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8:0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完善的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预算管理 问题 完善
一、预算管理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
财政制度的内容包括财政收入、支出以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财政收入预期,根据预期收入安排支出,这就使得税收在组织收入时更加有的放矢,突出税收活动管理的规范性,更能推动财政支出向有效性和在针对性。
现代财政是民主财政,国家受人民的委托进行理财,财富来源于人民就必须惠及人民,但是国家事务的复杂性导致了某种程度上“黑箱操作”不可避免的发生。这样,就需要人民去监督资金筹集和使用,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发挥人大应用的作用。由此可见,预算管理制度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中的一个核心的问题。
二、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财政为政府所有的行政行为提供了财力源泉,不同时期的目标不同,财政制度也会变化。但是,我国旧预算法已不能匹配新时期的新情况:
1.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导致 “顺周期”。旧预算管理制度强调预算收支平衡。我国虽然在财政支出原则上强调量入为出,但实际中,为了强调收支平衡,往往会结合支出给组织收入的主力财税部门下达不同的收入完成任务,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收入任务完成相对容易,一些收入应收却未收,变相助推,使经济可能过热;而经济不景气时,完成任务就变得困难,为了完成任务不免会出现过度征税的问题,雪上加霜,导致经济更不景气。这样的“顺周期”不仅影响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也影响税收法治原则的实现。
2.挂钩机制下支出结构僵化。在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保、农业这7类重点的“法定”的财政支出是与财政收支的增幅或者当年的产值直接挂钩的,而这7类的财政支出更是占到了总财政支出的半壁江山,财政资金的安排受到了限制,僵化了财政支出的结构。
3.预算管理范围不够。在旧预算法中,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只有税收收入,部分上缴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及其他收入这4项;纳入预算管理的支出只有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体育支出、国家管理费用、国防支出、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而我国每年行政部门的各种收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等都没有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内,据估算,这一部分未在预算管理范围内的收入占国家实际收支的三分之一。
4.预算管理的法制化较弱。旧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法制化较弱,出现了财政资源的低效率使用,一些财政资源丰富的部门为了继续获得充足的财政资源,不惜在年底突击花钱;还有一些项目调整随意性太强,往往先调整追加预算,而后再由人大“追认”。这些现象不仅使预算管理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也在助长腐败滋生,加剧社会矛盾。
5.旧预算管理制度下职能的碎片化。现代财政制度下,必须要有相应的财政管理机构。但是就目前来看,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说,公款分配的权力过度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造成了其他职能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边界混淆不清,预算管理过度碎片化。
三、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十分重要。因此,结合新预算法,笔者提出一些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看法。
刚通过不久的新预算法中,已经提出要将所有的收入跟支出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收入全部上缴国库,支出按照分类编制到“款”“项”一级,不得虚假列支;还提出了地方政府可以列支财政赤字、有限度的发行债务等等。这些修改,第一是扩大了预算管理范围。将原先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的诸多收入与支出通过立法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内。推进财政收支的公开化,透明化,更加有利于普通民众通过人大去监督财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第二是通过补充立法增强预算管理的法制化。通过对预算法的补充来具体详尽地规定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一系列的活动,细化预算的编制级别,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大的监督作用。第三是通过允许列支财政赤字,促使目前的财政预算注重收支平衡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
除了预算法中的一些完善措施外,笔者建议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政策与预算的配合。在收入预算方面,应该由过去的根据支出的规模硬性约束收入预算转变为根据收入预期来制定收入预算。在支出预算方面,应该由过去的强调收支平衡转变为配合和实现政府的政策来制定支出预算,加强政策制定职能部门与预算制定的财政部门的联系与配合,用政策驱动预算。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普遍采用的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制度,促进预算与政策的衔接,打破平衡预算,促使预算的更加合理科学。
第二,改革目前的支出挂钩机制,确立预算法的优先地位。支出挂钩使得一部分财政支出占据了固定份额,限制了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应当改变这种挂钩机制,一方面要突出财政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财政资源;另一方面,也要突出预算法的优先法律地位,确保减轻“法定支出”对于预算的冲击。
第三,详尽规定 “收入”“支出”“公益性资本支出”的概括范围。虽然在新预算法中已经提出了将全部收入与支出纳入到预算管理中,但是这个全部的概念过于模糊,并且虽然给予了省级地方政府的需要进一步的详尽规定。
第四,进一步加强人大在预算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给予人大足够审核时间、审核独立性、完善预算的听证、调整机制,完善人大对预算拨款的监督控制机制。
第五,加强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能。通过立法分出不同部门的不同权限责任,加强权力与责任的合理配置,逐步推动将预算管理职能集中于财政部门,杜绝其他职能部门将精力投放到“分钱”上去。
参考文献:
[1]许安拓.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路径选择.地方财政研究,2014(6).
[2]许光建,李天建.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行政管理改革,2013(12).
[3]马骁,周克清.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财政科学,2014(1).
[4]朱启贵.现代财政制度:国家治理的基础.上海人大,2014(1).
关键词:流浪狗;制度;立法;管理
狗,也称犬,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它们一直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人们现在养狗不仅是为了看家护院,还可以从狗的身上获得精神慰藉。但是现在我们的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浪狗,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流浪狗产生的原因,流浪狗引发的问题进行讨论,期望从最大的层面保护流浪狗的权益及人们的正常生活。
1.流浪狗引发的社会问题
通过观察周围的流浪狗现状,可以对流浪狗引发的社会问题归纳如下:
(一)流浪狗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
由于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流浪狗主要依靠垃圾来填饱肚子,这样容易使流浪狗感染细菌导致死亡,尸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另外,流浪狗本身携带的病毒以及寄生虫容易通过排泄物等滋生传染病、瘟疫等,影响人们的卫生环境和健康。有一部分的流浪狗有一种被抛弃感,因此往往会产生仇视人的情绪,为了保护自己就去攻击路人,尤其是怀孕和曾经受伤害的流浪狗主动攻击他人的概率更大,这样就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二)流浪狗咬伤人引发的费用赔偿问题
流浪狗咬人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发生,由于大部分的流浪狗没有打过疫苗,因而在咬伤人之后容易引发狂犬病。但关于流浪狗咬伤人的赔偿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定论。针对流浪狗咬伤人引发的法律纠纷,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没有法律依据,无从下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对养狗人的责任、在第三人存在过错及受害人存在过错时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没有体现无主流浪狗在没有第三人过错时咬伤人的赔偿依据。
2.流浪狗问题产生的原因
流浪狗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养狗人缺乏责任意识,以及政府没有及时的出台相关的立法规定流浪狗的管理制度,同时社会也没有为大量涌现的宠物做好收养准备。
(一)流浪狗产生的个人原因
随着城市老旧民房的拆迁、年轻夫妇生育小孩的需要、主人离异或去世等家庭变化和变故,以及迫于家庭其他成员和邻里左右的压力等客观原因,造成了流浪狗的大量出现。同时还有养狗人的主观原因,例如:由于宠物狗生病,主人不愿意承担过高的办证费和医药费。养狗时间长了,主人厌恶了宠物狗的生理特性,对狗没了兴趣,喜新厌旧。宠物狗主人的责任心缺失是导致流浪狗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为没有法律对保护小动物的基本权利进行规定,所以主人在抛弃宠物狗时很少会想到承担责任。责任是一种能力,要引导市民做个负责任的养狗人,对养狗的市民加强宣传和教育是很重要的。
(二)流浪狗产生的政府原因
因为我国针对动物的立法起步较晚,所以在流浪狗法律规定方面很少,只有在地方性法规中有对于无主动物的管理部门的规定。
1.有关流浪狗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缺失
目前造成小动物大量被遗弃和残害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没有反虐待动物法和动物福利法案。我国对于动物保护立法起步较晚。在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已完成,在这个建议稿中强调了我国未来不会对猫狗等宠物数量实施硬性数量限制,也不会对没病痛的宠物实施安乐死。在建议稿的第五章中专门规定了关于宠物动物的保护涉及到宠物生命和数量等敏感问题并且规定宠物猫狗出门时,要戴胸牌、避让行人等。同时也规定了宠物主人的责任,保护和救助流浪狗,规定了流浪狗留检、收容、救助场所以及民间救助组织等。但是关于流浪狗的管理没有系统的规定,并且对于流浪狗的管理部门也没有细化规定。
2.地方性法规有关流浪狗管理的规定存在的缺陷
国内大部分地区对饲养宠物狗进行了立法,在这些立法中有关于流浪狗管理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主要规定了流浪狗的范围,无人牵领的犬也视为流浪狗;规定养狗人的责任,养狗人应对其宠物狗注射狂犬疫苗,并取得犬类免疫证;规定了公安部门、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畜牧兽医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按职责分工,互相配合来管理流浪狗。
纵观部分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地方性法规有关宠物狗管理的规定非常详细,从宠物狗的销售、饲养、繁殖,包括养狗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详细的规定,烈性犬的具体品种,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可是这些规定在执行时很困难。首先是宠物饲养登记不到位。地方性法规规定饲养宠物狗应该办理相关手续及证明,需要缴纳一定的办证费用,有很多饲养人因为办证费用过高而不去进行养犬登记。其次是地方性法规规定的流浪狗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在大部分人眼里,流浪狗是相当危险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流浪狗管理部门对于流浪狗的捕捉常常很被动,很多市民向这些机构反映,这些机构常常会找一些借口推脱不去处理流浪狗。同时这些机构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流浪狗的数量很多,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收留流浪狗,没有足够的资金饲养流浪狗。最后是有关销售狗、繁殖狗的规定欠缺。在地方性法规中对狗的销售做了详细规定,但很多地方性法规没有对违反规定买卖狗做出处罚性的规定,还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买卖狗时应该做登记。在大部分的地方性法规中没有对狗的繁殖及结扎做相关规定,造成了狗的肆意繁殖,为流浪狗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三)流浪狗产生的社会原因
现在在社会上对流浪狗的救助主要依靠动物保护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但是目前社团及个人的力量弱小,缺乏相关支持,很多的组织和个人无法维系对流浪狗的救助。与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组织相比,我国的动物保护组织起步甚晚。1992年12月,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在民政部注册登记,2000年1月清理整顿后再次注册登记。2001年,国内第一家政府批准的非营利性民间动物收容及保护机构成立。但令人困惑的是,没有官方的承认,这类组织会陷入“非法组织”、“非法活动”的困境。
现在,很多的个人也加入到了流浪狗救助中来,他们多是是自发的。动物救助的志愿者们通过网络等办法收留被遗弃的宠物,为它们寻找合适的领养人。但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他们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噪音和异味扰民、城市动迁、资金紧张等问题使救助者面临着政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使他们居无定所、多次搬迁。很多志愿者由于不能忍受这些压力而将收留的流浪狗重新抛弃。
3.借鉴国外对流浪狗管理的相关立法及经验
流浪动物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由来已久,在西方国家甚至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国外的很多国家解决流浪狗的问题,主要从加强流浪狗登记、繁殖源头等来控制流浪狗的数量。
(一)国外有关流浪狗管理的相关立法
1.通过动物福利立法,保障流浪动物的权益
国外将流浪动物的管理提高到了动物福利的高度并进行了相关立法。动物福利的概念最早提出源于英国。按照国际上通认的说法,动物福利被普遍理解为几大自由,即让动物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现在在我国对流浪狗的收容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国外早已有了有关动物福利的立法。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在爱尔兰通过。随后,西方很多国家都纷纷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保障动物福利。20世纪80年代后,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的条款。欧洲的丹麦,瑞典,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对流浪狗的收留与领养做出了严格的法律规定。
2.规范流浪狗收留和收养程序
在德国想要拥有狗的人,通常会到收容所去收养流浪狗,想要领养狗的人需通过考核,包括领养狗的动机、是否有照顾狗的经验、家居空间、经济情况等,通过审核者需签署接受动物保护义工随时追踪及审查犬只生活状况的法律文件,以此来避免犬只再度被抛弃。有些狗经过长期流浪或者曾经遭到虐待,会变得暴躁孤僻,对人有攻击性,还有的狗有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重病,总之只要不再适合被普通家庭收养的,会被安乐死;通过了评估的狗会被绝育和疫苗接种,然后进入收养程序。
3.建立合理制度,支持公益团体收容流浪动物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主要依靠法律规定及社团监督两方面规范养狗行为。在美国和日本买一条狗就意味着买了很多责任,大部分的法律规定养狗必须要为宠物办理许可证,许可证要一直挂在宠物狗的脖子上,许可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已注射过狂犬疫苗及主人的相关情况,这就为流浪狗找回主人提供了方便。在美国还通过立法强制给狗上保险来对养狗进行管理。日本将对流浪狗的管理纳入到现代社会公共服务中。如果单靠捕捉来解决或减少流浪狗的问题是不可行的,要加以国家的立法。现在大多数国家对流浪狗的管理主要在动物福利法完善的前提下规范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二)国外有关流浪狗管理的经验
在国外很多地方有一些对流浪狗管理的创新办法值得我国学习。在英国如果狗的主人无力饲养宠物狗,政府动物保护办公室会接受这些宠物狗,并会酌情收取一些费用。还有很多欧洲国家设立了严密的流浪狗管理机构,并且在每个区的委员会指定一名狗管理员,管理员的职责是抓住并扣留任何走失的狗,如果狗的主人前来认领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罚款和看管期间所有的费用。动物保护法基本完善的国家一般会采取捕捉,免疫,驱虫,绝育,然后释放流浪狗的方法,只有对有疾病和表现出攻击性的狗实施安乐死。①
4.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流浪狗管理制度
有些人认为现在关于人们基本生活权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何谈这些不会说话的动物的权益保障。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流浪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由于我国关于流浪狗管理的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越来越多的流浪狗出现,所以要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流浪狗管理进行详细的立法规定。
(一)从立法上规定和完善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1.国家立法规定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捕杀流浪狗常被作为疾病控制项目的一个部分,但这只能暂时减少流浪狗的数量,我们应该通过立法从源头上规范养狗人的行为和公众意识来控制流浪狗。立法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定:政府,社会,养狗人。并且这三个方面应该从国家立法以及地方性立法两方面完善。主要从流浪狗捕捉部门、登记部门、饲养部门、收养条件来进行规定。对于捕捉的流浪狗应该进行电子档案登记,流浪狗收容站应该给流浪狗必要的生存条件及关怀。将流浪狗的管理和宠物狗的饲养的规定相结合,对于宠物狗的销售、饲养等方面进行严格立法,并且将流浪狗的管理部门和宠物狗的管理部门组合成一个部门来管理狗的问题,以此来控制流浪狗的数量。流浪狗日益增多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养狗人的责任意识缺失,在国家立法中应该充分强调养狗人的责任意识,并规定养狗人的相关责任及违反后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2.地方性法规完善流浪狗管理制度
地方性法规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落实国家立法的前提下对本地区流浪狗的管理做细化规定。可以从流浪狗管理部门细化,规定到每个社区,街道对流浪狗的管理部门。政府对于流浪狗管理部门经费补贴细化规定,为流浪狗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政府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征集宠物狗及流浪狗的管理措施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同时也要将宠物狗的管理办法和流浪狗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尤其是宠物狗销售市场的管理,要完善销售登记,并且在每个社区及街道建立完善的宠物饲养登记。
(二)立法完善流浪狗留置站的责任,完善流浪狗民间救助机制
流浪狗收容中心现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部门设立的流浪狗留置站,还有一类是民间成立的救助站。政府部门设立的流浪狗留置站很少,在这几年较大的城市才开始建立流浪狗留置站,这些留置站由于空间狭小,政府发放的资金较少,造成了很多流浪狗被收留后死亡的现象。所以应该通过立法来规范留置站的责任。
流浪狗的问题这么多年没有得到解决,和流浪狗的救助社团存在的非法性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流浪狗收容中心的成立主要依靠社会力量的扶持,以社会各界捐资维持、爱宠人士认养为发展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参与进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保护动物生命做贡献。流浪狗的民间救助站现在还仅仅停靠在个人的努力层面,现在应该通过立法规范民间救助机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立法让民间救助站的身份合法化,以更好的开展救助工作。
(三)从道德层面增强养狗人的责任意识
笔者认为应该通过道德和法律的结合来加强养狗人对狗的责任意识。要引导市民做个负责任的养狗人,应该对养狗的市民加强宣传和教育。对这些养狗人定期进行培训,讲解狂犬病以及宠物狗的防疫免疫,树立为自己的宠物狗做结扎的意识。还可以办一些板报或杂志来增强养狗人对宠物狗的责任意识,以免让这些宠物狗沦为流浪狗。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在对于流浪狗立法思考还不是很多,而对于流浪狗的社会讨论却很多。流浪狗的立法和管理制度及监督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化和具体。考虑到流浪狗的逐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有关流浪狗的管理在法律上的空白。所以本文通过对流浪狗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应该通过立法及完善流浪狗管理制度来减少流浪狗的数量,同时应该借鉴国外有关流浪狗的相关立法及经验的基础上,加速对流浪狗引发问题的研究,以促进流浪狗管理制度的完善,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及流浪狗的权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恩迪.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飞.动物保护窘境之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周立志.论中国工作犬业[J].温州大学学报,2009,(6):10-11.
[4]周宇,飞.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思考[J].绿色中国,2006,(3):23-24.
[5]侯银续,张保卫.李进化.论流浪动物的收容管理[J].野生动物,2009,(2):5-6.
[6]周玉文.论流浪狗救助[J].农家顾问,2005,(24):22-24.
[7]柏立习.论凄苦的流浪狗[J].检察风云,2007,(3):11-13.
[8]池鹏.看国外如何规范城市养狗[J].金融博览,2009,(3):15-17.
[9]智敏.论流浪狗的收容整治[J].2007,(8):26-27.
[10]张志伟,王琴.狂犬病致死之研究[J].2007,(15):77-85.
[11]张楠,童琳琳.论流浪狗的救助[J].2009,(3):11-14.
[12]杜芊.《动物保护法》不应终结“打狗队”[J].记者观察,2008,(8):55-58.
【关键词】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
现如今,虽然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加紧的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例如,在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都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对于财务的掌控力度也不能够加强推进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来进行系统地解决。
一、当前我国医疗保险财务制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要想增强医疗保险财务制度管理,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医疗保险信息进行管理。但在医疗保险信息管理过程中,是不了解医疗保险赔付和支出的具体情况的,导致医疗保险财务保险信息记录难度增大和保险信息无法匹配等问题出现。另外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不注重,很容易导致医疗保险财务管理问题出现。
2.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因为医疗保险所需要牵扯的面比较广,资金的来源和发放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医疗保险的工作量相当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但是有一些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比较低,对自身从事的医疗保险行业不热爱,太安于现状,所以导致医疗保险出现一定的问题。大多数人觉得医疗保险的会计工作,每天就是在不断计算,繁琐而复杂,再看到一些业务人员所做的只是社会应酬,心理会存在一些不平衡,所以在工作时比较消极、马虎应对,有的甚至在工作中隐瞒收入,将收入推迟或者是提前确认,更有甚者进行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这些行为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3.财务管理理念不科学
现在医疗保险机构大都是比较注重在业务上开发,而缺乏对医疗保险财务管理的科学合理认识,并且将财务管理看作为平常的会计核算,完全忽略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主要就是因为,管理者不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设置一个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投入的资本少,不具备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只是过度研究了相关的理论,而并没有在实际中有效的落实下来。
4.缺少相关的奖罚措施
在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中,缺少对工作人员的奖罚措施。医疗保险财务管理机构的目的是让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而工作人员希望的是减少劳动量,增加劳动的报酬,所以导致两者背道而驰。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中,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奖罚措施,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动力,只能够消极面对,甚至会纵容了某些工作人员进行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对策
1.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说是首要任务。与此同时,相关医疗机构,在招聘工作人员时,要把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位,也要加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个人的提升,会计人员具有积极学习先进技术的精神,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提高自身职业道德。
2.完善奖罚机制
在医疗保险财务管理体系中,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没有积极性,觉得个人工作只是简单地计算,不具有重要性,我们需要及时扭转这种思想,建立相关的奖罚机制,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对于做的比较优秀的员工,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相反地,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的消极的工作人员我们要积极开导,并且加以惩戒,使其能够明白个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兴趣和效率。相同的,企业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管任务,严格规范化管理相应的财务机制,使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的完善、明了。
3.加强医疗保险财务管理监督力度
要想完善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医疗保险财务监督力度,相关监督部门要定期核查财务管理当中的医疗保险信息的正确性,要避免医疗保险管理相关信息被遗漏和私自挪用。相关部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医疗保险财务监督,把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拉上正轨,提高医疗保险财务管理效率,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医疗保险财务管理行为监督。当相关人员共同重视起完善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的时候,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一定能够得到完善。
4.加强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
要想促进医疗保险收支平衡,就必须加强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要明确医疗保险基金的具体使用标准,提高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性,避免违法进行医疗保险基金诈骗行为出现。另外还要加强医疗保险核算,提高医疗保险核算数据的准确性,适当缩短医疗保险的核算周期,提高基金信息准确性,避免财务信息遗漏,细化医疗保险财务管理职责,提高医疗保险财务管理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化的认识。并通过不断的发现,在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当中的问题,来进行分析总结,使我国的医疗保险财务管理能够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此同时,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奖罚措施,使工作人员在提高职业道德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的兴趣。从根本上使医疗保险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也使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推进医疗保险财务管理的科学规范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改革与完善 市场经济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企业作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是对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直接因素。而在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由于融资问题以及资金调配的不合理,使得我国企业在经济建设中难以实现资金的准备和生产运营的平衡发展,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生产基础,使得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速度逐渐减缓。为有效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准备资金与生产运营失衡的问题,我国启用了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允许企业通过信用担保进行贷款,有效填补了企业运营中的资金空缺。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进步。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资金的有效发放,实现了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并通过对企业贷款进行科学控制,以更具系统性的管理来提升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中,为有效规避市场金融发展带来的风险,银行信贷管理采用对风险进行预防和分散的有效手段,通过将企业的经济收支金额进行对比,以收支比率对风险进行评估,在通过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集中或扩散,防止信贷管理风险的发生.而在当下市场的经济建设中,由于我国企业融资效率偏低的形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分析
我国的企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融资效率低的问题,低效率的企业融资,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管理面临风险。在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投入无法换取对应的资金收入,造成企业在同等生产水平下,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高投入与低回报形成恶性循环,对企业的运营造成极大影响。高消耗的资金融入和低水平的企业收入,使得企业在运营中无法及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某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甚至长期拖欠银行贷款,造成银行资金服务的严重亏控。为有效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进步,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投资支持,而这一部分投资资金的来源仍是商业银行信贷,这就使得银行贷款在原本亏空的基础上,资金进一步流失,更为严重的滞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建设。企业的低效率融资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带来的高风险,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形势更为严峻。
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角度进行风险分析,能够将信贷管理风险划分为信贷文化内控风险,营销风险和管理体系缺陷造成的风险。信贷文化内控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信贷服务过程中,由于内部组织在信贷管理过程中配合不当引发的风险。据调查,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过程中,银行组织的各部门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信贷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由于没有在部门间建立起稳固的信贷管理意识,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手段粗放,增加了信贷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商业银行营销风险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营销理念缺失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仍遵从传统形式,使得银行在信贷过程中无法以现代经济贸易政策为导向,进而缺乏行之有效的信贷营销策略,加之信贷形式的更为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风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执行力不足,造成了信贷管理制度的缺失,对商业银行信贷造成风险影响。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得银行对贷款人及其相关信息的掌握无法进一步完善,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也未能及时予以上报,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增加了信贷过程的风险发生率。
三、商业银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由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中存在缺陷,使得银行在对企业进行信贷服务时面临多种风险。为有效规避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风险,采取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促进市场经济在银行信贷体制下迅速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风险预警制度
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在运行中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信贷管理体制中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十分必要的。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应进一步深化对信贷内容的审核与研究,结合借款人的信息资料对其信誉加以分析,保证其有能力偿还贷款的基础上予以发放信贷。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中建立风险预警制度,通过对贷款企业运营能力进行调查,审核其融资效率和收入水品,如果企业的运营能力不达标,及时对商业银行信贷进行预警,进而实现对企业信贷风险的有效规避。在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风险的存在不可能完全避免,但通过建立起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将信贷风险降至最低,保证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
(二)信贷信息管理改革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中,将信息管理机制进行科学改革,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贷制度的执行力,还能对风险研究进行有效分析,以更为完善的信息管理保障银行信贷的正确发放。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银行各部门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在银行信贷发放中建立起规范的信息管理制度,使得银行能够充分掌握贷款企业的运营信息,已运营信息为参照,在信贷发放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检查措施,有效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信息内容的科学管理还能将银行信息和企业信息进行对称分析,通过信息对比保证企业信息的准确度,进而完善贷款人信息,使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获得主动权,实现对信贷发放的有效控制。
(三)风险防范体系改革
风险防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主要内容,在银行信贷过程中及时加以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更倾向于传统模式下的信贷管理,而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银行信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银行风险防范体系的改革至关重要。改革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着重强调对信贷发放方式的转变,结合商业银行独特的发展模式,创新信贷发放体制,实现对银行信贷的有效控制,使得银行的风险防范体系更为完善。在风险防范体系的改革中,还应加强对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通过对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过程进行监管,保证信贷模式运行的准确性。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对信贷资产的流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运营风险的及时防范与控制。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防范体系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风险防范观念,观念的建立是风险防范工作开展的核心,因此,注重对观念的培养,是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风险防范体系改革开展的基础工作。
四、总结语
基于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建设基础,对信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不仅顺应了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也能为商业银行信贷中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正确指导。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中深化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有效提高银行放贷的准确性,在促进企业发展同时,有效维护自身的运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的运转,同时也对贷款企业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一、内部会计管理的弊病和缺陷
首先,会计制度缺乏完善性。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多数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对于自身的重要价值。但是截至目前,仍有某些小型企业并没有构建全方位的内部会计制度,因而忽视了最根本的会计管理。由于欠缺完善的制度,导致企业无法有效控制会计流程,长期以来就会削弱企业竞争实力。从会计控制的角度来讲,目前仍有较多中小企业欠缺明确的机制,这种现状在本质上削弱了会计管理的基础,因而容易导致会计管理的漏洞和弊病[2]。
其次,内部控制并不具备牢固基础。企业在建立内控机制的过程中,通常忽视了会计内部控制。然而实质上,会计管理应当构成其他层面管理的基础。会计管理包含了很多流程和环节,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体现了较强复杂性。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某些企业管理者并不具备必要的会计内控意识,对于会计管理也持有敷衍的心态。这种状况下,会计制度经常就会停留于表面。某些情况下,会计人员即便发现了会计管理的某些弊病,也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
第三,企业并没能完善预算控制。在会计制度中,预算控制应当构成核心部分,完善会计管理的关键点就在于确保预算的完善性。对于会计预算而言,应当保证预算信息的透明与公开,在此基础上才能为企业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从现状来看,很多企业无法完善会计管理的根源就在于缺乏预算控制。例如:会计人员通常忽视了对预算目标的详细审核;一旦预算出现问题,也通常归因于客观因素给预算造成的影响。实际上,这种做法欠缺全面性,因而在本质上阻碍了会计管理的全面提高。
二、探求完善措施
(一)构建内部会计的长效机制
从会计现代化的角度来讲,内部会计管理有必要体现长效性,为此企业需要拟定明确的会计管理制度。通过完善会计制度,才能在根源上杜绝会计工作中的各项误差,确保会计工作的精确性与优质性。同时,企业如果拥有了明确的内部会计制度,那么也有助于防控营私舞弊或严重失职的不良现象发生。在企业的内部,会计人员以及其他部门人员有必要密切配合,同时做好互相监督。在明确权责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企业在遇到资产重组或者重大投资的事项时,会计人员应当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保障,确保会计活动具有精确性。
(二)重视内部会计监督
企业在构建内控机制的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最基本的会计监督。现代式的会计管理包含了很多环节,对于各环节的会计运行都有必要予以实时性的监督。在会计运行中,相关人员要做好全方位的检查监督,确保纠正会计环节中的误差。这是因为,企业会计工作不能缺少检查与监督,通过监督检查的方式才能真正发现会计环节的漏洞与误区,从而实现及时的纠正。从会计管理角度来讲,企业会计人员有必要依照现行的会计制度来严格监管;一旦发现不合法的会计行为,则要立即予以禁止。同时,企业对于不规范的会计预算与核算行为也应当予以必要的惩戒,完善全方位的会计活动监督。
(三)确保人员素质的提升
企业不仅需要拟定会计管理制度,还需要全面进行落实。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的素养和水准直接决定了内部会计管理是否完善。进入转型期后,企业内部的会计队伍也具有了管理性色彩,而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会计核算。作为现代企业,需要给予会计人员定期的培训,确保会计人员掌握新近的会计法规,严格依照现行法规来执行企业的会计管理。会计人员自身也有必要重视素质提高,致力于知识结构的完善。
三、结论
会计制度构成了现代企业的基本制度,企业只有做好全方位的会计管理,才能杜绝会计工作的缺陷与误差。现代化企业如果缺乏完善和健全的内控制度,那么就很难保证会计工作的实效性。近些年来,多数企业逐渐意识到会计制度在完善内部控制中的必要性,因而也开始尝试运用新时期的会计制度。然而截至目前,企业在完善会计制度的实践中并没有达到完善,仍有待长期的改进。完善内部会计管理机制,企业有必要从根源入手,构建长期性的内部会计制度。在未来实践中,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还需要摸索经验,进而服务于内部会计综合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珩.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58-59.
[2]王津贺.企业单位建立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新思路[J].时代金融,2013,27:28-29.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完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医院,必须要从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是医院财务管理必须要遵守的程序、方法和规则总称。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医院原有会计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必须要积极适应形式发展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
一、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
1.医院资产减值核算不足
目前,医院会计制度中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规定,未能完全体现出谨慎性原则。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医院在物资储备方面不能做到零库存,为了教学、科研、医疗、急救等需要,常年必须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周转药品和物资。因此,医院的资产减值风险较大。作为医院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中的减值风险,要能够设置资产减值的准备科目,准备计提减值。但是在医院的现行会计制度中,对于物资和药品都是按照其历史成本进行计价的,没有对存货跌价损失进行确认,导致医院资产价值在减值以后,没有在其会计核算体系中得以体现、确认和计量。
2.虚增固定资产总量
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其资产负债表上,关于固定资产的栏目金额只能初步反映其资产的原值,但是并没有对这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进行衡量,造成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和账目价值存在严重差距,难以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使用状况进体现,使医院决策者难以了解医院固定资产实际状况。
3.医院坏账准备不完善
随着社会统筹病人的增多,医院坏账准备也将不断增加,即使其医保制度得到更加规范的执行,也可能会以“超大盘”的形式发生扣减情况,甚至有的时候扣减率可能达到30%左右。虽然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医院是可以进行提坏账的准备,但是计提的金额可能远远少于实际发生的数额,而且这些坏账损失必须要经过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够冲销,导致医院存在大量的坏账和呆账,降低了医院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动指标。
4.医院会计报告体系不完整
医院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医院现金及等价物变动情况导致的现金流量很少得到反映,难以有效体现出医院筹资能力和投资能力。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疗卫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医院管理人员以及社会投资者对于医院的会计信息依赖程度更加明显。但是仅凭着现有的几张财务报表,难以真实、全面体现出医院经济业务情况。他们迫切需要医院运用财务会计报表,对医院真实财务状况进行体现和反映,使其更加符合财务科学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二、我国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完善措施
针对我国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医院要通过采取新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报告、负债、资产和净资产等理论,对其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修订,确保对医院会计报告更加真实可靠,负债、资产、折旧和净资产都能够得到全面反映和核算。
1.要对新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借鉴
随着医院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的转变,开始向企业管理进行转变,对于这部分企业,要能够借鉴新会计准则,对其净资产、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核算,促进医院进行产权改革。要在医院管理机制和管理目标,以及经营业务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医院财务报告要能够给予真实反映,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全面、真实的财务信息。
2.要对医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完善
新会计准则下,可以对医院“固定基金”账户进行取消,以新的累计折旧账户进行代替,在其固定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备抵项目,使其财务会计报表更加真实反映收支结余、净资产和资产状况。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固定基金”账户反映的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存货,而且那些技术已经落后的资产设备还是医院的资产,导致其资产不实的问题,财务信息也不真实可靠。因此,要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能够使流入企业的那些经济利益超过设备的原先估值,应当要计入到固定资产的实际账目价值,要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一个新的“固定资产装修”项目,对医院住院病房和门诊楼等装修维护费用进行体现,确保固定资产的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
3.要加强对医院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在医院的无形资产管理中,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许多甚至都是精神性和知识性的产品,例如医学科研项目成果、医院品牌和知名度、医疗服务理念的创新等,因此,要能够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一个新的科目,确保医院资产状况的完整,使其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能够更好满足医疗市场需求。要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确认、核算和计量,按期进行平均摊销,并要计入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之中。
4.要能够做好坏账的提取准备
医院坏账主要体现在“应收医疗款”项目上,所以其坏账提取准备是不能把医院病人医药费包含在其中,要能够在应收的医疗款中加上一个“应收在院治疗病人的医药费”,并减去“预收医疗款”和“其它应收款”,以此来作为医院的坏账提取技术。对于那些数额较大但又确实无法收回的坏账,在不对当期收支平衡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要能够直接从医院支出中进行冲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管理;招标采购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27-03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大,使学校的教育装备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良好发展。但在教仪产品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教仪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做好教仪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已日益成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师生关注的重点。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对教学仪器设备行业产品质量问题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1 充分认识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蒋南翔先生曾说过: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是教育的三大基石。教学仪器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到国家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目前由于招标采购制度不完善,生产企业本身片面追求商业效益,以及产品验收方式不系统、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影响,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使学校教学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加强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监管,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益,已成为教育装备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当前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主要问题
无标生产 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凡是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检验、验收和仲裁的依据。企业标准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产品质量的责任和承诺。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企业标准应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审批、备案手续。但一些企业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没有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产品生产没有相应标准依据,对产品标准意识极其淡薄,甚至抄袭,模仿别人的产品进行生产。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但标准的核心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功能、工艺要求、检验方法等项目条款不完整、表述不规范,也没按要求相关质检部门办理备案手续。这样的企业标准,完全不能起到规范产品质量和检验依据的作用,产品质量也就无从保障。
有标不依 一些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不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规范生产,而是把企业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以次充好。
制作粗糙 一些企业的产品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差,质感粗糙,缺乏美感。如常规木制教具中的三角板、量角器,表面不光洁,手摸上去有毛刺感,有的铁钉还在外面,油漆不均匀,刻度不清楚,弯曲变形。教学挂图墨色不均匀,色彩不鲜亮,画面灰暗,无光泽,层次不清晰,字迹模糊,标示不准确,甚至标示错误。
说明书、合格证不规范 产品说明书是生产者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结构、性能、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安全警示等内容准确、简明的文字材料,其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产品说明书制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定条款不完整,无产品技术参数,无规格型号,无保养方法和无警示提示;二是落款处没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产品合格证是生产者对其产品质量做出的明示保证,也是法律规定生产者所承担的一项产品标示义务。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定条款内容不全、缺少检验员号、检验日期。有的产品包装箱里根本就没有合格证书,仅在包装箱的外面印有红色字样的“合格”二字。
3 影响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重视不够,管理缺失 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企业缺乏相应规范性质量管理规范。一些生产企业对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这种特殊商品的重要性、教育性缺乏认识,对教材内容、实验教学不熟悉,了解不够。随意性较大,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影响到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产品标准不规范 现行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不尽规范和完善,标准缺口大,很多产品没有标准。配备标准作为指导装备、生产、供应的指导性文件,对其配备的产品应该有严格科学的规范和要求。然而,在每个产品标准的九个栏目里,其中对约束产品质量起重要作用的“规格型号功能”和“执行标准代号”这两项条款的规定和表述不尽规范,一些表述很模糊、不明确,有的产品甚至是空白,无任何要求。由于教学仪器品种繁多,全国的教材不统一,有多个版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同一功能的产品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同的材质,价格更是参差不齐。
招标采购机制不完善 目前学校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都是通过招标形式进行采购。这种政府或部门集中采购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产品标准问题。“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有2000多个品种,但其中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到20%,仅涵盖几百个品种,大部分产品没有产品标准,标准制定严重滞后。没有产品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也就无法在招标采购中制定产品技术要求,客观上为不合格产品中标提供了可乘之机。
2)分包方式不科学。教学仪器设备品种多、单价低,如果按单一品种进行分包,包数会较多,但价格较低,投标者没有积极性,易造成流标。若按学科分包,同一学科中存在不同类别的产品,目前没有一个中标企业能够生产同一学科的全部产品,中标企业需要委托其他企业加工或调货,在此过程中,产品质量容易出现问题。
3)评标专家专业范围有限。评标专家由政府专家库中抽选,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装备管理部门和学校教师。这些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的专家并不是“全才”,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而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涉及数、理、化、生物、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图书、课桌椅及学生公寓家具、信息化技术等多个方面,要求评标专家在短时间内对多学科、多类别产品的标准、规格型号、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材质材料进行评价、比较这种方式并不科学,由此做出的结论也有待商榷。
4)评分标准问题。招标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财政部第十八号令第五十二条规定:“采用综合评标法的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即权值)为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在综合评分法总分为100分的情况下,价格分最低占30分,最高则可占60分,由此可见,在现行招标采购机制中,产品的价格占据了主导地位。选择较低的价格是招标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投标企业中标取胜的关键指标,这对于以小、杂、散、多为特征的往往单、总价又比较低的教仪产品实际情况而言,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
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生产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多是由当初的校办工厂转制为私有化民营企业的。其本身受规模、资金、人才的限制,长期以来存在着投入少、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等方面的问题。有些企业还保持着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基础管理差,从管理者到员工大都未接受过专业的职业培训,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对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认识不够,意识淡薄,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产品质量的提升。
产品检测验收机制不完善 产品的验收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1)目前的招标采购流程中,采购人与最终的用户不一致。对于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对产品质量的技术要求,用户并不是很清楚,验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市和区县基本没有专门的检测机构,不能组织集中验收产品。3)标书中基本都要求中标企业直接送货到用户,但用户并不具备对产品进行检查验收的条件和能力。对于一些简单且可以目测的产品,在验收时只是清点数量,查看有无破损。而对于专业设备产品,用户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又没有经费预算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验收工作也就无法深入地进行。另外,用户在验收中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由于反馈机制的不畅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往往是不了了之。
4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几点建议
加强行业管理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提高产品质量应从源头抓起。行业、企业均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才能进入这一行业。对于进入教育市场的产品,尤其是新产品,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还应在全行业开展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样检查,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布检查结果,对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不能参加全国展示会、不能参加招标采购等。
加强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产品标准 “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有2000多个品种,其中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到20%,仅涵盖几百个品种。绝大部分产品都没有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招标采购、产品检查验收的依据。没有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尽快制定完善产品标准。
规范招标采购机制 首先,应规范评标专家。参加教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的专家不能只看职称和级别,也需要懂教学,熟悉教材、教学、了解行业状况和教学仪器设备基本配备要求,要适当吸收符合要求的一线教师参加评标并高度重视他们的意见。其次,要规范评分标准,加大产品技术指标在综合评标中的比重,杜绝低价劣质产品中标。最后,对招标采购中的“分包”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规避因此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生产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常规培训机构,定期举办基础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培训班,为企业的建设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制订可行有效的培训计划,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包括教学、教材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企业自我提升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问题;完善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以“代步工具”自居。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工矿企业日常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部门由于工作需要,需要企业为其配置相应的车辆。而车辆管理制度的制定,就是为这些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顺利的使用车辆,避免因车辆问题而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质量。由此可见,在工矿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车辆管理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本文针对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做以下分析。
一.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不仅关系着工矿企业的车辆使用状况,同时还关系着工矿企业的整体管理与发展。然而在其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无法顺利的实施。具体分析如下:
(一)车辆配置不合理
车辆配置是指在工矿企业日益经营的过程中,一些部门人员因工作需要而配置车辆。然而在多数工矿企业中,车辆配置完全由车辆管理人员负责,因而在车辆配置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有的部门因工作需要而没有配置相应的车辆,而有的部门不需要配置车辆,却因为与管理人员关系好而配置车辆。由此,不仅激发了工矿企业的内部管理矛盾,同时也影响了工矿企业的内部团结与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
在一些工矿企业的车辆管理中,由于缺乏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以至于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管理的过程中,针对车辆的具体状况以及使用记录没有认真、仔细的登记,以至于在发生问题时没有与之相应的管理记录,并由此引起不必要的就封。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一些管理人员在车辆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将车辆调给“自己人”,以至于车辆的用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影响工矿企业整体管理的同时,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及今后的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车队管理监督体系
工矿企业车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以至于一些部门的单位领导为了一己之私,出现“公车私用”的状况。而管理人员对此只能“忍气吞声”。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车队管理监督体系,以至于工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车辆管理出现纷争时,经常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工矿企业的车辆管理,同时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四)车辆管理成本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目前,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工矿企业在车辆管理方面的成本也不断的增加,其中包括有车库的建设成本、车辆使用的磨损成本、燃油费用、维修费用等等,这些费用的不断增加,使得工矿企业在车辆管理方面,始终无法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成本的方法,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二.完善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的途径
完善工矿企业车辆管理制度,不仅能提高工矿企业的车辆管理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工矿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从而提高工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
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不仅是工矿企业车辆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维护整个车队运行秩序的根本所在。由此就需要工矿企业的负责人能够对此引以重视。而在其制定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应结合着工矿企业现有的车辆以及车辆的具体管理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其次,管理人员在制定车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工矿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合理的进行车辆配置。最后,制定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还应将制度中各个条款落实到车辆管理中的每个环节,确保车辆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合理的配置车辆
合理的配置车辆,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车辆的重要性,同时还能提高工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在工矿企业整体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合理配置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为需要配置车辆的部门配置车辆,严禁车辆管理人员“走后门”的现象发生。其次,在相关人员借用车辆或归还车辆的过程中,除了出具相应的证明外,管理人员还应对每一辆车的具体状况进行检查、登记,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车辆管理人员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工矿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现有的车辆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还要创新车辆管理制度,提高车辆管理效率。
(三)完善车队管理模式,加强车队管理监督
针对工矿企业车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工矿企业的负责人应从企业车队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实的完善工矿企业车队管理模式,加强车队管理。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矿企业的负责人应聘用专业的人员担任车队队长,在合理配置车辆的同时,能够提高工矿企业的车辆管理效率。其次,加强车队管理,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加强工矿企业车辆管理,使每一辆车都能用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使车辆与工矿企业的经济效率紧密相连。再次,加强对工矿企业车辆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车辆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后,在加强车队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制定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工矿企业车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工矿企业的车辆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企业各个环节能否经济、高效、安全地进行。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定,优化车辆使用、调配方案,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提高车辆管理水平。这样,在节约工矿企业经济开销的同时,还提高了工矿企业车辆管理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工矿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允文. 加强车辆管理制度建设保证优质服务安全行车[J]. 中国电子商务, 2010, (9): 152.
[2] 陈允文. 完善车辆管理制度 提高服务质量[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 (18): 45.
一、原则
1.坚持合法性。对于会计工作来说,首要的是依法办事,这也是对企业内部相关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首要原则。虽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各个单位有相应的理财自主权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相关自主权,但是如果它们不在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影响了经济管理活动,这是会计法规不能容许的。
2.坚持适应性。这是制度的生命。制度必须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不能将书本上或者是别的单位的相关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生搬硬套过来,要和单位中的其他管理制度衔接起来。内部会计管理相关制度是对单位制度中的相关财务部门进行的归纳与具体化,不能够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想脱离,要使其和企业自身内部管理要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3.坚持规范性。要对各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将会计基础建立起来并健全,使会计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其基本要求是:首先,要和会计学科的相关原理以及方法相符,不能违背该学科的基本要求。其次,制度的相关内容必须要全面,要对会计事务中的各个方面以及环节的相关工作进行规范,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4.坚持科学性。首先,要科学合理,制定好的内部会计管理相关制度要方面进行操作与执行,如果管理制度没有科学性或者不容易操作,就会失去生命力。其次,要方便进行控制,内部会计管理的相关制度要将内部控制要求体现出来,内部有效控制是现代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要求,会计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满足这一要求。再次,要不断进行完善。各个单位制定出的相关制度,要结合具体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管理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使内部会计管理的相关制度能够和管理需要相适应。
二、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是经营活动的具体管理者,还是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人员。从经营管理以及会计工作的相关需要来看,必须要保证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要将专业知识以及财务制度掌握起来,并能够严格自律,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前,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要想提升其知识水平,并对其知识结构进行改善,就要对其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2.将相应的会计机构建立起来,并对会计岗位进行完善。在企业中,对内部会计机构进行设置时,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有了解会计法规并掌握相关财务基本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领导,还要有合格的相关会计人员,将严格财务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对核算内容以及业务范围进行明确,对监控措施以及手段进行完善,将会计报表制度以及请示汇报制度建立起来并进行完善。
3.对会计人员,要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对于内部会计人员的相关管理工作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是对企业内部相关会计管理进行强化,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一,要对会计人员设置好工作岗位。结合岗位的不同性质,将不同会计岗位设置好,并对每个会计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工作标准进行明确。第二,要对会计工作的相关岗位进行分工,结合每一个岗位上的业务量以及会计人员具体的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实现一人一岗或者是一人多岗以及一岗多人。第三,实行轮岗制度,定期轮换岗位,保证每个会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企业内部的具体会计工作。第四,要合理制定会计工作的相关考核办法,使岗位责任制能够顺利执行与监督。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相关机构的作用,将完善的内控制度制定出来。内部审计机构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强化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内控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检查,对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进行落实与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执行中的各种问题并向企业领导进行反馈,以便能对工作及时改进,对制度进行完善。
企业在对内部会计制度进行设计时,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充分考虑,在会计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中贯穿内控制度。内控制度主要包括:第一,将企业内部的相关行政领导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具体的职权以及责任进行明确,据此,对其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时的相关地位以及作用进行确定。第二,对各项经济业务具体的处理程序与手续进行明确。第三,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相关人员之间进行互相制约的方式以及相互之间有没有制约关系和每一个人员是否在他人的监督下工作进行明确与处理。
5.实现内部管理制度的电算化。对于会计工作来说,电算化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能够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会计工作的相关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在会计工作中实现电算化,就要将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关操作管理制度还有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和数据等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使会计电算化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要由专职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相关工作,还要对在职的相关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使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研究电算化相关业务技术。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法治化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取得一系列瞩目成就的背景下,高校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人数上升,高校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为了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维护校园秩序,达到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人的目的,在此,明确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厘清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现状,提出法治化视阈下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制度的路径。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的内涵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事件的含义为:“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应该界定为“对学校教学及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造成影响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包括学生自杀、受伤、死亡、急病、发生意外事故、学生打架、学生群体性抗议、集会,在校诈骗、在校食物中毒、学生网络诉求等。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层面
高校的各类管理制度,即纪律规章是指高等院校为实现高等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目的,在上位法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的规范高校管理秩序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具有普遍约束力。高校管理制度的规范文件是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法规延伸,具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性质,属于准抽象性质行为。高校管理制度汇编是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在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相应措施是否符合比例原则等方面缺少法律依据和授权,过分细化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有时会违背上位法而在效力上存在缺陷。
(二)实践层面
1.缺乏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由于人手配备和机构设置等原因,我国高校目前普遍缺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目前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办法是事件发生后临时组成应急管理小组,整个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有待提升。此外,部分高校的各职能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职责不清,临时的应急工作小组往往是各级领导身兼数职的兼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会出现多头指挥,在前线的工作人员无决策权,有决策权的人没有和当事人及时沟通等情况,这降低了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
2.应急预案缺少时实践性验证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要想有序、高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应当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精确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的步骤,预案详细、可行,具有实操性。但纵观我国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不足,许多预案过分经验叙述,没有具体到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处理步骤这就为预案实际的操作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应急预案在实践中难以成为指导依据。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高校应急管理的法规体系
理顺涉及高校应急管理的现行法律法规高校应急管理面对的问题多样,涉及面较广,需要兼顾权力配置和权利保障,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所以需要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指导高校应急管理活动。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高校应当具有相对的自治管理权,各级高校可以在各类教育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合法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在上位法规定范围内制定相应文件。
(二)加强突发事件的预先演练和定期培训
在高等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类的培训,增强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度、适应度等。高校应该定期举行消防演习、火灾地震逃生培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侵权事故的法律知识等,完善校医院、保卫处、总务处、学生处的协调处理能力。对学校制定的突发类应急预案,应当在通过线上和线下强化学习,让全体师生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步骤,同时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
(三)优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指出突发事件预案应当包括事务处理步骤、保障措施、人员配备、运行职责等内容。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不同类型和性质的事件制定预案,同时按照法律形成处理意见。编制预案必须简明扼要,方便查询使用,切忌繁文冗长。可以将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编辑成册印发给各个师生和部门。面对波谲云诡的国内外环境和日益多元化的学生价值观,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大幅度提升,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处理突发事件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依法治校,突发事件处理的法治化是当今社会的必然选择。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探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以实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谢慧.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之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2]王珊.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2(8).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1.法律法规方面
1.1加强法律法规的层次性
法律层面、行政法规层面、部门规章层面的法律文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关系是有高层到低层,相对稳定性也是逐渐减弱。针对具体问题的法律条款应当尽量出现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法律层面的文件内容应当加强宏观的指导性。力求法律层次分明,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均衡。低一级层面的规定应当以高一级层面的规定为基础,具体条款的来源应当明确鲜明,使得法律体系的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1.2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发现,其在立法程序上多是采用由上及下的方式。在市场运行和行业的管理活动出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时,立法机构主要研究法理方面的问题,将问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制定高级别的法律条款指导低级别规定的颁布。而不是简单的为解决问题,颁布针对性地文件。即将法律颁布前的后台工作做足,一方面提高法律条款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法律的稳定性。这种立法程序值得我们借鉴。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相关的立法程序,改变目前出现问题就颁布相关文件解决问题,问题多了直接上升到法律层面的现状。
2.政府监管方面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提高政策法律体系中政府的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
2.1逐步放开具体造价管理活动
政府对于具体的造价管理活动干预应当以间接方式为主,采取逐步放开的策略。对于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造价管理活动,尽量由相关单位以合同等方式解决。区别政府工程与非政府工程分别管理。对于政府投资的工程,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操作程序,明确管理责任。对于非政府投资的工程则应完全放开,视其为普通的市场交易活动,仅在安全、环境等方面给与关注。
2.2重视法律法规的补缺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各级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针对目前我国行政法规层面的文件较少,部门规章层面文件凌乱冗杂的局面,政府应当加强不同层面法律法规的研究,改变目前我国法律少、行政法规缺、部门规章乱而多的局面。组织相关的研究机构深入问题出现的第一线,剖析问题背后的法律渊源,补充法律、行政法规层面的相关规定。
2.3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部门规章多而杂,是我国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显著特点。尽管近期出现了几部委联合相关文件的情况,表明了政府改革的态度,但是各部门分别颁布的规章仍然有冲突的现象,因此应当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络机制。形成部门颁布规章之前,能够送往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评议制度,保证部门规章层面的一致性。
3.行业协会方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行业协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法制建设上来了。因此,完善我国与造价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同样应当注重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解决目前我国政策法律的许多问题都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3.1重视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的立法参与
政府部门中应设有专门的行业法规管理机构并与行业协会建立联合研究机制,加强立法理论的研究。通过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学会,让行业协会培养大批既懂法律又懂造价专业知识的人员,鼓励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参与立法。同时在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时应该尽量让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去完成。在此可以借鉴英国的立法经验,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绝大多数由政府委托建筑业行业协会或学会编制,政府部门设立的行业法规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的规范与标准。这些技术规范与标准有些是必须遵守的,有些是可以选择遵守的,各参与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执行,还有部分是指导性质的,仅供参考而已。由此再次验证了培育行业协会的重要性。
此外,我国政府在修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除了理顺现有的关系,明确各类人士的权、责、利以外,还要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明确外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其咨询专业人士在进驻中国市场的资质要求及如何与国内同类企业和专业人士进行资质互认问题。
3.2建立高度的行业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改变目前行业协会和学会以开展学术交流为主的现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和学会的各项职能,并通过协会规章,规范会员的行为,维护行业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行业自律”,代替政府实现对行业的微观管理。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对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完善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工作重点上注重个人执业资格的管理,树立执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信用风险意识。
3.3加强协会自身制度建设
协会应加大个人会员的比重,并将个人会员根据资质背景的不同分成学生会员、普通会员和资深会员三类。协会和学会除了具有目前开展学术交流、定期出版刊物、实行继续教育等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职能:对专业人士资质审查的职能、组织实施执业资格考试的职能、制定有关合同文本和技术标准的职能、建立对高校专业教育评估的职能、制定行为规范约束会员行为、与其他国家行业协会建立资格互认等。
4.投资体制方面
从发达国家建设工程投资体制可看出,各国都很重视市场机制在建设工程投资中的作用,并且在积极倡导各种性质的资金投向建设工程。
这不但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更能够引入投资主体的自主投资控制机制,提高投资效率。而从我国的现状看,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投资体制,排斥市场机制,非政府资本要参与工程建设也受到各种阻碍。随着建设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出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的自然垄断属性应当逐步弱化,各种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的门槛应当降低,因此为了改善建设工程的投资体制,从源头上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应当进一步明确政府以及各投资主体的角色,提高投资效率。政府投资为主要向市场投资为主转变,即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开辟多条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和投资机制,加强市场机制对于建设工程投资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投资主体,管理主体以及建设主体主动的控制工程造价。政府则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推动投资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建设工程投资环境,以利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5.结论
通过改善市场竞争环境,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水平的做法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所应验。而目前我国的投资体制现状是老牌国企对于许多行业的投资都有垄断获准垄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于许多建设工程投资还是望而却步的。这就导致市场主体的单一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因此,政府管理方面应当适当的扶持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会相互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改善管理方法,这都将会有利于社会投资管理效率的提高。具体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为部分业绩好,管理水平高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优惠等,鼓励其参与建设工程投资。这样,一方面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也给部分老牌国有企业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调配
人力资源即劳动力资源,生产要素之一,具体就是指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中,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总和;也可以是指在某个组织或企业中的人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的总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财富发展的主导。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物质资源的占有程度已经不再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才的价值创造力才是企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保障。
所以,对于一个国有企业来讲,企业的发展必须和人力资源的管理紧密联合起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适合当代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而搞好人力资源调配则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工程。
一、人力资源调配的定义
企业的人力资源调配的定义为:在具体的组织或者是企业中,为了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最优化的效能,经过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协调,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行为。这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企业员工的岗位、职务和隶属关系等人动,以此提高组织或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人力资源调配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调配的基本原则有:能级对应、优势定位、动态调节和内外兼顾等。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只有严格遵照人力资源调配的原则办事,才能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优越的人才保障。在具体操作工程中,企业必须把各层次和种类的人才放在与之相对应的位置;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优势;必须根据人员或岗位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人员配备调整;必须积极建立企业内部的人才开发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在企业外部引进优秀人才。总体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调配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要点
国有企业主要的人力资源调配要点有:
1.人事相宜,岗位与人才合理配伍
每一个岗位都有其对应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层次的要求,每一个员工也具备不同知识范围的专业素养。因此,企业应当给予员工机会,让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岗位,同时也应以岗位的要求作为配伍人力基本出发点,主动地把合适的人才分配到合适的岗位,而不是盲目地先将人力安排到岗,然后再以被动消耗时间的方式去适应岗位,也就是所谓的“以人配岗”,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更是导致企业内部运转迟钝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不能一次定岗,一岗捆终身,需认识到员工的再学习情况和岗位的要求都可能发生变化,在一定的阶段,对人员岗位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2.除旧纳新,裁员与招聘合理调和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常会出现人才和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可以首先考虑轮岗制度,让富余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周转利用。在必要的时候,还可根据员工的再学习情况,对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企业的员工进行果断裁员。国有企业也有可能出现人才匮乏的情况,在这时候,必须通过招聘的方式,积极多渠道地引进高级人才。招聘工作不仅仅是在文凭上做相关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人员综合素质的考察。
3.培训教育,完善员工岗位竞争制
从某个角度来讲,国有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入,是有助于企业增加效益的最佳投入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想目标就是提升企业整体人员的工作效能,将人才当成最值得开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员工的潜在能量。而对员工进行开发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通过培训教育,一方面可以很好满足企业员工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可采取考核的方式完善员工岗位竞争制,彻底革除“以人配岗”的做法,把有能力者推上去,让不能胜任者退下来,是人力资源调配理念的具体体现。
4.有效激励,创造条件留住核心员工
现在,很多外资、私营企业都推出了吸引优秀人才的丰厚条件。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优秀核心员工的流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内,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调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做的就是改革分配制度,把核心员工的收入分配和人力资源价值参与到企业的利益分配当中去;另一方面可为优秀核心员工创造更优化的工作环境和更宽广的事业发展空间,增进企业和核心员工的情感分值,这样不仅能使在职的核心员工得以稳定,更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调配的保障策略
1.调配工作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其调配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供求的制约。通过市场供求实现人力资源的规律性、科学性流动,才能使人力资源在市场的配置最终达到最平衡的状态。所以,从国有企业来讲,应当在做好经营机制调整的同时,更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科学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眼下,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信息得以迅速的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和流动量。而国有企业要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经营的持续发展,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自己内部培养还是从外部去引进,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去认真的思考和调查,所以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此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短期人力资源的需要,更应该从更长远的时间来分析,做到短期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总体需求预测、内部供给能力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相结合。
3.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一些具体的思路主要有:准确界定人员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有企业战略性意识的人力资源;建立起国有企业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来实现人力资源集成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国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加强企业和员工共享企业荣耀与使命的制度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让员工以主人翁的立场充分发挥自身才干等等。
参考文献:
[1]网页:人力资源 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2537.htm) .
[2]邱立晖.浅析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时代报告,2011(1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