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8:0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系统。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问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tl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列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一~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_二.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注意先修后继关系。学科基础课是为了确保基础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序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细化地研究专业问题、提炼出独特观点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科基础课应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显现出专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以至开拓专业,创新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合适。在限制与自由,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促使通识教育自身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能够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统学方法优化与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体系,兼顾自由和秩序、灵活性和规范性、多样化和专门化、宽度和深度,兼顾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前沿理论;基础教学;工业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三大构成基础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同学,在中高年级阶段切入专业的速度较慢,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流畅,出现了基础课的老师不触及专业内容,专业课的老师又很难拔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们专业的学习深度与精度,也削弱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基础教学的改革问题。我们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院校的基础课程做了调研与分析,初步形成一些观点。
一、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概况
(一)国内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样本A:素描、视觉语言、形态研究、色彩静物、图案基础、平面设计表达、立体设计表达、造型基础、金工实习。样本B:基础素描与色彩、设计素描与色彩、设计速写、设计表现技法、图形创意、设计图学及数字建模、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样本C: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表现技法、模型制作、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金工实习。
(二)台湾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样本A:工程图学、透视图学、统计、科技概论、造型原理、设计方法。样本B:设计绘画、设计制图、创作基础、家庭科学、机构设计、色彩实验与应用、人文思潮。样本C:创造性想像与美学标准、制造与创新管理。
(三)美国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1.罗德岛设计学院基础的工作室课程:绘画工作室、设计工作室、空间动力学;文科课程:文学研讨会、文字设计、艺术史和世界文化、艺术史和世界文化研讨、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研讨;专业基础课:木材I、金属I、设计原理I、设计文案、设计原理II、三维模型、金属II、木材II。2.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矢量成像或光栅成像、绘画制图、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设计调查、文学、西方艺术与建筑调查、工程图、模型制作、图形可视化、造型、设计工作室。3.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分析、综合推理、文物、经验模型、交互媒体设计、企业(商业)构架、网络产品、原型(样机)制造方法、隐喻和类比设计、理解情况、先进的图示、设计企划、问题构架、图表研究、社会创新、行为金融学、用户观察、品牌设计、经济学与设计、产品企划、产品与整合(宣传册)、人的因素、产品开发研究方法、设计程序、重塑形象、激动/兴奋的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案、创新说明、创新文化。
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剖析
工业设计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色彩、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现、工程基础、设计与经济、设计与社会等。围绕“设计色彩”的课程有色彩构成、色彩静物、色彩实验与应用;与“设计形态”相关课程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形态元素等;教授“设计方法、设计思维”的课程一般是设计方法学;“设计表现”一般包括手绘效果图、三维电脑效果图及模型制作;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金工实习等。如上所述,国内工业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现状有三类:1.未曾进行改革,依旧是美术教育模式,仅开设素描、色彩、绘画课程。2.维系包豪斯传统的三大构成模式,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3.已经进行改革,但改革不到位,仅更改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没有改变,依旧按照三大构成的内容上课。台湾地区及美国相关工业设计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比较先进。如台湾地区学校,融合了统计学理论、科技概论、透视图学理论、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美国的学校则融入了空间动力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可视化原理、三维模型、行为学、金融学、心理学等内容。
三、前沿理论反哺基础教学—基础课程设计的趋势
本文所提出的前沿理论,从微观角度讲是指全球产品设计领域内,前沿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与设计教育相关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宏观角度来讲,包括一切新生的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前沿理论的反哺作用需要更多地依靠一线教师的能动作用来实现,有计划地制定教学计划,把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及就业竞争力培养放在首位,勇于与时俱进地修改教学大纲。从近年来,台湾地区及美国院校课程设置的情况看,基础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为:逐步增加了与人文艺术领域前沿理论、科学技术领域前沿理论相关的课程。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普遍注重设计与人文艺术的结合,遂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更侧重人文;设置在理工科院校内的工业设计专业,其与工程技术结合更为紧密,注重艺术、科学、技术的结合;独立的设计院校则更注重设计与商科前沿理论的结合。这些院校各有特色,他们都是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及各自的培养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艺术、人文社科与科学技术,并衍生出适宜的基础课程(群)。
四、结语
大学本科教学中,前两年基础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完善与否是相当重要的。设计类学科传统的三大构成基础课群,已经不能满足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其学科特色包含了艺术与科学、人文与技术结合的特质,其基础课程更加需要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紧密结合,与流行的设计理念紧密结合,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使这些前沿理论,融合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中,反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美)桑戴克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5-0248-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人才,特别是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滞后,致使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低、适应能力差,掌握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会技术[1]。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各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日益普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表现为对知识涉猎范围广、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强的社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强调。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哈尔滨理工大学重新修订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全面的审视和思考,以解决信息专业人才“通”与“专”的问题。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根据我们学校是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条件,我们将本培养方案定位在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并兼顾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该专业并非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由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课程的交叉性学科。
为此,哈尔滨理工大学对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提出如下的培养要求:信息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管理系统,更强调用管理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工具解决企业实际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教育部已做出明确规定,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2]。
该培养目标明确了信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层次,体现了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并阐明了该专业的就业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根据学校是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条件,将培养方案定位在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并兼顾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该校信息专业主要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三门学科为主干学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项目管理与开发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性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它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管理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能够用所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生产运作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鉴于本学科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信息专业具有如下特性:
1.学科交叉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到管理学科,又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以系统思想贯穿整个研究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2.实践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信息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本专业的学习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3.发展创新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我国信息人才的短缺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该专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学科教育模式、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强调专业教学,弱化学科交融,使得学生在学习了每门课程的理论后,无法将其融会贯通,达不到应用要求。因此,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时不仅强调经济、管理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而不是单一的运用所学知识,并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本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精选平台课、拓宽专业面、增强专业技能实训、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有利于毕业后的继续发展。
本专业从“知”、“行”、“统”、“一”四个角度出发,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层次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校园及社会实践行为,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企业信息系统,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实施“一对一”培养模式,实现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门学科的统一集成。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加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间的联系和衔接,从知识结构上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实际信息系统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在构建课程体系上,本着“面向市场、明确目标,注重过程”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柔性化培养的原则,以信息化所需人才层次为梯度安排相关学科的课程逻辑顺序,提出:“平台+模块+实训”的培养体系。
平台主要是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三部分构成。平台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构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或继续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模块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而设计的,由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构成。该部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经济管理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课题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专业的能力特点提出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A: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B:电子商务。
实训是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构建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验教学基地的建立是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注重学期间的衔接和连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该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在信息专业学科基础课中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基础高度又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开设原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健康教育等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教育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使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及方向进行定位。
(二)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实现培养“信息系统设计及管理”人才这一目标,为此,该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及维护的。为了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本专业开设了管理学科知识;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专业开设经济学科知识;为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只有以这三门学科为主干学科,我们才能进行信息系统地分析与设计,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管理。
根据该校信息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学科主干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统计学、顾客关系管理、会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
通过学习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技术,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具有学习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平台课程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本专业构建了专业平台课,该课程体系里的所有课程都配有课程设计或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学生构建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企业生产运作中的平台。
信息系统开发基础与计算机网络原理两门课程的学习是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打下基础,目的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ERP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研究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建立学生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知识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入门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介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及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开发原理,体现信息专业的目标与特色。
(四)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办学层次、专业背景,考虑该校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将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如下:
1.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和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ERP系统具有维护、实施、应用和一定的二次开发能力,具有组织与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专业人才。
该方向学生的职业定位: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软件开发方向开发管理人员,ERP系统实施和维护人员。
2.电子商务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维护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该方向学生的职业定位:从事各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电子商务系统营销方案推广等相关工作。
(五)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以“加大硬件投入,加强软件建设”为建设目标,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改善教学条件和实验室建设,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实践的配套改革,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1.多媒体教室建设。使得85%以上的课程都能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含量,改善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基本阵地,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我专业建设了科学、合理、满足教学实验需要的立体实验室。共建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网络与电子商务实验室、学科研讨室及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多功能教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环境和条件。
3.实习基地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建设了哈尔滨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等实习基地,基地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接纳学生100%,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培养要求,评估实验学时所占比例的合理性;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的方式方法;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整合到培养目标体系中;加强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创新实验多层次、多形式、多阶段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各方资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总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信息人才的要求。本课题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本专业核心课程,然后扩展出整个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增添平台课和实践课等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去分析并解决企业实际生产运作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敏,张社民.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15(39): 56-5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赵志远.基于系统结构研究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 98-100.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TIAN Shi-hai,ZHANG Xiao-meng
(Management college,Harbin sic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北美地区与旅游相关的硕士学位的设置类别较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方向;
2. 旅游管理硕士,如 MasterofTourismAdmin¬istration(M.T.A),MSinTourismManagement,或MSinHospitalityManagement,MHM(MasterinHospitalityManagement),MPSinT.I.M.(MasterofProfessionalStudyinTravelIndustryManage¬ment)^;
3. 饭店管理类硕士,如饭店管理理学硕士(M. S.inHotelManagement),饭店、餐厅及机构管理学硕士(M.SinHRLM),饭店、餐厅及机构管理硕士(M.H. I<.I.M,即MasterinHotel.RestaurantandInsti¬tutionManagement)等,国外许多院校也单设餐饮管理硕士,如MSinFoodServiceManagement等,特别强调餐饮管理这一领域的研究。
4.其它与旅游或饭店管理相关的硕士学位,如休闲研究理学硕士(M.S.inLeisureStudy).家庭及消费者研究硕士(MFCS,即MasterinFamilyandCon¬sumerScience)等诸多形式。
从上即可看出国外旅游研究生教育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学位设置也有MBA、MPS、MS或MA、旅游专业学位(如M.T.A,M.H.R.I.M等)这样几种情况,学位类别也较多。由于不同类型学位的培养方向不同,要求不同,如MBA、MPS强调实用性,而MS则注重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两者在课程设计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将主要探讨旅游MBA和旅游管理硕士(M.T.A)的课程设计。受查阅资料所限,本文内容可能会有谬误和以偏盖全之处,仅作参考之用。
一、国外旅游MBA课程设计
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MBA教育在西方已有近100年的历史。1991一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了我国MBA协作小组,指导全国MBA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等院校已开设或即将开设MBA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国家教委制订的“工商管理硕士试行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一种专业学位,是培养务实型、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一种学位,也即MBA教育中应体现务实性,复合性,转轨型及高层次这几个特点。
旅游MBA是专门培养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一种学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一些旅游院校也正积极开办旅游MBA,因此,当前认真研究国外旅游MBA的课程设计也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MBA学位是一种专业学位,它培养相对全面的人才,MBA的培养方案不应简单套搬一个二级学科的培养方案。从国内外的MBA的课程设计来看,其课程设置基本按照管理学科一级学科设置,如选用运筹学、技术经济、营销管理、管理工程等二级学科的主要硕士课程,但也跨一级学科培养,如会计学,经济法学等。国外MBA学位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做学位论文,即ThesisOption,或通过课程考试,即Course—OnlyOption,国外MBA课程教育实行学分制,一般有20门课程,除基础课程之外,也有多个专业模块课程可供选择,旅游管理即为其中之一。以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MBA课程设计为例,其课程设置如下:
在其专业模块课程中,共有包括国际战略营销,组织中的权力与政治,企业管理创新,小企业战略分析,企业家与新企业,管理跨文化系统等十几门课程。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有四门:国际旅游业、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管理与服务营销、旅游管理专题研究。其它院校旅游MBA的专业课程一般也开设了3门左右类似的课程,如国际旅游业,旅游政策,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服务管理等。
二、旅游管理硕士(MasterofTourismAdministration)课程设计
北美一些高等院校设有旅游管理硕士,如Uni-versityofWashington,The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等。M.T.A课程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1. 基础课程,主要有以下相似的4门课程,旅游业的经济文化、环境特性、旅行及服务管理、应用统计学、旅游研究方法等;
2. 专业方向课,一般有5 —6门.它将旅游管理又划分为几个方向模块,一般有:
①旅游目的地管理方向,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政策分析,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营销及2门任选课;
②旅游营销管理,包括航空业的组织与管理,旅游营销学,营销管理或服务营销,国际营销学及2门
任选课;
③旅游大型活动管理(Event Management),包括旅游营销、节庆管理、会展管理、旅行信息系统及2门任选课。
④旅游和住宿业管理(Tourism andHospitalityManagement)o
3.专题研究与学位论文,包括实习,做专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
现将国外旅游MBA主要专业课程内容简介如下:
a. 国际旅游业,介绍国际旅游业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国际旅游流向和流量格局和影响因素,国际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技术影响.国际旅游的供求,国际旅游的有效管理、计划和营销,国际旅游业地区协作,亚太市场的兴起,国际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趋势、影响因素等。
b. 旅游服务管理与服务营销,从旅游业的角度,分析旅游服务的设计,服务生产过程;旅游服务生产过程中的市场营销、经营、人力资源等各职能管理的有机结合,即采用综合方法实现服务过程的管理,服务管理战略的制定、分析、实施和控制,将上述理论,概念应用于旅游业的实例,服务营销过程及服务营销战略等。
c. 旅游政策,旅游规划和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战略规划的过程,旅游政策、旅游规划、发展战略的制订,90年代旅游业的新动向及对策,如消费者偏好变化,旅游活动的全球化,信息和运输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业的应用等。
d. 旅游业管理专题,在两个层次上,即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管理中各项管理职能的运用,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战略等。
e.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管理,旅游业不仅要管理服务生产过程,而且要有对消费者的良好沟通技巧,如说服或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过程,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等。
综上所述,与我国旅游管理硕士课程设计相比较,国外旅游MBA或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方向课的设置和内容有如下基本特点:
1. 重视旅游研究方法论和定量分析,在其课程中普遍开设有管理研究方法论和定量分析的相关课程,这对于旅游管理的高层次教育和旅游科研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国目前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点。
2. 课程设置较细,门类齐全,内容上吸收旅游与服务业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如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服务营销与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时将旅游管理又划分为若干模块,如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从而确定不同的教学和科研重点。
3. 重视对旅游管理理论最新动态的研究综述,如开设专题讲座、报告,进行专题研究等。
与其课程设置相适应,国外旅游管理研究教育也有大量的参考书、文献、种类繁多的教材,案例与之相配套,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案例教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充足的文献参考资料,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良
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
三、饭店、餐厅及机构管理硕士的课程设计
北美一些院校,如美衣阿华州立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等在家庭与消费者研究学院,饭店、餐厅与娱乐管理学院内设有M.S.inHRIM或M.H.R.I.M学位,除需完成学位论文,实习外,其课程设置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饭店管理基础课程,如食品采购、饭店面局与设施、饭店、餐厅及机构人事管理案例,财务管理、HRI营销学、餐饮服务与烹饪、餐饮管理等。
2. 饭店管理高级课程,如饭店、餐厅及机构管理决策最优,住宿业战略管理,HRI人力资源管理,HRI战略规划,管理HRI服务系统,HRI的内外环境分析,HRI设施规划与设计评估、HRIM定量模型与决策等。
3. 研究方法类课程,如HRI研究方法,初级与中级应用统计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29-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1998年正式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设立了管理学学科门类,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下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根据同时颁发的新旧专业对照表,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与这一新的专业对应,这是“科技信息,专业名称近二十年来的第一次变革史”。
随着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以及医院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1997年我校开办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连续招生了4届专科层次学生。2001年,我校在国家教育部新本科专业目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下开始招收“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方向本科层次的学生。十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就如何办好有医学特色的新专业,在其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医学院校开办这一专业普遍比较晚,如何借鉴原来5个专业的学科背景和特点,结合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过程,系统地设置适合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办好本专业的基础。这个基础的状况如何,既影响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又影响到学科、专业的发展。
1 专业发展背景及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之一是科技信息专业,再往前是科技情报专业。这一专业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过程
我国科技情报教育始于1958年。当时,中国科技情报所创办了科技情报大学,1959年并入中国科技大学后,改称情报学系。1978年,武汉大学创办了科技情报专业,之后吉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讯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等一批院校相继建立了不同特色的情报专业。1984年,武汉大学成立图书情报学院,设立情报科学系,并开始招收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到1992年,全国共有30多个本科教学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90年代初,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提出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将依赖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各有关院校及时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1992年9月,国家科委的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把“科技情报”更名为“科技信息”,这在全国引起广泛的反响。1993年,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科技情报”调整为“科技信息”。我国情报学教育以改名为契机,向以信息管理为轴心的方向延伸和发展,开始了新的变革。
教育部于1998年7月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原来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五个专业合而为一,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90年代初那次改革不同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置不仅明确了情报学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根据信息管理内涵广泛的特点,与其他学科和专业进行了大范围的整合,目前这种整合与重构仍在继续。趋势表明,这种整合应体现专业内在的规律性与本质特征,高效地配置专业资源,顺应社会对复合型信息人才的需求,从而使情报学专业教育在一个全新的视野和起点上重新塑造自身,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人才。
1,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发展概况
自1985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率先成立医学情报系(本科)以来,我国的医学专业信息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开办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多,截至2004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情况是:2000年以前批准的院校有4个,分别是吉林大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1985)、中国医科大学(1986)、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1986)、中南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1987);2000年至2004年底,教育部批准的院校有29个。由上述可见,仅仅4年时间,开办医学信息专业的院校从2000年以前的4所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29所,加上其他相关专业,实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40所。可见医学信息学教育发展态势十分迅猛。
1,3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的行业领域以及能够胜任的专业工作,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培养目标,反映了专业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作用,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总体需求。在这一整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结合我校的性质、专业特点、师资状况和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我校确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熟练运用中外文工具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医学知识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各类医学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医学信息处理、分析、咨询、开发的医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2 课程体系的架构思路
课程体系是一个随着社会与学科的变迁而需要不断进行研究的复杂系统,其核心是专业的具体课程设计。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教什么”和“学什么”这一永恒的主题,对于一个面向医学信息管理的新办专业,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1课程设计的基本观点分析
(1)学科及专业取向的观点。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相对应的研究领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计应该反映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知识取向。但由于学科的分类及界定方法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分类会带来不同的体系,而且学科下知识的门类在不断增加,能纳入课程体系的课程又十分有限,因而如何适当地选择课程及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
(2)学生取向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学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主张实行综合化教育,反对知识分科,以学科间综合的方法来传授各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考虑学习的内容,在课程选择与时间的安排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但这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执行。
(3)社会取向的观点。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应为社会服务,因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经过对社会的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这种 观点主张按照社会存在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塑造,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
综上所述,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既要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尽可能满足本科生较宽范围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需要。
2,2课程体系的构成
根据以上设想,参考其他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吸收十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医学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分为数学知识模块、计算机知识模块、医学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5个部分,教学环节可分为4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理工科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包括数理基础、外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工科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等5个方面。
第二阶段,管理类和医学类基础课。主要以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习为主,包括管理学基础、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学、正常人体学、疾病学基础、药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第三阶段,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这是体现专业特点、培养专业素质所必需的课程。
第四阶段,专业方向选修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考虑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设立几组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2,3具体课程模块的设置
根据前面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应当具有自身的特征。
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数学和外语基础,具有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知识,具有系统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具有管理学科的背景知识和较宽的人文知识。
能力结构:对医学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医学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维护和评价的能力;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的写作表达能力;组织管理协调、公共关系、社会调查及医学信息产品的营销能力。
素质结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系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科研和创造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责任感。
要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依靠在学生四年的修读时间里,通过不同课程的教学来培养他们。下面对几个课程模块的设置作出说明。
(1)数学知识模块。人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所具有的悟性潜能,数学教育恰能起到启发人的悟性、挖掘人的潜能的作用。
开设数学课程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二是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三是为今后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数学方法。具体来说,包括基础数学课和与专业相关的数学课。
其中,基础数学课的设置可以包括:高等数学(150H)、线性代数(30H)、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0H)。与专业相关的数学课包括:离散数学(70H)。
(2)计算机知识模块。人们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准计算机专业”,同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也是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及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参照《工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南》的有关内容,设置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计算机必修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36H)、PASCAL语言(72H)、c语言程序设计(72H)、微机原理(含汇编)(80H)、高级软件设计(70H)、操作系统(70H)、数据结构与算法(70H)、数据库原理与应用(70H)、计算机网络与通信(70H)、软件工程(50H)。计算机选修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工程与技术(36H)、网页与多媒体技术(36H)、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36H)。
(3)医学知识模块。医学知识模块是医学院校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课程,该模块知识设置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医学信息处理的能力。医学知识模块类课程包括:正常人体学(70H)、疾病学基础(70H)、药理学(30H)、诊断学(50H)、临床医学概论(120H)。
(4)专业知识(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是开展专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必须设置的最低限度的主干课。这些课程及其相关课程承担着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专业的特点。它们与学科的联系最紧密,专业知识含量大,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原则是:依托专业特点,服务培养目标,紧跟学科发展。根据新专业目录的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演变过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是稳妥之举。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基础(50H)、医院管理学(90H)、病案管理学(40H)、医学信息学(50H)、医学统计学(70H)、医学图像处理(40H)、医院信息系统(70H)。
(5)实践教学模块。根据专业的理论教学模块,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539H)、医院实习(16周)、现场实训(8周)和毕业设计(8周)四个环节,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
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内接受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第一环;到医院进行医院信息管理实习,了解熟悉医院信息化环境和要求,掌握医院管理运作流程和医院信息管理具体实施是实践教学第二环;而现场实训,在产学研教学基地,随工程技术人员到各医院承担医院信息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的具体任务,这样的现场训练是实践教学第三环;第四环就是毕业设计,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设计,程序能正常运行并通过论文答辩,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四个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形成相互渗透、循环上升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核心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构成如图2所示。
3 结论
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从本科生专业、硕士以及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正进入快速、健康、全面发展的阶段。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软件工程 应用型本科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1-02
一、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文简称信管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兴起。我国信管专业成立于1998年,是一门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的学科,包含计算机、网络、管理、自动化,经济和财务会计等多种专业知识,具有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知识面广,学科背景复杂等特点。[1]
软件工程通常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涉及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基本原理、概念与技术方法,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研发理念和良好的研发习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2]为了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信管专业开设了软件工程课程。
由于信管专业学科跨度大,师资背景和生源结构复杂,教学思想差异较大的影响,软件工程在信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存在异议,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亦有诸多不足。文章结合信管专业和软件工程的特点,本着“理性用户培养”[3]的目标,从课程定位、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等方面分析软件工程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二、信管专业《软件工程》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确
在信管专业中,软件工程主要指导学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及维护,侧重系统的研发和维护的原理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则是让学生全面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知识面广,但内容浅显。两者在系统开发和维护部分的内容上存在交集,部分院校因此未将软件工程加入专业培养计划。另外一些院校为强化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将“软件工程”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同时开设,出现课程重复的现象。这些都是软件工程定位不清晰的结果。
2.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信管专业中的软件工程与诸多信管专业基础课程联系密切,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目前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将软件工程与管理学、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显然不合适,教学安排缺乏层次性。
3.师资力量存短板
信管专业教授软件工程的教师几乎都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不仅缺乏管理学相关知识且在教学思想上沿袭了理工科的风格,偏重程序研发流程,忽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导致学生把管理信息系统等同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使得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认识不足,甚至产生误解。此外,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实际参与大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缺乏实际的研发经验,故难以全面、深入地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过程和特点。
4.适用教材缺乏
一方面现有信管专业软件工程的教材大都沿用自计算机专业,着重从理论方面介绍各种经典分析和设计方法,所选案例也缺乏与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结合,且很少结合最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进行介绍。这种教材选择方式难以和信管专业内的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自身形成知识孤岛,无法体现信管专业管理为主、计算机为辅,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也不能反映信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本质区别。
5.教学方法古板,实践不足
软件工程的教学内容多为以往研发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点多以各种概念、原则、规则和要点等形式出现,缺乏完整案例,内容抽象晦涩,教师多采用单向注入和强行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利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此外,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庞杂,无法为软件工程分配足够的实践课时。其他系统开发相关课程,或因项目过小而无需使用软件工程思想,或因课时限制而侧重系统的实现和测试方面。这些问题导致软件工程思想难以完全付诸实践,使学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训练。
6.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
成绩评定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参考指标。本校统一采用“平时表现+期末笔试”的考核机制,比例为3:7。其中,平时表现包含期中考试成绩、日常考勤、课后作业和实验成绩等。这种成绩评定机制存在诸多问题:(1)期末考试比例过大,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表现。(2)闭卷理论笔试不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难以考查知识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3)笔试为主的考核机制容易诱使学生产生应试教育的倾向。
三、《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若干对策
针对信管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问题,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1.明晰教学定位
信管专业的定位是计算机和管理的交叉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信管专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在信管专业中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分析、设计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鉴于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并非所有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因此,软件工程在信管专业中的定位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方向而异。系统开发方向的学生应把软件工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而信息管理方向的学生则作为专业选修课选修。
关键词:高职 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 课程
Researching in Course Setting of Digital Media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
He Haiyan Wang J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Anhui Occupation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 Hefei 230011
Abstract: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of vocational college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end skille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s as the goal, the curriculum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setting of the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 Digital media Major Course
高职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由于在国内设立比较晚,与国外较成熟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以及较为成熟的开设数字媒体专业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可选择的教材资源较少,这些阻碍了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职专业,如何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
1、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加工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新的技术形式,应用领域涵盖了影视动画、移动娱乐、平面设计、网络游戏、多媒体设计开发、网站设计开发等领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将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叉学科。毕业生主要从事领域为广播电视、广告设计制作企业、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数字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由于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必需、够用”,人才培养上注重“技术性”或“职业性”,因此定位是否明确是决定人才培养方向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技术操作与艺术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高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的设置
2.1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多门类、技艺融合的新专业,内容涉及计算机、艺术和人文社科等学科(图l所示),多门学科互相交叉、渗透与融合。其中,计算机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硬件的使用以及软件的设计和应用,包括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NET的计算机编程、动态和静态网页设计等;艺术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开设课程包括美术基础、色彩与构成、数字图像处理、音乐鉴赏、视觉文化和传达设计等;人文社科主要从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的角度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认知,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学鉴赏、管理学、法律、体育等。
2.2 课程体系设置探讨
为体现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的结构性、层次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系分别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角度进行构建,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又分为专业通识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通识技能课程是学习和培养数字媒体技术素养的基础和铺垫,为进一步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2.2.1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原则。根据高职教育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对通识教育模式下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情况的研究,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基础性原则: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有别于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原则,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常识的理解和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全面性原则: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高职公共课程中通识部分的设置应体现全面性的原则,基本学科都应有所涉及;
时代性原则:高职教育满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开设的课程首先应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根据基础性、全面性和时代性等课程设计原则,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大致应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文学、管理学、外语、体育等5个方面(如表一)。
表一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2.2.2 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原则。根据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征和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前沿性原则: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紧随时展前沿;
实践性原则: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性课程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技艺结合性原则:数字媒体时代要求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技、艺”结合。课程设置上,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相关艺术理论,还要将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
(2)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尽管课程较为基础,却极为重要,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
表二 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由于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动漫制作、影视技术、网络多媒体、游戏制作等多个用人方向,所以依据相关产业方向确定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相应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块。
表三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要特别注重上机实践课程的安排,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注重产学研结合
从知识的学习到技能的应用,学校可以尝试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派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对实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提高实习的针对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对数字媒体产业更直观的认识,有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训基地之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从业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也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6(5):47-49.
[2]向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28-30.
[3]陆涵燕,李淑梅.校企携手共同培育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6.
作者简介:
贺海艳,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
王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教育信息化。
一、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技术经济专业不同于非经管类的工科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是不限定的,该专业为社会提供的将是有效地对各类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决策型或决策辅助型人才。因此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对该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更为重要。达成此共识之后,全体专业教师在多年教学经验的础上,实施了“一体三化四环节”的教学模式,即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以课程设置系统化、教学法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主要环节来完成教学任。“三化、四环节”是“主体”的保证,是为“主体”服务的。把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完善人格结合来,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系列课程整体结构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我们把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对事物进行知识分割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事物进行整体性教育。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和任务,而若干相关课程又形成了一有一定功能的课程组块。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系统理论,考虑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相互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构造合理的课程结构,发挥和提高课程的整体功能。在课程改革方面,我们作了以几方面的工作:
1.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把技术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划分为:普通基础类:A.数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B.外语、人文等社会科学教育。专业基础类: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和法律基础等。专业主干课:包括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为适应综合素质教育,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我们修订了教学计划,在适当增加课程门数的同时,压缩程学时,并抛弃了“重专业、轻基础”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把本科课堂教学的学时数降到2070小时,并将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实践环节的学时比例大致定为4:3:1:2。合理的学时配置,对探索教学容的恰当性、平衡性以及学生个人整体协调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优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课程内容。技术经济专业课程设置解决了课程的数量和种类问题,而程内容是课程质量的保证。为适应课程设置、专业特点及更新的教学观念,我们深入到了教学内容的深层改革。一是系统修订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大纲。修订时,首先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和作用;其次是注意每门课与其它课程的相互搭配,既要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又要防止知识的遗漏,同时要保证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二是系统编写了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教材。编写原则:(1)符合专业课程置和教学大纲的要求;(2)既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留有补充思的余地;(3)对那些过时、陈旧的教学内容要大胆删除,同时又要增加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的新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目前,专业教师已有计划地自编了一系列教材,正式出的教材有《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运筹学》、《工业统计学》等。3.强化实验、实习环节。实验、实习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技术经济四年制本科安排了课程设计3周、认识实习3周、生产实习3周、毕业设计10周。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验课,如会计手工操作实验等,并建立了会计手工实验室和容纳30人上机的计算机室。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均在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并要求学生撰写专题论文。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方法得当,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可使教师授课生动、有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兴趣。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应用了多种有效的、赋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是管理环境和管理情景的模拟。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即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全面地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目前已把教学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作业、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中。例如结合技术经济专业课程,就新建工业项目、扩建工业项目、量本利分析等实行案例教学。
2.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出企业的内部情况和市场情形,让学生具体担任某个角色,如扮演一个高层管理人员,让他就某个问题进行决策、下达命令,或扮演一名推销员,去推销产品等,把他的决策行为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会给出每次决策的结果。某一角色可由不同学生承担,这样可以比较不同扮演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使同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谓是一次实际工作的锻炼,受到学生欢迎。
3.学生演讲训练教学法。社会交往和表达能力对技术经济专业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但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描述事物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普遍是较弱的。通过上台演讲使学生演说、辩论、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提高了综合素质。例如《管理学原理》和《管理心理学》的任课教师针对讲授内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讲演题目。如在讲授管理哲学时,便布置“人生价值观之我见”;讲授激励理论时,便布置“金钱万能论评析”;讲授群体理论时,便布置“一世同学三世亲”等。这两门课程的讲演题目基本上是每人一题,每人讲演约5分钟。这种训练方法受到同学的热烈欢迎和重视,把讲演看作是锻炼自己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上述教学方法被综合地运用在技术经济专业的系列课程教学中,使专业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潜力是巨大的。近几年来,我们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1.研制CAI软件用于教学中。CAI是现代化教育的标志。我们研制出技术经济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软件,编制了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敏感性分析、财务评价和线性规划等教学模型软件,这些软件生动、形象,不仅辅助了难点和重点内容的教学,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
现有培养方案改革难以突破知识体系向实践能力转化的瓶颈综合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各大高校现有的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公共基础类课程难以支撑学生对专业知识模块的学习;(2)专业基础课程缺少培养信管专业基本能力的针对性;(3)信管专业的核心能力定位不明确;(4)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就业适应能力培养的支撑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教学团队依托省校两级教学研究项目,做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是在参考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华东理工大学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除了要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方面的重点知识外,还要学量经济管理课程,力求使学生知识背景更全面,就业适应范围更广。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这一培养方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进行培养方案改革之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信管2009~2012届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及个性发展意愿,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主要意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适当减少管理类、经济类的课程。很多学生认为信管专业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专业,管理类或经济类课程对信管专业的作用不大。持这种观点的学生是由于对专业的发展方向不明确而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也是目前在国内高校信管专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图1表明,信管专业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企业基本数据的分析与管理、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这些能力都需要以管理或经济知识做依托。但是,大多数学生存在这种观点也表明,现有培养方案中管理类或经济类课程较多,它们与信管专业的特征联系不紧密。如何调整经管类课程的比重以及课程内容,让学生理解经管类知识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知识在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中的必然联系是改革的重点。(2)管理类和计算机类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难易程度不能循序渐进。由于信管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目前课程教学内容间的整合与衔接仍存在较大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除了要修改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外,还需要专业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课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内容上做出适当的取舍。长江大学原有教学计划出于对信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高要求,特别安排管理类课程由相应专业的教师讲授,计算机类课程由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讲授,但结果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管理类专业课的教师认为信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学习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却认为信管专业毕竟是管理类学生,计算机要求可能不用太高,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师生沟通不足、学时压缩、教学重难点没有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等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各类课程低水平重复或难易程度衔接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因此,如何加大信管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优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是专业改革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3)适当减少或取消大四的理论必修课程。大四期间,出于求职应聘或考研等方面的考虑,各专业的学生都存在类似的观点,但信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学生对这种观点的表达更为现实和迫切。信息作为现代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一旦操作失误或使用不当,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而,企业不可能轻易让一个没有信息管理经验的学生去独立承担重要的信息管理工作。所以,即使学校为学生创造了许多企业实践机会,但学生也很难真正参与到企业的信息管理实践中去。为此,从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角度看,信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大量的校内时间进行信息管理实训。大学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如何充分利用大四学年为学生增加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环节,是解决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力供需差距的重要突破口。虽然上述调查结果可能受到长江大学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或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但学生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仍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它反映了学生希望对现有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要求。然而,培养方案的改革并不能简单地通过知识模块的更新或课程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得以解决,它需要与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把握新形势下的企业能力需求特征,从中挖掘出准确的能力培养定位,并在尊重学生个性和发挥学校特色的基础上逐渐优化。
分类实训的教学尝试为深化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在就业方面,由于我国企业整体上尚未意识到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学生真正从事信管有关岗位的比重较少。特别是在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近700万的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生源质量方面,由于长江大学开展大类培养的教学模式,很多大一年级或大二年级的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缺乏信心,从而使部分优秀的学生转向其他专业。在教学环节上,学生难以理解管理类、计算机技术类以及信息管理类知识的关系,在学习重难点上顾此失彼,普遍认为课程多却没有培养动手能力。为了改变这些现状,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在培养方案、课外活动、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信管专业教学团队认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明确毕业生的专业发展定位是培养方案改革的切入点。结合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特征,我们将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分为软件开发工程师类、ERP应用类、考研以及企业管理咨询四类。在就业方面,强调专业教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如ERP操作学习以及软件开发培训等。通过“请教师进来培训”和“让学生走出去实训”两种途径,形成了校内外合作的稳定教学团队,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与有关培训机构以及软件开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受过针对性培训的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要高于其他学生。其中,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ERP系统管理工作的学生平均工资达4500元/月以上,就业质量明显要好于其他管理类专业。在就业形势好转的情况下,教学团队通过多次专业交流和联谊活动使在校的低年级学生建立了对专业的信心,减少了优秀生源的流失。对于2013届毕业生,教学团队继续增加了分类培养的规模,参与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培训和ERP软件实训的30多名学生均成功地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目前,分类实训的教学效果给了专业教学团队很大的启发,证明了分类培养思路的可行性。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为实施这种分类实训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平台、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安排合理的时间进度并匹配对应的教学资源等,从而系统地构建起适合本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规划
(一)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1.近期目标。面向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设计3~4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并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信管专业的吸引力,有效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2.中期目标。重新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计或实践教学的比重,并设计和开发面向信管专业的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让后续各年级的学生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与电子商务实体企业的运行,建立起面向信管专业甚至是管理学院全体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3.远期目标。对现有软件开发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规范化,建立软件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软件开发人才的长效机制,最终促进“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从而使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能逐渐形成特色,进而建立起本专业的品牌影响力。(二)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总结初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长江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导向、两项基本原则、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四个实训平台、五项关键举措”。1.一个导向:以培养学生满足现代企业能力需求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2.两项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3.三个重点发展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ERP系统维护及应用、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4.四个实训平台:一个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和三个分类实训平台。(1)设计和开发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主要用于在大三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掌握该平台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逐步熟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并对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学生还可以选择性地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实体的商业化运营。(2)依托于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的用友ERPU8.7.2平台,训练学生对常见商业ERP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准备。(3)利用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研究,培养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和决策咨询方面的能力。(4)扩展与北大青鸟、迅腾软件以及ITjob等机构的合作培训,逐渐建立起软件开发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从事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岗位的就业能力。5.五项关键举措:整合管理类和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鼓励专业交流和课外创新,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按照上述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长江大学的大类培养教学模式,将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分为六个阶段: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基本能力形成阶段、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定向能力培养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如图2所示。大类培养阶段属于基础知识教学和通识性教育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重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企业信息管理能力以及软件开发能力做知识储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则需要通过各种综合性课程以及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在定向能力培养阶段将学生分为三个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在就业或考研方面的个性需求,并将其发展方向与毕业设计环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技能。
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专业定位及特色1.专业定位。培养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工商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以及软件开发与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具备进行信息管理和决策咨询、常用商业ERP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等方面的动手能力。3.信管的专业特色。改革培养方案要力争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形成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管理,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2)利用多种教学实训平台,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3)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专业的社会影响;(4)结合学校石油行业的特色,有条件地选择本专业优秀的学生,与石油院系联合培养学生开发石油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二)理论课程的改革方案学生对理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计算机课程实践不足、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关系不清、专业课程教学顺序和进度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就业实训相冲突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理论课程的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1.加强大类培养与早期专业引导间的衔接。信管专业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不容易让学生对其专业内涵形成直观的认识,从而会造成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或学习目标上的迷失。因此,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必须让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性质、主要学习内容、专业发展方向有总体上的了解,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尽早地制定远期学习目标。为此,需要在大学一年级适当压缩有关的公共课教学,引入《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导论》等基础必修课程。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角色,也能让学生对信管专业的性质和专业发展方向有全面的认知。2.删除与信管专业相关性不强的必修管理课程。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必修课程从原教学计划中删除,同时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把管理类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其目的是弱化专业性太强的管理知识,训练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企业管理流程间或岗位职能间的相关性,使学生能从信息流或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3.增加能提高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课程。在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增加《预测及决策》、《管理统计与应用软件》等课程,使学生能学会搜集和整理商业数据,并能利用常用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这是选择“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方向的毕业生需要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4.修改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变不合理的课程安排顺序。加强《运筹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利用这些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理顺《信息管理学》、《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教学顺序,使学生能从易到难地建立起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大四学年不再开设必修课程,以三个实践平台为基础增加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实训课程。信管专业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在就业前经过专门的软件开发培训或在有关企业中进行系统地实习。如果在大四阶段开设必修课程,将会与学生的分类综合实训任务产生冲突。但是,为满足学生在校学习或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大四第一学年可开设《ERP系统实践与技术认证》、《电子商务及运营实践》、《IT项目管理》或《软件工程》等选修课程。这些专业选修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以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定位为目的,也可以成为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表现。(三)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次培养方案改革中采用了课程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平台实训、校企合作培训以及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模式。结合多阶段培养方案设置的总体要求,实践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大类培养阶段。在第一学年期末安排企业生产实践,时间为2周,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本流程,观察企业系统物质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理解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兴趣,让学生对企业生产系统形成基本认识。2.专业基本能力形成阶段。本阶段的实践教学方法以课程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要求在有关课程中设置上机实验,学生需要操作典型的统计软件和优化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让学生掌握解决信息管理问题的基本工具。同时通过“程序设计”、“商业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课程来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背景,学习如何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存储、利用和评价等来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特别要学会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文本。作业或报告不规范是现在管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学习态度的改变应该从基本文档撰写的规范化开始,会撰写规范化报告文本其实也是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3.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学生需要参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完善过程,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该阶段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和MIS方面的知识,操作和管理由本专业教学团队开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培养学生进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专业核心技能。此外,对于倾向定位于考研或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两方面的学生,在该阶段可结合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的要求,培养其进行规范化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4.分类能力培养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由于在四年级期间取消了理论必修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在大三学年结束后选择个人的发展定位,以分类、分组的形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用友ERP综合实训和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实训中的某一项。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与其选择的实训项目类别相关,毕业设计的形式分为研究论文类和实践操作类两种,即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实训项目的学生以及考研的学生必须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项目或未来研究方向完成研究型论文,而参与用友ERP综合实训项目的学生必须完成ERP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选择实践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而且需要通过考试获得人社部颁发的ERP系统操作和管理方面的证书。此外,学校可出台有关政策,允许本专业优秀的学生参加石油院系举办的石油软件基地班的学习。
结论
本文结合长江大学信管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分类实训平台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规划,主要体现了“一个导向、两项基本原则、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四个实训平台、五项关键举措”的改革思路。虽然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改革规划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有关改革措施在后续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来自院校两级的障碍。例如,如何保障校企合作培训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要求的毕业设计规范与分类实践教学间的冲突问题、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课程的删除或新增造成的教师工作量或能力要求变化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院校两级加强专业教学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还需要学校在教学资源配套和教学管理、考核等制度上予以配合,否则将导致该专业建设规划中的某些重要改革措施不能充分落实,从而影响改革方案实施的范围和效果。
作者:刘松 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总体效率和效益,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分析、计算、设计以及优化等),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业发展迅速,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的市场需求,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得到前所未的发展机遇,IE人才需求急剧增长。面对机遇,各高校纷纷设立IE专业,迄今全国已有l9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但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E人才,取决于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也就是IE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培养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条件不同,各高校要在激烈竞争的IE人才培养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确保高就业率,就必须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合理确定学科定位,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根据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我们围绕专业建设和办学思路对IE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进行了创新研究。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培养目标
1.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装备制造业激烈竞争环境,成都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依托国家三维CAD培训中心、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优质的机械工程教学资源,综合机械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工程理论,将创新教育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潜力和人文精神等五个方面塑造,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的“改善意识”和“渐进创新能力”的工业工程人才,这既是创新教育的必然延伸,也为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入了内涵。
2.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人才具备的能力
为把成都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们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实地调研、参观许多典型的企业如东方汽轮机厂、成都一汽大众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沃托玛腾机电有限公司等,也实地走访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另外网络查询学校有:Bradley University,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
基于上述论证,制定了专业建设五年规划和实验室建设规划,明确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理论以及IE技能,拥有强烈的“改善”意识和“渐进创新能力”、懂技术懂管理复合型高层次应用人才。通过公共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经管类基础知识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等四个模块,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业生产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和改善、生产制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IE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教学体系整体最优,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工程、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课程设置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通修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同时,课程设置中增加跨专业的辅修课程模块,给学生自主选择机会以适应个性化的培养要求。
通修模块包括:思政类、英语、计算机类、体育等课程。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工业工程的经济、管理基础课。
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工业工程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办学优势协调好基础课、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工业工程的经济管理基础课、工业工程专业课各课程比例的设置。加大对专业教育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将所有独立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精选课程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知识陈旧,使讲授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2.强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突出思维能力(重点是智力因素和逻辑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如保证数学、系统工程、运筹学等教学质量,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等;保证工程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训练识、绘图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保证计算机语言教学质量,训练程序设计能力等。
3.拓宽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IE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基本IE技能,掌握如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生产计划、质量管理中的IE基本方法和技能。
4.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动手环节,使实践教学达到53.5学分,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上,对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实验环节根据学科方向进行整合,以独立实验课程形式统一开设工业工程综合实验课,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工程训练环节上,除强化IE认识实习、机制生产实习、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直觉思维。并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与企业长期联系的实践平台,选择部分优秀学生从高年级开始就定时参加企业运行管理和规划管理,增强他们对先进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与系统的认知与参与,强化设备操作能力和产品制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5.突出渐进创新能力和理念的培养,强化基于发散思维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加强人文和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形象思维和非智力因素;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发现和鼓励具有创新个性的人才发展,因材施教。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业工程专业每门课程设置了课程小组,采用“协作教学”,即同一门课由不同的教师轮流教授。课程组依据培养目标制定课堂教学四项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自学与讲授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1.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1)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三个方面。将基本理论分为了解、理解和必须掌握三个层次;将方法与技能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明确重点和难点。比较简单的内容,采取学生自学方式。教师在课前介绍本章内容、重点和难点,并给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期刊和书籍、留习题,下次上课提问总结,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点难点内容采取老师讲授方法,并辅之于实验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方法。该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案例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运用工业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课程组查阅与课程相关研究及应用论文,同时将教师的实践研究内容整理,提炼出案例。在案例教学中,首先通过电子邮件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做成PPT课件,上课时各组派代表讲解,大家充分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适时提出有启发性或能够引起积极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维。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3)启发式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起点,通过“启发输导,循循善诱”,科学地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以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一定的观点的目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
(4)鼓励学生上讲台
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配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过去授课时基本上是老师讲课学生听,无法体会学生听课的心情。现代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充分的准备,安排学生讲2学时课程,每次讲1个小时。为了讲好课,学生做了充分准备,查阅了很多资料和参考书,制作的电子教案图文并茂,非常生动,并反复研究和演练。讲课时十分认真,听课的同学全神贯注,积极配合。该种方式加强了教与学的交流,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2.在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加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制作了电子教案。在多功能教室中,用多媒体方式讲授课程内容、演示课程内容相关背景及应用案例等。电子教案信息量较大,内容直观、生动,通过视觉及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影像及软件技术。对于课程中难以理解又没有实验的内容,我们运用摄像技术拍摄实际生产过程,然后在实验室回放,进行分析改进;通过工业工程软件对产品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工程评价;
(3)利用教学录像及网络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搞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采取的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采取的措施包括在职进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学研究、软件技术培训、课程教学培训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通过自身积累,逐渐发展壮大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引进的师资应该能带来最前沿的学术课题,能够带来先进的学术意识,能够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求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只有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时才能得到教师真正的有效指导,保证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六、结束语
依据上述专业建设的思想,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了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综合仿真实验室,同时也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第一届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2010级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就达到了98.6%。其中,有16%学生考研继续深造,有多名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此外有众多学生进入富士康、TCL集团,美的集团等大型企业从事品质管理、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等岗位就业。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思路,积累办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一、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课程体系实质上是课程的组织逻辑,它对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形成学科特色和就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知识需求,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为一体。二是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管理与工程并重,强化工程素质的提升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加强真实项目情景模拟和职业岗位职责训练的实践环节。三是根据学校办学服务定位,坚持“应用型理论教学,工程技术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办出专业特色。四是通过重体系、活模块,围绕完整的工作项目流程组织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构方式。五是将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多阶段、多层次、多途径、全过程地了解职业岗位职责和企业生产运营流程,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二、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依据我校“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实践、完善创新、注意综合、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以及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根据工作项目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拓朴结构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将工业工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渗透到相关课程中,从而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强化工程素质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和教育形式。该课程体系具有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由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组成。
1.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初步的工程能力和科技信息力,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三个平台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在考虑区域因素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认真研究工业工程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机械加工行业为背景,以知识能力组织为逻辑的体验式课堂教学课程体系。(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分为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创新创业基础四个部分。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材料导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组包括英语、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科学史、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组包括创造学、创业基础。(2)学科教育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工程素养和适应性。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的工程素质,掌握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科教育平台由学科教育必修和学科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组成,由机械工程学科、管理科学工程学科和工业工程学科三个学科组成。机械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管理科学工程课程组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业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专业概论、标准化工程。(3)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能力的实现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解决产品的设计、工艺问题和具备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由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组成。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课程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控制、精益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课程组包括安全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系统工程导论、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课程组包括新产品开发创新理论、可持续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
2.实践创新体系实践创新体系训练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职业能力,强调企业运营流程、岗位意识和职业能力等职业工作完整性的训练。实践创新体系包括基础训练、学科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三个平台和第二课堂一个模块,共计42周。为了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适应不同企业的环境要求,在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工程师,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体验平台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1)基础训练平台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强调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基础训练平台由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思政课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环节组成。(2)学科专业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职业意识、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强调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体验。通过现代企业认知和企业运营流程实践,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体验训练。学科专业实践平台由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规划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环节组成。(3)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职业工作的完整性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组成。(4)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从事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该模块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复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的训练,通过完整的项目开发体验和企业工作流程体验来完成。第二课堂模块包括参加学术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听学术报告和讲座,企业的顶岗实习,课外兴趣项目小组,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仿真训练。形成的科技成果:如、各种专利、产品开发;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演讲、辩论以及艺术节重大文艺演出;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等。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企业需求。本文根据天津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制订了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企业人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使新的课程体系能体现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即包含人才的系统优化,更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更适合现代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
作者:张付英郑辉陈钢薛强孟延红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 创新 理念 改革
众所周知,管理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管理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办学理念,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让学生牢牢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和其他学科相比,管理学具备鲜明的特点,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管理学又同时兼备灵活性与严谨性,从而决定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艰难。初次接触这门课程,学生往往缺乏对其感性的认识,掌握理论知识容易,可是想掌握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做到灵活运用,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与总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即忽略了学生自由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则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探索外界的知识,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大量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判断和重组,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认知。不应该是一味的接收,对信息不加思索和判断,久而久之,将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手段。
一、以理论主线为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庞杂,涉及领域较广,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合理分配,在讲解时就容易显得凌乱,缺乏条理性。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管理学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在授课时按照理论主线进行讲解,适当向边缘学科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使授课不再显得零散,扰乱学生的学习重点。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管理学,就是学习如何管理企业,做好决策工作。而决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培养学生超强的思维能力,其实和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一样重要,而这也恰恰就是学习管理学的终极目标—善于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前,学生学习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只有在被教师监督和管理之下才会学习,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为了将目前的教学局面扭转过来,由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创造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重点是什么,如何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讨论等。总之,思维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只有勤于思考,学生才会变得更加聪明。
那么,应该具体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应该说,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起到“完胜”的作用,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教学形式不可单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比如探索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拓展式教学、案例法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非常有效。
三、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
管理学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管理学管理的不但是经济,更重要的是管理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一种人问精神,而这种精神在课本中是学不到的。学生学习管理学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为自己就业增强竞争能力,而不是学习纯粹的理论知识应付考试。因此,应该把人问精神作为学生培养的主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提高道德素质教育。
四、以开放性教学为特点
所谓开放式教学,即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性,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共同探究、共同学习。
(1)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过去,网络媒体不发达,教材能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教材无法做到实时更新,所以内容往往非常陈旧,与社会脱节严重,学生毕业后,往往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和其它媒体的普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得到扩展,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辅助教材等方式获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学习环境的开放性。改变传统课堂的“黑板式”教学,积极和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定期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办公环境和经营模式,扩展学生视野,扩展思维空间,是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具有动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3)教学互动的开放性。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则有教师全部承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因为只有学生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学习的难点在哪里。这种互动式的开放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教学设计的开放性。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学的应用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一些企业故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将企业状态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体验到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明白自己应该学习什么,需要什么。
五、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传统教学的枯燥性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障碍,为了让学生不再有抵触学习的心理,应该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比如在讲解科学管理原理时,可以通过讲述小故事,或者播放相关电影片段的形式,让学生更加轻松直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丁颜彬.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手册[M].北京: 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2]李建明.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