备的老师,用默默的奉献精神感染着每一个彩石中学的学生,让他们感动,学会了感恩,是老师们的模范行动,推动着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不断发展。

第七,成功的传承孝道研究,带动了学校全面工作的提升。教育教学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彩石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三位,是“历城区文明单位”。多次荣获“历城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6年至2008年,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学校再次荣获“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历城区规范化学校”“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市优秀教研组”等荣誉。2011年,荣获济南市依法治校建设示范学校。2013年,荣获历城区“敬老文明号”。现在,全校师生又向着历城区行为习惯示范学校的目标继续迈进。

六、对于传承孝道课题研究的思考

第2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 乡土资源 教育管理 实践

潼南县宝龙镇柏果小学位于潼南县北部,隶属于宝龙镇辖区内。学校名称是因为原来的柏果公社而得名的,而柏果公社又因本地有两棵柏果树(学名“银杏树”)而命名。近年来,学校立足本土资源,发掘“银杏文化”,并凝练出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型,极大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管理文化。

1.探究品质,发掘“银杏文化”

银杏树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寿命达到千余岁。现存三千五百余年的大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是树中的老寿星,人称“活化石”。银杏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夏天遒劲葱绿,秋季金黄可掬,给人以峻峭雄奇、华贵典雅之感。即使数九寒冬,凛冽朔风横扫大地,无叶的银杏也英姿挺拔,直插云天,毫无畏惧萧索之色。历代文人书写银杏的篇章不少。尤其是郭沫若,他把银杏称作“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

因此我们根据银杏的特点,提炼出银杏的品质:古雅、环保、强劲,并从独特品质“古雅”中锤炼出“敬、静”,从“环保”中锤炼出“净、进”,从“强劲”中锤炼出“劲、竞”,初步形成了特色校园文化——银杏文化的内涵。

2.拓展内涵,打造“银杏文化”

根据银杏品质,锤炼出了“银杏文化”,创造出了“敬”、“静”、“净”、“进”、“劲”、“竞”的“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并给六个字做了内涵诠释:

——“敬”,即敬畏自然、敬重他人;

——“静”,即宁静致远、恭默守静;

——“净”,即净化环境、净化心灵;

——“进”,即进德修业、进善黜恶;

——“劲”,即高风劲节、陵劲淬沥;

——“竞”,即标新竞异,群芳竞艳。

再把内涵拓宽,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六个字中,构建成“六jin-g”的外延,内涵加外延即为“六jin-g”教育的评价标准。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领导小组,以“六jin-g”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班级“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银杏之师”、“银杏校园”的晋级制评价机制。

3.细化管理,诠释“银杏文化”

3.1 “银杏文化”的板块设计。

3.1. 1 图标、校徽、胸卡设计。

办公室文化、教育文化、楼道文化、班牌、花台、校徽、文化墙银杏娃等设计都融入了银杏树及它的叶、花、果为元素。

校徽:三片银杏叶分别嵌有“古雅”——“敬、静”,“环保”——“净、進”,“强劲”——“劲、竞”,组成一个“品”字图形,寓意师生品质。

胸卡:用品字图标、银杏叶等制作了班级“六jin-g”之生胸卡、校级“六jin-g”胸卡、“银杏之生”胸卡、“银杏之师”胸卡。

3.1.2 各年级门牌设计及诠释。

以银杏的生长过程对各年级分别命名并阐释其内涵:

幼儿园——银杏园( 朵朵花儿放光彩,满园春风扑面来);

一年级——银杏芽(嫩绿勃发生命,奋斗彰显卓越);

二年级——银杏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三年级——银杏叶( 因为阳光,所以精彩);

四年级——银杏蕾( 欲知花开早,含苞待放时);

五年级——银杏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竞风流);

六年级——银杏果(莫问殷实有几许,但求叁天作栋梁)。

班级门牌平面图由银杏娃和银杏叶组成,每递增一个年级就增加一张不同颜色的叶片。

3.1.3 展示台设计。

展示台有班级展示台、校级展示台。展示台中有不同颜色的六片银杏叶和一个太阳笑脸图,构成一个“银杏(六jin-g)之生,笑脸你我他”的“风轮太阳图”,供班级、校级张贴学生相片。“风轮太阳图”,喻意六“jin-g”依偎着阳光,借助太阳的能量,演绎人生真谛。

3.1.4 文化墙的设计。

文化墙有银杏的简介,主题图片,校徽,风轮太阳图,银杏诗词,银杏师生图等。

3.1.5 宣传栏的设计。

宣传栏有每期银杏成果展(校级“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之师”、“银杏校园”),师生的手工、绘画作品展,教师简介,银杏文化纪实,“六jin-g”的内涵与“六jin-g”外延等。

3.2 “银杏文化”的校园语言设计。

为配合有效传播银杏文化,我校创作了一系列的体现银杏文化的校园流行语:

校园银杏飘异香,银杏树下书声朗;

颂你千年神韵,树我柏果强人;

崇尚银杏内涵,升华人生品位;

爱我银杏气节,壮我人生历程;

读银杏文化,树柏果气节;

万木敬银杏,雏鹰竞高飞;

你送柏小童年六载,母校送你硕果三千;

给我阳光雨露哺育,送你沁人心脾花果;

用心爱我银杏之乡,以才建我生态柏果。

这些流行语除了老师平时的宣讲外,在学校重大的活动中我们还将它制作成条幅,悬挂于学校内,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3.3 “银杏文化”的校歌创作。

校歌《我爱家乡的银杏树》也让“银杏文化”植根于孩子的心中:“最是八月秋风起,唯独银杏分外看,啊!我爱家乡的银杏树,常在梦里纳阴凉……”

3.4 “银杏文化”为校园活动设计。

3.4.1 举办弘扬“银杏文化”的活动。如赞银杏诗文朗诵、我做银杏娃故事会、我做银杏根作文大赛,等等。

3.4.2 举办体现“竞”、“进”的银杏书法、拔河、银杏知识比赛以及银杏图案设计竞赛,等等。

3.4.3 每一板块的争“jin-g”活动。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孩子们都争做“六jin-g”娃娃。

3.4.4 每个节日都银杏文化渗透其中。如“母亲节”“父亲节”给妈妈送礼物,“重阳节”教育孩子给长辈洗洗脚,学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环保日”、“安全日”等都渗透相应的“六jin-g”教育。

3.4.5 “银杏手工制作”活动。师生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作品。如《银杏树》《“六jin-g”太阳》《环保光荣花》《蜗牛》等等。

3.5 “银杏文化”“六jin-g”管理体系实施。

3.5.1 班主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有序地设置银杏文化和“六jin-g”教育渗透的目标并实施。

3.5.2 按“敬”、“静”、“净”、“进”、“劲”、“竞”的评价标准,评选出班级的“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

(1)班级“六jin-g之生”(初级)。

根据渗透的目标及“六jin-g”的评价标准,评出的班级“六jin-g之生”,由班上颁发一枚对应的班级“六jin-g”胸卡。该生的相片、姓名就载入班内“六jin-g之生 笑脸你我他”的展示台中。

(2)校级“六jin-g”(中级)。

获班级“六jin-g之生”奖两次以上,班级推荐为校级“六jin-g之生”,由学校颁发一枚对应的校级“六jin-g”胸卡,学生的照片就贴入校级展示台“风轮太阳图”的对应叶片中。如:佩戴“敬”的校级胸卡的学生就是“敬”的优秀生。

(3)校级“银杏之生”(高级)。

凡有三次推荐为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就晋升为校级“银杏之生”。凡是被评为校级“银杏之生”的学生,学校就隆重地为他颁发一枚“银杏之生”胸卡,相片贴入校级展示台“银杏之生,笑脸你我他”的太阳笑脸内。本期获“银杏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在学校宣传中巨幅展示。他们将获得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等奖励。

(4)银杏班级。

银杏班级的评价标准:在银杏文化渗透中,每个“jin-g”都落实的很好,班风变化很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品质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成绩突出。

4.成果丰硕,凸显“银杏文化”

我们打造的银杏校园文化“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已实施近两年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学校申报的“发掘本土教育资源,创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的县级课题已立项。

(2)学校班子奋发图强,教师积极进取,学生勤奋好学。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第3篇

关键词:本土资源;基本内容;途径方法;评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弘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资源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由于这些资源带有明显的自然性和零散性,有些资源难免良莠不齐,所以必须经过认真甄别、选择和改造才能很好地被我们利用。

一、资源的选择标准

1.契合学生的实际

由于学生在美术认知与理解能力上不尽相同,因此在美术资源内容的选择上要有的放矢。如,在校本教材《标志设计》一册中,《最熟悉的标志》其资源来源于自己学校的标志和高安电视台的标志,身边非常熟悉的造型和直接的图片形象,非常契合现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以满足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促进想象力的发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能保持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和兴趣的持久,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内容必须来自学生的生活或熟悉的、普遍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具有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事物。如,在校本教材《标志设计》一册中,《美丽的标志》一课的设计,其内容来自学生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中国移动、湖南电视台、麦当劳、肯德基等标志。由于学生对现实生活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对娱乐节目的独特喜好和对快餐食品的喜爱,因而对其形状、色彩十分了解,学生画起来乐在其中,也容易表现出来,从而极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

3.选择合适的画种

学生作画的工具种类不同,其画面效果也不尽相同。我校校本教材定位于学生采用水粉画来表现,这里的水粉画是广泛的,泛指一切用水质颜料进行表现的绘画形式,把水彩颜料、水粉颜料、国画颜料等表现的形式包括其内。如,校本教材一册中《美丽的标志》中的标志,主要运用水粉画来表现。

4.就地取材

我们生活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周边的许多材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的对象,如,校园文化、自然景观、民风民俗等,可根据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来加以筛选,因而不必舍近求远。如,《标志设计》一册中《最熟悉的标志》的内容就来源于自己校园的一草一木。

二、资源利用的基本内容

1.利用校园文化、生活等素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我校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教学楼内贴有大量格言警语、名人画像,别致的文化橱窗、班级的墙报……这些已不再是静止的物象,而是生动的教材、“无声”的教师,营造出了浓厚的育人氛围。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大胆发掘并合理地开发利用。

2.利用本土的自然景观、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风貌。校本课程可以利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特色建筑突显“本土”的意味。如,《标志设计》一册中《大观楼》是以高安特有的文化建筑为题材,它很好地代表了高安本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3.利用本地民间艺术、历史文化

民间性的东西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和自然交往所积淀下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总和。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艺术资源可资采摘,现在依旧饱含生命力,赋有启发性。如,《标志设计》中的《上游水库》《华林寨》等课文都反映了高安特有的物象,以此让学生了解高安过去的历史和人们生活的环境状况,显示了课程的文化内涵。

4.利用现代社会的发展文明

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一个个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城市。周围到处矗立着高大的楼房,车水马龙般的城市街道,浓烈的商业气息四处弥漫,琳琅满目的广告强烈地进入着我们的眼球与耳朵……所有这些现代社会文明需要有所选择和利用。如,校本教材第二册中,就以解放路为题材,选择了《凤凰广场》《德亿欧洲城》等进行设计。

三、资源利用的方法

1.影像记录法

利用相机记录真实客观的资源,这种方法常用于图片资料收集。

2.摄像纪实法

利用摄像机记录动态的资源。《标志设计》一册中《上游水库》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这些稍纵即逝的资源得到最佳的记录。

3.实地考究写生法

主要采用实地写生,这种形式不仅能有效地获得课程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也能直接地把课程资源用于教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华林寨》《八百洞天》等课程就采用了此方法,效果极佳。

4.文字描述法

通过实地考察、询问并用文字记录,这种方法常与影像记录或摄像纪实形成动静结合,能增强相关事物、事件、人物等的理解,利于启发创作灵感和构思,最大、最全面丰富作品的内涵。

5.录音记录法

主要用于记录需要的声音。如,《标志设计》一册中《高安采茶戏》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第4篇

2016年小学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一

在一年一度的助残日到来之际,中心小学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开展了为残疾人献爱心的系列活动,把助残活动进一步推向。现将我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这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学校领导对本次助残日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此次活动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各班主任给予大力配合,认真组织,抓紧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学第二十三个助残日活动总结]小学第二十三个助残日活动总结。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开展了以下活动:

1、每班开一次以助残日为主题的班队会;

2、每班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3、组织全校师生为残疾人献爱心;

4、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宣传,营造残疾日活动气氛。

三、活动开展有序,效果显著

1、学校组织向广大师生发出呼吁,号召所有学生为帮助身边的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校大队部多方收集相关资料,并以最切合实际的方式形成宣传稿,利用校园广播站对本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宣传活动在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

2、我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主题班队会活动。每班都按照活动计划中制定的时间如期举行。班队会以通过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残疾人的生存状况,熟悉残疾人的生活,树立自觉帮助残疾人的观念。

3、捐款仪式上,我校领导及全体老师率先捐款,纷纷向全社会的残疾人伸出友爱之手,献出自己的关爱之情。接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把一张张人民币投入了捐款箱,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送去了对残疾人的问候和爱心,最后一共筹集善款3000多元,参与人数766人。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队员懂得残疾人是我们的特殊群体,他们应该像我们一样过着正常、幸福的生活,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需要社会各届人士对他们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过着更幸福的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同学们关心、帮助别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让同学们从小树立了爱心献他们,真情暖人心的美好心灵。

2016年小学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二

今年5月15日是我国第二十六次法定全国助残日。今年我校助残日的活动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根据我校关于开展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校开展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紧紧围绕本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助残日活动。在接到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后,中心学校领导立即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班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班内残疾学生的情况,了解残疾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等,并及时上报学校。经过调查,统计到我校的残疾学生共有2人,学校已经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慰问和捐助。

二、召开残疾日座谈会。学校组织召开了一次亲切的座谈会,学校蒲校长,教务处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并对学校残疾学生逐一地进行了谈心和慰问,这给残疾学生带来了莫大地精神鼓舞。会议上学校还对残疾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捐助活动。

三、广泛开展扶残助残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助残日活动的宣传工作。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宣传画,写通讯报道等形式,宣传扶残助残思想,并对助残日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及时地全面的宣传报道。具体内容有: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助残知识、班级扶残助残活动开展情况,残疾人自立自强事迹报道等。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扶残助残意识。

四、通过充分动员我校师生积极了解残疾人生活,报道残疾人事迹,团结和激励了一大批理解残疾人、热爱残疾人事业的老师和同学们,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其主要方法:一是组织师生在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残疾学生家庭的送温暖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带头扶残助残;二是充分动员广大党员、骨干教师与残疾学生帮扶结对,走进残疾学生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家教辅导等切实有效的服务;三、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通过组织助残小分队,建立助残小组,开展各种切实有效的助残活动。开展主题班会、以一助一送温暖、我与残疾小伙伴共同成长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来营造帮助残疾学生的良好氛围。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帮助残疾人,着重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在奉献、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帮助残疾人的过程中,既培育了学生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爱心,同时又是一次社会道德和拼搏精神的自我教育。

五、观看一部关于自立自强残疾人事迹的纪实片。学校组织各班级播放并观看一部残疾人自强事迹的教育片子,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从而激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在困难面前要有永不低头的拼搏精神。同时在学生中也掀起尊敬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助残热潮。

第5篇

2014年,北京景山学校北校区参与了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组织的“十二五”规划课题――优质资源班班通项目,我们参与的板块主要是从平板电脑互动式课堂教学应用系统的研究这个维度,来探索在互联网、每位学生都拥有移动终端设备(平板电脑)这样的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方向。

当前基于平板电脑的互动教学系统已经有很多了,特别是基于苹果iPad的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体系。

教师基于备授课平台的互动教学系统,利用传统多媒体课堂中的各种授课资源,根据互动课堂移动性、学生自主性的特征重新组织资源,建立各种结合互联网、校园网的线上以及线下教学活动,支持在教师引导下的各种学生主动的基于资源的学习,这中间的资源主要包含文本、图片、录音微课等音视频素材的初级资源,以及教师预先准备的导学案(可以包含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互动反馈答卷等)、互动试题、电子作业(包含各种客观、主观问答形式)等结构化资源。

互动反馈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作业电子化,及时得到互动反馈结果,还可以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情,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学定教。

利用苹果系统中免费的iBookauthor制作的iBooks电子书,我们也可以为学生制作包含各种多媒体资源以及支持学生互动自测的交互式资源的富媒体电子书学习学件,再结合苹果App Store中提供的各种学科教学App,组成一种支持学习者个人的人机互动的学习资源系统(如图1)。

经过课堂实验,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体系虽然已经能够支持传统教学的日常应用,但还是有较大局限性,因为当前流行的教学系统大部分还是传统教学思维下的产物,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资源推送、互动反馈等方面,而对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尤其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支持还是不够的。

通过对苹果App Store中教育以及相关App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应用是在这方面对于教学应用系统的一种补充。比如,在协作学习工具上,我们没有在教育App中找到合适的软件,于是就有意识地寻找能够支持企业协作办公的软件,看能否替代,于是找到了Quip。

Quip是一款移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文档分享+多人在线文本编辑器+即时通讯工具”的软件,能够轻松实现在iOS、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和桌上电脑等任何设备上创建文字文档的任务。

思考与设计

首先,总体思路上,我们还是紧紧抓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以后的重构课堂与学习这个核心。因此在课题人员组成上,我们依然采取“学科教师+信息教师”共同组成学科信息化探究小组的方式。

信息技术教师既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者,又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者和信息化环境的使用者,同时能够理解学生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需求,因此能够更好地把握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013年9月,景山北校区配备了一个教室的iPad,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在实践中思考,平台如何搭建?教师如何使用?是简单的常规课堂搬家,还是着眼于未来移动学习模式的创新应用?同时积极探索,寻找可以支持移动端在线交互,使用简单的交互平台,发挥iPad的长处,寻找它的不可替代性和创新应用。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Quip是一款支持企业组建为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具备新的学习方式的学习型组织的软件,这正和我们要为学生们建立学习与实践共同体的思路契合。因此,我们选择了利用Quip开展实验班级的探究学习活动。

实践纪实

我们将Quip作为景山北校区特色的互联课堂交流平台来使用,参与的学科包括语文、历史、信息技术,以及特色主题班会等活动,基本进入常态化。

而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Quip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随时随地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并不是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打造了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没有边界的学习环境。

首先,Quip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教师和学生同时可以在PC、平板、手机终端使用它。

其次,Quip是一个很轻的应用,班级教师建立一个文档夹,就等于在Quip中建立自己的班级组织,再通过邮件的形式把任课教师以及学生邀请进来,学科教师在这个班级组织中建立自己的学科活动文档夹,这样就建成了一个班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小平台。

我们利用这个小平台,有效地将学生、教师的各类终端(PC、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校园网络(有线接入、WiFi无线接入、专用学习微环境等),3G接入与互联网络等硬件有机地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网络学习空间,让教师很方便地把自己研发的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方案分发给学生,学生在这类学习活动方案的支持导引下,有效运用各类学习资源来支持主动的学习活动,并通过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下来,为教师和学生本身提供了非常好的反思的资源(如图2)。

我们以一堂《记承天寺夜游》的语文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处理教材的内容、词句、知识点等,而是通过为几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设计的不同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及通过网络的扩展阅读,并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总结提炼出每个小组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优秀散文的精妙之处认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古文素养(如图3)。

我们再以历史教师的一个教学课程为例,教师在平台上了关于文艺复兴的一个学习基础资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简介,作为导入,同时了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基础资料的引导下,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关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资料,要求对查阅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并要求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详细地介绍,要求介绍的内容包括人物、国籍、称谓、名人名言、代表作品或杰出成就、对他的评价等,并把信息成果做成图文并茂的文档,保存于专题文件夹的文档中。后续还了学生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电子小报。

学生在接受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在交流栏中进行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外,几个同学一边进行协作学习,一边在信息栏中不断沟通。通过课堂中的讨论后,每个小组确定了自己的选题任务,并且进行了分工,每个人搜索组织相关资料,将资料整理后添加到协作文档中,然后由负责制作的同学制作好电子小报到共享文档中,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讨论确定最终的版本。

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结合学科教学的设计。首先,教师并不是直接将知识进行讲解灌输,而是将问题提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将教师的问题转换成自己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协作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基础信息的加工整理,协作探究,学生们逐渐地完成了知识的建构与内化,最终用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方式,对内化的认知进行表征(如图4)。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协作探究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如何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学习到了如何进行表达,以及如何制订计划通过小组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2014年底,交互平台Quip在景山学校iPad的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iPad的拍照摄像功能被用于记录学生科学探究课的实践活动,定格学生的探索与操作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分析与交流,使得我们的iPad课堂充满兴趣、新奇与创造。

思考与展望

经过运用与反思,我们总结出,Quip这一类基于协作的文档处理软件,是支持学生探究学习很好的工具,它不仅可以作为文字处理工具、信息搜集整理工具,还可以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学生利用其具有的搜索技术、社交网络、位置学习、手持记录、内容测绘等功能完全可以进行基于互联网资源、基于位置信息、基于社交协作的深度探究性学习。

当前此类软件基本都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合作性:集文档、短信于单一的聊天界面,师生能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聊天,提高了沟通效率并且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还能通过邮件手动/自动传递任务和状态信息,更加保证了协作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移动性:支持离线状态工作和联网后的自动同步更新,学习探究的过程不会因为没有网络而中断,真正做到随时随地。

互动性:共享文档建立后可由多个用户在不同设备上同时编辑,并在不同文档间建立联系。

聚合性:Quip现在允许用户从Dropbox、Evernote、Google Drive甚至微软Word导入文档,文档中的互联网链接也可以直接访问,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聚合工具,很适合学生协作探究过程中作为信息搜集整理的工具。

简洁性: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移动互联产品,功能简单实用,很容易上手,对于新手,包括年纪较大的教师,也没有技术壁垒,在这一点上,恰恰是我们许多学习支持系统的弱点,也是非常值得中国软件商借鉴的。

当然,Quip毕竟不是为了教育设计的,因此必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用户系统的建立和用户信息的导入复杂,文档增加共享人只能手动添加,这在大规模应用时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学生学习成果等资源只能导出成几种格式的文档,不能和数字化校园系统直接对接,不利于数字化校园资源库的建设。

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行为等的记录,只能以文档的方式存储,非常不利于信息的搜集、统计以及对学生的评价。

第6篇

以316素质过程督导规范办园,教研活动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为中心,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本年度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教研重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坚持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以科学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习,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对待孩子。为此本学期我们通过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教科研学习活动和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具体如下:

1、积极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积极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

2、进一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积极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

(二)、注重业务培养,提高保教质量

1、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和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力求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生活环节、集中教育活动、游戏教育活动以及保教人员学习和日常工作常规方面。幼儿园期望通过这种常规制度的导向引导大家注重落实一日保教规范,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幼儿的游戏教学,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按计划落实保教管理。结合保教一线的具体问题,经常深入一线,观摩活动,及时有效地实施保教管理,对教学过程、一日保教活动进行探讨,思考并提出适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为保教一线服好务。

2、根据本年级组、本班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班务计划以及班级月计划。本学期调整为每周四上交纸质周计划审核、每月最后一周上交一份有质量的评课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指导。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教育各个环节,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活动延伸,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内容有:

(1)每周由各年级教研组长带领各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先活动设计后行课,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2)观摩交流,主要观摩本园教师的公开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保教手段,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由开课老师就这堂课的有关问题作介绍,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并从中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3)开展评比活动,适时开展教育随笔、教玩具制作、活动设计等各种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努力营造我园良好的教育氛围。

(4)实行随机查课,"推门听课"的制度,督促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予评价。

(三)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逐步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本学期我们采取的研讨方式有:

1、分年级组研讨。教研组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研实效,本学期教研重点针对新教材、游戏活动以及节日主题园本研发活动、《指南》在实践中的应用、《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等活动等进行研讨,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相互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适时做好资料积累,避免以后在教学中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集中研讨。扎实推进"周三教研日"和"每听必评"两项制度。利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结对带教的形式,以老带新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不仅关系教师自身的成长,更是关系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根据上级要求,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夯实技能培训任务,扎实开展培训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绘画、手工制作、舞蹈(黄弹唱、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2、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认真组织幼儿深入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析,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好教育心得笔记。

3、开展教师相互结对活动,相互听课每月不少于2节,并做好听课记录。

4、认真落实2015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做到有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每位教师认真填写研修活动纪实表

5、环境创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区域环境按照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提高区域游戏活动水平。

(五)加强课题研究,提升个人科研能力。

1、课题研究。立项的省级课题《环境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作用》和《特色幼儿园创建与节日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以及个人微型课题,要求各班级、各位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及步骤切实开展好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商议确立本班的子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贯穿到每周的课题活动、区域活动及主题活动中,使得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目标、方法、步骤都能得到真正地落实和执行,达到应有的课题研究效果。

2、各教研组做好以节日为主题的课程研发工作。开展园本课程研发教学活动的研究。园本课程研发在我园已试行了一个学期,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能摸索出一条路子,但在一些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教师们做到取长补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专题讨论,使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本学期积极调整思路,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如随堂听课、互帮互助活动;优质课、案例评析活动评比;教育随笔评比等,形成人人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以服务家长为宗旨,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

树立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继续结合节日主题活动的组织开展和课题的实践研究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关怀、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合作研究,以达成家园合力的教育效果,本学期末将继续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以找到我们工作的不足和优势,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第7篇

一、组织保障、制度管理

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工作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书记、副校长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程,制度约束。

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学生守则》《学校资源开发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课程计划的落实,开足开齐上课与上机操作两课时。

二、有限经费、有效投入

我们学校经济基础很薄弱,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就是有限经费做到有效投入,那就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学校把加强对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学校拿出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了专任教师培训合格率为100%,适龄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考试通过率为100%;占教师总数 80%。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我们经常组织本校教师的校内培训相关信息技术育培训,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为老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并随时为教师答疑解难。三是,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的提高培训,以青年教师为龙头,提高教师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给与不同等次的奖励,奖金不多但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三、发挥专长,全员提高

我校计算机专任教师队伍一直不稳定,缺少专任教师一直困惑着我们。可我们还很庆幸,我校王洪波书记通过自己的自学研究,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强的实践和指导能力。王书记作为分管领导充分发挥了作用,培训教师、专干;为资源开发小组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的基础上,参与日常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校园网的开发,协助校长规划设计学校未来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专职教师的不断补充,学校为计算机专职教师提供机会和平台,积极支持他们的在职培训,并发挥计算机专职教师作用以点带面,强化校本培训,促进全员提高。根据教师年龄情况,我们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分层次不断提高。老教师学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师学有创新,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带头打样,率先示范,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和应用达到“四会”、“三能”,即一般教师会原理、会操作、会整合、会管理;担负培训任务的专职教师能讲课、能示范、能辅导。我们重点是加强对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指导,促进课件开发能力的提高,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课程覆盖率。围绕着教学课件的开发、设计与制作我们提出了教学课件要具有“四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学校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件展示汇报活动。我们先后进行了班主任家长会讲座的ppt交流展示,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教学重点重点说”交流汇报,青年教师的说课展示活动等;交流展示的内容丰富和更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内容。目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经覆盖了完全学科。

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师100%;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小组的老师围绕授课内容对“课标解读、教学法指导、家庭作业、教学反思”等文本资源及其“动画、课件、视频”等相关素材进行搜集整理。我校关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部分,在区第一次资源开发活动中获一等奖。徐一楠老师代表沙区参加了大连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技能说课比赛,获小学组二等奖。上学期,徐老师还参加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选活动。

学生的培训我们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局域网共享文件设置、安全使用网络的教育指导。通过开展电脑小报展评以及校本课的延伸,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建网建库,共享资源

学校在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工作目标是:以校园网建设为抓手,学校以网络为基础,积极搭建教学平台、管理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全校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研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灵活有效地应用,促进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共2页,当前第1页1

当所有的硬件设备到位,管理跟上后,艰巨复杂的建网,建库工程摆在了我们面前。校园网、资源库就好比一个大水库,没有网,水库就无法运行,没有蓄水,水库就无法发电。我们的措施是建网、建库、建队伍齐头并进,发动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目前,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络作用,利用视频进行爱国主义专题片教育、卫生安全教育、少先队及学校各大型活动、家长会等直播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学校资源库总量650g,学生教育资源350g,教学资源光盘150g,课堂教学实录、家长学校纪实等约150g,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中可借鉴与应用素材,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资源的1.5g,初步实现资源共享。

第8篇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兴趣;条件;指导;拓展;评价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展示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途径对个性化阅读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导火索,也是开启高效阅读教学的钥匙:

(一)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以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改进阅读教学方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学习阅读课文,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组织读书活动。

1、推荐欣赏。

定期要求学生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把自己认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伴,并具体谈谈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的读,培养鉴赏能力,还能在同学中产生一种竞争效应。

2、开展阅读活动。举办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诗歌朗诵会、作品评讲会、读书征文活动、演讲活动、手抄报比赛等,在展示交流中,相互学习、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共同进步。

二、创设条件

(一)保证阅读时间。

1、学校做好课时调控,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2、教师减轻课业负担,减少无效劳动和机械重复,把课内时间省下来,保证学生阅读时间。3、家里提倡“亲子共读”,要求家长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读书环境,做到“三个一”——每天陪学生读一会儿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为学生挑选一批可读性强的书。

(二)保证阅读书籍。

通过充实学校图书室书目、建立班级流动图书库、订阅报刊杂志、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途径建立“个人书橱”——“班级图书架”——“学校图书室”三级图书保障机制,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

(三)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科学指导

(一)正确审美观。

对学生在阅读中由于自我经验局限性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理解,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引导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科学质疑观。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提到:研究科学的人都把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然而他的真理被具有批判精神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事实。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并积极寻求资料支持。

(三)有效阅读方法:

1、迁移法。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三读法”。

一是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进行速读训练。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常用的笔记方法有:眉批(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摘录(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提纲(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心得体会(即读后感)。批注(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标点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四、拓展延伸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造成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和对阅读失去激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全方位、深层次提高语文的素养。如通过学习《触摸春天》,学生虽已深深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但学生对热爱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人物(如《千手观音》表演者、张海迪、宋晓波、海伦—凯勒等)只留于表面感动,可以鼓励学生拓展延伸,通过书籍(自传、纪实文学等)、报刊杂志、网上查阅,更进一步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五、评价激励

1、形成性评价。通过收集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准确的数据(包括听力、朗读、作业、背诵、检测等内容),按照认知规律对小学生阅读技能的形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以评价信息来指导学生新的阅读过程。

2、诊断性评价。是对学生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测试、了解,看学生完成具体目标的程度,主要是对因受卷面考试限制而不能测评的知能点进行分散测试。如听力、说话、朗读等。

3、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目标达成评价,是在学期末或学年末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为确认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总结性测试。可分为“听力部分”、“朗读部分”、“阅读部分”、“作文部分”等内容:听力测试可以参照英语听力测试的办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年级段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测试题型,对于容易听清的内容采用听记、填空的形式,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判断、选择、问答的形式。朗读测试主要通过对学生朗读的技巧来进行评价。如朗读的重音、朗读的速度、朗读的停顿、朗读的感情。阅读主要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教师培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10-03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全国性的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模式、培训机制、有效培训等议题不断涌现。随着教师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培训内容的不断深入、培训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活动和教师教育话语,已然成为教育研究场域下的热门话题。“教师培训宣传工作”作为推动教师培训项目实施、贯穿项目始终的重要环节往往并不受专家学者的青睐,于是相关研究甚少。面对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如何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放大培训效果、凸显培训文化特色,彰显培训意义、拓展培训范围、提升培训的社会影响力是摆在教师培训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此,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意义有哪些?教师培训宣传什么?如何通过宣传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文章在总结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培训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考触角。

一、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意义有哪些

在讨论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宣传”进行理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逻辑学大辞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一个团体(通常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机构)为了达到影响大众的目的而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的持续的、有组织的游说活动;广播电视词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传播一定的观念和论据以同化特定对象的认知与态度,进而影响、控制其行为的一种努力,宣传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在观点和态度上的距离;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对“宣传”的解释是:宣传是人们之间主动传递和感受信息的行为;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以及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从上述对“宣传”的解释不难看出,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同化宣传对象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其本质是一种行为活动,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公开性等特征。

由此,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宣传对象(主要包括广大教师、教师培训同仁)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上,其重要目的是为了传播教师培训项目的相关信息,传递一种思想和理念,树立一种品牌和形象。首先,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有助于参训教师了解教师培训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培训内容和设计思路等,从而建立相关的认知,并在与同行交流时能够传递、传播合理的信息,从而让未参加培训的教师也能间接地了解培训意义和内容、共享培训资源,开阔工作思路。其次,有效的宣传可以帮助参训教师明确培训目标,及时端正培训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促进高效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形成广大教师支持教师培训工作的良好局面。由于宣传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特色宣传不仅可以扩大培训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培训机构的社会效益,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师培训文化,深化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促进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

教师培训宣传工作贯穿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始终,具有“导培、助培、诊培、促培”的作用,明确宣传工作的意义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实施效益,凸显培训项目的文化内涵。“导培”即项目办结合各类培训项目的特点和学科特色,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活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等方式推动、引导培训项目特色化实施,并形成相关宣传性成果,如新疆师范大学在“国培计划”项目中开展了“国培计划”课题研究、“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等,从而为“国培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活动导向和研究导向。“助培”指项目办对部分学科的特色活动和突出做法予以一定的平台、资源性支持和帮助,并进行重点宣传,力求整合资源,衍生培训效益。“诊培”贯穿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即项目办在统筹管理过程中对各学科班级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反馈,做好日常通报,及时宣传有益经验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促培”主要指通过训后跟踪指导环节挖掘典型案例,加强对“学员返岗后成长和变化”的宣传和报道。

二、教师培训宣传什么

教师培训的十大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对象变量、需求评价、主题设计、理论建构、内容生成、过程互动参与、任务驱动、团队建设、效果评价、项目管理 [1]。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则是宣传这些核心要素的合理性、有效性、针对性、全面性、丰富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专家团队的构成、培训的硬件条件优势、培训形式、培训成果等;隐性内容包括专家的专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培训文化建设、学习共同体作用的发挥、项目管理团队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等。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培训项目本身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树立教师培训机构的品牌和形象,凸显培训的内涵建设,传递先进的培训文化理念,实现培训的最大化效益。

工作处处皆学问,一言一行皆课程。新疆师范大学近几年来以满意度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收集了参训教师的培训反馈建议和意见,通过梳理反馈信息发现,往往给参训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启发最深、感染力最强的并不是教师培训课程本身,而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敬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培训机构的培训文化、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等,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参训教师在“隐性课程”中所收获的都是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静态知识观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局限性,开始用辩证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生成性思维的观点方法,超越静态的知识观,看待教育中的知识本质和性质,认为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基本性质,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等基本性质 [2]。教师培训宣传工作者应以动态的知识观看待教师培训工作,既要关注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显性宣传内容,也要关注隐性宣传内容,只有显形两手抓,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才更有生命力。

三、如何通过宣传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

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旨在“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国培计划”从2015年起将聚焦于“乡村教师”,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的发展,突出“雪中送炭、重心下移”,综合运用置换脱产、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混合式培训模式,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面对新变化,教师培训工作也迎来了改革的新挑战,如何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中重塑和优化教师培训工作的文化形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将是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课题。教师培训文化是考查培训组织中培训发展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重要标志,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则是助推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设计先行,聚点跟进”“聚焦主题,以赛促训”“拓展渠道,加强力度”“夯实团队,开拓创新”等宣传工作实施策略将有利于助推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

(一)设计先行,聚点跟进

教师培训项目有长期和短期项目之分,但无论是长期培训还是短期培训,都应在项目实施之前设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设计宣传思路,以确保“聚点跟进”。设计是指在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或者解决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式的系统计划过程[3],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也是一个系统的计划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应包括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宣传团队、管理制度等几大要素,并且这些要素之间是紧密相关、互为依托的关系。宣传主题往往是根据培训主题确立的,其主题内容是为了凸显培训项目的目标和特色;宣传内容即宣传的材料和信息,它是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背景及意义、培训理念、培训经验及特色等;宣传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杂志等;宣传活动即培训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研讨、主题沙龙、比赛、文艺会演等;常见的宣传成果主要包括简报、新闻报道、培训纪实照片、微视频、获奖作品、画册、宣传片等;宣传团队指的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团队成员,即宣传工作者;管理制度指宣传工作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如人员分配、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在培训项目启动前可以召集项目管理团队对培训的主要创新做法和特色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预先归纳实施亮点,旨在为宣传工作提供宣传导向,以便在项目实施中聚点跟进,即聚焦创新点和特色之处,从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宣传工作彰显培训文化特色,放大培训的亮点。

(二)聚焦主题,以赛促训

主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某一概念的广义属性,而且也包括了某一概念或事物的关系、原则、理论和规范以及此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内涵是丰富的,外延是宽广的。教师培训项目的主题往往是基于培训目标而设定的,即培训主题,如“初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培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等。然而,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主题往往是基于一种理念而设定的,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培训文化理念。教师培训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之旅,我们力求组织的每项活动都应有文化意蕴[4]。自2011年至今,新疆师范大学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学科特色,在“国培计划”项目中,开展了“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微课程作品比赛、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比赛、幼儿美术作品比赛、儿童舞蹈创编大赛、儿童故事创编大赛,讲课大赛等,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为参训教师们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展示学习成果和自我风采的平台,丰富实践性课程的内涵,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的目的。“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每一年活动的宣传主题都不同,以“我与国培(2011年)”“祖国在我心中,国培助我(2012年)” “中国梦(2013年)”“幸福教育・幸福生活(2014年)”“在希望的田野上(2015)”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国培计划”项目中传递、表达着时代意识,充实、丰富着教师培训文化,充分激发了教师的参训动力,让每一年的“国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拓展渠道,加强力度

教师培训宣传的渠道主要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指的是承训机构内部的信息传递渠道,受众面往往较小,如一些高校教师培训项目的承训学院通过新闻报道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宣传。外部宣传渠道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杂志、电影等媒体进行宣传。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内容开启了网络的微时代,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不仅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消费模式,也产生了微时代的新的阅读价值取向[5]。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形式丰富、管理灵活、多维互动,受众面广等特征,因此,做好新时期下教师培训宣传工作需要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其次,教师培训宣传渠道应是立体的,即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渠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化特色和突出做法进行宣传,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要开拓工作思路,不仅要宣传承训机构的经验特色,还要关注参训教师的培训心声和成长动态,力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重点宣传进一步凸显培训实效。此外,宣传内容的质量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高度重视宣传材料和信息的质量,并积极与媒体记者进行有效、反复的沟通,确保报道内容与培训的宣传主旨相统一,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凸显教师培训文化内涵。

(四)夯实团队,开拓创新

宣无定法、宣必有规,贵在得法。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往往是线性与非线性的完美结合,所谓“线性”指的是宣传工作有规可循,应遵循一定的工作规范;“非线性”则是指宣传工作是宣传工作者思想产物,具有动态生成性。教师学习是一个有目的的探索过程[6],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同样如此,宣传工作的水平有赖于宣传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培训项目承训机构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宣传素养,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够对整体的宣传工作安排有清晰的认识、对任务分工有明确的定位,对所需的知识有一定的储备,进一步促进“非线性”培训成果的生成。宣传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的开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主题研讨、头脑风暴、经验交流、成果汇报等;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宣传方案的拟定、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宣传素材的整理方式、新闻通稿的写作技巧、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其次,科学选派、搭配宣传工作团队尤为重要;培训经验丰富的年长同志和精力旺盛的年轻同志都应涉及,有利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由于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文化感,因此开拓创新应成为每一个宣传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品质;开拓创新是一种扬弃的创新,并不是对先前宣传做法的全盘否定,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宣传内容的创新上,还体现在宣传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上。

参考文献:

[1]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3):1-8.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1.

[4]潘健.高质量教师培训项目:逻辑起点、内涵特征及其实现策略[J].教师发展研究,2014(18):45-49.

第10篇

一、培训目标

(一)近期目标:

1.认可幼儿园企业文化,学习幼儿园3—5发展规划;

2.使新教师把握现代幼儿教育教学基本理念,熟悉《规程》、《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

3.初步掌握本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

4.熟悉及流畅的按照班级一日流程作息时间操作幼儿在园一日流程;

5.知晓幼儿园早操音乐的选择、动作编排要领;各个领域集体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及实施、反思;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区角游戏的相关知识等;

6.懂得处理一些简单的家长工作问题;

7.学会书写幼儿园各类计划,个案观察记录、家长约谈等;

8.参与并了解幼儿园幼儿期末成果汇报的模式;

9.熟知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10.知晓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找准自己成为合格教师的发展方向。

(二)远期目标:

成为适应幼教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幼儿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实现“一年入门、两年站稳、三五年基本成才”的新教师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培训内容

0-1年新教师培训分三个层次:包括实习试用期培训、适应期培训、合格教师培训。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重从“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通用基本功、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家长工作”八个方面加强并考核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1.幼儿园文化与规章制度

2.幼儿园教师快速成长之路;(如何做合格的员工;如何做有志向的的教师)

3.师徒结对;(如何做徒弟)

4.如何做配班和一日带班

5.如何快速提升感染力

6.如何备课

7.如何听课和评课

8.如何把话说对、说好

9.如何与家长沟通

10.指南与幼儿学期发展目标(做一个有目标意识的教师)

11.新教师如何参加教研活动

12.新教师常用心理学知识

13.如何训练幼儿常规

14.五大领域教学

15.常用游戏介绍

16.如何制作PPT

三、培训组织与管理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新教师培训工作由幼儿园统一组织管理,园长负责,业务园长策划,业务园长具体实施,教研组长协助。由幼儿园园监和园长设置培训课程,业务园长和教研组长落实培训计划。挖掘利用优质资源,建立专家、名师组成的讲师队伍,统一组织新教师的集中培训。指定业务精湛、师德优秀的骨干教师为新教师结对帮扶,具体指导新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锻炼提高。

2、注重过程,增强实效

通过建立需求调研、过程跟踪、效果反馈等制度,注重新教师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培训要以操作性、互动性培训为主,以训练幼儿教师“六认真”为核心内容。

《幼儿园新教师成长档案》和《幼儿园新教师培训考核表》作为新教师培训学分登记、试用期转正、续聘工作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其过程纪实的作用。使新教师逐步建立并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反思习惯,记录成长轨迹,激励成才信心。师父要根据《师徒结对协议》的要求进行指导和要求,把指导工作落在实处。每月由幼儿园组织一次以上新教师专题讲座或专项训练,由幼儿园管理人员或优秀教师主讲或者训练,所有新教师必须参加。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撰写《个人发展总结》。

3、多元评价,长效实施

坚持培训与活动评选相结合、过程与阶段诊断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自我评价”、“师父考核”、“班级人员考核”、“教研组长考核”、“幼儿园考核”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运用理论考试、面试和实践考核等方法,实现对新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考核与激励。每学期,根据培训态度、作业完成、工作表现、活动展示等方面的综合成绩,评选“优秀新教师”。考核为不合格的新教师不得聘用,已经签订合同的,在学期结束时终止合同。

四、新教师培训的政策保障

幼儿园设立0-1年新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幼儿园配备优秀教师进行带教,制定好专门的带教计划与自培计划。

举办幼儿园0-1年新教师评优活动,鼓励她们参加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评优活动,创设机会与条件让她们展示。

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案

为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促进幼儿园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训任务

1.保证每位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48学时,最高不超过144学时。

2.为完成班主任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任务,积极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

3.按要求组织园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完成相应时数。

三、培训内容

1.教育理论培训。

从教育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自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教育水平。

2.教育科研培训。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

3.心理健康培训。

推进心理健康培训,培育德育工作特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认定上报工作,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水平和自我调节保健能力,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心理学原理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所收获,取得成就,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培训层面

1.全员园级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班主任培训。

按照《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内容,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青年教师培训。

继续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

4.骨干教师培训。

继续探索实施“骨干教师工程”,既要着眼培育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又要探索校级骨干教师培育选拔。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5.其他分组培训。要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各小组的教育培训功能,促使教师在组内互帮互学、内化成长。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法措施

0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逐步多元化,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校生数量显著增加,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90后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导致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出现多元化倾向。因此,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上要摒弃传统模式,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措施,才能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

辅导员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工作是一种使命,因为肩负着育人育德、塑造灵魂的职责。作为辅导员,要充满使命感,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兵,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力争成为专家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事业,彰显着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作风。作为辅导员,要牢记责任感,真心对待学生,真诚对待工作。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的流动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指导,思想的沟通、心理的疏导、活动的组织、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都需要在8小时以外去开展,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奉献精神是做不到的。因此辅导员工作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立实功,脚踏实地,恪尽职守。辅导员工作更是一种享受,因为体现了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魅力。因此,培养高素质辅导员和建立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中坚力量。作为辅导员,要增强荣誉感,与学生同成长,与学生同进步。由于辅导员工作特殊性、崇高性和光荣性,将以自身为楷模引导学生,虚心学习,深入实践,踏实做人,教育、引导、影响学生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学生为本,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尚未完全正确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功利心强、偏激、缺乏集体荣誉感、缺乏感恩心等。因此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以人性化引导教育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认知、做事、做人和与人共处。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在每学期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诸如拔河的各项比赛,作为以团队合作为模式的课外活动,比赛不仅加强了锻炼,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更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在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反映在思想上、精神上收获颇丰。此外,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和诚信为主题的演讲、征文等,以潜移默化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写作技能,更加学会了感恩父母、老师、朋友和社会。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社会上一些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进大学校园,对于尚无正确分辨能力的高职学生产生误导,一些学生变得越来越现实,言谈举止严重背离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方向。例如有些学生加入群团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师生,而是为入党增加筹码;积极要求入党也不是出于理想信仰,而是为毕业时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特别是在面对奖(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涉及相关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学生们自身的功利心和自私心理则更加凸显。针对这种现实状况,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让学生远离狭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以班级为形式的集体宣传和与一些思想较为极端的学生单独谈心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和树立学生长远、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减少和消除学生的功利行为和不良心理状态。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学习上常常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再加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是社会中企业对高学历的要求,这种“高门槛”的社会现象严重打击高职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造成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甚至对未来充满迷茫。此外,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学习习惯,加上就读高职院校后脱离了父母的监管,更容易受外界媒体的不良影响,把精力过多投入在玩乐享受方面,不分昼夜沉迷于“泡网吧”、玩游戏的虚幻世界,更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则经常出入娱乐场所,荒度时光。尤其在学生步入大二后,学生对学校及周边场所逐步熟悉和掌握,少数问题学生则成为学校周边玩乐场所经常出入的常客,迟到、逃课现象屡禁不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老师,特别是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千方百计正确引导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召开主题班会以及每周制定不同的班会内容。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寓教育和交流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迟到、旷课的严重性,以专业特色、事业前景等为话题与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生、事业前景的展望制定自己科学具体的规划,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完成学业。其次,举办成功人士报告会。单纯的说教对于90后新生是片面的。在学生课余生活期间,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成功人士开展主题讲座,畅谈人生经历,以真实生动的实例打开学生的心结。当今社会,职业资格证是进入各个单位的敲门砖,诸多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组织专业方面的学者、教授为学生进行了职业资格证重要性专题讲座,讲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效果空前。第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定期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学习能动性。目前,高职院校时常举办各规模专业技能大赛,如 “建筑CAD与手工绘图大赛”。大赛分为班级组队的团队竞赛和个人竞赛,从准备到比赛历时两个月,呈现出老师认真辅导,学生踊跃参加的良好氛围,从而在竞赛中学习、锻炼、和实践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此次大赛,学生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学到了新知识、新技能;既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更达到了以赛促学的良好效果。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勤恳、科学的态度去完成专业知识的了解,成功地把学生学习动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主动阶段。

4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引导式教育、开放式管理的科学模式下,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使被动管理变为自我管理,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高职学生有着跳跃性的思维和活跃地表现自我才能的天性,特别是在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有着突出的潜质。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去除以点概面的思维模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利用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培养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自我锻炼、自我提高。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采用以专业技能和学生活动模式相结合的策略,不仅举办了文艺体育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各项赛事,而且提出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口号,成功举办了建筑CAD与手工绘图竞赛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挖掘出学生在文艺、体育上的潜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巩固了专业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在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模式下,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更加主动地完成任务、发表观点。同时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对社会、政治和职业爱好认知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时间管理、责任意识、交际能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其深层次潜力得到很好地挖掘,最终获得宝贵的专业财富和社会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而现代大学生则是这些人才的有生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必须发扬传统管理模式的长处,摒弃传统管理工作的不足,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确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理念,把学生认知为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同时增强管理队伍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符合当代社会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和手段,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逐步科学化,制度化。相信高职院校通过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不断学习和勇于探索,一定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为我国21世纪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改[2005]2号文).

[2]栾雯惠.“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

[3]许庆瑞.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12篇

【关键词】实施 评价 促进 教学

My view of actualizing “promoting teaching by appraising”

Niu KuiFeng Changren

【Abstract】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upon the reality and be based on the working tenet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fast improvement of all teachers’ business aimed at a series of teaching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eaching reform, for students’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for all parents’ ardent hope. We insist on the working way ------searching for development with undivided atten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urse reform sedulously, insist on the working policy that listening to teachers and judge their class quality is the main line, intramural training is the principal part and the business examination is the means, adopt the implementary method of more approaches, more angles, more forms and different levels. In addition, we also have made some innovation research abou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ne is to perfect the system and offer guarantee, the second is to make sure of the duty and manage each class, the third is to give prominence to the center and innovation the system, the fourth is to advance the quality depending on training. At present, we have got some progress and also pushed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our basic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working direction.

【Keywords】ActualizationEvaluationAdvancementTeaching

面对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校立足作为县镇薄弱学校的现实,结合本校实际,本着为全体一线教师的业务快速提高负责;为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所有家长的殷切希望负责的工作宗旨。以改变“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凸显“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为出发点;以全面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实施课堂教学、及时交流与反思为主要管理与评价内容;以抓重点、重实效,重过程、促发展,重可行为实施课堂评价的落脚点。乘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之东风,进一步将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推向深入,我们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课改”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听、评课为主线、校本培训为主体、业务检查为手段的工作方针,采取多途径、多角度、多形式、分阶段实施的办法,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业已取得了点滴成绩,积极推进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健全制度,提供保障。为了真正实施“以评促教”之教学管理功能,经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研究制定了《任课教师教学“十二”要》、《教师候课制度》、《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课堂十不准》、《教育科研制度》、《考务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实验室制度》等教学类工作制度。完善了包含计划、总结和材料;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教研和活动;考试和评卷;教学成绩以及奖励项即四十六小项的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并且在试行之后,在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为教学管理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制度保障。

2.明确职责,包班管理。为了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我们实施了领导包班制,即:中层以上领导分别承包学校所有班级,负责班级的所有事务的管理,尤其是教育教学的管理。包班领导配合教务处坚持“节节看、日日查、周周总结与汇报”的教学管理评价模式,随时随地将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并且按照学校要求做好领导查课记事。在每周五的班子例会上汇报一周来的检查情况,共同商榷改进措施,并将检查记事交教务处,教务处将当周的各项业务检查记事进行归纳梳理之后存档。

3.突出中心,创新机制。

3.1成立领导组织,经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校长、专职书记、教务校长、政教校长、教务主任七人组成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3.2制定评价标准,在进修学校印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集体讨论和酝酿了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它包括涉及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调控和效果的检测、教师素质及教学特色七个方面的22项考核标准;涉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及情绪状态四个方面的13项考核标准。

3.3临时抽签定课,教务主任每天早晨按照课程表将有课教师的名单写成阄,由主管校长在课前5分钟临时抓阄,确定今天所要进行课堂评价的授课教师的名单、授课科目、授课班级和授课节次。然后由教务主任负责通知全体听课成员。

3.4课上及时评分,所有成员在听课过程中,必须在做好课堂纪实的同时依据上述35项考核细则,对授课教师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打分,课后将课堂教学评价表交至教务主任进行汇总和存档。

3.5课后及时交流,听课后,要求授课教师立即携带教案等相关材料到教务处,授课教师必须先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然后全体听课成员逐一进行当面评课,并且进行必要教案、作业等的业务检查。

3.6分析梳理情况,在一轮听、评课后,由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所有授课教师授课的优、劣情况进行逐一梳理,并且对教师授课的优、劣情况进行归类分析,最后形成材料。

3.7研究整改措施,针对通过逐一分析梳理出的优、劣情况召开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教研组长参加的考评会议专题研究整改措施,并且及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通报授课教师授课时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整改方向与意见,进一步地部署下一步对任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回头看的听、评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3.8组织分散听评,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式;依据分析梳理出的情况;根据整改措施,由教务领导组织专题讲座,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采取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分散听课的方式,结合任课教师个体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所有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自行安排时间进行随机抽查式的听课,课后及时进行个体交流并形成经验材料。

3.9及时梳理经验,召开专门会议将再一轮的个体单独听、评课情况再一次地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我校实际和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由学校整理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总结材料,要求全体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必须写出切合实际的经验性文章,并且记入教师考核系列。

3.10开展竞技活动,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以及经验材料采取突击性地方式,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展评。根据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听评情况,每学科推出一节观摩课和一节说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面向全校教师进行展示,针对特别优秀的积极向上推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全体教师认可、学生认可、家长认可,我们的做法使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全面提高全体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于2005年7月28日就此撰写的《面对新课改、听课出新招》报道在齐齐哈尔日报发表,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4.依托培训,提升素质。

4.1落实教研任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分教研组落实每学期各教研组教研任务。确立本学期个人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以及各自的科研题目,确定集中教研的具体内容和分散学习的内容。

4.2实施校本培训,充分利用间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借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即实施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新技术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通过课改业务讲座的形式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接受培训,主要对教材的使用、教学的设计、教案的书写和课堂教学评价后的教学进行培训,使教师进一步了解怎样备课改课,怎样书写课改教案,并能进行课改教学。

4.3组织教研活动,在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做好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全县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推进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利用教研时间观看课教教学片,通过这一活动,科任教师学习外地经验,取长补短,为课改引路。

我们在“节节看、日日查、周周总结与汇报”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其他形式的评教评学活动,内容有“学生眼中的教师”、“家长眼中的教师”,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到“树名师”活动中来,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等做出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意见。也让全体教师产生这样一个意识:在社会监督下,我成长!

通过“以评促教”这一系列活动,大大锻炼了教师,为广大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和用武之地;为骨干教师、名师的成长、成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