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出勤管理制度

学生出勤管理制度

时间:2023-09-28 18:00: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出勤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生出勤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出勤管理 安全管理 实习管理 学困生管理

2012年7月,广饶县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原广饶综合高中、广饶中专、广饶成人中专三校合一,成立新的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学校、新起点、新希望,提出了新要求。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厚德尚能,服务经济,引领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班主任要狠抓学生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实现“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在此就学生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做到规范有秩序

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却是德育的根基。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看出一个班级如何,也可以看出一个学校如何。养成教育的形成往往综合多种教育方法,从行为训练入手,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首先是抓好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逐步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正确的饮食习惯等。在教学中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勇于质疑、敢于提问题的习惯,善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等。其次,要采取具体措施规范学生的养成教育。如明确目标,规范行为训练;加强引导,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逐渐形成好的习惯。再次,要检查与督促相结合,以赏识激励为主,强化训练,客观地指出不足,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最后,要十家校联手,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同时,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明修身行动公约》等要求,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行为规范及综合素质考核办法,并通过开展礼仪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结合实施德育学分制,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出勤管理,做到管理无漏洞

严格制定学生考勤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考勤管理工作,规范考勤程序,实事求是地做好考勤工作。认真落实每日三检制度、学生请假审批制度、学生出勤反馈家长制度,从严执行请销假制度,按《学生考勤请假制度》的规定逐级审批;完善“日查、周评、月总结”的规定,落实“一早到、二紧查、三从严”的要求,认真核实,摸清底数,实施奖惩制度,严肃教育处理旷课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督导检查工作,严格遵照《考勤违纪处理规定》妥善处理,及时解决学生考勤中的问题,做到考勤管理无漏洞。

三、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无隐患

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重于泰山。创设师生安全文明的工作学习环境,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才能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一是要求有一个校园安全文明的领导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安全工作。领导重视,并逐级签订安全协议书,做到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层层落实。相互联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二是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如《教师值日责任追究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学生安全注意事项》等,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使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学校要建立完善的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形成校园治安联防机制,落实规范各项安全保卫措施,严防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四是定期检查设备设施是否管理完善,排出各种安全隐患。五是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六是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制度的完善。制订《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安全事故汇报制度》,遇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根据《预案》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汇报。七是加强校园安全文明教育,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法纪,远离黄、赌、毒、邪。总之,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努力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教学育人环境。

四、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做到指导多跟进

一是慎重选好实习单位。在选择实习单位时,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二是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制定有效的实习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实习前的行为规范,如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同时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和实习岗位。三是带队指导老师要增强责任心,对学生的实习制定客观的成绩评定办法和标准,实行远程遥控跟踪管理,并采取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形成激励机制。四是随时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实习合作企业沟通,妥善处理实习中的突发事件,维护学生的权益,当好学校、家长与实习合作企业的桥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调整自我,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报告或实结,为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岗位奠定基础。

五、深入开展学困生帮扶工作,做到教育零距离

造成学困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帮助学困生首先要摸清楚学困生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帮扶。一是用爱心温暖,用耐心呵护。二是组织各种活动,特别是学习活动,优先考虑学困生是不是能积极参与,提升学困生的信心和勇气,消除自卑感,使他们充满自信。三是教师应想尽方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四是作业布置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分层实施。五是及时发现学困生闪光点,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六是加强学困生管理,建立健全学困生转化工作档案,建立学困生跟踪指导制度,对学困生进步较快的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七是对学困生的工作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努力提高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实效性。

六、加强教师家访工作,做到沟通聚合力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071-02

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和资料分析了解到,大学生普遍认为逃课只是一件小事,甚至有学生认为“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逃课多的学生形成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风气。本文将对大学生逃课的现象、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

1、不同的课程逃课情况不同。逃课学生会根据不同的课程选择是否逃课。一般来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出勤情况较好,专业选修课次之,公共选修课逃课情况最严重。据长江大学统计数据表明,专业课出勤率在90%以上,专业等课出勤率在80%以上,公共选修课出勤率低至50%左右。2、不同老师的课程出勤情况不同。学生会根据不同的老师选择是否逃课。学识渊博,精通专业知识,讲课有吸引力的老师的课程出勤率高至98%,甚至有没选该课程的学生纯粹为了感受老师风采而来旁听。而那些专业知识有所欠缺,讲课内容陈旧,课堂吸引力不足的老师的课,学生出勤率则低的多。3、不同年级逃课情况不同。学生逃课现象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学生出勤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二年级学生出勤率在90%以上,三年级学生逃课现象明显增加,出勤率一般在80%左右,四年级则更为严重,多数课程的出勤率只在60%左右徘徊。4、学生逃课去向多样化。逃课学生的去向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逛街、约会、游戏、运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等。三四年级逃课的学生多在进行自主学习,如英语通级考试、资格证书备考、研究生考试复习等。

二、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学生逃课的原因有很多,经过整理之后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不重视。学生学习功利心太强,远见不足。逃课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为“理性”逃课生,一类称为“惰性”逃课生。“理性”逃课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自控能力,一般是放弃认为对自己未来发展影响不大的专业及课程,而集中精力于学习有助于个人成才的其他课程与知识。这类学生“逃课不逃学”,其目的是为了复习考研,考GRE,TOEFL考各种技能资格证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惰性”逃课生则没有明确学习目的,逃避上课是出于学习的惰性,他们逃课后的活动主要是玩游戏逛街或睡懒觉等,这类学生属于“逃课又逃学”族。总的来看,逃课族主要由“理性”逃课生构成,“惰性”逃课生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学生功利主义严重。由于当前社会的功利主义也反映到了教育上来,使得部分大学生过于浮躁,用功利主义的眼光去对待课堂。课程对自己找工作有用就上,没用就不上,这反映出学生的价值观不够健全。就业压力使大多数同学在学习时充满功利主义色彩,凡是对以后找工作有用的就学,反之,对能提高人文素养和培养综合素质但短期不会见效的公共课则普遍的缺乏兴趣。2、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很多课程无用。从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来看,教学活动秩序正常。但在学科体系的研究和专业设置、课程群设置的方面还有不足。课程设置内容滞后、老化,与目前实际结合不紧,使得大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教材的难度不适宜,信息量小,选修课少,且选择余地不大,有的学生甚至在外参加了一些学习班去获取各种各样的证书,这在无形之中也影响了一些到课率。可以说部分同学的逃课行为更多的是出于对现行教学内容不满足,因而产生了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叛逆思想。非专业课绝大多数是上大课,一般都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在一起,且不同班级专业混杂,正常的考勤几乎无法进行,谁来上课和谁不来上课无从查实,所以逃了也不知道,因此有些同学就不逃白不逃。3、部分老师的讲课水平有待提高。由于老师的个体差异,有些老师的教学形式呆板,讲课内容缺乏吸引力,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选择逃课。尤其在缺乏互动,只由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读,学生在课上各谋其事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严重打折更有老师缺乏责任心,对学生逃课行为放任不管,导致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化。4、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松散,执行不力。有的高校对学生逃课没有明确的处理规定,就是查到学生逃课,在处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现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靠辅导员来执行,一名辅导员面对几百名学生,还有思想教育、社团活动、奖助学金评选等各项工作,辅导员不可能每天都去查学生上课情况。所以,即使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

三、有效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专业思想的稳定与否对于一个学生的大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应从新生一入校开始就有计划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专业介绍、专业教师和同学的座谈、老生和新生的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学习内容、就业或深造方向等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使他们一入校门就热爱自己的专业,做好对自己的规划。另外,学院可以通过经常举办专业讲座、开展科学实践探索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状况,对专业知识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逃课现象必然相应减少。2、改进教育体制,实行完全学分制,让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转变传统的考勤方式,把以点名为重点的监督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首先,教学计划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高校是"会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必须发挥教师这个主导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许多学校师资紧缺,使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必要的锻炼环节就直接上讲台,这是导致部分年轻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对一些老教师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科研课题,不能及时更新其学科知识,也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果能在新老教师之间加强交流,让新教师在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的同时得到老教师的指导,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相互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将有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老教师吸取新的思想和观念,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吸引学生去学4、、建立“宽进严出”的淘汰机制。高等教育“宽进严出”既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大都采用“宽进严出”的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各高校都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效果大打折扣,任课教师、辅导员、各院系管理者对逃课学生姑息迁就,最后逃课学生与不逃课学生一样顺利毕业,当学生逃课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时,逃课就会成为一种理直气壮的行为。所以,笔者认为采用“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模式,必须摒弃“宽出”的思想遗毒,提高淘汰率,对大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严格控制,增加大学生的危机感,增加规章制度的震慑力,使大学生不会也不敢轻松逃课。当然,由“严进宽出”而“宽进严出”是一场从办学观念到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学校本身的责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各个高校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总之,看似表面现象的大学生逃课问题,实际上折射出高教办学观念、体制、制度等多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高等教育只有从制度入手才能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设置;实施;评价

一、校本课程的设置

我校地处农村,地理位置靠近京秦铁路线,爱路护路,铁路安全对于学生尤为重要。针对此情况我校从1995年开始开展了“铁路小卫士”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向社会宣传爱路护路常识,宣传铁路知识。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并获多次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搜集整理活动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把此综合实践活动提升为《平安铁路伴我行》校本课程。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在充分的资源调查和分析的前提下,我校还增开了更多校本课程科目。严格按照“课程申报―论证审批―课程实施―评估总结―完善成型”的方式规范开发程序,开设了以人文、艺术、身心健康、安全等领域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完善制度,组织培训

为使我校校本课程教学更有效,我们首先完善了《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学习制度》《校本课程备课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拟定了“教、学、研”一体的科研计划,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自主选择,规范实施

我校将校本课程纳入课时计划,排入课表。教师严格执行课程安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对于选修课程,执行学生自主申报的原则,每位学生可以自主申报两门,学校按照自主申报的内容和人数进行分组、安排上课地点,保证学生参与率为100%。学校经常深入课堂及教研组进行调研,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学校三次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平时进行查课、听课,了解学生上课效果,对每门课程的实施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调研后,对于发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深入分析,寻求解决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和课程的质量。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课程评价

每学期末,教师都对本学科的课程从优势与不足两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参考开课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因素对各门校本课程进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

2.对教师评价

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讲校本课程故事等形式,对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应,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看教师教学案例、教案的实用性。另外,对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备课教案、教学效果、反思能力进行评价。

3.对学生评价

从学生出勤、作品或成果质量、学习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待合格四等,以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班级到课率 影响因素 措施

高职院校的学生班级到课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就要找到影响班级到课率的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班级到课率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班级到课率现状

根据一学期对所有班级的随机检查、每周班级到课率、每月班级到课率统计结果显示,我院的总体学生到课率还可以,有的班级整个学期的班级到课率能接近100%,但有的班级的到课率则较低,只有50%左右,大部分的班级到课率都在80%以上,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根据实际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调查问卷、学生信息员会议都班级到课率也进行了调查,找到了影响班级到课率的因素,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班级到课率。

二、班级到课率的影响因素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6.7%的学生不知道学习某门课的作用,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上课睡觉。

2、课程设置欠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应理论够用,以实践为主,有的课程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而实践性不够,或者实践内容稍显落后,全国高职类课程缺乏统一的具有指导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高职课程体系方案,但在院校中应用的还是不够。

3、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班级到课率,有的学生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课。教师的讲课方法和讲课方式很好的话,学生上课既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学到很多东西,自然学生就愿意去上课,班级的到课率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责任感,只教书,不育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陈旧,课堂讲义多年不变,教学形式死板单一,缺乏吸引力。

4、课堂考勤管理力度不够。

高职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国家也在加大发展高职教育的力度,但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够成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课堂考勤管理一定要严格,在平时的管理中要严格考勤关,有的教师对教学管理规定执行不严,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与学科成绩并不挂钩或关联不大,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在期末考试时要严格考试关,只有考试关把严了,才能很好的促进日常教学管理,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5、节假日的影响

我们对53个班级连续16周进行了出勤率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包含节假日的教学周,班级到课率会比较低,从绘制的折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第5周,第9周和第11周出勤率比平时明显降低,而第5周在日历上是4月1日——4月5日,这周有一个清明节放假,第9周是4月29——5月3日,这周有一个五一劳动节放假,第11周是6月10日——6月14日,这周又一个端午节放假;从连续统计的53个班级的数据可以看出包含节假日的一个教学周,出勤率明显比较低。

三、提高班级到课率的对策

1、提高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实践型人才,动手能力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自己参加社会实训的能力,用项目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高了,班级到课率就会提高。

2、教师和辅导员要严格把好考勤关和考试关。

教师上课时要严格考勤,辅导员应每周公布一次班级的到课率情况,对于旷课次数多的同学,要有一定的警告或处罚;教师期末要严把考试关,严格执行考试制度,考试试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对于对某门课程缺课达到一定学时数的,应取消考试资格。考试风气正了,能再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风,良好的班风学风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的到课率。

3、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对于不太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减少课时数,或者通过更换教材或实训案例来调整学生的上课状态,使课程设置能够适合学科的需要,能够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必要的知识储备。在课程的开始顺序上,也可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论证和探讨,争取使每门课都能让学生感到学了以后的作用。

4、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提高自己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

学生的一门课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可以提高班级的到课率。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平时作业和平时出勤,而平时作业在平时就交齐,期末不让补交,这样平时没有上课的学生就没有作业成绩了;平时出勤也是,没有就没分,平时作业+平时出勤如果能占到50分以上的话,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学生的到课率,因为如果学生没有平时成绩,则期末考试及时考100分,本门课程也很难及格。

6、建立听课制度。

学院建立的听课制度,院领导、职能部门听课,有教学单位听课,校外督导专家听课,校内督导员听课,在组织听课的过程,发现学生的到课率都很高,教师的教学状态也很好,教学效果会非常好,多组织听课,也是提高到课率的一项措施。

四、小结

高职教育是是一项很有研究和发展研究内容,高职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课程的设置,课堂的管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在高教教育领域取得进步,必须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进行调查和研究,不断的完善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来更好的提高班级到课率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电大开发教育到课率现象及研究对策.[教育管理研究].金荣标.浙江丽水广播电视大学

[2]高职大学生出勤率不高的成分分析及对策研究.金田[J].黄永.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第5篇

一、从“爱”字出发,坚持疏导、教育为主的方针,勤勤恳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更爱他的学生,立志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不断提高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有用之材。事实证明,我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家长的嘱托。

在我刚接班几天,就有个别学生发生打架、旷课、组织纪律涣散等现象。对此是粗暴的斥责,还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呢?我深信只要能尽力地从各方面去真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严格要求他们,一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挚情感,激发起上进心。本人的做法令学生感动,自觉改正了不良的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注重感情投入,用我的爱心去填补学生远离家庭、远离父母所造成的感情真空,使师生的感情逐步加深,为说服教育学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如:学生吴淑金、王牡丹、郭锋等生病时,我马上赶去宿舍询问病情,安慰学生,并主动找来药品,帮助学生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在本人的关心下,这几位学生能做到坚持出操、上课,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班级宿舍的玻璃窗坏了,为了使学生不受冷,我想方设法找玻璃,利用中午时间去安装。学生李昭善在运动会中腿部受了伤,我立即带该同学到卫生院治疗包扎。领班级干部及同学去家中探望,对他为了集体的荣誉所付出的代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生活上,我积极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个别学生正常生活费不够时,本人主动借钱,学生回家他主动帮助用电话联系,物品坏了及时找工具修理。对放假不能按时回家的学生,及时到宿舍看望、安慰,请到家中看电视,安排住处,解除他们孤独害怕的心里,对有事不能按时吃饭的学生,从家中带去食品。例如今年李小玉的手表丢失了,我知道后,马上发动学生帮助查找。学生将我的做法告诉了家长,家长说:“你们真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在学习上,我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所以我经常在班级、宿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并经常和任课老师取得联系,掌握情况,还借了有关学习方法的书籍给学生看,对自己懂的知识,主动进行辅导。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他们多学一点知识。

思想上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由于我在平时注意了对学生的体贴和爱护,当有的学生有病不能上课时,就对他说:"老师,真不好意思,又有病了。”一个学生犯错误后,对其他学生说:“我真对不起老师对我的信任,怎么又犯错误了。又让老师操心了。”

实践证明,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深了解认识,加强相互信任,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在爱的基础上,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学生余朝群,入学三天就与二年级学生打架,平时作风散漫。对他的转化工作,我从了解情况入手,多次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到,父亲打骂,他记恨;母亲教育,他厌烦。家长抱怨说:“我们希望他学好成人,可他让我们操碎了心,家中有他不如没他省心。”我还走访了教过他的老师。他们反映,这个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毛病较多,老师们对他感到头痛。我和学生本人进行了交谈。了解到余朝群不愿回家,是因为家庭没有温暖。余朝群有较强的自尊心,不愿别人无休止的指责。有要求上进,关心集体,为班级做些工作的愿望,但也承认自己说话不算数,难以控制自己的行动。针对这些情况,我做了家长的工作,及时交换了思想,希望家长改变教育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并且热情、耐心地说服学生,使他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愿望和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道理,并指出余朝群在校的不良行为和对某些事物不正确的看法。为了感化余朝群,在我得知余朝群父亲有病时亲自买东西去看望,家长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老师,你不但为我的孩子操心,还来看望我们家长,真不知怎样感激你!余朝群这孩子不懂事,希望老师严加管教。”为了表示对余朝群的信任,我在班内安排余朝群当了小组长。实践证明: 余朝群对自己的工作能够认真负责。每次扫除都认真组织和带头干,并能努力克服不足,协助班级干部管理班级。平时,我也特别注意对余朝群的观察,每当余朝群取得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提出更高的要求,坚持正确引导。虽然余朝群在有些方面还有反复,但在纪律、劳动、出勤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1】

在处理每一位学生的问题上,本人都贯彻以疏导为主、正面教育的方针,不做生硬的批评,而是查清事实,分析原因,做耐心说服教育工作,使学生自己认识问题的危害性。这样做,比在班级点名批评学生效果好。

学生的思想单纯和考虑问题不周全,往往认为不会出现的问题用不着强调说明,可他们却因缺乏知识、经验而犯错误,因此要多加注意观察,及时掌握情况,多提醒学生注意,多打预防针,做到有备无患,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犯了错误,应该帮助学生吸取经验教训,给予改正的机会。有时给予安慰要比惩罚的作用大。

我认为,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爱,光靠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不够的,很重要的还需要一个“勤”字,就是勤勤恳恳的工作,一心扑在班级上,用自己好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像培育小苗一样经常地松土、浇水、施肥,小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茁壮成长。因此我非常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本人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自觉的不做,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所以,自从接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就坚持天天跟班。。

本人坚持晚自修天天到,了解一天中班级的课堂纪律、出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等,听取班干部一天工作的汇报,对问题及时解决。早操,我也每天到位,认真检查学生出操人数、质量,及时处理存在问题。大扫除,他每次都到场,平时扫除也要检查学生的清扫情况,指导学生达到卫生标准,做到窗明几净,物品整齐,地面清洁。还经常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检查督促学生搞好卫生,加强团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时了解班级干部、学生情况,沟通思想,处处用正确的观点、言行去影响、熏陶学生。

在大型活动及考试前,对重点工作及时敲警钟,打预防针,甚至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协助老师做学生的工作,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认识,以求取得好的效果。这样做,虽说辛苦一些,但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观察班级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是负责任的,使学生在这种外界条件的刺激下,自觉地产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经常性的跟班也使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天必须到班级看看学生,了解情况,方觉踏实,不然生活中总像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二、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本人所带班级实行制度化管理。

为了树立好的班风,使工作有重点,有明确的目标,争创文明先进班级,使学生更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班委会、团支部根据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起草了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经学生充分讨论贯彻执行,并指定专人负责。

(一)学习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习兴趣,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态度明确,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辅导措施,如建立帮教对象,调换座位,安排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当“小先生”,随时进行辅导答疑,请学习好的学生介绍经验,举办学习竞赛,实行考试成绩排行榜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这项制度主要由学习委员负责检查,各科代表协助工作。实践证明,这项制度的执行,使学生重视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绩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纪律考勤制度

它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加强纪律性的一项措施,对认真遵守纪律,坚持出全勤上课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通知家长或上报学校领导处理。对出勤率严格管理。如病假必须有医院证明;事假必须写请假条,老师批准,到班长那里登记后方可离校。无上述手续的按旷课处理。这项制度由班长负责检查,其他干部协助,保证了班级的正常秩序,该班的出勤率达到98%以上。

(三)思想教育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由团支部负责,我要求每个团干部经常找学生谈心,建立帮教对象,并结合学生思想情况,采取出板报等形式进行教育。每周一下午,按校团委的要求,进行学习、讨论,让学生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全学期共写心得体会100多份,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认清自已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地以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塑造自已,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和准备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定位实践能力实验教学质量

一、严格考勤制度来保证实验课出勤率

既然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那么首先就要保证学生要来上课,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的就无从谈起。但是各个院校都由于自身的很多原因对实验教学还不是很重视,例如学院的设备不足、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够等等,所以形成了大家都重在喊口号而行动跟不上的局面,造成了学生还没有从原来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中转变过来。学生们都认为上不上实验课都一样,反正最后实验总是可以过的,因此实验课出现了出勤率不是很高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出勤率呢?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一下:

1.狠抓学生考勤,利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这一点我们教师应该在第一次上课时就介绍一下规章制度,那样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会认为老师是很严肃的,自然会积极配合教学。那么老师在第一堂课应该给学生讲哪些东西呢?以我们学院为例,第一堂课都会介绍这么几点:(1)要求学生严格按学号入座实验室,这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实验室管理,同时给学生一个实验室教学是很严肃的、很规矩的感觉。(2)一定会按照花名册点名认识每位学生,并告诉他们以后每次上课之前都会点名,点名认识学生很有必要,最后做到能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这样做不仅给学生压力了,很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你认识他们,并且会关注他们,学生自然会来上课,他们旷课也会觉得不好意思。(3)告诉学生如果有事请假必须有班主任的同意,同时还需补做实验,在这点上很多学校由于设备不足的原因,大多数班级都会分成两批在不同的时候上课,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在本班的另外一次课时来补做实验。(4)告诉学生实验考核制度,重点提醒学生旷课超过1/3的学生没有考试资格,而迟到一次则实验总评成绩扣2分。

2.狠抓实验教师的考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老师每次上课都是提前十多分钟就到实验室做好各项准备,上课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也会因此树立起来;如果实验教师每次上课都迟到、课前的实验准备又不充分、实验课总是草草了事的话,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够敬业,对待学习也就会松懈下来。以上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教师如果每点都认真去完成的话,学生出勤率是很有保证的。

二、合理严谨的实验考核制度让学生重视实验

虽然都在说要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看的一样的重要,甚至我们的专科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教学,但是一直以来实验课都没有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导致实验课考核不如理论课考核严谨。我认为我们要改变学生的想法就要从实验的考核抓起,合理严谨的实验考核制度是让学生重视实验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调查我发现很多专科院校在实验考核上存在很多弊端。在以前的实验考核中,实验的总评成绩分成两部分,平时成绩和实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的比重是30%和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和出勤情况,然而在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本应该是两位学生一同完成的实验,结果往往就会出现有一个学生在认真做实验,另外一个学生却在玩,学生的实验报告又出现了很严重的抄袭现象,造成平时成绩评定的严重不公平。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方面,本应该两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实验,结果一个学生独立完成,而另一个学生享受其成果,差距没有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学生的实验报告出现很严重的抄袭现象,没有好的办法来减少抄袭或杜绝抄袭,实验报告成绩不公平。不仅仅如此,实验之前本应该有个预习报告,而这个报告是为实验报告做准备的,但是最后没有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完成实验的预习报告对实验成绩没有影响,这也很不公平。实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依据的是实验课最后一次随堂考试的成绩,实验考试题目通常是以前完成的实验项目中的某一个实验,由于很多学生可能记得该实验的数据,使得考试体现不出考核的目的,反应不出学生知识面掌握的一个情况,而且随堂考试显得实验考试的随意和不够重视,出现抄袭也就不足为奇了。显然,这种实验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另外,在一些院校,实验和理论课是一起考评的,实验成绩只占整个成绩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很多院校的奖学金评比制度中只参照理论课程的成绩,却没有实验成绩。

上述的种种现象使得新的实验考核制度必须出台了。首先实验课程必须单独考核,学校的各种奖学金评比中实验课成绩要和理论课成绩同样重要。其次实验课的期末考试不应该随堂考,应该和其他科目一起在考试周考核,有了这两个方面的保证后就应该是实验考核应该具体怎么执行的问题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很重要,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都能很好地重视,所以我认为实验成绩的评定应该分成平时成绩和实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的比重是50%和50%,这样加重了实验的平时成绩,使学生更重视实验课,让他们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更有压力也更有动力。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和出勤情况,那么此前的实验报告存在的不公平如何解决呢?我想应该把实验报告的成绩分成:预习报告成绩占20%、实验操作成绩40%、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及小结占4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一张记录学生各个方面成绩的表格,我们称这个表格为原始数据记录表,上面供我们记录实验室的数据,预习报告检查情况,学生上课实验操作情况等信息,等到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好数据,老师就在原始数据记录表上签字,并写上年月日,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篡改实验数据和各项分数,这样一来学生之前预习写下的预习报告得到了体现,学生操作差距也同样得到了体现(操作分可以根据学生上课表现打分),学生的数据不能篡改,实验报告也就没有办法抄袭了,所以之前提到的不公平基本解决了。实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依据的不再是随堂考,实验考试的试题不能再是某一个实验了,而是各个实验的各个部分的不同组合形成的很多不同的试卷,学生考试时由于设备的限制必然出现先后顺序,这样我们实验的期末考试就像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上机考试一样抽考试题(我们卷子有很多,完全可以实现),而且覆盖面广,达到了考试的目的。

三、完善的实验教学监控制度保证教师上课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学水平、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保证教师上课的质量,完善实验教学监控制度是必须的。实验教师上实验课之前必须到实验室做预备实验,写出标准的实验报告并在实验室登记单上记录预备实验的时间和数据,定期的教案、实验报告批改情况、上课点名次数、实验教学进度等。常规检查能有效地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研室每个月组织教师听课两次、观摩教学一次、教研室教学方法交流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等常规工作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上的常规工作检查看似平淡无奇,只要能真正地落实,对教师来讲是受益无穷的。要想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新的高度,只是常规的工作检查是不够的,应该以教研室为单位尽量申请实验类的课题,不管是院级还是省级的,要求实验教师都来参与,此过程起一个以老带新的作用,让新教师有个学习的机会,也能让老教师有质的飞跃,从简单的课程教学到课程的研究,教师的水平上去了,实验教学质量自然就有了保障。

四、健全实验室和实验员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是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而好的实验室、实验员的管理制度则是保证实验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

1.实验室的卫生要干净,实验设备摆放要整齐,看起来这方面好像和实验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当同学们走进实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卫生和设备的摆放,好的卫生和设备的摆放则会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室是一个很庄严、追求真理的地方,从第一感觉上端正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如走进实验室看到的是一片凌乱的景象,在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学习的态度也会受到影响。

2.要保障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实验员要能及时地对设备进行维修,从而保障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如果设备很多坏了,学习使用就会很不舒服,甚至失去对实验结果的追求,有时坏的设备也会影响实验教师的实验进度和实验上课的节奏,这些都对实验教学不利,如何有效地保障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呢?实验管理员在这其中就很重要,他要最及时地知道哪个实验台的设备坏了,从而使设备得到及时地维修,我认为以下几点很有效:(1)实验设备使用交接单的认真填写,有任课教师签字验收并记录下设备损坏的情况。(2)教师上课留言本,记录下教师上课的详细信息,任课教师必须对上课情况和设备使用情况做总结性记录,例如记录下某某设备损坏在什么位置,今天实验的内容和卫生状况等。(3)实验管理员设备维修记录,由教研室每周检查教师留下的信息实验管理员有没有及时完成。

3.实验员必须在岗,对实验室所有开设的实验项目熟悉,这样实验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就能及时地进行解决,不至于影响到实验教学。

第7篇

一、工作概况

一期来,我校全体教师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以课程改革,校本教研为契机;以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为落脚点;以实施《教师目标管理责任制》《班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小学生一日常规》为重点。在上级部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通力协作下,加上本人的勤奋努力,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导处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成绩:

<一>、坚定不移的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校风校纪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没有全体老师的齐抓共管是不可能完成的。本学期开学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基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坚定不移的实施,操作如下:1、教师目标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向全体教师征求意见,教师对现行的制度的任何一块提出的可行性意见,只要是合理的予以考虑,适当采纳。此举使我校的目标管理具备了群众基础。

2、学校行政会讨论。综合教师反馈意见,对现行的目标管理制度做了一些修正。 修正后,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讨论通过每一项细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让全体教师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实施者。 3、构建评价机制。规则关键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我校实施了系列评比检查制度。除了行政值日外。还安排了学生大队干部值日。坚持做好几项常规记录。如教师出勤登记,学生出勤登记,学生一日常规检查登记,校务日记等。通过系列检查评比,使学校各项常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督促全体教师开展自学和同伴互助式学习,每期要求做10篇的学习笔记,定期写学习心得。为我校校风校纪的优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教师都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可喜的发展态势,学生也能较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深受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三>、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负责。

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摸仿性、可塑性特强,所以老师要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我们要对他们负责。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求老师努力转变观念,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们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要求教师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鼓励他们谈自己的想法,尽量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交流的习惯。我们坚信: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你这个人,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教育活动有其客观规律,正确运用教学规律,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这个规律的核心便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靠自己不断地摸索才能得到。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想,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东湘桥学校的学生必定将成为一代四有新人。

第8篇

关键词:理论教学;工作能力;教学过程

0 引论

企业工作人员谈论高校学习知识与工作应用关系时常讲:“现在工作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大学所学的十分之一。”这句话反映了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缺少对理论应用培养,造成学生工作后对大学理论知识的偏见。其实,在高职教育近些年快速发展中,因为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学资源的稀缺,造成高校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不足,进而产生学生就业困难。很多学者和专家从就业问题上,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教学管理和改革建议,并在两个方向有着深入研究:(1)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专业实训或校企合作的加强和深入;(2)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要求、配合专业需要的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其实两个方向都很好,如果能够将两方向结合起来,在理论课程教育中培养专业需要的工作能力,在实践教育培养工作技能中加深对理论理解,将更有利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以人力资源专业的劳动关系学的教学为例,结合企业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力要求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就如何在理论教学中采用的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办法,来说明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

要教好一门课程,必须了解从事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工作能力,才能根据工作能力要求,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教学中去,以取得相应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劳动关系学是一门讲述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知识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人事管理中的劳动关系工作。如果仅仅用本课程的内容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仅仅会处理劳动关系管理,也可能因为学生不了解工作需要,带来不重视理论学习,产生不胜任处理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结果。要想教好这门课程,又达到培养工作能力的教学目标,就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需求着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具有的工作能力,在教学中按工作能力需要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能力的培养,自觉学好本课程,才能收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分析,可以分解为很多个方面,文章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工作能力培养,分几个相应的方面来论述:(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求,处理人事管理问题必须合理合法。这就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内容和相应的法律知识、企业的制度必须掌握清楚,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能够利用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的形象代表,又是企业的制度代表。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要有一定的工作气质,还要严格遵守企业制度。要想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相应工作气质,就必须要求学生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培养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应的气质。(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担负着公司制度的制订、管理办法的设计工作。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企业管理需要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能力。那么也要求高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必须培养学生的人事管理专业写作能力。(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能够对管理制度和作业制度讲解清楚。也就是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企业讲师。那就要求高校教学中多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

1 合理设置理论教学,培养工作需求品格

有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工作的一定了解,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过程中,设置对应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工作能力:

1.1 理论内容以学生自主讲授为主,老师讲授理论应用内容

经过高职院校多年发展的经验积累,当前的高职高专教材的理论知识,只要所选教材不过于陈旧,近几年的规划教材都能满足企业应用工作需要,关键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现在90后大学生的特点,多数学生不爱学习枯燥理论知识,但喜欢接受新事物和新方法。针对这一特点,教师除了在教学中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及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外,还应当根据工作能力培养需要,将相关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如制定学生自主讲解理论的环节,以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具体做法在每一次理论讲解前一周,要求学生准备一份理论内容的课件,在讲解清楚理论内容的情况下,讲课方式方法自己制定。这种方法使用时注意的重点是:(1)讲课学生采用不公开方式,以学生推荐和游戏选择为对象。通过这样管理,每个学生都要用心做好准备,使自己上课内容有感染力,以使能够引起学生课堂的注意力;(2)讲课人数要有所限制,可以多人,但不能只有一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觉地表达意识和竞争力,提高学生课件的质量。通过学生自己教学过程,学生在认真学好理论内容外,还学会了组织理论技巧,并培养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1.2 上课纪律是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学生违纪要严抓严管理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都有一种放松一下的想法,如果没有被及时管理,将出现松散现象。这种现象对多数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没有危及到教育学效果时,不必过于严格要求。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因为会对将来的工作有影响,就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要求。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的出勤,还要管理好学生的上课纪律。(1)在学生出勤管理上,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方法,上课铃声响后,学生必须在教室内,就是一秒钟也记为迟到。通过这种出勤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2)在上课纪律上,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上课形象,一定要保证站立讲课。并在上课过程中严格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一旦出现不符合正常课堂纪律的情况,要马上提出来批评,并要求端正上课态度。这样,在老师的带领和管理下,培养学生的管理者形象,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气质。

1.3 多布置课程作业,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课程作业的一般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作业,除了一般目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处理企业各种管理制度和作业制度的工作,就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制订出合乎企业情况的管理制度。这样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对企业管理相关的知识教学中,不仅要布置加深知识学习的作业,还要根据企业的工作要求,布置出培养工作能力的作业。因此,在劳动关系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布置了理论作业,还对每一个知识点布置制度制订作业,最后再对这门课程布置了综合应用作业,使学生将各个管理制度制订后,再汇总成一份完整的劳动关系管理办法,前后共有40份作业。注意在作业的管理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明白作业的意义,自觉接受作业任务,还对作业评定进行管理,也就是只按最低的5次作业分数,记录为该学科的平时成绩。以保证学生的作业质量,提早进入课程的学习状态,老师应当对前几次作业质量较低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将作业退回重做。通过这些作业管理设计,保证学生在认真完成作业、学会制订管理制度外,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培养。

1.4 多给学生创造演讲机会,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在课程理论内容讲课的任务中,培养了学生对已知情况的表达,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只要对制度做好相关的假设,并制订出严格的处理对策,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都能顺利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能够对没有发生过的管理问题,通过简单的准备,清楚地表达出企业的管理措施,才是解决人力资源出色工作的表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自主讲授内容,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设置相应的能力培养教育。在劳动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多收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布置对应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作严格的管理分析后,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选择方式不限,重点是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合理的、有效的方式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

2 总结和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很多能够在教学中培养。本文仅通过论述在人力资源专业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的部分能力,只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小部分基本能力分析,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用以作为企业工作经验对教学的一些建议,不够完整,也不够全面。但是,从中表达出如果能在理论教学中,先培养出部分专业工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对相应的专业领域工作要求有了解,其实也是对大学生为数不多的专业技能实习的补充和帮助。学生已经有了从事专业工作的素质和对工作的了解,再去从事专业训练,将有机会收到更好的实习或实践效果,也更利于在实习或实践教学中对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实习或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当然,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力做全面推广,还有大量的待学习内容,还要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全方面了解。本文仅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足以验证企业教育培训中,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常用的一句话:“只有敬业,才能专业。”建议高校教师以企业的培训要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学生为己任,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多进行专业技能方面深层次学习,切实领会专业人才特点,不论是在何种教学工作中,都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各种教学情况中,培养出具有相关的工作能力的学生,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芳.高职高专《管理原理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04.

第9篇

 

实习支教是我国对贫困、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教学水平偏低的县乡给予教育支援与扶持的计划,它对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弥补教育资源,合理共享教育资源,使落后地区同样获得新的教育知识理念和前沿知识起到以很大的作用[1,2]。

 

在积极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支援南北疆教育事业工作的号召和部署下,新疆的师范院校一般安排大二到大四学生去南北疆的县、乡、村开展为期一学期或者一年的实习支教工作。因此,去南北疆少数民族双语地区实习支教前的岗前培训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南北疆双语物理教育环境、师资水平相对落后,如何从大学生就业和当地双语教育人才缺乏两方面考虑,解决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找准物理教育岗前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岗前培训策略[3-4],使物理专业师范生在上岗前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物理教师技能和水平,提高他们融入南北疆双语教学环境的能力,成为适应于新疆发展需要的师资人才,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习及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经过2011年至2014年连续多次赴南北疆新师大本科生支教点,考察实习支教学生在双语环境中的实习支教情况,每次都进行了总结。在和当地的教育部门及有关老师交流后,了解到南北疆少数民族双语地区实习支教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基本问题。第一,大部分支教生意识到实习支教前岗前培训中的初级维语培训,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到了支教学校后,汉语言学生出现交流障碍。据当地教育局和学校建议,实习支教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初级维语口语和课堂教学日常用语培训,以便更适应当地的双语教学。第二,经过实地调查,物理专业实习支教大学生在当地大部分从事的是汉语教学,从事物理专业教育的大学生较少,且支教学生每周可以上课达到28节,有的支教生担任了全科的教学任务,非常不利于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第三,在岗前培训工作调研中发现,培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约占全部人数20%~30%左右,对于民汉混合班级,大学生物理专业知识水平、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教学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生和指导教师只重视完成岗前培训任务,忽视培训效果和基本素质培养,导致支教中很不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很不好。第四,汉语言学生对学习初级维语的意识淡漠,且在维语的日常用语上交流比较困难,民语言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的汉语解释上有一定困难,且关于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很薄弱;以上这些因素为岗前培训正常开展增加了管理和培训难度。

 

2.岗前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环节的主要问题。第一,岗前培训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不足。学院只出台了岗前培训的管理办法,但在具体执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于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完成培训的具体给分标准,指导教师奖惩措施等,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制度可以保障,所以导致管理过程无据可依,增加了岗前培训的难度,个别老师和学生在落实培训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导致培训的形式化。

 

第二,对岗前培训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指导教师和学生对培训不重视,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少数老师并未按照要求,对自己负责的学生进行指导或指导时间和次数不达标,对培训的学生要求不够,以至于学生并未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三,岗前培训考核环节不够严格,缺乏监督机制。如个别学生培训就是走过场,没有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及管理水平的要求。学生培训成绩评定最终是由学生出勤、授课情况、教案准备情况和实际完成情况、教师总结和评分等过程组成,但是这些环节缺乏监督机制,且具体落实情况均有指导教师自己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把关不严,指导时间不够,效果不明显等现象,均没有惩罚措施或者相应解决办法。

 

二、建立优化策略

 

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和调研中的基本问题,本文结合新疆双语地区教育环境、南北疆物理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物理专业实习支教岗前培训相应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的完善现有的岗前培训政策和制度。

 

1.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在实际岗前培训过程中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建立指导教师和岗前培训学生的奖励制度,激发大学生的上岗培训动力,增强培训效果,把参加培训的内容、成绩、时效等记录在册;以专业成立督导组,对指导教师和培训学生实行检查、抽查和调研,确定学生培训情况,建立更加切实有效的培训机制,使得培训规范化、有效化、制度化。

 

2.政策及制度优化。师范院校对支教学生的岗前培训办法大多以方案或者细则形式出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通过调研及征求意见的方法,结合南北疆地区双语物理教学及基层贫困地区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已经开展的物理专业实习支教岗前培训工作中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有针对性的对实习支教岗前培训政策和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

 

将优化后的岗前培训制度或者模式进行实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有效改善培训效果的制度加以保留,对不合适的条例进行删减或修改,以保障实习支教岗前培训的适应性和执行的效果。对修订前后的岗前培训方案及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实习支教地区实地调研、座谈、访谈等形式,不断完善优化现有岗前培训政策。

 

3.改善管理水平和优化考核制度。在必要的授课环节中,采用物理专业支教学生管理导师制,指导教师最好是有经验的从事教法专业的教师,通过小组听课、评课、研讨,分组讨论、轮流试讲、示范课讲评、微格教学、实验技能、初级维语培训、实验授课等多种形式,切实的提高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水平。岗前培训考核成绩评定是由学生出勤、授课情况、实验操作能力、教师综合素质评定及讲课大赛等环节决定,通过考核小组检查等方式,完善对物理专业支教学生岗前培训考核环节,考核不合格的大学生,应有相应制度,不允许参加实习支教,必须重新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支教,这样也确保了实习支教大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新疆双语地区物理专业实习支教的环境,更加适应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所以,考核制度要严格,要细化,责任要落实到个人。

 

三、结论

 

本文针对新疆双语地区物理专业实习支教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策略,以建立更加合理、有效、适应性强的实习支教岗前培训策略,既能够有效提高物理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又能够让大学生适应南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环境,完成物理专业学习、教学和支教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水平,完善薄弱之处,尽快使之适应特殊环境中的教学,达到教学效果,以满足新疆双语地区物理教育的实际需要。

第10篇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高专;学生;养成教育

高职高专辅导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养成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职高专辅导员要不断完善养成教育方法,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高专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突出,处于一种低谷状态。经历过高考分数的不理想后,对于学习没有较高的积极性,且学生过去的不良习惯对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首先,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比较差,都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如果缺少了管教,那么学生就不会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其次,学生的生活习惯比较散漫。在日常上课中,有旷课、迟到等现象;第三,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些学生衣服不会洗、被子叠得不整齐、寝室卫生打扫得不干净;第四,学生缺少抗挫折能力。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比较顺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能够从容应对;第五,节约意识差。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每个月的零花钱超出普通学生零花钱的几倍,不懂节省。

二、养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情况下,可以行为训练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养成教育主要包括的是正确的行为指导和良好的习惯训练。但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比如: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学习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具体而言,养成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心理养成学习能力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当智力相等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主要倾向于非智力因素。而心理养成教育主要注重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从如下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智力竞赛等一些活动;其次,从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入手,开展各项专题活动,组织学习兴趣小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最后,要树立学习的榜样,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读物,从而培养学生的气质和品格。

(二)行为规范的养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学生学会做人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总体的角度来看,首先,要以爱国主义为基础,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并不定期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明建设实际;其次,可以从公民意识入手,并加强和社会司法机构的合作,树立法律观念,遵法守法,学习理解公民的义务,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最后,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品格。

(三)学习能力养成如何学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辅导员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会学习、会思考、会考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活动课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书和学习方法,实践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总而言之,围绕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创新精神养成创新精神不仅是简单的心理品质,还是推陈出新、求异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挑战性,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一项新的内容。学校在开展各类活动设计和指导中,还要注意内容要有创新性。

(五)艺术兴趣的养成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因此,艺术课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成立艺术教育管理系统,结合生活实际,建立科学、具有层次的艺术教育目标,从而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使学校营造出良好的和谐氛围。

(六)其他素质的养成人的教育和成长,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多样化,不能够进行简单归类,所以,养成性教育不仅仅是以上总结的五个方面。总之,学校的教育要归结到“养成”。

三、辅导员要抓好高职高专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养成教育是高职高专学生能终身受用的教育。俗话说得好,习惯改变人生,习惯能决定命运。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路上的助推剂,而坏的习惯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抓好班级常规,制定一周一日管理制度辅导员要抓好班级常规,制定一周一日管理制度,并和期末成绩挂钩。在制定一周一日管理制度时,要实施班级干部轮流值周、学生轮流值日的制度。而学生值日主要负责一天的日常,从班级卫生到寝室卫生,如果出现卫生问题要及时处理,有处理不了的问题要汇报给班级干部,班级干部处理不了汇报给辅导员。学生的轮流值日要记录在期末成绩,班级干部要对一周的值日情况做记录。这样一来,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肩上的责任,理解他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1]。

(二)加强班委建设,起到带头作用辅导员要加强班委建设,让班委在工作中起到带头的作用。班委在工作中要有自愿、自主的理念,最后到自律,要给其他同学做好榜样。班干部每周都要反思并作总结,不定期召开班委成员会议,总结本月的工作。与此同时,到了期末要让学生评定出班委在本学期工作的业绩,从而培养班级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班级干部的自律性[2]。(三)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辅导员要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最好一个月开一次。班会的主题要依据学生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比如:“学会感恩”“放飞梦想,我心飞翔”“我的职业规划”等,要把主题班会落到实处。通过不定期召开班会,统一班级全体学生的思想,并熏染每一名学生,所以班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主题班会能对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3]。

(四)创建文明课堂,抓好学生的学习高职高专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薄弱,在迈入高职院校以后,没有像高中时期那样制定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大学学习不像高中那样追求升学率,管理不是很严,基于此,辅导员要抓好学生的考勤,建立严格考勤制度,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巡查课堂,对每天班级的出勤做好记录,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采取上课签到制度,班级干部要做好每一节课的考勤,避免学生出现逃课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加强课堂学习自律性,让班级学习好的同学分享一下学习心得体会,让同学借鉴。并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考试,或者是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为日后的就业作铺垫[4]。

(五)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营造和谐环境高职高专院校的每一名学生节约一滴水、一粒饭、一度电,累计下来是成千上万元。学校采用的用水、用电、吃饭要刷卡的制度,制止了浪费的现象。实施文明用餐的制度,要求学生在打饭时要有良好的秩序,自觉排队;吃饭时要有良好的坐姿,不乱扔乱放,不大声喧哗;吃完饭要将餐盘放在指定位置,实行光盘行动。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生活有序,使校园形成良好和谐的环境[5]。

(六)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辅导员要重视学生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进行的行为规范训练要具体、规范、形式多样化、指导经常化。因此,辅导员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训练要求要具体明确、训练要有规矩、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要做统一安排。在学生实际训练中要不断指导和引导,将德育和其他途径相结合、相协调,从而体现教育的整体效果。

(七)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训练辅导员要围绕载体,充分利用课堂,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但要注意的是,要将活动做成听后不忘、看能记住、做能理解的,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并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

第11篇

一、加强师德建设,优化过程管理。

1、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的、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定期召开一次政教处工作会议,安排好周工作任务,利用班主任例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班主任理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

2、严格考核班主任工作,包括班级卫生、学生出勤、纪律、两操评比、黑板报宣传、班校会情况、各种上交资料等。

(1)班级管理,讲求实(抓落实不留死角),细(细致入微),牢(定规矩并抓牢,不松懈)

(2)教育活动,讲求丰富多彩,体现时代性,实效性,针对性以及创新精神。

二、加强学生常规教育,做好育人工作。

1、坚持抓好国旗下讲话这一重要的德育基地,树优秀学生榜样,激励学生自我成长,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懂得成人是成才,规范升旗制度,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

2、开展多种途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政教处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框窗栏、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定内容、定专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本学期共组织了六次黑板报评选活动。

3、开学初进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树立学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勇争第一的求学意识。

三、加强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共建和谐校园。

学生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事关社会—学校—家庭安定稳定问题,因此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这项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继续落实政治处——年段——班主任和政教老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50-02

高校学风,是指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学习作风和教师治学作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1]。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上课迟到率高、不及格率高等现象,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

为更全面、深入了解当前高校的学风状况,进一步探索其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2],特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切实了解其学风情况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做具体分析,提出加强改进学风建设的建议,希望对进一步加强和优化高校学风建设有所助益。

一、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学院8个系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及一至二年级专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49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100.00%,在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占100.00%,其中2010级53份占21.29%,2011级92份占36.95%,2012级104份占41.76%,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女生、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党员以及学习成绩优秀者、较好者、较差者均占一定比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基本能反映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学风情况。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方法采取问卷法为主收集资料,辅之以学生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风情况,问卷内容分为大学生学习目标、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大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大学生自主学习安排、大学生对学院学风的总体评价等五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目标

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调查发现,57.43%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认为大学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目标做积极的准备;40.9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目标较为明确,学习只是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将来好在社会上求职生存;1.61%的学生大学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只是混日子,根本没想过未来。

(二)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是学生对学习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定向选择。对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好。具体而言,问卷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学习的努力程度方面

38.15%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努力,学习中一直保持努力上进的状态;61.0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一般,自身对专业学习兴趣不大,了解不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0.8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不努力,学习时间大多用来玩游戏、睡觉等。

2.学生在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方面

53.81%的同学选择对所学专业保持较高的兴趣,具体表现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强;43.78%的同学选择对所学专业兴趣较高,学习专业只是为将来能在求职时有所帮助;2.41%的同学选择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专业并非符合自己意愿,只是因各种原因不得已的选择。

(三)大学生对考试的看法

考试是针对学生所学科目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的一个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回答“你是否赞成考试作弊行为”问题时,3.62%的学生称自己赞成考试作弊行为,还希望校方和老师们考试时不要太严厉;13.25%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抱着同情和理解的心理,认为考试作弊如果只是偶尔为之,又没有被老师发现,也就无关紧要;83.13%的学生不赞成考试作弊,认为靠作弊行为获取虚假的高分,不公平不公正且属于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四)大学生自主学习安排情况

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在回答“你是否经常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问题时,39.76%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余时间经常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56.62%的同学认为自己较少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3.62%的同学认为自己从不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

(五)大学生对学院学风情况的总体评价

学生在回答关于学院学风情况的总体评价时,52.61%的同学认为学院的学风情况好,好的学风也成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44.98%的同学认为学院的学风情况一般,关于学风建设的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2.41%的同学认为学院的学风情况较差,学院学习氛围不浓,很多人沉迷网络游戏,学习进取心不强。

三、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推动力

当前,高校受到扩大招生政策的影响,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相对过去而言,其中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进入大学后所接受的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不适应,再加上入学之初的专业选择上,很多学生处于盲目跟风或无奈接受的尴尬境地,存在对专业学习兴趣不大,个人理想的发展目标与现实的学习动力间的尖锐矛盾,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自由的学习方式使很多同学缺乏对个人学习目标的清晰认知,很多人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学习过程缺乏持久的推动力。

(二)学习自律意识淡薄,学习缺乏持续性

大学生在校期间,脱离过去父母的严格管束,在大学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里独立生活,一度被压抑的自我主体意识得到加强,表现在学习方面,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以自我的喜恶为中心,遇到喜欢的课程能做到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一旦课程设置与自己心愿相左,则表现出消极应付的心态,很多学生在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轻视课堂教育与教师指导,课余时间,真正落实到自主学习时,却出现自控力较弱,个人坚持学习的意志力不强,难以切实有效、按质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三)纪律监督力度不足,学习缺乏约束力

调查显示,学院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思想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必要的纪律监督工作意义重大,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无视学习纪律,上课时间,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旷课等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些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交头接耳说话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课后作业大量抄袭,考试时作弊以求蒙混过关者也大有人在。学习缺乏约束力,完全处于一种松懈自由的状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纪律监督,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风构成的各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既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确保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积极促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只有在充满学习兴趣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学风。高校通过完善完全学分制、主辅修专业等制度改革,如:开设特色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分类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内在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建立完善纪律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中学时期就已养成,尤其一些不好的习惯很难纠正。所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严明的管理制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并执行严明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

(三)全员参与、通力合作,构建学风建设科学体系

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学风建设科学体系包括目标、内容、监督保障体系、反馈机制、考评机制、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以及高校各部门、各教职员工的地位、作用和责任等方面,建立包括学校党委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机制;建立学风建设定期计划、实施、总结的工作习惯,加大整合力度,加大建设力度;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要联合对各系学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总结好的经验方法;学工部和团委要做好学风建设的指导与实施工作;教务处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严抓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管理;后勤处积极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学院各职能部门就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勤联系、多沟通,合力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优良学风是高校生存的基础,加强学风建设需要整合外界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实施各高校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发挥全员参与的力量,狠抓执行力并着力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科学体系,在高校形成以教风带动学风、以管理促进学风、以服务影响学风、以环境培育学风,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将学风建设真正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常抓不懈,用实际行动积极创建高校的优良学风。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