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8:0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经典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是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为经典管理理论以及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般原理及方法。该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作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发现《管理学》教材中某些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似存在逻辑不清的现象,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加深对《管理学》知识的认识。
二、职能理论与角色理论的关系
一般教材在讲述管理职能理论后,随即讲述管理角色理论。管理具有哪些职能,各种教材说法不一,多数教材认为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五种职能。管理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在管理中扮演人际、信息、决策三类角色。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及联络者三种;信息角色包括监督人、传播者及发言人三种;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及谈判者四种。《管理学》教材一般未对上述两种理论的关系进行说明。事实上,角色理论是加拿大学者明茨伯格在不认同职能理论的情况下提出的。他认为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是在履行上述职责,而是在扮演各种角色[1]。比较职能理论及角色理论,可以发现这二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使用的名称不同而已。大体上看,管理者扮演领导者角色是在履行领导职责,扮演联络者、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代表人、谈判者等角色是在履行领导的沟通职责;扮演企业家角色是在履行创新职责;扮演资源分配者角色是在履行组织职责;扮演危机处理者角色是在履行决策职责。《管理学》教材同时介绍这两种理论是无可厚非的,可以帮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管理者的工作,但应对二者的关系加以说明。
三、决策与计划及其它职能的关系
在处理决策与计划及其它职能的关系上,管理学教材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决策作为独立的职能,二是将决策并入计划职能。前种做法认为决策与计划的关系是: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伸,有时二者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但对二者为什么是此种关系未进行说明。后种做法较前者更为彻底,直接不提决策职能。这两种做法应该都是不可取的,没有理清决策职能与其它职能的关系。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因此决策可以说是管理的唯一职能。决策是识别及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决策若解决的是计划问题,那么它就是关于计划的决策;如果解决的是组织方面的问题,它就是关于组织的决策。若是解决领导、控制问题,它就是关于领导、控制的决策。因此,决策是上一层次的概念,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下一层次的概念。这样看来,将决策并入计划是不可取的,认为决策是计划的前提也是不妥的。决策不可能脱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独自存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也都是决策。也有教材将信息获取及创新列为管理的职能,这应该是可取的。适量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从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来看,获取信息应是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之一,没有适量信息,管理者就难以进行决策,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实中,管理者对信息的搜集是不足的,将信息获取列为管理的职能有助于管理者重视信息收集。也有观点认为创新不宜作为管理的职能,因为它融入到了管理的其他职能之中[2]。这言之成理。但从促进管理者进行创新的角度来看,将创新列为管理的职能是有意义的。从整体上看,管理各职能的关系应是:决策是上层职能,信息获取、创新从属于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决策的具体表现,是决策的下层职能。
四、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是管理学近来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例如存在如下流行说法: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将事情做正确。形象地看,在森林中指挥大家砍伐木头的是管理者,上树辨别砍伐方向是否正确的是领导者。现实中有此话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实中确有一些领导者不称职,不能把握大局,不进行创新,只是“法先王之法”。将此问题引入《管理学》教材也是可取的,《管理学》教材应关注现实问题。但引入此问题,应将其与《管理学》其它知识的关系理清。从《管理学》知识的逻辑来看,管理者应是指所有的管理人员,领导者是有下属的管理人员,没有下属的管理人员称为普通或一般管理人员。这样来看,“管理者将事情做正确”就是不正确的,因为管理者包括领导者。现实中部分领导不称职是将自己降格为一般管理人员,而不是降格为管理者。这虽只是一个名称问题,但不辨别清楚,容易引起知识体系上的混乱。
五、领导情景理论的适用性
领导情景理论包括费德勒的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以及路径—目标理论。这三个理论都不适用于一般情景,而是针对特殊情景的。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因存在以下不足而不具有普遍性。第一,利用LPC值(对自己最不喜欢的同事是持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将领导者分为关系导向型及任务导向型,与一般情况不符。现实中对自己最不喜欢的同事持正面评价的领导是十分少见的,关系导向型—任务导向型的分类实际意义不大。第二,费德勒依据领导职位权力的强弱、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好坏、工作任务结构清晰与否将领导环境分为8个类别,这也失去一般性。因为现实中工作任务结构一般是较为清晰的,领导权力也是强的,领导与下级的关系也是较好的。只有临时性任务或新组建的部门,工作环境才有显著不同。第三,环境差时,任务型领导绩效较好,费德勒认为这是常识[3],但令人费解,因为从常识来看,任务结构不清晰,领导权力弱,上下级关系差时,任务型领导也可能是难以作为的。因此,费德勒的权变理论仅适用于临时性任务等非常规工作情景,且其结论缺少依据。
六、经典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关系
经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及巴纳德的组织管理理论、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等。经典管理理论一般在教材开篇进行介绍,现代管理理论则散布在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各篇。《管理学》教材一般未对现代管理理论是如何发展、补充经典管理理论进行说明。我国引入的国外《管理学》教材有的甚至将经典管理理论仅作为导论的附加模块,令人费解。《管理学》教材是介绍管理的一般原理及方法的。经典管理理论提出的原理及方法是从管理实践中发展而来的,而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它们应该在《管理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强调使用最佳操作方法进行生产作业,倡导劳资双方合作,分享最佳操作方法运用带来的增量收益,这在现今仍然是适用的。再如,梅奥的组织管理理论倡导人性化管理,这在现今也仍然适用。此二者合起来恰是领导行为理论所论述的关心人、关心生产的两种领导行为方式。例如,管理方格论从关心人、关心生产两个维度提出管理行为的5个典型形态,这可以认为是综合泰勒及梅奥管理理论的产物,是二者结合的具体化。经典管理理论实际上已经勾画出了管理的一般图像。从人的方面来看,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人的协作系统,实际上是提出“自由人”假设,这是对人性的充分尊重,比现今的人本管理思想深刻。就管理人员的任用及行事而言,韦伯提出按技术资格进行选拔,明文规定升迁制度,管理人员按规则、纪律和程序办事,这永远都是管理致力追求的理想状态;就生产作业而言,泰勒提出劳资双方应亲密合作以保证最佳操作方法得以使用,这也是管理应努力实现的。在权力使用上,法约尔提出权责对等,合理进行集分权;在收入分配上,法约尔提出报酬合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在现今依然是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按上述原理来管理某个组织,该组织一定是优秀的。因此,《管理学》教材应充分重视经典管理理论,而不是淡化。
作者:蔡厚清 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亨利•明茨伯格著,孙耀君,王祖融译.经理工作的性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基于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调查而成的《公司的概念》,60年间不断被再版重印,2006年中文新版《公司的概念》的出版又掀起了中国读者追捧“德鲁克”热潮。德鲁克接受公司要求写作而成的案例书,确定了自己在“组织理论”上的历史地位。日本的大野耐一在丰田公司工作了一辈子,于1990年去世,他以日本本土管理思想为基础,创造了超越福特生产方式的丰田生产方式(TPS),实践总结而成的《丰田生产方式》1978年出版后,风靡全球,大野耐一之后被誉为“日本企业复活的教父”。这类经典案例图书几十年来经久不衰,奠定了作者在管理史上的地位。
近几年来为人瞩目的戴尔公司、北欧航空公司、亚马逊公司、Google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都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剖析,作者带给我们精彩的解读,几十年后,会有一些公司经受住历史考验,成为了基业长青的公司;也有一些著作得到时间的检验,成为经典之作。可以说,伟大的公司造就了一批经典的著作,成就了一些一流的学者。
一号擂手:丰田生产方式成就“日本企业复活之父”
本书是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先生最经典的作品,它系统揭开了丰田公司卓越的秘密,涵盖其及时化(JIT)、自动化、看板方式、标准作业、精益化等等生产管理的各种理念。它堪称是丰田核心竞争力的名著,也是全球生产管理的最为重要的标杆,大野耐一先生以日本本土思想为基础,一手创造了超越福特生产方式的丰田生产方式(TPS)。他是从生产现场走出来的实践管理学宗师,在世界管理学界与以理论见长的彼得・德鲁克各树一帜,并驾齐驱。
《丰田生产方式》[日]大野耐一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年4月
二号擂手:解读通用汽车,造就“现代管理学之父”
1943年底,德鲁克接到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邀请,希望他来帮助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弄清楚战后的企业应该如何管理员工。他们相信德鲁克有这样的思维高度,能够提出合乎未来工业社会客观要求的建议方案。1946年,德鲁克基于通用汽车公司为期18个月的调研,发表了《公司的概念》。该书标志着德鲁克在“组织理论”上确立了自a己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德鲁克打通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构建了“企业(组织)、管理、工业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公司的概念》[美]彼得・德鲁克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3月
三号擂手:北欧航空的“关键时刻”,是众多企业成功的关键
《关键时刻MOT》记录了北欧航空公司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卡尔森接管公司总裁职位后,采取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策略,授权那些直接服务顾客与市场的一线员工,使濒临破产的北欧航空公司成为业界最受尊敬的航空公司之一。关键时刻对IBM和西南航空的转型和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时刻 MOT》[瑞典] 詹・卡尔森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四号擂手:电视“热播剧”,让图书又寻找到一种时尚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经济学;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45 -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一级学科)① 与工商管理学科(二级学科)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计量经济学在两个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计量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起成为我国高校经管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有效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后续进入研究生领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本科期间的科研活动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需求。但计量经济学发展至今,形成了诸多的理论,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确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计量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数据的特点,一般计量经济学学科主要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各部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一)经典计量经济学板块
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A1计量经济学概述、A2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A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A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5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假定放宽带来的问题以及处理(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A6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A7虚拟变量模型、A8滞后变量模型。
(二)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板块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板块包括:B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B2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B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B4向量自回归模型。
(三)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板块
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板块包括:C1混合回归模型、C2 变截距模型、C3变系数模型。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探讨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在我国按学科门类分,经管理专业主要分为管理学一级学科以及经济学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和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而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科,并没有文件或会议把计量经济学作为其核心课程,但多数高校都把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但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科在培养目标中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学生培养能力的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以及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商管理学科的重点在于研究赢利性组织的经营活动规律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管理类学科。在我国,工商管理类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审计)等专业。
(三)教学内容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经济学培养较为宏观,特别是要求学生具有分析、预测经济的能力。而工商管理学的培养目标较为微观,学生侧重于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因此培养目标侧重于微观个体。在此背景之下,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学科的研究数据都为宏观数据,大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而工商管理学科一般的研究对象为企业或者消费者等个体,侧重于截面数据。特别是工商管理学科中的某些学科如市场营销,侧重于问卷调查,会广泛运用到哑变量,因此两者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差异。
四、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的策略选择
(一)学时设置
一般来说,工商管理学科对计量经济学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经济学类由于预测等方面的需要,对计量经济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一般设置为3学分,按16个教学周,合计48学时;工商管理学科一般设置为2学分,按16个教学周,合计32学时。
(二)数学基础
计量经济学是对数学知识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计量经济学一般在学生学习完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后开设,因此一般大都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设,而此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遗忘都较为严重。一般需要设置4学时的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基础一般围绕:概率论基础、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统计量及其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些数学知识伴随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始终,因此务必加强学生对这些基础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经典计量经济学
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涉及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导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教学内容。该部分教学内容多,难点、重点也多,也是学习其他计量经济学板块的核心和基础。因此是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学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但在A7的子版块中,由于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一般的研究对象都是个体,因此他们对哑变量数据的处理要求非常高,该板块对经济学板块做介绍处理,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必须重点来讲,如LOGIT、PROBIT检验等。这个板块大约占教学内容50%。
(四)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包括:平稳性检验、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该板块是计量经济学的高级阶段,也是经济学科进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检验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经济学学科必须重点介绍。在工商管理学科,一般只做基本介绍。
(五)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
面板统计是计量经济学中比较难的板块,对本科生来说属于较为复杂的板块,但经济学学科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涉及中往往会用到该板块的知识。因此该板块在经济学科中做较为详细的讲授,而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只以介绍为主。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如表1:
五、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内容设置
(一)课时安排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计量经济学涉及到上机操作,因此必须安排好实验学时。从教学的时间来看,经济学学科适合安排8学时的上机实验,而工商管理学科安排6学时的上机实验。
(二)教学内容安排
上机实验的教学内容有:
D1:包括计量经济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录入、编辑等)、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等;
D2:数据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以及处理
D3: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D4:面板数据的基本检验与操作。
(三)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见表2:
六、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其他建议
(一)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课下实验
计量经济学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学完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实现对数据的各种处理练习。每个计量经济理论都需要通过上机实验来进行巩固。但从现有的教学时间来看,不可能都对计量经济学的实验都进行统一的上机安排。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课下上机实验的要求。教师应该将需要学生掌握的上机操作编制成讲义,供学生课下练习,并安排好答疑工作。
(二)重视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的考核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对计量经济学的考核中,除了重视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考核以外,应重视对计量经济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上机操作、课后作业、计量经济学应用论文等都应该成为考核的重要方式,这样才能摒弃学习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的现象。对于本科生来说,甚至可以用上机操作考核取代传统的闭卷考核。
(三)重视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对经济思想的灌输
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但计量经济学绝对不是单纯的“数字课”。教师在对基本理论介绍完毕后,要用真实的案例数据进行相关的演示,演示前必须交代好数据以及相关模型的经济学背景,检验结束后,必须对该案例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进行总结。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计量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把计量经济学理解为数学课。
(四)重视教材的选用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引进比较晚,在师资、教材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在我国,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分原版教材、翻译教材以及国内原创教材。原版教材由于价格昂贵,对英语水平要求高,一般都被选用研究生教材。翻译教材一般篇幅过多,也不适合作为本科生教材。因此一般本科教学大都选用国内原创教材。国内教材的案例数据一般都来源于中国经济问题,方便教学,也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经济问题。但国内原创教材大都存在篇幅过短、错误较多等问题,因此教师在选用教材的同时,应考虑编制相关的学习讲义,供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
(五)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性教学
计量经济学应用型比较强,在学生今后的毕业论文、科研活动中会频繁用到计量经济学工具。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中,要重视规范性方面的教学。如许多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撰写回归方程时不写∧符号;撰写回归模型时没有误差项ε;有的学生混淆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度两个概念等等。这些规范方面的错误虽然不会引起误解,但却导致读者对论文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性方面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05):139-153.
[2]李子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将《计量经济学》列入经济学门类核心课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09):78.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18-22.
【关键词】管理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管理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当今适应企业及社会各组织管理需要,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课程。自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以企业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学在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很快,面对当今的变革潮流,管理知识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这些必要的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以适应从业的需要,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学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构建主义学习原理,结合管理学课程特点,探讨了管理学新的教学模式。
一、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和比较分析,我认为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点对我们“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掌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很重要的方面是创设学习环境,在设计学习环境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经济活动中真实的任务,并且是与教学情景相关的任务,而不是抽象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提供真实世界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创设的环境中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知识的构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二、管理学课程特点分析
课程特点,是教师授课的内涵性依据。不同的课程特点,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管理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各种专门的工程技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该课程既是一门管理知识的基础理论课程, 又容纳了许多其他相关课程。所以, 在对该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对教师的知识覆盖面要求比较广,教师在对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
(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管理学中没有千古不变或“永恒”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管理学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以掌握和运用。中外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该课程有效地教学形式,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和创设情景案例将学生导入具体的实践环节思考解决实际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
(三)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管理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种管理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管理学课程理论和体系也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为了让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胜任企业的管理岗位或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管理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内容和体系设计必须尽量体现最新的管理理论嬗变。
管理学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技术等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艺术。这也就要求管理学的任课老师,在安排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和总结,合理设计管理学的教学模式,以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学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对管理学课程的认识,以及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总结,就如何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根据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与否将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改变强调学科体系完整的做法,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根据我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管理情况,对整个要讲授的管理学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并把这些管理学知识变为多个知识模块单元,供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拼接、组合。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管理学课程教学情境
创设管理学课程教学情境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采取设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作业的方式;既可以设于课堂,也可以创设在课堂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创设真实的管理情境。对教学案例要有针对性的筛选,要挑选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的,便于学生了解能够感知的案例。尽量将案例教学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典型的情景中帮助学生领会管理理论,学以致用。为使案例实现直观性,案例编写形式,简洁明了,笔者采用了大量图标和流程图,使学生对所培养训练的能力及方式一目了然,充分反映“管理学”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的特点,把学生带入到管理的“现场”,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案例,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分析和决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三)构建主动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简洁直观,有助于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将学生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划分为几个团队,让学生之间展开合理的竞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竞争的气氛,有利于团队合作,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在课堂上采用管理故事、寓言、游戏、角色扮演、经典案例分析等多种训练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强调“协作学习”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五)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在考核内容上要以管理的四大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范围既包括教室课堂教授过的以及实训操作过的,也包括教师课堂没讲、但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者教师指定参考资料中包含的内容,还包括应该和必须具备的管理常识。考核的标准开放,对于一些主观性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核,在标准方面不拘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多种考核方式,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避免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雪丽,付天舒.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语篇阅读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1).
[2] 周长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生物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6,(36).
[3] 纪淑军.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J].文教资料,2006,(34).
关键词:专题式;经典研读;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57-02
承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一个普遍共识:即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系统性强、教学内容多,就专业教学的课时量来看,在注重系统化教学的同时,难以实现在课堂内对于某一专题的深度探讨和深入理解,很容易造成只顾及全面知识的介绍,而忽略对专业知识的纵深思考,这就使得教学效果仅停留于简单的专业知识概念框架,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表象化、教条化,从而影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效果。为此,基于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特点及本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本人以所授课程《公共政策学》为实践样本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引入系统化教学与引导学生专题式经典研读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在理论梳理的同时辅以经典文献阅读,将课堂听讲与课下自主阅读有机结合,以经典书为索引,以教材式的框架为模板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所谓经典研读,简单点说就是阅读与研修本学科的经典文献。通过在常规的系统化理论教学过程中嵌入专题式经典研读的教学环节,强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外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锋、思维碰撞,能够使学生在加深专业知识交流的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更能够为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坚实基础。
一、实施该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推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引入这样一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过去由专业教师单独讲授的“一言堂”模式,变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仅可以采用主题发言、小组汇报的形式,也可以由不同观点的同学提出疑问供大家讨论与争鸣,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有趣,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此外,作为一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情况,掌握每个学生对研读资料的分析水平,同时对于教师本人来说,每一次的经典阅读也是一次新的学习之旅,必将积累不同的学习感悟,发现更多前人的思想闪光处,无形中逐步夯实了教师自身的专业体系,拓宽了教师自身的专业视野。
第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呈现两种不良状态:一种是虚心向学,苦下功夫,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平日不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这两种学习状态与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严重偏离。而究其原因,问题均出在学习方法上。笔者通过与班级学生课下访谈得出结论,结合教学过程采取经典研读,可以适当地施予学生压力,并且能通过集体讨论、辨析和教师总结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有助于课程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
二、实施该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体优化。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大纲以完成基本教学为基础,经典文献的研读为辅助,做系统化的设计,整体遵循“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到课堂讲授和课外专题研读、研讨相结合。
第二,知识容量大,视野开阔,覆盖面广。在总体教学框架中,各主题内容的覆盖面力求宽泛,尤其注重选择有代表性的前沿理论。
第三,突出重点,详略有度。
三、实施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及考核指标
具体步骤:首先,由任课老师指定经典文献、经典书籍或者经典公共问题评论等材料,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进行阅读与思考(阅读周期通常为一周);其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每次抽取若干名学生,作为每次经典研读学习讨论课的指定发言人,根据相应的评分要素进行考核。再次,发言过后,评委及观众可进行提问,提问应由讲述者回答,其他人有独到见解也可回答。若论辩交锋情况出现,视其回答问题的观点正确、逻辑层次、深刻程度、流利度以及最终有无解答提问者的解答等方面酌情加分。最后,每位同学在经典研读讨论课上,需要上交一份此次规定经典研读内容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考核指标:
第一,读后感演讲:(60分)
1.仪态仪容:服装是否正规、得体,妆扮是否自然、得体,台风是否自然、大方,肢体语言是否简洁、得体。(5分)
2.语言表达:普通话是否标准,感情是否丰富,语意是否清楚,语言组织是否符合逻辑,用词是否准确,演讲是否能完全脱稿连贯流畅表达。(10分)
3.主题内容:演讲内容是否完整、丰富,演讲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10分)
4.逻辑结构:演讲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清晰完整、符合逻辑。(10分)
5.分析结论:经典研读材料分析的是否有结论,结论是否深刻独特,并体现个人独特视角,能否引起他人共鸣。(20分)
6.时间安排:详略是否得当,时间控制是否得当(是否超时)。(5分)
第二,读后感写作:(20分)
1.内容:对于经典材料主题内容把握是否准确、完整,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5分)
2.结构:结构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清晰完整、符合逻辑。(5分)
3.感悟:研读的感悟是否深刻独特,并体现个人独特视角,能否引起他人共鸣。(10分)
第三,论辩交锋与创新:(20分)
1.问答:所提问题是否新颖独特,是否具有说服力,随机应变能力如何;论辩过程中把控全局的能力如何,小组协调程度如何。(10分)
2.创新:演讲内容、演讲形式等方面的闪光点;任何独到之处都可加分。(10分)
四、实施该方法后取得的效果
笔者在自己所授课程《公共政策学》实施该教学方法后,取得了如下的效果:
第一,这种教学方式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从第一次实施效果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能够按照具体的任务要求认真进行课下准备并完成读后感,但是在课堂上形成激烈交锋的时段较少,这说明在平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深入思辨、开展论辩的能力。读后感整体完成的质量较好,学生态度较认真,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并在课堂上勇于阐述个人的观点。
第二,根据问卷调查的简单统计,学生普遍认为能够从课堂内、外经典研读的交流与思考中学到很多东西,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活跃思维思路,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为以后的学业深造做铺垫。学生对于经典研读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认识,认为采用过经典研读教学方法的老师比较清楚经典研读的目的及其意义。
第三,根据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对专业课老师的授课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将两个年级学生的建议汇总如下:
1.期望授课教师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研修或带领学生开展外出实践。
3.加强文献研读与拓展思考,多结合社会时政、实事进行分析,和学生交流、交换观点与思想。
4.课堂形式应更为丰富多彩,可以案例教学、经典研读、课外实践、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相互穿插于课堂之中等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个人小结与反思
首先,与课程同步的、紧密相关的经典专题材料的选择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自己广泛地进行阅读,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实际的文献。程度过高,学生即使按老师要求去读了,也有可能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读懂,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程度过低,又有可能达不到研读的目的。因此,经典材料的甄选可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挑选出适合的文献并建立学科经典资料库。
其次,从哪个年级开始实施经典研读的方案?对于大一、大二年级的本科学生,接受的课程几乎都是大学通识教育课,此时进入专业书籍/文献的研读是否适当。有老师认为从二年级开始就应该进入高要求高水平的经典研读,那么,往后的专业课是否能继续地保持和跟进,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沿用这样的方法,有的著作在二年级某门课上就提及或有部分学生课下已经读过了,那么以后在专业课课堂里还有没有必要介绍,或者介绍多少?这些问题还需要在教研活动中继续交流与思索。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作业;工效学;作业效率;人工智能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脑力劳动者大量涌现,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知识管理的广义定义)已成为企业实践和管理学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不少企业特别是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企业,如:惠普、麦肯锡、清华同方等,已经通过建立知识库、内部信息网络建设等知识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相关研究和实践大多仅关注对于知识这种资源的管理(知识管理的狭义定义)。即便是在这样一种狭义上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内容、策略与原则以及能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讨论,而对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既没有展开,也没有进行系统研究。”
应当指出,信息化建设对知识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事实上,在实践中已经有不少企业由于片面强调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平台,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而忽略企业管理中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导致其信息化建设失败,不但没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反而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负担。在这方面,为数不少的失败的ERP案例就是典型的例子。
管理的基础问题和核心问题向来是并将永远是工作效率的问题。尽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组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内容可能完全不同,但人们管理的目的和本质总是追求最少的输入和尽可能多的输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在组织效率中,最为基础的问题是各项作业的效率。100年前,正是基于对体力劳动作业效率的追求和研究,使得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要提高企业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关注企业生产的作业过程以及这些作业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业取代体力劳动作业成为最普遍的劳动方式。因而在知识管理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应当是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知识作业工效)问题。为此,应深入知识作业过程进行工作效率研究,否则,如果忽视知识管理中的基础性问题而片面强调外部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企业将难以从知识管理中真正获益。而深入作业过程进行研究正是工效学的基本研究方式,知识作业的工效问题既是知识管理的基础问题也是工效学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工效学应开拓其在知识管理的基础性领域——知识作业工效的研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但目前的工效学的关注焦点仍在于对操作性体力劳动的效率以及人与机器、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即便是涉及知识管理,也大多只从环境对知识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等如何提高脑力劳动者的工作舒适度这样一些角度进行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环境极不协调。知识管理的需要以及工效学本身的发展要求尽快将工效学的关注焦点转移到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知识作业过程研究中来。
二、知识作业工效学研究的可行性和基本技术思路
1.知识作业工效学研究的可行性。
对知识作业效率的工效学研究就是要深入知识作业的过程,从作业效率的角度研究人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对知识信息和相关物质资料进行接收,加工与输出,特别不能忽视的是中间的加工过程。由于脑力劳动的复杂性、内隐性、差异性以及难以定量等问题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脑力劳动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心理学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应用。在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应用中,人们大多将知识作业过程当作一个“黑箱”,通过关注“黑箱”两端的输入和输出,并凭借外部技术手段来提高其输出,忽略或者说是有意回避了中间的过程(由于脑力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的不成熟)。
知识作业过程的研究虽然复杂,但从目前的“人工智能”和“脑力劳动机械化”的研究现状来看,深入人脑思维过程对知识作业进行研究仍然可行。所谓“脑力劳动机械化”是由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提出的:“用机器代替体力劳动作为人手的延伸可以称之为体力劳动的机械化,用某种设备代替脑力劳动作为人脑的延伸可以称为脑力劳动的机械化”。它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方面。从目前看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讲是对人们已知的、有规律性的思维和行为的模仿,知识作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正有此规律性,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工智能事实上已经对知识作业过程进行了模仿,而这一模仿必然建立在对脑力劳动作业过程进行研究并最终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由此,我们可以预见,知识作业的过程虽然复杂,但打开知识作业过程这一黑箱,深入黑箱进行研究,把黑箱变成“灰箱(greybox)”以至“白箱(whitebox)并非不可能之事。
2.知识作业工效学研究的技术思路。
如何进行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追寻管理学和工效学的发展史,人们可以发现:100多年前,泰勒(Taylor)的“时间-动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ies)建立了以时间和动作研究设立的工作标准,推动了管理各项工作科学化进程,开工效学研究之先河并使传统的经验管理步入科学的殿堂。1912年著名的美国效率专家吉尔布雷思(Gilbreth)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首次发表《细微动作研究》,从众多的操作性作业活动中分离、抽取出18种一般操作活动动作要素(简称动素)。193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莫金逊以一种新的概念——“工作简化”,把科学管理的技术思路由工厂作业扩大到行政事务管理、商业、医院等各个领域。这些开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奠定了一条对作业进行“细分简化标准化”的研究思路,为提高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思路,他们的成果至今还是管理学、工效学方面教科书的经典理论。
100年来,沿着经典科学管理奠定的“细分简化标准化”研究思路,围绕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等核心问题,研究者们深入作业过程和管理过程进行大量研究,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劳动和工作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以体力为主的操作性作业的“时间——动作”分析和动作要素分析等经典理论与方法已不能满足以脑力劳动为支撑的知识作业研究的需要。然而,尽管经典科学管理与现代管理研究的对象有着本质的差异,经典科学管理深入作业过程和管理过程“细分简化标准化”的研究思路,仍是研究知识作业(脑力劳动)工效可以借鉴的基本学术思路。这对于知识作业工效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上的继承性和延伸性,是在新的领域内的深入,也是对一般工程操作研究在知识作业研究方面的提升与拓展。人工智能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了对某些脑力劳动进行标准化研究的可行性。如同对操作性作业的分析与研究一样,通过对知识作业过程的研究,也可以类似于“时间——动作”研究和动作要素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思路为指导,分解知识作业,抽取与定义知识作业的工作要素,探讨知识作业的一般环节、程序、过程,合理地组织知识作业的工作要素并再设计标准化作业方式,以科学地提高知识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基于个体工作效率的管理效率。
三、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对知识管理的基础性意义
工效学注重通过作业过程研究来提高系统效率,其基于作业过程的研究成果曾极大地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许多成果成为管理实践中的基础性要求。可以预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知识作业的效率研究将同样有助于这一时代的管理实践,并如同对体力劳动的作业研究是传统管理(相对于知识管理)的基础一样,知识作业的效率研究必将奠定知识管理的基础。
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对于知识管理具有基础性意义。其一:它可以提供较全面的知识工作职业分类标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这样的一个分类标准(现有的分类标准涉及知识型职业较少,大多为技能型职业。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要建立这样一个分类标准,就必须深入各种知识作业过程,考察、细分和比较各职业之间的相对作业难度,从而建立他们之间可比较的等级划分标准,给知识工作者一个社会化的价值评估标准。这将有利于更科学地定义脑力劳动和评价脑力劳动的价值,为企业聘用人才,激励人才提供标准,对于社会对人才的培育以及人才自身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二:如同泰勒对体力劳动的“时间——动作”研究为体力劳动提供标准动作从而提高了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一样,对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可以为一些重复性脑力劳动设定标准化“操作程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这些脑力劳动机械化的前提),从而极大地提高这些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控制理论的奠基人美国数学家N.Wieaer曾说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手由于机器竞争而贬值,现在的工业革命便在于人脑的贬值,至少人脑所起的较简单的较具有常规性质的判断作用将要贬值”。可以预见,在脑力劳动作为主要劳动方式的知识经济时代,通过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使一部分重复性脑力劳动程序化(贬值)将为整个社会劳动效率的提升起到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综述.科学决策,2000,(3):32-37.
摘要:跨文化是比较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和特征。运用跨文化的视角和文献回顾法,在概念方面主要通过对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经典案例和制约因素进行回顾,在研究路径方面主要从国家和企业文化、比较管理理论模式、企业管理、管理学理论和SWOT理论等角度进行探讨,经过梳理得出比较管理研究一般经历“学习—融合—创新”的发展阶段,具有跨国性、整体性、自觉性、时空性、跨学科性和可比性等6大特点的结论,认为比较管理学的复兴是文化在管理活动和管理史中地位提升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比较管理;跨文化;研究路径;管理史;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3 交献标志码:A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间贸易、技术、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许多关心国家经济发展的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发展与本国的企业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致力于对世界各国管理现象进行比较研究。195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宾森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迈耶斯出版《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一书,标志着比较管理学理论的诞生。该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欧、亚、非、南美等地的美、日、法、英等12个不同类型国家的企业管理进行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性影响。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跨国公司为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对企业进行管理规范时必须根据所在国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促进了比较管理学的兴起,同时比较管理学又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智力支持。1970年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成立比较管理学研究室,并成功举办比较管理学国际研讨会,对比较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学术规范、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标志着比较管理学学科的正式建立。由于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不同,造成比较管理学自从创立以来就引起不少质疑,诸如研究方向相对分散、研究范式不尽一致、研究结论见仁见智等。为此在回顾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跨文化的管理史视角对比较管理学的内涵外延、研究路径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构建科学规范的文化管理范式积累经验。
1 跨文化的比较管理学内涵外延
比较管理学是学界对各国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有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的层次,现有的比较管理学研究大多立足于企业管理,属于微观比较管理的范畴。比较管理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管理现象的异同点、模式及其效果,研究这些管理现象与文化地域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可移植性,以达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目的。这里所说的管理现象有着广泛的含义,既可以指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规章和惯例,又可以指管理过程、管理哲学、管理行为和管理效率等。在跨文化视野中,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识别、协和以及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跨文化是比较管理研究的重要立足点和基本特征,所以有时比较管理学也被称为“多文化混交组织学”。
关于比较管理学的内涵,学术界一直存在立足点和关注点不同的争论。有学者认为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研究管理基本原理可转移性的科学。关于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国外学者有3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比较管理学以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为宏观的研究对象,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两个国家以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影响、相互关系。这种意见是从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管理比较出发,明确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另一种意见认为,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对国与国间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而且还包括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的管理比较、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管理比较等。这种观点将比较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外延从跨国的宏观角度延伸到一国内的微观企业,把研究对象明确得非常具体。最后一种意见认为,比较管理学不是比较研究两国以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异同,也不是对一个国家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而是以探讨、比较、分析各种管理理论、实践的异同以及寻求管理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组织、协调共同劳动的重要手段,比较管理是对管理现象进行跨国度、跨文化、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对比和分析。为此,有些学者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比较管理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探讨。例如,颜坚莹指出,比较管理学的内涵涉及系统的考察、鉴别、解释和评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类企业及其管理过程的相似性和相异性,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和特性,明确各国、各地区管理成效的关系,从而取长补短,作为改进现行管理方式方法的参考。孙耀君认为比较管理学主要以不同文化和国家的管理理论和实际为研究对象,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图找出一些共同的管理规律或探求可资借鉴的有效地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史天林哺从广义、狭义角度分析比较管理学的含义,并指出所谓比较管理学就是对管理现象进行跨国度、跨文化、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对比和分析。黄群慧盯认为比较管理学是建立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的管理学分支,之所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环境差异情况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并探索管理发展的模式和管理知识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
比较管理受到管理主体内部和外部2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对本方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决策、激励等方面,这些职能贯穿管理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外部因素主要是管理行为实施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和制约,体现在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管理体制、发展水平等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构成了比较管理研究必须关注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二者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比较管理的外延。由于管理经验的移植和创新是组织建立有效管理方式的途径,因此,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在于探索管理经验移植和创新的规律,并具体研究在特定环境和组织系统中产生的有效管理知识能否和如何移植到其他环境和组织系统中以及移植后如何创新等问题。
总之,比较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往往具有跨国度、跨地区的特征,可以是任何2个组织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管理方式,还可以是同一类组织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旨在通过比较寻求建立与环境、组织系统相适应的有效管理方式。比较管理学以探索一般规律为出发点,其研究对象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以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以国与国之间企业管理的比较为出发点,运用比较方法对2个或2个以上国家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异同点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行研究。第二,以同一国家范围内不同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比较为研究对象,以一国内微观企业的管理比较
一个完整学科的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研究对象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学科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和其他学科相区分的资本。由于学科并没有建设完成,因此各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艺术管理规律学说
一部分学者将文化艺术管理的内部规律作为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很多学者运用社会系统理论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系统的特殊性,认为文化艺术管理特殊性的矛盾关键在于动态性的文化系统,因此认为文化艺术管理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文化艺术管理现象的内部规律,具体的内容包括文化艺术管理的体制问题、职能问题、目标和过程方法。
(二)艺术管理管理学说
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结合型生产关系,应该从多个角度观察,艺术管理作为新的学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一些规定性的内容,不必要一定研究其内部规律,而且规律特殊性的研究还要基于一般规律的研究,也就是说还需要解决社会文艺事业管理的一般规律,这增加了学科的负担,而且更加的理论化,缺乏实践精神。这部分学者认为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文化管理的目标、体质、原则、手段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一些职业素养问题上,简单说就是一些管理组织问题。
(三)研究对象确定的原则
各种观点的提出为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都做出了贡献,在研究对象的确定上需要遵从这样几条原则:艺术管理研究对象能够反映艺术管理学科的完整性,而不是片面;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要兼具艺术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一定要紧紧围绕艺术组织这一基础。
二、学科体系问题
一般而言学科体系要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而确定,成熟的学科体系都会有自己的分支,这也是在长期的学科建设中形成的,通过分支学科的总和来形成一个大的学科体系。艺术管理还是比较新的学科,自然没有较多的分支学科,应该首先解决研究课题、内容和范畴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艺术管理的课题和内容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就必须确定研究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才能找到学科的体系。从一些传统学科的体系建设看,首先艺术管理的课题应该包括文化艺术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内容,以及对艺术组织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内容。其次,还应该有涉及到艺术专业的内容,包括对艺术形式的分类、艺术组织整体结构、艺术的生产等内容。最后,还应该有市场调研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艺术产品的优化包装、艺术产品的市场营销、艺术产品的流通管理等内容。除此以外还要涉及到队伍建设和人才素养等问题。
(二)课程体系
可以看出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还是很多的,面对如此繁多的课题和内容,如何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这需要抛开表面的现象,抓住各个问题的关键,从学理角度考虑,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从逻辑上搞清楚艺术管理学科的内部结构,根据学科目标对知识体系进行取舍和分类;二是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根据实践需求建设课程体系,不能只在理论层面上讨论。基于这样的考虑,就可以把众多的课题分为三个体系: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巧理论,各个体系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分门别类的研究,但是具体涉及哪些课程要考虑到院校的实际能力。
三、艺术管理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改变,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变化,与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结合目前的社会需求,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也使得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发生改变,但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的高职管理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教学内容脱节,理论性太强,缺乏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忽视了高职管理学教学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其次,管理学课程教学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其原因多是学校与企业未达成有效合作,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或实训机会;再次,教学模式单一,多为课堂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最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教学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教学方式单一所造成的。
二、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因此管理学教学的目标应与学校层面相统一,以高技能培养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等给教学环节都应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对于高职管理学可而言,其所设计的范围较广,教材内容呈现多样性特征,这使得管理学课程的重点不突出。因此对管理学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一方面需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另一方面可进行模块化划分,包括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基础模块由管理学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职能等构成;专业模块由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组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构架在教师、学生、知识、能力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知识从教师向学生过渡并创新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采用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增强实践教学比重。管理学课程教学不仅包括理论教学环节,还应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这是由管理学学科特征与教学目标决定的。管理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充实的管理学知识,还应该使其具备管理学技能,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独立解决管理问题,具备职业能力,这是管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管理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作为对课程教学的延伸来对待。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改革当前教学条件。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归类收集网络课程资源,比如高水平的管理学研究论文、经典管理学教学案例、典型企业管理实例等,借助网络提高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教师、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任务,有学生分组完成;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与作用,利用学校网络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案例、方法、学习资料等,使学生能够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四是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以科研推动教学。
(二)对管理学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改革。一是调整目前的管理学教学大纲,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调整的主要方向,着重增加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压缩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二是较大管理学教学的信息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可选择优秀的管理学教材,另一方面可根据社会实际需求选择前沿的管理教学案例;三是在整个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避免课程充分,还要妥善处理后续课程。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直观体现。在传统的高职管理学教学评价中,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考评标准,这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因此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在考核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考评,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考核的内容包括知识考核、过程考核、态度考核以及能力考核。考核中个环节的比重可根据高职管理学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外,对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时刻保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基于此还需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与编制、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做到以学生为本,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摘 要 鉴于目前管理学迅速发展的趋势,各种不同管理知识相互交融,同时又相互区别,故而本文希望通过对管理学的简单梳理,对其发展性质能有个清晰地认识,对其脉络体系及影响因素能有个基本的思考。
关键词 管理学 文化 科学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入推动着管理思想发展,大量的、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经过整理,形成了能够知道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人类在管理理论的指导喜爱,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着管理升级和管理再造活动的展开。
一、管理与管理学定义及理解
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过的程。关于这个概念的定义是经过前人广泛的定义之后给定的一个综合的贯穿管理理论与实践始终的整体意义的概念。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
二、对管理学一些性质的认识
1.“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的认识
谈到这里,难免不提及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一观点上来。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应该是与理论和实践相对应的。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管理源自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它是很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大师的经验总结,从而使我们后人能够尽快的学会前人栽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这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省去了很多时间。
管理的艺术性,正是这门科学的魅力所在之处。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充分体现一个管理者的决策组织领导能力。这种能力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担任管理者,无论他是基层领导,还是高层领导。因为同样的管理理论在不同的管理者手中能起到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这就意味着两个管理者在拥有相同的资源的时候,在达到或者实现组织的目标上的程度不同。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生产力的进步既推动着人们对管理科学性的把握,但它又让人们发现管理越来越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时代的变迁往往是由重大技术的突破为其动力支撑的,从人类开始改进耕地种田、制造武器及改进纺织机械开始,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发展的。从蒸汽机的出现、电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网络社会的形成,都在不断地促进人们对管理科学性的认识,一方面技术进步的成果作为人们认识管理科学性的工具,使得原本力所不能及的管理问题得到了深刻把握;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又使得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对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从怀有“征服自然”的野心开始,后来演变为改造自然,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自然界共生(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归宿。
3.管理研究的对象不能局限在对特定组织内的管理职能性的研究视野,应当充分考虑与组织外部环境的关系
虽然普遍承认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管理研究的视野置身于组织这个“黑匣子”,甚至有学者把组织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界定为“经营”而非“管理”的研究范围。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之作《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仅仅意味着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安排生产要素。
三、深化管理学内容体系时可以重点研究的课题
1.就研究的基本单位而言,管理学与经济学是不是完全表现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组织”,研究方向是探讨组织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关系,而管理学的研究的最大单位是“组织”,其研究方向是探索组织内部的高效运营。一般地说,经济学更关注市场价格,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管理学更关注组织内部的人,重点研究如何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2.全球化背景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这一方面,国内管理学者比国外管理学者研究显得更为狭窄,包括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管理学教材也并没有以较大篇幅来进行论述,而象斯蒂芬P•罗宾斯、詹姆斯•斯通纳、加雷思•琼斯等学者的最新管理学著作中都特别重视研究全球化对传统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21世纪的管理者必须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的位置,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国界去考虑如何造就竞争优势。
3.信息化时代对管理产生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改变,“地球村”成为一种趋势。虽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但他们都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为有效的管理提供了必备的信息。信息时代的到来,业务流程的再造(BPR)、电子商务(EC)已经成为一种被社会广泛采用的管理创新模式,而且,我们还发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计划模式、组织结构设计、领导方法、控制手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4.文化因素对管理范式的影响。相对于信息技术所产生的“硬性”管理而言,一种“软性”管理因素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的注意。组织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某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行为范式。这种组织文化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被传授给未来的组织成员,从而成为人们感觉、思考、理解相应问题的模式。沿着组织文化这一线索展开的管理学研究热点包括:文化多元化、管理伦理等。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奇.管理学(第9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3.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管理学 教学模式 建构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①由于它所要求的学习环境与情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作为传业授道解惑的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激发学生兴趣,既能使其掌握基本理论,且不断拓展知识面,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进而迸发创新意识。需要指出的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明确定位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然而,却不包括具体的教学措施。如何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并形成有学校特色的、真正能促成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将是今后本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2 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四大建构体系
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形式和系统,即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水平与质量。②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更符合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要求,应包括概念、情景、知识及能量建构四个部分,详见表1所示。
3 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为实现教学模式建构,主要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1 分异性的快乐体验型教学模式
从微观角度来看,学生并非完全同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有学者将管理学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就业导向性的偏重于实践性的教学,一类是继续深造导向性的凸显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③借鉴之,围绕不同学习者的关注点,给予侧重点不同的教学实践。
首先,针对初级学习者:(1)针对不同授课对象,兼顾一定的差异性设计案例,能够反映学生相关素质的层次,更强调实战效应。(2)引入经典管理培训游戏,如创新主题的小游戏,令学生能够多视角地看待并解决问题,对于其活跃的思维、开放的态度以及迅速开拓思维大有裨益。(3)构建模拟环境,直探问题的本源,如通过沙盘模拟方法来模拟企业的决策动作,使学生担负着企业面临困境决策的挑战,将抽象复杂的决策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融入到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中,事半功倍。(4)选择合适的受访企业带领学生参观访问,邀请富有经验的管理者与学生座谈,鼓励学生多提问,共同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利于所学为其诊脉,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针对发展级学习者,(1)吸纳头脑灵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横向课题;吸纳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纵向研究课题,进入青年骨干教师的研究团队;举办本科生论坛,鼓励学生将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从中评优汇编成集或向学术期刊推荐,为其后续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夯实基础。(2)积极鼓励与组织优秀学生参与案例分析、高校市场营销、大学生物流设计等各种相关竞赛,使学生在实战中迅速提升管理素质及综合能力。
3.2 互动双赢型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师生、生生建立更为合作与协调的关系;所谓“双赢”,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均能从中获益。如讲授“控制”章节时,重点学习三个问题:即控制是什么;为什么要控制; 如何控制。(1)以描述型案例切入,在“抛球式”的问答中,使学生明晰控制的概念和作用;(2)选择问题型案例或综合性的复杂案例,由学生扮演特定的管理角色,通过参与演示和揣摩体悟来加深对常见的控制障碍及原因的理解;(3)让学生自由结合,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创设任务,分工合作,通过对图文音像资料的自主学习,促使个体进行问题导向式的思考,径小组充分讨论,各个小组推举发言人汇报,形成辩论的氛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讨论主题应呈中性,内容避免过偏或过于专业化,以使非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有开口的机会。
3.3 课程知识拓展型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模式
创办以“耕读会”命名的实践教学平台,旨在将教学经常化、全程化和立体化。将相关书籍发放给管理专业大一到大三的每位同学,定期轮换;学生每半月撰写读书笔记和实践笔记,每月上交;从中筛选优秀稿件编撰《耕读汇》(半月刊)。同时,每半月在专业教师主持下举办经典阅读或管理问题研讨会。为使这一平台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建构长效机制:(1)成立“《耕读汇》编辑部”、“组织部”和“宣传部”,其中“编辑部”负责读书笔记的收放、统计、筛选和出刊;“组织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宣传部”负责活动的报道及书籍的管理工作。(2)为调动学生参与及其为组织服务工作的热情,将实践教学环节成绩拆分为集中实习成绩(70%)和分散实习成绩(30%)。集中实习内容主要指列入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实习,分散实习就是指耕读会活动。学生在《耕读汇》发表文章,在成绩上予以奖励,并评选“读书之星”,颁发证书以资鼓励读书笔记质量高和刊登文章多的同学;对于为耕读会服务的同学,也从成绩上予以一定的加分奖励。(3)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将“耕读会”的工作量计入实习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将“耕读会”纳入到管理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系列,争取到相关的资金支持。
4 必不可少的教辅支持体系
4.1 技术支持
在管理学教学中,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与手段与之相辅相成。(1)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制作高信息量的管理学课件,图文声像并举,加大信息量的输出,通过感官的综合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依托IT技术强大的支撑,通过管理学网站、教学论坛、教学资源库、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知识,实现在线实即时指导。(3)借助专业的模拟沙盘教具及各类管理教学软件,让学生开展模拟商战演习,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4)给师生搭建能够及时接收前沿信息及最新资讯的平台,使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与时代、社会保持亲密接触。
4.2 伦理支持
防范师生学术失范,其核心在于学术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是指即使在逆境中也必须对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这五种基本价值观做出的一种承诺。④对于学生而言,学术规范意识薄弱是导致其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在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前期指导时,特别加入两项内容:(1)围绕学术活动的约束规则,从阅指导读学术论文入手,使学生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明确认知。(2)进行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水准,克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自觉杜绝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从而使得学生能力构建真正落在实处。
4.3 教学保障
主要包括:(1)师资队伍的保障。针对高校师资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①组建教学团队,吸收一些校外学者和企管人员进来,实行“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双轨制;②参照西方的茶歇制度,利于老师间正向思想与经验共享;③努力促成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汲取“营养”。(2)课程考核体系的保障。①除试卷外,还包括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提纲、课程小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②考核机制方面尽量避免单纯应试教学的弊端,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应涵盖学习态度、掌握知识的程度、课外拓展 、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能等多个方面。(3)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①逐步提高教学绩效的比重,着眼于激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角色定位方面大胆革新,将更多心力投入到教学中;②鼓励教(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36页)师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去企业兼职,一方面,将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注释
① 符太胜,李东斌,王陪芳.教师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再思考――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讨论[J].教育探索,2008(3):81-82.
② 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会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企业业绩评价
哈耶克(2001)指出,人们做出任何决策都是基于给定的信息,所以导致任何资源的配置都是特定决策的结果。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掌握的信息是不完整的、非对称的。所以信息掌握全面、及时的一方往往比信息缺乏、延时的一样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在交易过程中获利。投资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可能导致两种情况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现象对资本市场有着重要影响。信息的获取可以改变对证券收益不确定性的评价,因此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过程。从本质上讲,证券市场的运作过程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指引着社会资金流向各实体部门的方向,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得以实现。所以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对称性对于证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有重要影响。
要求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给资本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理论上充分的信息披露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达到的,或者说达到的成本过高,再加上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信息披露充分性的提高也是如此。所以,中小投资者不可能也不应该坐等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而是应该尽力主动避免这种客观上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可能为其自身利益带来的损害。管理层出于个人动机会对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粉饰。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粉饰财务报表的常见动机可能包括: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粉饰财务报表的常见动机可能包括:
(一)管理层报酬。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以及工作的安全性往往与财务报表数据息息相,这为其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提供了强烈的动机。
(二)债务契约考虑。债务契约往往对财务报表数据有特殊的要求,如利息保障倍数、动资金比率等财务指标。违反这些指标将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提前还贷或更高的款利率,为了避免技术性违约,公司管理层经常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减少违约的可能性,降低融资成本。
(三)监管考虑。由于财务数据在许多情况下为监管者所使用,如反托拉斯行动保护本国产业的进口关税以及税收政策等,为了影响监管效果,公司管理层可能作出不同的会计政策改变投资者的看法,或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四)资本市场考虑。公司管理层可能故意作出影响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看法的会计决策。当公司管理层与外部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这种会计选择战略可能成功地。
二、经典研究学派与企业经营业绩评述
经典研究学派,认为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他们试图从理论的角度寻求所谓“最佳”或“最正确”的会计方法,以提高财务报表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程度。他们认为想要科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必须首先明白经典研究学派的基本思想,以及依据其基本理论建立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相关制度,这是对公司公布的财务信息进行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
首先,经典研究学派认为,会计上采用收入与支出配比权发生制能够比现金收付实现制能提供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更为丰富的信息。但是这给管理层操纵会计报表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因为在财务报表中许多主要事项均存在多种可选择的会计政策,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既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采用直线折旧法。在会计政策选择时缺少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这使得企业在选择收入计量或资产计价等会计政策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会包含着公司管理层一些的私人动机。
其次,在现实会计环境下,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并不在于直接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而是致力于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形成自己的预期。因此对于公司价值来讲,报表的价值相关性是“间接相关”。而且由于前述的固有局限,现行财务报表信息也非完全可靠,所以投资者需要客观看待财务报告中相关数字中蕴含的公司信息。
最后,经典研究学派认为公司的内涵价值(Intrinsic Vaule)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财务报表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公司的内涵价值,他们致力于根据一套既定的概念框架、原则和目标来推导出正确的会计方法。但是该学派也承认,由于种种局限,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出公司的内涵价值。虽然这样,但是理性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报告分析,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结合战略分析,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预测公司未来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贴现,最后评估出股票内涵价值的一个合理区间。这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证会计研究学派与企业经营业绩评论
实证会计研究学派关注会计数据的市场反应,但他们从两个方面扩展了研究范围。首先,实证会计理论不仅考虑会计数据的市场反应,还考虑了深受财务报表信息影响的契约环境。其次,实证会计理论意识到既然财务报表信息会对上述环境造成影响,那么会计信息系统就不单单只是衡量决策的结果,而是会对决策行为造成影响,这种反作用力可能会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和会计政策的选择。
实证会计理论有三大假设,投资者熟知这三大假设可以提高辨别公司真实业绩的能力。第一大假设是报酬计划假设,即管理层为了提高自身薪酬水平而有动机的提高或降低公司当年的会计收益。第二大假设是债务契约假设,因为债权人通常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判断公司的本息支付能力,为了达到债权人的要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能够满足债权人的要求,比如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可以增加当其收益的会计政策。第三大假设是政治成本假设。根据此假设,如果会计盈余表明某公司或行业获得了超额利润,则可能面临价格管制压力或被征收高额利润税,因此可能受此影响的公司就有动机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减少会计盈余,从而降低被政府管制的政治风险。
实证会计理论证明了公司管理层的确有各种动机来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报表粉饰,这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用于评价企业业绩的基本材料的可靠程度。因此投资者在评价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的质量时,首先要对财务报表所处的“契约环境”进行考察,并关注其可能对财务报表数据造成的影响。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企业业绩评价、经典研究学派与企业经营业绩评述、实证会计研究学派与企业经营业绩评论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就是基于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等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因此,财务会计理论、财务分析理论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财务会计理论影响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直接关系着业绩评价所需要的资源。财务分析理论影响着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利用,即影响着业绩评计算与分析。以上理论共同支持着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杨振宇.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统计分析.科技创业,2010(11).
[2]王俊飙.基于投资视角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J].经济管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