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时间:2023-09-28 18:0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标识导向系统规划设计

Research on Logo Orientation System

in Public Space Design Planning

Yuan Yu-hui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z.p. 430074

Abstract : The Logo orientation system in the public spac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n and space, 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conveys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guides and standardizes people’s behavior. After the introduction about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the Logo orien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Logo orientation system,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e Logo orientation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which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practice guiding.

Keywords : Public space ; Logo orientation system ; Planning ;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所生存的空间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功能性的场所不断增多,空间类型正朝着复杂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公共空间是人们工作、生活、日常交往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生活场所,这里所说的公共空间是指除居住空间之外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办公、商业、文教、医疗、展览展示、休闲娱乐等诸多室内空间。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形标志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人们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公共空间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标识导向系统则是人们行为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然而,人们辨别方向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可有可无的,它是生存的前题条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往往会使置于其中的人们失去对地点和方向的判断,良好的标识导向系统的设置能优化人的行为路线,提高人们社会活动的效率,同时能烘托室内环境气氛,彰显空间个性。

一、标识导向系统的概念及类型

标识导向系统也可称标识指示系统,是指以图形、文字、字母、箭头符号等,辅以特定的色彩进行组合,置于空间环境中,用于指示方向和位置、传达信息的标志物,它不是空间环境的补充,更不是单纯的装饰设计,而是公共空间中不可替代和缺少的部分,是衡量公共空间服务品质及人性化标准的一项重要参数。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根据标识信息要素的类型不同,标识导向系统可分为指南类标识、诱导类标识、名称类标识、说明类标识以及禁止类标识等五大类。主要包括区域平面布置图、楼层索引、名称标志、导向牌、指示牌以及多媒体信息查询等。

二、目前标识导向系统设置存在的缺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业始终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城市中遍地开花,楼宇越盖越大、越盖越高、空间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然而与之不协调的是,体现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标识导向系统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没有投入相应的力度去研究。虽然我国对于标识导向系统制定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业标准,但执行监督的力度不够,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公共导向标识的缺失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这一现象比较普遍。海南是一个旅游大省,但公共标识却存在严重缺失,在海口明珠广场综合商业圈,外地游客称居然找不到一个区域导向图。又如,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上找不到任何有关地铁的导向标识,很多外地游客都不知道南京有地铁,即使知道,也都很难找到。

2、标识指示的无序和杂乱,与欧美等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主要表现在标识指示设置的大小、位置、高度、材料等方面缺乏人性化的思考,设置的不合理。在设置标识时没有考虑到受众的视觉习惯,将标识设置得过高,或是几个标识放在一起,缺乏主次,不够醒目等。在某大型书城,图书的种类非常多,主次标识却没有明显的颜色及位置区分,以至于顾客很难识别。

3、图形、符号不规范或色彩错误使用

虽然我国标准化研究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的图形标志国家标准,但实施的规范化不够,一些单位或设计师设置标识时随意性很大。在武汉光谷步行街的一家商场,我们看到卫生间仅有“男厕”、“女厕”的中文标识,旁边的一家西餐厅,卫生间则是用烟斗和高跟鞋来区别,而有的公共场所是用一男一女的头像来标识,据不完全统计,公共空间中仅卫生间一项所用的图形符号就达十多种,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给人们的识别和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与不便。同时,标识的色彩也十分关键,在我国的图形标志国家标准中,对于通道颜色有明确的规定,如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表示警告、绿色表示提示和向导,而有的公共空间中紧急出口却用红色表示,其效果截然相反。

4、英文标识缺乏或使用不当

标识导向系统使用中英文标识,这是城市国际化水平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标识指示牌上大部分缺少英文标识,有的即使有,在表达上却存在问题,造成了一些误解和尴尬。如Caution!The Ceiling is Low(小心碰头),被错误地翻译成了Beware of the Ceiling(提防房顶);No Drinking or Eating(请勿饮食),被译成了No Drinking and Eating(不能喝,但可以吃)等,让人觉得很滑稽。

三、公共空间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规划

在人们日益频繁的社会活动中,对于标识导向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可以试想,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复杂的公共空间中,没有导向,没有标识,也没有相应的文字,那犹如浩瀚大海中的一片孤舟,没有位置概念、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人们将寸步难行。合理的导向标识系统的规划,将成为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行动指南,告诉人们“身处何处”,以及怎样“到达何处”。

1、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原则

公共空间标识导向系统的规划是自室内设计伊始就纳入其中的,是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一套优秀的标识导向系统在规划设计时我们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在艺术设计中,实用性是第一要性,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其基本的使用要求,也就是说要从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方面考虑,使导向标识真正能到达索引、导向的基本功能。

(2)系统性原则

标识导向系统的规划不是个体的、局部的、分散的设计,对于一个公共空间来说,我们更强调标识导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强调的是整套标识系统从设计的规格、制作工艺、安装方式等细节都必须体现出同一特征,不能姿态各异,令人迷失。当然,也不是说要生硬死板、一成不变,在保证系统性的前提下,适当的艺术性、个性化处理,能增强其愉悦性,使人感觉良好。

(3)艺术性原则

导向标识如果仅只能满足使用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师还应从美学原理出发,使其具有较好的审美功能和艺术品味,置于公共环境中,整体和谐,能增强空间感染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标识导向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有人把导向标识比作公共空间的耳环,意思是说,导向标识和公共空间的其他构件相比,虽然体量不大,但数量不少,带给人们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是人们处于公共空间重要的信息媒介。在人们频繁的社会交往中,面对公共空间的复杂与庞大,如何建立起条理清晰、准确无误而又快速有效的信息导向?如何传达人本、企业、空间的设计理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整体入手,由主到次,分级设计

一套完整的标识导向系统涵盖的内容很多,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应首先从整体出发,将标识导向系统所指示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由主到次,层层深入展开,对人流实行阶梯式的引导。如在一个博物馆的标识系统中,入口处的各楼层总索引和各层区域总平面图属于一级导向标识;通往各展厅的标识属于二级导向标识;各展厅内部的标识属于三级导向标识。进行分级后,对于主次标识在设计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根据使用要求与空间环境的不同,合理作出规划安排。

(2)导向布点的选择要适时适地,合理有效

标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合理有效地引导人流。在复杂的公共空间中,通往目的地的活动路线往往并不是唯一的,如何通过标识系统的引导找到最优的行动路线,让人们迅速快捷的到达目的地,这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在规划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行为路线的起点、终点以及移动路线的转折点,这些都是导向系统重要的信息节点,需设指示牌传达空间信息。当然,标识设置的多少与导向布点要恰到好处,坚持适时适地、合理有效的原则,多则抢景,略显杂乱,影响环境的视觉美感,少则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环境复杂、信息众多的场所,最容易让人感到迷惑,造成信息混淆,导向布点时要分级进行,在不同的位置,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选择不同的标识加以区分,但整套导向标识还是应保持它的统一性与有序性。

(3)图形、符号、文字、色彩运用规范,具有可识别性

正如美国设计师Joel Katz所预料的那样,图形符号作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到导向标识系统中来。箭头是标识系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图形符号,此外,如人、车、山、树木、建筑、河流等各类相关图形的简化表达,以指示具体的标识内容。各国也都制定了一套关于导向标识的国家标准,来规范这些图形符号的使用。此外,标识上的文字要简短、易懂、肯定,字体要清晰,可识别度高,以方便人们理解,迅速捕捉导向信息。

标识导向在色彩的运用上,要尽可能地考虑图底关系,一般来说,符号、图形、文字的色彩和底色的明度对比超过70%的标识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还有一些标识,如禁止标识、警示标识、消防通道等,对色彩的使用是有规定的,不能加以混淆。色彩是一种很情绪化的东西,能够带给人们较强的精神感受,在规划设计时,应合理的加以区分,使之更有利于导向标识的识读。

(4)充分体现企业背景与文化内涵

对于一个导向标识的设计师而言,在设计之初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公共空间中的公司、企业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背景、理念与文化,在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标识导向系统加以体现和传达,使人们通过对这些展示出来的导向标识,加深对公司、企业的了解与认识。标识导向系统也只有注入了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也才会显得与众不同、更有魅力。

(5)满足通用性设计需要

公共空间中的人们往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层次、语言能力、健康水平等,他们都是标识导向系统的可能使用者,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空间中不同层次使用者的要求。如标识中普遍采用中英文双语来传达信息,如果标识系统的使用者是非英语国家的,还应增注第三种语言。对于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导向标识的高度同时也应满足坐轮椅的使用者阅读,对于视觉障碍者,可设盲道,使用盲文或声音提示等。

结语

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所处的空间,其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人们穿梭在林立的高楼大厦和立体的空间环境中,越来越深感标识导向系统的重要作用,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虽然,我国的标识导向系统还处于研究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对于标识的建设上流于表面文章而疏于实质内涵,但我们也应看到,人们对于标识导向系统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正在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标识导向系统的规划设计,必将成为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话题,它将成为公共空间的形象的重要载体与信息沟通的桥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向帆.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12

第2篇

[关键词] 林业规划调查方法系统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24-01

森林是陆地上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忠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林业调查规划和调查指标的不断变化。林业调查规划趋向多元化,林业生产理念逐步成熟,其中生态公益林和生态环境综合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调查规划的界线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总体范围,而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对象。林业调查规划应有机结合农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地结合,杜绝盲目规划现象,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规划的协调功能。林业行业社会化进程的加速,是多行业结合的综合性规划,利用新的方法,不断适应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出现的问题。

一、建立适合林业调查规划的质量管理体系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建立完善质量体系是林业调查管理的核心,贯彻质量管理标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往往能给一个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工作性质所具有的客观要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既要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在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成果质量上,落实管理职责,将采用有效的做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其次是重视质量策划。强调整体优化,认识调查规划研究对象,全新定位适合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调查规划体系,以“管理”方式为手段而建立的体系,使质量管理程序化和规范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要达到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加强生态系统研究,做好流域综合性调查规划设计的试点工作,总结建设规划的特点和经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规划细则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将质量管理的重点从管理结果向管理因素转移,分析并将不合格消灭在形成过程之中,做到防范于未然。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成果既要符合适应的标准和规范,又要保证成果实现的经济性。强调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与调查对效益的追求总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质量,应以质量为中心,在过程控制等活动中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二、“数字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用3S技术,向着更加集约经营方向发展

森林资源统计材料和图面材料。取决于规划设计调查过程中提供成果的数字化程度。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的方法,支持用扫描图象及数字化仪输入方法获取空间数据的采集。合理安排各种境界线及管理,自动完成面积的求算及平差。支持多用户网络上操作。子系统与处理模块之间采用方便灵活的菜单设计,建立林场区划航片图,在认真分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用于存储系统自备的各类图形及参数,为系统实施阶段的编程和调试打好基础, 以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MAPINFO为平台,实现森林资源数据与图面数据融为一体,,将扫描好的地形图栅格图像文件调入系统,利用调绘线与林相底图线在视觉中叠加描绘而成。对于近期不能进行规划设计调查的单位,用现有的资源档案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就可以。需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系统从实际出发,对现场进行 G S 是G S I操作能力,采用 G S P式的面积求算 , 手工进行各项分类数据处理,调查人员业需要提高认识度, 借助测绘系统,保证调查后差分处理 。能快速 、实时的获取数据,并且及时分析,利用小班线的转折点, 规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精确定位功能确定坐标, 标注在地形图上,为林业调查与规划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规范有序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活动,完成调查规划设计需要重点考虑成果的实用性

林业调查规划控制应重点了解顾客的要求以及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针对具体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活动的实施计划,充分收集输入信息,识别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果发现问题或不足,需要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进行验证。

四、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

把林业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数字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使用如卫星定位系统、罗盘仪等仪器,引入林业调查规划;建立数理统计与计算机数据结合模式,减轻了野外劳动,加快并提高调查效率和质量。 创新机制,增强森林资源流转速度进一步加快,充分调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采取有偿服务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中形成程序作业文件,关注评定林业调查规划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林业调查与规划设计的管理手段必须有效运行,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和检查表。对调查规划设计成果进行外业验收,保持林业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参考文献

[1]常家传,马金生,鲁长虎.鸟类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2.

[2]邵文杰.河南省志-动物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杭馥兰,常家传.中国鸟类名称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4] 郑作新.脊椎动物分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2.

第3篇

关键词: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养老地产是老龄化时代带来的独特商机,它是结合养老这一社会主体和地产商业概念所形成的,老年人居住的住宅与普通住宅有很大的区别,它的规划设计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而设计,比如居住建筑、居住的环境、交通设施、地理位置和配套的设施完善程度等等,都需要精心规划设计。

一、养老地产规划遵循的七个因素。

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七个方面因素。一是地域性因素。首先要考虑开发区域经济情况,其次考虑房地产开发项目周边的市场情况,还要考虑养老地产项目区位情况,例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地理位置、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等等;二是市场性因素。房地产项目规划要适应市场的需求,符合市场需要,养老地产开发要比较和选择多种方案,要了解、适应、创造市场;三是多样性因素。养老地产规划要符合多样性因素,老年人需求是多样化的,组合机构也是多样化的,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多种方案进行权衡比较,扬长避短,选择最科学、最合理、最具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四是系统性因素。养老地产规划要设计具有系统性,每个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要系统性调剂,各个硬件之间的建设合理搭配,满足软件服务的开发和使用;五是前瞻性因素。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要具有创意性和超前性,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周期一般为两至三年,基本为一次性消费,而养老地产具有长期经营和不断更新的特性,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具有超前和预见性眼光,保证设计几十年不淘汰;六是创新性因素。房地产项目要追求新意,独特性,不仅在主体和概念上创新,还要在方法和手段上创新,才能使项目有个性,产品有特点,养老地产有卖点;七是可操作性因素。地产规划要易于操作,容易实施,需要在实际市场环境中有可操作条件。

由此可见,在养老地产规划过程中,我们只有掌握上述规划设计原则,并充分考虑养老地产规划的必要性,才能根据养老地产规划设计需要,制定具体的养老地产规划方案,保证养老地产的规划设计质量满足实际需要,为养老地产规划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养老地产规划能够在实效性和实用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养老地产的整体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二、养老房地产规划设计三大要点分析

(一)规划选址要求要点分析

养老房产选址过程中,要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选择景观资源环境较好的,周边环境较为安静的,气候宜人的区域。由于养老服务需求的不同,收养老人的条件也有所差异,对选址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养老社区按品质可划分为普通养老社区和高端养老社区,按区位和服务类型也可划分为社区型养老社区和度假型养老社区。

1.普通型或社区型养老社区规划选址一般在城市边缘和近郊为宜,主要是部分服务需要依托城市来提供。其选址一是考虑城市交通便利,选择地点交通尽量要四通八达、出行便利,方便老人出行和亲友探望;二是选择尽量与医院较近。主要在老年人突发疾病时,最短时间内送到医院,防止贻误病情。

在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过程中,地址选择至关重要。考虑到养老地产规划的重要性,在地址选择中既要突出便利性,同时也要突出地址的合理性,最后还要考虑地址要与医疗功能区相对较近,便于老年人随时就医。所以,养老地产规划设计的地址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在地址选择中下功夫,才能保证养老地产规划设计取得实效,达到提高养老地产便利性的目的。

2.高端型或度假型养老社区规划选址一般在旅游度假区内或风景名胜区周边,具有宜人的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依托旅游、养生等特色资源开发建设。诸如针对东北地区避寒需求,沿海南海岸线发展形成的养老区域,涵盖三亚、文昌、海口等。也有依托温泉、道教文化等特色养生资源发展形成度假型养老项目,如山东沿海城市、广西巴马等。此类型养老社区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配套全面。比如有自己的医院诊室,自己的私立学校,有自己的老年大学等。选址在保证交通较为方便的基础上,一般距离城市较远,有利于大规模开发打造。

由此可见,在养老地产地址选择中,除了要考虑便利性等因素之外,还要与区域规划结合在一起,只有认识到养老地产地址选择的重要性,并根据养老地产实际合理选择优势地段,突出养老地产的整体性和服务性,才能保证养老地产的地址选择满足合理性要求,进而达到提升养老地产规划设计实效性的目的,提高养老地产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区内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1.区院内环境设计景观要点分析。一是景房合理搭配。在养老社区要注意环境景观的设计,把最好的地段留给最好的房子,好景配好房,合理规划,让好的地段加上好的房子产生1+1大于2的提升效应;二是要保证绿地率。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对环境比较敏感,对环境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老年地产规划绿地率不能低于40%;三是进行高供氧绿植被。采用富氧植被组合法,考虑阔叶林与水体合理布置,增加单位供氧量。

以上三种因素,是养老地产规划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只有立足养老地产的基本功能目标,并结合养老地产规划设计的实际目的,在景观搭配、绿地容积率和供氧植被等方面出发,才能保证养老地产规划设计在实效性上满足要求,提高养老地产规划设计的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在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过程中,在具体设计方案中注重景观要求,是提高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2.区院内道路设计要点分析。合理设计规划交通,有利于老年人出行、活动方便,提供安全保障。一是人车分流。养老地产规划在道路交通上要人行道和车行道有明显的分界,在设计上通常将车行设置在居民区,人行系统设置在内部。主要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又对机动车的依赖而设计;二是设置专门的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区域。主要禁止车乱停、乱放,保证急救车道畅通;三是设计好行车标识。主要让外来车辆注意交通事项,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四是打造慢生活步行区域。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征,更适宜舒缓的康体有氧运动,设计专门的运动区和休闲区,方便老年人参加室外活动和室外娱乐项目。

由此可见,对于区院内道路设计,既要从便于老年人通行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安全角度出发,确保区院内道路设计在整体质量上满足使用要求,最终达到提升区院道路设计水平的目的,使区院道路设计能够在整体性和实效性上有所提高。因此,区院道路设计,要突出便利性和安全性,要在便利性和安全性指标上有所提高。

3.建筑规划尺度设计要点分析。合理设计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决定着社区综合环境品质,养老院的建设适宜低建筑高度和低建筑密度,这样容纳人数较少,绿地和空间较多,生活氛围相对舒适和休闲。

对于老年人来讲,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在养老地产规划和建设中,应尽量避免高层建筑和建筑密度过大问题,而应选择多层建筑,并保证小区建筑密度处于较低水平,为老年人营造松散的居住环境,避免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给老年人带来明显的压抑感。所以,养老地产规划设计应做好高度和密度的控制。

(三)服务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计要点。一是建立无障碍道路。要建立盲道、轮椅专用道、轮椅入户坡道,长坡升降梯等配套设施,方便无自理能力老人出行和医疗救治需要;二是设立健康体检中心。很多老年人不仅仅满足于良好的急救护理服务,更希望在居住期间得到科学的治疗和养生指导,设立医疗体检康复中心,对老年人进行常规检查和用药指导,健康养生起到关键的作用;三是设置急救呼叫系统。老年人容易突发疾病,在房屋建设设计中,要按照呼叫器或报警器,在高端社区,老年人应佩带急救呼叫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老年人可以按报警器呼叫急救中心寻求帮助。

在养老地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既要突出功能性,即在小区内建立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还要在便利性和应急性上入手,做到功能合理,设计合理和使用合理等,使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能够在整体实效性上有所突破,确保养老地产的整体规划设计取得实效,为养老地产规划提供有力支持,实现养老地产功能的全面性和完善性。

2.生活卫生服务设计要点。房屋设计要保证日照通风卫生要求,根据规定,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标准。让老年人在房屋内每日可以晒太阳,保证人体生理机能需求,尤其是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常年卧床,对阳光有更多的渴望,房屋规划上,尽量争取南向住宅,减少东西布置。

很多老年人不仅仅满足于良好的急救护理服务,还希望在享受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居住期间得到科学的治疗及养生指导,有病治病,无病养生,保证自己的身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结语

总之,养老地产规划设计要全方位考虑,全程策划,在规划阶段就要考虑合理的建筑与设备方案,又要考虑到周到的运营管理方案,养老地产规划,既要全程规划硬件的建筑设计,又要考虑软件的服务两个大方面,缺一不可,需要开发商在设计和建筑中加以重视。老年地产需要满足一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又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的特殊性,对其规划提出了有更高的要求。除了本文探讨的规划设计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划细节需要考虑,比如人文活动的引入,景观设计结合心理学等等,只有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充分地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才能做出适合老年人,被老年人所接受、喜爱的老年社区。

参考文献:

[1]史亮,房地产规划设计六要素[J].重庆工业高等专项学院学报,2005(01)

第4篇

关键词:城市; 景观生态;可持续 Abstract:In a topic in today's society more popular is the modern city, how to mainta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non-fragil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city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to compare notes, expound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ecological design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Keywords: City; landscape ecology; sustainabl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城市的形成可以理解为是随我们人类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产物,城市的类型为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人为等非内部条件的干扰下很容易打破原先的规则。近些年来,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社会出现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城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我国大部分城市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重要性,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结合系统景观设计方法以及生态学原理去引导城市消费和生产方式向良性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这种方法重点是发掘资源潜力,建设体制合理、生态高效和健康、社会和谐、景观适宜的产业,实现统一起人类与自然的生态、物质与精神的文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等的多重赢收,并把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

二、现代城市生态规划和景观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过程与空间格局的交互作用,是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内容,是一门交叉学科。整个生态景观是它的研究对象,通过相互转化和作用人与非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和传输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并把景观的功能、动态变化的作用机理、优化结构、美化格局,与生态系统原理、方法相结合来研究、保护、合理利用的运用景观,在实用性方面很强。城市生态系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混合了经济、社会与自然等因素,它包括环境与生命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研究城市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就可以从各个角度。城市环境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作用有协调和指导部门利益、城市空间环境合理组织、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等,因此要具备生态观。生态观的具备,更能指导政府及人民建设生态城市,更能建立起和谐、高效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近几年,景观规划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运用。建设景观规划城市的目标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的和谐、协调的氛围营造并维护好,和谐的处理土地开发利用和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2.1景观设计的目的是生态效果

景观规划设计的中心是建造宜人的景观。在城市生活中宜人的景观更适于人类生存,能使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文明,包括经济性建筑、通达性景观、清洁的环境、稳定的生态、优美的景观、不拥挤的空间等内容,这也是对静、绿、安、美的要求的居民小区就是这些内容的一般表达。景观要素的内容如大小和形状等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关系也应受到特别的重视。

2.2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生态规划的设计

与自然相协调与作用是生态规划设计的方式。重新审视设计的城市、景观、建筑等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框架,而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出来。换句话来说,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结合和适应自然过程的方法,全面衡量设计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每规划设计一个景观,我们首先问自己:这个景观对生命世界有恢复或改善作用还是有破坏作用呢?对生态过程和结构有保护作用还是有害呢?

对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实施过程是分析土地和空间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想人与建筑物、城市、地球等和谐相处,则景观规划设计师得负相当大的责任。景观规划设计有其特立的本质:把户外空间和土地进行生态规划设计,从这说明,景观设计学把生态规划设计作为其核心生态原理。然而,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景观规划设计深层的含义,利用大自然的自我有机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线性能流和物流改变其排放和输入模式,建立一个在消费中心与能源之间的循环流程,就可创造出可持续的景观。

2.3与城市景观相互融合的是生态规划设计

人们所追求的新的梦想是生态规划设计与城市景观,因后工业时代与工业化的进程的到来对梦想的追求而逐渐清晰,发展进程从欧文提出的和谐工业村,霍华德建议的田园城市到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可持续、生态城市。这个梦想真正全面地融合了生态功能与美的形式、生命的环境与设计的环境、文化与自然,公园的存在不单单是独立城市的特殊占用地,还融入了千家万户;让设计之中有自然;让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过程相偎相依;让自然的设计和过程被人能重新关怀、体验、感知。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其遵循的原理

(1)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般有可再生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人类要想实现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就必须节约和保护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然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有其局限性,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方式应为保本取息的方式,而并非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2)尊重和展现自然美好的一面

现代城市日趋隐形了过程和元素,渐行渐远的自然即将达到居民看不到的界限,所谓的脚边水平线、地平线、远山的天际线,以近成为抽象名词。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就像传统设计中的自然过程在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也往往被遮隐。这些丑陋的对象处理垃圾的地方、处理污水的工厂等被遮隐,并且是被人们有意识地遮盖的。城市逐渐消隐了生活支持系统的过程和结构,自然过程和景观也在逐渐消失不见,人们对环境的现状、未来的淡漠,使得很少部分人会因关心生态环境而去约束自己日常的危害环境的行为。

四、问题与讨论

目前,国内景观设计的现状是对景观的不可持续的的创造,像设计的普通景观大道、庆祝十一、五一时所设计的花坛,还是城市内的广场布置,亦或是人工设计的“自然公园”;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建设的复杂的人为的“山水城市”、“花园城市”,这些都是非生态的规划设计类型。

对未来城市环境建设提出几项变化要求:首先是把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替代生活空间的需求。其次是把人的各方面的健康需求替代只治理污染的需求。第三是把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代替城市绿化需求。最后是把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替代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总而言之,就是要把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系统观,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和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引进来,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自然化、系统化、人性化和经济化。

参考文献:

[1]任燕萍.浅议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71.

第5篇

[关键词]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质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17-01

1 资金投入方面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在资金方面投入较少,这已经成为制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适当增加资金的投入。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投入。首先,林业管理单位一定要切实认识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对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从而正确处理林业生产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林业生产和建设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实现3个效益的统一。其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资金是保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林业管理部门一定要适当增加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性能,并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这不仅可以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工作人员感受到单位的关怀,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保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2 技术方面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借助专业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要想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改变传统手工测量的作业方式,使用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比较常用的辅助技术为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利用这几种技术可以快速的定位、调查、分析和最终的数据汇总工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升了各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促使林业专题调查工作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 管理制度方面

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至关重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而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首先,需要对传统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审查,修改或剔除其中不符合当前实际工作的内容,对空白的制度或条款进行完善。其次,在创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时,一定要保证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并实行责任制度,保证各项管理工作都落实到位,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再次,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在单位内部营造纪律严明、高效务实的工作环境,从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有序进行。最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工作成果和质量的验收,帮助工作人员克服片面的认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4 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实际情况却是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无法满足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的建设。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多、专业性强,相应的对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十分必要。首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一定要全面把握林业发展的全局,在此基础上统一安排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其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在单位内部开展研讨会,建立学习型组织。再次,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可以实行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在单位内部形成竞争上岗和选拔的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大量高素质人才,为进一步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

总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林业建设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GIS;城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这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地加快,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起到保障城市发展和方便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作用,反之则会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正常进行,出现各种城市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则需要收集和处理数量庞大的有关相应规划区地表空间位置的数据和信息[1]。但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城市化进程非常快,以往采用的工作手段已经跟不上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设计的需要,必须引入更加先进的手段才能更好地保障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而RS和GIS正是当前最受瞩目的城市规划设计辅助方式,本文对GIS和R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

1.GIS和RS简介

GIS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采集、存储和利用各种空间信息,并输出数据或图形产品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将经济、人口等属性信息与相应的地表空间连接在一起,构建成完整的数据库,同时还提供了图层叠加、自动配准等多样化的功能,因此被视为城市规划的数据库和工具箱。而RS就是通常说的遥感技术,它具备非接触式对地观测的强大功能,能够实时、快捷地获得所观测空间信息的能力。将其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实时更新相应的的数据,并动态地反映现实的变迁。

2.GIS和R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 数据库的建立

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在当前的城市现状上进行的,因此,进行规划设计的前提就是要完整收集城市各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城市当前的地形地貌、绿化植被等基础地形图数据;文物保护数据等规划控制数据以及有关人口总数和分布状态等的属性数据。在这些数据的收集方面,RS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基础地形数据与用地现状数据的搜集更是非利用RS不可。而通过RS收集好相关数据后,就可以将它们输入到GIS数据库里。

2.2 用地情况的分析

城市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人口数量和城市空间的不断增长,而这往往推动了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土地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确保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环节,可以利用RS实时监测城市的用地动态,完整地搜集各个时期城市的用地数据并加以统计分析,掌握城市的离散度、重心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再引入GIS来预测和模拟城市未来的发展变化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及时加以完善和改进,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2.3 公共设施的选址

一个完整的城市系统必然包括大型超市、垃圾处理站、公交车站等公共设施,因此,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而言,公共设施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方面就会用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例如在大型超市的选址上,可以利用GIS数据库中的有关路网底图及房产分布状况等数据进行相应地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来科学地选择大型超市的位置[2]。

2.4 绿地空间的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许多作用,随着这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因此,对城市绿地的需求也随之不断上升。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应该将绿地空间的规划设计也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中,这方面RS和GIS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呼和浩特市的绿地空间规划设计为例加以说明。呼和浩特首先利用RS对当前的城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流程先后包括:(1)数据查询,作用是通过筛选和比对数据来确定RS数据的时相。(2)图像处理。利用呼和浩特的地形图,对照quick bird图像来选取相应的控制点。(3)影响分析。(4)地面现状调查。(5)图像解译。(6)统计计算。(7)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接着在后期则利用GIS对绿地信息进行分类和编码,并对绿地的面积进行量算。调查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当前的绿地总面积为3308.5h,绿化率为24.51%,暴露出了绿地规模不足、服务设施缺乏且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应据此对绿地空间的规划设计重新进行调整和改进。

2.5 规划成果的展示和城市景观预测

在规划方案确定了之后,可以利用RS中的航空影像数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出该方案所塑造的未来虚拟城市,将建成后的各种城市面貌直观、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另外,现在的GIS软件通常都具备简单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对已确定方案中的路网、建筑分布等进行三维成果输出,进而对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进行科学的预判,如果发现其中有的设计不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则可以再及时加以调整。

2.6 信息和公众参与

这方面的应用是随着近些年webGIS的兴起而出现的。用户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浏览GIS数据库中相应的空间数据,同时GIS所具有的部分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它参与到城市规划设计中。总体而言,webGIS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同时也更好保障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3]。

3.结语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城市病”问题也开始有了集中爆发的趋势,这一切都要求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尽量使城市化的过程平稳地推进,避免拉美地区那样出现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进而成为现代化阻力的现象。为此,必须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多引入RS和GIS这样的先进技术,更好地满足当前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设计的需要,有效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陆.浅谈 3S 技术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7):31-32.

第7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与推进,城市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在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城市给排水设施运行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投资建设成本比较高,再加上城市给排水系统技术性要求高以及自然变化性强、随机性特征突出等,进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不仅需要从长期性以及综合性、协调性等方面出发,还应注意关注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社会性问题和影响。我国目前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由于使用工具和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给排水工程的多样性以及设计目标化关注比较少,导致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不合理,严重影响着的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对于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具体情况,其中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较小规模的城市和城市中规划建设时间比较长住宅小区中,给排水系统不健全问题尤为突出。通常情况下,这类型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也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与制度,导致实际生产生活中需要进行二次供水系统的规划建设,对于所在区域的生产以及生活有着严重不利影响,容易造成城市居民生活负担的增加。

其次,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公共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比如在一些城市的现代化社区中,社区住宅建设开放商为了达到一些欣赏价值和效果,往往会在住宅区设置一些水景,这些水景建设容易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引起城市缺水问题加剧,需要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引起重视和注意。

再次,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污水排放与生活用水供给之间的设置不合理现象。比如,一些城市景观或者是园林绿化的给排水设计中,由于雨污排水以及绿化用水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园林景观绿化中使用纯净水或者是自来水进行绿化、清洁应用等,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最后,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不合理以及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缺乏科学依据支持等情况问题。比如,在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传统的排水系统设计是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以实现雨污水的快速排出,这种排水设计方式忽略了对于城市径流表面源污染的控制以及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等,尤其是随着气象变化的加剧,随机性的暴雨以及突发排放事故对于水体生态的影响,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排水污染控制关注的重点,对于城市排水的合理化设计要求也更加高。此外,我国在进行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主要是结合城市规模对于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以及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进行确定情况下,根据用水性质不同进行给排水设计,其中有关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预测方法比较落后,导致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相对缺乏。

二、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思路分析

进行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对于城市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对城市污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城市雨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三个部分。

1、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分析

进行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对于城市的用水量进行预测,也就是要求在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时,结合城市地区的基础资料,通过多种方式对于规划区域的用水量进行预测,以进行规划区用水指标和用水量的确定。通常情况下,在总体规划的用水量预测和控制规划的用水量预测中,多是通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单位工业用地用水指标的方法进行给水量的预测。

其次,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还需要进行城市给水水源的规划设计,不仅要确保城市给水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能够满足城市的近期和长期发展需求,同时还要保证水源的水质较好以及取水工程较小、各项条件便利性较强等。

再次,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还需要对于城市给水工程的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对于城市给水工程中给水构筑物流量的设计以及对于不同类型的给水构筑物设计实现等,像给水管井、大口井、辐射井以及渗渠、复合井、引泉构筑物等。

最后,进行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还需要进行城市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通常情况下,给水管网主要是指从水源到城市水厂原水输水管渠,以及从城市水厂二级泵站到城市给水管网输水管。在进行城市给水管网设计中,给水管最少设置两条,其中从水源到城市水厂原水输水管渠的流量设计按照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进行计算,并且在给水管网中不设置给水调节构筑物的情况下,水厂二级泵站以及从城市水厂二级泵站到给水管网输水管的流量按照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进行计算设计,有给水调节构筑物时,按照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调节构筑物供水量的差值进行设计。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包括城市污水排水和城市雨水排水两部分。其中,进行城市污水排水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进行城市污水量的预测,通常情况下城市污水量为城市综合生活污水与城市工业废水量的和;其次,要进行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城市污水管道参数设计中最小管径、最小坡度、管网埋深以及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设置等;最后是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包括污水系统排水去向、排放标准等。

在进行城市雨水排水规划设计中,应注意雨水管道应以就近以及分散排入河流为设置原则,同时合理利用城市地形,并注意充分对于已建成雨水管道的应用,保证雨水排水规划设计的合理。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给排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进行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有利于促进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惠琴.浅谈高层综合楼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

[2]徐扬,丁淳.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航站楼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J].给水排水.2010(4).

[3]赖海灵,万明亮,丰汉军.某亚洲最大海洋公园给排水及消防设计[J].给水排水.2012(7).

第8篇

关键词: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便捷与舒适生活的同时,却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将生态绿道运用于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当中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式之一。

1.“生态绿道”的内涵

生态绿道是指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提供人们户外娱乐的线性廊道。它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①节点园林景观:包括绿道广场规划、绿道进出口规划、休闲公园规划、驿站规划等。②绿廊园林景观:即对景观植物(乔木、灌木、地被花草等)进行规划设计。③慢行交通景观:指非机动(自行车道、步行道、综合慢行道等)车道的规划设计。④服务设施景观:包括城市系统内所涉及的市政设施、商业设施、安全设施、生态维护设施等服务设施的规划。

2.“生态绿道”对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

2.1有助于完善生态系统

通过建立生态绿道,整合绿地,连接多样城市资源,将城市内各个独立的部分连接起来,建立连续的、规模性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通过绿道的建设,恢复城市中被道路、建筑或河流阻断的生态系统,完善城市功能。

2.2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生态绿道的建设,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立绿色的出行方式,人们可以沿蜿蜒的滨水步行道路散步;可以骑行穿梭于林间道路;可以在健身与运动场地活动等,促进市民较为低碳环保型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2.3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首先,利用植被、花草塑造绿道骨架,吸收城市污染物,美化环境,体现城市形象。其次,通过绿道的连接将各类城市空间有序整合,使得人们的出行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利于发展与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再次,通过创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的识别度,打造城市名片。

3.“生态绿道”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

3.1完善绿道建设体系

根据国外先进的经验与研究成果,补充建立属于我国的生态绿道管理制度,将绿道规划引入我国城乡规划中,从“社区――城市――区域”3方面分层次进行规划。根据社区居民与附近道路要求,由点到面扩展为整个城市,最后发展为整个区域的有机连接,实现“微观――中观一宏观”3层面的全方位建设体系逐步确立。

3.2根据城市地域特点设计

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道路布局、自然状况、人文风俗因素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详细了解,将绿道与城市原有资源相结合,既节省建设成本,又可保护当地人文特色,在设计上符合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达到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水平的目的,有效实现其传承城市文化的功能。

3.3整合破碎生境

现代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使得我国城市盲目扩张,这势必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而绿道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将城市生态体系中原有资源,如物种、河流水源、广场、公园、山林等通过绿道规划联系在一起,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引入新的物种(多种动物或植物)及扩大绿地面积,实现生物的多样性。

3.4完善配套设施

根据场地条件设置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半径,增加标识系统、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照明系统,最终实现方便居民、游人、市民的目的。因绿道交通以步行、自行车、游船、观光车等慢行方式为主,故绿道设计时要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完善绿道功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敏感性强地带的绿道周围加强交通维护,建立地道或天桥来分散车流与人流,建立护栏减少人们的进入与活动,改变步行绿道的方向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解决生态与人车之间的冲突。

3.5注重人性化、多样化服务

将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加入规划设计当中,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构思,增加其生活服务功能,如在人流量或车流量多的地方,通过绿化隔离出较为宽阔的步行绿道,减少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或者在城市中心的绿道可以加强对娱乐健身器材、座椅休息的配备;或者将绿道花卉布置成城市标志、人文造型等,美化环境的同时可以增添城市的个性化色彩,打破单一性,实现多样化服务。

第9篇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绿道;城市旅游标识系统

第一章 城市旅游标识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1.1定义

我们从古人造字的字面上的分析“标识”二字:“标”是表设,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识”则偏向于“知道”、“认识”、“识别”的行为过程[29]。现在标识系统存在多种叫法,如指示系统和导向系统的叫法缺少形象识别功能,导向标识系统和指示标识系统的叫法有重复啰嗦之嫌,基于人们的常用习惯,简洁和信息包含来说,本人认为标识足以表示识别和导向两个含义,因此在本文中都统称为标识系统。

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不同于城市标识,也不同于单纯性的旅游目的地标识的定义。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定义是指在城市区域内以不同载体作为识别和导向信息的传播媒介,用一系列的连续的、规范的、清晰明确的符号、文字、图形和色彩的平面设计表现手法组合,引导游客在旅游区域走访并到达旅游目的地的系统。它是城市旅游环境要素重要组成部分。

1.2城市旅游标识系统的基本功能

1.2.1 对城市旅游区域的识别和引导功能

可用不同的形式向游客提供旅游区域识别和引导的服务,游客可通过标识牌的载体造型和标志、文字、符号、色彩、图案等信息组合形成区域识别,通过地图和指向明确所在的方位、要去的地方, 以一定的空间结构的顺序引导游客完成系列的旅游活动。

1.2.2 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一套简洁、信息明确、连贯的标识系统可指引游客深入城市各个旅游区域,而不是集中某一个点,在高峰期可缓和一个区域环境压力和开发其他区域的经济和旅游资源,提高城市的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并向游客提供解说服务, 使其较深入地了解城区的旅游资源和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1.2.3 旅游资源和设施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标识系统的管理功能,对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使用进行说明规范,提醒和警示游客在享受旅游资源和设施的同时做到资源和设施保护,并通过成功引导,可平衡区域的资源和设施,避免单个资源和设施的过度使用。

1.2.4 安全功能

标识本身的安全性结构,防晒、防风、防震的基本要求,并对城市旅游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警示和提醒,比如城市中交通中的车辆繁多和出入口的提醒;郊野山地中的陡峭、容易落石、急转弯处的警示和离出入口或离山顶距离、海拔高度和地形陡峭程度说明;水边的提醒警示以及水的深度说明;同时对公共设施使用的安全操作提示。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旅游标识系统经典案例分析

2.1 伦敦旅游标识系统分析

伦敦是个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大量公园以及伟大城市建筑地标,还有美丽的泰晤士运河,羊肠小道,木栈道,总之是非常适合步行的城市,并且伦敦市长计划在2015年成为世界上最友好的步行城市,步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件很愉快、自由并且快捷方便的活动。

“可识别伦敦”是在奥运会之前,伦敦交通部门和伦敦发展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发展有益于经济、旅游、公众健康和环境,提升伦敦步行环境系统的导向系统项目,两年前的调查研究发现伦敦很多步行标识系统无效并常让人困惑,人们常用地铁线路图在地面导向,伦敦有一个非常发达的地下交通系统,但是很多时候从一个地方去另外一个地方步行5-10分钟,也许坐地铁就要转几个站花上十几分钟,一个有效的城市旅游步行标识系统让居住在伦敦或来到伦敦旅游的人们更愿意步行,缓解交通压力的、减少碳排放。伦敦建立有效的地面旅游标识系统其设计经典所在,一是地铁和地上标识系统的无缝连接以及有效地图的引导,二是标识信息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2.1.1 地铁和地上标识系统信息的无缝连接

在地铁内新设置的地面地图引导和人们手中拿的地图引导手册一致,也和地面上繁华商业街旁竖立的导向牌的引导地图信息一致,上面不再是地铁线路图,而是真实按际道路绘制,标有明确5分钟的步行距离,和10分钟相对广的区域步行范围,并按照10-20分钟的区域范围和人们的使用习惯确定区域名称,地铁出入口的导向名称和地面使用的导向信息名称一致。

2.1.2 标识信息的人性化细节设计

伦敦标识系统中导向信息的增加了非常富有人性化的细节,比如按照5分钟的步行时间范围的划分的局部地图和简洁方向指示结合成有大中小级别的综合信息牌,增加了标识的太阳能的照明指示功能,地面用不锈钢的面板上增加指北针的设计。地图的平面信息设计也非常明晰和美观,颜色系统的搭配和谐,比如主要建筑物用醒目黄色块的立体地标,地铁等公共交通、洗手间等公共设施的位置标注并附有开放时间,甚至标注人行道和每个楼梯或台阶的位置,使用者还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公共绿地和街道的名称。方向信息导向内容简洁,每个方向只导向两至三个,按照人们所在位置和人们需要调研,方向导向只标有邻近区域和下一个最关键和常用的方位。

2.2 广东省绿道标识系统建设总结

2.2.1背景和意义:

绿道在中国属于新型理念,是广东省政府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中国经济发展中机动车辆的使用急剧增加,造成的交通堵塞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实施,绿道的快速实施标志着政府的决心和领导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其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也是新型的综合学科,也可以说是边缘产物,应用较多的集中在交通枢纽、酒店、商场等室内环境,在户外环境甚至在荒郊野岭地段设置并在全广东省范围内实行的绿道标识规划设计可以说是一个挑战性的规划、设计并实施的操作模式。

2.2.2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各城市因自身的城市特点不一样,采取不同的材质基座,比如说:深圳的省绿道主要在郊野地段,并贯穿绿色环保的理念,主要采用枕木和户外防腐木,面板采用铝塑板可防偷防盗,而番禺绿道标识主要在城市主干道上,基座采用全花岗岩造型面贴户外高清喷画内容,基础用混凝土现场制作安装。

作为一名设计师,本人在此绿道规划和建设中,参与了标识系统从指引到规划到深化设计,施工配合,以及从省绿道到城市绿道到社区绿道建设的全过程,面对实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提出几个方面问题和解决办法。

问题一和解决办法: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同一地域有不同部门管辖,出现绿道标识和其他种类的标识放置一起,如不及时解决,就会造成信息重复设置,标识无序林立,环境混乱和使游客困惑和有不愉悦的视觉感受等问题,需经过各监管部门的积极协调、采取减法和整合的解决方案,既保障标识系统导向功能和系统的完整性又实现适当的地域管理解说功能。

问题二和解决办法:户外材质的容易被损坏和偷盗,立柱的结构不稳固,有些还没有投入使用面板就被偷或者立柱歪歪斜斜的,其原因之一是有的应付检查,先安装标识再施工道路、路栏或其他部分,原因之二是路基结构不稳或没有经过水土保持处理,经过雨水冲刷,使路面松懈甚至坍塌、原因之三是材质和路基结构的结合没有经过研究,其原因之五是面板的研究和人们的素养有待加强,解决方法是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解决基本道路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对面板和构架材质的性能进行优良组合,研究更好的标识架构和防偷和防盗的面板结构,并建立评价监督体系和建立后期维护的机制,还有加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问题三和解决办法:由于工程投标关系,制作单位的监管人员和设计单位不是一家,并且施工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对图纸的理解力很差,出现标识系统实施设置混乱和面板信息量的多少,排版间距,字体和符号大小的无统一标准,并且表述语言繁琐或错误,英文错误或不符合公共标识的使用标准,解决办法:设立专门有效的监管部门和机制以及后期维护责任部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标识系统的了解,由他们组织专门有标识知识基础的平面设计人员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设计面板的详图,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调整方案,标识系统工作才能顺利有效的持续发展。

问题四和解决办法:在标识规划设计中的标识体量不太适合道路较窄和周边环境构筑物和建筑物拥挤的绿道,在城市内穿行的社区绿道和城市绿道在此问题上更加彰显,解决办法应该根据绿道的环境调研,进行载体小体量化的深化设计。

问题五和解决办法:绿道名称和各级绿道的编码以及层级问题,省绿道有明确的5条线,但由于穿插于社区绿道和城市绿道中,形成多条线路交叉出现在同一道路上,这些道路又有不同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这些单位平时很少有互相对接,绿道地图信息尺度又太大或信息量太大并且不是到处都有,缺乏简易明晰的线路图,就形成了游客在绿道上容易迷路和定位难的问题,解决办法,同一区域的图纸会审,并有相关部门组织把建设信息及时更新并告知其他建设单位,并统一对社区绿道和城市绿道进行编码,增加简易明晰的线路图,对方向导向的信息进行科学评定,形成清晰的导向功能。

问题七和解决办法:由于大量绿道建设,相关的设计材料的价格直线上升,为了材料价格的合理性,相关人员在大批量使用某种材料前,预见其市场的材料价格变化,尽量做到不以一种材料为所有区域,因为在需过于供时,会造成原材料价格的直线上升。

2.2.4经验总结

广东省绿道建设的标识系统设计是开全国先河的,是首例全省范围内实施的标识系统,应用了相同的绿道标志、统一的色彩系统、符号和其他设计元素,为现代城市的新型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绿道竖立了美好形象和增添了导向功能。人们也在实践操作中吸取很多宝贵经验,比如载体使用的户外材质的经过使用和实践中反复验证,以及实际使用时的反馈,让管理人员、设计以及施工的相关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些负责任的施工和设计单位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去其他已建绿道上找别人怎么做的,但可能已经是不够标准的典范,因此具体施工之前应该首先规划部门应该设置绿道标识示范段,由规划设计人员制作一套标准样板竖立在示范段进行研究和探讨,可充分直观的说明载体的面板和立柱的材质和结构的设置规范、信息排版规范以及位置设置的规范,并可检验研究和论证其材质和面板工艺的户外性能的持久性和的合理性,由设计人员和管理及施工人员一起收集在使用者的信息反馈并论证和调整后,即可组织实施人员学习参观,拍照和研究。

总的来说,绿道标识系统对绿道的宣传作用和形象建立功不可没,并已深入人心,并加强广东省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自豪感,并对自己的绿色出行更加自信,从而形成环保生活理念的良性传播。

第10篇

关键字: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新思路;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城市内各种交通进行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部署,包括制定交通政策、确定交通方式和建立交通管理体系。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传统的交通规划理论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求,造成交通拥堵,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城市交通发展特点提出新的规划设计思路。[1]

1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但当时的城市建筑规模和人口密度较小,交通方式也单一,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服从城市布局,对交通自身影响考虑较少,但当时出现了人车分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一书提及了“因天才,就地利”的因地制宜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思想。唐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强调了道路系统的功能划分,出现了御用道路、全市通干道、坊里的城市道路和坊内小路4种不同功能道路,与当今城市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设计思想基本一致。北宋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强调道路规划与城市水系、商业贸易、居民生活的结合,出现了对外交通枢纽。

国外古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防御系统建设,基本思想是使军队能快速集结和快速到达防御点,道路系统通常以方格形、长方形、方形为主,以中心广场为交点向四方辐射。工业革命以后,资本的聚集也带来城市交通拥挤、环境不断恶化的“城市病”,为了克服城市交通发展带来的混乱情况,新的交通规划思想不断被提出,主要交通规划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分散城市人口、调整城市的结构形态、控制城市规模以及规划整个街道,形成了包括邻里单位规划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新城理论、双层城市理论在内的理论。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开始从土地利用、市民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设计规划,注重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其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联系,城市交通规划开始从技术手段层面上升到社会――技术层面。另外随着预测模型、规划模型、交通方式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城市交通规划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目前,城市交通规划基本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预测,在已有的城市结构布局、用地情况和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2]

2传统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密度不断扩大,人口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资源不断耗竭,这些都给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已不能与城市发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甚至二者是互相干扰。城市交通规划可能破坏了城市的风貌,而城市发展规划也可能压缩交通规划设计空间,尤其盲目开发建设会极大扰通秩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规划设计目标单一,就交通论交通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只是片面追求交通设施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系统功能。设计中依然以城市道路建设作为交通规划设计核心,就是哪里有拥堵哪里就建设,而较少考虑建设后的运输组织和服务规划。道路数量越建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但城市依然拥挤。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忽略交通系统之间的优化管理,交通规划设计与环境、社会、资源、未来脱节,基本陷入了“经济发展交通需求量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严重限制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的规划建设周期。[3]

(2)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脱节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城市是否能健康发展。传统的交通规划设计忽略了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往往把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配套规划,置于从属地位。二者在编制时序、编制理论、管理体制上处于一个相互独立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对交通规划多从设计构图和平面上研究,缺乏对整体交通系统的定量影响分析,造成交通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满足不了需求,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发展。

(3)缺乏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分析和评价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缺乏对“资源-环境-交通”三者关系的研究。城市交通其实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市交通不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将给城市居民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而这基本没有在交通规划设计中涉及,没有对资源消耗量的分析评价,没有对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进行研究,交通规划设计评价只考虑到了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4]

3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新思路要点

(1)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体化”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应当同步进行,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城市交通规划应当上升到法律范畴,与城市规划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此外,应当加强对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制和层次也应当与城市规划协调一致,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城市交通近期规划以及战略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战略规划一一对应。基本原则是交通规划设计应当满足与城市结构形貌,城市发展步调一致,城市发展的带来的交通量不能超过交通规划设计的交通容量,城市建设用地不能压缩交通规划的道路用地,保证城市交通必要的发展空间。[5]

(2)基于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转变思想,充分平衡城市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以“车本位”的设计思想转变为“人本位”的设计思想,在考虑交通需求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环境因素。主要的手段是要通过充分的环境评价、资源评价方法,建立起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交通规划指标体系。认清交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加强对交通系统自身的合理有效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现有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追求“资源-环境-交通”和谐可持续发展模式。

(3)加强城市交通规划战略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应当根据城市的交通发展需求和城市的经济、人口、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通常要包括远期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远期战略规划一般是30~50年的规划,要着重考虑战略性、指导性。中长期规划,应当是5~20年,应当考虑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其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位置分布和发展用地范围。近期规划一般是1~5年,要加强对现有交通状态的评价,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合理改造,不断完善目前的交通网络。[6]

4总结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实现与城市总体规划“一体化”,使二者和谐一致发展。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对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充分做好近期、中期以及长期规划,通过转变思想和加强管理和计划,充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荣国,杨立波.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 (10).

[2] 陆建,王炜. 从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3. 20(3):11-15

[3] 许梦英 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改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4] 宫远山.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编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4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空间结构整合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nd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planning, for reference and guidance.

Keywords: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gr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 言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 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 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 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1 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综合性学

科。其主要内容是城市形象总体的把握,他的关键是户外空间的一体化,各建筑之间的排列组合,而不是孤立地看待空间中的某一个个体,一般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是考虑城市空间结构的整合,局部地区的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符合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将其有机的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当中去,而不能只考虑区域的功能和局部的结构组合的需要,无论一个单体建筑设计的多么精美,他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限制,脱离外部环境而存在的建筑是不现实的。

(2)要对城市中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组合,尽量以自然的状态表现出地貌、植被、天空、水体和阳光所赋予人们的感受。

(3)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不要让城市的新建筑与周围

建筑形成太大的反差,以免给人造成不和谐感。城市的发展是连续的,因此,

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时,应顺着历史变迁的轨道来进行,使人们行走在城

市之间时,能够感觉到城市的变迁和城市的连续感。

2 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广义上指对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设计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科学技术人才的密切协作,但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空间结构的安排,注重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一定的和谐效果。

功能是进行建筑创作的关键因素,同时形式也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许多建筑师开始考虑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物的外观也成为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种设计法则的指导下,采用结构主义而出现的一种建筑新形势,这种建筑形式,先对建筑进行思考,然后在进行建设,比原来按照图纸进行建设更加注重建筑对外部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外部空间、环境和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坚持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建立在理性之上,达到建筑功能与技术手段的和谐一致。

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都不能脱离经济性这一重要指标。所以建筑师本身要克制自己对金钱的依赖,充分让建筑体现其自身个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满足城市的文化传承需要,相信一个成功的建筑必将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另外对一栋建筑的评审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建筑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他的设计是否符合任务要求,二是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他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能将自身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筑设计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建筑作品,自然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一种正确合理的价值取向。

3 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以空间的利用和环境的建设,绿化,道路,供水系统共同组成的服务为基础,构成人类现在的生存与生活空间。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城市建筑群落之间的协调,而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总而言之,二者是相互影响,

3.1 城市规划设计约束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场地设计影响指导建筑设计,场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基础之上,对场地内的各种元素(建筑,运输系统,户外活动,设施等)进行组合的活动。场地设计工作内容是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安排,交通设施,绿色花园,垂直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如绿色园林设施(绿化,园林小品,现场设施等),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垂直场地和工程设施(管道项目)的详细设计。

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先与业主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土地,然后委托建筑师设计,建筑设计任务是基于业主条件的。设计师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要进行完善和改进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培养项目的内容、规模、形式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更明确的规定,然后与业主协商取得共识。城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

控制城市土地规划布局结构的发展方向。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非常具体,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出恰当详细的反应,一般包括:控制用地的性质和范围,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的控制,对绿化覆盖率,建筑红线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规定等。

3.2 建筑设计要考虑城市规划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城市规划通过对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指导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问题:

建筑设计的造型要有自己的特点,建间简单中含有复杂,不变中含有变化,整体设计和谐。

要考虑到周围大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周围建筑相对应,包括建筑的色彩对比、虚实对比、线条处理等等。

4 结 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进行城市建筑的总纲领,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应遵循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另外,建筑设计是落实建筑规划的前提,只有通过建筑设计才能落实城市规划的设计思想,因此,建筑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和个性,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而后整个城市的影响,真正做到在加强城市管理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把建筑设计置于城市规划设计之中, 即局部服从整体,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协调、更美丽。

参考文献

[1]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第12篇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规划 设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给排水设施得到较快发展,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普遍存在各种问题。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与水量的连接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能否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受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影响较大。

一、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1、给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居民生活离不开水,工厂企业生产也需要水,所以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因为水资源是有限资源,所以要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及用地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节水工程,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还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抗旱植物,推行节水灌溉在实际中应用。根据当地的情况,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储存剩余的水资源。把用水的项目放在用水的季节,在比较干旱的季节从事非用水行业。对于有大型水库的城镇,由于水量丰富而浪费现象严重,节水意识淡薄,使城市供水系统不堪重负,高峰时甚至出现明显缺水情况,使得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而且根据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做好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渔等方面的用水;其次,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2、排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2.1排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排水,还有就是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涝。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涝则是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当地的历年雨水量、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水利标准。

2.2市政排水的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规划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还要应用新科技,建设节能环保,再利用的原则。

二、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市政排水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生活污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排水系统网络的建设不够完善,排水中的具体市政排水量没有能够进行具体的测算,排水系统中的具体种类的水没有能够进行细致的分类,对于城市的市政工程的排水系统没有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当然,目前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但是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没有达到国外的标准。

三、排水系统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这样的专项规划主要指的是:进行了大范围的的规划排水系统。如在工业园区进行的排水系统的规划,对于生活园区进行的排水规划,对于商业区的排水规划。但是这样的规划和设计都是粗糙的规划设计,不能够真正起到合理的利用。要在城市市政排水工程中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让市政工程的排水工程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通过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让城市的排水工程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能够统一协调的发展。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所以说,在对于市政工程排水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让排水系统建设的能够保证畅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完善排水系统的建设。

四、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意义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关系到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过程,只有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按照前瞻性的理念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够使城市给排水工程达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目的。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给水工程建设关系到人们在城市的生活质量,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水资源的利用,如果没有好的给水系统规划和设计,很难想象城市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市政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在充分考虑到用水单位实际情况的作用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相对位置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排水工程涉及到的面比较广,直接涉及到的有城市道路路面水的排水、城市工业用水的排水、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由于这些方面的排水规划设计产生的水资源污染的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对于这些市政工程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具体的产生污水的单位的情况不同进行污水管道和网络的铺设,有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去,有的污水就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够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去。不同的单位产生的污水情况的不同,污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充分考虑到以上的几种具体情况,才能够不断完善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

五、给排水问题及几点建议

1、我国城市给水排水体系面临的问题

首先,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其原因之一是人口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正在以每年0.2%的速度增长使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其次是单位人口用水量增加;再次是工业用水量增加。此外,供水水质相对下降与高标准水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关于城市给水排水体系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市政给水与排水的统一性,以水的综合利用作为规划的基点,统筹规划市政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其次,树立前瞻、动态的规划思路,合理进行规划分期。提高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应变性、连续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发展。最后,深入研究水的相关问题和水对城市发展布局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市政给水排水规划的建设目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布局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提高规划的合理性、经济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李虹虹.张德立.浅议市政给排水管理道的养护 [J].科技与生活.2011(08):36.