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时间:2023-09-28 09:31: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第1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平正义,从本质上说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它是衡量社会制度、系统、重要活动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尺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条件下,社会不公往往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则是引导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公平正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经济、政治的,也有文化、社会的;涉及整个社会生活,也涉及每个社会成员。从社会学角度看,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比较接近,没有悬殊差距;正义则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等。然而,公平正义总是历史的、相对的,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只有在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具有了前提与基础。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越高,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也就会越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社会不公现象是引起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社会和谐体现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保障。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放到了突出位置予以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等环节入手,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制度则是其根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的生命力系于公平正义,制度的最大效用在于保障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而且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各项制度设计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真正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同时,坚持按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保障社会正常有序运转,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2篇

一般而言,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是和谐融入的标志。但从目前看,农民工虽然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流动,却远未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过程是机械、僵化的融入,而非和谐的融入。

公平是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前提。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权利公平是最重要的一种公平。新生代农民工是最具市民化意识的群体,也是最渴望融入城市的群体,但是受二元体制的影响,一整套的包括户籍、教育、就业、社保、财政、人事等制度,从总体上将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分离开来,形成了对市民的保护和对农民工的“隔离”。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权利不平等和缺失,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各地设立所谓的经济门槛(投资、纳税达到一定数额)、素质门槛(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社会福利门槛(各地的社保福利体系不兼容)等对农民工融入城市进行“限制”,使得农民工的融入体现出机械、程式化的特点。

包容是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关键。受固有的原因影响,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仍受到城市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虽然他们对城市的贡献部分地得到了城市市民的承认,但仍对外来农民工的进入抱有“警惕”心理,在生活中不愿意接近农民工,在心理上不愿意接纳农民工,不愿意让农民工变为市民。农民工在城市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相反,感受到的是排斥和被边缘化,迫使他们被动地进行着城市适应化过程。

交往是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核心。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交往或归属的基本需求。农民工在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下找不到认同和价值的肯定,转向自己群体的认可,形成了一个相对边缘化的城市社会群体。他们凭借老乡、亲戚、朋友等传统资源,去维持内部的关系,以特有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这样在城市中便形成了一种新的二元结构:主流社会和边缘社会。在自成体系的边缘社会里,在乡村原有的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被生硬地嵌入城市社会,使得其在实现现代性和转变为市民的过程中面临困境。

共赢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终极目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是他们居住在“脏、乱、差”的城市边缘或城乡结合部;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但工作岗位大都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苦、险、累、差的“剩余工作”,且工资仍遭到工厂或企业的拖欠、克扣,甚至是拒付的现象,工资涨幅也远小于市民等。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生活质量低,生活内容单一、贫乏,未能很好地分享企业效益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幸福感。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具有市民身份的农民工数量的增长,而且也是市民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所谓市民质量的增长就是农民工获得并不断积累城市性,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而将农民工与市民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职业、住房、生活、消费等各方面分割开来的城市化,是僵化、机械的城市化,也可称之为半城市化,而非和谐的城市化。

同样,在和谐城市的构建中,“和谐”应是所有居住于城市中全体人群的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强烈融入城市的意愿,面对这种诉求,无非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予尊重,消极对待。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大批新生代农民工被边缘化,会给国家的稳定和和谐城市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危害。另一种是予以尊重积极应对。就是积极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努力凝聚他们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这样做,有利于社会走向和谐。

和谐的价值在于它是多样性、差异性社会的合理控制和自主秩序是多样性的统一。通过排斥或歧视农民工来达到所谓的“和谐”,只能是缺乏生机的“和谐”,是僵化呆板的“和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是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和谐,就是尊重多样性及个体差异,使人们“各得其所”与“和谐共处”。

第3篇

关键词:老子;墨子;和谐;公平;和而不同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已取得极大进步,相对应的文化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差距很大,有些人的精神生活表现相对滞后,有些人价值观多元复杂而又混乱驳杂,生命体验多样多重,不少社会阴暗面不断被曝光,公平公正甚至受到怀疑,有人认为社会和谐似乎只能做为一种理想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来重建、平衡个人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实现精神世界新的和谐,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个人自我内心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前提

社会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然坦诚、和睦友爱、幸福平等地共处,人与人之间一种理想地沟通境界。儒家文化复杂的繁文缛节和过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中国人性虚伪,常常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言行不一,人与人之间不是坦诚的朋友关系,而是相互欺压、相互残害的不平衡关系,是主子奴隶关系,以致心灵扭曲阴暗,形成传统中国人的病态性格,中国社会的阴冷气氛。

社会和谐必须以每个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为前提,一个人只有自己实现心境平衡、平和、宁静、自然、健康,才能真正与别人融洽相处。

自我内心达到和谐必须具备几点: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不贪、有定力)、良好的不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

(一)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物质上不过于贪图享受,注重精神的丰盈。

老子认为“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堵塞嗜欲的孔穴,闭其嗜欲的门径,终生不受所累;打开嗜欲的孔穴,终身不得安宁。适当地控制个人的欲望,才能保持身心的宁静和谐。现在人们的物质欲望泛滥,而精神萎缩、道德滑坡。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但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的物质要求之后,人就应该提升精神素养,追求精神丰富,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长远发展。老子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充满物质的诱惑,炫富、物质攀比心态越来越重,大学校园也很难放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个人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致使许多人眼光不能够长远,心胸也不够开阔,“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其实缺乏良好的精神素养,只能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娇,自遗其咎” ,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获得长久保有。

物质与精神是矛盾的统一,此消彼长,一个人过于追求物质,必然精神空虚匮乏,反之,精神丰富之人,多物质需求淡薄。

(二)摒弃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不嫉妒别人,也注意不被别人嫉妒,养成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低调扎实的智慧而阳光的心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修养。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攀比、嫉妒心理几乎可以说是人性的通病,这种人性的弱点,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恶化人际关系,实在是一种弱智的表现。当我们不如别人时,要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子主张不争,认为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如同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掌握与人相处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7﹞;;当我们胜过别人时,也要注意不被别人嫉妒,老子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有所成就的人更要低调、谨慎,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乎道德人打的最高分,其行为境地无限接近于“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认为人要保持“至虚极,守静笃”的心境。在人格修养方面,老子认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有真内涵、要扎实,“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三)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才能成就个人事业。

老子认为圣人都是懂得反省自己缺点的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成就事业要懂得,“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欲上民,必以言下之。”﹝32﹞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事业有成,心里愉悦,必然与别人笑脸相迎,反之,事业失败,就会有压抑感、自卑感,就容易仇视别人,反对社会,很难与别人和谐相处。

第4篇

关键词:发展 富民强市 和谐稳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稳定是人民之福。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稳定环境,社会组织不能正常运转,政府无法履行执政职能,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到安宁。因此,稳定这个“硬任务”,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折不扣完成。

与此同时没有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稳定就会失去物质基础。虽然我们的生活在不断改善,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1.如何完成“硬任务”,维护边疆和谐稳定

巴彦淖尔是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聚居着蒙、汉、回、满等20多个民族。地处以京津为龙头的“呼――包――银――兰――青”经济带上,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要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

1.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维护边疆和谐稳定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把富裕人民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和创业帮扶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民生

努力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牧区延伸。逐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水平,加强对老龄群体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农村牧区敬老院等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

1.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民主法制是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要继续深入实施依法治市方略,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司法监督,切实发挥司法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1.4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就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怀着真挚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2.坚持和谐与发展双赢,加快富民强市步伐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

2.1发展面临许多综合机遇

在国家西部开发、扶持民族边疆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情况下,国务院又提出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的政策支持,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2积蓄的发展动能处于释放期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推进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作为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培育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及矿山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a.农产品产量大、品质好、商品率高。其中葵花产量居全国首位,五原县素有“葵花之乡”的美誉。番茄种植面积近50万亩,成为全国第一红色产业,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以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快速发展。

b.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300处、600多种,储量居全区前列有39种。其中已探明铜金属贮量的132万吨,占全区总储量的38%,硫铁储量56亿吨占全区的97%。而且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先后引进了西部矿业、山东齐华、福建紫金、深圳飞尚、大中矿业等一大批有实力的矿山企业,并在加快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积极实施矿业结构调整,引进深加工项目,努力打造打造铜、锌、铅、钢铁、黄金五大产品的采选冶加一体化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硅铝合金、镁合金等冶炼项目。以丰富的矿山资源为后盾的采选冶炼工业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市工业经济的又一支主力军。

c.依托区位优势,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川化集团20万吨二甲醚、联邦制药5000吨生物制药、临海化工12万吨PVC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今后主要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开发下游产品,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国内知名药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铬盐化工基地。

d.发展电力工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市场前景。全市现有电力装机容量144万千瓦,在建的电厂装机容量近120万千瓦。我市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电项目已获资源配置批复310万千瓦,核准135万千瓦,其中,已完工并网50万千瓦,建成未并网10万千瓦,在建75万千瓦。乌中旗风电产业园区已有4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中科宇能公司首片叶片成功下线。一个新型能源基地已在乌拉特草原上强势崛起。

经过努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成果已经显现,这些项目必能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

2.3共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推进和谐与发展双赢的进程中,发展目标更加积极,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和睦,像维护自己的家庭那样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巴彦淖尔富民强市的目标。

第5篇

关键字:孝心服务;社会和谐;对策研究

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国传统孝心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构建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的基本思想及行为基础;是针对老年人群体所施行的孝心服务的核心价值要求;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本质需要。

所谓敬老、养老、助老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以实际行动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抓好孝心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特别要关注那些健康不佳、生活困难、缺少照顾与陪伴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够生活的健康、幸福、快乐、享有尊严。社会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强化服务意识、落实服务政策、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管理、搞好孝心服务、创建和谐稳定环境。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和地方针对敬老、养老、助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敬老、养老、助老为主要内容的孝心服务在城市里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但目前在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农村所反映出的问题较为严重。

1.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群体与有限的活动场所和养老保障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而在广大农村,老年人养老所必须的医疗、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专门的工作人员则尤为缺乏。

2.一些单身和因病不能自理的老人还缺少应有的陪伴和照顾,而对于独生子女和农村家庭,在照顾老人方面则要面临更多的困难。

3.城乡老年人群体队伍快速增加,而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文化研究目前还不够普及和深入,尤其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在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持续和不断的深入。

4.目前在城市和农村,有的子女对老人不孝、不敬,甚至有冷落和遗弃老人的现象。

5.许多老年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根据笔者2010、2011两年在大庆农村的调查情况来看: 69.23%的老人感到空虚、62.82%的老人感到寂寞、58.97%的老人感到焦虑、41.02%的老人感到孤独、16.01%的老人每天感到不快乐等。而目前社会上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安抚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展开。

6.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学历偏低,平均学历为高中,甚至有的还达不到高中学历。并且缺乏系统、持续的专业培训,工作人员普遍知识不足、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敬老、养老、助老服务对知识、文化素质的要求。

7.农村老人健康状况较城市老人要差一些。从笔者在大庆农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76.02%的老人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许多老人看不起病、不看病的情况比较普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认识滞后、工作被动

有效实施好敬老、养老、助老的关键在政府部门。有人认为养老服务是只有经济投入、没有经济回报的事业。如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下面听上面的、认识不统一、办事不主动、思路不创新、重城市轻农村的被动局面,并且抱有观望、等待的态度,上级给什么政策就办什么事,不能有效、自主的改善敬老、养老、助老服务中面临的被动局面。

(二)政策投向不平衡

由于政策本身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在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方面对城市的重视与投入远远高于农村,造成了农村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方面所必须的费用、人员、医疗、康乐等基本条件落后的局面长期以来没有根本的改变。

(三)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经费投入有限,使得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严重不足,老人必须的敬老、养老、助老环境得不到应有的优化。目前,即便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依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而使得养老机构有限、服务模式不够完善,根本无法满足更多老人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而在广大的农村情况则更为严重。

(四)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模式不够完善

当前由于原因服务模式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空巢、独身、病瘫、困难、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心理援助、以及有效照料方面的需要,而子女多忙于工作,也难以全身心的照料或照护老人。

(五)对敬老、养老、助老服务宣传教育不够持续和普及

如今,人们对敬老、养老、助老多依靠传统的价值观,而不是靠深入、持续、广泛的宣传教育,而在农村,这种宣传教育尤为缺乏。虽然多数人能够做的比较好,但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模式的改变,传统的敬老、养老、助老观念正受到冲击,难免会出现一些对老人不敬、不孝的现象。

(六)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模式研究比较薄弱

目前针对性的研究多是由当地老年学学会年初提供研究课题,之后由各单位从事老龄工作的人员随意自行选题,自行研究。没有经费,多数人没有能力深入到实际中开展系统的调查和数据采集,有的人搞研究仅仅是为了自己定职称、或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所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很难得到保证。

三、对策与方法

抓好敬老、养老、助老服务的关键是要领导重视,制定和落实好有关政策与措施办法,通过敬老、养老、助老服务为广大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医病、出行、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和困难,以使他们快乐生活、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一)加强敬老、养老、助老服务领导

对于敬老、养老、助老工作,有关部门应有较高的认识和强烈的意识,这是有效落实好敬老、养老、助老服务的关键要素。有关部门要在具体工作上做到项项有人管、时时有人抓、件件有人做,相关的工作要延伸到偏远的城市社区和缺少敬老、养老、助老服务基本条件的广大农村。

(二)创新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模式

针对空巢、独身、病瘫等不同情况的老人,可以采取以下不同服务模式。

1.成立针对敬老、养老、助老的综合公司。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要,服务公司为老年人提供即时、定时、短期、或长期的家居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服务项目包括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服务公司的准入标准和规范要求则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2.建立全天陪伴式服务机制。针对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料的老人,在征得本人和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服务公司、家政公司或社区居委会采取有偿全天陪伴式照护。

3.建立时段陪伴式服务。针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或亲属某一时段没有时间照料的老人,可以采取有偿时段居家陪伴式照料或照护服务。

4.快乐互助式服务。在社区和村屯里可以由居委会或村委会牵头动员组织,由数个老人自愿的组成快乐互助服务组,通过老人之间的互动实现彼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5.定点陪伴式服务。老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通过有关服务企业或机构采取有偿定时上门服务,或采取无偿互助式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子女因工作或其它原因不能亲自持续照料、照护的病瘫、困难、独身、和失能老人。

6.心理安抚式服务。在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屯,设立专门的老年人心理安抚服务室,主要帮助老年人排除不良情绪。该项服务的工作人员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在职人员、或社会志愿者,也可以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当地老年人。

7.建立社区托老所

在政府还没有能力开办社区托老所的情况下,应鼓励有条件的个人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在社区里开办托老所,重点为空巢、独身、病瘫、困难、失能等老人提供有偿服务。

8.建立无陪老年关怀病房

依托当地医院的自动化设备和护工成立无陪老年关怀病房,对各种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肿瘤终末期等有医疗需求的长期卧床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智能数字化管理,通过中央监护系统与医院的互联网网站相连,病人家属还可以实现随时的异地视频探视。

(三)加大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要抓好敬老、养老、助老服务,要改善城乡敬老、养老、助老服务不平衡的现状,就要制定落实好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支持力度,资金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四)尽快改善农村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条件

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老人在村屯能看病、能读书、能娱乐、能健身。要让农村老人与城里老人享有同样的尊严、自信、健康、和快乐。

(五)加强敬老、养老、助老服务宣传教育

要通过学校教育、媒体传播、政策指导等,广泛、持续、深入的教育年青一代必须承担起敬老、养老、助老的责任来,要通过宣传和监督在社会上营造起敬老、养老、助老光荣,嫌老、弃老可耻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宣传教育使敬老、养老、助老成为每一个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六)加强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模式研究

有关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好敬老、养老、助老多种服务模式的研究,要有计划的组织专家深入城乡。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要将研究所取得的方法、理论等成果尽快进行推广,以使其在敬老、养老、助老服务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结语

第6篇

幼儿园的主要人际关系包括: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关系、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重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环境。在一所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构成了幼儿园主要人际关系的网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是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是我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对幼儿园人际关系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

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

1构建和谐的幼儿园环境

1.1创设快乐和谐、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1.1.1我园园舍整体设计具有科学化、儿童化特点,宽阔平整的塑胶场地,即科学又安全,展示出了幼儿园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理念。多功能的大型户外玩具、体育器材、家长、教师自制的户外玩具等丰富的设施,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园自然环境生机盎然,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幼儿阅览室、图书室、资料室,让师幼感受到了“最是书香能致远”的读书环境;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室,激发着每一个幼儿科学探索的愿望。

1.1.2走廊文化富有特色。为了打造“快乐教育”“礼仪教育”“品格教育”等特色主题,幼儿园在走廊上张贴了“十个好习惯”“十个好品格”的内容,通过图形并茂的画面,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走廊上处处悬挂着名言警句及快乐教师格言,时时提醒着教师快乐工作。

1.1.3班级环境寓教于乐。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根据课程实施的主题、班级的文化及特色,进行班级环境创设。班级里各区角设置合理、材料丰富,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学习的天地,促使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2创设温暖的精神环境,打造快乐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人,打造一支快乐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实施我们的快乐教育课程。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学习快乐教育理论,让老师们了解为什么要保持快乐,那是教育的需要,是孩子的需要,是自身的需要。同时让老师知道如何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知道和谐是快乐的基础,与单位和谐,与同事和谐,与家长和谐,与幼儿和谐。为了让老师们在工作中能时常保持快乐的状态,园长和老师们共同总结出了快乐教师的十个标准:如,每天经常保持微笑;批评带着幽默;讲课生动有趣;喜欢体育运动;愿意读书学习;凡事积极进取;有一点闲情雅致;有一大帮朋友;拥有一颗童心;了解孩子熟悉流行的事情。在园长的带领带动下,老师们积极调整心态,工作虽然很忙很苦,但也会开怀地去工作,欣然地去生活。幼儿教师承担着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的重任,她们每天都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幼儿,每天都要处理许多繁琐的事务,劳心又劳力,非常之辛苦。幼儿园的管理者要真正关心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办公用品,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也要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发挥自己的才能,主动做好工作。

2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2.1热爱幼儿,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2.1.1教师应对幼儿表现出支持、重视、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趣情感的需要,不对幼儿有偏见,公平的对待每位幼儿,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不吝惜自己的笑容、不吝惜自己抚慰,让幼儿感觉到老师是喜欢自己的、信任自己的,这样幼儿就会有安全感、被接受的感觉,幼儿就会快乐、幸福,幼儿就会充分表现自己,好奇心、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大胆、活泼的性格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

2.1.2教师应当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善于疏通而不是压制,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不是以教师的权威去要求幼儿。这种自由而不放纵、指导而不支配的民主的教养微笑式服务能使幼儿感觉到被尊重和鼓励。这样能使幼儿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的大胆、主动、自信活泼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地幼儿的自我接纳、自我表现控制能力的发展都会有促进。

2.1.3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时,要尽量采用适宜的身体语言。如:微笑、点头、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摸、轻拍脑袋、等等。在师生交往中应尽量采用这些“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这些方式表达了老师对幼儿的关心、接纳、、鼓励等。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最好保持这种较近的距离并保持视线的接触。恰当的眼神、表情的使用也能使幼儿对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对自己行为的反馈有更明确更深刻的体会。有些教师一见到孩子,就把脸绷起来,非常严肃的背着手,把孩子吓得大气也不敢出,这样的氛围怎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呢?我认为,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应该用微笑在晨风中迎接每一个孩子,这会在他们的心中洒下缕缕阳光和阵阵春风,一天的生活也将在温馨、亲切的氛围中开始。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会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会让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更会让孩子在生动活泼中走进知识的殿堂。课间休息时,教师用真诚的笑容与孩子交谈,会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离园时教师用真诚的微笑目送每一个孩子离去,留给孩子的将是数不尽的依恋和不舍。微笑是教师与孩子沟通情感的桥梁,幼儿园教师要用自信、轻松、真诚的微笑让孩子动起来、乐起来,在微笑中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打开心扉、消除自卑,用微笑让孩子感受灿烂的阳光,让他们每一天都快乐健康地成长。

2.2幼儿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之间的活动,正确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神身心愉快地、健康地发展。同龄幼儿不仅有普遍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也有特殊的个体特征。幼儿教师不仅要在集体的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普遍的发展,而且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自由结伴,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思想交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游戏中幼儿能够相互学习,共促发展。

3结语

第7篇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没有广大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没有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观念的清晰界限,不但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也不肯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思想根源。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庸》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礼》中说的"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表现出的都是一种超越一己之利的天下观,表达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大同社会"理想。孔子弟子有子说"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包括个人自身内部器官与功能的和谐。 通常讲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仁者爱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庸"之道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医学辩证施治是追求人体内部的和谐。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高于人与人的和谐。佛家认为,人类只有和自然融合,才能共存和获益。佛教将这一认识概括为"依正不二",即生命主体与周边环境是融为一体的运动的。可见,佛、道、 儒有关和谐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和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特质。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的理念。

和谐始于内心。平和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的精神压力增大,一方面能激发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怨恨情绪。这些精神上的不健康因素很容易导致极端行 为,最终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取得的是内心的和谐,而不是表面上的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 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里 健康、心里和谐的文化源泉。

现代哲学家提出,中国文化要和谐,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秩序,即"第九伦",即"人与神"的关系。因为,在现代社会,并不能因 为科学发达,就认为宗教无用。事实证明,宗教不但能抚慰人心、充实精神生活,即使对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得出结论. "当今支撑美国社会发展的是两大支柱: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宗教。"比如,美国总统至今仍然按着《圣经》来宣誓。即使在物质生活中,所有美元上都印有一句话一- "我们相信上 帝" (in god we trust),即是证明。

科学家爱因斯坦更是明确地认为. "只有宗教没有科学只是瞎子, 但只有科学没有宗教也是跛子"。

宗教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拯救灵魂而出现的。如佛教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摆脱的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自我解脱与超越自我,不仅痛苦会停止,而且当事人还能成佛,成为觉者。释迦牟尼在大菩提树下领悟到的证悟可以归纳为四大真谛,即真理。...

儒家说的"天人合一",道家说的"与物成春",佛家说的"万物平等",都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基础。

儒家哲学的文化之源是《周易 ,它是一种强调生命动态创进的历程哲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 易》也是一套价值哲学,以宇宙生命广大圆融、和平中正为中心,阐明"至善"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此即所谓"形而上者之谓道",而且"一阴一阳之谓道,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也。"

儒家精神可以归纳为三:

1、"一往平等"。儒家肯定一切万物均含"生飞而且不论大小生命都是同样的生命,所以彼此都有共同的平等性。"仁心",是儒家的特点,包括"悲悯之心"

2、"大公无私"。天下为公,代表没有私心,不会偏心,更不会自我中心,这是一种环保哲学极重要的胸襟和精神 修养。反映一种"惜物"的精神,代表珍惜万物。

3、"忠恕体物"。 就是用设身处地的精神,来了解万物、体恤万物。用"同其情"的精神来爱护万物,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保护万物。

道家的老子说:道是天地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唯达者知道通为一",和谐的统一性。

道家的"机体主义"观念,在环保方面有三项原理: 1、万物含 生之理(即人对自然的理念); 2、旁通统贯之理(即人对万物的看法), 万物彼此为因果为补充; 3、创进化育之理(即人对众生的态度)。

佛教的因果论,可分为五种因,第一因是"所信因果周",第二因是"差别因果周",第三因是"平等因果周",第四因是"成行因果周",第五因是"证入因果周"。最终要达到"圆融无碍"。实际上是达到万物和谐的境界。

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文化,切不可忽视宗教文化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和谐文化的根本源头所在。

二、宗教文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当前的宗教文化主要集中在一些宗教场所,如佛寺、道观等地,就其大众性而言,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但同时存在着许多令人忽 视的问题。

一是宗教人士本身的素养与功底问题。据我们近年来的抽样调 查,南岳山的佛教僧侣认真诵读过《华严经》、《大藏经》、《涅磐经》 的不足30%;道教人士诵读过《道德经》、《易经》、《庄子》的不足28%。 这样的状况怎样能弘扬宗教的哲学思想呢!更不懂得宗教本身的文治 教化功能和社会和谐功能了!

二是宗教信徒太世俗,对宗教的理解太浅薄,对于宗教的态度太功利!比如说佛教徒,想发财就拜拜财神菩萨,想生子就找观音菩萨拜一拜... ...。殊不知,佛教的教旨讲的是"因果先种因,后得果。 不是临时想要什么就能得什么的,否则,就失去了宗教的社会进步意 义。

三是现在的宗教场所太功利和太庸俗,一切向钱看的势头很明显,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意义。

四是现在的中国宗教缺乏讲经和释经的场所,让众多想认识宗教 和了解宗教的人无法懂得宗教的真谛,因而宗教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 作用也就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略)总之,目前的宗教文化缺乏正面的引导。

三、和谐的宗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宗教文化。和谐 的宗教文化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宗教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宗教文化的建设。

在国外,宗教与政治严格分离,宗教有助于社会 稳定,宗教有助于文治教化,宗教有助于净化心灵,宗教成为人们向往的心灵花园。 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加拿大等地的宗教文化。

峨眉山、普陀山、龙虎山等地的案例。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对联,让常德以德闻名。今天的常德为了弘扬"德文化",落成了"中华道德园"。园中以"让 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一组城市雕塑,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使"德文化"变得鲜活。

__市正在开展新一轮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策划,"福"文化即将成为其旅游的总包装。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广东旅游市场。这对南岳__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将南岳__打造成"中国宗教文化旅游之都"的构想

正因为南岳__是佛道儒三教和谐相处的典范之地,且南岳__又是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内的东亚佛道儒文化圈的核心文化源地之一,加之南岳__的宗教旅游业发展在东亚地区的香港、台 湾、日本等地早已享有盛誉,因此,将南岳__建设成"中国宗教文化旅游之都",再进一步打造成"东亚宗教文化旅游之都"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当前的宗教普遍存在着多数宗教徒研习宗教经典不深、宗教 徒之间素质良莽不齐、对宗教真善美思想宣传不够、信教群众对宗教 教义理解不清、浮躁功利思想表现明显等问题,因此,中国目前的宗 教要想真正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习经、讲 经、释经和悟经等相关工作,从根本上发挥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达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在南岳__打造"中国宗教旅游之都"的前提是打造"中国宗教 文化之都",在南岳__恢复中国三大传统宗教的讲经、释经、悟经活动,使南岳__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的传播之源,最终成为旅游之都。目标:心灵归隐之地,圆梦福寿之地,心灵净化之地 口号:中华圣都、中华宗教文化圣地、东亚宗教文化之都将南岳__打造成"中国宗教旅游之都"的基本方案如下:

1、修建"南岳宗教讲经堂"。重在开展宗教讲经、释经活动。比 如每隔一定时间邀请一位或多位宗教界知名人士前来讲经、讲学,定 期开展宗教讲经、释经活动,对于宗教文化的正确传播,具有积极的 作用。时间一久,知名度大为提升,不仅有助于东亚宗教文化之都的 形成,自然吸引了广大旅游者。

2、开办"南岳宗教经学院",包括南岳佛学院、南岳道学院、南岳儒学(国学)院。以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传播传统宗教文化,从根本上把握宗教文化传播的方向,正确开展习经、讲经、释经和悟经活 动。促使南岳宗教学院创品牌,从而为中国乃至东亚各地的宗教场所 培养高层次的宗教人才。

3、开辟"南岳宗教文化广场"。广场一方面可以为大庙提供分流 场地(目前的南岳大庙太拥挤),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朝拜祭祀作用。 比如参照江苏灵山等地的经验,在广场设立祝融总神,建立大型神像, 神像处于莲花之中,每隔一刻钟左右莲花开放一次,此时正是信徒虔 诚朝拜之时,久而久之,名声大作,影响深远。

4、开辟南岳"禅学文化夏令营"、"慈悲文化夏令营"。成为青少 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谐文化教育和"向善"文化教育的基地。

5、增设特大型卧佛,强化南岳的宗教元素。可以在南岳西侧通 往京珠高速公路西出口(石市)的道路附近增设一些宗教设施,如卧 佛等,不仅增加朝圣场所,而且能增强宗教氛围,形成宗教圣地的规 模效应。

第8篇

【关键字】群众工作;重要性;特点;方法

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社会公平正义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改善民生,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群众工作的核心是利益调整和利益分配问题,根本是以人为本,为民谋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我们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作为根本,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不仅是群众工作的着力点,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基层一级的乡镇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协调处理群众之间、党群干群之间的种种利益关系,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做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一)对象更加多样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过程中,改革就涉及到一个利益调整,调整他的利益,就需要做他的工作。各种矛盾集中多发的原因日益深层次、多样化,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群众自身利益受损或切身利益受到不公正对待,争取自己利益得到保证,群众工作呈现出对象多样化的特点。

(二)内容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回应百姓的关切,出台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和重大民生工程。这些政策措施和惠民工程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有效地缓解了广大群众的民生之困。在此过程中,尽管党和政府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功夫,但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看病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还较为突出,一些长期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民生难题依然存在。民众对此意见较大、怨言较多。

(三)环境越来越复杂

随着改革进入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阶段,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诉求的相互叠加,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的相互纠集,各种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相互影响,不同群体有了不同的价值认同和追求,使得传统的单一政治思想工作缺乏说服力和凝聚力。群众权益诉求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个体化、多变性特征,已经从单一物质利益需求转变为生存权益、文化权益、民益并存的多种权益诉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使得做好群众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四)组织网络、工作机制需健全

新形势下,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显著增强,传统“单位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我们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形势发展变化还不相适应,组织网络、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群众工作缺乏有效抓手。

三、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建议对策

(一)大力发展经济,切实改善民生。发展是硬道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都离不开发展。一是全力实施“定居兴牧”和“安居富民”工程。继续将“新村杯”建设和牧民标准化定居、抗震安居、安居富民等工程相结合,坚持散户集中、旧村改造、城乡一体化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对口援助项目和行业资金的作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完成黑龙江援建小区绿化、美化、亮化等后续工作,努力打造援建项目的样板工程。努力全面实现牧民标准化定居。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原则,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和谐发展的宜居乡、村。加快推进乡直公路沿线农户拆迁工作,加快推进集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中心建设,依托龙源社区、乡直片区的资源、地理优势,加快商业中心建设,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实现农牧民增收。三是加强劳动力服务培训转移工作。依托项目支持,实施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致富技能培训”、“双语培训”等活动,提高农牧民生产技术和创业就业能力。

(一)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热爱群众,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

党员干部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样,与群众的心就能贴得更近,群众工作就自然而然好做了。

(二)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畅通渠道,在增进信任上下功夫。

增进党群相互信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增进党群信任,既要增进党对群众的信任,信任群众能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又要增进群众对党的信任,信任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能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进党对群众的信任,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熟悉群众,与群众交流生产生活,从感性上加强对群众的亲密感情。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生产经验和创造力量,相信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从理性上尊重、依靠和信任群众。增进群众对党的信任,要加强党员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群众工作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

(三)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致力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当前,广大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群众就离不开干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特别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涉法涉诉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群众的利益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第9篇

关键词:管理;稳定;和谐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发展,稳定为先。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城市管理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在落实各项具体管理措施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一、增强服务管理意识,切实帮扶弱势群体,预防消解社会矛盾

城市管理点多面广,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管理对象大多是以自谋生计为主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城市“脸皮”和弱势群体“肚皮”之间的矛盾,把因管理可能引起的不稳定、不和谐的矛盾倾向消除在最初的萌芽状态,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实现弱势群体利益与社会其他群体利益的协调发展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确立和谐城管理念,增强服务管理意识,在认真把握和处理好“脸皮”与“肚皮”、“繁荣”与“市容”关系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一是针对流动的小商小贩,要做好分类疏导、定时经营的管理工作。在市区支干道和居民区等地段,合理规划设置摊点群、疏导点,并作为必要的公共产品来提供,把流动摊贩相对集中到指定地点,实行统一管理、保洁经营,并分区域、分地段、定时段设立早晚市市场,让小商小贩能有所卖,有所得,增加经济收入,竭力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稳定。二是针对三轮车的管理,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着力在文明营运培训、车容车貌更新上下功夫,减免从业成本,既促进他们文明守法、按章营运的自觉性,也最大程度地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三是针对广大市民要做好宣传和普法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各种载体宣传城管并进行普法教育,让广大市民群众自觉接受“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大城管理念,有效增进市民,特别是经营者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二、增强源头解决意识,热情做好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长期以来,工作作为密切联系城管部门与广大群众的纽带,发挥了“稳压器”、“晴雨表”和“联心桥”的作用,它将矛盾纠纷解决和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了各种矛盾,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要强化首问责任制。凡是来访者都能得到热情接待,由首问接访人员负责到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依法依规、及时高效地做好调处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巡查排摸制度。把预防工作走在调解之前,把调解工作走在激化之前,把力量和精力放在事发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达到由上访向下访的转变,由群众找领导向领导找群众的转变,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打破事件总是群众找领导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合理处置社会矛盾

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重大负面事件。它具有复杂性、尖锐性、突发性、危机性等明显特点,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一是要健全预案,建立机构。城管部门,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城区河道管理的各项内容,管理范围面广量大,管理情况千变万化,各种突发性事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为此,要把建立健全相应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预案放在工作的首位,每年,针对季节性特点,要尽早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夏季的抗洪涝,冬季的抗冰雪,大风时的广告安全管理,都应纳入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范畴,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要靠前指挥,严密组织。事件发生后,作为主要负责人,一定要靠前指挥,全面掌握事态发展状况,要快速高效地组织起现场指挥部,做到统筹全局、集思广益,统一决策、慎重决策,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化解矛盾,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处置措施,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恶化,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三是要处置迅速,确保效果。要以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安全为主,在应急处置机制健全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人员进入临战状态,各突击应急队,要根据现场指挥部分配的抢险任务,本着“先抢通、后完备、先干道、后支道”的原则,及时迅速地做好抢险救援的各项工作,确保城市道路畅通、市容环境整洁,破损、危险广告牌得到安全解决。还人民群众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生活环境。

第10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本法治 以人为本 法治建设

一、和谐社会的法律要义及法律性质

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2005年2月20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总书记所概括的和谐社会的六个目标和内容中,首推民主法治,充分说明了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应当明确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在和谐社会的特殊语境下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定含义,这种含义成为归纳判断和谐社会下法律的作用必要前提和基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是和谐社会的唯一社会控制方式,在法律之外还有许多的规范体系,例如习惯和道德规范等,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在生活的细节问题上,它能发挥比法律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法律控制社会的诸多弊端和不能之处,例如司法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剧烈矛盾和差异等,更加突出注重其他社会控制方式的存在的正当性。在我国的历史上,道德和习惯都曾经在社会控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道德和习惯也应当是法律控制方式的重要补充。道德主要是通过舆论和良心对善恶的评判,来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行为,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许多不能之处,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行为要求,给人们提供更加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习惯在现行法的体系中是重要的渊源,虽然其只是制定法的补充,但是习惯法,尤其是在封闭的熟人社会中,可能是在实际中支配我们行为的重要规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于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在中国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建设人本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在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法律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国正在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我们的法治建设应把以人为本这一价值追求作为根本宗旨,使社会主义的法成为真正充满人性的法。

1.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律精神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现代的法律精神及其相应的制度。

2. 强调人权至上的权利观念

真正树立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在公平效益、秩序等诸多目标中对人的权利的追求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3.树立以人为本的秩序观念

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复杂,社会构成越来越庞大,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秩序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也是维系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保障,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法的秩序与自由价值的统一。

4.强化公民的主体意识

公民主体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强化公民主体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件,公民广泛参与到包括法律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是其主体意识觉醒的体现。

5.树立开放性的法治理念

以人为本精神要求开放性的法治意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绝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现,无论从其形成上还是从其内容和要求上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要对传统法治精神和现代法治经验合理开放,要对西方法治理论与经验理性开放,要充分关注社会现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能静止不变,必须渐进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

5.1人本法治的内涵分析

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本”,就是以人为根据,以人为目的和归宿。一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强调把人当作主体;二是相对于人的边缘化而言,强调把人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前提本质和依据;三是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强调要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自然属性或生物性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以人为本,内在包涵如下内容:

人是法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目的。人是法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了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法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法是人的创造物,法的产生要依赖于人的社会实践,理性发展和良知的确立,社会实践是人的基本活动,理性思考是人的思想升华,良知引导是人的价值指引。法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积累,理性思考与良知指引相结合的产物。

法是人的工具。人不仅是法的主体,更是法的主人,由人创设的法必须反映人的意志和利益。否则,漠视 丧失和背弃了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法,必将使法堕落、沉沦,成为与人对立的专制工具,这就是法的异化,而法的任何异化都是法对于人的进步发展的阻滞。法是人的工具,是指法始终是为人服务的,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走向自由自觉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手段之一。

人是法的评价主体。法的根本尺度是人的尺度,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进步是判断法的价值及其进步的根本尺度。在对良法恶法的评判上,人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法律良善的唯一标准。西方法治传统中多用正义的自然法精神来评定实在法,其实,所谓的正义的自然法精神的最终来源不是上帝或神,也不是自然理性或人的抽象理性,而应该是在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的主流的道德和伦理观念。所以,对法律良善的评判应该着眼于人自身,由人作为评价的主体。

5.2人本法治的内在要求

5.2.1尊重个体。尊重个体是相对于中国长期以来重集体、重国家而轻个体的现实而言的。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但个人不能因此变成了整体,人的社会属性并不必然导致以社会为本的结论,相反,抽象的讲,人与社会是互相依存的,人构成社会的基础或基本要素,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社会也是为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目的而存在的。也就是说,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是在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中得以实现一个社会的性质,最终取决于构成它的人的性质,一个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

5.2.2关怀人性。人的根本属性是人性,人性引导着人按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从理性看,基本人性是生存、尊严、名誉、自由、发展等需求倾向;从单个的个体的人的角度来看,人性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相始终的;从作为人的集合的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性又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的。所以,人性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我们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一方面,人性是人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形式的本能的反映;另一方面,人性的大部分内容又是在自然本能的基础上对自然本能的超越,法律必须以人性为基础,法治必须立足人性,人的属性决定了法治的属性。

三、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

1.1立法要着眼于尊重人的自由权

现代社会法的价值呈现多元化取向,但最为根本的就是立法的价值应当符合自由、民主人权和法治的精神,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和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所有立法价值的选择中,最主要的应当是自由。

1.2立法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从一定程度上讲,“以人为本”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以人权为本”。对于中国来讲,维护人权和不断改善人权状况,是国家的根本目的之一,坚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都是为了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

1.3立法应体现平等的原则

法治应当以关心“人”的平等为立法导向,其一,立法的主客体应当平等,在权利享有和义务履行中的主客体要平等,社会、国家与个人在法律面前应当是“人人”平等的;其二,基本权利的保障应当平等。只有切实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才是“良法”;其三,发展的机会应当平等。机会平等的基本含义是共享机会,即从总体上来说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

2.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现代法治国家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基础上的。执法过程并非一个简单的落实和执行法律的过程,它可以看作一个摆正权力与法律。权力与权利关系以及同等看待实体与程序、合法与合理的过程。现代执法理念的核心和基石应是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认可和尊重,体现民主、人权、法治等基本人文精神。

3.完善以人为本的司法制度

完善以人为本的司法制度,应该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其一,司法改革的人本化:司法权是化解社会纠纷和平息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关口。在任何一个国家,行政权的滥用本质上难以避免,如果最终的司法救济不能担当起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弘扬社会正义的职责,那么矛盾冲突和不和谐的因素将很难应对这些缘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在法治社会中应通过法定的程序由司法机关做出权威性的判定,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司法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加强实证研究,充分考虑国情,在中央的整体规划下合法进行,并且应该在判断改革目标、评价改革成果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人民的意志。

参考文献:

[1][美]R oscoe Pound: Jurisprudence, V ol3,廖得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679.

第11篇

 

关键词:营销理念 和谐管理 战略创新

          一、和谐营销战略的内涵

    和谐,意味着相互依赖、彼此兼顾、着眼长远、追求融洽、协调共存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提供他人所需,同时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目标的境界。即对各方的需要都达到满足,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

    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市场、变革性技术、政策等)的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竞争的无边界化与日益增强的同质化现象,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企业要对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新,实施和谐营销,即:企业要站在系统思考角度,从加强社会责任的理念出发,追求企业、顾客、社会三方面最大的利益和谐,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组织及组织系统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说:

    1.加强社会责任

    企业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据美国一个“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的报道显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能获得很多利益,包括降低业务开支、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增加销售额、提高用户的忠诚度等,其中业务增长率是其他企业的4倍,就业增长率是其他企业的8倍。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必须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与各种组织产生互动。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认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自身发展营造更佳的社会氛围。成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形象的建立和推广。企业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回应社会的需求,是企业理性的表现。所以,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把社会元素,特别是社会责任因素,纳入企业的发展决策之中。

    2.坚持系统思考

    在营销观念指导下的企业往往在系统思考能力方面表现不足。在思维中,总是习惯于将问题加以分解,把问题拆成片段来理解,但是无形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然失掉对整体的联属感。这个障碍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使企业不能从系统的整体去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从而大部分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就走向了衰落。所以和谐营销的另一个特点应该是:企业要有系统思考的观念,对要实现的目标、制定的战略、策略、以及营销中涉及到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效果最优。

    3.重视诚信建设

    要形成社会和谐的氛围,企业必须在营销过程中更加注重诚信,更加信守商业道德,逐渐形成一个重诚实、讲信用的市场经营环境。因为和谐营销经营模式最注重诚信,以诚信取信于消费者,取信于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形象的实质不是其知名度,而是其诚信状态。因此和谐营销的过程,也就是企业诚信积累的过程。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再到诚信经营,这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更是企业经营境界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这样不仅给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还与其它利益相关者分享经营利润。

    4.转变行为模式

    企业应该走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不仅要看其规模、效益、素质,以及自身成长与企业家成长是否协调,还要看其发展与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目前,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又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企业,体现效益优先。只有依托这种理念,企业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自己的行为准则。

    5.树立国际化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中,企业要实现和谐营销,特别是国际营销和谐,就应该树立正确和全面的国际化的经营观念,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振兴我国的工业,这也是企业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重大责任。中国加人WTO后,企业必须置于国际的、外在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这一变迁具有强迫性或不可逆性。我们不得不关注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之间的互动。全球化的力量,无论是资本的力量还是国际组织对抗资本强势的努力都将影响到中国企业。国外大型的跨国公司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以及本身的科技、信息等优势不断蚕食着我国的市场,我国的企业整体素质上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在利润率上不及国外的公司;另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对于在国际中竞争和生存的“土壤”不熟悉,常常受困于各种贸易摩擦。

           二、和谐营销战略分析

    企业要实现和谐营销,必须对以下的战略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

    1.明确目标市场及其竞争战略

第12篇

**位于**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城市面积147平方公里,拥有居民130多万人,是**第三大城市,2006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欧洲第三位。**盛产啤酒,有“啤酒之都”的美称,饮用量为世界第一。特别是**啤酒节闻名世界,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民间节日。通过啤酒节的拉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体会较深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啤酒节是该市居民的狂欢节。节日期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当地到处是戏剧表演和音乐会,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纷纷涌上街头,唱歌、跳舞、痛饮啤酒,既体现了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执着与自豪,也使自己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在精神上得到很大满足。二是增进了社会和谐。啤酒节为人们搭起了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节日期间,一向做事严谨的**人也展现出热情奔放的态度,人们自发地端起啤酒,无论是否相识,逢人便喊“干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三是拉动了经济发展。节日期间,可以对**的人流作这样的描述,即:火车爆满、公共汽车爆满、旅馆爆满、酒吧爆满。据介绍,参加啤酒节的人员每年都在600万人以上,啤酒大棚里不仅是人挨人,更是人挤人,仅半个月的啤酒节就可消费30%的**农产品、6000多万升啤酒、5000多万根烤肠和5万只烤猪腿,为当地带来近10亿欧元的收入,并为当地居民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仅直接为啤酒节搞服务的人员就需12000人,就连端啤酒的女招待,啤酒节期间也能获得5000-6000欧元的收入。

由此可见,节庆活动不仅是一项商务活动,能够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直接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是一项文化娱乐和情感交流活动。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缓解和释放工作压力,使人们更好地和谐相处,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具备打造品牌节庆的基本条件

**的条件在许多方面与**接近,有些方面应该说还优于他们,该市的经验对于我们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是**比较偏远的一个城市;而**处于青岛、潍坊、烟台三地地理中心位置,具有辐射和承接三地辐射的相对优势,并且胶东半岛地区也是我省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对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2、居民数量接近。**拥有居民130万人;**总人口136万,仅相差6万人。

3、节庆资源接近。**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文化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是一座拥有4000年历史文化的城市,文化积淀深厚。据统计,**旅游资源共有38个基本类型,占国家所列76种基本类型的50%(超过30%即为旅游资源丰富型),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占青岛市三分之一;省、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大泽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及探险旅游等多种资源,且品位较高,如在历史文化方面,现存有汉魏以来的珍贵摩崖石刻300多处,其中南北朝时期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光州刺史郑道昭题刻的《郑文公上碑》,最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向往,并被誉为魏碑中的“圣品”和“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同时,大泽山又是著名的“石雷之乡”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如在宗教文化方面,大泽山声名远播的“书法胡同”刻有诗偈10余首,记述了明朝时期中国佛教界在大泽山智藏寺举办的一次十分壮观的佛事盛会,是研究我国佛教历史的重要资料,被誉为佛家之“兰亭”,智藏寺、日照庵等寺观都对我国的宗教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4、特色产业接近。**盛产啤酒,有“啤酒之都”的美称,饮用量世界第一;**盛产名特优新农产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粮棉油肉果等农产品总产就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并先后被评为“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大姜之乡”、“中国肉牛之乡”等。如大泽山葡萄,现有泽山一号、玫瑰香、红地球、超级无核、维多利亚、金手指、美人指等300多个品种,是中国镇级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效益最好的葡萄产业“硅谷”。今年在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园艺学会等5家单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上,大泽山葡萄在包括新疆等全国著名葡萄产区选送的200多个参赛样品中力压群雄,一举夺得“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优质葡萄金奖”和“优质奖”三项桂冠,大泽山葡萄也继去年创下每公斤78元天价后,今年极品金手指葡萄在青岛超市再创新高,创出每公斤268元的新纪录,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据专家检测,我市生产的以玫瑰香为代表的大泽山红葡萄,不仅有较好的食用价值,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逆转醇,具有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脏病等多种药用功效。同时,与其他产地相比,吐鲁番的葡萄主要以晒干为主,蓬莱的葡萄以酿酒为主,而我市的大泽山葡萄既可生食,也可酿酒,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5、节庆起源接近。**啤酒节起源于1810年,因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当地居民也聚集到**城外唱歌、跳舞、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活动被延续至今;大泽山葡萄节起源于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途经大泽山时,将“龙眼”葡萄赐名“狮子眼”葡萄,后来当地山民广种葡萄,并将赐名这天确定为“财神节”,之后又演变为“财神会”,1987年大泽山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又将“财神会”更名为“大泽山葡萄节”,从此这一由农民自发举办的民间传统节日转变成由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的葡萄节庆活动。

三、下步节庆工作的初步设想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开展节庆活动也是一条经过国内外实践证明,对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