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3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培养和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
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经过严格考试考核、认真挑选而被录用或转化而来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是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主流和共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需要愈来愈多的办事高效、品德正派、秉公办事的高素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晚,规模小,教育培训不够系统完善,因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我国,不仅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数量较大,而且每年上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军队转业干部,构成了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最基本的后备队伍。如此丰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储量,在世界各国也都是少有的。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也潜藏着危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学历、知识、专业技能素质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应与其他素质交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功能。
2.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在服务机制和工作作风上有所改进,但是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上做得还不够。具体表现在群众意识、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淡化,公共服务意识尚未完全树立。
二、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是其中关键的部分,因为未来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决定整个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没有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培训当作开发战略任务,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理念,习惯于把人事管理过程归纳为“进、管、出”三个环节,以工作、职位为中心,把人看作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仅仅强化对人的控制,以期保证完成短期工作目标而忽视长期发展。其次,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投入视作单纯的成本投入。
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难以适应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要求。专业人才的开发培训缺乏科学的需求分析,设立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实际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应该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根据用人制度、公务员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律,以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即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知识复合型、素质复合型、智慧复合型、技能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3.缺乏适当的考核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考核体系中未能合理体现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标准多数较为笼统、考核指标量化程度偏低,关于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所占的权重普遍很低甚至没有明确被涵盖。有时下级为了提升素质参与培训会还占用正常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绩效临时下降的现象,这都严重打击了专业人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
结合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及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应重点关注和实现以下目标。
1.重点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在与时俱进,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科学和业务素质高低和整体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水平、学历结构是否合理会成为未来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决定要素。所以,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上,要提升专业人才的学历水平和知识容量,注重各个岗位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的差异,在保证基本的业务素质普及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业务内容培训。
2.强调优化心理素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和公众期望值高涨,公职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必将加大。公共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加强专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公职人员提供合理的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繁杂的工作中去。
四、结语
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是社会运转和发展的基础,在公共管理服务构建的各种要件中,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开发是影响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保障公共管理服务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在今后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将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作为重点目标,同时强调优化心理素质并进一步优化道德和服务素质。
根据数字印刷设备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把拓展数字印刷的传统印刷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将数字印刷作为传统印刷的配套,主要完成一些打样、补版工作,同时也承接一些已有客户的短版业务;另一类则借助数字印刷开展更多的新业务,数字印刷是其重要的订单来源之一。这两类传统印刷企业在开展数字印刷时,在生产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是不同的。本刊记者主要选取了两家不同类型的传统印刷企业,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期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更多参考。
北京新华:小改动,新探索
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华”)于2012年8月引进了一台施乐数字印刷设备,作为传统印刷的配套设备,主要完成已有客户的一些短版业务,如样书的印制工作等。数字印刷设备的引进,不仅拓宽了业务种类,也对北京新华的生产管理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印刷业务的特点是印量小、种类多、个性化,而且其客户往往对数字印刷的材料、工艺等也不甚了解。“所以,我们专门制订了针对数字印刷业务的订单管理办法。”北京新华数字印前部部长李良介绍道。在客户下单后,订单不会直接进入ERP系统,而会先由数字印前部门进行核查,检查客户所要求的材料是否与数字印刷设备相匹配等。对于不符合印制条件的订单,数字印前部会和客户进行沟通,客户核查相关内容后,再重新下单,以保证印出的印品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设备安置规划方面,北京新华目前将这台数字印刷设备放置在印前部门的一间室内温度常年为22℃、湿度为40%~50%的半封闭房间内。这样做一方面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的电子信息化操作在整个印刷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将其放置在印前部门会使操作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数字印刷设备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恒温恒湿的半封闭房间可保证数字印刷设备一直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印品质量。“这种规划方法无须另辟场地,也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科学合理,还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
李良欣喜地说道。
在人才选拔、培养方面,一方面由于目前北京新华仅有一台数字印刷设备,所需操作人员不多;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印刷设备的主要操作与印前图文处理工作类似,都要求有较高的IT技能,所以在引进设备后,北京新华从印前部门选拔出了3~4位具备较强印前文件处理以及色彩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后加工技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员,由数字印刷设备工程师对其进行多天的数字印刷设备操作的培训,并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再针对实际印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系统培训。
北京新华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传统印刷企业在将数字印刷作为配套时,可充分利用企业原有资源,即所积累的经验与人才,所具备的厂房空间等,以减少投入。同时,传统印刷企业应对原有生产管理流程进行适当修改,以更加符合数字印刷的特点。
国彩数字印刷:多业务,多模式
深圳市国际彩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彩”)是一家拥有26年历史的传统印刷企业,随着客户需求的转变,短单、个性化等业务的不断增多,深圳国彩逐渐意识到传统印刷已无法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需求,于是开始尝试进军数字印刷领域,并于2009年前成立了深圳市国彩数字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彩数字印刷”),引进了2台彩色数字印刷设备,专门开展数字印刷业务,主要包括配合传统印刷打样、商业小批量印刷、个性化影像印刷以及制卡类可变数据印刷等。因此,对于生产管理与人才培养,他们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1.根据业务特点,合理放置设备
为了能高效、高质地开展数字印刷服务,国彩数字印刷将一台数字印刷设备放置在位于郊区的传统印刷车间中,主要用于配合传统印刷的打样、承接客户的小批量印刷业务;另一台放置在位于市区的数字印刷门店中,主要承接个性化影像及企业标书印刷业务等,以方便客户收取印品,并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
2.根据业务需求,采取不同管理方式
根据数字印刷业务的特点,国彩数字印刷在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前期,就引入了适合自身企业需求的数字印刷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控和反馈订单的处理过程和设备的生产状态,以合理分配订单和操作人员。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客户资料以及售后服务进行在线管理。
同时,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类型多样,需求各异,国彩数字印刷针对不同业务实施了不同的订单管理方式。对于打样、客户的小批量印刷业务,接到订单后,其会通过数字印刷管理系统安排到数字印刷设备上完成印刷;对于个性化影像印刷而言,客户可直接下载服务端,自己完成设计制作,再上传到网站并在线下单;对于企业标书印刷业务,其会进行全程跟踪,以防止企业机密的泄露。
3.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彩数字印刷同样下足了功夫,“由于我公司有快印门店,所需数字印刷人才较多,所以,我们除了从企业内部选拔培训人才外,还会面向社会招聘。”国彩数字印刷总经理姚勇说道。选拔或招聘到人才后,深圳国彩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礼仪培训,主要针对业务人员、前台客服人员等,目的是让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掌握沟通技巧;二是软件技术培训,主要针对市场、印前和印刷人员,内容包括印前图文处理软件的操作,文件的处理方法等;三是印刷基础知识培训,主要针对公司所有人员,邀请精通印刷基础知识的传统印刷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纸张分类、印刷工艺以及后道加工方面知识的讲解等。
开展数字印刷需要全能型人才,为此,国彩数字印刷会根据员工自身具备的技能,来确定薪酬水平,如同时具备印前图文处理、印后装订以及生产结算技能的员工,薪酬会比只具备一项技能的员工高得多。
关键词:顶岗实习 教育管理 问题 建议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完成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校内实践课之后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下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活动获得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之路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即在三年制高职学生中至少第六学期要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探索"2+1"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原本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提前到第五学期进行,让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了实习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一、顶岗实习期学生面临的环境、心理转变
1.身份的转变。我院在2010年试点探索了部分专业"2+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1级学生中全面实行了"2+1"模式的改革。在"2+1"模式下,学生两年在学校学校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并进行校内实训,最后一年到合作企业、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又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2.外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转变。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面临一系列外在环境的变化,学习、生活的空间从教室、寝室转移到企业车间、职工宿舍,作息时间从学校的"课表作息制"到企业的"8小时工作制",人际关系由原先单纯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主转变为与企业指导老师的师徒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为主。
二、顶岗实习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分散带来的管理困难。在我院,顶岗实习实行的是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就业意向选择顶岗实习的企业,机械工程系2011级的691名顶岗实习学生共分散到37家企业当中,其中569人选择了学校联系的合作企业,还有110人是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在全省以及东部沿海一带发达省份加大了学校管理、指导的难度。
2.沟通缺乏带来的信息不畅。这其中包括学校与顶岗实习企业之间的沟通、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以及学校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的缺乏造成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了解的不够,甚至有的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甚至不知道向学校相关部分或学校指导老师反映,从而导致利益受损。
3.顶岗实习前的准备不足。目前部分高校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仅仅停留在对实习企业情况的介绍和对即将走上顶岗实习岗位的学生的动员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对学生实习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培训,导致了学生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维权,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而频繁跳槽的现象。
4.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与学校育人目标和管理方式缺乏有效的对接。企业和高校追求的目标和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存在差异的,企业是要通过使用人才来达到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是经济效应,而高校是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追求的是社会效应。
三、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通过企业文化和管理前置,将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方式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特别是校内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比如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目标责任制,将班级的目标和事务层层分解、承包,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体责任感。再比如笔者所在的机械工程系创新性地将企业6S管理理念应用于学生宿舍管理中,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严明的纪律、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学生能更快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减少岗位磨合期的不适应现象。
2.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加强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学校领导和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到顶岗实习企业看望学生之外,要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还需要顶岗实习老师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网络交流平台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明确顶岗实习老师在这方面的职责。笔者所在的机械工程系就明确规定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必须每周与两名指导的顶岗实习学生联系交流,定期上交填写有交流时间、学生姓名、工作单位、指导方式、指导内容的顶岗实习指导记录表,并保存QQ等交流记录。
3.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建设和过程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将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实习的环节、过程、机制进行全方位的计划管理,对顶岗实习要达到的职业技能目标、内容、进程、考核方式都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的顶岗实习基地,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企业参与到学院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比如一些高职院校与中德诺浩公司合作办学,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应当采取过程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内容上不能只重视对顶岗实习报告或实习设计等的考核,还应当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纪律遵守情况、实习项目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安全意识等方面。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实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教育、管理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完善制度等多种手段平衡、协调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面的利益,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学生对顶岗实习阶段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军雄,曾良骥,黄玲青.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19-02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其内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何文进先生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还有很多种,分析各种表述,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赞同使用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
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称为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确定的通过培养对培养对象要达到的要求。一般通过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以及业务培养要求等方面的表述作出明确规定。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因素,也是确定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前提和依据。
2.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是指根据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规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专业教学环节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等。教学环节可以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类,理论教学环节又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自学等。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实验、实习、实训、作业等环节。课程体系是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有序的组合,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单元。当前,课程体系通常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一般可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等,每一模块又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区分。
3. 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包括时间过程、空间过程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时间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时间进程,又可以称为学程,可以由学期、学年组成。空间过程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实施所在的场所,可以是学校内,也可以是学校以外的工厂、企业、机关以及学校等。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指课程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具活力的要素。
4.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等。
二、我国高等学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关于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理念,用这些理念来审视我国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理念,现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三要素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 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之间的矛盾
多年来我国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过多地强调专业教育,注重“专才型”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采取了细致划分学科专业的做法,导致了大学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的现象。1997年,经过第四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目录减少至249种,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设置过窄的弊端。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深层次的矛盾仍然存在,解决这些矛盾,仍然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在高等学校中通常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增加专业基础教育、增加选修课程及增加实践环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等办法探索解决这一矛盾。
2.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之间的矛盾
我国大学在学习过程设计方面存在着过程单一、模式刻板的现象。教学场地仅限于学校之中,学校教学仅限于课堂之上。存在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体表现是:在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上,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经常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教学方法与模式过于强调对预定的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注入式的知识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大学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3.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机制之间的矛盾
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培养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传统大学的教育管理以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为目标,为培养专才服务,与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很不适应。传统大学的学制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得学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接受教育,不可以提前也不可以拖后,这就限制了青年人塑造自己的灵活性;学习量的计量主要采用的是学年制;教学主要采取大班集中授课的模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主要以知识记忆、书面考试的分数为主要标准,“一张考卷定终身”;大学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千人一面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个人,往往缺乏个性,缺乏一种求新、求变、进取、批判和创造的精神,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大变迁中,很难应对来自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重点考虑的四个问题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展开。
1. 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学校的生源质量水平。为了实现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要研究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要研究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还要研究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发展历史、社会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了这些研究作为基础,才能科学地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深入分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各要素。关于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心理学方面体现在人的人格和认知的发展;二是从社会学方面体现在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三是从哲学方面体现在不断地否定低层次的自己,使自己进入更高的层次。通常意义的发展是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其总体目标为综合素质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通常具体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专业知识学习方面、通识知识学习方面、应用能力方面、创新精神方面,以及身体心理状态方面等。
2. 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知识分类、学科分化的不断加深,现代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专才教育之路,专业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当前,应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和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其使命是要发展学生的对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理性精神、人文情怀,以及人生品位等,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的思路,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拓宽专业领域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要重点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人们对我国大学专业设置过窄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个问题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考虑拓宽大学的专业领域问题。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设计教学计划,淡化专业意识,增加基础课课程的比重,加强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
大学的课程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课程在类型、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都要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要建立以模块化为基础的知识整合与知识建构模式,根据知识社会中大学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可以按照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通识模块与专业模块、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块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等不同维度,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3. 精心地设计人才培养过程
对于人才培养的时间过程,要精心设计。对于整体学程可以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确定一个培养的目标,每一段的目标之间既要有所区别,又要有相互的联系,每一段的目标都要为总目标服务。要按照开放式办学的思想,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空间过程。要采用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的方式,校园内、校园外相结合的方式,甚至采用境内、境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国际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宗旨、以参与式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4. 与时俱进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本宗旨。研究表明,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当前的高等学校管理是经验型、科学型和文化型的混合体。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要努力探索、尝试实施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大家取得共识的激励人、培育人、发展人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1)建立弹性化的学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应该是弹性化的,也就是说学制可以长一些,也可以短一些,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2)要建立以学分制管理为主和学年制管理为辅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适合于现代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进程体现了灵活性,学习内容体现了选择性,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3)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要建立以公正、公平原则为基础,以多元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以多方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目标是激励人的上进、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与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1998年教育部将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国内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约有500所,随着市场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变化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使得开设并定位为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当在满足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宏观描述下,充分分析自身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毕业生素质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学时学分分配、课程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与之相应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长沙师范学院以“应用型、技能型”的办学定位而闻名省内外,财务管理专业于2013年9月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学院办学定位,致力于突出应用型特色,努力实践如何将学院提升经管类学科发展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构建卓有成效的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三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践与创新,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性问题,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是对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层级地位,长沙师范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能专注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反复地调研、论证与思考,让我们在制定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把握以下原则: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遵循学科特点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强调职业能力的应用性学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后继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学科,其起源于西方的金融学,脱胎于我国的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存在知识上的交叉与共享。财务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金融、管理、会计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把握理财工具、理财技术特别是熟悉资本市场的规律与规则。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满足社会需求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者不但拥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具备控制企业成本、管理资金运营、熟识金融工具、进行高效融资、洞察市场信息、合理规划投资的高级理财能力。现在市场上普通财务工作者数量众多且趋于饱和,而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却严重不足,这就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立足当地经济和人才需求现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树立学校特色
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高度内含和概括的,既包括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型高校,又包括为地方输送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长沙师范学院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科专业开办于2013年,作为经济管理系拓展生源的本底支撑及学院重点培育的新兴学科增长点,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要明显区别于“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及高职高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虑学校的特色和发展情况,培养以“会计”为基础,以“财务”为核心,集理性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业务综合能力于一体,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应用型人才。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将长沙师范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掌握较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具备系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基本的财务管理实践技能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毕业生素质能力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通过召开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研讨会、论证会、专家咨询会及到其他高校参观交流与学习等多种途径,初步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即主要面向湖南省(以长沙市为主)大、中、小型工商企业、服务型中介机构及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财务会计岗位等主要就业岗位群,以及各单位内部审计岗位、事务所和财务咨询服务公司等财经中介岗位等次要就业岗位群。然后分别选取若干家湖南省工商企业、服务型中介机构及金融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确定长沙师范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三层次素质能力要求,即基础素养、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同时将三层次的素质能力要求具体化为12个能力要素。长沙师范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要求如下表1所示:
表1 财务管理管理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层次与能力要素对应关系表
Abstract: 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al project, which 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various aspec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lated research on 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 training,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training mode integrating course educati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nd ability practicing is constructed.
关键词:地方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52-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难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如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相关研究
1.1 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李飞标(2013)从职业生涯规划、跨学科培养、科研实践等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模式培养的过程实践[1]。马静(2014)从教育体系、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2]。王满四(2015)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3]。李一(2015)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政校企行”多元协同培养模式[4]。陈桂香(2015)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构建了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5]。尹翔(2015)从教育体系创新和服务体系支撑等两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6]。蔡华健(2015)认为地方院校应该在目标体系、培养体系、资源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建立人才培养框架体系[7]。姜慧等(2015)基于个性化视角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8]。张显悦(2015)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两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9]。
1.2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田耘(2010)基于创业教育视角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0]。李晓钟(2013)分析了江南大学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11]。蒋国平(2014)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12]。
综上所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从培养体系的角度对创新创业人才的一般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专业差异性的存在,各专业的培养模式具有个性化。目前,专门针对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相对较少。
2 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别不大,所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3]:一是培养目标不清。管理类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毕业后到底能做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学生所学知识面较为宽泛,对学生精准培养偏弱。二是实践教学实施困难。目前,大部分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主要以校内实验室模拟实验为主,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缺乏真实了解。
2.2 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校企协同培养视角,构建了“课程教育、学科竞赛、能力实践”三维一体的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如图1。该模式以课程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实践为中心,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在校企协同驱动下,各要素之间两两形成协同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课程教育通常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可培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通常在校内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时管理方面必须具备的某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通常由校内专业教师和邀请企业中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在校内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授课。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通常由校内创业导师和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创业导师在校内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
学科竞赛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课程教育的延展。在实践中,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创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全方位学习、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团队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力实践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通常可通过校内模拟实验、企业岗位体验、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模拟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基于实验环境开展虚拟体验,由校内专业老师指导。校外企业岗位体验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于实践、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由企业导师指导。社会实践主要是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更多地了解社会需要、发现创新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飞标,徐志玲.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346-349.
[2]马静.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172-173.
[3]王满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111-113.
[4]李一,周彦兵.“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共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04):66-68.
[5]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5(01):42-46.
[6]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03):75-77.
[7]蔡华健.地方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困境与体系建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1):39-44.
[8]姜慧,殷惠光等.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27-31.
[9]张显悦,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47-149.
[10]田耘.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116-117.
[11]李晓钟,俞晓诺等.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07):46-47.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化人才培养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以“两化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为此,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开展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信息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思想,了解业务流程,而且更需要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产业、信息网站、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胜任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研发、运行管理和实施效益测评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相对落后。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学术而轻应用现象,高级和顶级管理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是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2)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培训机构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高校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养侧重于理论,软件公司与应用企业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
(3)人才培养质量低,适应“两化融合”的人才少。目前大专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学生信息化知识综合与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低、培养方案相对落后、培养过程及途径与实务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与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2 基于“两化融合”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
“两化融合”是时展的必然,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1)培养方案构思。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构建是以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足鼎立、四个层次和五个能力的多视角立体形的“鼎”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个抓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三个立足点,以应用操作型初级人才、信息系统研发型中级人才、信息化创业型高级和理论与方法创新开拓型顶级人才为培养人才的四个层次,打造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研发能力、在两化融合中发现问题能力、国际沟通与交流语言能力和面向现代社会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的信息修养和素质。
(2)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校企合作联合把“软件工厂”搬进校园,培养“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实施顾问”等多种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培养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3)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两化融合”以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为典范,实现生产过程装备和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集中优化控制。因此,在“两化融合”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是分层次多学科组合的一个团队,在推进方案实施过程中,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核心,兼顾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辅助应用,开展企业信息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串联成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主线,透析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寻找出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体系之间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形式,进行影响的测度和可控性研究。
(4)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把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的研究向前延伸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适时地增加信息化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校办“软件工厂”为基础,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模拟仿真实验。以企业认知、管理信息化实训和软件开发实训为主线,引导、辅导和促使学生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发展。
3 “鼎”型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及效果
执行“鼎”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两化融合”为前提,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系统地整合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由点、线、面形成多维度立体型全方位推进,不断打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1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示意图
(1)企业认知培养。企业认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沙盘、企业经营沙盘、营销管理沙盘……”等沙盘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感性认知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的组织设置、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感知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分工协作与有效沟通;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从而增加对企业调研、用户需求调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2)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以“ERP系统软件”为依托,使学生全面体验“ERP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其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使用ERP的技能;然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ERP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最后在使学生具有利用ERP软件系统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潜在的二次开发需求,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逻辑分析思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在对企业管理活动认知和ERP系统运作操作实训的基础上,以ERP系统的某些模块的业务流程为案例,按校内软件工厂的方式,全面训练信息系统研发。掌握表单设计开发、报表设计开发、工作流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ERP二次开发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维护能力,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培训,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
(4)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主线,持续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题构建动态、完整的课程体系。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其次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相结合,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重新组建教材,编著完成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的教材7部。其中获江苏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然后整合不同层次、不类别的学生资源,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发挥团队协作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训练。信息管理06届学生徐占东同学主持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金奖。
经过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类等专业近二十年培养实践,以及对企业管理信息中心CIO职位调查,软件开发公司、信息技术咨询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监理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涉及众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与时俱进。两化融合给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目标定位和教材体系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方式与方法。我们还需要通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案同,探索新的途径,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为制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性、启发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苏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JGSZ20070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7-2009
参考文献
[1]刘秋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72-74.
[2]陈维军,李杰.企业信息化调查及其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34-36.
[3]周镭,高等院校企业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92-94.
[4]刘秋生等.经济管理类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6):71-74.
【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本科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十二规划》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而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阚如良,郑宇飞,胡春梅,2010)。故此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文献梳理总结具有现实意思。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总体分析
本文的文献查找是通过知网查询,截止日期是2014年12月27日,首先通过主题收索,在主题里查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显示出1464条结果,再在收索结果里加上“本科”显示出243条结果,由此可见,文献在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专科和高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步检索发现,在1464条结果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只有177 条,而在本科的243条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只有29条,可见我国现在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不够的。而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则要求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显然,从总体文献检索来看,当前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业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大多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朱若男,张德成,2007)。只有认清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才能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挑战(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人才的质量高低是与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有高职、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学生定位为“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合型人才”,即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秦志英,2009)。随着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促使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和视野研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转型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秦志英(2009)提出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为地方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深厚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郑春奎(2009)指出旅游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应是为地方培养旅游行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我国旅游业进入人力资源高要求与高素质人员低进入的悖论怪圈,造成有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谷慧敏,2004)。以牺牲质量换取规模的扩张,全日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学科调整,理论贫乏,教材短缺及专业定位迷茫等问题(粟娟、尹华光,2005)。旅游管理设置的课程大而全,缺乏学校及地区特色,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使大学本科生无法面对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生的竞争,无法满足旅游管理岗位的用人要求(刘海鸿,2004)。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实际,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不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汪晶晶,章锦河,2010)。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细化,形成“产业发展、学科建设、引导产业”的旅游专业教育良性发展之路(魏小安,厉新建,2005)。由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扩张式发展战略,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相关课程设置很难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国内院校也各自封闭,互不沟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人才的质量(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但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及实践教学形式相对简单等问题的存在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质量的培养水平(雨莲、陆林,2012)。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要,高校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刘海鸿,2004;吴耀宇,2011)。
刘冰清(2005)提出专业定位要体现特色、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善、构建“双师型”和弹性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多管齐下的对策。张丽梅(2007)提出如何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库,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白凯和吴成基(2009)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总结和知识迁移情境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专业知识迁移的过程可划分为认知、调研、职业化三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建构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韩振华和何亚岚(2010)提出围绕岗位要求,设计“能力递进式”教学思路,围绕学生特点,设计“岗位仿真式”的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设计成案例、实验、课题等形式,在岗位角色和岗位情景中加以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刘焱(2014)创新性地将PARTS战略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学主体、合作利益、合作机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五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旅游实践教学效果,强化旅游应用人才培养质量。
四、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杨卫武,2010),旅游业的发展对承担着培养中高级人才本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便愈发凸显出来(刘雁,201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足20%(郭倩倩,2008)。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间存在矛盾(保继刚、朱峰,2008)。如旅游从业人员总体诚信教育不够,旅游投诉大部分都源于诚信方面的问题(潘之波,2010;叶朝坤、罗有贤,2010;石芳,2011)。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至今仍未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老路(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脱钩(钟志平,2003)。早期旅游人才培养研究多关注社会实践能力(谷慧敏,2005)。如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王木丹,周江林,2004;包永宏,2007),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李丰生,周江林,200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陈玉,2004)。
新形势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开始关注创新能力,张定方、张肖敏(2005)提出“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予以构建创新培养模式。刘以慧、王京传(2008)提出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产学研、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显现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现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于世宏(2008)提出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现实互动性产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旅游本科教育要重视体验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周丽洁,2010),旅游实验教学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赵新建、张小红、章牧,2011)。
五、展望
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旅游院系培养的人才不愿或未能在旅游行业就业,教育模式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李先跃,2011)。旅游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混乱了高校各个培养层次的目标,出现了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专科化的倾向。因此,新形势下,不同高校的旅游教育需要冷静反思,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找准定位及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SJGLX259)。
参考文献
[1]刘焱.基于PARTS战略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2).
[2]刘雁.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4,(02).
[3]丁雨莲,陆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4]吴耀宇.浅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33).
[5]秦志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和高职教学差别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4).
[6]李先跃.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5).
[7]周丽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8).
[8]陆林,黄剑锋,张宏梅.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0,(08).
[9]汪晶晶,章锦河.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10]陆林,张宏梅,汪婷.基于制度创新的旅游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11]郑春奎.试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12]梅亮,李炳义,王艳.旅游专业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架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7).
[13]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05).
[14]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02).
[15]朱若男,张德成.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2).
[16]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
[17]刘海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09).
据2015年末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农村人口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的43.8%,“三农”问题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题。随着现代化农村发展进程的加速,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虽然政府部门在推进体制创新时提升了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目前来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人才培养策略。
1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了农村工业、商业、运输、借贷等多方面内容,这也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懂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借贷知识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是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的是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来不断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以壮大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2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侧重点有所偏颇
农村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发展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要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如果侧重点有所偏颇,不科学合理,就会使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过于形式化,使培养内容不符合实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培养的模式和理念都过于统一,那么就会限制人才能力的发挥。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个性化稍有逊色,这种统一的集体性培养的片面化,不利于人才的优化。
2.2人才培养受益面小,重专业轻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如果仅针对这一小部分骨干对象能力的提升进行培养,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整个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不是针对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针对全体农民,受益面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利于人才结构的优化和能力的发挥。另外,全能型人才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目前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能力和德育关注度少。虽然在培养体系中设置了一定的德育内容,但是没有起到培养的根本作用,只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是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现代化需求的。
3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对策
3.1建立专业的培训队伍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专业的培训队伍,通过专业的培养以培训出更多更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大环境的缺乏,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没有专业队伍的培养,所以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知识广泛、经验先进、技术能力强的经济管理专业培养队伍,在提升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效率的同时为农村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管理人才,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和经济信息化。专业的培训队伍是专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保障,对人才能力发挥也起着关键作用。
3.2强化认知
人们要改变对传统经济管理人才的认识,要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地位,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都要在强化认知的基础上强调其重要性。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机构来协调管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此来提升人们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认知和对经济管理人才地位的重视。通过政府带动地方,提高地方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达到上下协力,一同促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3.3加强信息化培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想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深入的进行,就要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进行信息化培训,在提升经济管理人才信息化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全方位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以信息化为基础来进行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诠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多角度、多层面性。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伴随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那么相对应的经济管理也要向信息化和技术化转移,信息化能使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获得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做好经济管理工作。
3.4加强以点带面的培养
点和面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在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以点带面,以典型人才带动整体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整体发展和进步。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针对重点进行突破,以点带面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要在人才培养中找到重点,对重点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办法,以带动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
2010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遴选建设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1]
在立项的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有20余所将物流管理专业确定重点建设专业,笔者对网上公示的2010年立项的骨干高职院校验收材料进行了考察,重点分析了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其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时期需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格式化范式。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升级、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充实和不断发展。[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亦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一基本要求决定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物流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能独立进行物流管理活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笔者分析的7所院校中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属性,又各具地方特色。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热带农产品物流人才,期望学生能胜任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等物流一线工作,并经过三至五年工作实践后可成长为业务主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江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合江西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九江港口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的具备德美品质、具备健全人格、具备专业素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四具备”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各高职院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所骨干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创建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了“校企共育、岗课证赛融通、分阶段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共育”是指在“政校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和社会服务委员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基地,从源头上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充分利用“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2)“岗课证赛融通”是指在在设计、安排热带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活动时,将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企业工委标准、教学内容、职业资格证书、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集合起来,形成由职业基础素养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与顶岗实习模块三个部分组成的“岗课证赛融通”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内学习――企业实习――校内学习――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流程实现工作于学习循环,生产实训一体。[4]
(3)“分阶段推进”是指按照高职学生的成人成才特点和规律,结合热带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行业特点,将高职3年6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活动。
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了“需求导向、标准引领、三维开发、三方评价”为特征的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1)“需求导向”是指以适应物流也转型升级队高技能物流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与区域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合作研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标准引领”是指融入国家物流职业标准和浙江物产、浙江八方物流等大中型企业五颜六色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培养方案。按照“产业流程-工委工作-项目于任务”的思路设计课程体系,以项目或任务的完成为内涵构建课程。
(3)“三维开发”是指以项目任务维、规格标准维和实践条件维构建了立体化的综合实践项目库、培养学生高技术手段应用和解决一体化物流的综合能力。依托ICT技术平台,建成专业教学共享资源库,满足学生在校在岗在家学习需要。
(4)“三方评价”是指以学校评测、职业资格考证、企业工委评测形成了三方合作的评价体系。
3.江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了“学训融合、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1)“学训融合”是指校企双方开展实训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教学效果共同评价。通过“课堂企业”实现学训一体化教室的学训融合;通过“企业课堂”实现厂中校的实训融合;通过在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实现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学训融合。
(2)“定岗双元”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元、教师双元、学生双元的双元定岗培养。
4.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完善了基于物流管理岗位能力要求的“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1)“岗位轮训”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办学管理平台,将企业的设备、场地、标准和技术人才,拓展为教育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2)“学做合一”是指校企双方专家共同参与对物流管理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物流管理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适应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综合能力的需要。专业课程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了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做字当头,学在其中。[5]
5.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探索与实施了“产学合一、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产学合一”是与国内8家高职院校,3家企业合作,进行了人才培养规格,岗位需求,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调研,出版了《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生产情景学习与学生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在企业真实环境顶岗工作训练“的合一。
(2)“双线并行”是指专业教学实现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学生学习实现校内模拟与校外顶岗的“双角色”制;利用物流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实现顶岗学习圈过程的“双线学习”。
6.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三共建、三融合、三阶段、三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三共建”是指“师资、课程、基地”共建。
(2)“三融合”是指“课岗、学战、双证”融合。
(3)“三阶段”是指“职业认知、模拟实训、实战顶岗”阶段。
(4)“三能力”是指“职业认知、职业专项、职业综合”能力。
7.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了“三点一线、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和项目化教学,在教学组织上,根据需要学习场所分别设在教室、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场地“三点一线”和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按照“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理念,以“前期趋同,后期分流”思想为主导,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构建“一个平台多个方向”柔性化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以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为平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把物流专业方向细化为汽车物流方向、医药物流方向、农产品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
五、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我国广大职教工作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职教实践探索了的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为“校企合作是基础,工学结合是核心,顶岗实习是标志”。高职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创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理论,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星海,吴一丹.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历程[J].教育与职业 2013(06)
[2] 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 木易.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4] 王端祥.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18)
[5]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示范验收材料。详见http://61.164.87.131/web/ggys/index.aspx
作者简介: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学校和师资队伍等角度分析了江苏省旅
>>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民办院校土建类专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 高职文秘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务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高职铁道通信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B/OL].2010-05-4
[8]李锦.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创意人才培育基地[EB/OL].http:///2011-05/20/content_1983171.htm),2011-05-20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6-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意味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纲要》要求各级各类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转型期的非常时刻,我们不能只注重“量”的增长,而忽略了“质”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与重大课题。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人才培养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分析和发现各种影响因素,发现基本前提是剖析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从近年来学者们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研究队伍,还是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不少研究成果对后来者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外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与中国相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较大,比如:ABC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巴雷托曲线所示意的主次关系进行分类管理。1951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后来由戴明将休哈特的PDSA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物质的存在方式总在不断变化中,在内因和外因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在对国内学者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有的侧重分析了内部因素,有的侧重分析了外部因素,还有的对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1)内部因素分析。李勇、陈建成认为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学制度、大学文化。鄢高翔、沈兆梅认为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身因素为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规模扩大、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薇、张国宾认为当前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为:教师、管理、教学环节、学风。倪丽娟、陈辉认为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大学定位偏差、教学工作规范性差、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评估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问题。李远贵认为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教育理念、课程结构和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谢斌、姚利民认为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课程因素、教学因素、学生个人因素、校园环境因素。潘武玲阐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为:在观念层面主要体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创新素质与传授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认识不同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在办学实践层面主要存在着师资、课程设置、办学的物资保障、科研和实习基地等问题;在环境层面,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文化环境也都存在着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因素。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对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申世英分析了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7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办学理念偏差、办学定位不准,管理缺乏规范、运行机制不畅,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改革滞后、培养特色不明,生源成分复杂、学习风气不正,办学资源短缺、资金投入不足,领导精力分散、重视力度不够。
(2)外部因素分析。娄国栋认为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在因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学习终身化、就业多样化。么新鹤、查永军认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之一。
(3)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包寒蕊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以高校为界限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高校的受教育者、高校的教育者、高校的管理者、高校人才培养的条件和高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因素土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韩文英认为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学生、教师、独立学院的管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课程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因素主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陆瑞德从系统的角度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人才自身的内在因素;另一类是外在的环境因素——高校和社会因素。闾晓兵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人才培养质量观;教育内部的影响因素——现实性因素(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基础性因素(师生自身素质);流动性因素(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教育外部的影响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
以上学者研究内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陆瑞德以人才为中心,人之外的其他一切为外部因素;闾晓兵将教育作为整体,从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分开来研究;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则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无论是从哪种研究角度,最终得出的结论大部分还是达成共识的。他们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因素是学生个人因素、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因素;其次是经费投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再次是办学条件、社会、高效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环境;最后是人才培养质量观、质量监督体系、校领导重视程度、家庭。如下图所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过不少的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即使是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学校其重要性程度也是不同的,为此所提出的解决措施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针对性。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分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要素开始,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素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即:分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主次,然后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核心因素展开现状分析,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2.鄢高翔,沈兆梅.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身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9)
3.倪丽娟,陈辉.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
4.谢斌,姚利民.试析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J].湖南大学高教所,高教研究,1998(4)
5.申世英.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J].丽水学院学报,2008(3)
6.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理论研究,2010(6)
7.刘怀忠.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教育,2001(2)
8.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9.闾晓兵.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东南大学,2005
10.陆瑞德.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1.娄国栋.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2(2)
12.么新鹤,查永军.改革教育拨款制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13.潘武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2)
14.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学位论文,2005
15.李国志.论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J].教育管理,2010(35)
16.李勇,陈建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9)
17.严薇,张国宾.提高培养质量 促进学校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199(6)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